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基于中国货币市场的实证研究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基于中国货币市场的实证研究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基于中国货币市场的实证研究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基于中国货币市场的实证研究

威克塞尔的货币中性学说主要内容

威克塞尔的货币中性学说主要内容 8.威克塞尔的货币中性学说主要内容,如何评价这个理论,现在学习这些理论有什么意义? 主要内容: (1)威克塞尔认为,货币对经济有主动的和实质性的影响,主要是由于货币在资本形成和资本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指出,作为传统货币数量论的重要假设前提条件--货币流通速度不变,只具有理论上的意义,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货币流通速度不可能是不变的,货币的流通速度决定于货币的闲置时间,而货币的闲置时间又决定于现金余额的持有量,在纯现金经济中,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此现金余额持有量也就是,或者说等同于一国的货币总量,显然,在没有信用的情况下,货币流通速度可以是一个不变的量。而在信用经济中,它却是一个多变的量,货币数量的变化与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是一样的。 (2)威克塞尔认为,既然货币流通速度并非固定不变,货币就不只对绝对价格水平产生影响,对经济也具有实质性的影响。威克塞尔通过对货币储藏由原始的窖藏货币形式向现代储蓄形式的转化过程的分析来论证上述观点。 (3)威克塞尔通过信用制度对货币流通影响的分析,否定了货币流通速度不变的假设前提,揭示了货币非中性的可能性。进一步通过对货币职能的分析,指出了只有抛开货币的储藏职能,仅就交易媒介而言,货币才是中性的。而在信用制度使储蓄职能以现代形式出现以后,货币在执行交易媒介职能的同时还具有媒介资本的积累与借贷,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的作用,揭示了货币非中性的现实性。 (4)货币对物价水平进而对经济的影响过程是间接的,货币首先影响的是相对价格体系,然后才是一般价格水平。而货币作用于相对价格体系进而对一般物价水平产生影响,则是通过利率中介来实现的。货币通过利率对物价水平发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理论之争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理论之争 一、货币是中性还是非中性,就是看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对一般价格水平和实际利率及产出水平的影响差异。如果货币供给变化只是影响一般价格水平,一定量的货币供应增加(减少)只引起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下降),那么货币就是中性的;如果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引起实际利率和产出水平等实际经济变量的调整和改 变,那么货币是非中性的。 (一)货币中性论 总体来看,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都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只影响一般价格水平,不影响实际产出水平,因而货币是中性的。 1、古典学派的货币中性论。古典学派经济学家将统一的经济整体机械地分为实物方面和货币方面,他们一般把货币作为与实体经济没有内在联系的“外生变量”,强调货币的中性,即货币的供给变化不影响就业、产出等实际变量,从而形成了传统的两分法和所谓的“货币面纱论”。在“古典”学派经济学家看来,经济的长期发展完全是由实物部门决定的,因而政府任何积极的货币政策都是多余的,甚至是有害的。货币政策任务只是在于控制货币数量,稳定物价水平,维持货币的购买力。 古典学派货币中性论理论的典型代表是货币数量论。货币数量论最基本的观点是货币供应量变化将最终体现于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上。我们可以通过剑桥方程式和费雪方程式清楚地说明这一问题。剑桥方程式M =kPY和费雪方程式MV=PY虽然形式不同,但这两个方程式却表现了同一实质内容的关系:即国民收入水平((Y)与价格水平(P)、货币供应量(M)之间的数量关系。假定k(货币余额与名义国民收入或实际国民收入的比例系数)或V(货币流通速度,即一单位名义货币余额的流通速度)不变、Y也不变,则货币供给量M的变化将完全体现于价格P的变化上,所以货币是中性的。 货币中性论的另一理论支柱是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他认为经济本身是一个整体,任何一种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不仅取决于该商品的价格,而且取决于其他所有商品的供求和价格,如果一种商品出现超额供给,则其他商品必然出现超额需求,这种暂时的不均衡将通过自发的价格调整而迅速消除,货币的出现不过是在已有的商品系列中添加一个特殊的商品而已,利息只是这个特殊商品的“价格”,货币均衡的实现和利率的决定过程,同其他任何商品供求均衡及价格的决定过程是一样的,它的存在既无助于也不妨碍经济的全面均衡,货币对经济是“中性”的。 帕廷金试图将古典学派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与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结合在一起。他提出了实际货币余额这一概念,并认为个人的实际货币余额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是一个常量,通过这一概念,他将货币变化引入了一般均衡分析。在一般均衡已达到的情况下,假使MS/P的水平一定,如果货币供应量增加一倍,那么实际货币余额水平也将随之上涨一倍,由此必然造成对物品的过度需求,由于是在充分就业水平之上,过度需求必然造成价格水平上涨,只有价格水平也上涨一倍,实际货币余额水平方能恢复常态,这时,商品间的相对价格水平没有受绝对价格水平变化的影响,实际部门也就不会作出调整。所以货币是中性的。 2、新古典学派的货币中性论。新古典学派认可货币中性完全是基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理性预期和市场出清。由于人们的预期是合乎理性的,他们就会考虑到过去的失误,并在必要的时候修改预期,以便在今后的行为决策中成功地消除那些引起预期失误的规律;而由于市场是可以出清的,产品市场和劳动市场都不会存在超额供给:当产品市场出现超额供给时,价格就会下降,直到商品价格低到使消费者愿意购买时为止;当劳动市场出现超额供给时,工资就会降低,直到工资低到使厂商愿意为想工作的失业者提供工作为止。这样,政府的经济政策,不管是被人们所预期到的,还是没有被人们预期到的,都不会对实际经济产生真正的影响。具体来说,已经被人们准确预期到的经济政策,只要他们希望维持原先的经济地位,就必然会采取措施设法抵消这些政策的作用,从而使这些政策无效。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通过从理论上解释现实经济中的产出波动来证实其上述货币中性论的观点。其中,以卢卡斯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通过建立一个货币经济周期模型来解释经济波动的原因。他们认为,货币供给的冲击即货币存量的随机变动是引起经济波动的根源,而货币供给的冲击之所以会引起经济波动,原因在于经济当事人不能获得准确的信息,从而不能准确地判断价格变化的实际情况,由此导致产量和就业量的波动。总之,按照货币经济周期模型,货币因素是经济波动的初始根源,而波动的传导机制是信息障碍,

黄达《金融学》(第4版)章节题库-第26章 货币经济与实际经济【圣才出品】

第26章 货币经济与实际经济 一、概念题 1.货币中性 答:货币中性是货币数量论一个基本命题的简述,即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只影响经济中的价格水平,不会影响就业、产出等实际变量。有关货币中性的问题是理论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传统的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量的增减只会导致一般物价水平同方向、同比例的变化,而不会带动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化,货币是中性的。反之,如果货币因素能改变实际资源的配置,那么货币就是非中性的。 2.货币政策超中性 答:货币政策超中性是旨在保持动态均衡的目标。超中性的货币政策要求:货币数量增长(人口的增长,科技进步,经济增长都使实际货币需求增大);货币量增长率应与实际经济变量相适应,以求得资源配置的动态均衡。 3.货币非中性[上海交通大学2004研] 答:货币非中性是与货币中性论相对立的关于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问题的一种理论。货币非中性是指名义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能够引起相对价格和利率的变动,从而引起消费或投资方式的变化,进而改变经济中的实际变量。这是因为,从短期来看,价格不可能立即随货币数量的变动而同比例的变动。相反,各类价格会以不同的比率对某种货币变化做出反应,进而影响相对价格体系并对就业和产出产生影响。更为重要的是,价格水平的变化会造成实际收入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分配的变化,价格的骤然下跌会导致债务人大批破

产,对国民经济产生有害的影响。短期货币非中性是凯恩斯主义货币理论的一个基本特点,这一特点产生于下述论断:在经济中存在大量失业的状况下,价格并不随货币数量的增加而同比例上涨,由此而造成的实际货币数量的增加将导致利率下跌,并因此而使投资和国民收入水平增长。短期货币非中性也是现代货币主义者的基本信条,M·弗里德曼指出:在短期内,如5~10年间,货币变动会主动影响产出;另一方面,在几十年内,货币增长率则主要影响价格。 4.货币面纱论 答:货币面纱论即认为货币对实际产出水平不产生影响的典型理论。“面纱论”认为,货币对于实际经济过程来说,就像罩在人脸上的面纱,它的变动除了对价格产生影响外,并不会引起诸如储蓄、投资、经济增长等实际经济部门的变动。如果说,在一定条件下,货币供给在短期内还具有增加实际产出的效应,从长时期考察,也只能增加名义产出量,而不能提高实际产出水平。 二、判断题 1.一国的货币化率越大,说明该国的货币化程度越高。( ) 【答案】√ 【解析】货币化率也叫马歇尔K值,就是指一国通过货币进行交换的商品和服务的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货币化率=M2/GNP。这个比重越高,说明一国的货币化程度越高。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用货币作为商品和服务交换媒介的范围越来越广。通常这种现象称为社会货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货币中性问题

科研训练实验报告 姓名:贾森 学号:09182077

货币中性问题研究 【摘要】对于“货币中性问题”(即货币对实物经济活动的影响是否中性的问题)的争论从未停止过,而正是西方经济学的不同流派对此问题的探讨推动了货币理论的发展。目前,对这一问题仍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我们在了解学习西方货币政策时应该注意到这一分歧。 【关键词】货币中性/非中性 【关键词】 什么是“货币中性”? “货币中性”是货币数量论一个基本命题的简述,即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只影响经济中的价格水平,不会不影响就业、产出等实际变量。 一、西方关于货币是否中性的争论评述 (一)货币中性论 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都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只影响一般价格水平,不影响实际产出水平,因而货币是中性的。 古典学派的货币中性论。古典学派经济学家将统一的经济整体机械地分为实物方面和货币方面,他们一般把货币作为与实体经济没有内在联系的“外生变量”,强调货币的中性,即货币的攻击变化不影响就业、产出等实际变量,从而形成了传统的两分法和所谓的“货币面纱论”。在“古典”学派经济学家来看,经济的长期发展完全是由实物部门决定的,因为政府任何积极的货币政策都是多余的,甚至是有害的。货币政策任务只是在于控制货币数量,稳定物价水平,维持货币的购买力。 其中典型代表是货币数量论。货币数量论的主要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水平的高低和货币价值的大小由一国的货币数量所决定的。货币数量增加,物价随之正比上涨,而货币价值则随之反比下降。反之则相反。1911年,费希尔在其代表作《货币购买力:其决定因素及其与信贷、利息和危机的关系》中提出现金交易方程式。指出,在商品交易中,买者支出的货币总额总是等于卖者收入的货币总额,如以M代表货币供应量,以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以P代表物价水平,以T代表社会交易量,则: MV=PT 费希尔认为M由现金和活期存款组成,因而: M = M1 + M2 V = V1 + V2 费希尔认为,在P、T、M1、M2、V1、V2这六个因素中,T、V是比较稳定的,是个常量,因为工商业的发展取决于自然资源和技术情况,不决定于货币的数量,虽然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人们的支付制度和支付习惯,而且二者是相对稳定的;M、P是不稳定的,是个变量,因为M是由货币管理当局控制的,而在T、V相对稳定的情况下,P不能不受M的影响。他指出,在货币的流通速度与商品交易量不变的条件下,物价水平随流通货币量的变动成正比例变动。货币数量决定着物价水平,而不是物价水平决定着货币数量。即货币供应量M的变化完全体现于价格P的变化,所以货币是中性的。

货币与价格关系的理论梳理

货币与价格关系的理论梳理 [摘要]本文系统梳理了从经济学发韧以来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为止的关于货币理论的发展脉络,并围绕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问题,分别对大卫·休谟、魏克塞尔、凯恩斯、托宾、弗里德曼等人的理论进行了梳理,以为日后进一步研究打好基础。 [关键词] 货币理论;中性;非中性 一个完整的货币理论应包括对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和货币传递机制的基本分析,其中关于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分析往往是为特定的货币传递机制服务的,而对货币传递机制的论证又最终可归结为货币对实物经济活动的影响是否“中性”的问题。因此,货币量、产出与价格间的关系又可以简略概括为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问题。所谓货币中性是指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诸如产出、利率、失业率实际经济变量没有影响,而只是影响价格、名义利率等名义变量;反之,就是货币非中性。货币中性分为短期中性和长期中性;同样,货币非中性也分为短期非中性和长期非中性。 大卫·休谟1752年提出的货币数量论是关于货币中性的最早表述,后来货币数量论又衍生出了剑桥方程式和交易方程式。在古典经济学中,由于“二分法”的存在,货币理论和实物经济是剥离的,一般商品的价格形成理论也是“二分”的,货币供应量决定一般物品的总体价格水平,而实物经济是由实际物品和资源耗费来决定商品的相对比价和产量,它完全撇开货币因素,只讨论实物经济在市场自动调节下的运行规则。古典货币理论认为,实物经济活动可以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均衡,货币数量只与一般物价水平发生关系,它不影响实物经济活动中的变量。由此,假定货币流通速度不变。则一般物价水平与货币供应量成正比。这样,货币数量论就排除了货币对经济活动可能产生的实际影响。 古典经济学著作中很少就货币理论展开论述,也很少有古典经济学家去钻研货币理论,直到1898年魏克塞尔的《利息与价格》发表,才对“古典二分法”和价格形成理论的“两张皮”现象提出了挑战;魏克塞尔构建了自己的一般货币均衡理论。即瑞典学派著名的魏克塞尔“累积过程理论”。魏克塞尔认为,货币之所以对实际经济产生积极影响,主要是由于货币在资本形成和资本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货币不再是简单的交易媒介,更不再是“面纱”;魏独创性地第一次提出了货币利率和自然利率两个概念,这两种利率的差异,将对实际经济中的投资和储蓄产生作用,在一个由消费品和资本品构成的两部门经济中,此种差异将会引起两个部门相对价格的改变,从而两部门生产结构和比例会相应改变,造成实际经济的波动。他认为,在货币利率恰好等于自然利率,从而投资恰好等于储蓄、物价水平稳定不变、经济体系保持均衡的条件下,各种商品的相对价格和产量以及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数量,完全是由实物领域的有关因素决定,货币的作用只是作为流通媒介和计价单位,并且按照货币流通量的大小决定价格的绝对水平,此时,货币被称为中性货币;在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不一致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将通过其对市场利率的作用而积极地影响生产价格,货币成为决定产品的相对价格和产量的因素之一,即货币非中性化。魏克塞尔的这一观点,改变了古典货币理论与价值理论相互独立的特点,第一次把货币理论同价格形成理论结合在一起,变历来的“二分法”为“一元论”。魏克塞尔的理论成为后来凯恩斯货币理论的源泉之一,在现代西方货币理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936年,经济学划时代的凯恩斯《通论》发表,其中引人注目的一点就是“货币非中性论”,当然他继承了魏克塞尔货币均衡理论中的一些思想。凯恩斯理论中货币对实际经济

威廉森《宏观经济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货币跨期模型:货币中性)【圣才出品】

第10章货币跨期模型:货币中性 10.1 复习笔记 一、货币 1.货币三个重要职能 (1)交换媒介; 货币的明显经济特征是它的交换媒介作用,原因在于: ①有关资产品质的信息常常不完整。 ②一些资产的货币面额很大,因此难以用于零买。 ③一些资产按其市值出售要花时间。 (2)价值储藏; (3)记账单位。 2.货币供给的衡量 (1)最狭义的货币总量是M0,它有时指基础货币或外部货币。 基础货币完全由联邦储备系统的负债构成,构成M0的负债是流通于美联储之外的美元和存款机构在美联储的存款。 M0的数量被称为外部货币,因为它是流通于银行系统之外的数量。 (2)M1的数量等于现金、旅行支票、活期存款和存款机构其他可开支票的存款之和,M1是用来衡量私人部门进行交易时用得最广泛的资产指标。 (3)M2的数量是M1加上储蓄存款、小额定期存款和零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

二、货币跨期模型 1.交换中需要货币 ①在现代经济学中,物物交换,即以商品交换商品,困难重重。 ②在有些情况下,难以或不可能进行信用交易。 尽管现代信用卡制度化解决了利用个人信用进行交易所衍生的一些信息问题,但这种制度的实施成本高。由于货币容易识别,除假币问题外,利用货币进行交易所衍生的信息问题基本不存在。 2.实际利率、名义利率和费雪关系式 假定全部货币存量由通货构成,P 表示当期价格水平,用P '表示未来价格水平。名义债券是当期售价1单位货币、未来偿还1R +单位货币的资产。因此,R 是用货币单位表示的债券收益率,即名义利率(nominal interest rate )。 (1)通货膨胀率 P'P i P -= 也就是说,通货膨胀率是价格水平从当期到未来的增长率。 (2)费雪关系式(Fisher relation ) ①实际利率用以欧文·费雪命名的费雪关系式来确定,可表述为: 111R r i ++= + ②费雪关系式的推导 以实际值来看,购得名义债券的某人,当期放弃1P /商品,未来就获得回报()1/R P +'商品。因此,根据等式P P i P '-= ,名义债券的实际毛收益率是:

【环球外汇】外汇百科:什么是货币中性

货币中性 环球外汇货币中性是货币数量论一个基本命题的简述,是指货币供给的增长将导致价格水平的相同比例增长,对于实际产出水平没有产生影响。总体来看,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都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只影响一般价格水平,不影响实际产出水平,因而货币是中性的。 理论之争 有关货币中性的问题是理论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传统的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量的增减只会导致一般物价水平同方向、同比例的变化,而不会带动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化,货币是中性的。 魏克塞尔首先对货币中性的问题提出质疑,他认为货币只有在银行利率和自然利率相等时才是中性的,否则经济就会发生累积性扩张或者收缩,货币就不是中性的。 哈耶克则认为货币只有在影响一般价格水平,而不影响相对价格水平的情况下才是中性的,否则也会影响经济运行,货币就是非中性的。根据这样的标准,凯恩斯理论中的货币是非中性的,因为货币供给和需求对实际收入是在充分就业水平,还是非充分就业水平的决定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帕廷金的“实际余额效应”分析说明在特定的条件下,货币存量的变动会引起一般价格水平同方向、同比例地变动。这就是说,帕廷金用与古典数量论不同的分析方法,得出与古典学派相同的货币中性的结论。但是,帕廷金的分析突出了古典数量说没有展开的货币影响经济的过程分析,而在这个过程中,货币影响了实际经济的运行,因此是非中性的。 古典学派的货币中性论 概况 古典学派经济学家将统一的经济整体机械地分为实物方面和货币方面,他们一般把货币作为与实体经济没有内在联系的“外生变量”,强调货币的中性,即货币的供给变化不影响就业、产出等实际变量,从而形成了传统的两分法和所谓的“货币面纱论”。在“古典”学派经济学家看来,经济的长期发展完全是由实物部门决定的,因而政府任何积极的货币政策都是多余的,甚至是有害的。货币政策任务只是在于控制货币数量,稳定物价水平,维持货币的购买力。 货币数量论 古典学派货币中性论理论的典型代表是货币数量论。货币数量论最基本的观点是货币供应量变化将最终体现于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上。人们可以通过剑桥方程式和费雪方程式清楚地说明这一问题。剑桥方程式M=kPY和费雪方程式MV=PY虽然形式不同,但这两个方程式却

宏观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 一、 1、宏观经济学:以涵盖国民经济整体的宏观经济总量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总量的决定方式、相互联系与变动规律,分析并应对通货膨胀、失业、国际收支、经济波动等问题,以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目标。 2、国民经济核算帐户:用来定义基本宏观经济变量关系,观察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统计账户,是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前提知识。 3、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经济核算帐户基本概念,度量一定时期一国生产并通过市场交易实现的总产出价值。 4、名义GDP:采用现行物价衡量总产出价值。 5、实际GDP:采用不变价格衡量总产出价值,用物价指数对名义GDP进行通缩。 6、支出法:通过对一定时期内购买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进行加总,计算这一时期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7、收入法:把各种生产要素得到的收入——工资、利润、利息、租金加总得到国民收入。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生产税费-生产补贴)+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8、部门法、生产法:依据提供产品与劳务各部门增加值计算GDP,从生产角度反映了GDP来源。政府部门劳务按其收入计算。 9、国民生产总值:统计利用一国国民拥有的劳动和资本等要素所提供的产出总量。 10、个人收入:个人从各种来源得到的收入总和,即国民收入中不包括公司利润等的部分。 11、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可实际使用的全部收入,指个人收入中进行各项社会性扣除之后(如税收,养老保险等)剩下的部分。 12、劳动生产率:一个单位的劳动在一定时间内能够生产的产出量。一个国家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增速的高低,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 13、社会生产函数:生产理论研究资源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可表述为具有以下一般形式生产函数:Y= AF(L,K)。 二、 1、简单收入决定模型:“从短期看问题”分析角度,体现在简单收入决定模型中,

金融研究生必读参考书目列表(货币经济学)

金融研究生必读参考书目列表(货币经 济学) 参加考试最少不了的就是书籍,看透一本正确的书籍比多套真题都有用。小编整理金融研究生必读的参考书目及经典文献,供大家选择、了解、阅读。 1、剑桥方程式马歇尔、庇古Pigou,A.C. , “The value of money”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32,Nov.38-56,1917 2、模仿传染模型Lux. T Lux.T, “Herd behavior, bubbles and crashes”, The Economic Journal, V ol. 105, pp 881-896, 1995 3、托宾q效应托宾Tobin, “A general equilibrium approach to monetary theory”,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pp15-29, Feb. 1969 4、消费的财富效应莫迪利亚尼Franco Modigliani, “Monetary Policy and Consumption”, in Consumer Spending and Money Policy: The Linkages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Boston. 1971), pp9-84 5、流动性偏好凯恩斯Kenyes,J.M.,1936,“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rate and money” in the coll ected writings of John Maynard Keeynes,V ol.6 London :Macmillan,1971 6、真实经济周期模型基德兰德、普雷斯科特Kydland,F.E.and Prescott,E.C.. “Time to build and aggregate fluctuations”, Econometrica 50(6),November:1345-70, 1982 7、泰勒规则泰勒Taylor J., “Discretion versus policy rules in practice”, Carnegie-Rochester Conference Series on Public Policy, Vol.39, 1993 8、动态非一致性博弈模型Kydland,F,E and Prescott,E.C. Kydland,F,E and Prescott,E.C. ,“Rules rather than discretion: the inconsistency of optimal plan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 ol.85, PP473, June 1977 9、MCI Freedman, C Freedman, C ,“The use of indicators and the monetary conditions index in Canada” in Balino, T.J.T and Cottarelli,C eds. “Frameworks of monetary stability-policy issues and country experiments”, IMF, PP470, 1994 10、跨期生活费用指数Alchian和Klein Alchian, Klein “On a correct measure inflation”,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Feb. 1973 11、动态均衡物价指数Shibuya Shibuya ,“Dynamic equilibrium price index: asset price and inflation”, Monetary and Economic Studies, Insti tute for Monetary and Economic Studies, Bank of Japan, 10(1), 1992 12、有弹性的通货膨胀目标Ben Bernanke and Mark Gertler Ben Bernanke and Mark Gertler,“Monetary policy and asset price volatility”, in “New Challenge for Monetary Policy”, Jackson Hole, August 26-28,1999 13、金融体系内在脆弱性假说米什金Minsky,H.“the financial instability hypothesis: a restatement ”帕77

货币中性

货币中性 文献: 1.Lucas, R., jr., 1972, “Expectations and the Neutrality of Money”, JET, April, pp.103-24. 2.Lucas, R., Jr., 1996, “Nobel Lecture: Monetary Neutrality”, JPE,104(4),pp.661-68 3.加尔布雷思与戴瑞提,1997(1994),《宏观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4.Champ &Freeman, 2001, Modeling Monetary Economics, 2nd ed., Cambridge U Press. 5.McCallum, B., 1983, “the Role of Overlapping-Generations Model in Monetary Economics” Lucas,1996: 1.导论 关于货币政策如何影响通货膨胀、就业和产出,已经有大量的理论探讨和经验研究,所以似乎这个问题早已解决了。其实不然。 休谟的论述:1752年,货币论;利率论。 两段关于数量论的表述:货币存量的单位变化,对于理性人的行为没有影响。 注意他的说法,“货币突然全部消失”。 但是也有另外不同的表述:“假设出现了奇迹,每个英国人在一夜之间,口袋里多出了5个英镑”。[这就是货币的注入过程。]现实中的货币变化当然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注意,这仅仅是表述的问题呢,还是应该引起重视的关键性的问题呢? 接下来的两段表述:货币数量的扩张或收缩,可能引起经济的繁荣或萧条。 这里存在一定的矛盾,困难在于研究方法,即使像休谟这样的语言大师,单凭文字很难解决。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 货币是中性还是非中性,就是看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对一般价格水平和实际利率及产出水平的影响差异。如果货币供给变化只是影响一般价格水平,一定量的货币供应增加(减少)只引起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下降),那么货币就是中性的;如果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引起实际利率和产出水平等实际经济变量的调整和改变,那么货币是非中性的。 (一)货币中性论 总体来看,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都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只影响一般价格水平,不影响实际产出水平,因而货币是中性的。 1、古典学派的货币中性论。古典学派经济学家将统一的经济整体机械地分为实物方面和货币方面,他们一般把货币作为与实体经济没有内在联系的“外生变量”,强调货币的中性,即货币的供给变化不影响就业、产出等实际变量,从而形成了传统的两分法和所谓的“货币面纱论”。在“古典”学派经济学家看来,经济的长期发展完全是由实物部门决定的,因而政府任何积极的货币政策都是多余的,甚至是有害的。货币政策任务只是在于控制货币数量,稳定物价水平,维持货币的购买力。 古典学派货币中性论理论的典型代表是货币数量论。货币数量论最基本的观点是货币供应量变化将最终体现于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上。我们可以通过剑桥方程式和费雪方程式清楚地说明这一问题。剑

桥方程式M=kPY和费雪方程式MV=PY虽然形式不同,但这两个方程式却表现了同一实质内容的关系:即国民收入水平((Y)与价格水平(P)、货币供应量(M)之间的数量关系。假定k(货币余额与名义国民收入或实际国民收入的比例系数)或V(货币流通速度,即一单位名义货币余额的流通速度)不变、Y也不变,则货币供给量M的变化将完全体现于价格P的变化上,所以货币是中性的。 货币中性论的另一理论支柱是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他认为经济本身是一个整体,任何一种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不仅取决于该商品的价格,而且取决于其他所有商品的供求和价格,如果一种商品出现超额供给,则其他商品必然出现超额需求,这种暂时的不均衡将通过自发的价格调整而迅速消除,货币的出现不过是在已有的商品系列中添加一个特殊的商品而已,利息只是这个特殊商品的“价格”,货币均衡的实现和利率的决定过程,同其他任何商品供求均衡及价格的决定过程是一样的,它的存在既无助于也不妨碍经济的全面均衡,货币对经济是“中性”的。 帕廷金试图将古典学派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与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结合在一起。他提出了实际货币余额这一概念,并认为个人的实际货币余额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是一个常量,通过这一概念,他将货币变化引入了一般均衡分析。在一般均衡已达到的情况下,假使MS/P 的水平一定,如果货币供应量增加一倍,那么实际货币余额水平也将随之上涨一倍,由此必然造成对物品的过度需求,由于是在充分就业水平之上,过度需求必然造成价格水平上涨,只有价格水平也上涨一

威廉森《宏观经济学》(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10章 货币跨期模型:货币中性【圣才出品】

第10章货币跨期模型:货币中性 一、复习题 1.货币的三种职能是什么? 答:传统观点认为,货币有三种职能。即货币是交换媒介、价值储藏和记账单位。 (1)货币是交换媒介,因为它被接受用于交换商品的惟一理由是,反过来可用它交换其他商品,而不是因为想将它作为消费之用; (2)货币是价值储藏,与诸如股票、债券、住房等其他资产一样,因为它可以使消费者用当期商品交换未来商品; (3)货币是记账单位,因为所有合同基本上都是用货币计价的。 2.列出三种货币总量及其所包括的资产。 答:货币供给的衡量包括M0、M1与M2。 M0的数量被称为外部货币,因为它是流通于银行系统之外的数量; M1的数量等于包括公众持有的所有货币、旅行支票、活期存款和存款机构其他可开支票的存款之和。因此,M1是用来衡量私人部门进行交易时用得最广泛的资产指标; M2的数量是M1加上储蓄存款、小额定期存款和零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这些额外资产不直接用于交易,但它们可轻易转换成美元和可开支票存款,可用于交易。 3.为什么人们在可以用物物交换或利用信用进行交易时却使用了货币?

答:与物物交换或信用交易相比,货币的使用解决了“需要的两厢情愿”的问题。在交换中使用货币的原因有两点: (1)货币可以消除“摩擦”。在现代经济学中,物物交换,即以商品交换商品,困难重重。货币解决了两厢情愿问题。 (2)在有些情况下,难以或不可能进行信用交易。尽管现代信用卡制度化解决了利用个人信用进行交易所衍生的一些信息问题,但这种制度的实施成本高。由于货币容易识别,除假币问题外,利用货币进行交易所衍生的信息问题基本不存在。 4.实际利率、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答:以实际值来看,购得名义债券的某人,当期放弃1/P 商品,未来就获得回报()1/R P +'商品。因此,根据等式P'P i P -=,名义债券的实际毛收益率是:11111R R P'r i P +++==+则实际利率、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联系为:111R r i ++=+。5.货币的实际利率是什么? 答:货币的名义利率为0R =,那么定义货币的实际利率为m r ,根据费雪关系式111R r i ++=+,两者的关系式准确表达为:1 11m r i +=+

稳健和中性的货币政策

稳健的货币政策 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指根据经济变化的征兆来调整政策取向,当经济出现衰退迹象时,货币政策偏向扩张;当经济出现过热时,货币政策偏向紧缩。最终反映到物价上,就是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 在我国货币政策管理中,中央银行是以比较平稳的货币供应量增长来实现稳健的货币政策操作的。从一般货币理论看,对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有两种不同的操控手段:恒定与权变。前者认为,只要货币供应量保持固定增长率,公众就会作出合理预期,从而使物价收敛于稳定。后者认为,货币供应量应随经济的变动,由央行随时调节。前者的缺点是过于僵硬,在现实中几乎无法运行;后者则因政策制定者预测的主观性与公众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的冲突而受到挑战。因此,不少国家采用预先公布货币供应量增长区间的方式进行调控。在我国,也有人认为控制货币供应量不是好的货币控制手段,应以利率作为调控的中间目标。其实,我国的利率还处于管制阶段,企业还处于对利率不敏感时期。在这种条件下,央行放弃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转而用调整利率的方式来影响经济,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从总体上看,近几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得了明显效果。2003年GDP增长9.1%,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9.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1.2%;2004年GDP增长9.5%,M2增长14.6%,CPI上涨3.9%。今年M2计划增长15%,CPI估计上升3.28%。 执行稳健货币政策的手段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传统的货币政策三大工具都得到了较好应用。首先,2003—2004年,央行两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虽然分别只上调了1和0.5个百分点,却产生了很大的市场效果。上世纪90年代央行也曾多次调整准备金率,且调整幅度大大高于这两次,但市场几乎没有反应。这说明我国经济市场化的程度已经很高。其次,公开市场操作日臻成熟。央行在市场上通过公开买卖国债,向商业银行体系放松或收缩银根,从而起到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作用,使稳健货币政策的执行得以保证。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以及外汇储备大幅增加形成的货币供给的快速增长,央行在国债买卖之外加大了央行票据的发行,以冲销人民币的过快增长。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量2003年达到14万亿元左右,2004年也有近12万亿元,大大超过其他证券市场的交易量。第三,利率手段的运用日益重要。2004年初,商业银行和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上限被放宽至央行基准利率的1.7倍和2倍。到当年10月,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同时放开了商业银行存款利率的下限和贷款利率的上限。特别是后一次利率调整,虽然幅度很小,但对市场的影响很大,甚至国际金融市场和一些国际原材料市场的价格都因之下跌。这说明我国市场经济进程和经济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利率的提高,使市场得到非常明确的信号,央行对经济过热的调控作用进一步加强。 央行还通过票据再贴现政策、窗口指导以及发布对某些风险的提示来实施宏观调控。可以看到,央行不再依赖单一的政策,而是比较熟练地运用一系列微调手段,前瞻性地出台一系列措施,以达到综合的政策效果。这种组合拳式的调控方式,将是今后的主要调控手段。中性货币政策 中性货币政策指的是使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完全相等的货币政策,换句话说,就是一种保证货币因素不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从而保证市场机制可以不受干扰地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货币政策。正是出于这样一种货币政策理念,从2004年6月起美联储才连续多次加息,对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担心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利用利率变化实现一种市场均衡的复归才是最重要的考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