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膀胱癌分期之T标准

膀胱癌分期之T标准

膀胱癌分期之T标准

膀胱癌分期之T标准

(1)TX:不能评价原发肿瘤

(2)T0:未见原发膀胱癌

(3)Ta:非浸润性乳头状膀胱癌

(4)Tis:膀胱癌原位癌

(5)T1:膀胱癌浸润粘膜固有层

(6)T2a:膀胱癌浸润浅肌层

(7)T2b:膀胱癌浸润深肌层

(8)T3a:膀胱癌浸润膀胱周围脂肪组织,显微镜下发现膀胱癌癌肿侵犯周围组织

(9)T3b:膀胱癌浸润膀胱周围脂肪组织,肉眼发现膀胱癌癌肿侵犯膀胱周围组织

(10)T4:膀胱癌侵犯前列腺、子宫、阴道及盆壁等邻近器官

膀胱癌临床路径及表单

膀胱癌临床路径 一、膀胱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膀胱恶性肿瘤(ICD-10:C67.900) 行膀胱肿瘤灌注化疗、血管栓塞治疗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2014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NCCN 膀胱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3年) 1.症状及体征:血尿、膀胱刺激征、排尿困难,体格检查有或无腹股沟等处肿大淋巴结等; 2.影像学:主要依靠CT诊断,其他如彩超、MRI及SPECT 等可提供参考; 3.病理:膀胱镜活检组织病理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2014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NCCN 膀胱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3年) 1.适合膀胱动脉灌注化疗、血管栓塞治疗 2.能够耐受该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67.900膀胱恶性肿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检查; (4)膀胱CT检查 (5)膀胱镜活检组织病理诊断包括(1)切片诊断(分类、分型、分期);(2)免疫组化(必要时);(3)分子生物学指标(必要时)。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全腹部CT/MRI,PET-CT,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测定(如B型钠尿肽(BNP)测定,B型钠尿肽前体(PRO-BNP)测定等),肺功能,血气分析,放射性核素肾功能检查,放射性核素骨扫描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膀胱癌的CT表现与术前分期价值

膀胱癌的CT表现与术前分期价值 目的分析膀胱癌的CT表现,探讨CT扫描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及术前分期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3例临床可凝膀胱癌患者进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其CT表现并进行术前分期。结果膀胱癌的CT表现为膀胱壁局部增厚或突向腔内肿块,形态多样,常表现为乳头状、菜花状和不规则形,增强扫描明显强化。本组CT分期与病理相符合25例,准确率为73.3%。结论CT对膀胱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术前分期对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但对早期病变分期受到一定限制,对膀胱壁内浸润程度判断不够满意。 标签:膀胱肿瘤;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膀胱癌是泌尿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CT扫描是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本文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6月~2015年8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3例,分析其CT表现,探讨CT扫描及术前分期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3例,男29例,女4例,年龄34~85岁,平均年龄67.7岁。临床症状以无痛性血尿、排尿困难为主,少数有尿急、尿痛及下腹胀痛。全部例均作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经膀胱镜检查及手术病理证实。其中移行细癌32例,高分化鳞癌1例。 1.2方法采用西门子Emotion DUO双排螺旋CT机,扫描层厚3~5mm,重建层厚2~3mm。扫描前12h禁食,扫描前30min饮清水800~1000ml,膀胱胀满时开始扫描,全部病例均行增强扫描。 2 结果 2.1检查结果本组33例,单发27例,多发6例,病变发生于侧壁14例,后壁6例,三角区2例,前壁3例,顶壁1例。多发者为侧壁及后壁4例,侧壁及前壁1例。膀胱内多发肿块1例,膀胱壁广泛性增厚1例。肿块合并出血5例,伴钙化3例,侵犯前列腺3例。肿块0.5×0.7cm~4.0×6.0cm。 2.2 CT表现膀胱癌的CT主要表现为突向腔内的结节或肿块,小者呈结节状或乳头状(图1),少数见蒂与膀胱壁向连。大者呈菜花状或不规则形(图2)。局部膀胱壁增厚,本组膀胱壁增厚4例,其中1例高分化鳞癌为广泛性增厚。本组3例见斑块样钙化(图3)。增强后全部病例均呈现明显强化。肿块累及输尿管致肾盂积水3例,出血形成膀胱内凝血块3例。 2.3 CT分期本组T1期(2例)为膀胱内结节或肿块,壁光滑,无增厚。T2期(6例)为膀胱壁增厚,但无局部僵硬感。T3A期(11例)为膀胱壁增厚、僵硬,但外缘尚光滑。T3B期(6例)为膀胱壁增厚,界面模糊,不规则,周围脂

12.膀胱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膀胱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一、概述 膀胱癌是起源于膀胱尿路上皮的恶性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范围内膀胱癌发病情况:发病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第11位,其中男性发病率为9.0/10万,位列男性恶性肿瘤的第7位;女性为 2.2/10万,位列女性十位之后;死亡率位居所有肿瘤的第十三位,男性及女性死亡率分别为3.2/10万0.9/10万,死亡率位列男性恶性肿瘤第9位。 膀胱癌发病存在地区性、种族性及性别的差异,可见于各年龄段,高发年龄50~70岁,且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也逐渐增加。根据2010年至2014年美国SEER数据库统计,膀胱癌确诊时的中位年龄为73岁,中位死亡年龄为79岁。 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统计,2009 年膀胱癌发病率为6.61/10 万,人口标准化率为3.03/10万。男、女性发病率分别为11.41/10万和3.51/10万,男性是女性的3.3倍;死亡率为2.60/10万,男、女性膀胱癌的死亡率分别为 3.75/10万和1.24/10万,男、女性之比为2.97: 1。 2016年我国预测数据显示新发膀胱癌8.05万例,其中男性6.21万例(男性恶性肿瘤第6位)、女性1.84万例;死亡3.29万例,其中男性2.51万例(男性恶性肿瘤第11位)、女性0.78万例。

膀胱癌是严重威胁人群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规范和提高膀胱癌的诊断及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膀胱癌的危险因素 膀胱癌的发生发展是复杂、多因素、多步骤的病理过程,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证实:内在的遗传因素与外在环境因素均有重要作用。 外在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和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吸烟是膀胱癌最为确定和最主要的致病危险因素,与烟中含有的芳香胺类化合物4-氨基联苯有关系。约50%的膀胱癌患者有吸烟史,吸烟可使膀胱癌的患病风险增加2~5倍,并与吸烟强度和时间成正比。戒烟后膀胱癌的患病风险会逐渐下降。 在职业环境中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芳香胺类化合物也是重要的致病危险因素,如多环芳烃和氯代烃、β-萘胺、4-氨基联苯等。 膀胱内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及长期异物刺激(留置导尿管、结石)与发生膀胱癌关系密切,主要病理类型为鳞状细胞癌和腺癌,确诊时多为晚期,预后差。既往接受过环磷酰胺化疗、盆腔放疗、滥用非那西汀等均可增加患膀胱癌的风险。 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与遗传及基因异常有关,有家族史者发生膀胱癌的危险性明显增加,但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膀胱癌分期

第七章盆腔与生殖 第一节检查方法 一、X线检查方法 (一) 泌尿系X线检查方法 1、腹部平片:了解泌尿系统有无阳性结石。 2、排泄性尿路造影:又称静脉尿路造影(IVU),静脉注入造影剂,经肾排泄,使肾盂、肾 盏、尿管和膀胱显影。 3、膀胱和尿道造影:诊断膀胱肿瘤、膀胱憩室、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在排尿期进行尿道摄 影,可了解尿道病变。 (二) 生殖系X线检查 1、子宫输卵管造影:用于不孕症。 2、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盆腔动脉造影:显示子宫动脉和卵巢动脉,了解盆腔肿块和拟行介 入治疗。 二、CT检查方法 1、仰卧位,扫描自耻骨下缘起向上至髂前上棘,层厚10mm,层距10mm。 2、如有盆腔肿大淋巴结,应向上扫描至肾静脉水平,必要时需做增强扫描。 MRI检查方法 1、检查前饮水300~500ml以充盈膀胱并去除金属物品,如宫内避孕器等。 2、常规平扫轴位T1WI和T2WI,女性盆腔加扫矢状位T2WI,男性盆腔加扫冠状位T2WI。 3、增强后行盆腔轴、矢、冠状位扫描。 第二节正常影像学表现 一、盆腔 1、盆壁肌肉两侧对称,T1WI呈中等信号,T2WI呈低信号。 2、骨皮质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骨质疏松T1WI和T2WI均呈较高信号。 二、膀胱和输尿管 1、正常适度扩张的膀胱壁光滑均匀,厚约2~3mm,在CT/MRI上密度/信号与肌肉一致。 2、输尿管于盆腔后沿髂腰肌内后方下行,至膀胱水平位于膀胱外后方,CT平扫为两个低 密度圆点,直径约4mm左右。增强后延迟扫描呈明显高密度。 三、男性生殖系统 1、前列腺:位于耻骨联合上缘以下,CT上呈圆形或椭圆形密度均匀的软组织影。MRI上 T1WI呈均匀低信号,T2WI中央带呈低信号,外周带呈明显高信号,前列腺包膜在T2WI 上表现为前列腺周围低信号线影。 2、精囊:呈对称性位于前列腺上方,膀胱之后,与膀胱后下壁间形成约30°膀胱精囊角。 CT上表现为前列腺以上层面膀胱后方对称性的椭圆形软组织影。MRI上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精囊角内为高信号脂肪影。 3、睾丸:形态轮廓光整,呈T1WI低、T2WI高信号。白膜及韧带T1WI和T2WI均呈低信 号。附睾位于睾丸背侧,呈逗点状。 四、女性生殖系统 1、阴道:上端围绕宫颈,下端止于阴道口,前壁与膀胱或尿道相邻。后壁长邻直肠。 2、子宫:位于膀胱后方,多呈前倾前屈位,分宫体与宫颈两部分。CT上宫颈为3cm左右

探析浅表性膀胱癌的治疗现状与进展

探析浅表性膀胱癌的治疗现状与进展 摘要:膀胱肿瘤是我国泌尿外科最常见的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且发病率逐年增高。在欧美一些国家,膀胱肿瘤的发病率也很高,在泌尿生殖系统中仅次于前列腺癌而居第二位。20XX年美国约有60240例新诊断的膀胱肿瘤病例,而浅表性膀胱癌约占新诊断病例的70%[1]。浅表性膀胱癌主要组织学类型为移行细胞癌,其他类型鳞状细胞癌和腺癌,均较少见。浅表性膀胱癌处理方法有:经尿道手术、激光手术、膀胱内灌注治疗、基因治疗、肿瘤疫苗等,应根据浅表性膀胱癌分期和预后因素来选择。浅表性膀胱癌基本治疗目标包括:去除存在的病灶、防止肿瘤复发和防止肿瘤复发后的进展。现将近年来浅表性膀胱癌治疗现状与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浅表性膀胱癌;治疗 1 经尿道切除术(TUR) TUR是治疗表浅性膀胱癌的一种重要方法,主要适用于细胞分化好、直径小于2cm的Ta期和T1期肿瘤。该术式具有操作简单、所需时间短、不会造成腹壁种植、反复手术也不增加难度,患者的痛苦小、恢复快,保留了膀胱等优点,易为医生和患者接受。在正确选择手术适应症并熟练掌握手术技术的基础上,经尿道切除术可以获得与膀胱部分切除术相同的肿瘤术后复发率及患者生存率。但若仅单一采用TUR治疗,术后3~5年内复发率为50%~70%[2]。 对于Tis: TUR不能彻底切除肿瘤。早期膀胱切除具有很好的肿瘤特异生存。Huguet等[3]学者报道,在22例原位癌病例中,膀胱切除术5年特异性生存率达到80%,但会有40%-50%的过度治疗率[4]。因此在诊断原位癌后先行保守治疗还是早期膀胱切除术尚无统一意见。由于卡介苗(BCG)治疗失败的膀胱原位癌进展为肌肉浸润性癌是明显的,且与治疗失败的疗程数相关[5]。所以,膀胱根治术+尿流改道是BCG抵抗膀胱原位癌的标准治疗方法,但是手术时机尚缺乏可靠证据。 经尿道手术并发症少,主要是膀胱穿孔。注意控制膀胱灌注量,一般为 80ml~150ml,实际上以膀胱粘膜皱褶刚好消失为止。并注意预防闭孔神经反射,

膀胱癌分期分级表

表Ⅳ-1 膀胱尿路上皮癌恶性程度分级系统:1973年与2004年系统比较* WHO 1973 分级 乳头状瘤 尿路上皮癌1级,分化良好 尿路上皮癌2级,中度分化 尿路上皮癌3级,分化不良 WHO/ISUP 1998, WHO 2004 分级 乳头状瘤 低度恶性倾向尿路上皮乳头状瘤 乳头状尿路上皮癌,低分级 乳头状尿路上皮癌,高分级 * WHO1973、WHO2004分级法是两个不同的分类系统,两者之间不能逐一对应。 表Ⅳ-2 膀胱癌2002 TNM 分期 T (原发肿瘤) T x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0无原发肿瘤证据 T a 非浸润性乳头状癌 T is原位癌(“扁平癌”) T1肿瘤侵入上皮下结缔组织 T2肿瘤侵犯肌层 T2a肿瘤侵犯浅肌层(内侧半) T2b肿瘤侵犯深肌层(外侧半) T3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 T3a显微镜下发现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 T3b肉眼可见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膀胱外肿块) T4肿瘤侵犯以下任一器官或组织,如前列腺、子宫、阴道、盆壁和腹壁T4a肿瘤侵犯前列腺、子宫或阴道 T4b肿瘤侵犯盆壁或腹壁 N (淋巴结) N 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单个淋巴结转移,最大径≤2 cm N2单个淋巴结转移,最大径>2 cm 但<5 cm,或多个淋巴结转移,最大径<5 cm N3淋巴结转移,最大径≥ 5 cm M (远处转移) M x远处转移无法评估 M0无远处转移 M1远处转移

推荐意见: 1. 膀胱癌分期系统:推荐采用膀胱癌2002 TNM分期系统(UICC)。 2. 膀胱癌分级系统:在证明新的WHO分级法比WHO 1973分级法更合理之前, 可以同时使用WHO 1973和WHO 2004分级法。

浅表性膀胱癌的治疗现状与进展

浅表性膀胱癌的治疗现状与进展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浅表性膀胱癌;治疗 膀胱肿瘤是我国泌尿外科最常见的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3.2%,且发病率逐年增高。在欧美一些国家,膀胱肿瘤的发病率也很高,在泌尿生殖系统中仅次于前列腺癌而居第二位。2004年美国约有60240例新诊断的膀胱肿瘤病例,而浅表性膀胱癌约占新诊断病例的70%[1]。浅表性膀胱癌主要组织学类型为移行细胞癌,其他类型鳞状细胞癌和腺癌,均较少见。浅表性膀胱癌处理方法有:经尿道手术、激光手术、膀胱内灌注治疗、基因治疗、肿瘤疫苗等,应根据浅表性膀胱癌分期和预后因素来选择。浅表性膀胱癌基本治疗目标包括:去除存在的病灶、防止肿瘤复发和防止肿瘤复发后的进展。现将近年来浅表性膀胱癌治疗现状与进展综述如下。 1 经尿道切除术(TUR) TUR是治疗表浅性膀胱癌的一种重要方法,主要适用于细胞分化好、直径小于2cm的Ta期和T1期肿瘤。该术式具有操作简单、所需时间短、不会造成腹壁种植、反复手术也不增加难度,患者的痛

苦小、恢复快,保留了膀胱等优点,易为医生和患者接受。在正确选择手术适应症并熟练掌握手术技术的基础上,经尿道切除术可以获得与膀胱部分切除术相同的肿瘤术后复发率及患者生存率。但若仅单一采用TUR治疗,术后3~5年内复发率为50%~70%[2]。 对于Tis: TUR不能彻底切除肿瘤。早期膀胱切除具有很好的肿瘤特异生存。Huguet等[3]学者报道,在22例原位癌病例中,膀胱切除术5年特异性生存率达到80%,但会有40%-50%的过度治疗率[4]。因此在诊断原位癌后先行保守治疗还是早期膀胱切除术尚无统一意见。由于卡介苗(BCG)治疗失败的膀胱原位癌进展为肌肉浸润性癌是明显的,且与治疗失败的疗程数相关[5]。所以,膀胱根治术+尿流改道是BCG抵抗膀胱原位癌的标准治疗方法,但是手术时机尚缺乏可靠证据。 经尿道手术并发症少,主要是膀胱穿孔。注意控制膀胱灌注量,一般为80ml~150ml,实际上以膀胱粘膜皱褶刚好消失为止。并注意预防闭孔神经反射,以减少膀胱穿孔发生。其他并发症如切除不完全、损伤膀胱颈、尿道。在与输尿管相近处手术宜电切不电凝,避免损伤输尿管口。后期并发症为膀胱挛缩、出血。 浅表性膀胱肿瘤经尿道切除术在具体应用时可根据病变情况、术者熟练程度、医院医疗条件选择,目前有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

膀胱癌诊断:肿瘤标志物

膀胱癌诊断:肿瘤标志物都有哪些?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肿瘤标记物检测以其无创、易行的优势,成为膀胱癌早期诊断、复发监测及预后评估的常用辅助手段。那么,膀胱癌的肿瘤标志物有哪些? 膀胱癌的肿瘤标志物包括: 1、膀胱肿瘤抗原(BTA):膀胱肿瘤抗原又被称为补体因子H相关蛋白,可干扰补体途径,使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系统,从而产生肿瘤。膀胱肿瘤与膀胱的基底膜相接触,肿瘤细胞通过分泌基底蛋白与基底膜表面蛋白受体结合,进而释放出蛋白水解酶将基底膜破坏,产生的基底膜碎片进入膀胱后聚集产生BTA。随着膀胱肿瘤的分期、分级的升高,BTA检出水平升高,多发肿瘤检出率显著高于单发肿瘤,且初发肿瘤明显高于复发肿瘤。 2、ABO(H)血型抗原。正常尿路上皮富有ABO(H)血型抗原,它不是肿瘤的抗原,而是一种组织抗原,在移行细胞癌患者中,这类物质存在与否,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膀胱私膜上皮表面的ABO(H)血型抗原部分或者全部丢失者,表示该肿瘤的恶性程度高并且容易复发,预后差;保留有ABO(H)血型抗原者,则肿瘤不易出现肌层浸润。 3、核基质蛋白22(NMP22):NMP22是细胞核基质蛋白成员之一,特异性的存在于尿路移行细胞中,NMP22在恶性移行细胞中的含量约为正常细胞的80倍。NMP22主要参与DNA 的复制及转录、RNA合成和基因表达调控,可通过检测凋亡细胞释放出的蛋白量来测定其含量。相关研究表明NMP22含量与肿瘤大小、分期、分级呈正相关。 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术的患者,术后经膀胱镜复查,并辅以NMP22检测,可预测膀胱癌的复发。美国FDA已批准NMP22用于膀胱镜的辅助检查。 4、癌胚抗原(CEA):是一种肿瘤相关抗原。正常尿路上皮不存在癌胚抗原,但膀胱癌患者的血浆和尿中CEA却明显上升,而相当一部分膀胱癌患者却仅有少量增高甚至不增高。由于尿路感染可影响CEA水平,故易出现假阳性。 5、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FDP是在纤溶酶的作用下,纤维蛋白溶解所产生的降解物。在正常人,FDP含量很少,在肿瘤产生时,纤维蛋白被激活,FDP含量升高。临床上可以通过检测尿液FDP含量对膀胱癌进行早期诊断。膀胱癌的临床分期和预后均与尿FDP的含量相关,尿FDP浓度越高,预示着膀胱癌临床分期越晚,预后越差。 6、尿N乙酞-β-D-氨基葡萄糖普酶(NAG):NAG活性与膀胱肿瘤的病理分级有一定的关系,膀胱肿瘤分级越高,生长越快,其外周部分血供越差,越容易坏死,故尿中NAG也相应较高。 7、透明质酸与透明质酸酶(HA-HAase):肿瘤细胞能激活基质成纤维细胞合成高水平透明质酸,多数膀胱癌患者尿透明质酸水平在500ng/mg尿蛋白以上。不管肿瘤级别高低,平均透明质酸水平都增高3~7倍,而透明质酸酶仅在较高级别膀胱癌中才增高4~7倍。 ……

NCCN 膀胱癌临床实践指南2018.3版(2)

NCCN 膀胱癌临床实践指南2018.3版(2) 致医生同行:欢迎订购《指南解读》会员(点击了解详情)欢迎大家对编译内容提批评指导意见,可在文末留言,谢谢!致患者及家属:疾病咨询,可加主编黄医生微信:30842121。目录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影像学检查原则(BL-A)BL-A,1/5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影像检查原则英文版中文 版没有适用于所有患者的单一随访计划。随访频率和持续时间应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个性化,并可在患者和医师共同决策后将随访时间延长至5年以上。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胸部影像学检查●分期:?非侵袭性膀胱癌的初始分期可能无需行胸部影像学检查。●NMIBC的随访:?不推荐常规行胸部影像学检查。7 腹部和盆腔影像学检查●分期?CT尿路造影(CTU,CT urography ) (使用或不使用静脉对比剂的腹部和盆腔CT 加排泄性造影)。?MR尿路造影(MRU,MR urography )可用于肾功能差或对碘对比剂过敏但GFR> 30且无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可通过不使用钆对比剂的初始图像和T2图像评估上尿路。对斑块状或非阻塞性病变和转移性病变的敏感性降低。?对于碘对比剂和钆对比剂都不能使用的患者,可采用肾脏超声(US)或CT平扫结合逆行性输尿管肾盂造影。?输尿管镜检查?考虑:对于无蒂或高级别肿瘤,可行使用或

不使用静脉对比剂的盆腔MR进行局部分期。?除CTU外,可行盆腔MR。?有早期数据表明:如果肾功能不允许使用对比剂进行增强,T2和弥散加权图像可能有助于局部分期。8,9●NMIBC的随访:(见BL-E)?基线时行上尿路(CTU、MRU、或CT或超声逆行输尿管肾盂造影)和腹部/盆腔影像学检查。对于高风险患者,在12个月后复查上尿路影像检查,以后每隔1-2年复查直至10年。疑似骨转移的评估●对于骨转移可能性不大的患者,一般不推荐行骨成像检查。神经/脑成像1,11●分期?一般不推荐行脑MRI。BL-A,2/5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影像检查原则英文版中文版肌层浸润性 膀胱癌胸部影像学检查●对于早期病变可行胸部正位和侧位平片。如果发现异常,然后可能行胸部CT。●分期:1?胸部正位和侧位X线检查,或?对于胸部X线检查不明确或有异常发现或对于一些选择性的高危患者,行胸部CT平扫。对于同时行腹部和盆腔成像检查的患者可考虑行使用静脉对 比剂的胸部增强CT。2?PET/ CT可能对于一些选择性的T2期(肌层受侵的膀胱癌)患者和≥cT3期的膀胱癌患者有益(2B类证据)。如果行PET-CT,也应包括腹部和盆腔。 3-6PET /CT不应用于勾画上尿路的解剖。●膀胱切除术后或未行膀胱切除术后的随访:(见BL-E)?胸部正位和侧位X线检查,或?对于胸部X线检查不明确或有异常发现的患者,行使用静脉对比剂的胸部增强CT。?如果不能使用静脉

浅表性膀胱癌的治疗分析

中国卫生产业T R Y SAS SDS 27 27 58.85±7.99 58.00±9.10 45.22±7.85 48.22±9.36 <0.05 <0.05 项目例数(n)护理前护理后P 浅表性膀胱癌是指从TaG1至T1G3所有肿瘤,包括Tis原位癌在内。膀胱癌治疗根本在于提高患者免疫力,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并延长生存期[1]。对于膀胱原位癌约50%在2年内可能复发,约10%~15%的复发肿瘤恶性程度有增加趋势,对复发肿瘤治疗及时仍有可能治愈[2]。有研究表明下尿路症状可引起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焦虑和抑郁,影响患者的预后。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浅表性膀胱癌的经尿道电切术方法与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3月~2011年9月于我院泌尿外科就诊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27例,行尿道膀胱镜检查加活检病理证实,无严重并发症[3],都为女性,患者同意;年龄28~81岁,平均年龄(54.2±10.9)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2.5±1.1)年。症状表现:尿路刺激症状15例,血尿10例,排尿困难2例。病变位置:三角区并颈部10例,颈部10例,镜膀胱三角区5例,三角区及输尿管口2例。 1.2护理措施 本文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尿道电切术,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配合积极的护理措施:行健康教育,讲明疾病与焦虑和抑郁的可能关系,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必要时请精神科医师会诊,加用抗焦虑或抑郁药物[5]。调整好精神状态,解除一切顾虑,消除紧张情绪,确立战胜疾病的信念。不需禁食者,手术前3d可保持正常的生活与饮食,需禁食者应控制饮食。不要吸烟喝酒,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并注意适当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出院嘱患者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1.3调查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评定的临界值为50分,抑郁评定的临界值为53分,分值越高,患者焦虑和抑郁的趋势越明显[4]。 1.4统计学方法 SAS与SDS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与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使用软件为SPSS20.0。 2结果 2.1治疗效果 所有患者获得随访,其中临床症状消失26例,未消失1例,治疗有效率为96.3%。 2.2焦虑和抑郁变化 经过护理后,本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得分都有明显下降,跟治疗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治疗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变化(x±s) 浅表性膀胱癌的治疗分析 李少康 广西南宁市上林县人民医院外一科,广西南宁503050 [摘要]目的探讨浅表性膀胱癌的经尿道电切术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1年9月于我院泌尿外科就诊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27例,均采用经尿道电切术,同时配合积极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术后无并发症。其中临床症状消失26例,未消失1例,治疗有效率为96.3%。经过护理后,本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得分都有明显下降,跟治疗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浅表性膀胱癌的经尿道电切术配合护理可提高治疗随访效果,消除焦虑和抑郁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浅表性膀胱癌;经尿道电切术;焦虑;抑郁 [中图分类号]R73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2)06(c)-0018-02 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s treatment analysis LI Shaokang No.1surgical department of People's Hospital,Shanglin County,Nanning,Guangxi province503050 [Abstract]Objective Discuss the methods and effects of the urethra electroform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 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 Methods Select27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 patients who are seeing the doctor in urolog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All of them were treated by the urethra electrotomy and were actively nursed.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had the follow-up visit.No complication appeared after the surgery.26patients got their clinical symptoms disappeared except1patient.The effectiveness rate reaches 96.3%.After nursing,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patients in this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ed when compared with the status before the treatment(P<0.05).Conclusion After the urethra electrotomy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 superfical bladder cancer,the active nursing can promote the follow-up visit effects and eliminate the statu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Therefore,it is worth be-ing spreaded. [Key words]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Urethra electrotomy;Anxiety;Depression 18

膀胱癌的CT诊断分析

膀胱癌的CT诊断分析 发表时间:2014-05-23T14:46:29.01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6期供稿作者:石岩峰 [导读] 其发生率似在上升,可能与环境致癌因素接触增加有关,如香烟、人造增甜剂、咖啡、环磷酰胺和多种芳香胺等。石岩峰(黑龙江省大庆龙南医院 163000) 【摘要】目的探讨CT在诊断膀胱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35例膀胱癌的CT影像学表现,对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CT检查可以明确肿瘤的位置和形态。结论 CT检查对膀胱癌的诊断及及鉴别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膀胱癌 CT影像 【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6-0148-02 膀胱癌为泌尿系最常见的癌瘤,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4%,是75岁以上男性死因的第5位。其发生率似在上升,可能与环境致癌因素接触增加有关,如香烟、人造增甜剂、咖啡、环磷酰胺和多种芳香胺等。膀胱癌男性发病率3倍于女性,虽多见于50~70岁,但30岁以下患者有上升趋势。膀胱癌最常见于膀胱三角区、侧壁和后壁;常为多中心。 1病理与临床 1.1病理:原发膀胱肿瘤一般来源于上皮,非上皮性肿瘤不及10%。后者有良性(平滑肌瘤和纤维瘤)和恶性(平滑肌肉瘤和横纹肌肉瘤)。其它膀胱原发肿瘤还有嗜铬细胞瘤、二管瘤、白斑病和子宫内膜异位。膀胱转移瘤罕见。所有上皮性肿瘤均为恶性且大多数(达90%)为移行细胞癌。腺癌仅占2%,鳞癌5%~10%。鳞癌多发生于有慢性炎症病变的患者[2]。 1.2临床:血尿是膀胱癌最常见的起始症状,约占78%。75%为肉眼血尿,3%为在偶然场合下经尿常规检查所发现的镜下血尿,在整个膀胱肿瘤病程中,几乎100%或先或后均出现过血尿,无痛性全程血尿是泌尿系肿瘤的特点,其出现常很突然,而消失也很突然,往往不服药而能自止。血尿严重的程度与肿瘤的大小、数目或恶性度不一定成正比。膀胱颈部的肿瘤易出现终末血尿。尿频和尿痛可以作为膀胱肿瘤的起始症状(约占5%~8%),但不是早期症状,它表示肿瘤恶性度高,对膀胱壁有较广泛的浸润,使膀胱容量减少;或是由于肿瘤坏死,组织分解物刺激膀胱或并发膀胱炎。这两种情况往往同时存在,提示预后不良。 其它后继出现的症状有排出肿瘤碎屑,或由于排尿困难而引起的急性尿潴留,或由于充溢性尿失禁而出现的不自主滴尿。膀胱肿瘤在输尿管口附近浸润深肌层,可引起梗阻,继发肾、输尿管积水并可并发感染,从而引起腰痛。 2影象学表现 在CT问世以前,据Kenny等报导膀胱肿瘤临床分期的准确率仅达56%。CT扫描有较好的密度分辨率,对膀恍肿瘤除可显示肿瘤突入腔内的情况,更主要的是能够显示肿瘤有无侵犯膀胱周围组织和邻近的器官以及侵犯的范围。且在同一检查中可以观察有无盆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从而提高了临床分期的准确率[1]。 2.1腔内的肿瘤 CT扫描无论采用单纯尿液充盈膀胱或较复杂的双重造影,均可显示突入膀胱腔内的肿瘤。肿瘤可以是单个或多个。有些肿瘤是带蒂的,但这些蒂在手术后回顾重新读片也未能发现。未能显示是由于未能得到蒂的切线位图象。当肿瘤累及粘膜下层和肌层时。 CT表现为膀胱壁增厚,但CT不能区别肿瘤是限于粘膜抑或已侵入粘膜下层。较大而表浅的肿瘤,由于重量的牵拉可使膀胱轮廓变形。晚期可见肿瘤充满整个膀胱。如目中瘤的位置接近输尿管的开口,可导致输尿管阻塞。 2.2累及膀胱周围组织膀胱壁和它周围的脂肪层有清楚的分界,因此肿瘤最初的外侵除见膀胱壁局限性增厚外,还可见此分界变模糊,但较肯定的外侵征象是在膀胱周围脂肪层中出现软组织密度影。 2.3累及邻近器官正常前列腺或前列腺肥大,可在膀胱底部产生压迹,但边缘光滑整齐。肿瘤累及前列腺时不但使它增大,并使之变形,而且与膀胱肿块相连续。但轻度浸润CT常较难确定。膀胱后壁的肿瘤向外蔓延及精囊,使膀胱精囊角为软组织所充填,并进一步使精囊向后移位。 CT扫描时女性患者阴道内的纱布塞子使阴道扩张,呈空气密度,便于辨认宫颈和宫体。肿瘤如蔓延累及阴道旁或宫旁组织,可使该处软组织影增厚或形成不规则肿块。 2.4肿瘤蔓延达盆壁或有淋巴结转移位于膀胱前壁的肿瘤可向前蔓延累及前腹壁。侧壁和后壁的肿瘤向外可蔓延至盆壁,累及闭孔内肌。CT扫描显示软组织肿块越出膀胱范围,侵及上述结构,不是接近,也不是单纯的压迫,而是入侵,因此境界模糊又不规则。3讨论 膀胱癌术后CT随诊可发现复发或合并症。以往对较广泛或多病灶的膀胱肿瘤仅采用单纯膀胱切除。由于复发率高,近来多采用术前放疗或根治性切除,即:全膀胱切除并同时切除前列腺及精囊,并包括盆腔淋巴结摘除。女性患者则经腹腔切除子宫及两侧附件,并切除部分阴道前壁。这样就减少了T3A、B期患者的复发率。肿瘤复发表现为软组织密度肿块,如中心坏死可见肿块内低密度区。但如复发病变较小(直径小于20mm),CT难于与手术后纤维瘢痕组织鉴别,因而术后CT扫描读片,应充分考虑盆腔结构的术后改变,以正确分辨复发病灶。由于采用较广泛切除的根治术,产生合并症的机会增多,如吻合口漏尿和脓肿,术前放疗有增加上述合并症的可能。若在软组织肿块中见有气体聚积,如果明确了不是肠道内的气体,则诊断脓肿较可靠。由于尿液溢出而形成的含尿囊肿,呈水样密度.其囊壁很薄。有时由于尿的比重增高,囊肿密度亦增高。单纯根据CT所见难于与浆液性或淋巴囊肿,以及脓肿区别,需结合临床资料或穿刺液的化学分析来鉴别[3]。 参考文献 [1] 王继萍,姜尉国.膀胱肿瘤的CT扫描方法与诊断,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5年第05期 [2] 郭万才,曲久红,肖占才,李森,付成.原发膀胱癌CT诊断及其评价[J].实用肿瘤学杂志,1995年03期 [3] 陈燕萍,冯文兰,张英,张云昆,梁露霞,黄其鎏.膀胱癌的CT诊断与分期[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6年04期

膀胱癌临终前有什么征兆

https://www.doczj.com/doc/7211776828.html,/ 膀胱癌临终前有什么征兆 膀胱癌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带的癌症,而且现在全世界的癌症都是越来越高发,膀胱癌在近几年也是比较高发的,不过在现在的医学当中,很多人患有膀胱癌的时候,经查出就已经是晚期了。那么,膀胱癌临终前有什么征兆? 膀胱癌临终前有什么征兆? 1、血尿:血尿是膀胱癌最常见的症状。资料表明,以此为主要症状者占94%。血尿多为肉眼血尿,其次是镜下血尿。可为间歇性,或全程血尿,或终末血尿。因为血尿的多样性而易被误诊或延误诊断。病情发展或病变范围较大或合并感染,可合并尿路刺激症状,排出腐肉样物质,排出肿块、血块,或因肿块阻塞尿路而出现排尿困难,点滴而下,甚至尿潴留。 2、尿路刺激症状:肿瘤发生在膀胱三角区或合并感染时可出现该症状,或以该症状为主。据报道,膀胱刺激症状还揭示膀胱原位癌的可能性,故缺乏充分感染依据的膀胱刺激征患者要尽快全面检查以排除膀胱癌。 3、浮肿:腿浮肿,肚子腹水,现在大便失禁,小便黄,便出黄色稀便,而且伴有大量无色无味透明液体,还经常是单独便出这种无色无味透明液体。 4、其他:如果肿瘤浸润到输尿管口或长在输尿管口,可引起输尿管扩张,进而形成肾积水、肾脏体积增大,膀胱癌出现肺、肝、骨转移时,出现相应症状,如咳嗽、气促、肝功能异常、肝区痛、某处骨痛,要进行系统检查以便及时做出诊断,及早治疗。 膀胱癌临终前有什么征兆?膀胱癌晚期症状很多,对此在治疗上主要是进行姑息性手术,灌注化疗,中药的治疗等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姑息性手术和灌注化疗是膀胱癌晚期患者临床主要治疗方法。 原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7211776828.html,/pga/2015/0727/228299.html

膀胱癌的进展期是指中晚期吗

膀胱癌是我国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对于治疗是刻不容缓的,因为它恶化的比较快,只有及早治疗才能避免造成更大的伤害。临床上对于膀胱癌的分期主要是早中晚期,但也有的患者被告知是进展期,一听到进展期就担心不已,不知道是不是病情很重,那膀胱癌的进展期是中晚期吗? 进展期通常是指当癌组织已侵入器官壁肌层、浆膜层或膜外,且还在继续发展的阶段,不完全等同于膀胱癌晚期,但也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阶段。通常患者也已经饱受癌痛的折磨,这个时期的治疗不同简单的等同于早期的治疗方案。因为每一位患者的病灶的大小和位置、个人身体素质都有很大差异,即使都在进展期,也未必是同样的病理特征,所以后续的治疗还是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结合个人检查结果进行。 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认为:癌症不单一是局部的病变,而是全身病变在局部的显现,在治疗上着眼局部的同时,必须重视全身的治疗,所以癌症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主治医师或治疗小组应具备西医学家+中医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的综合知识。肿瘤患者病后的心理变化与躯体的病理生理改变互为因果。80%的病人不是死于治疗期,而是死于康复期。家人和医生应帮助患者减少心理压力和负担,共同抗击疾病。所以,即使是已经在进展期的患者也该调整好心态,不轻言放弃,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尽力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袁希福出身于百年中医世家,他在传统中医理论及袁氏阴阳平衡

疗法的基础上,结合30多年临床抗癌实践经验,把传统中医药理论与当代免疫理论、细胞分化增殖周期理论及基因理论等最新医学理论有机嫁接,融会贯通而创立了中医治疗肿瘤的方法——“三联平衡疗法”,该疗法把癌症患者普遍存在的正气亏虚,痰凝血瘀、癌毒结聚三种病因病机即:“虚、瘀、毒”,然后针对具体病机侧重实施扶正补虚,消痰化瘀、攻毒散结,以达到恢复患者的气血阴阳平衡。在治疗上着眼于局部治疗的同时,还重视全身的机能的调理,注重元气的充盛。他在“杀抑”瘤细胞的同时,还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机体内环境的调控能力,有效地保护并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其远期疗效和长期生存率均明显提高。即使是西医放弃治疗的晚期癌症患者,经治疗后可恢复自身元气,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达到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康复期的病人,巩固治疗后可增强体质,恢复元气,祛除毒邪,有效地预防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真实案例】服用中药三联平衡疗法治疗的膀胱癌患者治疗前后现状 基本情况:刘东永,男,40岁,膀胱癌,河南新乡人 2010年7月份,突然在小便发现血尿的情况,到医院做检查,化验尿液血是肾炎。后又到新乡三院做了彩超,彩超发现膀胱上有个肿块,做了加强磁共振之后,确定膀胱上有肿瘤需要进一步做手术,手术后医生说是膀胱癌,医生建议刘东永进一步做化疗治疗,后刘东到省肿瘤医院做了全部的检查发现肝功能不好,不能立即做放化疗。输保肝药降低转氨酶,输了半个月的保肝药,转氨酶并没有降低,依

膀胱癌螺旋CT诊断和分期

膀胱癌螺旋CT诊断和分期 【关键词】膀胱癌 摘要:目的:通过螺旋CT对膀胱癌分期与病理分期的对比,评价螺旋CT对膀胱癌诊断和分期的价值。方法:使用SOMATOM、BALANCE 1s螺旋CT机,对45例膀胱癌患者进行盆腔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增强扫描。小病灶薄层扫描,观察病变的大小、形态、密度、范围、毗邻关系。结果:螺旋CT对膀胱癌的分期与病理分期符合率为87%。结论:螺旋CT对膀胱癌的诊断和分期,为临床提供最为准确的无创伤性的诊断依据和预后评估。 关键词:膀胱癌;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 Spiral CT Diagnosis and Staging in Bladder Carcinoma Abstract:Objective:To compare CT staging with pathological staging in bladder carcinoma and evaluate the value of spiral CT in diagnosis and staging.Method: The pelvic plain scans,arterial and venous phase enhancement scans were performed in 45 patients with bladder carcinoma with a SOMATOM BALANCE spiral CT scanner. Thin slice scans were performed in small focus,and the size,the shape,the density,the extent and relationship with surroundings of the focus were observed.Result:Compared with pathological staging,the match-rate in spiral CT staging was 87%.Conclusion: Spiral CT scanning could provide the most accurate and noninvasive

膀胱癌的CT诊断与分期评价

膀胱癌的CT诊断与分期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CT在膀胱癌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94例经膀胱镜或手术病理证实为膀胱癌患者的盆腔CT平扫、增强扫描图像及静脉尿路造影片,并对CT图像进行TNM分期。结果94例膀胱癌CT均表现为向腔内突出的肿块,其中62例为局部膀胱壁不规则增厚。膀胱癌的CT分期:T1期4例,12期8例,T3a期20例,T3b期24例,T4期38例。CT分期与病理分期诊断对照符合率为74.4%。结论在膀胱癌早期cT分期的准确性有限,对T3b期以上病例判定比较准确,并可较好显示远处转移情况。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CT血管造影;膀胱癌;诊断 膀胱癌术前分期可指导治疗方法的选择,作者回顾分析了膀胱癌患者的盆腔CT平扫、增强扫描图像及静脉尿路造影(IVU)片,并对CT图像进行TNM分期,探讨CT在膀胱癌分期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94例,男78例,女16例,年龄36-87岁,平均67.5岁。均有无痛性血尿并经膀胱镜或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膀胱癌。94例均行CT检查,其中56例行IVU。仪器使用美国GE Light Speed 16层螺旋CT。扫描方法:造影前30-60 min口服3%泛影葡胺或安琪格纳芬800-1000ml,待膀胱充盈后开始作盆腔CT 平扫及增强扫描,层厚5mm,发现病灶时局部行2mm薄扫或三维影像重建。IVU 时膀胱均摄三位片。 1.2膀胱癌分期 分期方法采用双盲法、TNM分期法:T1期为膀胱内肿块,壁光滑,无增厚。T2期为膀胱壁增厚,但局部无僵硬感。T3a期为膀胱壁增厚、僵硬,外缘光滑;T3b期为膀胱壁增厚、不规则、界限模糊,周围脂肪层中出现软组织密度影。T4期为肿瘤侵犯邻近器官,盆腔淋巴结转移,侵及精囊腺时表现为膀胱精囊角消失,侵及前列腺时表现为前列腺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