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语文教学研究离线作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语文教学研究离线作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语文教学研究离线作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语文教学研究离线作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语文教学研究》课程作业

姓名:学号:

年级:学习中心:—————————————————————————————

一、填空题

1、教育部1956年5月颁布《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草案)》和《初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这是我国第一套完整的语文教学大纲。

2、1963年5月,新编订的语文教学大纲,第一次明确了语文的工具性特质。

3、新世纪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4、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

5、语文学科的性质是从事语文教育的出发点。

6、语文教材是语文教育实施的基本依据。

7、语文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8、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是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基本条件

9、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音形义完美结合在一体。

10、汉字在读音上,有音韵变化,讲究抑扬顿挫,富有音乐美。

11、在词汇的角度看,汉语词语趋于多元化,构词以复合为主,往往掌握了词根义和构词方式,就可理解新词的大概。

12、汉语是一种非形态语,没有形态数格的变化,主要靠意义组合与各种语法手法来实现各种语法意义。

13、当前语文课程价值取向的核心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14、语文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优化语文教学效果,以达到预期的语文教学设想。

15、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16、语文教学目标表述的基本要素是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等四个方面。

17、在语文教学目标表述中,可从外部行为上可观测的,采用体验性目标的表示方式。

18、在语文教学目标表述中,无需结果化的或难以结果化的目标,采用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表述方式。

19、辨认、回忆、背诵、阐明、质疑、设计等行为动词,采用的是结果性目标的表述方式。

20、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活动,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21、综合性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特征。

22、实践性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核心特征

23、广义的学法,是指学习应该遵循的法则,包括认识学习规律、掌握学习方法和认识学习规律和培养自学能力三个方面。

24、语文知识的学习是语文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基础。

25、进行语文学法指导,最主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常用的语文学习方式方法。

26、记忆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识记、保持和再现。

27、识记,就是把事物形象或语言信息留在脑中。

28、保持,把识记中获得的信息存储在脑子中,不让它遗忘。

29、再现,根据需要迅速地提取脑中被保存的信息,即在脑中重现。

30、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在规定的时间内,面对同行、专家,以口头表述主要方式,讲述所受课程的教学设计、过程方法及理论依据的一种教研活动。

二、简答题:

1、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什么?

答: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 1、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是人类独有的区别于世间一切生命的交往工具;但又不仅仅是工具和载体,其本身就是人类文明和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 2、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泛指一切与人类切身利益有关的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等。这种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提法更准确、更宽广,更深刻。言语技能的获得,创新思维的超越,文化内涵的丰富,使语文课程更贴近整体素质的培养与熏陶。

2、语文素养与语文素质的区别?

答:“质”反映的是一种既成的已有的状态。“素质”更强调人本身所具有的特质或是经过努力后所达到的一种状态,在语义上册中现状和结果。“养”是一个动词性语素,重“过程”。“素养”即“平日的修养”。“语文素养”是学生在语文方面,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逐渐形成的修养。

3、试阐释语文课程四个基本理念之间的关系。

答:语文课程的四个基本理念是: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四个方面的基本理念之间是目的与条件之间的关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后三点是为了达到语文教学目的所必需的条件。

4、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注重三维目标的设定.1、知识与能力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另外,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注重教学的生成性。

5、如何设计练习作业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

答:语文联系作业设计的基本要求:1.有目的性;2.有科学性;3.练习作业的内容有知识性和启发性,形式有多样性和形象性,题型多样,富于变化,满足

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愿动脑,肯思考,爱回答;4.开放性;5.实效性;6.形式规范。

6、阅读能力究竟由哪些因素构成?

答:阅读能力是由认读、理解、记忆、速度几种因素构成的.认读就是能认识并读出字、词、句,要求具有常用字的识字量和常用词汇,能按语法结构读出来。认读语言的能力是阅读能力的基础,是阅读的起码要求,如果连字还不认识,读不出句来,就根本谈不到理解。在认读基础上要求理解阅读内容。理解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核心,是评价一个学生阅读能力高低的主要标志。理解就是能把文章读明白,能理解词句含义,能分析、概括,抓住文章要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作者的思路。

7、阅读教学的收束环节一般应考虑哪些方面?

答:强调整体感知,倡导综合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注意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阶梯性统一,以开阔的视野关注语言、文本中蕴藉的丰厚的人文内涵,注重发挥文学文本阅读的独特功能已经成为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主流方向。

8、如何贯彻写作与生活相结合的原则

答:1.写作主题或话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2.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记录生活

①观察的方法:定点观察、定向观察、移步换景观察、不同角度观察、动态观察、静态观察、对比观察、全方位观察等,以帮助学生获得多种多样的事物表象,丰富学生的感知。

②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及时记录生活,学写观察笔记、札记、随笔等。

9、作文训练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答:1.写作与阅读相结合的方式;

2.写作与生活相结合的方式;

3.先模仿后创造的原则;

4.多写多改的原则。

5.多指导:指导学生全面理解给定的材料;指导学生筛选、选择合适的立意。

10、口语交际的语言能力包括哪些?

答:口语交际的语言能力,主要是倾听和表达,是由接收语言信息,传递语言信息两个方面构成。接受语言信息是由注意力、辨音力、理解力、评判力等。传递语言信息有运用语音能力、语言组织转换能力、语言控制能力等。

11、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是什么

答:1.综合性;2.实践性;3.自主性;4.开放性。

12、预习和复习指导具体包括哪些方面的要求?

答:预习指导,包括泛读课文、认识生字词、指导学生思考、布置作业等。复习指导,指教师运用一定得方法指导学生重温学过的知识,巩固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13、对学生的听课和记课堂笔记进行指导,应该注意哪些要点?

答:1.随时提醒学生听课要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2.鼓励学生主动回答问题;

3.创造条件让全体同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4.表扬敢于向教师质疑的学生,促使更多学生生疑。

14、什么是现代语文教学媒体?

答:广义上,指在现代学校语文学科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知识和情感等信息传递的一切工具,包括常规教学媒体和电化教学媒体两大类。狭义的现代语文教学媒体,专指电化教学媒体。

15、语文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使用一般有哪些误区

答:1.教学资源喧宾夺主。

2.图解扼杀想象联想力。

3.音像代替语文实践。

4.机器妨碍情感互动。

5.盲目拿来缺乏个性。

16、说课和授课的联系与区别有哪些?

答:说课是一种教学研究活动,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有效手段。它要求教师以教育理论、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材为依据,针对某一课题的自身特点,结合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在授课前面对同行、对评委口头表述该课题教学的具体设想、设计及其理论依据。

说课与授课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其相同之处在于所面对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课题是一致的,两者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的要求也基本相同。从教师说课的表现可以预见教师授课的状态及个性特性,两者互相依存又互相促进。

不同之处在于:

第一,目的不同。说课的目的则是向听者介绍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设想,是对教学课题进行教学设计的思想分析与概括; 授课的目的是通过现场教学实践来体现教学设计的思想,是教学设计的实际呈现与实施过程。

第二,内容不同。说课的内容,是要使听者听懂自己想要教什么和怎么教,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教;授课的内容,是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内容实际施教。

第三,对象不同。说课的对象是语文同行、专家或领导、评委;授课的对象是学生。

第四,方式不同。说课是对教学方案的模拟解说,以教师自己解说为主的单向活动;授课是对教学方案的付诸实施,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的活动。

第五,时间不同:说课,课前、课后都可以;授课是一种课堂行为。

三、实际运用题:

1、根据所给材料,写出阅读教学的常规过程。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象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也不止象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相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吹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象刀象剑也象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象沉重的叹息,

/又象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教学目的】

1、了解舒婷诗的风格特点

2、理解诗中新颖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细腻的感情

3、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意象的意义和象征作用

2、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同学们对传统的爱情有何理解?

教师总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我国的封建社会,婚姻上实行父母包办、一夫多妻,由于生产力落后以及封建礼教束缚、男尊女卑等,在客观上造成了"重婚姻、少爱情"的情形。

进入新课《致橡树》的学习,来共同了解一下诗人舒婷笔下的爱情观。二、舒婷简介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泉州。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1年起她的一些抒情诗开始流传。文革后,其诗作陆续在报刊上发表,引起注目。1981年至福建省文联从事专业写作,现为中国作协会员,福建作协理事。主要著作诗集《双桅船》,诗作《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致橡树》等。

三、朦胧诗

“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始发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进入80年代以后,它在诗坛乃至文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特点:内涵上意蕴深厚,追求自我价值,以现代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艺术上意象迭加,结构跳跃,扑朔迷离。

代表人物: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他们是一群在十年动乱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带着被伤害后的浓重的愤恨和茫然的失落感,带着从生活底层而来的严峻的深思和对于追求的深沉渴望,表达了这一代人对国家命运的反思,对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审慎思索和批判。

(附)介绍诗人顾城,以增加学生对朦胧诗的进一步了解。顾城,歌唱自己的童心一直是他的诗歌的主旋律,因此有“童话诗人”之称。顾城长于简洁而抽象的意象、最单纯的语句造就最深邃的完美和寓于哲理的诗句(《一代人》、《远和近》、《小巷》)。

四、教师范读全诗并正音

慰藉(wèijiè)戟(jǐ)流岚(lán )

虹霓(ní)霹雳(pīlì)

五、学生齐读课文并整体感知

六、赏析

归纳诗中出现的意象:

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木棉橡树

分析:

①凌霄花——攀附富贵型

由学生找出并总结凌霄花的特点:“攀援”、“借高枝炫耀自己”。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为了追求高贵的地位,不顾一切地向上爬,完全置自身的人格尊严于不顾。木棉对这种爱情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坚决予以否定找出作者的否定语句:绝不像

学生举例:

②痴情的鸟儿——单方痴恋型

由学生找出并总结痴情的鸟儿的特点:“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只知为对方歌唱,却忘了用自己的歌喉为自己歌唱。她意识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不知道在爱对方的同时“我是我自己的”,不愿飞向属于自己的自由天空。

找出作者的否定语句:绝不学

学生举例:《情深深雨濛濛》中陆如萍

③泉源、险峰、日光、春雨——无私奉献型

由学生总结共同点:她们无怨无悔地奉献、结予,却忘了给自己一个独立的世界、创造自身价值的机会,这种自我牺牲精神固然可嘉,却也难免令人遗憾。

找出作者的否定语句:也不止

学生举例:《橘子红了》中的大妈

教师总结:以上种种都是“传统的爱情”,作者是持否定的态度的。在作者看来,爱情不是一方的攀附,也不是单方的痴恋,即使由衷的奉献,也是不够的。那作者的爱情观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④木棉、橡树

找出描写橡树和木棉的诗句:

橡树:“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男性的阳刚——伟岸挺拔、刚强不屈木棉:“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女性的阴柔——美丽热情、伟岸挺拔、刚强不屈找出橡树、木棉相互联系的诗句。

明确:“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体味情感:“紧握”、相触”体现出“相互交融、依存”;“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表现出“相知相恋、心有灵犀”;正因为这种相互依存、相知相恋,所以“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即是说既独立,又依存;正因为这种相知相恋,相互依存,所以“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即可以同甘共苦。

明确:橡树、木棉是:独立平等、心有灵犀、相互依存、同甘共苦的关系。

学生总结:本诗表达了诗人这样的爱情观?

教师明确:诗人通过“木棉树”的自白,表达了一种独立、平等、互依互助、坚贞、热列,既尊重对方存在,又珍视自身价值的崭新爱情观。

七、艺术特色

象征、比喻、排比、对比、对偶的运用

原句说明:“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也不止像泉源

也不止像险峰”(排比)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比喻)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对偶)八、再次诵读全诗,体味全诗情感

2、拟制朱自清《背影》的常规教案(详细教案)。

背影

教学目标:

1.抓住文中表达作者感情的重要语句。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朴实语言所饱含的丰富情感。

3.感受父子情深,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

教学难点:

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

教学方法:

点拨法、勾画圈点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以自己的故事与父亲的故事导入,父亲是一部大书,年轻的儿女们常读不懂,直

到他们真正长大,站在理想与现实、历史与今天的交汇点上重新打开它时,才能

读懂父亲那颗真诚的心。今天我们一同走进朱自清的《背影》。通过“背影”这

一感情的聚焦点,一同感受这一熟悉的而又陌生的、清晰的而又模糊的“背影”

所表现的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共同体会父子深情。

二、作者简介

我们在七年级时学过他的一篇非常精美的散文《春》,对于作者的相关情况应

该是有所了解了。请大家看到课文的注释部分,这里有朱自清的相关资料,朱自

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诗人、

学者和民主战士,他一生之中共著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26种,约二

百多万字。《背影》是他的散文代表作之一,他的文章大都收在《朱自清全集》

里。

这篇《背影》写于1925年,作者28岁,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那年冬天”

就是指1917年冬。

三、检查预习

给加点的字注音,识记字词写法。

交卸(xiè) 奔丧(sāng) 狼藉(jí) 簌簌(sù)

典质(zhì) 赋(fù)闲颓(tuí)唐(táng) 琐(suǒ)屑

(xiè) 差(chāi)使(shi) 勾(gōu)留(liú) 拣(jiǎn) 搀(chān)

蹒(pán)跚(shān)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给课文划分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段)开篇点题,写“我”对父亲背影难以忘怀,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

第二部分:(2-6段)望父买橘,刻画背影,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

第三部分:(7段)写别后思念,泪光中再现“背影”,抒发怀念发亲之情。

2.找出本文的文眼。

明确: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3.“我与父亲”最后一次相见在时候?什么地点?当时见面的情景如何?

明确:两年前的冬天

背景:a、祖母死了 b、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祸不单行,家境惨淡)4.作者是通过“背影”这一特殊角度来表达“父爱”的,那么文中一共写了父亲几个背影?各是在什么情景下的背影?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出来。

明确:思背影---------思念父亲

望背影---------望父买橘

别背影---------父子分别

念背影---------别后怀念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四次背影)

二、赏析课文,领悟深情

1、四次出现“背影”,作者重点刻画的是哪一次?

明确:作者着重刻画的是“望背影”。

重点赏读第六段,圈点勾画出对父亲进行描写的语句。分析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挚感情。注意父亲穿着、动作、语言以及背后的深厚感情。也可以不限制让学生品读,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与学生展开对话,

a、父亲的穿戴黑、深青家境不好,心情忧伤

b、走路的姿势蹒跚年龄大,腿脚不便

c、爬月台时的动作探、攀、缩、倾行动不便,艰难

2、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车说的四句话:

①“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明确:父亲当时急于谋事,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之下,忧心如焚,但是儿子在他心目中高于一切,惟恐儿子路上有什么闪失,所以最后决定还是由自己亲自送。②“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明确:父亲已经把儿子送上车,已经关照得无微不至,儿子也劝父亲可以走了,而父亲还觉得没有尽够心意,看见站上有卖橘子的,便要去给儿子买橘子。过铁道不容易,父亲也看在眼里,自己费点事,能让儿子受用,他是心甘情愿的。他还生怕儿子跟着出来,忘了行李。父亲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

③“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明确:父亲又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

④“进去吧,里边没人。”

明确:父亲走了几步就回头,可见心里还是惦记着儿子,依依不舍。他又想到儿子所带的行李一刻也不能疏忽,叫儿子小心,什么都为儿子着想。

3、找出文章中作者的四次流泪,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流的泪?

①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悲哀之泪

②望父买橘,刻画背影 --------感动之泪

③与父分别,惜别背影 --------伤心之泪

④泪光莹莹,再现背影 --------伤心之泪

三、合作探究,升华主旨

小组讨论文章的主旨大意。

明确:课文通过追忆作者八年前和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时的情景,刻画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父亲形象,表达出真挚深沉的父子之情,也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思念之情。

四、聆听《父亲》,感悟艰辛

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

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

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等我长大后

山里孩子往外走\想儿时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

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都说养儿能防老

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都说养儿为防老

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儿只有清歌一曲和泪唱

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

五、扩展延伸,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

2、青春年少,我们也曾对挚爱我们的父亲任性过,误解过.请以“爸爸,我想对您说”为开头给你的父亲写一篇短文,来表达你对他们的爱。课下整理成书信,写给父亲。

附:板书设计:

背影

朱自清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作业4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作业4 一、填空题 1.知识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智力工具。 2.目前初中语文知识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理论指导不够明确、总体规划不够明晰、分级目标不够清楚、实用性不够突出。 3.语言是人们的纽带。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汉语在语音、词汇、 语法等方面都独具特色。 4.语文教学不是教学生认识语言,而是让学生运用语言,说到底,语文教学应当属于言语教育的范畴。 5.从写作的基础看,需要掌握观察和调查、比较和筛选、言与意的转换、借鉴与评价、书写与修改等方法。 6.在口语交际行为规则方面,需要掌握倾听与解意、复述与陈述、独白与答问、应酬与聊天、致辞与演讲、反驳和辩论等方法。 7.获得一个概念应包括四个部分:一是概念的名称二是概念的定义三是与概念有关或无关的特征四是可以说明这个概念的正例和反例。 8.语文课程宏观的知识内容包括社会的语言/言语规律、他人的言语经验、个体的言语规则等三大类。 现代教育技术带来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变化有教学方式的变化、教师角色的转换、学生思维过程的变化等。 语文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主要体现在促进综合效应、拓展选择空间、提供变捷手段、改善参与条件、扩大共享范围等五个方面。 9.现代教育技术中的科学性原则包括教育理论和设计制作。 10.《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其主要内容是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二,简答题 1.什么叫“语言”? 什么叫“言语”?(P257-258) 答:语言指的是由语音、语汇、语法组成的符号系统,言语指的是对这 一符号系统的具体运用。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语言运用的教学。语文教学所面对的、语文教学所要解决的,并不是语言的问题,而是言语的问题,语文教学就是在运用他人成熟的、典范的言语结果和言语经验去指导学生的言语行为,养成他们的言语交际能力。说到底,语文教学应该属于言语教育的范畴,它是为培养学生实用的言语交际能力服务的。 2. 什么叫“精要”和“致用”?(P265-266) 答:精要,指的是语文知识内容的选择要少而精,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程度。致用,指的是语文知识的教学应该便于学生在言语实践中操作和运用,应该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言语技能;形成适应当代社会需要的语文能力。 3. 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是什么? 答:1994年美国对教育技术作出新的定义,即“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这个定义将“学习”放在核心位置,表示教育技术的研究围绕学习进行,学习是教育技术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 提出了学习过程和教学资源是两个研究对象,其中学习过程是指学习者的认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网上形考(任务一至五)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网上形考(任务一至五)试题及答案 说明:适用专业:小学教育。 课程考核:形考(比例50%、手段网络);终考(比例50%、手段机考)。 形考任务一试题及答案 简答题 1. 简述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留下了哪些宝贵遗产。 [答案]孔子提倡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孟子主张专心有恒,由博而约;韩愈强调学必有师,文以载道;朱熹赞成熟读精思,虚心涵泳;王夫之提出学思并重,知行结合等。 2. 语文课程有哪些功能?其基本功能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案]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包括工具功能、教育功能和发展功能。语文课程的基本功能和主要任务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3. 语文课程的发展功能涵盖哪些主要内容? [答案]培养以思维为核心的包括注意、观察、想象、记忆在内的一般认识能力;培养以理解语文学习过程为基础的语文自学能力;培养互助合作学好语文的能力;培养在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培养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 结合自身语文教学实践,谈谈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基本特点。 [答案]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内涵包括:首先,这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体现了我国素质教育的普遍性要求,它涵盖了思想性、文化性、审美性、发展性、创造性等,也就是全面提高人的素养。而工具性是语文课程所具有的特殊性,是与其它课程相区别的特点,也是绝对不容许忽视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学生是在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提高人文素养的;反过来人文素质的提高又促进对语文工具的掌握。第二,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语文包涵两个方面:语言文字的形式方面和它所负载的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等内容方面,学习语文课程不仅要理解课文的内容,而且要学习课文的表达形式。语文课程把表达形式的学习作为教学的着眼点和重要目的之一,这是它与其它课程在性质上的区别。语文课程的教学,应该将形式和内容,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在一起,不能偏重某一方面。第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寓教于文。对语文课程来说,每一篇教材都只是一个学习的案例,应当先从识字辨句到了解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进而研究用词造句、篇章结构等表现技巧,通过表现技巧的分析,必须加深对思想内容的理解。 5. 简述语文素养的内涵。 [答案]语文素养是一种内涵丰富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品德、行为态度、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6. 语文教学过程如何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点? [答案]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的语文实践过程。语文教师要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沟通课堂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不仅从书本中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努力体现出语文的实践性特点。首先,要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程度。其次,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掌握。语文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都要重视“方法”的教育,学生掌握这些方法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点拨、示范和在实践中体验,不需要讲授一套又一套有关方法的知识。第三,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要重视个性差异,善于引导,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7.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答案]首先要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这是语文课程最基本的教育方式。语文课程蕴涵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语文学习对学生情感的触动,心灵的震撼,往往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教师要切实把握教材等教学资源中的情感因素,并且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同时要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一方面要看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决不是外在的、附加的任务,而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语文课程中的教育要因势利导,要结合在语文 1

语文教学论作业及答案

1. (填空题) 拿《水浒传》作语文课程主教材的是上海育才中学的段力佩 老师,他曾创立茶馆式教学法。 2.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陆继椿老师倡导的教学方法是得得法。 3. 1904年,语文科从中国古代的综合性教育中独立出来,单独成科。 4.《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__、__、__的学生学习新方式。(1)自主(2)合作(3)探究 5.导读派大师钱梦龙的语文教学“三主”思想分别是__、__和__。 (1)以教师为主导(2)以学生为主题(3)以训练为主线 6.语文教材中,有一类选文的功能被定位于让学生“用”,学生在“用”的过程中增长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这样的选文叫用件文。 7. 简答语文教学原则。 答:(1)语言教学和言语教学相统一,语言教学又为言语教学服务。 (2)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相统一,但在具体情况下又要区别对待。 (3)口头能力训练与书面能力训练相统一,听说读写能力互相促进,但又不能彼此取代。 (4)对语言的把握要做到整体感知与逻辑分析两种手段相统一,这同样要求在具体情况下区别对待。 (5)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相统一,要发挥两者的不同功能,使其相辅相成。

8. 试给《皇帝的新装》一课的教学设计一个导入语(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本题10.0分) 同学们经常看电视,电视里的皇帝上街游行会穿什么衣服?肯定是黄袍,怎么漂亮怎么穿,怎么威风怎么穿。大家见过光着屁股游行的皇帝吗?今天的故事里就有这样一个皇帝,我们一起看看怎么回事。 9.什么是定篇文?定篇文要求哪些教学策略?(本题15.0分) 答:定篇文,即选入语文教材的文学、文化经典篇目,学习定篇文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文学和文化素养,它一经确定,就具有了法定的强制性,是教师必须要教、学生必须要学的篇目,不能随便更换。定篇文属于语文课程内容。 在教学中,相对而言,语文教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教学,对作品深入挖掘,以让学生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作品不能被当作学习语文知识的手段。教学要面面俱到,不能只求其一端。对作品如果出现多元解读情况,教师不能以自己的理解来作一元决断,要让学生感受专家学者们的丰富体验。 10. (问答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作业1 一、简答题 1、简述新中国语文教学改革的历程 ①1950年:将“国语”和“国文”合称为“语文”,工具性和思想性双重性质思想初步形成; ②1953年:关于“红领巾”教学的讨论。出现把“文学分析”当成语文教学主要内容的倾向 ③1956年: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 ④1961—1963年:明确提出和重点强调语文课程的基础工具性,先后提出“加强双基”和“工具说”; ⑤1978年:拨乱反正,重新确认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思想性; ⑥1986—1992年:为提高民族素质全面修订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⑦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主张弘扬语文课程的人文精神; ⑧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发,启动新课程改革。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为什么说丰富语言材料的积累是语文课程的基础任务? 语言材料的丰富是语文素养提高的基础,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可以培养语感,丰富语文知识,发展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此外可以丰富概念和判断,并接受体现在语言材料中的优质思维品质的负载在语言材料上的文化信息的影响,提交思维能力和思想文化修养。 3、根据语文课程的任务,与之相关的语文学习方法有哪些? A方法的层次分类:①哲学方法②一般科学方法③特殊方法④具体方法 B方法的思想特点分类:①逻辑思维方法②形象思维方法③直觉思维方法④社会思维方法 C语文学习的方法的类型:①一般思想方法②一般学习方法③语文学科学与一般方法④语文学科学过程中的具体学习方法:制定计划的方法、有效预习的方法、高效听课的方法、优质作业的方法、课外学习的方法、系统小结的方法。 4、简答设计教学过程的原则 A教学过程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B教学过程的设计要考虑教学内容的实际; C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发挥教师的优势和特长。 5、为什么说形成性评价应是教学评价的重点? 这里首先涉及到对教学评价的认识。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在于:衡量学生语文水准,评定语文教学效果;诊断学生学习困难,反馈语文教学情况;激励学生学习动机,促进语文教学工作。所以说,在实施教学评价中我们应该坚持发挥语文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语文学习目标的程度,而且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形成性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侧重对所教过的内容的及时评价,随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发现学生的潜质。所获信息有利于学生和教师根据需要采取恰当的调适措施。形成性评价可以迅速找出简单的困难问题并加以解决,形成一个“自我纠正系统”,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所以说形成性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点。 6、请简要回答阅读能力教学包含哪些内容? 根据阅读能力的结构来分析,我们可以这样来认识阅读能力教学所应该包含的内容:①通过积累性阅读来培养学生的阅读感知力;②通过理解性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力;③通过欣赏性阅读培养阅读审美力; ④通过研究性阅读培养阅读评价力;⑤通过创意性阅读培养阅读创造力;⑥通过“信息阅读”培养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 二、论述题 1、举例分析古代语文教学的特点 ①、语文教学与文史哲等教育综合在一起的特点,体现了在漫长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我国古代语文作为学科不具有独立性,而与政治、经济、历史、哲学、伦理学甚至自然科学等多种学科融合在一起,这也是当时社会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但学科的非独立性不说明没有语文教学的内容,无论是原始

20春《小学语文教学论》离线作业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论文 课程代码:0132 课程名称:小学语文教学论 学习中心奥鹏远程教育深圳学习中心 姓名姚瑞 学号 182863303054 专业小学教育 年级 1903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词,熟读生字词,学习偏旁“厂”“穴”。 2.积累并运用几个表示“笑”的词语,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句子。 3.借助对汉字部首的认知,实现对词语意思的理解。 4.积累由两个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词语,并能说出类似的词语。 5.熟读并背诵《弟子规》节选部分,培养学生热爱经典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两字词语。 【教学难点】 1.能根据不同语境读出句子不同的语气。 2.初步学习《弟子规》,理解意思,熟读并背诵,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教学“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汉字“江、河、沟、海”,引导学生观察四个汉字并说说自己有什么有趣的发现。 明确:我发现四个字都有一个三点水旁。 师:你们真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了四个汉字最明显的特征。再动脑想一想,这几个字在意思上又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明确:这四个字表示的都是与水有关。 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汉字“形旁表义”,也就是说汉字的偏旁跟这个字的意思密切关联。接下来,让我们再来认识两个偏旁以及由它们组成的汉字、词语。 2.出示“识字加油站”中的两个偏旁“厂、穴”,指名说说这两个偏旁的名称以及它们所表示的意思 (1)出示生字: 厨厕厢厦穴窟窿窑窄 (2)交流识字方法: 前四个字都含“厂”;后五个字都含“穴”。 教师明确:“厂”和“穴”所表示的含义,“厨、厕、厢、厦”都是厂字头的字,它们大多与房屋有关;“穴、窟、窿、窑、窄”都是穴宝盖的字,它们大多与洞穴、房屋有关 课堂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厂字头的字和穴宝盖的字? (厂字头:厅、原、厩等;穴宝盖:窝、窗、窃等。) 二、教学“字词句运用” 1、过渡引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一个汉字有多种意义,再组成词语就更多了。下面 就来看几个: (1)出示9个关于笑的词语,老师领读,学生跟读。思考这些词语都有哪些不同的意义。 (2)指名学生朗读词语,教师适时指导读准“破涕为笑”中“涕”读“ti”不要读成了 “di” (3)学生交流对9个含有“笑”字词语的理解,同时运用相应的表情来演绎对于词义的 理解。 学生明确: “破涕为笑”:一下子停止了哭泣,露出笑容。形容转悲为喜;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形成性考核册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作业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简述新中国语文教学改革的历程 ①1950年:将“国语”和“国文”合称为“语文”,工具性和思想性双重性质思想初步形成; ②1953年:关于“红领巾”教学的讨论。出现把“文学分析”当成语文教学主要内容的倾向 ③1956年: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 ④1961—1963年:明确提出和重点强调语文课程的基础工具性,先后提出“加强双基”和“工具说”; ⑤1978年:拨乱反正,重新确认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思想性; ⑥1986—1992年:为提高民族素质全面修订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⑦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主张弘扬语文课程的人文精神; ⑧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发,启动新课程改革。提出“语文是最 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为什么说丰富语言材料的积累是语文课程的基础任务? 语言材料的丰富是语文素养提高的基础,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可以培养语感,丰富语文知识,发 展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此外可以丰富概念和判断,并接受体现在语言材料中的优质思维 品质的负载在语言材料上的文化信息的影响,提交思维能力和思想文化修养。 3、根据语文课程的任务,与之相关的语文学习方法有哪些? A方法的层次分类:①哲学方法②一般科学方法③特殊方法④具体方法 B方法的思想特点分类:①逻辑思维方法②形象思维方法③直觉思维方法④社会思维方法 C语文学习的方法的类型:①一般思想方法②一般学习方法③语文学科学与一般方法④语文学科 学过程中的具体学习方法:制定计划的方法、有效预习的方法、高效听课的方法、优质作业的方法、课外学习的方法、系统小结的方法。 4、简答设计教学过程的原则 A教学过程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B教学过程的设计要考虑教学内容的实际; C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发挥教师的优势和特长。 5、为什么说形成性评价应是教学评价的重点? 这里首先涉及到对教学评价的认识。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在于:衡量学生语文水准,评定语文教 学效果;诊断学生学习困难,反馈语文教学情况;激励学生学习动机,促进语文教学工作。所以说,在实施教学评价中我们应该坚持发挥语文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 了考察学生达到语文学习目标的程度,而且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形成性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侧 重对所教过的内容的及时评价,随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发现学生的潜质。所获信息有利 于学生和教师根据需要采取恰当的调适措施。形成性评价可以迅速找出简单的困难问题并加以解决,形成一个“自我纠正系统”,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所以说形成性评价是教学评价 的重点。 6、请简要回答阅读能力教学包含哪些内容? 根据阅读能力的结构来分析,我们可以这样来认识阅读能力教学所应该包含的内容:①通过积累 性阅读来培养学生的阅读感知力;②通过理解性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力;③通过欣赏性阅读

最新电大《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

最新电大《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 100%通过 考试说明:《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形考共有5个任务。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01任务 一、简答题(共 10 道试题,共 100 分。) 1. 简述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留下了哪些宝贵遗产。 答案: 孔子提倡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孟子主张专心有恒,由博而约;韩愈强调学必有师,文以载道;朱熹赞成熟读精思,虚心涵泳;王夫之提出学思并重,知行结合等。 2. 语文课程有哪些功能?其基本功能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案: 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包括工具功能、教育功能和发展功能。语文课程的基本功能和主要任务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3. 语文课程的发展功能涵盖哪些主要内容? 答案: 培养以思维为核心的包括注意、观察、想象、记忆在内的一般认识能力;培养以理解语文学习过程为基础的语文自学能力;培养互助合作学好语文的能力;培养在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培养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 结合自身语文教学实践,谈谈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基本特点。 答案: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内涵包括:首先,这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体现了我国素质教育的普遍性要求,它涵盖了思想性、文化性、审美性、发展性、创造性等,也就是全面提高人的素养。而工具性是语文课程所具有的特殊性,是与其它课程相区别的特点,也是绝对不容许忽视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学生是在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提高人文素养的;反过来人文素质的提高又促进对语文工具的掌握。第二,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语文包涵两个方面:语言文字的形式方面和它所负载的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等内容方面,学习语文课程不仅要理解课文的内容,而且要学习课文的表达形式。语文课程把表达形式的学习作为教学的着眼点和重要目的之一,这是它与其它课程在性质上的区别。语文课程的教学,应该将形式和内容,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在一起,不能偏重某一方面。第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寓教于文。对语文课程来说,每一篇教材都只是一个学习的案例,应当先从识字辨句到了解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进而研究用词造句、篇章结构等表现技巧,通过表现技巧的分析,必须加深对思想内容的理解。能结合实际加1分。 5. 简述语文素养的内涵。 答案: 语文素养是一种内涵丰富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品德、行为态度、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研究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它不仅是检测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还能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一个导向作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主要环节,却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语文作业现成的内容多,实际编写的少;二是语文作业知识巩固多,应用实践少;三是语文作业书面作业多,口头作业少;四是语文作业统一任务多,自主选择少;五是教师布置的作业与学生喜爱的作业不完全相同。这种作业设计,重复单调,多限于词语摘抄、背课文等,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使我们语文教学质量一直处于一个较低水平。 优化后的语文作业设计力求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完整的发展,它既有基础性知识的练习,也有探索性的自主实践活动。这些活动相辅相成,相互融洽,相互补充。作业内容源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力和生活背景,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我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几点策略: 一、作业设计应多样化 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上了《五彩池》后,我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片断进行录音,在班上开展了录音朗读比赛;在上完《古诗词三首》后,要求学生模仿原作写一首诗,不必追求诗的押

韵、对称,让学生思维自由发挥,做一回小诗人;利用元旦,让同学们为老师、家人、同学写上一段祝福语或制作一张贺卡或写出一封问候的信等。这样的语文作业形式生活、活泼、有趣,人人都有内容可说、可写,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参与语文作业。 设计作业超市,给学生提供了享受成功喜悦的体验。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差异性,自主选择作业的难度、数量、形式,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每个班级中应根据学生能力的差异,布置不同程度的作业,难易分化,我们叫他作业套餐。如学习了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后,我设计了以下几项作业: A、背诵、默写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B、《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描写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发挥想像写一段话。 C、《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描写了怎样的一幅画面?试着把当时的画面画下来。 D、课下再学着背会一首送别诗。 这四个作业学生不必全写,前一项作为必选作业,后三项作为选择作业,及我所说的“米饭加菜”的作业套餐。第一项是必选的“米饭”,后三项是所谓的“菜”,可根据自己的情况任意选择。这既能让学生吃得“饱”,又能让学生吃得有“营养”。 二、作业设计应兴趣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设计作业时,就应该灵活新颖、富有情趣,

语文教研组教案作业检查反馈意见

灵台二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期中语文学科教案、作业检查反馈及建议为了加强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增强教学实效性和针对性,本期第10周,根据学校10月29日晚教学常规检查会议安排,对全校教师的教案、学生作业进行了细致的检查。根据教导处分工,以周游为组长的七位成员检查语文学科教案作业情况,经过组内成员认真细致地检查,并按3:3:3比例进行ABC划等。得出的结果是:总体情况良好,绝大多数教师能超前撰写教案,及时批改作业,按质按量完成教学任务。下面将检查的情况反馈如下: 一、教案方面: (一)主要优点:总体上看,老师们备课态度较认真,教案详尽,课时数量充足且能做到提前备课。大多数老师能根据教材及班级实际,定好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有一定的教学准备。教案书写字迹清晰端正,设计合理,教学过程清楚。重难点把握准确到位,注重教法、学法,注重与学生互动交流,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合作,学习的形式方法多样。有些老师还设计了展示交流、或拓展的环节,体现了学生学法的多样性,思维的灵活性,想象的丰富性。大部分的教师的教案红色备注(二次备课)和课后反思写得详细、深入,具有实效性,能根据实际情况有感而发,能把教学效果及存在问题写清楚,有些老师还提出了整改措施,说明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和教案的设计都进行了较深入的反思。增减内容写得也详细。 (二)存在问题及建议: 1、教案的设计还是应该更关注学生的实际,要有分层指导,体现新课程理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服务,教学目标要进一步细化。 2、注意设计好课堂提问,问题应该富有启发性,整合性。注意情境的设计要有趣味性,要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主动去思考。 3、总结、评价方式要积极多样,具有激励性。教师总结具有概括性。

电大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形考作业

形考任务一 在班级学习报告会后,提交一份独立撰写的学习和实施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报告。要求字数:800字。 答:通过学习,我对语文的概念和作用有了新的认识。语文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容,更是提高人在修养和文化底蕴的重要手段,甚至对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世界观都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如今,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同时也要求着人类必须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谈一谈几点体会: (一) 重新认识语文的重要性一位大教育家曾说过,数学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语文则是这个基础的基础。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进行全面剖析,它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小学阶段尤为重要。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一学段都设置了明确的目标和容,而小学一年级则侧重于识字与写字。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其次,要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再次,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最后,能借助汉语拼音独立识字。 (二) 转变教育理念,更新课堂授课模式目前最迫切转变的是老师的教育理念,要由"满堂灌"的教育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提高学生的课堂地位,能与老师平等对话;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让学生主动学习,变被动为主动的探讨性课堂,开拓学生的视野,变更学生的学习心态,提高主观能动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 提高评价建议在语文课堂中的地位以往教学特别重视在考试中对人才选拔,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培养。而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改善教师教学。现在社会不仅仅要求与文人才具备一手好字,一手好文章,更需要的是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语言文字存在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当今社会各种文化的相互冲击下,语文课程标准给小学语文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当然与之并存的还有新的挑战,对此,我们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取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的修养,促进自身精神的成长。 形考任务二(计分作业) 联系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在论坛中发帖具体论述以下问题,本次形考任务成绩占形成性考核总成绩的15%。 1.如何理解语文课程资源的涵? 答案: 课程资源的涵极其丰富,它是指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而不是长期以来所认为的语文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具体来说,课程资源大致可以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前者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后者包括直接决定课程实施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等。 2.谈谈你对多渠道开发并利用母语学习课程资源的认识。答案: (1)开发并利用好语文教材,发挥教材的多种功能。教材不仅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文本,还承担着丰富学生生活经验,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诸多任务。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其开发和利用的重点是研究和处理教材。(2)改变单一的以课本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形成并发展语文能力,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3)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4)创设多彩的校园环境。将富于生命活力的环境作为课程资源之一,以熏学生的情

2020年春 小学语文教学论 离线作业答案

离线考核 《小学语文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试分析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的特点。 答:(1)识字与写字教学标准结构特点分析 从结构上看,《标准》系统地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并使之具体地综合地体现在各个阶段目标之中。就识字写字教学的阶段目标来说,主要有两个特点:从横向来说,目标体现了多元化和重点性的统一。 从纵向来说,学习目标体现了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2)识字与写字教学标准内容特点分析 首先,准确定位汉语拼音的学习目标,适当降低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 其次,强调多认少写、认写分开,提出“认识”和“学会”两种学习目标。 再次,重视和加强写字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体会汉字的优美。 第四,给学生打下扎实而又可持续发展的识字基础。 2、简要分析口语交际的含义与特点。 答:究竟什么是口语交际呢?《标准》是这样表述的:“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具体说,口语交际是指以口头语言为载体而进行的交际双方互动的信息交流活动。 首先,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 其次,口语交际这种活动是以口语作为载体的。 口语交际的特点情境性、互动性、规范性、综合性、实用性、实践性。 3、试分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基本理念。 答:(1)鼓励表达真情实感,拒绝假话虚情。 (2)减少束缚,鼓励自由和有创意的表达。 (3)贴近实际,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4)提倡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5)鼓励学生进行想象和幻想。 4、语文课程目标设计的“三个维度”。 答:(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是最重要的一个维度,同时它又是其他两个维度发展的依托道。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假如把语文素养比作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知识与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过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库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一、填空题 1、语文素质包括两个层次,四个方面。直觉层次是指语感;非直觉层次包括()()和()。 答:语文思维、语文知识、语文技能 2、语文教学原则包括()、()、()和()。 答案:全息性原则、审美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创造性原则 3、发散思维具有()、()、()三种特性。 答案: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 4、语文的二重构成要素是()、()。 答案:言语、语言 5、语言学中的言语的三要素包括()、()和()。 答:言语主体、言语环境、言语作品 6、语感的特征是()、()。 答案:心理特征、言语特征 7、语文课程的目的包括()、()、()。 答案:单一型目的观、复合型目的观、中心型目的观 8、学生经常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同化现象包括()、()、()、()和()。 答案:浅表同化、疏陋同化、片面同化、错失同化、孤立同化 9、在听读教学中,需要引起特别重视的三对关系是()、()和()。 答案:文内与文外的关系、内容和形式的关系、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10、关于说写教学,需要特别重谨慎对待的三对关系是()、()和()。 答案:“根本”和“枝叶”的关系、“我”和“你”的关系、创造和规范的关系

11、正确的朗读指导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和指点朗读法。 答案:激发生命意识、设置对话情景 12、语文试题的基本类型包括()、()、()和口试。 答案:标准化试题、客观型试题、主观型试题 13、关于语感的心理特征,作为一个动态的行为过程,它的特征是();作为 一个静态的结构状态,它的特征是()。 答:迁移、图式 14、早在1836 年,德国语言学家()就提出了()这个概念。 答:冯?洪堡特、言语 15、一般认为,语言的三要素是指()()和()。 答:语音、词汇、语法 16、同化论主张,所谓语感就是()。答:建立在言语材料意义基础上的言语意义创造 17、一般地说,课程可以分为()、综合课程、核心课程与()四种。 答:学科课程、活动课程 18、语文课程教学目的的特征有()()和()。 答:规定性、预期性、可行性 19、在学生的学习和阅读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以下以自我为中心的同化现象:浅表同化、()、片面同化、孤立同化和()。 答:疏漏同化、错失同化 20、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主要的“读”的方法有()()、抄读和()四类答: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作业答案

01任务 一、简答题(共10 道试题,共100 分。) 1. 简述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留下了哪些宝贵遗产。 孔子提倡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孟子主张专心有恒,由博而约;韩愈强调学必有师,文以载道;朱熹赞成熟读精思,虚心涵泳;王夫之提出学思并重,知行结合等。 2. 语文课程有哪些功能?其基本功能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包括工具功能、教育功能和发展功能。语文课程的基本功能和主要任务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3. 语文课程的发展功能涵盖哪些主要内容? 培养以思维为核心的包括注意、观察、想象、记忆在内的一般认识能力; 培养以理解语文学习过程为基础的语文自学能力; 培养互助合作学好语文的能力; 培养在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培养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培养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 结合自身语文教学实践,谈谈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内涵包括:首先,这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体现了我国素质教育的普遍性要求,它涵盖了思想性、文化性、审美性、发展性、创造性等,也就是全面提高人的素养。而工具性是语文课程所具有的特殊性,是与其它课程相区别的特点,也是绝对不容许忽视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学生是在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提高人文素养的;反过来人文素质的提高又促进对语文工具的掌握。 第二,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语文包涵两个方面:语言文字的形式方面和它所负载的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等内容方面,学习语文课程不仅要理解课文的内容,而且要学习课文的表达形式。语文课程把表达形式的学习作为教学的着眼点和重要目的之一,这是它与其它课程在性质上的区别。语文课程的教学,应该将形式和内容,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在一起,不能偏重某一方面。 第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寓教于文。对语文课程来说,每一篇教材都只是一个学习的案例,应当先从识字辨句到了解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进而研究用词造句、篇章结构等表现技巧,通过表现技巧的分析,必须加深对思想内容的理解。 分。 5. 简述语文素养的内涵。 语文素养是一种内涵丰富的综合素养。 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品德、行为态度、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 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6. 语文教学过程如何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点? 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的语文实践过程。语文教师要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沟通课堂和

电大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形考作业3

形考作业3:在第五章学习活动的基础上,针对案例《送别组诗教学实录》中教师运用教学策略的效果撰写600字评析文章。 答: 一、多读 阅读教学中最大量的活动应是学生自己的阅读,因为阅读技能只有在阅读实践中才能形成,个性化的理解、体验、感悟也只有在读中才能实现。阅读教学要求真务实,必须坚持以读为本,课堂上不仅要保证学生读的时间,还要有一定的质量,注重读思结合。 为了保证有足够的读的时间,教师要少分析,少提问,包括关于“怎样读”的谈话也不宜多,而用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那种过去在课堂上教师“一讲到底”、“一问到底”或“一议到底”的做法都是应该避免的。另一方面实施新课程也应防止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过多,而与文本对话过少;非语文活动过多,语文本身的活动太少的倾向。 二、多领悟 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认知发展正处于感性阶段,大多是形象思维长于逻辑思维,情感体验胜于理性把握,直觉顿悟优于分析推理。小学阅读教学应当增强形象感受,减少理性分析,适当地创设情境,通过品读和想像、联想,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形象。 从某种意义上说,感悟是一种顿悟。学生在阅读中触类旁通,豁然开朗,突发奇想,幡然醒悟,是一种突变和升华,它不是借助反复训练可以实现的。但是,思想的交流碰撞有助于这种突变和升华。所以,在阅读过程中适时开展师生、生生对话,有助于学生的感悟。 按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不是教师把统一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学生运用自己先前的知识去构建自己对新内容的理解。这就意味着不同的学生对同一内容的理解可以各不相同。所以,感悟必然是个性化的,要注重个体的独特感受。 三、积累 古诗从重理解到重积累,也是古诗阅读教学观念的一大转变。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博发”,很难立竿见影一蹴而就。 重积累就是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有没词语、精彩句段,进而多读多背,而不需要“讲深讲透”和“问个不休”。有的句段和篇章学生一时一知半解也没有关系,应当允许他们随着阅历的增长去逐步加深感悟。 重积累,还要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在这个方面,语文课程标准有明确的要求:一是扩大阅读面,二是规定课外阅读量,1-6年级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 复述有助于把课文语言转化成个人语言,是积累语言的有效手段。复述有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创造性复述等种类,在教学中恰当的使用,有利于学生的语言积累。 组织形式多样的而又贴近学生生活的练习,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积累词句。

★语文学科教学论—东北师范大学离线作业与答案

离线考核 《语文学科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论述(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试分析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的关系。 答:课程标准是确定学校教育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准、课程结构与课程模式的纲领性文件。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学大纲都曾是语文学科教学的指令性文件,尽管语文课程标准已经逐渐取代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学科的指导作用,但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在性质、内容、功能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承继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学大纲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1)语文教学大纲的大部分内容是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的叙述,而语文课程标准则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年之后各方面学习结果的行为的描述; (2)语文教学大纲是语文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教师教学是语文教学大纲关注的焦点,缺乏对语文课程实施特别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而语文课程标准则是站在课程统整教学的“大课程观”角度来定位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3)语文教学大纲主要是针对课堂教学而言的,而语文课程标准则更倾向于开放的课堂; (4)同语文教学大纲相比,语文课程标准把注重结果的评价变成注重过程的评价,在过程评价中注重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多方面评价。 2.谈一谈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实施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答: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时间。语文综合性学习不是学生的课余活动,也不是学生的假期作业,必须安排一定的课时组织来进行; (2)保证全员参与。教师不应有功利的思想,将其变成少数优秀学生的专利; (3)帮助学生成功。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起点不要太高,切入口不能太大,要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地开展活动; (4)体现个性化。不同地区、学校、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应自有特点。 3.举例谈谈你对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对话关系的理解。 答:现代阅读观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这一阅读理念,是以现代对话理论为基础的。对话理论认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就其本质而言,体系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行为也就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这种对话和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条件的,阅读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读者的阅读,尤其是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知识一种共同参与一直共同创造的过程。所以读者绝对不是消极被动的,读者也是文学活动的主体。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 (1)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复习题及答案)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复习题一 一、填空题(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学生的语文学习心理特点包括、和语文学习习惯等几个方面。 2.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包括、、和 作业系统。 3.建国以来有以下这些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钱梦龙的、魏书生老师的李吉林老师的等等。 4.编写语文教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________、________、教学过程、 ________和________等等 5.中学语文教学的阶段目标是从四个方面加以设计的,包 括、、、等内容。 6.语文教学评价具有导向、______、______、______等功能 7.叶圣陶对“语文”的解释是、。 8.我国古代流传最广,历时最久,最具代表性的蒙学读物“三百千”分别是()、()、(),主要作用是集中识字。 9.《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性质的定义:语文是最重要的,是 重要组成部分。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10. 教师素质结构包括:知识结构、、心理结构和。 二、选择题:(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确定语文学科教学目的的依据是() A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有关的教育法规 B语文学科的内容和特点。 C社会需要。 D学生的年龄特征。 2.一个完整的提问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的阶段是() A引入 B介入 C展开 D结束 3.考试的主要功能是() A促进学习 B选择 C排名次 D反馈 4.中学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分为() A语法修辞知识 B文学知识 C文体知识 D读写听说知识 5.《新课程标准》规定“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要求初中生认字量是() A 2500个 B 3500个 C 4500 D 550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