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甘阳文选(二):文明传统与教育的使命

甘阳文选(二):文明传统与教育的使命

《法学流派与法学方法》阅读文献

甘阳文选(二)

文明传统与教育的使命

课程主持人: 强世功副教授

北大法学院法律硕士(2007年)

课程论坛https://www.doczj.com/doc/7110257115.html,/group/gaius123

目次

“文化自觉”与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 1

人文教育与文化自觉〃〃〃〃〃〃〃〃〃〃〃〃〃〃〃〃〃〃〃〃〃〃〃〃〃〃〃〃〃〃〃〃〃〃〃〃〃 5

大学之道与大学之用〃〃〃〃〃〃〃〃〃〃〃〃〃〃〃〃〃〃〃〃〃〃〃〃〃〃〃〃〃〃〃〃〃〃〃〃〃11

“大学之道与文明自觉系列”:

一中国文明复兴:期待伟大的大学〃〃〃〃〃〃〃〃〃〃〃〃〃〃〃〃〃〃〃〃25 二大学的文化之根〃〃〃〃〃〃〃〃〃〃〃〃〃〃〃〃〃〃〃〃〃〃〃〃〃〃〃〃〃〃〃〃〃〃26 三哈钦斯的大学理念与芝大转型〃〃〃〃〃〃〃〃〃〃〃〃〃〃〃〃〃〃〃〃〃〃28 四哈佛之路:哈佛三校长的选择〃〃〃〃〃〃〃〃〃〃〃〃〃〃〃〃〃〃〃〃〃〃29 五五个阶段:美国通识教育的“演化论”〃〃〃〃〃〃〃〃〃〃〃〃〃〃〃32 六美高校四大模式背后:美国名校的“经史传统”〃〃〃〃〃〃〃34 七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之路〃〃〃〃〃〃〃〃〃〃〃〃〃〃〃〃〃〃〃〃〃〃〃〃〃〃37

通识教育在中国大学是否可能?〃〃〃〃〃〃〃〃〃〃〃〃〃〃〃〃〃〃〃〃〃〃〃〃〃〃〃39

针对现代性问题的通识教育〃〃〃〃〃〃〃〃〃〃〃〃〃〃〃〃〃〃〃〃〃〃〃〃〃〃〃〃〃〃〃44

大学通识教育的两个中心环节〃〃〃〃〃〃〃〃〃〃〃〃〃〃〃〃〃〃〃〃〃〃〃〃〃〃〃〃〃46

通识教育的纲与目〃〃〃〃〃〃〃〃〃〃〃〃〃〃〃〃〃〃〃〃〃〃〃〃〃〃〃〃〃〃〃〃〃〃〃〃〃〃〃50

传统、时间性与未来〃〃〃〃〃〃〃〃〃〃〃〃〃〃〃〃〃〃〃〃〃〃〃〃〃〃〃〃〃〃〃〃〃〃〃〃〃56 政治哲学的兴起〃〃〃〃〃〃〃〃〃〃〃〃〃〃〃〃〃〃〃〃〃〃〃〃〃〃〃〃〃〃〃〃〃〃〃〃〃〃〃〃〃60 重新阅读西方〃〃〃〃〃〃〃〃〃〃〃〃〃〃〃〃〃〃〃〃〃〃〃〃〃〃〃〃〃〃〃〃〃〃〃〃〃〃〃〃〃〃〃62 从“理性的批判”到“文化的批判”〃〃〃〃〃〃〃〃〃〃〃〃〃〃〃〃〃〃〃〃〃〃〃〃64 儒学与现代〃〃〃〃〃〃〃〃〃〃〃〃〃〃〃〃〃〃〃〃〃〃〃〃〃〃〃〃〃〃〃〃〃〃〃〃〃〃〃〃〃〃〃〃〃68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讨论会上的发言〃〃〃〃〃〃〃〃〃〃〃〃〃〃〃69

法学流派与法学方法甘阳文选(二)“文化自觉”与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

2005年6月18日至20日,第一届中国文化论坛在香山召开,会议题目为“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百余名专家、学者及学生参会讨论,议程包罗当今中国人文教育所面临的最迫切的诸种话题,如“人文教育在当代大学的地位”、“综合性大学的人文教育实验”、“中国的法学教育与中国大学生的‘服务学习’”及“艺术院校与人文教育”等。

中国文化论坛由董秀玉和周凯旋发起,其宗旨为“立足于21世纪中国文明的历史处境,以跨学科的合作方式,从具体问题切入,重新认识中国文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促进对全球化时代中国文明主体性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关怀”,其创立得到费孝通先生、李泽厚先生、许倬云先生、王元化先生、韦钰女士等等学术界、教育界前辈的支持。

杨振宁先生称“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是个非常及时的题目”,因为它始终关涉着“中国大学能否担纲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能否唤起中国人的文化自觉”的问题。本届论坛执行主席甘阳先生就“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的话题接受记者专访。

早报:在香山的“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会议上,杨振宁先生在开幕致辞中提出了“文化自觉”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地讨论。您作为香山会议的执行主席,在会议开始和结束时也都着重强调了“文化自觉”的问题。您能否就这个话题再深入地谈一谈?

甘阳:所谓“文化自觉”至少包含两层意思。第一,今天的中国人需要了解,中国经济的崛起并非仅仅只有经济史的意义,而是具有世界文明史的意义,这是与从前所谓"四小龙的经济崛起"完全不同的。现在全世界都把中国的崛起看成是21世纪的最大事件,尤其对西方来讲,中国的崛起对他们提出了是不是会改变600年来西方统治整个世界的格局问题,认为中国的发展可能会决定性地影响和改变整个世界格局。对中国在当今世界上的这种地位,中国人必须要有自觉的意识,要自觉地从世界文明史的高度来看中国和世界,要自觉地从世界历史的大视野来重新认识中国,重新认识世界。

但第二,更重要的是,提出“文化自觉”是要指出,我们国家目前的文化状况与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很不相称,我们的文化基础非常薄弱,我们的文化底气严重不足,我们的文化历史视野更是相当狭隘。因此提出“文化自觉”不是要助长文化自大狂,而恰恰是要反对文化自大狂,反对文化浮躁气,反对文化作秀风。我们所说的“文化自觉”提倡的是从非常具体的事情着手,作文化筑基的工作。香山会议的主题是"大学的人文教育",但我们同时安排了一场专门讨论中学教育与大学的关系,而教育部前副部长韦钰女士在开幕式上则着重谈了5岁到12岁儿童的素质教育问题,这些都是非常具体的问题,是需要化大力气的工作。总之,“文化自觉”一定要从具体着手,作耐心扎实的文化奠基工作,要特别反对吹牛皮,说大话,搞花拳绣腿。

早报:所以你在香山会议开幕上要强调,在教育和大学的问题上,你们中国文化论坛理事会主张稳健务实的立场。

甘阳:中国文化论坛理事会的成员主要来自人文和社会科学的不同领域,各自从事的具体研究相当不同,但在有关教育和大学的问题上,我们大体上有一些初步共识。首先一点就是我们在教育和大学改革的问题上大多主张采取稳健和务实的态度。我们都知道,有关中国教育和中国大学的问题近年来一直是整个社会的关注焦点之一。我们几乎每天都可以听到大学要改革的呼吁,而事实上中国

的大学也都一直在不断出台各种改革方案。但我们以为,教育的问题并没有捷径可走,教育的提高不可能采取搞样板工程的方式追求速成的效果。任何改革都有其代价,都有机会成本的问题,同时,改革的实际结果往往难以预测。因此我们比较同意理事会成员、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朱苏力教授的的一个说法,即在教育和大学的问题上,比较稳健务实的道路是“逐步调整,小步改革,通过改革调整的实际成果为进一步的改革创造空间,最终形成适应中国社会需要的比较完备的制度”。

早报:记得你在香山会议上曾明确说,要形成相对完善的中国大学的现代人文教育制度和传统,可能需要至少二十年以上的不懈努力。

甘阳:是的。任何建立现代大学的人文教育制度或更广义的“通识教育”制度的努力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长期的讨论和辩论,更需要大学内外各方面的努力和妥协。我们注意到,近年在中国讨论大学问题时,人们往往喜欢以所谓美国大学模式来说事,而不少大学的主事者也往往喜欢宣称他们采用的是最新的美国模式或最新的哈佛方案,等等。但我们想强调,美国大学一些比较好的制度都不是天然形成的,都是经过漫长而不懈的努力才逐步建立起来一种传统。因此重要的不是某个具体方案如何先进如何现代,而是在于传统的养成与制度性的累积效果。

我们确实认为,要形成相对完善的中国大学的现代人文教育制度和传统,很可能需要至少二十年以上的不懈努力。在高度市场化和商业化的今天,在我国大学急剧扩招而加速教育大众化的今天,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事实上举步维艰。同时,在一个全球英语化的教育和学术国际环境下,中国作为一个非英语国家和非西方文明,其人文处境更是极为复杂和困难。按照我们的看法,今天我们大学存在的许多问题,不大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任何急于求成的改革,往往都事与愿违,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可能摧毁原有的基础。教育和大学的完善需要时间,需要经验的积累,尤其是,一所好的大学首先取决于能否养成一个好的传统,而传统的形成本身就需要时间。如果一个大学没有一个比较良好的传统,那么不断的改革很可能只是不断的折腾。我们因此并不是以大学改革者的身份自居来召开香山会议,而是以教师和学者的身份来讨论一些共同关心的问题,希望我们的会议能够初步提出一些真切的问题,能够形成一个讨论的传统,从而为今后长期讨论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提供一个基础。

早报:所以你们中国文化论坛理事会同时强调,希望香山这个会议更多从积极性、建设性的角度着眼来讨论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问题。

甘阳:我们每个人最近大概都参加过不止一次讨论大学问题的会议。根据我们的经验,在今天中国的环境下讨论大学问题,往往很容易流为牢骚会和诉苦会。这是很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们今天的大学确实存在很多令人光火的问题,大学教师可能都有一肚子懊恼。但我们同时认为,如果我们的大学讨论仅仅满足于抨击一些人所共知的大学弊端,仅仅只是惯性地重复一些永远正确的表态性批评,那么我们不仅无法提高讨论的水平和质量,而且很可能会在批评的同时陷入某种非常简单化的思维,即以为只要某个问题解决了,大学的一切问题都会解决,或只要某个问题不能解决,大学的任何努力都是无效的。我们不能认同这种看法,因为这种把问题简单化的倾向,实际只能导致我们无法真正深入大学人文教育的内在问题。

我们认为,大学的人文教育有其自身的问题和内在困难,这些问题和困难并不是其他的体制改革可以代替的。例如,即使大学的行政体制和人事聘任体制都理顺了,也并不表示大学的人文教育就会自然而然地走上轨道。我们因此希望这次会议能深入讨论大学人文教育的具体问题和内在困难。

早报:你在会议开始时提出了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面临七个问题,能否向我们的读者谈一下这些问题?

甘阳:这些问题都非常具体而且比较复杂,不可能在这里展开。不过我提出的这七个问题分别是:第一,大学人文教育需要考虑大学与中学教育的关系;第二,大学人文教育必须首先澄清和理顺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关系;第三,大学人文教育必须理顺人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特别需要认真考虑法学院和商学院这些职业学院在大学中的定位问题;第四,

大学人文教育需要重新考虑文-理关系;第五,大学人文教育进入课程设置,将会凸显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矛盾;第六,大学人文教育的展开一定会重新提出百年来的老问题即“中学与西学”的关系问题;第七,大学人文教育必须处理好人文教育课程设计上的纲与目之关系。

早报:记得你在会议上似乎说上述七个问题中,第二个问题即澄清和理顺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关系是目前最基本最突出的问题?

甘阳:因为这个问题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这里涉及的实质问题是大学中的"本科生"究竟在大学中处于什么地位,以及我国大学目前本科教育的目的和目标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可能是我国大学人文教育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因为所谓“大学的人文教育”,主要指的是大学本科阶段的通识教育,因为研究生教育应该更注重专业教育。虽然“人文教育”本身可以是一个终身教育的概念,但"大学的人文教育"是指大学有义务有责任为学生提供的教育,而本科毕业以后的人文教育主要是你个人的安排问题,不再是大学的责任和义务。进一步而言,我们可以认为,“大学的人文教育”主要落实为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阶段的通识教育安排,因为如果大学本科第一年开始就着重专业教育,那么“大学的人文教育”事实上就难以落实。

但我们知道,自从1952年院系调整以来,我国采用了前苏联的大学体制,这种体制的主要特点就是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实行专业教育,本科一年级就分专业,因此我们的大学一直没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区分,也缺乏"大学人文教育"的制度和传统。客观地说,中国五十年代采取这种本科专业化的大学体制有其历史合理性和必要性,因为当时中国的工业化急需技术人才,本科专业化可以节省成本在四年内迅速造就技术人才,而当时的大学毕业生也确实发挥了很大的技术骨干作用。这种体制一直延续到现在。

但最近十年来,大家都比较清楚地看到了这种体制的弊端,不但过早过窄过细的专业划分严重限制了我国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充分发展,同时这种体制完全没有为"大学人文教育"留下空间。因此晚近以来我国许多高校和教育部都在推动"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想法就是想改革目前的大学本科教育,特别是想改革我国大学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不区分的状况,以及大学人文教育不发达的状况。从1995年开始,当时的国家教委开始推动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试点”,1999年教育部又建立了32个国家“"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推动了许多大学都在开始探索本科教育体制逐渐转向通识教育的方向。因此我想强调,我们今天讨论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并不是在真空中进行抽象思辨,而是从中国大学的历史发展和近年来我国大学已经做出的努力的基础上来讨论问题。目前中国的大学本科生已经超过两千万,如何改善大学的本科通识教育是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提出"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可以说首先就是强调大学本科通识教育的重要性,需要明确中国大学本科阶段的教育目标,这是目前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的最基本和最突出的问题。

早报:在香山会议上,北大、清华、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和华东师大等不少大学的学者都讨论了他们近年来的各种尝试。你们三天会议的密集讨论是否得出了什么结论或共识?

甘阳:我们的会议首先强调的是与人为善的态度,对我国大学的各种尝试,需要保持同情了解的心情,而不宜求全责备。我国大学从强调专业教育转向注重本科通识教育,这是个困难的过程。许多尝试或许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这些尝试都为探索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的转型积累了经验教训。从会议讨论情况来看,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大学本科教育的目的和目标仍然有待认真讨论。在这

里,我们需要问一下,大学本科教育的目的和目标何在?目前很多大学似乎都把本科教育的目的看成就是培养研究生的生源。这种指导思想是值得重新加以检讨的。严格地说,这种指导思想是难以成立的。首先是报考研究生的学生比例问题,目前我国大学本科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是有限的,如果把本科培养目标看成是培养未来的研究生,就没有顾及大多数今后不读研究生的本科生的培养。其次,这种指导思想恐怕仍然是以往强烈的“专业主义”教育思想和传统的延续,仍然没有真正把大学本科教育阶段视为具有独立的目的和目标,而是对本科教育的目的和目标含混不清。实际结果是把以往的“专业主义”转移了一个层次,大学扩招后,大学本科变得相当于过去的高中,而研究生则变得相当于过去的大学本科,因此一切仍然强调的是专业教育,这就不大可能建立真正的大学本科通识教育制度和传统。

另外则是一些外在的困难。首先是大学扩招带来的困难,因为本来是在摸索本科教育的转型,但扩招以后出现师资不足问题,师生比例严重失调,工作量大幅增加,把这么多学生安顿下来就已经很不错了,本来已经非常困难的摸索就会变得非常困难。因为我们讲的人文通识教育是面向所有本科学生的公共教育,如果基数太大,师资根本就没有办法保障,就会出现很多问题。第二个不利条件是大学教育的全球化。大学全球化带来的普遍后果是片面或极端强调科研,而轻视教学,尤其轻视本科教育。在转型中的中国大学,这会产生很大的问题。

早报:无论是在香山会议上,还是后来22日晚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中,您都着重提到了美国大学教育特别是大学本科教育的经验。这样的强调当然也遭到一些质疑,认为您的眼里只有美国,并且认为这似乎与你近年在其他问题上的反美立场很不协调。

甘阳:该反美的地方就要反美,该学习美国的地方就要学习美国,不要为立场和意识形态所拘束,这是我的一贯主张。现在有很多虚假的政治正确意识形态——比如现在好象反美很POPULAR(流行的),很“政治正确”,但另一方面现在每个大学都有大量学生在考托福,考GRE,我们的很多干部和教授更是言必称美国,这样的情况很迷惑人。真正的问题不是亲美,也不是反美,而是在该学的地方就得学,好的地方就得学。我一直强调,现在中国碰到的大多数问题,都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西方国家也经历过类似的阵痛。我们必须了解西方,因为西方每分每秒都在影响着我们。不管中西如何的不同,但是面临很多的同样的问题,比方说高度商业化的问题,比方说消费文化的问题,都是现代大学必须要面对的挑战,关键是如何建立起一套规范去解决。我们要看他们是不是做得比我们好。但是要借鉴西方的经验,你就要深入地看,历史地看西方。要了解西方比较深入的东西,要看它2000年的历史,而不是把西方、把美国当成一个现成的模本去参照。这需要下很大的功夫。研究美国的任何一个制度,最好你要看它100年的历史发展,要了解其来龙去脉。美国的大学也面临现代商业环境的冲击,难道美国大学生的道德就比中国大学生的道德好?不是这样的,而是他们设置了很多制度性的屏障,来使大学生比较少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早报:在2003年那场关于北大教育改革的争论中,您一度成为旗帜性的人物,尤其你当时提出的“华人大学理念”问题,显然与你现在强调“文化自觉”一脉相承。现在2年过去了,回头来看那场改革以及那场争论,您有些什么想法?

甘阳:我基本上比较正面肯定2003年的那场辩论,它使得大学教育改革成为了一个公共话题,在相对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在公众中间进行了讨论,也扭转了一些过于片面、简单化的观念。北大教改仅仅是大学问题中很小的部分,现在讨论大学教育的问题就应该更加细化一点。那时候提出强调“华人大学”的理念——中国的大学不是要办一个留美预备学校,关键是看自己的大学能不能培养出具有“文化自觉”的中国大学生。所以,大学的问题,确实总是和一个“文化自觉”的问题联系在一起。我们始终要面对中国现在的问题,来办现代中国的大学。

最后我也想再次强调我在香山会议一开始就提出的,人文教育不是指风花雪月的小资教育,中

国历来的人文教育总是有它的公共关怀。我个人觉得,中国传统的人文教育的最高境界,基本上体现为人人皆知的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第一句讲个人的身心修养问题,第二句讲的是公共关怀问题。这两个方面会有张力,但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要追求的是实现个人修养与公共关怀的统一。

(本文大部分刊登于《东方早报》)

人文教育与文化自觉

——第一届中国文化论坛报道

《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编者按:6月中下旬,第一届中国文化论坛在北京香山召开,百余位专家、学者以及部分学生就中国崛起大环境下的人文教育与文化自觉问题进行了研讨。本届论坛的名誉主席为教育部前副部长韦钰女士和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金耀基先生,执行主席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甘阳先生。

近年来,教育部及国内的很多大学开始在人文教育上进行探索,北大的元培班、清华的通识教育都是一种尝试。各大学在人文教育上所做的探索,从根本上说,是在回应中国文明崛起、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

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的现代大学能否担纲中国文明的崛起、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能否唤起中国人的文化自觉。首届中国文化论坛选择“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作为议题,决非偶然。诚如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高等研究中心主任李学勤所言,“这是一次与国家发展前景密切相关的重要讨论。”

“及时的题目”:人文教育与文化自觉

杨振宁(中国文化论坛顾问、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是个非常及时的题目。今天是史上罕见的大时代,全世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中华民族的崛起。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中国中心主任贝德也曾说,中国的崛起是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地缘政治事件。冯友兰先生晚年喜欢讲“旧邦新命”,语出《诗经》“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我在西南联大读书时,联大校歌中也有这样两句:“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需人杰。”我们可以把这两句改为“千秋耻,既已雪。中兴业,需人杰。”“中兴业,需人杰”,就是表示今日中国的大学要培养一些人杰、帮助中华民族创造史无前例的中兴。

很多大学生对世界发展的这种整体趋势认识不够,这将长远而广泛地影响其未来。如何在大学教育中,加入或者注意一些事情,使大学生了解这一世界局势及其所能扮演的角色,并非一日之功。

这也正是今天要讨论的,大学人文教育要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

每一个中国青年都是在中国环境中长大、浸淫在中国文化当中、并受其影响,都是中国文化的产物,但并不代表他对此有所认识,这是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的初衷。大学教育应该把“文化自觉”理念贯注在每个大学生心中,使他们理解所处的社会。

如何实现文化自觉这一教育方针呢?这很复杂,需要更加深入的讨论。我想一个总原则是,首先要培养广泛的兴趣。在清华一年半以来,我感觉到,中国大学生与美国大学生有两个非常大的区别,一是中国的中学教育非常扎实,三角几何、解析几何都学得很好,这与我在美国所教的学生完全不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清华一年级的学生,比美国一年级的学生成熟得多,他们很努力,并自发地多读书。但这种训练、这种成熟的后果,是他们倾向于钻研型,走向一个狭窄的专业,这与美国学生截然不同。我个人觉得,中国中小学教育政策有它的优点,但缺点是,学生把狭窄的专业作为前进的方向。大学教育应该使学生从狭窄的专业中走出来,使学生对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有多方面了解,从而达到文化自觉。其次,兴趣广泛可以增进创新能力,国内非常强调培养创新能力,但要注意,今天的学科十倍于十年前,百倍于百年前,新学问数不胜数,科学、工程、人文,皆然。在这种形势下,增进创新能力必须要培养广泛的兴趣,中国的教育系统在这方面过于欠缺。

中国大学人文教育面临的问题

甘阳(中国文化论坛理事,本届论坛执行主席):“中国文化论坛”的宗旨是“促进对全球化时代中国文明主体性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关怀”,也就是杨先生所说的“文化自觉”。而人文教育是促进文化自觉的首要因素,这是我们现在讨论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的原因。

中国教育和大学改革问题近年来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我们几乎每天都可以听到大学要改革的呼吁,事实上,很多大学也一直在不断地推出改革方案。对此,我们主张走稳健、务实的路子。我们认为,教育问题基本上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不可能搞样板工程、不可能速成。按照我们的看法,今天我们大学存在的很多问题,不大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任何急于求成的改革往往事与愿违。教育和大学需要时间,需要经验的积累,尤其是一个好的大学首先在于养成一个好的传统。比较稳健务实的态度是,逐步调整、小步改革,通过改革调整的实际结果,为进一步改革创造空间。因此,我们并不是以大学改革者自居来召开这次会议,而是以教师与学者的身份,来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

我们基本认为,要形成相对完善的中国大学现代人文教育的制度和传统,至少需要20年的努力,不可能是非常迅速。在高度市场化和商业化的今天,同时也是高等教育急剧扩招和教育大众化加速的今天,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实际上非常困难。同时,在全球英语化的教育和学术国际环境下,中国作为一个非英语国家和非西方文明,它的人文处境相当复杂。因此,对于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发展,我们并不乐观。

但另一方面,也不是完全悲观。最近十年来,特别是1999年以后,各大学都在推行文化素质教育,教育部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推动“文化素质课程”的结果是,我国大学现在形成了两套公共课,一套是老公共课,包括英语、政治、计算机、体育、军事;一套是新公共课即“文化素质课”,一般称为“通选课”。以北京大学2003年新的本科生培养方案为例,老公共课是32学分,新的公共课是16学分。就长期趋势而言,老公共课与新公共课会有个磨合的过程,估计是老公共课缩减,新公共课增加的趋向。例如将来应该把英文学分降低,增加汉语学分。大多数学校,比如北大、清华、武大、中大等,现在都是在教育部教育基地规定的16学分基础上,推进人文素质教育的新公共课。山东大学则是在老公共课中增加文化素质课,增开了“中华民族精神概论”和“中国传统文化修养”

这两门新课程,很有意义。在趋势上,期望五到十年的时间,新老两套公共课会调整到适当的比例。因此我想强调,我们今天讨论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并不是在真空中进行抽象思辨,而是从中国大学的历史发展和近年来我国大学已经做出的努力基础上来讨论问题。

但是,即使学分比例调整得比较合理,也只是大学人文教育的开始,因为大学人文教育还面临很多问题。

中国大学人文教育面临的七个问题

1.大学人文教育需要考虑大学与中学、尤其是高中教育的关系

不注意中学与大学的衔接,也就不能设计好的大学人文教育课程。哈佛大学1945年的著名红皮书《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对二战以后的美国通识教育影响很大,它谈的是哈佛大学的本科生教育,但花了非常多的篇幅来谈中学教育。如果大学一二年级的课程与中学的课程过多重复,不能保持高中生进大学后的新鲜感,教学效果将是非常失败的。

2.大学人文教育必须首先澄清和理顺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关系。特别需要明确“本科教育”有其独立的培养目的和目标

我国大学目前本科教育的目的和目标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可能是我国大学人文教育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所谓“大学的人文教育”,主要指的是大学本科阶段的通识教育,因为研究生教育应该更注重专业教育。虽然“人文教育”本身可以是一个终身教育的概念,但“大学的人文教育”是指大学有义务有责任为学生提供的教育,而本科毕业以后的人文教育主要是学生个人的安排问题,不再是大学的责任和义务。

进一步而言,我们可以认为,“大学的人文教育”主要落实为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阶段的通识教育安排,如果大学本科第一年开始就着重专业教育,那么“大学的人文教育”事实上就难以落实。但我们知道,自从1952年院系调整以来,我国采用了前苏联的大学体制,这种体制的主要特点就是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实行专业教育,本科一年级就分专业,因此我们的大学一直没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区分,也缺乏“大学人文教育”的制度和传统。晚近以来教育部和许多高校都在推动“文化素质教育”,主要就是想改革目前的大学本科教育,特别是想改革我国大学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不区分的状况,许多大学都在开始探索本科教育体制逐渐转向通识教育的方向。

我国大学从强调专业教育转向注重本科通识教育,这是个困难的过程。许多尝试或许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这些尝试都为探索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的转型积累了经验教训。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大学本科教育的目的和目标仍然有待认真讨论。在这里,我们需要问一下,大学本科教育的目的和目标何在?目前很多大学似乎都把本科教育的目的看成就是培养研究生的生源。这种指导思想是值得重新加以检讨的。严格地说,这种指导思想是难以成立的。首先是报考研究生的学生比例问题,本科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是有限的,如果把本科培养目标看成是培养未来的研究生,就没有顾及大多数今后不读研究生的本科生的培养。其次,更重要的是,这种指导思想恐怕仍然是以往强烈的“专业主义”教育思想和传统的延续,仍然没有真正把大学本科教育阶段视为具有独立的目的和目标,而是对本科教育的目的和目标含混不清。实际结果是把以往的“专业主义”转移了一个层次,大学扩招后,大学本科变得相当于过去的高中,而研究生则变得相当于过去的大学本科,因此一切仍然强调的是专业教育,这就不大可能建立真正的大学本科通识教育制度和传统。

3.大学人文教育必须理顺人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特别需要认真考虑法学院和商学院这些职业学院在大学中的定位问题

中国的商、法学院目前的很多问题不可能短时间解决,但值得提出来讨论。就像1950年代大学强调专业教育是为了中国工业化急需一样,近年商、法学院大量扩张是为了市场经济急需,有其合理性。但我们要思考,商法经管学院的学生今后将成为社会的重要力量,他们到底受到过什么样的人文教育,他们的道德品质如何?他们十七八岁直接就读商法学院,其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挣大钱,这样人文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都无从谈起。这里的问题不仅仅是商法学院要不要人文教育以及如何进行人文教育,而且更在于商法学院占据大学的相当大一部分资源,会对整个大学本科教育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中国的商法学院应该像现在这样一直放在大学本科,还是应该在适当时候停办本科,转为“后本科的职业学院”,值得提出来讨论。

目前提出停办商法学院的本科,往往会被人指责为采纳美国的模式。我认为这并不成立,我们不能说因为是美国的模式,我们就不用,而是要看它好不好,好就要用。为什么美国的大学本科生在那样一个商业化和消费文化诱惑非常多的社会,能够非常安安静静地读圣贤书?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美国的商法学院像中国一样是办在本科的话,我相信美国大学的本科文理学院及其通识教育制度多半难以维持。因为每个家庭都会做很简单的计算,如果任何人并不需要经过本科四年教育,就可以直接选择挣大钱的职业教育如商法学院,那我们可以想象,还会有多少美国家庭会先花四年的冤枉钱,供自己的子女先读文理学院,然后再去商法学院?为什么他们不直接投资让子女直接读商法学院?结果是可以想见的。反过来,正因为必须先读四年本科才能报考商法学院,同时事实上只有文理学院的最优秀的学生才能上精英的商法学院,这样就能一箭双雕,既强化了大学本科的人文通识教育,又确保了商法学院的学生必然是已经受过最好教育的学生。我个人倾向于认为,商法学院转为“后本科的职业教育”,大学本科的人文教育才能比较从容地设想、强化和改善。

4.大学人文教育需要重新考虑“文理”关系

“文理”关系现在比较复杂,传统的“文理“关系指文史哲与数理化的关系,但现在“文”的方面包括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两者间本身就有很多差异甚至矛盾;而“理”的方面不但包括纯科学,更包括许多应用科学和技术科学等等。如果广义的通识教育要包括所有这些内容,课程如何搭配是极为复杂之事。目前的情况是通选课往往成为各种各样的“概论课”,很难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和效果,这是很不理想的。要精心选择可以入选的课程,而不是现在这样五花八门的概论课。

5.大学人文教育进入课程设置,将凸显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矛盾

人文学和社会科学笼统都属于所谓“文科”,但两者差异非常大。社会科学通常强调对当代社会的分析,而人文学则离不开对历史过去的认识。大学的人文教育应该着重人文学,还是偏重社会科学?不同学科的人会有很大分歧。社会科学家可能会认为人文学如文史哲根本没什么用处,而人文学者则会认为中国的社会科学都是照搬西方的,没有自己的东西。这两方面会有一个很长的互相妥协磨合的过程,才能逐渐形成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的完整概念。

6.大学人文教育一定会重提百年来的老问题:“西学与中学”问题。

推动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必然会重新面临一个问题,现代大学人文教育应该着重中国的人文教育传统,还是西方的人文教育传统,或是走晚近美国时髦的所谓“杂多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教育?这些问题非常复杂,我这里只能很简单地直截了当说,我个人反对美国式的“杂多文化主义”,因为它会把一大堆没有经过检验的东西塞到课程里,本科生的课程不应该如此。美国的“文化杂多主义”号称反对西方中心主义,但实际是虚假的,无非是在西方经典课程里面加了一些非西方作品,

并不会改变什么,仍然是西方中心的。

我主张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要中西并举。中国一百年来之所以把中西问题作为中心性的问题,因为现代中国总的问题就是直面西方文明冲击的问题。这一点上中国与日本很不同:日本在近现代必须首先谈亚洲,才能谈它与西方世界的关系,但是中国总是直接面对中西问题。其道理在于,日本需要首先取代中国在亚洲的地位,要占据它在亚洲的地位,才有可能谈和西方的关系,所以日本对亚洲的研究确实比中国对亚洲的研究发达。中国人今后自然要重视对亚洲的研究,但中西问题仍然是中国的中心性问题,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如果学华而不实的美国“杂多文化主义”,恰恰只能变成美国校园政治时髦话语的附庸和跟屁虫,而放弃自己的中心问题。

7.大学人文教育课程的“纲”与“目”问题

现在各大学的素质教育往往把精力放在增加通选课的数量上,这是抓目不抓纲的做法。一个真正的大学人文教育要精心设计几门必修课作为人文教育课程的“纲”,例如中国文明史一年、西方文明史一年,中国人文经典一年、西方人文经典一年,这是比较可取的建设性目标。

现在许多大学都号称他们学的是哈佛大学最新的通识教育方案,但学美国不能去学它最时髦的东西,而要看其建立现代通识课程的全过程,从1917年哥伦比亚大学最早尝试现代通识教育课程到1945年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红皮书,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中心问题实际一直是打造美国文化熔炉,是为了回应现代社会离心力很大,难以形成共同语言的问题。它因此强调大学通识教育是对所有本科生的教育,特别强调要以西方文明传统作为人文教育的共同基础。确实,1980年代后期以斯坦福大学改革为标志,“杂多文化主义”变成时髦,但仅仅是时髦,并没有改变美国大学人文教育以西方文明为中心的实质。现在的问题是,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是否只需要以中国文明传统为中心?不少中国学者或许会认为应该如此,但我认为这不实际。我们处在一个西方主导的全球化世界中,我们一方面要在这样的全球化时代坚持中国文明的主体性,同时必须深入认识西方文明的传统。

当前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的关键:确立本科教育理念

陈来(中国文化论坛理事,北京大学):1999年,北京大学成立本科教学发展改革战略研究小组。小组研究发现,国内本科生一进大学就确定专业,这不科学,因为学生并不清楚自己的兴趣是否与专业相配合,专业选择主要依靠家长意见和社会潮流。为了改进这一状况,2001年正式启动“元培计划”,面向文理院系一二年级学生,并向全国招生,方针是“强化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加强“通识教育”。元培计划实行以自由选课为基础的学分制,导师全程指导制,3-5年的弹性学制,以及原则上自由选择专业制。培养模式是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以修读素质教育通选课和文、理科平台课为主要手段),高年级实行宽口径专业教育(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个体差异,分专业分流培养)。

元培计划的根本问题在于本科教育理念,它强调“人格、人文、人际教育”,“人为本、德为先、业于精”,“突出基础、能力、素质三要素的全面培养”。认为学年制专业设置过窄、过细,专业教育过早开始,不能实现上述培养目标。元培计划在国际上来自于美国大学本科的通识教育,在国内受南京大学本科基础教育学院的启发。但其观念并未突出通识教育,更多是以研究生教育的理念来支撑本科教育改革,强调本科教育作为研究生教育的准备阶段,不强调本科通识教育独立的育人意义。它往往更强调知识而非素质,主导意识是本科生学什么知识才能适应将来的研究生教育。

就强调专业教育应在研究生阶段完成而言,这个说法在晚近国外主张通识教育的论述中亦属常

见,即认为在大学快速扩张和普及的情况下,大学的专业训练应在研究生阶段完成,而本科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学识。但元培的具体表述也意味着,对于那些读完本科不再继续读研的学生来说,这个制度似乎不恰当,因此,它并没有说出通识教育的真正意义。

通识教育包括几个不同的概念:“通识教育制度”一般是指大学本科生新入校不分专业,学习通识课程,一至两年后再选择专业,进入专业学习。“通识课程”是非专业化的经典教育和文理社科综合课程,可以以核心课程的方式实施。“通识教育精神”是指以素质教育作为本科教育核心的理念,突出培养全面人格的精神。通识教育的理念,一言以蔽之,就是培养完整的人格和品质。所以,哈佛大学本科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希望一个学生在大学部四年的学习中不仅能得到基本学术训练,更重要的是把自己培养成为“受过教育的人”(an educated person)。所谓受过教育的人,是指除专业学习外,一方面要广泛涉猎其他知识领域,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和理解自然、社会、价值、传统。用古典的语言说,大学的目的是培养既“有能力”又“有教养”的人,既“道问学”又“尊德性”的人。

由此看来,元培计划的理念典型地反映了目前本科教育改革理念的普遍问题,其一是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在范围、对象、目标、方式、关系等方面亟需澄清;其二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的大学本科专业教育的理念亟需检讨,以便在这一检讨背景下达成有关本科教育改革的共识。

大学人文教育的核心:核心课程与经典阅读

刘小枫(中国文化论坛理事,中山大学):若改革大学的文科教育,首先必须重新恢复古典教育在人文科学中的基础位置(有如文科中的“通识教育”),使之与作为大学人文教育基础的通识教育形成勾连关系。古典教育并不划分文科“专业”,而以学习历代经典为志业,含括文、史、哲的根基(这并不排斥“自然科学”,古代“自然科学”不同于现代自然科学,齐诗便包含天象、历法、数术)。根本解决大学的人文教育问题,我以为当以通识教育(针对整个大学教育的品质)和古典教育(针对大学文科教育的品质)这两个锲子为基础,不然的话,不仅我国的大学、而且大学的文科最终也会彻底沦为实用技术学院。

王育济(山东大学):目前,大学人文教育存在四方面问题:一、专业教育过窄,学生人文视野和治学基础不宽;二、应试、实用导向过重,学生人文理想和精神追求弱化;三、人文素质教育往往只是“课外活动”,游离于课程体系之外,既增加了学生课程负担,又增加了教学成本,难以持续有效地开展;四、把人文教育更多地等同于一般文体活动和一般技能训练,忽视人文教育培养人文传统和文化精神的本质。为改进这些问题,2001年,山东大学依托文史见长的学科优势,依托学术实力和师资队伍都很强的历史文化学院和文学院,以公共必修课的形式,在全校非文史类本科生中同时开设“中华民族精神概论”和“中国传统文学修养”两门课程,建构“文化素质”与“民族精神”一体化教育的大学公共课体系,以之作为大学人文教育的一个切入点。

甘阳:人文教育不是指风花雪月的小资教育,中国历来的人文教育总是有它的社会关怀。我个人觉得,中国传统人文教育的最高境界,基本上体现为人人皆知的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第一句讲个人的身心修养问题,第二句讲公共性问题。这两个方面肯定会有张力,但中国大学人文教育要追求的是实现个人修养与公共关怀的统一。

我们这个会仅仅是个开端,提出了很多问题。如会议第一天杨振宁先生提出的,人文教育根本上是要促成中国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对西方而言,不管他们怎么看中国,21世纪的中心问题就是中国。对中国人自己而言,也有怎么看中国的问题。唤起文化自觉,就是要重新审视中国,希望真正

了解中国。一旦这样来看,就会发现中国现在的文化基础非常薄弱。我认为,其原因从大学体制而言,可以从清末民初的两个大学教育方案来看,一个是废除科举后清末的第一个教育方案,一共有八类,第一类就是“经学”即中国传统人文经典;但随后就是1912年民国时代的第一个大学教育方案,变成只有七类,亦即以“反封建”为名把第一类即“经学科”完全取消,亦即完全否定了中国的大学应该阅读中国传统经典。所以,一百多年来,我们的文化一直没有自己的根基,而只是在拼命学西方的各种流行新知。但一个人要是没有基本的健康身体,再怎么补也补不出来。中国要恢复自己的文化底气,就需要重新认识中国自己的传统,重新认识一百年来的历史。我们必须检讨,因为在我们放弃阅读中国传统人文经典以后,我们就没有了文化源头,也就根本不可能消化西学。

讲文化自觉,首先要看文化有没有根、有没有本。我认为,要建立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提倡读经典包括中国传统经典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没有必要采取敌意态度。不要把读经过分意识形态化,把问题过于简单化没有什么意义。要减少没有必要的口水战,减少没有必要的文化讨伐战。晚近争论所谓“读经”完全没有意义,我们不妨避免“读经”这个词,但是提倡读经典,就可以避免争论。现在有些人的头脑其实很狭隘,例如以为要进入现代社会,那么一切就都要顺应现代社会才行,但这是对现代性的一种非常低的简单理解。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就无法理解为什么西方大学的人文教育总是安排必读那么多反现代、反民主的西方经典,例如柏拉图和尼采等等。现代社会本身是一个工商社会,如果不以古典人文教育加以驯化,就会成为很庸俗的社会,因此并不是一切都要顺应现代社会。一切都要顺应现代,是视野和思维很狭隘的表现。

因此,在高校里面,第一要强调深入阅读中外人文经典,第二是要精心设计基本的人文必修课,例如中国文明和外国文明两课两学期,再加上学习古汉语的中文课,从古到今地学,第三中国大学亟需恢复大学助教制度。我觉得应该禁止硕士、博士发表论文,而让他们作教授的助教,参与本科教育特别是经典阅读课程。这本身就是培养研究生的重要方式,同时也可以解决中国大学现在的很多问题,比如教师不足、研究生质量差、本科生没有人管等等。如果这样坚持20年,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就会逐渐形成制度和传统。

大学之道与大学之用

最近我在清华大学作了两次演讲,两次题目都很相似。上个月(2005年5月)是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我讲的题目是“中国三种传统的融会”;这次来清华讲的是“大学之道与大学之用”。两个演讲看上去锋芒全然不同,然而对于我个人来说贯穿的其实是同一种关切,那就是21世纪的中国是否能够建立一种文化自觉。我在清华公管学院演讲的主题是:从世界文明史的角度上看,“中国是21世纪的主题”。但问题是我们中国人现在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一点。从西方的角度看,从世界的角度看,是这样的。也就是说,整个西方都在观望、都在研究中国会怎么样。中国正在崛起。但这样一个世界并不是一个中国的世界,而是一个世界文明史的世界。中国的崛起和当年所谓亚洲四小龙的兴起不可同日而语。亚洲四小龙只有区域经济的意义,并不具有世界文明史的意义,但中国文明的崛起,中国文明的重新复兴,是一个世界文明史的事件。这是西方人看中国的角度。当然有各种各样的看法,有一种是盼望、或者是分析认为,这是一种梦想,到时推论出中国会垮台,会崩

溃。还有一种是认为中国文明两三千年来终于有一天一定会觉醒,所以西方要认真对待。所以不管怎么样至少在21世纪的前三十年以前,中国文明的任何一举一动影响到的将不仅是中国,而且是整个文明史、整个人类史。我认为所谓唤起文化自觉就是当代的中国人,特别是当代的大学生是不是有着一种文化自觉。所以今天的主题是从大学的角度来讲,追问的还是同一个主题,即现代中国的大学是否能担当起这样一种责任,是否能承负起中国文明复兴的担当者的角色,因为任何一种伟大事业,任何一种文化复兴,一定有其担当者,而现代社会的这种担当者非大学不可。这是这两个主题之间之所以具有相当关联性的原因。

另外,当我们从这样一种世界文明史的角度来追问中国崛起的时候,我们马上会发现这样一种任务在大学里主要是由什么样的一种教育可以完成。显而易见的是,如果你仅仅想做一个工程师,那么你担当不起这样一种角色。仅仅拥有一门工程师的知识并不足以指引一个人从世界文明史的角度去观察中国文明的复兴、从全世界的角度来观察中国、或者从中国的角度来观察中国,他将只是一个非常局部性的人才。所以现在大学的问题主要是:我们有没有这样一种观察,有没有这样一种抱负和理想去把我们每一所大学办好。这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所谓赶超世界一流大学,而是要意识到自己的文明重任,并从这样的角度去看待我们的大学。

所以最近我们在香山开了三天会,议题是“中国大学与人文教育”。杨振宁先生在开幕的时候提出了四个字:“文化自觉”。中国大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唤起中国人的文化自觉。会议议程安排得非常紧密,主要是希望考察一下我们现在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的一些情况。当然这次会议有一个背景前提,就是最近十年来各个大学实际上都在做宣传。虽然我们总是可以抱怨现在大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并不十分理想,但总的来说教育部为此也付出了相当的努力。在1995年教育部开始推动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1999年拨款建立了32个国家大学中的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这些推动本身方向上是正确的。而我们的会议本身也是从教师或者学者的角度来考察这十年,特别是99年以后设置基地的情况。很多学校包括清华北大都设置了通选课,我会从中国教育史或者世界教育史的角度谈一下通选课本身是有考察意义的。

另外,我要在当代中国提倡的是:不要吹毛求疵,不要总是抱着一种非常negative(否定)的态度,有的事情需要take time(需要时间),关键问题是中国大学教育的方向是不是正确,在理念上是不是理清了。关键是要建立一种现代中国大学的教育系统,而这个系统的建立至少需要20年的时间,需要两代人不懈的努力。我们不要老是抱怨体制问题而推卸了自己的责任,体制所提供的空间是相当大的。我觉得现在中国呈现出一种"抱怨文化",由于成天地抱怨而减轻了自己的担当。实际上你们在座各位现在的条件与我们二十年前比要好得多。80年代我们读大学的时候条件比你们差多了,为什么我们出来了呢?所以这不是一个成天抱怨的问题,80年代都能干成的事情我相信到现在也能做好。我觉得要有信心、有自觉。

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我们在香山会议上也对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情况做了一些比较细致的考察,我觉得清华相比其他学校有一些更为有利的条件,那就是清华最近几年扩招的幅度还不是那么大,目前清华大学每年的本科生招生数目还基本保持在三千人左右,但是像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这些学校基本上都是在七、八千人左右。这种扩招使得各个大学的人文教育开展难度增大,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其他问题。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应该说清华大学在大学转型中是处于一个较为有利的位置的。第二个优点是,清华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非常新,而且规模小,本科生到目前为止不过招了一百多个,而且清华的人文社会科学院基本上实现了在大学一、二年级本科生是不分科的,这也是开展通识教育的一个比较有利的条件。第三点是在理工科方面,清华的专业倾向很严重,但是由于杨振宁等诸先生在清华的推动,清华大学从02年开始有些小班在本科一、二年级也是不分科的。这样一些因素将成为清华大学日后向着更为符合现代大学理念的方向发展的极为有利的条件,这也是我来清华大学演讲的原因。而相比之下北大如果希望在本科一、二年级打通各个学科的话做起来困难还是比较大,所以北大采取的是元培班计划,希望目前在小范围内试验,积累了一定经验

后再在全校范围内推广。我了解到清华大学理工科学生需要选修至少13学分的人文素质课,所以需要考察的是清华的同学这13分怎么用的,用得好不好,以及清华的人文社会科学院在这方面作了哪些推动。

然而清华还是存在一些不利的条件,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清华自52年院系调整以来就成了一个理工科大学,而且从大一开始就要分专业,这样一个传统非常强。我们说过教育部从95年以来推行的素质教育实际上是希望扭转从前的办本科的办法,即苏联办本科的模式。苏联的办法便是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分专科,这种做法的好处就在于它可以在四年内马上造就工程师,毕业后可以立即派上用场。但是在80、90年代后,我国各个高校都开始意识到该办法在当年的确具有一定的意义,但现在却是不太可取的。清华由于这个传统比较强,所以转型起来可能会比较困难,但总的来说清华大学的有利条件相比不利条件还是要多一些。

实际上,我们不要简单地抱怨中国的大学模式,而是需要具体看看中国的大学在办学时理念是否到位了,实际的操作又是怎样的。假定我们要办一个好的大学,应该具有哪些基本的观念?首先在这里,我要强烈地为精英教育辩护。我认为现在有一些非常糟糕的问题,任何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最近七八年左右我大概是最早反对中国知识分子当中存有的一种伪精英主义的。我所认为的伪精英主义,说的就是那些认为人民的利益、穷人的生活不需要关心,而只需关心那些富人、老板的各种"精英"们。我并不怕别人批评我反对精英主义,相反,我倒觉得现在有的是一种廉价的平民主义,也就是把精英主义倒过来,人人开口闭口就谈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当然非常关键,但大学的危机未必就比三农问题来得更轻。为什么?我觉得这里面有一个困难,也就是,任何精英必然会关心三农问题,必然会关心社会贫苦问题,这是精英之所以被称之为精英的定义。也就是说社会精英的关怀必然超出他的个人利益,必然会涉及对公共利益的关切。然而,现在比较糟糕情况是,一旦有人提倡大学的精英教育,就将有无数的批评者指出为什么你不去关心平民。

我觉得有许多问题需要分析。首先应该指出的是前些年国家的教育政策是有些偏差需要检讨,第一点是教育投资要确保的主要方向应该是中学教育。最近三五年,中国对高等教育的投资迅速膨胀,而中学教育的投入实际上在减少。大概到02年,中等教育虽然总数占了29%,高等教育占23%,(小学教育当然是最大的部分),但是在中等教育里初中这一块的教育投资就比高等教育少。这就造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也就是说它有可能造成的是,在中等学校初中部分的收入中,国家拨款只占相当少的一部分,大概60-70%,所以相当大部分收入都转移到学生的学杂费上。尤其是在农村中学,学杂费变得很高,以至于农村的学生很多都付不起。而这部分经费应该是国家用比较高的投资首先确保的。但是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如果在初中部分的投资比例实在无法提高,那么在已经进入大学的学生中首先应该确保的就是通识教育,也就是说,凡是已经进入大学的学生,应该保证他们受到最好的教育。但是,这里面还存在一个悖论:难道农村孩子考进了清华就不应该受最好的教育吗?难道需要把大家都拉平下去吗?我觉得最近几年的讨论常常出现一些很含混的问题,我想我个人的观点可以这样表达:清华北大的学生当然应该受最好的教育。当然,国家应该用奖励等等各种方式保证穷人的子弟、农民的孩子能够进入清华大学,然而一旦进入清华大学,就应该且必须保证他们受到最好的教育。我们今天的要讨论的问题就是,北大清华中的学生是否得到了这样好的高等教育?这里所说的实际上并不是国家花钱多少的问题,而是必须涉及到一些观念问题。这就关系到我们今天所讲的题目:“大学之道与大学之用”。

现在每个大学都会碰到这样一对基本矛盾,我把它称为“大学之道与大学之用”的矛盾。所谓大学之道就是大学所体现、所追求的最高的道。这个道是人的道,是人所追求的最高的道,是人最终为成为自己目的的道。大学所追求的最高理想就是人本身之所以为人的东西,这是大学的原初含义所在。同时,在这一点上,中国传统和西方传统是可以交汇的。中国所谓大学,让我们看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也就是说,它所追求的是人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这也是西方liberal education(自由教育)的一个基本的取向:以人为目的,而不是把人当工具、

当手段。虽然在具体的培养方式上中西方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它们都强调教育是成人教育,也就是使人成为人的教育,在这一点上是一样的。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他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不是工具。

但是,如果仅有这一点的话,那么任何大学都办不成,因为我们不能不考虑大学之用。我现在所说的大学之用取的是60年代美国伯克利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的校长Clark Kerr所说的the uses of university。这个问题很实际,因为任何大学都不可能不考虑其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但我之所以说大学之道是一个use(用处),是因为use实际上就是把人当工具、当手段。比方说我今天听说计算机专业好就去学计算机,明天觉得图书馆专业好我就去图书馆,这实际上不是以人为目的,而是使人从属于外在的目的,其实是在以一种外在的目的来规定你,而你自己其实并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最喜欢那个专业。可以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你将仅仅是就业市场上的一个工具,一颗螺丝钉。不过我们并不能单纯的批判,任何人都要谋生,而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取得“道与用”之间的balance(平衡)。如果单纯强调大学只是一个就业市场,那么我们没有必要办大学,只要职业学校就可以了。确切的说,专门培养一个就业人才根本不需要花足足四年的时间,仅两年就够了,不需要像现在的大学这样搞得既复杂又浪费钱。而大学本科之所以要办四年,就是因为大学要兼顾以上两个目标,要尽可能使以上两方面达成比较理想的妥协。

实际上这个目标总不是那么容易实现,但是就我们国家来说,大学还是要老老实实地办下去。因为整个20世纪以来中国处于一种非常特殊的状态下,对大学之用的强调并不仅仅从49年、52年院系调整以后开始,实际上整个20世纪考虑的也只是大学之用。我从小在浙江大学的校园长大,所以对理工科的精神状态非常了解。在我全部同学看来,学文是让人瞧不起的。这种心态是和中国20世纪整个处于一种社会全盘崩溃,需要逐步重组的社会状况有关的。每一个对于中华民族的沉沦感到忧心的人,都会确实希望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有用的人,都切实地相信科学能够救国。我们现在对52年院系调整所做的批评很多,认为它采取的是苏联体制,但我认为要独立看待这个事件,一方面当时的院系调整有其合理性与必要性,因为国家当时奇缺技术人才。我们看历史文献曾经记载49年中国从国民党手里接收中国的时候一共只有两万工程技术人员,鞍山钢铁厂一共只有60名技术人员其中就有47人是不能用的。所以国家开始采用的是一种比较快又不费钱的方式来造就大量工程技术人员,这也是当时清华大学的培养目标。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承认它具有的合理性,实际上60年代培养的许多大学生,包括当时清华培养的很多大学生是为当时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立下了汗马功劳的,没有这个过程,中国也没有现在的成就。

但是采纳这个体制的确也带来了很严重的历史遗患,比如说像清华这样本来文理兼备的大学变成了现在这样单纯的理工科学校,大学一年级一进校专业性就相当强,虽然95、98年以来教育部一再推行人文素质课,但据我所知清华理工科的压力非常大,听说每年都有8%的学生拿不到学士学位,也就是说清华的课业是非常tough(难)的。能够考进清华的学生在能力上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可是每年8%的比例是不是要求有些高了呢?

52年院系调整为国家输送了大量有用的工程技术人才,同样,80年代以来国家在转入市场经济的时候,商科、法学院的人才大量急需。我们看到现在有大量的法学院,其增长数目惊心动魄。这其中包含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和必要性,但应该同样看到这种情况为将来教育体制的转型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下面我将谈到大学本科设置商、法学院的问题。现在可以建议的是,法学院和商学院应该树立一个目标:五年到十年内停止本科。这两学院应该变成professional school(专业学院),只有受过最好本科教育的人才能考。我认为这是美国教育制度中最关键的一条,没有这一条的话我相信美国的高等教育将会垮台。

由于整个中国20世纪以来多数人抱定的一种生死存亡的心态,导致中国的大学(包括解放前和解后)都特别强调大学之用的方面。然而,在解放以前,中国传统教育中树人的传统还没有完全被

否定,所以虽然当时也特别强调理工科,同时20年代对法科的需求也大量增长,但是成人教育这方面基本上在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中就完成了。实际上那时相当多人仍在道德上、理想上具有相当的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同样,50、60年代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的成果也不容忽视。这个成果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当时中国许多优秀的工程师愿意到最艰苦的地方去。这两种大学教育一方面能把专业人才训练成为螺丝钉一样的人,另一方面也向其中注入了一些理想主义的东西。

但在今天我们面临的情况与以往都有所不同。当今我们处于一个现代性极其突出的时代,要面对各种现代性的诱惑,消费文化的泛滥。我们现在所说的大学的危机基本上就是指这样一种在道德精神层面上的危机。当然很可以理解的是每个人都需要worry(焦虑),比如很多学生大一就开始为找工作焦虑,去学双学士等。我们现在正是单纯片面地往大学之用的方向上走,而完全忽视了大学之道:追求人之成其为人,能够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成为能够为自己的理想负责的人。也许有许多本来很有potential(潜能)的青年由于在这种外在环境下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结果往往变得很cynical(犬儒),最终完全就为了找一份工作。所以我们需要真正地历史地考察西方的大学之道。应该问的是:难道美国的大学制度就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吗?难道他们的青年就比我们的大学生好吗?难道美国的学生就更能抵制住消费主义的诱惑吗?不是。美国大学靠的是制度设计,靠制度设计的诱导来确保一名学生至少是在比较关键的本科学习的头一、二年时间内,能够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不受干扰的环境。这就是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全部关键所在。所以我们今天讲的大学之道与大学之用之间的矛盾,即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充分体现在这两部分在一所大学中具体的搭配上。通识教育的关键,是让一个刚刚从中学毕业的学生在大学教育的前一、二年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与外界绝缘,不受现在社会上许多功利的、现实的东西的引诱。这一点的实现靠的是许多关键性的制度设计。

美国在转型期(也就是南北战争以后的1870-1930年间)的社会状况和现在中国是很像的,都是道德沦丧分崩离析,贫富差距急剧拉大,直到1930年罗斯福新政才基本奠定一个新的政治秩序,也就是当时社会各个阶层都相对能够接受的一个秩序。新政自由主义基本上用的是国家调节的方式,而不是完全靠市场来调节配置。市场必然造成贫富分化,国家需要对经济秩序进行干预,这是新政自由主义所达成的一个新的社会妥协。而美国的大学在此期间也开始了一个非常重大的转向。美国在此前一直是采取英国式的教育传统,强调成人教育也即是大学之道的方面,强调培养教育使学生从人变成人,所以美国传统教育中最为根本的教育是文史哲教育,也即“人文教育”。

而美国现在的大学主要是两种模式:霍布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和芝加哥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是完全新的;而哈佛耶鲁这些都是老的学院,目标是培养本地区本派的牧师和牧师领导,因为当时的整个传统社会结构的上层是宗教领袖和社区领袖。但是19世纪末,美国教育制度开始转型。一方面老的学院开始转变成现在的大学,另一方面则建立了一些全新的研究型大学。研究型大学强调研究,所以一开始美国社会的一个很大争执便是到底采取德国大学的模式还是英国大学的模式。大概到20世纪20、30年代美国社会逐渐开始达成了一个非常好的妥协,即采取了一种混合制的教学模式。这是一个长期的斗争过程,结果便是本科学院采取英国模式,或者尽可能接近英国式。也就是说,本科的通识教育基本体现在一、二年级;研究生的教育采取的是德国模式,注重研究、注重创新。我们现在一提教育体制都会想到美国,而美国的确也为我们的考察提供了相当多的经验。但是,我要强调的是所有的美国大学或者美国较好的制度都是长期历史努力的结果,而不是自然形成的,他们也曾经面临和我们同样的问题。所以关键是要靠一套制度设计来balance(平衡)大学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我认为美国通识教育最根本来说有以下三条:

第一,现代大学转成研究型大学这个过程基本上到了1940年后才基本定型,而本科教育基本延续了英国传统的liberal education(自由教育)模式。

第二,美国在大学转型期,很多从前的liberal arts college(文理学院)并没有追求去转

承研究性大学的体制,它们中的很多其实还一直在继续延续四年的通识教育传统(有的后来改成了两年制或三年制),这样美国教育的一种比较普遍的状态就是学生在一、二年级能够沉浸在比较完全的人文教育氛围之中。

第三,美国的商学院和法学院不是建立在本科,而是建立在professional school(专业学院)中,是一种后本科的教育。这也是美国教育体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因为如果没有这一条的话,前面两条一定都会跨台。只要我们简单考虑一下任何一个普通家庭都会比较的教育成本和收益的话这一点的作用就很明晰了。

正因为建立了这一条,也就等于是为美国的教育制度提供了双重的保证,一方面进入商学院和法学院这两个学院的学生必然将是美国本科教育中有着最优秀素质的人;而在另一方面它也加固了本科的教育,使大学能够成为最强大的可以造就最好学生的大学,而不是像我们的大学本科教育那样造就的人已经是二流的人才。

我们现在情况就是这样,最近几年最好的学生一定是考商学院或法学院。然而,只要商学院、法学院永远呆在本科,实际上就造成大学的其他学科学生缺乏精英感,从而担负不起社会责任。而另一方面,那些十八九岁进入商、法学院,读了四年书就进入中国社会最关键、对人生和对其他人影响最大的领域中的学生,能够真正地成为一个完全的moral person(道德人)吗?按照我们现在大学商、法学院的培养模式,绝对培养不出精英,所造就的都只不过是些小律师而已。更何况中国现在放宽了律师事务所的准入资格,全世界各大律师事务所都有可能进入中国,我们的法学院又应该如何应对呢?当然,目前中国对这两个专业可能仍然有相当的市场,这些学院在本科期间的设置也有其历史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但我认为至少像清华北大这样的法学院是现在应该考虑停止本科的。我不知道能不能做到,但是问题必须point out(指出来),至少是应该抛出来讨论的。我们关心和谈论的是整个大学的使命问题,是中国大学的命运问题,而不应该站在商学院、法学院的本位上来考虑。我们要考察美国的体制,但是更应该的采取的是历史的考察方式。我认为对美国的历史的考察应该是对美国二十世纪初以来的历史进行考察,至少要从现在往前追溯100年。考察通识教育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应该考察这个教育制度形成的历史,要清楚它是怎么逐步奠定的。我要强调的一点就是美国的通识教育也同样经历了中国这样的传统教育制度崩溃的阶段。

我国在1905年废除了科举,晚清政府在1904年宣布了第一个现代大学方案;1911年民国建立后,1912年民国政府又公布了另一套教育方案。后一个方案与前一方案的差别便是:它把中国的文明传统全部砍掉了。1904年的方案是八个科在一个大学,那个设计相当高明,第一个科是中国经学,一共十一门课全部都和中国传统文明有关。1912年八个科变成了七个科,也就是把第一个科全部砍掉了,称之为反对封建余孽。从此,20世纪以后中国教育就把中国传统文明以"封建"、"反动"的名义全部清除出去了。这就造成我们现在文化基础特别薄弱的状况。如果1912年的新方案能够延续1904年拟定的方案的话,那么中国现在的状况将完全不一样。我们可以把这些情况和美国做一个比较。

美国废除传统教育的时间和中国是差不多的。1897年废除希腊文考试,因为美国传统教育是以希腊文、拉丁文为根本的,这两门语言就象我国的小学基础一样是为了强调学生的古典阅读和训练。1915、1916年左右废除了拉丁文考试,这就意味着传统的教育体制在美国的瓦解。在1917年,哥伦比亚大学的现代通识教育起步。实际上现在谈论的所有现代大学模式都是以哥伦比亚大学1917-1919年的尝试为起点,而真正形成则到了1937年以后。我们现在动辄大谈美国1995年哈佛大学的教育改革方案,但实际上我们更应该考察哈佛方案的来龙去脉,否则我们现在的这些谈论也都将不知所谓了。我们需要考察和比较的主要有四个学校,这四个学校都是名校,但我们考察它们并不仅仅因为它们是名校,而是因为它们基本代表了美国通识教育制度演变的四个不同的阶段,以及各个代表阶段所面临的不同的问题。

第一阶段一般都公认是以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1917-1919年的尝试为起点的。也就在这个阶段,现代通识教育开始启动。现代通识教育的含义是指大学不再是建立在传统的liberal education(自由教育)的基础之上来延伸古典教育,而是以现代方式来使传统文明接近现代大学的体制。这个尝试一直到1937年左右基本奠定,当时哥大形成的一个传统就是通识教育的主干基本是两门课,一门为当代文明(contemporary civilization),另一门叫做humanity,是指文献检索。这两门课开始是分离的,1917或1919年之所以被认为是个开始,主要就是因为这两门课的开设。首先第一门课的开设完全是由于一位教授个人的尝试,他想在学校开设一门选修课,该课程一个星期读一本西方经典,不要求希腊文拉丁文。这项举措在当时很是被人嘲笑,认为不伦不类。但他最终办成了,因为大家都跟着他学。逐渐地在20年以后这门课成为哥伦比亚大学的全校通修课,也即是所有本科生都必须修的一门课。这门课就是后来的所谓humanities的起源,它基本上是以西方经典著作为中心,从古代一直读到现代。另外一门课主要是美国联邦政府培植的,叫做当代西方文明的起源。因为美国在1914年到1918年一战期间参战时,很多美国公民不明白为什么美国要卷入欧洲的事物,因为美国从建国以来开始的整套教育都是强调的是美国是新大陆,而欧洲旧大陆是一片corrupted land(凋敝的大陆),美国才是promising land(希望之国),为什么美国要去管欧洲的烂事?所以联邦政府感到有必要对美国公民进行西方文明史的教育,也就是说,要他们明白美国是西方文明的一部分,美国和欧洲有很多的关联。于是联邦政府在各个学校拨款,希望建立起这种亲缘关系。当时这门课名为战争目的。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美国民间和政府的一种互动:政府开设这门课有它的目的,而学者和学校教这门课也有他们的目的,也是说他们之间需要达到一种妥协。因为战争目的这门课需要说明美国文化与欧洲文明之间的关联,后来这门课便日渐变成了当代文明课。当代文明课的课名可能容易使人产生一种误导,以为这课讲的是现代文明。实际上,它就是日后所有美国大学都开设的西方文明课(western civilization),一般课表上注明的是该课的简称CIV。

哥大这两门的配套实际上形成了一个理论上的说明,也就是说这门课原本需要两年的课时。首先,现代西方文明课第一个学期讲的是西方从古代到现代的历史。所以第一年这门课是从一个史学的角度,以一种人文学科的理解;到了第二年该课便转而分析当代文明,而当代西方文明必然是以引进西方社会科学,比如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开始的。所以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从人文学科的训练过渡到现代社会学科训练的转变。也就是说,这两门课的设置实际上安排了一个内在的理路。至于人文经典方面,则是从古代的人文经典(广义理解,包含文史哲、神学等)开始,也是一个从古典文明一直过渡到现代文明的过程。哥大这两门课程非常稳定,到现在为止也是两门课程基本上也是从来没有什么变动的。考察这些课非常有意思,因为这些课首先都是由一些教授学者个人的努力开始,而后逐渐扩大影响,直至最后到以学校制度为保障逐渐确立下来的。我把它称为经史传统。其中,西方文明和当代文明各讲的是一个文明的历史演变,这是有变化的;经典讲的是不变的道理,而这不变的道理却并非具有永恒的答案,因而对于这些答案的追求是永恒的。人类面对着无数这样的问题,这也是经典的价值所在。所以这样的课通过逐渐演变而形成了一套内在结构,并且在一开始就涉及到了这种内在结构,这是通识教育最早的尝试阶段。

而哥大更妙的是在二战以后,这样的课生出了一套配套的课,也就在我前面提到的西方文明课中又加入了一套东方文明课(oriental civilizations),讲三种文明:中国文明、日本文明和印度文明。这门课的设计理路和以上的西方文明、西方经典是完全一样的。该课第一个学期讲的是中国、日本和印度古典的文明,第二学期讲的是三个文明的现代转型,以日本的明治维新作为三种文明转型的开端。另一方面开设了一门东方经典,把中国、日本和印度的人文学的、哲学的经典翻译成英文。这就是哥伦比亚大学的传统,而这个传统到了三十年代后基本上成型,从开端到比较成熟大概用了二十年时间。

第二阶段是芝加哥大学。芝大现在一般都被看成是通识教育重镇中的重镇,因为它的通识教育

传统是最为坚固也是最为强硬的,该传统从30年代开始,到40年代基本成型。谈到美国教育史,大家一定会谈到一个人:哈钦斯校长(Robert Hutchins)。1929年哈钦斯入主芝加哥大学,成为芝大校长时非常年轻,他想把哥伦比亚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在芝大全盘推广,而且要建立一个四年完全采取通识教育的本科生院。但是,当时哈钦斯校长的这个理念遭到了芝加哥大学几乎全体教授的强烈反对。于是,整个30年代芝加哥大学杀得你死我活,哈钦斯每次发言几乎都要遭到教授会的坚决否定,因为芝加哥大学在1892年建立起了美国最新型的研究型大学,他们的自然科学教授和社会科学教授都非常注重研究,强调学生要尽早进入专业。他们认为哈钦斯校长整个四年本科的通识教育简直是发神经,认为他是传统主义、复古主义者,想要把现代大学退回到中世纪的学院。1934年芝加哥大学的大辩论被称为Chicago Fight(芝加哥大辩论),这是美国高等教育史上非常关键的一仗。哈钦斯校长的理念明显比较容易得到人文学科方面的支持,而比较容易得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反对,因为当时社会科学认为要以自然科学为样板,走研究性道路,所以当时打得天昏地暗,直到1942年哈钦斯校长的四年本科通识教育方案终于得到教授会的认可,建立了一个美国有史以来研究型大学中拥有最强通识教育的本科系统。从某种意义上看,哈钦斯校长所采取的四年通识教育就是把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的四年本科通识教育移到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院,并加以现代改造。随后,四年的通识教育实行了十年左右还是改回了两年,前两年通识后两年像哈佛一样往专业方面分流。但是由此奠定的传统正是芝加哥大学到今天为止仍然为通识教育的典范,谈到通识教育必谈芝加哥的原因所在。

下面我稍微介绍一下芝大的四年通识教育是如何安排的。首先,各个学科分为三大领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暂不展开论述,就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方面来说,芝大一学年分为三个学季,并且分社会科学1、2、3以及人文学1、2、3,每一门课程的数目都要比我们今天少得多。比如,社会科学第一年是完整的美国式教育,从17世纪美国开国一直讲到40年代美苏争霸,这是建立美国历史的契机,是要使美国学生明白:我们美国人是谁,美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是什么,我们的敌人是谁,争端的来源所在,我们现在的问题在哪里。社会科学第二年三个学期基本的中心是自我文化,或者说自我文化与社会。这门课主要教授的是当时的社会学和人类学,首先是从儿童与社会讲起,讲弗洛伊德理论,然后讲现代社会理论。我们现在经常把现代社会看成是非常自由的,但其实不是。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异化实际上是由于大众社会中的个人从根本上说是没有个性、没有自我的。或者说,大众社会这样一种平民化的、抹平的社会形态导致你可能根本无法成为独立的人。所以,在课上讲现代社会的个人和人格的形成阶段,也就是要教学生思考并寻求克服大众社会对于独立人格的扭曲,争取实践个人自由之道。另外一点就是当时的比较人类学,比如我们中文世界很吃香的《菊与刀》就是比较日本和西方文明的不同。第三年社会学的课叫做自由与社会共识。讲的就是一个自由社会,如何能成为一个不是人人犯罪的社会,不弱肉强食的社会。所以这门课涉及的内容就是经济学、政治学、国际政治、社会政治,这样逐渐把学生引进来,因为当时美国仍然是新政自由主义。新政自由主义和80年代以后转入的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不同,它是强调的是以政治干预市场来实现当时社会各阶层的和谐与平等,所以这门课程的设置强调的是如何达成社会共识。这就是社会科学通识教育三年间的安排。

人文学也分为人文学1、2、3,在三年中完成。第一年包括音乐、美术等全部学科,第二年是戏剧、小说、哲学、神学,第三年开始可以选修,也就是说可以朝更专业的方向发展。但是芝加哥大学最为有名的是第四年,这最后的一年是在前三年的基础上开始讲授一套完整的西方文明史,是从古希腊罗马一直讲下来的一套非常强的训练方案。这是非常有名的课程,配有九卷本的芝加哥大学教授编写的西方经典选读。这套教材非常有名,到现在还经常被其他大学采用。这就是美国人自己对于通识教育的理解。

哈钦斯校长的这套理念最后虽然从四年改为两年,但整套理念却在Saint John's College(圣约翰大学)全盘推行。Saint John's College恐怕是全世界唯一的四年本科教育全盘读经典的学院,

齐鲁书社新二年级上册传统文化全

玉不琢,不成器 教学目标: 1、了解《学记礼记》相关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通过课程的学习理解一个人只有经历磨炼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经历磨炼请学习,才能成才。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 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 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 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 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 篇。 二、学习新课 学生自读: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试着背诵,借助注解自己说说这两句说的什么意思 学生交流 老师讲解 玉:美玉。琢:雕琢。器:器物。道:道理。

一块没有雕琢的玉石,不能成为精美的玉器。一个人如果不努力学习,就不会懂道理。 三、读《卞和献玉》 1、学生自读 2、小组交流,说说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3、指名说一说。 四、学生学习“知行合一” 说说你做到了吗? 五、课堂作业 背诵课本第五页的诗句 六、课外拓展 七、自己该如何做说一说 板书设计: 敏而好学 玉不磨,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与:美玉 琢:雕琢 器:器物 到:道理

知所知,明不知 教学目标: 1、了解《论语》相关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做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经历磨炼请学习,才能成才。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礼记学记》记述学习的功用、方法、目的、效果,并论及教学为师的道理,与大学发明所学的道术,相为表里,故甚为宋代理学所推崇。 二、学习新课 学生自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试着背诵,借助注解自己说说这两句说的什么意思? 老师讲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 告诉我们的道理(课本第七页小博士的话) 三、读《诸葛亮智斗司马懿》和《菱角的尴尬》 1、学生自读 2、小组交流,说说读了这两个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3、指名说一说。

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完整版

重视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价值 现在社会,多少年来,所有的学校都在大会小会的谈德育,但还不时遇到一些令人头疼的问题如抽烟、喝酒、校园暴力、破坏公物、甚至侮辱教师等等。看来如何理解、实施道德教育,怎样使道德教育充满活力并富有成效,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什么是道德 何为道?道即是法,是万物之奥,万事之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道先天地而存,是阴阳相合、遵自然法则运行不息的规律。何为德?德是物质场,万物存在的基础。“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重积德则无不克”(《道德经》)道与德连在一起就是尊道重德。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曾将道德阐释为“天道”、“天理”,以及人当遵守的“仁、义、礼、智、信”。天道、天理体现的是宇宙、地球、人类的自然和社会规律的总和,而“仁、义、礼、智、信”则是人顺从天道所应遵从的道德规范。道德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所在,人无“德”便不能称之为人。由此可见,道德的内涵是非常深刻的。 二、道德与幸福 做人有为人之道,成物有构物之理。古人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故人行事需讲究天时、地利、人和,遵循一定的规律。得道能明事理,同时拥有了一种本领。得自然之道可成学者专家,得社会之道可为官为君,得先天之道可返本归真。符合事物规律行事必然会推动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使事物繁荣昌盛。相反,逆道而行就会碰的头破血流;为人处世应遵循一定的法则,这个法则的具体表述就是道德规范。重德能不断积德,使人德高望重,众望所归,为处世理事打下良好基础,走遍天下人所敬仰。 没有道德的个人,必然丧尽天良,为社会所不容;没有道德的社会,必然混乱、腐朽、堕落。可见,传统道德与人类幸福又是息息相关的。 三、悠悠中华文化五千载,道德一线贯穿,为道德教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 教育历来被誉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教育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人的问题。人有两面性,可以选择善也可以选择恶,可以学好也可以学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在普遍的人性中,善与恶共存。一个人要行善,则必须约束自己的恶念,要吃苦、付出,还要持之以恒的坚持;而只要稍微放纵自己的欲望就会堕落。放纵当然比约束更容易,所谓“学好三年、学坏三天”。 笔者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激发人的正的因素,抑制人的负的因素;其根本途径在于从“心”做起,应回归到正心、诚意、提升道德修养的路上。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包含丰富的道德内涵,其精华代代相传。 “天人合一”代表着我们祖先的宇宙观;“善恶有报”是社会的常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为人的起码美德;“忠孝节义”是人生于世的标准;“仁义礼智信”成为规范人和社会的道德基础。中华文化体现出诚(实)、善(良)、和(为贵)、(包)容等优点。中华传统文化主张天人和谐,重视个人修养,能够包容,能够发展,能够维护人间道德,能够使人有正信。 传统道德提倡的克制、忍让、节俭、吃苦耐劳,恰恰能够避免人陷入那种无度的纵欲之中。是调剂人生活,使人精神充实的有力保障。而乐天知命,使人能够更加理智而清醒的生活。抛弃了无谓的欲望得不到满足而带来的烦恼。这些东西非常合乎天理,也十分符合人性。有益于激发人正面的因素,抑制人负的因素,具有向善向上的感染力。所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道德教育取之不尽的好素材。 四、用传统文化实施道德教育的方法 道德是无所不在的,是活泼的、流动的、丰富多彩的,而非呆滞的、静止的、一成不变的,在借助传统文化实施道德教育中,如果我们选择恰当的方法,是能够把她准确、实在、生动的表现出

如何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如何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传统文化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危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途径 首先,要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必须首先明确要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我们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对传统文化要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对那些真正优秀的传统文化形式进行整理、保护,使它们得以延续和传承,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真正优秀的部分甄别出来进行传承。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与其他任何形式的文化一样,它存在着两个不同的层面,一是传统文化的形式和载体,如文化典籍,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一是传统文化的精神和理念,如道法自然的观念,天人合一的思想,混沌中和的境界等。前者属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后者属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既要保护“体”,更要传承“魂”。第二,要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还应考虑为什么要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了传统延续而传承传统文化固然必要,但传承优秀文化的根本目的是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参与到我们的当下生活中,为解决现实中的中国乃至人类世界的问题提供启示,而不是让它进入历史博物馆供人瞻仰,告诉后人我们曾经拥有这些东西。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究中国的现实,分析当下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确立文化建设的方向,根据文化建设的方向,来反观中国的传统文化,看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哪些精神理念,能为解决当下问题提供启发和思路。 第三,面临的一个最现实、最艰巨的任务也就是怎样传承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探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1.对于传统文化精神理念的传承来说,系统的教育应是一个最基本的途径。教育既指由国家和政府主办的各个水平层级上的国民教育,也指受国家教育部门主管的担当着基础教育功能和普通高等教育功能的非国家和政府主办的教育。他们都有责任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了使学校更好地履行这一教育职责,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做出全面规划,可以制定一些规章制度,保障无论是政府主办的还是非政府主办的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都要传授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方面的内容。通过系统的教育,可以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如道法自然的观念,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仁义、诚信、爱人、敬业、合和等等伦理价值观念,渗透进人们的心中,化为人们的血脉,成为人们自觉的行为规范和精神价值追求。 2.这些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并不是赤裸裸地存在的,它存在于中国传统的文化典籍、文化遗存、传统艺术、传统技能、传统节日以及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等等文化形式或文化载体之中。我们要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自然也不能凭空进行传承,而是要借助各种文化形式。文化典籍中体现的传统文化精神理念无疑是更加直接、更加明显的,因此在中小学的传统文化课程学习中,可根据中小学生心理认知特点,运用适当的方式更多地引入一些哲学、文学、文化的经典名篇的学习内容,学生对于形式载体层面上的传统文化的学习,如对各种文化遗存、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种传统节日的了解,则可以通过课堂外的教育和生活实践来进行。但无论是以何种方式接近传统文化形式,前提是必须有可被接近的“实在”东西。这就需要我们对优秀的文化典籍进行整理,对文化遗存,对传统的民俗活动、表演艺术、知识技能、节日庆典等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发现保护。这就是说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形式的传承,我们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规划,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使之能够有保障地进行。 3.最后,要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还应注意的是不能泥古不化,而是要推陈出新,把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结合起来,创造一种新时代的以生态和谐和审美生存为指向的生态审

小学二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小学二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潘店镇庙杨中心小学张景泉 20XX年3月 《传统文化》是经山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地方课程,学习传统文化,在研读中华经典的同时,注重国学思想精髓与当代教育思想的结合,并融入学生创新能力拓展和研究性学习等内容。通过这些经典内容的学习,能使学生明白热爱学习,孝敬老人,关爱他人等道理,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 一、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上一学期的学习,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大多数学生能够背诵学过的9篇古诗文,对祖国的文化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本学期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做个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人。 二、教学目的要求: 本套教材以诵读原创经典为基本活动内容,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脉相承,使少年儿童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气节。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设有齐鲁名人、诗歌诵读、名胜古迹、政治人物、宫殿园林五个单元教材选取的5篇古诗文都比较简短,琅琅上口,适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材基本呈现形式为:“经典回放”(呈现原创经典中精华部分);“温馨点击”(借教师之口将作者的思想和教学的意图呈现出来,提出学习依据,明确学习要求);

“活动广角”(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尝试、交流中完成学习活动) 本教材突出了原典性、知识性、情感性,通过诵读、感悟、熏陶、探究、交流、合作等基本活动方式,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目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点,营造浓厚的探索实践氛围。 2、以提升学生素养为目的,逐步培养其良好得到人文素养,塑造其诚信向上的民族气节和人生信念。 3、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其初步的探究学习能力,形成其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目标: 1、能够熟读、背诵这些经典名句。 2、能够理解这些名篇名段的意思。 3、学习了这些经典文章之后,能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能聆听到古代圣贤语重心长的教诲,并能在实际中学以致用。 五、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学习欲望,正确理解背诵传统文化中的选文。 六、教学措施: 根据以上的情况分析和本册的教学目标,本学期的传统文化教学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3、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 4、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年级传统文化

二年级上册传统文化学期备课 使用班级:2.1 2.2 2.3 2.4 一、指导思想: 传统文化是治国之本、为人之本。思想的传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教育财富。历来被看作是治国之理、为人之本、做事之道。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重要标准。对个人来讲,诵读经典是“明德、至善”的主要途径,即让人追求高尚境界;培养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倡导践履躬行的道德原则。正是这样,“读经教育”才历数千年而不绝于世。 二、学习目标 1.学会感悟中华经典的魅力,提高文学素养。学生知道了什么是国学经典,接触了国学经典,感受到了经典的魅力,为今后普及经典,传承国学打下了基础 2.努力培养学生对经典诵读的浓厚的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保持良好学习状态的动力 3.拓宽学生知识面。通过经典诵读,尤其是高年级,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跟经典相关的知识,发动学生广泛收集信息资料,积极进行关于经典的探究活动 4.改变行为,提高修养。诵读一方面要拓宽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言语谈吐、行为习惯、思想修养等)得到锻炼。让学生明白了做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大家喜欢和需要的。因此,从这个方面的意义来说,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 三、学习措施 1、随时随地诵读。“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只要有热情、能识字读拼音的人,就能成为导读老师。 2、快乐诵读。用活泼愉快、唱儿歌或背广告词的方式,让学生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自然地诵读,而后从中取得背诵的乐趣和成就感,这是一种在唱诵中学习的方式 3、限时诵读。如每日诵读半小时。在学校由老师利用早自习或活动课的时间,分几个阶段背诵(因儿童集中力有限,所以以时间短,次数多为佳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一、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民族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为基础的哲学文化,借用了现代科学上的发现,把宇宙的本质、宇宙的形成、发展变化、成熟、衰老与死亡,宇宙的归宿;人的本质,人的过去与未来,人从那里来,到那里去,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应当怎么做人;我是什么?我是谁?我在宇宙中的位置,我在宇宙运动中扮演的角色;人类社会的本质,人类社会的归宿等等都明白的告诉给人类。把以上内容告诉给人类,是让人们明白我们做人的权力、责任和义务,让人们都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二、文化传承 (一)文化传承重在文化氛围的营造 文化传承问题不是一件机械性、工具性、程序性的事务,拍脑袋设立个什么智能机制,文化传承应该是一个“薰”的过程,什么叫“薰”呢?大白菜在泡菜坛的环境中变成泡菜,这个过程就是“薰”。传统文化不是药丸子,青少年也不是机器人,所以青少年的传统文化继承应该是一个“薰”的过程。 文化传承不是建几个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背几篇古经可以传承的,不是“每一分钟,都有民间文化在消亡”可以警醒的,不是“全球问题需要中国传统文化拯救”可以忽悠的,也不是“我们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妈妈的心”之类可以煽情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成人世界的言传身教。文化蕴含于日常情态中,成人创造了怎样的传统文化学习环境,青少年就能接受到怎样的文化教育。 (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对那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例如《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二年级传统文化上学期

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教学目的: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第1课《声律启蒙》(节选一) 一、经典回放: 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教学过程: 二、简介《声律启蒙》。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 )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

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温馨点击:第2页 七、活动广角:第3页 八、成长袋:第4页 九、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2课《声律启蒙》(节选二) 一、经典回放: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山岌岌,水淙淙,故国对他邦。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 )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 )同桌互读。相互评价 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方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活动方案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及《中共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和凌源市教育局关于《中小学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方案》的精神要求,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促进我校学生全面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二、目的任务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有机结合,发展学生兴趣爱好,开启学生智慧,提升学生品德修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形成我校特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语音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我校将围绕新课标的要求,以诵读中华传统经典和深入挖掘中华民族的汉字文化精髓,使学生书写出优美的中国汉字为主要抓手,使其成为我校特色。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久,空间最广,人数最多的文字之一。汉字的创造与应用不仅推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而且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要让学生在逐渐学会认识汉字、熟练书写汉字,理解汉字的含义,临摹名家书法的过程中感受、体会汉字的形体美、结构美、意境美与艺术美。 我们将指派专人教师任教,安排专门的课节并上课程表,纳入教学计划,营造写字氛围,每周二的第七节课全校都上写字课,有教师亲自指导,每班还另外加出一节写字课,由赵兴久老师进行指导讲解,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跟着学习,以便对学生进行指导,坚持每天让学生写半个小时,教师要认真进行讲评,平时的作业老师要严格要求,按照练字的要求去写,全校齐动员,共同营造写字氛围,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从2017年学期初开始,成立组织,编写教材,采购资料。一、二年级经典诵读,《弟子规》。三至六年级学写钢笔字,四、五年级到六年级后,在钢笔字的基础上,学写毛笔字。做到有步骤、有层次、有创新地开展一系列工作,力争在2017年底见成效,2018年接受上级领导检查验收。

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千字文》教学计划 2013—2014年度第一学期 南街二小陈丽娥 一、指导思想: 1、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了解我国古代的优秀诗文。 2、培养学生对经典诗文的诵读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 3、在读古文、背古诗的过程中,宏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感。 4、丰富学生的文学储备,加强其文学功底,促进学生成为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新世纪人才。 5、通过读古文、背古诗,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帮 助学生修身养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6、认识常用汉字,使80%的学生能够独立阅读低幼读物。 7、开发儿童的记忆潜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想象及表达 能力,为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思路分析: 《千字文》问世1400多年来的流传表明,它既是一部优秀的童年启蒙读物,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和喜爱。千字文》在中国古代的童蒙读物中,是一篇承上启下的作品。它那优美的文笔,华丽的辞藻,是其他任何一部童蒙读物都无法望其项背的。正因为如此,我把《千字文》诵读与赏析定位二年

级学生课程超市的课程。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级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对古诗词吟诵,有着浓厚的兴趣,学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四、教学措施: 根据以上的情况分析和本册的教学目标,本学期的传统文化教学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3、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 4、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5、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和激励性。 五、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次:诵读“天地玄黄—辰宿列张”(课本) 第二次:诵读“寒来暑往——律吕调阳”(课本) 第三次:诵读“云腾致雨——玉出昆冈”(课本)

关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优秀范文5篇_议论文

关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优秀范文5篇 【篇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800字 当时间的沙漏漏下最后一粒沙粒,金子的本色才会如此灿烂;当贝壳的泪痕划过最后一瞬,珍珠的色彩也会如此耀眼。当六年的养分在体内积累,毛竹的生机也会如此蓬勃。 正是由于历史的洗礼,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最终诞生了华夏女儿的独一无二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材料中所说的那个歌星的经历,正是由于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更新形成的。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现如今,知道重阳节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感恩节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情人节的人越来越多,可知道七夕节的人越来越少了。对于我们先辈留下来的许多传统节日,我们中的许多人都几乎全都置于脑后了,这难道不是一种崇洋媚外吗?这难道是我们口口声声说到的责任感吗?然而,我们身边其实有许多人在为我们做榜样,他们能坚守自己的信念,鼓励人们学习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著名学者马寅初不就是吗?他积极提倡我们青少年应当多多学习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虽然世界正在多元化,但是,我们传统的中化文化不能丢!因此,我们是否想过,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否会被他国文化所取代?这个答案须靠我们用行动来回答。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继续发展的基石,是我们共同保护,共同继承的使命。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坚定信念,共创美好未来!忆往昔,若不是司马迁的沥尽心血,怎会有《史记》的鸿篇警后人,若不是李时珍的跋山涉水,怎会有《本草纲目》的福祉遗万年代;若不是曹雪芹的五次易稿,怎会有《石头记》的哀婉催人泪?看今昔,是谁苦心钻研十余载,终使两星成?是谁奋斗十八年,终抱金牌归?是钱学森!是申雪与赵宏博。他们是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中的坚定,他们是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中的不懈。正是由于继承和传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才使得他们能够这般坚定,这般执着。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虽如一根小小的火柴,但仍能点亮一片星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虽如一片绿叶,但能点缀整个春天;传统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虽若驾一叶扁舟,但仍能惊动一片大海。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生命的支撑,成功的基石。 【篇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900字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近年来,我们有幸接受越来越多的感恩教育,这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要进行道德教育就无法离开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 中华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和谐,要和谐就要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而不是去破坏自然,去“人定胜天”。我们把天地比作父母,感恩大自然赋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感恩大自然赋予了与人类生生不息、和谐相处的万物。有了这份感恩之心,我们就会赞美天地、赞美万物,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我们人类长久生存的金钥匙。1988年,75位诺贝尓奖得主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21世纪的人类要生存,必须从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孔老夫子那里汲取智慧;二十世纪70年代,英国大哲学家汤恩比教授说:要解决21世纪的人类问题,只有孔、孟学说。这些世界顶尖级的人物,懂得我们中华先祖留下的文化是安身立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与大道,而我们更应感念祖恩,以中华文化之精神,

二年级传统文化

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小学“传统文化”教科书共分六册,其中二年级学习第二册。本学年学习第二册。课本共分两个单元:第一单元经典驿站;第二单元艺术乐园。共分为18课。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共17课。学习本单元,就要让学生明白,我们生在中国,长在中国,当然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真正的中国人。要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这不是想想就能做到的,需要很好地学习。正所谓千学万学,学做中国人。 第二单元艺术乐园:只有18课,学习这一课,要学生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民族艺术。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1、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感悟到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世的语重心长的教诲。 2、通过第二单元的学习,使学生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民族艺术。 3、当学生知道这一切,使学生真切体会到:做一个中国人,真好! 三、学生情况分析: 大部分学生遇到问题能积极动脑思考。总的来说学生学习风气浓厚,上课能专心听讲,积极动脑,主动大胆的回答问题。大部分学生学习认真,能够背诵课文,并能司出其中的道理。 四、教学措施: 1、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让学生对传统文化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能使学生在学习中自愿的学、主动的学。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优生帮助差生学习。

2、采取读、诵、记、背的方法,读熟了,背过了,再慢慢品味、感悟,品出滋味来,悟出道理来。 五、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敏而好学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读典明理”中的句子,并能熟练背诵。 2通过“绘本启智”提出问题讨论、合作探究,开展探究活动。 3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4通过整理信息,能有条理地介绍自己身边人物事迹,从而懂得敏而好学。 5培养学生发自内心对美的追求,懂得敏而好学,我们应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教学方法:朗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1玉不琢不成器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体会原文含义,初步感受儒学经典的魅力,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3懂得玉不琢不成器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小组讨论时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观察图片,图中画的是谁?他在干什么? 二、诵读感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之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之道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实施,既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又立足于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既着眼于延续中华文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又立足于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希望以系统思维、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的“工程”形式,并通过一系列重大项目的开展,推动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安民、文化利民、文化强民。如何深入切实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路径主要有哪些呢? 以语言文字为中心。中国的汉语言文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语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汉字中蕴藏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历史渊源、风俗习惯等诸多文化因子。数千年历史的铸炼和积淀,汉字所蓄涵的丰厚文化底蕴,是拼音文字所无法想象和比拟的。汉字本身已形成了一种文化系统——书法、碑刻、篆印、诗词、楹联、灯谜,乃至识字、解字、说字、测字等,无不蕴含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离开了作为母语的汉字(作为我国少数民族来讲,还包括藏、蒙、维、彝等语言文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习得,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通过汉字、汉语的教育学习来传承传播中华文化,是一条根本的途径。毋庸置疑,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增强世界对中国的认同感,增强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吸引力,汉字与汉语将承担不可替代的责任。

以文化经典为依托。中华文化经典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中,用文字铸就、流传下来的各种历史文化典籍浩如烟海,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价值意义,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为以文化人、化成天下提供了丰厚滋养。以经典原著为依托,大力推进经典作品的整理、翻译、改编、诵读等,让经典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根本性、支撑性作用。推动文艺创作和戏剧表演重回经典,以经典为滋养,以经典为题材,将历史上著名的小说、戏曲、传奇重新改编、演绎,融入时代元素,推陈出新并发扬光大。 以习俗节庆为纽带。习俗作为人们生活与文化的传承事象,既是各民族不同政治、经济的反映,又是民族传统、文化心态、生活方式的表现形式,其形成与民族生活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经济条件、崇拜心理等有关。传统习俗是一项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蕴含着独特的历史内涵,是每一个民族成员的精神原乡和文化脐带。我国的传统节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是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传统习俗和节日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国传统习俗和传统节日是维系民族成员心情、心性、心思的牢固纽带,过好每一个传统节日,传承好每一个优秀传统习俗,能够培养国民的爱国情操,提升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让每一位中华儿女为中华灿烂文化感到骄傲和自豪。 以化育知行为关键。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在于加强认知教育。善于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教育资源,对不断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吸引力、感召

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备课上

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备课 备课人:姜婷婷 崂发小学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二、教学目的: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三、教学重点 诗词教学的重点在于反复诵读,苏东坡说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因此教学中对所学诗词要求学生背诵。我们将帮助学生用各种方法进行记忆,进行朗诵比赛,鼓励学生多背,打造一个善于记忆的头脑。同时,对诗词的朗读也进行专门指导。 四、教学措施 1、知诗人,主要是了解诗人的姓名,朝代和诗人的简历,这一些可以事先让学生查阅资料,最好让学生自己回答。 2、解诗题,一般也可以有学生回答,太难的可以有老师讲解。

3、读诗句,先跟随录音机读,然后配音乐,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朗读。 4、明诗意,可以分为四个步骤,(1)拆分,把诗句分为独立的词。(2)解释,解释词语,师生合作,学生自己能解释的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说。(3)合并,把经过解释了的词进行合并,产生一个初步的轮廓。(4)添加,主要是把缺少的成分添加进去。明诗意是一种直译的方法。 5、悟诗情,在直译的基础上,进一步领悟诗的意境,对直译的东西进行加工,成为一篇现代的小散文。当学生加工成小散文的时候,不要强求统一答案,因为这一小散文有了学生自己的感情和见解。追求过分的标准和完美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6、背诗歌,在音乐的伴奏下,朗读和背诵诗歌。一般情况下,学生当堂都能背诵。 五、注意问题: 1、关注学生的主体性。 2、要注重学习方式的主动性。 3、要体现教学过程的层次性。 4、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5、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和激励性。 六、教学进度 每周一课时 第1课《声律启蒙》(节选一) 教学目标: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把握经典诵读的方式,能用普通话准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教学重点: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最新二年级传统文化

第一单元敏而好学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读典明理”中的句子,并能熟练背诵。 2通过“绘本启智”提出问题讨论、合作探究,开展探究活动。 3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4通过整理信息,能有条理地介绍自己身边人物事迹,从而懂得敏而好学。 5培养学生发自内心对美的追求,懂得敏而好学,我们应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教学方法: 朗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1玉不琢不成器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体会原文含义,初步感受儒学经典的魅力,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3懂得玉不琢不成器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小组讨论时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观察图片,图中画的是谁?他在干什么? 二、诵读感悟。 1朗读感悟,读准读顺。 师范读,生读。 2质疑释义。 教师出示课件,为生解读句意: 《悔学》:如果玉不琢磨,就不能制成器物;如果人不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然而玉做的东西,它固然有好的好本质,即使不琢磨制作成器物,它的特性也不会受到损伤。人的本性,会因为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改变。因此,人们如果不学习,就会从品德高尚的君子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 3背诵原文,诵出节奏韵律。 三、绘本启智: 读故事《卞和献玉》说一说,你受到什么启发? 四、知行合一: 学习要不怕苦,不怕累。 玉与人的“关系" 共同之处:两者都要“加工”,否则不成大器 不同之处:玉不雕琢,不会失去本性;而人则不然。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五、拓展演练: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明白了玉不琢不成器,懂得了人如果不经历磨难,就会难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2知所知明不知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二年级下册传统文化课教案

二年级下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备课 一、指导思想: 传统文化是治国之本、为人之本。思想的传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教育财富。历来被看作是治国之理、为人之本、做事之道。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重要标准。对个人来讲,诵读经典是“明德、至善”的主要途径,即让人追求高尚境界;培养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倡导践履躬行的道德原则。正是这样,“读经教育”才历数千年而不绝于世。 二、学习目标 1.学会感悟中华经典的魅力,提高文学素养。学生知道了什么是国学经典,接触了国学经典,感受到了经典的魅力,为今后普及经典,传承国学打下了基础 2.努力培养学生对经典诵读的浓厚的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保持良好学习状态的动力 3.拓宽学生知识面。通过经典诵读,尤其是高年级,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跟经典相关的知识,发动学生广泛收集信息资料,积极进行关于经典的探究活动 4.改变行为,提高修养。诵读一方面要拓宽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言语谈吐、行为习惯、思想修养等)得到锻炼。让学生明白了做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大家喜欢和需要的。因此,从这个方面的意义来说,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 三、学习措施 1、随时随地诵读。“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只要有热情、能识字读拼音的人,就能成为导读老师。 2、快乐诵读。用活泼愉快、唱儿歌或背广告词的方式,让学生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自然地诵读,而后从中取得背诵的乐趣和成就感,这是一种在唱诵中学习的方式 3、限时诵读。如每日诵读半小时。在学校由老师利用早自习或活动课的时间,分几个阶段背诵(因儿童集中力有限,所以以时间短,次数多为佳) 4、诵读。回家后,家长可带动孩子诵读,既能培养亲情关系,又能把诵读经典的乐趣与好处与家人分享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教学目的: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第1课《声律启蒙》(节选一) 一、经典回放: 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教学过程: 二、简介《声律启蒙》。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温馨点击:第2页 七、活动广角:第3页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2课《声律启蒙》(节选二) 一、经典回放: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山岌岌,水淙淙,故国对他邦。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6页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 一、活动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通过展示有关传统文化资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等,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好学生。 3、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保护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从而激发对伟大祖国的挚爱之情。 二、活动准备: 1、了解有关民族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内容。 2、图片,文字资料。 三、活动人员:全校师生。 四、活动过程: 1、宣布主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2、活动开始: 同学们从古到今,中华民族创造了许多让炎黄子孙引以自豪的奇迹。从古到今,华夏大地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艺术瑰宝。中国书法、

篆刻印章、京戏脸谱、水墨山水画,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另外我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各种礼仪和习俗…… 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这24字可以大致概括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意。 3、同学们,我们怎样才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下面我们来看看……(爱国篇、诚信篇、友善篇)。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倡议: (1)遵守纪律,文明有礼不破坏校纪、班规,热爱我们的国家。 (2)团结友爱,帮助有需要的同学。 (3)努力学习,积极上进,争取长大以后为国家做贡献。 (4)班干部起好带头榜样作用,认真工作,管理班级;值日的同学认真完成值日任务。 每个人都承担起自己的人物,这就是爱。在家爱家,在学校爱学校,在班级爱班级,这样,我们都可以做到爱国。 教师总结:也许我们每个人的力量都是都很小,但每个人都拿出一点点爱,汇合起来,就是大大的爱。在班集体中,老师期待大家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长处,贡献出自己的一点点力量,那样我们的班级就有大大的力量。大家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五彩缤纷的文学遗产,让我们领会了博大的情怀,感悟精深的文化。作为新世纪的主人,我们不仅要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而且要谱写更新更美的篇章。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完整版

传统文化教案 二年级 上庄小学 房兴丽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 一、单元目标: 1.通过朗读韵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课外积累。 2.扩大学生视野,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4、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国学、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二、单元训练重点: 积累优美的韵文 三、单元训练难点: 理解韵文 1 《声律启蒙》节选一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对子歌,争取背诵下来。 2、初步了解对联中对仗的特点。 3、感受对子歌中所写的古代人景情趣。 二、教学重点: 生僻字的意思及对子歌中的古代情趣。 三、教学难点: 掌握韵文意思 四、教具学具: 韵文片段、对联的延伸知识 五、教学学法: 引导发现、合作探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对联是汉语家园的一种特有的文学样式。学习对对联的基础是古代蒙学的对子歌,我们上学期已经接触了《对子歌》,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二首。 二、预习反馈,粗知课文(课前预习) 1、(课件出示韵文): 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2、小组展示朗读韵文(教师了解学情及预习情况) 三、精读韵文,感悟品读(课堂练习) 1、师生合作朗读韵文,激发兴趣 a.范读课文。注意其中的字音。 b.学生自由练读。 c.标出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d.小组内合作朗读正音。 e.指生朗读巩固朗读。 f.齐读课文,做到正确。 g.上下联对比接读。(男女生或小组间) 四、课后延伸,迁移运用 1、把韵文读熟练。 2、利用工具书还原韵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朗读对子歌。 2、分组开展朗读韵文挑战赛。 二、学习对子歌(节选一) 1、《声律启蒙》十分讲究对仗和韵律,他是清代车万育编著的,对于我们了解韵律,积累词语有很大的帮助。 2、利用工具书用自己的话还原韵文。 3、交流互补。 4、联系曾接触的古诗对仗特点,引导发现韵文对仗特点。 “来对往、密对稀”反义词。 “燕舞对莺飞。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相近的事物。“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相对的事物。 5、朗读品味韵文的韵律美,了解对仗特点。 三、课后延伸,迁移运用 1、抄写《声律启蒙》(节选一)并背诵下来。 2、积累文中的句子、词语。 板书设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