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华文明多样性十论

中华文明多样性十论

中华文明多样性十论
中华文明多样性十论

中华文明多样性十论

2013-2-17 12:28:55 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年1月下作者:姜义华

摘要中华文明是一种以农耕文明为主轴,以草原游牧文明与山林农牧文明为两翼,并借助传统商业、手工业予以维系,通过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予以提升的多样性、复合型文明。对于中国、中华民族、中华文明这样一个巨型国家、巨型民族、巨型文明来说,简单化地套用别国现成的模式是不行的。借鉴和吸取所有外来文明的成功经验,归根结底,都必须使之能和中国的根柢、中华民族的根柢、中华文明的根柢相容、相融,而不是相悖、相害。

关键词中华文明多样性伟大复兴现代转型

一个历久弥新的原生巨型文明

中华文明至少已经延续了三四千年,是世界五大原生性的第一代文明中唯一一个没有中断、至今仍然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文明。

从远古时代到公元前20世纪左右,是中华族群、中华酋邦、中华文明的孕育与萌芽阶段。古史传说中的华夏集团、东夷集团、西戎集团、三苗集团、南蛮集团等,开始形成了具有政治管理性质的酋邦,创造了丰富的原始文化。

公元前20世纪前后到公元前3世纪中期,是中华族群、中华早期国家、中华文明基本架构形成阶段。夏族、商族、周族相继崛起,同西戎、北狄、东夷、南蛮各族联系日渐频繁,中华族群趋同性、内聚力增强,形成春秋、战国时代的领土相当广大的诸侯国,它们相互建成各类不同的政治联盟,开始趋向建立统一国家。在它们相互之间广泛的碰撞、互补与融合过程中,中华文明的基本架构和中华文化的核心观念逐步确立。

公元前3世纪晚期至公元3世纪初,是中央集权的多民族统一国家与大一统的中华古代文明确立阶段。秦汉王朝时,具有共同地域、共同文字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及共同心理文化的汉族已经形成,西域、匈奴、西南夷诸族,与汉族的联系更为广泛而密切。

从3世纪初至13世纪中叶,是在新的民族混合与重组基础上,大一统的中华族群、中华国家、中华文明辉煌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开始时,东汉王朝分裂为魏、蜀、吴三国,经过西晋短暂的统一,进入南北朝时期,匈奴、氐、羌、鲜卑等族入居内地,在激烈冲突中形成新的民族融合。隋、唐在这一基础上重建了大一统国家,毗邻的南诏、吐蕃、突厥等族也进一步强大。稍后又出现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逐步形成宋、辽、金、夏、于阗、大理、吐蕃并峙的局面。经过近千年新的大碰撞、大融合,以及同印度文明、中亚及西亚文明的相互交流,中华文明以及中华国家体制都获得了创造性的重大发展。

13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叶,是大一统的中华族群、中华国家和中华古代文明普遍发展与局部更化阶段。推动历史进入本阶段的,是蒙古族的崛起与强大。其后,经过明王朝、蒙古及乌斯藏的新的磨合,至清王朝时期,中国作为一个包含现今全部版图在内的多民族的统

一国家已经稳固确立。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是中华民族、中华国家、中华文明面临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而开始向现代民族、现代国家和现代文明转型阶段。这一阶段,中华民族在空前危机与共同奋斗中形成了新的凝聚力,在新崛起的工业文明和市场经济基础上,开始向现代民族转变,结束了已持续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国家形态开始向现代国家体制转变。从20世纪中叶开始,在空前广泛而直接的世界联系中,中华民族、中华国家、中华文明重新确立了自身独立自主的主体地位。中华民族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

一个包容性极强的多样性、复合型文明

中华文明是一种以农耕文明为主轴,以草原游牧文明与山林农牧文明为两翼,并借助传统商业、手工业予以维系,通过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予以提升的复合型文明。

中国传统农耕文明起源甚早,可能已有五六千年之久。自商鞅变法以后,中国农耕地区就一直以一家一户为基本生产单位和生活单位,以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根基。小农家庭中的人力、畜力、物力,能够较为合理而充分地予以利用,而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又特别能够节省与节约。土地可以买卖,劳动力、资金、资源等各种生产要素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流动,固然会导致土地集中,社会两极分化,但它们又可使小生产者具有很高的生产积极性,并能够在受到严重摧残后,顽强地迅速恢复与再生。正是这种小农经济,奠定了中华农耕文明长时间绵延不断地存在与繁荣的主要基础。

同时,中华传统文明的形成,从一开始就与北方及西部地区的草原游牧文明、西南广大地区山林农牧文明的生成和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农耕文明区域虽较小,但人口集中,生息在这一区域的人口经常占全体人口的80%以上,因此,它构成了中华传统文明的主轴。草原游牧文明与山林农牧文明地区人口相对较少,但地域特别广阔,极其广泛地影响着农耕文明和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这三种文明在长时间的积极互动中取长补短,形成互相依存、互为补充的密切关系。

在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相当发达的商业与手工业,不仅是将分散的广大小农维系在一起的重要纽带,而且是将农耕地区、草原游牧地区、山林农牧地区维系在一起的重要纽带。它们不仅推动着传统农耕文明成为一个整体,而且推动着传统农耕文明、草原游牧文明、山林农牧文明成为一个整体。

至于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建立和巨大的发展,虽然极大地改变了中华文明传统的经济根基,但这只是中华文明自身的提升,而不是中华文明的断裂与否定。

政治大一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根柢

自秦汉以来,政治大一统成为中华文明一个最显著的特征。隋、唐、宋、元、明、清,毫无疑问是大一统的国家;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辽金西夏,虽呈分裂态势,但只是追求大一统而未达目的的结果,分治的每一方都希望以自己为中心实现大一统。这也许可以对应汤因比所说的“统一国家”与“统一和平”,但在中华文明中,它绝非一个短暂的发

展阶段,而是整个文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诉求和主要支柱。

政治大一统国家之所以产生,首先是因为分散的小农经济,需要集中而统一的行政权力对于社会的全面支配,解决他们无法分别解决的兴修水利、防灾防荒、利益冲突等一系列共同问题;同时,是因为要在农耕文明与草原游牧文明及山林农牧文明之间建立起稳定的秩序,使它们不再彼此冲突,而能积极地相辅相成。

近百年来,人们在揭露和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黑暗统治时,经常漠视传统的政治大一统的历史合理性。在西方民族国家理论与实践的影响下,不少人曾试图将中国传统多民族统一国家改变为单一民族国家,将中国传统单一制国家改组为联邦制国家,将传统集权制改组为分权制,将传统郡县制改组为地方自治制,将大一统精英治国改组为多党或两党竞选治国。可是,一接触中国政治实际,所有这些构想都碰了壁,因为当这些方案付诸实施时,非但没有将中国引向大治,反而一再将中国引向大乱,引发极为激烈的社会政治冲突。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精神

中华文明以“不语怪力乱神”而著称。中华文明一直注重以人为本,将“人文化成”视为实现人的最高价值的根本途径。“人文化成”即尊德性,崇礼义,重教化,尚君子,以伦理为本位。中华文明因此常被称为泛道德主义文明。中华文明恰恰没有汤因比所说的“统一教会”和“统一宗教”对全社会的统治。

中国乱世亦常用重典,但平时对德治、礼治的重视要远远高过于对法治及刑治效果的期待。它体现了小农经济对于家庭及社会长久保持和睦与稳定的强烈诉求,也体现了大一统国家有序与稳定运行的原则需要。泛道德主义将人们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以及其他各种关系贯通与统一起来,使每一个单个的人都处在一个巨大的极为复杂的社会网络之中,成为夫妇、父子、家庭、亲友、同学、同宗、同事、同乡、同胞等关系中的一个无法割断的一环,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由此形成人人以天下国家为己任、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文明几千年一直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支柱。近代以来,当中华民族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时,这种民族精神往往得以坚守和弘扬,并获得极大提升。这是中国克服种种磨难,得以振兴的强大内在动力。

以家国共同体为基础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

占支配地位的家国共同体是中华文明得以长久存在并不断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家庭、家族、宗族一直是社会生产、社会交往、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但人们相互之间,还有广狭不等的地域性联系、纷繁复杂的各种经济联系和族类联系,以及其他各种不同层面的社会联系。至于政治与文化的联系,更渗透到人们生存的全过程,以大一统为主要特征的国家联系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家庭与国家高度同构化,形成不可分割的家国共同体。在这一家国共同体中,社会道德、社会礼制、社会经济、社会政治、社会文化,以家庭伦理、家族伦理为起始,由家庭、家族而地区,而国家,而天下,逐步向外扩展。任何个人,从出生到成长到衰老再到去世,都是由家庭而逐步递升至国家这一社会共同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的存在都只能依附于这一家国共同体。家国共同体的价值远远高于并永远优先于个人价值,个人存在的价值只有通过家国共同体方才能够得到真正实现。

中国传统家国共同体,是一种为等级差序所主宰的社会共同体。在等级差序结构中,每一个人、每一个层级,都有其确定的角色地位,这就使共同体得以保持稳定。但在中国家国共同体中,权威与服从其实都只是相对的,职责和义务则是相互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被视为天下之达道。在家国共同体中,人们的身份与地位经常转换、流动、升降、变迁,“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连皇帝的位置都可觊觎,何况这一等级差序结构中的其他位置?父原本就是子,子终将成为父;大宗原先可能本是小宗,小宗很可能会独立为大宗;经由举荐或科举考试,平民可以成为官宰,官宰也很容易成为一介平民。总的结构是一种保持着等级差序的共同体,但每个人的地位又非永久固定不变,这就使这一共同体始终充满活力和顽强的生命力。

近代以来,中国开始形成了以私人所有制和高度契约化的市场交易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西方以洛克、孟德斯鸠、卢梭、伏尔泰、康德等为代表的思想家所倡导的个人本位主义、人权理论,以及人权天赋、人生而自由平等、私人财产所有权不可侵犯、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契约自由、罪刑法定及主权在民等法制原则陆续传入中国。人们在抨击以家长制为核心的封建家族宗法制度的黑暗与残酷时,连带否定了传统家国共同体这一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巨大的社会凝聚力、平衡力和再生力,以及它在稳定和重建大一统国家中的基础性作用。在西方个人本位主义、国家本位主义及社会本位主义影响下,一些人致力于从经济制度上、政治制度上、社会结构上、思想意识形态上打破传统家庭关系、家族关系、乡里关系,打破传统的个人、家庭、乡里、国家、天下的同构关系,而代之以纯粹的契约关系、商品交易关系。但以个人为本位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中国非常薄弱,这就使个人本位主义的呼吁经常只局限在少数知识人圈子之内,游离于广大民众实际需求之外。尤其当以广大农民为主体的群众运动蓬勃开展起来时,各个新兴的政党、军队、企业、学校、社团,要使自己具有真正强大的力量,都离不开对传统家国共同体的依仗和利用。

传统家国共同体近代以来受到的最大冲击,是20世纪50年代以摧毁农民小所有制为主要目标的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20世纪60年代以摧毁“官僚主义国家机器”为主要目标的“文化大革命”。从农业合作化到人民公社化的发展,是试图取消家庭共同体;从反对官僚主义到发动“文化大革命”,初衷是根本改变原有国家共同体,而代之以巴黎公社式的国家政权。可是,社会大同主义的理想并没有带来社会大同主义的实际,它所带来的只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再受挫,政治、文化发展严重畸形,直至演变为“全国全面内战”。最富有“反潮流”精神的毛泽东,也不得不一步步退到现实所许可的范围。

事实一再证明,传统的家国共同体合理的内核,在现代社会动员、社会管理、社会自治、社会稳定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家国共同体的修复与勃兴,是在“文革”结束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民营企业的兴起,为家国共同体的修复与勃兴提供了广泛的经济基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在保留集体经济必要的统一经营的前提下,农民有权独立作出经营决策,支配其经营成果。这是中国传统复合型土地所有制的现代承续和新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人民公社制度就此瓦解。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在经营中的作用主要在土地发包,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等,农民一家一户重新成为基本的生产经营单位。承认城乡个体经济、民营经济的存在与发展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着同样重要

的意义。党和国家各级领导机构将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上,转到承认、支持和保护民众自主从事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上,毫不含糊地确定中国现今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修复与勃兴家国共同体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这为有效地防止个人本位主义和社会大同主义两种倾向过度膨胀,修复与勃兴家国共同体提供了准确的历史定位。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政治伦理

中华政治伦理的核心价值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古代中国政治伦理的核心价值。它要求“以百姓心为心”,知民之性,习民之情,不责民之所不为,不强民之所不能。汉文帝时,贾谊在《大政》中说:“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故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为威侮,吏以民为贵贱。此之谓民无不为本也。”他还提出,民为国之命,“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命也。国以为命,君以为命,吏以为命,故国以民为存亡,君以民为盲明,吏以民为贤不肖。此之谓民无不为命也”。他又强调:民为国之功,“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功也。故国以为功,君以为功,吏以为功。国以民为兴坏,君以民为强弱,吏以民为能不能。此之谓民无不为功也”。他提出的第四个命题则是:民为国之力,“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力也。故国以为力,君以为力,吏以为力。故夫战之胜也,民欲胜也;攻之得也,民欲得也;守之存也,民欲存也。故率民而守,而民不欲存,则莫能以存矣;故率民而攻,民不欲得,则莫能以得矣;故率民而战,民不欲胜,则莫能以胜矣”。以此,他做出结论说:“夫民者,万世之本也,不可欺。凡居上位,简士苦民者,是谓愚;敬士爱民者,是谓智。与民为敌者,民必胜之。”在这里,民为国家、君主、官吏之本;为国家、君主、官吏之命;为国家、君主、官吏之功;为国家、君主、官吏之力。因之,民为国家安危、君主威侮与官吏贵贱之本,为国家存亡之本、君主盲明与官吏贤不肖之本,为国之兴坏、君主强弱与官吏能庸之本,为国家、君主、官吏能否克敌制胜之本。

“民惟邦本”所谋求的,不仅是人人丰衣足食,更重要的是通过“选贤任能”对整个国家进行动员、控制和管理,通过德教、礼教的教化和法治、刑治的约束,激励和引导人们成为君子、贤人、圣人、至人。能否真正做到“选贤使能”,被视为国家治理是否真正成功的关键之所在。为解决知贤与能和用贤与能问题,中国很早就已在探索并不断改进对贤者与能者尽可能公平而有效地进行选举、考核、升迁、罢黜、奖惩的制度,以及对于权力运行有效的制约、制衡、监察制度。

19世纪末以来,西方文明所倡导的天赋人权论、社会契约论、代议制民主、议员和国家领导人通过一人一票进行直接选举的选举制传入中国,为人们所向往。然而,有识者很快就发现,无论是起点的平等,还是过程的平等,或是结果的平等,都根源于社会,都是社会发展的成果。将人与人多层次的社会关系一概归结为社会契约关系,实际上就是将亲情、友情、审美、知识交流全都简约化为产品交易关系。清末新政以来,个人本位、代议制、多党制所引发的严重政治混乱以及各种政治闹剧,使人们不得不认真思考:在现代中国,究竟该如何做,方才能够实实在在真正做到“民惟邦本”?方才能够保证专职负责治国的精英们不脱离草根民众?人们在这一方面正努力寻找着适合中国国情的自己的路径。

以义制利、以道制欲的经济伦理

中华经济伦理的核心价值是:以义制利,以道制欲。

“以义制利”和“以道制欲”是中国传统经济伦理的核心价值。两千多年来,人们或主张重义轻利,或主张义利兼备,或主张先义后利,或主张先利后义,占居主流地位的价值取向,都是既承认利己,又承认利人,既承认私利,又承认公利。而且,总认定利人当高于利己,公利当高于私利;无论牟取何种利益,都必须选择正确的即不损害他人并兼顾他人的道路与方法。“以道制欲”的“道”是指比之耽于欲望更高的人生境界。它是和西方文明所力主的人为“经济人”或“实利人”、“唯利人”、“自利人”的个人主义,以及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功利主义有着巨大差异的经济伦理。

亚当·斯密追逐自利的“经济人”,边沁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功利观,这些观念从输入中国起,质疑声就一直不断。争论根源于它同中华传统经济伦理的核心价值的冲突,争论的焦点,就在于人首先应当是个经济人,还是道德人,应当是个人至上,还是社会至上,实质上,还是义与利、道与欲二者究竟应该如何定位的老问题。

由于缺乏经验,中国人一度以为苏联以“公有制”、“计划经济”和实行统一分配的社会主义模式是成熟的、成功的社会主义。这一模式,形式上只讲利他、公利,排斥利己、私利。加上中国革命进程中盛行军事共产主义,讲理想,讲奉献,讲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讲自我牺牲,忌讳讲物质待遇,尤其是个人物质利益的追求,造成对于人们个人利益、物质生活的一种漠视乃至鄙视。阶级斗争长时间以暴力、战争形式进行,新中国建立后又持续扩大化,使问题更走向极端,即一度将阶级的解放、社会的解放和个人的解放完全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在阶级整体利益名义下,在社会总意志名义下,将个人淹没了,甚至可以说取消了。尤其是在社会自身被抽象化与定型化、阶级分野被固定化与人为地不断扩大化情况下,那些被视为“异己”的阶级和社会成员,基本权利都被无情剥夺。社会又一度为要算“政治账”不要算“经济账”,即只要“义”不要“利”所支配。

由于物质利益、物质刺激都被视为资本主义复辟的温床,广大农民对于土地、生产过程及产品自主权、支配权的有限要求,一概被视为资本主义复辟活动,程朱理学家们所倡导的“存天理,灭人欲”实际上又笼罩在中国大地上。

中国现今经济的迅猛而持续的发展,可以说,乃是中国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以义制利”的经济伦理在当代创造性的承续和利用。它的现代版就是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市场经济长时间被排斥于社会主义之外,然而,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私人利益、物质利益,将个人责任与个人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发挥人的生产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资金、资源、人力合理配置并不断及时调整方面,可以发挥国家行政权力所难以起到的作用。但是,市场经济所通行的是等价交换法则,所有交换者在形式上是平等的,实际上,因为所有交换者基础与条件很不相同,资本的所有者、土地和其他资源的占有者在和仅仅占有自己劳动力的生产者根据契约关系进行等价交换时,结果绝不可能平等。同样是劳动力的所有者,由于接受教育程度的不同,能够发挥其才智的环境和机会不同,在同资本进行等价交换时,结果也绝不可能相同。要对市场法则所造成的社会实际的巨大不平衡进行有效地协调,对市场法则的弊端进行有力地控制、限制,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和原则,利用国家权力和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有效地将私利和公利、利己和利他、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和社会共同富裕统筹兼顾。这就是“义”与“利”在现代条件下的紧

密结合。

当然,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导引下,在市场经济和多种所有制互相竞争、互相制约的环境中,义与利、道与欲仍然会经常彼此错位,产生各种摩擦甚至冲突。最为严重的就是GDP崇拜,它会引导人们无节制地追逐利益最大化,会导致利欲、物欲的恶性膨胀。它会导致一些人千方百计将国有资产变为自己私人所有,或者为了牟取一己私利,不惜伤天害理地作伪制劣、坑害他人。尤为严重的是,基于对利益的疯狂追逐,加上物欲无所不在的浸淫,权力被严重腐蚀,形成大范围的权力寻租、权力越位以及权力膨胀。结果,权力便成为不受社会监督与有效制约制衡的无限权力,成为拒绝广大民众积极参与的自我封闭的绝对权力。

中国的民族复兴,必须非常谨慎地解决好新的历史条件下义与利、道与欲,或经济人与道德人、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关系问题。这些问题能否正确解决,正是中国发展能否得以持续、中华民族复兴能否真正实现的关键所在。

中为大本、和为达道的社会伦理

中华文明社会伦理的核心价值是:中为大本,和为达道。

《礼记·中庸》一个非常重要的立论是:“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被定为本体论的核心概念,是对宇宙万事万物运动变化全面性、本质性的把握。中,又是对宇宙万事万物互相矛盾又互相统一状态全面性、本质性的把握,它认识到,所有矛盾运动都源于宇宙本根,而它们无论怎样千差万别,总离不开这一宇宙本根。中,还是对宇宙总运动和总变化的全面性、本质性的把握。既然本体是“中”,那么宇宙总运动便绝不是既无始点又无终点的线型运动,宇宙总变化便绝不是同样既无始点又无终点的线型变化,因为在这种线型运动变化中不可能有中心、中点。中,被定为本体论的核心概念,是将宇宙的运动变化视为一个时空互相紧密结合的三维立体的或球形的整体,它既包括由中心点向四面八方发散的运动和变化,同时又包括紧紧环绕着中心点周而复始地进行的向中心回归运动和变化。《易经·泰卦·爻辞》已说:“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复卦·爻辞》更说:“反复其道,七日来复。”《老子》第16章:“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观复,就是观察万事万物周而复始的运动。由生到死,又由死到生,“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只有认识到万事万物周而复始的运动本是常态,方才能够避免妄作非为,顺应自然之理。这并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机械主义的循环论,而正是敏锐地察觉到宇宙运动变化并非直线形的,而常常是圆形的、球形的,其中既有无数线形运动构成的复杂的网络,又有大量扇形展开及向四面八方辐射的球体运动。中,因此是是一种综合性、整体性、立体性的思维方式。思考任何问题,都能放在纵贯古今的时间维度、包含四面八方的空间维度之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和”是一种异常宏大的宇宙观,更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观、历史观。在“中”这一本体中,历时性与共时性结合为一体,时间与空间结合为一体,自然与人结合为一体,个人与社会结合为一体,个人的身、心、理、气结合为一体。中,收放自如:集中,可以聚集于一人;发散,可以扩展到整个国家、整个人类、整个宇宙。它既是一种崇高的价值追求,又是一种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文化的、生态的、无所不在的、普遍的实践。

本体性的“中”在实践领域内集中的表现则是“和”,它承认差异的产生是合理的、必

然的,同时更关注矛盾着的各方如何互相配合、互相联合、互相结合,创造出新的统一体。

以“中”为天下之大本,以“和”为天下之达道,近代以来,受到“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线性进化观以及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的全面挑战。“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进化观以及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一味地强调斗争的绝对性,强调历史和万事万物都是线型的发展。它们对于中华民族复兴产生过相当大的刺激作用,但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中华民族复兴是和中国成功地走向现代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现代化所造就的工业文明、城市文明、信息文明,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比较充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将人引向了新的异化。例如:工业化带来劳动的解放,同时又使人的生存与成长、人的全部活动越来越受制于外在于人自身的经济、政治及社会力量,还会纵容、鼓励和引导人们追逐利益最大化,义与利严重失衡,道与欲严重失衡,社会两极化趋向亦因此难以遏制;市场化,带来物流、资金流、人流、知识流的解放,同时使人与人之间以契约关系与货币关系取代了原先的自然关系;城市化,使人口、资金、信息、生产力、消费都高度集中,但同时却破坏了人与人之间传统的联系纽带,使人变得过于个人化、孤独化;对于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更导致纵欲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泛滥,使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紧张;知识化,提高了人们的素养,同时又使人们为科学主义和技术主义所支配,丧失人文主义、理想信念和终极价值追求;信息化,使互相全面依赖关系的建立成为可能,但同时又会使人与人的交往虚拟化,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为工具理性所支配。如此等等,给丛林法则的横行打开了闸门。

丛林法则使社会产生一系列新的极为严重的矛盾与冲突,完全有可能从根本上破坏中华民族继续复兴,并葬送先前已取得的成果。正因为如此,在中国当代民族复兴的全过程中,“中和”法则一直在同丛林法则进行着激烈地博弈,努力约束丛林法则作用的范围和作用的力度。回归“中和”宇宙观与实践论,在现时代全新环境中创造性地发展与丰富“中和”宇宙观与实践论,必定能够引导我们国家逐步实现人自身身心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普通人与权力掌控者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

德施普也、天下文明的世界伦理

中华世界伦理的核心价值是:德施普也,天下文明。

德施普也,天下文明,俱出自《周易》第一卦《乾卦》。前者原文为:“见龙在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后者原文为:“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见,即显现之“现”。龙,孔颖达疏:“龙者,变化之物,言天之自然之气。”原先是说:春天终于到了,阳光普照,田地中各种作物都沐浴在春风中,生气盎然,茁壮成长。劳动者们日夜辛劳,自强不息,遇有灾祸顿挫,也照旧坚持,绝不懈怠。普天之下都会万象更新而走向光明。人们亦将自强不息,不断努力,与时俱进。

“德施普也,天下文明”,强调的是要用道德使全社会普遍受到浸润,使天下趋向文明。在儒家那里,就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以天下为一家”,就是要在万国之间建立起真正的“兄弟”及“一家”关系。这是一种既坚守自身文化与文明特质又非常开放的天下观。

当中国进入由西方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所建立的现代世界体系时,面对的乃是由西方几

个资本主义大国所确定的一套国际经济和政治秩序,在这一秩序中,霍布斯、斯宾塞所鼓吹的丛林法则以及洛克、亚当·斯密和边沁所鼓吹的自利至上、功利至上法则,占据着支配地位。孙中山已强烈批评“欧洲的文化是霸道的文化”,而高度评价中国文化是感化人而不是压迫人、是要人怀德而不要人畏威的“王道的文化”。中国经过一百多年来的反复探索,从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发展和不断扩大世界联系,是中国加速完成工业革命历史性变革的需要。人类所需要的全球化,绝非全球资本主义化,全球化也绝不等同于全球资本主义化。“道德普也,天下文明”,是中国传统天下观的核心内容,更是今日之中国在全球化新形势下,致力于建立国际新秩序,努力推动和谐世界建设的终极目标。继承和发扬“德施普也,天下文明”这一核心价值,将有力推动建设国际政治新秩序建设。

吸取世界各种文明精华,走中国自己的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外来各种新思想、新文化,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可以极大地丰富自己,可以帮助自己避免重犯别人所曾犯过的各种错误,使自己在发展过程中少走一些弯路。但这一切,都是以自己为主体。

近代以来,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抗击八国联军战争的失败,一次次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突然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巨变,缺乏心理准备的中国人曾一度陷入迷茫,对自己的文明不再那么充满自信,总觉得自己万事不如人。人们怀疑先前所做的一切,不断地批判中华文明先前所做的一切,试图全方位地找出先前各种差错,全面改弦更张。由于重点在找错,只想着前人究竟做错了什么,便没有精力去思考几千年来,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民族,我们这个文明,究竟做对了什么。

显然,找错是必须的,但如果只关注找错,又是不行的。因为中华文明的存在与发展,有着自己坚实的根柢。几代中国人曾非常热心、诚心地或师法西方,或师法苏俄,力图从他们那里寻得富国强兵的妙法良方。经过一系列艰苦卓绝的奋斗,以及成功与失败互相交错的反复实践,他们中的大多数,终于愈来愈清醒地意识到,别国成功的经验,无论如何也代替不了对中国发展路径的独立探索,对于对中国、中华民族、中华文明这样一个巨型国家、巨型民族、巨型文明说来,简单地套用别国现成的模式是不行的。

人们愈来愈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只能走中国自己的路,中华民族只能走中华民族自己的路,中华文明只能走中华文明自己的路。借鉴和吸取所有外来的成功的经验,归根结底,都必须使之能和中国的根柢、中华民族的根柢、中华文明的根柢相容、相融,而不是相悖、相害。在不断试错之后,人们做出了历史性抉择。中国的迅速崛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是在思想上和实践中有效地克服了脱离或偏离中国实际、中华民族实际、中华文明实际的各种思想和做法之后,终于坚定不移、心无旁骛、踏踏实实地走中国自己的路的结果。

论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

论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 麻虎中学—刘清丽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价值可以从下列两个方面得以了解。第一,直接价值。从生物多样性的野生和驯化的组成中,人类得到了所需的全部食品、许多药物和工业原料,同时,它在娱乐和旅游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二,间接价值。间接价值主要与生态系统的功能有关,通常它并不表现在国家核算体制上,但如果计算出来,它的价值大大超过其消费和生产性的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主要表现在固定太阳能、调节水资源过程、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吸收和分解污染物、贮存营养元素并促进养分循环和维持进化过程等7个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多样性的最大价值可能在于为人类提供适应当地和全球变化的机会。生物多样性的未知潜力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展示了不可估量的美好前景。 近年来,物种灭绝的加剧,遗传多样性的减少,以及生态系统特别是热带森林的大规模破坏,引起了国际社会对生物多样性问题的极大关注。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直接原因主要有生态环境丧失、外来物种的侵入、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化和工业化的农业及林业等。但这些还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根源在于人口的剧增和自然资源的高速度消耗、不断狭窄的农业、林业和渔业的贸易谱、经济系统和政策未能评估环境及其资源的价值、生物资源利用和保护的不均衡、知识及其应用的不充分以及法律和制度的不力。总而言之,人类活动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以空前速度丧失的根本原因。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居世界第八位,北半球第一位。同时,中国又是生物多样性受到最严重威胁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原始森林长期受到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人为活动的影响,其面积每年在减少;草原由于超载放牧、毁草开荒的影响,围湖和围海造田、退化面积严重。生态系统的大面积破坏和退化,不仅表现在总面积的减少,更为严重的是其结构和功能的降低或丧失使生存其中的许多物种已变成濒危种或受威胁物种。高等植物中有4000—5000种受到威胁。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就占156种,约为其总数的1/4,形势是十分严峻的。

中学生演讲稿中华文明史

中学生精华演讲稿:中华文明史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就由我带领大家敲开历史的大门! 在那神秘的远古时代,有着纯朴的中华先民。让我们一起回顾那段褪色的历史。 先说古代文字,最早人们使用的是甲骨文、金文,西周时期有大篆(籀文),战国时期有蝌蚪文(古文)。此外一些诸侯国还有各自不同的文字。秦统一后,规定小篆为统一字体,通行全国,后来,秦朝出现了一种更加便于书写的篆书,这种字体从汉朝在官方和民间通用,至今仍广泛使用。 再来说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纸发明于西汉前朝。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纸的出现,大大便利于人民的书写,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 隋唐时,我国已有雕版印刷品。此,宋毕节发明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既经济,又省事,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战国时我国制成了能指示方向的“司南”。后来有制成指南针,北宋时开始用于航海。它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欧洲航海家进行环球旅行和发现美洲,提供了重要条件。 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宋元时期,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的使用,改变了单纯依靠大刀、长矛和弓箭作战的局面,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重大变革。 继续说一下古代闻名建筑物吧!——长城,是不同时期的古代中国的为抵御不同时期的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使无数人民付出鲜血而取得的伟大成绩,犹为后人赞叹! 最后说一下兵马俑吧!兵马俑,又称秦始皇陵兵马俑,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5公里的下河村。秦兵马俑坑位于秦始皇陵封土以东约1.5公里处,普遍认为秦始皇兵马俑位于秦始皇陵的外围,有戍卫陵寝的含义,是秦始皇陵有机组成部分。 我们的先辈还有好多光荣历史,如今,那些鲜血染成的五星红旗被中国人一点一点,不用语言,而是行动的侮辱了!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一点一滴做起,把老辈的好行为传承下去吧!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分析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分析 摘要:Biodiversity,一个在1985年第一次使用,并于1986年第一次出现在公开出版物上的词,是从罗森(W.G.Rosen)开始,并在科学和环境领域得到广泛传播和使用。生物的多样性具有很大的价值,首先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丰富了食物的来源;其次,生物的多样性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药用价值。但是过多的捕食,造成了生物多样性的不平衡,所以,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已经对于我们来说具有很大的意义。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价值;措施 一:引言 16世纪后期,带着来复枪和猎犬的欧洲人来到了毛里求斯,这是不会飞又跑不快的渡渡鸟厄运降临的时候。自从欧洲人来到岛上后,渡渡鸟就成了他们主要的食物来源.从这以后,枪打狗咬,鸟飞蛋打,大量的渡渡鸟被捕杀.就连幼鸟和蛋也不能幸免。开始时,欧洲人每天可以捕杀到几千只到上万只渡渡鸟,可是由于过度的捕杀,很快他们每天捕杀的数量越来越少,有时每天只能打到几只了。直到1681年,最后一只渡渡鸟被残忍的杀害了,从此,地球上再也见不到渡渡鸟了。更奇怪的是,渡渡鸟灭绝后,与渡渡鸟一样是毛里求斯特产的一种珍贵的树木——大颅榄树也渐渐稀少,似乎患上了不孕症。本来渡渡鸟是喜欢在大颅榄树的林中生活,所以在渡渡鸟经过的地方,大颅榄树都是很茂盛。但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毛里求斯只剩下13株大颅榄树,这种名贵的树眼看也要从地球上消失了。 所以对于当代社会的我们,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成为热点问题。生物多样性含义是什么?生物多样性存在的价值?我们又该如何面对与处理生物多样性?这些都是摆放在我们面前所必需解决的问题。 二:生物多样性的介绍 2.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生物多样性是一个描述自然界多样性程度的一个内容广泛的概念。对于生物多样性,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其中一位学者是这样定义的: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综合,包括动 系统。①张恒庆;《保护生物学》,科学出版社2005年9月 2.2生物多样性的历史 生物多样性是近年来国内外最为流行的一个词汇。由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是什么

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是什么? 1、提供食物来源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基本食物,全世界估计优万余种陆生植物,而迄今为止仅有150余种被人类大面积种植作为食品,世界上90%的食物来源于20个种。例如,目前人类所需的粮食的75%是来自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大麦、甘薯和木薯7种农作物。前三种又占总产量的70%以上。 各种家畜、家禽、鱼类、海产为人类提供必要的蛋白质,各种蔬菜、水果、菌类均为人类日常生活所必需。随着人口增长,人民生活改善,需要大力发展粮食作物和各类经济植物。 开发新的食品和改良作物及家畜、家禽和鱼类等的品种更是势在必行。无论是作物还是家畜等品种的改良,都需要抗性强的野生种或野生亲缘种与它们杂交,以提高它们抗病及抗逆境的能力。可见生物多样性为新型食物的开发提供了基础。 2、提供药用价值 药物也是与人类生存有关的物品,大部分是依靠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入药,而且一直延用到医药事业发达的今天。世界上各国、各民族都有源于物种的传统药物,如日本的和汉药、朝鲜的东药、印度的阿育吠陀药、中国的中药、藏药、蒙药等。中国有记载的药用植物已有5000种,常用的约有1000种,相当多的动物已经作为主要的药物,如水蛭素是珍贵的凝剂,蜂毒治疗关节炎,某些蛇毒能控制高血压,斑蝥素可以治疗某些癌症。我国是栽培大型真菌的大国,早期应用茯苓、猴头、灵芝、冬虫夏草等入药。 时至今日,科学家还不断地从生物中筛选药物的有效成分。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表明,发展中国家80%的人口依靠天然药物进行治疗,发达国家有40%的药物来源于自然资源,或依靠从大自然发现的化合物进行化学合成。在全世界25万种显花植物中,科学家仅对具有潜在药物学属性的5000种进行过分析,还有数量庞大的物种潜在的医疗价值仍属未知。 超过3000种抗生素就是由微生物产生的,在医药上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人类利用抗生素已使天花消灭,霍乱、骨髓灰质炎等疾病得到控制。 动物对医药业发展的另一重要贡献是作为医药研究的实验动物,如猴类对小儿麻痹疫苗研制,犰狳对抗麻风病疫苗的研制,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已知和待开发的各实验动物,对人类医疗事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3、提供工业原料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工业原料,如木材、纤维、橡胶、皮毛、皮革、香料、造纸原料、天然淀粉、油脂等等。微生物还可以用来大规模生产酶制剂、有机溶剂、酒及酒精、氨基酸、维生素、菌肥等等。 4、提供能源 煤、原油、天然气也都是由森林储藏了几百万年前的太阳能。现代工业生产需要开发更多更新的生物资源,以提供各种工业中必需的原材料和新型能源。5、基因资源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基因资源。每个物种或品种在遗传组织上都可能是唯一的,都是人类的宝贵资源,即使是一草一木也应该珍惜,谁能在若干年前就想到中药天花粉的蛋白质不仅能治愈绒毛膜皮癌,而且还是治疗爱滋病的良药?人类未来还会面临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挑战,那些看来毫无用处、微不足

为什么说良渚遗址能证明五千年文明史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813925390.html, 为什么说良渚遗址能证明五千年文明史 作者:陶短房 来源:《科学大观园》2019年第15期 7月,“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增至55处。此举最大的意义在于,国际上终于不再将其对中国文明史的起点锁定在距今3500年左右的殷商时期,而开始承认中国“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说法是有依据的。 良渚文化大体可以确定在距今5300~4000年之间。学界认为,中国有许多年代远早于殷商时代的遗址存在。如中国史学界普遍认同存在的第一个王朝——夏朝,以及比夏朝更古老的唐虞三代。然而,迄今并没有一件文物、一处遗迹可确凿认定属于夏或夏以前的“王朝”。 据考古发现,年代相当于夏朝或更早的史前文化遗迹,并未发现明顯的王权痕迹、城池等防卫设施,无法证明当地已存在一个真正的古国,而不仅仅是一个聚落。人们最初以为,良渚也是这样一个“聚落痕迹”。但在2007年,面积达300平方公里的“中华第一城”良渚古城重见 天日,让人们对其评价大大改观。古城出土,又辅以前后出土的玉琮、玉璧、玉钺等象征王权的玉器,复杂的水利系统和大量信仰用品,表明其在距今5000年前已存在一个王权清晰发达、拥有坚固城池和强大工具、存在明确阶级分化和统一文化信仰的真正国家。 良渚遗址的大量玉器系从高级墓葬中出土,且基本可以用中国先秦文化的独特“语言”加以解读,如玉琮、玉璧、玉钺分别象征神权、政权、军权等。而其巨大的水坝,需要至少一万人施工数年,测定年代(距今约5100年)甚至比传说中的大禹治水还要早得多。这也充分证明了“良渚王国”强大的组织、动员和后勤、管理能力,彰显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灿烂辉煌,也再度表明中华文化的起源,不仅仅在黄河流域。良渚文化不应仅仅赢得国际间对“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正视,也应促使国内研究者和普通民众重新认识历史和文化。 长期以来,我们有意无意地将研究先秦乃至殷商文化史的目光紧盯在黄河流域和中国北方,而忽视了“中华文明早期未必只有一个起源”“中华早期文明不同起源间存在渊源和相互影响”等,这些被良渚和其他同期文化遗迹多次、反复证明的事实。 这种“为古人争正统”的偏见,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和影响了对中华文化起源的研究、发掘,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再次提醒我们必须正确、全面、深入地重新认识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文化。 在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后,仍会有不少国内外“疑古者”会以“未发现文字”“不知国号”“于史无稽”等理由,拒绝将良渚文化列为中华文明正源之一。但只要我们能从中获得更多正确、科学的早期中华文明知识,得以更好更深刻厘清自己对我们的历史、文化脉络和知识体系,已是最大的收获。

中华文明史应当怎么写

1、文明史应该怎样写 文明史应当着重如实的描述那些反映文明总体风貌的标志性成果或者对本文明体系或者全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文明成就。文明史应当分门别类的叙述科技、制度、思想、文艺等方面的各种成就,但是文明史又不是科技史、制度史、思想史、文艺史的简单拼凑,也不是一部百科全书,所以文明史把科技、制度、思想、文艺等方面综合起来,全面准确如实的整个文明发展的过程和特点,并尽可能的揭示出文明的发展规律。文明史的书写应当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学术活动。同时,我们在书写某一具体文明如中华文明、印度文明的历史的时候应当注意要将这个文明置于世界文明的大格局中加以考察,这样才能把握该文明每个时期的具体特点,了解该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以及她对于其他文明的吸收与借鉴,从而在总结文明发展的规律的基础上启发读者对与文明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 再说文明史应当横向写还是纵向写的问题。我现在我看到的关于文明史的书籍绝大多数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都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梳理出一个大致的脉络然后再在各个小的时间段内横向的书写这段历史时期的方方面面而不再局限于绝对的时间顺序。例如袁行霈主编的《中华文明史》就是在兼顾历史阶段性同时,又超越朝代划分的局限,以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至明中叶、明中叶至辛亥革命为阶段,分为四卷。各卷准确把握住了各个历史阶段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上所取得的巨大进展,分别从生产、科技、制度、文化等角度加以阐述。再如阿诺德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一书,是按照文明的起源、成长、衰落、解体这一时间顺序书写的,详细讨论了每一个历史时期的不同文明的特征,然后再从纵向上在大一统国家、普世教会、英雄时代、文明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接触等方面进行梳理,讲述了一个全面的文明史。 2、文明形成的主要因素 从根本上说是环境决定了文明,这里的环境包括地理地貌环境、天气水文环境、周边政治环境等等。 例如日本国大和民族他们的文明体系脱胎于中华文明但多了对外扩张的基因,这与他们狭长且多灾多难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他们的生产资料难以满足越

高中生物沪科版第三册教案设计:10.1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

第十章生物多样性 一、本章教材分析: 生物多样性是珍贵的自然遗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但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要实施人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护生物多样性。本章以生物多样性为主线,共分4节,分别从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价值、面临的问题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等基础问题出发,帮助学生初步树立起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本章节既是初中《生命科学》有关生态系统基础知识的延伸和提高,也是高中生命科学前面几个主题和知识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体现。 第1节《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主要介绍了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层次和价值。在遗传多样性的基础上通过实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物种多样性的了解,了解标记重捕法在调查物种种群数量中的应用(选学),了解用来测量物种多样性的常用方法,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和生态学价值。第2节《人口与生物多样性(选学)》以困扰人类的人口问题为背景,介绍人口的概念,分析了人口增加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对环境的压力,帮助学生认识人口增加与生物多样性减低之间的关系。第3节《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则从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遗传多样性三个层次分析了人类活动对其影响,并通过“水质污染对生物的影响”(选做)实验加深对这一问题的感性认识。第4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重点介绍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如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离体保护,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形成自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活方式。 二、课题:第十章生物多样性第1节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 三、本节教材分析: 本节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是生物多样性,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就必须先认识生物多样性,所以,教材从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一次阐述了生物多样性,本节内容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回顾、总结和发展,是高中学生生命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测量方法,教材安排了两个实验,一个是学习种群数量的估计方法,通过鳖模型的标记重捕,学习生态学常用的标记重捕法估计种群数量,供学生选做;另一个实验是通过植物物种多样性的调查,让学生经历实地调查,初步学会基本的选取样方、调查、记录数据的方法,了解常用的衡量物种多样性的指数。教材还设计了一个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考虑到上海的自然保护区去实地科学考察,通过该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上海的自然保护区,增加对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的感性认识,感受大自然和生物多样性的美妙,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本节的内容既是本章内容的核心,又是学习后续内容的基础。 四、课时安排:3课时。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举例说出生物多样性包含的三个层次内容及区别。 能辨别遗传多样性现象,指出其实质和意义。 能明确表述物种多样性含义及衡量指标。 能区分各种不同的生态系统。 能列举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生态学价值及其他间接价值。 2、过程与方法: 1 / 4

《夏商西周的历史》教案完美版

《夏商西周的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 一、教材分析 世界历史上,只有中华文明五千年延续不断,这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引以为豪的。约公元前2070年,即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建立之时,我国古代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在世界古代史上,中国仅销迟于古老埃及进入文明时代,是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国古文明形成特色、走向繁荣的重要时期。 二、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跨三个朝代,知识点多且比较琐碎,但内容浅显,学生容易了解和接受,能力目标较低。重点应放在学生自主学习上,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对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独立思考或课堂讨论的方式归纳得出结论,从而使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团结协作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和学习目标 1.让学生知道夏朝建立的史实,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以及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2.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地分析评价,鼓励学生课堂参与讨论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3.学习奴隶制国家的更替过程,感悟“得道我助,失道寡助”的深刻含义,体会中国悠久的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理念和方式 本课内容比较浅显,整个课堂应以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为主,通过自主阅读课文,知道夏朝建立的史实、夏商西周的更替过程。王位世袭制与禅让制的区别,教师应给予点拨指导。对于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教师可适当补充资料,让学生更深刻地感悟商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总之,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条不紊。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这一课,教师必须制定一个详细可行的、能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计划,放在多媒体课件中,供学生参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的放矢,少走弯路。并且,关于商朝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教师要补充一些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像资料,使学生对商文明的了解更全面。另外,在课件中,应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朝代更迭的深层原因。学生应在课前提前做一些预习,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者是疑难问题到课堂上交流。 (二)教学过程 1.问题导入。 ①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古代卓越的部落联盟首领禹,谁能说一说,禹有哪些值得我们后人吸取和借鉴的优点? ②禹不但有同学们所说的优点,禹还做了一件对中国历史有影响的大事,那就是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那么禹是如何建立夏朝的?中国的奴隶社会还有哪几个朝代,它们的发展状总如何呢? 让我们共同学习本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中华文明史结课论文

盛世大唐—长安之春 内容摘要:唐朝社会生活融贯中西,社会风气自由开放,科技与艺术气象万千,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封建帝国的鼎盛时代,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一个强大的帝国,无论是在经济、政治还是文化领域。虽然这么强大的帝国最后还是没有避免被消灭的命运,但是它所创造的文明却为后人所景仰,所称赞。 关键词:盛唐,富强,长安,唐人街,瓷器,交通,经济,文化艺术,政治,军事 正文: 风若遥远的回音追着梦的翅膀在恒古不变的神话中摇醒盛世的传说,在金碧辉煌的宫殿里寻找梦的起源,她是史书里镌刻的永恒,抒写着中华文明最辉煌的篇章——唐。 “长安二月多香尘,六街车马声辚辚。家家楼上如花人……”这是唐朝诗人用来描绘唐长安的繁华的诗句。在现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宫乐图》绘于唐代,是将唐代长安城的风貌展现给后人的重要遗物。在画中,女子的各种装扮都可以看出是从波斯传来的,女子所喝的酒都是来自西域的,可见在宫廷中西域文化已遍及。首都长安几乎为一国际之都会,各种人民、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来自康国者以康为氏,安国者以安为氏,曹国者以曹为氏,昭武九姓亦皆以国为姓。于阗尉迟氏、龟兹白氏、疏勒裴氏以及波斯国人亦为唐朝常见西域人。“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这就是繁华的长安……世界的长安。这样的繁华归因于唐朝第二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曾经多次提到“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得到极大发展,人民衣食有余,安居乐业,经济得到了恢复,“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备粮,取给于道路焉”。他取得了贞观之治,贞观之治被公认是中国历史上最突出的太平盛世,成为中国历史有力的政治象征,对后世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时至今日,中国人仍自称为“唐人”,世界各地华人集中的地方称“唐人街”,也是来源于此。贞观论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事件。为了成为明君,李世民确实做到了勤于听政,勇于就谏,广泛听取不同的建议,接受正确的意见。他即位后,集中大臣们的智慧治理国家,政令源源不

高中生物每日一题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含解析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科学家发现了一个新的野生水稻种群,这个种群可能会对水稻新品种的培育有重要的利用价值。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 A.直接价值 B.间接价值 C.潜在价值 D.生态价值 【参考答案】C 1.甘草、五灵脂可作药材,橡胶树可提取橡胶,人们受响尾蛇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的启发研制成了“响尾蛇”空对空导弹,这些都说明野生生物具有 A.直接价值 B.间接价值 C.潜在价值 D.以上都正确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以下例举事实不符合其价值的是A.鲁班通过观察某种叶片的叶缘得到启示,研制出锯,属于直接价值 B.沿海地区加大人工种植红树林的力度以减少台风带来的损失,属于间接价值 C.科学家研究苍蝇在垃圾场所不染疾病的原因,属于潜在价值 D.研究发现,近几十年来,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反映了生物多样性的 A.直接使用价值 B.间接使用价值 C.潜在使用价值

D.科学研究价值 4.下列有关生态学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力植树造林、改善能源结构是缓解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 B.生物圈有多层次的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生物的多样性 C.负反馈调节是维持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D.湿地的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5.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则 B.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C.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自然保护区具有科研、科普、旅游等功能,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1.【答案】A 【解析】本题干所列举的事例都说明了野生生物具有直接使用价值,A正确。 2.【答案】C 【解析】生态系统的价值包括:①直接价值。是人们直接收获和使用生物资源所形成的价值,包括文学鉴赏、科学研究、食用和药用等价值;②间接价值。间接价值是与生态系统功能有关,如森林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作用。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远远大于其直接价值。③潜在价值,即暂时还未开发的价值。野生生物种类繁多,人类对它们已经做过比较充分研究的只是极少数,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根据上述的分析,A.鲁班通过观察某种叶片的叶缘得到启示,研制出锯,属于直接价值,A不符合题意;B.沿海地区加大人工种植红树林的力度以减少台风带来的损失,属于间接价值,B不符合题意;C.科学家研究苍蝇在垃圾场所不染疾病的原因,属于直接价值,C符合题意;D.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D不符合题意。 考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中华文明赞演讲稿范文6篇

中华文明赞演讲稿范文6篇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中华文明赞演讲稿范文6篇,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中华文明赞演讲稿范文1 在这里,我们赞颂我们祖国母亲的无疆大地;赞颂我们经久不衰的中华文明;赞颂我们“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的炎黄子孙! 那滔滔不竭的黄河流水,滋养我们中华民族世世代代;那巍峨屹立的雄伟泰山,撑起中华民族顶天立地的脊梁;那被尊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让中华民族的眼界开阔目光长久,思想永不狭隘;幽静恬然,宛若仙境的桂林山水,时刻使中华民族受到心灵的洗礼……中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是一条腾飞的神龙,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 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浩瀚历史长河中,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孔子;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曹操;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杜甫;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现在,看我们尊敬的领导人;看“导弹之父”钱学森,看“水稻之父”

袁隆平……中国人杰地灵,中华民族,是受天眷顾的民族! 儒家经典的四书五经,道家经典的“庄子”“老子”,成就中华人民深厚的文化底蕴。将古时中西商贸联合在一起的丝绸之路,诉说着我国当年经济上的强大。体现了我国航海术的先进的郑和下西洋,永久不倒的万里长城,令世人折服的四大发明……我们品析那些经典佳作,回忆那些光荣的历史,赞颂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 我们的祖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我们看到中华民族昔日的辉煌,今朝的美好,让中华民族的未来变得更加灿烂阳光! 中华文明赞演讲稿范文2 各位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五千年明,书写着永不停息、对美好幸福的追求,展示着永不磨灭、对民主富强的探寻。绵延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从来就没有中断过。 中华民族本来就是礼仪之邦,温文尔雅,谦恭礼让,是华夏儿女世代相传的美德;在现代的社会中,我们更加要讲文明,懂礼貌,提高文明素养。 文明礼仪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乘车让座是文明,遵守排队秩序是文明,爱护公共财产是文明。文明礼仪贯穿

中华文明史课程报告

中华文明史课程报告 听了杨老师讲中华文明史,杨老师独特的授课风格,和鲜明的观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咋一听,杨老师的很多观点和我以前的很多看法都不一样,但感觉老师讲的确实很有道理,渐渐喜欢上了老师这种独具鲜明色彩的讲课方式,以及老师课堂中包含的各种观点。 上杨老师的课,对其中杨老师对孔子和老子的看法印象最深。听老师对这两位历史人物及其传世理论的分析,这些都是我以前很少知道的,以前总认为孔孟之道是多么的崇高,现在一想它不过是古代统治阶级利用的思想工具,才得以在封建社会那样盛行。受老师的影响我对儒家和道家也开始有了重新的思考,以前对道家了解甚少,听了一些课程后,出于好奇,去翻看和搜索了许多道家的理论及著作,像《道德经》等,感觉越发的好奇和入迷。老师的观点是比较称颂道家,对儒家不是很喜欢,我也开始渐渐认同了。 现在也让我谈谈对道家的认识吧,我记得老师提过对《道德经》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理解,这解释也让我大吃一惊,但细一想老师的解释却也很对。老师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必须符合大地孕育万物的法则,大地跟随天的变化而对应,天则顺着道的自然法则而运作,道,则效法它自己。前面三句的理解或许大家都很容易猜透,对后面一句的理解,一开始我也觉得朦胧不清。后面了解到这句话是一种递进关系,人、地、天、道依次进一个层次,那么道就没有可效法的目标了,因此最后一句应是道效法它自己,这解释让我有了很多思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四句话,被信道人视为做人做事的法则,而且是修身正道的法则,认为这是千古不易的真谛,是老子思想精华之所在。道可以理解为万事万物本身客观存在的规律,那么这句话就论述了一个循序渐进追求事物规律和真理的过程,和经典的被标榜的唯物主义思想如出一辙,虽然千百年来对这句话有各种各样的理解和阐述,它们的侧重点或许各不同,而我认为,把种种理解归结到一起,这句话总的来说是指导人行为的准则。 而很多人把这这句话所指导的追求真理过程分成了五个阶段,“我法于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在出生后要先经历一个“我发于母”的过程,即向自己的父母学习,有人甚至认为这里包含从父母那里遗传各种优点,所谓“身体发肤受诸父母”,也包含从父母那里学习学习各种生活技能,

生物多样性论文

引言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基础,也是当今国际社会环境和发展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物种数量约占全球的十分之一,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地区。但是由于自然、人为及制度方面的原因,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正遭受着严重的损失和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急中之急、重中之重的事情。 所谓生物多样性是指生命形式的多样化(从内病毒、病毒、细菌、真菌到动物界与植物界),各种生命形式时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多种相互作用,以及各种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及其生境与生态过程的复杂性。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物圈与人类本身延续的基础,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一般讲,生物多样性可以从3个层次上去描述,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遗传多样性是指所有生物个体中所包含的各种遗传物质个遗传信息,既包括了同一种的不同种群的基因变异,也包括了同一种群内的基因差异。遗传多样性对任何物种维持和繁衍其生命、适应环境、抵抗不良环境与灾害都是十分必要的。三者之中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基础,而物种多样性是关键,遗传多样性含有的潜在价值最大。 1.2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每个层次生物多样性的都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意义。物种的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大量野生和养殖的植物、鱼类及动物产品;遗传多样性则对培育新品种、改良老品种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人们可利用一些农作物的原始种群、野生亲远种和地方品种培育高产、优质和抗病的作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改善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维持生态平衡。因此生物多样性不仅能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社会对食品、药物、能源、工业原料、旅游、娱乐、科学研究、教育等的直接需求,而且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功能、调节气候、保持土壤肥力、净化空气和水,从而支持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和其它活动。此外生物多样性直接影响着中国的文化多样性. 1.3 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 我国在1987年公布的《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期中,公布的濒危种类有121种,受威胁的158种,稀有的110种,共计389种,其中一类保护植物8种、二类的157种、三类的22种。另据中国红皮书的估计显示,超过1/10即500多种脊椎动物物种和15%~20%即400~500种高等植物已经受到威胁。而我国对境内的物种及其数量尚无确切的统计数字,尤其对濒危物种的调查尚不全面。出现的问题是有些国家未列入濒危物种名录的物种面临生存威胁,有的甚至濒临灭绝,而另一些则由于人为的保护、繁育、利用而使种群数量有所增减,因而有必要调整其保护级别或划出、划入保护之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药用动植物,如黄草,急待保护。 此外,近年来野生生物贸易已经对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较大影响。由于粮食、中医药、服装等对野生生物的需求日益增加,野生动植物的非法交易也急剧增长,对几种濒危动植物物种以及一些没有列入国家保护名单之内的动植物物种数量已经构成威胁。如:藏羚羊。2.生物多样性损失的主要原因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既有自然发生的,也有因自然发生的,但就目前而言,人类活动(特别是近两个世纪以来)无疑是生物多样性的损失的最主要原因。此外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则是引起损失的另一主要原因。 2.1 自然原因 一是物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其一是物种的形成与灭绝是一种自然过程,化石记录表明,多数物种的限定寿命平均为100~1000万年。其二是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或变异性、适应性比较差,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难以适应,因此而面临灭绝的危险。如大熊猫,其濒危的原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保护策略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保护生物学的核心内容。生物的多样性(biological diversity)或简称为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包括一下三个方面:1.物种多样性(species diversity),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物种,不仅包括细菌及原生生物,还包括多细胞的高等生物(植物、菌物及动物);2.遗传多样性(genetic diversity),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种群内不同个体之间,或地理上隔离的种群之间遗传信息的变异;3.生态系统多样性(ecosystem diversity),包括不同的生物群落及其与化学和物理环境的相互作用(生态系统)。 1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目前,有许多方法可以赋予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变异、物种和生态系统)经济价值。这些方法中,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分类可划分为三个层次:资源的市场价值(或收获价值)、未收货的资源在原地提供的价值、资源的未来价值(Kareiva and Levin 2003)。例如,东南亚野生大额牛(Bos frontalis)是训化牛的野生近缘种,它的经济价值可以分为:当前野牛群体捕获后肉的价值、在野外的旅游价值、在家畜育种项目中潜在的物种价值。尽管有许多种计算生物多样性价值的方法体系,但没有哪一种被普遍接受。McNeely 等(1990)和Barbier等(1994)提出的方法体系最为实用,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划分为使用价值(use value)和非使用价值(non-use value)。使用价值进一步划分为:直接使用价值(direct use value)和间接使用价值(indirect use value)。直接使用价值是指人类收获的产品,如木材、药材和海产品等;间接使用价值是指未被消耗或未被破坏的自然资源所能提供的服务或“潜在的好处”,包括休闲、教育和科学研究等,也包括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如水源净化、污染控制、自然传粉、害虫防治、水土保持、气候调节和生态系统生产力等。选择价值(option value)是一种间接使用价值,指自然资源对人类社会未来的预期价值,如未来可能的新药、食物和遗传资源。非使用价值包括存在价值(existence value)和遗产价值(bequest value)。存在价值是指人们为了保护某个物种免于灭绝,或者某个生态系统不被破坏而愿意支付的价值;遗传价值是指人们为了把自然资源完好地遗留给子孙后代而愿意支付的价值。以上所有价值综合起来可以用于计算生物多样性总的经济价值。 1.1直接使用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通常可以通过观察有代表性人群的活动、检测自然产品的采集点以及进出口统计数据计算出来。直接使用价值可分为消耗使用价值(consumptive use value)和生产使用价值(productive use value)。前者为物品在当地消耗的价值,后者为商品在市场售卖的价值。 1.1.1消耗使用价值 诸如猎物、薪柴等在当地消耗而不进入国内或国际市场的价值属于消耗使用价值(Davidar et )。依赖土地生活的人们经常从周围环境中获得相当份额

中华文明礼仪语句三字经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华文明礼仪语句三字经 篇一:积累三字经部分语句 ☆☆☆要求会背会写☆☆☆ ★★积累三字经部分语句★★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积累名言警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耳听为虚,眼见如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真正的美和真正的智慧一样,是非常朴素的。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按要求写几个(四个字的)词语★★迫不及待脑清目明为之一振头昏脑涨眉清目秀腰酸背

痛昂首挺胸目瞪口呆目中无人目不转睛目不识丁目光短浅 目不暇接无穷无尽心急如焚急不可待十万火急光明锃亮永 恒不泯窃窃私语物产丰富风光秀丽鞭长莫及庞然大物书声 琅琅开卷有益手不释卷苏秦刺股孙敬悬梁凿壁引光萤雪夜 读狂风暴雨四脚朝天大浪滔天直流口水毫不在乎平安无事 一帆风顺汲水灌溉千变万化一望无际稻谷飘香如丝细雨微 风习习收获喜悦高楼林立山环水绕 篇二:三字经报幕词 二(1)班的朗诵《三字经》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下面请欣赏我们二(1)班的朗诵《三字经》。 二(2)班的朗诵《三字经》 中华文明五千年,礼仪之邦美名扬。我们是祖国新一代,传承文明责任在肩。下面请欣赏我们二(2)班的朗诵《三字经》。二(3)班相声 《三字经》自宋朝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等,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下面请欣赏我们二(3)班的相声《三字经》。

中华文明史读后感_读后感完整版

《中华文明史读后感》 篇1: 《中华礼貌史》读后感 了解历史文学,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必经之路,《中华礼貌史》为我们讲述了2000年间 文学的变迁。 如果回避过去,便迷失了未来的方向,怀疑自己的礼貌,反过来覆亡了自己,文化大革命 便是一次血淋淋的例子。是时候了,我们重拾起旧日时光的彩贝,发掘存在于群体的文化基因,以历史的眼光看待和规划我们的发展! 礼貌史既是人类的创造史,也是人类的演进史,而物质礼貌、政治礼貌和精神礼貌,分别 对应人与自然的关联、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以及人的心灵世界。该书展示了其错综复杂的关联,做出了总体性的描述,以突出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以及中华礼貌生生不息的过程。在论述中,充 分注意文物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的结合,力求史笔、议论、才情三者相结合。该书将中华礼貌 分为四个时期,以中华礼貌史上重大的转型作为分期的依据,细致地描绘了各个时期礼貌的特点、亮点,及其承上启下的关联,彰显了那些对礼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探讨对礼貌发 展起关键作用的各种因素,从而全面论述了中华礼貌发展的历程,揭示了若干发展规律和历史 经验,力图将中华礼貌放到世界格局中进行考察,写出了中华礼貌在世界礼貌进程中所处的地位。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有说过: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 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不敢言究天地之际,通古今之变,但求对我们的历史多一点微笑。在如今喧嚣繁杂的快餐文化,阅读这么几卷大部头的学术著作,确实是一项不小的挑战。有史 则有国,每每掩卷,总有种热情澎湃于胸中,由衷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归属感,我属于缔造这 一礼貌的群体,我应当尽自己的力为她再次赢得荣光! 篇2: 《中华礼貌史》读后感 《中华礼貌史》资料概要:本书将中华礼貌分为四个时期,以中华礼貌史上重大的转型作 为分期的依据,细致地描绘了各个时期礼貌的特点、亮点,及其承上启下的关联,彰显那些对 礼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探讨对礼貌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各种因素。从而全面论述了中华 礼貌发展的历程,揭示了若干发展规律和历史经验 《中华礼貌史》读后感,来自卓越网的网友:经常读阎先生学术著作的人或许都会觉得这 本书实在是卑之无甚高论,就是把一些他在其他地方说过的话得到的结论整合整合,简化简化,时不时再加上几句俏皮话。的确如此,我买这本书的主要思考是想把作者已刊行的作品收集全了。当然,正如后记中所说抛开琐细考订,借机梳理一下对此期官僚政治制度的认识,也不为 无益,作者是这样,我们读着当然更是如此了。从这一好处上讲,此书不妨可看作是作者今年 来相关研究成果的小结,切不能够市面上的那些所谓普及读本视之 中华礼貌史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此刻撰写经典的人太少,这套书诠释了自古至 今的中华文化,资料还算详尽,是礼貌史入门的好书,可称为经典之作,本人很喜爱。推荐这 本书做为学生的课外读本存在,一个人只有了解自己民族的存在和发展,礼貌和文化,才能有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及价值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及价值 论文摘要: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是巨大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它提供着人类基本所需的全部食品、许多药物和工业原料。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是难以估计的,估计全球经济有40%是基于生物的产品和工艺方面的。人类生存与发展,归根结底依赖于自然界各种各样的生物。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有生命资源的总汇和未来工农业、医药业发展的基础,为人类提供了食物、能源、材料等基本需求。同时,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稳定环境具有关键性作用,为全人类带来了难以估价的利益。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使人类有可能多方面多层次地持续利用甚至改造这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的基础。它的重要的社会经济伦理和文化价值无时不在宗教、艺术、文学、兴趣爱好以及社会各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解与支持等方面反映出来。它们在维持气候、保护水源、土壤和维护正常的生态学过程对整个人类做出的贡献更加巨大。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它的价值。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人类发展地球价值 引言: 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它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20世纪后叶生命科学各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的突破性成就,使生命科学在自然科学中的位子起了革命性的变化,很多科学家认为在未来的自然科学中生物科学将成为带头学科,甚至预言本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专业人员也越来越多,例如,在美国近年统计48万博士学位获得者中从事生命科学的占51%。在生物科学诸多的分支中,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当前生物科学最紧迫的任务之一,也是全球生物学界共同关心的焦点问题之一。据可靠的数据说明,每天约有100多种生物在地球上灭绝,很多生物在没有被人类认识以前就消亡了,这对人类无疑是一种悲哀和灾难。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正文: 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在开展自然保护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自然界中各个物种之间、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都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自然保护仅仅着眼于对物种本身进行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往往也是难于取得理想的效果的。还需要对物种所在的整个生态系统进行有效的保护。在这样的背景下,生物多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