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的清代货币研究历程与成就

我的清代货币研究历程与成就

我的清代货币研究历程与成就
我的清代货币研究历程与成就

编者按研究古钱币在中国已经有一千数百年的历史,但是把钱币学作为一门学科来宣传来研究则是近二十年的事。近二十年来,钱币学研究借鉴历史学、考古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甚至应用了化学、物理学等科学分析的手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钱币学的学科建设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任何一门独立的学科,除了要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外,还必须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钱币学也是这样。版别研究的方法是钱币学独有的方法,但是在版别繁杂的宋钱和清钱的研究方面,对于版别所代表的确凿含意、版别划分的标准仍然缺乏深刻的认识。德国学者布威纳先生毕生研究清代钱币,他整理了大量的清代钱币实物,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特别是大量清代档案中的钱局铸钱报告,获得了大量的可靠的一手资料,他提出了清代钱币版别代表不同年份的观点,并据此排出了一个清代钱币年表。无论布威纳先生的结论是否完全正确,是否还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他的研究方法是值得重视和借鉴的。为此我们编译了布威纳先生的这篇文章,把他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介绍给钱币学界的同仁们,以期对钱币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有所推动。钱币是反映一个国家历史上经济状况的一面非常好的镜子。对于中国尤其如此。我一直致力于中国清代铸币研究,想知道为什么每一代皇帝的每一个钱局铸造的铜钱是如此不同,为什么有如此多的版别。不难猜测不同版别的铜钱可能是不同年份铸造的。但是要证明这点,并且按照年份来排列这些铜钱是相当困难的,我很快就发现为什么没有人尝试这样做了。一位慷慨的香港商人的资助奠定了我个人收藏的基础。此人从印度尼西亚进口了一批金属废料,并为其中的钱币额外附费。他允许我从这7吨总共约200万枚的钱币中挑选我所需要的。从宋代开始直到19世纪80年代,中国的钱币就陆续来到南洋地区当零钱使用,并且在印度尼西亚一直流通到20世纪40年代。幸运的是没有多少海外华人对特殊的中国钱币感兴趣,也就不会去收藏,所以一些比较罕见的品种仍然包括在这7吨钱币中。在取得一些最初的成功之后,我想将清朝的钱币排列在一个完整的帝国谱系之中。但是很快我就碰到了三个棘手的问题:1.在这些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大量中国钱币中,很少有咸丰钱,而且也没有其他人的收藏可供我研究那些缺失的钱币种类。2.在这些钱币中几乎没有新疆钱和西藏钱。3.乾隆朝的60年中,云南的9个钱局,北京7钱局,只田一个钱局标志。于是我决定出版我的到雍正朝为止的研究成果,书名为《1735年前的清钱》①。我努力获知每一件可能与钱币是怎样被实际铸造出来有关的事。对任何清钱,只有在我自己能估算清楚之后我才会稍感满意。这本书是多年以前出版的,但到目前为止,我只发现了一个错误的解释和漏掉了少许种类。接下来,我开始收集所有能得到的与钱币、货币制度、铸造和钱局有关的书籍文献,包括史料,当时的旅行者所写的见闻,中国和西方钱币的目录。毫不惊奇的,最有用的著作是《清朝文献通考》。《清朝文献通考》是一个“官方”的历史,严格删除令官方不悦的信息。基本上,该书记录了一些明显的事实,象某一个钱局何年开何年关。偶尔它也记录某一个钱局一年的铸钱串数。书中所有的解释引自奏折,但是罕有提及具体哪个奏折被批准或实际上被执行。我很快意识到自我研究清钱以来,从文献中得到的每一点资料,只是叙述了什么是应该发生的。文献上提供的一个钱局的开铸日期,仅仅意味着钱局被命令铸造钱币,而不是它实际执行铸造钱币的任务,所有钱局的铸钱数字只是它们应该铸造的数量,而不是它们实际铸造的数量。除了努力将那些散乱的信息编织成一幅连贯的图景,没有其它选择。为了写作我的第二本书《清钱,从1736到1911》,我首先不得不找到那些缺失的铜钱。过去的数年里,无论何时何地我尽可能找到我缺失的清钱种类并都买了下来。终于,我购得了几乎所有的咸丰大钱,和相对比较珍贵的同治和光绪钱。几年前,一些新疆钱进入了市场,也满足了我的研究需要。我对那些零散信息的细节掌握越多,就越感到受挫。我复印了所有宫中档乾隆朝奏折的相关部分,这些档案由台北故宫博物院出版。②但是很快我就发现它们非常之混乱,因为它们是如此之互相矛盾。奏折中皇帝的批语“知道了”应该如何解释?奏折是执行了还是没执行?那种状况是非常令人不满意的,是与我所知道的中国官僚政治的图景不相符合的,

那些小心翼翼的记录员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没有关于任何一个钱局的单独报告,或是户部对它在首都的四个钱局的帐目?我向每一个知名的清史研究者请教,如哈佛的费尔班克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的戴逸教授,等等。在中国的官方档案馆中,我没有得到比富有同情心的看门人更有意义的东西。而且,中国的清钱研究状况是令人非常失望的。例如,中国的钱币研究者甚至不能从就整个清帝国来说总数仅为29个的钱局中鉴别康熙的四个局名,而在世界上的其他任何一个国家,19世纪的钱币都已被研究得滚瓜烂熟了。每一次去北京,我会拜访任何一个愿意接纳我的故宫工作人员。我尽力查找每一本与上述主题相关的书籍。经过了5、6次的尝试之后,我终于成功说服了故宫博物馆的有关人员为我复印了《钦订户部故铸则例》。它包含了大量有用的信息,但是它仅仅是一个则例,一个关于掌握铸钱资金的部门如何运做的条例汇编。对于实际上发生的事它只字未提。只是一本关于什么事是应该发生的书。 1996年的北京之行,我终于开始变得幸运:第一历史档案馆承认他们有铸钱报告,这些报告从乾隆朝1736年1月开始。这一年的另外两次拜访中,在支付了一笔经费之后,我终于得到了一系列《内阁汉文题本户科货币类》的微缩胶片,总共有2,838卷。我将其打印出来,总共有43,742页,装订成了60大本。这个收集是不全的,但它是所有能找到的。这些资料的内容是不均衡的,常常是好几年的资料和好多至关重要的东西缺失了。比如,关于咸丰和同治朝的动荡时期的资料令人失望的不完整。仅有一个工部的报告。我也很失望地发现,完全没有关于新疆、西藏或是安南的资料。也找不到任何来自乾隆朝台湾的铸钱资料。在另外几次拜访第一历史档案馆之后,我得知新疆单独由军方管理,那意味着满族官员和满文文献。经过商谈之后,我也得到了这些满文文献。我花了数年时间来解读这60大卷本资料。如何利用这些材料逐年排列钱币,把现有的钱币与文献相对照?一方面,这些文献含混不清。在所有文献中没有一个单独的说明,除了一个来自新疆的满文文献。而且没有一次提到钱币上那些多出来的可区别的记号意义何在。雍正皇帝在雍正6年开始采用的铸钱方法一直持续到清末。户部一年春秋两季给每个钱局打制一枚祖钱。在得到正式批准后,户部再用祖钱铸造出数百枚母钱,这些母钱被送往各省铸造流通用的铜钱。然而一年中的这两枚钱在外形上是如此接近,任何人都能容易地看出它们是代表同一年的。铸钱由国家垄断,因此属于国家机密。每年的钱在书法字体上都有不同,包括那些偶而出现的多了一个星或是多了一个月纹,目的是为了检查钱局的官员,看他们是否铸造劣质或减重的钱币,即所谓的钱局假钱。钱局的官员没有被告知如何辨别钱币的不同,大量不诚实的官员用这个方法被揪了出来。在各省官员给内阁的报告中,这些细节都很符合逻辑地没有被包括进去。这些文献中最有价值的资料是某一个钱局在某一年的铸钱统计数字,即钱串的确切数字。我发现甚至在250年后存世钱币的数量反映的生产数量惊人地准确。要将清钱按年代排成年表,首先要研究所有可能找到的文献,摘录所有信息,以便找到钱局何时开始铸钱,何时关闭,也就是应该有多少铜钱的种类。唯一真正有用的材料是铸钱报告。需要每一个皇帝当政时的每一个钱局铸造的所有铜钱。然后,要尽力将这些铜钱分成不同的类型。有一些钱局的钱非常容易排列,但是钱局之间的不同是非常非常小的。自然,丰富的经验可以帮助鉴别什么是刻意的不同。通常,铜钱类型的数量和年份的数量是非常接近的。然而,总有一些数量的铜钱与之不符。经验会告诉你什么是同时代的伪造品、什么是钱局的假钱、钱局的错误、安南人的复制品、后来制造的赝品,等等。最后,也是最困难的部分:按年份排列清钱。因为,你不得不将所有的类型排队。通常就整个清朝来说,同样的年份具有相似的特征。我说“相似”,而不是“同样”的特征。各省经常有他们自己的独特外貌,这种特征会保持很多年。你必须利用所有能得到的“固定的点”,像钱局的开或关的时间。户部的想法是,使变化尽可能的小和逐渐变化,这意味着经常是一个笔画的改变就表明了是下一年的铸币。把清钱逐年排列有什么好处呢?在清代中国,每一件和铸钱相关的事情被操作都是以年为基础的:钱局每年得到新的一套钱,有关帐目是一年一年记录的,等等,诸如此类。因此,看待中国清代钱币唯一科学的逻辑方

法是:逐年进行。用这种方法排列钱币,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事情,否则绝不能够有所发现。审视钱币的发展,我们现在能够理解隐藏在奏折所提请求背后的真正原因。让我提两点发现,我将它们归功于按年表排列清钱而得到的。在顺治朝早年,不同的钱局用一个特征就可以辨别,或者在顶部,或者在右边,甚至在左边。可是,没有人知道是什么原因使得一个同样的特征出现在钱的顶端和右边。文献没有给出任何解释。然而,通过按年排列它们,这种变化的原因显而易见。康熙41年到61年只有两个钱局在首都铸钱。不是铸造通常的一钱四分的钱币,他们铸造的一半数量的钱币只有一半重,即七分重。这创造了两级货币体系,并且一直延续到清末。在北京,用小钱的习惯(价值只有大钱的一半)变得如此普遍以致于这个体系甚至一直保持到大部分康熙钱从流通中消失。当时所有价格都用小钱标注,众所周知即京钱。甚至到了1907年,h·b·morse写到:“在北方(直隶,山东)一个钱等于两个。一个商品的价格标明是100钱,你只用给50个铜板……,在北京也是这样,这个规则很有用,……”

③令人惊讶的是,仅有一位钱币学家描述了这种巨大的“官方”欺诈,可是没有展示实物的图片。④如果没有来自第一档案馆的铸钱年报,我绝不能够精确排列乾隆以前的清钱。官方历史记录如《清朝文献通考》的差别非常巨大。这里举一些乾隆朝的例子。通常的史料记载江西是在乾隆7年或8年开始铸钱。然而,钱局的报告告诉我们,他们在乾隆3年就开始用废铜铸钱了。在我得到报告之前,我从来不知道把这枚钱排在哪里,它看上去与其他所有的钱是如此之不同。还有陕西,所有常见的材料都说陕西在乾隆7年开始铸钱。但是他们所有能铸造的钱是15,000串。然后在接下来的6年里他们没有得到任何铜料。在我得到钱局的铸钱报告之前,我总是想找出那些“缺失年份”,我总是认为我收集的铜钱不够多。有一枚外观很奇特的钱,它不适合放到任何排列表中。现在清楚了,它是乾隆7年的钱,毫不奇怪,它看起来和下一枚钱即乾隆14年铸造的非常之不同。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的例子,没有钱局铸钱报告我就不能够满意地排列一些铜钱。云南是一个特别的挑战,它有九个钱局,这些钱局都用同样的钱局标记:宝云。另外有三个钱局关了又开,一个钱局甚至出现两次关停,这意味着辨别每一个钱局的相同标记有五次刻意的变化。我花了很多个月的时间来解开这个巨大而又错综复杂的迷局。

案例研究:湖北的铸钱活动

一个特殊的难题是钱币上那些所有的点和圈。但是当我非常仔细地阅读铸钱报告后发现,即使这个问题没有被明确提到,任何

人也可以解决那些问题。让我给你们举一个例子:乾隆时期的湖北。

所有通常的史料记载宝武局在乾隆8年(1743年)铸了15炉36卯钱,一个月有3卯,10天为一卯。湖北有一个年帐系统,也就是在闰年它不会多生产,闰年有13个月。他们每年应该铸造72,800串钱。⑤然而钱局报告更精确:在乾隆7年的8月,和乾隆8年的4月,省里请求重开钱局。乾隆8年7月铜料到达后,他们试铸了一批钱。然后钱局在乾隆9年3月22号开始铸钱。在这第一年(乾隆9年)到乾隆10年的3月21号中,他们用15炉36卯仅铸了43,200串钱。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了接下来的一年:43,200串加上额外开销的216串,这意味着每一串钱要额外花5个铜钱。⑥因此,钱局实际的铸造数量仅是应该铸造数字的一半。湖北没有得到足够的铜料,因此他们自行决定在乾隆11年把铜钱的重量从一钱二分减为八分。在有关湖广总督的史料中记载,塞楞额辩解道,“小钱能和大钱一样流通。……用同样重量的铜料,铸小钱可得3000枚,但铸大钱只得2000枚。……因为这个原因应该增加炉数,从5炉加到20炉……”这个事件每一个材料都有详细记录,因为它是一个省单方面的决定。

⑦铸钱报告接下来记录了细节:从3月22号到7月底的15卯中,他们生产了18,828串零712枚一钱二分的铜钱;从8月5日到12月底他们铸造了19,200串八分钱。⑧有一枚钱,

恰好重八分,看上去像是一个较小的孪生兄弟,这一点能从拓片上看出来。它看上去每一方面都是令人赞叹地相同,只是内径和外径稍小。然而,其厚度只有原来的2/3,重量也是原来的2/3。精良的普通钱币通常会被作为母钱使用。在一堆其他钱中,我们非常可能把这些8分钱当作普通的钱币。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在那个省仅有一对真的大钱和小钱,它们铸于乾隆11年,那一对钱对于按年来排列钱币是一个很大的帮助。

乾隆12年,他们又开始铸造一钱二分的钱,他们真的将炉数增加到了20,但是将卯减到了24,即一个月两卯。他们现在有足够的铜料,能铸97,859串零327枚钱,加上489串零296枚为了串钱的额外开销,总共是98,348串零623枚。⑨这个情况我们只能从钱局报告中得知。

所有常规的史料记载,湖北的钱局被命令从乾隆18年开始铸造两倍于它年铸造量

的铜钱,即另外多加24卯。其中86,900串是不得不上交中央政府的。事实上,它们必须被运到甘肃,作为在新疆打仗的士兵的军饷。⑩另外的11,424串钱作为运费和其他花销。这在钱局报告中没有被提及,但是显然,他们不得不另建一个新的同样规模的钱局。这个工程一定花了他们一整年的时间,因为钱局报告记载得很清楚,在乾隆18年,他们只铸造了通常的数量,即98,348串。⑾这是另一个官方档案只记录什么是应该发生的例子。

乾隆19年,新的钱局已经准备好了,另需的铜料也已经到达,他们铸造了两倍于

通常数量的铜钱,即196,697串零246枚。⑿然而,那年没有双倍数量的铜钱。一个有20炉的新钱局显然如此之大,它需要多加一个钱局局长,一个额外的钱局局长意味着他铸的钱不得不与其他正常的钱局铸造的钱相区别。的确,有些钱在每一方面都是一样的,但是有一个多余的点在背面底部,这一点能从拓片中辨认出来。这些多一点的钱存在于所有那些双铸的年份,他们同那些来自旧有钱局的没有点的铜钱一样普通。他们有点粗糙,明显的是由缺乏经验的工人生产的。第二个钱局在接下来的六年里一直都在铸钱。从乾隆20年开始,他们肯定从北京得到了他们自己的母钱,因为它们的设计有着微小的不同,即使它们仍然容易被看作是同样年份的钱。

从存在两个不同的铸期这一事实,我们可以看出两个不同的钱局的存在。旧有的钱局从乾隆20年7月25日到乾隆21年7月24日铸钱。⒀同时第二个钱局从乾隆20年1月25日到乾隆21年1月24日铸钱。⒁

然而,乾隆21年,追加的铜料迟了五个月才到,他们在5月16日前不能够重开第二个钱局。为了铸造30卯,第二个钱局多运转了2个半月,总共铸造了122,935串铜钱。⒂

到乾隆21年底,第二个钱局只铸造了它定额的一半。延误的铜料到乾隆22年才到达,所以他们开了第三个钱局。在新年前几天他们开了第三个钱局,即乾隆21年12月25日。⒃

到年中,他们必须回到第二个钱局,因为那年有三枚不同的铜钱:即一枚铜钱的点在顶部,第二个钱局的铜钱的点在底部就像前几年一样,一枚来自旧有钱局的钱没有任何点。第三个钱局生产的钱并不好看,显然是由缺乏经验的新工人生产的,这点可从拓片中看出来。还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那一年发生的事:现存钱币的数量证实了这样一个假设,第二个钱局完成了它乾隆21年的定额后,铸钱被转回到了第二个钱局。

对于两个钱局来说,第二年的生产即乾隆23年是非常正常的。它们铸造同样数量的钱币。老钱局从乾隆22年中继续铸钱,第二个钱局从前一年的12月到乾隆22年的12月铸钱。⒄乾隆24年的钱局报告没有留存下来,但是两个钱局肯定继续正常铸钱,因为我们有两种类型铜钱的正常数量。接下来的两年,我们又有了钱局报告,两个钱局每一个都正常生产了98,348串铜钱。乾隆26年是双铸的最后一年。乾隆27年就不再有类似的铜钱了。⒅

从乾隆27年到31年,主钱局正常生产。乾隆32年,为了再次铸造两倍于正常数量98,348串的铜钱,户部下令湖北重开第二个钱局。⒆现存的第二钱局的铜钱其标记是顶部有一点。

户部肯定做了另一枚母钱,因为它与那一年正常的钱稍微有所不同。

钱局报告告诉我们,湖北在乾隆33年根本没有铸造任何铜钱,因为“没有足够的铜料和锌”。⒇对“缺失铜钱”的解释只能在钱局报告中找到。没有别的记载揭示这个“国家秘密”。

从那时起,铜料供应变得非常不稳定和不可靠。乾隆34年的定额是在乾隆34年8月26日到乾隆35年7月25日铸造的。[21]当再没有铜料到达后,他们关闭了钱局整整一年,直到乾隆36年lo月23日。三年后,他们再一次获得了足够的铜料,于是又继续铸钱。他们在乾隆38年5月12日重开钱局,铸造乾隆35年的钱。十一个月后他们完成了那一年的指定数量。又两年之后,他们能够继续铸钱。从乾隆38年5月到乾隆39年4月的十一个月中,他们用的是乾隆35年的母钱铸钱。[22]下一年的指定数量到乾隆40年4月11日完成。[23]钱局保持着运转,然而,正常的生产到乾隆41年10月15日才恢复,用的是乾隆41年的母钱。[24]那意味着湖北有五年即乾隆33年,乾隆37年到40年没有铸造任何铜钱。所有传统的史料对这个问题都没有记载。没有来自云南的铜料供应这个问题被简单地忽视了,或者那些作者不知道。这清楚地显示了传统的史料只记载应该的数字。它们是不完整的,同时是如此的不准确。在我研究钱局报告前,我总是在寻找那些“缺失的年份”。因为我不能找到它们,我对逐年排列钱币的方法产生了怀疑。但是有了钱局报告,每一件事都简单地就位了。

明朝至清朝铜钱

中国古代铜钱 明太祖(朱元璋)——“大中通宝”是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前称吴王时(公元1361至1367年)铸于应天府(今南京)的钱币。此钱为小平大型钱,背穿上有一“济”字,世所珍罕,是中国名珍之一。 【大中通宝】制造年代: 明朝材料: 铜规格: 直径4.4厘米。 明初期货币。大中通宝的来历具有相当文化价值。确切而言,大中通宝是在元末反元斗争中产生的,是反抗元统治秩序的手段之一。元末社会动乱,纸币支持的经济体系严重破坏,元境内各地先后恢复了铜钱的流通。六支反元军事集团先后发行了自己的铜币,如韩林儿的“龙凤通宝”钱,张士诚的“天佑通宝”钱,明玉珍的“天统通宝”钱,以及朱元璋“大中通宝”钱。六支钱币中,也唯有“大中通宝”取得成功。战争期间,朱元璋是韩林儿的部下,他采用谋略,一方面协助韩林儿发行“龙凤通宝”,另一方面笼络民心,在战争期间答应老百姓继续使用元代交钞,规定交钞一两值作“龙凤通宝”四十文使用,十两交钞作一贯使用,作为补充。他还在应天府设置宝源局,开始铸造“大中通宝”,与其它货币一起参与流通。直到至元二十四年始大规模发行。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改元洪武,铸行“洪武通宝”,“大中”钱遂即停造。 大中钱分五种,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和折十,且除宝源、宝泉两局外,朱元璋还陆续发行带有地名的货币,如鄂、京、浙、广等简称,铸于铜币背面,因之形成了多种等级的大中铜币系列。 “大中通宝”背十钱价格很平,约人民币25元一枚,而部分纪地钱为了昭示朱元璋的丰功伟绩,只象征性发行,传世极少。物稀则贵,如背系大中,价格达人民币2700元;钱币背穿右侧铸“广”,并上穿铸“十”的钱,价格在人民币4800元左右,具有极高收藏价值。 【洪武通宝】明史·食货志》曰:“(戊申、太祖)即位,颁洪武通宝钱,其制五等:当十、当五、当三、当二、当一。当十钱重一两,余递降至一钱止。”钱文真书,直读。当十大钱一般径4.6厘米,重34.4~37克;当一径2.45厘米,重3.4~3.6克。洪武三年(1370)三月下令户部及各行省铸造洪武通宝钱,分为五等,当十重一两,当五五钱,余下当三、当二、当一顺减,并在各行省设宝泉局与宝源局并铸。洪武四年(1371)二月开始改铸大钱为小钱。到了洪武八年(1375)因推行大明宝钞而罢宝源局铸钱,第二年又罢各行省宝源局。洪武十年(1377)五月又下令各省设宝泉局铸小钱,与钞兼行。二十二年又更改钱式,钱背加铸重量,并置各省宝源局开铸。洪武通宝5000元。 清朝清太祖努尔哈赤——【开国方孔钱――天命通宝(长命)】天命通宝为后金太祖努尔哈赤天命元年(公元1616年)所铸造。铸行量不大,存世较少,价格较一般钱币普通品为高,满文钱为小平大型。而且读法不同与一般钱文制式,安左右上下顺序读,颇为奇特。汉文钱为小平钱制式,发行量不大。天命通宝楷书xp光背80元,天命通宝篆书折十背满文1500元,满文天命通宝(大型)600元,天命通宝(天启版)6000元。

论货币的起源与发展史

论货币的起源与发展史 廖小玲 1290810304 会计12丙 这几个星期听了老师对金融思想史的讲解后我感触颇深,原来金融不仅仅存在于发达的现在,在很早的古代就已经出现了。这里就对货币的起源与发展史来谈谈我的看法。 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过程中分离出来的特殊商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自然结果。原始社会后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原始公社之间出现了最初的实物交换。随着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商品交换逐渐变成经常的行为。但是,直接的物物交换中常会出现商品转让的困难,必然要求有一个一般等价物作为交换的媒介。当一般等价物逐渐固定在特定种类的商品上时,它就定型化为货币货币自诞生以来,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等数次转变。货币的“祖先”脱胎于一般的商品。某些一般的商品由于其特殊的性能,适合用做交易媒介,于是就摇身一变成了商品家族的新贵——货币。比如贝壳,今天的人们已经很难想象它曾经是叱咤风云的“钱”。除了贝壳,还有龟壳、布帛、可可豆、鲸鱼牙,甚至玉米等,都曾在不同地区的不同时代充当过货币。后来,取代实物货币的是金属,比如金、银、铜、铁等,它们都曾长时间扮演过货币的角色。在金属货币之后诞生了纸币,也就是所谓的信用货币。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中国货币的起源,有据可查的是商汤时期的“铜贝”,而在此之前的夏商,骨贝、石贝、陶贝已经开始流通。贝壳自装饰品发展为货币可以上溯到黄帝时期,中国货币从使用至今已有四五千年货币文明史。 在中国的汉字中,凡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由此可见,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随着商品交换的迅速发展,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铜贝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一次重大演变。中国最古老的金属货币是铜铸币。一是“布”,是铲形农具的缩影。二是“刀”,是刀的缩影。三是铜贝,是在南方楚国流通,通常称之为“蚁鼻钱”。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于公元前210年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在全国的通行,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性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一次重大演变。秦半两钱确定下来的这种圆形方孔的形制一直延续到民国初期。到了汉武帝时期,中央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从此确定了由中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这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一次重大演变。此后,历代铸币皆由中央直接经管。铸币权收归中央,对稳定各朝的政局和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唐高祖武德四年,李渊决心改革币纸制,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取“开辟新纪元”之意,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一反秦汉旧制,钱文不书重量,是我国古代货币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开元通宝钱是我国最早的通宝钱。此后我国铜钱

中国互联网发展史

中国互联网发展史 中国互联网的产生虽然比较晚,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依托于中国民经济和政府体制改革的成果,已经显露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互联网的一部分,并且将会成为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 纵观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4个阶段: 一、从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第一封E-mail开始,到1994年4月20日NCFG正式连入Internet这段时间里,中国的互联网在艰苦地孕育着。它的每一步前进都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二、从1994-1997年1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第一次《中国Internet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互联网已经开始从少数科学家手中的科研工具,走向广大群众。人们通过各种媒体开始了解到互联网的神奇之处:通过谦价的方式方便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三、 1998-1999年中国网民开始成几何级数增长,上网从前卫变成了一种真正的需求。一场互联网的革命就这么在两年的时间里传遍了整个中华大地。对于IT业来说,这是个追梦的年代这个时候到处都充斥着美梦成真的故事。 四、对于进入2000年的中国IT业来说,梦想已不再那么浪漫了,尽管跨入新千年的天仍然是互联网的天,但这片天空中已飘起了阵阵冷雨,让为网而狂的人们分明感到了几许凉意…… "第一"的年代 正如从0开始后必然是1一样,中国网络时代自1994年从零开始以后,就不停地产生着"第一",因为这是一个创新的年代。让我们通过这些第一记住这个时代。 1、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IHEPNET与互联网络的连通,迈出了中国和世界各地数百万台电脑的共享信息和软硬件的第一步。边疆也因此而成为我国第一家进入Internet的单位。 2、中国的第一批互联网使用者是全国一千多名科学家。 3、高能所提供了中国第一套万维网服务器。

中国古钱币发展史

中国古钱币发展史 古钱币简介: 中国古代钱币萌芽于夏代,起源于殷商,发展于东周,统一于赢秦,历经了四千多年的漫长历史,创造了七十多项世界之最。不仅如此,中国钱币系统之完整,门类之丰富,脉络之清闲,内涵之博大,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中国古钱币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千百年来一直为人称道,并由此产生了颇具中国特色的的钱币之学。中国还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国家,距今三千年前殷商晚期墓葬出土了不少“无文铜贝”,为最原始的金属货币。至西周晚期除贝币外还流通一些无一定形状的散铜块、铜渣、铜锭等金属称量货币。中国古钱数量之大,品类之盛,分布之广,为世界所罕见。不仅揭示了中国社会三千年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变迁,而且对周边许多国家和民族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是从另一个层面写就的中国古代历史。 青铜之光---原始钱币【约前21世纪前770年】 大约在三、四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用天然的海贝充当商品交换中的媒介--货币。商周是贝币使用的鼎盛时期,所以,贝也就自然成为人们衡量财富的象征。贝币作为我国最早的货币形式之一,今天仍然留有明显的遗迹。在我们使用的汉字中,贵、贱、财、货、买、卖等与财富价值交换有关的文字上,依然与贝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商品交换的频繁,天然海贝经常供不应求,于是便产生了石贝、玉贝、骨贝等代用品。贝币书写了中国古钱币历史的开端,而石贝和铜贝的出现更标志着当时商业的逐渐发达和对冶炼技术的掌握。 殷商晚期以海贝为形式的青铜铸贝出现了,1971年,出土于山西保德商墓中的这枚保德铜贝,完全算得上是中国铜铸币之鼻祖,也是人类最早发现的金属铸币。 异彩纷呈---先秦【前770年-221年】 春秋战国时期,商品交换的繁荣使得金属铸币被推上了中国货币史的前台,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当时的货币也逐渐形成了各有特色的流通领域和货币体系,在中原地区,由农具铲的演变在货币上出现了空首布,也称铲布。在南方的楚国,一种铸成椭圆形的蚁鼻钱应运而生,这种又称为鬼脸钱的货币,形状酷似贝币,应该是铜贝的高级形式。当时,由实用刀转化而来的一种货币,称为刀币,流通于齐、赵、燕等国。到了战国时期,仿照纺轮或璧环的形式在我国北方的魏、秦等国出现了圆形铜铸币圜钱。至此构成了先秦时代中国货币史上早期较为完备的四大货币体系。 在这一阶段,除了青铜被选择为货币的载体之外,黄金这种被称为天然货币的金属,这时也早早地出现于流通领域,侧身于早期中国货币史的记载之中,战国时期楚国的爰金,便是中国最早有固定形式的黄金铸币。

2014年最新清朝古钱币收藏价格表

古钱收藏价格 小平-----指的是直径在2.3---2.6厘米直径的钱币。 折二----是直径3厘米左右的钱币。 折十----直径3.8---4厘米。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光背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二” 6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户” 8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一” 4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户” 4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工” 1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工” 12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同” 7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浙”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福” 2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阳” 7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左“延” 4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延” 25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延” 45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南” 50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宣”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宣” 15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宁”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昌” 6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东”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右“荆” 8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上“荆” 2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河” 2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同一厘” 60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东”上下“一厘” 1300元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东一厘”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福一厘” 2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户一厘” 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工一厘” 8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江一厘” 2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原一厘” 2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宣一厘” 2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蓟一厘” 30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浙一厘”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河一厘”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昌一厘”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阳一厘” 15元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十二种监局4元 顺治通宝楷书大样背上“福” 500元 顺治通宝楷书折二背宝泉局5000元 顺治通宝楷书折二雕母背“原” 20000元 顺治通宝楷书折十背“十一两” 5000元

中国古代货币的变迁

中国古代货币的变迁 12文遗郭嘉祺 201224142247 先秦钱币 春秋战国时期,商品交换的繁荣使得金属铸币被推上了中国货币史的前台,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当时的货币也逐渐形成了各有特色的流通领域和货币体系,在中原地区,由农具铲的演变在货币上出现了空首布,也称铲布。在南方的楚国,一种铸成椭圆形的蚁鼻钱应运而生,这种又称为鬼脸钱的货币,形状酷似贝币,应该是铜贝的高级形式。当时,由实用刀转化而来的一种货币,称为刀币,流通于齐、赵、燕等国。到了战国时期,仿照纺轮或璧环的形式在我国北方的魏、秦等国出现了圆形铜铸币圜钱。至此构成了先秦时代中国货币史上早期较为完备的四大货币体系。 秦汉钱币 秦代最重要的货币当属“半两”钱,秦始皇灭六国后,废除各国的刀、布等旧钱,将“半两”定为法定货币。半两钱的出现将先秦时期各种原始形态的货币统一在方孔圆钱之下。秦半两采用方孔圆钱的形式。之后中国的货币形态就固定下来了,两千多年都是方孔圆钱。 汉初,因政府无力掌控,允许明间私铸钱币,于是郡国诸侯,地方豪强便纷纷私铸,形制各异的榆荚钱风行于世,随后导致通货膨胀及后来的七国之乱。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元鼎四年),汉武帝废除一切旧币铸造五铢钱,并在上林苑设立负责铸钱的机构,称作“上林三官”。颁布严刑峻法:“盗铸诸金钱罪皆死,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从此五铢钱作为唯一的流通货币,独步于大汉王朝的五铢钱又一次迎来了重大钱币史改革。值得一提的是汉末王莽时期的铸钱,它分五物六名二十八品,铸材众多,形状各异,堪称一绝。 三国两晋南北朝 魏、蜀、吴三国不同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形态,导致不同的货币流通形势。曹魏地处中原,人众物博,商品经济相对发达,因此币制亦较稳定。初期以谷帛为币,后仅用了七个月五铢钱即废止,继而又恢复流通五铢钱,形同汉制,钱体较汉五铢稍小,显著的特点是外郭压五又压铢。 两晋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自西晋惠帝元康元年(公元291年)贾后乱政开始,爆发了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使西晋百业凋敝,未铸新钱,在流通中主要沿用汉、魏五铢钱和各种古钱。东晋偏安东南一隅,制钱继承了西晋的指导意识,不铸新钱,主要沿用孙吴地区旧钱。轻重杂行,既有“大泉五百”、“大泉当千”的大钱,俗称“比轮”;也有轻薄小巧的“沈阳钱”。这些钱相互交替或同时流通成为货币。每个钱币的单位定名为“文”,一千文为一“贯”。 隋唐钱币 隋王朝统一中国以后,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迈向它的顶峰,经济上这时已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隋文帝改革币制,铸行统一标准的五铢钱,在各地设关卡置样。历史进入唐代,正如同唐代灿烂而辉煌的历史,唐代货币发展,同样迈上了中国货币发展史上的一座顶峰,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高祖改币制,废五铢,

中国网络发展史

中国网络发展史 中国互联网的产生虽然比较晚,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依托于中国民经济和政府体制改革的成果,已经显露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互联网的一部分,并且将会成为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 纵观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4个阶段: 一、从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第一封E-mail开始,到1994年4月20日NCFG 正式连入Internet这段时间里,中国的互联网在艰苦地孕育着。它的每一步前进都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二、从1994-1997年1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第一次《中国Internet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互联网已经开始从少数科学家手中的科研工具,走向广大群众。人们通过各种媒体开始了解到互联网的神奇之处:通过谦价的方式方便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三、 1998-1999年中国网民开始成几何级数增长,上网从前卫变成了一种真正的需求。一场互联网的革命就这么在两年的时间里传遍了整个中华大地。对于IT业来说,这是个追梦的年代这个时候到处都充斥着美梦成真的故事。 四、对于进入2000年的中国IT业来说,梦想已不再那么浪漫了,尽管跨入新千年的天仍然是互联网的天,但这片天空中已飘起了阵阵冷雨,让为网而狂的人们分明感到了几许凉意…… "第一"的年代 正如从0开始后必然是1一样,中国网络时代自1994年从零开始以后,就不停地产生着"第一",因为这是一个创新的年代。让我们通过这些第一记住这个时代。 1、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IHEPNET与互联网络的连通,迈出了中国和世界各地数百万台电脑的共享信息和软硬件的第一步。边疆也因此而成为我国第一家进入Internet的单位。 2、中国的第一批互联网使用者是全国一千多名科学家。 3、高能所提供了中国第一套万维网服务器。 4、 1994年5月15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设立了国内第一个WEB服务器,推出中国第一套网页,内容除介绍我国高科技发展外,还有一个栏目叫"Tour in China"。此后,该栏目开始提供包括新闻,经济,文化,商贸等更为广泛的图文并茂的信息并改名为《中国之窗》。 5、 1994年,由NCFC生理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协办的APNG(亚太地区网络工作组)年会在清华大学召开。这是国际Internet界在中国召开的第一次亚太地区年会。 6、 NCFC是我国最早的Internet网。

南宋钱币及价格大全

南宋钱币大全 建炎通宝楷书小平点“建”400元高宗建炎元年铸,通宝分小平、折二,折三,钱文有篆,真二体。直 读;多为光背,可配对钱。小径2.4CM,重3.5克;折二径2.8CM,重5.5克以上,折三径3CM,重9.3克,元 宝有小平,钱文篆,隶二体,旋读光背,南宋钱以小平为稀。重宝钱文篆书,直读光背,径3.3CM,重9.5 克左右,较北宋大为减重,此钱铸行于江浙及两湖地区,传世以重宝少见。 建炎通宝楷书折二点“建”500元 建炎通宝楷书折三点“建”1200元 建炎通宝篆书折五光背1000元 建炎通宝楷书小平光背20元 建炎通宝篆书小平光背20元 建炎通宝楷书小平长字50元 建炎通宝篆书小平长字50元 建炎通宝楷书小平背“川”400元 建炎通宝楷书小平铁母10000元 建炎通宝篆书折二省宝10元 建炎通宝楷、篆书折二光背1.50元

建炎通宝楷、篆书折三光背2.50元 建炎通宝楷书折三宽缘15元 建炎元宝篆书小平光背40000元 建炎元宝隶书小平光背30000元 建炎重宝篆书折二铁质200元 绍兴元宝楷书小平官铸光背1800元高宗绍兴年间铸。有铜、铁两种。元宝钱文真、篆两体,旋读光背, 小平径2.4CM,折二径2.75CM背有星月纹,折三径3厘米以上。通宝只见折三径3CM,以瘦金体者为珍品, 绍兴年号长达32年之久,故传世多,然小平少。.. 绍兴元宝篆书小平官铸1800元 绍兴元宝楷、篆书折二星月2元 绍兴元宝楷、篆书折三光背3元 绍兴通宝楷书小平光背300元 绍兴通宝楷书小平铁母5000元 绍兴通宝楷书折二光背4元 绍兴通宝楷书折三光背6元 绍兴通宝楷书折五旋读45000元 绍兴通宝楷书折十旋读60000元 隆兴元宝篆书折二光背25元孝宗隆兴元年铸。元宝钱文有真,篆二体,旋读光背,小平为铁钱。径 2.4CM,折二径3CM。通宝已发现铁钱,折二径3CM,隆

中国古代货币演变及其规律

目录 中国古代货币演变及其规律 -------秦到隋的币制研究 1、秦朝到隋朝的货币演变过程 秦朝的货币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大国,它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颁布了货币改革令。基本精神是“以秦法同天下之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规定:黄金为上币,半两钱为下币。秦半两钱,“质如周钱,文若半两,重若其文” 中国货币史--秦“半两钱” 西汉的货币 汉初沿用半两钱。高祖实行自由铸钱政策。民间铸的钱小如榆荚,称为“荚钱”。经济凋敝加上钱币薄小,米一石贵至5000千或万钱。后在汉惠帝时禁止私铸。

吕后铸八铢半两;文帝五年改行四铢半两;并废除《盗铸钱令》,再次实行自由铸钱的政策,造成“吴、邓氏钱布天下”的局面。后又禁铸。 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至武帝即位时,经济实力大大增加,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汉武帝下令废除汉初郡国制币权,改由中央统一铸币。设“上林三官”即钟官、辨铜、均输,组成中央铸币机构负责铸造五铢钱,也称上林钱和,重如其文,改变了货币混乱现象。从汉武帝起历西汉,新莽,东汉,魏、晋、南北朝到隋共七百多年,五铢长期为历朝法定货币。因五铢钱轻重合宜,中国以“五铢”为主要形制的方孔圆钱还影响日本、安南、朝鲜等国。 中国货币史--汉“五铢钱” 王莽时期的货币 西汉晚期,王莽建新朝,托古改制,滥发货币,八年间改了四次币制,导致币制混乱。 居摄二年(公元七年)第一次改变币制,新增错刀、契刀、“大钱五十”三种钱币和五铢钱并行; 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第二次改变币制,取消五铢钱和契刀错刀,专用大小泉。 始建国二年(公元十年)第三次改变币制,实行宝货制,共5物6名28品:5物:金、银、铜、龟、贝。 6名:金货、银货、龟货、布货、泉货、贝货。 28品: (1)金货1品:黄金每斤值钱10000;(2)银货2品:分朱提银和其他银两以每流(八两);(3)龟货4品;(4)布货5品;(5)泉货6品;(6)贝货5品天凤元年(公元14年)第四次改革币制:废除宝货制,改成货泉和货布。 复杂的币制使“农桑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每壹易钱,民用破业,而陷大刑”。随着新潮的被推翻,王莽推行的币制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王莽时期的货币:大泉五十 东汉魏晋的钱币 王莽被推翻后,首先由更始帝(刘玄)在更始二年(公元24年)恢复五铢钱的铸造。后来东汉各个时期基本上沿用五铢制式。献帝初平元年(190年),董卓大铸小钱。结果造成物价飞涨,民不聊生,人们纷纷以谷帛为币,货币经济出现衰退景象。 三国鼎立,各国不同的经济基础导致不同的货币流通情况

世界货币的发展历程

世界货币的发展历程 物物交换 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产生于物物交换的时代。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比如一头羊换一把石斧。但是有时候受到用于交换的物资种类的限制,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为交换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物品。这种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货币。牲畜、盐、稀有的贝壳、珍稀鸟类羽毛、宝石、沙金、石头等不容易大量获取的物品都曾经作为货币使用过。 金属货币 早期的金属货币是块状的,使用时需要先用试金石测试其成色,同时还要秤量重量。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逐渐建立了更加复杂而先进的货币制度。古代希腊、罗马和波斯的人们铸造重量、成色统一的硬币。这样,在使用货币的时候,既不需要秤量重量,也不需要测试成色,无疑方便得多。这些硬币上面带有国王或皇帝的头像、复杂的纹章和印玺图案,以免伪造。 纸币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属货币同样显示出使用上的不便。在大额交易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金属硬币,其重量和体积都令人感到烦恼。金属货币使用中还会出现磨损的问题,据不完全的统计,自从人类使用黄金作为货币以来,已经有超过两万吨的黄金在铸币厂里、或者在人们的手中、钱袋中和衣物口袋中磨损掉。于是作为金属货币的象征符号的纸币出现了。 货币名词之金银 西方国家的主币为金币和银币,辅币以铜、铜合金制造。随着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易量逐渐增大,到15世纪时,经济发达的佛兰德斯和意大利北部各邦国出现了通货紧缩的恐慌。从16世纪开始,大量来自美洲的黄金和白银通过西班牙流入欧洲,挽救了欧洲的货币制度,并为其后欧洲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起步的条件。 货币名词之金本位 最初的纸币是以黄金为基础的,与黄金可以自由兑换,两者可以同时流通,纸币的发行量也比较少。到19世纪末,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速度空前的膨胀与发展,于是纸币逐渐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但是它们仍然有黄金作为发行的保障。这种货币制度称为“金本位”。 货币名词之汇率

清代钱币价目表

清代钱币价目表

————————————————————————————————作者:————————————————————————————————日期:

清钱币名称书体币形特征参考价(元) 祺祥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泉局 3800 祺祥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源局 2800 祺祥通宝楷书小平背宝苏局 20000 祺祥通宝楷书小平背宝云局 1000 祺祥通宝楷书小型背宝巩局 35000 祺祥重宝楷书折五背宝源局“当十” 3500 祺祥重宝楷书折五背宝泉局“当十” 6800 祺祥重宝楷书折五背宝巩局“当十” 35000 同治通宝楷书小平多局监造普品 2 同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宝云局“八” 15 同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泉局雕母 7000 同治通宝楷书小平部颁各局样钱 700 同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新十” 8 同治通宝楷书小平背阿无苏局“当五” 5 同治通宝楷书折五背宝泉局“当十” 10 同治通宝楷书折五部颁各局样钱 1200 同治通宝楷书折五背宝伊局“当四”2000 同治通宝楷书折三背宝巩局“当五” 800 光绪通宝楷书小平背“金”、“宇” 8 乾隆通宝楷书小平多局监造普品1 乾隆通宝楷书小平背上“福” 250

乾隆通宝楷书小平背右“福” 220 乾隆通宝楷书小平背阿克苏局 5 乾隆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泉局雕母 4500 乾隆通宝楷书小平合背 150 乾隆通宝楷书小平背宝陕局雕母 8000 乾隆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泉局母钱 1500 乾隆通宝楷书折十背宝巩局5000 乾隆通宝楷书特大型背宝泉局 3800 嘉庆通宝楷书折二背宝泉局 10 嘉庆通宝楷书小平背“桂” 500 嘉庆通宝楷书折二背“桂” 10000 嘉庆通宝楷书折二背宝直局 400 嘉庆通宝楷书折二背宝苏局宽缘 100 嘉庆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泉局雕母 5000 嘉庆通宝楷书折二背宝源局雕母 6000 嘉庆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源局雕母 6000 嘉庆通宝楷书折十背宝川局 3500 道光通宝楷书折二背宝泉局 10 道光通宝楷书小平背“壹分” 300 道光通宝楷书小平背“十八年” 20 道光通宝楷书小平背阿克苏局精铸 500 道光通宝楷书折三背阿克苏局1000

干货 一文读懂货币发展史

干货一文读懂货币发展史 来源|微信公众号“请辩”(ID:qingbian-cll),作者|蔡垒磊 1引言 前段时间跟父母随便聊聊,聊起最近在忙的事情,当我说到前两年买进了很多比特币的时候,他们露出了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问我是不是报纸上登过的那个比特币。当确认得到肯定的回答以后,他们连连摆手,语重心长地教导我说,那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咋能当钱,况且报纸上都登了说是骗局,什么什么公司已经倒闭了,负责人都抓起来了。在他们的眼里,应该只有现行流通的纸钞和银行存款里的数字是钱,其他东西都不是。“可是银行存款也看不见摸不着啊。”“谁说的,那个存款数字插了卡不就看见了。”“比特币余额你打开电脑或者手机也能看到啊。”“那我去银行就能把数字换成钱,你这个谁给你兑换?”“我不用兑换,那就是钱。如果一定要兑换成你说的那个钱,去交易所啊。”“你这数字谁也不承认,要是没人要了呢?岂不是烂在电脑里一文不值?”“那你这钱要是没人要了呢?而且你拿的还都是假币。”“我这钱怎么会没人要呢?你去街上问问,要我这钱还是你这钱。我拿的可是货真价实的人民币,怎么会是假币,你这孩子怎么胡说八道呢?”我相信跟我父母拥有相同认知

的人不在少数,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聊聊货币的发展史,这会帮大家更好地理解到底什么才是货币,我想对大家未来的投资选择也是大有裨益。 2原始货币 货币,就是钱,最早产生于物物交换的年代。那个时代大家以物易物,用自己拥有的东西交换自己需要的东西。比如张三想吃鸡了,但是家里只养了羊没有养鸡,怎么办呢?拿羊去换鸡,只要手上有鸡的李四接受,那大家就算做了一次你情我愿的交易。换了两次,张三心里就有点不平衡,我的羊那么大,肉那么多,但是鸡吃了一两顿就吃完了,看着顿顿吃羊肉家里还有存货的李四,张三决定重新谈判。第二天,张三提出1头羊换3只鸡,李四由于吃羊肉吃上瘾了,想想羊那么大一只,养养也不容易,就同意了这个方案。某天,李四上山砍柴的斧子丢了,但是自己重新打造一把要很久,就想问问张三有没有,顺便提出可以拿鸡来换,张三说他也只有一把,但是他知道王五有好几把,上次他那把还是从王五那里用一头羊换来的。李四灵机一动,就拿着三只鸡上路了。见到王五后,李四表明了来意,但王五说自己只喜欢吃羊,对他的鸡不感兴趣,李四说张三喜欢吃鸡,你拿我给你的三只鸡,就能问张三换羊吃了。王五想吃羊很久了,苦于张三的斧子一直没坏,就换不到羊,这么一听,就高高兴兴地拿斧子跟李四换了鸡。这样,一个简单的二人交换就变成

元代钱币及价格大全

元代钱币大全 大朝通宝楷书小平银质4000元 蒙古入主中原以前的铸钱币,时蒙古尚无国号,游牧民族而自号大朝,故铸钱文曰大朝,四字楷书,直读光背,径厘米,重克。制作粗劣疏,建国后很少出土。 大朝通宝楷书小平银质背“木” 4500元 大朝通宝楷书小平铜质 8000元 支钞半分隶书小平光背 3500元 大观通宝楷书折十背“半分” 2800元 大朝金合楷书折十光背 3500元 中统元宝楷书小平光背22000元 世祖忽必烈中统年间铸,钱文真,篆两体,直读,背无文,小平径,重3克左右,篆书者制作稍精,另有一种残缺小钱径,皆为元钱中之精品。 中统元宝篆书小平光背40000元 至元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700元 世祖忽必烈至元年间铸,钱文分蒙文,汉文两大类版式,大小不一,蒙文以上下左右序读,汉文楷书直读,小平径厘米,重3克,折二径

厘米,重克,折三径厘米,重9克左右,蒙文钱类似汉文钱。蒙文钱铸量不多,以蒙文小钱,汉文大钱为罕见,其它钱也难得。 至元通宝楷书折二光背 1200元 至元通宝楷书折二大样光背2500元 至元通宝楷书折三光背 4200元 至元通宝蒙书小平光背 2200元 至元通宝蒙书折二光背 850元 至元通宝蒙书折三光背 1050元 元贞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3000元 成宗元贞年间铸。钱文分蒙文,汉文两类,大小不一钱文楷书,直读光背,制作精糙,小平径,重克。 大德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2000元 成宗大德年间铸,有蒙汉文两种版式,汉文楷书直读,光背无文,制作粗糙,文字不精,小平径厘米,重克;折二径厘米,重克,折三径3厘米,重克,小钱径厘米左右,大德钱存世出土均少,尤以蒙文折三钱为珍罕。. 大德通宝楷书折三光背4500元

中国古代钱币大全(图)

中国古代钱币大全(图) 先秦钱币] (一) 先秦时期经济 在我国夏商西周奴隶社会时期,经济以农业为主,土地归天子所有。夏朝时,农业知识就比原始社会有所提高,发明了节气和干支记日法,商朝时,农业生产已不是石头制品,而是金属工具,今河南境内曾出土有商代铜铲等物。西周时,已实行井田制度,天子每年都要让一万人到公田服役,每家出一人到公田耕作,不到公田耕作的,就要纳税,农业生产工具方面主要是铜制农器。从这时起,畜牧业已与农业分开,在夏朝遗址中发现有大量的猪、狗、牛、马等兽骨,可以想见当时的畜牧业在生产中已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夏朝和西周时畜牧业已发展到较高的阶段,传到后世的家畜,在当时就已经全有了。遗址中发现的家畜多达数百头。手工业已逐渐发达,大批的奴隶被送入手工作坊,分门别类,进行手工生产,当时比较重要的是青铜业制作。那时的商业也开始兴起,东面沿海和新疆青海等地的玉,已被当作贵重物品贩卖了。在西周时已准许人们到远方贩卖货物,并有一部分人靠经商谋生。当时商人的地位也已提高,可分享regime,经济文化交流已日渐繁荣起来。到了春秋时期农业进一步发展,齐国实行了“相地衰征”的土地制度,实行了“均地分民”与“民民分货”,的政策,极大的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大大提高了。这时的手工业也得到了发展,一切器物都变得精巧玲珑、体积轻便,形制新颖了。随着农业生产的提高,中下等贵族和自由农民竞相开垦荒地,私田不断增加,生产率高于奴隶主的公田。由于生产工具和技术的进步,以及交通的发展,使商业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郑国的商人可到楚买丝,到周卖皮革等等。到了战国时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随着人口的大量增加,农业、手工业都有相当大的发展,商业也更加兴盛,官府商业和私人商业都得到了发展,《周易》上说“日中作市,召集天下人民,即天下的货物,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指的就是当时典型的集市商业。总之先秦时期的经济发展有了飞速的提高,较远古时代大为进步,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之间交易的需要,各种形式的货币也就出现了。 1 贝币

[物品篇;清代货币]清朝货币介绍清朝时期的货币的种类及面值

[物品篇;清代货币]清朝货币介绍清朝时期的货币的种类及 面值 清朝的货币银子下面是银元,银元一看面值,二看成色。相当于现在的百元钞票。银元下面铜板,铜板上印的一般都是“元宝”或“重宝”,这种相当于现在几十元钱币。钢板下面是铜钱,就是“孔方兄”。外圆内方。这种相当于现在的硬币。 从搜藏价值上看,成色,面值、质地、发行数量、现有数量都是价值的直接决定者。从当时使用的价值上看,不同时代不完全一样。早期康乾盛世时国家有钱,就不值钱,后来多次赔款,国家没钱,就值钱。清朝货币-清代制钱清代通宝钱币后金在进关前就开始在关外铸造货币,努尔哈赤天命年间,铸造了满文的天命汗钱和汉文的天命通宝。皇太极时又铸造了满文大钱天聪汉之钱。顺治年间开始铸造顺治通宝,共分5种样式,一式为顺治元年铸造的,是一种仿古式的货币,正面铸有顺治通宝,背面是光背的。不久就又铸了2式货币,正面还是顺治通宝,反面是铸钱的汉字局名,如工,户,东,福等。三式是顺治10年铸造的,是一厘钱,反面铸有一厘 和钱局名。一千文合银一两。四式货币是在顺治17年铸造的,反面有满文宝字和满文局名,五式也是这一年造的,钱背面有满汉文的钱局名。康熙年间平定三藩之乱,而吴三桂等人在叛乱时期也大量铸造过货币,吴三桂铸造了利用通宝,

有光背,背面有云字,贵字,一厘,二厘,五厘,一分等。其子吴世潘洪化年间又铸造了洪化通宝。福建的耿精忠则铸造了裕民通宝,分一分,一钱,浙一钱三种。康熙朝自铸的货币有两种,与顺治钱的第四式和第五式相同。雍正年间后,清帝铸钱就只按顺治5式,即钱背面标满汉文局名而铸造,此后又铸造了乾隆通宝,嘉庆通宝,道光通宝。咸丰年间,正值太平天国起义,清政府因财政紧张而开铸大钱,人为的搞通货膨胀。分为3类,一是通宝,是小平的铜铁铅钱。一为重宝,为当四至当五十的大钱。还有一种是元宝,为当百及当千的大钱,这些货币各地都有铸造。清代货币比较珍贵的当属慈禧时期铸造的祺祥通宝和重宝,这种钱本准备在咸丰皇帝死后用的新年号钱,由于慈禧发动政变,改年号为同治,这种钱没有铸多少就停铸了,因而较少,祺祥年号只用了69天。同治年间只铸造了通宝小钱和重宝当十钱。光绪初年,只铸通宝小钱和重宝当十钱,后慈禧下令从国外进口造币机器,用机器铸造制钱。宣统年间只铸造了宣统通宝,有两种,一种较大,一种较小。清代铸币分两大类,一类是中央造币厂铸造的,令一类是地方造币厂铸造的。太平天国时期,也曾铸造过货币,就是太平天国钱,但是国字从口从王而不从玉,成为太平天国货币的一大特色。此外太平军还铸造过一种中国最大的货币大花钱,数纪念币性质。与太平天国同时在上海的刘丽川领导了小刀会起义,铸造了太平通

欧洲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欧洲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金融学系保险专业费清 09991685 一、欧洲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伴随着国际统一的货币体系发展,国际区域化货币体系也迅速发展起来,并成为国际金融领域的一个焦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欧洲共同体的“区域化货币体系”。 总的来说,欧洲共同体“区域化货币体系”的发展共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个阶段:70年代初-1978年,欧共体在原有的基础上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EMS),其目标在于稳定汇率。 第二个阶段:1978年-1986年,欧共体提出“单一欧洲文件”,“文件” 肯定了欧洲货币联盟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认为应该继续积极推行,拟订了初步计划。 第三个阶段:1986年-1990年欧洲货币联盟的开始实施。 一、魏尔纳计划 “魏尔纳报告”或“魏尔纳计划”是欧洲货币体系发展的基础,它是在在原来的罗马条约以外建立的有关欧洲货币联盟的发展规划,其最早形成于1970年5月。 总的来说,“魏尔纳计划”的内容包含三个方面:汇率机制调整、货币储备基金建立和欧共体内部核算。具体地说, 1.汇率管理机制调整 在汇率管理机制方面,欧共体曾实施“蛇洞制”以加强其成员国之间的汇率联系。 欧共体在1972年4月10日作出决定,通过了“巴塞尔协议”,各成员国货币间的汇率可容许波动幅度只能是上下1.125 %(总幅度为2.25%),比史密森协议的规定小一半,换言之,欧共体对内部的汇率波动要求更加严格,拟推行内外有别的汇率政策。用当时比较通俗的比喻来说,这叫做“蛇洞制”. 2.货币储备基金的建立 该基金的职责主要是:支持成员国在外汇市场上的干预活动以促进汇率的稳定,管理成员国中央银行间的信贷,逐步集中成员国的外汇储备,并逐步发展为

清代民国银元价格表

近代银元价格参考目录表 -------------------------------------------------------------------------------- 发布人:点购收藏网发布时间:2010-12-24 浏览次数:5291 次 江南省造银元价格 钱币名称面值特征参考价 江南省造光绪元宝 0.36钱无 600元 江南省造光绪元宝 0.36钱龙有圈 1000元 江南省造光绪元宝 0.72钱无 600元 江南省造光绪元宝 1.44钱无 1000元 江南省造光绪元宝 3.60钱无 30000元 江南省造光绪元宝 7.20钱目省人字齿边 10000 江南省造光绪元宝 7.20钱日省人字齿边 10000 江南省造光绪元宝 7.20钱目省直齿边 12000 江南省造光绪元宝 7.20钱日省直齿边 12000 江南省造光绪元宝 7.20钱光边齿 30000 江南戊戌光绪元宝 0.72钱小英文 150元 江南戊戌光绪元宝 0.72钱大英文龙无圈 250元 江南戊戌光绪元宝 0.72钱大英文龙有圈 600元 江南戊戌光绪元宝 0.72钱大英文面中心点 400元 江南戊戌光绪元宝 1.44钱小字版 200元 江南戊戌光绪元宝 1.44钱大字版龙无圈 600元 江南戊戌光绪元宝 1.44钱大字版龙有圈 1500元 江南戊戌光绪元宝 7.20钱凸眼龙 2800元 江南戊戌光绪元宝 7.20钱大满文凸眼龙 3000元 江南戊戌光绪元宝 7.20钱戌戊错版 38000元 江南戊戌光绪元宝 7.20钱大英文珍珠龙短刺 8500元 江南戊戌光绪元宝 7.20钱大英文珍珠龙长刺 8500元 江南戊戌光绪元宝 7.20钱大英文珍珠龙面中心点 12000元 江南戊戌光绪元宝 7.20钱凹眼龙 8000元 江南戊戌光绪元宝 7.20钱凹眼龙面凸眼龙背 6000元 江南戊戌光绪元宝 7.20钱中心点 4000元 江南戊戌光绪元宝 7.20钱边内长齿 2800元 江南戊戌光绪元宝 7.20钱边内长齿中心点 4000元 江南己亥光绪元宝 0.36钱无 800元 江南己亥光绪元宝 0.72钱 72 150元 江南己亥光绪元宝 0.72钱 7.2 150元 江南己亥光绪元宝 0.72钱大字版 800元 江南己亥光绪元宝 1.44钱老版大龙 150元

清代钱币满文释读

清代钱币满文释读清代钱币满文释读

清代钱局 宝泉局:顺治元年开铸.至宣统二年底裁撒. 宝源局:顺治元年冬开铸.光绪三十一年停办. 延绥镇局:顺治二年开铸.顺治五年裁撒.因而“延”字币绝少. 荆州镇局:顺治三年开.顺治八年停办.背“荆”字币尤少. 襄阳镇局:顺治七年开.顺治八年停办.背“襄”. 密云镇局:顺治二年五月开.康熙十年停办. 宣府镇局:顺治元年十一月开.顺治八年停.十年复开.十开年又开铸背满汉

文“宣”字钱.康熙元年铸满汉文“宣”字钱.旋停.六年复开.十年撤局. 临清镇局:顺治二年五月开铸.八年十月旋停.十七年复开.钱背铸满汉文“临”字.康熙元年复开.旋停.六年又开,十四年撤局. 巩昌府局:康熙六年开.不久停.雍正五年迁到兰州改名宝巩局.七年又停. 咸丰五年重设.至同治三年废止.因此.除乾隆.嘉庆外.历朝“巩”字钱均少. 南昌康熙宝巩更少. 薊州镇局:顺治二年开.康熙十年撤.咸丰四年重开.十二月撤局.铸钱甚少. 漳州府局:建于康熙十九年.二十一年撤.故康熙“漳”字钱亦不多. 江宁府局:建于雍正九年.十二年停.背满文“宝安”. 肇庆府局: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停于康熙三十一年.背文“宝广”. 宝德局:建于咸丰四年.次年被撤销.背满文“宝德”. 河南省局:建于顺治四年.康熙元年停办.六年复开.九年再停.雍正开年重开.九年又停.咸丰四年再次重开.直至光绪末年撤销. 山东省局:建于顺治六年.康熙九年停.雍正九年改为“宝济”局乾隆三年停.咸丰四年再次复开.直至同治.光绪均有铸造. 江南省局:顺治五年建立.康熙九年裁撤.后至光绪年间铸有“宝宁”机制币. 湖广省局:顺治六年改名“宝武”局.光绪末年撤. 宝苏局:康熙六年开.每文重一钱四分.九年停.康熙二十三年复开.因户部 变更钱制.每文减重至一钱.康熙四十一处每文改为一钱四分.雍正二十年.每文重一钱二分.至光绪言末年撤.光绪十五年曾铸机制币. 宝津局:光绪十三年建成.以土法铸造重一钱“光绪通宝”十四年用机器铸钱.二十二年起土法.机器同时铸钱.二十四年改铸七分重小钱.二十五年撤. 宝台局:开铸为康熙二十七年.停于同治. 成都府局:雍正十年开.光绪二十九年停.钱背文“宝川” . 长沙府局:康熙六年开铸.钱背“南”字.九年停.二十二年复开.三十九年停.雍正七年又开.乾隆五十九年停铸.嘉庆元年又开.光绪二十五年停. 贵州宝黔局:雍正八年十月开.乾隆五十九年停.嘉庆年间有铸造.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年间时停时铸.光绪三十一年停. 西安府局:顺治十年开.雍正年间改为宝陕局.光绪十三年撤.钱背文“宝陕”.

中国历史上货币的变迁

浅析历史上货币的变革 睢县回族高级中学郭大磊 在中国历史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货币也与时俱进不断的变化着,下面对历史上货币的变化做一小结,从而纵向的理解社会的进步。 最早的交换是以物易物,货币尚未出现,随着交换范围的扩大,实物货币开始出现。夏商西周时的货币,相传是人造贝币。贝币作为早期实物货币,是一种原始货币,种类不一,由于真贝不够,乃用仿制品,如石贝,骨贝,铜贝等。铜贝是金属铸币的滥觞。 金属铸币的出现表明社会的进步——人类掌握了冶金的技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金属铸币相传是在东周时期产生。有文献记载,大约在公元前524年,周景王始铸大钱,这是我国文献中关于铸钱的最早记录,此一记录开启了春秋战国时期货币的繁荣时代。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中国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社会的发展推动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金属铸币技术的日渐成熟,再加上政治上列国并立,导致这一时期形成了多币制和多币型长期共存并用的特殊局面。这一时期的货币从形状上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布币刀币圜钱和蚁鼻钱。同时黄金和白银也开始作为货币使用,充分体现了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大一统时期,秦代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史载:“秦并天下,币为二等,黄金以镒名,为上币,铜钱之质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其半两钱形制为圆形方孔,‘半两’两字分列左右,通常是右半左两。象征着天圆地方的秦半两钱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钱币的初步成熟,其范式对后代货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是中国货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西汉元狩五年【公元前188年】,汉武帝时期废掉了半两钱,始铸五铢钱,这种货币继承了半两钱的范式,并成为我国钱币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同时它也是秦汉货币史一次转折,实现了中央对货币铸造权的集中统一。 隋唐时期是在中国货币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变期。隋代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统一标准的五铢钱,唐朝开国后,于武德四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通行720年的五铢钱从此退出了钱币历史的舞台。开元通宝开创了新纪元,在钱币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唐以后历代的铸币标准,中国的币制正式脱离了一种以重量为名的铢两体系。同时,铸币文字书体也发生了变化,先秦为篆,秦到隋多为小篆,而至开元钱则以隶书楷书为主。铜钱名曰通宝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货币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以钱为宝则意味着货币即财富观念的增强和人们对其崇拜程度。 两宋是中国古代封建经发展的最高峰,政府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商业的控制,商品经济日趋活跃。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北宋初年的四川成都出现了为不方便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金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由于铺户恪守信誉,随到随取,交子逐渐赢得了很高的信誉,交子逐渐具备了信用货币的特性,真正成为了纸币。但是后期因供应军需超额发行,交子严重贬值,1105年遂停止发行。元代进一步完善了纸币制度,后经马可波罗之手将中国纸币印制工艺和发行流通的情况传到了欧洲,为欧洲纸币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明清时期,中国商品经济日益繁荣,农产品大量流向市场。国际贸易也一定程度上有所发展,同时金属铸造技术也得到提高,这些都为白银的流通创造了条件。明初,政府承元代之制,发行纸钞,禁止金银的流通。但由于纸币的通货膨胀,白银以其优良的天然特性,在天顺年间逐渐成为民间主导的流通货币。明中叶以后,日本和美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