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文学史冲刺讲义(二)

中国文学史冲刺讲义(二)

中国文学史冲刺讲义(二)
中国文学史冲刺讲义(二)

十六、杜甫

1 诗歌题材与体裁

1.1 纪实性古体

“诗史”的内涵:

一,具有史的认识价值。重要的历史事件,在他的诗里都有反映。——“以韵语记时事”(杨慎《升庵诗话》)

二,对于时代的反映,是通过真实的细节,提供具体生动的生活画面。

三,在画面中寄托浓厚的感情。把个人抒情与社会时事结合起来,通过个人的遭遇反映整个民族的命运。

1.2 抒情性近体

1.2.1开拓律诗的表现范围:身世之叹与忧时悯民;咏史;议论时事

1.2.2 律诗体制风格的创造性成就:律对精工而流畅自如;意境创造;组律;拗体。

2、杜诗风格风格多样化(“集古今之大成”)

2.1 沉郁顿挫

2.2 萧散婉丽

2006年论述:杜诗集大成的特点

2009年论述:杜甫《秋兴八首》之一赏析

李杜比较

风格

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严羽《沧浪诗话》

才超一代者,李也;体兼一代者,杜也。——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四

抒情方式

青莲能虚,工部能实。——袁宏道《答梅客生开府》

体裁擅长

太白笔力变化,极于歌行;少陵笔力变化,极于近体。——《诗薮?内编》卷四

十七、中唐古文运动

1,什么是“古文运动”。

中唐德宗贞元时期,由于韩愈的提倡,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影响也逐步扩大。改革的针对性,是骈体文。所谓改革,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内容上,要求明经载道,要求散文发挥政教作用;二是,从形式上,由骈体转向散体。韩愈的追随者,有李翱、皇甫湜等人,唐宪宗元和时期,又得到柳宗元的支持。总之,这是一次有目的、有理论主张,有广泛参与者并且有深远影响的文学革新,今人习惯上称为“古文运动”。

2,理论主张

2.1文以明道

2.2革新文体:重道也重文;复古而能变古

2.3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和文章的情感力量

韩愈

1议论文。感情激烈,笔力雄健,大气磅礴。

2杂文。自由随意。

3序文、祭文。强烈的抒情色彩。

4传记碑志。状物叙事、人物刻画有突出成就。

2005年简答:苏轼谓韩愈“文起八代之衰”,如何理解?

十八、唐传奇

1 名称

唐传奇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传奇”这个名称,可能起于晚唐裴铏的小说集《传奇》。后来成为这一类小说的统称。元代陶宗仪《辍耕录》:唐有传奇,宋有戏曲诨词小说,金有院本杂剧。他把传奇和小说、戏曲、院本、杂剧等名称并列,可见是把“传奇”作为一种文体的名称。

2 唐传奇的艺术成就

2.1小说观念:有意为小说。魏晋志怪小说,旨在证明“神道之不诬”(干宝《搜神记》);志人小说,重在记述事实。

2.2“意想”:虚构想像。包括虚构想像、情节曲折、人物刻画和语言文采等方面。

2.3“叙述宛转”:情节完整、曲折、精细。

2.4人物刻画:首先是能刻画出人物的个性,其次是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3.5文采华艳。叙述语言简洁明快,人物对话生动传神,善于用诗化的语言渲染情境。以上所说,也就是唐传奇与魏晋小说的区别。

十九、柳永

1 、体式:慢词。在词的体式上,大力创作慢词。一人创作了慢词87调125首,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

2、内容:世俗女性生活和情感;都市生活;自我抒情。在词的题材上,抒写羁旅行役之感,抒情个性化。

3、语言(审美趣味):通俗化。在审美趣味上,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充分运用了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和俚语。

4、手法:铺叙与白描。在表现手法上,创造性地运用了铺叙和白描的手法。

5、代表作:《雨霖铃》〔寒蝉凄切〕

二十、欧阳修散文

1 内容——内容充实,形式多样

现实针对性。历史与人生的哲思。

2 抒情性——叙事抒情议论相结合

议论文:深刻见解与感情色彩之融汇。

“记”:重在抒情。

3 文风

4 文体创新——对骈体文的改造

创造了文赋——对前代骈赋律赋进行了改造

革新了四六体——散体单行;少用典故,不求对偶。

5 语言——简洁流畅,平易自然

2006年简答:欧阳修散文艺术成就

二十一、苏轼

1 思想性格

三教合一的思想:儒道禅合一,儒学为根本,浸染佛道

乐观旷达的态度:坚毅、超然、平常心

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结合。

2 苏轼文

一、文学主张:文道并重文章艺术有独立价值;道泛指事物的规律

二、散文风格:自然——庄子雄放——孟子和纵横家

三、散文创作——宋代散文中成就最高的一家

议论文:史论、政论;杂说、书札、序跋。

叙事记游:叙事、抒情、说理结合。

赋:骈散并用,情景兼备,主客问答。

3 苏轼诗——北宋诗坛第一大家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苏轼《书吴道子画后》)

诗歌成就:全面性/兼容性

1、思想、情调

批判精神;哲理情思;雅致与风趣

2、艺术成就

2.1题材广泛

政治诗——现实感/历史感

写景诗——理趣(新意妙理,宋诗特点的集中体现)

理趣的形成:自然现象—上升为—哲理;人生感受—转化为—理性反思;艺术意象—表达出—诗中哲理

抒情诗——冷静、旷达

2.2 技巧——化境

比喻;用典;对仗

2.3 风格

兼收并蓄,刚柔相济。

3 苏轼词——词的革新家

1、词学观

1.1 文体观念:诗词一体

1.2 创作论:强调词体创作的个性化。

2、创作成就

2.1 开拓题材——扩大词境

怀古;记游;悼亡。——无事不可写,无意不可入

增强自我抒情性。豪情;哲理。

山水田园

2.2 风格创变:婉约——豪放

婉约柔美;豪迈奔放:《水调歌头》。

2.3 以诗为词(推进词律)

标题和小序——便于交待词的写作时地和创作缘起,丰富审美内涵。

偶尔不协音律——打破音律形式,把词从音乐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

2007年简答:陈师道《后山诗话》说“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

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苏轼的影响:人生与审美

影响后世的两种范式:人生态度、审美态度

二十二、江西诗派

1 江西诗派

时间背景:北宋末南宋初,江西

内容特色:一祖:取法杜甫的用典和格律

代表人物:三宗: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影响/意义:苏黄之后,宋诗的又一重要环节。一方面,它对于提高诗歌艺术性有一定贡献;另一方面,它也难免走上轻内容,重形式的道路。

2008年名词解释:江西诗派

2005年名词解释:江西诗派

2 黄庭坚

1 诗歌题材:文人趣味

2 艺术个性

对艺术个性的自觉追求;章法;修辞;声律。

山谷体/黄庭坚体:北宋黄庭坚追求在唐诗之外另辟蹊径整个诗歌创作贯穿了求新求变的精神,创作了“生新廉旱”的艺术风貌。具体表现包括,诗歌章法回旋曲折,决不平铺直叙,运用修辞手段,善于出奇制胜;炼字造句,务去陈言,力撰硬语,声律奇峭等几方面。黄诗风格鲜明,自成一体,在当时就被称为“山谷体”。

二十三、辛弃疾

1 词境的开拓

失路英雄的形象——对传统形象的开拓。辛以前出现了三种类型的抒情主人公,即红粉佳人,失意文士,苦闷志士。辛词增加了英雄形象。失意佳人的形象——对传统形象的沿革。失意佳人的形象是前三种形象(红粉佳人,失意文士,苦闷志士)的有机融合。

2 艺术成就

2.1意象的转换

唐五代词的意象主要来源于闺房绣户和青楼妓馆,至柳永、张先、王安石、苏轼而一变,他们开始创造出与文士日常生活、官场生活相关的意象和自然山水意象。至南渡词又一变,此时词中开始出现于民族苦难、社会现实生活相关的意象。稼轩词所创造的战争和军事活动意象,又使词的意象群出现了一次大的转换。

辛词意象特色:军事意象

意义:力度美、崇高美

2.2 以文为词和用典(经、史)“掉书袋”

2.3 多样的风格:刚柔、庄谐(刚柔相济、亦庄亦谐)

主导风格:

雄:情怀雄豪激烈,意象雄奇飞动,境界雄伟壮阔,语言雄健刚劲

不拘一格:沉郁、明快、激励、妩媚

辛派词人

二十四、关汉卿《窦娥冤》

1 《窦娥冤》的故事来源:东海孝妇

历史+现实——虚实相生

前代的故事传说,当代的切实感受。

2 元杂剧的体制特点

剧本的结构:一本四折加楔子

剧本的音乐:一人主唱,以宫调作为演奏形式

剧本的角色:末、旦、净、杂

3 《窦娥冤》的思想内容

窦娥的悲剧性格:孝顺、贞节与抗争统一

窦娥的反抗精神:

斥天责地:“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三桩奇愿:雪飞白练,六月降雪,亢旱三年。

结尾的局限性:

首先,鬼魂代为诉冤——鬼戏的一种,将现实的无奈托与浪漫

其次,父亲为之平凡——公案戏的特例,较包公形象有局限

4.《窦娥冤》的艺术成就

第一,窦娥形象:剧中人物形象生动。窦娥形象,是“孝女”和“节妇”的典型,刚开始逆来顺受,后来含冤受屈,最后终于感动了天地。

第二,本色行当:戏剧语言富有个性。语言曲尽人意,字字本色即不同人物,雅俗适宜。本色行当标志着杂剧(代言体叙述文学)的成熟:戏剧语言的性格化,汇聚多种语言之长。(谚语、俚俗语言、成语、口语——适应各阶层观众的口味)

第三,场上之曲:文本有鲜明的剧场性。首先,注意尽快“入戏”,吸引观众;其次,注意处理戏剧冲突的节奏,有张有弛;再次,善于设置悬念。

二十五、王实甫《西厢记》

一、《西厢记》体制题旨的创新

1.体制的创新

在结构上,元杂剧一般一本四折一个楔子,《西厢记》五本四折五个楔子;

在音乐上,元杂剧一般一人主唱,《西厢记》末与旦轮番主场;

王实甫在创作《西厢记》时,突破了杂剧的规矩,吸取和借鉴过院本、南戏的演出形式。体制上的创新,丰富了艺术表现能力,为更细腻的塑造人物性格,更完美的安排戏剧冲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题旨的创新

在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会真记》的题旨是合礼即“非礼不可入”;

到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的题旨是报德即“报德难从礼”;

而元代,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的主旨是有情即“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

二、《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第一,人物形象生动典型。崔莺莺是聪明美丽,追求婚姻自由,反抗封建礼教,矜持矛盾的相国千金;张生是有文才、重情义,对爱情热烈真挚、执着专一的青年书生;红娘是机智聪明,热情泼辣,有正义感的相府丫环;老妇人是封建礼教的维护者。

第二,戏剧结构庞大完整。《西厢记》篇幅庞大,在体制上,对元杂剧体制有重大突破,用连本戏的形式完成了五本二十折的大戏;《西厢记》结构严整,虽然折数较多,但是浑然

一体,关目(指戏剧中的主要情节,如惊艳、赖婚、拷红)清晰。

第三,戏剧语言清新即个性化的语言:同是男性,张生的语言显得文雅,惠明则粗豪;同时女性,莺莺的语言显得婉媚,红娘则泼辣;戏剧语言典雅即诗化的语言:王实甫在唱词部分大量置入唐诗宋词的意象,叠词缠绵,用典含蓄,使人读来诗意盎然,满口生香,因此,《西厢记》也被誉为诗剧。林黛玉称赞《西厢记》“词句警人,满口余香”

三、《西厢记》的影响

1.积极:

刊行、上演——传播广泛禁毁——从反面证明其影响巨大

2.消极:大团圆结局的消极影响

明末清初大量才子佳人小说

才子佳人小说的情节公式:

私定终身后花园,多情公子中状元,奉旨完婚大团圆——千篇一律,不近情理

2008年简答:试析《西厢记》戏剧结构特点。

二十六、《三国志通俗演义》

一、《三国志演义》的主题思想

1.众说纷纭

2.基本主旨

统观全书:儒家p27

具体而言:仁政——仁君、贤相、义士型的理想人格追求

3.关于“拥刘反曹”

刘备:既是“汉氏宗亲”,又能“仁德及人”

曹操:历史上的“英雄”,小说中的“奸雄”

二、《三国志演义》的艺术成就

第一,人物形象特征化(类型化)。他们的性格特征,一般都显得比较单一和稳定,有点像戏曲中程式化、脸谱化的表现,容易给读者留下强烈鲜明的印象。如义绝的关羽,智绝的诸葛亮和奸绝的曹操。在手法上,采用了出场定型,反复皴染,细节突出对比烘托等手法。这使人物呈现出一种单纯、崇高的美,但也容易夸大失真,把人物简单化,平面化。

第二,在结构上,小说分为四大段落:汉末大乱(1~34回);刘备崛起,三国鼎立(35~73回);三国争斗(74~105回);司马氏崛起和晋的统一(106~120回)。五条线索:以汉亡为引线,以晋国一统天下为终局,中间的主线是魏、蜀、吴三方的兴衰,首尾呼应,由合到分再合,这样的艺术构思,使全书结构宏伟严整,看来头绪纷繁,却又脉络分明。

第三,在故事情节方面,“七分事实,三分虚构”,采用虚实相生的艺术辩证法,生活的真实加上艺术的虚构,造成了艺术的真实。虚构的方法有:移花接木即有史实,但由甲到乙,如草船借箭由孙权挪到了诸葛亮身上,斩华雄由孙坚挪到了关羽身上,怒鞭督邮由刘备挪到了张飞等等。添枝加叶即有史实,但由小到大,如三顾茅庐在史实中只有几句话,但作品却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绘这一事件,关羽与曹操的约法三章也是如此。无中生有即无史实,但由无到有,如桃园三结义,诸葛亮之死等。虚构使历史事件更集中更合理,人物性格也更突出更丰满。对战争的描写,一方面把战争与智斗结合,如七擒孟获,以攻心为上;六出祁山,与司马懿斗智;赤壁之战更是战争谋略的精彩体现。另一方面把战争与人物结合,官渡之战,袁绍败给曹操,赤壁之战,曹操败给吴蜀,彝陵之战,刘备败给陆逊,胜者与败者相互转化,有助于刻画人物的性格。

力:时间长,次数多(上百个战斗场面),形式多样(或鸟瞰全局、或特写片断、或江上水

战、或路上车攻、或强攻、或智取)

智:战略决策与战术的运用

美:洋溢着诗情画意。赤壁之战中大写与鲁肃乘雾联舟,庞统挑灯夜读,曹操横槊赋诗等,战争有张有弛,有节奏感。

第四,在小说语言方面,由于继承了属于文言系统的史书语言和属于白话系统的讲史语言,它的语言文白相间,“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但是半文半白,不够流畅这也是受到了历史题材限制和小说发展进程限制的缘故。

三、《三国志演义》的影响

1.小说:历史演义小说的繁荣

2.社会:社会文化的广泛影响

国内:历史教科书/军事著作/谋略启示

海外:广泛传播

二十七、《水浒传》

一、《水浒传》的主题思想

1.农民起义的颂歌

1.1歌颂农民起义:发生的过程,发生的根源(乱自上作、奸逼民反),失败的原因

1.2 歌颂“大逆不道”而屡遭禁毁:歌颂了英雄、智慧和真诚

2.“忠义”的悲歌

2.1忠义思想:《忠义水浒传》、“忠义堂”、以“忠义”思想塑造宋江

2.2 忠——忠君报国: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受招安;

2.3 义——报国卫民:打抱不平、公而忘私

梁山泊里无奸佞,忠义堂前有诤臣,留得李逵双斧在,世间直气尚能伸。

二、《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首先,在人物形象方面,《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超伦绝群而又神态各异的英雄形象。这些众多的英雄之所以写得性格鲜明,很重要的一点是注意多层次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对同一人进行多侧面的描写,避免了人物的单一性,突出了立体感。比如写李逵莽撞,有时候也写他真率,写他蛮横;写鲁智深粗豪,有时候又写他的机智,写他的精细;宋江是反抗性与妥协性的矛盾统一体。其次,常常故意创造类型相同的人物,以犯中求避,在对比中突出人物个性特征。比如写武松打虎后,又写李逵杀虎,前者写出了武松的胆大细心与英雄气概,但也是他个人英雄主义的表现,是个人意识所致的行为,而李逵杀虎的行为则是失去母亲的愤怒所激起的;同写杀嫂,武松杀潘金莲是为兄报仇,而石秀杀潘巧云更多的是为洗清自己的清白;江州劫法场救宋江后,又写大名府劫法场救卢俊义。此外,小说还常常借助环境展现人物性格的变化,这在刻画林冲性格变化时尤为突出,如“那雪正下得紧”一句,不仅写出了风雪之大,而且也隐含了人物的心理感受,烘托了氛围。

2007年论述:《三国演义》与《水浒传》人物塑造上的异同

其次,在情节结构上,《水浒传》是以单线纵向进行的,上半部以人为单元,以聚义梁山为线索将一个个一批批英雄人物串连起来,形成连环列传体,环环相扣;下半部以事为顺序,以报效朝廷为主干,将故事贯穿始终。

再次,在小说语言上,《水浒传》属于白话语体,运用了大量市井口语,充满江湖气息。同时,又以描写好汉为主,因此语言泼辣粗犷,显出雄壮之美,生动活泼地揭示了人物的性格。如高衙内调戏林冲娘子时,林冲为了家小只得委曲求全,鲁智深却说道:“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鸟!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生动地写出了鲁智

深赤条条无牵挂,义肝侠胆,一无顾忌。

三、《水浒传》的影响

1.文学影响

1.1地位:奠定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

1.2 题材渊数

1.3 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

2.社会影响

积极:批判社会黑暗消极:忠义思想和招安

3.海外流传

二十八《西游记》

一、《西游记》的主题思想

1.劝学、谈禅、讲道有意义,而且严肃

2.玩世不恭之意——游戏之作无意义,而且很滑稽

3.寓有人生哲理的“游戏之作”有意义,而且很滑稽

4. 双重主题(《西游记》的故事情节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4.1 大闹天宫(1-7回)对传统势力的反抗

4.2 西天取经(13-尾)对理想和光明的追求

2006年论述:以“游戏中暗含密谛”为切入点论《西游记》审美特征。

二、《西游记》的艺术成就

1、浪漫色彩——丰富的想象

1.1 奇境:天庭佛界地府龙宫/山野丛林洞穴魔窟

1.2 奇事:突破时空超越生死

1.3 奇人:色彩——五颜六色动物——千姿百态

2、三位一体的人物形象

2.1 物性动物——外形——生物性

2.2 神性神怪——神通——传奇性

2.3 人性人——性格——社会性

首先,物性。所谓“物性”,就是作为某一动植物的精灵,保持其原有的形貌和习性。如孙悟空,长着一幅毛脸雷公嘴的猴相,具有机敏、乖巧、好动等习性。他虽千变万化,往往还要露出“红屁股”或“有尾巴”的真相。

其次,神性。所谓“神性”,是指这些动植物一旦成妖成怪,就有神奇的本领。如孙悟空神通广大,有七十二般变化的本领。

再次,人性。所谓“人性”,是指作者将人的七情六欲赋予他们,将妖魔鬼怪人化,使他们具有“人性”。如孙悟空有勇有谋、无私无畏、坚忍不拔、积极乐观而又心高气傲、争强好胜,容易冲动,爱捉弄人,既具有英雄的本色,又具有凡人的弱点。他甚至信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遵守“男不与女斗的规则”等等,都深深地打上了社会的印记。

3、勾连式的结构

线性结构:勾连贯穿

勾连:类似短篇小说的连缀组合贯穿:具有连续性和一贯性

4、个性化的语言

趣味性:游戏笔墨中含有深意——刻画性格、讽刺世态

形象性:——个性鲜明,语言符合人物身份(如:偷人参果)

二十九、《金瓶梅》

一、《金瓶梅》的思想内容

封建末世的世俗人情画

主要内容:金兴(1-9)瓶盛(10-79)梅衰(80-100)

基本思想:着意暴露哀书——淫书

二、《金瓶梅》的艺术成就——白话小说发展的里程碑

第一,题材转变。由朝代兴衰,英雄争霸等大事转到家庭生活中的日常琐事,人物由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神仙鬼怪转到生活中的平凡人物。

第二,立意转变。《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总的立意在歌颂,热情歌颂了一些明君贤臣和英雄豪杰,直接宣扬了某种理想和精神。《金瓶梅》则着意在暴露,用冷静、客观的笔触,描绘了人间的假恶丑。

第三,重心转移。重心由叙述故事到描写人物。小说中的故事从传奇趋向平凡;节奏放慢,在相对稳定的时空环境和叙事角度中精雕细刻一些人物的心理和细节。

第四,结构转变。由线性结构向网状结构转变。以往的长篇小说,往往是用一条线将一个个故事贯穿而成,每一个故事又大多是以时间为序纵向直线推进,且有相对的独立性。《金瓶梅》从复杂的生活出发,每一个故事在直线推进时又常将时间顺序打破,做横向穿插以拓展空间,这样,纵横交错,形成了一种网状的结构。

第五,语言转变。从文言到白话。《三国演义》还是半文半白,《水浒传》、《西游记》语言通俗化、个性化,但基本上还是一种经过加工的说书体语言,《金瓶梅》在口语化,俚语化方面做出了可贵的尝试。

三、《金瓶梅》的影响

为世情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后来世情小说两大流派:

一派以《红楼梦》为代表——以婚恋故事的家庭生活为题材

一派以《儒林外史》为代表——以社会生活为题材,用讽刺笔法暴露社会黑暗

章回小说成熟的标志(表现)

《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词话》

以《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词话》“四大奇书”为主要标志,

清晰地展示了长篇小说艺术发展的历程。这主要表现在:

成书过程从历代集体编著过渡到个人创作;

创作意识从借史演义,寓言寄托,到面对现实,关注人生;

表现题材从从着眼于兴废争战等国家大事,到关注于日常生活,家庭琐事;

描写人物从非凡的英雄怪杰,到寻常的贫民百姓;

塑造的典型从突出特征性的性格到用多色、动感的笔触去刻画人物的个性;

情节结构从线性的流动,到网状的交叉;

小说的语言从半文半白,到口语化、方言化;

三十、汤显祖

一、临川四梦

明代著名传奇作家汤显祖的作品

创作了《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四部杰作,因为作品都写到梦境,汤显祖又是江西临川人,故称作“临川四梦”。

作者自称: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亭》

汤显祖作为明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剧作家,其“临川四梦”达到了同时代戏剧创作的高峰。

2005年名词解释:临川四梦

二、人生“至情”论

宏观:世界是有情世界,人生是有情人生

程度: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至情”

途径:借戏剧之道来表达

四、《牡丹亭》

1.题材渊源

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话本

汤显祖的传奇剧:提升了原白话小说的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

2.思想内容

2.1 主要情节

爱情故事:传奇十部九相思

鸟——人——春情——现实——梦——醒——死——生

三十一、《儒林外史》

一、《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

18世纪清代中叶的社会风俗画。它以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题材,对封建制度下知识分子的命运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探索。——命意在批判科举。

科举扭曲的社会和文人

科举产生的所谓“名士”

探求理想文士

二、《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

(一)结构艺术

“全书无主干,仅驱使各种人物。行列而来,事与其来俱起,亦与其去俱讫,虽云长篇,颇同短制”——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第一回“楔子”——铺陈大义,隐括全文。

最后一回“幽榜”——回应“楔子”,首尾呼应。

主体:

1(2-30回)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图谱。

2(31-46回)理想文士的探求。

3(47-55回)社会风气恶劣,呼唤未来。

(二)叙事艺术

随处可见的日常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社会风俗画

1、淡化故事情节,尊重客观再现

2、人物性格摆脱了类型化而富有个性

3、人物性格的非固定性,即发展变化

4、自然景物描写舍弃骈俪化的韵语,运用口语化的散文

5、改变传统小说说书人的述评模式,采取第三人称隐身人的客观观察的叙事方式。

(三)讽刺艺术

“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戚而能谐,婉而多讽”

1、通过精确的白描,写出“常见”的人事的矛盾

2、通过不和谐的人和事进行委婉而又锋利的讽刺

3、悲喜交融的美学风格

三十二《红楼梦》

一、《红楼梦》的思想内容

1.悲剧主题

《红楼梦》的作者曾这样自题一绝:“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脂批本的标题道:“字字看来皆是写。”王国维也称之为:“彻头彻尾之悲剧也。可见,《红楼梦》悲剧主体的深刻性。它包含了三重悲剧主题:

首先,婚恋悲剧。在故事情节安排上,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是发展过程的中心,以宝玉和黛玉的爱情为过程,以宝玉和宝钗的婚姻为过程。作者的悲剧意蕴便隐含在悲金悼玉之中:金玉良缘合理,但没有爱情的婚姻是可悲的;木石情缘合情,但没有爱情的婚姻是可悼的。

其次,家族悲剧。《红楼梦》以贾家的衰落过程为主线,贯穿起史、王、薛德家族的没落,是贾家(四大家族)的一部兴衰史。小说先写了贾家的全盛时期(6-18回),主体是它的衰败时期(19-118),最后写了贾家的复兴(119-120)。作者通过写一个封建家庭的悲剧揭示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悲剧:贪图享受,奢侈淫逸、玩物败家的人多,而真真能出力,有自己收入,能继承家业的人少。《红楼梦》的家族悲剧在封建社会中具有过高度的典型性。

最后,人生的悲剧。贾宝玉是悲剧的核心人物,他的人生悲剧可谓“无可奈何花落去”。个人意愿与家族希望的矛盾,空存博爱理想,却无力拯救现实,“爱博而心劳”,注定了贾宝的悲剧命运。女儿们是《红楼梦》主要描述的对象,它们的悲剧可谓“落花流水春去也”。宝钗是社会追随者的悲剧,黛玉是社会叛逆者的悲剧,湘云是闲云野鹤的悲剧,王熙凤是辛辣强者的悲剧,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是贵族千金共同的悲剧,晴雯是“心比天高,身居下贱”的丫环的悲剧,《红楼梦》写了“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女儿国”的悲剧。造成他们悲剧的一部份原因是封建势力的摧残,而更多的却是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正统文化酿成的性格悲剧。

总之,《红楼梦》是一个悲剧,悲剧意识贯穿全书始终。

2.大旨谈情

2.1 “情”的重要地位

书名《情僧录》/情书

花月痴人:“此之谓情书”

2.2 “情”的精神境界“意淫”

宝玉:“情不情”(博爱/泛爱)

黛玉:“情情”(专一)似曾相识——猜疑嫉妒——心灵相通——为情而死

2.3 “情”的广义性超出男女恋情

欧阳修:“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三、《红楼梦》的艺术成就

1.人物形象

1.1 人物出场,先声夺人——王熙凤

1.2 集中塑造,反复皴染——

王熙凤能说会道:14回秦可卿丧事、抄检大观园

宝玉博爱:追袭人到家,给麝月梳头,对刘姥姥所讲故事,伶官画蔷

1.3 形成对比,相得益彰

一石数鸟:

第七回送宫花:宝钗不花/探春、迎春、惜春/王熙凤与秦可卿关系很好/黛玉敏感、小性

第四十四回刘姥姥逗笑

两两对比:

尤二姐(善良懦弱)——尤三姐(豪爽泼辣)迎春(二木头)——探春(玫瑰花)

袭人——晴雯黛玉——宝钗钗黛合一,近代美古典美难以取舍

1.4 侧面描写,映衬主体

居住环境:

黛玉:潇湘馆,“有千百竿翠竹遮掩”,多愁善感

宝钗:蘅芜院,房内“雪洞一般,一色的器物全无”,冷美人

宝玉:怡红院李纨:稻香村探春:秋爽斋

别人之口: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借周瑞家之口映衬王熙凤)

贾琏偷娶尤二姐(贾琏仆人兴儿之口描述王熙凤)

兴儿介绍李纨、迎春、探春、宝黛

1.5 心理描写:传神写意

深入/细致:第30回p368 渔翁鱼婆无心-多心-有心-伤心

2.结构安排

2.1 网状结构说——空间观

前五回是提纲,三种颜色织的网(家族悲剧、爱情悲剧、人生悲剧)

三重悲剧立体交叉

纲领:第一回;

线(索):丧事——秦可卿、黛玉、晴雯、司棋;喜事——宝玉宝钗、探春远嫁;治事——探出理家;日子——元宵、朝花、中秋、王熙凤生日;人物——贾雨村(穷达怪圈)、刘姥姥(见证兴衰)、香菱(怜香惜玉)、甄士隐

2.2 “春夏秋冬说”——时间说

春:爱情萌芽夏:成熟秋:困境

由始至终的盛衰之感p373

3语言风格

3.1 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准确——符合人物身份地位(鸳鸯当酒司令,黛玉与刘姥姥的酒令)

传神——表现人物性格特征p375第三段

宝玉听到贾政叫他,扫去兴头……一步挪不了三寸,蹭到这边来……挨进门去……

3.2 浓厚的文学色彩

引用——巧妙引用传统文学语言

创作——本色当行的诗词如第三十七回:结社同咏白海棠

2005年论述:《红楼梦》在观念和技法上的创新。

2008年论述:《红楼梦》人物塑造的艺术成就。

三十三、《聊斋志异》

清初,以志怪传奇为特征的文言小说

文言短篇小说集大成之作

思想艺术成就: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一、思想内容

抒忧愤讽刺科举《叶生》《司文郎》

寓劝惩刺贪刺虐《席方平》《促织》

寄闲情花妖狐魅《黄英》《婴宁》

写谐趣艳妻腻友《娇娜》《红玉》

记见闻思考现实《劳山道士》《田七郎》

二、艺术特色

1、志怪与传奇的结合。从文体上看,一书兼二体,用传奇法而以志怪。从情节上看,带有小说的诗化倾向。

2、现实与浪漫的结合。现实特征即史传文学的现实传统,浪漫特色指狐鬼花妖的艺术世界。花妖狐魅形象达到了物性和人性的完美统一。

3、文言与白话的结合,在保持文言基本体式的限度内,人物语言雅俗共赏。

2009年简答:《聊斋志异》的讽刺艺术。

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精练地概括了《聊斋志异》在讽刺艺术方面的高超成就。

首先,在题材的选取上,《聊斋志异》则选“小”题材,以小见大,讽喻时弊。蒲松龄善于选取“小题材”反映、揭露黑暗社会的“大现实”。《促织》就是最杰出的一篇。

其次,在讽刺手法的运用上,《聊斋志异》采用较为曲折的方法,讽刺的力度强。《聊斋志异》指桑骂槐,含沙射影即明指甲而真骂乙, 是一种非常隐晦曲折的讽刺手法。它含沙影射, 不露痕迹, 满清王朝无可奈何, 而读者心领神会,彼此心照不宣, 所以其“杀伤力”极强。如《画皮》。

第三,在人物的塑造上,《聊斋志异》塑造了大量栩栩如生的人物,如《劳山道士》中的王生。人物形象鲜明,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同时也增强了作品的讽刺力度。

第四,在气氛营造上,《聊斋志异》有高度的艺术性,充满了幽默和诙谐, 在令人喷饭之余又拍案叫绝。从而达到针砭时弊、抑恶扬善之目的。如《骂鸭》。

三十四、《长生殿》、《桃花扇》

一、《长生殿》

1 天宝遗事的沿用——李杨爱情故事

唐代白居易的诗歌(七言歌行)《长恨歌》,元代白朴的杂剧《梧桐雨》都取材于李杨爱情故事。而清代洪升的传奇剧(长篇戏剧)《长生殿》在题材上又有一定程度的突破。作者认为《长恨歌》、《梧桐雨》尽管让人感动,但写得过于伤感。《长生殿》作者命意在“乐极哀来”,以“垂戒来世”,但他改变了故事的悲剧结局,让李杨的爱情在天上得到结合。

2.《长生殿》的思想内容

主旨:尚情——对至真之情的崇尚,弘扬晚明尚情思想。

作品的前一部份主要写了“占了情场,弛了朝纲(江山不幸美人幸)”,后一部分主要突出了化长恨为长生的意蕴(现实主义加上浪漫主义)。《长生殿》写唐明皇杨贵妃之情事,并不限于言二人之情,而是拓宽了“情”的内涵,在爱情悲剧上又加上了沉郁的历史。

洪升《长恨歌?自序》:乐极哀来,垂戒来世,意在寓焉。

3.长生殿的艺术特色

3.1结构线索

3.1.1《长生殿》有两条线索交叉发展。

主线是帝王妃子之事(占了情场),以金钗钿盒为道具,写了唐明皇与杨贵妃定情、失情、

证情的经过,体现了主人公悲欢离合的变化。副线是朝政军国之事(弛了朝纲)。

作品前后两部分对比鲜明,前半部分写实,描述了豪华热闹的场面,是爱情的悲剧;后半部分写幻,描述了冷落凄凉的情景,是重逢的喜剧。前半部分写在人间,李杨的爱情让人长恨,后半部分写在天上,李杨的爱情得到了长生。

3.2语言风格:清丽流畅

3.2.1曲文糅合唐诗、元曲的特点——词曲并佳

爱文者喜其词,知音者赏其律。

3.2.2 浓厚的抒情性——声情并茂

二、《桃花扇》

1.《桃花扇》的思想内容

1.1 情节背景

《桃花扇》演的是南明弘光小朝廷的兴亡始末

它借用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

1.2 主题思想:“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40+4出

2.艺术特色

2.1 “剧”与“史”的统一

一方面,它具有历史的真实性:实人实事,有根有据。全剧用清流文人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离合之情为线索,展示弘光小朝廷的历史面目,从他建立的历史背景,福王朱由崧被拥立的情况,到建立后福王昏庸荒佚,马士英、阮大铖结党营私,左良玉挥兵东进,史可法孤掌难鸣,小王朝迅速覆灭,基本上是实人实事,有根有据,真实地再现了历史,“当年真如戏,今日戏如真”。

另一方面,它又有艺术的虚构,历史剧并不等于历史,作者注意历史的真实,但并不完全拘泥于历史,而是进行了艺术的加工。在结尾处,作者虚构了《入道》一出,让张瑶星道士呵斥了在国破家亡之后重聚的男女主人公,侯方域与李香君听了如梦初醒,双双入道。这对晚明崇尚情欲思潮是一个拨正,而且把国家放在了人伦之上,意义超过了明清易代的兴亡之悲。

2.2 新颖的戏剧结构:二龙戏珠

桃花扇是全剧之珠,“桃花扇底送南朝”,全剧把一代兴亡的感慨,侯李的离合之情都倾注在了一柄以血痕点染得桃花扇上。侯李两条线索为全剧之龙。侯朝宗这条线索展示忠臣良将(如史可法等)的卫国斗争,李香君这条线索揭示了南明小朝廷昏君奸臣(如弘元、马士英、阮大铖等)的偷安宴游。

2.3 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正面人物:候朝宗、李香君、史可法等

反面人物:奸臣马士英、阮大铖

中坚人物:杨龙友——复杂性“作好作恶者,皆龙友也。”

2.4 慷慨而优美的语言

慷慨:国事兴衰优美:儿女情长

中国文学史(第二版)第三卷名词解释

白体诗人 宋初效仿白居易作诗的的一批诗人,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铉等馆阁诗人,内容多写留恋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因模仿白居易的闲适诗而得名,没有很大的影响。 晚唐体 是指宋代的一种诗歌体裁,因模仿学习唐代贾岛,姚合诗风得名,由于宋人常常把贾、姚看成是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晚唐体”诗人中最恪守贾、姚门径的是“九僧”,其中惠崇的成就比较突出。“晚唐体”的另一个诗人群体是潘阆、魏野、林逋等隐逸之士,其中林逋最为有名。晚唐体诗人中身份迥异的是寇准,他成了晚唐体盟主。 西昆体 是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是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派。其诗人中成就较高的有杨亿、刘筠、钱惟演。它是晚唐五代诗风的沿续,大多师法李商隐诗的雕润密丽、音调铿锵,呈现出整饰、典丽的艺术特征。主要有三类题材:一是怀古咏史。二是咏物。三是描写流连光景的生活内容。但是从总体上看,西昆体诗的思想内容是比较贫乏的,它们与时代、社会没有密切的关系,也很少抒写诗人的真情实感,缺乏生活气息。 四六体 又称“四六文”,骈文的一种,全篇多以四字六字相见为句,也称“骈四俪六”。这个文体形式在南北朝,齐宋以后,特别是唐宋四六格式固定化,四六文以注重句子的锤炼,讲究对仗工整,基本的格式有六种。四四,六六,四四/六六,六六/六六,四六/四六,六四/六四。 江西诗派 宋徽宗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黄,陈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因诗派多数成员学习杜甫,而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提出了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之说。但江西诗派的创作仅限于语言的创新,生新艰涩,实际意义不大。 六丑 宋代的一种词调名,周邦彦创制,慢词(长词)的一种,所谓即六个曲调,六犯。几种不同的曲调一起唱,六犯不叫六犯,叫六丑,是因为曲子六种曲调极其复杂,一起唱及其困难,只有高阳氏家的六个长得奇丑无比的儿子会咏唱,所以称六犯为六丑。 永嘉四灵 永嘉地区的四位诗人。徐照(灵辉),徐玑(灵渊),赵师秀(灵秀)和翁卷(灵舒)。 这四人都出于叶适之门,各人的名字中都带有一个“灵”字,所以叶适把他们合称为“四灵”。他们的作品多是应付之作或溢美,或流年,或酬唱应答,视野狭小,文学成就不高。 江湖诗派 南宋后期,一些没能力入仕的游士流转江湖,以献诗卖文维持生计,成为江湖谒客。当时杭州有一个名叫陈起的书商,喜欢结交文人墨客,其中有低级官员,隐逸之士,也有许多江湖谒客。陈起为上述诗人刻印诗歌集。总称《江湖集》。这些以江湖谒客为主的诗人就被称为‘江湖诗派’。

2014《中国文学史专题二》作业一答案

1. 杜甫传世之作(A )集中体现了杜甫对祖国的无比热爱。诗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 句,借花鸟之感时、恨别,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深哀巨痛。 A. 《春望》 B. 《哀江头》 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 《兵车行》 满分:2 分 2. (C )是杜甫诗歌创作活动中的一个里程碑,表明诗人的写实创作达到了一个顶峰。 A. 《北征》 B. 《羌村三首》 C. “三吏”、“三别” D. 《春望》 满分:2 分 3. 初唐时期,(B )的诗歌所洋溢的豪迈的时代精神是十分突出的,例如“宁为百夫长, 胜过一书生”表达了诗人慷慨从军的豪情壮志,一股英雄之气充沛而饱满。 A. 王勃 B. 杨炯 C. 卢照邻 D. 骆宾王 满分:2 分 4. 柳宗元的( D)是古代山水游记中的精品,其中像《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是历来为人传 诵的名篇。 A. 《三戒》 B. 《段太尉逸事状》 C. 《捕蛇者说》 D. 《永州八记》 满分:2 分

5. 杜甫传世之作(A)集中体现了杜甫对祖国的无比热爱。诗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 心”两句,借花鸟之感时、恨别,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深哀巨痛。 A. 《春望》 B. 《哀江头》 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 《兵车行》 满分:2 分 二、多选题(共 18 道试题,共 36 分。) V 1. 散曲的发展分为前后期。前期的主要作家有(ABC )等。 A. 马致远 B. 关汉卿 C. 白朴 D. 张可久 满分:2 分 2. 柳永丰富了慢词的表现手法,主要包括(AB )。 A. 铺叙手法 B. 白描手法 C. 夸张手法 D. 拟人手法 满分:2 分 3. 柳永词的内容主要有(ABC )。 A. 描写市民阶层男女之间的感情 B. 描写都市生活和市井风光 C. 描写羁旅行役 D. 描写政治黑暗 满分:2 分 4. 白居易《新乐府》和《秦中吟》在艺术上表现着大体一致的特点ABCD____。

(完整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试题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绪论 一.解释:1、文学的自觉2、文笔之分3、生死主题4、游仙主题5、隐逸主题6、文学家族 二.填空 1、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从汉末开始的,其终结应以隋文帝统一中国为标志。其时间断限是公元年到公元年,它共经历了年。 2、魏晋南北朝文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是( );第二期是( );第三期是( )。魏晋南北朝诗歌经历了( )、( )、( )的变化过程。 3、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自觉时期”。文学自觉有3个标志:第一,( )。第二,( )。第三,( )。 4、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出现了一大批著作,自曹丕的《( )》始,有陆机的《》、刘勰的《》、钟嵘的《》等,再加上肖统的《( )》、徐陵的《( )》等文学总集的出现,形成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高峰。 5、魏晋南北朝是典型的乱世文学,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使文学创作形成了一些共同主题,它们是( )、( )、 ( )。 6、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儒学禁锢的崩溃,形成了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理论形态就是魏晋( )。 三.简答 1、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繁荣情况。 2、魏晋南北朝的新的文学思潮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意义何在? 3、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四.论述 1、动乱的社会对文学的主题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谈谈你对当时文人风尚的理解与认识。 2、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是如何影响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创作的? 3、试述佛学对文学的影响。 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一.背诵默写篇目:《蒿里行》、《短歌行》、《燕歌行》、《白马篇》、《美女篇》、《咏怀诗》(夜中不能寐)。 二.解释:1、三曹2、七子3、建安风骨4、正始风力5、嵇阮6、《咏怀诗》 三.填空 1、建安时期的重要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三曹”是指、和;“七子”是指、、、、、和。 2、建安文学的倡导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杰出的诗人( )。 3、曹操的诗歌其中一部分诗反映了汉末战乱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如《( )》写“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另一部分描写他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如《( )》(“对酒当歌”)和《步出夏门行》的《( )》。曹操的诗学习汉乐府,他采用( )写时事。 4、《( )》是我国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 5、曹植的创作以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其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 ),代

2017教师资格考试:中国文学史上重要作品

2017教师资格考试:中国文学史上重要作品

2017教师资格考试:中国文学史上重要作品 来源:智阅网 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是中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的重要考点,考生们要认真学习我们讲解的相关内容,好好准备,认真对待。 1.中国古代重要作家及作品 先秦作家作品 汉代作家作品 魏晋南北朝作家作品 唐代作家作品 宋代作家作品 元明清作家作品 2.中国现代重要作家及作品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主要作品有: (1)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2)散文集:《朝花夕拾》; (3)散文诗集:《野草》; (4)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共16部。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号尚武,四川乐山人。我国现代文学家、

诗人、历史学家、新诗的奠基者。诗歌代表作为《女神》,戏剧代表作为历史剧《屈原》。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我国现代文学家。代表作为《子夜》,另外有小说《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腐蚀》、“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散文名篇有《白杨礼赞》《风景谈》等。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代表作为《倪焕之》,另有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夜》等。 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现代著名散文家、学者、爱国主义民主战士。他的散文有《春》《匆匆》《背影》《绿》《荷塘月色》《威尼斯》等。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现代著名小说家,语言艺术大师,被誉为“文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另外有长篇小说《四世同堂》《老张的哲学》,剧本《茶馆》《龙须沟》等。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福州人。现代女作家,著名的儿童文学家。小说有《斯人独憔悴》,散文有《小桔灯》《樱花赞》《寄小读者》,诗有《繁星》《春水》等。 夏衍,原名沈端先,我国现代剧作家。有报告文学《包身工》,剧作有《赛金花》《法西斯细菌》《上海屋檐下》。 闻一多,湖北浠水人,现代著名诗人、学者,代表作为《死水》。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现代著名作家。代表

18春福师《中国文学史专题(二)》在线作业二

(单选题) 1: ()是杜甫诗歌创作活动中的一个里程碑,表明诗人的写实创作达到了一个顶峰。 A: 《北征》 B: 《羌村三首》 C: “三吏”、“三别” D: 《春望》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 杜甫传世之作()集中体现了杜甫对祖国的无比热爱。诗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借花鸟之感时、恨别,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深哀巨痛。 A: 《春望》 B: 《哀江头》 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 《兵车行》 正确答案: (单选题) 3: 《霍小玉传》的作者是()。 A: 白行简 B: 蒋防 C: 元稹 D: 陈鸿 正确答案: (单选题) 4: 在元散曲作家中,()是成就最高、最有影响的一家。 A: 关汉卿 B: 白朴 C: 马致远 D: 张可久 正确答案: (单选题) 5: 一般都认为,()的七绝,在唐代只有李白可与比肩。其诗以七绝成就最高,数量也最多,人称“七绝圣手”。 A: 王昌龄 B: 李颀 C: 王之涣 D: 崔颢 正确答案: (多选题) 1: 直接以明清时期的重大社会事件为题材的戏曲是()。 A: 《鸣凤记》 B: 《牡丹亭》 C: 《清忠谱》 D: 《桃花扇》 正确答案: (多选题) 2: 《窦娥冤》的艺术特色是____。 A: 《窦娥冤》是一部表现了深刻的现实主义和强烈的理想色彩的优秀悲剧作品 B: 剧作主脑清楚,矛盾集中,情节紧凑,形象突出 C: 语言本色当行 D: 语言华丽 正确答案: (多选题) 3: 柳宗元最著名的山水游记是在永州作的《永州八记》,属于《永州八记》的有()。 A: 《袁家渴记》 B: 《石渠记》 C: 《石涧记》 D: 《小石城山记》。 正确答案: (多选题) 4: 柳永词的艺术成就表现在____。 A: 大量创制慢词 B: 表现了雅俗并陈的特点

南开大学《中国文学史(二)》19秋期

南开大学《中国文学史(二)》19秋期末考核-0001试卷总分:100 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 1.下列不属于性灵诗派的代表诗人的是() A.黄景仁B.钱谦益C.郑燮D.袁枚答案:B 2.清代文学的主要样式是() A.诗歌B.词C.戏曲D.小说答案:D 3.关于性灵诗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能够继承晚明以来的主情传统B.真正与宗唐、宗宋诗派相对C.强调“道统”对文学的控制和统驭D.对“道统”文学观发起进攻答案:C 4.明中叶最负盛名的杂剧作家是() A.汤显祖B.朱权C.徐渭D.冯梦龙答案:C 5.下列诗人不属于宋代贾姚体诗人的是() A.潘阆B.林逋C.杨亿D.“九僧”答案:C 6.对于清初散文“学人之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强调文章“须有益于天下”B.大力倡导经世致用之文C.主张文章应当言之有物D.主张散文应该“徒欲激昂于篇章字句之间”答案:D 7.属于元杂剧后期作家的是() A.马致远B.郑光祖C.王实甫D.关汉卿答案:B 8.下列哪项不属于章回体的文体特征()A.章回小说在艺术上严格的可叙述性 B.每一回的开场必定有诗 C.在叙述方面,它很注意说与听的关系 D.在全书的开场和收尾时,往往以一首诗或一首词作起或作结答案:B 9.下列哪一个不是散曲的体制和特点() A.无入声B.抒情含蓄C.多用衬字D.分为小令和套数两大类,小令只有一段,句句押韵答案:B 10.下列诗人不属于宋代白体诗人的是() A.王禹偁B.林逋C.李昉D.徐铉答案:B 11.在元代被誉为“曲状元”,有散曲集《东篱乐府》的作家是() A.马致远B.白朴C.王和卿D.张可久答案:A

中国文学史文学作品背诵题

中国文学史文学作品背诵押题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国风·周南·关雎》2、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国风·豳风·七月》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国风·秦风·蒹葭》4、君当做磐石,妾当做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孔雀东南飞》5、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庭中有奇树》6、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行行重行行》7、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曹操《短歌行》8、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 ———曹丕《燕歌行》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曹丕《野田黄雀行》9、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王粲《七哀诗》10、登胡殿兮临广庭。玄云合兮翳月星。北风厉兮肃泠泠。胡笳动兮边马鸣。孤雁归兮声嘤嘤。乐人兴兮弹琴筝。音相和兮悲且清。心吐思兮胸愤盈。欲舒气兮恐彼惊。含哀咽兮涕沾颈。家既迎兮当归宁。临长路兮捐所生。 ——蔡文姬《悲愤诗》11、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阮籍《咏怀诗》12、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左思《咏史诗》13、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谢灵运《登池上楼》14、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die

中国文学史专题(一)期末复习题讲解学习

中国文学史专题(一)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先秦历史散文除《尚书》外,重要的还有《左传》,《国语》,《战国策》。 2、《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主要汇集在《内外储说》,《说林上下》等篇中。 3、荀子是__儒家学派的学者,庄子是___道家___学派的代表人物。 4、《史记·屈原列传》认为:“《离骚》者,犹__离忧____也。” 5、汉代骚体赋的代表作有《_吊屈原赋__》和《___服鸟赋___》等。 6、《诗经?小雅?采薇》第六章中情景交融的诗句是:“__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__雨雪霏霏“。 7、保存乐府诗最完备的一部总集是宋代__郭茂倩____编的《__乐府诗集__》。 8、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以晋干宝的《__搜神记__》为代表;志人小说以南朝宋___刘义庆__的《__世说新语__》为代表。 9、赋、比、兴与风、雅、颂旧时合称“六诗”或“六义”。 10、《诗经》中的“二雅”指大雅、小雅。 11、庄子思想秉承老子而有所发展、有所变异,但在核心学说“道”的认识上完全是一脉相承的。 12、庄子名周,生卒年不详,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北)人,曾为蒙地漆园吏。 13、《逍遥游》篇是庄子的代表作。 14、“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句话出自《论语》。 15、《春秋》三传分别是:《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16、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7、《有所思》是《汉铙歌十八曲》之一。铙歌本为“建威扬德,劝士讽敌”的军乐,内容庞杂,叙战阵、纪祥瑞、表武功、写爱情者皆有。 18、汉初传授《诗经》学的共有鲁、齐、韩、毛四家,也就是四个学派,鲁、齐、韩三家诗都先后失传,我们今天读的《诗经》,就是毛诗一派的传本,所以后人又称《诗经》为《毛诗》。 19、《尚书》在汉代被尊为经,故又称书经 20、《过秦论》的作者是贾谊。

中国文学史重点总结(作家作品流派等)

王愿坚《党费》《粮食的故事》《妈妈》《支队政委》《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三人行》茹志娟早期:《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后期:《百合花》《剪辑错了的故事》 《党员登记表》《老交通》《黎明的河边》 李准《李双小传》 《吕梁英雄传》(与西戎合著)《刘胡兰传》 反映抗美援朝: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巴金《生活在英雄们中间》刘白羽《朝鲜在战火中前进》杨朔《鸭绿江南北》 反映迅速建设社会主义:杨朔《石油城》柳青《王家斌》沙氵丁《卢佳秀》 抒情散文为主:杨朔《海事》《东风第一枝》冰心《樱花赞》秦牧《花城》《潮汐和船》刘白羽《红玛瑙集》 刘白羽:《荔枝蜜》《茶花赋》《秀山红叶》《雪浪花》《樱花雨》《长江三月》 《潮汐和船》《星下集》《贝壳集》 曹禺《明朗的天》老舍《龙须沟》夏衍《考验》陈其通《万水千山》 反映社会问题歌颂时代精神《霓虹灯下的哨兵》反映农业建设和部队风格:王炼《枯木逢春》胡可《槐树庄》张仲明《战洪图》。历史剧:田汉《文成公主》曹禺《胆剑篇》吴晗《海瑞罢官》 复出(归来)作家:艾青,汪曾祺,牛汉。知青作家:张承志,史铁生,王安忆,韩少功,贾平凹。女作家群:杨绛,王安忆,方方,池莉,迟子建,茹志娟。青年作家:莫言,刘索拉,余华,苏童,方方等 《伤痕》刘心武《班主任》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芙蓉镇》谌容《人到中年》韩少功《西望茅草地》叶蔚林《蓝蓝的木兰溪》李国文《月食》《冬天里的歌》王蒙《蝴蝶》高晓生《陈奂生上城》《李顺大造屋》 张贤亮《大风歌》被错划为右派。《邢老汉与狗的故事》《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习惯死亡》《我的菩提树》《龙种》《男人的风格》 《开拓者》《赤橙黄绿青蓝紫》《燕赵悲歌》张伟《古船》路遥《平凡的世界》张洁《沉重的翅膀》张贤亮《男人的风格》王蒙《春之声》张洁《沉重的翅膀》高晓生《李顺大造屋》《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陈奂生上城》 《古堡》王安忆《小鲍桩》阿成《棋王》 “返回意识的形成”:贾平凹“返回乡土”:《商周三路》张承志“返回青春”:《绿夜》汪曾祺“返回传统”:《受戒》 对根的理解与表现: 1.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或民间文化:韩少功宣扬“楚文化”,贾平凹商周文化,李杭育“吴越文化” 2.具有荒蛮色彩的原始生活形态 3.民族的传统精神信仰和文化价值观点:张承志:“伊斯兰精神”阿城“庄禅精神”王安忆“儒家仁义精神”阿城《棋王》《树王》《孩子王》《遍地风流》

福师大中国文学史专题二答案

一、填空题 30分(每空1分) 1、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改以往送别诗中的悲愁情绪,表现了初唐诗人崭新的精神面貌。骆宾王用比兴的手法,借咏蝉寄托身世之感的作品是《在狱 二、名词解释。12分(每道4分) 1、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卢骆”。 2、诗派 诗派是北宋末年南宋初年在黄庭坚的诗歌理论及创作方法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一个诗歌流派,他们的创作具有与黄庭坚类似的众多特点,讲究用典,生新瘦硬,是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派。 3、宋元话本 宋元时代说话人演讲故事所用的底本。包括小说﹑讲史﹑说经等说话艺人的底本﹐但诸宫调﹑影戏﹑傀儡戏的脚本也可以称作话本﹐还有人把明清人摹拟小说话本而写的短篇白话小说统称为话本。 三、简答题。24分(每道8分) 1、赏析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有感于诗句的动乱、人民的灾难,流下了眼泪;鸟也为了人们的生离死别之悲,而心弦震颤。以无情之花鸟的感时念乱,突出人在战乱中的深切痛苦。作者触景生情,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并运用互文手法,可译为“感时恨别花溅泪,感时恨别鸟惊心”。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

远而近,视野从山河到城,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2、简要谈谈《西厢记》的文学成就。 (1)、《西厢记》在结构上从两条线索来展开剧情。一条是莺莺、生、红娘和老夫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另一条是莺莺、生、红娘之间的戏剧冲突。前一条线是主线,后一条是副线。两条线交叉进行,推动剧情的发展,层层揭示莺莺、生的相爱和封建家族利益的冲突,以及不同人物性格的矛盾,丰富了人物的形象、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2)、《西厢记》的语言,人称“字字当行,言言本色,可谓南北之冠”(徐复祚《曲论》),《西厢记》的语言,具个鲜明的个性化色彩。 (3)、体制上的改革。元杂剧的体制,一般是一本四折,王实甫《 西厢记》全剧共五本二十一折,扩大了全剧的规模。在主唱角色的分配上也打破了由一人主唱的惯例,第一本由生主唱,第二本其中三折由莺莺主唱,第二折由红娘主唱,第三本由红娘主唱,第四本分别由生、红娘、莺莺以及、同唱。第五本亦分别由、、红娘主唱或同唱。体制上的突破和创新,使戏剧形式更加完善,戏剧冲突更加波浪迭起,能够更加细致、全面地刻画和塑造人物形象。 3、清照前后期的词作在风格上有何不同?为什么? 清照前期的词主要是抒发因为明诚短期的游学、出仕而产生的相思之情,

中国文学史第二卷复习资料及答案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习题库)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试题库 鲁克兵 一、填空题 1、,壮心不已。 2、何以解忧,。 3、,食野之苹。 4、,若出其里。 5、明月照高楼,。 6、高台多悲风,。 7、援琴鸣弦发清商,。 8、,志若无东吴。 9、薄帷鉴明月,。 10、箫管有遗音,。 11、,手挥五弦。 12、,梦想骋良图。 13、郁郁涧底松,。 14、,濯足万里流。 15、何意百炼刚,。 16、,斗酒散襟颜。 17、众鸟欣有托,。 18、采菊东篱下,。 19、晨兴理荒秽,。 20、,依依墟里烟。 21、,吾亦爱吾庐。

22、,良苗亦怀新。 23、,双鬓鸦雏色。 24、白骨露于野,。 25、祁祁伤豳歌,。 26、云日相辉映,。 27、,园柳变鸣禽。 28、,游子憺忘归。 29、余霞散成绮,。 30、单衫杏子红,。 31、白骨露于野,。 32、祁祁伤豳歌,。 33、江南无所有,。 34、丈夫生世会几时,。 35、大江流日夜,。 36、天际识归舟,。 37、风光蕊上轻,。 38、,晓灯暗离室。 39、禅噪林愈静,。 40、,曾何足以稍留。 41归去来兮,。 42文学自觉主要体现在文学分化、文体区 分、审美追求三个方面。 43曹植在《白马篇》一诗中,通过幽并游侠儿的形象,寄托使人建功立业的愿望。 44、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是《观沧海》,第一个以 山水诗著名的诗人是谢灵运,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是《燕歌行》,第一个大量创作七言律诗的诗人是杜 甫。 45、记言则玄远冷峻,。

46、曹植的《_洛神赋______________》善于对女性形貌姿态的描写,是建安 时期优秀的抒情小赋。 47、建安七子中,被刘勰许为“冠冕”的是王粲。 48、建安七子是指、、、、、 ,以诗文著名于世。 49、竹林七贤是、、、、、 。 50、竟陵八友是、、、、、 、。 51、北朝著名的三大才子是、、。 52、我国最早的大型政治抒情组诗是。 53、陆机的《》是早期重要的文学批评著作。 54太康诗风的繁缛特征主要表现 在、、 。 55、《_______________》八首是晋代诗人左思的代表作。 56、西晋末年最擅长于写游仙诗的作家是。 57、王羲之的《》既是散文杰作,也是最著名的书法作品。 58、玄言诗的代表诗人是和。 59、陶渊明的思想倾向主要是和。 60、陶渊明的文章《》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 61、我国第一位把田园劳动作为审美对象的大诗人是。 62、被钟嵘成为“千古隐逸诗人之宗”。 63、南朝诗歌发展上第一个重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代替东晋以来盛行的玄言诗。 64抒情长诗《》和叙事长诗《》,分别代表南北朝诗歌的最高成就。 65、开创的山水诗,使自然景物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 66、魏晋南北朝小说可分和_______________两大类。 67、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文人诗歌的创作高潮出现在时期。 68、产生于齐梁时代的新体诗,是我国格律诗的开端,为律诗的

中国文学史填空题上古代文学史考研资料

中国文学史填空题整理(上)古代文学史考研资料 1~3章 目录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上古神话 第二章《诗经》 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第五章屈原与《楚辞》 第二编秦汉文学绪论 第一章秦汉政论散文 第二章汉代辞赋 第三章秦汉叙事散文 第四章两汉乐府诗 第五章东汉文人诗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 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第二章两晋诗坛 第三章陶渊明 第四章南北朝民歌 第五章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第六章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第七章庾信与南朝诗风的北渐 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律赋、骈文与散文 第九章魏晋南北朝小说 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 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着作是。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

3、中国着名的四大神话是、、和,它保存在中。 4、古代祭祀时,以歌舞娱神的角色称为 5、“女娲补天”这则神话出自( )。 第二章《诗经》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年间的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或连其诗篇数称,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是按、、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等十五“国风”,共篇。 5、《诗经》中的“雅”分和,前者有篇,后者有篇,共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颂、颂、颂,它们分别有篇、篇和篇作品,共40篇。 7、汉代传习《诗经》的有、、、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是和。现在流传下来的是,这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 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是《毛诗正义》和《诗集传》。《毛诗正义》是西汉传,东汉笺,唐疏。《诗集传》是南宋注的。 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是、、、、 和。 10、《诗经》的艺术特色,从、、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它们和、、合称为诗之“六义”。朱熹有三句话解释《诗经》的表现手法,其原文是“”,“”,“”。 12、《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主要保存在《大雅》里,按其所记述的事件的时间先后,依次 为、、、和 5篇。 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1、我国散文最早的源头是。

中国现代文学史必读作品和参考文献

一、必读作品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周作人:《人的文学》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林纾:《致蔡鹤卿太史书》 蔡元培:《答林琴南书》 沈雁冰:《文学与人生》、《文学研究会宣言》 成仿吾:《新文学的使命》 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 胡适:《蝴蝶》、《一颗星儿》、《人力车夫》、《威权》 沈尹默:《月夜》、《三弦》 刘半农:《叫我如何不想她》、《相隔一层纸》 郭沫若:《女神之再生》、《凤凰涅槃》、《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地球,我的母亲》、《夜步十里松原》、《天狗》、《太阳礼赞》、《炉中煤》、《匪徒颂》、《屈原》 汪静之:《伊底眼》、《蕙的风》 冰心:《繁星》第1、7、10、75、131首、《春水》第5、105首 冯至:《蚕马》、《十四行集》一、十五、十七、二十七 宗白华:《夜》 李金发:《弃妇》、《有感》 闻一多:《忆菊》、《死水》、《发现》、《口供》、《心跳》 朱湘:《采莲曲》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再别康桥》、《云游》、《火车擒住轨》 鲁迅:《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在酒楼上》、《示众》、《伤逝》、《孤独者》、《无常》、《死火》、《影的告别》、《腊叶》、《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野草>英文译本序》(建议通读《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朝花夕拾》与《野草》) 庐隐:《海滨故人》 许地山:《缀网劳蛛》 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 王鲁彦:《菊英的出嫁》 台静农:《拜堂》 废名:《竹林的故事》 郁达夫:《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 鲁迅:《灯下漫笔》、《春末闲谈》、《秋夜》 胡适:《差不多先生传》 周作人:《故乡的野菜》、《喝茶》、《谈酒》、《苦雨》、《乌蓬船》 俞平伯:《清河坊》 冰心:《往事》其二之八、《山中杂记》之七、《寄小读者——通讯七》 朱自清:《背景》、《荷塘月色》、《春》、《匆匆》、《给亡妇》 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 田汉:《获虎之夜》 丁西林:《一只马蜂》、《压迫》 茅盾:《从牯岭到东京》

中国文学史讲义

中国文学史(上) “文”的意义:甲骨文中的“文”(人胸前之花纹) 第一编先秦文学 公元前5000年——前21世纪:传说时代 前21世纪——前17世纪:夏朝 前16世纪——前11世纪:商朝 前11世纪——前256年:周朝 其中:前11世纪——前770年:西周 前770年——前256年:东周 其中:前770年——前476年:春秋 前475年——前220年:战国 时代特征 商朝:鬼神崇拜的时代 周朝:理性时代。敬礼重德。“郁郁乎文哉”,中和之美。怨而不怒,哀而不伤。 春秋:和谐典雅,温柔敦厚 战国:纵横捭阖,富于激情,尖锐深刻 第一章神话 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神话自然神话 神话的意义:凝聚先民,共同的图腾,共同的信仰和祖先崇拜,曲折地反映历史 文艺的起源意义:诗乐舞合一,巫术祭祀仪式(屈原作品) 在文学史上的影响:《红楼梦》,孙悟空,铜头铁臂,聊斋中的鬼狐,《封神演义》,《镜花缘》 第二章《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收集了周初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今文三家诗:鲁、齐、韩;古文:毛诗 “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乐歌; “雅”是周王朝京畿地区的乐歌; “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的意义:反映婚姻爱情表现战争徭役咏叹农业生产表现日常生活(燕飨)抨击现实政治叙述部族历史祭祀时祈福禳灾 《诗经》的艺术特点: 一、赋比兴

二、四言为主,重章叠句,节奏鲜明短促 三、用字精妙,词汇丰富,修辞手法多样 第三章先秦历史散文 《尚书》与《春秋》: 《尚书》:商周记言史料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比较可靠的作品从《商书·盘庚》开始。 《尚书》的文学意义: 一、虽主以“记言”,却已具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样表达方式。 二、文字古奥艰深。 三、文风质直古朴,不事藻饰。 四、是“记言”之祖,且结构完整、独立成篇,在文体上对后世散文有一定的影响。 《春秋》:本是周王朝和各诸侯国历史的通称,后特指经过孔子修订的鲁国的编年史。它记载了自鲁哀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722-前481)的历史,对这一时期的史事作了简洁的大纲式的叙述。 《春秋》的艺术成就及影响: 一、是我国记事文之祖,并开创了编年体的史书体例。 二、叙事简要洁净、平实含蓄。 三、其经学的地位和鲜明的思想倾向性及简练严谨的笔法,对后世文、史学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左传》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相传《左传》为传述《春秋》而作,相传作者是左丘明。《左传》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722),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468),基本与《春秋》重合。 进步之处: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并站在儒家立场上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作出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道德伦理评价,为人们提供历史的借鉴。 文学史上的意义:语言上“文典而美”,“语博而奥”。 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国语》 《国语》是一部国别史,全书二十一卷,是各国史料的汇编。成书约在战国初年。主要反映了儒家崇礼重民等观念。以记言为主,所记多为朝聘、飨宴、讽谏、辩诘、应对之辞。因此逻辑缜密。另外又收录了大量当时口语,又有生动活泼之趣。 《战国策》

中国文学史

苏门四学士即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四人合称。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窦娥冤)、白朴(梧桐雨)、马致远(汉宫秋)、王实甫(西厢记)四位元代杂剧作家。 吴中四杰是明初诗人高启、杨基、张羽、徐贲的并称。 代表南戏艺术最高成就的剧目是元末明初高明所作的《琵琶记》 《郁离子》是刘基所著的一部寓言散文集。 明代中后期思想文化活跃的重要契机是王学的兴起 小说是明代最具时代特征的文学形式 前七子是明中期以李梦阳为首的文学群体,后七子是嘉靖中期,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 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派 徐渭是明杂剧代表作家,汤显祖是明传奇代表作家,《牡丹亭》是明代传奇剧本代表作 明代三大传奇:李开先的《宝剑记》、梁辰鱼的《浣纱记》、署名王世贞的《鸣凤记》 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指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 遗民诗人: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古文三大家:钱谦益、黄宗羲、顾炎武 康熙朝两大传奇:《长生殿》和《桃花扇》 西昆体:西昆体,是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个诗歌流派,它是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的,其诗人中成就较高的有杨亿、刘筠、钱惟演。它是晚唐五代诗风的沿续,大多师法李商隐诗的雕润密丽、音调铿锵,呈现出整饰、典丽的艺术特征。但是从总体上看,西昆体诗的思想内容是比较贫乏的,它们与时代、社会没有密切的关系,也很少抒写诗人的真情实感,缺乏生活气息。 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北宋后期,形成了一个以杜甫为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宗的诗歌流派。该流派崇尚黄庭坚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且诗派成员大多受黄庭坚的影响,作诗风格以吟咏书斋生活为主,重视文字的推敲技巧。江西诗派的性质特色有三:一是此诗派为观念性的社集;二是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的依据;第三江西诗派是元祐学术的一部分,其盛衰与政局有密切关系。 元代散曲:散曲,元代称为“乐府”或“今乐府”。是韵文大家族中的新成员,是继诗、词之后兴起的新诗体。在元代文坛上,它与传统的诗、词样式分庭抗礼,代表了元代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散曲作品内容涉及歌咏男女爱情,描绘江山景物,感慨人情世态,揭露社会黑暗,抒发隐逸之思,乃至怀古咏史,刻划市井风情等等方面。散曲作家兼写诗文,像关汉卿、马致远等,其风格以豪旷居多,更能显出真率自然的曲味。延祐之后,散曲逐渐走向衰微。 历史演义:古代小说的类型之一,“历史演义”就是运用通俗的语言,将战争兴废,朝代兴衰等话题为历史基干题材,组织形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达一定的政治理想,道德观念和美学观念。历史演义小说从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在创作过程中会融入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生活体验。特点:在以史实为依据的基础上进行艺术的加工和创造,既有纪实的成功,也有艺术的想象和虚构。例如《三国志章回演义》 三言二拍:三言:明代作家冯梦龙编写的《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这三部小说集。“二拍”:明代拟话本小说集,作者是凌濛初,是《初刻拍案惊奇》与《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 桐城派:清代中期的重要散文流派,因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桐城人而得名。基本特征: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以服务当代政治为目的,以秦汉和唐宋八大家古文为楷模,在文章体制和做法上有细致规则的系统化和散文理论。

18春福师《中国文学史专题(一)》在线作业二

(单选题) 1: ()改变了山水在诗中的地位,写作了一大批以山水为审美对象的诗歌,奠定了中国山水诗写实的雏形。 A: 阮籍 B: 谢灵运 C: 曹植 D: 嵇康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 《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 A: 《昭明文选》 B: 《玉台新咏》 C: 《乐府诗集》 D: 《古文苑》 正确答案: (单选题) 3: ()是建安时代最杰出、最有代表性、对后代影响最大的一位作家。 A: 曹操 B: 曹丕 C: 曹植 D: 孔融 正确答案: (单选题) 4: 在南朝乐府民歌中,艺术形式最为成熟的作品是: A: 《子夜歌》 B: 《读曲歌》 C: 《西洲曲》 D: 《那呵滩》 正确答案: (单选题) 5: 反映人民厌倦战争的汉代乐府民歌是()。 A: 《东门行》 B: 《十五从军征》 C: 《江南》 D: 《陌上桑》 正确答案: (单选题) 6: 陶渊明虚构的以寄托其社会理想的散文是: A: 《归去来兮辞》 B: 《闲情赋》 C: 《五柳先生传》 D: 《桃花源记》 正确答案: (单选题) 7: “兼爱”是()。 A: 孔子的中心思想 B: 墨子的中心思想 C: 孟子的中心思想 D: 庄子的中心思想 正确答案: (单选题) 8: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 《易经》 B: 《古诗十九首》 C: 《楚辞》 D: 《诗经》 正确答案: (单选题) 9: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 《易经》 B: 《古诗十九首》 C: 《楚辞》

D: 《诗经》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0: 《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 A: 《昭明文选》 B: 《玉台新咏》 C: 《乐府诗集》 D: 《古文苑》 正确答案: (多选题) 1: 在梁简文帝萧纲的倡导之下,大力写作宫体诗的宫廷诗人有()。 A: 庾肩吾 B: 徐摛 C: 谢朓 D: 庾信 正确答案: (多选题) 2: 下列选项中属于陆机的赋的是: A: 《述先赋》 B: 《思归赋》 C: 《吊魏武帝文》 D: 《怀士赋》 正确答案: (多选题) 3: 属于东汉人写作的作品是()。 A: 《潜夫论》 B: 《政论》 C: 《论衡》 D: 《昌言》 正确答案: (多选题) 4: 梁简文帝萧纲为东宫太子时,()写了不少奉和应制之作,内容轻艳浮靡,缺少真情实感,当时人称“徐庾体”。 A: 徐摛 B: 徐陵 C: 庾肩吾 D: 庾信 正确答案: (多选题) 5: 陶渊明诗歌,按题材来分,大致可分为: A: 田园诗 B: 咏怀诗 C: 哲理诗 D: 咏古诗 正确答案: (多选题) 6: 下列选项中属于“前四史”的是: A: 《后汉书》 B: 《汉书》 C: 《三国志》 D: 《史记》 正确答案: (多选题) 7: “元嘉三大家”是指: A: 沈约 B: 鲍照 C: 谢灵运 D: 颜延之 正确答案: (多选题) 8: 骈文特点有()。 A: 创作方面,讲究气势、通畅、古朴

中国文学史笔记

《中国文学史》绪论 何谓文学 属“文学发生学”或艺术起源论 1、宗教说 2、劳动说:淮南子》“今夫举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3、模仿说 4、游戏冲动说:康德,跟劳动相比,艺术可以说是一种游戏。 席勒,艺术跟游戏同样都是不带实用目的的自由活动,基本上就是一种过剩精力的表现。 5、自我表现说:厨川白村,文学不是苦闷的象征。 6、吸引本能说:欧威尔(《一九八四》、《动物农庄》)在《我为何写作》中夫子自道A、纯粹的自大B、美学的爱好 C、历史的冲动 D、政治的目的 文学作品:是诗歌和一切从强烈情感出发的文字作品,这些作品都必须有相应的艺术形式。广泛地说,文学是社会生活的一个 形象的反应。 概念核心,要有美的规范|(即艺术形式)的参与。 卡西勒,把艺术的世界定义为纯粹形式的领域,文学的世界是一种形态和构质。它必须有有一套很特殊的组织, 跟它本身的一种内在的机理。它有它的趋势和节奏,有它独特的表现方式。当艺术家选择实在的某一方面来表现的 时候,他这个选择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客观化的过程。(进入透镜)

钱基博,(基于《易经》《说文解字》《周礼》《礼记》《释名》的考证)“文”指天文、地文、人文,有“复杂、组 织和美丽”三种含义。“复杂”即言之有物,“组织”即言之有序,“美丽”是“文”的止境。 如何理解文学 美Wellek和Warren《文学论》,指出有两种切入点 1、外部研究,社会内容,侧重作者本身及社会脉络研究,包括历史时代、创作背景等 以陈寅恪对元稹《莺莺传》中崔莺莺身份的考证为例 2、文学作品本身(“字质”,如“诗眼”),外部研究一定不能作为文本的依据。 什么叫文学史 布朗先生,面对学术问题,我们有两种解决的途径,一种叫共时性,一种叫历时性(贯时性)。“共时性”Synchronic,指同一个时代,同一个时间背景。“历时性”指在一个历史的流程当中有前后关系。 所谓文学史,就是文学历史演变的勾勒,就是指由作品构成的整个体系。文学史本身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 不等于文学批评,后者是分析评价作品的艺术特色。 也不等于文学评论,后者是探讨文学的普遍规律。 文学史中的作品体系在一个时间序列里,去描写文学的发展,去阐释各种文学内容、形式、思潮、流派及其产生与进展、演变,去寻求它们前后的继承关系,沿革嬗变的过程及意义。简言之,文学史就是要勾勒出文学发展的历史图示。 文学史背后的史观 追踪猎迹文学史:1904年,第一本中文版,林传甲为京师大学堂的国文课程编写。

中国文学史(二)

远程教育学院期末复习资料 注:本复习资料为依据本教材编制的课堂教学课件,除明确标示课件所在章节外,分别用sp/yp/mp/qp指代宋代文学史、元代文学史、明代文学史和清代文学史。 简答题 宋代文学史 1、简答宋初诗歌的三大流派及其基本特色?(课件第一编第一章第一节) 2、简答宋代前中期词的共同特色?(课件第一编第二章第二节) 3、简答柳永对词的内容及艺术方面的贡献?(课件第一编第二章第三节) 4、简答苏轼词在内容及风格方面的突破?(课件第一编第三章第三节) 5、简答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课件第一编第四章第二节) 6、简答朱熹散文的艺术特色?(课件第一编第五章第二节) 7、简答苏轼词与辛弃疾词在艺术特点上的异同?(课件第一编第六章第四节) 元代文学史 8、简答元杂剧的体制特点?(课件第二编绪论) 9、简答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课件第二编第一章第四节) 10、简要介绍《西厢记》的故事创作源流?(课件第二编第二章第二节) 11、简答《西厢记》的艺术成就和历史地位?(课件第二编第二章第四节) 12、简答白朴《梧桐雨》的艺术特色?(课件第二编第三章第一节) 13、简答马致远《汉宫秋》的艺术特色?(课件第二编第三章第一节) 14、简答郑光祖《倩女离魂》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课件第二编第四章第一节) 15、简答元代散曲的体制和特点?(课件第二编第五章第一节) 16、简答元散曲作家的流派和分期?(课件第二编第五章第一节) 17、简答高明《琵琶记》的艺术特色?(课件第二编第六章第二节) 明代文学史 18、简答明代中期复古文学思潮中“前七子”与“后七子”的主要理论主张?(课件第三编第一章第二节) 19、何为明代“小品”散文?(课件第三编第一章第三节) 20、简要介绍章回小说的文体特征?(课件第三编第二章第一节) 21、简答《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课件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 22、简答《水浒传》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课件第三编第三章第二节) 23、简答《西游记》的艺术特色?(课件第三编第四章第三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