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政学考试试卷个人版

财政学考试试卷个人版

财政学考试试卷个人版
财政学考试试卷个人版

财政学

题型: 名词解释5个(15分) 选择题10个(没有给)(10分) 作图题 2个 (18分) 简答4个(20分) 论述 1个(17分) 材料题 (20分)

第一套试卷

一.名词解释

1.公共财政学: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

2.鲍温模型:美国经济学家鲍温通过局部均衡分析,比较了私人产品提供和纯公共品提供之间的差异,给出了公共品提供的均衡条件。

3.阿罗不可能定理:不可能存在一种能够把个人对N 种备选议案的偏好次序转换成社会偏好次序并准确表达社会成员的多样性个人偏好的社会选择机制。

4.财政补贴:是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和经济发展需要,为执行某些政策,对特定的产业、部门、地区、企事业单位、个人或项目给予特定补助和津贴。

5.积极财政政策:亦称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在安排财政收支时有意识地使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通过财政赤字扩张需求,以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均衡,促使经济稳定增长的财政政策。

概念二:面对中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之后出现的需求不足、投资和经济增长乏力的新形势及新问题,特别是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必须使我国财政政策尽快从调控功能弱化的困境中走出来,对经济增长发挥更加直接、更为积极的促进和拉动作用。这就是“更加积极”或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主要涵义。

二.作图题

1.俱乐部产品最优供给P50

边际生产成本和边际拥挤成本都为零的产品

O A 通过量(人数)

MR MC 价格(过桥费)DD 0Q 1Q Y Q C Q 0P B

如果此类产品由私人提供,必然产生福利损失(图中阴影部分)。

为避免 这种福利损失,这类产品应由政府提供。

出于与公共品最优供给类似的考虑,造桥的直接固定成本应在消费者之间按照收益情况进行分摊。然而在显示偏好问题不能很好解决的情况下,该产品实际上应由政府免费提供,并用同一征税的办法筹集资金,以弥补造桥的直接固

边际生产成本为零、边际拥挤成本不为零的产品

有些产品的边际生产成本为零,但随着消费者人数的增加会出现拥挤现象,也就是其边际拥挤成本不为零定成本。

当某项产品和服务在消费上具有排他性时,应充分考虑以收费的方式来为之筹集资金。 收费一方面可以使得消费在适用该项产品和服务时认真地对效益和成本进行权衡,防止因过度消费而造成的资源浪费;

另一方面又可以减轻政府采取税收方式筹集资金和压力,并把税收成本和因税收引起的效率损失限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2.投票偏好 (多峰单峰图)P91

单峰偏好(single-peaked preferences )是指个人在一组按某种标准排列的备选议案中,对其中的一个议案偏好程度最高,对其他议案的偏好程度都低于对这个议案的偏好程度,即离开这个议案后,无论朝哪个方向运动,其偏好程度是递减的。

通过量(人数)价格(过桥费)MR DD E MC O

0Q Y Q *Q 1Q C Q *P 0P

多峰偏好(multi-peaked preferences)指的是当个人偏离其最偏好的议案之后,开始时其偏好程度会下降,但当沿着同一方向持续移动下去时,其偏好程度会逐渐上升。

三.简答题

1.公债发行(P326)

公债的发行原则:景气发行原则;成本最小化原则;发行有度原则;稳定市场秩序原则。

公债的发行条件:发行权限;发行额度。

公债的发行方式:连续经销法;承购包销;向个人直接发售;公墓招标。

2.现代税收原则(P233)

税收效率原则:税收经济效率原则;税收行政效率原则

税收公平原则:受益原则;纳税能力原则。

3.分税制内容、特点

分税制是指在国家各级政府之间明确划分事权及支出范围的基础上,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结合税种的特性,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税收管理权限和税收收入, 并辅之以补助制的预算管理体制模式,是符合市场经济原则和公共财政理论要求的,这是市场经济国家运用财政手段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较为成功的做法。

(一)我国分税制的内容

我国分税制按照征收管理权和税款支配权标准划分,凡征收管理权、税款所有权划归中央财政的税种,属于中央税;凡征收管理权、税款所有权划归地方财政固定收入的税种,属于地方税;凡征收管理权、税款所有权由中央和地方按一定方式分享的税种,属于共享税。

(二)我国分税制的特点

第一,按照税源大小划分税权,税源分散、收入零星、涉及面广的税种一般划归地方税,税

源大而集中的税种一般划为中央税。

第二,部分税种的征收管理权归地方。地方政府对地方税可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决定开征、停征、减征税、免税,确定税率和征收范围,这是地方税的主要特点。由于赋予地方以较大的机动权限,从而既能合理照顾地方利益,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同时,不致于影响全国性的商品流通和市场物价。

第三,税款收入归地方。在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力完全集中于中央或过

多地分散于地方,都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的必要性(418)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功能的差异需要二者协调配合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用领域的差异需要二者的协调配合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功能的局限需要二者的配合

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了相互联系要求二者协调配合

四.论述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原因比较

论述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财政职能和作用范围

市场失灵是指在现实经济中,在市场已经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下,仍不能带来经济效率

和满意的收入分配的各种情况。

市场失灵的原因:竞争失效;自然垄断;公共品;外部效应;不完善市场;不完全信息;宏

观经济效率失衡;收入分配不公平;偏好不合理。

政府失灵是指由于存在政府内在的缺陷而导致政府干预的低效或无效,无法实现社会社会福

利最大化和资本的最优配置。

政府失灵的原因:不完全信息;公共决策中的经济人行为与公共利益的差异;政府决策机制

的缺陷;政府运行效率的问题;寻租。

财政职能:资源非配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职能

作用: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障

五.材料分析

义务教育问题新教育部部长谈话

(新教育部长袁贵仁:义务教育要实现均衡发展)

运用公共品理论、公关财政学理论分析义务教育要实现均衡发展的必要性及我国明确这一目标的现实意义。

以及用外部性分析公共品的产生原因、公共品的分类

第二套试卷

一、名词解释

1、非竞争性:指的是一旦产品被提供,增加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任何消费者的收益:也不会增加社会成本,其新增消费者使用该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2、税收:在历史上也称为税、租税、赋税或捐税,它是国家为向社会提供公共品,凭借行政权力,按照法定标准,向居民和经济组织强制地、无偿地征收而取得的财政收入。

3、累进税率:是指将税基划分为若干等级,随着税基的增大,从低到高分别规定逐级递增的税率,即边际税率递增。

4、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按照一定方式,把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地,单方面转移给居民和其他收益者的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它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型再分配活动。

5、相机抉择:是指政府要根据社会总供求矛盾的具体表现,来灵活调整财政收支总量和结构对比关系以有效调节社会总供求关系,进而实现调节目标的财政政策。

二、作图

1、税收转嫁的基本规律P249

2、有条件、有限额配套转移支付的经济效应P383

三、简答题

1、政府失灵的原因

政府失灵是指由于存在政府内在的缺陷而导致政府干预的低效或无效,无法实现社会社会福利最大化和资本的最优配置。

政府失灵的原因:不完全信息;公共决策中的经济人行为与公共利益的差异;政府决策机制的缺陷;政府运行效率的问题;寻租。

2、梯度渐进增长理论(财政支出)P131

在通常情况下,财政支出的增长会受到公共选择的影响,尽管公众一般来说既希望多享用公共品,又不愿意多纳税而承担其成本,但在不同的经济和社会现实条件下没他们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做出不同的选择。财政支出的不断增长的原因归结为两类因素:一是内在因素,二是外在因素

内在因素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所征得的税收收入必然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而随着收入的增长,支出也跟着增长

外在因素,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荡时期,财政收入的增加受到一定得抑制。然而政策支出却会被迫急剧增加

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作用相互交替,才导致财政支出规模呈梯度渐进增长。

3、现代课税理论(税收经济效力)最适课税理论

也称为最优课税理论或最优税收理论,用于研究税制设计应当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在达到一定得公平目标并取得一定的税收收入的情况下,使得税收的额外负担最小p236。它以资源配置的效率性和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为准则为基础。基本内容:1)直接税与间接税两者不能偏废,同时要依据一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政府的经济政策目标确立税制模式;2)对商品和劳务征税要实行差别征税制度,对必要品适用低税率,对奢侈品则适用高税率;3)对所得征税最好采用低累进税率制度,而且实行倒U型所得课税,即对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适用相对较低的税率,而对中等收入者适用较高的税率。

4、政府干预卫生领域的理论依据(购买性支出:1、外部性2、信息不对称)

在医疗领域,医生和医院是天然垄断者,垄断着信息和技术,药品研发、生产也是天然垄断,再加上由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激励机制问题,公共产品、外部性带来的问题,因此市场是失灵的,必须有政府干预才能解决市场这种寡头垄断现象。

政府介入的意思是政府承担对全民的健康保障责任,通过政府力量,建立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健康保障体系。当今社会已经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层次分明的公立医疗服务体系。这个服务体系不仅提供医疗服务,同时还承担医学教育、科研和应急处理的职责。在此基础上,允许、鼓励、支持和规范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

在监管上,政府主导责无旁贷,包括价格监管、进出许可、质量、数量的管制、反垄断、制定法律法规等。要保重人民能看得起病,能有一个完善的医保体系来来维护普通百姓的医疗问题。政府之所以要介入医疗服务,更重要的考虑是公平。对于需要医疗服务的人,没有支付能力,这时就需要基本医疗服务应该是按需分配,而不是按照经济能力来分配。

我国当前医保项目保障水平都还很低,医保对费用控制作用有限,是医疗费用上涨过快的重要原因之一。职工基本医保和公费医疗的人均年医疗费用是城镇无保险人群的3.0和4.7倍。即使按照职工基本医保水平办理全民医保,卫生总费用将达1.7万亿元。

基于我国医疗保险覆盖人数少、筹资水平低、服务提供以公立机构为主、管理监督水平不高的现状,政府的适时介入和干预卫生医疗费用是很有必要的。

1)医疗卫生产品的混合型,一方面,公民个人想有医疗卫生产品可以免除疾病之苦,另一方面对于某些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其治愈效果可能不仅是个人获得的收益,还有使整个社会免于受传染的机会受益

2)医疗卫生产品价格的特殊性,针对传染性疾病的防疫和治疗,往往需要耗费巨大资金进行科研投入,这是市场和个人不可能提供的

3)疾病的缺陷,疾病的风险性具有极大地不确定性,市场无法解决疾病风险问

四、论述

分析积极的财政政策影响宏观经济政策的机制与效应(IS-LM模型)

五、材料题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应用模型分析公共品的供求平衡。什么对全球来说是公共品(P143)

第三套试卷

一、名词解释

1、罗尔斯标准:由罗尔斯提出,认为一个社会的公平状况取决于这个社会中生活处境最差的那个人。罗尔斯标准充分考虑了市场经济社会的不确定性,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社会中可能出现的弱势群体,要求政府干预,帮助社会中处境最差的人。

2、公共偏好:偏好是指人们对客观对象的主观评价,这里的客观对象可以是生活资料、生产资料、货币等有形的东西,也可以是政策、思想、道德等观念形态。公共偏好就是公众对同一客观对象的主观评价。

3、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是指财政支出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若弹性系数大于1,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快于GDP增长速度。

4、复式预算:是从单式预算组织形式演变而来的,它是指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过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来反映。其做法是在预算年度内,将全部的财政收入与支出按经济性质汇集编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从而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预算。

5、有条件转移支付:是指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按照特定目的将其财政资金转作地方(或下级)政府收入来源的补助形式,地方(或下级)必须按中央(或上级)制定的用途使用这些资金。

二、作图题

1、边际生产成本为零、边际拥挤成本不为零的产品(拥挤桥梁)(P51)

2、多峰OR单峰(是否存在投票悖论/有无赢家)(P91)

三、简答题

1、财政应在那些方面介入经济运行(P26)

组织垄断,维护有效竞争;矫正外部效应;提供公共品;培育市场、健全市场体系;克服信息部完全;调节宏观经济;实行收入公平分配;纠正不合理偏好。

2、如何衡量公债规模,影响因素有哪些?(P321-323)

衡量公债规模:公债负担率=当年公债余额/当年GDP*100%;公债依存度=当年赤字/全部财政支出;公债偿债率=当年到期还本付息的公债总额/当年财政收入*100%

影响公债规模的因素: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范围;财政政策选择;货币政策需求;公债管理水平。

3、政府为何要转移支付(P378)

政府间存在着纵向的财政不平衡,致使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的财源大于其支出需要,而地方(或下级政府)的自有收入则无法满足其支出需求。

地区间存在横向财政不平衡,从而导致不同地区间居民公共服务的不均等和不均质。

提供公共品中存在的外部性会导致公共品的供给不足,市场经济的广泛性和不可分割性,使地方的经济活动无法按区域原则进行,必然产生利益的溢出效应。

4、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3部门)(P407)

四、论述

如何在民主社会中找到公共品的合理水平,分摊公共成本。(P44)(威克塞尔.林达尔模型)威克塞尔——林达尔模型

模型重在说明公共品的供应是由社会中的个人经过讨价还价和磋商来决定的。其最佳条件是每个人所愿意承担的成本份额之和等于1。

模型更多地考虑了政治过程对公共品提供的影响。该模型试图找出民主社会中公共品的合理水平,以及在不同的人之间如何分摊公共品的成本问题。

在两线交叉点处,A和B都同意公共品的产出水平为G′,且A支付税收份额h′,B支付1- h′。h′和G′的组合被称为林达尔均衡,相应的税收价格就是林达尔价格。

这样的结果是A和B一直通过的。这是一种纳什均衡。它意味着任何人或一组人,如果改变配置都将使处境变坏,就会阻止这种结果发生。因此,林达尔均衡实现时达到了帕累托最优。

林达尔均衡满足公共品供给帕累托效率的一般条件,因为在h′和G′点以外任何一点,改善个人A的处境必然会损害个人B的利益。同时,林达尔均衡描述了实现公共品局部均衡的一种民主化社会的财政决策过程,即预算过程的两个方面──公共支出与税收负担的决定过

程,或反映公共品的供给与需求的过程。社会成员A与B不仅参与了对公共品需求的决定,表示了愿意分担的税收份额,也参与了公共品供应量的决定。显然,这一公共品有效供给的理论模型,对于人们提高政府公共支出的效率与设计合理的税制是有较大启发意义的。五、材料题

内需的概念内需的构成部分从提高居民收入的角度、提高消费水平角度谈谈财政政策能做什么

即内部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一般把对外国的出口看作外需,内需就是相对的国内的需求。

内需包括国内消费需求和投资的需求。经济增长有"三驾马车",即扩大国内投资,刺激国内消费和扩大外贸出口。扩大内需主要是通过扩大国内投资和国内消费来带动国民经济增长。

去年选择题参考:

二、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答案错选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这是我自己做的)

1.帕累托最优的资源配置实现条件是(ABC )

A、各消费者消费的任何两种商品边际替代率都相等

B、各生产者生产产品的任何两种相同的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等

C、对于所有消费者,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商品的边际转换率

D、对于所有消费者,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商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

2.政府投资与私人投资的不同在于(AC )

A、政府投资追求的效益是社会总体效益

B、政府资金实力雄厚,投资范围包括所有一切行业

C、政府投资具有的乘数效应

D、政府投资完全采用预算拨款的方式

3.政府对外部性的矫正可采用以下手段( CD )

A、社会道德约束

B、通过排污权交易实现与市场的协同作用

C、矫正性税收与补贴

D、政府直接管制

4.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有(ABC )

A、调节社会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的配置

B、调节社会资源在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配置

C、调节社会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

D、调节社会资源个人之间的配置

5. 从内外因素分析得出公共支出增长梯度渐进理论的是( D )。

A. 瓦格纳

B. 鲍莫尔

C. 马斯格雷夫

D. 皮科克与威斯曼

6.在我国以下财政补贴中属于预算管理列收的项目是( ABC )

A. 价格补贴

B. 财政帖息

C. 企业亏损补贴

D. 粮食直补

7.从商品需求弹性角度来看,不同弹性水平的商品税负具有以下转嫁规律(CD )

A、需求完全无弹性时,税负由纳税人负担

B、需求弹性充分弹性时,税负由买方负担

C、需求富于弹性时,税负部分后转

D、需求缺乏弹性时,税负部分前转

8. 分税制体制下我国具有共享性质的税种有( BD )

A、消费税

B、增值税

C、企业所得税

D、资源税

9.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模式包括( AC )

A、现收现付模式

B、社会保障税模式

C、基金模式

D、财政预算拨付模式

10.我国现阶段优化政府预算管理级次的主要措施有( BD )

A、“市管县”

B、“省直管县”

C、取消乡级财政

D、“乡财县管”

1.以下现象属于市场失灵的有( A )。

A. 自然垄断

B. 吸烟习惯

C. 太湖污染

D. 行政垄断

2.政府行政管理支出是一种( A )。

A. 购买性支出

B. 转移性支出

C. 消费性支出

D. 投资性支出

3. 下列选项中,通常可以划为混合公共品的是( A )。

A. 有线电视

B. 鄱阳湖

C. 法律体系

D. 八一公园

4. ( B )是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转移给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供应者负担。

A. 前转

B. 后转

C. 消转

D. 税收资本化

5.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规定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是属于( C )。

A. 征税对象

B. 起征点

C. 免征额

D. 计税依据

6.下列( ABC )属于亚当·斯密的课税原则。

A. 最小征收原则

B. 确实原则

C. 平等原则

D. 财政收入原则

7.政府可选择的财政政策工具有()。

A. 税收

B. 国债

C. 利率

D. 公共支出

8. 从债务人的角度看,公债具有以下特点: ACD

A. 灵活性

B. 安全性

C. 自愿性

D. 有偿性

9.( A )是衡量公平的主要方法。

A. 基尼系数

B. 投资乘数

C. 恩格尔系数

D. 贫困指数

10. 国家预算的原则有( AD )

A.公开性

B.非营利性

C.年度性

D.完整性

1.公共品的非排他性 1.外部效应

2.俱乐部产品 2.投票悖论

3.瓦格纳法则 3. 最适课税理论

4.宏观税负 4. 公债

5.预算年度 5.预算管理体制

1.公共品的非竞争性 1 税收资本化

2.中间投票人定理 2 购买性支出

3.鲍莫尔法则 3 分类所得税

4.公债依存度 4 中间人投票定理

5.财政分权 5 税收支出

财政学期末考试重点及答案精心整理

1简述财政投入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现实意义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社会发展事业滞后,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收入差距依然明显(2)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加速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3)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总体上具备了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应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2简述税收支出的主要形式 (1)税收豁免 (2)纳税扣除 (3)税收抵免 (4)优惠税率 (5)延期纳税 (6)盈亏相抵 (7)加速折旧 (8)退税 3简述我国财政收入按形式分类 我国财政收入形式包括税收,社保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贷款回收和债务收入 4简述价格对财政收入影响的主要表现 一,价格总水平升降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二,现行税收制度 5简述课税对象和税源的关系 课税对象和税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税源是指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从根本上说,税源是一个国家已创造出来并分布于各纳税人手中的国民收入。由于课税对象既可以是收入,也可以是能带来收入的其他客体,或是仅供消费的财产,因此,课税对象与税源未必相同。6简述全额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的区别 (1)全额累进税率的累进程度高,超额累进税率的累进程度低,在税率级次和比例相同时,前者的负担重,后者的负担轻 (2)在所得额级距的临界点处,全额累进会出现税额增长超过所得额增长的不合理情况,超额累进则不存在这种问题 (3)全额累进税率在计算上简便,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复杂 7简述起征点和免征额的区别 (1)所谓起征点,即税法规定对征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数额。课税对象的数额未达到起征点,不征税;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应就征税对象全额依率计征。 (2)所谓免征额,即税法规定征税对象总额中免于征税的数额。免征部分一律不征税,仅就超过免征额的部分依率征税。 起征点和免征额虽然都属于税收优惠照顾措施,但两者优惠政策的重心不同。其中,前者体现税收的重心照顾政策,后者体现税收的普遍优惠政策。 8简述税负转嫁机制的特征 (1)税负转嫁是和价格的升降直接联系的 (2)税负转嫁是各经济主体间税负的在分配 (3)税负转嫁是纳税人的一般行为倾向,也是主动行为 9简述各固定税率,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的优缺点 (1)固定税率优缺点:计算简便,主要适宜于流转额的课税,缺点是在调节收入水平的作用上不如累进税率 (2)比例税率优缺点:优点是具有鼓励生产,计算简便和利于征管,缺点是有悖于量能负担原则

《财政学》考试题1

《财政学》期末考试题1 一、单项选择 1.财政学的研究方法,从根本上说,是指( )。 ①数理统计法②唯物辩证法③历史归纳法④归纳演绎法2.( )分配在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居于主导地位。 ①财政②企业财务③价格④信用 3.财政发挥稳定经济并促进经济适度增长的功能是指财政的( )。 ①配置资源的职能②分配收入的职能 ③维护国家的职能④稳定经济的职能 4.消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 ) ①社会成员都必须提供等价的费用②社会成员都不必付出任何代价③社会成员都可以“免费搭车”④需要社会付出一定的代价5.财政分配中的量入为出的含义是()。 ①以财政收入总量来安排财政支出 ②以国家最基本的财政支出需要来确定财政收入 ③以国债来保证财政支出 ④以增加税收来保证财政支出 6.财政支出中的效益原则首先是指要实现()。 ①经济效益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③宏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④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 7.财政对国家政府机关和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支出,属于()。 ①财政对社会事业发展的支出②财政对社会管理部门的支出 ③财政对社会经济部门的支出④财政对社会服务部门的支出8.财政支出增长的正常来源应当是()。 ①发行公债②税收的增长③财政向银行透支④进行货币发行9.在国家财政支出中,最为典型的公共产品是()。 ①基础产业提供的服务②科学研究 ③义务教育④行政与国防提供的服务 10.财政补贴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 ①价格补贴②企业亏损补贴③财政贴息④税收补贴

11.财政补贴支出区别于其他转移支出的主要特点是( )。 ①政策性②强制性③价格相关性④灵活性 ⑤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兼并性 12.支付能力原则是指人们对财政收入的分担要与人们的()水平相适应。 ①消费②生产③交换④收入 13.按税收负担能否转嫁,可将税收分为()。 ①从价税和从量税②价内税和价外税 ③直接税和间接税④中央税与地方税 14.大多数国家普遍采用()来消除国际重复征税。 ①扣税法②免税法③抵免法④税收饶让 15.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大量国有企业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和经济运行方式的()。 ①市场化②集中化③计划化④自由化 16.为了听取社会公众对政府收费订价的意见,应该建立()制度。 ①价格听证②价格审批③价格检查④价格预测 17.公债是政府依据()原则获取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方式。 ①计划②市场③信用④自愿 18.政府能否维持高的债务余额,关键是看其能否在年度财政支出中安排足够的() ①投资支出②补助支出③消费支出④利息支出 19.我国政府预算的最终审批权归于()。 ①财政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③国务院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0.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主要是通过政府对( )的管理来实现的。 ①有效需求②有效供给③总需求④总供给 二、多项选择 1.财政的一般特征是( ) ①国家主体性②计划性③无偿性④强制性⑤人民性 2.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 ①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②公平原则 ③权责利相结合原则④效益原则⑤稳定原则

财政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财政学复习题 第一章导论 (1)在收入总额中,税收收入为主要来源。 (2)工商税收占税收总额的百分比下降;企业所得税占税收总额的百分比上升;农业各税占税收总额的百分比下降;关税占税收总额的百分比下降。 (3)除预算内收入,中央和地方的预算外收入上升。财政收入占GDP 的比重下降。不同国家财政收入的构成存在很大的差异。 (4)中国的税收收入以增值税、消费税等间接税为主。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税占GDP的比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5)与无偿获得各类收入不同的是政府还可以通过借债获得债务收入。 (6)财政级次是根据政府行政级次来划分的,有几级政府,便有几级财政。 1.财政学形成过程中推动的人物。 古代欧洲最早的财政思想的表现者是古希腊的色诺芬;威廉·配第的《赋税论》被誉为西方最早的财政学专著;第一个从理论上系统阐述财政理论的经济学家是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其《国富论》标志着系统财政理论体系的创立;马克思;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新古典综合学派,萨缪尔森《经济学》;公共选择学,布坎南,阿罗,《民主财政论》;马斯格雷夫;斯蒂格利茨 2.财政学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早起财政思想;财政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现代财政理论。 3.经济学分析法。(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 规范分析:对经济行为或政策的后果加以优劣好坏评判的研究方法,回答应该怎么样,非客观的方法。 实证分析:描述各种因素的存在与经济运行的过程,并试图在各种经济变量或政策手段之间建立联系。回答是什么,会怎样,主要涉及事实判断。 第二章财政学的福利经济学基础 1.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形成的过程与内容) 竞争的市场能够达到帕累托效率的结果。

财政学_试卷A与参考答案

浙江万里学院成人教育2015年第一学期 财政学 期末试卷(A)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4分,共20分) 1、公共产品 2、国有资产收入 3、预算年度 4、购买性支出 5、税负转嫁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是( )。 A .纳税人; B .负税人; C .缴税人; D .扣税人。 2、从价值构成看,财政收入主要来自( )。 A .C ; B .V ; C .M ; D .C +V 。 3、从产业结构看,财政收入最主要来源是( )。 教学点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 - --- - -- - --- --- --- 订 -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内 - - -- - -- - -- - -- - -- - -- - 不 - - --- - - -- - -- - --- --- 得 - - -- - -- - -- - -- ---- - 答- ---------- ------- -题

A.工业; B.商业; C.农业; D.新技术产业。 4、国债的基本特征是()。 A.强制性; B.无偿性; C.偿还性; D.固定性。 5、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 D.商业保险。6、在弥补赤字方式中,最易引起通货膨胀的方式是()。 A.动用财政结余; B.发行政府债券; C.向银行透支; D.增税。 7、下面体现纳税人负担轻重的最主要要素是()。 A.税率; B.附加和加成; C.起征点; D.免征额。 8、反映具体的征收范围和征收广度的是()。 A.税源; B.税目; C.税率; D.税基。 9、实行收入型的增值税,计税依据包括()。 A.M; B.C; C.V ; D.V+M。 10、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发生年度亏损,经税务机关核实后,可以在以后年度的应税所得中抵补,最长不得超过()。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税收的形式特征包括() A.权威性; B.强制性; C.无偿性; D.固定性。 2、财政支出中的购买性支出,包括()。 A.债务利息支出; B.福利支出; C.经济建设支出; D.文教行政支出。 3、税负转嫁的两种最主要、最基本形式是()。 A.前转; B.后转; C.混转; D.旁转; E.辗转转嫁; F.消转。 4、下列税种()属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大学财政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财政的概念及其理解 概念:财政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从事的以政府为主体的分配活动。 财政体现着特定的分配关系。 ●财政主体、客体、财政分配的目的 主体:国家或政府 客体:一部分社会产品,主要是剩余产品 财政分配的目的:满足社会共同需要,弥补市场缺陷。 ●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改进的理解 如某种资源配置状态,任何可行的调整都无法使得调整之后一些人的境况变好,而其他任何人的境况至少不变坏,这种资源配置状态被称为帕累托最优 如某种资源配置状态,再经过调整之后一些人的境况变好,而其他任何人的境况至少没变坏,那么调整后的状态优于调整前,这一过程被称为帕累托改进。 ●公共产品、混合物品 概念、特征、提供方式、包括哪些? 概念:公共物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特征:非竞争性,非排斥性 提供方式:一般采用公共提供的方式进行消费 ●市场失灵及其表现、政府失灵及其原因 1)市场失灵的含义:现存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领域、收入分配领域和经济稳定领域都存在着某些失效的地方,致使其运行结果不尽人意。 表现:公共产品困境,外部效应,分配不公,垄断,经济运行不稳,信息不对称 2)政府失灵的含义:政府由于对非公共物品市场的不当干预而最终导致市场价格扭曲、市场秩序紊乱,或由于对公共物品配置的非公开、非公平和非公正行为,而最终导致政府形象与信誉丧失的现象。 原因:信息的有限性,对私人市场反应控制能力有限,官僚主义,公共决策中的经济人行为,公共决策程序的缺陷 ●公共产品的非排斥性?源于哪2方面因素? 1)公共产品的非排斥性是指公共物品在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利益不能被某一个消费者独享,即一个人享用某种公共物品,并不排斥其他人享用。 2)因素P29:(1)某些公共物品经技术处理可以具有排斥性,但这样做的成本太高,远远超出排斥后带来的好处,在经济上可不行;(2)公共物品的非排斥性意味着有可能形成“免费搭车”现象。 ●财政三大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 2.收入分配职能; 3.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财政学考题与答案

1、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资源的稀缺性要求在最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过程中,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即最优的资源配置。资源配置的效率决定了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效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都必须面对资源的稀缺性,对资源作出选择,必须回答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方向.所以,资源配置是经济学中的核心问题。 2、什么是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与市场效率相对应的,市场配置有效的实现需要完全自由竞争、无外部性、信息完全对称等条件为前提,而现实中不具备这些条件。市场机制存在的这种缺陷导致的资源配置的低效,称之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垄断(规模效应、先发优势—>垄断地位—>太高物价超额利润、资源配置不足、社会总福利下降)、信息不对称或不充分(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外部效应和公共物品,收入分配不公(效率和公平,收入差距过大产生社会问题,影响效率)、经济波动(价格波动与生产周期的不匹配 供大于求、供不应求)等。 3、简述公共财政的职能 十八届三种全会中的定位,第一,优化资源配置;第二,维护市场统一;第三,促进社会公平;第四,实现国家久安。 财政职能就是政府的经济职能,即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 资源配置,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乃至社会总产品的配置。政府将一部分社会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财政收入,然后通过财政支出分配活动,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弥补市场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状态。(财政预算制度、公共工程、直接投资、税收优惠补贴、公共财政规模) 收入分配,即对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结果进行纠正,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税收调节、财政转移支付、明确市场和财政对社会收入分配的界限) 经济稳定和发展,通过财政活动对生产、消费、投资和储蓄等发生影响,达到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多重目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税收补贴投资的调节,对公共需求、特定发展的支出) 4、正、负外部性各指什么 外部性即外部效应,是指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 正外部性,一项市场活动对他人或公共利益有溢出效应,但其他经济人不必为此支付任何费用,无偿地享受福利。 负外部性,一项市场活动对他人或公共利益有减损,而实施者不必为此承担代价。 5、公共选择下的政治均衡是如何实现的 公共选择理论,是使用经济学的理论假设和方法,研究公共决策问题。 指人们通过政治过程决定公共物品的需求、供给与产量,以及相应的税收分摊。把个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 公共选择经过立宪、立法或议会、行政与司法三个阶段来实现这种均衡。

最新财政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复习过程

财政学 第一章财政学对象 财政的本义:财政是指国家的一个经济部门,及财政部门他是国家的一个综合性经济部门通过他的收支活动筹集经费资金以保证国家职能的实现财政的本质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1.财政运行的主要特征:1.阶级性与公共性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2.财政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率,以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重点建设。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2)收入分配职能:1.划清市场分配和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避免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2.规范工资制度3.加强税收调节 (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3.市场失灵:外部性效应指某个经济主体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即外部效应有可以区分为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当出现正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出现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收益大于成本)时,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由于外部效应的存在,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率配置。 4.财政学两个基础概念: (1)公共物品 1、公共物品含义: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为公共物品。

2、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两个标准:(1)排他性和非排他性(2)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3、免费搭车: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 (2)公共需要 1、含义:社会的公共需要 2、特征: (1)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而是就整个社会而言,为了维持社会经济生活,为了维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也为维护市场经济正常秩序,必须由政府集中执行和组织的社会职能的需要 (2)公共需要时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的共同享用的需要,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用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享用 (3)社会成员享用社会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代价(如缴税或付费),但这里的规则不是等价交换原则,各社会成员的付出与其所得是不对称的,不能说谁多付出就多享用,少付出少享用,不付出不享用 (4)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所以,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是通过政府征税和收费支撑的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 3、地位:共同的、历史的、特殊的 4、范围:(广)包括政府执行其只能以及执行某些社会职能的需要,包括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风险产业的投资广义上:还包括政府为调节市场经济运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各项政策提供的服务,等等 第二章财政支出概论 1.购买性支出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前者如政府各部门的事业费,后者如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 共同点:财政一手付出了现金,另一手相应地购得了商品和服务,并运用这些商品和服务实现了国家职能。 2.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这类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

武汉理工大学2012财政学考试试卷(B卷)

…… … … 试卷 装 订 线………………装订线内不要答题,不要填写考生信息………………试卷装订线…………

…………试卷装订线………………装订线内不要答题,不要填写考生信息………………试卷装订线……… …

武汉理工大学教务处 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用纸 | 课程名称财政学(B卷) 一、解释下列名词 (每个3分,共15分) 1. 财政补贴:是国家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向企业或居民提供的无偿补助。国家实施财政补贴实质是把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无偿转移给补贴受领者。 2.财政投融资:财政投融资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把各种闲散资金,特别是民间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统一由财政部门掌握管理,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的前提下,采用直接或间接贷款方式,支持企业或事业单位发展生产和事业的一种资金活动。 3.瓦格纳法则: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政府支出占GNP的比重将会提高,这就是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 4.政府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行政事业单位)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或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在财政监督下,以法定的形式、方法和程序,对货物、工程或服务的购买。 5.贴现率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变动贴现率来调整货币供应量与利息率的一种政策手段。 二、计算题(15分) 第6题(每小题5分): (1)2002年和2007年的名义GDP分别为: 2002年的名义GDP:15万单位×1美元/单位+5万单位×40美元/单位=215万美元 2007年的名义GDP:20万单位×1.5美元/单位+6万单位×50美元/单位=330万美元 (2)2007年实际的GDP:20万单位×1美元/单位+6万单位×40美元/单位=260万美元 (3)GDP平减价格指数:330/260=1.2692 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10分,共50分) 7.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 答案要点各4分:(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减税(免税、退税、降低税率);增加政府开支(增加公共物品的购买,提高转移支付水平)。 (2)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增税;减少政府开支。 适当展开(2分)。 8.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要点各4分,适当展开2分:(1)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包括: 经济性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的选择和经济干预政策 政治性因素:政局、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

最新天津财经大学财政学期末考试重点

一、填空&选择: 1.财政产生的直接条件: 财政产生的根本条件(经济条件):、 2.财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始建于。财政学鼻祖——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 3.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或哲学基础是 4.推动市场经济运行的主导力量是。 5.市场机制的核心内容是。 6.价格机制的力量源泉是 7.公共物品在根本特征是,在此基础上,具有和的特征 8.根据产生原因不同对公共物品的分类::不具有效用不可分割性,由国家直接规定的公共物品。如:;:同时具有公共物品的所有特性,任何社会都要免费提供的物品。如:国防安全、社会稳定、环境保护、社会公正。 9.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生产和提供组合方式的四个构成要素:⑴⑵⑶⑷ 其中与公共物品有关的组合方式是:, 10.广义公平有三个含义:、和。是公平的狭义概念。公平的评价指标有两种:⑴--。⑵--洛伦茨曲线中描述的收入分配状况的集中反映。警戒线:。 其中比较科学的评价指标是 11.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作用点主要有两个:,,该职能的作用效果(目的)主要体现在。 12.是我国财政改革和完善的终极目标。 13.是社会主义财政分配关系的主体(基础)。 14.行政单位为履行正常职能所需的正常经费必须由国家财政。 15.国家与事业单位之间的分配关系有三种:⑴,事业产品属比如义务教育,基础性科学研究等。⑵,事业产品属,比如高等教育等。⑶,事业产品属,比如一般性图书、报刊等。 16.个人收入财政地位的未来走向主要受如下五个因素影响:⑴⑵⑶⑷⑸ 17.财政支出的原则:财政支出的:包括、、三原则;财政支出的:包括、、 18. 实行政府采购,变博弈为博弈。 19.政府采购的原则:、、、。 20.财政支出效益与微观经济主体的效益相比较,存在的的特殊性:第一、 第二、;第三。 21. :适用于军事、政治、教育、文化、卫生等。其效益。

(精选)财政学复习题及答案

财政学综合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指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产品和服务。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征。公共产品的共同消费性产生免费搭车等行为,决定了市场机制在提供公共产品上的失效或失灵,即市场无法或者基本上无法提供这类产品。 2.瓦格纳法则:瓦格纳认为:“随着人均产出的增长,政府支出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他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的要求,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增长,把导致政府支出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后人称之为瓦格纳法则。 3.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财政政策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收入.支出.预算平衡和国家债务等各个方面。财政政策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 4.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是财政资金的单方面.无偿转移,即通过公共支出将财政资金向微观经济主体进行单方面的无偿支付。这类支出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养老金.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捐赠等方面的支出。转移性支出体现了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5.国债依存度:国债依存度是指在一国的中央财政预算中,国债收入与财政支出之比。6.国家预算:政府预算,也称为国家预算.财政预算,是指经过法定程序编制.审查.批准的,以收支一览表形式表现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7.零基预算:零基预算,是指不考虑过去的预算项目和收支水平,以零为基点编制的预算。零基预算的基本特征是不受以往预算安排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影响,一切预算收支都建立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和可能来编制预算。 8.阶梯发展理论:皮考克和威斯曼认为,公共支出的增长并不是均衡向前发展的,而是在不断稳定增长过程中不时出现一种跳跃式的发展过程。这种非均衡增长是在一个较大时期内交替进行的,因而,这一理论主要是通过考察财政支出增长趋势中具有特定意义的时间形态,从这些特定的时间形态中来寻找政府支出增长的根本原因。 9.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确保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责任和社会经济分配形式叱,“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人进行分配和再分配。 10.国债:又称公债,国家公债的简称,是政府举借的债务,它是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满足其履行职能的需要,在有偿条件下,筹集财政资金时形式的国家债务,国债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11.预算管理体制:是指确定中央和地方以及各地方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的根本制度。主要内容包括:确定预算管理主体和级次,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和方法,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 12.投资性支出:投资性支出是指政府(或其授权单位)以投资者身份进入投资市场所发生的支出。特定的投资支出意味着所投资金不仅可以收回,而且可以得到增值,国家生产性投资都具有这一性质。广义的投资支出还包括国家财政用于非生产性领域的基本建设支出,如行政机关办公楼的兴建.国有医院医疗设备的采买等。 13.课税对象:课税对象又称征税对象,是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指针对什么样的物品进行课税,即税法规定的课税目的物,明确对什么征税,又称课税客体,或征税对象。14.税收制度:税收制度是国家制定的用来约束人们征税行为的一系列规则,是一个主权国家为实现其国家职能和经济发展目标而制定的一整套税收法规.税收管理制度和税收征管办法的总称,是国家责成其代理人向纳税人征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程。

财政学考试练习试卷及答案

财政学考试练习试卷及答案 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财政支出中,能够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并由全体公民共同享受的支出就是( ) A、社会消费支出 B、投资性支出 C、救济支出 D、财政补贴 2、扩大再生产就是指( ) A、将M中的一部分用于投资 B、将M中的一部分用于个人消费V C、将M中一部分用于社会消费 D、将M中的一部分用于弥补生产资料的消耗 3、国债最早产生于( )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4、通过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来反映国家财政收支状况的预算称作( ) A、增量预算 B、零基预算 C、复式预算 D、单式预算 5、现代意义上的财政政策起始于( ) A、资本主义建立时期 B、第一次产业革命 C、第二次产业革命 D、20世纪30年代 6、预算管理体制侧重于处理( ) A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关系 B、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C、企业与政府的关系 D、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的关系 7、经过一个财政预算年度运行后,出现的财政赤字就是( ) A、预算赤字 B、决算赤字 C、公共赤字 D、赤字政策 8、公共物品主要的提供者就是( ) A、政府 B、市场 C、企业 D、国有企业 9、所谓“搭便车”现象就是指( ) A、个体行为给她人带来的损害 B、个体或单位无偿享有公共利益

C、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利益最大化 D、凭借权力获得好处 10、用于社会保障的资金应该主要来自于( ) A、接受捐赠 B、行政收费 C、强制征税 D、社会成员自愿交纳 二、多项选择题 1、国家预算的组成体系包括( ) A、中央预算 B、地方预算 C、中长期预算 D、项目预算 E绩效预算 2、公共物品可分为哪两类( ) A、纯公共物品 B、大众物品 C、混合物品 D、剩余物品 E、计划物品 3、国债属于( ) A、财政范畴 B、税收范畴 C、信用范畴 D、财务范畴 E、流通范畴 4、社会消费性支出包括的内容有( ) A、文教科卫事业费 B、行政国防费 C、工交商等部门事业费 D、社会保障费用 E、财政补贴 5、转移性支出包括( )A、固定资产投资 B、社会保障支出 C、行政事业支出 D、财政补贴支出 E、捐赠支出 6、按财政收入的形式分类,财政收入包括( ) A、税收收入 B、国债收入 C、企业收入 D、规费收入 E、国有资产管理收入 7、税收的特征就是( ) A、强制性 B、公平性 C、无偿性 D、固定性 E、简便性 8、属于商品税的具体税种有( )

财政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财政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政府采购制度: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实体为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及满足自身需要,在财政监督下,以法定程序和方式从国内、国际市场上购买所需商品、工程和劳务的经常性活动。 2、课税对象:指针对什么样的物品进行课税,即税法规定的课税目的物,明确对什么征税,又称课税客体,或征税对象。 3、从价税:是指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为依据,按一定比例计征的税种。如关税、增值税、营业税。 4、国际重复征税: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对同一跨国纳税人或不同纳税人的同一课税对象或税源同时征收相同或类似的税收。 5、财政政策工具:是财政政策主体所选择的用以达到政策目标的各种财政手段。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物质基础,成为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财政是因国家的产生而产生。 2、最低费用选择法一般用于那些只有(社会效益)、且其产品(不能进入市场)的支出项目。 3、财政收入规模的上限指标要受三个因素制约:一是(国民收入总量);二是(剩余产品M总量);三是(M中留给企业自行支配的总量)。 4、税目是指某一种税的具体征收项目,是在税法中对课税对象分类规定的(具体征税品种)与(具体内容),是对课税对象的具体落实品目,也称课税品目。 5、一般地,凡立法者不预期(税负转嫁),由纳税人依法纳税并承担税负的为(直接税);立法者预期(税负转嫁),由纳税人经由契约关系或交易过程,将税负全部或部分转嫁给他人的为(间接税)。 6、分税制可分为两种类型(完全分税型)和(适度分税型)。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以下不属于财政支出按国家职能分类的是(B ) A、经济建设支出 B、购买性支出 C、社会文教支出 D、行政管理支出 2、以下不是行政管理支出的是(D ) A、行政支出 B、公安支出 C、司法检察支出 D、军队正规化建设支出 3、以下不属于我国的现行税率是(A) A、全额累进税率 B、比例税率 C、超额累进税率 D、定额税率 4、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是(C) A、扣除法 B、免税法: C、抵免法 D、税收饶让 5、以下不是影响国债的负担的因素的是(D) A、认购者即债权人的负担 B、政府即债务人负担 C、纳税人的负担 D、负税人的负担 6、我国现行上市国债的发行方式是(A) A、以差额招标方式向一级承销商出售可上市国债 B、以承销方式向承销商销售 C、以定向私募方式向社会保障机构和保险公司出售 D、以强制摊派法出售 7、我国国家预算分几级(D) A、二级 B、三级 C、四级 D、五级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A) A、中央政府公共预算不列赤字 B、中央预算中的资本预算列赤字 C、地方各级预算列赤字 D、中央预算列赤字 9、以下不是预算外资金的特点的是(D) A、财政性 B、专用性 C、分散性 D、非财政性 10、我国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从何时起执行(A) A、1994年1月1日 B、1994年3月1日

WK-财政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3)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4)税源普遍,课税有弹性5)计税方法复杂,稽征管理难度大 2.简述政府失灵的主要表现。 答:1)政府决策失效。大的方面包括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失误,小的方面包括一个投资项目的选择或准公共物品提供方式的选择不当等,而政府决策失误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2)寻租行为。在市场经济下,几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由于滥用权利而发生的寻租行为,即公务员特别是领导人员,凭借人民赋予的政治权利,化公为私,受贿索贿等。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政府提供信息是多方面的,诸如经济形式判断、气象预报、自然灾害预测等都是引导经济运行的重要信息,一担失误,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财政职能的“越位”,是指应当而且可能通过市场机制办好的事情而政府却通过财政手段人为地参与,如政府热衷于竞争性生产领域的投资,代替了市场职能。财政职能的“缺位”,是指该由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办的事情而财政没有办或者没有办好,如公共设施、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的投入不足等。 3.简述公共需要的基本特征。 答: 公共需要是指向社会提供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社会公共需要的特征:1)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的共同需要,不是个人需要和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即不具有分割性。2)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所提供的产品,应由社会成员共同享用,即不具有排他性。3)社会成员享用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也要付出代价。4)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 4.简述财政补贴的作用。 答: 财政补贴是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1)财政补贴影响经济的机理分析:

吉大20年9月课程考试《公共财政学》离线作业考核试题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公共财政学》大作业 一论述题 (共2题,总分值20分 ) 1.中国财政除了具有与西方公共财政相一致的内容外,还存在着国有资本财政的内容,主要表现?(10 分)答:中国财政除了具有与西方公共财政相一致的内容外,还存在着国有资本财政的内容,主要有:其收支是作为资本所有者的收支,只能针对营利性国有企业进行。 政府拥有较大规模的国有资本,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处于市场失效领域的政府,其收支活动构成公共财政,这是我国财政与西方财政的--致之处:处于市场有效领域的政府,其收支活动构成国有资本财政,这是我国财政与西方财政的差异之处。 2.试述公债政策与财政政策区别?(10 分) 答:公债和财政政策,财政政策与公债政府发行的债券称为公债,公债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是政府税收不足时,为了弥补支出缺口,利用国家信誉筹集资金的特殊形式。公债是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通过发行债券取得收人,以增加政府财力。 公债和税收有很大的区别,悦收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而公债则是以政府信用形式取得的收人.到期必须还本付息。因此,政府在发行公值时就要考盛归还的期限和能力。公债可由中央政府发行也可由地方政府发行,中央政府发行的债务称为国俊。国债的发行并不仅限于国内.也可在境外。在国内发行的债务称为内债.在国外发行的债务称为外彼。外债多为外国政府持有.其比重通常小于内俄.政府公值一般有短期、中期和长期三种形式。中长期债券随时间的延伸风险增大. 由于风险和收益成正比,因此中长期的债券利息较高是资本市场上主要的金胜工具。公债的发行.不但可以为政府筹集财政资金.影响财政收支.还能通过对金融市场的调控影响货币供求.从而调节社会总需求。 二名词解释题 (共10题,总分值30分 )

财政学试卷A及参考答案

.. 浙江万里学院成人教育2015年第一学期 财政学 期末试卷(A)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4分,共20分) 1、公共产品 2、国有资产收入 3、预算年度 4、购买性支出 5、税负转嫁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是( )。 A .纳税人; B .负税人; C .缴税人; D .扣税人。 2、从价值构成看,财政收入主要来自( )。 A .C ; B .V ; C .M ; D .C +V 。 3、从产业结构看,财政收入最主要来源是( )。 教学点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 - --- - -- - --- --- --- 订 -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内 - - -- - -- - -- - -- - -- - -- - 不 - - --- - - -- - -- - --- --- 得 - - -- - -- - -- - -- ---- - 答- ---------- ------- -题

A.工业; B.商业; C.农业; D.新技术产业。 4、国债的基本特征是()。 A.强制性; B.无偿性; C.偿还性; D.固定性。 5、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 D.商业保险。6、在弥补赤字方式中,最易引起通货膨胀的方式是()。 A.动用财政结余; B.发行政府债券; C.向银行透支; D.增税。 7、下面体现纳税人负担轻重的最主要要素是()。 A.税率; B.附加和加成; C.起征点; D.免征额。 8、反映具体的征收范围和征收广度的是()。 A.税源; B.税目; C.税率; D.税基。 9、实行收入型的增值税,计税依据包括()。 A.M; B.C; C.V ; D.V+M。 10、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发生年度亏损,经税务机关核实后,可以在以后年度的应税所得中抵补,最长不得超过()。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税收的形式特征包括() A.权威性; B.强制性; C.无偿性; D.固定性。 2、财政支出中的购买性支出,包括()。 A.债务利息支出; B.福利支出; C.经济建设支出; D.文教行政支出。 3、税负转嫁的两种最主要、最基本形式是()。 A.前转; B.后转; C.混转; D.旁转; E.辗转转嫁; F.消转。 4、下列税种()属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财政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财政学期末试题(含答 案) https://www.doczj.com/doc/7c13885177.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财政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政府采购制度: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实体为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及满足自身需要,在财政监督下,以法定程序和方式从国内、国际市场上购买所需商品、工程和劳务的经常性活动。2、课税对象:指针对什么样的物品进行课税,即税法规定的课税目的物,明确对什么征税,又称课税客体,或征税对象。3、从价税:是指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为依据,按一定比例计征的税种。如关税、增值税、营业税。4、国际重复征税: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对同一跨国纳税人或不同纳税人的同一课税对象或税源同时征收相同或类似的税收。5、财政政策工具:是财政政策主体所选择的用以达到政策目标的各种财政手段。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物质基础,成为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财政是因国家的产生而产生。2、最低费用选择法一般用于那些只有(社会效益)、且其产品(不能进入市场)的支出项目。3、财政收入规模的上限指标要受三个因素制约:一是(国民收入总量);二是(剩余产品M总量);三是(M中留给企业自行支配的总量)。4、税目是指某一种税的具体征收项目,是在税法中对课税对象分类规定的(具体征税品种)与(具体内容),是对课税对象的具体落实品目,也称课税品目。5、一般地,凡立法者不预期(税负转嫁),由纳税人依法纳税并承担税负的为(直接税);立法者预期(税负转嫁),由纳税人经由契约关系或交易过程,将税负全部或部分转嫁给他人的为(间接税)。6、分税制可分为两种类型(完全分税型)和(适度分税型)。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以下不属于财政支出按国家职能分类的是( B )A、经济建设支出 B、购买性支出C、社会文教支出 D、行政管理支出2、以下不是行政管理支出的是( D )A、行政支出 B、公安支出 C、司法检察支出 D、军队正规化建设支出3、以下不属于我国的现行税率是(A)A、全额累进税率 B、比例税率C、超额累进税率 D、定额税率4、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是(C)A、扣除法 B、免税法:C、抵免法 D、税收饶让5、以下不是影响国债的负担的因素的是(D)A、认购者即债权人的负担 B、政府即债务人负担C、纳税人的负担 D、负税人的负担6、我国现行上市国债的发行方式是(A)A、以差额招标方式向一级承销商出售可上市国债B、以承销方式向承销商销售C、以定向私募方式向社会保障机构和保险公司出售D、以强制摊派法出售7、我国国家预算分几级(D)A、二级 B、三级 C、四级 D、五级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A) A、中央政府公共预算不列赤字 B、中央预算中的资本预算列赤字C、地方各级预算列赤字 D、中央预算列赤字9、以下不是预算外资金的特点的是(D)A、财政性B、专用性 C、分散性 D、非财政性10、我国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从何时起执行(A)A、1994年1月1日 B、1994年3月1日 C、1996年1月1日 D、1996年3月1日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有( ABCD ) A、税收 B、债务收入 C、国有企业收入 D、各种制度性收费2、以下财政支出属于购买性支出的是( ABC ) A、行政管理费支出 B、各项事业的经费支出C、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 D、债务利息3、以下属于财政支出的原则的是( ABC )A、量入为出的原则B、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原则C、厉行节约、讲求效益的原则D、量出为入的原则4、以下属于社会保障的内容的是(ABCD)A、社会救助:B、社会福利中的一部分C、社会优抚 D、社会保险5、影响财政集中率的因素主要有(ABCD)A、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B、经济管理体制的模式C、政府职能范围的大小 D、分配政策6、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税率有(BCD)A、低税率6% B、基本税率为17%C、低税率为13% D、出口适用零税率7、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有(ABD)A、在我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B、有来源于我国所得的外国企业C、有来源于外国所得的外国在华其他经济组织D、有来源于我国所得的外国在华其他经济组织8、国际重复征税的减除方法有(ABC)A、扣除法 B、免税法:C、抵免法 D、税收饶让9、目前,我国国债的发行方式有(ABC)A、公募法 B、承受法 C、出卖法 D、强制摊派法10、分税制的内容包括(ABCD) A、分税 B、分权 C、分征 D、分管五、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购买性支出和政府转移性支出都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商品和劳务的销售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对)2、财政转移性支出不可能改变在初次分配中形成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错)3、社会保险是现代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对)4、劳动力再生产费用的增长幅度是关系到国民收入中财政收入所占比重的重要因素,它制约着财政收入规模的下限指标。(错) 5、纳税人不一定是负税人,主要看税款是否能转稼。(对)6、中央税是指由中央政府征收和管理使用并支配使用的税种(错)7、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居住并有所得的个人,以及不在我国境内居住,但有来源于我国境内所得的外国人。(对)8、经济性重复征税是指由于同一课税对象或同一税源的不同纳税人分别征税所造成的重复征税。(对)9、长期国债的付息方式一般是分次支付,而短期国债付息方式则是到期一次支付。(对)10、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发展是有害的。(错)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构建我国公共财政理论框架应正确认识哪些问题答:1、以市场经济为前提,正确认识财政的性质2、正确确定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的职能范围3、正确确定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管理体制,科学划分各级财政的权责和收支范围2、什么转移性支出其有何特点答:这种支出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金、养老保险等方面的支出。这些支出的一个共同特点:政府付出了资金,却无任何商品和劳务所得。3、传统体制下社会保障制度的弊端是什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