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北大国关院中共党史考研-2006年政治学概论真题解析

2014年北大国关院中共党史考研-2006年政治学概论真题解析

2014年北大国关院中共党史考研-2006年政治学概论真题解析
2014年北大国关院中共党史考研-2006年政治学概论真题解析

2014年各高校政治学&国际关系&外交学考研专业课基础班视频课程+近五年真题、笔记等全套资料+公共课阅卷人一对一指导=1680~3000元7月1日前报名,8折优惠!

北京大学国关院考研攻略

北大国关院考研政治学概论历年真题解析

一、2006年政治学概论

1.政党: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它是在阶级社会中,一定的阶级或阶层的政治上最积极的代表,为了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政治目的,特别是为了取得政权和保持政权,而在阶级斗争中形成的政治组织。

举例几个国家的政党体制及知名政党。

2.代议制民主:

代议制民主(representative democracy):公民选举代表掌握国家决策权力的民主形式。代议制民主下,公民的民主权利主要体现在选举代表的权利上。

古代的直接民主随城邦的解体而消逝,民主在中世纪末期再生时便采取了代议制形式。近代民主思想家虽然承认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但他们几乎众口一词,认为人民不适合直接掌握国家权力。他们认同中世纪成长起来的代议制民主,由人民选举出代表掌握国家权力。公民的民主权利体现在他们选举代表的权利上。代议制民主方案的出现,使近代思想家解决了一个困扰民主制度拥护者的一个难题,即在理论上必须承认人人平等,但在实践上,只能由少数精英掌握国家权力。实行代议制民主的另一个绝对的理由在于,近代民族国家地域广大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和社会交往水平以及交通通讯等技术手段的限制,使直接民主在实际操作上是不可能的。

3.联邦制

联邦制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治实体(共和国、州、邦)结合而成的一种国家结构形式。联邦制国家由各个联邦成员组成,各成员单位先于联邦国家存在。联邦成员国在联邦国家成立之前,是单独的享有主权的政治实体;加入联邦之后,虽然不再有完全独立的主权,但在联邦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联邦成员的主权仍受到法律的保护,联邦成员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在组成联邦制国家时,联邦成员单位把各自的部分权力让渡给联邦政府,同时又保留了部分管理内部事务的权力。

4.分权与制衡

分权制衡是被西方国家普遍运用在政治体制和其他国家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法理。制衡学说源于分权思想,分权思想可以溯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这位古希腊的先哲在阐释他的“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

的思想时,主张把政府的权力分为讨论、执行、司法三个要素,而权力活动又应当普遍地、严格地遵守制定得完好的法律。在分权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制衡学说,形成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当时尚未掌握政权的资产阶级为了同封建主分享统治权并反对封建主的专横,便提出了分权制衡学说,主张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项权力应当分别由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去行使,形成三项权力间的相互牵制和相互约束的格局,以保持国家权力间的平衡状态.防止某个机关或某个人的独断专行。

5.国际格局International configuration

在一定的历史发展周期内国际关系构成中,在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集合的基础上,以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等战略力量角色及其组合形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和局面。

构成要素:(1)行为主体。即国际关系中起举足轻重作用的国家或国家集团,或者称为战略力量,这是构成国际格局的基础性要素。(2)相互战略关系国际格局作为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必须由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许多行为主体并存,二是行为主体彼此之间发生相当程度的交往。(3)相互关系结构状态这一点是由客观环境和主观因素所决定的。

6.综合国力

综合国力(National Power)是衡量一个国家基本国情和基本资源最重要的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技术实力的综合性指标。如何界定和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或战略资源,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阿什利·泰利斯(Ashley Tellis et al,2000)将国家实力定义为两个分量相互作用的产物,即一个国家在给定时间上具有掌握经济创新周期的能力,并利用这种控制能力形成有效的军事能力,反过来创造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加强现存的经济优势,也为保持国家的战略优势以及从国际体系中获益提供基本条件。

概言之,综合国力可以简单地定义为一个国家通过有目的的行动追求其战略目标的综合能力。

7.行为主义革命的主要诉求

二战结束后,沉寂已久的政治论坛重新活跃起来,一些政治学者纷纷著书立说,在反思传统的政治思想的基础上,提出许多有关政治研究的新观点、新思路和新方法。战后十几年中,这些反思与创新逐渐会继成了西方政治思想领域内一场深刻而广泛的变革,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行为主义革命”。这场变革突破了西方传统政治理论的模式,将一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引入政治研究,采用新的思维方式与分析方法,重新认识和解释社会政治现象,建立起一整套独特的政治概念的逻辑体系。行为主义革命结束了传统政治理论一统天下的局面,确立了现代政治学的主导地位,从而开辟了西方政治理论发展的新阶段。

8.比例代表制与多选制对政党格局的影响

相对于多数制,是三权分立体制中议会选举中分配议席的两种方法之一。比例代表制以每一参选组别

所得选票占全部票数目的百分比分配议席。此一方法最早出现于瑞士,并于欧洲大陆发扬光大。该制度按照各政党所获选票数在总票数中所占比例分配议员席位。此制与名单提名相结合,以大选区制为基础,一轮投票就可以得出结果。但由于选民是投各政党所提候选人的票,所以必须先统计各政党所得选票总数,再按比例分配议员席位。比例代表制分配议席的方法很复杂,其基本特点是,首先

确定产生一个席位所需要的票数即当选基数(又称当选商数),然后用当选基数去除各政党所得的票数,得出各政党应得的议席分配数。具体方法有自然限额法(又称海尔限额法)、最大残数法、最大均数法(又称东特法)等。

比例代表制使各政党所得选票和所得席位成正比,有利小党发展而且比较客观反映政治组织的实力,但同时容易滋生激进情绪。

多数代表制的特点是,在一个选区内获得选票最多的政党候选人即独占这个选区的全部议席。多数代表制可在小选区和大选区使用。有的国家采取相对多数代表制,有的则采取绝对多数代表制。相对多数代表制又叫一轮选举制,即使这种多数,其选票只占全部选票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只要比其他竞选者多一票即可获胜。这种选票计算法,对大党是最有利,对小党则不利。在某些情况下,获得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其选票在全国选票总数中却不过半,甚至更少,这使其即使在实际上不合乎民意,却取得了合法化。绝对多数代表制又叫二轮选举制和过半数选举制,当第一次选举没有任何政党获得过半数时,则举行第二轮选举,由在第一轮得票最多的二人参加第二轮投票候选,谁占半数以上谁当选。为了在第二轮投票中获胜,西方国家的统治者设计了政党联盟制度,即参加联盟的各政党的单记名单所得选票实行总计算,如果联合名单获得选票的绝对多数,则全部席位为该政党联盟所有,然后在联盟中各党进行再分配。

9.违宪审查及其意义

又称宪法监督,是指特定的机关依据一定的程序和方式,对法理、法规和行政命令等规范性文件和特定主体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进行审查并做出处理的制度。

其作用在于保障宪法的实施、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公民权利与自由。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先后建立了违宪审查制度。宪法监督机关对规范性文件的合宪性进行审查之后,要作出是否违宪的结论。这种结论一般都具有强制性,被宣布为违宪的规范性文件将全部或部分失去法律效力。

10.中国和平崛起的内容

由郑必坚提出,奋力崛起,而且是和平的崛起。也就是下定决心,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围绕这条道路,最重要的战略方针有三条:一是毫不动摇地锐意推进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基本内涵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以形成实现和平崛起的制度保证;二是大胆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而又坚持弘扬中华文明,以形成实现和平崛起的精神支柱;三是周到细致地统筹兼顾各种利益关系,包括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

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以形成实现和平崛起的社会环境。

11.分析社会公正、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关系

首先分析社会公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其次分析社会公正与社会和谐的关系

然后分析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关系

最后,三者是相互统一、密不可分的。

12.试论述不同政治制度产生的社会基础

首先,政治制度的类型

其次,政治制度与社会基础的关系

最后,举例说明某一、两个政治制度所产生的社会基础。

育明教育·2014年考研复习宏观规划·仅供参考

北大政治学概论难吗,考研复习范围和复习重点是什么

政治学概论 孙关宏主编 第二节政治文化的成分和类型 一、政治文化的成分 作为人们主观心理世界所反映的政治取向模式,政治文化主要由政治心理、政治思想、政治意识形态三个层次构成。政治心理是政治文化的表层和感性部分,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政治态度;政治思想是政治文化的深层和理性部分,包括政治理想、政治信仰、政治价值观、政治理论;政治意识形态则是特定政治系统试图获取其社会成员认同和支持的权威阐述系统,它构成了一个政治系统政治社会化的核心内容。 (一)政治心理 所谓政治心理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对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一种心理反映,表现为人们对政治生活的某一特定方面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愿望和信念等,构成了人们政治性格的基本特征。就政治心理的形成过程而言,它是社会成员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心理投射,它实际上反映的是现实的政治关系、政治体系、政治行为、政治现象。而就政治心理本身所呈现形式外观而言,它常常是一种直观的心理反映,以一种潜在的形式出现,是对政治生活的一种不系统的、未定型的感性认识。 就政治心理的内在过程来看,其主要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和政治态度。 1、政治认知。政治认知是政治主体对政治事件、政治人物、政治活动及其规律等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即对各种政治现象的认识和理解。政治认知过程就是认知者、认知客体以及认知情境等因素之间交互作用的心理过程。在现实政治生活中,人们的政治认知所能达到的程度与认知主体自身的智识水平和认知结构,以及他所掌握的知识和信息密切相关。政治认知过程常常包括政治知觉、政治印象和政治认知判断三个阶

段:政治知觉是政治主体对政治认知客体形成的整体概念;政治印象是政治主体在政治知觉的基础上对政治认知客体形成的较为固定的记忆;而政治认知判断则是政治主体在前两个过程基础上对认知客体的评价和推论,从而形成对认知对象的综合分析。政治认知过程要求认知主体获得相应的政治知识,并形成一定的政治认同意识,所以,它是整个认知心理过程的基础,对于政治心理的发展和政治态度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2、政治情感。政治情感是政治主体对政治体系、政治活动、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等形成的自发的内心体验和感觉,是政治主体在认知过程中形成的对政治事件、人物、活动等的好恶、亲疏等心理反应。政治心理包括较低层次的政治情绪和较高层次的政治感情:前者是政治主体在政治生活中根据切身的政治实践而产生的暂时的主观心理体验,这种体验可能是积极的、肯定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否定的;如果说政治情绪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本能的心理反应,缺乏稳定性和可控性,那么政治感情则是一种相对持续、稳定的精神活动。政治情感是在政治认知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政治心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构成的政治生活的感情纽带,也是政治动机形成的内在动力和基础。 3、政治动机。政治动机即激励并维持政治主体的政治活动以达到一定政治目标的内在动力。政治主体的政治动机取决于主体的政治目标以及主体为达到这一目标而对自身政治能力所做的评估。 4、政治态度。政治态度是在以上三个心理过程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性心理过程,它是政治行为的准备阶段,是政治认知的重要环节。主体政治态度的肯定与否、积极还是消极,会直接反映在主体最终的行为选择上。作为政治心理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以上政治心理的构成要素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了政治心理的整个过程。 【政治心理的特性:(1)政治心理是社会成员在政治生活中自发产生的。(2)政治心理因社会成员个体差异、社会地位和所处环境不同而不同。(3)政治心理是一种潜在的社会意识。(4)政治心理积淀相对稳定。】【政治心理的基础:(1)客观基础。指外在于政治主体的,促成其政治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因系和条件。这些要素可以用“社会环境”来概括。政治心理的社会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关系环境、政治制度环境、思想文化环境四个层面。(2)主观基础。主要指政治主体自身的条件,其中主要指政治主体已经形成的心态或心理背景。其构成包括政治主体的生物特性结构、心理结构、社会经验结构和个性倾向结构等。】 【政治心理的作用:(1)政治心理是产生政治行为的中介环节。(2)政治心理是社会政治形势的晴雨表。(3)政治心理是政治变革的制约力量。】 (二)政治思想 所谓政治思想,就是特定历史时期人们在对政治生活系统化思考的基础上形成的政治观点、政治理论和政治学说。政治思想是人类对政治现象进行理性思辨的结果,它仰赖于人们丰富而深刻的政治经验和体验、

2021北京大学政治学(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考研之路满是艰辛,分享一些经验,希望可以帮到你们。 真的是没时间看视频,但还是有选择性看了李凡老师的视频,然后定量,每天看一个章节,看完这个章节之后对应的把选择题对应的章节也写了。然后到大概12月上旬结束了所有的知识点学习和题,并且只看了李凡老师的视频,买了很多模拟试卷,把选择题都做了。然后就开始背主观题,我也只背了模拟卷,其他的卷子都没背,毫不管考研政治界如何动荡,吹不乱是我内心的愁。此时背政治的时候我结束了其他部分背诵,除了英语小作文的巩固以外和专业课的背诵,我把《一本单词》的词汇背诵停了。每天凌晨五点到早上八点背政治,然后去食堂吃早饭,然后接着背专业课(1小时)和巩固小作文(20分钟),晚上8点出图书馆,回一个没人的空寝室背大题到12点,然后再背半小时的专业课。这就是每天的背书。最后考前(22号)我也只背熟了3套,最后一套,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真么很怕到了考场上会考到第四套,然后自己在酒店里面把前三套的所有背的东西默写下来。考场上虽然说没有考到,是我的幸运,但是选择题错了很多,所以政治也考的不是很好吧。推荐《政治新时器》,帮了我很多。 9到10月中旬我一直在背单词,单词书是《一本单词》。然后做英语一的阅读练习翻译,用书是《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版》,可以关注木糖英语公众号,有很多干货。有的人说英语一和英语二的内容完全不一样,但是对于我这种基础差的学生来说,必须要先夯实单词和语法这两项基本技能,才能在英语二的逻辑分析中看懂题意。背单词,九月份开始每天150个单词不背完不睡觉,一开始连学习带复习确实很吃力,但是习惯成自然,到后来每天不背完根本睡不着觉,满满的负罪感。然后每天中午利用二十分钟做一篇英语一的阅读,不会的单词就查然后记在全本子上,做完了对每一句话进行翻译,尤其是句中句,不需要翻译的多好,只要能翻译成人话,就证明理解了文章中的含义,半个月后,有一次我做英语一的阅读竟然全对,就停止了这项训练。后来做英语二的题确实有些不太适应,毕竟侧重的是逻辑,然后我又开始翻译英语二,发现了题目一样是有规律的,要么是全文主旨,要么是对一句话的转换,要么就是态度,都是大同小异。新题型以前每次做题全都是全对,就没有复习了。至于剩下的写作翻译和完型我也没有针对性的训练,就是裸考了。今年英语二着实简单,完型我错了五个,阅读错了三个,有很多问题不需要读文章去都可以选出正确答案,新题型去有些意外错了两

2007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专业考研真题及答题思路解析(官方版)

育明教育 专注于北京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 始于2006,八年辅导经验 北京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政治学理论) 北京大学政管学院政治学理论考研参考书目 考试科目一:政治学原理 1、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莱斯利·里普森著:《政治学的重大问题》,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3、李景鹏著:《权力政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俞可平著:《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5、燕继荣著:《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考试科目二:综合一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第二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用胡绳版本的就可以) 2. G.萨托利著:《政党与政党体制》,商务印书馆,2006年。 3.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著:《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视野》,杨红伟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4.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著:《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徐湘林等译,东方出版社,2008年。 5.唐晓、王为、王春英著:《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世界知识出版社,200 5年。 6.梁琴、钟德涛著:《中外政党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0年。 7.谢庆奎主编:《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8.杨凤春著:《中国政府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9.江荣海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九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第二版。 10.陈哲夫、江荣海等主编:《现代中国政治思想流派》(上、中、下)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 11.陈哲夫著:《20世纪中国思想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育明教育考研咨询QQ1559022430 徐老师 2007年政治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1.宪政 在狭义上就是有限政府通过宪法的存在而进行的实践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只要政府机关和政治过程受到宪法规章的有效约束,就存在宪政。在宽泛意义上,宪政指的是一系列的政治价值和期望,反映着人们希望通过建立制约政府权力的内外机制来保护自由的愿望。

北京大学政治学考研参考书目

北京大学政治学考研参考书目 重点任务: 1.收集考研信息,包括所报考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就业难易程度、所报考专业的难易程度、所报考学校的录取率、资料。毕竟考研所需关注的点无非就两个:一是考研成功的可能性,二是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 2.根据所收集到的信息决定所报考的学校和专业。对于这一点,才思教育团队认为,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方案有两个:一是,选择尽可能好的学校,如北大、清华、人大、中央财经、南开、复旦,专业可以稍微差一点;二是,选择尽可能好的专业,如金融、经济、计算机、自动化等,学校可以差一点。这样的好处是,以后方便就业,具体的原因分析请关注之后的相关文章。 3.购买参考书,慢慢熟悉所考专业。这个时候学校课程还比较多,且处于学期末,考试又比较多,学校事情繁杂,无法全身心的投入,所以以“预热”为主。不易过快进入紧张的复习状态。 4.掌握学习的方法、了解复习的重点,为下一步全面展开复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一点至关重要,很多考研学生最后没有考出理想的成绩,不是因为没有努力,更不是付出不够,而是方法不得当,重点没把握好。这一任务的实现,一般需要有考研经验的师兄师姐的帮助。这一点也是才思教育专业课授课的重点之一。 5.制定复习计划。一个完备的复习计划是考研成功的“寻宝图”。没有好的复习计划,只能每天手忙脚乱的复习,昏昏然,却没有丝毫进步的感觉。 6.在整个过程中,数学和英语都要一步步的安排复习。数学以知识点的掌握为主,通过做题积累知识点。英语,主要以单词和真题为主,真题要每做一套就分析透彻。专业课的复习,主要以掌握参考书的目录和框架为主,不需要去费力的记忆。 第二阶段:发力(7月1日-10月1日) 原因: 这个阶段时间比较充裕,没有学校里的繁杂事情影响,可以安心的投入复习。抓住这个阶段,就成功了一半。

2020北京大学国际关系考研经验复习贴!超详细!

2019年北大大学国际关系考研经验贴 简单分享一下北大国际关系学院考研专业课复习的一些想法,大概从复习目标、参考书目和复习方法这三个大方面来说。 一、初试复习方法 首先,不能轻视北大国关考研专业课的复习难度,因为复习的难点主要在于专业课“上手比较容易”但“深入理解难”,而把完整的知识体系灵活运用到答题中难度就更大了。尤其是对于跨专业考试的同学(本科专业不是政治学一级学科),在开始读书复习之后总会有“什么都读得懂,但是题目破不开”或者“答题能写很多,但是答不到点子上”的问题。 一般而言,国关专业课复习要达到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知识点细节的熟悉。比如让你回答“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辨析斯兰与穆斯林的概念关系”。这一点基本上下了功夫都能达到。 第二个层次是能够把单个科目的知识点用一条逻辑线索串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框架。比如提到“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能够下意识知道这是“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均势塑造过程中的一场重要战争,前接法国打破均势、谋求天然疆界,后继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北方大战、外交革命、七年战争等多极均势的稳固,它的位置应该在17-18世纪国际体系权力分配状态变动这一条线索上”。当然这就要求在熟知细节的基础上总结出相关线索,或者依靠一些比较好的参考书记下来一些线索。 第三个层次是能够把不同专业科目的知识框架相互渗透、相互交

叉,在考试中有准确而深入的破题能力和答题思维。比如以2017年真题“民族国家概念在当今世界政治中的解释力如何”为例,不仅要了解民族国家的性质特征及其内涵变迁(国际政治学),还需要结合主权概念的发展(西方政治思想史),更要把问题放在具体历史语境中举例说明(国际关系史)。这一层次要求对各学科的线索非常熟稔,并且能够游刃有余地去粗取精,通过反复琢磨参考书或者进行专门的课程培训,达到这个层次并非难事。 第四个层次是一个技术层次,当在第三个层次达到比较熟练的程度时,就需要一套完整的答题方法,把模糊的破题思路结构化,也就是需要一揽子“答题套路”。比如2018年真题“以卡塔尔断交风波为例,分析引发地区局势改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就需要一套取百家之长的“层次分析法”,“从政治学角度论述分析欧洲难民危机”则要有一套提纲挈领的答题线索把国际关系和政治学融会贯通。如果达到了这个层次,北大国关考研、甚至考博士都不是难事了。当然达到这一点不仅需要个人努力,良师益友的指点也很重要。 所以,笔者在决定考北大开始,就在考虑是否报班辅导,毕竟难度摆在那里。后经过多方了解,在家人的支持下报了新祥旭的全科辅导,不得不说一对一的学习效率就是比班课好,这个大家可以体验一下。在这里不多说。 二、关于参考书目 在通行书目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的考研经历稍微细分了一下,希望能使复习更有层次和节奏。

北大政治学理论考研参考书一览

北大政治学理论考研参考书一览 由于北大政治学理论考研一般没有指定的参考书目,所以加大了同学们的复习难度。给大家推荐一套针对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参考书,当然仅仅看这些是不够的。大家也可以有选择地看一些从其它渠道得知的对考研有帮助的参考书,这里提到的仅供大家参考。下面我们对这套书作一下简单解析。 北大政治学理论考研科目一:政治学原理 1、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莱斯利•里普森著:《政治学的重大问题》,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3、李景鹏著:《权力政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俞可平著:《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5、燕继荣著:《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北大政治学理论考研科目二:综合一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第二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 2.G.萨托利著:《政党与政党体制》,商务印书馆,2006年。 3.[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著:《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视野》,杨红伟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4.[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著:《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徐湘林等译,东方出版社,2008年。 5.唐晓、王为、王春英著:《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 6.梁琴、钟德涛著:《中外政党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0年。 7.谢庆奎主编:《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8.杨凤春著:《中国政府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盛世清北—专注北京大学考研|保研|考博辅导https://www.doczj.com/doc/7110798428.html,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政治学(比较政治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政治学(比较政治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 分享 一、专业介绍 政治学(比较政治学)主要研究一个以上国家的行为、机构、程序、思想和价值,试图寻找几个国家共有的规律、模式、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揭示各种政治制度的基本性质、活动方式和信念,找出特殊的因素和普遍的因素。“比较政治”、“比较政治学”和“比较政治研究”实际上是同义语。比较政治学起源于古希腊,发展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盛行于60—70年代,目前仍然十分流行。比较政治学研究范围极其广泛,既包括对各种政治体系的比较研究,又包括对各国正式机构(如行政、立法和司法机构以及象政党和压力集团这样的组织)的比较研究(通常又称为比较政府研究),或对其他与政府没有直接联系的组织形式(如部族、共同体、社团、工会等)的比较研究。比较的内容通常包括政治功能、意识形态、政治过程及政治文化等。比较分析的具体方式既可以是横向的,也可以是纵向的。西方比较政治学以三个基本概念为基础:“体系”、“结构”和“功能”。在方法论上是多元化的,但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行为主义的影响,其中,系统分析论和结构-功能主义是两种主要的方法论。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比较政治学)专业在博士招生方面,划分为3个研究方向: 030223 政治学(比较政治学) 研究方向:01. 比较政治学理论;02. 比较政治思想;03. 中国政治与世界政治 二、考试内容 北京大学政治学(比较政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为资格审查加综合考核形式,由笔试+专业面试+英语口语构成。其中,综合考核内容为: 考生将于2018年3月中下旬参加由国际关系学院组织的专业复试,专业复试由笔试与面试两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的总分为100分,笔试或面试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具体考试时间另行公布,请考生随时关注国际关系学院网站通知。 考生的总成绩由外语成绩加专业复试成绩构成,各部分成绩所占比例为外语35%、笔试35%,面试30%。对考生的最终录取,将在各专业范围内按照总成绩由高到低依次进行。 四、申请材料

【北大考研辅导班】北大政治学(国际政治经济学)考研科目参考书考研分数线拟录取考研经验

【北大考研辅导班】北大政治学(国际政治经济学)考研科目参考书 考研分数线拟录取考研经验 一、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简介-启道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是国内普通高校中建立最早的国际关系学院,是我国培养国际问题的教学与研究,以及外交与涉外工作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 1960年,北京大学建立政治学系,1963年改名为国际政治学系。国际关系学院即由此发展而来。1996—1998年,原北京大学国际政治学系、国际关系研究所和亚非研究所经合并调整,组成现在的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目前,国际关系学院由5个系和3个研究所组成,即国际政治系、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国际政治经济学系、比较政治学系、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系、国际关系研究所、亚非研究所、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此外还管理着20多个科研中心。教学辅助机构和行政机构包括院行政办公室、教务办公室、党委办公室、财务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国际项目办公室、继续教育办公室、网络办公室、《国际政治研究》编辑部以及北大图书馆国关分馆等。 学院现有3个本科、9个硕士和6个博士专业对外招生,即本科的国际政治、外交学、国际政治经济学,硕士的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国际政治经济学、中外政治制度、中共党史、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博士的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外交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外政治制度、国际政治经济学。其中国际政治、科社与国际共运是全国重点学科。学院还与北大政府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设立了政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国际办学已成为学院的办学特色。学院现与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瑞士日内瓦高等国际关系与发展学院、法国巴黎政治学院、日本东京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美国蒙特雷国际关系学院均有联合培养的双学位项目;与日本东京大学、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共同执行三国间政府项目“亚洲校园计划”。参加联合学位及英文授课硕士项目的国际学生每年超过50人。此外,学院与美国康奈尔大学、日本新潟大学等亦保持着长期或短期的交流关系。 学院现有在职教师54人,其中教授29人,副教授22人,讲师3人。至2017年秋季学期,本科生共有455人,硕士研究生355人,博士研究生189人,其中外国留学生总计323人。招生规模特别是研究生、留学生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 二、北大政治学(国际政治经济学)考研招生专业-启道

2017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政治学理论)考研笔记(10)

2017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政治学理论) 考研笔记(10) 政治学原理部分:《现代政治分析原理》辅导讲义 第十二章政治决策分析 (一)决策,政策和政治决策分析 (1)区分决策,政策的概念: 决策----更多强调的是计划的制定和形成过程; 政策----通常强调的是形成的结果。 政策过程----包含了政策的制定(形成),执行,反馈和评估等过程; 决策过程----更主要地侧重和对应于政策的制定(形成)过程。 (一般情况下,作为政治研究的方法和途径,决策分析==政策分析。) (2)决策分析的基本思路: 政治决策宏观分析的两种思路: 1.政府政治决策分析------分析就公共事务而形成的政策; 2.非政府政治决策分析---分析就团体事务而形成的政策。 政治决策分析把政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分解为三个不同层面: 1.政治意向 2.政治活动 3.政治结果 (二)决策过程分析理论: 政治学决策分析一般把决策过程分解为六个阶段:(详见P279---P282) 1.政策动议(initiation) 2.政策预估(estimation) 3.政策选择(selection) 4.政策实施(implementation) 5.政策评估(evaluation) 6.政策终结(termination) (三)决策形成理论: (1)理性决策模式 (2)渐进决策模式 (3)官僚组织模式 (4)信仰体系模式 (四)决策评估理论-----如何对政策作出评价?(三个原则&四个标准): (1)政治决策分析提出的所谓“3E”理论---effective,efficient,&economical三原则:即:A.效力原则---要求政策的实施能按照决策意图产生最大影响,能尽可能实现政策目标; B.效率原则---要求政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发挥最大效力,对社会产生作用; C.经济原则---要求政策在最短时间内发挥最大效力的成本最低。

北京大学政治学考研分数线及报录比

北京大学政治学考研分数线及报录比 补充知识:什么是法西斯国家和福利国家? (1)法西斯国家和福利国家,构成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大基本形态。(2)法西斯国家: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它是垄断资本所采用的最残暴、最野蛮的政治形态,是垄断资产阶级为实现自己的利益和经济地位所实行的公开的恐怖专政。 A.法西斯主义是资本主义制度发生动摇的产物; B.法西斯主义是特定资本主义国家对付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的一种制度选择。 C.法西斯专政出现的原因:一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二是资产阶级力量由于经济危机而削弱了。 D.法西斯的基本特征: “种族论”,“国家至上论”“领袖权威论”“生存空间论”-最反动、最野蛮的荒谬理论。 经济方面: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军事化。 政治方面:法西斯寡头统治。 对外关系方面:奉行疯狂的对外扩张和侵略政策。 E.法西斯国家典型代表国家是:纳粹德国。 (2)福利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完善一整套社会福利政策和

制度,干预社会经济生活,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保证社会秩序正常运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的一种方式。多元民主。 A.福利国家实质:垄断资本与资产阶级国家相融合的表现,垄断资产阶级利用国家, 保证增进其资本积累,用社会化政策企图缓和阶级冲突的统治方法。 B.福利国家鼓吹“资本民主化”,“管理制度革命”,“收入革命”等谬才思考研状元解析: 宽容是指对不同观点和不同意见的自制和忍让,它不同于纵容或冷漠,纵容是一种允许他人随心所欲而行事的社会态度,它即可能出于道德上的不关心,也可能出于道德上的相对主义,宽容建立在两个独立的道德判读的基础之上:1)不同意某类或某套观念;2)刻意拒绝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它并非简单的忍受不可改变的事实,也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不干涉,它意味着通过道德的榜样或理性的说法去努力影响别人。 宽容有时被分为积极宽容和消极宽容。前者鼓励多样性和多元化,后者意味着被动地接受多样性或采取“让自己活也让别人活”的态度,宽容是相互冲突的观念和立场之间互相理解,彼此允许存在并力求说服和影响对方的行为态度,它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彼此承认不同意见和立场好似可以理解的; 彼此能文明(辩论而非暴力)对待不同意见和立场 三种行为选项:必须合作时,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进行合作;发生争议时,本着理性说服的原则影响对方;不能合作市,本着“自己活也让别人活”的原则互补干涉; 宽容是自由主义的一个核心原则,也是自由民主制的主要价值之一。自由主义者通常视之为保障个人自由和繁荣社会的手段。洛克在《论宗教宽容》中极力捍卫宽容,尤其是宗教宽容,他指出国家无权插手“人的灵魂事务”,他坚信人类理性并强调,真理只有在不同的思想和观点之间的自由竞争才能出现,密尔是之为个人自由的一个方面,认为它有助于增进辩论,促进社会智力和道德的发展。 宽容是有限度的,为防止宽容导致的不宽容,自由主义者也承认这一点,这或许就为取缔那些反对宪法和挑战“重叠共识”的政党提供了辩护。 对宽容的忧虑包括: 它或许高估了人类理性和人们抵制恶劣观念的能力;

北大考研辅导班-2021北京大学684政治学原理考研经验真题参考书

北大考研辅导班-2021北京大学684政治学原理考研经验真题参 考书 北京大学684政治学原理考试科目,2020年初试时间安排为12月22日上午 8:30-11:30进行笔试,北京大学自主命题,考试时间3小时。 一、适用院系专业: 北京大学人政府管理学院030201政治学理论 北京大学人政府管理学院030222政治学(中国政治) 北京大学人政府管理学院030223政治学(比较政治学) 二、考研参考书目 北京大学684政治学原理没有官方指定的考研参考书目,盛世清北根据专业老师指导及历年考生学员用书,推荐使用如下参考书目: 1、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莱斯利?里普森著:《政治学的重大问题》,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3、李景鹏著:《权力政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俞可平著:《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5、燕继荣著:《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盛世清北建议: (1)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2)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A: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B: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书上的关键点、核心部

北大国关院政治学概论复习范围,北大政治学考研复习重点

政治学概论 孙关宏主编 第五章政府 第二节立法机构 一、立法机构的结构 对于立法机构的结构,可以从其组成和程序两方面来理解,在组成方面可以分宏观(整体形式)、中观(委员会组成)和微观(人员构成)三个层次考察。 究其整体组织形式而言,现代国家的立法机构有两种:一院制和两院制。一院制立法机构只设立单一的民选立法机构;两院制的立法机构拥有两个议院。尽管后来这种两院体制采取了不同形式,但它基本上仍容许存在两种不同的选区代表制,大部分立法机构的成员继续代表着特定选区的选民。 在两院制议会中,两院的职权划分各国有所不同。主要有三种情况:(1)下院占有明显的优势。如英国;(2)两院基本平权,上院略占优势。如美国;(3)两院基本平权,下院略占优势。如法国。 学界曾对一院制或两院制的优劣有过争论。主张一院制的学者从卢梭的主权是对公意的运用、公意只有一个的观点出发,坚持人民主权不可分割的学说,设定人民的共同意志只能由单一的立法机构来实现。反之,实行两院制,如果两院意见一致,则实属多余;如果意见不一致,则将拖延法案的通过,阻碍社会发展,同时容易被行政机构利用这种议会内部矛盾。他们认为,实行一院制有利于立法权的统一和政治稳定,避免立法机构内部相互扯皮、推诿,导致立法活动效率低下的现象。另外,还有利于简化机构,节省人力、物力。主张实行两院制的学者则从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出发,认为立法机构实行两院制可以通过相互制约,防止议会专制,防止“多数暴政”;还可以防止草率立法。同时,较之一院制,两院制的人力和组织更能胜任现代社会繁重的立法性任务,也有利于扩大议会人员构成的代表性。我们认为,一国的议会形式,既与其历史选择有关,也应适应其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

2018年北大政治学(国际政治经济学)考研参考书

2018年北京大学考研 政治学(国际政治经济学)考研报考复习指导 第2次分享(共5次) 参考书解析、资料推荐、报考须知 育明教育·斯泰朗考研资料分享系列

一、2017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考研招考总结分析 (3) 二、2018年北大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考研专业课参考书权威推荐 (4) 三、北大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考研专业课真题分析举例 (5) 四、2018年北大政治学(国际政治经济学)考研专业课复习新攻略(内部资料) (6) 五、北大国际关系学院专业考研报考须知/参考信息 (8) 六、2018年育明教育北大国际关系考研集训营入营摸底测试题一 (10) 七、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考研专业课高分笔记节选 (10) 更多北大国际关系学院考研资讯、高分辅导课程班,可点击咨询陈老师

正文部分 一、2017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考研招考总结分析 (一)2017年北大国关学院考研招考总结 1、招生人数 2、考试变化、难度 3、出题导师变化 4、分数线 (二)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各专业研究生招生介绍 1、各专业简介 2、各专业招生人数 3、各专业竞争大小 (三)北大国际关系学院考研报考须知 1、专业综述 2、跨专业报考 3、竞争大小 4、备考的时间 5、是否需要去北大听课 6、是否公平、是否有歧视 7、专业课辅导班 (四)北大国际关系学院考研专业课复习资料 备注:本部分内容的详细解析,会通过视频讲解的方式分享给各位考生,欢迎大家关注。也可以点击咨询陈老师获取相关介绍。 2017年北大国关学院学术性研究生招生总数为60人,其中普通招考17人,推荐免试43人(普通推免34人,特殊推免9人)。普通招考的招生人数相比前几年有所减少,16年普通招考人数是19人,15年普通招考人数是21人。对参加普通招考的考生来讲,竞争难度越来越大。 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今年的招生总人数与前两年持平,但名额的分配上有差别,对外招考3人,推荐免试5人。和2016年相比,对外招考多了一人,所以整体的竞争程度上有所降低,也是国关学院所有学硕中唯一一个竞争降低的专业。正常年份国政经的竞争在北大国关学院所有学硕中并不属于比较大的,报考的性价比非常高。 2017年的专业课试题的难度相比较前几年有一些提升,命题与时事热点结合的越来越紧密。特别是专业一的出题,一方面要求考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非常深入,另一方面要求考生能关注时事并且能够运用理论知识灵活作答。对考生的解题、答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与试题难度提升相对应的就是考生分数的变化,2017年国关学院的复试分数线是345分,和大部分年份持平。但整体上进入复试的考生的分数,以及最终录取考生的分数普遍要比往年低5分左右。 ................

北大政治学概论考研复习重点笔记整理,政治学原理部分知识点串讲

官方网址 https://www.doczj.com/doc/7110798428.html,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政治学概论 孙关宏主编 第四章 政 体 第四节 国家结构形式的转型 一、单一制与联邦制 单一制是由若干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构成的单一主权国家的结构形式。这一结构形式的主要特点在于: 一、 从法律体系上看,国家只有一部统一的现行宪法和一套统一的法律体系; 二、 从国家组织机构看,国家具有统一的立法、行政、司法系统; 三、 从中央到地方的权力关系看,最高国家权力归中央掌握,各地域的地方权力由中央权力 授予,并接受中央权力的统一领导,地方权力与中央权力之间是服从和被服从的关系; 四、 国家主权高度统一,由中央权力机关代表国家主权充任国际法主体,统一行使外交权, 各行政单位或自治单位不具有独立的外交权,即使个别地区享有一定的自治权,但这种自治权 被限制在统一的国家主权范围之内。 五、 国民具有统一的国际身份。 根据权力集中的程度和特点,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又可以分为中央集权型和非中央集权型两类。在中央集权型的单一制结构形式下,国家的统治权集中于中央政府,地方各级政府受到中央政府的严密控制。在非中央集权型国家结构形式下,除军事、外交等全国统一性政务外,地方政府享有较大的行政自主权,中央政府主要通过立法、行政、财政方面的监督机制实现对地方政府的控制。从现代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发展走向看,传统的中央集权型结构形式日益为非集权结构形式所取代。而且实践也不断证明,非集权型的单一制结构形式能否在维护国家主权统一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联邦制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治实体(共和国、州、邦)结合而成的国家结构形式。联邦制国家结构性的

北京大学政治学考研参考书和参考书目

北京大学政治学考研参考书和参考书目 附录3:政治学重要文献选读 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学研究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伴随着中国社会全面发展带来的剧烈变革,政治学的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分析、总结这一时期政治学研究的特点,对于推动政治学研究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的政治学自恢复之后,就整体和主流而言,始终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在极短的时间获得了勃勃生机,不仅创建了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形成了既体现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本理论原则,又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政治学的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而且积极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研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一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中国社会已经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国际社会两极格局消失之后,世界正在向多极化发展,各国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政治学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为指导,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用新的眼光,从新的高度重新审视现实政治生活,立足本国,放眼世界,对各种政治学研究课题进行了科学的理性分析,在十多年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新的飞跃,显示出一些新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注重规范性和学术性理论研究。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主要表现为完善学科理论体系、规范基本概念、拓展研究领域、丰富和发展基本理论以及变革研究方法。众所周知,政治学自在中国恢复以来,经过老一代政治学者的不懈努力,在这几个方面均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在更高起点上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作为一门科学,它并没有也不可能中止进一步拓展的脚步。90年代以来,政治学理论工作者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理论工作者的勇气

北大政治学概论、人大、北外政治学原理、外院政治学综合考研复习重点,补充笔记

政治学概论 孙关宏主编 第七章政治参与 第二节政治参与的主体 一、公民 所谓公民,即享有人身独立、自由的权利和义务主体。作为一种政治角色的公民只是在近代以后随着资产阶级宪政革命的不断深入而逐步培育成长起来的。它与传统社会中作为少数统治者意志的消极服从者的臣民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前近代诸社会形态中,“公民”只限于极少数人(如古希腊和古罗马)。处在封建等级制度和人身依附关系的束缚下(如欧洲中世纪、中国传统王权专制时代),在这类体制下生活的大多数民众没有参与政治过程和政治决策的权利,他们不享有现代公民所拥有的大多数权利,只是现有体制的消极服从者,即臣民。 可见,公民与臣民的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在政治决策过程中,公民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代之以人与人之间的自由契约关系,个人第一次开始成为自由、独立的理性主体,这与早期资产阶级理论家们所倡导的自然权利、社会契约、人民主权等现代民主政治理念一起,成为推动18、19世纪资产阶级宪政革命的强大动力源。而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最终确立则为公民的角色的真正形成和进一步发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政治舞台。在现代民主体制中,作为政治参与主体的公民不仅具有影响政治精英行为的心理需求,而且比起传统专制体制下的臣民来说有着更多的自信心,即相信自己可以通过政治参与对政府施加一定的影响。 正是由于公民在现代国家政治生活中这种独立的主体地位,使得他们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与臣民有着本质的区别。作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积极参与者,公民对自己所在的政治共同体保持着最基本的心理认同。 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包括:(1)选举投票。参加选举投票是公民最基本、最普遍的参与活动。公民通

北京大学政治学考研报录比分数线

北京大学政治学考研报录比分数线 才思考研状元解析: (1)作为政治行为分析的经典代表,奥尔森(Mancur Olson)《集体行动的逻辑》(1965)一书中详尽地阐释了这一理论。其基本假设在于,一个集团为了增进其共同利益或实现其共同目标会采取集体行动。原因在于集团的每一个成员都具有个人利益,维护个人利益的动机是人们采取集体行动的动力。 (2)通过这一研究,奥尔森力图解释社会生活中集体行动的动力和规律。他着重阐述了组织的规模与成员为组织的共同利益而采取集体行动的积极性和可能性之间的关系。 (3)奥尔森指出,在一个集团内部,由于集团收益是公共的,所以每个成员普遍存在“搭便车”而坐享其成的行为倾向;集团越大,分享收益的人越多,为实现集体利益而进行活动的个人分享的份额就越小,因而,为集团共同利益而采取行动的可能性就越小。大集团由于规模大,成员多,实现“赏罚分明”的成本高,从而形成随其规模的扩大而集团利益难以实现,集团行动趋于困境,集团难以为继走向衰弱的逻辑;小集团由于规模小,成员少,其成员一旦为集团利益而行动,从中获得的收益就会超出他付出的成本,因而更具有凝聚力,更容易组织集体行动,更具活力和创造力。 (4)最后他总结到,集团规模与集体行动的可能性成反比;在组织制度中,小集团的行动更果断更有效,所以“当你期待行动时,委员会应小一些;当你希望听取观点时,委员会应该大一些。”集团组织规模与组织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理论可以解释许多现象,企业兴衰及大国兴衰。 (5)作为行为主义和新制度主义的重要代表,奥尔森有效地揭示了集体行动和个人动机的

内在关联,阐明了团体规模变大集体行动却难以形成的内在基理。但他显然忽视了组织动员和意识形态操控等手段所能导致的惊人效果。根据米歇尔斯等精英主义理论家的研究,大众比少数人更加易于操控,大规模团体的集体行动也因此并非总是难以才思考研状元答题要点: 先答政党和社团组织的定义,政党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社团组织指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或价值取向集合在一起,有组织的参与、影响政治事务和政府决策的社会组织或团体。 政党和社团组织的功能:实现利益的聚集和表达、形成和培养精英、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组织政府的手段。(才思考研北大专业课辅导团队注:参见燕继荣213页)政党和社团组织都是现代社会政府与公民大众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他们的形成和出现表明了工业社会的分工和分化的发展,使得分散的个体结成有组织的团体,以实现其成员的特定利益。纷繁复杂的利益诉求的过滤和筛选、充当社会压力的“安全阀”、协调各阶级、阶层及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等等作用。 政党和社团组织的成熟代表了市民社会的成熟、个人和政府的互动进入良性的法制化轨道政党和政治组织被组建起来以后,公民被组织在其中。一方面,政府面对的是组织起来的个人,不太容易对个人进行侵犯。另一方面个人的意见经过在政党里过滤后到达政府,所以过滤到一些没有价值和偏激的观点对社会稳定起很大的作用。 3.利益分析是政治研究的重要方法,谈谈它的合理性。 才思考研状元解析: 王浦劬老师《政治学原理》的主线和分析方法。 才思考研状元答题要点: 利益的是获得了社会属性的人的需要,利益分析方法指的是这样一种方法。它从利益角度分析人们结成经济关系、阶级关系和政治社会关系的动因,分析政治的内容和特性,分析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社会阶级、社会群体社会集团乃至个人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马克思认为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作为利益表现出来分析,社会政治必须到生产关系中去探求社会现象的根源,必须把这些现象归结为一定阶级的利益。 每个人都有需要,基于个人的需要,人和人便联合了起来,被赋予了社会属性的需要被称为利益。由于此分析方法从本质上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因此它有着它的合理性。

北大比较政治学笔记(不全)

北大比较政治学笔记 第二——四讲自由与民主 Part One自由民主制 引论:西方为何如此强大? 1600年前,中国文明决非西方所能比拟,瘟疫(黑死病),贸易凋敝(缺少金银),货币短缺都是存在于西方的落后现象。西方发展迅速的原因在于诸侯攻杀抢伐,加强了联合的需要——联合,便是为了易于攻伐。地理大发现以前,欧洲的语言本来就有相似性,联合又加强了语言统一的需要,局部统一产生分化,于是,语言、地域、血缘、宗教几个因素共同作用,产生了民族。一个民族在一个大诸侯或国王的领导下团结起来,逐渐形成了民族国家。民族国家比诸侯领地范围更广阔,更易进行掠夺攻法。开始其边缘非常模糊,人民自由进出境,自由贸易,但一旦有了出色君主,便会有明确国家界限,出现“机械的政治统一”,近而使国内贸易障碍被拆除,形成有机的经济统一,将一个地区内原本相互分割的市场体系联合起来,使其间的人民相互依赖。政治和经济统一加上战争产生的自豪感,使社会有机统一起来。在这种统一的社会中,不平等必然会由于商业阶层的出现而突现(伴随着资本主 1600年前,中国文明决非西方所能比拟,瘟疫(黑死病),贸易凋敝(缺少金银),货币短缺都是存在于西方的落后现象。西方发展迅速的原因在于诸侯攻杀抢伐,加强了联合的需要——联合,便是为了易于攻伐。地理大发现以前,欧洲的语言本来就有相似性,联合又加强了语言统一的需要,局部统一产生分化,于是,语言、地域、血缘、宗教几个因素共同作用,产生了民族。一个民族在一个大诸侯或国王的领导下团结起来,逐渐形成了民族国家。民族国家比诸侯领地范围更广阔,更易进行掠夺攻法。开始其边缘非常模糊,人民自由进出境,自由贸易,但一旦有了出色君主,便会有明确国家界限,出现“机械的政治统一”,近而使国内贸易障碍被拆除,形成有机的经济统一,将一个地区内原本相互分割的市场体系联合起来,使其间的人民相互依赖。政治和经济统一加上战争产生的自豪感,使社会有机统一起来。在这种统一的社会中,不平等必然会由于商业阶层的出现而突现(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成员要求平等,并分出不同阶层,国家权力也得到加强。但平等只能是法律上的平等。法律思想和条文的不断完善导致现代国家法制的出现,这样就最终打造出了实在的民族国家,也是现代国家的雏形。其中英国做得做好,因为它恰好有一个好的系统,法制体系虽然在国王领导下,但存在社会公正,正是明确的法律界线使得英国成为一个实在的民族 国家。 对比中国,一直是一个文化范畴,民族众多,从来不存在清晰的疆界划分,语言上亦缺乏统一性,市场分隔,无经济上统一,皇帝多是道义上的纽带,没有机械的政治统一,民族认同很弱。到近代,始终不能与民族国家抗争,所以只能形成民族国家。陈天华等人所做的努力都是希望中国能形成统一的民族意识,但中国一直都是有家无国,但近代的世界是无国便无家的。中国的民族意识是抗日战争时崛起的,被逼之下,终于形成民族国家,因为民族认同和团结是生存攻伐的利器。中国的近代历程:清朝(学日本)→袁世凯(西欧)→孙中山(美国)→蒋介石(德国法西斯主义和美国)→毛泽东(德国共产主义和俄国)。开始国共的斗争实际是德国人在打,蒋的新生活运动雇用的都是法西斯顾问,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