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林黛玉进贾府》学案(教师用)

《林黛玉进贾府》学案(教师用)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必修3 编号05 使用时间2010.03.17 班级姓名批改评价

《林黛玉进贾府》学案

编制人:刘洪涛审核人:吕则军

【学习目标】

1、进一步了解小说文体,准确理解小说三要素。

2、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基本手法。

3、理解环境描写对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4、积累词语。

【重点】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基本手法

【难点】环境描写的作用。

【课文预习】

1.知人论世

(1)关于曹雪芹与《红楼梦》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康熙皇帝时,曹雪芹家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雍正皇帝即位之后,曹雪芹的父亲因与皇家派别斗争有牵连,被罢官抄家,曹家从此败落了。曹雪芹的一生经历了曹家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早年过着豪华的公子生活,晚年却穷愁潦倒,卖画度日,生活于贫困之中。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曹雪芹深刻地思考自己的经历,对社会上种种黑暗产生了不满,这为创作《红楼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红楼梦》是我国18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古典小说。它高度的艺术性,在我国及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产生于清代所谓?河清海晏?的?乾隆盛世?。当时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因素也有了增长。这股新的力量与严重束缚它的封建主义体系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这种冲突反映在上层建筑领域便是处于萌芽状态却蓬勃而有朝气的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与腐朽的趋向最后崩溃的但又居于统治地位的封建宗法思想、传统制度之间的矛盾斗争。在这样的时代,《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具体年月已无从知晓,我们只能根据第一回中知道他?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据专家考证,《红楼梦》共110回,前80 回在曹雪芹去世前10年左右就已经传抄问世,后30回作者已基本上完成,只是由于某种原因未能传抄于世,后来终于失落,这是不可挽回的损失。到了18世纪末,高鹗续写了后40回,补成了现行的120回本。

(2)《红楼梦》头四回内容简介

第一回,是全书的楔子,写了女娲补天、顽石转世、木石前盟的故事,既暗示了人物性格,又为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增添了浪漫色彩。

女娲补天,剩下一块?无材?的顽石,有一僧人施展幻术,把这块巨大的顽石变成了

一块扇坠大小的晶莹的美玉,这块美玉就是和贾宝玉一起降生、又被贾宝玉随时佩戴的?命根子??通灵宝玉?。作者用这块石头?无材补天?的特性来暗示贾宝玉是不符合统治阶级要求的、?于国于家无望?的废物;用这块石头从天而降的顽劣性来暗示贾宝玉的与封建传统相对立的思想和叛逆性格。

?木石前盟?的故事,主要介绍了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的关系。神瑛侍者曾经用甘露浇灌了一棵绛珠仙草,使仙草能够久延岁月,脱离草木之态,变成了一个女子。后来,神瑛侍者要下世投胎时,绛珠也要同去走一遭,为的酬报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把一生所有的眼泪都还给他。这绛珠仙草,便是林黛玉的前身。正因为有过这段关系,本篇课文在写到贾宝玉和林黛玉二人初次见面时,都觉得对方眼熟、面善,好像曾经见过。?还泪?之说,也和课文中?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的话相照应。

第二回,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

第三回,通过林黛玉进贾府的耳闻目睹,第一次描写贾府环境,第一次描写贾府的一些主要人物,照应了前两回的内容。《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就选自第三回。

第四回,通过贾雨村断案,展现小说广阔的社会背景,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并由薛蟠的案件引出了薛宝钗进贾府的情节。

开头的四回,交代了主要人物、社会背景、典型环境,为小说情节的展开作了充分准备。

(3)词语积累

①给字正音

敕()造阜()盛绾()着内帏()

盥()沐两靥()忖()度宫绦()

嗔()视攒()珠放诞()癞()头

便()宜翠幄()小幺()儿掐()牙

拂()尘惫()懒嬷嬷()匙箸()

②解释词语

小厮:厮认:

纳罕:茗碗:

敛声屏气:憨顽:

懵懂:草莽:

潦倒:膏粱:

纨裤:劳什子:

便宜:态度:

不经:体格风骚:

偏僻:可怜辜负好韶光:

惫懒:乖张:

第一课时

一、判断以下各段属于什么描写。

A.林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

这一段主要是环境描写

B.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

这一段是肖像描写

C.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试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意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这一段主要是语言描写,还有神态、动作描写。

D.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bèi)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

这一段是心理描写。

E.……于是老嬷嬷引黛玉进东房门来。临窗大炕上铺着猩红洋罽(jì),正面设着大红金钱蟒靠背,石青金钱蟒引枕,秋香色金钱蟒大条褥。两边设一对梅花式洋漆小几。左边几上文王鼎匙箸香盒;右边几上汝窑美人觚(gū)——觚内插着时鲜花卉,并茗碗痰盒等物。地下面西一溜四张椅上,都搭着银红撒花椅搭,底下四副脚踏。椅之两边,也有一对高几,几上茗碗瓶花俱备。其余陈设,自不必细说。

这一段是环境(陈设)描写。

二、阅读下面的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哪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间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见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了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的高低不择,还说灵不灵呢!我

也不要这劳什子!?吓的地下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满面泪痕哭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儿;如今来了这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1、宝玉给黛玉取字“颦颦”,说“岂不两妙”,这“两妙”指什么?

(1)和黛玉的名有联系。

(2)和黛玉的神态(眉间若蹙)有联系。

2、宝玉骂“通灵宝玉”“连人之高低不择……”这句话和文中哪句话相呼应?

如今来了这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3、如何理解“摔玉”这一举动?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敕.(chì)造憨.(hān)厚簇.(chù)拥雕.(diāo)梁画栋

B.笑靥.(yè)忖.(cǔn)度赦.(shè)免华冠.(guàn)丽服

C.陪侍.(shì)顽劣.(liè)顾盼.(pàn)放诞.(dàn)无礼

D.宽慰.(wèi)厮混.(hùn)怯.(què)弱敛声屏.(bǐn)气

答案:C 【A、簇(cù) B、冠(guān) D、怯(qiè)屏(bǐng)】

2、选出对下列各项词语解释全对的一组:()

A.阜.盛(盛、多)不经.之谈(常理)放诞.(欺诈)

B.忖度.(揣度、思量)宸.翰(北极星,代指皇帝)恍.若(忽然)

C.乖张

..(偏执、不驯顺)玷.辱(白玉上的污点)韶.光(美)

D.敕.造(帝王的命令)东施效颦.(皱眉头,代指黛玉)轩.昂(高)

答案:C【A、“诞”,狂妄;B、“恍”,仿佛;D、“颦”,皱眉头】

3、下面几句是对人物肖像的描写,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

②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

③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④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A.探春、惜春、李纨、王熙凤

B.迎春、探春、王熙凤、林黛玉

C.迎春、林黛玉、王熙凤、李纨

D.探春、李纨、林黛玉、王熙凤

答案:B

4、语言、行动描写是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从下面这段王熙凤的言行描写中,能读出哪些意思?刻画了王熙凤怎样的性格特点。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

答:意思:①做给贾母看,表明自己和贾母一样喜欢黛玉,以博取贾母的好感。②说给迎、探、惜春听,在夸黛玉的同时又不得罪三春,点明各自的身份地位。

性格:王熙凤是一个精明能干、狡黠而又善于阿谀奉承、逢场作戏的人。也正因为这样,才博得贾母的宠爱,取得王夫人的欢心,从而独揽了贾府大权,成为贾府的实际统

热爱生命(节选)

[美]杰克·伦敦

他合上双眼,极其小心地养了养神。然后,他强打起精神咬紧牙关,硬撑着不让那令人窒息的疲倦把自己完全淹没。疲倦的感觉像一个涨潮的大海,一浪高过一浪,吞没着他的意识和知觉。有时这潮水将他席卷而去,他陷入昏迷之中:这个拒绝死亡的人,仍在奋力地往上浮,那残存的生命意志以一种无法理解的方式在支撑着他,并助了他一臂之力,使他重新浮出水面。

他仰面而躺,一动不动。他听见那只病狼比平日里更沉重地喘着气,在一点一点地向他逼近。这个漫长的过程不知持续了多久,喘息之声越来越强烈、清晰。他仍然一动不动地躺着,喘息声已在耳边了。那条粗糙发黄的干舌头像沙纸一样,舔到了他的脸。直到这时,他才猛烈地伸出了双手。是埋藏在无意识深处的生命本能,驱使他完成了这个动作。不过,他那双弯得像鹰爪一样的手还是抓空了。他的身体没有能调集足够的力量,使这一动作迅速、准确、有力。

狼的耐心简直大得惊人,而人的耐心还要大。他静止不动地一躺就是半天,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与昏迷所作的不懈的斗争,同时也是一场与狼进行耐力比赛的生存竞争。狼想吃掉人,人要除掉狼。你死我活,不共戴天。昏迷的海潮不停歇地涌来,他长久地进入梦乡。在这个潮涨潮落的过程中,无论梦着还是醒着,他时时刻刻都在等待,等着那沉重的喘息声和粗糙的干舌头。

这一次他却没有听到喘息之声,慢慢苏醒过来的时候,他感到那粗糙的舌头在舔他的手。他等着不动。狼牙先是轻轻地咬住了他的手,然后就咬紧了。这只狼终于拿出了它生命中留存的最后一点力气,咬进它跟踪已久的猎物里。然而,人也走过了漫长持久的等待

之途,对这最后较量有所准备,他聚集起全身的力量,用那只被咬伤的手卡住了狼的下巴。狼已经没有挣扎的力量了,而人也无法再卡紧一些,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抽出另一只手,死死地将狼抓住,他把牙齿咬进了狼的脖子,狼毛沾了满嘴,半个钟头之后,这个人感到自己嗓子里有一小股热乎乎的东西,血腥,难咽。最终,这铅液般的东西,还是流进了他的胃里。对生存的渴望使他饮下了狼的血。他翻了个身,仰面朝天睡着了。

?拜德服德号?捕鲸船上的几位考察者,在甲板上了望时,发现海岸上有个怪物。它在沙地上一点一点地向前移动,向大海靠近。科学家们看不出这是一种什么动物,作为自然的观察者,他们对此很好奇,于是就登上小艇,来到岸边。

他们看到的这个活的动物,很难再把它称作人。他的听觉和视觉都丧失了,知觉和理解力也令人怀疑,什么也不明白,像一只巨大的怪虫,在沙滩上不停地蠕动着。他的努力已经起不到任何作用,但是意志上的坚持不懈使他仍然向前翻滚,以每小时向前二十步的速度移动着。

三周后,这个人躺在?拜德服德号?的铺位上,泪流满面地告诉人们他是谁,他从哪里来,有过怎样的苦难经历。从他语无伦次的叙述中,人们了解到他的母亲住在南加利福尼亚,在橘林掩映的鲜花丛中,他们有一座自己的住宅。

16.请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1)在这个潮涨潮落的过程中。

答:是指主人公因极度疲惫而时而昏迷时而清醒的状态。

(2)他们看到的这个活的动物,很难再把它称作人。

答:?他?已经被饥饿、疲惫折磨得不成样子,像个动物,不像个人。

17.文中的“他”是怎样战胜病狼的?请概括其过程。

答:(1)静静地等待,当狼添他的脸的时候,伸出双手抓狼。(2)以极大的耐心等待时机。(3)当狼咬他的手时,他抓住时机,用手抓住狼,用牙咬住狼的脖子,并喝到狼的鲜血。

18.根据小说内容,请概括“热爱生命”的内涵。

答:①坚强的生存信念,要活下去;②极大的耐心和毅力;③在险恶环境要充分发挥人的

一、阅读《西江月》二词,完成1-4题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哪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行状!

1、文中横线处应填的一组是:( C )

A. 事奈肖

B.事奈孝

C.世耐肖

D.世耐孝

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A. 偏僻:古怪,不和群。

B. 乖张:偏执,不驯顺,与众不同。

C. 皮囊:作皮袋,指人的躯壳。

D. 辜负:本义是背负、对不起,这里有浪费的意思。

3、选出与“寄言纨绔与膏粱”一句修辞相同的一项是:( B )

A. 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B.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C. 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D.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4、下面关于《西江月》二词内容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 二词表面上是用世俗观念批判宝玉,实际上却是宝玉叛逆性格的写照。

B. 二词对宝玉的不谙世务、不喜读书、不思进取的不肖行为作了批判。

C. 二词运用了似贬实褒的手法。

D.《红楼梦》续书的结尾,宝玉高中乡魁,荣受朝封,光耀祖上,又生贵子,继承祖业,与“天下无能第一”相矛盾,续写违背了曹雪芹写贾宝玉的原意。

第四课时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侯银匠

汪曾祺

侯银匠店特别处是附带出租花轿。银匠店出租花轿,不知是什么道理。

侯银匠中年丧妻,身边只有一个女儿侯菊。在同年的女孩子还只知道抓子儿、踢毽子的时候,她已经把家务全撑了起来。开门扫地、掸土抹桌、烧茶煮饭、浆洗缝补。事事都做得很精到。

一家有女百家求,头几年就不断有媒人来给侯菊提亲。侯银匠千挑万选,看定了开粮行陆家的老三。侯银匠问菊子的意见。菊子说?爹作主!?侯银匠拿出一张小照片,让菊子看,菊子噗嗤一声笑了。?笑什么??——?这个人我认得!?从菊子的神态上,银匠知道女儿是中意的。

定亲后,陆家不断派媒人来催婚。三天一催,五天一催。侯菊有点不耐烦:?总得给人家一点时间准备准备。?

侯银匠顺着女儿的意思,搜罗了点金子打了一对耳坠、一条金链子、一个戒指。侯菊说:?不是我稀罕金东西。大嫂子、二嫂子家里陪嫁的金首饰戴不完。我嫁过去,有个人来客往的,戴两件金的,也显得不过于寒碜。?侯银匠知道这也是给当爹的做脸,于是加工细做。心里有点甜,又有点苦。

爹问菊子还要什么,菊子指指花轿,说:?我要这项花轿。?

?这是顶旧花轿,你要它干什么??

?我看了看,骨架都还是好的,我会把它变成一顶新的!?

侯菊动手改装花轿,买了大红缎子、各色丝绒,飞针走线,一天忙到晚。她又请爹打了两串小银铃,作为飘带的坠脚。轿子一动,银铃碎响。轿子完工,很多人都来看。

转过年来,春暖花开,侯菊就坐了这顶手制的花轿出门。临上轿时.菊子说了声:?爹!您多保重。?鞭炮一响,老银匠的眼泪就下来了。

花轿没有再抬回来,侯菊把轿子留下了。

大嫂、二嫂家里都有钱。侯菊有什么呢?她有这项花轿。全城的花轿,都不如侯菊的花轿鲜亮,接亲的人家都愿意租侯菊的。这样她每月都有进项。她把钱放在抽屉里,对丈夫说:?以后你要买书订杂志,要用钱,就从这抽屉里拿。?

陆家一天三顿饭都归侯菊管。陆家人多,众口难调。老大爱吃硬饭,老二爱吃烂饭,公公婆婆爱吃焖饭。侯菊竟能在一口锅里煮出三样饭。

公公婆婆都喜欢三儿媳妇。婆婆把米柜的钥匙交给了她,公公连粮行账簿都交给了她。她实际上成了陆家的当家媳妇。她才十七岁。

侯银匠有时以为女儿还在身边。他的灯盏里油快干了,就大声喊:?菊子!给我拿点油来!?及至无人应声,才一个人笑了:?老了!糊涂了!?

女儿有时提了两瓶酒回来看他,椅子还没有坐热就匆匆忙忙走了,陆家一刻也离不开她。

侯银匠不会打牌,也不会下棋。他能喝一点酒,也不多。而且喝的是幔酒。两块茶干,二两酒,就够他消磨一晚上。候银匠忽然想起两句唐诗,那是他錾在银簪子上的。想起这两句诗,有点文不对题: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选自《汪曾祺全集》,有删改) 1.小说第二段(“侯银匠中年丧妻……很精到”),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

⑤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更多描写女儿出嫁前后的情景,在人物关系中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意味深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