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你有没有被强迫症所控制——沈阳脑康

你有没有被强迫症所控制——沈阳脑康

你有没有被强迫症所控制——沈阳脑康
你有没有被强迫症所控制——沈阳脑康

你是否控制不住的反复洗手;明明已经锁好门窗,却还是控制不住检查一遍又一遍,脑海里总是出现十万个为什么,明知没必要,却难以克制......

事实上,生活中类似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世界约有2%~3%的人口患有强迫症。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做的关于全球疾病调查的报道中显示,强迫症是全球名列第四的高发病率精神疾病,其发病率是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的两倍。

强迫症

专家介绍: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观念或强迫动作为基本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患者常表现为不停地洗手、点数,还有的患者则会毫无原因地重复相同的话语,或觉得自己穿衣、清洗、吃饭、走路时一定要遵循某种特殊的顺序,或反复做诸如检查门窗、开关、煤气、钱物、文件、表格、信件等事情,或对自己做的大多数事情产生怀疑,等等。

患者深知强迫症状的不合理,却自己无法控制或摆脱,因而感到焦虑、痛苦、抑郁,甚至出现自伤或自残,使患者的社会功能受到一定程度损害。

测测你是否也有强迫症?

没有症状为0分、症状很轻为1分、症状中等为2分、症状偏重为3分、症状严重为4分

1、头脑中总有不必要的想法或字句盘旋

2、忘性大

3、担心自己的衣饰不整齐及仪态不端正

4、感到难以完成任务

5、做事必须做得很慢以保证做得正确

6、做事必须反复检查

7、难以作出决定

8、反复想些无意义的事

9、注意力不能集中

10、必须反复洗手,点数目

11、反复做毫无意义的仪式动作

12、常怀疑被污染

13、总担心亲人,做无意义的联想

14、出现不可控制的对立思维、观念

评分:

根据你最近两周情况给上面各条目打分,将各条目的分值相加,根据我国正常值标准,总分若超过20分,应考虑有强迫症的可能。当发现自己强迫症比较严重,一定要及时到专业的精神康复医院进行诊疗。

强迫症状可表现为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强迫行为

强迫观念

强迫观念是指反复思考毫无实际意义或虽有意义但可以解决的问题,例如“人为什么要结婚”、“死会如何”等,或者不必要地反复怀疑自己所做过的事情,例如锁门后怀疑是否把门锁牢了等,虽经检查仍不能放心等。

强迫意向

强迫意向是一种违反自己意愿、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即将会行动起来的强有力内在冲动,例如杀人、破坏东西、侵犯陌生少女等,但病人绝不会真正付诸行动,只是自己不能控制这些意向的出现。

强迫行为

强迫行为是某些强迫观念在行为上的表现,反复出现刻板行为或仪式性动作,是为了减轻强迫思维时内心痛苦的结果。例如反复数数,嘴里不停嘀咕,沿街走路总要走上街沿,进屋前先在门前立正再迈步进入,反复用肥皂洗手,强迫检查煤气等行为。

很多人身上其实都有强迫症状。如果强迫观念或行为在一些人身上偶尔出现,并没有引起心理冲突或焦虑,仍属于正常范畴;如果某些人有了强迫观念或行为,虽然程度不重,但发生频率较高,已成为性格特征,又得不到及时的心理指导,日后容易发展成强迫症。

只有当一个人的强迫观念或行为,或两者都有反复出现,至少连续3个月,且强迫症状源于患者内心,非外界强加,使患者感到痛苦又不能抵抗时,才可诊断为患有强迫症。

强迫症可导致生活质量降低和职业、社会功能的损害,包括花费在强迫思维和行为上的时间、对引发强迫思维和行为的相关情境的回避。此外,强迫症也可对生命造成危害,据统计,高达1/4的患者报告有自杀企图,如果并发重性抑郁障碍,自杀风险会进一步增加。

沈阳脑康中医院专家提示:如果强迫症已经严重到影响正常的生活与工作,请及时到专科医院就诊。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职责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职责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职责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范文,网,工作职责,中心,疾病预防,控制,县,,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规章制度中查看更多范文。 根据国家卫生部《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职能》、《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和市、县编办的有关文件,县疾控中心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卫生局的领导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履行如下工作职责: 1、拟定和指导实施全县急慢性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职业病、地方病等疾病的预防控制规划、计划、实施方案、工作规范、标准、防制对策与技术措施。并对实施情况进行质量控制和效果评估。 2、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运行机制,指导和参与调查处理全县发生的重大传染病疫情、新发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开展对影响人群生存环境卫生质量及生命质量的危险因素和食品、职业、环境、放射、学校卫生等卫生学监测、评价,组织开展健康危害因素干预。 4、对全县急慢性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职业病、公害病、学生常见病及意外伤害等发生、分布和发展的规律进行流行病学监测、分析和预测、预报。 5、组织开展全县免疫和规划免疫预防接种工作,负责免疫预防的技术指导、效果监测与评价,预防用生物制品的计划、订购、供应及冷链系统的监测与使用管理。 6、拟定健康教育工作规划、计划与实施方案,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7、拟定全县消毒杀虫工作规划、计划和技术措施,组织开展病原媒介生物和消毒杀虫工作效果监测与评价。 8、负责全县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有关公共卫生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管理工作。

上海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导则

中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导则 (征求意见稿)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规范》 联合编研组 二零零七年五月

编制说明 近年来,随着以城市轨道交通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加大,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我国城市现代化规划建设的新领域、新热点。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日益庞大、功能日趋复杂,并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和谐城市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城市规划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下空间规划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作为一项全新的规划领域,地下空间规划的编制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不利于城市规划的衔接和统一管理。 《中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导则》主要是针对我国大中城市的中心城区以及重点规划建设地区编制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需求,借鉴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成功经验与最新科技,分析总结我国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建设的成功积累与经验教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等法规,并充分考虑与我国现行城市规划体系的衔接,对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划编制层次、内容、方法、深度、成果文件、以及编制与审批的程序等提出要求,进一步指导和规范我国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划编制工作,并为正在研究制定的《中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规范》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规范》 联合编研组 2007-05-18

中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导则 联合编制研究单位: 一.主编单位与负责人 同济大学束昱 二.参编单位与负责人 1.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李迅 2.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石晓冬 3.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徐国强 4.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陈志龙 5.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彭瑶玲 6.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院顾新 7.清华大学童林旭、祝文君 2007-05-18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习心得体会三篇.doc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习心得体会三篇 疾控中心临床实习时间安排、利弊认识以及学习方式、胜任力的自我评估,探讨全科医学生在医联体内临床实习的认同度。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习心得体会三篇,希望能帮助到您。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习心得体会三篇1 20XX年7月4日——8月26日,我们XX大学XX级预防医学专业6名同学前往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始了为期8周的生产实习。很荣幸学校和单位能够提供这样宝贵的生产实习机会给我们,在这短短8周时间内,我们也抓紧每一个学习和锻炼的机会,认真踏实地进行实习工作,收获了很多知识经验,并大大提高了动手能力。 20XX年7月4日——7月13日,我们组在急性的传染病控制所实习。 实习内容有:疫情报告程序、某疾病的流行病学分析报告、年度防疫计划的制定、外来人口的卫生管理。我在XX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了为期一周半的工作。初来乍到,XX老师先耐心地向我们讲解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网络系统的使用方法,并示范了基本操作,让我们对于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有了大致的了解。随后,她又详细地告诉我们XX市各区县的急性的传染病现况,以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解决措施、应对方法。XX老师还将各种工作简报、工作文件等资料给我们阅读,让我们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利用网络系统,协助她进行疾病的记录、审核和查重。 在工作过程中,XX老师循循善诱,不厌其烦地教授我们,

让我们在很快的时间内学会了熟练操作网络系统和各种报表,并对科室工作很快适应,初步树立起了工作态度。7月11日,由于XX老师出差,我接替了她的科室工作,即接收从XX医院以及各县级疾控送来的手足口病、流感等流行传染病的咽拭子样本,并填写相应表单,交往检验科送检。这是我第一次体验一个人全权负责工作的感受,由于正值暑假, 天气炎热,各地的传染病层出不穷,不时有各地样本前来送检。XX老师临走前耐心地向我阐述了接收样品的步骤与程序,使我能够在一个人的工作中也能从容不迫、有条不紊,将一个个样品交接工作圆满完成。我非常感谢这两位热情耐心的好老师。 20XX年7月14日——7月22日,我们组在性病艾滋病防治所实习。 实习内容有:艾滋病疫情管理与干预工作。我们的指导老师是XX老师。他是一位认真踏实、勤奋负责的好老师。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他必须和许多同志群体、性工作者及其他HIV高危人群打交道,面对这些感染者和他们的家庭所带来的痛苦,XX 老师深知只有感染者和家人、和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共同携手起来,积极面对艾滋病防治,艾滋病的阴霾才会渐渐在感染者身上被驱散。 XX老师对于前来疾控中心的咨询者、检测者从来没有一丝歧视和厌烦,他不仅热情而耐心地解决咨询者的每一个疑问,普及防艾知识,还带着检测者做血清检查,并对检测结果严格保密。在性艾科实习的一个半周,我对同志群体、HIV高危人群的管理与防治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不再像以前那么恐惧和担忧。人类战胜艾滋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人类消除艾滋病歧视并不需要等待,虽然现在还有很多人不能够完全接受艾滋病,但只要全社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40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40例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6-04-12T15:49:36.78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7期供稿作者:孙大伟迟民叶兰顺龙 [导读] 平度市第二人民医院 266731 脑梗塞是临床上中老年人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和致残率比较高。 孙大伟迟民叶兰顺龙 平度市第二人民医院 266731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性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脑梗塞患者40例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在在给予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随访平均时间为2个月,观察和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对统计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结果:观察组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56%;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2.67%,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采用西医进行治疗,不良反应较小,安全可靠,是一种治疗脑梗塞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合理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脑梗塞;临床疗效 脑梗塞是临床上中老年人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和致残率比较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死于脑梗塞的人数居各种死因之首[1]。其发病原因多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脑动脉的血管狭窄或闭塞,脑部血液供应出现障碍,缺血、缺氧,从而引起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临床症状主要为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偏身麻木,认知功能存在障碍或者共济失调等。近年来,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脑血管疾病的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综合治疗方法也被用于此类疾病的治疗[2]。本文通过回顾分析性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脑梗塞患者40例临床资料,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脑梗塞患者40例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两组。观察组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在38-63岁,平均年龄为53.2岁,平均病程为5.3天,脑梗塞主要部位:皮质梗塞8例,基底节梗塞6例,丘脑部梗塞4例,多发性梗塞2例;对照组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在19-62岁,平均年龄53.2岁,平均病程为5.5天,脑梗塞主要部位:皮质梗塞9例,基底节梗塞7例,丘脑部梗塞4例,多发性梗塞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梗塞部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经中医辨证符合《中医辨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中风病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偏身麻木等。西医诊断标准:经头部CT检查证实符合脑梗塞的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钙拮抗剂以及血管扩张剂等西药,主要是防止新的梗死再次形成,加强和建立侧支循环,修复病灶,根据病情情况给予吸氧、降血压以及针对性治疗并发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脉管通治疗,具体药物组成为:黄芪20g,川芎15g,丹参15g,地龙15g,当归10g,水蛭粉5g,绞股蓝15g,牛膝20g,赤芍10g。每日水煎服1剂,连续服用一个月。或是适当使用中成药物静滴15天,比如灯盏花素、血栓通、红花等。 1.3 疗效标准根据“1995年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卒中患者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判定,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 ~100%;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 ~90%;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 ~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在15%之内;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7% 以上。将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视为有效,无变化、恶化定为无效。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56%;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2.67%,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采用西医进行治疗。具体情况见下表。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对照组 20 7 8 5 82.67% 观察组 20 11 7 2 95.56% 3讨论 脑梗塞是各种原因致使脑部血管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脑供血不足,从而造成脑组织局部不可逆的坏死,相应脑组织控制的脑功能和肢体功能丧失。脑梗塞以中老年人为多见,属中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病,大多较为危急和凶险,致残率、死亡率较高。脑梗塞中医辨证归属中风范畴,近年来,其发病率显现逐年上升趋势,导致发病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原因除环境因素外,还有生活方面的因素[3]。由于脑梗塞起病前无明显征兆,而发病后常因不可逆脑组织损伤引起很多后遗症,严重的影响了患者患病以后的生活。传统的西药治疗效果较单纯的中医治疗效果要好,但治疗成本较高,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超出了他们的经济能力,所以很多患者选择放弃单纯西医治疗。。 本研究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其疗效确切,效果显著,综合应用能达到标本兼顾的治疗目的,对于脑梗塞患者的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此外,还对脑梗塞患者的康复阶段具有很好的作用,值得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维治.神经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30. [2]王永炎.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58. [3]李明梅,裘兰兰.脑血栓片中赤芍的质量监控[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9):2372-2373. [4]杨慧玲,李军.蒲黄总黄酮对家兔血液流变学参数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7):244-246.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 价报告提纲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报告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内容: 第一章研究区概况 第一节地下空间开发现状及趋势 第二节地下空间开发的地质环境条件 地形地貌特征、地层岩性、区域地质构造与地震、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含水层分布、富水性特征、地下水补径排条件、水位埋深、地下水化学特征等)、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岩土体类型、工程地质层组、工程地质分区等)。 第三节地下空间开发的地质环境问题 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地下水位变化、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砂土液化、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等。 第二章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影响因子识别 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环境地质问题、地面建设现状、明锐因子等。 第三章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体系构建 按照地下空间规划中的深度层次将地下空间分为浅层(0?-15m).中层(- 15?-30m)、次深层(-30?-50m)>深层(-50?-100m),并分别建立例外深度例外开发方式的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第四章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采用专家一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和随机性检验,一致性合格方可采用。 第五章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

依据评价结果,对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进行分析和描述。 第六章地下空间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第一节开发地下空间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分别总结地下空间施工阶段、运营阶段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开发地下空间对己建城市的影响 分别总结开发地下空间对建筑物、管线、造成的地质灾害等方面的影响。 第七章结论及对策建议 第一节结论 主要总结评价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环境问题,指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例外深度例外开发方式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指标权重大小,分析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例外深度例外开发方式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 第二节对策建议 给出未来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及城市规划的对策建议。

概念性规划和总规,控规和详规等有何区别

概念性规划和总规,控规和详规等有何区别 1、控制性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regulatory plan 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使用强度等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二十二条至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根据城市规划的深化和管理的需要,一般应当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以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概述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镇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城市、镇总体规划的要求,用以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的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规划行政许可、实施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组织编制机关 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城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其他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编制单位 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镇人民政府(以下统称控制性详细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规划编制单位承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具体编制工作。 编制要求 1、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综合考虑当地资源条件、环境状况、历史文化遗产、公共安全以及土地权属等因素,满足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需要,妥善处理近期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2、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依据经批准的城市、镇总体规划,遵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采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资料。 基本内容 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基本内容: (一)土地使用性质及其兼容性等用地功能控制要求; (二)容积率、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绿地率等用地指标; (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安全设施的用地规模、范围及具体控制要求,地下管线控制要求; (四)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黄线)、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绿线)、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基本职责和主要任务.doc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基本职责和主要任务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职责 ?1.疾病预防与控制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3.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 ?4.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 ?5.实验室检测检验与评价 ?6.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7.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 二、主要工作任务 1.疾病预防与控制 开展疾病监测;研究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非传染性疾病等疾病的分布,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流行规律;提供制订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的技术保障;组织实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划、计划和方案,预防控制相关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和救灾防病的应急准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灾后疫病进行监测报告,提供预测预警信息;开展现场调查处置和效果评估。

3.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 管理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报告、分析和评价疾病与健康危害因素等公共卫生信息,为疾病预防控制决策提供依据,为社会和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4.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 开展食源性、职业性、辐射性、环境性疾病监测、调查处置和公众营养监测与评价;对生产、生活、工作、学习环境中影响人群健康的危害因素进行监测与评价,提出干预策略与措施,预防控制相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5.实验室检测检验与评价 研究、应用实验室检测与分析技术,开展传染性疾病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检验,开展中毒事件的毒物分析,开展疾病和健康危害因素的生物、物理、化学因子的检测、鉴定和评价,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传染性疾病的诊断、疾病和健康相关危害因素的预防控制及卫生监督执法等提供技术支撑,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 6.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对公众进行健康指导;协同有关部门和组织,对公众不良健康行为进行干预,促进公众掌握自我保健与防护技能。 7.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

中西医结合用于脑梗塞患者治疗

2012年第17期中图分类号:R52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7-0079-01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咯血61例疗效观察 向寿培* 杨珊珊* 胡雪梅* 胡黔萍* 杨家妮* 刘 詹* 关键词:肺结核;咯血;中西医结合 *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人民医院(558300) 2012年7月9日收稿 咯血是肺结核的常见症状,在活动性和痰涂阳性肺结核患者中,咯血症状分别占30%和40%[1],出现咯血症状时,患者情绪常常较紧张,须及时予以止血治疗,2002年1月~2010年8月我科收治肺结核咯血61例,经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取得较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61例均经临床确诊的肺结核患者。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32.5±13.6岁,其中男性41例,女性20例;Ⅱ型肺结核3例,Ⅲ型肺结核50例,Ⅳ型肺结核8例。小量咯血(24小时咯血量小于100ml )40例,中量咯血(100~500ml )15例,大量咯血(大于500ml 或一次咯血量大于100ml )6例[2];首次咯血54例,反复咯血7例。2 疗效观察 2.1参照全国统一化疗方案抗痨治疗及对症处理。 2.2对小量咯血40例患者服用云南白药0.5g/次,每隔4小时服一次,同时予氨甲环酸1g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中静滴,1次/日,经过2~5天40例全部止血。 2.315例中量咯血患者,除按小量咯血患者常规服云南白药、静滴氨甲环酸外,予加用血凝酶(立芷血)1.0kU 静脉注射,1次/日,经过3~6天14例止血,1例疗效不佳,加用垂体后叶素18u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中静滴 (该例患者42岁),1次/日,2天咯血停止。2.46例大量咯血患者,除常规服云南白药、静滴氨甲环酸及静脉注射血凝酶(立芷血)外,还予垂体后叶素18~24u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中静滴,1次/日,其中55岁以上患者不用垂体后叶素,改用盐酸普鲁卡因250mg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中静滴,每8小时1次,经过3~7天5例止血,1例疗效不 佳,加用盐酸异丙嗪25mg 肌注,每12小时1次,地塞米松5mg 静滴,每12小时1次,3天咯血停止。 2.5对中量或大量咯血的10例患者因合并肺部继发性细菌感染,加用青霉素或头孢呋辛等抗生素治疗7~10天。3 讨 论 肺结核咯血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道急诊病症。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暨联合应用云南白药、氨甲环酸、血凝酶(立芷血)、垂体后叶素,55岁以上患者采用云南白药、氨甲环酸、血 凝酶(立芷血)、盐酸普鲁卡因综合治疗均获得满意疗效。个别病例不能奏效则加盐酸异丙嗪、地塞米松等非止血药物也能取得较满意疗效。 查阅文献资料:应用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具有非特异性抗炎作用,使肺中血管炎症消退,通透性降低而有助于止血;应用盐酸异丙嗪既能镇静,又扩张静脉,使肺循环、左心室及支气管动脉压力降低而达到止血;云南白药为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味有效止血药,具有化瘀止血、活血止痛功效;垂体后叶素内 含加压素,直接兴奋平滑肌,使小动脉收缩,从而减少肺循环血量并使肺血管收缩而止血;普鲁卡因具有镇静、同时有兴奋迷走神经、 扩张外周血管、减少肺循环血量和降低肺循环压力作用而止血,55岁以上患者使用普鲁卡因亦能达到止血目的,从而避免了因使用垂体后叶素收缩动脉血管而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造成心肌缺血;氨甲环酸、血凝酶(立芷血)为不同机制的止血药,二者合用可以达到加强止血的效果。故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应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及咯血量综合运用不同的药物进行综合止血治疗,中、西医药物优势互补,达到协同作用。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4.[2]朱元珏,陈文彬.呼吸病学(第1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57.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7-0079-02中西医结合用于脑梗塞患者治疗研究 张占军* *陕西省安塞县人民医院(717400) 2012年6月12日收稿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脑梗塞的临床作用。方法:将我院的80例脑梗塞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观察其治疗后的效果情况。结果:基本痊愈43例,显效19例,有效2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8.7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运用中借鉴。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脑梗塞;临床研究 脑梗塞俗称为中风或者是脑卒中,大多发生在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该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近年来对其治疗方法各种,我院就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在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本院2010年5月-2012年1月的患者,共计80例。男45例,女35例;年龄最小48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54.64岁;病情轻型39例,中型29例,重型12例;梗死部位:基底节梗死37例,丘脑部梗死16例,多发梗死12例,皮质梗死15例。所有脑梗塞诊断均参照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会议 79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 评价技术规范》 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一、编制目的和意义 (一)编制目的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规范河南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为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及城市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二)编制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规模急剧扩大,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用地需求大量增加。土地资源缺乏、交通拥挤、人口密度过高等因素越来越制约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有序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开展土地综合利用,是改善“城市综合症” 的最有效途径。 地下空间以岩土体、地下水为介质,地质环境条件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基础,对地下空间开发的安全和经济起决定性作用。近年来,由于大规模开发地下空间而引发的地面沉降、建筑物损毁、突涌、流砂等等事故频发,因此,正确解决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的地质问题,合理评估地下空间开发的地质环境适宜性,是合理开发地下空间的基础。 近年来,由河南省人大研究出台河南省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条例等。各级城市政府出台促进城市地上地下空间一体规划建设的地方性法规,郑州、洛阳市2017 年率先出台,“十三五”期间各市陆续出台。但是出台的法规政策均是针对地下空间各方面的管理文件,而地下空间开发中的地质环境管理与保护未能同步跟进,全国范围内地下空间开发中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安全方面的专门性法规规章以及配套的技术标准基本处于空白,不能有效规范和引导地下空间开发行为,因此编制《河南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技术规范》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河南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前的必要工作。 建立河南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技术规范,对我省城市规划、建设在地质条件方面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也对城市各重要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关键性问题

地下空间规划建设的关键性问题 ——以杭州钱江新城为例 Key Issues of CBD Underground Space Development 1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 解决“城市病”的主要着力点,是“建设和谐宜居、美丽城市”的主要途径。 ——钱七虎院士

注意“里子”的集约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 科学提高城市交通供给能力(发展大运量快 速公交系统、发展地下快速路和物流系统); 垃圾地下集运、卫生填埋和焚烧处理; 污水地下集运和地下污水处理厂; 海绵城市六字方针(渗、滞、蓄、净、用、排)、 雨洪地下储蓄和排洪、地下水银行 雨水利用、再生水利用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主要途径 地下综合管廊 地下低密度能源利用——地源热泵系统 解决:交通拥堵;空气雾霾;城市内涝;城市水系、土壤污染;水资源短缺;地下超采漏斗区…..

1940 1960 1980 2000 2015 拉德芳斯蒙特利尔 列·阿莱 列·阿莱再改造 东京六本木新城波士顿中央大道 1850 地下市政系统 地下交通系统 综合性地下空间系统 地下空间 经典案例建设时间 深层地下空间系统

国务院办公厅的 指导意见及住建 部的通知多次强调: “先规划、后建设”“规划引领” “规划先行” 用什么样的规划来引领? 规划的总体目标定位在哪里?如何编制? 总体要求达到什么水平? 当前的关键是:

钱江新城核心区位于杭州市江干区,钱塘江北岸,总用地面积约4.02 平方公里。 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的中央商务区、杭州政治、经济、文化新中心。 功能定位 地上规划总建筑面积约850万平方米,地下规划总建筑面积约250万平方米。 规划建设规模 现状全部土地均已出让;80%以上的地块已建设完成; 政府及社会项目的总开发量约800万平方米;各类企业入驻达到1000家以上。 现状建成规模

林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概况

第一部分林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概况 一、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二、部门职责和机构设置 第二部分林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8年度部门决算公开明细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明细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第三部分林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8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林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概况 一、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林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于1986年12月(原林芝

地区卫生防疫站),正科级建制,是林芝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下属单位,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务实行独立核算,非二级预算部门。 二、部门职责和机构设置 (一)部门职责 1.拟定疾病预防控制规划、方案,负责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综合评价和疫情报告及预测、预报;拟定计划免疫工作规划,组织实施免疫预防接种。 2.对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职业病、学生常见病等重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进行流行病学监测,制定预防措施;组织实施公共卫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及职业病监测防控;负责开展传染病暴发流行和突发性危害公共卫生事件等重大疫情、事故的专业技术调查,并制定控制对策和措施。 3.负责常见病原微生物检测和常见毒物、污染物的检验鉴定工作。 4.承担卫生预防监测检验和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与健康相关产品的卫生质量检验、鉴定、卫生学评价,卫生防疫检验和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承担相关单位的检验委托。 5.负责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指导基层预防保健工作,承担爱国卫生运动中与疾病预防控制有关的技术指导工作。 6.负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向社会提供相关的预

关于规范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室设置的意见

关于规范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室设置的意见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城乡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部科室的合理设置是保证落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职责,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等有关卫生法律法规中明确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责与义务,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综合服务和应变、应急能力,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现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室设置提出如下意见一、科室设置原则 (一)管理规范,精简高效 以有利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落实为出发点,规范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提高机构内部中心领导层与科室二级管理效能,避免出现职能空白和工作盲区。 (二)功能一致,职责明确 履行政府疾病预防控制职能,为辖区开展各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服务、业务指导、技术支持、人员培训、考核评价,同

时兼顾辖区主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现状,有利于防病、应急反应和技术储备等能力提高,避免出现科室间职能和工作内容的重复与交叉。 (三)结构合理,资源共享 根据机构现有人员条件,使不同业务水平人员合理调配,优化组织结构,明确科室职责和岗位工作任务,以发挥组织的整体合力,完善团队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效能,节约运行成本。 二、科室设置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内部管理实施中心主任、科室科长二级管理。全国统一基本科室设置,各省可根据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服务与卫生防病需要设置其它相关的业务科室。 (一)基本科室(必设科室) 综合防治管理科、传染病防治科、免疫规划管理科、健康教育与促进科、卫生科、检验科、行政管理科。 (二)增设科室(选设科室)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将脑梗塞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生活能力、脑部神经功能。结果观察组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用药治疗后患者的生存能力以及脑部神经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与单纯的西医治疗相比,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和脑部神经功能,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标签:中西医结合;脑梗塞;疗效;安全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以及生活作息均有着明显的改善,而中老年人群中的脑梗塞患者发病率逐年提升,对于脑梗塞健康知识的普及也越来越广泛。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对机体损害严重,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是一种具有较高致死率以及致残率的疾病[1]。对于脑梗塞单纯使用西医治疗疗效欠佳,本文为了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的疗效,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脑梗塞的诊断标准,均排除存在精神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并发症及接受过系统健康教育的患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49例,女51例;年龄49~76岁;病程3~18年;学历分布:初中及以下42例,高中21例,专科及以上37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学历分布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每日静脉滴注吡拉西坦100 mL,胞二磷胆碱0.5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同时静脉推注甲钴胺1.0 mg。疗程为10天[2]。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具体中药方剂为补阳还五汤加味。方剂的组成为当归、郁金、桃仁、赤芍各8 g,地龙9 g,石菖蒲、红花、川芎各10 g,丹参20 g,黄芪40 g[3]。另外需要依据患者的病情对方剂进行调整,如果患者有明显的口渴,则加芦根10 g、石斛14 g。如果患者出现肢体痉挛加白芍25 g、伸筋草20 g。如果患者夜间睡眠不足,有失眠烦躁现象,加合欢花9 g、夜交藤20 g[4]。水煎至200 mL。2次/d。疗程为30天。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概念发展前景

地下工程导论报告 姓名:马敏超学号:*** 19世纪是桥的世纪,20世纪是高层建筑的世纪,而21世纪应该是地下洞室开发利用的世纪。 在当今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并存的时代,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二十一世纪是地下空间的发展世纪,特别是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资源的过渡开发,必然会带来环境污染、能源紧张、交通拥挤和水资源短缺等严重问题,因此人们不得不向地下要生存空间,以缓解土地资源紧张而带来的压力。 面临着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的四大挑战,这决非是危言耸听、杞人忧天。它如晨钟暮鼓,告诫人们必须从现在开始认真研究对策 “可持续发展”被作为国策提出来了,摆在每个学科、每个产业的面前,土木工程界也应顺潮流而检讨自己。大量的土建工程拔地而起,每天都看到大片良田被钢筋混凝土所取代,并且无法再生,居住、交通、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把地面活土多留点给农业和环境,使地下空间成为人类在地球上安全舒适的第二个空间,是土木建筑工作者的紧迫课题。国际上已提出把“廿一世纪作为人类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年代”,日本提出要利用地下空间,把国土扩大数倍。中国也开始重视地下空间利用的立法工作,各地区已开始进行地下空间的开发规划。但由于技术立法不够,在这方面出了不少问题,花费了许多不该花的工程费。 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城市致命的瓶颈,人们在拥堵中等待、愤怒、绝望,也开始因为渴望速度而寻找方向。当一个名字叫地铁的尤物可以让交通烦恼消却、速度诱惑满足时,几乎所有的中国城市都爱上了她,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地铁建设之旅。地铁的另类空间激发着人们的国际化大都会想象力和商业想象力,地铁天文数字般的投资令城市人痛并快乐着,地铁承载着所有都市人内心的柔软和抒情,令那些对城市失望的人可能重新爱上城市。 1、概述 城市地下工程师从事研究和建造城市各种地下工程规划、勘察、施工和维护的一门应用科学与工程技术,是土木工程的分支。 城市地下工程包括交通运输方面的地下铁道、公路隧道、地下停车场及各种穿越障碍的地下通道;工业与民用方面的各种地下制作车间、电站、各种车房及商店;人防市政地下工程,以及文化、体育、娱乐、与生活等方面的联合体育建筑等。 城市地下工程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需要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它所建造的工程设施应反映出各个不同年代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面貌与水平。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基本职责和主要任务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基本职责和主要任务 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职责 ?1.疾病预防与控制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3.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 ?4.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 ?5.实验室检测检验与评价 ?6.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7.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 二、主要工作任务 1.疾病预防与控制 开展疾病监测;研究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非传染性疾病等疾病的分布,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流行规律;提供制订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的技术保障;组织实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划、计划和方案,预防控制相关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和救灾防病的应急准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灾后疫病进行监测报告,提供预测预警

信息;开展现场调查处置和效果评估。 3.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 管理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报告、分析和评价疾病与健康危害因素等公共卫生信息,为疾病预防控制决策提供依据,为社会和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4.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 开展食源性、职业性、辐射性、环境性疾病监测、调查处置和公众营养监测与评价;对生产、生活、工作、学习环境中影响人群健康的危害因素进行监测与评价,提出干预策略与措施,预防控制相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5.实验室检测检验与评价 研究、应用实验室检测与分析技术,开展传染性疾病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检验,开展中毒事件的毒物分析,开展疾病和健康危害因素的生物、物理、化学因子的检测、鉴定和评价,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传染性疾病的诊断、疾病和健康相关危害因素的预防控制及卫生监督执法等提供技术支撑,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 6.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地下空间地质条件适宜性调查评价

地下空间建设地质条件适宜性调查评价 项目申请书 一、工作目的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地下空间经济建设意义越来越重大。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工作,我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合理开发和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的要求。我市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地下空间建设工程越来越朝着大型化、大深度方向发展,地铁、交通枢纽工程等大型工程开发利用深度很多都超过了30米,大型建设地域范围也更加广泛,今后地下铁路网、城市隧道、大规模地下综合体、地下综合管线廊道等地下工程规模及深度将越来越大。 随着大规模地下空间的利用和开发,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地下工程时有事故发生。我市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给地下工程建设带来很多困难,如地下水问题,许多工程建设由于对区域或地段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不清,局部场地地质工作难以对整体地质条件做出准确判断,甚至预计与实际相差较大,造成工程施工过程中事故频发,有的甚至造成重大损失,有的对周边地质环境造成较大危害。我市以往地质工作以深部为主,浅部尤其是深度100米以上的地质工作较少,研究程度低,给地质工作应用带来不便。 鉴于以上情况,建议开展我市地下空间建设工程地质条件适宜性调查评价项目,对我市各主要经济区深度100米以浅系统进行水工环、物探及基础性研究工作,重点进行地质条件调查,地质条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及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评价,开展地质条件适宜性评价。该项目针对性强,对于我市重要经济区规划、建设在地质条件方面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也对各重要建设工程实施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二、立项依据 1.我市地下空间建设地质安全风险凸显 我市地质沉积环境多变,属于典型的软土为主的地区,且既有厚达10余米的淤泥层土层分布,又有厚达数米的砂层存在,含水层分布、水量、水位、水质等变化较大,一些古河道地下水丰富,工程建设时地下水活动强烈。这些都使地

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小组及职责

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小组及职责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针对传染病防控的实施工作落到实处,适应疾病预防控制形势发展的需要,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我校区域内发生的重大传染病的危害,规范和指导传染病应急处理工作,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经我校研究决定,成立我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并将我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 一、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疫情报告员: 成员: 各班班主任 二、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职责分工情况 1、组长传染病防控主要工作 校长负责全面指挥,出现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爆发,学校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上级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2、总务处: (1)负责学校教学建筑等环境质量及设备、设施达国家卫生标准。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卫生设施。 (2)负责开展好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学生常见病、传染病预防的宣传教育工作。 (3)按照饮食、饮水卫生法律、法规的要求,负责学校食堂、校园饮水卫生管理工作和安全工作。 3.教导处和德育处传染病防控主要工作 (1)负责学校体育卫生和教学卫生工作,合理安排学生学习时间。 (2)按照有关要求开设健康教育课,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

(3)负责卫生健康教育宣传和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培养。。 4)负责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劳动,并做好相应的安全、卫生防护工作。 4、值周教师传染病防控主要工作 值周教师负责每天对学校室内外卫生的督促打扫、检查评比工作。 5、班主任传染病防控主要工作 (1)每天加强晨检,发现学生缺课,及时与家长联系,确认学生缺课原因。 (2)旦发现班级内有传染病发生,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并与家长联系,做好教室消毒工作。 (3)每天到校后提醒学生开窗通风。 (4)加强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 各部门要按照分工要求,切实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检查督促,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进入应急状态后,全面启动传染病流行应急预案,由组长亲自指并做好工作。 2019年2月18日

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复习内容(含答案)

1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答:1)土地使用的配置;2)城市空间的组合;3)交通运输网络的架构;4)城市政策的设计与实施。 2、城市总体规划的任务、阶段、年限? 答:1)总体规划的任务:国家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状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和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2)总体规划期限:一般为20年。同时对城市远景发展作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 近期建设规划是总体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期限一般为五年(《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中规定为3-5年)。 3)总体规划阶段: 3、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包括哪些? 答:(1)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区域城镇发展战略,确定资源开发、产业配置和保护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遗产的综合目标;预测区域城镇化水平,调整现有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布局,确定重点发展的城镇;原则确定区域交通、通讯、供水、排水、防洪等设施的布局;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的建议。 (2)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 (3)提出规划期内城市人口及用地发展规模,确定城市建设与发展用地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以及市中心、区中心的位置。 (4)确定城市对外交通系统的布局以及车站、铁路枢纽、港口、机场等主要交通设施的规模、位置,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系统的走向、断面、主要交叉口形式,确定主要广场、停车场的位置、容量。 (5)综合协调并确定城市供水、排水、防洪、供电、通讯、燃气、供热、消防、环卫等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 (6)确定城市河湖水系的治理目标和总体布局,分配沿海、沿江岸线。 (7)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 (8)确定城市环境保护目标、提出防治污染措施。 (9)根据城市防灾要求,提出人防建设、抗震防灾规划目标和总体布局。 (10)确定需要保护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传统街区,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提出保护措施,历史文化名城要编制专门的保护规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