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厚变薄CPA考试教材2003版-会计

从厚变薄CPA考试教材2003版-会计

从厚变薄CPA考试教材2003版-会计
从厚变薄CPA考试教材2003版-会计

《从厚变薄CPA考试教材系列》2003版

会计

cpa考试税法版面版主

帮主及视野版权所有

及作者版权所有。未经作者许可,不可部分或全文转载到中国会计视野网站外任何

写在前面

自我介绍:石现璋(网名"帮主"),石家庄人,1975年出生,2002年开始参加CPA考试,当年全军覆没,2003年计划还报考这三科

《从厚变薄CPA考试教材2003版》系列是我的学习笔记,它是在仔细钻研教材的前提下,以《从厚变薄CPA考试教材2002版》为基础,参考了诸多资料及网上资料,当然还有数不尽的网友的热心帮助。今年此系列笔记包括会计、税法、财务成本管理这三科的,其它科的因为没有参加考试未做,网友们不要再来信、发消息索取了。三科的笔记整理完成后,将放在中国会计视野下载中心(https://www.doczj.com/doc/7e12893427.html,)供免费下载。

提醒大家,学习要首先树立一种独立学习意识,不要对某些资料和某些人过分偏执(包括我的从厚变薄系列),学习要以教材为主,在理解的基础上适当的做做总结,然后再找一些题,特别要找一些与考试难度相当的题来检测学习的效果,切记不要以会做题为目的,而要以掌握教材内容为根本,不可本末倒置。正确处理好教材与辅导书、习题的关系非常重要。

另外要避免漫无目的的学习,做好学习计划,按计划进度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这是我的学习计划,供参考:

第1-11周(04.14-06.29):研读教材,参加视野远程教育,做做章节性的习题.总结学习笔记-《从厚变薄CPA考试教材2003版-会计、税法、财管》。

第12-18周(06.30-08.17): 多做有相当于考试难度的习题(历年考题、北注轻松过关1、远程教育题)。重点问题,重点攻关,总结典型题目。

第19-22周(08.18-09.15):做模拟题,查漏补缺,细读《从厚变薄》笔记。

还有一条,不要依赖电脑,它的学习效果远不及纸介质效率高。因为我的注意力常常会被电脑大大分散掉,比如看看新闻、整理磁盘、优化系统什么的。而传统纸介质学习则能做到专心至致、心无旁鹜。

我的个人网页地址是https://www.doczj.com/doc/7e12893427.html,,放了一些学习资料在上面,大家有时间就去看看。联系邮箱:bangzhu@https://www.doczj.com/doc/7e12893427.html,

近年及以后考试难度将逐年加大,主观题比重达到50%-80%的目标,这是一种出题趋势,还体现在题目的综合性上,一是跨章章节,二是跨学科,目的是要考综合考核考生的执业水平和执业能力,避免高分低能现象。

CPA考试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教材本年新增的内容,99%必考

第一章总论

一、四个会计前提

1、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如合伙经营活动);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某一单位或企业中的一个特定的部分(如企业的分公司、企业设立的事业部);可以是单一企业,也可以是由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

2、持续经营:历史成本、折旧都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基础上的。

3、会计分期:由于有了会计期间,才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由于有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才产生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记账的基准。

4、货币计量

我国一般企业均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外商投资企业也可以采用某一外国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报表应折算为人民币。

二、十三条会计原则:(容易出客观题)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进行会计核算的指导思想和衡量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

1、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

①、客观性原则:会计核算要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没有强调合法性

②、可比性原则:(掌握)

要求会计核算按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企业之间指标口径一致,横向之间相互可比

③、一贯性原则:(掌握)

要求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变更条件:A、法律、法规要求;B、更恰当反映

④、相关性原则:要求会计信息能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⑤、及时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

⑥、明晰性原则:是要求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应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2、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

①、权责发生制原则: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的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作为本期收入或费用;凡不属于当期的收入或费用,即使款项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当的期收入或费用。

收付实现制是以实际收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或费用的依据。(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的非经营业务)

②、配比原则:同一会计期间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在同一会计期间确认

权责发生制原则与配比有关,它是为配比准备条件的,以便配比结果正确。

③、历史成本原则:要求各项资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一律不得自行调整资产帐面余额。

******资产发生减值的,可按规定提取相应的减值准备

及作者版权所有。未经作者许可,不可部分或全文转载到中国会计视野网站外任何

④、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掌握)

凡只使本年度受益的,作为收益性支出;使几个年度受益的,作为资本性支出

3、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

①、谨慎原则:(掌握)

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可提八项准备,但不得设置密秘准备!

②、重要性原则:(掌握)

在会计核算中应当区别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重要的会计事项应单独核算、单独反映;不重要的会计事项,可适当简化处理

③、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掌握)

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不能仅根据法律形式进行核算和反映。例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售后回购、关联方关系的判断等。

三、六大会计要素

1、资产的三个特征,缺一不可(掌握)

①、直接或间接地带来经济利益

②、企业所拥有、或企业所控制的

③、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

2、负债的两个特征:①、清偿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②、过去形成

3、所有者权益=股东投入+经营盈余

4、收入(掌握)

①、日常经营活动中产生,不是从偶发的事件或交易中产生。(只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它业务收入。而“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则不能计入范畴)

②、三种来源:A、销售商品、提供劳务;B、让渡资金使用权;C、让渡无形资产使用权。不在列的如出售无形资产计入“营业外收入”

5、费用:要与当期收入相配比。

6、利润:分清几个概念: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第二章货币资金及应收项目

一、现金

1、使用范围

总原则:不能或不便使用银行支付的情况下使用,如:支付给个人的各种款项、零星支出等。

2、现金长款的处理

发现长款时:

借: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一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查明原因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一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贷:其它应付款一应付现金溢余(应收支付给有关人员和单位的)

营业外收入一现金溢余(无法查明的部分,经批准后核消) 3、现金短款的处理

发现短款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一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贷:现金

查明原因

借:其它应收款一应收现金短缺款(应收责任人赔偿的部分)

其它应收款一应保险赔款(应收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

管理费用一现金短缺(无法查明的部分,经批准后核消)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一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4、备用金的两种核算方法

①、在“其它应收款”科目核算

②、专设“备用金”科目

拔款时:

借:备用金

贷:现金

日常支出时,不再通过“备用金”科目:

借:管理费用等

贷:现金

收回时:

借:现金

贷:备用金

二、银行存款

1、银行汇票:适用:先收款、后发货或钱货两清的商品交易。付款期限:1个月。

2、银行本票:见票即付。付款期限2个月。

3、商业汇票(期限:同交易双方商定,最长不超过6个月),可贴现。

①、商业承兑汇票:非银行付款人承兑

②、银行承兑汇票:开户人签发,银行承兑,手续费万分之五。

4、支票:同城结算,付款期限:10天

5、信用卡

6、汇兑:异地结算,分信汇、电汇两种。

7、委托收款:适用收取电费、电话费等公用事业费款项

8、异地托收承付:(必须是商品交易)托收起点:1万元,新华书店系统起点为1000元。

拒付理由:

①、未达成托收承付结算方式协议的、

②、提前或逾期交货的。

③、到货地址未按合同。

④、代销、寄销、赊销。

⑤、验单付款,货物与合同不符,或验货单与货物不符。

及作者版权所有。未经作者许可,不可部分或全文转载到中国会计视野网站外任何

⑥、验货付款,货物与合同或发货单不符的。

⑦、货款已经支付或计算错误的款项。

9、信用证:国际结算方式,仅限于商品交易。

10、货币资金的控制:职责分工、交易分开、内部稽核、定期轮岗。

11、存放银行的存款,如果因银行破产发生损失,应将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三、其它货币资金

指:已经指定了特定用途的银行存款,改了个科目名称而已

1、外埠存款:外地临时或零星采购时,汇往采购地开立存款专户的款项。

汇出时:

借: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贷:银行存款

采购时:

借:商品采购等

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将多余的资金转回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货币资金

2、银行汇票存款

使用会计科目:“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

3、银行本票存款

4、信用卡存款“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

5、信用证保证金存款

6、存出投资款

在“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而不是在“其它应收款”反映。

7、在途货币资金

四、应收票据

1、概念:仅限于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2、计价

①、不带息的应收票据:按面值

②、带息的应收票据:(中期和年末才计价)面值+计提的利息

③、到期不能收回的:按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不再计息

④、不对应收票据计提坏账准备!!(与《税法》要求不同)

3、核算

①、收到时:

借:应收票据 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等 100

②、期末计息时:(“期”并非专指一个月,它是指中期,可以是月、季、半年、年)

借:应收票据 2

贷:财务费用 2

③、到期收回时:

借:银行存款等 104

贷:应收票据 102

财务费用 2

④、到期收不回时:

借:应收账款 104

贷:应收票据 102

财务费用 2

4、应收票据的转让

借:物资采购 104 (到期票面+利息)

贷:应收票据 102 (目前账面价值)

财务费用 2 (提足到期利息)

5、贴现:贴现息=到期值×贴现率×贴现期

①、贴现时:

借:银行存款 96(贴现所得款)

财务费用 8(贴现息)

贷:应收票据 102(目前账面价值)

财务费用 2(提足到期利息)

②、到期承兑人未支付时:

借:应收账款 104

贷:银行存款 104

③、到期承兑人未支付、本单位账面余额不足时:

借:应收账款 104

贷:短期借款 104

五、应收账款

1、商业折扣:应收账款应按扣除商业折扣后的实际售价确认

2、现金折扣:(总价法)

①、购销业务发生时:

借:应收账款 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等 100

②、实际发生现金折扣时:

借:银行存款 98

财务费用 2

贷:应收账款 100

3、账务处理:

借:应收账款 12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 17

银行存款 3(代垫运费等)

六、坏账

1、坏账损失的确认

及作者版权所有。未经作者许可,不可部分或全文转载到中国会计视野网站外任何

有确凿证据表明(如:撤消、破产、资不抵债、现流严重不足等)应收款项确实无法收回时,经股东大会等类似权力机构批准,作为坏账损失。

2、计提坏账准备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除有确凿证据表明(如:撤消、破产、资不抵债、现流严重不足、严重自然灾害、3年以上的等)应收款项不能或收回可能性不大外,以下情况不得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A、当年发生的

B、计划债务重组的

C、与关联方发生的

D、其它已逾期、但无确凿证据表明不能收回的

②、预付账款转来“其它应收款”的,提

③、应收票据在未转入“应收账款”之前的,不能提

④、《会计》与《税法》坏帐准备计提基数的区别:

A、会计:“应收账款”+“其它应收款”科目余额,不论是否购销活动形成

B、税法:“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科目余额,仅限于购销活动形成的

3、坏账损失的核算:

①、坏账损失核算有两种方法:备抵法和直接转销法,我国规定:必须使用备抵法(金融保险业例外)

②、对本年应提坏账准备金额的理解(以百分比法为例):不管现在“坏账准备”科目余额是多少,在期末必须把余额调整为:“期末应收款项余额×比例”

比如年初“坏账准备”科目余额是300,本年末应收款项余额为100,000,那么本年应这样做:

借:管理费用 200

贷:坏账准备 200(补足500)

③、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

A、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

B、账龄分析法

C、销货百分比法

4、在会计核算上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A、已确认并已转销的坏账损失,如果以后又收回,应及时借记和贷记该项应收账款科目,而不应直接从银行存款科目转入坏账准备科目。

B、收回的已作为坏账核销的应收账款,应贷记“坏帐准备”科目,而不直接冲减“管理费用”。

5、坏账准备的核算要注意:(引自:郑庆华2001)

①、如果坏账的核算方法由直接转销法改为为备抵法,应按会计政策变更处理;如果在备抵法下,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由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改为账龄分析法等,应按会计估计变更进行会计处理,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②、计提坏账准备的基数是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应收票据到期未收回,转入应收账款后可计提坏账准备;预付账款不符合其性质,转入其他应收款后,可计提坏账准备;

③、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余额百分比法使用较多,账龄分析法较准确。例9说明了坏账准备如何计提,如何冲销,如何补提,一定要搞透;其他七大准备比照着做,可提高

学习效率。

七、预付账款

1、一般应专设“预付账款”科目核算,对于预付账款不多的企业,可记入“应付账款”科目,但编表时必须将“预付账款”单独列示。

2、如有确凿证据表明预付账款已经不符合预付性质,或无望收到货物时,应转入“其它应收款—预付账款转入”科目。计提坏账准备

八、其它应收款

核算范围其他应收款是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以外的应收和暂付的款项

第三章存货

一、存货的概念

1、核算范围

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商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受托代销商品

2、以下两项不作为存货核算:

①、为建造固定资产等各项工程而储备的各种材料

②、企业的特种储备、国家指令性专项储备

二、存货的确认条件

1、存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几点说明:

①、代销商品问题:委托方、受托方都算作存货

★★★补充(了解)郑庆华:受托方的处理

借:受托代销商品

贷:代销商品款

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受托代销商品作为存货的增项,代销商品款作为存货的减项,同时增减相同金额,对存货金额的影响为零。这是很特殊的处理方法。

②、在途商品问题:主要看所有权的转移

③、未来购买约定问题:不符合存货的确认条件,不算

三、取得存货:(按实际成本核算)

适用:规模小、品种少、采购少。

1、购入(以原材料为例):买价加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运输途中合理损耗、入库前挑选整理费和按规定应计入存货成本的税金及其他费用。

①、发票与材料同时到:

借:原材料 100

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 17

贷:银行存款 117

及作者版权所有。未经作者许可,不可部分或全文转载到中国会计视野网站外任何

②、发票先到,

借:在途物资 100

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 17

贷:银行存款 117

******如果有运费:

借:在途物资 9.3

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 0.7

贷:银行存款 10

材料后到

借:原材料 109.3

贷:在途物资 109.3

③、材料先到、发票后到:先不入账,待发票到时再正式入账;如果月末发票还没有到,需暂估处理,下月初红字冲回。

借:原材料(暂估价)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2、自制(入账价值=实际支出)

借:原材料

贷:生产成本

3、委托加工物资:按实际耗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成本以及加工费、运杂费、保险费、和按规定计入成本的税金入账

①、拔付加工物资时:

借:委托加工物资 1000

贷:原材料 1000

②、支付加工费、增值税时:

借:委托加工物资 800

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 136

贷:银行存款 936

③、支付消费税(看清计算方法,消费税与增值税计算基础相同):

A、收回委托加工物资后直接用于销售的:

借:委托加工物资 200(=(1000+800)/(1-消费税率)×税率)

贷:银行存款 200

B、收回委托加工物资后用于再生产的:

借: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200

贷:银行存款 200

***消费税的计算是个难点,一定要理解。各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越来越强,这也是为了增强CPA们的执业水平,避免纸上谈兵。(有兴趣可去https://www.doczj.com/doc/7e12893427.html, 去下载我整理的《从厚变薄CPA考试教材2003版-税法》,第三章是消费税,有详细讲解)

④、收回时:

借:库存商品(或:原材料)

贷:委托加工物资 (转平)

4、投资者投入

借:原材料 100

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 17

贷:实收资本(股份企业为“股本”) 117

5、接受捐赠:

确认价值优先顺序:A、有关凭据上标明的金额+相关税费

B、同类或类似存货的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相关税费;

C、或者该存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终值,不是现值)

借:原材料 (实际成本+相关税费)

贷:资本公积 (差额)

递延税款 (实际成本×现行税率)

银行存款 (相关税费)

******外商投资企业接受损赠的:

借:原材料

贷:银行存款(实际支付的相关税费)

待转资产价值

6、接受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债方式取得或以应收款项换入的存货:

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可抵扣的进项税+相关税费。涉及补价的,按以下规定:

①、收到补价:债权的账面价值-可抵扣的进项税+相关税费-补价

②、支付补价:债权的账面价值-可抵扣的进项税+相关税费+补价

7、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存货:

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可抵扣的进项税+相关税费。涉及补价的,按以下规定:

①、收到补价: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可抵进项税+相关税费+应确认的收益-补价

②、支付补价:,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可抵进项税+相关税费+补价

8、盘盈的存货:按相同或同类存货的市场价格作为实际成本

①、发现时:

借:原材料或库存商品等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②、经有关部门批准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四、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1、个别计价法

2、先进先出法:物价上涨时,会高估当期利润和存货价值;反之……

3、加权平均法:

存货单位成本=[月初结存金额+∑(本月各批收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收货的数量)]÷(月初结存数量+本月各批收货数量之和)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存货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4、移动平均法:

及作者版权所有。未经作者许可,不可部分或全文转载到中国会计视野网站外任何

存货加权单价=(原有存货成本+本批收货的实际成本)÷(原有的存货数量+本次收货数量)

本批发货成本=本批发货数量×存货加权成本

5、后进先出法:在物价持续上涨时期,使当期成本升高,利润降低,可以减少通货膨胀对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也是会计实务中实行稳健原则的方法之一

五、发出存货的核算(实际成本法)

1、领用原材料

借:生产成本(期间费用、在建工程等)

贷:原材料

******如果用于在建工程、职工福利等项目,对应的增值税进项税要转出

借:在建工程(应付福利费等)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转出)

2、出售原材料:计入“其它业务收入”

3、发出包装物的核算

①、生产领用:同原材料处理

借:生产成本

贷:包装物

②、随同产品出售

借:营业费用 (不单独计价时)

其它业务支出 (单独计价时)

贷:包装物

③、出租、出借

A、第一次领用新包装物时

借:其它业务支出 (出租时)

营业费用 (出借时)

贷:包装物

出租、出借金额较大时可分期摊销

B、收到租金,计入“其它业务收入”

C、收到出租、出借押金,记入“其它应付款”

D、逾期末退包装物,没收押金,

借:其它应付款

贷:其它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

******如果要交消费税(视所包装的产品而定,例如:烟、酒)

借:其它业务支出

贷:应交税金一应交消费税

E、报废时,

借:原材料

贷:其它业务支出 (出租时)

营业费用 (出借时)

4、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

①、一次摊销法:领用时计入期间费用

②、五五摊销法:领用时先摊一半,报废时再摊一半

③、分次摊销法:按使用次数分摊

六、存货的简化核算方法一计划成本法

1、规定存货的分类和计划成本。计划成本一般年内不作调整。

2、平时采购时:

借:物资采购 100(实际成本)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17

贷:银行存款等 117

3、收入存货以计划成本入账、差额计入“材料成本差异”,分类登记。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差额)

贷:物资采购(实际成本)

4、平时领用、发生按计划成本计算,

借:有关成本费用科目

贷:原材料

5、月底计算分摊计算材料成本差异。

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成本差异+本月购入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借:有关成本费用科目(蓝或红数)

贷:材料成本差异(蓝或红数)

******郑庆华的总结(2001):计划成本法的关键是材料成本差异,要记住两句话:发生时(购入时)超支额记在材料成本差异的借方,节约额记在贷方;

转出时(发出时)一律从贷方转出,转出超支额用蓝字,转出节约额用红字。

七、商品流通企业发出存货的方法

1、毛利率法(主要适用于商业批发企业)

根据本期销售净额乘以上期实际(或本月计划)毛利率匡算本期销售毛利,并计算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结存

销售净额=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扣

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

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

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入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注意该法在每季度的最后一个月,应按照其它计价方法(如:最后进价法),先计算月末存货成本,然后倒挤该季度的销售成本,再计算第三个月结转的销售成本。

2、零售价法 (商业零售企业广泛采用):平进购进、储存、销售按售价记账,售价与进价的差额通过“商品进销差价”核算

成本率=(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期初存货售价+本期购货售价)

及作者版权所有。未经作者许可,不可部分或全文转载到中国会计视野网站外任何

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售价总额×成本率

本期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八、存货数量的盘存

1、实地盘存制:主要优点是简化存货的日常核算工作

2、永续盘存制:优点是有利于加强对存货的管理

3、存货盘盈盘亏的处理

①、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核算,注意,此科目在结帐前必须转平。两种情况:

A、如果已经董事会等类似权力机构批准,转入损益等,不用披露;

B、如果未经董事会等类似权力机构批准,会计应先自行处理,转入损益等,同时在附注中披露;如果次年批准的结果与自行处理不一致,则要调整次年的年初数。

②、存货盘盈

借:原材料(包装物等)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盘盈的存货,通常是由收发计量或计算上的差错所造成的,可冲减管理费用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③、对于购进的存货发生非正常损失引起盘亏存货应负担的增值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净损失经批准应计入“营业外支出”。

九、存货的期末计价

1、可变现净值=存货估计售价—至完工估计将发生的成本—估计销售费用—相关税金

存货跌价准备应按单个项目来计提,

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按存货类别计量成本与可变现净值

2、可变现净值中估计售价的确定:

①、为执行销售合同或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以合同价作为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

②、如果持有存货多于销售合同定购数量,超出部分应按一般售价作为计量的基础。

③、没有合同约定的存货可变现净值以一般销售价或原材料的市场价作为计量基础

3、材料存货的期末计量

①、对于用于生产而持有的材料等

A、如果生产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预计高于成本,则该材料应当按成本计量。

B、如果材料价格的下降,则该材料应当按可变现净值计量。

②、对于用于出售的材料等,需将成本与根据材料估计售价确定的可变现净值相比。

4、期末如果发现了以下情况之一,应考虑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①、市价持续下跌,并在可预见的将来无回升的希望;

②、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

③、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的库存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价值;

④、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⑤、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5、计提方法:

①、单项法

②、分类法

③、系列合并法

******不可以对存货整体计提跌价准备

6、存货跌价准备的计算

每一会计期末,比较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计算出来的应计提的准备然后与“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进行比较,若应提数大于已提数,应予以补提;反之,应冲销部分已提数。

7、存货跌价准备的账务处理

①、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不作账务处理。

②、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必须在当期确认存货跌价损失

提取和补提存货跌价损失准备时:

借:管理费用--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贷:存货跌价准备

冲回或转销存货跌价损失,作相反会计分录。处理方法与坏账准备类似

第四章投资

一、短期投资

1、范围:主要包括各种证券投资,如股票、债券、基金

2、特征:①、随时变现;②、不准备长期持有。

3、初始投资成本

①、构成: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买价、交易税金、手续费等。

②、两项要排除在初始投资成本外:

A、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

B、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

******未到期的,包含在初始投资成本中。

4、收到股利和利息

①、收到上述AB两项的,冲减已记录的应收利息或应收股利

借:现金

贷: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

②、其它情况下不确认投资收益,只冲减短期投资账面价值,处置时才确认收益。

借:现金

贷:短期投资

5、期末计价:

①、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三种方法:

A、按投资总体计提;

及作者版权所有。未经作者许可,不可部分或全文转载到中国会计视野网站外任何

B、按投资类别计提;

C、按单项投资计提

②、如果某项短期投资占整个短期投资10%及以上,则必须单项计提跌价准备。

③、当期应提的短投跌价准备(=当期市价低于成本的金额—已提数),计入当期损益

借:投资收益—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贷: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6、处置:现在才体现短投在整个持有期间的总收益

借:现金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单项计提时)

贷:短期投资

投资收益

******总体计提或按类别计提的跌价准备,现在不用管,月底再一起调整。

二、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

总原则:按支付净额确定。但不包括:评估、审计、咨询费,也不包括已宣告未领取的现金股利

1、以现金购入的:

初始成本=价款+税+费用-已宣告未领取的股利

2、抵债方式:初始投资成本=债权-坏帐准备+税+费用±收到/支付的补价

3、非货币性交易:

支付补价的:初始投资成本=换出资产帐面价值+税+费用+补价

收到补价的:初投成本=换出资产帐面价值+税+费用-补价±应确认损失/收益 4、由于追加投资,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核算的

初投成本=追溯调整后的账面价值(不包括股权投资差额)+追加投资成本

三、新投资成本

1、收到分配的投资前累积盈余:

新投资成本=初始成本-收到的现金股利

2、权益法下,

新投资成本=初始成本±股权投资差额

3、减少股份,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

新投资成本=被投资企业权益份额

四、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

1、适用:对被投资单位无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时。(一般来说,<20%;如果虽≥20%,但不具有重大影响时,采用成本法=(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2、入账价值:以取得时的初投资成本入账

3、投资年度现金股利的处理

①、如果用来分配股利的净利润是投资前产生的,冲减投资成本。如果用来分配股利的净利润是投资后产生的,确认收益。

②、不易分清的:

借:应收股利 (当年现金股利)

借或贷:长期股权投资—X企业 (差额)

贷:投资收益 (应享有净利润比例)

4、投资年度以后的现金股利的处理

①、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投资后累计现金股利-投资后至上年底累计净损益)×持股比例-已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

②、应确认的投资收益=当年获得的现金股利-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

******教材74页要注意的4点,都仔细看一看,理解了;重点注意:若被投资单位当期未分派股利,即使“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为负数,也不确认当期投资权益和恢复初始投资成本。

五、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

1、适用: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时(一般来说,>20%;如果虽≤20%,但实质上具有重大影响时,采用权益法)

2、账务处理

①、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

A、股权投资差额=初始投资成本—权益份额此时,新成本=权益份额

******如果这个差额是负数,计入资本公积,不存在摊销问题

B、合同约定投资期限的,在期限内摊销;无规定的,10年以内摊销。

借:长期股权投资—X企业(投资成本) (被投企业权益份额)

长期股权投资—X企业(投资差额) (差额)

贷:银行存款 (初始投资成本)

借:投资收益—股权差额摊销

贷:长期股权投资—X企业(投资差额)

②、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的处理

不管被投企业盈亏,当年分得利润都在“长期股权投资—X企业(损益调整)”科目

被投单位实现净损益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X企业(损益调整) (当年净利润比例)

贷:投资收益 (当年净利润比例) 宣布分派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 (应得金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X企业(损益调整) (应得金额)

******注意的几个问题:

A、确认净亏损时,以账面价值减至零为限

******账面价值=投资成本±投资差额±损益调整—跌价准备

B、净损益只通过“长期股权投资—企业(损益调整)”科目

C、亏损时,使账面价值降至初始投资成本以下时,暂停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

D、计算净损益份额时,以取得股权后的发生数为基础。

E、应扣除不能享有的被投资企业的净利润,如职工福利基金等。

F、如果年度内投资的持股比例发生变化(变化前后都是权益法核算),应该分段计算应享有的份额

③、非净损益原因权益变动的处理

及作者版权所有。未经作者许可,不可部分或全文转载到中国会计视野网站外任何

A、被投单位受赠的

a.受赠资产:

借:长期股权投资—X企业(股权投资准备)

贷: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b.受赠现金:

借:长期股权投资—X企业(股权投资准备)

贷: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c.外商投资企业:

借:长期股权投资—X企业(股权投资准备)

贷:待转资产价值

年度终了,在受赠资产交纳所得税后,再按余额转入“其它资本公积”(只有被投企业为涉外企业时这样处理)

B、由于被投资企业增资扩股形成的资本溢价、外币资本折算差价、拔款、关联交易价差:

借:长期股权投资—X企业(股权投资准备)

贷: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3、几个问题:

①、中止权益法核算时,对中止前实现的净损益,仍按权益法调整账面价值,确认投资收益

②、重大会计差错,应追溯调整

③、因追加投资,由成本改为权益法的,对于新旧股权投资差额应分别计算、分别摊销

④、被投单位因变更、更正等调整留存收益的,也按相应期间投资比例计算调整。如果被投资企业的会计政策变更、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发生在投资前,并将累积影响数调整投资前的留存收益的,投资企业应相应调整股权投资差额。

六、成本法与权益法的转换(全书重点,这这掌握不了,考场就不要进去了)

1、权益转成本:按账面价值作为新的投资成本。如果分配转换前的利润,冲减投资成本。

借:长期股权投资一乙公司

贷:长期股权投资一乙(成本)

一乙(损益)

一乙(差额)

2、成本转权益:按追溯调整后确定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不含股权投资差额)加上追加投资成本等作为初始成本。

重点掌握:必考!!!步骤要点:

①、对原投资的追溯调整

A、计算投资时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

B、计算应分摊的股权投资差额

C、应确认的收益

D、对以前年度损益的累积影响数

借:长期股权投资一乙(成本)权益份额

一乙(损益)期间收益一期间差额分摊

一乙(差额)未分摊的差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一乙公司成本法下

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累积影响数

******括号里的三级科目不能像这样简写的,这里仅仅是为了排版方便。考试时这样写是不能得分的。

②、追加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一乙(成本)新增权益份额

一乙(差额)新增差额

贷:银行存款实际支付额

③、新、旧股权投资差额分别计算:

A、原来:按原摊销计划,在剩余摊销年限内摊销

B、新增:新订摊销计划,在会计制度规定的期限内摊销

******教材85页例19,非常典型,绝对要吃透

七、股票股利:

所有者权益总额不变,只是内部项目之间的变动。不能确认为收益

八、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处置收入与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投资收益。部分处置时,按比例确认。

九、长期债权投资

1、初始投资成本

①、初始投资成本=买价+税金、手续费-已到付息期未领的利息

②、如果税金、手续费金额较小,可直接冲当期投资收益,不记入初始投资成本

买入时

借: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面值)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

投资收益(或长期债权投资—债券费用)

贷:银行存款

计提利息时:

借: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债券利息收入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

2、溢折价的确定和摊销

①、溢价或折价=全部价款—相关税费—应计利息—债券面值

②、直线法摊销:每期摊销额相等

③、实际利率法摊销:

溢价购入:债券账面价值逐期减少,摊销额逐期增加

折价购入:债券账面价值逐期增加,摊销额逐期增加。

3、利息的处理

①、一次还本付息的:

及作者版权所有。未经作者许可,不可部分或全文转载到中国会计视野网站外任何

借:长期债权投资—应计利息

贷:投资收益

②、分次付息的:(注意:使用的科目是不同的!)

借: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4、处置:记得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十、可转换公司债券

在转换之前,记得提足到转换时之前的长期债券投资的利息

借:长期股权投资一A公司

贷:长期债权投资一可转换公司债券投资(面值)

一债券投资(应计利息)

十一、委托贷款

1、科目设置:“委托贷款”一级科目,下设“本金”、“利息”、“减值准备”二级科目

2、资产负债表中,按期限长短,分别在“短期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反映。

十二、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1、减值准备的计提条件

①、有市价的

A、市价持续2年低于账面价值

B、该项投资暂停交易1年或一年以上

C、被投资单位当年发生严重亏损

D、被投资单位持续2年发生亏损

E、被投资单位清理、清算或有其他不能持续经营的迹象

②、无市价的

A、因政策环境变化,可能导致被投单位出现巨额亏损。

B、被投资单位产品不适应市场变化,导致财务状况发生严重恶化

C、被投单位因市场竞争,财务状况、现金流量发生严重恶化,如清理、清算

2、核算:(与坏账准备的核算是一样的)

①、跌价准备分投资项目计提

②、当期应提的跌价准备(=当期市价低于成本的金额—已提数),计入当期损益

借:投资收益—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③、已确认的损失的价值又得以恢复的,在已确认损失的范围内转回

④、处理时,涉及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的,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第五章固定资产

一、固定资产的概念(标准有所放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