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年骨折患者心理护理方法

老年骨折患者心理护理方法

老年骨折患者心理护理方法
老年骨折患者心理护理方法

老年骨折患者心理护理方法

摘要:心理护理可改善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患者在接受心理护理的过程中能够与护理人员建立良好的关系,对护理工作的了解更深,增进了护患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体谅,因此使老年骨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显著提升。

我国已逐渐进入人口老龄化,而骨折是一种老年人群常见的创伤,有统计表明我国老年人的骨折发病率约为6.3%-24.4%,其中高龄女性(超过80岁)更为严重[1]。老年患者的健康状况较差,骨折不易愈合,往往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危机,容易对治疗缺乏信心,产生抑郁、悲观或焦虑等心理。因此,在老年骨折的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护理十分必要,尤其是心理层面的护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经确诊的80例老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以下标准[3]:①有精神病史的患者;②意识障碍的患者;③严重听力及语言障碍的患者。将上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40例,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60~79岁,平均(68.3±4.6)岁;实验组40例,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61~78岁,平均(68.4±4.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等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可比性。

1.2心理护理

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

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 发表时间:2012-12-27T11:28:49.37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8期供稿作者:李绍晶 [导读] 细致观察老年骨折患者心理反应,充分掌握其心理特点,对促进骨折全面恢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李绍晶(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长春 130021) 老年人因骨质疏松的生理特点,骨骼脆弱,易发生骨折,且骨折愈合慢,加之活动不便,卧床时间长,易出现并发症而影响愈合,导致心理问题发生,制约伤后康复,严重威胁着老年人晚年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细致观察老年骨折患者心理反应,充分掌握其心理特点,对促进骨折全面恢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特点 1.1焦虑、恐惧心理:骨折后由于活动受限,老年患者往往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害怕不能治愈,或生活不能自理,或对生活有这样那样的不利影响,担心拖累儿女,表现出性情暴躁,情绪低落,自暴自弃,拒绝治疗等。 1.2抑郁情绪:骨折后突然丧失自我料理能力,不习惯床上大小便,耻于暴露肢体等,使多数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一般表现为闷闷不乐,少言寡语,对任何事不感兴趣,不敢暴露感情,极力掩饰,背后叹气、偷哭,少吃懒动等。 1.3猜疑心理:治疗期间,老年骨折患者容易变得异常敏感,对医护人员或其他人的表情、语言、动作等和自己联系起来,怀疑病情和治疗,对治疗不知所措,忧心忡忡。 1.4孤独心理:由于骨折后治疗期长,行动不便,生活长时间不能自理,生活圈变小,加之子女忙于工作,疏忽照顾,一些老年骨折患者极易产生孤独心理,表现为孤僻沉默,不易接近。 1.5固执心理:老年人普遍社会经历多、阅历多、经验丰富,容易恪守一套惯性思维,比较保守,而现代医学发展迅速,可能很多方面与老年患者的传统思维发生矛盾冲突。在这种情况下,老年骨折患者通常固执己见,不易接受别人的意见。 1.6自卑心理:本来,随着老年人的退休,经济、社会地位都发生了较大改变,由于骨折带的一系列生活的不便,极易催生老年的自卑心理,表现为经常流露出自轻自贱和悲观厌世的言语。 2 心理护理 因骨折所致的疼痛功能障碍,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变等,易使患者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变化,老年患者更是如此。为此,护理人员在对骨折老年患者实施骨科护理的同时,必须针对上述心理特点,尽早实施最有效的心理护理,二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这对患者减少骨折所致的痛苦,促进骨折早期愈合是非常有益的。 2.1 营造良好的医疗环境 老年人都希望健康长寿,不服老,但又确实年老体弱,力不从心,住院后适应新环境能力较差,顾虑较多。因此,从患者进入病房开始,护理人员就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热情周到、亲切体贴,为其安排舒适的环境,消除初次谋面的陌生感,给患者一个心理上的安慰。如主动热情与患者打招呼,详细介绍开饭、打水、作息、探视的时间,洗漱间、卫生间、医护办公室的位置,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的姓名,住院须知及注意事项等。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心理特征、性格爱好,询问患者对住院有何要求。患者对新的住院环境一下子很难适应,说话也难免有些啰嗦,此时对患者的谈话应认真倾听。要在患者心中留下一个“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印象,改变患者住院的种不安心理,使他们感到亲切,受尊重、受重视,消除心理上的陌生感和紧张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加强培训,掌握护理技能 护理人员要积极参加各种护理专项学习交流,接受护理知识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护理能力。如骨折病情不同,体位特征要求不同,结合老年人自身体征特点,搬动时要正确选择施力部位,动作要轻柔,切不可用力过猛,以免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在业务技术上得到老年骨折患者的充分信任,是建立良好互信的基础。 2.3耐心解释,细心观察 老人对疾病的体验,往往不能讲述得很清楚和具体,所以护理人员不可能等待病人的主动反应,必须仔细检查病人的一系列生理和病理上的变化,便于正确估计病情,做出正确护理判断和采取正确护理措施。 2.4言谈交流感情、解释疾病、消除心理压力、促进康复 语言不仅是人们交际的工具,而且是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护理人员的言语是至关重要的。通过礼貌、诚恳、自然、友好的交谈,可以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疾病,减轻和消除消极的情绪,树立康复的信心,在治疗中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故护理工作中与患者语言交谈是做好老年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一环。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交谈,每次巡视病房要先与患者打招呼,询问患者的情况,让其感受到大家都在关心他们。 2.5做一个倾听者 让患者说出他们的烦恼,然后针对产生抑郁的原因,做解释诱导,改变患者的认识结构,使患者看到治疗中有利的因素,看到治疗中病情的好转,并借机会鼓励他们重新树立勇气和信心来战胜疾病。要经常给他们讲解骨折方面的医学知识,解释病情变化规律,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重视,消除老年人对疾病的错误观念、错误认识,使病人对待疾病、对待治疗的态度由被动变为主动。 2.6在治疗原则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 有些老年患者,由于某些心理因素,在住院期间总有一些不寻常的想法和要求。我们认为只要条件允许就应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即使情况不允许也应该认真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充分理解。老年患者的护理工作要求热忱、周到、细致,使他们在治疗上、生活上都得到照顾,感到护理人员就是他们的亲人,会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 2.7增强信心,激发自我护理能力 有些老年人,由于在伤后已适应了依赖于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以及家属的照顾,对自己本能料理的生活也不去做,以至于不能克服功能锻炼中所遇到的困难。此时,应该激发患者自我调适的能力,在热情、耐心和细致的治疗护理中,帮助、启发和指导患者尽可能进行自我护理,解除其顾虑,增强自信心,促进患者自我康复。 老年人的骨折康复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心理变异,在待人处事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当、甚至的过激

浅谈老年人心理护理

浅谈老年人的心理护理 摘要:随着社会和医学的进步发展,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逐渐延长,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也日趋增加,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越来越受到医疗、护理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如何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使老年人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度过各自的晚年生活,已成为当今老年人心理护理的重要问题。解决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对于老年人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也已成为当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键词:老年人心理心理护理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逐渐衰老,各项功能呈直线下降,如食欲减退,记忆力和认知功能减退,失眠、视力下降、两耳失聪、头发变白、免疫功能低下等等。这些都是老年人正常生理方面的改变,伴着健康状态和社会环境的改变,老年人的心理也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变化,出现一些心理健康问题,护理工作者针对老年人的这些特点,对老年人的心理进行护理指导,以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 1老年人的心理问题 1.1失落感 老年人由于社会角色的改变,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失落感,从而表现出两种情绪:有的沉默寡语,表情淡漠,情绪低落,凡事都无动于衷;有的急躁易怒,易发脾气,对周围的事物看不惯,为一点小事而发脾气。 1.2孤独感 老年人由于丧偶、独居、离退休、人际交往减少,社会及家庭地位改变,生活中空间增多或身体心理及其它原因导致的行动交往不方便,使老年人感到空虚寂寞,心理上往往产生隔绝感或孤独感,进而感到烦躁无聊。如:有的老年人患脑梗死、脑萎缩而行动不便,心理上则产生自卑感,不愿意出门怕见熟人,自感低人一等,整天待在家里像与世隔绝一样,这样未免会从心理上产生一种从未有过的孤独感。 1.3恐惧感 老年人由于担心患病,自理能力下降等问题的发生,心理上会产生忧虑感或恐惧感,从而表现出冷漠或急噪的情绪,有的老人身体感到不舒服,考虑到自己的经济状况不是很好,怕给儿女增加经济负担,所以耽误了最佳的时期,使身体雪上加霜,增加了心理上的恐惧感。 1.4抑郁 抑郁是老年人常见的情绪和心理失调,随着老年人的逐渐衰老,情绪变化也日益明显,有的老年人甚至有轻生的念头。抑郁多由于老年人受到慢性疾病的困扰及死的威胁,从而心理产生恐惧抑郁心理,有的老年人则因生活单调或失去配偶,家庭不和,内心空虚而产生了焦虑及抑郁,有的老年人由于退休后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交往减少,缺乏归属感,造成心情抑郁,遇事灰心,悲观失望。 1.5 健忘 老年人的年龄逐渐增加,身体日渐衰老,智力水平也会随之下降,表现为近期记忆力减退,常出现健忘,有些老年人经常忘记吃药,刚刚手拿着的东西,一会儿就东找西找;出门忘记关门,然后自问我关门了吗?这些都是老年人十分常见的健忘现象,也是老年人近期记忆力衰退的表现。

髌骨骨折术后护理常规

髌骨骨折护理护理常规 1、严密观察病情,保持患肢中立位,严禁外旋。 2、(一)一般护理 手术后回病房,要按麻醉的要求给予去枕平卧,禁食6小时。当患者口渴严重并引起不适的情况下可随时给予少量温水,以缓解患者的不适感,安全将患者抬至床上,抬时要特别注意为患者保温,保护隐私,并保护各种管道,防止脱落。向患者交代饮食、用药、锻炼、疼痛等注意事项,患者术后因卧床,需给予生活上的护理.有引流管的要放置合理,禁止打折,定时挤压。平时要仔细观察,如发现漏气,应及时更换,更换时,要严格消毒,严格记录。拔管指征:引流24~72小时后,如24小时量不超过50毫升,引流液呈黄色,即可拔除引流管。 ( 二)患肢护理 术后给予患肢抬高,高度应高于患者的心脏,以利于血液循环,防止患肢肿胀。同时,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皮肤温度、神经感觉情况、踝及足趾的活动、末梢循环的充盈度、伤口有无渗血和患肢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另外要嘱患者麻醉过后即开始进行踝泵练习,防止静脉炎的发生。术后第一次下床时,护士要给予帮助和指导,入厕时要教会患者做马桶的方法,将患肢抬高垫于脚凳上,高度为与髋关节成90度,以确保患者在排便时的体位舒适。 3、指导功能锻炼术后手术当天麻醉过后,要求患者活动足趾——用力、缓慢、尽可能大范围地活动足趾,对于促进循环、消退肿胀、防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的意义;术后第1天,可尝试股四头肌收缩练习,并进行踝泵练

习;术后第2天,患者可持拐下地行走,但只是去厕所及必要的日常活动;术后第3天,后抬腿练习,方式为俯卧位,后抬腿足尖距床5厘米。术后1、2、3周,要继续练习踝泵及股四头肌力量。要特别注意4周内绝对不可以进行直抬腿练习,术后4周,根据情况由医生决定开始关节活动度练习,屈膝练习时在0°~60°的范围,如有关节内有明显的发热、发胀感,即刻冰敷20分钟左右。如平时有关节内明显的发热、发胀感,可再冰敷,2~3次/日。开始使用单拐,扶于健侧行走,如关节无明显不稳,室内行走可以脱拐。 4、饮食指导多饮水,鼓励进食促进骨折愈合的饮食,如排骨汤、牛奶、鸡蛋等。 5、加强皮肤护理,保持床单元平整无渣屑。 6、做好心理护理.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近年来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针对老 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制定切实可行的术前、术后护理对策,观察护理结果。 结果本组58例患者非手术治疗4例,手术治疗54例,除了两例合并有脑栓塞 后遗患者瘫痪术后未能下床扶拐行走出院外,其余患者均能扶拐行走出院,无一 例出现假肢体脱位、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密切的术前、术后观察,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早期的正确功能锻炼是确保手术成功及预防并 发症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术前术后护理老年 股骨颈骨折多发于老年人,于骨质疏松导致的骨质量下降有关,多数情况下 是由于摔伤所致。我科2000年至2004年共收治5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经 过有针对性护理及术后功能锻炼,获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58例中男38例,女20例。年龄61岁—86岁。其中摔伤46例,车祸 12例。其合并有心脏病、高血压16例,糖尿病高血压7例,慢性肺气肿4例, 高血压、脑栓塞病史5例。非手术治疗4例,予皮牵引或骨牵引、消肿抗炎等对 症治疗;手术治疗54例,35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19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2护理对策 2.1牵引护理 外展型骨折或无移位以及老年体弱状况不能耐受手术者,一般予持续患肢牵 引6周—8周,需手术治疗者为减轻疼痛,避免骨折错位损伤周围组织便于手术 复位、减轻手术出血,术前先行牵引治疗5d—7d。牵引时,保持牵引绳于肢体轴 线一致,保持患肢外展30°中立位、软枕抬高下肢20°—30°,促进静脉血及淋巴 回流。为保持有效牵引,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相关注意事项. 2.2术前准备 2.2.1心理护理 老年人体制差,尤其是有合并症患者,心理负担重,而且对术后行动的诸多 限制感到不便,担心脱位等。对此,要耐心向患者讲解手术的目的及效果,同时 介绍成功病例,细心体贴做好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以消除疑虑、恐惧、惊慌和 烦躁的心理,向其及其家属交代手术的必要性、危险性,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术 后恢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3术后护理 2.3.1观察 术后予心电监护、低流量吸氧,严密观察血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等,观察伤口辅料有无渗血,皮肤末梢血运,及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并记录。监测患肢 血氧饱和度变化,密切注意伤口和肢端血循环情况,在进行护理工作及使用变器 时防止引流管被牵拉脱出。及时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维生素易 消化食物。 2.3.2体位护理 术后置患肢外展30°中立位、软枕垫高20°—30°,两腿之间置一软枕相隔,以 避免患肢内收、外旋造成髋关节脱位,合作欠佳患者常规予患肢踝套皮牵引,或 患肢穿防外旋鞋,维持患肢中立位。 2.3.3引流管护理

浅析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

浅析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的开展,心理护理逐渐被医务工作者所重视,一旦发生骨折,不仅给患者造成肉体上的破坏,而且还将导致精神上的创伤,对其心理护理就显得更加重要。对68例骨折患者住院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实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68例,均为2007年1月~2010年1月我院住院治疗的骨折患者。其中女41例,男51例,年龄6~86岁,平均(41±3.4)岁。6~14岁(8例),l8~40岁(20例),41~72岁(22例),>65岁(18例)。平均住院19d。 2心理护理 2.1骨折患者各不同阶段的心理表现及护理 骨折早期。患肢因肿胀、活动受限、疼痛从而多数患者精神紧张,有的常表现有失眠、抑郁少言、不思饮食。针对患者的这些表现,要以热情的态度了解病情,和患者交谈,做解释工作,说明骨折后,

由于机体气血运行紊乱,阻塞络道,淤滞与肌肤理,所以患肢或局部肿胀疼痛。随着活血药物的应用和时间的推移,这种肿胀疼痛是会逐步消除的。并嘱患者卧床休息,避免过多移动肢体,以防骨折断端活动而造成新的损伤或发生再移位。在生活上积极帮助患者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如给别人洗脸、喂饭、倒水、端送便盆等,使患者能过着接近正常人的生活,从心理上感到满足。这样才能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治疗期间。骨折大多需手法复位,较长时间外固定,或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等治疗[1-2]。无论采取何种方法治疗,所需时间较长,并且做的方法会带来一定痛苦。尤其需再次整复或手术时,患者心情大多十分紧张,焦虑不安,甚至拒绝治疗。这时要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解释各种不同方法治疗骨折的意义,以及正确复位的重要性。并告之患者骨折并非难治之症,不要让其增加思想负担。把病情治疗措施和预后情况告诉患者,并向患者介绍治愈的病例,从而解除其思想顾虑。耐心向患者讲清骨折预后多能完全康复,有些患者对自己的经治医生特别是年轻医生不相信,治疗不配合,非要某高年资医生看看才能放心。对于这类患者应采取耐心说服讲解,任何一名医生对患者的健康是负责的,一切治疗都必须遵循科学。骨折后期恢复期。一般患者表现接近正常的心理反应,且多能主动积极进行功能锻炼,心情愉快的为痊愈出院作思想准备。部分患者,表现锻炼患肢的功能训练不耐烦,情绪激动、易怒。 此期护理时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进行劝导和安慰患者,做好宣传工作,为患者重点要宣传功能锻炼的目的意义及必要性,交

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 史慧玲

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史慧玲 摘要】目的:对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干预措施进行分析,并总结有效的心理护 理经验。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折患者76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与对照组(单纯常规护理)各38例,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为5.26%,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下降,两组间的临床效果对比差异 显著(χ2=8.54,7.69;P<0.05);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以及住院时间依次为(20.47±3.58)分、(21.54±3.89)分、(10.57±2.19)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t=10.65,11.47,9.85;P<0.05)。结论:针对老年骨 折患者加强心理护理,有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效果,促进病 情康复,改善预后。 【关键词】骨折;老年患者;心理干预;心理状况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4-0150-02 由于老年人群的个体特殊性,老年群体中的骨折发生率相对更高。一旦发生 骨折,老年患者可能会受到经常性疼痛、肢体活动受限等情况而诱导出老年患者 出现焦虑或抑郁等心理问题[1],对患者的内分泌系统以及神经系统都会产生不利 影响,还会影响到患者的病情康复,导致预后差。为此,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分析对骨折老年患者加强心理干预对患者病情改善的影响效果,旨在为临床 工作提供参考。具体内容整理无误后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随机抽取,共有2013年4月-2015年3月期间于我院收治的老年骨折患 者76例纳入到本次研究中。所有入选对象均经X线片等影像学检查后确诊[2], 无误诊病例。按照完全随机数表方法,将入选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中男性17例,女性21例,患者年龄62-78岁,平均年龄(69.54±4.33)岁,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15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9 例,胫腓骨骨折8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23例,患者年龄62-81岁,平均年龄(70.54±4.78)岁,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18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6例,胫腓骨骨折9例。对两组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均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二者可进行观察比较。本次入选患者均对本研究 内容充分知情,且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入组,符合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常规遵医嘱进行换药、口头进行简单的心理 安慰、保证良好作息,定期更换体位避免压疮等。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心理干预,具体措施包括:(1)在患 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保持温和的态度与患者展开积极沟通,并通过语言沟通交 流对患者的心理情况作出初步预估;同时与家属以及患者进行健康知识传授,主 要包括骨折的治疗步骤以及预期疗效,使患者对于术后注意事项有一定认知,并 嘱咐患者家属尽可能多地陪同患者接受治疗或护理,消除住院期间的孤独感,树 立治疗信心。(2)手术前心理干预:一般骨折患者的首选疗法是手术治疗,对 于有手术计划的患者应该做好充分的术前访视工作,使患者明确手术治疗的重要

论文题目:老年人的心理护理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论文题目:老年人的心理护理 指导老师:## 姓名:#### 专业:护理 班级:10级护理(8)班 学号:11111111

标题:老年人的心理护理 【摘要】随着我国老年人急剧增加,老年患者也日益增多,所以在护理过程中我们要了解老年患者的心理情况、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和联系、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不断改善护理工作,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老年;个性; 疾病;心理护理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e of old man in our country, elderly patients are increasing. So in nursing process we should understand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heart conditions, strengthen their communication and contact, and understand their psychological needs .Constantly improve the nursing work,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Key words: old, personality , disease , psychological nursing 当代护理工作模式是由“以疾病护理为中心”转向“以病人为中心”。随着我国人口逐渐的老龄化,老年患者日益增多,而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和情绪的变化,采取最佳的心理护理措施、调节他们的心理活动,才能更有效地促进老年患者早日康复。 1 心理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社会角色已经改变。退休后,他们心情失落、与子女交流存在分歧、以及与社会的脱节、都激发出他们内心的矛盾。在身体素质变差的情况下,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都发生了变化。这时候他们会出现的失落感和无力感,以及伴随出现一些症状例如自尊、固执、孤独、自卑、怀旧等。 2个性与疾病的关系 在通常情况下,很多老人都能正确地估计病情,听医生的吩咐。一般的病人,只要其精神正常、心理成熟,他们都能正确的判断自己的身体。并且基本能准确的估计自己的病情,并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从而摆脱疾病的困扰。一般来说,在躯体有病时,人的个性对于身体疾病的反应也是带有病态性质的。 身体患病时神经精神的障碍一般都是由心理-躯体功能关系的失调和个性对疾病的反应造成的。在这种复杂的神经精神失调的情况下,每个人对于病情的反应亦不尽相同。个体对疾病的反应,除与个体的主观因素有关外,也还取决于疾病发展的严重程度以及发展阶段治疗的特点和心理治疗的水平。由于老年人个体的特征不同而存在着对疾病的不同态度,所以老年人对疾病的态度可以按其个性特点被分为以下五种类型:虚弱抑郁型、精神衰弱型、疑病型、歇斯底里型、漠不关心型。 2.1 虚弱抑郁类型的病人最大的特点是时刻想着自己是病人,情绪低落、愁眉不展,看到健康人之间谈笑和生活上互相关心时他们会生气。这类病人总是述说身体不适,千方

浅析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

浅析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 发表时间:2012-01-06T16:56:00.693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2011年12期供稿作者:张红林[导读] 我们护理时要尽量理解和满足患者在治疗和生活护理方面的要求。 张红林(四川省彭州市人民医院 611930)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的开展,心理护理逐渐被医务工作者所重视,一旦发生骨折,不仅给患者造成肉体上的破坏,而且还将导致精神上的创伤,对其心理护理就显得更加重要。对68 例骨折患者住院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实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68 例,均为2007 年1 月~2010 年1 月我院住院治疗的骨折患者。其中女41 例,男51例,年龄6~86 岁,平均(41±3.4)岁。6~14 岁(8 例),l8~40 岁(20 例),41~72 岁(22 例),>65 岁(18 例)。平均住院19 d。 2 心理护理 2.1 骨折患者各不同阶段的心理表现及护理 骨折早期。患肢因肿胀、活动受限、疼痛从而多数患者精神紧张,有的常表现有失眠、抑郁少言、不思饮食。针对患者的这些表现,要以热情的态度了解病情,和患者交谈,做解释工作,说明骨折后,由于机体气血运行紊乱,阻塞络道,淤滞与肌肤理,所以患肢或局部肿胀疼痛。随着活血药物的应用和时间的推移,这种肿胀疼痛是会逐步消除的。并嘱患者卧床休息,避免过多移动肢体,以防骨折断端活动而造成新的损伤或发生再移位。在生活上积极帮助患者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如给别人洗脸、喂饭、倒水、端送便盆等,使患者能过着接近正常人的生活,从心理上感到满足。这样才能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治疗期间。骨折大多需手法复位,较长时间外固定,或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等治疗[1-2]。无论采取何种方法治疗,所需时间较长,并且做的方法会带来一定痛苦。尤其需再次整复或手术时,患者心情大多十分紧张,焦虑不安,甚至拒绝治疗。这时要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解释各种不同方法治疗骨折的意义,以及正确复位的重要性。并告之患者骨折并非难治之症,不要让其增加思想负担。把病情治疗措施和预后情况告诉患者,并向患者介绍治愈的病例,从而解除其思想顾虑。耐心向患者讲清骨折预后多能完全康复,有些患者对自己的经治医生特别是年轻医生不相信,治疗不配合,非要某高年资医生看看才能放心。对于这类患者应采取耐心说服讲解,任何一名医生对患者的健康是负责的,一切治疗都必须遵循科学。骨折后期恢复期。一般患者表现接近正常的心理反应,且多能主动积极进行功能锻炼,心情愉快的为痊愈出院作思想准备。部分患者,表现锻炼患肢的功能训练不耐烦,情绪激动、易怒。此期护理时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进行劝导和安慰患者,做好宣传工作,为患者重点要宣传功能锻炼的目的意义及必要性,交待清楚功能锻炼的方法与注意事项,这样,患者往往能解除厌烦情绪,增强功能锻炼的信心和耐心。 2.2 骨折患者不同年龄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生活依赖性强,加上患肢疼痛不愿意活动肢体,且长期卧床,血液循环差,易发生并发症褥疮和便秘。有的患者甚至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我们护理时要尽量理解和满足患者在治疗和生活护理方面的要求。对于暂时不可能满足的不合理的要求则要详细说明原因,做好解释工作,把骨折“动静结合”的重要意义,活动方法向患者作认真的介绍,使患者从思想上认识到主动的功能训练是治疗骨折必不可缺的一个步骤。青年患者。思想活跃,情绪波动大,对疼痛的耐受力差,往往因个人问题或家庭及工作方面而影响病情变化,对这些患者,心理护理主要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经常与患者拉家常、谈工作、谈理想,这样才能随时发现其不顺心的事和不愉快的心情,及时协助患者处理解决,或为患者找些书刊、杂志阅读,既能提高思想觉悟,又能分散注意力。有些患者不习惯床上大小便,控制进食及饮水量。应向患者说明饮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及对骨折愈合的重要作用,指导患者训练床上大小便,并嘱他们多吃含维生素类食物,注意两便的通畅,防止便秘及泌尿系发症发生。少儿患者。多数好动,对疼痛敏感,表情痛苦,有畏惧心理,不能主动配合治疗,易哭闹,护理时对患儿要象亲人一样关心爱护。针对不同患儿的个性特点,做到耐心开导,细心观察,多表扬,多鼓励,做到四勤眼勤、手勤、腿勤、嘴勤。抽出一定时间为患儿讲故事,设法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达到护患关系融洽,使患儿消除畏惧心理主动配合治疗[3]。同时保持床铺清洁、平整干燥,无渣屑,避免尿液刺激皮肤发生褥疮。 3 体会 对骨折患者的护理,要重视心理护理,这正是中华医学的传统和特点,为此首先要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及道德修养,对患者以诚相待,视患者为亲人,正如古人所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通过周到的服务,端庄的仪表,敏捷轻巧的动作,使患者有一种信任感。同时对患者进行开导、说服、分散注意力,进行全面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其对疾病有所认识,解除顾虑,增强信心,积极配合治疗,这样才能加速骨折愈合,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参考文献 [1] 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6:534. [2] 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58. [3] 李小芹.宋艳庄晓红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9,10(4):24. (收稿日期:2011—10—23)

《老年护理》第5章 老年人的心理卫生试题及答案

《老年护理》第5章老年人的心理卫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指导老年人家庭共同维护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E ) A.指导家人与老人相互理解 B.促进家庭成员的相互沟通 C.认真对待老人的再婚问题 D.老人要善于倾听子女的意见和建议 E.子女与父辈发生矛盾后要尽量回避以减少争执 2、老年人记忆力下降的表现需除外( D) A.记忆的广度降低 B.远期记忆下降 C.再认能力减退 D.回忆能力减退 E.机械记忆下降 3、加强老年人自身的心理健康维护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E ) A.指导老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B.指导老人做好社会角色转换时的心理调适 C.教育老年人正确看待死亡 D.指导老人做好日常生活保健 E.鼓励老人尽量减少脑力劳动 4、"空巢家庭"的含义是( A ) A.无子女共处,只剩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 B.分居老人组成的家庭 C.夫妻一方过世,只剩一人独自生活的家庭 D.无父母,只剩子女单独生活的家庭 E.以上都不是 5、下列容易诱发老年人离退休心理障碍的因素中不正确的是(A ) A.个人爱好 B.居住环境 C.人际关系 D.职业性质 E.以上都不是 6、下列关于老年期心理-精神障碍的特点,正确的是( A ) A.起病潜隐 B病程进展迅速 C.患者表现出典型的精神症状 D.对服用的精神药物的耐受性较好 E.以上都不是 7、指导老年人家庭共同维护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E ) A. 指导家人与老人相互理解 B. 促进家庭成员的相互沟通 C. 认真对待老人的再婚问题 D. 老人要善于倾听子女的意见和建议

E. 子女与父辈发生矛盾后要尽量回避以减少争执 8、加强老年人自身的心理健康维护措施中,不正确的是(E ) A. 指导老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B. 指导老人做好社会角色转换时的心理调适 C. 教育老年人正确看待死亡 D. 指导老人做好日常生活保健 E. 鼓励老人尽量减少脑力劳动 9、老年人对下列哪种情况记忆力较好( A ) A.理解记忆 B.曾感知过而不在眼前的事物 C.生疏事物的内容 D.与过去有关的事物 E.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 10、离退休综合征属于( A) A.适应性障碍 B.文化休克 C.压力源 D.自理缺陷 E.病理改变 11、老年人智力特点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 ) A.知觉整合能力随增龄而逐渐减退 B.近事记忆力及注意力逐渐减退 C.词汇理解能力随增龄而逐渐减退 D.晶态智力并不随增龄而逐渐减退 E.液态智力随年龄增长而减退较早 12、下列哪项不是老年人心理变化的特点(A ) A.日常生活能力下降 B.对事物的整体认识下降 C.以自我为中心 D.遗忘 E.定向力下降 13、老年人对刚感知过的事物有印象,但持续时间较短,这种记忆称为(D ) A.逻辑记忆 B.机械记忆 C.近事记忆 D.初级记忆 E.次级记忆 14、下列有关记忆相关因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A. 生理因素 B. 精神状况 C. 社会环境 D.性格问题 E.记忆的训练 15、老年人最常出现的认知改变是( C ) A.感觉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2-03-23T15:26:34.3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期供稿作者:张玉侠[导读] 目的总结近年来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经验。 张玉侠(郑州市骨科医院康疗科河南郑州450052)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0293-02 【摘要】目的总结近年来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针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制定切实可行的术前、术后护理对策,观察护理结果。结果本组58例患者非手术治疗4例,手术治疗54例,除了两例合并有脑栓塞后遗患者瘫痪术后未能下床扶拐行走出院外,其余患者均能扶拐行走出院,无一例出现假肢体脱位、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密切的术前、术后观察,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早期的正确功能锻炼是确保手术成功及预防并发症的重要保证。【关键词】股骨颈骨折术前术后护理老年 股骨颈骨折多发于老年人,于骨质疏松导致的骨质量下降有关,多数情况下是由于摔伤所致。我科2000年至2004年共收治5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经过有针对性护理及术后功能锻炼,获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8例中男38例,女20例。年龄61岁—86岁。其中摔伤46例,车祸12例。其合并有心脏病、高血压16例,糖尿病高血压7例,慢性肺气肿4例,高血压、脑栓塞病史5例。非手术治疗4例,予皮牵引或骨牵引、消肿抗炎等对症治疗;手术治疗54例,35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19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2 护理对策 2.1牵引护理 外展型骨折或无移位以及老年体弱状况不能耐受手术者,一般予持续患肢牵引6周—8周,需手术治疗者为减轻疼痛,避免骨折错位损伤周围组织便于手术复位、减轻手术出血,术前先行牵引治疗5d—7d。牵引时,保持牵引绳于肢体轴线一致,保持患肢外展30°中立位、软枕抬高下肢20°—30°,促进静脉血及淋巴回流。为保持有效牵引,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相关注意事项. 2.2术前准备 2.2.1心理护理 老年人体制差,尤其是有合并症患者,心理负担重,而且对术后行动的诸多限制感到不便,担心脱位等。对此,要耐心向患者讲解手术的目的及效果,同时介绍成功病例,细心体贴做好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以消除疑虑、恐惧、惊慌和烦躁的心理,向其及其家属交代手术的必要性、危险性,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术后恢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3术后护理 2.3.1观察 术后予心电监护、低流量吸氧,严密观察血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等,观察伤口辅料有无渗血,皮肤末梢血运,及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并记录。监测患肢血氧饱和度变化,密切注意伤口和肢端血循环情况,在进行护理工作及使用变器时防止引流管被牵拉脱出。及时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维生素易消化食物。 2.3.2体位护理 术后置患肢外展30°中立位、软枕垫高20°—30°,两腿之间置一软枕相隔,以避免患肢内收、外旋造成髋关节脱位,合作欠佳患者常规予患肢踝套皮牵引,或患肢穿防外旋鞋,维持患肢中立位。 2.3.3引流管护理 妥善固定各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是挤压,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颜色并记录;为了保持正确体位,防止脱位,一般于术晨留置尿管,按留置尿管常规护理,给予0.5%碘伏抹洗会阴2次/d,引流袋隔日更换1次,夹尿管1次/4h开放。鼓励患者多饮水,1500ml/2000ml/d,达到自然冲洗膀胱作用,一般3d—5d拔出尿管。 2.3.4皮肤护理 老年人外周血供差,牵引、术后长时间卧床等容易出现褥疮。应加强皮肤护理,予卧海绵床垫,骶尾布置水垫,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教会患者自动翻身法,即患者以头枕部、双肘部和健侧足跟为支点,屈膝45°,抬起胸腰部及臀部、离开床面。按摩受压部位,温水擦浴每日1次—2次,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供。 2.3.5预防肺部感染 老年人机体免疫力低下,加上长期卧床,容易引起肺部感染。因此,加强呼吸道护理极为重要。 2.4功能锻炼 术后当天麻醉未消失,即可开始适当进行脚趾、踝关节前屈背伸被动活动、麻醉消失后进行股四头肌主动等长收缩活动功能锻炼,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减少深静脉血栓发生机会,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术后第3天予CPM关节活动器协助患者经行患者功能锻炼,先从0°到30°角缓慢锻炼,逐渐加大角度,1周左右可达到功能位角度(90°),每日2次,每次60min。2周拆线后指导并协助患者扶拐下地,患者不负重行走锻炼,骨水泥型患者1个月后可弃拐负重行走,非骨水泥型患者3个月后可弃拐负重行走。 3 结果 本组58例患者非手术治疗4例,手术治疗54例,除了两例有脑栓塞后遗患者瘫痪术后未能下床扶拐行走出院外,其余患者均能扶拐行走出院,无一例出现假肢脱位、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 参考文献 [1]许学猛.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围手术期应注意的问题讨论[J].实用医学杂志,1997,3:145. [2]刘洁珍.高龄患者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1516.

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研究

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研究 摘要】目的:对心理护理应用于老年骨折患者中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150例2013年4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骨折患者,并1:1随 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75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的效果进行对 照研究。结果:就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而言,实验组患者均明显低于参 照组;就并发症发生率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低于参照组[8% vs. 28%],因为 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应用于老年骨折患者中的效 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老年患者;骨折;心理护理 骨折这种突发性的创伤是老年人临床较为常见的外伤性疾病,由于老年人群 体制特点以及应变能力差、骨质疏松等生理特点决定了其为骨折主要的发生人群,突发性的创伤、疼痛以及活动受限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大多存在较为严重的心 理应激反应[1]。本院将心理护理应用于2013年4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骨折患者中,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150例2013年4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 年骨折患者,其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的人数分别是79例和71例;患者中最小 年龄和最大年龄分别为56岁和82岁,中位年龄:(67.85±4.33)岁;四肢骨折、锁 骨以及肋骨骨折、骨盆骨折、脊柱骨折的患者人数分别为59例、32例、39例和20例。根据随机平行对照法将以上患者按照摸球法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 各75例,上述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处理2组患者间没有较大差异,因为P>0.05, 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组间比较。 1.2 方法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根据患者的骨折部位为其选 择合适、舒适的体位,通过口头宣教的方式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以及治疗方法的 了解程度,遵医嘱给予患者对症处理、饮食指导、生活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实 验组患者除接受上述措施外还给予心理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健康宣教患者入院时要热情接待,通过座谈教育、互联网教育、健康专栏、发放健康手册、“一对一”床边教育等多种措施来进行骨折知识和治疗方法的 健康宣教,对患者详细说明麻醉方法、配合要点以及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的疾 病知识掌握率;指导患者可以通过局部冷敷、按摩等措施来减轻疼痛;反复对患 者强调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 1.2.2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多关心、鼓励、安慰以及支持患者,与其建立相互信任以及和谐的护患关系;指导患者通过放松法、倾诉法、情绪转移法以及深呼 吸法等措施来进行自我情绪调节,使患者的紧张、恐惧、焦虑以及烦闷等负面情 绪得到有效疏导,并保持积极、乐观、开朗的心态接受治疗。 1.2.3 社会支持加强与家属的沟通来取得其配合,指导亲朋好友多关心、照顾以及陪伴患者,让家属掌握常规的护理措施和技巧;叮嘱其监督患者回家后坚持 进行功能锻炼,并帮助患者增强重返社会的信念[3]。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实验数据,采用“ ±s”(均数±标准差)表示正态计量资料,2组采用t检验来进行组间比较;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来进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P<0.05 表示的意义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

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 发表时间:2017-10-26T15:25:44.547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上第13期作者:王艳栖李玉芝胡小楠[导读] 探讨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促使患者尽快恢复身心健康。 顺义区医院骨一科 101300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促使患者尽快恢复身心健康,方法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采取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与护理措施。结果通过真对性心理护理对策本组86例患者均能克服心理障碍,均于2周出院。结论采用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与护理对策,对老年骨折患者的功能康复及为重要。 我科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共收治老年骨折患者86例,通过合理正确的心理分折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患者康复良好,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老年骨折心理分析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86例,男42例,女44例。年龄65~88岁,平均年龄76岁,股骨干骨折12例、股骨颈骨折42例、粗隆间骨折 32例,患者骨折均愈合,肢体功能恢复,能进行日常生活及工作,疗效满意。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具有个性化的护理计划,采取护理措施,介绍骨折的特殊性及治疗方法,使患者从多方面、多层次了解到骨折在治疗及护理方面的健康知识,减轻或消除患者的心理问题,从而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疗效满意。 2. 心理分析 老年患者变化大且个体差异明显,老年骨折患者多是由于不慎外伤或车祸等意外原因造成,突然从行动自如到卧床不起,从健康人到患者的角色转变,以及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等一系列原因,使其心理准备不足,出现惊恐,焦虑。悲观等心理上的变化。再者老人受教育程度、生活习惯、职业、阅历等不同,性格特点、身体疾病状况存在差异,因此心理改变上有着十分显著地差别[1].使老年骨折患者产生了一系列的复杂心理。可将该类患者的常见心理状态归纳如下: 2.1 恐惧郁闷 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担心手术并发症或手术意外的发生,另外患者害怕在床上大小便,不能自解,不愿麻烦别人而产生禁食禁水的心理或少进食水的心理行为,结果很容易发生便秘和泌尿系感染,因患者的错误饮食致使进食时间推迟,术后进食时间每推迟1天,便秘的危险性增加6.77倍[2]。 2.2 孤独无助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的衰退,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的改变,经济状态的改变或丧偶,子女远离,往往会感到孤独、失落,由于所有生活需要别人照顾、依赖他人[3]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有孤独无助的感觉。 3. 护理对策 对老年骨折患者除需要耐心,爱心及同情心外、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娴熟的护理技术,扎实的专科知识外,还应多与患者家属沟通,争取家属的配合,共同关心患者,使患者感到家庭温暖和医务人员的关爱,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3.1术前提供手术有关信息详细介绍病情,阐明该病实施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讲明术前准备、术前用药、术中配合的目的,并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仪器和设备、手术经过及手术的可靠性。 3.2 战胜心魔 为了克服患者的恐惧心理,患者住院后护士均应热情接待,介绍环境,对他们表示关心和同情,用言语与行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他们感到安全可靠,受到爱护,有归属感。因老年人的心理状况、生理健康状况、家庭、社会环境、个人素质、文化修养和自身对疾病的认识程度而存在差异[4]。 3.3 减轻疼痛 首先创造良好的环境,尽量减少嘈杂声对患者的影响,以保证患者的休息和睡眠。另外还可以指导患者通过欣赏自己喜欢的音乐缓解疼痛,可以一边听一边唱,也可闭目静听,并伴手脚节拍轻动,即可分散注意力,可缓解紧张情绪[5]。同时护士也可以采用非语言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如轻轻地握握手、抚一抚前额都会使患者感到亲切,受到重视,从此获得患者的信任。 3.4树立信心 护士要用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礼貌的称呼,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护士多给予患者非凡的照顾,热情的关怀,减少其精神刺激,帮助老年人积极面对疾病,积极面对各种生活中的问题,正确的对待疾病的态度和信心, 4.讨论 通过对本组96例老年人骨折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正确的心理护理对策,有效地改变了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了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96例患者出院时均达满意效果。 参考文献 [1] 魏娜,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护理和康复指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6):2307-2308. [2] 王园园,骨科患者便秘的原因及护理干预[J].实用医学杂志,2008,25(4):457. [3] 姚荷聘.浅谈老年人的心理护理[J].甘肃中医,2008,21(8):60-61. [4] 建荣,刘玉春,马燕兰,老年护理新观念及老年人特殊问题的护理 [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2):959.961. [5] 赵宝昌,崔秀云疼痛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98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