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第三章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第三章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第三章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第三章教案

2012浙教版七年级科学第三章教案

3.1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一、教材分析:对现代学生来讲学生“地球是个球体”这一知识是一种常识了,所以他们对于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会有点不可思议,或者难以接受。在教学中可以点拨学生,比如“浑天仪”虽不科学,但是在当时来讲已经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飞跃了。

因为学生平时生活经验的积累不足,所以对于要找出一些自然现象来证明地球是球体,就比较难了。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在不断深化,知道一些证实地球是圆形的现象和方法。

(2)了解并能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能描述地球内部结构的特点,

技能目标:举出证据说明地球是球形天体。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具体事例。

情感目标:使学生明白好奇心、想象力、持之以恒、严谨科学等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一个人日常学习、生活乃至终身发展都有重要作用。

三、重难点分析:

对于地球的形状学生大都已经知道,关键是如何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出发更科学更生动的来了解地球的形状。通过课件让学生更形象的接受。

教学重点: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内部结构。

教学难点:如何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出发更科学更生动的来了解地球的形状。

四、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实验用工具:篮球、直尺、铅笔。

五、主要训练形式:

1、小组研讨

2、实验证明法

六、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已经学习了地球上的生物,也了解了一些组成我们生物世界的微观世界。当我们抬头的时候,看到的是一片茫茫的宇宙,那时候,你的脑海中会想些什么呢?你对宇宙和地球有什么疑问吗?让学生讨论回答:

1、宇宙有多大,中心在哪里?

2、有没有外星人,星星离地球远吗?

3、……

【导入】一、地球的形状

【课件展示】1、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1)古代中国人——浑天说,盖天说,天圆地方

(2)古代印度人——地球是个大圆盾,由大象(一个民族的象征)驮着在龟背上。

(3)古代巴比伦人——……

【布置任务】课后去网上查阅有关人类对地球认识的理论,想一想当时他们为什么会产生那样的观点。

【过渡】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地球是圆的,我们中国人也拍到了第一张从太空看到的地球。但如果你古代人,他们没有走出过地球,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下,你可以通过那些现象去判断地球的形状呢?

(全班分两大组讨论,竞争看谁讲的例子更多,更有说服力,老师注意引导。)

【多媒体展示】“模拟篮球实验”:(学生按屏幕演示步骤做)

[材料]篮球、直尺、铅笔

把篮球和直尺置于同一水平视线上,把铅笔的头竖直朝下,分别在球面、平面上移动。[观察] 铅笔的长度和铅笔头的位置的变化。

实验一:在一块平直木板上移动的铅笔在我们视线中会不会逐渐消失。

得出结论:实验二:在篮球上滚动的铅笔会不会在我们视线中消失。

得出结论:在篮球表面移动的铅笔,慢慢的从下到上开始消失。

【设问引导】这个现象与我们生活中的哪些现象是同一个道理?

学生得出:【多媒体展示】“哥伦布环球航海路线”

西班牙——大西洋——南美洲南端——太平洋——西班牙

【简要讲述】哥伦布航海一周,从西班牙出发,一直向东航行,最终又回到了西班牙,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多媒体展示】“月蚀现象”

【简要讲述】遮住月亮光辉的那个黑影就是地球的影子,是个圆的。

【导入】2、看地球外貌,让学生自己分析了解地球。

(可以每小组派一个代表,通过各种从太空拍摄的图片,描述地球的外貌特征——形状,颜色,陆地,海洋和大气,进行讨论)

【多媒体展示】3、现在认识的地球的形状:

经过精密的计算,我们发现,地球实际上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一个椭球体,并不是正圆的(形成的原因:地球的自转)

【导入】二、地球的大小

【设问】但为什么我们看上去它还是圆的呢?

由地球的赤道半径算出地球的赤道周长4万千米。(理解4万千米的长度:课后练习2:一个人日行50千米,绕地球赤道一圈要走800天——环游地球80天。)

【导入】 (三)、地球内部的构造:

上面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形状,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地球的内部结构吧。

1、地球内部像煮熟的鸡蛋。教师或学生将熟鸡蛋切开,观察其内部结构,由学生画出三层结构,各层厚度比例要适当,可用彩笔画。

2、学生自学课本内容,看图4-25、4-26后思考;

①地球内部有哪几部分构成?

②地球内部各结构的深度范围是多少?

③岩石圈由哪几部分组成。

3、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出示地球内部结构图(地壳、地幔、地核)。

4、学生讨论:岩石圈、软流层在地球内部所处的位置。

5、教师小结:岩石圈是地壳的岩石与上地幔顶部的岩石的总称。

软流层是处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之下呈熔融状的岩石。

【师生共同总结】

我们的地球家园:(学生代表发言,谈自己对地球家园的看法)

【教师】地球只有一个,人类已经意识到地球上的资源并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所以我们要珍惜地球、保护地球、爱护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同时,我们已经开始探索外太

空(插入我们载人航天的事例和对外太空探索的简单计划),但这个探索的时间是相当长的。

七、作业设计:见作业本B,第23、24页。

八、课后拓展:

1、课后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有关古人航海的故事,并按时间先后顺序,将他们的航海路线进行整理。

2、【实验】弄一个木杆,然后在上面装上两个象纸风车一样的纸片,然后旋转,发现上下两端变扁。地球的形状也是因为同样的原理形成。

九、板书设计 3.1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一、地球是个球体:

(1)证据:远去的帆船船身先消失

月食时的轮廓

麦哲伦环球航行

站的高,看的远

(2)地球的大小: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二、地球的内部结构:

从外到内分三层:地壳

地幔

地核

3.2地球仪和地图

【重点】

①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

②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

【难点】

经度、纬度

东西半球的划分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量角器

教学器材:两人或四人一个地球仪、绳子、直尺、彩色粘贴纸、经纬网仪

教学课件:自编计算机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引入)用远离地球的方法可以看到地球的形状,但对于这么巨大的星球,怎么研究它呢?

认识地球仪

(观察、演示)观察地球仪,模仿老师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

(提问)1.观察地球仪描述地球仪的结构。

2.观察地球仪找出地球仪转时绕的轴。

3.观察地球仪表面都有什么?

4.用地球仪我们可以干什么?

(小结)地球仪是按一定比例将地球缩小后制成的模型,它由底座、支架、斜着的一根轴、球体等结构构成,我们把地球仪绕着转动的轴称为地轴,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其中一点正对天空中的北极星附近,这点我们称为地球仪上的北极点,地球上的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点,和北极点相对的点叫南极点,地球上的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在地球仪上垂直于地轴到南、北两极等距离的大圆圈被称为赤道,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东,逆着的方向是西。利用地球仪我们可以了解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情况还能演示地球的运动。

(提问)1.地球仪上的球体是正圆球体吗?为什么与实际的地球形状不符?

2.地球里真有这么一根地轴吗?

3.各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地球上能建一座四面都朝北的房子吗?如果可以,应建在哪里?

(活动)1.在地球仪上指出地轴、南、北两极、赤道,同学之间互相检查

2.若用一个圆圈代表地球,你能把看到的地球仪上的地轴、两极、赤道画在图上吗?

(承转)1.学生利用在教室的座次描述某同学的位置,引出描述位置的常用方法。

2.通过设问“一艘轮船在太平洋中遭遇风暴袭击,船舱进水,现在需要紧急救援,这时船长该如何告诉救援人员他所在的位置?海湾战争时美军地面战士在沙漠中发现目标,他该如何向指挥中心汇报目标的位置?……”,利用多媒体演示——将平面上的横纵网格(教室座次)经变形后绘成球面上的网格(经纬网),引出在地球上准确定位的一种方法——利用经纬网来定位。

经纬网

1.经线和纬线

(利用经纬仪介绍)在地球仪上,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统称为纬线;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弧线统称为经线,又叫子午线;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的网络就叫经纬网。

(提问)地球上有这些线吗?在地球仪上这样的经线、纬线,我们可以画多少条?你认为我们可以如何区别它们?

(活动)情景1:一艘油轮在太平洋海域遭遇风暴袭击,船舱进水,船长发出了求救信号,并告知了船只所在的位置是北纬15°、东经165°,我国一艘行驶在附近海域的轮船收到了求救信号,决定前往营救,请你帮他们在地球仪上找到遇险船只的位置,并将黄色标记粘贴在该位置上。

(展示)找到的同学利用实物投影向大家介绍自己是如何找到这个地方的。

2.经度和纬度

(老师追问)(视实际情况而定)(在老师追问下,通过已了解同学的介绍、老师的多媒体演示、量角器的不同摆放,使不了解的同学在地球仪上学会在什么地方找经度的标识,什么地方找纬度的标识;了解经度、纬度的划分并总结出经度、纬度各自的分布规律)。

(继续完成活动)没找到的同学通过交流后找出自己没找到的原因并继续寻找,找到的同学可提供帮助。

(活动)情景2:埃特纳火山海拔3340米,是“欧洲最高的活火山”,每隔几年便会喷发一次。上一次喷发发生在1998年7月23日,当时火山口的烟柱高达万米。埃特纳火山在“沉睡”了数年后,今年10月27日凌晨突然发生猛烈喷发,后又在连续遭到5次地震波的袭击后多次爆发,11月25日清晨它又喷发出炽热的岩浆和黑色浓烟,上图是它喷发时的壮观场面。该火山位于北纬36 °、东经15 °附近的一个岛上,请你在地球仪上找出该火山的位置并关注它的发展,找到后请将蓝色标记粘贴在该位置上。

(活动中老师要注意根据学生遇到的困难、发生的错误及时引导能力强的学生告诉其他同学正确的方法,如:1.找北纬36 °纬线时,要在地球仪上已绘制的相邻两条纬线之间估计;2.找东经15 °经线时要从0°经线向东找……)

(展示)找到的同学利用实物投影向大家介绍自己寻找的过程。

(没找到的同学在听完介绍后找出自己没找到的原因并继续寻找,找到的同学可提供帮助)

(承转)为了需要我们有时会将地球仪分成两个大小相同的半球,你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纬线和经线将地球仪分成两个大小完全相同的半球吗?

半球的划分

(多媒体演示)南、北半球的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

边观看演示,边观察地球仪,边回答老师(提问)如果沿纬线分,你有几种分发?如果沿经线分,你是否能将地球仪分成两个半球?怎样才能将它分成两个半球?有几种分法?如果让你分你会怎样分?国际上是选用你提出的经线圈来划分东、西半球的吗?为什么这样划分?

(小结)

(练习)1.在地球仪上找到划分半球的界线

2.在地球仪上找出各半球分布的主要大洲

(承转)有时为需要我们还会按纬度将地球仪分成中、低、高纬度区。

4. 低、中、高纬的划分

读图(练习)你能读图说出各纬度带的纬度范围吗?

(小结)

5. 经纬网及应用

观看影片:“国家公敌”片断

(提问)影片中什么内容与我们今天所学知识有关?你还知道我们今天所学的经纬网知识在哪里有用吗?你认为经纬网的最主要用途是什么?

(学生交流自己所知道的目前经纬网在生活中的应用,老师也可做适当补充。)

(小结)

在现代社会中很多新技术中都要用到经纬网的知识,如地球表面各点的经度、纬度是现代GPS、GIS、RS技术的基础数据,今后地球的数字化管理也需要它做为基础数据来支持。因此,每位同学都要学会很好的使用经纬网。

(练习)1.读出地球仪上所指位置的经纬度。

地球仪上找到40°N、116°E,并将红色标记粘贴在相应位置上,看看有什么你熟悉的大城市,说出它的名称,并判断它在哪个半球,属低、中、高纬哪个纬度带。

教案点评:

本节课的内容既是全章的重点又是全章的难点所在,也是传统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些创新。设计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教案设计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教学目标明确,设计得科学、合理,整个教学过程十分流畅。设计本节教学的宗旨主要是通过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动眼、动耳、动口、动脑在活动中去做,在做中去学,在学中不断使建构的知识更明确、更系统,老师在整个过程中充当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如:在学习经纬网知识时,通过两个情景活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发现自己在知识上的欠缺,进而主动从老师、同学那里获得信息,并通过自己的反思将这些信息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又通过两个活动使学生已经内化的知识进一步得到巩固。总之,利用创新性教学模式理论较好,“情景、留白、反思”三要素在教学中有明显体现。

3.3组成地壳的岩石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知道岩石的三种成因类型;知道岩石的主要外观特征。

技能目标:能根据岩石的外观特征识别几种常见的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情感目标:知道岩石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实验用具及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探究】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为什么岩石的特征都不一样?

岩石形状各不相同,有的岩石缝隙特别多,有的岩石有气孔,有的岩石层层分明,有的有化石。这为我们区分岩石的种类提供了帮助。依据岩石的形成原因不同,对岩石进行分类。自主学习

书上94页A~I这些岩石,分别属于什么岩?

常见的变质岩:

石灰岩(沉积岩)变成大理岩

页岩(沉积岩)变成板岩

花岗岩(岩浆岩)变成片麻岩

砂岩(沉积岩)变成石英岩

读图三类岩石的转化:三大类岩石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什么?

二、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沉积岩(石灰岩)砂岩:花岗岩:砾岩:石灰岩:

页岩:板岩:

三、岩石的应用

建筑材料、装饰材料、艺术材料、切割材料等

课堂小结

1.根据岩石的成因不同,我们把岩石分为了三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种岩石的成因: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3.三类岩石的特点: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3.4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地球内部的结构:地壳、地幔、地核。

2.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认识地壳的运动。

3.认识火山的构造、火山喷发物以及火山活动情况的分类。

4.初步认识地震的发生,了解震级、震源、震中等概念。

5.对学生进行地震灾害的国情教育,培养学生防灾意识和抗震自救的方法。

[教学准备]

一个可拆分的地球仪,一只煮熟的鸡蛋,一把小刀。

[教学重、难点]

地球内部结构、地壳的变动,火山地震的活动及其分布。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提问:

1.为什么在世界最高的喜马拉雅山区会有海洋生物化石?

2.为什么在海湾海峡的海底会发现森林遗迹?

老师稍作解释,得出结论:地壳是在变动的。

老师引导:地壳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球的内部结构。

新课讲授:

一、地球内部结构

1.熟鸡蛋的内部结构。

将熟鸡蛋切开,观察其内部结构。指出地球内部结构与鸡蛋结构的相似性。

打开可拆分的地球仪,学生比较地球与鸡蛋结构的相似性。

2.地球内部结构

地球内部结构特征是圈层结构。

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地壳和地幔的顶部组成岩石圈。

二、地壳变动的证明

3.地壳变动是时刻存在的,只是有些激烈,有些难以感知。

与学生一起看并解释P143三根石柱图,让学生了解石柱升降情况:升降的周期性、升降幅度大小等。

4.地壳变动的现象。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图例:断层、褶曲等。

在我们周围,只要你平时多观察,就不难找到地壳变动痕迹。如:山区的悬崖峭壁、采石场等地方。

5.简单说明地壳变动的原因。

6.讨论:

(1)引起上述地壳变动的巨大能量主要来自何处?

(2)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地壳是在不断运动?

三、火山

概念: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的现象。火山爆发是地热或内能释放的强烈显示.火山由火山锥、火山口和火山通道三部分组成,火山喷发物有气体、液体和固体喷发物。岩浆来自地幔中的软流层;岩浆在强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火山口或地壳裂隙喷出地表,岩浆冷却后变成岩石,叫岩浆岩。

1.火山活动是一种壮观的自然现象,也是地壳强烈运动的表现形式。

利用多媒体给学生看一些火山喷发的情景。想象一下火山喷发会带来什么影响?

指导学生看P145图4—29,想象当时维苏威火山喷发所带来的灾难。同时向学生指出火山喷发的好处。

2.火山的结构、分类

指导学生看P145图4—30、图4—31、图4-32、图4-33。让学生回答:

(1)火山由哪几部分组成?喷发物主要有哪些?

(2)火山喷出的岩浆来自何处?它们是怎样冲出地表的,岩浆冷却后变成什么?

(3)火山可以分为哪几类?

(4)据图4-34说出全球的火山分布状况。

四、地震

1.什么是地震?

准备一些筷子和钢锯条,在课上做实验,体验在筷子断裂是双手的感觉。

通过师生讨论、实验得出地震的概念:

(1)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引起的,常常表现为地表岩石断裂和错位的震动现象。

(2)地震是一种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自然现象。

(3)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强烈释放的形式。

同时指出:用震级的大小反映地震的强烈程度。震级越大,越强烈,释放的能量越多,造成的破坏越大,反之则相反;但是同一地震,距离震中远近不同,造成的危害程

度就不一样。地震一般包括震源、震中、震中距三部分。震源是地震的发源地,

一般位于地表以下0——300千米处;震中是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处,一般

受地震的影响最大;震中距是地表某地距震中的距离。

据专家估计,世界各地每年发生的地震多大500万次。当然,这些地震中绝大部分都是极其轻微的,只有借助灵敏的地震仪才能测知。而可能造成极大破坏的地震,平均每年不到20次。

2.读图4-35,总结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几个概念。

读图4-36、4-37,总结中国和世界主要地震带分布。

3.地震的预报和防范,指导学生看P148-149图。

i.张衡与地动仪。

ii.地震的民间预报方法常依据动物异常和自然现象异常。

4.看图4-43“中国地质灾害图”:中国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要求学生认识、掌握抗灾自救的必要性。让学生了解一些中国地质灾害地区。

一、填空题

1.我国的地震活动,有时期和时期,呈现为一定的周期性。地震仪是我国古代科学家明的。

2.我国的火山主要分布在高原南部,东北,台湾和海南岛上。

二、选择题

1.发现“猫搬家,马乱蹦,鸡不进窝,狗乱叫”等动物异常现象,是下列哪种灾害的发生前兆?()

A.泥石流B.地震C.水旱灾害D.台风

2.白头山天池和五大莲池的成因是()

A.流水侵蚀作用B.火山作用C.泥石流作用D.地震作用

3.既位于我国地震带上又多火山的地区是()

A.青藏高原B.东北山区C.海南岛D.台湾岛

4.世界上有文字记载地震最早的国家是()

A.埃及B.印度C.巴比伦D.中国

答案:一、1.活跃平静张衡 2.内蒙古山区

二、1.B 2.B 3.D 4.D

3.5泥石流

[教学目标]

1.知道泥石流的发生条件

2.知道泥石流的危害。

3.了解减少泥石流的方法。增强防灾抗灾意识,通过泥石流相关知识的学习,树立奋发学习,努力认识自然,战胜灾害的坚定信念。通过国情教育,培养自己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教学重、难点] :泥石流的发生条件。

[教学过程]

一、泥石流

泥石流——含有大量泥砂、石块等固体物质,突然爆发的,具有很大破坏力的特殊洪流。二、泥石流形成条件

松散固体物质(地质条件)在形成区内有大量易于被水流侵蚀冲刷的疏松土石堆积物,是泥石流形成的最重要的条件。

地形条件: 典型的泥石流流域可划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沉积区三个区段。

形成区(又可分为汇水动力区和物质供给区)

该区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半圆形宽阔地段,周围山坡陡峻,沟谷纵坡降可达30°以上。斜坡常被冲沟切割,且崩塌、滑坡发育;坡体光秃,无植被覆盖,这样的地形,有利于汇集周围山坡上的水流的固体物质。

流通区

该区多为狭窄而深切的峡谷或冲沟,谷壁陡峻而纵坡降较大,常出现陡坎和跌水,泥石流进入本区后极具冲刷能力。流通区形似颈状或喇叭状。非典型的泥石流沟,可能没有明显的流通区。

沉积区

一般位于山口外或山间盆地的边缘,地形较平缓。泥石流至此速度急剧变小,最终堆积下来,形成扇形、锥状堆积体,有的堆积区还直接为河漫滩或阶地。

水源条件:泥石流形成必须有强烈的地表径流,地表径流是暴发泥石流的动力条件。

三、泥石流分类

按所含固体物质成分分为:

按流体性质分类: 1. 粘性泥流;2. 粘性泥石流;3. 稀性泥流;4. 稀性泥石流;5. 水石流

按泥石流规模大小分类:1. 小型;2. 中型;3. 大型;4. 特大型

泥石流按发育阶段分期:1. 发育初期;2. 旺盛期;3. 间歇期

四、泥石流地区道路位置选择及防治措施

一般来说,道路工程通过泥石流区,应遵循以下原则:

1.绕避处于发育旺盛期的特大型、大型泥石流或泥石流群,以及淤积严重的泥石流沟;2.远离泥石流堵河严重地段的河岸;

3.线路高程应考虑泥石流发展趋势;

4.峡谷河段以高桥大跨通过;

5.宽谷河段,线路位置及高程应根据主河床与泥石流沟淤积率、主河摆动趋势确定;6.线路跨越泥石流沟时,应避开河床纵坡由陡变缓和平面上急弯部位;不宜压缩沟床断面,

改沟并桥或沟中设墩;桥下应留足净空;

7.严禁在泥石流扇上挖沟设桥或作路堑。

五、泥石流的防治措施

对于大型的严重发育的泥石流地段,一般绕避为好。万一无法绕避的,在调查泥石流活动规律后,选择有利位置,采用适宜的建筑物通过。

(一)拦挡工程

主要用于上游形成区的后缘,主要建筑物是各种形式的坝。它的作用主要是拦泥滞流和护床固坡。

(二)排导工程

主要用于下游的洪积扇上,目的是防止泥石流漫流改道。减小冲刷和淤积的破坏以保护附近的居民点、工矿点和交通线路。

排导工程主要包括排导沟、渡槽、急流槽、导流堤、排洪道等。

(三)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是泥石流的治本措施。其措施包括平整山坡、植树造林,保护植被等,维持较优化的生态平衡

可能诱发泥石流的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合理开挖:修建铁路、公路、水渠以及其它工程建筑的不合理开挖。

有些泥石流就是在修建公路、水渠、铁路以及其它建筑活动,破坏了山坡表面而形成的。如云南省东川至昆明公路的老干沟,因修公路及水渠,使山体破坏,加之1966年犀牛山地震又形成崩塌、滑坡,致使泥石流更加严重。又如香港多年来修建了许多大型工程和地面建筑,几乎每个工程都要劈山填海或填方,才能获得合适的建筑场地。1972年一次暴雨,使正在施工的挖掘工程现场120人死于滑坡造成的泥石流。

(2)不合理的弃土、弃渣、采石

这种行为形成的泥石流的事例很多。如四川省冕宁县泸沽铁矿汉罗沟,因不合理堆放弃土、矿渣,1972年一场大雨暴发了矿山泥石流,冲出松散固体物质约lO万立方米,淤埋成昆铁路300米和喜(德)-西(昌)公路250米,中断行车,给交通运输带来严重损失。又如甘川公路西水附近,1973年冬在沿公路的沟内开采石料,1974年7月18日发生泥石流,使15座桥涵淤塞。

(3)滥伐乱垦

滥伐乱垦会使植被消失,山坡失去保护、土体疏松、冲沟发育,大大加重水土流失,进而山坡的稳定性被破坏,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结果就很容易产生泥石流。例如甘肃省白龙江中游现在是我国著名的泥石流多发区。而在一千多年前,那里竹树茂密、山清水秀,后因伐木烧炭,烧山开荒,森林被破环,才造成泥石流泛滥。又如甘川公路石坳子沟山上大耳头,原是森林区,因毁林开荒,1976年发生泥石流毁坏了下游村庄、公路,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当地群众说:“山上开亩荒,山下冲个光”。

3.6地球表面的板块

[教学目标]

1、能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论点,并能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地球上某些现象发生的原因。

2、通过了解“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理论”的形成过程,初步领悟假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

3、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推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4、分析地壳变动和板块运动的关系,并能通过练习,总结前一节课所学习的火山、地震的

分布和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1、从宏观上了解地壳运动的规律;地壳变动发生的原因。

2、分析地壳变动和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大陆漂移说:魏格纳

出示:非洲大陆与南美大陆图片,学生观察有什么发现。(培养学生的洞察能力)

讲述: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魏格纳在他30岁那一年,有一天他意外地发现大西洋两岸轮廓竟是如此的相对应,是偶然的巧合,还是非洲大陆曾经与南美大陆是一个整体,后来因为其他原因破裂漂移分开的呢?

演示:用实验器材做出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的模型,进行现场拼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阅读:书本材料---从此以后他就开始致力于寻找地壳变动的原因,1915年魏格纳依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和其他大陆漂移的证据,创立了解释地壳变动的全球构造理论—大陆漂移说。

内容:大陆漂移说的主要观点:全球的陆地在2亿年前还是彼此相连的一个整体,后来由于受到力的作用,才不不断分离并漂移到现在的位置。

解释: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说是属于假说,没有得到事实的证据,到了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我玩学等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二)板块构造学说:

出示:六大板块示意图,在根据教学板块摸具6个粘在黑板上,进行讲解。

交流:原来地球表面的岩石圈像是一整块拼好的七巧板,共有六块,每块叫做板块。

六大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然后这六大板块(岩石圈)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而成现在的样子。

解释: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的存在和意义。

观察:我国处于哪个板块构造上?---我国位于亚欧板块。

观点:板块构造学说: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这些板块“漂移”在软流层上,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

提问:如果两个板块相撞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建立假设和实验探究)

让学生们利用两本书做一次碰撞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凸起”。

板块的碰撞形成巨大的山脉。

举例:喜马拉雅山目前每年都在上升,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喜马拉雅山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印度洋板块仍不断在向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和俯冲)使喜马拉雅山上升。现在发现仍以每年0.33到1.27厘米的速度在上升。提问:板块的张裂会形成什么地形呢?

实验:模拟板块张裂实验,发现什么现象?断裂后:“凹陷”。

板块的张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

举例: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图片展示)

总结: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地壳变动的最主要原因。

解释:为什么火山和地震的主要分布地区很相似,都是在板块交界的地方呢?

在板块与板块之间容易发生火山地震(地质活动频繁)

寻找:事例---比如大洋中海岭(夏威夷群岛、大西洋中的冰岛),日本、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雅鲁藏布江。

三、结课:学生谈感受和质疑,老师总结两种学说的观点和联系以及意义所在。

布置作业:

1、必做:作业本,课后练习,复习。

2、选做:查找更详细的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在自然界中体现和支持。

3.7地形与地形图

[教学目标]

1.掌握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了解各类型的基本特征

2.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原理,能判读等高线地形图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五种地形类型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难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教学过程]

一、地形类型及其特征

师生交流谈话:同学们,你们一定去过许多地方旅游,你们一定为祖国的山河壮丽而感到自豪,被秀丽多姿的美景而吸引。

播放《祖国山河》录象片段

②平原和高原有何异同?

二、等高地形图绘制原理

什么是等高线,怎样用等高线表示地貌呢?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以一座有两个山头的小山为例来论述(如图)。出示课件:《等高线的原理和特征》

要比较地面各点的高低,需要有一个共同的高程起算

基准面。我国采用青岛验潮站1952-1979年潮汐观测资料

计算的平均海水面为新的高程基准面。大范围的高程基准面

是曲面,但小面积的高程基准面可以视为平面。在这种情况

下,我们设想用许多平行于这个高程基准面且间隔相等的平

面(图2-34)去横截这座小山,则小山的表面便现出一条

一条弯曲的闭合截口线。因同一条截口线位于同一水平面

(等高面)上,故同一截线上任何一点到高程基准面的垂直

距离(绝对高程)是相等的,因此,这种曲线就叫等高线(或

把等高线想象为平均海水面变化时水涯线的痕迹),也就是说,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的连线。将这些地面上的等高线垂直投影到高程基准面上,则基准面上便呈现出表示小山的一圈套一圈的等高线图形,将基准面上的等高线依地形图的比例尺缩绘到图纸上,则得到地形图上表示小山的一圈套一圈的等高线图形。地形图就是根据这个原理来表示地貌的。

三、等高线地形图及判读

1.播放动画片:

使学生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原理及绘制方法(见课件:《等高线的绘制原理》

2.掌握等高线的基本知识,学会判读地形图

①展示等高线地形图实例(挂图)

②介绍等高线基本知识(见课件,内容如下)

四、练习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参看课件:《练习》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物质的构成 教案

第1节物质的构成 一、目标导航 1.让学生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让学生确认分子比细胞小得多; 3.确认不同的物质,分子的大小并不相同。 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使学生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并能列举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的现象。 通过学习,知道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比固体和液体之间的空隙大得多。 了解扩散现象。 让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发现知识,在做中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探究精神;确认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生扩散,能列举反映固体、液体、气体扩散的现象和事实,能用分子的运动解释扩散现象。理解扩散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能叙述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的关系。 二、要点扫描 《物质的构成》这一节课比较抽象,讲的是物质构成的微观领域,比如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之间有空隙;分子处于不停地运动之中以及物态变化的微观解释。要讲好这一节课,关键是要化抽象为具体,做好各种演示实验。让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发现知识,在做中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探究精神。 《物质的构成》是初中科学7年级第4章第1节的内容,讲的是物质构成的微观领域,比如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之间有空隙;分子处于不停地运动之中以及物态变化的微观解释。要讲好这一节课,关键是要化抽象为具体,做好各种演示实验。 在讲“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时,要从观察方型蔗糖、观察碾碎的蔗糖到观察糖水,来引出蔗糖分子,并且强调分子只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很小,要通过比喻的方法告诉学生。 “分子之间有空隙”,要做好主实验和辅助实验。酒精和水的混合实验要用有刻度的小试管,比如50毫升水和50毫升红色酒精混合后的体积会明显小于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黄豆和芝麻的辅助实验很明显,要用黑芝麻。

初一科学教案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一节科学在我们身边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 律的一门学科。 2、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进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3、科学技术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也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 第二节实验和观察 1、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 2、在很多情况下,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作出可 靠的判断。因此我们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2、在科学 研究中我们还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范围。试管:做化学反应的容器;试管夹:夹持 试管;试管架:放置试管;酒精灯:加热; 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停表:测量时间;托盘天平:测量 质量;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引流;药匙:取粉末状固体;烧杯:配制溶液。 第三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一、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二、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国际主单位:米(m) 1米(m)=101分米(dm)=102厘米(cm)=103毫米(mm) 10千米(km)=1米(m)=10毫米(mm)=10微米(um)= 10纳米(nm)=10埃(?) 2、常用测量长度的工具:刻度尺 (1)、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要求 选择不同的刻度尺): a.使用前:先观察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测量范围(量程):计量器具所能够测量的最小尺寸与最大尺寸之间的范围被称作该测量器具的测量范围。 最小刻度值(分度值):测量工具上面任意两个最近的刻度线表示的数量差值 b.使用时要做到: ①选对:不同的刻度尺分度值不同,精确程度也不同,不同的测量 对象选择不同的刻度尺;②放对: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线紧靠被测物,放正。若零刻度线已磨损,则应选另一刻度线为测量起点;③看对:视线与刻度面垂直,不 能斜视;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套)

1 玩具里的科学 教学目标 1、会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通过改进或设计新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体验玩玩具的乐趣。 3、知道各种玩具有大小、形状、颜色等不同特征,并会用合适的方式加以描述。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通过玩玩具,用感官观察物体的外部特征,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够满足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体验探究的乐趣。初步感受玩具里面有科学,科学并不神秘,我们也能研究科学。 教学准备学生各自准备一些玩具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周围有很多动物和植物,谁能说一说通过课前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 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观察研究动植物 我们想知道动植物的某些特点,应怎样观察? 分组讨论:这些方法都很好,下面就用你们的方法观察自己带的动植物。观察时注意要采用的方法。不要损伤它们,还要注意安全。比一比看哪一组观察的最仔细,发现最多。 小组活动,学生汇报。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还知道哪些动植物?让我们互相交流一下。 活动二:给动植物分类 1、谈话: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动植物,按照一定的标准把这些动植物分一分类好吗?比一比,看谁的分半多。 2、学生分类活动。(根据用途分类;生长环境分类;生活习性分类;身体颜色…… 3、分类有什么好处? 学生讨论。 全班交流,师总结: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分类时,首先要确定一定的标准,如分类动物可以按“天上、陆地、水中”,也可以按“两条腿、四条腿”,还可以按”哺乳,……“等,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分类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 4、提出问题 关于动物、植物你们有什么问题?(生提问) 5、自由活动。 三、课堂评价 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表现如何?对自己满意吗? 四、拓展活动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分类,并想一想是怎样分类的。

初中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2.2细胞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细胞发现的过程; 2.掌握细胞学说的内容; 3.知道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及功能的基本单位; 4.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 5.识别动植物细胞; 2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但对于细胞如何维持正常的生活、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些微观的话题,学生一时难以理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动植物的细胞的结构和各结构对应的功能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建立起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理念。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 动植物细胞的区别; 教学难点: 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故事开篇】从前有座山,山中有座庙,庙里有个小和尚很爱思考科学的问题。那么现在他有几个科学的问题请同学们帮忙解答一下。他看到身边的石头、树木、还有他这个人,他就在想三者石头、树、人有什么区别? 【学生可能回答】石头是非生物,树和人是生物,树是植物,人是动物··· 【教师升华问题】那么请你说出生物有哪些特征。 【学生回答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 【教师总结】我们能够用生物的特征来区别生物与非生物 【教师继续提问】人是动物,树是植物,那么动物和植物形态各异,但是它们所表现出来生命活动的特征都大同小异。为什么千差万别的生物会表现出相似的生命活动特征呢? 【教师提示】我们可以从结构上思考来下动物和植物有什么共同的联系。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动物和植物属于生物,生物基本特征中的一点:具有严谨的结构,一般都有构成。 活动2【讲授】2、深入学习探索新知 【教师导入】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的学习——细胞,首先是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 【教师讲解】人类很早之前就对动物和植物进行观察和研究了。在十七世纪之前人们试图回答动物和植物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但是受到观察条件和工具的限制,研究主要集中在动植物的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活方式等方面。 【教师提问】同学们可以查阅下课文,最早用工具发现了细胞。 【教师结合多媒体讲解】1655年英国科学家胡克最先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了软木塞的切片,发现了蜂窝状的小室,并把它绘制成这张显微图,他把这些小室成为“细胞”,后来科学家们发现这些所谓的细胞其实只是细胞壁。 在胡克发现细胞后的两百年间,科学家用显微镜广泛观察和研究了各种生物。

小学三年级科学课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小学科学《水的净化》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净化水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向学生进行饮水卫生安全教育 教学重点 1,使学生了解掌握常见的净化水的方法 2,学会做澄清和过滤的实验 教学难点 学做过滤的实验 课前准备 混浊的水,明矾,铁架台,漏斗,烧杯,过滤纸,玻璃棒等 擦布 计划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大家都知道水有什么性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引用的水基本都能达到刚才大家所描述的水的样子,但自然界中所有的水都是这样吗(不是)这就需要我们对一些不清洁的水进行净化.(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净化水的知识 2,提问:你们以前自己有过净化水的经历和经验吗? 二学习新课 A..学习净化水的方法 1,出示一杯含各总杂质较多的混浊的水,提问:现在老师这里有一杯很脏的水,要想把这样一杯水净化干净,应该怎么做呢。 2,引出沉淀的概念。 刚才同学们说了许多办法,其中最合适的方法应该是先将这杯水静止地放在一旁,让里面比较的大的,不容易溶解的物质沉下去,这样的方法叫做——沉淀,也叫澄清。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加入一种叫做明矾的物质,可以提高沉淀的速度,下面,大家分组试一试。 3,谈话:刚才,各种同学都对杯中的水进行了沉淀,现在请大家看看杯子里的水干净了吗?下面,老师再教大家一种净化方法,它可以将水中极细小的颗粒净化掉。4,过滤实验。边示范,边讲解过滤实验的要领.

最新整理初中科学教案浙教版七年级

科学上册《科学 测量》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科学测量》教案 教学课题: 1.4科学测量(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长度的概念及长度的单位;了解长度的测量工具及正确选择刻度尺。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培养学生估测能力和正确细致的实验习惯,提高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 教学 重难点: 正确使用刻度尺。 使用刻度尺时做到选、放、看、读、记、五正确。 微小物体的测量 教学辅助:

米尺,木块,最小刻度为厘米的甲刻度尺,最小刻度为毫米的乙刻度尺(以上学生、教师每人各一套),皮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投影片,录像片。 教学设 计思想: 长度的测量这部分基本的技能学生非常熟悉,但如果从科学的要求上来看,学生掌握不科学也不系统。本节课旨在从科学的角度更加精细、标准的来学习长度的测量,将学生生活中的技能上升到科学的高度。另外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特殊的测量方法以及单位的换算,特别是单位的换算和科学计数法是学生比较薄弱的环节,教学中一定将这部分知识落实。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随堂记录 3分钟 新课引入 学生估计并测量,对比自己的估计是否准确。 让学生估计教室的门窗、书本等的长度 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也能真正体会测量的重要性。 2分钟 测量的定义

学生倾听、思考并理解速记 提出问题:什么叫测量? 学生不知道测量是一个比较的过程。 20分钟 单位的换算,科学计数法。 学生倾听并进行练习 教师讲授 单位的换算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要学生比较熟练的掌握还需进一步的练习。过程中学生表现的比较好。 13分钟 测量工具的使用 学生根据老师讲解进行练习使用刻度尺 老师巡视并及时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错误。 学生对读数和记数还有一定的困难。 2分钟 课堂小结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小结 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学生基本能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教学日志与反思 总体感觉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蚕长大了》教案

教科版三下第二单元第3课《蚕长大了》教学设计

房里的丝更多了。 介绍幼虫:幼虫是动物个体发有中颇具形态和生理特点并有胚胎性质的发育阶段;一般具有暂时性专有器官成构造、以适应其生活方式的需要,但在直接发育形式下的幼体则无此情形。通俗来讲就是“幼虫小时候”。 用放大镜观察蚕的幼虫和它的食物。 1.观察蚕的幼虫。 分析:蚕的外形是圆筒状,分头、胸、腹三部分。头小,两侧各分布着6只黑褐色的单眼,下方有咀嚼式口器,下唇中间有1小孔,为吐丝孔。胸部由3个体节组成,各有1对胸足。腹部由10个体节组成,第3、4、5、6节各有1对腹足,为蚕的运动器官。第13节有1对尾足,可用来挟持他物,并固着身体。第11节背面有一尖形肉质突起,称为尾角。尾角能平衡蚕体内的水压,使蚕前后水压保持相同,利于蚕的生长发育。在胸部第1节和腹部前8节每节两侧各生有1个黑点,是气门,是蚕的呼吸器官。 2.观察蚕的幼虫。 结论:蚕的幼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每部分都有重要的器官,腹部有10个体节。 播放观察蚕的幼虫、观察蚕宝宝的身体特征视频资料。 观察蚕的食物。 蚕的口器与蚊子的刺吸式口器不同,属于咀嚼式口器,非常适于咀嚼桑叶。进食时,使用胸足协助口器把持桑叶,由上到下学生分小 组观察, 汇报交 流,猜测 及查阅相 关资料并 回答。 帮助学生 了解蚕幼 虫的外部 特征,还 要有意识 地培养学 生养成细 致观察的 习惯,提 升观察研 究动物外 部形态特 征的能 力。

温度是24~25℃,相对湿度是75%左右。蚕盒要放在阴凉通风的位置,发现病蚕或者死蚕要及时剔除,以免蚕病蔓延。 拓展:观察蚕吐丝的过程,用图画记录下来。 1.观察蚕的蜕皮。 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蚕蜕皮前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从蚁蚕到吐丝结茧,蚕共需要蜕四次皮。 ①蚕宝宝开始蜕皮了,头部的皮已开,向后缩。 ②整个头部的皮向后缩,胸足已露出来。 ③头部和胸部的皮已全部蜕下,并缩至腹部处。 ④皮已蜕至最后一对腹足处。 ⑤蚕宝宝的旧皮已蜕至尾足的后面。 ⑥蚕宝宝蜕下的旧皮。 蚕刚开始蜕皮时,身体两侧的气孔部位出现黑线,并随着蜕下的皮逐渐消失。蜕皮的顺序有时是先把口器上的皮蜕下来,接着从头到尾地蜕,有时是先从头到尾地蜕完后再蜕口器上的皮。蜕皮后的蚕身更白,足明显变大。播放蚕宝宝脱皮全过程视频资料。 观察蚕吐丝。蚕到了5龄末期(蜕皮四次以后的5~8天),就 逐渐体现出老熟的特征:先是排出的粪便由硬变软,由墨绿色变成叶绿色,在吐丝前会排泄出像水一样的排泄物;食欲减退,食量下降;前部消化管空虚,胸部呈透明状;继而完全停食,体躯缩短,腹部也趋向透明,蚕体头、胸部昂起,口吐丝缕,上下左右摆动寻找营茧场所,此时的蚕称为熟蚕或适熟蚕。熟蚕不进食,并且它的身体发黄发亮后,就要开始吐丝了。 在蚕房中搭些小架子,或用纸做一些小格子,为蚕宝宝结茧做准备。一旦发现蚕成熟了,就可以把它们放在架子或格子房上;如果没有架子或格子房,蚕也会在盒子的角落里结茧。 观察蚕吐丝的过程。用图画记录下来。学生猜 测、交流 回答。 学生继续 进行观察 和记录。 为蚕结茧 做准备及 观察蚕吐 丝的过 程。我们 将继续为 蚕的生长 发育做好 积极准 备,并及 时将观察 到的内容 记录下 来。当然, 我们也可 以像观察 蚕这样去 观察饲养 生活中的 其他小动 物。

新苏教版(新教材)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教案 第四单元 全部教案

12.河流与湖泊 【教材分析】 《河流与湖泊》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资源》的起始课,地球为人类生存提供各种自然资源,水资源就是其中的一种。地球表面有由各种水体组成的水圈,河流和湖泊水仅仅是地球上水资源的一种存在形式。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地球上的水资源可能有浅显的认识,但地球上的海陆分布状况,以及陆地上有不同类型的水体可能没有系统的认识。本单元主要使学生初步建立科学的宇宙观和自然观,以及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地球陆地表面有河流、湖泊等水体类型 2.简要说明陆地上有不同类型的水体,初步了解地球上水的基本状况 科学探究: 1.在教师引导下,能观察和比较河流与湖泊的不同 2.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模拟河流与湖泊的形成 科学态度: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河流与湖泊形成的探究兴趣 2.增强学生对河流及其周围的环境的保护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 2.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 能够描述并比较河流和湖泊的特征。 【教学难点】 做河流和湖泊形成的模拟实验并试着解释所看到的现象。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PPT,视频 学生材料:彩泥、装水的塑料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课题 1.师:同学们,大家都喜欢旅游吗?生回答。我们国家有很多名山大川,河流湖泊,这几个地方大家去过吗?生回答。这节课老师先带领大家领略一下这几处的风光,在欣赏的过程中,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播放视频) 师:看完后,你发现了什么?生:非常美丽,都有水存在. 师:大家看的非常仔细。水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在地球各处,河流水与湖泊水就是水存在的一种形式。那么,河流与湖泊到底蕴含着什么秘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河流与湖泊。(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自身生活经验入手或者通过仔细的观察,发现生活中河流与湖泊的存在,引出课题] 二、交流见过的河流与湖泊,分析两者的特点,并比较河流、湖泊、池塘和水库的不同1.师:说一说,你居住的地方有河流和湖泊吗? 生回答:瘦西湖、高邮湖、邵伯湖、大运河、小秦淮河、凤凰岛、玉带河…… 2.师:你见过的河流和湖泊是什么样子的? 生回答:河流一般是弯弯曲曲的,水是沿着狭长的凹地从高处向低处流动;湖泊的水一般比较平静,水是蓄积在洼地里的。 3.那你能不能试着用简图来表示河流与湖泊?完成记录单。小组选定代表展示与汇报。4.师总结:大家画的不错。我们国家的河流与湖泊有怎样的分布情况呢?地图上,通常用蓝色的细线表示河流,有长有短。湖泊通常是蓝色的闭合图形,大小不一,形状同湖泊实际形状相同。 5.师:除了河流和湖泊你身边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储水?生回答:池塘、水库、小溪……6.它们有什么不同呢?生:蓄水量不同,面积不同,形状不同,功能不同…… 7.师:谁能从这三个方面具体说说,出示PPT。总结:在我们地球上,河流与湖泊并不都是天然形成的,还有些是人工建造的,如京杭大运河,瘦西湖等。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经验,拓展学生的视野,扩大对水资源的认识。] 三、模拟河流和湖泊的形成 1.师:那么自然界的河流和湖泊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生:降雨,水 2.这些只是大家的猜测,要想得出科学的结论,我们还需要进行实地考察,搜集证据。科学

七年级下科学教案

龙文教育学科老师个性化教案教师学生姓名上课日期 学科科学年级教材版本华师大学案主题授课时段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 教学重点、 难点 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第三章阳光 1、运动会上进行跑步比赛,为使计时准确,计时员应在____________ A、听到发令枪响时即开始计时 B、看到运动员起跑时即开始计时 C、看到发令枪冒烟时即开始计时 D、看到发令枪的烟散开始即开始计时 1、受到下列电磁波辐射时人体最能感到热的是____________ A、红外线 B、紫外线 C、可见光 D、X射线 3.一位在北京剧场里看演出的观众,坐在离演奏者30米远处。另一位在上海的观众,坐在家里的电视机前看同一演出。北京与上海相距1460千米,哪位观众先听到演奏声?(电视靠无线电波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4.下列电器中利用了红外线的是____________ A、微波炉 B、消毒柜 C、电视机 D、电冰箱 5.在海边游泳时,对人的皮肤伤害最大的是____________ A、红外线 B、紫外线 C、可见光 D、X射线 6.下列关于空中出现彩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_ A、彩虹一定是弧形 B、彩虹的外侧是红色,内侧是紫色 C、彩虹的外侧是紫色,内侧是红色 D、彩虹会在雨后的天空中出现 7、我国古代有句成语:“坐井观天,所见甚小。”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图(课本P78)取两个大小相同的甲、乙锥形瓶,甲瓶的外壁用烟熏黑。在两个瓶中注入质量和初始温度和质量都相同的水,用带有温度计插孔的瓶盖盖紧、,再在两个瓶中分别插入一支温度计,舞蹈家的玻璃泡要浸没在水中。然后用发光的电灯对这两个锥形瓶照射: (1)在这个实验中,还必须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2)照射一段时间后,你可能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此,你将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秒内光在真空中通过的距离是____________米。 10、红外线取暖气,主要是利用红外线的____________来工作的。 11、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们常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保证隧道方向不出偏差,这是应用激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工作的。 12、光线从空气进入某种液体,它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_ A、增大 B、减小 C、保持不变 D、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 13、在阳光的照射下,沙漠中的物体最烫手的是____________ A、植物 B、浅色的子 C、动物 D、黑色石头 14、下列属于光源的物体是____________ A、月亮 B、放映电影时的银幕 C、流星 D、放电视时的荧光屏 15、下列现象中,不能证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是____________ A、月食 B、小孔成像 C、水中出现的倒影 D、人在光照射下有影子 16、下列事例中用到光的志向传播规律的是____________ A、用两只眼睛确定物体的位置 B、住房装修设计时测量房屋的长宽高 C、射击时瞄准 D、岸上确定水中鱼的位置 17、下面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一个光源只能发出一条光线 B、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C、光线是用来表示光传播途径的直线 D、光线是用来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 18、光在下列物质中,传播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 A、玻璃 B、水 C、真空 D、空气 19、买早点时透过炉子上方看前面的物体在晃动,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可以解释。 20、下列各种光不属于复色光的是____________

最新整理初中科学教案七年级科学教

学反思七年级科学教学反思 担任七年级科学教学工作半年来,在不断地摸索和学习中进行教学。认真回顾这一年的教学工作,现对自己的观点和做法进行重新思考,将反思所得总结如下: 第一,摒弃旧的教学观念,建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改变了自己在以往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角角色:将要讲述的内容为自己编好“剧本”,然后自己在讲坛上尽情演绎,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现在是给学生编好“剧本”,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当主角,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演绎,自主、合作地获取知识。 第二,教师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要让学生演好主角的角色就必须为学生设计好适合学生演绎的剧本。因些,本人认真钻研教材,为集体备课和学习材料的设计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三、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课标努力提倡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差异,要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别,不挖苦、不讥讽,相反在问题情境的设置、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中,都要尽可能让全体学生能主动参与,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或有能者有大作为,小能者有小作为的练习。如在七年级第二学期,学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后要求学生完成一些给出方程编写联系实际的应用题,并让学生交流评议,这样有能者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理解不深者也可以仿照例题的背景通过借鉴书本完成。 第四、在课堂教学上突出了精讲巧练,做到堂上批改辅导和及时的反馈。新学生的数学层次参差,有针对性的辅导还不完善。另学生学习的参与度还可以提高,体现在小组讨论、新知识的举例交流等合作学习,今后还可适当增加。七年级的学生学习方法较单一,可加强学法的指导。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1 玩具里的科学 课时1 教学目标 1、会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通过改进或设计新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体验玩玩具的乐趣。 3、知道各种玩具有大小、形状、颜色等不同特征,并会用合适的方式加以描述。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通过玩玩具,用感官观察物体的外部特征,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够满足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体验探究的乐趣。初步感受玩具里面有科学,科学并不神秘,我们也能研究科学。 教学准备学生各自准备一些玩具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周围有很多动物和植物,谁能说一说通过课前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 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观察研究动植物 我们想知道动植物的某些特点,应怎样观察? 分组讨论:这些方法都很好,下面就用你们的方法观察自己带的动植物。观察时注意要采用的方法。不要损伤它们,还要注意安全。比一比看哪一组观察的最仔细,发现最多。 小组活动,学生汇报。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还知道哪些动植物?让我们互相交流一下。 活动二:给动植物分类 1、谈话: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动植物,按照一定的标准把这些动植物分一分类好吗?比一比,看谁的分半多。 2、学生分类活动。(根据用途分类;生长环境分类;生活习性分类;身体颜色…… 3、分类有什么好处? 学生讨论。 全班交流,师总结: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分类时,首先要确定一定的标准,如分类动物可以按“天上、陆地、水中”,也可以按“两条腿、四条腿”,还可以按”哺乳,……“等,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分类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 4、提出问题 关于动物、植物你们有什么问题?(生提问) 5、自由活动。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教案集

七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 教学目标:1、知道科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知道科学的发现可以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入手。 2、熟悉科学实验室里的常用仪器 重点难点:如何鼓励学生观察、思索身边的自然现象,引导他们自觉地提出疑问,激发探究的兴趣,形成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1. 什么是《科学》? 广袤的宇宙、神奇的生物、形形色色的物质,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界。我们就生活在这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那里有无数奇妙的现象,并且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都在发生变化。这些自然现象是怎样发生的?又将怎样变化?《科学》就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对各种疑问找出答案的学问。 2. 科学离我们很远吗? 你一定知道牛顿由一个苹果的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由观察沸腾的水顶起壶盖而发明蒸汽机的故事。他们都是从研究身边的问题着手,最终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 二、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科学技术带给世界哪些改变? 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对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但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我们在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推动技术进步的同时,更要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1)介绍先进的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1交通工具的变化 ○2通讯方式、工具的变化 ○3家用电器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4登月,探索海底、地球内部 讨论:科学技术还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2)先进的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1给人类带来的好处:火箭使人类认识了地球以为的世界。 ○2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与火箭相同原理的导弹等却摧毁着我们的文明。

1小学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优秀教案全套

1.种子发芽了 【教材分析】 《种子发芽了》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本单元课程内容属于“生命科学领域”中年段要求。四课内容按照自然顺序编排:从播种到收获,从发芽到结果,依次展开对植物生命过程的观察与记录,对植物各部分形态和功能进行观察与探究。 本课首先介绍种子的多样性;然后共同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时间关系,本课将种子发芽的过程研究放在课外,使学生可以将课堂继续下去,在生活中继续进行科学探究。【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种下了西红柿和黄瓜种子,观察一周后有的发芽、有的没发芽的情况会自然而然引起学生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兴趣。在学生的前概念里很多人认为阳光也是种子萌发必备条件。由此可见,学生对种子萌发的条件也会有前概念的模糊,学生的判断容易出错,需要继续探究。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能够收集不同植物的种子,了解到种子形态的多样性。 2.知道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是种子能否萌发的基本条件。 科学探究: 1.能够理解种子萌发实验的设计,并初步认识种子萌发的条件。 科学态度: 1.珍爱生命,意识到植物种子的价值,种子萌发的意义。 【教学重点】 能够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教学难点】 做好探究种子萌发条件探究的实验。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蚕豆种子、苹果种子、松子、冬瓜、红枣种子、广口带盖的瓶子(6个)、水、纸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一起种下了西红柿和黄瓜种子,几天过去了,你们的种子发芽了吗?生:交流种植后的现象。 师:黄瓜种子很多都发芽了,很棒,发芽后隔断时间要记得浇水哦。西红柿的种子还没发芽,不要着急哦,过几天可能就发芽了呢!孩子们每天都要观察哦。 二、认识种子多样性 1.师:老师之前让大家带来一些其他的种子,你们带来了哪些种子呢? 生:介绍带的种子。 师:看来种子有很多种哦,老师也带来一种种子,你们猜猜看? 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这个白胖子。 生:猜测,花生。 师:你真聪明!找一找,花生的种子在哪里? 生:捏开,花生米是种子。 师:你们说的很对。 2.师:这有很多不同的植物,你认识它们吗? 生:蚕豆,苹果,红松,冬瓜,红枣。 师:它们的种子在哪里? 生:蚕豆:拨开豆荚里面的豆子就是蚕豆种子;苹果:吃掉苹果,里面的黑色的籽儿就是苹果种子;红松:松塔里面的松子就是红松的种子;冬瓜:去掉冬瓜瓤,里面的就是冬瓜的种子;红枣:吃掉枣,里面的枣核就是种子。 师:你们找的很准确,一般我们把籽儿、核儿、仁儿、豆儿等叫它的种子。 3.师:植物的种子有很多种,它们各有各的特点。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研究种子的特点呢?生:大小、颜色、软硬、表面...... 师:从这些方面观察,蚕豆,苹果,红松,冬瓜,红枣种子都具备什么特点呢? 生:蚕豆:类似人脚的扁平状、表面平整、前端有小黑点;苹果:扁水滴形、前端尖细、黑褐色、表面平整;红松:一头大一头小、种皮坚硬;冬瓜:卵形、白色或淡黄色、扁平;红枣种子:两头尖、中间大、黄色、种皮坚硬、凹凸起伏大。 4.师:(出示玉米)你们已经认识了这些种子的特点,接下来请找一找,玉米的种子在哪里?生:猜测玉米粒是种子。

七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七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篇一:浙教版_七年级上册科学_新版教案(第四章)】 第一节物质的构成 【教学目标】 1、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确认分子比细胞小得多。 2、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能列举反映分子之间有空隙的现象。 3、了解扩散现象,确认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生扩散,能列举反映固体、液体、气体扩散的现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科学方法。【重点难点】 分子概念的形成和分子的基本性质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对分子涵义 的理解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因为分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只能通 过某些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日常生活现象的分析来诱发学生的想象, 建立分子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方糖,糖粉,水,酒精,空气清新剂,烧杯三个,量筒二个,胶头滴管一个,玻璃棒一根,放大镜一个,一次性针筒二个。(以上器材每个实验组一套) 【教学过程】 [引入]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细胞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 请你以植物为例,说明细胞是不是可以再进行分解?(细胞壁、细 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等。) 如果我们对甘蔗进行压榨,可以从中榨出甘蔗汁。然后又可以将甘 蔗汁分离成蔗糖和水。甘蔗汁来自哪?这个事实能为我们认识细胞 提供什么信息?(甘蔗汁是含有蔗糖和水等物质,说明细胞含有多 种的物质。) (该问题需要老师引导) 那么,存在于甘蔗细胞内的糖和水等物质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课堂小实验]课本中观察蔗糖实验 用放大镜观察方糖或糖粉,你看到了什么?(蔗糖小颗粒) 这些蔗糖小颗粒是否可以再分?(有的说可以,有的可能会说不可以) 可以从糖是甜的,糖水也是甜的引入到蔗糖在水中是以一种称为分 子的微粒存在。分子这种微粒是很小的。 [新课]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教学目标:l知识与技能:1.了解并解释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能说出声源的概念;2.了解声音传播的途径,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3.知道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4.知道声音在不同的介质和温度下传播快慢不同,并能进行判断与比较;5.知道回音的产生原理,能够利用声波反射原理进行距离计算;l过程与方法:1.通过利用小物体发声活动,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出声音的产生原理;2.通过实验现象,推测总结出声音传播的条件;3.通过类比水波的方法,建立声波模型,生动形象地认识声音是以疏密相间的波传播;4.通过自学的方式,读图了解影响声音传播快慢的因素; 5.通过习题的练习,独立思考,提炼利用声波反射原理进行距离计算的方法;l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树立辩证的观念和批判的精神;2.通过学习,培养图片分析能力,树立良好的科学习惯;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和互相帮助的精神;l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能利用声音的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重点: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难点:能够利用声波反射原理进行距离计算;教学准备:PPT、水缸、2个铁块、电铃装置、土电话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聆听]各种声音[引入]各种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又是如何传播的呢?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板书:2.2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原因[活动]你能利用身边的物使它们发出声音吗?T:你发现正在发声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吗?按住后出现什么现象?S: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按住后声音就没了。T:这说明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呢?[小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体验]声带的振动发声[观察]《音叉振动》,我们听

小学三年级科学课教案精选【三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课教案精选【三篇】【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实行预测并用对比实验实行验证; 理解公平实验,为保证公平,需要保持除变量之外的其他条件相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到公开的、民主的讨论有助于辨识实验的准确性; 小组内分工合作对展开实验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重点】简单设计对比实验,描述并简单解释液体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影响。 【教学难点】设计对比实验,理解公平实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教学准备】 给每组的材料:1小杯水、1小杯油、1小杯洗洁精、1块玻璃、3 个滴管(或吸管或塑料勺)、一张实验记录表。 给每个学生的材料:一张维恩图。 【教学过程】 一、设计流动比赛 1、回顾上节课学习的主要科学概念: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并展示上节课的维恩图) 水会流动,油会流动,它们流动的快慢一样吗? 2、其他液体也会流动。比如洗洁精,这也是一种液体。(师出示三种液体)这三种液体流动速度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你们推测,谁会流得更快一些?

3、有什么办法证明? 师引导:如果要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准确,实行一场公平的液体流动的比赛。 4、设计“流动比赛”的方案,小组内成员交流:怎样做才能保证流动比赛是公平的?哪个方法,为什么?讨论后确定一个比赛方法。 5、全班交流比赛方法,围绕“保证比赛的公平、可行”实行讨论,鼓励生生质疑,完善比赛规则。 二、实验、思考 1、请小组成员根据自己选择确定的方案实行流动比赛,并记录。(师要提示学生重复做几次实验) 2、全班交流,汇报,包括:一共实行了几次实验,实验的结果如何,每次实验的结果都相同吗,大概是什么原因导致实验结果不一致等。 3、思考:液体的流动快慢跟什么相关? 三、液体、固体比较 1、师让学生注重以板书的水和食用油的维恩图记录,明确水和油具有的共同特点,并思考洗洁精是否同样具有这些特点。 2、小结:三种液体的相同点,固体具有吗?固体和它们相比,有 哪些不同?师生讨论交流,完成固体和液体比较的维恩图记录。 3、讨论交流,对于“水是怎样一种液体”,我们又有了哪些新的理解?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集

浙教版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一节科学在我们身边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一门学科。 2、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进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3、科学技术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也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 第二节实验和观察 1、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 2、在很多情况下,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作出可靠的判断。因此我们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2、在科学研究中我们还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范围。 试管:做化学反应的容器; 试管夹:夹持试管; 试管架:放置试管; 酒精灯:加热; 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 停表:测量时间; 托盘天平:测量质量; 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电压表: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 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引流; 药匙:取粉末状固体; 烧杯:配制溶液。 第三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一、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二、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国际主单位:米(m) 1米(m)=101分米(dm)=102厘米(cm)=103毫米(mm) 10-3千米(km)=1米(m)=103毫米(mm)=106微米(um)=109纳米(nm)=1010埃(?) 2、常用测量长度的工具:刻度尺 (1)、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的刻度尺): a.使用前:先观察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测量范围(量程):计量器具所能够测量的最小尺寸与最大尺寸之间的范围被称作该测量器具的测量范围。最小刻度值(分度值):测量工具上面任意两个最近的刻度线表示的数量差值 b.使用时要做到: ①选对:不同的刻度尺分度值不同,精确程度也不同,不同的测量对象选择不同的刻度尺;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部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 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 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 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 用简单的词语记录观察的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 发展观察大树的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感受。在观察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观察的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对大树的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一些观察用的测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纸。 【教学过程】

一、引言 1.校园里、大路旁、山坡上……到处我们都能看到植物,同学们对校园里的植物最熟悉的是哪些呢? 2.就让我们从身边的熟悉植物——大树开始观察研究吧。 二、看照片上的大树 1.教师讲解:这是一幅梧桐树的照片,请大家仔细地看图,你能发现有关这株梧桐树的哪些特点?(你能发现几点?) 2.学生汇报:从图上看大树,我看到了什么?(要求仔细倾听,并大胆说出新的发现,同时区分哪些是真正从照片上获得的信息。) 三、回忆中的大树 1.教师引导:照片拍得很清楚,但是我们从照片上发现的东西并不多,那么生活中你曾经看到过的大树与这照片上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2.学生汇报:回忆我的大树,我曾经看到过什么? 3.教师激趣:同学们的汇报内容真丰富,有的内容大家都看见过,有的内容有人还从来没看见过,而有人可能从来都没真正看过一棵大树呢?是不是?想去仔仔细细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树吗? 4.学生交流:为什么想看真正的大树?(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会不会也有树瘤?是不是也有小动物?是不是还有其它东西?) 5.教师总结:这样带着目的去仔仔细细看大树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6.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我想观察什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集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教案集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一节科学在我们身边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一门学科。 2、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进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3、科学技术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也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 第二节实验和观察 1、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 2、在很多情况下,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作出可靠的判断。因此我们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2、在科学研究中我们还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范围。 试管:做化学反应的容器; 试管夹:夹持试管; 试管架:放置试管; 酒精灯:加热; 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 停表:测量时间; 托盘天平:测量质量; 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电压表: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 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引流;

药匙:取粉末状固体; 烧杯:配制溶液。 第三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一、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二、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国际主单位:米(m) 1米(m)=101分米(dm)=102厘米(cm)=103毫米(mm) 10-3千米(km)=1米(m)=103毫米(mm)=106微米(um)=109纳米(nm)=1010埃( ) 2、常用测量长度的工具:刻度尺 (1)、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的刻度尺): a.使用前:先观察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测量范围(量程):计量器具所能够测量的最小尺寸与最大尺寸之间的范围被称作该测量器具的测量范围。 最小刻度值(分度值):测量工具上面任意两个最近的刻度线表示的数量差值 b.使用时要做到: ①选对:不同的刻度尺分度值不同,精确程度也不同,不同的测量对象选择不同的刻度尺; ②放对: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线紧靠被测物,放正。若零刻度线已磨损,则应选另一刻度线为测量起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