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电大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013年电大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013年电大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013年电大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作业一(第1-3章)

一、判断题

1、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

3、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

4、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

5、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6、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连续性调查方法。(×)

7、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8、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9、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10、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二、单项选择题

1、设某地区有670家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C )

A、每个工业企业;

B、670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

D、全部工业产品

2、某市工业企业2003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4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 )。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 )。

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4、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是(D )。

A、二者均为离散变量

B、二者均为连续变量

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

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

5、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D )

A、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农村耕地调查

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6、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D )。

A、作用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7、下列调查属于不连续调查的是(A )。

A、每月统计商品库存额

B、每旬统计产品产量

C、每月统计商品销售额

D、每季统计进出口贸易额

8、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是以(C )

A、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的;

B、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C、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来划分的;

D、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来划分的

9、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B )

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

B、产品按品种分组

C、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

D、人口按年龄分组

三、多项选择题

1、总体单位是总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因此(ABD )

A、在国营企业这个总体下,每个国营企业就是总体单位;

B、在工业总产值这个总体下,单位总产值就是总体单位;

C、在全国总人口这个总体下,一个省的总人口就是总体单位;

D、在全部工业产品这个总体下,每一个工业产品就是总体单位;

E、在全部固定资产这一总体下,每个固定资产的价值就是总体单位。

2、在对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的调查中(BCE )

A、全部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生产设备是调查单位;

D、每台生产设备是填报单位;

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3、对连续变量与离散变量,组限的划分在技术上有不同要求,如果对企业按工人人数分组,正确的方法应是(A )

A、300人以下,300-500人

B、300人以下,300-500人(不含300)

C、300人以下,301-500人

D、300人以下,310-500人

E、299人以下,300-499人

4、在工业普查中(BCE )。

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

B、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

D、机器台数是连续变量

E、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

5、以下属于离散变量的有(BE )。

A、进口的粮食数量

B、洗衣机台数

C、每千人医院床位数

D、人均粮食产量

E、城乡集市个数

6、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ACD )。

A、基本建设投资额

B、岛屿个数

C、国民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比例

D、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

E、就业人口数

四、简答题

1、“统计”一词有哪几种含义?

答:统计有三种理解: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三者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过程与活动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统计工作先于统计学。

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统计研究所要认识的客体。

2、什么是变量?举例说明离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

答:变异标志可以是品质标志,也可以是数量标志。变异标志又被称为变量,即变量泛指一切可变标志,既包括可变的数量标志,也包括可变的品质标志。在统计中的变量是用于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如“商品销售额”、“受教育程度”、“产品的质量等级”等都是变量。变量的具体数值表现称为变量值。比如商品销售额可以是20万元、30万元、50万元等等,这些数字就是变量值。统计数据就是统计变量的具体表现。

举例离散变量:对家庭总体按家庭成员数分为以下几组:一个人的,两个人,三个人的,四个人的,五个人的,六个人的组,这里“两个”“三个”等,就是单项式分组的组名称,具有离散型数量特征

举例连续变量由于不能一一列举变量值,帮不能作单项式分组,只能进行组距式分组。如,工人按工资分组,可作如下组距式分组:1300~1400元,1400~1500元,1500~1600元等。

3、请分别说明普查与抽样调查的特点

答: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般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的全面调查。普查的特点:(1)普查是一种不连续调查。因为普查的对象是时点现象,时点现象的数量在短期内往往变动不大,不需做连续登记。(2)普查是全面调查。它比任何其它调查方法都更能掌握全面、系统的,反映国情国力方面的基本统计资料。(3)普查能解决全面统计报表不能解决的问题。因为普查所包括的单位、分组目录、指标内容比定期统计报表更广范、更详细,所以能取得更详尽的全面资料。(4)普查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因而不能经常进行。

抽样调查的特点:(1)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但其目的是要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2)抽样调查是按照随机原则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来抽选调查单位。所谓随机原则就是总体中调查单位的确定完全由随机因素来决定,单位中选与不中选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保证总体中每一单位都有同等的中选可能性。

4、调查方案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答: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包括:(1)确定调查任务与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3)确定调查项目;

(4)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5)制定调查方案的组织实施计

5、请根据第三章第二节和第三节的内容总结变量分配数列编制的步骤

①将原始资料按其数值大小重新排列

只有把得到的原始资料按其数值大小重新排列顺序,才能看出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和特点,为确定全距,组距和组数作准备.

②确定全距

全距是变量值中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数.确定全距,主要是确定变量值的变动范围和变动幅度.如果是变动幅度不大的离散变量,即可编制单项式变量数列,如果是变量幅度较大的离散变量或者是连续变量,就要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

③确定组距和组数

前面已经介绍过组距数列有等距和不等距之分,应视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研究目的而定.

组距的大小和组数的多少,是互为条件和互相制约的.当全距一定时,组距大,组数就少;组距小,组数就多.在实际应用中,组距应是整数,最好是5或10的整倍数.在确定组距时,必须考虑原始资料的分布状况和集中程度,注意组距的同质性,尤其是对带有根本性的质量界限,绝不能混淆,否则就失去分组的意义.

在等距分组条件下,存在以下关系:

组数=全距/组距

④确定组限

组限要根据变量的性质来确定.如果变量值相对集中,无特大或特小的极端数值时,则采用闭口式,使最小组和最大组也都有下限和上限;反之,如果变量值相对比较分散,则采用开口式,使最小组只有上限(用"XX以下"表示),最大组只有下限(用"XX以上表示).如果是离散型变量,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重叠组限或重叠组限的表示方法,而连续型变量则只能用重叠组限来表示.

在采用闭口式时,应做到最小组的下限低于最小变量值,最大组的上限高于最大变量值,但不要过于悬殊.

⑤编制变量数列

经过统计分组,明确了全距,组距,组数和组限及组限表示方法以后,就可以把变量值归类排列,最后把各组单位数经综合后填入相应的各组次数栏中.

6、统计表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答:统计表由标题、横行和纵栏。数字资料等部分构成的。标题分为三种:总标题是表的名称,放在表的上端:横行标题或称横标目,写在表的左方;纵栏标题或称纵标目写的表在上方。统计表的内容包括主词和宾词两个部分。

五、计算题

1、某家商场想了解顾客对商场各方面的满意情况。具体想了解如下情况:

a.顾客的背景信息。

b.顾客对该商场的总体满意情况。

c.顾客对商场在服务、设施、商品质量等方面的满意情况。

d.顾客的忠诚度情况。

e.顾客对抱怨处理的满意情况。

f.顾客的意见。

要求:

(1)设计出一份调查方案。

(2)你认为这项调查采取哪种调查方法比较合适?

(3)设计一份调查问卷。

答:自己上书或网上查找,必须写上

2、某工业局所属各企业工人数如下:555 506 220 735 338 420 332 369 416 548 422 547 567 288 447 484 417 731 483 560 343 312 623 798 631 621 587 294 489 445

试根据上述资料,要求:

(1)分别编制等距及不等距的分配数列(2)根据等距数列编制向上和向下累计的频数和频率数列。

解:1)等距分配数列

工人数企业数(频数)各组企业数所占比重(频率)%

200——300 3 10

300——400 5 16.7

400——500 9 30

500——600 7 23.3

600——700 3 10

700——800 3 10

合计30 100

不等距分配数列

工人数企业数(频数)各组企业数所占比重(频率)%

200——400 8 26.7

400——500 9 30

500——600 7 23.3

600——800 6 20

合计30 100

2)

向下累计向上累计

工人数频繁数累计频数% 累计频率% 工人数频繁数累计频数% 累计频率%

300 3 3 10 200 3 30 100

400 5 8 26.7 300 5 27 90

500 9 17 56.7 400 9 22 73.3

600 7 24 80 500 7 13 43.3

700 3 27 90 600 3 6 20

800 3 30 100 700 3 3 10

合计30 ——合计30 ——

3、某班4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分别为:

57 89 49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81

67 81 54 79 87 95 76 71 60 90 65 7672 70

86 85 89 89 64 57 83 81 78 87 72 61

学校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要求:

(1)将该班学生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编制一张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分析该班学生考试情况。

解:1、

成绩(分)学生人数(个)频率(比重)%

60分以下 4 10

60---70 6 15

70---80 12 30

80---90 15 37.5

90以上 3 7.5

合计40 100

2分组标志是“成绩”,其类型是数量标志,分组方法:是变量分组中的组距式分组,而且是开口分组;本班学生考试的成绩分布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

作业二(第4章)

一、判断题:

1、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2、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3、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一个平均数。(×)

4、在特定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

5、用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比求得的相对指标。说明总体内部的组成状况,这个相对指标是比例相对指标。(×)

6、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7、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小。(√)

二、单项选择题

1、总量指标数值大小(A )

A、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增大

B、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小

C、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

D、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

2、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C )

A、平均指标

B、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变异指标

3、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D )

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B、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D、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4、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B )

A、总体单位总量

B、总体标志总量

C、质量指标

D、相对指标

5、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C)

A、小于100%

B、大于100%

C、等于100%

D、小于或大于100%

6、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D

A、无名数

B、实物单位与货币单位

C、有名数

D、无名数与有名数

7、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B )

A、结构相对数

B、动态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

8、假设计划任务数是五年计划中规定最后一年应达到的水平,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可采用(B )

A、累计法

B、水平法

C、简单平均法

D、加权平均法

9、按照计划,今年产量比上年增加30%,实际比计划少完成10%,同上年比今年产量实际增长程度为(D )。

A、75%

B、40%

C、13%

D、17%

10、某地2003年轻工业增加值为重工业增加值的90.8%,该指标为(C )。

A、比较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D、计划相对指标

11、某地区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002年的108.8%,此指标为(D )。

A、结构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D、动态相对指标

12、2003年某地区下岗职工已安置了13.7万人,安置率达80.6%,安置率是(D )。

A、总量指标

B、变异指标

C、平均指标

D、相对指标

三、多项选择题

1、时点指标的特点有(BE )。

A、可以连续计数

B、只能间数计数

C、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有关

D、数值可以直接相加

E、数值不能直接相加

2、时期指标的特点是指标的数值(ADE )。

A、可以连续计数

B、与时期长短无关

C、只能间断计数

D、可以直接相加

E、与时期长短有关

3、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BC )。

A、受各组频率和频数的影响

B、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C、受各组标志值和权数的共同影响

D、只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E、只受权数的大小的影响

4、位置平均数是指(DE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E、中位数

5、在什么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AED )。

A、各组次数相等

B、各组变量值不等

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

D、各组次数都为1

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

6、中位数是(ADE )。

A、由标志值在数列中所处位置决定的

B、根据标志值出现的次数决定的

C、总体单位水平的平均值

D、总体一般水平的代表值

E、不受总体中极端数值的影响

7、标志变异指标可以(ABCD )。

A、反映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均衡性

B、说明变量的离中趋势

C、测定集中趋势指标的代表性

D、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

E、表明生产过程的节奏性

8、下列指标属于相对指标的是(BDE )。

A、某地区平均每人生活费245元

B、某地区人口出生率14.3%

C、某地区粮食总产量4000万吨

D、某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程度为113%

E、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11.5‰

四、简答题

1、什么是相对指标? 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请举例说明。

答:结构相对指标是以总体总量为比较标准,计算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情况的综合指标。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不同部分数量对比的相对数,用以分析总体范围内各个局部之间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比较相对指标是不同单位的同类指标对比而确定的相对数,借以说明同类现象在同一时期内各单位发展的不平衡程度。 2、什么是平均指标?在统计分析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平均指标又称统计平均数,主要用于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所达到的一般水平。在社会经济统计中,平均指标是最常用的一种综全指标。

作用:第一、反映总体各单位变量分面的集中趋势。第二、比较同类现象在不同单位的发展水平,用于说明生水平、经济效益或工作质量的差距。第三、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此外,平均指标经常被作为评价事物和问题决策的数量标准或参考。 3、什么是变异系数?变异系数的应用条件是什么?请写出标准差异系数的计算公式

答:变异系数:全距、平均差和标准差都有平均指标相同的讲师单位,也就是与各单位标志值的讲师单位相同。

变异系数的应用条件是:为了对比分析不同水平的变量数列之间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必须消除数列水平高低的影响,这时就要计算变异系数。 常用的是标准差系数

V6=6/ˉx

4、请分别写出简单算术平均数、加权算术平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并分别说明其应用条件。 答:①简单算术平均数,n

x x ∑=

它适用于未分组的统计资料;如果已知各单位标志值和总体单位数,可用简单算术平均数

计算。②加权算术平均数∑∑=

f

xf x ,它适用于分组的统计资料,如果已知各组的变量值和变量值出现的次数,则可用加权算

术平均数。③调和平均数∑∑=

x

m m x ,在实际工作中,有时由于缺乏总体单位数资料,而不能直接计算平均数,这时就可以采用调和平均数。

五、计算题:(做题请写出计算公式和主要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小数) 1、某生产车间4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

30 26 42 41 36 44 40 37 43 35 37 25 45 29 43 31 36 49 34 47 33 43 38 42 32 25 30 46 29 34 38 46 43 39 35 40 48 33 27 28 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整理编制次数分布表。

(2)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生产该零件的平均日产量。 解:(1)40名工人加工零件数次数分配表为: 按日加工零件数分组(件)x

工人数(频数)(人)f

比重(频率)(%) 25——30 7 17.5 30——35 8 20.0 35——40 9 22.5 40——45 10 25.0 45——50 6 15.0 合 计

40

100

(2)工人生产该零件的平均日产量

方法1、(x 取组中值)X1=27.5;X2=32.5’X3=37.5’X4=42.5’X5=47.5

=37.5(件)

∑f

f

5.47;5.42;5.37;5.32;5.2754321====x x x x x ∑

=f f x x

方法2 (件) 答:工人生产该零件的平均日产量为37.5件

2、某地区销售某种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量资料如下:

商品规格 销售价格(元) 各组商品销售量占 总销售量的比重(%)

甲 乙 丙

20—30 30—40 40--50

20 50 30

根据资料计算三种规格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

解:已知:

(元)

答:三种规格商品的平均价格为36元

3、某企业2010年某月份按工人劳动生产率高低分组的有关资料如下:

按工人劳动生产率分组(件/人)

生产班组

生产工人数

50-60 60-70 70-80 80-90 90以上

3 5 8 2 2

150 100 70 30 50

试计算该企业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

解:95,85,75,65,5554321=====x x x x x 50,30,70,100,15054321=====f f f f f 根据公式:

(件/人)

答:该企业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为68.25件/人

4、甲乙两农贸市场某农产品价格及成交量、成交额的资料如下:

品种 价格(元/公斤) 甲市场成交额(万元) 乙市场成交额(万元)

甲 1.2 1.2 2 乙 1.4 2.8 1 丙 1.5 1.5 1 合计

-

5.5

4

试问该农产品哪一个市场的平均价格比较高?为什么? 解:

品种

价格(元/公斤)

甲市场(万元)

乙市场(万斤)

成交额m

成交量

m/x 成交额f 成交量xf 甲

1.2

1.2

1

2

2.4

5

.374065.47105.4295

.3785.3275.27=?+?+?+?+?==∑∑f

xf x 3

.0%30;5.0%50;2.0%20;345;35;25321321=========∑∑∑f f f f f f x x x 363.0455.0352.025=?+?+?==∑

f

f

x x 25.685030701001505095308570751006515055

=++++?+?+?+?+?==∑∑f xf x

乙 1.4 2.8 2 1 1.4 丙 1.5 1.5 1 1 1.5 合计 -

5.5

4

4

5.3

甲市场平均价格375.145.55

.15.14.18.22.12.15.18.22.1==++++==∑∑x m m x (元/公斤) 乙市场平均价格325.14

3

.511215.114.122.1==++?+?+?=

=

∑∑f

xf x (元/公斤)

说明:两个市场销售单价是相同的,销售总量也是相同的,影响到两个市场平均价格高低不同的原因就在于各种价格的农

产品在两个市场的成交量不同。

5、甲、乙两个生产小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日产量(件) 工人数(人)

10-20 20-30 30-40 40-50

18 39 31 12

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并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解:已知:甲班: 6.9;3611==σx

乙班:45,35,25,154321====x x x x 12,31,39,184321====f f f f

90712

31391812453135392518152222=+++?+?+?+?=2

x

()

139********

2..x

x =-=+=乙σ

答:因为21σσv v <,所以甲生产小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统计学原理》作业(三) (第五~第七章) 一、判断题

1、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

2、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

3、抽样估计的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

4、抽样误差即代表性误差和登记误差,这两种误差都是不可避免的。(×)

5、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估计值、抽样误差范围、概率保证程度。(√)

6、在一定条件下,施肥量与收获率是正相关关系。( √ )

7、甲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乙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5,则乙比甲的相关程度高。( √ )

7

.2812

31391812

453135392518152=+++?+?+?+?=

=

∑∑f xf x 267

.036

6

.91

11===

x σνσ318.07

.2813

.92

2

2==

=

x σνσ

8、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

二、单项选择题

1、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A )。

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

2、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C )。

A、抽样误差系数

B、概率度

C、抽样平均误差

D、抽样极限误差

3、抽样平均误差是(C )。

A、全及总体的标准差

B、样本的标准差

C、抽样指标的标准差

D、抽样误差的平均差

4、当成数等于(C )时,成数的方差最大。

A、1

B、0 c、0.5 D、-1

5、对某行业职工收入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得知其中80%的职工收入在800元以下,抽样平均误差为2%,当概率为95.45%时,该行业职工收入在800元以下所占比重是(C )。

A、等于78%

B、大于84% c、在此76%与84%之间D、小于76%

6、对甲乙两个工厂工人平均工资进行纯随机不重复抽样调查,调查的工人数一样,两工厂工资方差相同,但甲厂工人总数比乙厂工人总数多一倍,则抽样平均误差(A )。

A、甲厂比乙厂大

B、乙厂比甲厂大

C、两个工厂一样大

D、无法确定

7、反映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可能范围的指标是(B)。

A、抽样平均误差;B、抽样极限误差;C、抽样误差系数;D、概率度。

8、如果变量x 和变量y 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 ,说明两变量之间( D )。

A、不存在相关关系

B、相关程度很低

C、相关程度显著

D、完全相关

9、一般说,当居民的收入减少时,居民的储蓄款也会相应减少,二者之间的关系是( A )。

A、直线相关

B、完全相关

C、非线性相关

D、复相关

10、年劳动生产率x(千元)和工人工资y(元)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c=30+60x ,意味着劳动生产率每提高2千元时,工人工资平均增加(B )。

A、60元

B、120元

C、30元

D、90元

11、如果变量x 和变量y 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是(B)

A、高度相关关系

B、完全相关关系

C、完全不相关

D、低度相关关系

12、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商品销售额和销售量之间存在着( D )。

A、不完全的依存关系

B、不完全的随机关系

C、完全的随机关系

D、完全的依存关系

三、多项选择题

1、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A、B、C、D )。

A、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B、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

C、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

D、抽取样本单位数的多少

E、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属性

2、在抽样推断中(A、C、D )。

A、抽样指标的数值不是唯一的

B、总体指标是一个随机变量

C、可能抽取许多个样本

D、统计量是样本变量的涵数

E、全及指标又称为统计量

3、从全及总体中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有(B、C )。

A、简单随机抽样

B、重复抽样c、不重复抽样D、概率抽样E、非概率抽样

4、在抽样推断中,样本单位数的多少取决于(A、B、C、E )。

A、总体标准差的大小

B、允许误差的大小

C、抽样估计的把握程度

D、总体参数的大小

E、抽样方法

5、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B、D、E )。

A、样本单位数

B、样本指标c、全及指标D、抽样误差范围E、抽样估计的置信度

6、在抽样平均误差一定的条件下(A、D )。

A、扩大极限误差的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缩小极限误差的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C、扩大极限误差的范围,只能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D、缩小极限误差的范围,只能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E、扩大或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与推断的可靠程度无关

7、判定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系的方法是(A、B、C、D)。

A、对客观现象作定性分析B、编制相关表C、绘制相关图

D、计算相关系数 E、计算估计标准误 8、相关分析特点有( B 、 C 、D 、E )。

A.两变量不是对等的

B.两变量只能算出一个相关系数

C.相关系数有正负号

D.两变量都是随机的

E.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介于0和1之间 9、下列属于负相关的现象是( A 、B 、D )。

A 、商品流转的规模愈大,流通费用水平越低

B 、流通费用率随商品销售额的增加而减少

C 、国民收入随投资额的增加而增长

D 、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工时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

E 、某产品产量随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

10、设产品的单位成本(元)对产量(百件)的直线回归方程为 ,这表示(A 、C 、E ) A 、产量每增加100件,单位成本平均下降1.85元 B 、产量每减少100件,单位成本平均下降1.85元 C 、产量与单位成本按相反方向变动 D 、产量与单位成本按相同方向变动

E 、当产量为200件时,单位成本为72.3元 四、简答题

1、例子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

答:如果研究的对象是100人,这100人就是总体。从中抽取10人做研究,那就是样本。参数是反映总体统计特征的数字,如这100人的平均身高,方差等等。变量就是反应总体的某些特性的量,如身高。 2、什么是抽样平均误差和抽样极限误差?二者有何关系?写出二者的计算机公式

答:抽样平均误差是反映抽样误差一般水平的指标;而抽样极限误差是反映抽样误差的最大范围的指标,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的联系是:极限误差是在抽样平均误差的基础上计算得到的,即 ;二者的区别是:(1)二者涵义不同;(2)影响误差大小的因素不同;(3)计算方法不同。

抽样平均误差=标准差/样本单位数的平方根;抽样极限误差=样本平均数减去总体平均数的绝对值;抽样极限误差是T 倍的抽样平均误差。

3、解释相关关系的含义,说明相关关系的特点。

答:我们在理解相关关系时,需要区别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函数关系是一一对应的确定关系,例如当银行年利率确定时,年利息额y 与存款额x 之间就是函数关系,它表现为y =x ×r 。而相关关系就没有这样确定的关系了,我们把变量之间存在的不确定的数量关系称为相关关系(correlation )。比如家庭的储蓄额和家庭收入之间的关系。如果发现家庭储蓄额随家庭收入的增长而增长,但它们并不是按照一个固定不变的比率变化的,由于可能还会有其他很多较小的因素影响着家庭储蓄这个变量,因此这其中可能会有高低的偏差,这种关系就是相关关系而不是函数关系。

相关关系的特点是,一个变量的取值不能由另一个变量惟一确定,当变量x 取某一个值时,变量y 的取值可能有几个。对这种关系不确定的变量显然不能用函数关系进行描述,但也不是无任何规律可循。通过对大量数据的观察与研究,我们就会发现许多变量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客观规律。

4、请写出计算相关系数的简要公式,说明相关关系的取值范围及其判断标准?

答:相关系数的简要公式:

()()-=

??

????-??????--

=

∑∑∑∑∑∑∑2222111

y n y x n x y x n xy r

1)相关系数的数值范围是在 –1 和 +1 之间,即时 ,0>r 时为正相关,0

2)当 时, x 与y 完全相关;两变量 是函数关系;

微弱相关

低度相关

当 时,x 与y 不完全相关 (存在一定线性相关) 显著相关

高度相关

当 时,x 与y 不相关 5、拟合回归程y c =a+bx 有什么前提条件? 在回归方程y c =a+bx ,参数a ,b 的经济含义是什么?

bx

a y c +=1=γ10<<γ0=γ3.0<γ5.3.0o <<γ1.08.0<<γ8

.05.<<γo 10≤≤γ

答:1)拟合回归方程 的要求有:1)两变量之间确存在线性相关关系;2)两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必须是显著相关以上;3)找到全适的参数a,b 使所确定的回归方程达到使实际的y 值与对应的理论估计值c y 的离差平方和为最小。 2)a 的经济含义是代表直线的起点值,在数学上称为直线的纵轴截距,它表示x=0时y 常项。

参数b 称为回归系数,表示自变量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y 的平均增加值,回归系数b 正负号可以判断相关方向,当b>0时,表示正相关,当b<0表示负相关。

五、计算题

1、某企业生产一批零件,随机重复抽取400只做使用寿命试验。测试结果平均寿命为5000小时,样本标准差为300小时,400只中发现10只不合格。根据以上资料计算平均数的抽样平均误差和成数的抽样平均误差。(学习指导书P177第2题) 解:1)平均数的抽样平均误差:

2)成数的抽样平均误差:

2、外贸公司出口一种食品, 规定每包规格不低于150克,现在用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取其中的100包进行检验,其结果如下:

每包重量(克) 包 数 148-149

149-150 150-151 151-152

10 20 50 20 ——

100

要求:(1)以99.73%的概率估计这批食品平均每包重量的范围,以便确定平均重量是否达到规格要求; (2)以同样的概率保证估计这批食品合格率范围。 解:

组中值 包数f Xf

148.5 10 1485 32.4 149.5 20 1990 12.8 150.5 50 7525 2 151.5 20

3030

28.8

合计

100

15030=

76=

(克) (克)

2)已知:3;70;1001===t n n

∑=f

∑xf

小时15400

300===n x σμ%78.0400%&75*%25n )1(==-=p p x μf x x 2)(-∑=f

∑xf f

x x 2

)

(∑-30.150********===∑∑f xf x 872.010076)(2==-=∑∑f f x x σ0872.0100

872.0===n x σμ26.00872.03≈?==?x x t μ56

.15004.15026.030.15030.15026.0<<+<<-?+≤≤?-X X x X x x x %58.4100

)

7.01(7.0)1(%;70%100100

701=-=-==?==

n P P n n p p μ

答:1)以99.73%的概率估计这批食品平均每包重量的范围为150.04---150.56克,大于150克,所以平均重量是达到规格要求 2) 以99.73%的概率保证估计这批食品合格率范围为56.26%--83.74。

3、单位按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式抽取40名职工,对其业务情况进行考核,考核成绩资料如下: 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9 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1 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7 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按成绩分成以下几组:60分以下,60-70分,70-80分,80-90分,90-100分,并根据分组整理成变量分配数列;(2)根据整理后的变量数列,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推断全体职工业务考试成绩的区间范围;(3)若其它条件不变,将允许误差范围缩小一半,应抽取多少名职工? 解:1)分配数列 成绩 工人数(频数)f 各组企业数所占比重(频率)% 60以下 3 7.5 60——70 6 15 70——80 15 37.5 80——90 12 30 90—100

4

10

合计 40 100 2)全体职工业务考试成绩的区间范围

3)已知:67.12

34.3212==?=

?x x (分)t = 2 (人)

答:(2)根据整理后的变量数列,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推断全体职工业务考试成绩的区间范围73.66---80.3;(3)若其

成绩组中值

工人数f

Xf

55 3 165 1452 65 6 390 864 75 15 1125 60 85 12 1020

768

95 4 380 1296 合计

40

3080=

4440=

∑=f

∑xf

∑f

f

16067.154.10222

222222

=?=?=

x t n σf x x 2)(-∑

=f ∑xf f

x x 2

)

(∑-7740

3080===

∑∑f

xf x 4

44)

(2

=

-=

∑∑f

f

x x σ67.14052.10≈==n x

σμ34.367.12=?==?x

x t μ3.8066.73

34.37734.377<<+<<-??+≤≤?-X X x X x x x 74

.1358.43=?==?p p t μ%74.83%26.56%74.13%70%70%74.13≤≤+≤≤-??+?≤≤?-P P p P p p p

它条件不变,将允许误差范围缩小一半,应抽取160名职工

4、采用简单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取一批产品中的200件作为样本,其中合格品为195件。要求: (1)计算样本的抽样平均误差

(2)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对该产品的合格品率进行区间估计(t=2) 解:已知:1);195;2001==n n

2)已知t=2

答: 1)样本的抽样平均误差为1.1%

(2)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对该产品的合格品率区间为95.3%--99.70% 5、某企业上半年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资料如下:

━━━━━┯━━━━━━━┯━━━━━━━━━━━━ 月 份 │产 量(千件)│ 单位成本(元)

─────┼───────┼─────────── 1 │ 2 │ 73 2 │ 3 │ 72 3 │ 4 │ 71 4 │ 3 │ 73 5 │ 4 │ 69 6 │ 5 │ 68

━━━━━┷━━━━━━━┷━━━━━━━━━━━ 要求:(1)计算相关系数,说明两个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

(2)配合回归方程,指出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平均变动多少? (3)假定产量为6000件时,单位成本为多少元?

解:设产品产量为x 与单位成本为y

月份 产量(千件)x 单位成本(元/件)y xy 1 2 73 4 5329 146 2 3 72 9 5184 216 3 4 71 16 5041 284 4 3 73 9 5329 219 5 4 69 16 4761 276 6 5 68

25

4624

340

合计

21

426

79

30268 1481

1)相关系数

2)

2

x 2

y 2x 2

y ∑x

∑y

∑2

x

∑xy ∑2

y [][][][]

9091

.0426302686217964262114816)()(222222-=-?-??-?=---=∑∑∑∑∑∑∑y y n x x n y x xy n γ3637

.776/21)8128.1(6/4268128

.1216/179426

216/11481)(1122

2=?-+=+=-=-=?-??-=--=∑∑∑∑∑∑∑n

x b n y x b y a x n x y x n xy b %1.1200

)

5.971(5.97)1(%;5.97%100200

195

1≈-=-=

=?==n p p n n p p μ%

2.2%104.12=?==?p p t μ%

7.99%3.95%2.2%5.97%2.2%5.97≤≤?+≤≤-??+≤≤?-P P p P p p

p

3) 时, (元)

答:(1)相关系数为09091,说明两个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为高度负相关。 (2)回归方程为 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平均减少1.8128元 (3)假定产量为6000件时,单位成本为66.4869元

6、根据某地区历年人均收入(元)与商品销售额(万元)资料计算的有关数据如下: (x 代表人均收入,y 代表销售额) n=9

x ∑=546 y ∑=260 2

x

∑=34362

xy ∑=16918

计算: (1)建立以商品销售额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含义;

(2)若2002年人均收为14000元,试推算该年商品销售额 。

解:(1)

2) x=14000 (万元)

答:(1)建立以商品销售额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 回归系数的含义:当人均收入每增加1 元,商品销售额平均增加0.9246万元;

(2)若2002年人均收为14000元,该年商品销售额为12917.1965万元 。

7、某地区家计调查资料得到,每户平均年收入为8800元,方差为4500元,每户平均年消费支出为6000元,均方差为60元,支出对于收入的回归系数为0.8,

要求: (1)计算收入与支出的相关系数; (2)拟合支出对于收入的回归方程; (3)收入每增加1元,支出平均增加多少元。

解:1)已知:

2)

答:(1)收入与支出的相关系数为0.89; (2)支出对于收入的回归方程; (3)收入每增加1元,支出平均增加0.8元

作业四(第8—9章)

《统计学原理》作业(四) (第八~第九章) 一、判断题

1、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 × )。

2、平均指数也是编制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它的独立应用意义。( √ )

3、因素分析内容包括相对数和平均数分析。( × )

4、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 × )

5、若将2000~2005年末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称为时点数列。 ( √ )

6、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乘积。(×)

7、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 )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 ( A ) 。

A 、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B 、指标性质不同

C 、采用的基期不同

D 、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2、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 A )。

8

.0;60;08.67;4500;6000;88002======b y x y x x σσσ104088008.06000-=?-=-=x b y a x bx a y c 8.01040+-=+=89.060

08.678.0=?==y x b σσγx

y c 8.01040+-=2035

.279/5469246.09/260-=?-=-=-=∑

∑n x

b n y x b y a x bx a y

c 9246.02035.27+-=+=1965.12917140009246.02035.279246.02035.27=?+-=+-=

x y c x

y c 9246.02035.27+-=9246

.05469/134362260

5469/116918)(1122

2=?-??-=--=∑∑∑∑∑x n x y x n xy b x

y c 8128.13637.77-=4869.6668128.13637.778128.13637.77=?-=-=x y c 6=x x

bx a y c 8128.13637.77-=+=

A 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

B 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C 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

D 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3、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B )。

A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B 、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C 、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D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4、销售价格综合指数

∑∑0

1

11p

q p q 表示( C )。

A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程度

B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

C 、报告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D 、基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程度

5、在销售量综合指数

∑∑0

00

1

p q

p q 中,

0001

p q p q

∑∑-表示 ( B )。

A 、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B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C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

D 、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6、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 D )。

11p q A 、 10p q B 、 01p q C 、 00p q D 、

7、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 A )。 11p q A 、 10p q B 、 01p q C 、 00p q D 、

8、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 ( B )。

A 、10%

B 、7.1%

C 、7%

D 、11% 9、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C )。

A 、几何平均法

B 、加权算术平均法

C 、简单算术平均法

D 、首末折半法 10、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D )。

A、几何平均法 B 、加权算术平均法 C 、简单算术平均法 D 、首末折半法

11、已知某企业1月、2月、3月、4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190人、195人、193人和201人。则该企业一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的计算方法为( B )。

A 、(190+195+193+201)/4

B 、 (190+195+193)/3

C 、﹛(190/2)+195+193+(201/2)﹜/(4-1)

D 、 ﹛(190/2)+195+193+(201/2)﹜/4 12、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 C )。

A 、环比发展速度

B 、平均发展速度

C 、定基发展速度

D 、定基增长速度 三、多项选择题

1、指数的作用是 ( ABE )。

A 、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的变动情况

B 、分析现象总体变动中受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

C 、反映现象总体各单位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

D 、反映现象总体的总规模水平

E 、利用指数数列分析现象的发展趋势 2、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 CDE ) 。

A 、 商品零售量指数

B 、商品零售额指数

C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D 、职工劳动生产率指数

E 、单位成本指数 3、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ACD )。

A 、工业总产值指数

B 、劳动生产率指数

C 、职工人数指数

D 产品总成本指数

E 产品单位成本指数 4、编制总指数的方法有( AB ) 。

A 、综合指数

B 、平均指数

C 、质量指标指数

D 、数量指标指数

E 、平均指标指数 5、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是一种( BCD )。

A 、综合指数

B 、总指数

C 、平均指数

D 、个体指数加权平均数

E 、质量指标指数 6、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 BC ) 。

A 、我国近几年来的耕地总面积

B 、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

C 、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

D 、我国历年黄金储备

E 、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金利税率 7、 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可采用的公式有( ABCD )。

A 、

n

a ∑

B 、12121321-++++n a a a a n

C 、∑

--++++++f

f a a f a a f a a n n n 1

123212

1222 D 、b a c = E 、n n a a 0 8、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可采用的公式有( ABC )。 A 、n x π B 、 n

n

a a 0

C 、 n R D、 n

a ∑ E 、b

a c =

9、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ABD )。

A 、两者都属于速度指标

B 、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C 、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D 、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E 、相邻两个环比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10、累积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 ABDE )。

A 、前者基期水平不变,后者基期水平总在变动

B 、二者存在关系式:逐期增长量之和=累积增长量

C 、相邻的两个逐期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的累积增长量

D 、根据这两个增长量都可以计算较长时期内的平均每期增长量

E 、这两个增长量都属于速度分析指标

四、简答题

1、 写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公式,并说明同度量因素固定时期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答:数量指标指数∑∑=

01p

q p q K q

,质量指标指数∑∑=

1

011q

p q p K p

确定同度量因素固定时期的一般方法是:

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应以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时期固定在基期; 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应以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时期固定在报告期。 2、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有何区别与联系?试列式证明二者之间的关系。

答:平均数指数必须在特定权数的条件下才能成为综合指数的变形。 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要成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必须在基期总值(00q p )为权数的特定条件下;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要成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必须在报告期总值(11q p )为权数的特定条件下。列式证明如下:

===

∑∑∑∑0

0000

1

0000p q p q q q p q p kq K q ∑∑0

01p

q p q ,∑∑∑∑=

=

1

10

1

111

1111

q

p p p q p k

q p q p K p ∑∑=

1

011q

p q p

3、什么是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二者相比较有什么特点? 写出时期数列和间断时点数列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公式。

答:时期数列是指由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总量的时期指标构成的动态数列。时点数列是指由反映在某一瞬间总量的时点指标构成的动态数列。二者相比较有以下特点:

(1)时期数列的各指标值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而时点数列各指标值不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 (2)时期数列各指标值具有可加性的特点,而时点数列各指标值不能直接相加;

(3)时期数列各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包括的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而时点数列各指标值的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

时期数列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公式:n

a a ∑=

间断时点数列平均发展水平计算公式:

∑?+++?++?+=

--f

f a a f a a f a a a n n

n 1

1232121222 (间隔不等) 1

212

1121-+++=-n a a a a a n

n (间隔相等) 4、写出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累积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的计算公式,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计算公式:定基发展速度

0a a k : 01a a ,02a a ,…,0a a n 环比发展速度 1-k k a a : 01a a ,12a a

,…,1

-n n a a 累积增长量 0a a k -: 01a a -,02a a -,…,0a a n - 逐期增长量 1--k k a a :01a a -,12a a -,…,1--n n a a 关系:

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相邻两个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31201210

n n

n a

a a a a a a a a a -???=

逐期增长量之和等于累积增长量:

相邻两个时期的累积增长量之差 = 相应的逐期增长量

五、计算题 1、(1)某年我国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2389亿元,比上年增长28.2%;农村消费品零售额8209亿元,增长24.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分别增长13%和6.8%,试问城乡消费品价格分别上涨多少?

(2)某厂2003年的产量比2002年增长313.6%,生产费用增加了12.9%。问该厂2003年产品成本的变动情况如何?

解:(1)城镇物价指数:%45.113%113%2.128= 农村物价指数:%39.116%

8.106%

3.124=

城镇物价上涨13.45%,农村物价上涨16.39%

(2)产品成本指数:

%3.27%

6.413%

9.112=,即产品成本降低了72.7%。

2、某厂生产的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

产品

名称 产量 单位成本(元) 计量单位 基期 报告期 计量单位 基期 报告期 甲 乙 丙 万件 万只 万个 1000 5000 1500 1200 5000 2000 元/件 元/只 元/个 10 4 8 8 4.5 7

要求: (1)计算三种产品的单位成本指数以及由于单位成本变动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

(2)计算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以及由于产量变动而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 (3)利用指数体系分析说明总成本(相对程度和绝对额)变动的情况。 解:(1)单位成本指数:%04.9648000

46100

20008500041200102000750005.4120081

11==?+?+??+?+?=

=

∑∑q

p q

p K p

单位成本变动影响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190048000461001011万元-=-=-∑∑q p q p (2)产量总指数:%29.11442000

48000

150085000410001020008500041200100

10==?+?+??+?+?=

=

∑∑q

p q

p K q

产量变动影响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600042000480000001万元=-=-∑∑p q p q (3)因素分析:

∑∑∑∑∑∑?

=

010

1

110

11

p q

p q p

q p q p q

p q %29.114%04.96%76.109?=

()()∑∑∑∑∑∑-+-=-0010101100

1

1

q p q p q p q p p q

p q

万元万元万元600019004100+-=

3、某公司三种商品销售额及价格变化资料如下:

名称 商品销售额(万元)

价格变动(%)

基期 报告期

甲 乙 丙 500 200 1000 650 200 1200 2

-5 10

要求:(1)计算三种商品价格总指数和价格变动引起的销售额变动绝对额; (2)计算三种商品销售额总指数及销售额变动绝对数;

(3)计算三种商品销售量指数和销售量变动引起的销售额变动绝对数。 解: (1)价格总指数%74.10569

.19382050

1

.1120095.020002.165012002006501

111==++++=

=

∑∑p

p k

q p q p K

价格变动引起的销售额变动绝对额

)(31.1111

111万元=-∑

∑p

k q p q p 011201)()()(a a a a a a a a n n n -=-+-+--

(2)销售额总指数%58.1201700

2050

100020050012002006500

11==++++=

=

∑∑q

p q p K R

销售额变动绝对数

)(3500

1

1万元=-∑∑q

p q p

(3) K R =Kp ×Kq 销售量指数%03.114%

74.105%

58.120==

q K

销售量的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额:350-111.3=238.69(万元) 4、某工业企业资料如下:

指标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工业总产值(万

元)

180 160 200 190

月初工人数(人) 600 580 620 600

试计算: (1)一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 (2)一季度平均劳动生产率。 解: (1) 一季度月平均总产值1803

200160180=++==

∑n

a a 万元

一季度月平均工人数60032600

6205802600122

121=+

++=-++++=-n b b b b b n n 人 一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3.0600

180

===b a c 万元/人

(2)一季度平均劳动生产率=9.03.033=?=c 万元/人

5、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资料如下

年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5760.3 —— —— 5425.1 5854.0 6280 6322.6 6860

要求: (1)逐期增长量、累积增长量、全期平均增长量;(2)定基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

(3)定基增长速度、环比增长速度; (4)年平均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 解:

年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逐期增长量 累积增长量 定基发展速度(%) 环比发展速度(%) 定基增长速度(%) 环比增长速度(%) 5760.3 —— —— —— —— —— —— 5425.1 -335.2 -335.2 94.18 94.18 -5.82 -5.82 5854.0 428.9 93.7 101.63 107.91 1.63 7.91 6280 426 519.7 109.02 107.28 9.02 7.28 6322.6 42.6 562.3 109.76 100.68 9.76 0.68 6860 537.4 1099.7 119.09 108.5 19.09 8.5

平均增长量=

)(94.2195

7.10990万吨==-n a a n 平均发展速度==0356.13.57606860

5

0==n n a a x 103.56%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3.56%

6、(1)某地区粮食产量2000~2002年平均发展速度是1.03,2003~2004年平均发展速度是1.05,2005年比2004年增长6%,试求2000~2005年六年的平均发展速度;

(2)已知2000年该地区生产总值为1430亿元,若以平均每年增长8.5%的速度发展,到2010年生产总值将达到什么水平? 解:(1)2000~2005年六年的平均发展速度%2.10406.105.103.162

3=??=x

(2)2010年生产总值n

n x a a 0==1430×10

%5.108=3233.21(亿元)

中央电大形成性测评系统 试题及答案

1. 中国国家主席的任职年龄要求是年满() A. 25周岁 B. 35周岁 C. 45周岁 D. 55周岁 2.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属于()。 A. 国务院组成部门 B. 国务院直属机构 C. 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D. 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 3. 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副主席候选人名单的是() A. 宪法制度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C.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 目前全国被正式确认并予以公布的少数民族有() A. 53个 B. 54个 C. 55个 D. 56个 5. 国家主席第二顺位补缺候选人是()。 A. 国家副主席 B. 全国人大委员长 C.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D. 国务院总理

6. 国务院每届任期为5年,总理任职年限为()。 A. 只能任职一届 B. 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C. 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三届 D. 无限制 7. 中国少数民族中,信仰基督教的主要有()。 A. 藏、蒙古等民族 B. 苗、瑶等民族 C. 裕固、门巴等民族 D. 东乡、撒拉等民族 8.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决定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人选的是()。 A. 中共中央政治局 B. 中共中央书记处 C. 全国人大常委会 D. 国务院总理 9. 最晚设立的自治区是西藏自治区,最早设立的则是()。 A. 广西自治区 B. 宁夏自治区 C. 新疆自治区 D. 内蒙古自治区 10.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由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选举委员会选举产生。选举委员会的组成人数是() A. 600人 B. 700人 C. 800人 D. 1000人

11. 澳门特区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的组成人数是() A. 300人 B. 400人 C. 500人 D. 600人 12. 地方性法规与国家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如果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由( )。 A. 全国人大裁决 B. 地方同级人大裁决 C. 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D. 国务院裁决 13. 在我国所授予的勋章和称号中,具有最高荣誉等级者的授予人是( )。 A. 中共中央总书记 B. 全国人大委员长 C. 国务院总理 D. 国家主席 14. 自治县(旗)可以设立在一般行政地方,也可以设立在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县最多的省是() A. 黑龙江 B. 青海 C. 云南 D. 四川 15. 我国的省作为一级政区的行政地位基本成形于()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自然科学基础作业电大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自然科学基础作业 引言不断创新的自然科学 (1) 试述你所知道的科学家的名字和工作(不少于3位)。 答:哥白尼是一位波兰天文学家,在1543年出版了著作—《天体运行》,这本著作事他科学思考、实际观测和数学计算的杰作,使对神学和宗教迷信的第一次庄严挑战,是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先声。 达尔文是一位英国科学家,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建立了进化论,书中不但提出了生物的“自然选择学说”,而且彻底粉碎了物种不变论和上帝创造万物论。 牛顿是一位英国科学家,在1687年出版的划时代的伟大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及他所建立的力学理论是人类认识自然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为天文学、力学、机械工程学、建筑学等工程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从元素周期表可知道哪些信息? 答: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它的直行叫做族,共有16族,主族为A,副族为B;横列叫做周期,目前有7个周期;行与列的交界处叫做位。在位(也叫格)中列出了一种元素的主要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外围电子的构型,原子量(相对原子质量);同时也提示该元素所在的族和周期。 第一章物体的运动和力 (3)什么是参考系?什么是质点? 参考系,又称参照物,物理学名词,指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或彼此不作相对运动的物体系。根据牛顿力学定律在参考系中是否成立这一点,可把参考系分为惯性系和非惯性系两类。 质点就是有质量但不存在体积与形状的点。通常情况下如果物体大小相对研究对象较小或影响不大,可以把物体看做质点。 (4)什么是速度?什么是速率? ①位移和时间的比值,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大小。速度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位移的方向。②在某些情况下,只需要考虑运动的快慢,就用物体在单位时间(例如1 s)内通过的路程来表示,并把这个物理量叫做速率。它是一个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的标量。 (5)什么叫力的三要素?怎样对力进行图示? 是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与作用点,此性质称为力的三要素。根据力的三要素,我们可以用作图的方法把“力”形象地表示出来,这叫做力的图示。具体的作法是:从力的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标上箭头。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是力的作用点。 (6)什么叫牛顿第一定律?什么叫惯性? ①牛顿第一定律: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②惯性:物体这种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7)质量和重量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通过牛顿第二定律,一个物体的质量m和它的重量G建立起G=mg的密切联系。由于在地球上同一地点所有物体的重力加速度g的值都相同,故不同的物体的重量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因而可以通过比较物体的重量来比较它们的质量。

2019春电大《开放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1、请写出下列名词的复数形式。 Pare nt photo bus life half child woma n tooth Parents photos buses lives haves children women teeth 2、频度副词often,always,sometimes等在句中的位置是有规律的,请写出这些规律,并各举一个例句。 (1)在动词to be之后: Are you always at home on Sun day? (2)在实意动词之前: I sometimes go to London. (3)在含有助动词的句子中,置于助动词之后,实意动词之前。 I do not ofte n go to work by bus. 3、请写现在进行时的两种用法,并分别举一个例句。 (1)现在进行时表示此刻正在发生的事情或正在进行的动作。 He is talki ng to a customer. (2)现在进行时也可以表示这一段时期正在进行的活动,虽然在此时此刻江没有进行。 LiJun is working on a new database at the moment ,but right now she is sleeping. 4、请用学过的功能句型介绍你自己的姓名、年龄、所在城市、工作。请用英语写(略) 开放英语(1)作业1 第一部分交际用语 1. A 2. B 3. B 4. B 5. A 第二部分词汇与结构 6. B 7. A 8. C 9 .C 10. C 11 .B 12 .B 13. C 14 .C 15. C 16. B 17. A 18. B 19. B 20. A 21. B 22. A 23. C 24. C 25. A 第三部分句型变换 26. He is a man ager. Is he a man ager? 27. She usually goes to work by bus. Does she usually go to work by bus? 28. There are fifty students in the class. Are there fifty students in the class? 29. They have a large house. Have they a large house? / Do you have a large house? 30. He' s curre ntly worki ng on TV advertiseme nts. Is he curre ntly worki ng on TV advertiseme nts? 第四部分阅读理解

电大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12分) 1.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 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 B.企业工人按日产量分组 C. 人口按性别分组 D.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 2.某市工业企业2006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7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 A.一日 B.一个月 C. 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3.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 A.选择的分组标志性质不同 B.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 C. 组数的多少不同 D.组距的大小不同 4.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 A.总量指标 B.相对指标 C. 平均指标 D.变异指标 5.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 )。 A.平均数离差 B.概率度 C. 抽样平均误差 D. 抽样极限误差 6.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 )。 A.微弱相关关系 B.显著相关关系 C. 完全相关关系 D.没有相关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8分) 1.在工业普查中,( )。 A. 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 B.每一个企业是总体单位 C. 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 D.企业设备台数是连续变量 E.企业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 2.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 A. 职工按工龄分组 B. 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 C.人口按民族分组 D.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 E.人口按地区分组 3.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 )。 A.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B.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 C.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 D.抽取样本单位数的多少 E.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属性 4.总指数的两种计算形式是( )。 A.个体指数 B.综合指数 C.平均指数 D.定基指数 E.环比指数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一个工人的文化程度在标志的分类上属于数量标志。( ) 2.某地区对占该地区工业增加值三分之二的10个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重点调查。( ) 3.某地区通过调查得知该地区每万人中拥有54名医生。此指标是一个比例相对指标。( ) 4.根据样本各单位标志值或标志属性计算的综合指标称为全及指标。( )

2020年最新中央电大《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参考答案资料必考重点

电大《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 作业一 (导论--第3章) 习题部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社会调查研究是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有关社会事实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研究,进而做出描述、解释和提出对策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活动。 2、社会的三个基本要素是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 3、社会调查研究依据调查对象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两大类。 4、变量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有两种类型: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 5、有效的测量规则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准确性、完整性和互斥性。 二、选择题 单选题(每题1分,共5分) 1、现代社会调查研究的重心是(D ) A、英国 B、前苏联 C、德国 D、美国 2、描述性研究是指(B )。 A、探求社会状况之间的逻辑关系 B、对社会事实的状况、外部特征、发展过程进行客观描述 C、推断社会某一现象的发展趋势 D、通过了解事物的过去预测未来 3、只反映质的区别,而不反映量的差异的变量是(A )。

A、离散变量 B、自变量 C、连续变量 D、因变量 4、对测量所得到的数据既能进行加减运算,又能进行乘除运算的测量类型是(D )。 A、定类测量 B、定序测量 C、定距测量 D、定比测量 5、一项测量的结论在普遍应用时的有效性是(C ) A、建构效度 B、表面效度 C、外在效度 D、实证效度 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社会调查研究中初级社会群体是指(ACE ) A、家庭 B、社会组织 C、村落 D、阶层 E、非正式组织 F、企事业单位 2、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有(ABCDE ) A、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伦理与道德原则 D、科学性原则 E、系统性原则 F、互诉性原则 3、社会调查研究按照目的来划分,可分为(AE ) A、描述型研究 B、定性研究 C、定量研究 D、横剖研究 E、解释型研究 F、纵贯研究 4、检验评价调查方法和所得资料的效度的形式有(AEF ) A、再测法 B、表面效度

电大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电大天堂【宪法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电大天堂【宪法学】形考作业一:(第1—3章) 一、单项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 1、B 2、B 3、A 4、D 5、C 6、B 7、B 8、A 9、B 10、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CD 2、ABD 3、AC 4、ABCD 5、ABCD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爱国统一战线: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政治联盟,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内容之一。 2、宪法:所谓宪法,就是规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使民主制度法律化,集中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反映政治力量实际对比关系的国家根本法。 3、刚性宪法:所谓刚性宪法,是指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或程序与普通法律不同。 4、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指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为了获得最广泛的同盟军已壮大自己的力量而同其他阶级异己一切可以团结的人群所组成的政治联盟。 5、成文宪法:指以一个或几个法律文件的形式所表现出来的宪法。 6、民定宪法:指由议会、制宪会议或公民投票方式通过的宪法。 四、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司法机关监督立法机关监督专门机构监督 2、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协定宪法 3、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4、138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12分

1、宪法和普通法的区别。 答:一、宪法规定的内容与普通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同。 二、在法律效力上与普通法律不同。 三、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与普通法律不同。 2、宪法实施的监督包括哪些内容? 答:一、审查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 二、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的合宪性。 三、审查政党、社会团体等行为的合宪性。 六、论述题(13分) 为什么说人民民主专政和无产阶级专政本质上是一致的? 人民民主专政和无产阶级专政本质上是一致的,主要表现在: (1)从领导权看,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一样,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国家政权,工人阶级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对国家政权的领导的,在我国即通过中国共产党来实现。(2)从阶级基础看,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一样,都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3)从国家职能看,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的职能一样,有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在对内职能方面,有政治职能即民主和专政的职能,也有经济文化职能,在对外职能方面,都担负着保卫国家,抵御外来入侵和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国际友好合作的任务。 (4)从历史使命看,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历史使命一样,都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剥削阶级,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电大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作业4教学教材

高级财务会计形成性考核册 作业4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破产债务的内容:( C )。 C、非担保债务 2、破产企业的下列资产不属于破产资产的是(B )。 B、已抵押的固定资产 3、破产企业对于应支付给社会保障部门的破产安置费用应确认为(A )。 A、其他债务 4、某项融资租赁合同,租赁期为8年,每年年末支付租金100万元,承租人担保的资产余值为50万元,与承租人有关的A公司担保余值为20万元,租赁期间,履约成本共50万元,或有租金20万元。就承租人而言,最低租赁付款额为( A )。 A、870

5、租赁分为动产租赁与不动产租赁,其分类的标准是(C )。 C、按照租赁对象 6、租赁会计所遵循的最重要的核算原则之一是(D )。 D、实质重于形式 7、我国租赁准则及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出租人采用(D )计算当期应确认的融资收入。 D、实际利率法 8、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应付的租赁费,应作为长期负债,记入(C)。 C、“长期应付款”账户 9、甲公司将一暂时闲置不用的机器设备租给乙公司使用,则甲公司在获得租金收入时,应借记“银行存款”,贷记(D)。 D、“其他业务收入”

10、A公司向B租赁公司融资租入一项固定资产,在以下利率均可获知的情况下,A公司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应采用(A)。 A、B公司的租赁内含利率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破产债务的是(BCDE )。 A、逾期未申报债务 2、下列属于清算费用的是(ABCDE )。 3列应作为清算损益核算内容的是(ABCDE )。 4、属于优先清偿债务的是(BCE)。 A、担保债务 D、受托债务 5、下列属于破产资产计量方法的是(ABDE )。 C、历史成本法 6、租赁具有哪些特点(BC )。 B、融资与融物相统一 C、灵活方便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电大专科统计学原理计算题试题及答案 计算题 1.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 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 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 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 (1)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并 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 (3)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 解:(1) (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数量标志";分组方法为:变量分组中 的开放组距式分组,组限表示方法是重叠组限; (3)本单位的职工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 中间大的" 正态分布"的形态, 说明大多数职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该单位的要求。 2.2004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

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 解: 解:先分别计算两个市场的平均价格如下: 甲市场平均价格 ()375.145 .5/==∑∑=x m m X (元/斤) 乙市场平均价格 325.14 3 .5==∑∑= f xf X (元/斤) 说明:两个市场销售单价是相同的,销售总量也是相同的,影响到两个市场 平均价格高低不同的原因就在于各种价格的农产品在两个市场的成交量不同。 3.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 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要求:⑴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 ⑵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解:(1)

中央电大形成性考核答案

1. 一般认为,现代远程教育的技术支撑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卫星数字通讯技术和(B) A. 计算机芯片技术 B. 多媒体技术 C. 出版印刷技术 满分:2.5 分 2. 学生注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习前需要参加(A ) A. 入学水平测试 B. 全国成人高考 C. 全国普通高考 满分:2.5 分 3. 电大在线远程教学平台课程论坛的主要功能是(B) A. 资源存储 B. 学习交流 C. 上传、下载 满分:2.5 分 4. IP课件播放时,通常会将计算机屏幕分成三个区域,这三个区域不包括( C ) A. 老师授课的录像画面 B. 课程内容提要 C. 学生信息 满分:2.5 分 5. 统一开设开放教育专业和主干课程的单位是(A ) A.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B. 省级广播电视大学 C. 教学点 满分:2.5 分 6. 学生使用课程教学资源时,为了提高学习效率,一般应该(B) A. 选择该课程全部教学资源,逐一学习 B. 根据自身条件和学习习惯选择资源,综合运用 C. 没有必要看学校提供的任何资源 满分:2.5 分 7. 下列属于教育部全国网络教育公共课统一考试科目的是(B) A. 《基础写作》

B. 《计算机应用基础》 C. 《政治经济学》 满分:2.5 分 8. 下列关于教育部全国网络教育公共课统一考试的说法,正确是(C) A. 所有参加考试学生的考试科目相同,以便比较学生达到的水平 B. 属于一次性考试,学生在指定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 C. 是开放教育专科起点本科学生获取毕业证书的条件之一 满分:2.5 分 9. 按现行开放教育免修免考管理规定,下列各教育类型可替代开放教育课程总学分比例正 确的是(B) A. 电大课程(含注册生)可替代必修总学分的比例90% B. 国家自学考试课程可替代必修总学分比例的40% C. 普通高等学校课程可替代必修总学分的比例100% 满分:2.5 分 10. 《开放教育学习指南》是开放教育学生的(A) A. 公共基础课 B. 实践课 C. 专业基础课 满分:2.5 分 11. 关于学习计划,下列说法不妥当的是(B) A. 开放教育的学生需要制订好个人学习计划 B. 同班同学的学习计划是一样的 C. 个人要根据自己的主客观条件制定学习计划 满分:2.5 分 12. 开放教育的学习准备不包括(A ) A. 生活积累 B. 知识准备 C. 心理准备 满分:2.5 分 13. 组织补修课考试的是(B ) A.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B. 省级广播电视大学 C. 教学点 满分:2.5 分

2020年电大考试《统计学B》考题及答案

活动1 1、统计学是处理(A)的一门科学。 A、数据 B、数学 C、数字 D、数量 2、(A)是统计工作的基础。 A、数据搜集 B、数据整理 C、数据分析 D、数据核算 3、数据分析是指运用(B)对有关数据进行处理,并从数据中提取出有效信息的过程。 A、计算器 B、统计方法 C、计算机 D、统计机构 4、在社会科学领域,为了规范数据的开发与分析,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社会核算方法、工商会计等(C)有着较多的应用。 A、数学方法 B、系统科学 C、核算技术 D、经济手段 5、作为一种通用的(D),统计学已经成为一种工具。 A、数学符号 B、衡量方法 C、支付手段 D、数据处理方法 6、统计学的主要任务包括:(ABCD)。 A、数据搜集 B、数据整理 C、数据分析 D、数据核算 7、数据搜集上来以后,还要进行必要的整理。以使得数据更加(ABC)。 A、直观 B、清晰 C、易读 D、增多 8、以下属于统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AC)。 A、描述统计学 B、数学 C、推断统计学 D、会计学 9、统计学可在以下哪些学科中有所应用(ABCD)。

A、医学 B、心理学 C、考古学 D、物理学 10、在经济与管理领域,统计学的应用领域包括(ABCD)。 A、市场调研 B、金融保险 C、公共管理 D、人力资源管理 11、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多和统计任务的不断复杂化,统计工作的重心已经从对过去的回顾转移到对现状的分析和对未来的预测上来。(A) A、对 B、错 12、在当前情况下,描述统计学已经不重要了。(B) A、对 B、错 13、网络的出现不利于统计学的发展。(B) A、对 B、错 14、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的划分,反映了数据分析的不同层次。(A) A、对 B、错 15、推断统计学是研究如何利用总体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B) A、对 B、错 16、对定序数据进行分析的统计量包括(D)。 A、频数和频率 B、累计频数 C、累计频率 D、以上都是 17、为解决特定问题而专门搜集的数据资料称为(A)。 A、原始数据 B、二手数据 C、定量数据 D、定性数据 18、如果需要展示可视资料,则不宜采用哪种调查方式(C)。 A、入户访谈 B、拦截式访谈 C、电话访谈 D、网络调查 19、下面哪种调查方式可以避免访员误差(D)。 A、入户访谈 B、拦截式访谈 C、电话访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比较教育》形成性考核一

《比较教育》形成性测评答案 作业1 (1/15)、1947年6月,()提出了被称为真正“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改革计划——朗之万——瓦隆改革计划。(2分) ?A、德国 ?B、法国 ?C、意大利 ?D、英国 (2/15)、()在1898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讲授比较教育学,标志着比较教育学正式登上大学的讲堂。(2分) ?A、詹姆斯·拉塞尔 ?B、施奈德 ?C、萨德勒 ?D、汉斯 (3/15)、法国幼儿教育起源于()。(2分) ?A、18世纪60年代 ?B、19世纪6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 ?D、18世纪90年代 (4/15)、比较教育学的发展期的代表学者不包括()。(2分) ?A、埃德蒙·金

?B、阿诺夫 ?C、萨德勒 ?D、霍姆斯 (5/15)、法国实行()高等教育制度。(2分) ?A、单轨制 ?B、双轨制 ?C、四轨制 ?D、三轨制 (6/15)、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原则不包括()。(2分) ?A、求是性原则 ?B、全面性原则 ?C、可比性原则 ?D、理论性原则 (7/15)、德国教育的特点不包括()。(2分) ?A、教育联邦主义 ?B、职业教育发达 ?C、高等教育分类发展 ?D、中等教育双轨制 (8/15)、20世纪上半叶被称为比较教育学的“因素分析时代”,代表人物不包括()。(2分) ?A、巴纳德

?B、施奈德 ?C、康德尔 ?D、汉斯 (9/15)、1817年,法国教育家()在《比较教育的设计计划于初步意见》一书中首次提出并使用“比较教育学”一词。(2分) ?A、埃德蒙·金 ?B、朱利安 ?C、萨德勒 ?D、汉斯 (10/15)、()是被视为德国教育体系的第二根支柱。(2分) ?A、初等教育 ?B、职业技术教育 ?C、高等教育 ?D、成人教育 (11/15)、比较教育学的特征不包括()。(2分) ?A、研究对象的广泛性 ?B、研究方法的独特性 ?C、研究单位的单一性 ?D、研究时间的当代性 (12/15)、(),法国开始实施母育学校和小学的跨校办学模式。(2分) ?A、20世纪60年代

电大监督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监督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018年) 《监督学形考作业1》参考答案: 时间:学习完教材第一至第三章之后。 题目:中国古代监督思想对当代有无借鉴意义,有何借鉴意义? 形式:小组讨论(个人事先准备与集体讨论相结合)。要求每一位学员都提交讨论提纲,提纲包括以下内容:1、个人讨论提纲。2、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 教师根据每一位学员的讨论提纲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给评分。无论认为有无借鉴意义,都要说明理由,要求能够谈出自己的观点,并举例说明。 1、在指导思想上,应充分认识加强和完善行政监察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自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产生以来,历朝统治者了解澄清吏治对维持其统治长治久安的重要性,都十分重视监察制度和监察机构的建设。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较好地发挥了作用。 这些制度规范对当代中国的权力监督及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历史证明,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建立健全监督制度,使政府行为透明化、公开化、程序化、规范化,使为官者由不想贪到不能贪,这是保持清廉的根本保证。邓小平同志说过:“要有群众监督制度。让群众和党员监督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凡是搞特权、特殊化,经过批评教育而又不改的,人民就有权依法进行检举、控告、弹劾、撤换、罢免,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 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32—333页)目前,尽管我们在廉政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借鉴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中的合理成分是十分必要的,它对建立完善包括干部回避交流制度、干部举荐任用责任连带制度、政务公开制度等在内的一系列廉政制度,促使各级政府依法行政,增强政府行为的透明度,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后至五十年代中期,我国曾初步建立了一套行政监察制度,对保障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顺利进行发挥了积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以及我国加入世贸以后,日益发展和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依法、高效行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当代的行政监察工作也是现实的挑战。为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现行的行政监察体制。 为此,首要的是必须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加强和完善我国行政监察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某种意义上讲,监察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各项制度建设的成败。 2、在行政监察机关建设上,应重视保障行政监察机关的独立性,并加强对监察机关的社会和舆论监督。 从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历史演变中可以看出,各朝代监察制度的体制虽各有变化,但都实行了独立、垂直的管理体制,保证监察机关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以实现对各级官员的有效监督。我国现行的监察机构实行双重领导体制:中央设立国家监察部,接受国务院直接领导;地方政府依法设立各级行政监察机关,同时接受上级监察机关和所在地人民政府的领导。这种双重领导体制,有利于保证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也有利于各级政府对行政监察工作的领导。但对这样一种体制,质疑一直较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监察独立性。这种双重领导体制,很可能为各级地方政府过多干涉辖内行政监察机关独立行使监察职能提供机会,侵蚀行政监察机关的独立性。独立性的丧失,必然影响监察机关的威信,有损其权威性。因此,不少学者提出我们可以像在工商、税务等部门实行垂直管理一样,通过对专门从事权力监督的行政监察机关实行垂直领导来加强其独立性。我国现行行政监察制度的完善,需要从我国的国情实际出发来进行,行政监察机关的独立性也必须得到更多的重视。 2005年9月9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察部联合发布了《关于中共中央纪委监察部单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实行统一管理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开始对派出机构的人、财、物实行统一管理,更初步体现了中央今后的改革意向。但是,通过对古代行政监察制度的分析,我们发现,如果是在监者自监式的独立监察制度之下,那么监察的效果同样会差强人意。2007年6月12日,《南风窗》杂志报道湖北监利县委书记怒斥县纪委腐败。“一县纪委机关就有干部职工40人,一年里总开支竟然达310万元,人平近8万元,其中用于招待的费用近百万元。”纪委如此,作为与纪委合署办公并事实上受纪委领导的监察机关我们也能想见会是怎么样。事实已经敲响警钟。在接受双重领导的体制下我们的监督机关都竟然如此,那么在垂直领导下,没有了县委书记的怒斥,谁又来监督我们的监察机关。历史已经证明,我们不能再回到监者自监的体制下去。 所以,虽然加强独立是我们改革的方向,但是,这种独立一定是要建立在具有外部监督与保证的条件之下,不如此,历史必重演。 3、依法树立监察机构的权威性,切实发挥其监察职能 我国古代监察制度在封建官僚制度中处于一种异常独特的地位。它通过监察百官和向皇帝谏诤朝政得失来行使职权,因此是封建国家机器上的平衡、调节装置。这样一来,监察功能的发挥除依赖监察系统的自身完善和人尽其用外,还受到皇帝的制约。在封建官僚系统中,皇帝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凡事一断于上”,具有绝对权威。而封建监察制度在本质上是皇帝的附属物,代表皇帝行使监察权。正是由于拥有这把“尚方宝剑”,监察官员才能做到不避权贵,“以卑察尊”,才能使监察机关真正成为“纠百官罪恶”的机构,才能真正起到澄清吏治、维护封建制度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监察制度要想发挥其效能,必须拥有绝对的权威。当然,我们现在的监察机关所拥有的“绝对权威”,并不是“封建争权"(或者是类似的个人权威、集团权威),而是“法律的权威”。因为,只有依照法律,监察机构和监察官员才能取得“绝对权威",监察机构才能不受其它不良因素的影响,才能真正独立出来;监察官员才能真正履行其监察职能。因此,只有树立法律的至上地位,使体现民主的法律成为监察权力合法性的惟一依据,才能保证宪法和法律确立的平等原则不受破坏,才能保证监察制度的施行不受领导人的干扰。 4、固定监察与临时监察相互配合以及监察官的互察 中国古代不仅在中央和地方建立了固定的监察区和监察机关,以实现坐镇监察的效能,同时还实行监察官不定期

2017年电大组织行为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全)

中央电大组织行为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组织行为学作业1 一、案例分析(50分)王安电脑公司 思考题: 1、根据西方人性假设理论,王安的人性观属于哪一种? 2、这种人性观在管理方式上是怎样体现的? 3、如果用M=E*V来表示王安激励员工的过程,那么请你指出这个模型中什么是目标、变量和关系。 答:(1)从案例我们可以看出王安目光远大,办事果断,懂得人才开发的重要,充分重视人的作用。对于人的使用,自始至终充满尊重、理解和信赖。王安认为,公司是人组成的,能不能把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出来,将关系到公司的成败。平日里,王安从不插手一个具体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只是在他认为非要他管不可的时候,他才露面。而且公司内部每一个员工的意见他都爱听。公司很少解雇员工,他以最大努力发挥公司里每一个人的积极性。根据西方人性假设理论,王安的人性观属于“自我实现人性的假设”。此假设认为:第一、工作可以成为满意的源泉;第二、人们在实现他们所承诺的目标任务时,会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第三、对目标、任务的承诺取决于实现这些目标、任务后能得到的报偿的大小;第四、在适当条件下,一般的人不但懂得接受,而且懂得去寻求负有职责的工作;第五、在解决组织问题时,大多数人具有运用相对而言的高度想象力、机智和创造性的能力。 (2)按照Y理论的假设,主管人员就不会太担心是否对职工给予了足够的体贴和关心了,而会较多地考虑怎样才能使工作本身变得具有更多的内在意义和更高的挑战性。管理自我实现的人应重在创造一个使人得以发挥才能的工作环境,此时的管理者已不是指挥者、调节者和监督者,而是起辅助者的作用,从旁给予支援和帮助。激励的整个基础已经从外在性的转到内在性的了,也就是从组织必须干些什么事来激发起职工的积极性,转到组织只是为职工的积极性提供一个表现与发挥的机会而已,而这种积极性是本来就存在的,只不过要把它引向组织的目标。在管理制度上给予自我实现的人以更多的自主权,实行自我控制,让工人参与管理和决策,并共同分享权力。 (3)如果用M=E*V来表示王安激励员工的过程,那么这个模型中目标是自我实现、变量是王安和员工,关系是尊重、理解和信赖。激发力量=效价×期望值(M=V.E)M代表激发力量的高低,是指动机的强度,即调动一个人积极性,激发其内在潜力的强度。它表明人们为达到设置的目标而努力的程度。V代表效价,是指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即一个人对某一结果偏爱的强度。(—1≤V≤1)。E代表期望值,是指采取某种行为可能导致的绩效和满足需要的概率。即采取某种行为对实现目标可能性的大小。(0≤E≤1)。 二、案例分析(50分)研究所里来了个老费 思考题: 1、请用个性理论分析老费、老鲍和季老的个性特征。 2、季老对这样的部下应如何管理? 3、根据态度平衡理论,季老应怎样帮助鲍尔敦使他达到心理平衡? 参考答案: 1、老费:从文中可看出属外倾型性格,他与人交往性情开朗而活跃,善于表露情感、表现自己的独立行为,工作勤奋;他知识渊博,工作能力强,有责任心;有个性,不愿受约束,也不修边幅。

中央电大审计学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doc

《审计学》形考07任务 单项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上级审计机构对被审单位因不同意原审计结论和处理意见提出申请所进行的审査称为(A) A.复审 B.后续审计 C.再度审计 D.连续审计 2.函询法是通过向有关单位发函了解情况取得审计证据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一般用于(B)的査证。 A.库存商晶B?银行存款C.固定资产D.无形资产 3.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审计程序中,在审计准备阶段都应做到工作是:(B) A.发出审计通知书 B.制定审计方案 C.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书面承诺 D.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4.审计监督区别于其他经济监督的根本特征是(C) A.及时性 B.广泛性 C.独立性 D.科学性 5.审计人员在进行财务收支审计时,如果采用逆査法,一般是从(C)开始审査。 A.会计凭证 B.会计账簿 C.会计报表 D.会计资料 6.检査财务报表中数字及勾稽关系是否正确可以实现的审计具体目标是:(D) A.监督 B.披露 C.截止期 D.机械准确性 7.当可接受的检查风险降低时,审计人员可能采取的措施是(A )o A.将计划实施实质性程序的时间从其中移至期末 B.降低评估的重大鉛报风险 C.缩小实质性程序的范围 D.消除固有风险 &在某一审计项目中,可接受的审计风险为6 % ,审计人员经过评估,确定固有风险为60%?控制风险为80 %o则审计人员可接受的检査风险为:C A.6% B. 10% C. 12.5 % D.48% 9?变更验资的审验范围一般限于被审验单位(A )及实收资本增减变动情况有关的事 项。 A.资本公积 B.未分陀利润 C.盈余公积 D.注册资本 10.验资从性质上看,是注册会计师的一项(A )业务。 A.法定审计业务 B.法定会计咨询业务 C.服务业务 D.非法定业务 11?以实物出资的,注册会计师不需实施的程序为(D) A.观察、检查实物 B.审验实物权屈转移情况 C.按照国家规定在评估的基础上审验英价值 D.审验实物出资比例是否符合规定 12.与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相比,下列属于社会审计特有的审计文书是:D A.审计报告 B.审计决定书 C.审计通知书 D.业务约定书 13.注册会计师应审验有限责任公司的全体股东首次出资额是否不低于公司注册资本的 (C) A. 35% B. 15% C. 20% D. 25% 14.财务审计项目的一般审计目标中的总体合理性通常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所记录或列报的金额在总体上的正确性做出估计,审计人员使用的方法通常有:B A.层层审核方法 B.分析性复核方法 C.监盘方法 D.计算方法 15.在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后,如果审计人员认为某项交易不存在重大错报,而实际上该项交易存在重大错报,这种风险是(B )。

2017年电大2017法律文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精 品 文 档 下 载 【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

《法律文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答案 一、 呈请拘留报告书 ×公刑字拘(2000)×号 被拘留人的基本情况:李××,男,28岁,被拘留人的简历;2007年1月31日深夜,………… 这一部分写清与犯罪有关的情形,从而阐明拘留的理由,属于“在身边或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的情形 综上所述,根据刑事诉讼法第61条之规定,特呈请对犯罪嫌疑人李××刑事拘留 妥否,请批示 承办单位:××县公安局刑警队 承办人: 2007年×月×日 二、 起诉意见书 公起字(2001)104号 犯罪嫌疑人朱××,男,1989年12月5日出生,汉族,出生地:××县××乡××村,系××中学高三学生。是被害人徐××的侄子,1997年前随在××学校读书时就不学正道,经常耍流氓。2003年下半年到××中学后,恶习仍然不改。2007年4月10日因涉嫌故意杀人罪(未遂)被刑事拘留。现羁押于××市公安局看守所。违法犯罪经历:4月10日晚,朱某本想随他姐姐去看电影,但他姐姐不肯带他,他就躲在徐××家的屋后,想等他姐姐走后,再到电影场。正在屋后等的时候,听到陈××喊徐××端洗澡水,这时他灵机一动,恶性发作,动了坏脑筋,就从屋后偷偷出来,掩到徐××家大门边的上堆旁,乘徐××外出到陈家端洗澡水之机,窜人其家,隐蔽在灶间内,想偷看徐××洗澡,但徐××将水端回后没有洗澡,只有用水擦了身子,以后就坐在堂屋靠灶间门口织毛衣。这时,朱犯见她没有洗澡,非常扫兴,同时因潜伏时间较长,肚子又痛,急于大便,无法出去,就产生行凶的恶念,于是在徐家盛糠的缸盖上摸到一把菜刀,悄悄窜到徐的背后吹熄了煤油灯,对其行凶,舞刀乱砍,受害者越是呼救,朱某越是逞凶,直到邻居听到呼救声赶到门口,朱某才畏罪拨开后门闩,穿过小河上的坝头逃跑。 从朱××交出的衣服、袜子上发现几处点滴血迹,经技术化验,与受害人血型及现场菜刀和地面上的血迹相符。经比对,朱××指纹与现场指印亦相同。 综上所述,犯罪嫌疑人朱××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七条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之规定,涉嫌故意杀人罪。特将本案移送审查,依法起诉。 此致 敬礼 ××人民检察院 2007年5月7日 注:1.犯罪嫌疑人朱××现押于××县看守所。 2.附本案预审卷宗xx页。 3.作案工具详见物品清单。 作业2答案 一、

电大形成性考核册作 业 答案一

作业一 案例1 海尔“赛马不相马” 思考题 1.有人认为海尔的管理制度太严、管理方法太硬,很难留住高学历和名牌 大学的人才。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2.对于传统的用人观念“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世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你怎样看待?全面评价海尔的人员管理思路。 3.试分析“届满轮流”制度,它主要是为了培养人还是防止小圈子,或防 止惰性? 案例分析内容与要求 本案例分析的目的:根据企业管理场景的模拟分析,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 决问题的管理能力。 主要是启发学生思考(1)企业的管理制度的有效性与企业效益的关系;(2)企业怎样建立和推行管理者的任用和监督的机制;(3)企业的管理模式与行业 的特点和员工之间的关系。 本案例的分析路径:(1)存在就是合理的,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必须要用效益来检验。(2)企业管理者的权力与责任是相对应的,但关键在于监督机制的建立与落实。(3)精确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成功模式,但不一定适用所有企业。 案例2 思考题 1、你是怎样评价王展志的领导作风? 2、为什么王展志会在干部与职工中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 3、如果你是总公司的领导者,你将如何处理这一风波? 4、如果你是王展志,并假设继续担任厂长,你应当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案例分析内容与要求 本案例分析目的:根据企业管理现状的模拟分析,提高学生管理水平和领导协调能力。 启发学生思考要点:(1)管理者与领导者的联系与区别;(2)企业领导者如何发挥领导 职权;(3)领导者应付危机的能力 本案例的分析路径:(1)管理者与领导者的一致性都是指挥协调别人的人。但领导者不仅可以在正式组织中产生也可以在非正式的组织中产生。(2)领导者发挥领导职权很重要的一点是个人的魅力,影响下属接受你的指挥。(3)领导者在危机面前应表现出比其他人更强 的应对能力和谋划能力。

电大统计学原理历年试题汇总[1]

一、单选 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D) A.调查单位 B.标志值 C.品质标志 D.总体单位(07秋08春秋) 2.某市工业企业2007年生产经营成果年呈报时间规定为2008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07春08秋) 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A) A.它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类 B.品质标志具有标志值 C.数量标志具有标志值 D. 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有标志值(06秋) 4.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依据是(B) A.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 B.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 C.调查取得的调查资料是否全面 D. 调查时间是否连续(08春秋) 5.对一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B) 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 6.调查时间是指(A) A.调查资料所属时间 B.进行调查的时间 C.调查工作的期限 D.调查资料报送时间(07秋) 7.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数量标志分组(A) 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 B.企业工人性别分组 C.人口按民族分组 D.家庭按城镇分组(08春) 8.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C) 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 B.企业工人按日产量分组 C.人口按性别分组 D.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07春) 9.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B) 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 B.产品按品种分组 C.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D.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 10.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B) A.选择的分组标志性质不同 B. 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 C.组数的多少不同 D. 组距的大小不同(07春) 11.在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B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C此值归入两组均可D另立一组(07秋) 12.直接反应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总量指标 B.相对指标 C.平均指标 D.变异指标(07春07秋08秋) 13.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 A.总体单位总量 B.总体标志总量 C.相对指标 D.平均指标(08春) 14.抽样误差是() A.调查中所产生的登记性误差 B. 调查中所产生的系统性误差 C.随机的代表性误差 D.计算过程中产生的误差(08春秋) 15.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 A.平均数离差 B.概率度 C.抽样平均误差 D.抽样极限误差(07春) 16.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 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