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初级群体的变化

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初级群体的变化

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初级群体的变化
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初级群体的变化

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初级群体的变化

[摘要]:从一个当代中国很普通的一个家庭中依据人伦纽带,观察其反映出来的初级群体的衰落、内成员与成员之间复杂的依赖、牵连关系

[关键词]:家庭离异、家庭雇佣、家庭重组

关于中国社会转型期当中初级群体的微妙变化,我首先举我亲身体会的三个的例子作为案例来分析。

第一个例子是关于我家庭的例子。我的父母在我小学还没毕业的时候就离婚了,甚至还要早。他们为了不去伤害到无辜的幼小的我,便选择生活在一起,打算等我大了点再分开。他们担心我年纪轻轻就少了父爱或者母爱会阴影终生,所以出于他们的体贴,于是他们联手,试图虚假地营造出一个完满的家庭。可是这期间,这个家庭对我而已毫无任何幸福可言。每天都是面对父母的冷暴力,看着爸爸狠狠的踩开垃圾桶盖子,看着妈妈重重的关上房间大门,仅有的交流方式就是吵架,目光也只有无尽的横眉冷眼……听着这个人走进房间后门把手无情的上锁声,再听着另一个人随之做出相应的举动,我想不管你是这个家庭的什么成员,像这样一幕幕让人心惊让人寒颤的画面,谁都会受不了的。何况我还是他们的女儿,再怎么无视我的存在,好歹也在乎一下我的感受吧,我完全体会不到他们是为了我才演这一出戏。我只知道每天放学回家我都是踉踉跄跄,我不想回家也不敢回家,这一切只因为我害怕去面对冷暴力,从小我都不怎么看电视,因为电视剧的愉快气氛在我们家的场景出现是多么的不和谐,仿佛电视机中的卡通人物都会嘲笑我们糟糕的家庭关系。说来好笑,其实我还模仿过电视剧中孩子在父母争吵过程中应有的劝架招式,可是我的家庭并没有出现跟电视剧中一样的结局。印象中我每天走在回家的路上都要祈祷,求求老天你别让他们冷战下去了我害怕。尽管神没有显灵,可是在五年级的时候我还是选择成为了一名基督教徒。

在那时,我们家光是保姆就换了不知道多少个,不是家长嫌这个保姆做的不好那个保姆做的不好,而是聘来的保姆都纷纷受不了呆在这种冷暴力家庭,你试图想一下:叫一个寄人篱下的外人如何在冰冷的空气中把握好语气喊你出来吃饭了?欢快?不对,大人们在冷战;苦闷?不行,难道还嫌家里的怨气不够重吗;抱怨?那更是错上加错,你既然选择在这个家庭当保姆,要拿薪水你就不许有不和谐的表情。我虽然当时还小,可是小小年纪的我已经一点也不比一个阅历资深的老员工少理解一种滋味:那就是被夹在中间的尴尬与无奈。

这其中,我的尴尬与无奈有两种。第一种是被夹在父母之中,我不知道我该帮谁。父母之间客观来说到底是哪方出了问题没人肯告诉我,我后来渐渐养成一种习惯:哭的那个、看起来比较可怜的那个,就是委屈的一方,而另一方顺而言之就变成了做错事的一方。所以妈妈只要一哭,她就很吃香,我看到妈妈的眼泪我会毫不犹豫的站在她那一边,现在看来,我真的太傻太天真了……但这也是培养了我至今不会去依赖表面现象去判断一切事物

的一个重要发展过程。虽然爸爸妈妈总是冷眼相对,可是每当我苦苦去哀求他们任何一方时,他们任何一方总是招牌式微笑的摸着我的头说:“别怕,以后都不会这样了好吗!”可是每当冲突触发时,这些话都被抛到九霄云外。甚至他们吵架吵得很凶时我哭着去劝架,他们温柔的安慰完我还来不及缓冲就立马紧接着开始吵了,仿佛安慰我只是一个敷衍的小插曲,温柔的安慰与暴躁的争吵相互交替几乎用不上一秒,这种天堂与地狱的悬殊来的太突然,真的让我好难接受。更过分的是,不管他们如何争吵,他们都不许我因此影响正常的作息,尤其是练琴,我即使是一边流泪弹着钢琴一边听他们争吵也半步不能离开琴凳,因为他们都在气头上,如果看到此刻的我很不争没有好好练琴反而跑去多管他们大人的闲事,他们会更加生气的。真是揪心的疼。心惊胆颤的去应对父母的沉默、怪异的气氛、强挤的笑容,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是一个很重的戏份。我的童年就在这样一个纠结的环境下完成。如果说当代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中,婚姻正处于男女平等、互相敢于“休妻休夫”的萌芽阶段,那我家的思想灵魂算是够开放的了。

第二种尴尬与无奈,是对家里的保姆,也是我要举得第二个例子。父母离异之前常年冷战,我不敢轻易的选择永远支持谁并且同时永远反对谁,这时家里的保姆成了我唯一的依靠。虽然她们并不会真心对我,可是通过那个年幼、脆弱的岁月,我可以看出人在受伤时是会如此的轻易去依赖别人,甚至可以不分善恶就投入怀抱。正是因为事后产生了这种觉悟,我才会至今变得独立起来。如此看来其实成长在一个坎坷的环境中并不糟糕。但是当时,我真的无助到把保姆当成了最靠得住的归宿,可惜没有人喜欢在这种冰冷的环境中生活。我一次次把心交出去,没过多久,换来的都是保姆的辞职信。我很失望的同时也是一种愧疚,虽然父母这样不是我的过失,可是我还是很愧疚自己自私的希望她们陪我呆在这个残腐的家庭,我很内疚我没有办法营造一些和谐的气氛去给她们相处。对我来说,保姆是一个很重要的初级群体。来到大学之前,我基本上除了校园生活之外都是跟保姆在一起朝夕相处的。她们对我来说从来就不是雇佣关系那么单一。

第三个例子是关于我与我的后母。我跟着爸爸过日子,后母是父母“分居”之后不久踏入我家的,大概在我初中三年级左右。也许现在我若再用“我家”这个字眼已与事实不贴切了。她在接下来的一年生了一个小妹妹,所以说在外看来,现在的局势比较像是我踏入“他家”,那个他指的是爸爸。我觉得我与后母构成的社会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初级群体……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提起跟她相处,也许因为她是一个女上司,也许因为她是狮子座,也许她天生寡言……我找遍了很多理由告诉自己她就是这样一个不喜欢跟别人热情的人,并非视我为眼中钉。起初总是觉得不适应,爸爸本来就内向,又来一个沉默的陌生人,很让人窒息的气氛。我是花费了好一段时间才做到适应这一切,不把她当外人看、坦然地在她面前穿着宽松的睡衣、当着她的面用手抓起饭桌上的鸡翅拿去客厅吃……我不明白为什么如果是对于一个保姆我是从不需要这种适应的,或许我从心里面还是很希望后母会喜欢我。我跟她之间虽然至今都不知道有没有说过超过一百句话,但是我可以看出她是一个低调的善良人,她总是默默关注我喜欢吃什么,经常买了我喜欢吃的东西也不说一声,就放在那儿。由于缺乏交流……很多零食其实我并不喜欢吃,但是她看见我吃过就误以为是我的喜好,便对此进行大量采购。这只是很小一个镜头,不过我真的很感动。不仅感激她对我的关注,同时更加感激她不图我知道她为我付出过什么。我看得出她跟我一样不喜欢毫

无遮掩的付出、不喜欢赤裸裸的热情关心,只喜欢淡定的对待你背地里默默付出过的人。我知道初级群体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朝夕密切的相处,可是即使我与后母只是若有若无的那种蜻蜓点水般的接触,我依旧从心底里感觉到我们是很亲密的一家人,因为我想对她好,她想对我好。

从以上三则事例,可以看出我国当今时代中多种新起职业的发展、家庭离异以及重组的频繁,这使我们必须着手应对许多新颖、怪异、尴尬,甚至是别扭的人际关系。对于父母的冷暴力,我头痛于我到底要怎么做才是对,因为父母关系的冷淡、疏松是完满家庭初级群体破裂的征兆,是初级群体日渐衰落的一种表现。对于家庭保姆这种日常起居关系密切、并且对你私人生活方面了解最多却始终非亲非故必须保持警惕的人群,你既觉得同情她寄人篱下的苦处,希望能给她家庭的温暖,可是没有血缘关系这条重要纽带,你始终没办法把心交给她,无论多么亲密,看似初级群体,心中那堵防御之墙你是没办法推倒的;我认为这种初级群体关系十分复杂,你既依赖某个人同时也提防某个人的感觉很微妙。最后提到的是与后母相处的例子,对于后母这种法律上是姻亲可实际上血缘上没有关联的亲人,她不像大嫂、婶子这类可以很容易接受,毕竟我们彼此的认识可以算得上是一种“意料之外”;可是就我的感受来说,我认为她跟我是一种很亲密的初级群体,是一种“不幸中的万幸”,也体现出初级群体的另一种结合方式!

所以综上所述,也许初级群体的关系基本上都是朝着冷淡、衰落的方向进行,可是同时,复杂的依赖关系也是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它使大家既若即,又若离。我虽然个人有着很冷的性格,但在当今社会,我还是希望在关键的危难时刻,人文关怀不会因性格的冰冷而减少分量。

[参考文献]:(1)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 1987北京华夏出版社

(2)库利《人的本性和社会秩序》 1989北京华夏出版社

(3)谭建光《深圳青年志愿者的个案研究》 2001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4)何雪松《社会学视野下的中国社会》 2002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

(5)苏珊·杜薇(美)《杜薇忠言——积极健康的HMSB软心理》2002上海学林出版社

Chinese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change [Abstract]: from a contemporary Chinese is very common in a family ethics basis, the link of primary reflected the decline of group members and members, between complex dependence, implications

[Keywords]: family divorced, family employment, family restructuring

中国社会转型期基础教育问题及思考

中国社会转型期基础教育问题及思考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目前中国社会开始进入转型期。在这个同时跨越几个社会生产方式的时代,各种社会问题也凸现出来,作为关键的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从而引发教育的思考,而基础教育更是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当前政府关注的问题,也是当前学者思考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基础教育问题学者的思考 一、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概况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是由中国特殊的国情、特殊的发展阶段和当前世界局势所决定的。社会转型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我们国家以后的发展历程。我们要吸取他国社会改革的经验和教训,认准目标,使我国的社会转型顺利完成。教育作为国家振兴的软实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社会转型的含义:社会转型就是指社会主体对社会基本要素整体上的渐进性变革。社会基本要素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为结构、制度和观念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包括:社会结构的调适,社会体制的更新,价值观的重塑。首先、社会转型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经济文化的不协调,农村与城镇的不协调等,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失调,才有了转型期的很多问题,因此要进行结构的调适。在调适过程中要看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经济、政治、文化机构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转型的顺利完成。其次、社会体制的更新要在不改变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前提下进行,这种更新只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具体的完善和发展,不断的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这个方面我们要吸取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教训,保证改革的方向始终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前进。最后、转型期不然会引起价值观的重大冲击。价值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出现了新的变化,这是转型期所避免不了的。因此,价值观的重塑就成为转型期的又一重要内容。 (二)社会转型期的特征:社会转型是一项综合性、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变革运动。当前最显著的特征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还是要靠人才,而人才的修养要靠教育。目前中国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面临的问题是值得我们重点关注的。 二、转型时期的基础教育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虽然我国的教育事业已经取得很大的进步,我们要看到当前中国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基础结构落后的现实。因此,经济发展中人的教育问题显得日益重要,当前教育的现实是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基础教育的认识:1、基础教育的界定。基础教育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中一直没有明确的界定。在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基础教育为中小学教育及扫除文盲。因此,基础教育应界定为达到公民基本素质要求所应接受的教育。2、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基础教育是为一个社会发展提供后备力量的最重要的因素。当前21世纪是一个知识革命和新科技革命的时代。国家间的竞争实际是人的质量的竞争,其基础有赖于公民的基础素质,公民的基础素质归根到底是从接受的教育中提高。当前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人口、资源、犯罪、战争和经济发展都与基础教育密切相关。基础教育是以塑造人的素质为目的的,应该高举这面旗帜,为解决人类的道德危机做出贡献。”首先,基础教育是提高一个人素质的关键。学校对个体的道德水平、文化修养起着巨大的作用,基础教育在

转型期青年人的心理问题

4.某网站发表了题为《谈谈转型期青年社会心理问题》的署名文章: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日益深入,经济收入成为社会地位的重要指标之一,而青年阶段则迎来生命周期中“需要与拥有之间的倒错规律”,即在由不同阶段所构成的人生发展过程中,在最急需各种资源的青年阶段,个人能拥有的东西还非常有限;而到了对各种资源需求较少 的“成功阶段”,个人则又拥有了很多东西。因此,青年阶段正处在一个百需待补的特殊时期,金钱“焦虑”成为一种很现实的心态。 在传媒发达、信息爆炸的今天,青年接受信息的速度和数量在一定程度上都超过了中老年人,但是,这种“现在感”的过于强大,则造成了青年对于国家历史、甚至是近现代史上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的知识量很少;在我们当今的各类教育中,缺少一些有效的历史知识传播方法,则是导致青年难以形成相关历史意识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有效地加强和丰富具有历史感的各类教育,以及进一步创新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教育,在当今这个时代,不仅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非常迫切的。 近年来,诚信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学术研讨的热点,青年中的“失信”现象也时有“曝光”,如个人贷款中的违约现象(具体表现)等。尽管我们逐渐增加了更多的法律法规来调整社会行为,但是,作为现代社会中有效交往最重要的心理机制,诚信仍然在人们生活中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较高的诚信度,不仅是人们减少交往代价、提高活动效率的基础,而且也成为向更高级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社会成员造成了各种压力,从而较轻易引发

心理问题。当今青年由于出生和成长在较优越的生活环境当中,所以,心理承受力便显得相对较弱,而这一点则又会成为导致心理疾患的重要原因。有关调查表明,目前全国约有3000万青少年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其中,中小学生中的心理障碍者占 21%-32%;大学生中的心理障碍者占16%-25%,而且还呈现上升趋势。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人格发展,严重时还会导致自杀等极端行为的出现(具体表现)。因此,增强青年的心理承受力,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无疑成为需要各个方面给予关注的重要课题。 作为人生历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青年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个体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形成稳定的人格系统(很难形成)。在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眼中,这种心理任务的完成在传统社会里通常能够比较顺利,因为传统社会表现出较高的同质性、稳定性,而在现代社会则不可能顺利,因为现代社会表现出较高的异质性、变迁性。因此,现代社会中青年想要迅速而明确地确立自我并非易事。 在社会转型日益加剧的情况,有些青年人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中出现了某些困惑现象,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社会转型期的规范缺失。由于旧的标准或规范有些已经失效,新的标准或规范一时还不完备,而使一些青年心无所依。二是标准多元化导致的多重困境。由于社会的日益开放所带来的多样化,往往造成一种相对化情境。于是,便会产生某种不确定性,从而导致青年出现困惑感。所以,尽快减少和消除青年的这种困惑感,增加确定性,是当今社会的文化建设和价值体系建设所面临的主要任务。

转型期社会心态失衡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 NO.3,2012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 Y U N N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O C I A L I S M 311转型期社会心态失衡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周小春 (中共平阳县委党校,浙江 平阳 325400)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心态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焦虑浮躁、抱怨冷漠、仇富恨官、群体性怨恨等不健康的社会心态。“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首次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是摆在执政党面前的一道新考题。党和政府要积极引导社会健康发展,匡正失范行为,缓解、化解不良心态,从根本上着力消除不良社会心态滋生蔓延的现实土壤。 关键词:社会转型;社会心态;失衡成因;疏导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12)03-0311-5 社会心态是社会成员对社会生活现状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反应,具有显著的大众性和弥漫性,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晴雨表”。社会心态不是凭空产生的,其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成分的单一性以及就业方式、利益分配格局的相对稳定性,社会心态呈单一性、稳定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传统利益格局正发生革命性调整,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在急剧转型中,社会心态也发生转型、重组,呈现复杂多元的形态。当前我国社会心态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仇富恨官、焦虑浮躁、群体性怨恨等不良的社会心态,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把“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首次写入“十二五”规划纲要。如何培育和引导社会心态,消除不良社会心态滋长的环境,使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是一个重大新课题。 一、转型期社会心态失衡的新特点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社会最主要的变化就是打破了利益分配的旧机制。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社会心态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特点。 (一)民生问题是社会心态的情结,焦虑成为一种普遍心态 民生不仅涉及社会民众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和生活的问题,又涉及社会民众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内涵,是影响社会心态良性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凡食品安全、收入分配、住房、医疗、就业、社会保障、治安、环保等民计民生问题,都会成为民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影响着民众情绪波动,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心理状况。2012年2月,搜狐网与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联合进行的“全国两会民生系列调查”显示:71.3%的居民认为2011年通胀情况较高,其中超过三成居民(33.2%)认为通货膨胀形势“高的难以忍受”,为应对高通胀,35.4%的人已经在缩减开支。高通胀加大住房教育医疗压力,三者比例之和为58.1%.,低收入家庭来自以上三方面的压力明显大于中高收入家庭(比例依次为60.4%,58.1%和54.7%),低收入家庭雪上加霜,高通胀加大民众生活压力,加重民众的“焦虑”。 焦虑不再是“弱势群体”的专利,逐渐成为一种普遍心态。据《环球》杂志联合搜狐网的调查显示,截至2011年3月6日,在参与投票的24743名网民中,有62.33%的人明显感受到生活、工作压力,并为此焦虑不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竞争加剧,物价上涨、买房难、就业难、上学难、看病难、看病贵等民生问题一时还难以解决;“地沟油”、“染色馒头”、“瘦肉精”、“毒胶囊”等食品药品安全事件时刻撩动民众的神经;“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读书无用论”等思想困惑,纠结着民众的心理;高楼玻璃幕墙坠落、商厦自动扶梯骤停、大桥相继坍塌、高铁事故尤其是7.23温州动车事故等公共设施事故使民众恐慌,处于不安全感、无归属感 的焦虑之中,从而上演了比日本海啸还恐慌的“盐慌”,非理性抢购行为的背后反映出民众的浮躁、焦虑、不淡定的虚弱心态。 (二)不公平感增强,弱势心理在社会各阶层滋生蔓延 不同时代不同个体,面对不同的问题,对公平有着不同的理解。随着30多年的快速发展,民众追求公平的意 识逐渐增强,但发展扩大了贫富差距、收入差距,加速了阶层分化,边缘与中心、弱势与强势、主流与边缘会不断发生着转化,缺乏稳定感,人们通过社会比较产生了相对被剥夺感,在社会内部分化过程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民众如果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就会产生不公平感,就会感到冤枉、气愤,甚至产生报复行为,这种心理和行为降低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逐步形成“弱势心态”。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中,还出现了因制度壁垒、权利缺位等种种原因造成的不公平的边缘化、弱势化现象,在一些制度设计中,由于缺乏对个体权利应有的普遍尊重和保护,弱化了公民权利,权力与资本的相对集中导致了社会排斥性体制的形成,当一些群体与阶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获得越 作者简介:周小春,(1971-),女,浙江平阳,讲师,研究方向政治学。 网络出版时间:2012-10-10 11:43 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7211460341.html,/kcms/detail/53.1133.D.20121010.1143.192.html

中外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的历史

中外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的历史 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个精彩片段。它往往诱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变革和革命,成为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 ★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一、春秋战国(公元前5~3世纪) 总体特征:中国社会经历着大变革。 具体而言:1、从国家政局看: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2、从社会性质看: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兴起预示着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逐步向封建社会过渡。3、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看: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表明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中国历史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耕作动力由人力转向畜力;耕作方式由商周时期的大规模简单协作转向以户为单位,以男耕女织为特点的家庭个体经营。4、从民族关系看:诸侯争葫和兼并战争直接推动了中原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我国历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融合。5、从思想文化看,呈现出繁荣景象: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儒家的“以德治民”,法家的“以法治国”,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尚贤”等思想主张,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而且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大的现实借鉴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正值西方(欧洲)古典文化(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繁荣)时代。古典文化倡导的“人文思想”,为14~16世纪“文艺复兴”的兴起提供了最为直接的思想武器。 二、明末清初(17~18世纪) 总体特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具体而言:1.政治领域: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充分暴露了封建统治的腐败。2.经济领域: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3.民族关系领域:明清大大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定型。4.对外关系出现新现象:一方面西方殖民者开始侵略中国,中国开始了反殖民侵略的斗争;另一方面,对外政策由开放逐步走向闭关。5.思想文化领域呈现的特征——承古萌新。“承古”的具体表现:一方面集大成的科技著作问世;另一方面古典文化进入总结时期,官方组织编纂大型图书成就突出(类书——《永乐大典》、《占今图书集成》;丛书——《四库全书》)。“萌新”的具体表现:一方面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另一方面“西学东渐”,西方一些科学技术和自然科学知识开始传人中国。 这一时期,欧美国家处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阶段。中西对比,中国已明显落后于西方。

从群体性事件看转型期社会心态

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从群体性事件看转型期社会心态* 马广海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摘 要: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传统中,群体性事件属于集体行为研究的范畴。中国社会几十年的社会 转型,在取得了巨大经济社会成就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与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相关联的社会心态现象。从群体性 事件中反映出来的社会心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群体性事件反映出了由社会不公平和不公正引发的严重的 社会心态失衡状况;群体性事件中反映出了阶层分化基础上的社会冲突意识和泄愤情绪等消极社会心态;群体性 事件反映出了社会信任特别是民众与政府和政府部门之间的信任严重缺失的状态。简要的动力学分析表明,心态 失衡为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储备了基本的社会心理能量;社会冲突意识强化了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边界激活作用;社 会信任的缺失削弱了群体性事件的控制和处置效力。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心态失衡;冲突意识;社会信任 中图分类号:C921.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5X(2012)06-0071-09 学术界一个基本的判断是,改革以来的社会转型期是群体性事件的高发时期。据有关资料显示,“大众抗议事件”已经从1993年的8700起,上升到2005年的87000起。而2009年,全国则发生了近9万起各类群体性事件。研究者相信这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大众对社会不平等越来越大的不满。[1]笔者通过对2006年的CGSS资料的统计分析发现,被调查者对“在过去五年中你身边是否发生过集体上诉、请愿、罢工、集会,游行示威等”问题的回答结果是:在总数为9517人的样本中,有1060人回答“是”,占11.1%。也就是说,仅就该调查资料来看,有百分之十以上的人在过去的五年中经历过群体性事件。另外发现,在9517人的样本中,曾作为群体性事件组织者的有14人,有96人曾参加过活动的酝酿过程,而作为普通参与者的有153人等。虽然这些数字就其绝对数量来说都不是很大,但是,如果能将这个不到一万人的样本放大到13亿多人口的全国的话,其规模一定是相当惊人的。 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说明我国社会在转型期积聚了诸多急需要解决的社会矛盾,而这些矛盾往往又是与特定的社会心态状况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对群体性事件的心理学分析,成了近些年来群体性事件研究的一个热点。然而,这方面的很多研究存在着明显的简单化的做法。一些研究者经常把群体性事件的产生简单地归因于某种或某几种社会心理现象,如“相对剥夺感”、“仇富心理”等等。我们认为,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不能简单地确定群体事件与某些社会心理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在群体性事件的心理学研究中,一个首要的任务应该是尽量全面地考察群体性事件产生的社会心理环境或社会心态背景,并通过这样的考察来把握和了解当前转型社会中的社会心态状况。 一、关于群体性事件的概念 从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群体性事件属于“集体行为”的范畴。集体行为(collective be-havior),在我国又被译作集群行为、聚合行为、集合行为等。西方学术界普遍认为,“集体行为是自发产生的,相对来说是没有组织的,甚至是不可预测的,它的发展趋势没有计划,它依赖于参与者的相互刺激”。[2](P176)在西方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界,对于集体 1 7 *收稿日期:2012-07-09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社会转型期阶层分化与社会心态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07BSH05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马广海(1959- ),男,山东临朐人,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研究。

转型时期的社会道德问题

转型时期的社会道德问题 姓名:刘畅班级:会计C102 学号:106540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步入转型期,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伴随着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产生,其中社会道德水平的下降尤其突出。道德滑坡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所以使社会道德提升,也要从多方面努力。 关键字:转型时期社会道德道德滑坡公正合理 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一方面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巨大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社会生活中人们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别是对包括伦理道德在内的社会心理领域的影响尤为突出。以至于在转型期部分社会成员中的道德水平下降和道德冲突上升。这将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生活健康有序发展起到反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治生活环境的稳定。 最近几年出现的一系列违反基本道德的事件,“我爸是李刚”“郭美美事件”“彭宇案”等都刺痛了大众的神经,社会道德也成为了讨论的热点。几千年来,中国文化都没有把“老人跌倒,要不要扶”作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只有今天,当我们可以邀游太空,可以享受丰裕生活的时候,道德突然成为了说不清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的并不是这个问题的答案,而是它怎么成为了问题。从彭宇案到许云鹤案,一桩桩案例让人不寒而栗。如果扶起摔倒老人要面临如此巨大的风险,那么举手之劳的善举便成为了义无反顾的冒险。谁来保护我们行善?谁来鼓励我们与道德同行?在这些问题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问题:我们社会的道德怎么了?今天,我们的经济在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文明得到了极大提升,但传统的道德文明却在商品经济社会的冲击下,显得摇摇欲坠。我们拥有的数千年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不知从何时起,竟沦落到这样一个令人唏嘘的地步。 转型期间的道德滑坡,原因是多方面的。 在政治上,一些党员干部脱离群众,背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自己由“人民的公仆”变为“利益的获得者”当前党内腐败现象被大量纰漏后,人们开始对道德普遍失去信心,道德情感迅速淡化。而当前分配机制的不健全,公平合理的分配机制尚未形成,使得社会的物质资源和政治资源在社会范围内不能得到合理分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两极分化日益严重,人们的社会心理必然失衡,进而产生对是和会道德的质疑,甚至作出不道德的行为。 在经济上,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只是初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种不成熟的市场经济在给社会带来生机和活力的同时,却在各种体制不配套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以及市场经济规律所决定的经济主体的趋利性的条件下,使得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倒退性道德信仰危机滋生。特别是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尤其是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扩大,由此产生的对道德观念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可以说,不健全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是导致人们道德价值混乱的根本原因。 在文化上,传统的道德规范体系显然无法满足当前新的历史条件对价值观的需求,它的主导地位已逐渐消退。而目前社会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的转型时期,社会并存着多元化的价值观。 在现实中,德行与幸福不能达到统一。一个公正合理的社会,应当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社会,应当是一个德福统一的社会;一个具有伦理权威的社会,

对目前中国社会现实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

对目前中国社会现实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 前言 在目前环境下,xx网是一个比较让人振奋的地方,有许多志同道合的网友,但我也发现我和一些博友有很多理念上的重大分歧,因此我把有关中国目前一些现实问题我的看法和观点大概谈一谈,供大家交流和讨论,认同对方的看法观点或者保留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都没有什么,我希望能够和而不同,而不是同而不和,也就是有些网友提到的团结的问题,我觉得草根网目前的环境很像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及之前的处境,既要在党外同国民党以及美苏等国际势力的周旋,又要在党内同左或者右的路线进行周旋,还要处理好国内社会各不同阶层之间的关系,对党内外任何一种力量的关系处理,能够团结到大多数都是最高目标,但不是无原则的团结,投降主义不行,错误的东西也不行,同时对每一不同群体的力量,都有一个斗争或者团结的选择,有些斗争是为团结,从团结的愿望出发,通过批评或者斗争达到更好的团结的目的,当然,人各有志,万一团结不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分清是非、辨明对错在任何时候,我想都是应该的。 以下就是一些关于目前中国社会现实的重大问题我个人的认识和理念。 1、如何评价毛泽东个人 提纲: A、必须客观、公正的评价毛泽东个人。 B、对一段时期以来,对毛泽东个人有抹黑、歪曲、诋毁、污蔑嫌疑的部分评毛观点进行的总结和具体事例列举。 2、如何认识毛泽东思想 提纲: A、这几十年社会对毛泽东思想提的比较少,不少对毛泽东思想严厉批评甚至绝对负面评价的声音也不少,客观、公正的评价毛泽东思想就显得非常重要。 B、毛泽东思想做为一类社会科学知识、社会科学规律,可以做为我们认识事物、认识社会、解决问题的文化知识,也需要在时代发展后根据不同的社会具体情形,做以与时俱进的应用,一方面决不能全盘死搬硬套,有些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式的思想,不能说不正确,但不宜再照搬续用,比如阶级斗争理论,特别是你死活我的武装斗争理论,对我国以后的社会发展,不要动不动就用这个东西;另一方面毛泽东思想不能代替我国的政治体制建设,也不要上升为我们国家的社会意识形态。 3、如何认识欧美民主政体和我国社会主义特色政治体制 提纲: A、欧美国家今日的民主政治体制是欧美西方几千年来一代又一代思想家之思想精华的累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优胜劣汰中不断优化而最后选择的结果,不是哪一人哪一个集团哪一个国家操纵或者阴谋的结果,可以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历史截至目前为止对人类社会政治活动和政治现象最深刻的认识后总结出来的一套规律体系,因此盲目否认这套体系乃至于企图全盘推翻这套体系都是徒劳的,因为这套理论体系的最根本源泉是来自于人性,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人性的体现,这套民主政治科学理论体系是正确的社会科学知识,是毋庸置疑的,也不必花费精力去推翻甚至全盘推翻的。 当然这套体系也有其自身的高级悖论,在通过程序上的形式民主尽最大可能的所有国民的政治权利保障所有国民的政治权利的同时,但在这种基本公平公正的政治模式下,在一定的社会现实中,存在事实上很多国家大事不体现民众意愿不经过民众同意而由某些居高位的政治家或政治领袖或具有一定实力的强势阶层私自以国家的名义实施的情况。 B、我国的社会主义特色政治模式,从我国现有的正式的政治体制结构来说,完全是非常科学的民主体制政治架构,但这套政治体制架构的功能没有被完全发挥出来,有很多功能是闲置的。 新中国一代代的开国先烈们终生奋斗的就是为民为国的民主政治体制国家,还有许多网友把当初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新华日报》言论以及毛主席当初的言论翻出来,证明共产党和毛主席当时是如何痛心疾首的严厉抨击独裁如何赞声不绝的歌颂民主,新中国当初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也完全是为了实现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的民主政治体制社会,但之所以在新中国前30年虽然建立了理论上完全构建的民主政治体制,却在程序形式上没有完全到位,由于新中国建立后一者新中国没有完全解放,国民党虽退居台湾,

社会转型期的统一战线研究

社会转型期的统一战线研究 作者:欧阳英 来源:《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 2019年第10期 欧阳英 摘要:统一战线作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改革以及建设等不同时期的社会研究课题,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社会转型期的背景,我国各级统战部门必须 主动创新实践工作理论与方法,优化改善政治发展渠道方式,有效构建出先进的互动交流平台。本文将进一步对社会转型期的统一战线展开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统一战线;社会整合 在社会发展转型期,我国面临着经济体制、社会形态以及社会结构转型的重大任务,党 组织执政能力也面临着新的历史考验。为了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稳定持续地发展,达到 社会民众对党和国家建设发展的相关要求,就必须充分发挥出统一战线工作的价值作用,优化 协调好利益关系,并科学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全面提高党的执政综合能力。 一、社会转型期统一战线发展概况 当前,中国正在经历的社会转型是三次社会转型期中最为复杂多样的,无论是社会文化 环境,还是社会经济与政治都发生了更为复杂的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统一战线不 同阶层内部的成员追求利益与目标不只具有唯一性特点,而是朝着多元化趋势发展,从而导致 统战力量开始变得分散化[1];2.统一战线各个阶层影响力在不断增加,功能也变得越来越完善,这样也促使我国统一战线地位变得日益重要起来;3.统一战线不同阶层之间的差距开始逐渐变大,统一战线内部结构需要得到及时优化调整,否则就会出现各种阶层内部成员之间的矛盾问题,影响到整个社会建设和谐稳定发展。 二、社会转型期统一战线发展改进措施 1.设置完善政治参与机制。在当前社会发展转型期,政府要进一步拓宽社会政治参与渠道,设置完善政治参与机制,确保更多不同社会阶层优秀成员通过不同政治参与渠道献言献策,真正参与到社会经济与政治事务建设管理工作中。与此同时,还需创新完善政治参与形式,充 分保障社会不同阶层民众参政议政方式的高度灵活性,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方式进行参政议政的 交流对话,促使参政议政由政治层面有效拓宽到社会层面。为了最大限度提高政治参与的实效性,有关部门必须科学规范社会政治参与程序。比如,科学明确社会政治协商内容,提前多少 天告知民主党派需要进行协商的具体内容,这样能够方便各个党派深入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及 时获取最新的民众反馈意见,从而有效提高政治协商工作质量。政治参与机制的设置能够帮助 国家更好发挥出统一战线的优势作用,有效调动起任何能够调动的社会经济因素,全面提高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服务水平。 2.创新发展社会化组织。在当前社会转型期,我国社会化组织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的特点,利益表达组织发展较为落后,无法有效保障不同阶层成员的切身利益。针对社会利益分化和社 会化组织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统战部门必须加强对各层级社会组织的创新建立工作,确保能够 有效发挥出不同阶层社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作用,促使民众能够从不同社会组织部 门表达自身合理利益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统战部门要合理构建出共同利益分享机制[2],体现出对社会整体利益的关切,让弱势阶层成员利益问题得到重视和解决。统战部门可以通过 搭建起先进的信息交流平台,引导各阶层社会组织部门利用该平台加强与对应利益群体的交流 互动,有效形成和谐友好的交流局面,推进社会公开舆论表达。

转型期社会心态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

2006年11月第24卷第4期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Nov.2006 Vol.24 No.4转型期社会心态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 侯晋雄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津300071) [摘要] 在社会转型时期,新旧矛盾交织,人们的社会心态随之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本文在分析探讨社会心态的本质与现存问题,及其有效疏导措施的基础上,认为:在现阶段,社会心态问题事关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大局。只有重视和关注社会心态问题,对症下药,及时理顺社会情绪,化消极的社会心态为积极的社会心态,才能更好地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维持稳定,进而切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 和谐社会;社会心态;转型时期;疏导措施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_2936(2006)04_0024_04 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新旧矛盾交织、利益调整剧烈、社会转型加快,不可避免地触及到利益格局的刚性部分,一些深层次利益矛盾由此凸现。在此情况下,构建和谐社会应特别关注社会心态问题。 一、社会心态的本质与能动性 社会心态是某一时期社会群众普遍存在的共同心理状态,也就是人心民气。社会心态因不同社会环境和不同社会阶层产生差异。社会心态在本质上属于低水平、不系统、不定型的、自发的社会意识。社会生活是由多方面构成的,其中,社会精神生活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领域。而社会精神生活又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在社会精神生活的多层次、复杂的结构中,根据水平高低的不同层次来分析,可以有社会心态和社会意识形态之分。[1](P421 426)所以,社会心态应当理解为社会精神系统的一部分内容,在社会精神系统中处于较低层次,直接与日常社会生活相联系,是对社会存在比较直接的反映。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是社会心态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根源。社会心态具有大众性、广泛性的特点。 社会心态对社会存在起能动作用: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消极落后的社会心态则对社会进步起阻碍作用。跨入新世纪新阶段,居主导地位的社会心态是积极的:一是在广大民众、干部和知识分子中,对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形成普遍共识,一些国家出现的政治内乱所造成的经济倒退、社会动荡、生活窘迫的后果,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在目前中国发展的关键阶段,一定要维护社会稳定,避免突发事件影响经济增长的进程;二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人们加快发展的紧迫性、效率和竞争意识显著增强,形成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社会心态;三是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了广泛的社会认同。总之,人心思稳,人心思富,人心思进。这种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将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起促进和推动作用。当然,与此同时,社会心态方面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收稿日期] 2006_05_30 [作者简介] 侯晋雄(1980-),男,陕西省绥德县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国史、党史研究。

转型期社会诚信缺失的现状、原因及重塑策略

毕业生论文 转型期社会诚信缺失的现状、原因及重塑策略 学校:焦作电大博爱分校 类别:中国电大开放专科 年级: 专业: 学号: 姓名: 完成时间: 指导教师:

目录 引言 一、文献综述 (5) 二、诚信的起源和含义 (6) 三、寻找诚信遗产,重塑诚信有望 (8) 四、当前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9) 1、“强政府”模式下的缺陷引发诚信缺失 (9) 2、追求利益最大化是诚信缺失的主体动因 (10) 3、学校、家庭对孩子个人诚信的教育的失误 (10) 4、社会制度的监管缺失或不健全纵容诚信缺失 (10) (1)制度供给不足 (10) (2)产权制度改革的滞后 (11) (3)法律法规监督制度的不健全 (12) (4)民主与法制还不够完善 (12) 五、社会诚信问题的重塑策略思考 (12) 1、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是诚信建设的基础工程和先导工程 (13) 2、树立现代诚信观念,加强诚信宣传,形成诚信文化 (13) 3、建立和完善诚信法律法规,通过制度化手段构建诚信体系 (14) 4、构建多层次信用服务机制,培育社会化信用服务组织 (15) 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转型期社会诚信缺失的现状、原因及重塑策略 姓名: 完成时间: 【摘要】当前中国社会处于剧烈的社会转型期,政府诚信缺失现象比较严重,从而制约了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政府失信存在政治思想和制度建设两方面的原因,政府失信有着严重危害,现代政府诚信的要义是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实现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和社会服务职能的过程中,应该做到诚实不欺,信守诺言,通过自己的行为体现对公众的忠诚,并得到公众的认可。最后,转型期政府诚信重塑的途径是:对公务人员加强以道德为支撑的诚信施政理念教育;规范行政管理体制,强化依法行政的观念;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加强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制约;健全行政责任追究赔偿制度,加强对失信行为的惩罚和追究论文下载。诚信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当今中国的诚信缺失现象与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有关。文章认为,通过塑造政府诚信和大型国企诚信、转变国民的思想基础、推动社会的自我修复功能、建设“社会诚信”体系及加强法制建设等措施,可以重塑优良的“社会诚信”环境。]一方面,要在教育管理、教学实践过程中遵守诚信原则,要对受教育者进行诚信道德教育;另一方面,要从建立全国通用的企业和个人信用征信及查询系统、加大失信成本、完善法律等方面来强化社会诚信。 【关键词】诚信缺失转型期对策改善 绪论 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范畴的优良品质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对社会诚信问题的系统研究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20世纪初,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开启了诚信问题的研究,齐美尔认为信任是社会中最重要的综合力量之一①,他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齐美尔去世

论社会转型期的心理失衡与和谐社会心理构建(一)

论社会转型期的心理失衡与和谐社会心理构建(一) 摘要]社会转型期也是社会心理的重构期,易产生社会心理失衡问题。文章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分析了导致我国在社会转型期出现社会心理失衡的多个因素及其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心理的途径。 关键词]社会转型;社会心理失衡;和谐 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发生社会转型,进入2l世纪加速发展,“这种正在发生的社会转型是社会有机体走向自我和谐的变革,既体现为向逐步明确的目标在试错中逼近的过程,又体现为问题越来越复杂、解决越来越难、矛盾越来越积聚甚至尖锐化的过程”。社会转型给中国带来了一系列尖锐的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直接影响了我国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的继续发展。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最根本的是调节由这些矛盾和冲突引起的社会心理失衡,促进和谐社会心理的形成,最终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一、社会心理——和谐社会的传感器 社会心理是人们对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现状较直接的主观反映,在个体层面上表现为社会认知、社会感情、行动意向;在群体层面上主要表现在信仰、风俗、习惯、成见等。社会心理直接与日常的社会生活发生联系,社会客观状况的变化必然反映到社会心理层面,引起个人情绪、群体心理、社会心态、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等整个社会意识的重大变化。社会心理能够相对客观和准确地反映社会变化的倾向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必然有什么样的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是社会情境和社会行为的中介,众所周知,只有“心理和谐”的个体才可能做出符合社会规范与要求的行为。才可能与社会的发展同步,促进社会的发展;反之,则会出现大量的越轨行为,导致社会发展迟滞。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社会心理就是和谐社会的传感器,是社会变化的风向标。中国正处于空前的社会大转型时期,是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社会心理比较敏感的时期,社会心理是和谐还是失调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关系到和谐社会的进程。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是国家对促进和谐社会心理发育的重视。如何认识目前我国的社会心理现状,重构社会心理,促进社会心理和谐,是目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解决的课题。 二、社会加速转型导致社会心理失衡 社会转型是指人类社会由一种存在类型向另一种存在类型的整体性转变,它意味着社会系统内在结构的变迁,意味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结构等各方面全面而深刻的变革。我国从20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社会转型,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是传统的消解和现代性的生成过程,典型的体现为我们国家由计划配置资源向市场配置资源、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转变过程。全球化、一体化使中国社会转型呈加速发展态势。而探讨因社会转型引起的社会心理转变,采取措施构建和谐的社会心理,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一)经济体制转型带来社会相对剥夺感 我国社会转型,对老百姓来说,体验最深刻的莫过于经济体制转型。从1978年开始,我们在经济领域逐渐探索由国家计划配置资源向市场配置资源的转变,即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而市场本身就不是一个平等的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权利是平等的,但结果却是分化的,必然造成财富和贫困在两端的积累。而这种分化更由于我们国家在改革初期采取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优先发展沿海、后发展内陆”等非均衡发展战略而被放.大,我们今天的发展成就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西部地区、农村地区以及弱势群体的利益为代价的。其结果必然导致社会成员利益格局失衡,也就是《圣经》所说的“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两极分化现象。基尼系数是国际通用衡量两极分化的指标,在2000年我国基尼系数就已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线,在2007年更是达到了0.48。逐步扩大的两极分化影响了社会稳定,给构建和谐社会带来威胁。

转型期我国社会心态问题的思考

关于当前我国社会心态问题的思考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大家好,今天我讲课的题目是:关于当前我国社会心态问题的思考。 刻画一个时代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揭示这个时代的社会心态。因为时代与社会心态就像一对孪生姐妹,时代决定社会心态,社会心态映照时代。从总体上看,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的社会心态变得越来越开放、包容,对国家的未来也越来越充满信心。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国人的社会心态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焦虑与浮躁交织,弱势心态日益蔓延,社会信任面临危机。这些不良的社会心态不仅对社会发展和改革进程产生抵触消解,而且对社会稳定和和谐社会建设也会产生消极影响。 对此,党和国家领导人给予了高度重视。今年3月份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这是首次把培育社会心态写进五年规划,并且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突出地摆到全党同志的面前。随后,人民日报又连续刊发5篇“关注社会心态”系列评论,谈执政者如何面对当前的社会心态。可以说,如何调适当前复杂的社会心态已经成为执政者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那么,今天围绕这个话题,我和大家主要来探讨两个问题: 一、当前我国社会心态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调适社会心态的几点思考 下面我们就先来看一下第一个大问题: 一、当前我国社会心态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会心态折射出不同社会群体、社会阶层的诉求、心理和愿望,是反映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关系的一扇窗口。透过这扇窗口,执政者可以观察民情、了解民意、感受民怨、体恤民困。

转型期社会矛盾的分析与对策

转型期社会矛盾的分析与对策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随着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的深刻变革和调整,利益主体多样化和价值取向多样化日益凸现,人们的思想活动呈现多变性和反复性,由此构成了以人民内部矛盾为主的社会矛盾的多发性、多样性和复杂性,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如何正确认识转型期社会矛盾的类型和性质,正确把握其发展规律及特点,正确选择化解社会矛盾的路径和方法,从而取得最佳的社会效果,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刻认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着眼于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更加积极主动地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这一重要讲话,为我们正确认识、正确处理当前社会矛盾指明了方向。 分析转型期社会矛盾的类型 处于转型期的社会矛盾,可以说覆盖领域广泛,涉及门类众多。其中比较受关注的有劳资纠纷、征地补偿、劳动就业、拆迁安置、社会安全、群体冲突等等。这些矛盾看起来五花八门,纷纭复杂,从深层次原因分析,大体上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为劳资矛盾。近期劳资矛盾引发的事件频繁出现,“劳资博弈”正成为近期我国一些地区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焦点。其实,劳资矛盾是市场经济最本质的矛盾,在中国出现并不意外。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必经之痛”。如何消解劳资矛盾,调处劳资纠纷,既是党委政府加强社会管理、改善公共服务的职责所在,也是当前抓发展、促民生、促稳定的新课题。实际上,在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结构复杂化的今天,要拿

捏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分寸殊为不易。主政者既要回应劳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合理诉求,维护其合法权益;又要考虑资方的转型压力和现实承受力。 第二类为官民矛盾。官民矛盾历来是社会矛盾的重要组成部份,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只是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的程度有所不同。我们党执政前后,在官民关系、干群关系上都曾有过很好的时期,上下一心,同舟共济,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创造了许多辉煌。但必须承认,近些年来,官民关系受到了较大的损害,官民之间,芥蒂在增加,矛盾在扩大。主要表现在,在权力缺乏制约和监督的情况下,部分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出台一些维护本部门、本系统小集团利益的政策,损害老百姓利益,群众信访、上访、政府门前请愿等现象不断发生;部分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行贿受贿、买官卖官,侵吞国家财产,严重损坏了官员的社会形象,致使不少人形成了无官不腐、无官不贪的极端印象;一些官员作风不正、言行不一,不关心群众疾苦,听不见群众呼声,只知道傍大款,不为老百姓办实事,严重脱离群众,失去了群众的信任。 第三类为贫富矛盾。近些年来,我国地区、城乡、行业、群体间的收入差距有所加大,分配格局失衡导致部分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收入差距已经超过基尼系数标志的警戒“红线”。据有关机构调查,收入最高10%的人群和收入最低10%的人群的收入差距,已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2007年的23倍。随着近几年投机性投资行为的盛行,更进一步强化了资本财富的累积效应,加剧了贫富差距。诚然,市场经济是利益差别经济,但不能听任利益差别无节制扩大,尤其不能任其超出社会所承受的范围。

探讨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心理变化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探讨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心理变化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摘要]大学阶段是人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领导者和建设者,也是将来国家经济政治政策的决策者,他们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社会的走向和发展状况。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否,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健康成才,而且对整个社会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许多困难,给家庭造成了负担,而且严重的敌对、抑郁等心理问题往往可能诱发违法犯罪、自杀等社会问题。因此,重视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引导大学生排解心理障碍,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教育界的一个重要任务。 [关键词]社会转型社会心理大学生心理影响 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元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日趋明显,改革和建设中的各种矛盾相互交织。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联系的进一步加强,国内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与西方市场经济上百年发展、完善的过程相比,我国的社会转型是“压缩饼干”,以历史浓缩的形式,把社会转型中的各种社会问题几乎同时呈现出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冲突和文化碰撞,使得大学生思想主体意识面临空前的困惑与迷惘,这必然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卫生。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心理变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到底表现在哪些方面?这就是本文所要谈论的话题。 一、社会转型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经济形式的多元存在带来了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这些观念给人们的思想注入了新的生机。同时,市场经济凸显个人利益的求利经济、金钱地位的货币经济、优胜劣汰的分化经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导致人们思想的多样性、复杂化。尤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生产力尚不够发达,法制尚不够健全,市场经济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情况下,大学生心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1.市场经济自主经营的原则激发了人的主体意识的生成,同时诱发个人主义倾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或个人,只要进入市场,它的行为必然受市场机制的制约。经济人的行为和动机决定在交易或交换中,人们会采取那些被认为将给自己带来最大净收益的行为,并在取得收益时规避风险。理性经济人假说表明,一方面市场主体是独立的存在体,另一方面基于独立存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