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与促进策略研究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与促进策略研究

2010年5月

DISTANCE EDUCATION IN CHINA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与促进策略研究

□石玉芳

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持作用。信息技术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状况,直接影响到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贵州是一个边远贫困、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农业省份,也是一个“欠发达、欠开发”的省份。总人口3975.48万,少数民族人口占38.98%。全省九个地州市中,有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此外还有十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民族自治地方和民族乡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8.2%。[1]从2000年至今,在教育部、财政部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全省部分农村中小学分别建设了605个计算机教室、5561个卫星教学收视点和5427个教学光盘播放点,为缓解农村优质教育资源匮乏、弥补师资力量不足起到了积极作用,[2]但信息技术教育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困难,少数民族地区的问题更为突出。

一、制约少数民族地区信息化发展的因素

1.经济落后,资金严重不足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大都是国家和省级贫困县,贫困面大,全省民族地区有36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人口多,有贫困人口128.34万人,大多分散居住在偏远的山区,交通不便,信息封闭。由于地上地下丰富的自然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利用,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2006年,民族地方财政收入37.38亿元,地方财政支出157.34亿元,

支出与收入差距119.69亿元。11个自治县的财政支出均大于财政收入,靠财政补贴过日子。有的地方还在解决温饱问题,如雷山、麻山地区;有的地方才通电。经济落后、资金严重不足是影响和制约少数民族地区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原因。

2.软、硬件设备匮乏

由于资金不足,学校信息化建设基本上只能靠政府投入,但贵州自身财力弱,财政对民族地区建设的投入支持能力弱,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软硬件不能及时更新换代。

在硬件方面,平均118名学生才拥有一台计算机,有的农村小学全校只有1台计算机或一套DVD 播放设备,且大部分已老化、落后,勉强在用的旧电脑启动和运行都很慢,有的开机就要半节课,集体死机更是常事。

软件资源奇缺,很多学校几乎没有信息技术教育资源,有的学校仅有几盘内容过时的教师讲课录像带。由于上不了互联网,网上的丰富资源无法获得,无法满足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的需要。

3.人才问题是少数民族地区信息化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

信息技术人才匮乏是制约少数民族地区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属于创新的前沿领域,对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较高,导致信息技术课程师资奇缺。许多学校信息技术教师是改行任教或兼任的,几乎没有专业教师。[3]由于缺乏对硬件和网络的维护能力,设备出现故障无法解决,软件开发

基础教育

65

2010年5月

中国远程教育

更是空白。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师评职称难、待遇低。教师职称评定标准中规定,所有申报中学高级、中学一级、小学高级等职称的教师,须提供任现职以来中等以上教学成绩。由于信息技术是非考试科目,没有可与其他学科比较的教学成绩,职称无法评定,绩效工资很低,因此教师都不愿上信息技术课,一有机会就会“跳槽”

,教师队伍不稳定。4.教育资源不能共享,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质量低

少数民族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的局限还在于网络建设的严重滞后,导致城市优质教育信息资源无法通过网络传送到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共享。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质量低,教师经常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很少,在城镇也只有70%的教师在上公开课或上级检查时偶尔使用多媒体教学。一些由其他学科转岗来的教师把信息技术视同数学、物理等学科,教学方式还是按原来的老方法,在黑板上讲授“窗口”、“桌面”等的概念,学生根本听不懂。

5.对信息技术教育认识不够明确

许多学校领导、家长将中、高考的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对与升学考试无关的内容采取的是边缘化策略,一些学校干脆取消了信息技术课程。

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策略

针对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要高度重视,采取措施,逐步缩小差距。

1.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增加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入

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前提,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基础非常薄弱,国家应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特殊因素,加大投入力度。在民族经费预算中,增加贵州省少数民族发展经费和教育经费,每年适当提高,逐年递增。贵州各级政府应制定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实施计划,将教育信息化建设纳入地方经济、各级财政预算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出台一些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政策,在经费投入上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倾斜力度。例如,对偏远贫困的少数民族学校实施专项经费补助,并确保专项资金最大限度地用于学校信息技术教

育建设和维护。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和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努力争取中央“西部大开发专项”

、“信息化专项”、“服务业专项”等一切可能的资金支持。此外,还应实行吸引投资的税收政策,政府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免税政策,鼓励社会力量、海内外企业家和知名人士为贵州少数民族信息技术教育事业进行捐赠。通过以上各种措施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协调发展的教育信息化综合发展体系,促进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

2.加快少数民族地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贵州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专项基金,用于加快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以及社会办学相配套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培训。在师资培养过程中,依托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院校,采取分类别、分层次、重点培训、长短班结合、校本培训等多种形式。第一,定向培养教师。在各级政府的组织领导下,由教育部门牵头,民委、人事、财政、编办等部门积极配合,做好定向培养少数民族地区信息技术教师的相关工作,由省教育厅和省民委共同制定《定向培养少数民族地区信息技术教师协议书》,根据协议一次性将毕业生派遣到少数民族乡镇学校。第二、选派教师外出学习,为教师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第三、依托一所中学或小学,大力推进教育技术远程培训,建设远程教育平台并提供大量的教育软件和课程资源,通过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互联网、教学光盘等多种手段,将优质资源送到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扩大培训的受益面。第四、采取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如实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教育津贴等,提高少数民族聚居地教师的待遇。第五、建立城镇学校支援少数民族农村学校制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力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根据国家政策规定,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选派城镇教师(包括职业院校)到少数民族农村学校支教,广泛开展“送教下乡”活动,为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使用提供硬件服务及技术指导。第六、推行人事制度改革,积极引导城镇超编学校富余的信息技术教师向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流动。

3.加强教育软件资源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建立各级区域教育资源中心,推动城乡联动和区域整合。一方面要认真进行资源需求分析,及时把学校最需要的资源送下去;另一方面要把各地产生的优

基础教育

66

2010年5月

DISTANCE EDUCATION IN CHINA

近日,教育部职成司正式批准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成立“社会教育与终身学习资源建设委员会”。

社会教育与终身学习资源建设是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样化学习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关于同意成立

“社会教育与终身学习资源建设委员会”的复函》(教职成司〔2010〕24号)中强调,“社会教育与终身学习资源建设委员会”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为宗旨,根据城乡社区教育、企业职工教育、新农民教育等的实际发展需求,建立和完善体系完整、结构合理、内容丰富的教育和学习资源框架,从推广介绍、评价引用、整合开发等多方面,促进我国社会教育与终身学习资源建设水平的提升。

“社会教育与终身学习资源建设委员会”主任由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会长朱新均出任。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谢国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龙杰任常务副主任。中央电大党委副书记张少刚任副主任。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秘书长、教育部职成司成人继续教育处处长张志坤任秘书长。天津电大校长冯雪飞、上海远程教育集团副书记李惠康等任委员。

(摘自《中央电大时讯》)

教育部批准“社会教育与终身学习资源建设委员会”在京成立

·消息·

质资源整合集中,组织教研员、优秀骨干教师,与计算机专业人员配合,共同研究开发符合教育教学实际和学生特点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并及时把教学资源刻录成光盘分发到各个校点,实现资源共享。此外,应重视少数民族语言教育资源建设,结合教学实际,制作符合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生认识特点、具有乡土特色的教学软件,定期更新教育教学信息,并通过资源库进行交流。

4.因校制宜地制定校园网建设工程规划从少数民族地区实际情况出发,因校制宜地制定自己的校园网建设工程规划。条件较好的县城中小学可先建立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然后逐步扩展为校园网,并与互联网连通;没有条件的学校要加大电视机、DVD 、多媒体等进教室的力度。争取在少数民族农村中心完小以上学校建设网络实验室、电子阅览室和多媒体教室,使计算机辅助教学占学校总课程的30%以上,中学平均15名学生拥有1台计算机,小学平均18名学生拥有1台计算机。同时,力争90%以上的村小实现“校校通”,100%的农村中心完小以上学校实现100Mbps 的网络高速互连。[4]

5.加强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努力提高应用效果教育主管部门应该考虑把信息技术内容作为考试的一部分,从根本上引起学校、家长对这门课程的重视。要为少数民族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科研提供充足的经费,对教师所需教学资源进行定期的调研和摸底,建立并完善教师教学资源需求信息的采集机制。应成立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中心研究组(室),经常组织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一方面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专题讲座、课堂实录与点评、实验教学优质课等,使教师了解全国各地的信息技术教育现状,获取全新的教育理念,学习全国优秀教师先进的教学模式,并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逐步变成教师自身的教学行为;另一方面构建以省内优质学校和教科研部门为龙头、“强校+弱校”的教研新模式,均衡教育资源,如组织薄弱学校和优质学校之间开展网络教研,通过实时直播、在线交流的形式,实现异地教研。

提高和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信息化教育,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学校为知识传播点,向少数民族村寨辐射,传播农村实用技术、经济信息和文明生活方式,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群众的文化和文明素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的更快发展,最终达到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目的。

责任编辑君实

[参考文献]

[1]中共贵州省教育工作委员会、贵州省教育厅组,贵州省情[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2]贵州发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经验报告[EB].https://www.doczj.com/doc/7f13746330.html,/manage/display.asp?CataID=134&id=8647,2010-04-22.[3]曲桂丽.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4,(09):37-38.[4]秦平.破解教育“三农”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N].中国教育报,2007-4-21(3).

收稿日期:2009-11-30

作者简介:石玉芳,副教授,铜仁职业技术学院(554300)。

刘思奇,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410000)。

基础教育

6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