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题

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题

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题
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题

家畜环境;存在于家畜周围的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家畜的所有外界因素的总和。

应激;应激是指动物机体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

应激源;为引起应激反应的一切环境刺激。

小气候;由于地表性质不同或人类和生物的活动所造成的小范围内的特殊气候。

热性喘息;指在高温环境中,动物出现的呼吸频率增加,呼吸深度变浅的现象。

等热区;指恒温动物主要借物理和行为调节即可维持体温正常的外界环境温度范围。

下限临界温度;当外界温度下降时,机体的散热量增加,动物为了维持体温恒定,必须提高代谢率、增加产热量,刚刚开始提高代谢率的环境温度称为临界温度。

上限临界温度;如果气温升高,机体散热受阻,物理调节不能维持体温恒定,体内蓄热,从而引起代谢率提高,这种因高温而开始引起代谢率升高的环境温度,称为过高温度。

舒适区;家畜的产热量刚好等于散热量,不需要进行物理和行为调节就能使机体保持体热平衡的环境温度范围。

绝对湿度;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汽的质量,用g/m3表示。空气中水分越多,则空气的绝对湿度越大。

相对湿度;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下饱和水汽压之比,以百分率表示。它较常用,它的大小反映出湿度离饱和程度的多少。相对湿度越大,则空气越潮湿。

饱和差;同温时的饱和水汽压与实际水汽压之差。饱和差越大,空气越干燥。

露点;在水汽压不变的情况下,因温度降低而使空气中所含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风向频率;某一地区一定时期内,各种风向的次数占全部风向次数的百分比。

主风向;风出现频率最高的方向。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表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它跟纬度、季节和一天的不同时间有关。光照强度;光照射在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得到的光通量称为光照强度,简称照度,其单位是勒克司(lx)

日射病;波长600-1000nm的红光和红外线能穿透颅骨,使颅内温度升高,引起“日射病”。热射病;因为周围环境的温度过高引起的体温升高。

长日照动物;光照时间逐渐延长情况下发情配种的动物称为长日照动物。如马、驴、狐、野猪、野兔以及所有的鸟类。

短日照动物;将在光照时间逐渐缩短时发情配种的动物称为短日照动物。如绵羊、山羊、鹿等。

光化学烟雾;是大气中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等污染物,在强烈的太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形成的由若干有害气体组成的有刺激性的浅蓝色烟雾。

氨的半中毒;家畜长期生活在低浓度氨的环境中,体质变弱,对某些疾病产生敏感,采食量、日增重、生产力都下降。这种症状称为“氨的半中毒”

溶解氧、溶解于水中的氧气称溶解氧。其含量与空气的氧分压和水温有关。

化学耗氧量、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高锰酸钾或重铬酸钾)氧化一升水中的有机物所消耗的氧量。COD越高,说明水受有机物污染的可能性越大。

五日生化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是水中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一升水进行生物氧化分解所消耗的溶解氧量。BOD5是指20℃时,一升水培养5日后所减少的溶解氧量。

总需氧量、指一升水中还原物质(有机物和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氧化时所消耗的毫升数。总有机碳、指水中全部有机物的含碳量

大肠菌群指数、每升水中所含有的大肠菌群的数目(个/L)

大肠菌群值、发现一个大肠菌群的最小水量(ml)。

游离余氯、为了保证饮用水的安全,氯的用量必须超过水的需氯量,使氯化消毒后尚能剩余一些氯,称之为游离余氯。

混凝沉淀;这种水在加入一定的混凝剂后能使水中的悬浮颗粒凝集而形成较大的絮状物而沉淀,称之为混凝沉淀。

导热系数、是表示材料传导热量能力的热物理指标,其单位为W/m?K(瓦/米?开)

蓄热系数、是表示建筑材料贮藏热量能力的热物理指标。单位为W/(M2?K )。

热阻、

冬季低限热阻、指的是保证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不低于允许值的总热阻

夏季低限热阻;保障内表面温度不超过允许值的热阻

采光系数、指窗户的有效采光面积(即窗玻璃的总面积,不包括窗框)与舍内地面面积之比。入射角、是指畜舍地面中央一点至窗上缘外角(或屋檐)所引直线与地面水平线之间的夹角。透光角、是指畜舍地面中央一点到窗口上缘外角和下缘内角引出的两条直线之间的夹角。自然通风、是设进、排风口(主要指门窗),靠风压和热压为动力的通风。

机械通风;是靠通风机械为动力的通风

环境污染、有害物质的排放,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所允许的量,则导致环境恶化,对人畜健康产生直接、间接甚至潜在的危害,这种现象称为环境污染。

环境自净、自然界通过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学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或消除,使环境保持或恢复原来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自净。

活性污泥;活性污泥是微生物群体(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等)及它们所吸附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总称,是一种由微生物和胶体所组成的絮状体。

(1)体温指身体深部的温度,一般以(直肠)温度为代表。

(2)蒸发散热有两种方式,分别为(渗透蒸发)和(出汗蒸发)。

(3)热性喘息可导致畜禽(呼吸性碱中毒)。

(4)体热散发方式中,(辐射散热)、(对流散热)、(传导散热)为可感散热,(蒸发散热)为不可感散热。

(1)光的来源有(自然光)和(人工光照)。

(2)太阳光谱按视觉反应可分为三个光谱区,分别是(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

1、家畜氟中毒的典型症状是(氟斑牙)和(氟骨症)。

2、降水的pH值小于(5.6)简称酸雨。

3、畜舍中硫化氢的来源主要有(含硫有机物分解)、(肠道排出大量的硫化氢)和(大量破损蛋)。

4、空气中微生物的传播途径有(飞沫传播)和(尘埃传播)两种方式。

1、水源的种类包括降水、地表水、地下水。

2、水源选择的原则是水量充足、水质良好、取用方便、便于进行卫生防护。

3、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浑浊度不得超过1 度。

4、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饮用水pH值为6.5-8.5。

5、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硬度不得超过45 度。

6、水中三氮指的是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

7、土壤按物理特性可分为三类,分别是沙土、沙壤土、黏土。其中最适合做为畜牧场地基是的沙壤土。

8、噪声标准规定人畜最高不超过85 分贝。

1、根据畜牧场的生产功能,一般划分为四个区,分别是生活管理区、生产辅助区、生产区、和隔离区。

2、畜舍的排列形式有单列式、双列式和多列式三种。

(1)畜舍墙的分类据功能分,可分为承重墙、隔墙;据与外界是否接触分,可分为外墙、内墙;据外墙长度、走向分,可分为纵墙和端墙。

(2)畜舍的通风方式有两种,分别是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3)畜舍的屋顶形式有单坡、双坡、联合、钟楼、半钟楼、供顶和平顶、哥得等几种。

1、畜牧场粪便的利用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用作肥料、用作饲料和生产沼气。

2、畜牧场处理污水、尿液的方法有物理、化学、生物三种。

1、处理畜牧场污水、尿液的活性污泥法归属于下列哪类方法?C

A、物理处理法

B、化学处理法

C、生物处理法

D、以上都不是

2、畜尸采用土埋法处理时,土埋深度应不少于多少米?C

A、1米

B、1.5米

C、2米

D、2.5米

3、沼气的主要成分是下列哪种气体?B

A、二氧化碳

B、甲烷

C、硫化氢

D、氨气

应激对家畜生产性能及健康有何影响?

1、应激能够影响家畜的生长发育

2、应激对家畜繁殖有不良影响

3、应激对母畜泌乳有不良影响

4、应激对肉质的影响:环境应激会影响肉品质量,主要导致PSE肉(pale, soft, exudative),以及少数产生DFD肉(dry, firm and dark)。

在畜牧业生产中如何控制家畜的应激?

一、改善环境条件

①避免环境骤变。

②改善环境卫生,防治各种环境污染。

③保持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

④改善运输条件,避免高温、拥挤、野蛮装卸等运输条件。

⑤避免几种应激因子集中作用机体。

二、选育抗应激品种

三、药物的应用

1、维生素类:如Vc、VB、VE

2、镇静剂:氯丙嗪、利血平、刺五加等。

3、抗应激制剂:琥珀酸盐、延胡索酸

4、电解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KCl ;5%NaHCO3静脉注射等。

5、其它:微量元素等的添加等。

体热的来源有哪些?体热的散发方式有哪些?

来源:1、基础代谢产热2、体增热3、肌肉活动产热4、生产产热5、外源热

散发方式:1、辐射散热2、对流散热3、传导散热4、蒸发散热

等热区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动物种类

2、年龄和体重

3、皮毛状态

4、饲养水平

5、生产水平

6、对气候的适应性

7、管理制度

8、环境状况

等热区在畜牧业生产上有何意义?

1、为畜牧生产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2、为畜舍的热工建筑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3、为动物引种育种提供依据

畜舍内空气温度有何分布规律?了解其分布规律有何意义?

从垂直方向来看,一般是天棚和屋顶附近较高,地面附近较低。从水平方向来看,靠近门窗和墙壁的地带温度较低,中央较高。

温度对家畜健康及生产性能有哪些影响?

1、温度对生长肥育的影响;在寒冷环境中家畜进食量↑,维持需要能量↑↑,日粮消化率

↓,所以,用于生产的能量减少。在炎热环境中家畜进食量↓,维持需要量↑,日粮的消化率变化不大,导致生产力下降。

2、温度对产乳的影响;A.乳牛的产乳量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而不断降低。B.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乳的组成成份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乳脂率、非脂固形物和酪蛋白降低)。C. 环境低温也会影响产乳量。一般认为温度低于–6℃,产乳量会下降

3、温度对产蛋的影响;温度过高,产蛋率下降,蛋形变小,蛋壳变薄、脆且表面粗糙。温度过低,产蛋率下降,但蛋较大,蛋壳质量不受影响。

4、温度对家畜繁殖的影响;对公畜的影响①高温环境会降低精液品质,使精子密度、精子活力、正常精子百分率下降,死精率升高,导致母畜的受胎率下降。②高温影响公畜的性行为。对母畜的影响:①影响母畜的发情。如环境温度33℃时,有10%的母牛不发情;环境温度高于38℃时,产后母畜一般就不发情。②高温会使母畜的受胎率减少。③高温会影响胚胎各个发育阶段。④对产后母畜也有不良影响。

5、对畜产品品质的影响饲养于高温环境中的肉牛,肉中所含的脂肪较低。饲养于低温环境中的瘦肉型的猪,脂肪含量增加,使廋肉率下降。当环境温度过高时,易诱使猪产生PSE 肉。高温使蛋鸡蛋壳变薄、变脆,破蛋率和软壳蛋增加。

6、死亡率

为什么说无论气温高低,高湿对于热调节都是不利的?

高温高湿;

高温时家畜主要依靠蒸发散热,空气水汽量大,畜体蒸发面水汽压与空气水汽压之差减小,蒸发散热受阻,畜体的散热困难,可以说高湿加剧了高温对畜体的影响。

低温高湿;

低温时家畜以非蒸发散热为主,低温时湿度大对家畜极为不利。

1、潮湿空气的导热性和容热量都比干燥空气大,又善于吸收畜体的长波辐射热,所以在低温的情况下,使畜体的热量很易散失。

2、在高湿时,家畜的被毛和皮肤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其导热系数加大,降低体表的热阻作用,使体内的热量易散失。

畜舍内湿度最适宜的标准是多少?畜舍防潮可采取哪些措施?

50%-70%比较适宜

太阳辐射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1、太阳高度角

2、大气透明度:

3、海拔:

4、地表面性质:不同颜色地面,反射光线的能力也不同。

为什么在实际生产中多采用“雏鸡培育期缩短光照,而生产期间增加光照的原则”?

雏鸡培育期缩短光照是为了延迟雏鸡的性成熟,而生产期间增加光照是为了提高产蛋

红外线对家畜有哪些作用?

1、消肿镇痛

2、取暖

3、色素沉着

4、不良影响:引起日射病及白内障、视网膜脱落等

紫外线对家畜有哪些作用?

1、杀菌作用

2、抗佝偻病作用

3、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

4、红斑作用

5、色素沉着作用

6、增强气体代谢作用

7、光敏性皮炎

8、光照性眼炎与癌

紫外线辐射分为三段:A段:波长320-400nm,有使色素沉着的作用。B段:波长275-320nm,有红斑作用和抗佝偻病作用。C段:波长200-275nm,有杀菌作用。

二氧化碳在畜舍环境卫生评定上有何意义?

在一般畜舍中,二氧化碳浓度很少会达到家畜中毒的程度。监测二氧化碳浓度的卫生学意义在于:它表明畜舍空气的污浊程度,同时亦表明畜舍空气中可能存在其它有害气体,因此二氧化碳的增减可作为畜舍卫生评定的一项间接指标。

畜舍空气中氨和硫化氢的来源及对家畜有何危害?

来源:主要由含氮有机物(如粪、尿、饲料、垫草等)分解产生。

危害:1、刺激眼与呼吸道粘膜,引起眼结膜与呼吸道粘膜充血,发生炎症,严重者引起失明、肺水肿、肺出血等。2、破坏血液的运氧功能,导致组织缺氧。3、低浓度的氨可刺激三叉神经末稍,引起呼吸中枢的反射性兴奋。4、吸入肺部的高浓度氨,可通过肺泡上皮组织,引起碱性化学性灼伤,使组织溶解、坏死。5、进入呼吸系统的氨还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麻痹,中毒性肝病,心肌损伤等症6、家畜长期生活在低浓度氨的环境中,体质变弱,对某些疾病产生敏感,采食量、日增重、生产力都下降。这种症状称为“氨的半中毒”或“慢性中毒”。7、如氨的浓度较高,则可使对家畜出现明显的病理反应和症状,这种症状称为“氨中毒”。

预防和消除舍内有害气体的措施?

1、在畜牧场场址选择和建场过程中,要进行全面规划和合理布局。

2、及时清除舍内的粪尿和污水。

3、合理通风换气,将有害气体及时排出畜舍。

4、加强畜舍的防潮和保温。

5、勤换垫料与垫草。

6、在粪便中加入化学试剂减少有害气体产生。

过磷酸钙+NH3——磷酸铵盐

7、适当降低饲养密度

8、合理配合日粮和使用添加剂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9、给育雏舍、幼畜舍生火供暖时,必须设置烟道,并保证烟道内通气良好,以防CO中毒。减少畜舍内微粒和微生物的措施?

微粒:1、合理选择畜牧场场址。2、饲料加工场所设防尘设施并远离畜舍。3、合理的通风换气。4、在生产管理方面,尽量避免和减少微粒的产生。如喂料方式,清扫畜舍、更换垫草、刷拭家畜等。5、绿化6、适当减少饲养密度

微生物:第一,在选择畜牧场场址时,应远离传染病源。第二,畜牧场周围应设防护林带,并以围墙封闭,并应远离交通要道。第三,场区内要做好分区规划。第四,在畜牧场大门、各生产功能区入口处,各畜禽舍入口处设置消毒设施。第五,定时通风换气,减少一切有利于微生物生存的条件。第六,定期和不定期消毒。第七,场内要绿化,畜舍内要保持清洁,减少尘埃粒子。

检查水中的“三氮”有何意义?

三氮:是指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当天然水被人畜粪便污染后:在水体微生物的作用下,逐渐生成氮,在有氧的条件下,水体的氨类在微生物作用下,形成亚硝酸盐,

而硝酸盐氮是含氮有机物氧化分解的最终产物。

意义:①当水中氨氮含量增高时,提示可能存在人畜粪便的污染,且污染时间不长。②如亚硝酸盐含量高时,说明水中的有机物无机化尚未完成,污染危害仍然存在。③如硝酸盐检出高,而氨氮,亚硝酸盐氮的浓度不高时,表明生活性污染已久,自净过程已完成,卫生学危害较小。④根据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综合分析,可掌握有机污染的自净过程,判断水质的安全程度。

氯化消毒的原理及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

消毒原理:Cl2 + H2O→HOCl + HCl HOCl→H+ + OCl-

次氯酸和次氯酸根与水中细菌接触时,容易扩散进入细菌膜,可破坏微生物细胞中磷酸丙糖去氢酶的活性,使微生物糖代谢失常而死亡。

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

(1)消毒剂用量和接触时间;一般情况下,清洁水的加氯量为1-2mg/l,接触30分钟后,水中尚有余氯0.2-0.4mg/l时,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消毒效果。

(2)水的pH值:HOCl →H+ + OCl-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

(3)水温;如在0-5℃时,杀灭一定量大肠杆菌所需的时间较20-25℃时多3倍。(4)水的混浊度

土壤如何分类?每类土壤的物理特性?

根据各种粒径土粒所占的比例将土壤分为下面三类。

①、砂土类:这类土壤颗粒大,粒间隙大,透气透水性强,容水量、吸湿性小,毛细管作用弱。

②、黏土类:这类土壤的颗粒细,颗粒间隙很小,透气透水性弱,容水量、吸湿性强,黏质土还具有湿胀干缩的现象,易导致建筑物基础损坏。

③、壤土类:质地介于砂土和黏土之间,性质上兼有二者的优点,因此这类土壤适宜做为畜牧场的地基。

噪声的来源及预防措施有哪些?

1、选好场址

2、合理规划牧场

3、种植树木

4、选择噪声小的机械

5、选则合理的家畜饲养密度

如何选择畜牧场场址?

(一)自然条件

1、地势、地形:①地势:要求地势高燥、平坦、有缓坡。②地形:要求整齐、开阔、不要狭长多边角、有足够面积。

2、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取用方便、便于卫生防护。

3、土壤:(1)透水性、透气性要强(2)毛细管作用要弱(3)吸湿性、导热性要小(4)质地均匀,抗压性强

4、气候

(二)社会条件

1. 牧场必须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准则。

2. 有可靠的饲料来源。

3. 交通便利。

4. 靠近输电线路,有可靠的电力保证。

5. 还应考虑产品的就近销售。

如何合理进行畜牧场的分区规划?

(1).管理区:包括行政和技术办公室、车库、杂品库、更衣消毒和洗澡间,配电室、水塔、宿舍、食堂、娱乐室等,应设在与外界联系方便的位置。场大门设于该区,门前设消毒池,两侧设门卫和消毒更衣室。

(2). 生产区:包括畜舍,饲料贮存、加工、调制等建筑物。

①不同种类、年龄、生产功能的家畜需分小区饲养。以一个自繁自养的猪场为例,猪舍的布局根据主风方向和地势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设置种猪舍、产房、保育猪舍、生长猪舍、育肥猪舍。

②饲料间设置要同时兼顾场外运进和场内分发,使两者都得到方便。

③干草与垫草间的设置,要能满足防火要求,并能减少灰尘对畜舍的影响。

(3). 隔离区:包括兽医院(室、间)、积粪池、粪尿处理设施、病畜隔离舍、尸体剖检和处理设施及尸坑等。该区应设置在生产区的下风向,地势最低,且远离生产区。隔离区四周应有天然或人工隔离屏障,专门设立单独的道路与出入口。

为保证采光、通风和防疫、防火要求,如何确定建筑物朝向与间距?

(1)、日照与间距;一般来说,畜舍间距保持檐高的3-4倍,就可以保证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冬至日9-15时南墙满日照。

(2)、通风与间距;一般畜舍间距为3-5H时,即可满足通风排污和卫生防疫要求。

(3)、防火与间距;畜舍间距在3-5H之间,可以满足防火要求。

畜舍的类型及特点?

(1)、开放式畜舍

①、完全开放式畜舍:畜舍只有端墙或四面无墙。这类畜舍只能起到遮阳、避雨及部分挡风作用,畜舍用材少,施工易,造价低,多适用于炎热及温暖地区。

②、半开放式畜舍:三面有墙,正面全部敞开或有半截墙的畜舍。这类畜舍适用于养各种成年家畜,特别是耐寒的牛、马、绵羊等。

③、有窗式畜舍: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能力,特点是防寒较易,防暑较难,舍内温度分布不均匀。

(2)、密闭式畜舍:也称为无窗畜舍,舍内的环境条件完全依靠人工调控。

如何对畜舍的保温防寒进行设计?

(1)、外围护结构的保温:墙的内表面温度要求在冬季不得低于舍内的露点温度tl,屋顶内表面温度比舍内露点温度高1℃。

(2)、建筑防寒措施; ①选择适宜于防寒的畜舍建筑形式。②畜舍的朝向:在实践中畜舍以南向为好。③门窗设计:冬季迎风面尽量不设门,北窗一般按南窗面积的1/2-1/4设置。

④减少外围护结构的面积:以防寒为主的地区,畜舍高度不宜过大,以减少外墙面积和舍内空间。⑤畜舍地面的保温。

(3)、畜舍的供暖:畜舍供暖分集中供暖和局部供暖。采用何种方式,应根据畜禽要求、供暖设备投资、能源消耗等,考虑经济效益来决定。

(4)、加强防寒管理:①调整饲养密度。②利用垫草。③控制湿度。④控制气流防贼风:应控制在0.1-0.2m/s。⑤利用温室效应防寒。

如何对畜舍的隔热防暑进行设计?

1、外围护结构的隔热

2、建筑防暑措施

(1)建筑防暑:①通风屋顶:一般间层适宜的高度:坡屋顶可取120-200mm;平屋顶可取200mm左右。②建筑遮阳。③采用浅色、光平外表面。④加强舍内通风的建筑措施(2)设置凉棚

(3)绿化防暑

、畜舍的降温

(1)蒸发降温:①喷淋与喷雾。②蒸发垫。

(2)冷风设备:冷风机是一种喷雾和冷风相结合的新型设备。

(3)地能利用装置。

(4)机械制冷:即空调降温。

简述自然通风原理。

自然通风的动力为风压或热压。风压是指大气流动(即刮风)时,作用于建筑物表面的压力。以风压为动力的自然通风为风压通风。当外界有风时,畜舍的迎风面气压将大于大气压形成正压,而背面的气压小于大气压形成负压,空气必从迎风面的开口流入,从背风面的开口流出,即形成风压通风。热压是指空气温热不均而发生密度差异产生的压差。以热压为动力的自然通风为热压通风。舍内空气被畜体、采暖设备等热源加热,膨胀变轻,热空气上升聚积于畜舍顶部,使畜舍上部气压大于舍外,下部则小于舍外,舍外空气由下部开口流入,上部开口流出,如此循环形成自然通风。

畜舍的自然采光应考虑哪些要求?

1、确定窗口位置:(1)根据畜舍窗口的入射角与透光角。(2)根据太阳高度角确定;当窗户上缘外侧(或屋檐)与窗台内侧所引直线同地面之间的夹角小于当地夏至日的太阳高度角时,就可以防止夏至前后太阳直射光进入舍内;

2、窗口面积的计算:窗口面积可按采光系数(窗地比)计算。

3、窗的数量、形状和布置:窗的数量应首应先根据当地气候确定南北窗面积比例,然后考虑光照均匀和房屋结构对窗间距的要求来确定。炎热地区南北窗面积之比可为1-2:1,夏热冬冷和寒冷地区可为2-4:1。

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哪些?对家畜会产生哪些危害?

环境污染来源:①、工业生产污染:废水、废气、废渣。②、交通运输污染。③、居民生活废弃物污染。④、农业生产污染:农药和化肥等。⑤、畜牧生产污染。⑥、其它:放射性污染物、电离辐射、电磁辐射等。

对家畜的危害:①、引起家畜中毒。②、引起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传播与流行。③、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④、对畜产品的影响。

高温堆肥法处理家畜粪便的原理及堆肥过程?

(1)原理:利用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对堆肥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而使之转变为植物能吸收的无机物和腐殖质。同时,产生热能使堆肥温度升高到50℃—70℃,以杀灭病原菌和寄生虫卵。

(2)影响堆肥效果的因素:①堆料中有机物含量:占25%以上,C:N=25:1。②水分含量:一般以50%-60%为宜。③温度。④空气状况:需氧性堆肥需氧气,但通风太大会影响堆肥的保温、保湿、保肥,使温度不能上升到50-70℃。⑤微生物的数量:高温纤维分解菌。⑥pH值:中性或弱碱性环境适合纤维分解菌的生长繁殖。⑦堆面封泥:一般以5厘米厚为宜,冬季可增加厚度。

生产沼气的适宜条件有哪些?

适宜条件:①适宜的温度: 25-35℃。②厌氧环境。③料液的pH 值:沼气正常发酵时的pH 值通常为中性环境,过酸或过碱都会影响产气。④适量的有机物和水份含量:1:1.5-3。

⑤适当的C:N比例:25-30:1。

(完整word版)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题(完整)

家畜环境卫生学 名词解释: 1. 适应:是生物体受到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刺激而产生的有利于生存和生产的生物学反应或遗传学改变。 2. 应激:指动物机体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非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 3. 气候服习:指本来对某种气候不适应的动物,因反复或长期处于该动物生理所能忍受的气候环境中,在数周内引起散热和产热等生理机能的变化,使各项生理指标和生产性能逐渐趋于正常,而能习惯于这种气候环境。这一过程称为气候服习。 4. 气候驯化:动物处于某种环境中,因外界环境的影响,某此性状甚至体型发生变化,各种生理机能发生改变又趋于正常,这种过程称为气候驯化。 5. 温热环境:是指直接与家畜体热调节有关的外界环境因素的总和。 6. 小气候:在局部地区、由于地形方位、土壤条件和植被不同,使该地区具有独特的气候状况,称为小气候。 7. 散热调节:热调节中使散热增加或减少的调节称为散热调节或物理调节。 8. 产热调节:热调节中使产热增加或减少的反应称为产热调节或化学调节。 9.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日出前温度最低, 午后2:00温度最高,每日最高与最低气温之差,称气温日较差。(越靠近地面,气温日较差越大) 10. 气温年较差:一年内,一月份平均气温最低,七月份平均气温最高,把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 11. 等热区:恒温动物仅仅依靠物理调节就能维持体热平衡的环境温度范围,叫等热区。 12. 临界温度:气温下降,畜体散热增加,必须提高代谢率以增加产热量,这个开始提高代谢率的温度称为“下限临界温度”或“临界温度”。气温升高,机体散热受阻,物理调节不能维持体温恒定,体内蓄热。 13. 过高温度:体温升高,代谢率也提高,这个因高温引起代谢率升高的外界温度称为“上限临界温度”或“过高温度”。 14. 舒适区:指在等热区的某一温度范围内,家畜代谢产热正好等于散热,不需要进行物理调节即可维持体温正常,称此温度范围为舒适区。 15. 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质量,可用重量或水汽压表示。 16. 相对湿度: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之比,用百分率表示。 17. 露点: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而且气压一定时,气温下降使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此时水汽析出形成露水,此时的气温称为露点。

(完整版)家畜环境卫生学试题答案

家畜环境卫生学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15分,每小题3分) 1.环境应激:是指家畜对干扰或妨碍机体正常机能的内外环境刺激,产生生理和行为上非特异性反应的过程. 2. 生物节律:动物由于光照时数的周期性变化,其生理状态、生化过程、行为习性也呈现周期 性变化,这种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称为生物节律。 3.临界温度:指气温下降或升高时,引起机体代谢率开始提高时的环境温度,分上限和下限,一般指下限临界温度. 4.动物福利:维持动物生理与心理的健康和正常生长所需的一切事物。 5.尘肺病:微粒侵入到肺组织的淋巴间隙和淋巴管内,并阻塞淋巴管,淋巴液潴留,导致结缔组织增生,肺组织坏死。 二、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 1.自然环境的三大要素是指气候因素、土地因素、生物因素。 2家畜的体热调节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体热调节中枢存在于下丘脑。 3.温热因素的综合评定指标温湿指数的值越大(THI>69),奶牛热应激越严重;气温低于0℃时,风冷却力的值越大,家畜冷应激越严重;温热因素中以气温为核心。 4.可见光的生物学效应,主要是通过眼、视神经导致动物的下丘脑兴奋,使其分泌促释放激素;这些促释放激素经下丘脑下部-垂体门静脉循环系统到达垂体前叶,并使之分泌促激素;这些促激素再作用于相应的腺体产生相应的激素,参与代谢。 5.空气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包括有害气体、微生物和粉尘三个方面的内容。 6.畜牧场粪便处理与利用的主要方式有用作肥料、用作饲料、生产沼气。 7、水资源的种类可分为:地面水、地下水和降水三大类。 。 8.根据外围护结构的封闭程度,畜舍可分为开放式畜舍、半开放式畜舍、封闭式畜舍等类型。 9.畜舍横向机械通风的方式有负压通风,正压通风、和正负压联合通风。 10. 高山病的发生,是由于海拔升高,气压降低,导致机体组织缺氧所致。 三、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在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小气候与大气候的不同在于个别气象因素的差异。( X )2.高山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海拔升高,气压降低,缺氧所致。(∨) 3.高纬度地区,家畜发情的季节性不明显。( X ) 4.正常人耳听不到0分贝的声音。(∨)5.增大风速,能促进散热,对家畜有利。(X )6.凡产热少,散热易的家畜临界温度低。( X )7.大肠菌群指数越小,说明水质越好。( X ) 8.采光系数大,畜舍自然采光效果一定好。(∨)9.白肌病是汞中毒所致。(X)

生物沸石与微污染水源净化

生物沸石与微污染水源净化8 梁国飞颜培实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南京 210095) 摘要:通过实验室和现场应用研究生物沸石净化微污染水源的效果,实验室研究结果显示添加菌种和微孔滤膜有利于生物沸石的形成,沸石组(Z组)、滤膜组(FM组)、菌种组(SZ组)和菌种滤膜组(SF组)生物膜形成时间分别为35d、 30d、18d和16d;生物沸石净化微污染水源适宜的滤速为6-8m/h,此时对NH3-N 的去除率为95.4%,对COD Mn的去除率为39.8%;现场实验结果显示生物膜成熟后,出水NH3-N浓度低于0.2mg/L,出水NO2—N浓度低于0.01mg/L;生物沸石对COD Mn的去除率稳定在45%左右,比沸石对COD Mn的去除率高出20%;沸石对大肠杆菌很好的去除效果,挂膜第4天对大肠杆菌的去除率为93.7%,第11天的去除率为69.3%。 关键词:生物沸石;氨氮;大肠杆菌数;COD Mn 天然沸石可以用于微污染水源去除氨氮,当沸石吸附水体中的铵达到一定水平后,就必须考虑更换沸石或对沸石进行再生将富集于沸石上的铵解吸或转化,恢复沸石对铵的吸附能力。 Murphy等人在1978年提出了沸石生物再生法[1],在浸没沸石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硝化细菌,观察到15d的转化效果相当于不加菌种时28d的效果,生物再生后的沸石可恢复80%的铵吸附容量。生物再生法成本低廉,但再生速率慢、效率低,所以实际应用价值似乎不大,这方面的研究曾一度处于停滞状态。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复杂,沸石的生物再生问题重新被认识,并且得到深入研究。 Tsuno等(1994)开发了生物沸石反应器[2],在反应器中,沸石既是铵的吸附材料,又是硝化细菌生长的载体,它会逐渐变成长满细菌的生物沸石。由于沸石对铵地交换作用,水体氨氮浓度受到控制,吸附到沸石上的铵会被表面的细菌硝化,实现沸石的动态生物再生。因而生物沸石反应器可以稳定地去除高浓度氨氮,并能适应冲击负荷。 在长期的实际应用中,频繁更换沸石会增加劳动量,而化学再生法成本较高、流程复杂等缺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沸石的应用,而依靠微生物的作用,将沸石进行生物再生,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均具有可行性。我们在实验室和现场开展生物沸石对微污染水源中低浓度氨氮去除效果及可行性研究。 1、材料和方法 1.1沸石材料 沸石材料来源处理方法同第一章,沸石粒度为0.355-2.0mm。 1.2实验装置 1.2.1实验室实验装置 实验室实验采用高位逆流进水方式,基本装置图同动态吸附装置。交换柱用PVC管制成,柱高为120cm,内径为40mm,沸石柱填充高度为60cm。 1.2.2现场实验装置 水泵将水井中地下水打入鸡棚内高位水箱中,沸石柱接在高位水箱和自动饮水器管网之间,高位水箱中水经沸石柱净化处理后进入自动饮水器管网,实验装置基本示意图如1。交换柱用PVC管制成,柱高为120cm,内径为160mm,沸石柱填充高度为60cm。 1.3实验内容 1.3.1实验室实验 原水采用池塘水,塘水氨氮平均浓度为3.43mg/L,亚硝酸盐氮平均浓度为0.74mg/L,COD Mn平均浓度为4.26mg/L,溶解氧平均浓度为2.55mg/L。实验按照添加菌种和滤膜分四 8梁国飞,男,农学硕士,环境测试与污染控制。导师:颜培实博士,家畜环境卫生学。

蛋白质组学答案终稿

1,基因组:一个细胞或病毒所包含的全部基因。 2,蛋白质组(Proteome)的概念最先由Marc Wilkins提出。定义:蛋白质组是由一个细胞,一个组织或一个机体的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相应的蛋白质。是一个整体概念。 3,蛋白质组学:是一门以全面的蛋白质性质研究(如表达水平、转录修饰、相互作用等)为基础,在蛋白质水平对疾 病机理、细胞模式、功能联系等方面进行探索的科学,包括表达蛋白质组学,细胞谱蛋白质组学以 3,等电聚焦:分离两性分子,特别是分离蛋白质的一种技术。根据在一个电场的影响下这些两性分子在ph梯度上的分布情况进行分离 等电聚焦技术:在一个pH梯度和外加电场下,蛋白质有移向pH梯度中使其净电荷为零的点的倾向。(带正电荷移向阴极,带负电荷移向阳极)。IEF可以基于极微小的电荷差异而分离蛋白,具有高分辨率。4,负染就是用重金属盐(如磷钨酸、醋酸双氧铀)对铺展在载网上的样品进行染色;吸去染料,样品干燥后,样品凹陷处铺了一薄层重金属盐,而凸的出地方则没有染料沉积,从而出现负染效果(图2-15),分辨力可达1.5nm左右 5,质谱(又叫质谱法)是一种与光谱并列的谱学方法,通常意义上是指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中通过制备、分离、检测气相离子来鉴定化合物的一种专门技术。 质谱分析是一种测量离子荷质比(电荷-质量比)的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使试样中各组分在离子源中发生电离,生成不同荷质比的带正电荷的离子,经加速电场的作用,形成离子束,进入质量分析器。在质量分析器中,再利用电场和磁场使发生相反的速度色散,将它们分别聚焦而得到质谱图,从而确定其质量。 7,分子离子峰:子受电子束轰击后失去一个电子而生成的离子M+成为分子离子。在质谱图中,由M+所形成的峰称为分子离子峰。 7.碎片离子峰当电子轰击的能量超过分子离子电离所需要的能量(50~70eV)时,可能使分子离子的化 学键进一步断裂,产生质量数较低的碎片,称为碎片离子。在质谱图上出现相应的峰,称为碎片离子峰。 碎片离子峰在质谱图上位于分子离子峰的左侧。研究最大丰度的离子断裂过程,能提供被分析化合物的结构信息。 8.软电离技术在质谱分析中,离子源是将分子离解成离子或解离成碎片,在这里分子失去电子, 生成带正电荷的分子离子。分子离子可进一步裂解,生成质量更小的碎片离子。由于离子化所需要的能量随分子不同差异很大,因此,对于不同的分子应选择不同的离解方法。通常称能给样品较大能量的电离方法为硬电离方法,而给样品较小能量的电离方法为软电离方法,后一种方法适用于易破裂或易电离的样品。 9.源内衰变技术(insource-decay,ISD)源内衰变发生在离子源区域内,时间为激光撞击之后几 百纳秒之内,是离子的“即可片段化”。这些片段离子通过衰减离子取出,能在线性飞行时间质谱中被发现,许多蛋白质和大的肽常在MOLDI-TOF-MS的离子源区域内变成肽离子片段。主要产生含N端的b型和含C端的y型片段离子,通过分析这些片段离子谱可鉴定蛋白质。 10.肽质量指纹图谱是指蛋白质被酶切位点专一的蛋白酶水解后得到的肽片段质量图谱。由于 每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都不同,蛋白质被酶水解后,产生的肽片段序列也各不相同,其肽混合物质量数据也具特征性,这种特征就像指纹一样,所以称为指纹谱。肽质量指纹图谱可用于蛋白质的鉴定,用实验测得的PMF与蛋白数据库中的蛋白质理论PMF比对,就可以鉴定该蛋白质 肽序列标签是由一个多肽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和该肽的质量以及该肽未测序部分的质量等组成。

家畜环境卫生学本科自考复习题

家畜环境卫生学本科自考复习题 单选题 1反刍动物动物瘤胃内微生物发酵的产热属于 A 基础代谢产热 B体增热C肌肉活动产热 D生产过程产热 2动物妊娠时的产热为 A 基础代谢产热 B体增热 C肌肉活动产热 D生产过程产热 3在高温季节,动物会通过喘息形式散热,此种散热形式属于下列哪种形式? A 传导散热 B辐射散热 C对流散热 D蒸发散热 4同种恒温动物生活在寒冷地区体格较大,生活在温暖地区体格较小,此种现象符合下列哪个发则。 A爱伦法则 B.威尔逊法则 C贝格曼法则 D.格罗杰法则 5等热区的上限叫做 A临界温度B过高温度C舒适温度 D皮肤温度 6家畜热应激最严重的环境为 A.高温、低湿 B.低温、高湿 C.低温、低湿 D.高温、高湿、无风 7 同种恒温动物生活在寒冷地区体格较大,生活在温暖地区体格较小,此种现象符合下列哪个发则。 A.艾伦法则 B.威尔逊法则 C.伯格曼法则 D.个罗杰法则 8反刍动物瘤胃内微生物发酵产生的热量属于下列哪种产热形式? A.肌肉活动产热 B.热增耗 C.生产产热 D.基础代谢产热 9在高温季节,动物会通过喘息形式散热,此种散热形式属于下列哪种形式? A 传导散热 B辐射散热 C对流散热 D蒸发散热 10在太阳辐射中,穿透力最强的光线是 A紫外线 B 可见光C红外线 D蓝光 11畜舍中对家畜没有直接危害的有害气体是 A 氨气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D硫化氢 12水体“三氮”指标在分析水质时具有重要意义,水体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增高,说明了什么? A水体无污染 B水体正在自净 C水体已经自净 D不能说明问题 13在畜舍建筑朝向设计中,应考虑畜舍纵墙与夏季主导风向保持一定角度,可减小涡风区,通风均匀,有利于防暑,其适宜的角度为 A. 0° B.10~20° C. 90° D.30~45°

家畜环境卫生学

家畜环境:是存在于家畜周围的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家畜的自然与社会因素之总体。 应激:机体受到外界环境刺激,产生生理上和行为上非特异性反应的过程。 应激源:为引起应激反应的一切环境刺激。 等热区:指恒温动物依靠物理和行为调节即可维持体温正常的环境温度范围。 临界温度:当气温下降时,动物的散热增加,物理和行为调节无法使动物保持体温正常,必须提高代谢率以增加产热量。该开始提高代谢率时的环境温度,称为“下界临界温度”有时即称为临界温度。光钝化:动物处于持续的长光照下,会产生对光的不敏感现象,称之“光钝化” 维持行为:是家畜自身启动与终结的个体行为,它包括肉体和精神舒适两方面,由采食,休息,饮水,排泄,护身,舒适,探究和游戏8项行为系统组成。 社会行为:群居性是家畜特征之一,同类群居发生联系和作用的行为称之为社会行为。 行为缺失:是指在现行管理条件下动物被约束而无法表现的那些必要行为,是剥夺的结果。 行为剥夺:如果是因维持行为当中的某个行为成分的缺失而影响到动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也就是家畜无法通过行为调节来维持体内平衡时,这类行为的缺失就叫做“行为剥夺” 动物康乐:动物自身的感受状态,也就是身体健康和“心里愉快”,包括无疾病,无损伤,无异常行为,无痛苦,无压抑等。 采光系数:指窗户的有效采光面积与畜舍内地面面积之比。 环境自净:自然界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方法,对有害物质具有一定的去除消害,降解,转化,灭活作用,这一能力我们称之为自净。 体热的来源? 1.基础代谢产热家畜在饥饿,休息,气温适宜和消化道中无养分可吸收状态下维持生命活动的产热 2.体增热当动物休息于舒适的环境中,产热量取决于采食量,饥饿动物因采食而增加的产热量 3.肌肉活动产热动物因起卧,站立,步行,运动,觅食,争斗和劳役等肌肉活动,都可增加产热。 4.生产产热家畜的生殖,生长,产乳,产毛和产蛋,都在维持产热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产热量。这主要是营养成分转化为上述畜产品的过程中产生的。 5.外源热暴露在阳光下或者畜舍的采暖设施等。 可见光的作用机理(简答时画图,简述写字) 可见光对动物的影响,一般是导致下丘脑的兴奋,由此引起一系列反应,对家畜的生长发育,生产和繁殖产生影响。 就哺乳动物而言,光线照射在眼睛上,引起视网膜兴奋,并通过视神经将这一兴奋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后者又将兴奋传到下丘脑,使其分泌释放激素。对家禽而言,眼睛不是主要的,即使没有眼睛仍可以引起反应。这是因为光线可以穿过头盖骨经脑神经作用于下丘脑,,引起下丘脑兴奋,即所谓的“视网膜外或脑感受器”。此外,光还可以通过视神经作用于松果腺,减少褪黑激素的分泌,后者经下丘脑影响垂体前叶。下丘脑兴奋分泌释放激素,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RH)等,经下丘脑-垂体门脉循环系统到达垂体前叶,并使之释放促激素,如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促甲状腺激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并释放生长激素(GH),这些促激素再作用于相应的腺体,使其产生相应的激素,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性激素等直接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生产和繁殖。

蛋白质思考题总汇

蛋白质化学思考题总汇 绪论 基因组,蛋白质组,功能基因组 为什么从基因组到蛋白质组是一个十分复杂而漫长的过程? 蛋白质一级结构 1、各种氨基酸的三字母符合和单字母符合。 2、名词概念:同源蛋白质、趋异突变、趋同、变异、蛋白质家族、蛋白质超家族、蛋白质、亚家族、单位进化周期、中性突变、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3、各种氨基酸的性质与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关系.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1、名词及符号:蛋白质构象、蛋白质二级结构、超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结构域、连接条带、无规卷曲、无序结构、α-螺旋、β-折叠、β-转角、EF-手、3.6 13螺旋、HTH、HLH、b-Zip、motif、Zn指、domain、 2、稳定球蛋白构象有哪些的化学键. 3、二级结构的类型有哪些? 4、举例说明5种motif的结构特征。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1.透析、超滤、盐溶、盐析、亲和层析、电泳。 2.如何理解分子筛分离pr的原理。 3.有机溶剂分级分离pr的基本原理。 4.据支持物不同,电泳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5.常用的选择性吸附剂有哪几种? 6.哪些物质可作用蛋白质亲和层析的配体? 7.测定pr分子量有哪些方法? 8.如何理解蛋白质电泳中的浓缩效应,电荷效应及分子筛效应。 9.聚焦法测定pr、pI的基本原理。 10.可用哪些方法来分要蛋白质的N-末端和C-末端AA。

蛋白质转运和修饰 1、名词及符号:翻译同步转运、翻译后转运、信号肽、易位子、SRP、I、II型膜蛋白、内部信号序列、分子伴侣、hsp70、内体、靶向序列、靶向班块、网格蛋白、包被体、停靠蛋白、PDI、ARF、COP、内质网分拣信号(KDEL)、核定位信号(PKKKRKV)、过氧化体分拣信号(SKF)、线粒体基质信号(N-端15-35AA形成两亲a螺旋或b折叠)、溶酶体分拣信号(M6P)、泛蛋白。 2、蛋白质的修饰包括哪些内容。 3、决定蛋白质半衰期的因素及泛素化作用。 4、受体介导的内化的生物学意义。 5、简述翻译同步转运和翻译后转运的基本内容。 6、如何理解小泡介导的蛋白质转运的“生物膜不对称性”的意义。 7、简述SRP介导的蛋白质转运。 免疫球蛋白 1、Ig, V区,C区,抗原决定族,D基因,J基因,超变区(补体决定区,CDR),类别转换(CH启换),12-23bp规则,茎环结构,Fab,Fc,去环缺失模式,Ig的分类与重链。 2、描述Ig四链单位的分子特征(结构域,功能域)。 3、如何根据Ig分子的V区和C区的结构变化,将Ig分子的变异体分成类、亚类、型、亚型、群和亚群。 4、如何从基因水平上解释Ig的多样性。 脂蛋白 1、名词及符号: LP,Apo,TG,FC,PL,CM,VLDL,LDL,HDL,IDL,HL,LPL,LCAT,LTP;郭清作用,增加调节。 2、简述一种脂蛋白受体的分子结构特征。 3、主要脂蛋白的密度分类、电泳分类、功能及缩写符号间的关系。 4、Apo可分哪些大类。 5、CM,VLDL,LDL,HDL代谢的基本情况及其相互关系 细胞黏附分子 1、名词及符号:ECM、Fn、Ln、FAK、TPK、SH、Ln-R、CD44,Ig-SF;血管地址素、整联蛋白、层连蛋白、钙粘蛋白、粘着班激酶、酪氨酸蛋白激酶、纤连蛋白。

家畜环境卫生学习题与答案

气、水、土壤、饲料和其它生物在内的生活和生产条件。 2、应激: 是指动物机体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 的总和。 3、应激源: 为引起应激反应的一切环境刺激。 4、应激对家畜生产性能及健康有何影响? 生产性能: ①、应激能够影响家畜的生长发育。②、应激对家畜繁殖有不良影响,一般认为在应激情况下,会导致幼畜性腺发育不全,成年家畜精子和卵子的生成、发育及成熟受阻,从而使家畜的繁殖性能受到影响。③、应激对母畜泌乳有不良影响。④、应激对肉质的影响: 环境应激会影响肉品质量,主要导致PSE肉(,以及少数产生DFD肉。健康: 应激因子的作用破坏了机体的生理或心理平衡而影响其抗病能力。5、在畜牧业生产中如何控制家畜的应激? (1)、改善环境条件。①避免环境骤变。②改善环境卫生,防治各种环境污染。③保持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④改善运输条件,避免高温、拥挤、野蛮装卸等运输条件。⑤避免几种应激因子集中作用机体。(2)、选育抗应激品种。选育、推广抗应激的家畜品种,淘汰应激敏感家畜。如仔猪的氟烷测验。

(3)、药物的应用。①xx类: 如Vc、V 1 / 16 B、VE 。②镇静剂: 氯丙嗪、利血平、刺五加等。③抗应激制剂: 琥珀酸盐、延胡索酸。④电解质: 饲料或饮水中添加KCl ;5%NaHCO3静脉注射等。⑤其它: 微量元素等的添加等。 (4)、加强锻炼。可提高机体对各种应激因子的耐受能力 第二、三章 1、xx高度角: 太阳光线与地表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它跟纬度、季节和一天的不同时间有关。 2、等热区: 指恒温动物主要借物理和行为调节即可维持体温正常的外界环境温度范围。 3、露点: 在水汽压不变的情况下,因温度降低而使空气中所含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4、舒适区: 家畜的产热量刚好等于散热量,不需要进行物理和行为调节就能使机

2013 家畜环境卫生学题库(含答案版)

一、名词解释 减量排放: 日射病:是指红光和红外线穿透颅骨,使脑内温度升高,一起全身病理反应的病理现象。应激:是指动物机体对外界或内部环境的超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 等热区:是指恒温动物注意借物理调节维持体温正常的环境温度范围。 临界温度:又称“下限临界温度”,是指当环境温度降低时,动物通过物理调节仍不能维持提问恒定而开始提高代谢率来增加产热的环境温度。 上限临界温度:气温高于等热区上限继续升高,增加散热的物理调节不能维持体温恒定时,动物必须降低代谢率来减少产热,以维持体温恒定,这种开始通过化学热调节来减少产热维持体温恒定的环境温度。 热射病:指因高温引起的体温调节机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的病理现象 隐汗蒸发:即皮肤组织水分通过上皮向外渗透,水分在皮肤表面蒸发的现象。 散热调节:当环境冷热程度发生改变时,畜体通过行为、生理生化乃至形态解剖结构,改变产热和散热速度的过程,成为热调节。其中使散热增加或减少的反应称为散热调节。 产热调节:热调节中使产热增加或减少的反应成为产热调节。 红斑作用:在紫外线照射下,动物被照射部位的皮肤出现潮红的现象。 畜禽动物福利:动物福利一般指动物(尤其是受人类控制的)不应受到不必要的痛苦,即使是供人用作食物、工作工具、友伴或研究需要。 长日照动物:在春季日照时数逐渐延长的情况下发情交配的动物,如狐狸,田鼠,马和驴等露点::当空气水汽含量不变且压力一定时,因气温下降,使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或“露点温度” 阳伞效应:指由大气污染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而引起的地面冷却效应。 活性污泥:活性污泥(activesludge)是微生物群体及它们所依附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总称.微生物群体主要包括细菌,原生动物和藻类等.其中,细菌和原生动物是主要的二大类.活性污泥主要用来处理污废水。 采光系数:是指窗户的有效采光面积与畜舍地面面积之比 纵向通风:指将风机安装在畜舍的一端山墙或一侧山墙附近的纵墙上,进气口设在另一侧墙体上,使气流沿畜舍纵轴而流动 正压通风:也称进风式通风或送风,是指利用风机向封闭畜舍送风,从而使舍内压力大于舍外,舍内污浊空气经排气管(口)排出舍外的通风方式。 负压通风:也称排风式通风或排风,是指利用风机将封闭舍内污浊空气抽出,使舍内压力相对小于舍外。而新鲜空气通过进气口或进气管流入舍内而形成舍内外气体交换的通风方式。BOD(生化需氧量):水中有机物在需氧性细菌作用下,进行生化分解时小号的氧量。COD(化学需氧量):指用强氧化剂使1L水中的有机物完全氧化小号的氧量。 腐熟堆肥法:主要通过控制好气微生物活动的水分、酸碱度、碳氮比、空气、温度等各种环境条件,使好气微生物分解家畜粪便及垫草中各种有机物,并使之达到矿质化和腐殖质化的过程。 细菌总数:是指1ml水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中,于37℃条件下培养24h后所生成的各种细菌集落总数。 二、简答 1、说明你所了解的消毒方法及主要应用场合。 答:(1)喷雾消毒(1分) 用一定浓度的次氯酸盐、有机碘混合物、过氧乙酸、新洁尔灭等,用喷雾装置进行喷雾消毒,主要用于饲养舍清洗完毕后的喷洒消毒、带畜消毒、畜牧场道路和

生化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1].

生化实验讲义思考题参考答案 实验一淀粉的提取和水解 1、实验材料的选择依据是什么? 答:生化实验的材料选择原则是含量高、来源丰富、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从科研工作的角度选材,还应当注意具体的情况,如植物的季节性、地理位置和生长环境等,动物材料要注意其年龄、性别、营养状况、遗传素质和生理状态等,微生物材料要注意菌种的代数和培养基成分的差异等。 2、材料的破碎方法有哪些? 答:(1) 机械的方法:包括研磨法、组织捣碎法; (2) 物理法:包括冻融法、超声波处理法、压榨法、冷然交替法等; (3) 化学与生物化学方法:包括溶胀法、酶解法、有机溶剂处理法等。 实验二总糖与还原糖的测定 1、碱性铜试剂法测定还原糖是直接滴定还是间接滴定?两种滴定方法各有何优缺点? 答: 我们采用的是碱性铜试剂法中的间接法测定还原糖的含量。间接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缺点是在生成单质碘和转移反应产物的过程中容易引入误差;直接法的优点是反应原理直观易懂,缺点是操作较复杂,条件剧烈,不易控制。 实验五粗脂肪的定量测定─索氏提取法 (1)本实验制备得到的是粗脂肪,若要制备单一组分的脂类成分,可用什么方法进一步处理? 答:硅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 (2)本实验样品制备时烘干为什么要避免过热? 答:防止脂质被氧化。 实验六蛋白质等电点测定 1、在等电点时蛋白质溶解度为什么最低? 请结合你的实验结果和蛋白质的胶体性质加以说明。

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在等电点时分子所带净电荷为零,分子间因碰撞而聚沉倾向增加,溶液的粘度、渗透压减到最低,溶解度最低。结果中pH约为4.9时,溶液最浑浊,达到等电点。 答: 2、在分离蛋白质的时候,等电点有何实际应用价值? 答: 在等电点时,蛋白质分子与分子间因碰撞而引起聚沉的倾向增加,所以处于等电点的蛋白质最容易沉淀。在分离蛋白质的时候,可以根据待分离的蛋白质的等电点,有目的地调节溶液的pH使该蛋白质沉淀下来,从而与其他处于溶液状态的杂质蛋白质分离。 实验七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1、如何用纸层析对氨基酸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测定? 答: 将标准的已知氨基酸与待测的未知氨基酸在同一张层析纸上进行纸层析,显色后根据斑点的Rf值,就可以对氨基酸进行初步的定性,因为同一个物质在同一条件下有相同的Rf 值;将点样的未知氨基酸溶液和标准氨基酸溶液的体积恒定,根据显色后的氨基酸斑点的面积与点样的氨基酸质量成正比的原理,通过计算斑点的面积可以对氨基酸溶液进行定量测定。 3、纸层析、柱层析、薄层层析、高效液相层析各有什么特点? 答:

家畜环境卫生学考试题

【【【名词:1.环境卫生学:是研究外界环境因素对畜禽的作用和影响的基本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以制定、利用、保护和改造环境措施的一门学科 2.牧场设计学:研究畜禽的生活环境与其生长发育,生产力提高的关系,并给以创造出有利于这些生理活动的生活环境的科学 3.环境:是指作用于机体的一切外界因素,即与家畜生活和生产有关的一切外界条件,或对家畜生存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所有外界因素的总和 4.应激:动物处在有害情况下,能产生保护性反应或适应以消除或防御之,假如那种有害因素超过动物机体所能忍受的限度,则家畜生理机能失调,轻则影响健康和生产力,重则引起疾病甚至死亡。这种干扰和妨碍机体正常机能而引起生理上和行为上反应的过程称之为“应激” 5.应激源:凡能引起应激的刺激因素称为应激源 6.温热环境:是指炎热、寒冷或温暖、凉爽的空气环境,是影响畜禽健康和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它是由空气温度、湿度、气流速度和太阳辐射等温热因素综合而成 7.小气候:是指由于地表性质不同或人类和生物的活动所造成的小范围的特殊气候。例如:农田、牧场、温室、住房、畜舍的小气候8.太阳辐射:是指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递、放射携带能量,这种传递、放射并携带能量的方式 9.长日照动物:马驴等在春季日照逐渐延长的情况下发情交配称“长 10.短日照动物:山羊、绵羊等在秋季日照逐渐缩短的情况下发情交配称“短日照动物” 11.基础代谢产热:常称“饥饿产热”,指饥饿休息,温度适宜和消化道没有养份可吸收的情况下的产热量,也是动物最低产热量 12.消耗饲料产热(体增热/热增耗):是指饥饿动物因采食而增加的产热量 13.对流散热:是指受热物质本身的实际运动,将热由一处移至另一处称对流散热。 14.蒸发散热:热量通过皮肤,呼吸道表面水分的蒸发而散失,称蒸发散热。(每克水蒸发能吸收2.43KJ的汽化热) 15.辐射、传导和对流合称为“非蒸发散热”,可引起环境温度的升高,也称为“显热发散”或“可感散热”。 16.潜在发散:蒸发散热只能使环境湿度升高,称为“潜在发散” 17.物理调节(散热调节):指炎热或寒冷的环境中,家畜首先借助于皮肤血管的舒缩,增减皮肤的血流量和皮肤温度,其次通过加强或减弱汗腺和呼吸活动,寻找舒适的小气候和改变自身姿势来增加或减少热量的放散来维持正常的体温,这种调节叫物理调节。 18.化学调节(产热调节):在较严重的热或冷应激下,散热调节已不能维持体温恒定,则必须减少或增加体内营养物质的氧化来减少或增加热的产生,把此种调节称为化学调节。 19.等热区:指恒温动物主要借助物理调节维持体温正常的环境温度范围。实际是由下限临界温度和过高临界温度构成的一个温度区。 20.临界温度(LCT):指当气温下降散热增加时,必须提高代谢率,增加产热量以维持体温恒定,这开始提高代谢率的环境温度称为临界温度,也叫下限临界温度。 21.舒热区:在等热区的下半部偏上,尚有一区域,在此区域内产热和散热正好达到平衡,不需进行物理调节即可维持体温正常,家畜最舒适,这一区域称为舒热区(舒适区)。如环温高于舒适区,便开始遭受热应激,如低则遭受冷应激。 22.生产工艺:是指畜牧生产上采用的生产方式(畜群组成、周转方式、饲喂饮水除粪方式和产品的采集等)和技术措施(饲养管理措施、卫生防疫制度、废弃物处理方法等) 23.饲养方式:是指为便于饲养管理而采用的不同设备、设施(栏圈、笼具),或每圈(栏)容纳畜禽的多少,或畜禽管理的不同形式24.通风:气温高时,加大气流流动,使动物体感到舒适,以缓和高温对家畜的不良影响 25.换气:在密闭舍内,引进舍外的新新鲜空气,排出舍内的污浊气体,以改善舍内空气环境(排出舍内水汽、有害气体、尘埃和微生) 26.采光系数:是指窗户的有效面积与畜舍地面面积之比,即1:X 27.入射角:是畜舍地面中央一点到窗户上缘(或屋檐)所引的直线与地面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保证舍内得到适宜照度,入射角一般不少于25oC 28.透光角:畜舍地面中央一点向窗户上缘(或屋檐)和下缘引出的两条直线所形成的夹角。为保证舍内得到适宜照度,透光角一般不少于5oC 【29.相对湿度:反映空气的潮湿程度。空气中实际水气压与饱和水气压的百分比 30.露点:空气中水气含量不变而且气压一定,因气温下降使空气达到饱和,这时的温度称露点 31.空气湿度(气湿):表示空气潮湿程度物理量叫做,简称气湿 32.肌肉活动产热:即动物由于起卧、站立、运动、争斗、采食,使役等肌肉活动增加的产热量。 33.生产过程产热:动物的生殖、生产、生长都会在维持的基础上增加产热量即生产过程产热 34.噪声:物体呈不规则、无周期性震动所发出的声音。从生理角度讲,凡是使人讨厌烦躁的、不需要的声音都叫噪声 35:饲喂方式:是指不同的投料方式或饲喂设备 36.外围护结构:屋顶和外墙组成畜舍的外壳,将畜舍的空间与外部隔开,称外围护结构 37.基础:指墙突入土层的部分,是墙的延续和支撑(决定了墙和畜舍的坚固和稳定性) 38.冻账层:基础下承载荷重的那部分土层 39.导热系数(λ):表示当物体厚度1m,两表面温差1 ° C 时,1h内1 m2面积传导的热量。常用的一个指标。(w/ m.h. ° C )40.热阻(R0):当热通过畜舍外围护结构传递时受到的阻力。即当结构两侧温差1度,通过每平方米面积传出1J热量所需要的小时数 41.容重(γ):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kg/m3)。 42.空隙率:材料中空隙所占的百分率 43.热压:当舍内不同部位的空气因温热不匀而发生比重差异时,产生的空气压力 44.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对空气、水体、土壤和饲料的污染,达到致害的程度 45.环境污染物:进入环境并引起环境污染或环境破坏的物质 46.环境自净: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环境中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作用,在生物圈内发生迁移、转化的过程 47.水的自净:水体受到污染后,由于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污染逐渐消除,这个过程称水的自净 48.细菌总数:1 ml 水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中,于37℃经24小时培养后所生长的细菌集落总数饮用水≤100个/ml 【【【简答:1】简述应激反应的发展阶段? 答:应激反应的发展分三个阶段:惊恐反应、抗拒阶段、结束阶段 (1)警恐阶段:应激因素产生→畜禽感受到,应激因素进入战备状态。 (2)抗拒阶段:很快进入此阶段分泌功能强,呼吸快,心跳快,惊恐,奔逃,生殖免疫等功能处于抑制状态。 (3)结束阶段:因应激因子的强弱不同,持续时间长短不同,结束有三个表现: a.应激因子消失逐渐恢复到原来状态。 b.逐渐适应应激因子刺激。 c.无法适应刺激而死亡或淘汰。 2】综述应激对机体的影响和消除(或缓解)应激的措施 答:我们通常所说的应激主要指病理性应激,应激(病理应激)对畜禽机体的影响:1.对生产性能的影响:使机体的分解代谢加强,合成代谢降低;导致动物生长停滞、饲料转化率降低。 2.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应激可以破坏机体的防御系统,使之丧失对疾病的抵抗力,此时机体免疫力下降,因而对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易感性增加,降低预防接种的效果,往往造成传染病的流行。 3.对生殖的影响:应激可使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催乳素(LTH)等分泌减少,幼年动物性腺发育不全,成年动物性腺畏缩,性欲减退,精子和卵子发育不良,并可影响受精卵着床及胎儿发育因此我们要控制应激的发生,提高动物的抗应激能力及其生产性能,减少经济损失,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饲养管理饲养方式、密度、饲喂饮水、清粪、光照等2 药物防治3 开发专用型复合抗应激添加剂4 培育抗应激动物品种 4】简述温热环境对家畜的影响?答:温热环境对畜禽发生作用:(1)直接影响:温热环境主要通过热调节对畜禽发生影响。 (2)间接影响:①除高温、高湿和强太阳辐射外;②炎热多雨地区植物生长快,粗纤维含量较多,可消化物质和净能含量相对较少; ③矿物质和含氮物质易被淋洗,植物中的矿物质和粗蛋白亦较少。 ④粗纤维含量高的饲料加重畜禽热负担,矿物质,蛋白质少对生长不利 3】阐述空气中有害气体微粒和微生物对畜禽的作用及其控制措施

蛋白质组学期末复习题

蛋白质组学相关试题及答案 解释 1. Proteome(蛋白质组):由一个细胞或者组织的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相应的蛋白质,称为蛋白质组。 2. Proteomics(蛋白质组学):指应用各种技术手段来研究蛋白质组的一门新兴学科,即研究细胞在不同生理或病理条件下蛋白质表达的异同,对相关蛋白质进行分类和鉴定。更重要的是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要分析蛋白质间相互作用和蛋白质的功能. 3. Mass Spectrometer(质谱仪):质谱仪是一个用来测量单个分子质量的仪器,但实际上质谱仪提供的是分子的质量与电荷比(m/z or m/e)。分离和检测不同同位素的仪器。即根据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能够偏转的原理,按物质原子、分子或分子碎片的质量差异进行分离和检测物质组成的一类仪器。质谱仪最重要的应用是分离同位素并测定它们的原子质量及相对丰度。 4. Proteome sample holographic preparation(蛋白组样品的全息制备):(1)keep protein information (2)adapted to separ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s (3)different samples,different extraction. 蛋白质样品制备是蛋白质组研究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因为这一步会影响蛋白质产量、生物学活性、结构完整性。因此要用最小的力量使细胞达到最大破坏程度同时保持蛋白质的完整性。原则是,保持蛋白质的所有信息;选择合适的分离和鉴定方法;对于不同的样品要用不同的提取方法。 5. Post 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蛋白质翻译后修饰) 肽链合成的结束,并不一定意味着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的蛋白质分子已经生成。已知很多蛋白质在肽链合成后还需经过一定的加工(processing)或修饰,由几条肽链构成的蛋白质和带有辅基的蛋白质,其各个亚单位必须互相聚合才能成为完整的蛋白质分子。 6. De novo sequencing(从头测序) 从头测序为蛋白质组研究提供了一种不用借助于任何蛋白质序列数据库信息,直接解读串联质谱数据的方法。其基本算法主要由4个部分组成:质谱图的构建、

蛋白质组学期末答案

2013——2014第一学期蛋白质组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6分题,共30分) 1. 基因组:生物细胞中的全部基因。 蛋白质组:生物细胞中由全套基因编码控制的蛋白质 2. 基因组学:是研究生物基因组和如何利用基因的一门学问。提供基因组信息以及相关数据系统利用,试图解决生物,医学,和工业领域的重大问题。 蛋白质组学:研究蛋白质组中蛋白质表达与功能变化的科学。可视为分子生物学的大规模筛选技术,目的在于归类细胞中的蛋白质的整体分布,鉴定并分析感兴趣的个别蛋白,最终阐明它们的关系与功能。 3. 质谱:被分析样品经离子化,成为分子离子及其碎片,后利用离子在电场或磁场中的运动性质,把离子按其质量与所带电荷比(m/z)的大小依次排列并记录下来成为质量波谱,称为质谱。 质谱分析:是通过对样品分子的离子质量和强度进行测定来分析样品成分和结构的一种分析方法。 4. MALDI与ESI MALDI:即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在波长为775-1250nm的真空紫外光辐射下光致电离和解吸作用使生物分子电离为分子离子和含有结构信息的碎片。 ESI:即电喷雾电离,采用强静电场(3-5kV),以喷雾形式使液体样品形成高度荷电的雾状小液滴,小液滴经过反复的溶剂挥发-液

滴分裂后,产生多种质子化离子。 两者均属于软电离技术。 5. 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系统中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构成SDS-PAGE系统用于分离蛋白质,蛋白电泳迁移率取决于其分子量,而与形状及所带电荷无关。 2-D:即双向凝胶电泳,根据蛋白质的等电点和分子质量的差异使之在二相平面上分开 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蛋白质组学分离技术。 二简答题(6分题,共30分) 1 简述CHIP技术的原理 被剪切,与所研究蛋白相关的DNA片断被选择性免疫沉淀;相关DNA 片断被纯化,顺序被测定。 2 简述ICAT技术的原理 ICATS是一种蛋白质组学定量研究常见方法,ICAT试剂结构,包括3个部分,SH反应集团, biotin标签,同位素 其原理是来源不同处理的蛋白质分别用重型ICAT试剂和轻型ICAT试剂标记,标记后等量混合,胰蛋白酶酶切,亲和纯化得到ICAT标记的多肽,质谱分析,依据MS质谱峰图强度进行定量,MS/MS鉴定肽段。

家畜环境卫生学题库资料

第一章 单项选择: 1.下列不是应激猪DFD肉特征得是(C)。 A、质地较硬B切面干燥C色泽淡白D色泽较暗 2.下列与家畜的环境应激无关的是(D) A、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B、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 C.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系统 D.交感—垂体—性腺系统 3.血液醛固酮含量升高,不会使哪一血液指标显著下降?(C) A.血钾 B.血钙C、血钠 D.血磷 4.能够抑制动物性腺活动的激素是( C ) A.甲状腺素 B.肾上腺素C、褪黑激素 D.去甲肾上腺素 5.家畜环境的应激,目前认为主要受下列哪项的主导(C ) A.体液调节 B.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C.中枢神经系统 D.生长激素 多项选择 1.下列哪些因素为家畜的生物环境因素(BDE) A.空气 B.蚊蝇 C.土壤 D.树木 E.昆虫 2.应激猪的生产的PSE肉具有哪些特征?(ADE) A.色泽苍白 B.切面干燥 C.质地坚硬D质地松软 E.有渗出液 3.在工厂化养殖中,对动物产生直接影响得因素有(BCDE) A.土壤重金属元素 B.光照 C.气温 D.气湿 E.饲料 判断 自然应激在第一阶段即可结束,强烈而持久的应激源才会发展到第三阶段。(错) 自然应激可以使家畜逐步适应环境,充分发挥自身的生产潜力。(对) 应激敏感猪一般对1.5%~5%的氟烷检验呈阴性反应。(错) 环境是家畜进行生命和生产活动的三大要素之一。(对) 家畜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均与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有关。(对) 第二章温热环境 单选题 1.地球上恒温动物的总体平均温度接近多少℃?(B) A.36 B.39 C.42 D.45 2.一般情况下,测定家畜下列测定点的温度,其中皮温最高的是(B) A.直肠 B.腋下 C.尾尖 D.耳尖 3.一般情况下,羔羊体温的正常范围是(C) A.35~37 B.37~39 C.39 ~40 D.40~42 4.家畜体温的一般估计公式是(B)。(T为平均温度,Tr为直肠温度,Ts为皮肤温度) A.T=0.9Tr+0.1Ts B.T=0.7Tr+0.3Ts C.T=0.6Tr+0.4Ts D.T=0.8Tr+0.2Ts 5.下列几种正常发育的成年动物中,总产热量最大的是(A) A.马 B.鸡 C.绵羊 D.小白鼠 6.下列几种正常发育的成年动物中,每千克体重产热量最小的是(A) A.马 B.鸡 C.绵羊 D.小白鼠 7.影响家畜传导散热的因素不包括(C ) A.接触物的传导系数 B.家畜体表面积

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的教学创新

Analysis and Investigation分析调研 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的教学创新 杨彩梅,王永侠,茅慧玲,许英蕾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临安311300) 中图分类号:S85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1-0084(2019)03-0095-02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发展和变革的新时期,教育部对本科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进行教学模式创新是发挥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功能的重要措施。家畜环境卫生学是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主要教学内容为家畜环境生理、家畜环境控制与改善、家畜对环境的影响、家畜养殖废弃物的处理、家畜环境检测技术与环境质量评价等内容。优良的品种、合理的营养、完善的兽医防疫体系及适宜的环境是现代化畜牧业的四大技术支柱=近年来.品种、营养和防疫都受到充分重视,但家畜的养殖环境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严重制约着畜牧业的高效发展:因此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的学习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动物科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的重要性 近年来,畜禽养殖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畜产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但随着健康养殖、以畜为本和动物福利观念的普及,通过改善养殖环境如温度、湿度和有害气体等来实现畜禽的健康状况和保障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共识;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合理的利用和处理畜禽养殖废弃物也成为畜牧业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家畜环境卫生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自然的和人为的环境因素及其变化对家畜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制定出利用、控制、保护和改善环境卫生的要求和措施,以达到促进家畜健康养殖、预防疾病、减少养殖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和提高生产力及经济效益的目的。通过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的学习,能合理利用环境与动物的互作关系,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减少畜禽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对培养动物科学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家畜环境卫生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而且涉及多学科交叉的学科,目前家畜环境卫生学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教材内容落后 由于动物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包括动物饲养管理、疫病防治、营养和遗传育种等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目前大多数的家畜环境卫生学教材多编撰于2004年之前,内容相对比较陈旧,与新形势下畜牧生产实际存在较大的差别: 2.2课程涉及的知识点纷繁复杂 课程涉及物理、化学、生理营养和兽医等多个学科, 收稿日期:2019-01-22 作者简介:杨彩梅(1973-).女.湖北天门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动物生态健康养殖方面的研究.个别章节学科跨度很大°如环境因素中涉及很多物理概念,畜牧场规划设计中涉及到较多的建筑学理论,这些内容对于动物科学专业学生比较难理解; 2.3课程的实践性特别强 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是应用性课程,如果没有长期的实践经验,很难进行综合性和系统性的讲解.而且由于学科交叉多,导致教学内容松散和枯燥,如果教学过程中不能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容易使学生抓不住重点,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3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的创新 针对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过程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教学方法的创新势在必行。浙江农林大学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 3.1创新教学内容,增加新知识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新的饲养方式、养殖设施、环境检测设施和污染处理设施不断在实践中应用,所以教学过程中不能依赖于教材,要及时添加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方法,使教学内容具有先进性。比如关于畜牧场有毒有害气体处理方面,教材中讲述的新方法较少,而目前关于畜牧场有毒有害气体的处理方法有了很多的新技术,比如通过安装氨气自动报警装置,定时进行通风及利用微生物和植物提取物进行处理等,因此通过在讲授过程中添加新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现代化畜牧场环境控制方法,以利于将来在畜牧养殖过程中能拥有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3.2利用影像资料,增强学生曲感性认识 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的实践性很强,涉及养猪学、养禽学、养牛学以及养羊学等课程的知识以及大量的生产实践知识。而大三第一学期学生在专业实践知识方面还很薄弱,造成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因而在课程设计上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和组织一些动眼、动脑和动口相结合的感性教学实践活动,教学内容上采用大量实际生产中的图片资料,讲解生产一线的实际案例.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性认识。比如课程中有关于养殖设备方面的内容,教材中的内容以文字表述为主,图片很少,为使学生了解畜牧场养殖设备和布局,通过PPT进行课程讲解时主要以图片为主.穿插录相,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对畜牧场的养殖设备、喂料设备、通风设备、除臭设备和环境处理设备等都有充分的了解,通过图像刺激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加信息的获取量,必要时回放画面随机提问,潜移默化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 2019年第3期饲料博览9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