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弟子规 第五课 教案(1)

弟子规 第五课 教案(1)

弟子规 第五课 教案(1)
弟子规 第五课 教案(1)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老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大家猜猜是什么?对拜我们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被称为礼仪之邦,在课前,我们先来学学古人的作揖礼仪。遵循男左女右男孩子左手在上,女孩子右手在上,上课师生问好

一、激趣导课

1、演示课件《爱心传递孝敬父母》

2、提问:你看懂了什么?

3、这学期我们学习弟子规,我们的爸爸妈妈都说,孩子们长大了,懂事了,瞧,这些就是孩子们在为爸爸妈妈服务的镜头呢,我们一起来喊喊他们的名字吧

二、朗读入情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弟子规第5课,它也是讲我们在家要孝顺父母.

课件出示课文(《渔舟唱晚》配乐)

2、初读

A请你们自由轻声朗读3遍B跟老师读C师生合作读

D男女生合作读E 4人小组读 F 指名读表扬

G齐读

三、品读感悟

(一)学习“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1、有谁知道,这4句话的意思呢?同桌讨论下(借助译解)

(出示课件)“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2、解释意思,讲解

A 好,喜欢恶,厌恶。(板书好喜欢恶厌恶)

B提问:亲所好的意思就是?亲所恶的意思就是?

C力:是尽我们的力量; 谨:小心,谨慎

D 指名说,连起来的意思就是:父母亲喜欢你做的事情,你要尽力去做。父母亲厌恶你做的事情,你要小心谨慎地去除,包括你的一切坏习惯。生读注释。

3、提问:1在平时生活中,我们怎么做才能让父母亲开心?在学习中,我们怎么做才能让父母亲开心?

那么,相反,平时生活中,学习中,我们怎么做父母亲最不喜欢呢?

2 指名说

3 师总结:这就是(引领学生读)“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孔夫子曾说:“人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这让我们细心体验,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父母亲就为我们付出无微不至的关怀。更提醒我们,心中要常常惦记着父母亲,所以对于父母亲,学习孝养之道,要尽力侍奉、照顾我们的双亲。

我们要“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孩子们,我们再来看看古时候一个叫郯子的孝子,他是怎么做到“亲所好,力为具”的。

(二)学习“身有伤,贻亲忧”。

1说说你生病了?你的父母是怎么做的?进行体会。

2 说说你受伤了?你的父母是怎么做的?

外出时,会不断提醒我们要注意安全;天气有变化了,要提醒我们及时增减衣服;怕我们受凉或中暑。若是我们生病了,我们的父母肯定焦急不安。真是“身有伤,贻亲忧”。

课件出示:“身有伤,贻亲忧”

3师总结:子女的一切几乎占满了父母的心,所以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不然就“身有伤,贻亲忧”。这是孝顺的开始。也就是孝经所说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师读,生跟读,多读几遍

4在新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关学生伤亡事件的报道。

播放视频23日早上7时许,福建南平市实验小学门前发生一起特大凶杀事件,现已导致8人死亡、5人受伤。让人唏嘘不已的是,这13名死伤者都是实验小学的小学生,还是未成年的幼小孩子。想想这些失去孩子的父母,该是多么的痛心疾首,敢肠寸断啊!

师:我们应当痛定思痛,尽其所能地将弱小的孩子可能遭受伤害的风险降至最低,让孩子的笑容始终绽放在我们的身旁。

5讲身边的事

师总结:小朋友,我们的身体是很脆弱的,一不小心,我们就可能受到伤害,为了不让“身有伤,贻亲忧”,我们要时时树立安全意识。加强安全防范。想想如何来自我保护?

6拓展如何保护自己学校里上下楼梯时,该怎么做?

课间休息时,又该怎么做?

课件出示:安全儿歌带领学生读

再读一遍“身有伤,贻亲忧”

(三)学习“德有伤,贻亲羞”

现在有请郭雨煊为我们带来的故事《连累母亲的董卓》

1听故事后提问:听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2大家说得都不错,你能在弟子规中找到描述这个故事的原文吗?3指名1-2人读,再齐读。

在古代有所谓的(“诛九族”的制度,1个人如果犯了大错,所有的亲族都会连累被杀害,)现在虽然没有了,但我们依然要谨言慎行,安父母的心。因为“德有伤,贻亲羞”

2 说说自己因为做出不该做的事情,使父母不高兴的事情?

指名说

师总结有的小朋友没有礼貌、不敬师长、破坏公物、打骂同学、偷盗,或者做出了不该做的错事,一旦传到父母的耳朵里,你的家长一定会很难堪,感到难为情、羞辱。所以说是:“德有伤,贻亲羞”

三、辨析巩固:

1、学习完课文,我们把4句话,再连起来读一读。齐读: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2、下面来看几道题目,你看做他们做的对吗?你能用今天学的弟子规来帮助他或是告诫他吗?

(1)、为了让小红的袖子干净些,妈妈给小红买了副袖套,让小红戴在袖子上,可是小红不乐意,一出家门就拿下了。

(2)、在检查作业时,发现亮亮有几个字写得太潦草,爸爸让亮亮擦掉,重新写,谁知,亮亮就大哭大闹起来。

(3)、去秋游时,两个孩子因为太过兴奋,你追我打,一不小心,其中一男孩摔了一跤,导致膝盖处缝了11针。

(4)、老师布置作业,小明回家不做,跟父母说没有作业,第二天老师问他为什么不做,小明撒谎说因为昨晚上发高烧了。

四、拓展延伸

1,复习课文

借助中华弟子规的歌曲我们把所有学过的唱一遍

2,学了弟子规后,应该怎么去做,怎样去孝敬父母?

3,把你的心语心愿写在心形的卡纸上写下来。

五、心语心愿结束课题

《游子吟》中贴爱心

爱心贴在黑板上围成一个大爱心即大孝心

小学二年级弟子规教案

小学二年级弟子规教案 【篇一:二年级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总序 教学目标: 1、从总体上了解《弟子规》。 2、会背《弟子规》总叙。 3、大体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会背《弟子规》总叙。 教学过程: 一、介绍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 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 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 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 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 《弟子规》中的“规”,当然就是指规矩、规则。你们知道“弟子”指 的是谁吗?是孔子的弟子吗?是指小孩子吗?还是指其他什么人呢?(学生讨论)实际上这个“弟子”是泛指,也就是针对每个人而言的。所以《弟子规》中谈到的规矩礼节是同学们甚至是老师都应该遵守的。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篇古训——《弟子规》。《弟子规》 共360句(1080字),今天我们学习总序。 二、学习《弟子规》总叙 1、听泛读《弟子规》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理解“总叙”的意思。

“总叙”概括了《弟子规》的主要内容:首先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言语行为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如果以上的事都做了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做学问了。 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 四、讲故事:《大舜的故事》——孝 五、礼仪 1、回答问题要举手,回答问题要起立。 2、学习鞠躬。 六、作业 1、背诵《弟子规》总序。 2、回家给父母捶捶背。 板书设计: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篇二:二年级上册国学教案《弟子规》】 二年级第四周国学教案 课题:《弟子规—入则孝》 授课教师:冯永婷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把孝心的观念引入到小朋友的心田。 2、教育小朋友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不但孝,关键是顺。 3、培养小朋友的感恩之心。 教学重点: 1、关键在落实上。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 2、让小朋友理解孝道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弟子规》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让小朋友复习上堂课的内容:弟子规——总序。齐声背诵。

最新弟子规1-10课时教案

《弟子规》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 教学内容:学习《弟子规》的总序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教学重点:有余力,则学文 讲解题目:《弟子规》——先介绍原文的出处。 原名:训蒙文。故名思义;教训启蒙幼童的文章。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内容:采用《论语》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等文字编写而成,后改叫《弟子规》。是启蒙学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教学方法:老师念一句,学生重复一句。也可老师念上句,学生念下句。 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学习时间,需要念几遍。 讲解内容: 弟子规——是(古代)学生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古人云:学有学业、退有居业。弟子规就是教育学生学习以外应该做到的事情。 圣人训——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孔子、孟子等。我们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 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首孝悌——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 悌:代表顺从兄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 次谨信——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谨:谨慎。做事要慎重小心。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号,做人也要按着准则去做。不能任意随便去做事。做事还要讲诚信。不能欺骗别人,讲信用。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 泛爱众——泛:广泛。不是指单纯的情爱。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树木,小动物、小昆虫等。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而亲仁——仁:指同情友爱,仁慈之心。我们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使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人。 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以上四条是做人的根本。不管你有没有文化知识,但忠、孝、礼、义、信必须要做到。 (举例说明)一个六岁的小孩,他不但学会了弹钢琴,而且会说英语。每当家里来了客人,大人都叫他为客人表演。一天,他表演了节目后,大家都在赞扬他。他骄傲地说了一句语惊四邻的话:“姥姥你是个大笨蛋,什么都不会!”客人愕然。从这个例子说明:家长不能一味的培养孩子技能,但不知道学习技能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让他表演,而是为了让他有一计之长,将来好做事。可他连做人的道理都不懂,怎么去做事?一个连自己的家长都瞧不起的孩子,他怎么会虚心向别人学习? 总结: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因为它是我们行动的准则。弟子规的内容是教育小朋友在家懂得孝顺父母,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在外要敬师长、懂礼貌、讲信用。和别人平等相处,不自私、不傲慢、爱大众、爱国家、爱民族。在培养好了自己的品德后,再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我们能够做到这些你就是一个优秀的人。互动: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对《弟子规》的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自己原来哪些方面做的不够。 家庭作业:请家长帮助熟念《弟子规》总序 课后小结:我們現在學習弟子規的五項綱領後,每天都要省思自己是否有做到弟子規,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有意義。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把孝心的观念引入到学生的心田。教育学生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不但孝,关键是顺。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教学内容: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弟子规出则悌教案设计

弟子规出则悌教案设计 读课文 【出则悌】 什么叫“出则悌”?就是离开家里,或者我们要外出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注意我们的行为。请看第八条: 【兄道友悌道恭兄悌睦孝在中】 从第八条开始,就讲到如何与人相处。我们都晓得,一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自己独居。既要与众相处,我们就不得不注意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的行为,我们一切的造作,都要特别的留心注意。这里一开头就讲“兄道友,悌道恭”,在家里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跟兄悌姊妹和睦相处。此地的“兄道友”,“道”就是做哥哥的如何来跟悌悌相处。“悌道恭”,悌悌又应该如何来对待哥哥。“兄道友”,这个“友”就是友爱。做哥哥的要友爱悌悌,做悌悌的要恭敬自己的兄长,还有姊妹,彼此都要互相的尊重。 有很多家长曾经这样抱怨过,他说孩子很少没有一天不吵架的,每天总是会打打吵吵。我们晓得,虽然子悌在家里,他们是玩乐也好,是真的吵架也好,从小父母就要灌输他们观念,让他们知道兄悌姊妹就好像是树干、树枝一样,都是生活在一体的,如果吵架就是不孝;两个人呕气,也是不孝。因此,如果兄悌姊妹有吵架的时候,身为父母的应该要晓以大义,如果能讲一些故事给他们听,可以说会更好。历史上有很多这种孝悌的故事,譬如说唐朝的李绩。李绩当时已

经贵为像宰相那么大的一个臣子,当他年老的时候,他还不忘 照顾他的姊姊,还为他的姊姊熬煮稀饭,不小心当中,一阵风吹来,火就把李绩的胡子给烧焦了。我们想一想,当姊姊年纪这么大了,李绩年纪也不小、也已经老了,他还能这样的对待自己的姊姊,实在是非常难能可贵。 而且我们想一想,兄悌姊妹的相处,往往比父母还要长久。因 为我们距离父母的年龄,相差一段很长的时间,但是跟兄悌姊妹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几乎可以说从小一直到我们终老,所以相处的机会非常的多。更何况童年的时候,非常的难得,从小我们懂得尊敬自己的兄长,做兄长的懂得爱护自己的悌妹,不但你在家里能和睦共处,将来在社会上也能与人互相的包容,互相的帮助,互相的关怀。所以,从小能建立这种友爱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再看下一句:“兄悌睦,孝在中”。如果兄悌姊妹在家里能和睦共处,这个 就是属于孝道了。怎么说?如果你经常跟兄悌姊妹吵架,让父母操心,每一次要把爸爸妈妈气得半死,这就是不孝了。所以,从小孩子建立这个友爱的观念非常的重要,因为影响将来非常的大。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也就是说孩子在家里从小就要建立他一个观念,不可以让他感 觉钱财非常的重要。当然钱财也是重要,我们要教他懂得节俭,教他要从小就要爱惜家里的物品。如果从小他知道这个物质享受非常重要,而且相当的重视,他对钱财看得那么重,将来都会有很大的祸害。为什么?中国传统的社会,一旦父母百年之后(就是往生之后),往往

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教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弟子规》(节选一),初步理解内容。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谦虚、勤勉,虚心接受别人批评和建议的意识,并认识到攀比的危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弟子规》(节选一)。 二、读熟文章。 1、师范读一遍《弟子规》(节选一)。 2、看“温馨点击”,师简介《弟子规》(节选一),书中依据古代教育家孔子的教诲,提出了为人处世、言行治学的一般准则,用来教育儿童。全文三字一句,琅琅上口,非常便于记忆和朗诵。 3、师领读两遍文章,注意纠正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 4、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指生说,师补充解释,一起看后面的文意。全班齐读一遍。 5、学生借助注音,自己练习读,把文章读流利熟练了。 6、全班齐读一遍,师纠正读错的字音。 7、指生读,点评,注意纠正个别字的读音。 8、分排比赛读。 9、男、女生比赛读。 10、看谁能最快背诵下来。 教后反思: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背诵《弟子规》(节选一),深入理解选文内容。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谦虚、勤勉,虚心接受别人批评和建议的意识,并认识到攀比的危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弟子规》(节选一),同学们都能流利地朗读下来,全班齐读一遍,分排比赛读一遍。 二、背诵文章 1、自由练习背诵,也可以同桌互背。 2、全班齐背一遍。 3、指生背诵,纠正错误读音,点评。 4、分排比赛背。 5、男、女生比赛背。 6、全班齐背一遍。 三、活动广角 1、现在有些小朋友爱比谁的玩具多,谁的文具好。你能用《弟子规》里的语句劝劝他们吗? 2、讨论交流:当有人指出你的缺点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结合上文,讲一讲应当怎么做。 四、评价表现 1、自我评价。 如果你能熟练朗读背诵,就将两个苹果都涂红,如果还不太满意,就涂红一个。 2、教师小结。 教后反思:

一年级《弟子规》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一年级《弟子规》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南航大学附属小学红谷滩分校一年级语文组 目录 第一课弟子规子总序 (3) 第二课《弟子规》入则孝第一段 (4) 第三课《弟子规》入则孝第二段 (6) 第四课《弟子规》入则孝第三段 (8) 第五课《弟子规》入则孝第四段 (12) 第六课《弟子规》入则孝第五段 (16) 第七课《弟子规》入则孝第六段 (18) 第八课《弟子规》出则弟第一段 (20) 第九课《弟子规》出则弟第二段 (23) 第十课《弟子规》出则弟第三段 (25) 第十一课《弟子规》出则弟第四段 (27) 第十二课《弟子规》出则弟第五段 (29) 第十三课《弟子规》谨第一段 (32) 第十四课《弟子规》谨第二段 (35) 第十五课《弟子规》谨第三段 (37) 第十六课《弟子规》谨第四段 (39) 第十七课《弟子规》谨第五段 (41) 第十八课《弟子规》谨第六段 (43) 第十九课《弟子规》谨第七段 (45) 第二十课《弟子规》信第一段 (47) 第二十一课《弟子规》信第二段 (49) 第二十二课《弟子规》信第三段 (51) 第二十三课《弟子规》信第四段 (53) 第二十四课《弟子规》泛爱众第一段 (55) 第二十五课《弟子规》泛爱众第二段 (57) 第二十六课《弟子规》泛爱众第三段 (60) 第二十七课《弟子规》泛爱众第四段 (62) 第二十八课《弟子规》泛爱众第五段 (64)

《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总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 2、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 教学重点、难点: 1、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 2、弟子规的内容是什么? 3、有余力,则学文 教学内容: 学习《弟子规》的总序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讲解题目: 1、《弟子规》——先介绍原文的出处。原名:训蒙文。故名思义;教训启蒙幼童的文章。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内容采用《论语》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等文字编写而成,后改叫《弟子规》。是启蒙学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2、老师念一句,学生重复一句。 3、老师念上句,学生念下句。 4、小组合作学习,比赛读 二、讲解内容: 弟子规——是(古代)小朋友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古人云:学有学业、退有居业。弟子规就是教育小朋友学习以外应该做到的事情。 圣人训——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孔子、孟子等。我们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 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首孝悌——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 悌:代表顺从兄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 次谨信——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谨:谨慎。做事要慎重小心。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号,做人也要按着准则去做。不能任意随便去做事。做事还要讲诚信。不能欺骗别人,讲信用。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 泛爱众——泛:广泛。不是指单纯的情爱。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树木,小动物、小昆虫等。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国学经典《弟子规》之《出则悌》(第九课)教学设计(丁守莲)

国学经典《弟子规》之《出则悌》(第九课)教学设计 丁守莲 活动设计背景 《弟子规》是清代学士根据张示孔子言行的《论语》,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形式所提炼的做人道理,适用于幼儿的启蒙教育。古老的文化中蕴含着的是一脉相承的渊源文化和行为准则。一年级学生的社会性行为更加广泛,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逐渐加强,辨别能力有待加强,特别是自己处在特定的环境,小朋友该如何去处理,弟子规能给孩子提供一个很好的行为参考,帮助孩子们愉快、大方,有礼貌的与人交往。作为简练、深刻的古文,《弟子规》能帮助孩子们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培养孩子们灵性。 活动目标 1、理解古文精炼的语句所折射的深刻含义,懂得做人道理。 2、与生活情景结合,将尊敬长辈、关爱伙伴的诗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乐于积极参加国学诵读活动和歌曲表演唱活动,帮助儿童积累文学底蕴,培养儿童良好的品德及灵性。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古文精炼的语句所折射的深刻含义、懂得做人道理。 2、结合自己生活经验,学会做一个长辈们喜欢、朋友们信赖、有责任心的好孩子。 3、富有感情的诵读内容,积极、大方的参与到诵读、歌唱表演中。 活动准备 活动课件、小红花、字卡、古筝音乐、曲谱 活动过程 一、激情引入

1、播放课件故事《孔融让梨》,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含义:之前我们学习了《弟子规》里小朋友爱父母的内容,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弟子规》里有关于尊敬长辈、兄弟姐妹们友好互相关爱的故事。 2、再次播放课件,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所传达的意义:孔融是怎样吃梨的,我们可以向孔融学习什么?(关心友爱,把好吃的留给别人,谦虚有礼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对尊长,勿见能。” 二、诵读导入,培养儿童情绪 带领同学们模仿古人(双手在胸前作捧书状,边念边摇头晃脑诵读),复习诵读,引出课题。 三、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韵文,读准字音。 2、借助图文,译文初步理解课文。 3、富有感情的诵读内容,积极、大方的参与到诵读、歌唱表演中。 四、诵读古文。 1、借助拼音读韵文,要求读准字音。 2、请小老师领读。 3、去掉拼音读文,课件出示韵文。 4、指名读。 5、男女对读。 6、同桌对读。 五、理解古文含义 1、自己试着看译文,理解意思。 2、教师指导理解句意。 逐句讲解,梳理含义,着重讲解个别补偿用字的含义:“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是说不论是吃饭、喝水,还是就座、行走,

《弟子规》教学设计

《弟子规》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诵读《弟子规》感悟古典诗文中的做人道理;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学习重点: 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弟子规》,演译《弟子规》,领悟《弟子规》的内涵。学习难点: 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 学习过程: 一、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的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你们知道的经典性的诗文有哪些呢? (板书:孝、涕、谨、信、爱、仁、学文。) 二、背诵《弟子规》 今天,先让我们进入第一环节,轮背<<弟子规>>,好吗? 1、齐背“总叙”。 2、轮背。 三、走进《弟子规》 第一关,我最欣赏的一句弟子规。(并说一说欣赏的原因) 第二关:弟子规对对碰:学生说一句弟子规,任意找一同学说一说意思。 第三关,每个同学都准备了一个有关弟子规中的故事,把你想讲的故事讲给同学和后面的老师听。 第四关,我唱我演《弟子规》 四、生活与《弟子规》 《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典范,这本书是根据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它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看见别人有了进步,就要虚心向他学习,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慈等。今天,我把其中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句子选了出来。对照这些句子,同学想一想,你平时都做到了吗?(把打印稿每人一份) 屏幕出示: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出必告;返必面。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晨必盥( guan),兼漱口。便溺回,辄(zhe )净手。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借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 凡出言,信为先。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 1、请你针对上面的句子,想想自己在某个方面做的好或不好,在做的好的

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总叙》 一、活动内容: 弟子规,圣人训。守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二、教材分析: 总叙《弟子规》就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得教诲而编成得学生得生活规范,它规定了学生主修得六门课与辅修得一门课,教导学生弟子得本分。 三、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理解总叙含义。 2、学习诵读弟子规。 四、活动重点: 结合生活实际,让幼儿理解孝道得重要性。 五、活动准备: 本段大范例《弟子规》教材,《弟子规》音视频。 六、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述故事“百孝善为先”,引出《弟子规》总叙内容。(二)教师出示大范例,讲述《弟子规》总叙内容,让幼儿初步理解总叙含义。 (三)提问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平时就是怎样做得,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1、教育幼儿懂得:首先在家里,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2、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中说话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与朋友相 处要有爱心,并且要亲近品德好得人,向她学习,这些都就是非做不可得事,如果做了以后,还有多余得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学习其它有益得知识本领得道理。 (四)幼儿在古典音乐得伴奏下诵读《弟子规》P1,感受经典美好得韵律感。 (五)结束活动: 今天我们学习了《弟子规》得总叙,知道了首先在家要孝顺父 母,回家之后,每一位小朋友都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得事情 好吗? 弟子规《入则孝》(一) 一、活动内容: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二、教材分析: 入则孝这节通过圣贤得教诲,启发培养孩子得孝心,让她们懂得感恩之心。 三、活动目标: 1、把孝心得观念引入到小朋友得心田。 2、培养小朋友得感恩之心。 四、活动重点: 结合生活实际,让小朋友理解孝道得重要性。

精选弟子规出则悌教案

精选弟子规出则悌教案 【出则弟】 什么叫“出则弟”?就是离开家里, 或者我们要外出的时候, 我们应该如何 注意我们的行为。请看第八条:【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从第八条开始,就讲到如何与人相处。我们都晓得,一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 自己独居。既要与众相处,我们就不得不注意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的行为,我 们一切的造作,都要特别的留心注意。这里一开头就讲“兄道友,弟道恭”,在 家里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跟兄弟姊妹和睦相处。 此地的“兄道友”, “道” 就是做哥哥的如何来跟弟弟相处。 “弟道恭”, 弟弟又应该如何来对待哥哥。 “兄 道友”,这个“友”就是友爱。做哥哥的要友爱弟弟,做弟弟的要恭敬自己的兄 长,还有姊妹,彼此都要互相的尊重。 有很多家长曾经这样抱怨过, 他说孩子很少没有一天不吵架的, 每天总是会 打打吵吵。我们晓得,虽然子弟在家里,他们是玩乐也好,是真的吵架也好,从 小父母就要灌输他们观念,让他们知道兄弟姊妹就好像是树干、树枝一样,都是 生活在一体的,如果吵架就是不孝;两个人呕气,也是不孝。因此,如果兄弟姊 妹有吵架的时候,身为父母的应该要晓以大义,如果能讲一些故事 给他们听,可以说会更好。 历史上有很多这种孝悌的故事,譬如说唐朝的 李绩。李绩当时已经贵为像宰相那么大的一个臣子,当他年老的时候,他还不忘 照顾他的姊姊,还为他的姊姊熬煮稀饭,不小心当中,一阵风吹来,火就把李绩 的胡子给烧焦了。我们想一想,当姊姊年纪这么大了,李绩年纪也不小、也已经 老了,他还能这样的对待自己的姊姊,实在是非常难能可贵。 而且我们想一想,兄弟姊妹的相处,往往比父母还要长久。因为我们距离父 母的年龄,相差一段很长的时间,但是跟兄弟姊妹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几乎可以 说从小一直到我们终老,所以相处的机会非常的多。更何况童年的时候,非常的 难得,从小我们懂得尊敬自己的兄长,做兄长的懂得爱护自己的弟妹,不但你在 家里能和睦共处, 将来在社会上也能与人互相的包容, 互相的帮助, 互相的关怀。 所以,从小能建立这种友爱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再看下一句:“兄弟睦, 孝在中”。如果兄弟姊妹在家里能和睦共处,这个就是属于孝道了。怎么说?如 果你经常跟兄弟姊妹吵架,让父母操心,每一次要把爸爸妈妈气得半死,这就是 不孝了。所以,从小孩子建立这个友爱的观念非常的重要,因为影响将来非常的 大。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也就是说孩子在家里从小就要建立他一个观念, 不可以让他感觉钱财非常的

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诵读《弟子规》感悟古典诗文中的做人道理;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弟子规》,演译《弟子规》,领悟《弟子规》的内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的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你们知道的经典性的诗文有哪些呢? (出示课件:《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弟子规》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图片) 今天我们学习《弟子规.》你们猜猜"弟子规"是讲什么的呢? 二、自由诵读、整体感悟。 1、读一读,想一想,《弟子规》主要的内容有哪些?是什么意思? (板书:孝、涕、谨、信、爱、仁、学文。) 2、背一背,唱一唱。原文是怎样介绍这些内容的? 3、学生或读、或背、或唱、或演。 4、提示:在这些内容中,作者为什么把"学文"放在后面呢?难道学习文化知识不重要吗? 二、交流方法展示成果。 1、同学们运用了那些方法学习《弟子规》? (随机板书:唱、诵、舞、讲、画、演) 2、请自由组合,一起商量商量,准备表演。 3、学生交流、准备。 4、展示成果: 要求:(1)告诉大家,展示的形式;(2)选择这个内容的理由;(3)其他同学观看是虚心学习。 表演(老师相机评价,点拨,) 5、小结:我们班同学真是多才多艺,学习方法很巧妙,很有趣。例如:把其中的一段

话改编成一个小品,唱拍手歌;画一幅画;编舞蹈等等。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用上这些有趣的方法,还可以创造更多的新方法,使我们的学习更加有趣。 同学们欣赏了古腔古韵的《弟子规》,有什么感想和启发吗? 帮助学生总结: (1)学会做人;(2)促进语文学习;(3)取其精华、取其糟粕。 三、课堂拓展深化认识。 1、老师推荐名句:(课件显示)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5)吾日三醒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学生带读,然后齐读。 3、老师介绍:古代的"忠""孝""仁""义"等思想在现代社会仍然被人们所推崇。湖北有一个退休工作人员编写了一本新《家训》受到家长、老师以及同学们的喜爱。 课件显示:羊有跪乳之恩,鸭有反哺之情,孝也! 蜜蜂职责分明,大雁飞行有序,礼也!鸡非定时不鸣,燕飞春社不至,信也! 鹿得草而寻群,蚁得食而报众,义也!蜘蛛结网而食,鹦鹉学舌而语,智也! 诸物本无知,却具天性美德,人为万物之灵,立身处世,岂肯愧对于物? 4、最后老师给大家一些寄语:(课件显示) 忠心献给祖国,孝心献给父母,爱心献给社会,诚心献给伙伴,上进心留给自己。 1、总结:同学们,中国古代的经典文化,经历历史风雨的洗礼,仍然流传至今,必然有它存在的原因。同学们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多接触一些古诗文,并且做到学以致用、古为今用。那样,不仅会获得无穷的乐趣,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一定会像《弟子规》最后几句所说的"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板书:走进《弟子规》 孝、悌、谨、信、爱、仁、学文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弟子规教案出则悌

弟子规教案11 进度:出则悌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复习: 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 教学内容教学检讨 一、经文导读及讲解 (一)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长辈在我们的身边时,不可贸然坐下,要注意长辈的动静,等长辈坐下 或长辈叫我们坐后我们再坐下。当我们坐着时,如果长辈从远处走过来,一定 要起立致敬。等长辈坐下,允许我们坐下时,才可以坐下来。在公交车或火车 上我们也要让位给长者。 (二)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在长辈之前,不可太放肆而大呼小叫,讲话声音要低,但是回答的声 音低到听不清楚,那也不适当。常礼举要对众篇说:「不高声喧哗,扰乱他人 视听。」另外在长辈身旁时也不可以大声喧哗,影响到长辈的谈话。 引申: 我们在公交车、捷运、火车上或公共场所时,常常可以看到很多人讲 手机很大声,完全不理会旁人,这样会干扰到四周的人,所以在外面我们要记 得轻声细语。 (三)复习 1.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 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晚上父母就寝前, 做子女的也要关怀问候,时时刻刻要想到父母生活起居是否安好,这是为人子 之道。出门前要禀告父母,让父母知道自己的去处,回家后要马上面见父母, 让父母亲安心。 实际演练 1.练习问早「妈妈(爸爸)早,昨天睡得好不好?」 2.练习问候「妈妈(爸爸)我回来了!」

二、故事时间 (一)弃老国的故事:孝顺父母,尊敬长辈 以前有一个国家叫做弃老国,凡是年纪大的老人就要被抛弃丢到山里。有位大臣非常孝顺把父亲藏在地下室,尽心供养。有一天来了一位天神,命令国王回答他问题,否则就要灭掉国家,国王访遍朝廷中所有的人,没有人知道。大臣偷偷问自己的父亲,父亲将问题一一解答。 1. 二条蛇,如何判别那一条是公的,那一条是母的?(把它们都放到细软的东西上,性情暴躁的是公蛇,柔顺的是母蛇。) 2. 国王的大象有多重?(把大象放到船上,记住船的水位,然后把石头搬到船上,等船沈到相同的位置,再将石头拿起来秤重。) 3. 木杖哪头是树根,哪头是树尾?(放到水里,根的那一头会向下,尾的那一头会向上。) 4.两匹白母马,体型颜色没有差别,如何分别谁是母,谁是子?(拿草去喂,母马一定会让草给孩子吃。) 天神非常高兴,答应保护国土,国王大喜问大臣是谁告诉你答案?大臣将实情告诉国王,并请求国王宣布不淮再抛弃老人,一旦发现有不孝顺的人,马上判罪。 三、常礼举要(演练活动) (一)、大家来找碴 请其它教师协助演出短剧,让学生找找看短剧中有哪些不合乎弟子规的举动。 1.短剧演出 剧情: 妈妈在客厅中看书,杰伦和依林正在家中看电视,他们两人笑得很大声并且聊得很开心。忽然门开了,原来是爸爸回来了。 妈妈马上说:「杰伦、依林,爸爸回来了!你们没有叫爸爸?」 两人只回答:「喔,等一下我们快要看完了!」并不理会父母。 2.检讨错误 请学生说出剧中人物哪些举动做错了,不合乎弟子规,学生可能会回答剧中人没有做到: (1)父母呼应勿缓。(母亲说的话两人没有马上回答去做) (2)尊长前声要低。(母亲在看书时,两人说话、笑闹得太大声)

幼儿园小班《弟子规》教案

幼儿园小班《弟子规》教案 幼儿园小班《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是一部成书于清朝并且被广为流传的一种儿童启蒙的读物,对孩具有进行启蒙教育作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小班《弟子规》教案,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篇一:幼儿园小班《弟子规》教案一、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理解总序含义。 2、学习诵读弟子规。 二、活动准备: 本段大范例,《弟子规》教材,《弟子规》视频。 三、活动过程1、教师给幼儿讲述“百善孝为先”的故事,引出《弟子规》总序内容。 2、教师出示本段内容的大范例,逐字讲解《弟子规》总序内容,让幼儿初步理解总序含义。 3、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平时是怎样做的,鼓励幼儿大胆发言。教育幼儿懂得“首先在家里,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中说话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朋友相处时要有爱心,并且要亲近品德好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

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其他有益的知识本领了。”的道理。 4、幼儿在古典音乐的伴奏下诵读《弟子规》P1—10,感受经典美文的'韵律感。 5、结束活动:“今天我们学了弟子规的总序,知道了首先在家要孝顺父母,回家以后,每一位小朋友都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好吗?” 篇二:幼儿园小班《弟子规》教案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弟子规》中“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的含义。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背诵《弟子规》中的两句经典原文。 3、体验活动的快乐,萌发感恩父母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动画故事《卧冰求鲤》。 2、白板教具:爱、孝。句卡: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初步理解“亲爱我,孝何难”的意思。 1、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我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家里有谁?他们爱我们吗?他们是怎样爱我们的? 2、提问:

弟子规第五课

《弟子规》第五课教学设计 上饶县黄沙岭乡中心小学林燕凤 一、教材分析 《弟子规》第五课是围绕如何“尽孝”这一美德而展开的,分了韵文、译解、拓展、故事四个板块。韵文以“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要求作子女的应尽最大的努力做父母高兴地事的道德准则,又以“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来告诉我们自己身体健康,品行端正,就是尽孝了。译文表意清楚,通俗易懂,为学生读懂韵文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帮助。拓展结合一些俗语和《孝经》的话延续拓展“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的内涵,同时也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故事《潘岳辞官》更是以生动的事例诠释着如何尽孝,使父母亲幸福快乐。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兴趣诵读韵文并能做到背诵。 2、通过诵读韵文以及对拓展和故事的了解对“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有界 定,感悟和培养孩子的孝心。 3、学会思考,反馈以韵文的准则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知道如何做。 三、设计理念 1 根据国学课的要求,结合四化:生活化、故事化、情景化、诵读化。将整节课设计成三大板块:迁移导入,围绕“孝”这一主题,进行导入教学。 2 抓住诵读要求,梯步指导朗读,使学生有兴趣读。 3、在新授中将四化并用,读中思,思中悟,悟中行。实现学生在读出韵文的韵味时也在设计的故事和情境中思考,同时结合生活事例分析道理,为自身的行为树立标杆,从而能够导行。 四、教学过程 (一)调查访问,迁移导入。 1、教师随机在班上问一些问题,让生思考,在思考中反思行为从而引出新课。 (1)平时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关心你的?(激发起学生对于父母给的爱的重视,教师也可在特定中反问学生父母有时的某些做法是否接受,是不是爱?) (2)你平时有没有关心过你的父母?(让学生经过和上面的对比,引起反思。) (3)我们学过哪几句韵文是教育我们关心父母的?(让学生复习旧知,巩固前文,从而有一个国学课的热身,加上老师的表扬,激发兴趣。)这样的韵文有: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二)新授 1、分阶段读文 (1)、通读韵文,读熟韵文,读出韵文。 听音读文,说说录音读文怎样?(生归纳,按照生的归纳要求,让生自由练读,教师巡视指导。) (2)、生生互读互评,教师相机指导。 (3)、教师引用《弟子规》的话:“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要求学生读书也要像说话一样注意轻重缓急,听师读,找出须重读的字和停顿的地方。 (4)、最后利用各种方式练读韵文,教师给予一定的鼓励。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故事引学,对比教育诠释韵文 (1)和释文结合 看“乌鸦反哺之恩”的图片,从图片中你看到了小乌鸦懂得()的道理?学生讨论,

弟子规教案全集

弟子规教案全集 (总叙~余力学文) 目录 1 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备注 2 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3 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4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5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 孝方贤 6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7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 如事生 8 出则弟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复习: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9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复习: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10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复习:冬则温夏则清 11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复习: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 12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复习: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13 谨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复习: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14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复习: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15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复习: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16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复习: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17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复习: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18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复习: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19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

《弟子规》教学“出则悌”教案

《弟子规》教学出则悌教案 读课文 【出则弟】 什么叫“出则弟”?就是离开家里,或者我们要外出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注意我们的行为。请看第八条: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从第八条开始,就讲到如何与人相处。我们都晓得,一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自己独居。既要与众相处,我们就不得不注意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的行为,我们一切的造作,都要特别的留心注意。这里一开头就讲“兄道友,弟道恭”,在家里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跟兄弟姊妹和睦相处。此地的“兄道友”,“道”就是做哥哥的如何来跟弟弟相处。“弟道恭”,弟弟又应该如何来对待哥哥。“兄道友”,这个“友”就是友爱。做哥哥的要友爱弟弟,做弟弟的要恭敬自己的兄长,还有姊妹,彼此都要互相的尊重。 有很多家长曾经这样抱怨过,他说孩子很少没有一天不吵架的,每天总是会打打吵吵。我们晓得,虽然子弟在家里,他们是玩乐也好,是真的吵架也好,从小父母就要灌输他们观念,让他们知道兄弟姊妹就好像是树干、树枝一样,都是生活在一体的,如果吵架就是不孝;两个人呕气,也是不孝。因此,如果兄弟姊妹有吵架的时候,身为父母的应该要晓以大义,如果能讲一些故事给他们听,可以说会更好。 历史上有很多这种孝悌的故事,譬如说唐朝的李绩。李绩当时已

经贵为像宰相那么大的一个臣子,当他年老的时候,他还不忘照顾他的姊姊,还为他的姊姊熬煮稀饭,不小心当中,一阵风吹来,火就把李绩的胡子给烧焦了。我们想一想,当姊姊年纪这么大了,李绩年纪也不小、也已经老了,他还能这样的对待自己的姊姊,实在是非常难能可贵。 而且我们想一想,兄弟姊妹的相处,往往比父母还要长久。因为我们距离父母的年龄,相差一段很长的时间,但是跟兄弟姊妹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几乎可以说从小一直到我们终老,所以相处的机会非常的多。更何况童年的时候,非常的难得,从小我们懂得尊敬自己的兄长,做兄长的懂得爱护自己的弟妹,不但你在家里能和睦共处,将来在社会上也能与人互相的包容,互相的帮助,互相的关怀。所以,从小能建立这种友爱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再看下一句:“兄弟睦,孝在中”。如果兄弟姊妹在家里能和睦共处,这个就是属于孝道了。怎么说?如果你经常跟兄弟姊妹吵架,让父母操心,每一次要把爸爸妈妈气得半死,这就是不孝了。所以,从小孩子建立这个友爱的观念非常的重要,因为影响将来非常的大。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也就是说孩子在家里从小就要建立他一个观念,不可以让他感觉钱财非常的重要。当然钱财也是重要,我们要教他懂得节俭,教他要从小就要爱惜家里的物品。如果从小他知道这个物质享受非常重要,而且相当的重视,他对钱财看得那么重,将来都会有很大的祸害。为什么?中国传统的社会,一旦父母百年之后(就是往生之后),往往

《弟子规》完整版教案

《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总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 2、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 教学重点、难点: 1、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 2、弟子规的内容是什么? 3、有余力,则学文 教学内容: 学习《弟子规》的总序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讲解题目: 1、《弟子规》——先介绍原文的出处。原名:训蒙文。故名思义;教训启蒙幼童的文章。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内容采用《论语》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等文字编写而成,后改叫《弟子规》。是启蒙学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2、老师念一句,学生重复一句。 3、老师念上句,学生念下句。 4、小组合作学习,比赛读 二、讲解内容: 弟子规——是(古代)小朋友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古人云:学有学业、退有居业。弟子规就是教育小朋友学习以外应该做到的事情。 圣人训——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孔子、孟子等。我们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 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首孝悌——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 悌:代表顺从兄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 次谨信——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谨:谨慎。做事要慎重小心。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号,做人也要按着准则去做。不能任意随便去做事。做事还要讲诚信。不能欺骗别人,讲信用。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 泛爱众——泛:广泛。不是指单纯的情爱。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树木,小动物、小昆虫等。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弟子规》优秀教案

《弟子规》优秀教案 《弟子规》是中华民族的经典,它关系到家国,人格。薄薄一本书,在每代人的虔诚阅读和信奉中,嵌入了人类的精神史!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大学语文》学习目标 2、了解学习的内容、要求和考核的办法 (二)能力目标 1、了解《弟子规》全貌 2、通过学习,运用《弟子规》中的精华来指导我们的人生实践 教学重点: 1、了解《弟子规》全貌 2、通过学习,运用《弟子规》中的精华来指导我们的人生实践 教学难点: 1、了解《弟子规》全貌 2、通过学习,运用《弟子规》中的精华来指导我们的人生实践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设计:

《弟子规》 1、导语:我们现在的小孩子们在家长的教育下都懂得文明礼貌,懂得对待他人要有一颗爱心,其实,古代的孩童教育也未尝不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人教育孩童的典范《弟子规》。 2、《弟子规》的作者介绍 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新绛县龙兴镇人,生于清代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享年83岁。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从师党冰 壑游历近二十年。精研大学中庸,创办敦复斋讲学。听课者络绎不绝。太平县御史王奂曾多次向他请教,十分佩服他的才学,被人尊称为李夫子。平生只考中秀才,主要活动是教书。根据传统对童蒙的要求,也结合他自己的教书实践,写成了《训蒙文》,后来经过贾有仁修订,改名《弟子规》。他的著作还有《四书正伪》、《四书字类释义》、《学庸发明》、《读大学偶记》、《宋孺夫文约》、《水仙百咏》等。 3、《弟子规》简介《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 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及朱熹《小学》中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这个《小学》是《三字经》中“唯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的《小学》,专门教导做人做事,洒扫应对,进退之礼和做人首要以“孝”为本。但这本书距今已有数百年,内容当中有些用词与现在社会状况差距较大,所以清朝李毓秀重新以《小学》中的重点为基础,编写出《训蒙文》,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

弟子规讲义出则悌(二)

出则悌 引子 〈出则悌〉原文: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我们在“入则孝”的部分讲完了孩子在家里应该怎么和父母相处,应该遵守哪些规矩礼节。接下来我们要进入“出则悌”的学习。什么是“悌”呢?“悌”的本意是“敬爱兄长”,泛指“尊敬长辈”。“出则悌”讲的是,家中的兄弟姐妹之间应该如何相处,以及我们和长辈在一起应该遵守什么规矩。 “悌道”实际上就是“孝道”的延续,因此古人往往把“孝”“悌”并称,作为评价一个人最重要的标准,并视之为做人的根本。那么,一个人怎样才算是真正做到了“悌”呢?在古代,《弟子规》要求孩子和长辈在一起的时候,遵守哪些规范?注意哪些礼节?而我们今天和长辈交往的时候,又应该遵守哪些礼节呢?我们来看《弟子规》在“出则悌”的部分是怎么要求的。 、

传统中国的家族意识非常强,一个家族几百口人住在一起。包括爷爷奶奶、叔叔大爷、表哥表弟都住在一起。“悌道”对于维系传统社会家族和睦,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可是在现代社会,像中国古代那样庞大的家族已经很少了。现在我们的家庭一般就是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三口人,我们小朋友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很多人都没有兄弟姐妹,那这是不是就是说“悌道”这种传统美德,对我们来说已经没有用了呢?当然不是,在现代社会中“悌”的思想更应该推广为同学、朋友之间的尊重友爱。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好。孔子说:“入则孝,出则悌”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家要好好孝敬父母,在外要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解释:当哥哥姐姐的要友爱弟妹,作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姐,兄弟姐妹能和睦相处,一家人和乐融融,父母自然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 当哥哥姐姐的,年纪大,懂得道理多,应该在生活上多照顾弟妹,学习上多帮助弟妹。而且,在兄弟姐妹吵架的时候,年纪大一点的哥哥和姐姐要谦让弟妹。那么,当弟弟妹妹的,要听从哥哥姐姐的指导,不能因为自己小就任性不听话。 兄弟姐妹是同一个父母所生,在同一个家庭生活。所以,兄弟姐妹是除了父母之外,我们最亲近的人,也是一生里陪伴我们时间最长的亲人。我们从小懂得尊敬自己的兄长,做兄长的懂得爱护自己的弟妹,不但你在家里能和睦共处,将来在社会上也能与人互相帮助,互相关怀。 《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过,孔融是东汉时期的大文学家。他小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