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景观道路生态设计的应用研究_以长沙湘江风光带为例

城市景观道路生态设计的应用研究_以长沙湘江风光带为例

城市景观道路生态设计的应用研究_以长沙湘江风光带为例
城市景观道路生态设计的应用研究_以长沙湘江风光带为例

文章编号:1002-2724(2008)02-0048-03

城市景观道路生态设计的应用研究

)))以长沙湘江风光带为例

林丽君

(邵阳市园林处,湖南邵阳422004)

摘要:从生态角度阐述了城市景观道路生态设计的概念、科学内涵及其在城市景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其生态设计的理念,并结合实例分析,以期对今后的城市景观道路生态设计和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城市景观道路;生态设计;湘江风光带

中图分类号:S731.8文献标识码:B

Applied research of Urban landscape path ecology design)))Take C hangsha Xiangjiang Riv er wind band of light as the exampl

Lin L i Jun

(Shao yang Botanical g arden Affo restatio n A dministrat ive off ice,Shaoyang,H unan422004) Abstract:T his ar ticle elabo rated fro m the eco log y ang le the ur ban landscape path eco log y desig n p s concept,the scientific co nnot ation and in the urban landscape const ruction p s influential r ole,proposed its ecolog y desig n p s idea,and unifies the ex am-ple analysis,w ill enhance the science by the time to present p s ur ban landscape path ecolo gy desig n and the const ruct ion the ba-sis.

Keywords:U rban landscape path;Ecolog y design;X iangjiang River w ind band o f light

21世纪是注重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时代,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城市道路的综合效益即生态效益,这推动着城市景观道路建设朝着更为生态化方向发展,以满足人们对道路功能不断提高的要求[1]。因此,从生态角度加强对城市景观道路的规划设计,对建设好城市景观道路,促进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城市景观道路生态设计的概念和科学内涵

城市景观道路,又称园林景观道路,它是在城市重点路段,强调沿线环境景观,体现城市风貌的道路[2]。在满足交通功能要求外,更注重路面及其周围环境景观的营造,融自然景观、环境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是城市景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促进城市的整体建设,还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

城市景观道路生态设计是传统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经验的继承和发展,其意义不仅仅是解决交通问题,对道路沿线的土地利用、生态环保、景观旅游等多重因素的综合考虑已成为新挑战[3]。因此其设计在强调城市道路的交通功能和城市空间功能的同时,更注重其环境功能的建设,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生态型环保交通。

收稿日期:2008-02-11

一块景石,但得体的位置和环境的衬托会使它们散发出人文光彩,注入前辈学者的气息。校园环境中各种建筑、小品、设施的设计,为师生提供了一个优美、实用、充满文化内涵的场所空间,为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提供了平台。

4结语

大学园林景观设计除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外,还应营造具有浓郁文化特色的氛围,使校园环境具较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给师生一个优美、高雅、文明的育人环境。博源花园设计运用艺术、技术手段,在设计主题思想的提炼、总体布局、具体景观的设计中,将校训内涵、人文历史、科学知识等融入景点命名、广场图案、路面铺装和园林建筑小品的设计之中,把园林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视为知识的载体,提高大学园林环境的知识含量、文化价值、审美功能,形成宜人的空间变化、舒适的环境氛围、深厚的文化积淀,达到优美的大学园林应该具备的品质或条件。

参考文献

[1]苏晓毅,张云,宋钰红等.西南交通大学郫县新校区景观环境的设计[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26~31

[2]费羲强,高冀生.中国高校校园规划新特征[J].城市规划,2002(5):33~37

[3]颜冬.高校校园环境规划设计的思考[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6):136~137

[4]韩亚利,李志华.高校校园环境绿化设计探讨[J].湖南林业科技,2006(4):89~90

山东林业科技2008年第2期总175期SHA NDON G FOREST RY SCIEN CE AN D T ECH NOL OGY2008.No.2

城市景观道路涉及多门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使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并实现良性循环,为人类创造清洁、优美、文明的生态城市空间环境。因此,城市景观道路生态设计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涵:一、能满足交通和行人的需要,具有安全性、观赏性和艺术美,是城市居民游览、休憩、观光的活动场所。二、具有改善城市空间环境的生态作用。

三、能实现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同步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2城市景观道路生态设计的作用

城市景观道路生态性研究,发达国家从20世纪60、70年代就已开始了,并已形成一定的体系,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规范,而我国对城市景观道路和城市环境的关系分析与研究工作起步较晚,目前还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可操作的标准、规范和实施细则。因此,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城市景观道路生态设计的对策,对我国城市的环境保护和城市景观道路事业的健康发展有相当的重要意义。

近几年来,我国的城市景观道路的建设尽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这种以/政绩工程0和/形象工程0面向世人的/城市化妆运动0却不尽人意,没能/以人为本0,更谈不上生态理念的渗透[4],丧失了城市应有的个性特色和景观道路的功能要求。因此,在城市景观道路设计中以生态理念为指导,对改善城市交通环境、促进城市健康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3城市景观道路生态设计的理念

城市景观道路的生态建设,实质上是一种较复杂的宏大生态工程,是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和物质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促进自然界的良性循环,充分发挥资源与能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恶化,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5],使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和平共生。

3.1生态性

由于城市景观道路是狭长的线型空间,自然环境复杂,景观设计时应在尽量保留与利用原有湿地、植被等自然生态景观资源、维护其良好生态功能的同时,灵活运用植物造景艺术手法,体现出较强的景观性,使道路景观不仅具备观赏的功能,还兼具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功能。这就要求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道路沿线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土壤条件、生态植被、市政设施、建筑等因素,选择合宜的道路形式、方向,尽量避免或减少对道路沿线的原生态景观的破坏,以保持城市景观道路环境效应的完整性,保证本地区的物种生态平衡,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

3.2生物多样性

在城市景观道路设计中坚持生物多样性原则,以构建绿化生态廊道,从而完善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基础,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学原理认为,自然植被具有丰富的组合,复杂的结构和循序渐进的动态演替的特征。绿地结构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就越稳定。城市道路绿地以丰富的植物种类、多样的配置方式建立起来的复层群落结构是较稳定的,在城市生态建设中扮演着廊道的角色,与城市绿地系统中快状的绿地(公园、丘陵、山地等)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有利于自然本底及乡土特性物种的空间生存和延续,同时还能抵御外来物种的入侵。

3.3环保节能

21世纪是生态环境文明的世纪,环保与节能是景观建造中所面临的崭新课题,城市景观道路设计与建造理应遵循这一生态理念。在规划设计中除了应考虑其交通功能和城市空间景观功能外,更应注重城市道路的生态环境功能,以充分利用自然能量,绿色建材,依据生态平衡的原则进行生态环保与节能。

首先是城市道路线形设计、横断面结构、竖向与朝向等,要有利于采光、通风、透气和排水;其次是城市道路的硬质材料和亮化,要具有生态环保、节能。如车行路面采用改性沥青混凝土、透水性沥青混凝土或橡胶沥青混凝土等材料,人行道路面选用吸水环保砖、彩色沥青等材料,灯光亮化使用高科技节能灯,以节约能源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再者是植物绿化,选用冠大叶密、抗性强、吸尘滞尘能力强的树种,有利于净化空气、降低噪声、改善环境、调节气候,以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同时道路边坡由硬化防护改为绿化防护等,以增强道路舒适性和环保效果。

3.4生态人文化

生态人文化是城市景观道路环境功能规划设计中最具特色的一个内容,是一个城市特有的人文环境的重要体现,其设计时应结合所在的地区特点,体现特有的城市文化氛围,让人们在高雅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品味人生。

目前在全国各大城市景观道路建设中(如商业步行街、滨江大道、景观干道等),都着重体现了城市的文化特点,创造了良好的生态文化环境。使人类所具有的强烈历史归宿感和怀旧情结,追求历史的延续得以体现,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表现。不仅能充分展示城市良好的空间形象,而且还能体现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城市精神风貌。

4实例分析

以长沙湘江风光带为例。长沙湘江东岸风光带,东临湘江大道,南起湘江南大桥,北至浏阳河口,宽40~120m,长约12km。作为展示城市风貌和特色的城市滨河景观路,在规划建设过程中,遵循了生态设计的指导思想,充分注入了/古城长沙0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以人为本0的人文精神,创造了有历史文化内涵、有现代化品味、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沿江城市生态景观带,成为长沙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最亮丽的风景线,为广大市民和外地游客出行休闲、旅游观光提供了最好的去处,确保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1线形设计

城市景观道路线形设计不仅为城市交通运输提供安全迅速便利的条件,而且也要与沿线两侧自然环境和景色相融合,以创造一个极富变化的城市动态景观道路。湘江风光带作为城市滨河景观带,从生态和舒适的角度考虑,优先采用被动方式,依靠自然手段来调节景观道路内的舒适环境(图1)。充分利用山(岳麓山)、水(湘江)、洲(橘子洲)、城(两岸城区)的自然景色来丰富沿线道路的景观;同时湘江风光带设计运用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尊重客观自然、利用地形地貌、保护自然生态平衡、创造良好的气候环境、物理环境;注意与

山东林业科技林丽君:城市景观道路生态设计的应用研究2008年第2期

城市各空间的有机结合,比例与尺寸合宜;坡度处理符合交通要求,加强路面排水与边坡生态设计(图2)

4.2 横断面设计

根据城市景观道路的性质来确定合理的道路横断面形式,是城市景观道路设计的重要原则。城市景观道路横断面设计,除了考虑满足车辆行驶和行人的要求外,更应注重其环境功能。湘江风光带景观设计中间隔离带以绿化为主,强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效益;人行道根据场地条件和行人功能需求要求,设计成开放式绿地与人行区域结合布置,两侧结合自然条件对称或非对称布置(图3);人行道路面选材以生态、环保、吸水性、透水性强的环保砖;道路与城市各干道对接处,自然、顺畅,以方便行人进出为主,其剖面设计遵循生态原理,路面采用块大理石、卵石、改性沥青混凝土、

透水性

沥青混凝土或橡胶沥青混凝土等材料,起到降低噪声,增强路面的渗水性,同时涵养了土壤、保持了养分的作用。这种

以生态优先的设计原则,减轻交通拥挤、降低交通对环境的污染、以较低的成本最大限度的实现人的转移,达到以促进社会和谐的目的,从而构建一个生境功能十分稳定的、良性循环的城市活动空间(图4)。

4.3 园林建筑、小品设计

以休闲、旅游、观光为主的城市滨河景观道路,其休闲设施以行人服务为主,园林建筑、雕塑、艺术小品等设施的设计要简洁明快,突出生态人文精神,并具有艺术性、文化性、趣味性和观赏性。

湘江风光带的环境艺术小品设计着重突出了长沙的历史文化底蕴,极大的丰富了沿线风光的人文内涵。其中湘江一桥南段风光带以注重表现长沙历史文化名城为主题,由北向南依次设置有潇湘八景、风雨楼、杜甫江阁、碧湘门广场、电灯公司遗址、仿古园林小景、朱张渡、四羊方尊广场,龙门架广场、雕塑公园等10个主要生态沿江景点,湘江一桥以北以突出表现/以人为本0的人文精神为主题,由南向北依次设置有下沉式广场、健身广场、成功堤雕塑广场、潮宗门广场、星城广场、观赏走廊广场、林荫天地广场,文化娱乐广场、音乐喷泉广场、残疾人休闲广场、市民休闲广场、湖湘文化广场

等12个生态休闲广场。良好的生态人文精神和空间场所,

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城市空间环境,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思想内涵,同时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寓教于游的游憩空间(图5、图6)

4.4 道路设施设计

景观道路生态设计,其实质是一种绿色交通,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城市环保交通设计,所以城市景观道路设施的生态性要以降低交通对环境的污染和体现对人的关怀。如街道设计要留出足够的停车场,采用透水性路面、设置舒适的座椅、林荫小道、路灯、电话亭、垃圾箱等,不仅为人们提供休憩的空间,使人更亲近自然,又可避免夏天烈日的暴晒。

湘江风光带停车场采用绿色生态停车场,以通透环保砖

铺装,即可满足车辆停车的需要,增大道路绿化面积,又可增强吸尘滞尘能力和透水性,减少城市热岛效应。行人道路

山东林业科技 2008年第2期

面,除了满足行人行驶要求外,还要以生态、舒适为主,以透水性环保路面进行设计施工,这样既可增强透水性,涵养水土,又能增大地面与空气之间的压力,加强了空气的流动,极大地改善了城市道路环境的条件。地上管线与地下管道的设计要与道路的走向、路幅宽度、控制标高和纵坡综合协调安排,尽量做到相互间净距合理、纵坡恰当,有利工程维护和益于植物良好生长,以达实现最大的综合效益

图7 生态路面

湘江风光带路灯以节能低污染,采用高科智能技术,同时防止眩光线对车辆和行人的干扰。如采用了高效节能的电光源(用自镇流单端荧光灯取代白炽灯,节电70%~80%)、高效节能照明灯具、各种照明节能的控制设备或器件,并选择合理的照明标准和使用了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等措施以达到生态节能和低污染的目的。护栏、候车廊、教育墙报、广告宣传栏的设计与选材不仅遵循生态的原则,而且还考虑其实用功能,注重生态环保性。4.5 种植设计

湘江风光带绿地总面积达30多万m 2,设计大气浑然,大量利用了本土植物资源,如香樟、广玉兰、桂花、垂柳、罗汉松、红檵木、金叶女贞、杜鹃、龟甲冬青、山茶、鸢尾等,在空间层次上,注重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的高低错落;在种类上,注重生物多样,并以不同季相、花色和香味有机的搭配。对斜坡和护坡处理上注重垂直绿化设计,布置垂吊或攀援绿色植物(如迎春、长春藤、紫藤、金银花、绿萝等),即可增加绿化率,又可为行人提供遮荫乘凉的场所,创造了一个舒适、优美的城市道路空间环境。同时根据各主题景点的性质和要求,灵活运用自然式、规则式以及混合式的植物配置手法,把各园林小品、公共设施等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成为城市道路绿化的新亮点(图8、图9)。

总之,城市景观道路生态设计是现代城市道路环境景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其设计和建设应该根据道路环境的特

殊条件,从实际出发,依据生态理论、城市规划原理和美学原则,科学地运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坚持/以人为本0的指导思想,营造一个生态、安全、通畅、舒适的,人与自然、环境高度和谐的城市空间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毅娟.郭燕萍.城市道路植物造景设计与生态环境[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12:75

[2]韩鹰飞.李杰.浅谈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5.5:164

[3]刘滨谊.王敏.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的系统整合[J].新建筑,2000(2)

[4]田国行.赵亚敏范钦栋.生态、安全、和谐的景观之道路[J].林业科技开发,2006.20(4):100

[5]陈金诚.高速公路生态绿化设计浅析[J].河北林果研究,2006.(3):350

山东林业科技 林丽君:城市景观道路生态设计的应用研究 2008年第2期

城市湿地景观的生态设计

城市湿地景观的生态设计 所谓湿地,是指不问其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咸水或淡水、半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因此,湿地不仅仅是我们传统认识上的沼泽,滩涂等,还包括部分河流、湖泊、鱼塘、水库和稻田。 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本之一。首先,湿地是许多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其次,湿地在涵养水源、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屏障;另外,湿地的生物和化学过程还具有降解过滤污染物的功能,使当地河流下游区域受益。总而言之,各类湿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环境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由于人类与湿地相互依存的关系,1971年2月2日在伊朗的拉姆萨通过的《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旨在认证、保护并促进合理使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生态意义的湿地系统。相应于对湿地重要性认识的提高,许多国家也积极投入到对各类广义湿地的保护和恢复的行动中,包括在规划人类居住区时更多地考虑体现其自然环境的意义。文章将以城市湿地环境为对象,结合国内外成功的例子,对湿地的景观设计与生态意义的结合作一次尝试的探讨。 1.为什么要对城市湿地景观进行生态设计 湿地环境是与人们联系最紧密的生态系统之一,对城市湿地景观进行生态设计,加强对湿地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能充分利用湿地渗透和蓄水的作用,降解污染,疏导雨水的排放,调节区域性水平衡和小气候,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其次,这将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接近自然的休憩空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人们了解湿地的生态重要性,在环保和美学教育上都有重要的社会效益。一定规模的湿地环境还能成为常住或迁徙途中鸟类的栖息地,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此外,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可减少杀虫剂和除草剂等的使用,降低城市绿地的日常维护成本。

道路景观论文道路绿化论文

道路景观论文道路绿化论文 浅谈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 摘要:道路绿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城市现代化道路交通的发展,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带来了城市现代化和城 市道路建设的突飞猛进,我国道路绿化为适应新的功能要求,在不断 的创新中发展提高,出现了一条又一条绿化带宽阔、层次丰富、林荫夹道、景观多样、芳草如茵、行车通畅、行人舒适的现代化城市道路,形成了多行密植、层次丰富,落叶树与常绿树相结合,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用大树绿化城市道路等北京城市道路绿化的特点与特色。 关键词:绿化作用存在问题景观营造 一、道路绿化在现代化城市中的功能及在大园林中的作用 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在大部分的城市中,道路的面积约占所有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kevin Lych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把构成城市意象的要素分为五类,即道路、边沿、区域、结点和标志,并指出道路作为第一构成要素往往具有主导性,其它环境要 素都要沿着它布置并与它相联系。街道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是城市人文精神要素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变迁的载体和见证,是一种重要的文化 资源,构成区域文化表象背后的灵魂要素,上海浦东的世纪大道、南京东路步行街、外滩滨江路景区、苏州观前步行街都是成功的范例。因此,加强道路建设,讲究道路空间的艺术设计,追求“骨架”与整体的

平衡和谐,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径。据观测资料,在城市中40m宽的林带能降低噪音10分贝一15分贝,4m宽的绿篱可减弱噪音约6分贝;根据苏联的测定,树木下空气的含尘量比露天广场中的空气含尘量低约42%;又根据北京的测定,多排树木的道路比没有树木的道路能减弱风速约50%。 此外,城市道路是现代化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担负着城市疏散交通的重要功能,是现代化城市必备的重要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城市道路,在满足交通等道路使用功能外,搞好道路的绿化美化,能起到防眩光、缓解驾车疲劳、调节心情稳定情绪等作用。 二、道路绿化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了绿化与地下管网、架空线路的矛盾。在埋有地下管网的地段上盲目栽植大型乔灌木,结果使植株生长势减弱,甚至因根系无法伸展,吸取不到所需养分而死亡;在有架空电线的下面盲目栽植毛白杨、垂柳等大型乔木,因产生树线矛盾不得不疏枝,影响了美化效果,更严重的是大风季节,因疏枝不及时,造成线路中断,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危害。 (二)片面强调绿化,忽视道路的交通功能。在人行道上栽植树型不紧凑的灌木,影响步行或骑车;在较窄的分车带上密植大量的乔灌木,阻挡了行车视线。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知识点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1 前言 一般来说,城市道路景观是在城市道路中由地形、植物、建筑物、构筑物、绿化、小品等组成的各种物理形态。城市道路网是组织城市各部分的“骨架”,也是城市景观的窗口,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周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都要求我们要十分重视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 2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原则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2.1 尊重历史的原则 城市景观环境中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所往往给人们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也为城市建立独特的个性奠定了基础。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尊重历史、继承和保护历史遗产,同时也要向前发展。对于传统和现代的东西,我们不能照抄和翻版,而需要探寻传统文化中适应时代要求的内容、形式与风格,塑造新的形式,创造新的形象。 2.2 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主张不为局部的和短期的利益而付出整体的和长期的环境代价,坚持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发展相统一。这一思想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的具体表现,就是要运用规划设计的手段,如何结合自然环境,使规划设计对环境的破坏性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并且对环境和生态起到强化作用,同时还能够充分利用自然可再生能源,节约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 2.3 保持整体性原则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整体性原则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第一,从城市整体出发,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体现城市的形象和个性。第二,从道路本身出发,将一条道路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统一考虑道路两侧的建筑物、绿化、街道设施、色彩、历史文化等,避免其成为片段的堆砌和拼凑。 2.4 连续性原则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连续性原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视觉空间上的连续性。道路景观的视觉连续性可以通过道路两侧的绿化、建筑布局、建筑风格、色彩及道路环境设施等的延续设计来实现。第二,时空上的连续性。城市道路记载着城市的演进,反映出某一特定城市地域的自然演进、文化演进和人类群体的进化。道路景观设计就是要将道路空间中各景观要素置于一个特定的时空连续体中加以组合和表达,充分反映这种演进和进化,并能为这种演进和进化做出积极的贡献。 3 各类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思路

鹰潭市西湖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4鹰潭市西湖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公司于2013年开始准备该项目,在项目设计中,基于上述理论及需要注意的问题,遵循了生态性、自然性、主题性的理念和原则,对于鹰潭市西湖湿地公园的景观规划制定了如下设计规划。 4.1建设条件及发展趋势分析 鹰潭市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信江中下游,因“涟漪旋其中,雄鹰舞其上”而得名,地理位置优越,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赣北经济、文化、旅游、交通中心,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鹰潭西湖湿地公园位于主城区西部,东至白露河,南至浙赣铁路线,西至西湖路东侧,北至老206国道,规划面积约100.8hmzo 本着“扬优成势、以特取胜”的发展理念,鹰潭市把新型城镇化的主攻方向放在城市扩容上,力求构建“一体两翼、一江两岸、四区合一”的大框架城市发展格局。设计时明确提出,在鹰潭西湖湿地公园规划中必须契合总体规划布局,分析周边用地性质,抓住城市大环境景观轴线,掌握游人、居住者视线范围,通过预测周边人流量以及使用率来合理设置地标性景观、集散性景观、生态教育景观以及运动休闲廊道、绿道景观等。 4.2生态理念在鹰潭市西湖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体现 在公园生态景观规划中,力求以湿地保护为基础,景观以水为主题,与丰富多彩的森林景观交相辉映,运用最新生态建设理念,建设生态廊道,突出建筑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特色,使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游憩观览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始终秉承将“城回信江”理念融合到湿地公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中,融人滨水生态风光、江南文化风貌,成为城市生态绿肺,带动旅游发展,引领绿色环保理念,宣传健康运动生活,塑造休闲阳光环境。 4.2.1生态建设规划。城市的发展建设已经使原有的大片湿地退化萎缩, 如何确保湿地由退化到健康的转变,同时使其长足可持续发展,是保护湿地、发挥其长久生态功能的意义所在。我们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依据现状生境评价中的分级分类型评定结果和生态水网布局规划,制定天然湿地核心区的生境修复战略。确定需修复的典型生境的位置、类型(含:原水域生境、新增水域生境、间歇性生境、苇地生境)及重要的水系廊道。在具体生境的修复过程中采用动植物等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加强植被多样性恢复,大量栽植乡土树种,针叶、阔叶、落叶、常绿搭配,组合成景观高低错落、层次明显的森林景观;利用现有水系和乡土植物构建陆地生态廊道系统和水体生态廊道系统,即绿网和蓝网,从而形成水陆交融的生态网络结构,同时又与园外水体生态系统相联系。在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建设规划中,必须实行保护优先,恢复先行,建立湿地与城市之间良性、有序的发展模式,恢复场地记忆,保护原生态湿地风貌,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市湿地公园。 4.2.2设计理念—“莺飞庆天,鱼跃于渊”。鹰在天空飞翔,鱼在水中腾跃。设计结合该理念,我们以“莺飞鱼跃”为主题谓万物各得其所,构成独特的结构,旨在建设集功能性、生态性、景观性于一体的湿地核心区域。 4.2.3湿地公园景观之水体设计及水生态处理。本次设计一的垂点之一是 采用水生植物组件配置多级水生植物串联池,经沉淀池预处理的水依次流过香蒲.葑草、菖蒲、芦苇净化池,形成有一定化层次的白净生态系统,有利于植物生长期和净化功能的节性交替互补。香蒲、菖蒲、芦苇等水生植物根系发达,

城市湿地景观的生态设计(一)

城市湿地景观的生态设计(一) 内容摘要所谓湿地,是指不问其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咸水或淡水、半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因此,湿地不仅仅是…… 所谓湿地,是指不问其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咸水或淡水、半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因此,湿地不仅仅是我们传统认识上的沼泽,滩涂等,还包括部分河流、湖泊、鱼塘、水库和稻田。 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本之一。首先,湿地是许多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其次,湿地在涵养水源、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屏障;另外,湿地的生物和化学过程还具有降解过滤污染物的功能,使当地河流下游区域受益。总而言之,各类湿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环境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由于人类与湿地相互依存的关系,1971年2月2日在伊朗的拉姆萨通过的《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旨在认证、保护并促进合理使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生态意义的湿地系统。相应于对湿地重要性认识的提高,许多国家也积极投入到对各类广义湿地的保护和恢复的行动中,包括在规划人类居住区时更多地考虑体现其自然环境的意义。文章将以城市湿地环境为对象,

结合国内外成功的例子,对湿地的景观设计与生态意义的结合作一次尝试的探讨。 1.为什么要对城市湿地景观进行生态设计 湿地环境是与人们联系最紧密的生态系统之一,对城市湿地景观进行生态设计,加强对湿地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能充分利用湿地渗透和蓄水的作用,降解污染,疏导雨水的排放,调节区域性水平衡和小气候,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其次,这将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接近自然的休憩空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人们了解湿地的生态重要性,在环保和美学教育上都有重要的社会效益。一定规模的湿地环境还能成为常住或迁徙途中鸟类的栖息地,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此外,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可减少杀虫剂和除草剂等的使用,降低城市绿地的日常维护成本。2.如何对城市湿地景观进行生态设计 2.1保持湿地的(系统)完整性 湿地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一样,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特定空间中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组成生态系统。在对湿地景观的整体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各个因素,以整体的和谐为宗旨,包括设计的形式、内部结构之间的和谐,以及它们与环境功能之间的和谐,才能实现生态设计的。 调查研究原有环境是进行湿地景观设计前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景观的规划设计,必须建立在对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最大程度的理解

浅析城市道路景观的组成要素

浅析城市道路景观的组成要素 摘要:道路景观整体中的各种要素繁琐复杂,需进行分配协调,使各种要素所具有的功能得到充分利用,进入最佳状态,构成了道路空间的景观特色,最终以达到展示城市的空间形象和历史人文风貌的作用。 关键词:道路景观,要素,城市形象 Abstract: the road landscape of the whole complex elements, need to undertake allocation are coordinated so that all kinds of factor as the function of get making full use of, into the best condition, constitute the road space landscape features, and eventually to achieve the space of city image display and history of the landscape and the role. Keywords: road landscape, elements, the image of the city 0引言找出道路景观中具体的景观要素并仔细推敲各要素存在的意义和作用,才能创造出简洁精练的道路形式。为了理解多种多样的景观要素,需要对道路景观元素加以梳理和分类,以便我们更好的把握其特征。在这里,把道路景观设计要素主要分为自然要素、人工要素、历史人文要素、社会要素等四个方面。 1.自然要素 1.1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影响道路景观特色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自然地理环境造成了道路景观地域文化的差异性。每条道路都有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山川、湖海、森林或者地形变化的不同都可以丰富道路景观面貌,有助于创造出有特色、有底蕴的城市道路景观形象。在人工化日益加强的城市中,城市中生活太久的人们愈发向往大自然的美好景色。日本多磨新城富士见大街就是一个以山岳作为道路标志物的例子。 1.2 季节、气候、时间 在四季分明的地区,雨、雪、风等诸多自然现象会对人的活动方式、道路绿化栽植生长、沿街建筑物形态等造成一定影响。在雨雪天气,应该考虑如何利用气候因素来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景观氛围。此外,白天和夜晚的道路景观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色,特别是夜晚的景观的灯光设计营造更需要重视。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研究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19-05-21T17:21:53.89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作者:赵哲华 [导读] 摘要:道路景观设计的风格和特点是城市的名片,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发展程度。 棕榈设计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道路景观设计的风格和特点是城市的名片,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发展程度。城市道路的建设主要是为了满足交通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我们重视景观设计的协调。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如何提高道路景观的美与道路的完美结合。本文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基本内容 导言:目前,城市道路已不再仅仅是人们出行的基本需要,与之一致的景观设计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保证交通运输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根据其特点和实际情况对道路进行景观设计已成为有关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因此,有关部门应重视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规范化、美感和实用性,充分发挥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意义。 1城市道路景观的内涵与功能 1.1城市道路景观的内涵 要了解道路景观的内涵,首先要了解城市景观的内容。城市景观主要包括街道、广场、公园等基础设施。它还包括建筑房屋,如商业商店和住宅。道路景观主要指城市街道周边的景观设计。城市道路有比较宽阔繁荣的路段,适合各种机动车行驶,以及安静的林荫大道,道路狭窄,人行道交错。城市道路景观包括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它由各种商业或住宅建筑、花卉植被、路标、栏杆和供路边休息的长椅组成。 1.2城市道路绿化的功能及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逐渐走上文明的阶梯,但却极大地浪费了社会资源,破坏了地球的生态平衡。日益恶劣的环境提高了公众对保护自然环境必要性的认识。在城市交通中,道路是其主要表现形式,是最重要的语境,贯穿城市主体。公共种植花木将减缓城市热岛效应,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区域平衡状态,逐步凸显道路景观的生态效应。“城市形象”认为,道路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首要要素,起主导作用。其余的环境要素围绕道路设计的核心,相互补充。形成的具体空间性质是:在公共场所和商业区实现迁移时,将居民的社区和办公区相匹配,组合起来表明采用多样化配置具有渗透性特征。基于物质和精神构成,道路相当于城市的血液,也是形成城市印象的主要因素。街道承载着公共生活和精神,见证着历史的变迁和城市的印记,这就相当于城市的灵魂;例如,浦东世纪大道见证了上海的繁荣,南京东路见证了该市的历史。道路的建设要体现城市文化的内涵,使街道与整体呈现完美的平衡,从而优化城市的功能,塑造城市的良好形象。 2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在当前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中,要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更好地满足道路设计和使用的要求。同时,城市道路的布局必须与道路的功能性质相协调。即城市道路系统规划需要与城市景观系统规则、绿地系统规划等保持协调与整合,以建设城市道路景观,使其成为城市环境中非常美丽的景观。在城市道路景观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还必须保证景观特征与城市景观特征、历史文化特征等相一致。道路景观要保持整体的统一和一致性。针对道路的不同性质和要求,需要设置不同的景观特征,以保证景观在环境中的独特性。即城市道路景观需要布局清晰,空间扩张顺序完整,形式、色彩、纹理协调处理,并根据功能要求和审美原则合理组织各种景观要素,以更好地发挥道路环境的生态绿化作用. 3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内容 3.1道路绿化景观 道路绿化是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在绿化植物栽培过程中,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如在隔离地带和人行道周围种植植物。在建筑物密集的城市,绿化应充分考虑到车辆和行人的方便。此外,在道路绿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空间感和植物分布层,以通过绿化提升道路的美感。同时,它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绿色植被的生态作用,以及对道路的隔离和保护作用。根据我国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适当缩小草坪面积,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不同层次的植被,如树木或树冠较大的树木。从宏观角度看,它有利于呈现城市的轮廓;从微观角度看,它有利于增强道路空间的凝聚力。 3.2道路铺设 道路铺设从直观的角度突出了城市的界面。不同的道路铺装方式可以更直观地体现城市道路的空间特征。因此,在城市道路铺设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充分考虑景观设计的环保性能及其对城市排水的影响,还要注意其与周围风景的和谐。根据城市的地域、文化等特点,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有特色的铺面材料来引导行人。在铺筑城市道路时,应避免选择俗气的颜色,注意周围事物的着色,并根据道路的位置充分发挥铺筑的装饰效果。颜色、形式和纹理是道路的主要形式。这三种关系的协调可以大大提高道路铺设的效果。 3.3路侧绿带 路侧绿带是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一侧设置的一定宽度可减少人流、车辆的噪声,阻滞灰尘的绿化带。包括基础绿带、防护绿带、花园林荫路、街头休息绿地等。路侧绿带是阻隔建筑与道路的防护屏障,可保护建筑内部不受外界的干扰。对于路侧绿带的设计,不同性质的区域,植物配置方式也会有不同。 商业区的绿地宜采用规则式种植,作为街头休闲绿地,将绿地适当地隔离,创造出不同的休闲或是观赏空间,使绿地与建筑广场形成一个整体。居住区旁的人行道绿带宜采用自然式种植,由于居住区内人的活动较为频繁,为减少道路行车的尾气、噪声对居住环境的影响,可通过种植绿化作为防护措施,既能美化环境,又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空间允许的条件下可设置人活动、休憩的场所,使人们在绿地内,既可以观赏景致或休息片刻,也可以漫步其中。绿地通过不一样的景观设计与建筑、山石、植物灯相映衬,显示出城市的绚丽空间、多复色彩的美学效果。 3.4照明设计和道路公共设施 在照明设计中,选择灯具的灯柱在满足亮度要求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其造型。照明设计要对道路照明、建筑泛光照明和广场绿地照明等综合照明效果进行考虑,确保照明能够满足道路的多种使用需求,具有实用性。为了增强空间环境的文化内涵,可以根据城市的历史、

论述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景观设计

论述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景观设计 发表时间:2018-06-19T17:23:12.72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作者:杨宇 [导读] 摘要:城市湿地公园是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是提升城市景观,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连都市发展设计有限公司辽宁辽宁 116000 摘要:城市湿地公园是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是提升城市景观,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湿地公园的开发和利用是近年来的热点,本文以南宁心圩江环境综合整治生态恢复及景观设计工程为例,浅谈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景观设计 1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特征 城市湿地公园是人们重新发现并体验自然的重要场所,成为人类与自然零距离接触的地方,浓郁的自然气息在回归绿色思想的引导下,流动的水体、新鲜的空气以及野生动植物,都为人类身心健康提供了有益的环境。在湿地公园中,水是其得以建造的基础,其中还有山丘、农田、树林等众多景观元素,这些景观元素对久居城市中的人们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在塑造景观过程中,水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合理利用水资源可以使公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建设湿地公园应该尽显自然景观,减少人造景观的应用,使农庄、干道绿化带融为一体,在其中保留水域和植物,并在游览沿线显示出不同风格的区域特征。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中可以帮助人们深入接触大自然,形成帮助人们了解大自然的窗口,因此,湿地公园应在景观设计中应充分贴近大自然的天然野趣,最好不要设计过多的公路、桥梁及公用性建筑,尽量设置一些小型的生态建筑,例如,眺望台、观鸟棚等设施。此外,园林建筑小品设计应该尽量选择质朴的材料。 2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2.1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规划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等文件作为指导思想,从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出发,充分坚持尊重自然、持续发展的理念,按照动植物在当地的生活特点,充分维护当地湿地生态环境系统的完整性,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尤其是要保护鸟类极其栖息地,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湿地公园在区域发展中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湿地公园设计工作中,应始终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因为景区的观赏时间较短,自然景观精美度不足,这些问题都需要在规划和设计中对其进行补偿和完善。在景观设计中,应该从自然保护区以及周边自然环境出发,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认真贯彻全面规划、科学管理的原则,将恢复湿地生态工程,建立湿地示范保护区作为主要目标,重点保护各种野生动物、植物及其栖息地,充分掌握野生动物迁徙、取食、繁衍的规律,并积极探索湿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利用路径,以不破坏环境质量为前提,大力开展旅游经济,为野生植物和鸟类提供有效的活动场所。 3项目规划设计原则 3.1功能性、科学性与景观性相结合 城市湿地系统作为人造的高效污水处理系统,其功能性与科学性是整体规划的首要考虑原则。对于人工湿地景观而言,在重视景观表现形式的同时,首先应注重其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应发挥的功能。湿地是个运动着而非静止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涵盖了水文、城市生态学、生态工程学、产业生态学及物种适应等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因此要建立一个具有自我维持以及自我发展能力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就必须要科学对待湿地的生态构成。在对人工湿地进行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依据城市污水特点,科学地进行景观规划、植物种类选择及配置。 3.2以人为本,生态优先 湿地公园的生态功能,是净化空气、净化污水、涵养水源、改善小气候环境。同时,作为城市绿地,湿地公园也为市民提供一个舒适、怡人的亲水、观景、游憩和科普教育的场所,增进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因此,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原则,遵循生命的规律,尽力做到合理利用土壤、植被和其它自然资源;对生态环境的改变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和范围;注重湿地环境的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建立;注重材料的循环利用以减少对能源的消耗,科学设计,减少维护的成本;发挥自然的自身能动性,建立和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等。 4景观设计思想和方法 4.1顺应地形,因势利导 “顺应基址的自然条件,减少施工能源物质消耗”是绿地规划的重要基本原则。本案由于河道岸线较长,空间跨越大,因此设计规划中根据现状地形、高程特点、征地情况等划分了不同的景观功能区域。在局部位置采用微地形处理,以增加竖向视觉的节奏变化。利用蜿蜒的游览步道串联起一个个景观空间,通过虚实、开合的空间变化设计形成多元的游览空间单元,达到“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 在驳岸的处理上,本案设计中力求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有自然河道本身的美感。设计中只在亲水平台处局部调整河岸线,同时通过水边植被的疏密种植、景石的搭配摆放等多种方式,弱化、柔化局部生硬的河岸线,使其更加自然、柔美。在需要保护土固坡的河滩等滨水地带,设计尽量不使用传统的混凝土脚注或砌块方式,而是改用“土工笼”等新型材料。既保护了河滩,又未隔绝与土壤的联系,还可为虾蟹等水族提供觅食繁殖的场所。这样不仅能达到较好的景观效果,而且还能为保持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有利的场所。人们将看到的不是一片混凝土框架的水池,而是一幅令人赏心悦目的充满自然野趣的水景。 4.2开闭结合,人车分流 4.2.1开敞空间――活动广场、亲水平台 在心圩江环境综合整治整个规划中,亲水性设计是一大亮点。水景对人来说有着与生俱来的吸引力,亲水性设计就是顺应人的这种天性。本案中在河道沿岸设置了不同的亲水、活动广场,并在水边设置人性化的警示标志,使人们能够在较为开敞的空间,以较为开阔的视野近距离与水“亲密接触”,观赏两岸树影婆娑、碧波荡漾的美景。同时出于安全性的考虑,规划中的亲水性设施以观水、赏水为主,而避免直接接触水的戏水性设施。 4.2.2半开敞空间――疏林草地 通过局部种植高大挺拔的特大乔木疏林,实现景观视线的通透感和空间感,不仅能营造具有一定空间围合感、寂静的休憩思考空间,同时也能成为良好的景观节点和活动场所。

现代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浅谈

内容摘要现代城市是一个脆弱的人工生态系统,如何维持并促进其不断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本文旨在通过对现代新的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概念的解释以及对景观规划与生态规划之间关系的比较,阐明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生态规划和可持续发展间的可协调性与一致性。 1.前言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又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极易受到人为的和自然环境条件的干扰。近几十年来,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关注的焦点。就我国城市目前的环境状况而言,问题十分严峻,在一些城市地区,污染已相当严重,极大地影响和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以环境为体,经济为用,生态为纲,文化为常。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景观设计方法去指导改变城市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市域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建设一类生态高效的产业,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体系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空间环境,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规划方法。 2.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现代城市是一类脆弱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在生态过程上是耗竭性的,其最大特点就是人口的高度密集;城市生态系统是不完全的和开放式的,主要体现在需要其它生态系统的支持(如农业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需要人为的输入大量的能源与物质,同时,城市中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排泄的大量废物,也不能完全在本系统内分解,还需要其他 生态系统(如农田、海洋等)中处理消化。 城市在自然界占有很小的一部分空间,却集中了大量的人口、交通和信息流,建立了大量的人工设施,并生产破坏城市环境的污染物质,改变了原来的生态平衡,造成城市物理环境的变化,如城市热岛效应、温室效应、土壤板结等。城市生态系统中,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不断影响着人类自身,他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形态,创造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同时,其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引发公害。 3.城市景观与空间设计的特点 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它包含有大量的物质构成因素和若干子系统,是人类活动的物质载体。城市景观与空间形态是人们的主观意愿的物化表现,凝聚着人类的智慧、情感、想象力和理想的追求。城市景观空间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两者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人的主观意愿引导着城市景观与空间的建成,并对已存环境施加影响力;城市景观与空间向人们传递着无限的信息,支持人们的活动,丰富人们的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湿地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湿地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以西溪湿地公园为例 摘要:在以西溪湿地公园为例的分析下,我们了解到在湿地景观生态规划过程中,景观的结构和功能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提高景观结构紧凑性和功能强大化,才能最终建立起完善的 区域生态景观系统,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完善生态景观系统,突出景观生态特征,把生态景观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当作最重要的任务。在西溪湿地公园建设开发中,完全按照景观生态学,遵循“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使整个景观结构布局处于自然状态。关键词:景观生态学西溪湿地景观格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日益受到重视。城市湿地逐渐成为城市生态文明的象征和维持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景观系统之一[1]。为此,近年来许多城市试图通过建立城市湿地公园的方式,保护、恢复和利用湿地,并探索一条协调城市化过程中的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区域发展模式[2]。目前,城市湿地公园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湿地类型,国际上尚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城市湿地公园是集湿地生态保护、生态观光休闲、生态科普教育、湿地研究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型主题公园得到普遍认可。 近几年,我国大陆城市湿地公园建设迅猛发展,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是,随着城市湿地公园的发展,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之间的矛盾关系日益凸显,甚至某些城市湿地公园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过度利用湿地开展生态旅游,已经制约了城市湿地公园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选择西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案例,以景观功能分类为基础,通过对景观结构的分析,来更好的了解湿地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 1景观生态学 1.1 景观生态学的由来和发展 景观生态学起源于中欧,1937年德国生物地理学家卡尔.特罗尔(Call.Trol1)在“航空象片制图和生态学的土地研究”一文中首次提出景观生态的概念,试图通过对航空象片的判读,把景观学的区域差异对比研究与生态学的结构、功能研究结合起来。进入70年代由于遥感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生态学与景观学研究的不断深化,生态领域当中的生态系统思想和生态动态思想也在不断变化,在景观规划、景观评估和景观变化方案预测等探讨和研究当中,景观生态学发挥的作用是比较大的。如今,景观生态学已经成为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浅析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浅析 发表时间:2015-11-30T16:44:48.783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7期供稿作者:惠凌 [导读]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时,要将道路景观融入到道路整体中,充分发挥道路景观的重要作用,采用合理的设计策略,保障城市道路景观工程建设质量。本文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策略进行简单分析。 惠凌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景观设计属于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时,要将道路景观融入到道路整体中,充分发挥道路景观的重要作用,采用合理的设计策略,保障城市道路景观工程建设质量。本文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策略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城市道路;道路景观;景观设计;设计策略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交通建设规模逐渐扩大。道路景观作为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规模也同时增大。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从引导功能和景观形象等多方面考虑,尽量为城市建设增加感性色彩。 二.城市市政道路景观设计的原则 1.尊重城市历史的原则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尊重历史、继承和保护历史遗产,同时也要向前发展。需要探寻传统文化中适应时代要求的内容、形式与风格,塑造新的形式,创造新的形象。 2.注重安全性的原则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首要原则,充分考虑行车视距,满足交通安全的需要。利用植物引导视线的功能,设计出具有引导作用的植物空间,树种上选择根系不破坏路基品种。 3.保持整体性的原则 从城市整体出发,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体现城市的形象和个性;从道路本身出发,将一条道路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统一考虑道路两侧的建筑物、绿化、街道设施等。 4.因地制宜的原则 利用现有道路绿化成果,并与现有绿化以及道路整体环境融为一体。根据当地气候和道路环境条件的不同,尽可能减少工程量的前提下,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树木。 5.道路绿化生态原则 在保证生态适应性的前提下,即植物具有抗逆性强、生长发育正常、病虫害少以及易繁殖等性状,又具有水土保持能力强,生物防护性能好的。 6.连续性原则 道路景观设计就是要将道路空间中各景观要素置于一个特定的时空连续体中加以组合和表达,充分反映这种演进和进化,并能为这种演进和进化做出积极的贡献。 7.科学性与艺术性原则 道路绿化设计与一般的绿地设计有所不同,它是动态的绿化景观,要求简洁明快、层次分明,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享受到“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的意境。 8.经济实用性原则 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在达到绿化、美化目的同时,也应充分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选择植物时本着易采购、易施工、易管护及造价低的原则。 9.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主张不为局部的和短期的利益而付出整体的和长期的环境代价,坚持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发展相统一。 三.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策略 1.基本设计策略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不仅要考虑行人的安全,视觉效果,还要注意交通安全畅通,有引导车流的功能。城市道路景观设计需要从景观和引导功能多方面综合考虑。这样才能给城市注入更多的感性色彩。 城市快速路因为行车速度快,主要承担机动车交通,速度快、流量大、路途广、车距大是这一道路的特征,交叉口多为封闭或立体交叉。景观设计时,就要考虑使用者动态、连续的大宽度视野,应有一种韵律和节奏感,减少行车疲劳。 城市主干道呈现间断流、不连续、短途特点。一般是分出机动车、非机动车、人行道这三种隔断,交叉口大多为平面交叉,由红绿灯控制或者由交警指挥,重要街口是景观带最好的布局地点,这样的地点对景观会有很大的影响,也代表这一地方的特点。道路特点是机动车道行车速度高,在交叉口处行车速度低。那么道路景观的设计上,就要把中央分隔带进行安全性最高化的设计,同时也要考虑非机动车流与行人需求。而对于道路两边的景观设计主要考虑慢速车流与行人边走边欣赏的需要,景观设计要体现细腻、细致、能够品味,同时还要体现整体城市特点,不能破坏城市规划与风格。针对城市主干道的道路景观设计,效果图如下,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论文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论文 引言 道路绿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在很早就开始在路边种树,有了进行道路绿化的意识。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就命令在所有街道旁都要种上树,地方官吏就遵旨在他出巡行进的道路上,清水泼街,黄土垫道,在道路两侧种植树木。XX作为六朝古都,早在元朝建大都之时,就在“市”的道路两旁种植树木;随着“三海”水系的形成,在河岸路旁也植了树,初步有了绿化与湖光山色相辉映、游乐与园林景观相交融的景色。栽植树木不仅给道路增加了艺术感染力,丰富了道路的园林景观。 解放前我国城市道路狭窄,路面质量差,有的人行道虽宽,但很少植树,只有少数几条道路上种了树,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道路绿化的雏形。解放以后,随着城市现代化道路交通的发展,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带来了城市现代化和城市道路建设的突飞猛进,我国道路绿化为适应新的功能要求,在不断的创新中发展提高,出现了一条又一条绿化带宽阔、层次丰富、林荫夹道、景观多样、芳草如茵、行车通畅、行人舒适的现代化城市道路,形成了多行密植、层次丰富,落叶树与常绿树相结合,绿化与美化相结合,

用大树绿化城市道路等XX城市道路绿化的特点与特色。 一、道路绿化在现代化城市中的功能及在大园林中的作用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尽情地享受到现代化带来的各种文明,与此同时也导致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密集、人工设施的充斥、机动车辆的增长、自然环境的污染等这些对环境的人为改变,使原有区域的碳氧平衡、水平衡、热平衡等因素随之改变。平衡被破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正在越来越突出地凸现出来。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逐步认识到,要在接受大自然赠与的同时,必须要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在城市中,特别是车辆拥挤的道路、立交桥和交叉路口等这些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大量种树、栽花、种草能起到人为强化自然体系的作用,利用绿色植物特有的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功能;吸收有害物质,减轻空气污染的功能;除尘、杀菌、降温、增湿、减弱噪音、防风固沙的功能等等生态效益,应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根本出路。 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在大部分的城市中,道路的面积约占所有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kevin Lych 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把构成城市意象的要素分为五类,即道路、边沿、区域、结点和标志,并指出道路作为第一构成要素往往具有主导性,其它环境要素都要沿着它布置并与它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湿地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湿地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湿地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以西溪湿地公园为例 摘要:在以西溪湿地公园为例的分析下,我们了解到在湿地景观生态规划过程中,景观的结构和功能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提高景观结构紧凑性和功能强大化,才能最终建立起完善的区域生态景观系统,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完善生态景观系统,突出景观生态特征,把生态景观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当作最重要的任务。在西溪湿地公园建设开发中,完全按照景观生态学,遵循“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使整个景观结构布局处于自然状态。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西溪湿地景观格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日益受到重视。城市湿地逐渐成为城市生态文明的象征和维持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景观系统之一[1]。为此,近年来许多城市试图通过建立城市湿地公园的方式,保护、恢复和利用湿地,并探索一条协调城市化过程中的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区域发展模式[2]。目前,城市湿地公园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湿地类型,国际上尚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城市湿地公园是集湿地生态保护、生态观光休闲、生态科普教育、湿地研究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型主题公园得到普遍认可。 近几年,我国大陆城市湿地公园建设迅猛发展,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是,随着城市湿地公园的发展,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之间的矛盾关系日益凸显,甚至某些城市湿地公园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过度利用湿地开展生态旅游,已经制约了城市湿地公园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选择西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案例,以景观功能分类为基础,通过对景观结构的分析,来更好的了解湿地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 1景观生态学 1.1 景观生态学的由来和发展 景观生态学起源于中欧,1937年德国生物地理学家卡尔.特罗尔(Call.Trol1)在“航空象片制图和生态学的土地研究”一文中首次提出景观生态的概念,试图通过对航空象片的判读,把景观学的区域差异对比研究与生态学的结构、功能研究结合起来。进入70年代由于遥感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生态学与景观学研究的不断深化,生态领域

浅析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

浅析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 发表时间:2015-12-30T10:33:26.923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9期供稿作者:朱锋 [导读] 江苏绿洲建筑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海南省海口市对城市道路景观的内外方面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以便将一个和谐的城市环境系统营造出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朱锋 江苏绿洲建筑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海南省海口市 570125 摘要:本文通过简要分析我国城市道路园林景观发展历史及特点,对目前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作了初步的分析,并就现今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提出了解决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城市道路;园林景观;现状;方法 一、前言 作为城市当中的意象结构元素里面的主导元素,道路是人们对城市进行认识的主要感觉场所和视觉场所。而道路园林则是城市园林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到的带状环境区域,同时也是真实反映城市个性和城市样貌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与周边的交通环境、建筑环境有效的融合为一体,道路园林艺术以及它的功能和生态都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完善。 主干道路效果图 二、我国城市道路园林景观发展历史及特点 1、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基本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建设非常迅速,而且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城市的面貌。然而城市景观都只是局部进行布置,也存在临时改造的情况。就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现状来看主要如下: (1)还未完善功能设施。主要反映在道路交通环境中只考虑对道路交通要求,不够重视道路两侧各种设施建设和美化设计,如交通标志和照明等。 (2)整体环境质量比较差。其表现主要有:没有健全道路绿化系统,道路两旁的一些建筑整体上比较杂乱,往往比较随意地布置一些车站站牌和广告箱等,缺乏系统、标准的设计。 (3)就城市道路环境来看,往往比较注重车子而不是人。遇到交通繁忙时候,不少路段的停车点都很欠缺,这就导致停车将人行道挤占了。 (4)城市街道建设整体上没有什么个性,在空间上,不论是色彩、材料还是形式等方面,相似度都比较高,缺乏可识别性等。 究其原因,有来自历史、观念方面的,也有经济方面的问题等,最终导致城市道路景观在设计上欠缺统一性和整体性。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可以将良好的公共活动空间为居民营造出来,所以必然能够实现持续发展。 人行道植物景观效果图 2、城市道路园林景观特点 目前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通常都是以园林植物作为景观的载体,同时道路景观主要针对的运动过程中的人群,所以需要更好的展现出景观的动态性。在设计时需要在绿化带内对植物进行有序的配置,展现出动态韵律,使其为道路增添相对动态的景观带,给行人带来良好的动态视觉美感。相对于公园园林景观来讲,城市道路园林景观需要具有动态性,所以在进行景观配置时需要符合以下要求。 首先,需要做到以人为本,确保安全。景观在装点城市环境的同时,其欣赏者主要是人,这就需要在景观配置时需要充分的考虑人的需求。特别是道路景观,更需要充分的保障行车的安全性,利用景观效果还减弱汽车眩光所带来的影响,有效的缓解司机长时间驾车视觉上的疲劳感,为行车和行人打造一个舒适、安全的道路环境,充分的体现出景观配置上的人文关怀。 其次,道路园林景观配置要充分的考虑到动态美及生态美。道路园林景观具 有一定的功能性,为城市的生态环境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也不能忽视道路园林景观的艺术性。道路园林景观作为动态景观,其属于视觉运动变化中的景观,所以需要对景观变化的尺度进行充分的掌握,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视觉变化的速度。 最后,在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时要履行因地制宜原则。这就需要在进行植物选择时,尽量选择本土树种和植物,因为这类树种和植物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更易于成活。同时还要确保所选择的植物具有较好的观赏性,对其进行合理搭配,特别是需要选择一些具有较好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