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课后习题答案

2017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课后习题答案

2017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课后习题答案
2017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课后习题答案

经世致用之学与中国道路(一)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70年代中国省里的粮票可视为全国通用型粮票

?B、传统机制下价格的提高会增加供给

?C、经济学是没办法解释一个人的快乐与否

?D、中国的改革前后,人们对财富的理解是不同的。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

【单选题】关于经济学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可以作为一种方法论

?B、可以作为一种知识体系

?C、可以作为一种哲学体系

?D、可以作为一种话语体系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3

【单选题】影响人们快乐与否的因素不包括()。

?A、时间问题

?B、价格变动指数

?C、供给的多少

?D、待遇的增减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4

【判断题】“福利刚性”专指人们对自己的福利待遇具有允许其上下波动的心理预期。()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经世致用之学与中国道路(二)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经济增长的预期水平与实际水平之间的差距是导致社会矛盾加剧的一个()。

?A、客观基础

?B、主观基础

?C、自然基础

?D、社会基础

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

2

【单选题】中国历史上的移民方式不包括()。

?A、灾害移民

?B、军事移民

?C、商业移民

?D、行政性移民

我的答案:B得分:20.0分

3

【单选题】“权然后知轻重,学然后知不足”出自()。

?A、蔡元培

?B、李家驹

?C、屠良章

?D、马寅初

我的答案:D得分:20.0分

4

【判断题】

闯关东的行为主要是经济的驱动,是人们为了满足的基本经济需求。()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

【判断题】汉代时期中国实行单嗣继承制。()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学逻辑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中国历史上比较多的移民方式是()。

?A、战争移民

?B、商业移民

?C、灾害移民

?D、行政性移民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2

【单选题】劳动力和人的再生产不包括()。

?A、心力再生产

?B、脑力再生产

?C、体力再生产

?D、智力再生产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3

【判断题】公共品的配置可以通过定价机制的办法来解决。()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基本公共品可以按照市场规则来配置。()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经济学解读中国的四个维度已完成成绩:100.0分1

【单选题】总量在经济学中是由()来完成。

?A、微观经济学

?B、政治经济学

?C、宏观经济学

?D、社会经济学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2

【单选题】关于宏观经济学的认识,错误的是()。

?A、国家没有宏观调控

?B、假定利率是可以调整的

?C、假定税率是可以调整的

?D、假定汇率是可以变动的

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

3

【判断题】机制的优化设计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参与制是政治学中的一个机制。()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资本与技术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关于威廉·佩蒂,描述错误的是()。

?A、政治经济学的鼻祖之一

?B、劳动价值论的创始人之一

?C、提出“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

?D、是法国的经济学家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

【单选题】下列关于中国社会转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19世纪中期中国已经对外开放

?B、19世纪中期中国的民生指标直线上升

?C、国内制度的整体性变革影响着国家的对外开放所造成的利弊

?D、中国1978年的改革是与开放同时进行的

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

3

【单选题】没有资本和技术进步介入的话,农业的基本生产要素只有()。

?A、劳动和农民

?B、农民和土地

?C、劳动和土地

?D、农民、土地和劳动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4

【判断题】一个国家的体制转型强调更多的是制度变迁。()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第一次转型的社会背景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历史证明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和民主是在()基础上形成。

?A、农业文明

?B、商业文明

?C、历史文明

?D、政治文明

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

2

【单选题】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一批仁人志士主张“实业救国”,这个实业是以()为起点。?A、纺织业

?B、粮食产业

?C、运输业

?D、军械工业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3

【判断题】在1966年中国对外宣称:只有内债,没有外债。()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传统集权计划体制下的国家之所以没有开放是因为它没有改革。()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1919-1949:救亡多于启蒙,解构大于建构的转型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孙中山时期民国政府承载的三大使命不包括()。

?A、工业化

?B、文化建构

?C、国家治理

?D、天下为公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

【单选题】以社会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的社会转型是指()。

?A、1919——1978

?B、1949——1978年

?C、1960——1978

?D、1954——1978

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

3

【判断题】五四运动时期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而且予以很好地实践。()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治国方略》中提出了要借助于节制资本来发展工业化。()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1949-1978:以社会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的社会转型已完成成

绩:100.0分

1

【单选题】关于中国第二次社会转型中的工业化描述正确的是()。

?A、没收官僚垄断资本

?B、鼓励民族资产阶级的资产重新整合

?C、按社会主义的方式进行改造

?D、以上都对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

【单选题】中国进行二次改革的原因不包括()。

?A、农村存在着生产方面的公社制导致了逆选择

?B、资源配置领域中有严格的绩效考核

?C、农村民不聊生,基本生存线有危机

?D、资源配置领域当中的国家托拉斯体制

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

3

【判断题】国家该如何治理,到目前为止仍是一个有待进一步议论和建构的重大的问题。()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社会转型,其整个的核心价值体系是集体主义。()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中国经济增长波动曲线分析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1992年以后经济增长率总体稳步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邓小平《南巡谈话》的出现

?B、中央和地方实行分税制

?C、双轨并制

?D、深化改革

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

2

【单选题】中国在()以后开始使用三次产业的指标。

?A、1978.0

?B、1982.0

?C、1984.0

?D、1985.0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3

【判断题】1981年国有企业中的两权分离是指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197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促使了制造业呈迅猛的态势发展。()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中国城市化率曲线分析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中国农民外出打工主要是从()开始的。

?A、1978.0

?B、1982.0

?C、1984.0

?D、1986.0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2

【单选题】关于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情况,分析不属实的是()。

?A、总体经济增长率的绝对值是上升的

?B、农村劳动力递减

?C、城市化率逐步上升

?D、城市劳动力数量变化不大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3

【判断题】经济增长是增值税的税基。()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当下在考虑保护资源环境的时候,必须从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入手。()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在统计城市化率时,其中不包括所谓广义城市人口中的()。

?A、传统城市的有常住户口居民

?B、常住但非户籍人口

?C、流动而不常住的人口

?D、以上均是

我的答案:C得分:33.3分

2

【单选题】一定时期社会的发展不是由资源最富集的地区和人群决定,而是最不足的一部分人决定,这种现象为()。

?A、过渡配置制

?B、木桶效应

?C、结构配置

?D、资源约束

我的答案:B得分:33.4分

3

【判断题】城市化率是指城市人口占社会总人口的比重。()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第四次转型的背景已完成成绩:75.0分

1

【单选题】经济学中关注的是()。

?B、相对量

?C、实际量

?D、相对量和绝对量

我的答案:D得分:0.0分修正:B

2

【单选题】后工业文明的消费方式、审美态度是通过()进入了中国的社会结构。?A、高科技与信息化

?B、信息化与国际化

?C、商品货币交往和国际化

?D、商品货币交往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3

【判断题】基本公共服务和基本公共设施都属于民生的范畴。()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中国的第四次社会转型是公民社会的全面建构。()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第四次转型的特征与走向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社会转型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引发因素很多,其中更多的来源于()。

?A、经济社会结构变动中制度的改变

?B、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之间的冲突

?C、经济社会结构变动中观念的差异

?D、现代社会各阶层间的矛盾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2

【单选题】市场经济下,资本的逻辑和价值规律派生出来的一个自然现象是()。

?B、拜金主义

?C、功利主义

?D、权力至上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3

【判断题】市场经济下派生出来的个人可能是追求最大化利润的。()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功利主义”在经济学的世界中是个中性的词。()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市场经济下的权利均衡原则已完成成绩:75.0分

1

【单选题】市场经济下,每一个微观的个体自立的同时不损害别人被称为()。?A、选择均衡原则

?B、利益均衡原则

?C、权利均衡原则

?D、效用均衡原则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2

【单选题】关于机会成本,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称为替代性成本

?B、在经济决策过程中因选取某一方案而放弃另一方案付出的代价

?C、可称为双选性成本

?D、在经济决策过程中因选取某一方案而放弃另一方案而丧失的潜在利益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3

【单选题】

关于选择的理解,错误的是()。

?A、每个人的选择总是在某一个时点上终止

?B、选择是需要交易费用的

?C、选择,对一个有效的选择来说,其必须具有非唯一性

?D、选择需具有非唯一性

我的答案:C得分:0.0分

4

【判断题】每个人都会做到最大限度的完备信息。()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经济原则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冲突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最先是由()提出。

?A、老子

?B、孟子

?C、荀子

?D、孔子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

【单选题】“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出自()。

?A、《孟子》

?B、《道德经》

?C、《论语》

?D、《礼记》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3

【判断题】道家认为“义”是指人与人之间在世俗生活中所应恪守的基本准则。()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礼是处理人和人之间、人和国家之间关系的基本准绳()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商业伦理与传统文化的冲突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商业伦理的三个原则不包括()。

?A、自利不损人

?B、企业必须盈利

?C、企业必须长期盈利

?D、企业可以有短期亏损

我的答案:D得分:33.3分

2

【判断题】人有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两种生产力。()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3

【判断题】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的精髓。()

我的答案:√得分:33.4分

社会契约与商业规则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欧洲中世纪城堡是被价值规律所摧毁”出自()。

?A、恩格斯

?B、马克思

?C、亚当·斯密

?D、威廉·佩蒂

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

2

【单选题】借助于货币这个媒介构建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即()。?A、B2C

?B、C2C

?C、B2B

?D、P2P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3

【判断题】中国已经真正建立起市场化运行所需要的商业伦理体系。()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中国在吸收国外先进文明成果的同时,传统的文化结构也自然的解体了。()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经济民主与公共资源配置方式的冲突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民生指()

?A、一般民生

?B、基本民生

?C、大众民生

?D、包括与民生实现的相关制度安排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2

【单选题】导致企业消失的最本质因素是()。

?A、违背了诚信原则

?B、通货膨胀

?C、违背了商业社会不可或缺的契约精神

?D、经济危机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3

【判断题】商品市场中的买卖关系可以通过价格调节机制来解决。()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各个国家基本公共品的配置不是都由政府来主导的。()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民生的基本内涵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基本公共设施的是()。

?A、基本道路

?B、基本住房

?C、基本医疗

?D、基本环境设施

我的答案:C得分:33.3分

2

【单选题】基本民生有()。

?A、基本公共服务

?B、基本公共设施

?C、基本消费物品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得分:33.4分

3

【判断题】人生起点上的差异是人与人差别的一个最基本原因。()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要素流动的利益取向与城乡一体化、市场一体化的冲突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当今构成中国社会结构性问题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A、均衡发展和先富带动后富

?B、全部发展和共同富裕

?C、平衡发展和共同富裕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2

【单选题】中国过去三十多年的改革重点主要集中在()。

?A、如何让严重短缺的物品不再短缺

?B、如何让企业的生产更有效率

?C、如何让严重不足的城乡基础设施相对充分

?D、以上都正确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3

【判断题】资本与企业的区域分布导致中国的人口和劳动力的双向度流动。()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如何约束公共品配置主体的行为是一个制度建设的问题。()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社会大背景下看“三农问题”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毛泽东认为中国的问题最根本的是()。

?A、农村的问题

?B、土地的问题

?C、农业的问题

?D、农民的问题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

【单选题】自由是一种权利与权利之间的()关系。

?A、利用

?B、交换

?C、转嫁

?D、契约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3

【判断题】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变迁一定程度上就是这个国家经济社会的结构变迁。()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农业在经济学意义上是一个部门经济。()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当代三农的五个问题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下列代表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是()。

?A、CPI

?B、GPI

?C、CIP

?D、PPI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

【单选题】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是指()基础。

?A、事业结构

?B、家庭

?C、民众

?D、企业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3

【判断题】集体谈判是有效的但不是最温和的一种谈判方式。()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提高利率是紧缩的货币政策。()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从土地私有化到公社制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中国1952年左右的农业互助组的特征不包括()。

?A、规模小

?B、生产资料属于私有

?C、监督费用高

?D、有效提高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2

【单选题】毛泽东提出要解决农民问题,需从()入手。

?A、农民

?B、水利

?C、制度

?D、土地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3

【单选题】土地私有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的()被成功推广。

?A、清代

?B、明朝

?C、唐朝

?D、汉代

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

4

【判断题】外部性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

()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从初级合作社到人民公社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关于人民公社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一个经济合作组织

?B、它其实是原来的高级合作社

?C、具有政治化色彩的组织

?D、出现在1952年互助组时期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

【单选题】包括公共消费、公共养老等公共行为的新生活运动兴起于()。

?A、法国

?B、中国

?C、日本

?D、苏联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3

【判断题】现在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基层信用社的组织起源最早出现在印度。()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中国农业银行是从50年代的信用合作社中分出来的。()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农业组织创新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

一个组织内部人际关系糟糕,其背后的经济学基础是()。

?A、缺乏专业化分工

?B、缺乏信号显示机制

?C、缺乏技术创新

?D、缺乏对成功与失败的鉴别机制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

【单选题】农村土地承包制在中国于()年开始实行。

?A、1954.0

?B、1967.0

?C、1980.0

?D、1985.0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3

【判断题】无论企业还是事业机构内,人际关系糟糕的一个基础性原因是分工不明确。()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市场经济是一个社会化的经济。()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要素与组织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某种商品或劳务会满足人们的欲望而具有效用,但同时会带给人们一定的心理损耗,这种现象在经济学中称为()。

?A、损耗效用

?B、边际负效用

?C、基数效用

?D、负效用

我的答案:D得分:33.4分

2

【判断题】即使在经济学领域中,也不能避免很多道德情操方面的讨论。()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2016尔雅当代中国经济课后答案

增量资源的相关概念 1 不属于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比如京九铁路)的目标的是 A、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B、形成沿线的经济增长极 C、带动当地投资和就业 D、为铁路部门谋取最大利润 正确答案:D 2 最优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标准是什么 A、国民收入最大化 B、政府收入最大化 C、企业收入最大化 D、个人收入最大化 正确答案:A 3 从参与主体的角度划分,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不包括国民收入在哪个部门的分配比例? A、政府 B、家庭 C、社会团体

D、企业 正确答案:C 4 对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划分角度一般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 A、最终用途 B、参与主体 C、分配过程 D、参与分配的要素 正确答案:A 5 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要素主要是哪两个? A、制度与技术 B、资本与技术 C、资本与制度 D、劳动和非劳动要素 正确答案:D 6 我国国民收入直接由政府来控制的比例最高时高达多少? A、.84 B、.76 C、.54 D、.34

正确答案:A 7 以下属于国家所有制的优点是 A、利用内在的经济效应 B、利用外在的经济效应 C、利用外在的市场效应 D、利用内在的市场效应 正确答案:B 8 外部经济的效应存在是什么的一个表现? A、宏观调控 B、通货膨胀 C、市场失灵 D、通货紧缩 正确答案:C 9 一种经济活动对其他经济活动产生的有利影响称之为? A、内部效应 B、边际效应 C、相关效应 D、外部效应 正确答案:D

10 在既定的国民收入下,国民收入的支出结构在不同承担主体间发生变动时,会使得增量资源在国民部门间分配的比例发生改变。 正确答案:√ 11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是从增量资源的分配上进行调整的。 正确答案:√ 12 增量资源在政府和非政府部门间的构成比例与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有关,而与其支出结构无关。 正确答案:× 13 各所有制形式都有其适应范围 正确答案:√ 14 在中国,政府控制的国民收入份额总体呈上升趋势 正确答案:× 15 按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要素来划分可以分为劳动要素和非劳动要素 正确答案:√ 16

2017年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课后习题答案

经世致用之学与中国道路(一)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 【单选题】关于经济学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B、 ?C、 ?D、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3 【单选题】影响人们快乐与否的因素不包括()。 ?A、 ?B、 ?C、 ?D、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4 【判断题】“福利刚性”专指人们对自己的福利待遇具有允许其上下波动的心理预期。()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经世致用之学与中国道路(二)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经济增长的预期水平与实际水平之间的差距是导致社会矛盾加剧的一个()。?A、 ?B、 ?C、 ?D、 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 2 【单选题】中国历史上的移民方式不包括()。

?A、 ?B、 ?C、 ?D、 我的答案:B得分:20.0分 3 【单选题】“权然后知轻重,学然后知不足”出自()。 ?A、 ?B、 ?C、 ?D、 我的答案:D得分:20.0分 4 【判断题】 闯关东的行为主要是经济的驱动,是人们为了满足的基本经济需求。()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 【判断题】汉代时期中国实行单嗣继承制。()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学逻辑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中国历史上比较多的移民方式是()。 ?A、 ?B、 ?C、 ?D、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2 【单选题】劳动力和人的再生产不包括()。 ?A、 ?B、 ?C、 ?D、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3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答案 二、选择题 1.B 2.D 3.C 4.C 5.D 6.B 7.C 8.A 三、简答题 1.微观经济学的假设前提是什么? 答:微观经济学有四个假设前提:资源稀缺性、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完全信息 2.微观经济学有什么特点? 答:微观经济学的特点:(1)用数学语言描述经济现象与规律;(2)以价格理论为核心;(3)以均衡为目标;(4)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 3.微观经济学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答: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三大基本问题是: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4.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具体从三个层面展开的: 第一个层面:分析单个消费者、单个要素供给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 第二个层面:研究单个市场的价格决定(局部均衡)。 第三个层面:研究所有市场的价格同时决定。 四、论述题 1.请介绍微观经济学的新发展。 答:微观经济学的新发展体现在理论上新发展、方法上新发展和微观经济学发展的新趋势三个方面。 理论上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1)提出了新消费理论,包括显示性偏好理论、风险条件下的选择理论、消费也是家庭生产的理论;(2)提出了现代企业理论,包括企业的性质、最大化模型与委托——代理问题、内部组织效率与非最大化厂商理论;(3)博弈论改写了微观经济学;(4)信息经济学成为微观经济分析的主流。 方法上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计量经济学的崛起,二是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大规模运用,三是博弈论引入到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发展的新趋势包括:(1)假定条件多样化,(2)研究领域的非经济化,(3)学科交叉的边缘化。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有何区别? 答: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体现在:(1)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而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3)假设前提不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完全信息和资源稀缺,而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4)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而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5)中

解读中国经济 读后感

《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 要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各种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必须了解当代中国经济。在此书以前,我一直对“经济”类的书籍敬而远之。原因无非是自己的兴趣点主要是文史哲,经济类的一直没有太大的阅读欲望,也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自己对“经济”的许多现象不甚了解,很多时候也是只求表面意会,而不作深究。但是当我接触的事情越多时,现实告诉我必须踏出这一步,不然,就永远限制于自己既定的知识和认识框架内,无法突破出去。庆幸的是,我踏出的这一步,是林毅夫的这本《解读中国经济》。 林毅夫的传奇经历想必不少人已经有所听闻,在此姑且不谈有关意识形态的问题。单就这本书而言,我认为他是透彻地了解中国国情的,同时也是透彻地了解中国经济状况。 这本书里林毅夫主要要回答几个重要问题。第一个是为什么中国古代经济那么发达,到了近代却这么狼狈?他不太相信文化决定论。他认为经济发展长远来看就看一个因素,科技的进步。中国古代人口多,市场统一,农民和手工业者试错机会多,所以科技更发达,经济也更繁荣。至于为什么中国近代衰落了,乃是因为近代工业革命使得科技进步更多地来自科学家和实验室,中国由于科举这个激励机制出了问题,徘徊不前,被西方远远地甩在后面。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建国以来,以1978年为分水岭,前后发展,至少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上,差距这么大?中国工业底子薄,积累少而人口多,选择这条路违背了中国的比较优势,因此走的非常艰难。这条路一经选择,中国的经济框架就注定了:重工业建设周期长,需要资金,于是政府刻意压低利息;重工业需要进口外国材料,于是人为提高汇率;重工业不能直接改善人民的生活,利润薄,于是一需要垄断,二需要刻意压低原材料价格和工资。 全书下来,让人识得特别是改革以来诸多问题的来龙去脉,也识得“提出问题、援引即有理论、查找理论缺陷、提出新的理论”这样经济学学术研究的模式,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清楚认识自己和别人,找到比较优势,遵循这个比较优势,利人利己!双赢的技巧并非相互的让步,而是找到对于双方重要程度不同的要素进行交换,例如巴以“土地换和平”,其实正是“比较优势”这个经济理论在发挥着作用。

南开20秋《当代中国经济(尔雅)》在线作业(参考答案)

1.影响储蓄的因素除了收入以外,还有消费,以下关于消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消费是劳动力的再生产,非完全个人和家庭的行为 B.随着主导消费品的变动(从百元阶段到十万百万阶段),储蓄率会提高 C.消费要符合社会生产的需要 D.平均消费范围:一方面由社会所决定,另一方面又有其自身规律性 答案:B 2.直接影响借贷资金供给的因素不包括以下哪种?() A.总储蓄规模 B.投资需求的规模 C.自我金融部分的规模 D.股票形式融资的规模 答案:B 3.改革开放之初,社会的主导消费品是百元产品,其中所谓的“三大件”不包括以下哪个?() A.电视机 B.自行车 C.手表 D.缝纫机 答案:A 4.以下因素变动不会带来收入分配的差别的是()。 A.市场失灵 B.消费水平 C.生产条件的分配 D.相关制度安排 答案:B 5.关于公有制前提下按劳分配这种分配原则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A.劳动资料公共所有 B.劳动力个人所有

C.劳动对象公共所有 D.所有生产条件公共所有 答案:D 6.关于对外开放条件下的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最优组合说法错误的是()。 A.从外资成本线与储蓄引致成本线交点到实际储蓄点之间的储蓄用于对外投资 B.从外资成本线与储蓄引致成本线交点到外资成本线与投资效率线交点之间的部分引进外资 C.从有效储蓄点到实际储蓄点之间的储蓄部分用于对外投资 D.最优组合使得国内储蓄的国内利用、国外利用和引进外资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最大化 答案:C 7.以下关于利息和利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投资和储蓄的分离必然会产生利率 B.通过金融中介来实现的借贷关系与利息利率直接相关 C.借贷资本的供求影响着利率的走势 D.由于纸币的价值受流通中货币总量的影响,使得利率存在实际与名义之分 答案:A 8.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不仅仅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事实上还引起了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领域重大的结构性变革,产生了新的矛盾,这不包括()。 A.劳资关系矛盾 B.贫富差距加大 C.生产力落后 D.上层建筑落后 答案:C 9.以下哪种元素不属于传统收入分配的范畴?() A.工分制 B.八级工资制 C.绩效制 D.级别制

西方经济学 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九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1.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的关键区别在什么地方? 解答:第一,局部均衡分析研究的是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其方法是把所考虑的某个市场从相互联系的构成整个经济体系的市场全体中“取出”来单独加以研究。在这种研究中,该市场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仅仅被看成是其本身价格的函数,其他商品的价格则被假定为不变,而这些不变价格的高低只影响所研究商品的供求曲线的位置;所得到的结论是,该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曲线共同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第二,一般均衡分析是把所有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看成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因此,在一般均衡理论中,每一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不仅取决于该商品本身的价格,而且也取决于所有其他商品(如替代品和补充品)的价格。每一商品的价格都不能单独地决定,而必须和其他商品价格联合着决定。当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都供求相等时,市场就达到了一般均衡。 2.试评论瓦尔拉斯的拍卖者假定。 解答:第一,拍卖者假定意味着,在拍卖人最终喊出能使市场供求相等的价格以前,参与交易的人只能报出他们愿意出售和购买的数量,但不能据此进行实际的交易。只有当拍卖人喊出的价格恰好使得供求相等时,交易各方才可以实际成交。 第二,拍卖者假定是瓦尔拉斯均衡和现在的一般均衡论赖以成立的基础。 第三,很显然,拍卖者假定完全不符合实际。因此,以该假定为基础的一般均衡理论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如果容许参与交易的人在非均衡价格下进行交易,那就不能保证一切市场在同一时间达到均衡状态,从而也就不能保证一般均衡的实现。 3.试说明福利经济学在西方微观经济学中的地位。 解答:第一,福利经济学可以说是西方微观经济学论证“看不见的手”原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其目的在于说明:完全竞争模型可以导致帕累托状态,而这一状态对整个社会来说又是配置资源的最优状态。 第二,西方的微观经济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研究实际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它对经济行为作出有关假设,根据假设来分析和陈述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并试图对结论进行检验。简言之,实证经济学回答“是什么”的问题。除了“是什么”的问题之外,西方经济学家还试图回答“应当是什么”的问题,即他们试图从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出发,根据这些标准,对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价,并进一步说明一个经济体系应当怎样运行,以及为此提出相应的经济政策。这些便属于所谓规范经济学的内容。 第三,福利经济学就是一种规范经济学。具体来说,福利经济学是在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条件下,研究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与个人福利的关系,特别是市场经济体系的资源配置与福利的关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各种政策问题。 4.什么是帕累托最优?满足帕累托最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解答:第一,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第二,帕累托最优状态要满足三个条件。(1)交换的最优条件:对于任意两个消费者来说,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2)生产的最优条件:对于任意两个生产者来说,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3)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任意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与边际转换率相等。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帕累托最优的三个条件均能得到满足。 5.为什么说交换的最优条件加生产的最优条件不等于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 解答:第一,交换的最优只是说明消费是最有效率的;生产的最优只是说明生产是最有效率的。两者的简单并列只是说明消费和生产分开来看时各自独立地达到了最优,但并不能说明,当将交换和生产综合起来看时,也达到了最优。 第二,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是要将交换和生产这两个方面综合起来,讨论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解读中国宏观经济数据

解读中国宏观经济数据 解读中国宏观经济数据——为什么中国不爆发经济危机? 中国是个怪异的国家。很多海外的学者用西方经济学的眼光来看中国,觉得很不可思议。中国用透支的方式维持经济的快速增长,为什么积累了20多 年仍然没有爆发恶性的通货膨胀进而演化成一场深重的经济危机的呢? 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苦心研究,终于得出了中国为什么不会爆发经济危机的原因。 下面我将通过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统计数据来详细讲解(所有数据都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 让我们先来分析中国GDP的构成。以2003年中国GDP统计数据来看,当年中国GDP总值为117251.9亿元。从产出均衡来计算,GDP应等于投资+消费+政府支出(不包括政府转移性支出与政府债务和利息支出)+对外贸易顺差+库存投资。后两项份额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当如当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为人民币2092亿元)。当年中国全社会投资总额为55566.6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5842.0亿元,政府支出为13751亿元。分别占GDP 比例为47.4%、39.1%、11.8%。而同年美国的GDP构成则投资18%,消费68%,政府支出15%。可见,中国是一个主要依靠投资带动的高速增长的经济体,其 模式与之前亚洲四小龙主要是泰国、韩国等增长模式如出一辙。是典型的亚洲增长模式。 但是,与其他亚洲经济体不同的是,中国的投资来源主要是透支国内储蓄,而泰国、韩国当年的投资来源主要是对外负债。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也是中国能够避免东南亚危机那种模式的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这一点将在下文仔细讲述。 其实GDP的结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中国GDP主体的投资的

当代中国经济作业答案

1、我国国民收入直接由政府来控制的比例最高时高达多少? (6.00分) A.84% B.76% C.54% D.34% 2、以下属于政府取得收入和支出过程中公平和效率的关系问题的是 (6.00分) A.投资问题 B.决策问题 C.分散分配问题 D.国民待遇问题 正确答案: D 3、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要素主要是哪两个? (6.00分) A.制度与技术 B.资本与技术 C.资本与制度 D.劳动和非劳动要素 4、不属于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比如京九铁路)的目标的是 (6.00分) A.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B.形成沿线的经济增长极 C.带动当地投资和就业 D.为铁路部门谋取最大利润 5、以下不属于存量的是: (6.00分) A.固定资产总额 B.国民总储蓄 C.政府待偿债券总额 D.国内生产总值 6、对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划分角度一般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 (6.00分) A.最终用途 B.参与主体 C.分配过程 D.参与分配的要素 正确答案: A 7、以下属于国家所有制的优点是 (6.00分) A.利用内在的经济效应 B.利用外在的经济效应 C.利用外在的市场效应 D.利用内在的市场效应 8、以下哪种情况被称为外部经济 (6.00分) A.社会成本等于私人成本 B.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

C.社会收益等于私人收益 D.社会收益小于私人收益 9、外部经济的效应存在是什么的一个表现? (6.00分) A.宏观调控 B.通货膨胀 C.市场失灵 D.通货紧缩 正确答案: C 10、以下不是国民待遇表现差异四保的是 (6.00分) A.保障的水平与所在单位相联系 B.保城镇不保农村 C.保就业不保失业 D.保流动不保固定 正确答案: D 判断题(40.050000000000004分) 1、在中国,政府控制的国民收入份额总体呈上升趋势 (4.45分) 是否 2、按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要素来划分可以分为劳动要素和非劳动要素 (4.45分) 是否 3、在现有的生产力结构下各种所有制形式都有其适应范围,在其适应范围内是没有局限性和缺点的。 (4.45分) 是否 4、微观收入分配过程中没有公平问题 (4.45分) 是否 5、各所有制形式都有其适应范围 (4.45分) 是否 6、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是从增量资源的分配上进行调整的。 (4.45分) 是否 7、增量资源在政府和非政府部门间的构成比例与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有关,而与其支出结构无关。 (4.45分) 是否 8、在既定的国民收入下,国民收入的支出结构在不同承担主体间发生变动时,会使得增量资源在国民部门间分配的比例发生改变。 (4.45分) 是否 9、收入调节过程中有一些因素存在收入调节的逆向调节(4.45分)

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2018尔雅答案完整版

日常生活中得经济学现象 1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影响人们快乐与否得因素?(A) A、供给得多少 B、价格变动指数 C、待遇得增减 D、时间问题 2 下面哪一项就是关于经济学得错误解释?(C) A、可以作为一种知识体系 B、可以作为一种话语体系 C、可以作为一种哲学体系 D、可以作为一种方法论 3 下列说法中错误得就是(A)。 A、中国得改革前后,人们对财富得理解就是不同得、 B、传统机制下价格得提高会增加供给 C、经济学就是没办法解释一个人得快乐与否 D、70年代中国省里得粮票可视为全国通用型粮票 4 不同群体在不同得发展阶段对同一事情不会有完全不同得理解、(×) 5

人们对自己得福利待遇具有允许其上下波动得心理预期叫做“福利刚性"。(×) 经济学-—经世致用之学 1 下面不属于中国历史上得移民方式得就是(B)。 A、行政性移民 B、军事移民 C、灾害移民 D、商业移民 2 谁提出了“权然后知轻重,学然后知不足”?(A) A、马寅初 B、李家驹 C、屠良章 D、蔡元培 3 导致社会矛盾加剧得(A)之一就是经济增长得预期水平与实际水平之间得差距。 A、自然基础 B、社会基础 C、客观基础 D、主观基础

4 经济学可以在同一模型中同时讨论效率与公平得问题。(×) 5 优良得商业环境有利于吸引劳动力。(√) 构建与谐社会得经济学逻辑 1 下面哪一项就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多得移民方式?(A) A、灾害移民 B、商业移民 C、行政性移民 D、战争移民 2 基本公共品不包括(D)。 A、基本医疗 B、公共卫生 C、基本社会保险 D、大学生就业 3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劳动力与人得再生产?(A) A、智力再生产 B、脑力再生产 C、体力再生产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1.何为GDP?如何理解GDP? 答案要点:GDP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国(或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对于GDP的理解,以下几点要注意: (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为了解决经济中不同产品和服务的 实物量一般不能加总的问题,人们转而研究它们的货币价值,这就意味着,GDP一般是用某种货币单位来表示的。 (2)GDP衡量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间产品和服务价值不计 入GDP。最终产品和服务是指直接出售给最终消费者的那些产品和服务,而中间产品和服务是指由一家企业生产来被另一家企业当作投入品的那些服务和产品。 (3)GDP是一国(或地区)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也就是说,只有那些在指定的国家和地区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才被计算到该国或该地区的GDP中。 (4)GDP衡量的是一定时间内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这意味着GDP属 于流量,而不是存量。 2.说明核算GDP的支出法。 答案要点:支出法核算GDP的基本依据是:对于整个经济体来说,收入必定等于支出。具体说来,该方法将一国经济从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角度划分为了四个部门,即家庭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

和国际部门。对家庭部门而言,其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称为消费支出,用字母C表示;对企业部门而言,其支出称为投资支出,用字母I表示;对政府部门而言,将各级政府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定义为政府购买,用字母G表示;对于国际部门,引入净出口NX来衡量其支出,净出口被定义为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额。将上述四部门支出项目加总,用Y表示GDP,则支出法核算GDP的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为: Y=C+I+G+NX。 3.说明GDP这一指标的缺陷。 答案要点:(1)GDP并不能反映经济中的收入分配状况。GDP 高低或人均GDP高低并不能说明一个经济体中的收入分配状况是否理想或良好。 (2)由于GDP只涉及与市场活动有关的那些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因此它忽略了家庭劳动和地下经济因素。 (3)GDP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方式付出的代价。 (4)GDP不能反映人们的生活质量。 4.何为通货膨胀?怎样描述它? 答案要点:通货膨胀是指一个经济体在一定时期内价格水平持续地上升的情况。通货膨胀的程度是用通货膨胀率来反映的,通货膨胀率被定义为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如果以

当代中国经济-课后练习尔雅

应该是对的,有自己整理修改 增量资源的相关概念已完成 1 对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划分角度一般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 ?A、最终用途 ?B、参与主体 ?C、分配过程 ?D、参与分配的要素 我的答案:A 2 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要素主要是哪两个? ?A、制度与技术 ?B、资本与技术 ?C、资本与制度 ?D、劳动和非劳动要素 我的答案:D 3 我国国民收入直接由政府来控制的比例最高时高达多少??A、.84 ?B、.76 ?C、.54 ?D、.34 我的答案:A 4 以下属于国家所有制的优点是 ?A、利用内在的经济效应 ?B、利用外在的经济效应 ?C、利用外在的市场效应

?D、利用内在的市场效应 我的答案:B 5 外部经济的效应存在是什么的一个表现? ?A、宏观调控 ?B、通货膨胀 ?C、市场失灵 ?D、通货紧缩 我的答案:C 6 一种经济活动对其他经济活动产生的有利影响称之为? ?A、内部效应 ?B、边际效应 ?C、相关效应 ?D、外部效应 我的答案:D 7 不属于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比如京九铁路)的目标的是?A、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B、形成沿线的经济增长极 ?C、带动当地投资和就业 ?D、为铁路部门谋取最大利润 我的答案:D 8 最优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标准是什么 ?A、国民收入最大化 ?B、政府收入最大化 ?C、企业收入最大化 ?D、个人收入最大化 我的答案:A 9

从参与主体的角度划分,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不包括国民收入在哪个部门的分配比例? ?A、政府 ?B、家庭 ?C、社会团体 ?D、企业 我的答案:C 10 在既定的国民收入下,国民收入的支出结构在不同承担主体间发生变动时,会使得增量资源在国民部门间分配的比例发生改变。 我的答案:√ 11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是从增量资源的分配上进行调整的。 我的答案:√ 12 增量资源在政府和非政府部门间的构成比例与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有关,而与其支出结构无关。 我的答案:× 13 各所有制形式都有其适应范围 我的答案:√ 14 在中国,政府控制的国民收入份额总体呈上升趋势 我的答案:× 15 按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要素来划分可以分为劳动要素和非劳动要素

2017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考试答案满分尔雅

得分:99.3 已完成 一.单选题(100题,75.0分) 1、社会转型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引发因素很多,其中更多的来源于()。 A.经济社会结构变动中制度的改变 B.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之间的冲突 C.经济社会结构变动中观念的差异 D.现代社会各阶层间的矛盾 0.7 分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2、基本民生问题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公共服务 B.基本公共设施 C.居民奢侈品消费 D.基本消费品 0.7 分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3、关于“产品市场”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低层次市场 B.进入市场的关卡很低 C.无购买力的需求 D.商品经济运行的载体或现实表现 0.7 分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4、关于权利有效界定的重要性,不正确的是()。 A.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 B.有助于改善人和物的关系 C.对组织财产的安全至关重要 D.能够促使产品的改进 0.7 分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5、自由是一种权利与权利之间的()关系。 A.利用 B.交换 C.转嫁 D.契约 0.7 分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6、经济学上定义一个国家是不是市场经济国际,取决于()。 A.两层次市场

C.配置的差异 D.以上均是 0.7 分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70年代中国省里的粮票可视为全国通用型粮票 B.传统机制下价格的提高会增加供给 C.经济学是没办法解释一个人的快乐与否 D.中国的改革前后,人们对财富的理解是不同的。 0.7 分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8、劳动力具有多样的流动性,其中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 A.心的流动 B.身体的流动 C.地域流动 D.职业流动 0.7 分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9、用经济学解读中国的维度不包括()。 A.总量 B.结构 C.制度 D.宏观行为 0.0 分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C 10、“欧洲中世纪城堡是被价值规律所摧毁”出自()。 A.恩格斯 B.马克思 C.亚当·斯密 D.威廉·佩蒂 0.7 分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11、中国第一部企业破产法试行于()年。 A.1990 B.1988 C.1987 D.1986 0.7 分

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50-5P,供给函数为Q s=-10+5p。 求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60-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5+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利用(1)(2)(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利用(1)(2)(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答:(1)将需求函数 d Q = 50-5P和供给函数 s Q =-10+5P代入均衡条件 d Q = s Q ,有: 50- 5P= -10+5P 得: Pe=6 以均衡价格Pe =6代入需求函数 d Q =50-5p ,得: Qe=50-5 20 6= ? 或者,以均衡价格 Pe =6 代入供给函数 s Q =-10+5P ,得: Qe=-10+5 20 6= ?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 =6 , Qe=20 ...如图1-1所示. (2) 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 数 d Q =60-5p和原供给函数 s Q =-10+5P, 代入均衡条件 d Q = s Q ,有: 60-5P=-10=5P 得 7 = Pe 以均衡价格 7 = Pe代入d Q =60-5p ,得 Qe=60-5 25 7= ? 或者,以均衡价格 7 = Pe代入s Q=-10+5P, 得 Qe=-10+5 25 7= ?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 7 = e P , 25 = Qe (3) 将原需求函数 d Q =50-5p 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 供给函数Q s=-5+5p ,代入均衡条件 d Q = s Q ,有: 50-5P=-5+5P 得 5.5 = e P Q Q d Pe - Qd

当代中国经济课后答案

1 不属于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比如京九铁路)的目标的是 A、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B、形成沿线的经济增长极 C、带动当地投资和就业 D、为铁路部门谋取最大利润 正确答案:D 2 最优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标准是什么 A、国民收入最大化 B、政府收入最大化 C、企业收入最大化 D、个人收入最大化 正确答案:A 3 从参与主体的角度划分,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不包括国民收入在哪个部门的分配比例? A、政府 B、家庭 C、社会团体 D、企业

正确答案:C 4 对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划分角度一般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 A、最终用途 B、参与主体 C、分配过程 D、参与分配的要素 正确答案:A 5 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要素主要是哪两个? A、制度与技术 B、资本与技术 C、资本与制度 D、劳动和非劳动要素 正确答案:D 6 我国国民收入直接由政府来控制的比例最高时高达多少? A、.84 B、.76 C、.54 D、.34 正确答案:A

7 以下属于国家所有制的优点是 A、利用内在的经济效应 B、利用外在的经济效应 C、利用外在的市场效应 D、利用内在的市场效应 正确答案:B 8 外部经济的效应存在是什么的一个表现? A、宏观调控 B、通货膨胀 C、市场失灵 D、通货紧缩 正确答案:C 9 一种经济活动对其他经济活动产生的有利影响称之为? A、内部效应 B、边际效应 C、相关效应 D、外部效应 正确答案:D 10

在既定的国民收入下,国民收入的支出结构在不同承担主体间发生变动时,会使得增量资源在国民部门间分配的比例发生改变。 正确答案:√ 11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是从增量资源的分配上进行调整的。 正确答案:√ 12 增量资源在政府和非政府部门间的构成比例与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有关,而与其支出结构无关。 正确答案:× 13 各所有制形式都有其适应范围 正确答案:√ 14 在中国,政府控制的国民收入份额总体呈上升趋势 正确答案:× 15 按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要素来划分可以分为劳动要素和非劳动要素 正确答案:√ 16 在现有的生产力结构下各种所有制形式都有其适应范围,在其适应范围内是没有局限性和缺点的。

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这是我在网上找的,大多数题目都有,朋友们可以参考一下!有一点不确定的是G—L指数,大家再上网查看看,是乘100还是乘1?希望可以给你们帮助,预祝大家顺利通过!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如果生产棉花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2吨,B国也是2吨;要是生产大米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10吨,B国则是16吨。画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 思路:B国由于每人能生产16吨大米,而A国每人仅生产10吨大米,所以B国具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 从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看出A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为0.2,而B国为0.125,所以B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或相对成本低于A国,B国生产大米具有比较优势。 1.下表列出了加拿大和中国生产1单位计算机和1单位小麦所需的劳动时间。 假定生产计算机和小麦都只用劳动,加拿大的总劳动为600小时,中国总劳动为800小时。 (1)计算不发生贸易时各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 (2)哪个国家具有生产计算机的比较优势?哪个国家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 (3)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2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位的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中国可以从每单位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4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和中国分别可以从进口每单位的货物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 (4)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各国应生产什么产品,数量是多少?整个世界的福利水平是提高还是降低了?试用图分析。(以效用水平来衡量福利水平)思路: (1)中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为100/4=25,加拿大为60/3=20

从供给侧改革视角解读中国经济新常态

论文题目:从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解读供给侧改革 摘要 准确认识宏观经济的新走势,主动适应并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是站在新发展阶段起点上的中国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本文围绕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对供给侧改革的词源、提出背景和含义、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提出及其特征、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供给体系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力图对新常态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途径。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供给侧改革结构性改革 经济“新常态”是经济发展从一种状态转向了另一种状态,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4 年5 月考察河南时首次使用“新常态”这一概念。经济发展关系国家发展的命脉,2015年中央提出了一个新的名词----供给侧改革,“十三五”规划建议也明确提出,要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这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而提出的一项伟大的结构性改革。 1 供给侧改革的内涵 1.1 “供给侧”词源分析 两个多世纪以来,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对“供给侧”的研究和应用起起伏伏,但从未淡出经济学人的视野。“供给侧”经济学派(supply-side economics)的开端,可认为是19世纪初“萨伊定律”的提出和发展,而随着“后来居上”的凯恩斯革命,凯恩斯主义对其进行了几近全盘的否定;20 世纪 70 年代,“供给学派”重新兴起,构成历史上在“供给侧”的第一次复辟,且明显带有“螺旋式上升”的新特点,并紧接着又继续湮没于“凯恩斯主义复辟”的浪潮中;直至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海啸,“供给侧”学派才又重新以“供给管理”这一带有继续“螺旋式上升”新特点的形式,重新回归至举足轻重之位。 2.2 供给侧改革的提出背景及含义 2015年11月10号,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供给侧改革”,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

当代中国经济-课后练习1.21-1.30

当代中国经济-课后练习1.21-1.30

收入的逆向调节和收入分配政策已完成 1 关于收入分配调节和生产条件分配的关系 ?A、互不相干 ?B、收入分配是生产条件分配的原因 ?C、生产条件分配是收入分配的原因 ?D、完全等同 我的答案:C 2 “五色”收入中“蓝色”收入代表着什么? ?A、贩毒 ?B、权利 ?C、黑社会 ?D、走私 我的答案:D 3 在公共产品和社会保障中国民待遇的差异包括许多方面,关于这些方面的描述中不准确的是??A、保共有不保私有 ?B、保就业不保失业 ?C、保固定不保流动 ?D、保农村不保城镇

我的答案:D 4 高利率的弊端是、 ?A、企业高风险 ?B、借款人质量水平下降 ?C、拖欠款债务增多 ?D、银行资金质量下降 我的答案:A 5 收入的调节过程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逆向调节的现象,这些因素不包括? ?A、税制的不统一 ?B、权利过于分散 ?C、国民待遇的差异 ?D、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 我的答案:B 6 社会上存在的灰色收入现象体现的是收入分配过程中的什么问题? ?A、权力过于集中 ?B、差别化的国民待遇 ?C、分配制度不规范

我的答案:C 7 我国的税制不统一在收入分配过程中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A、个人所得税不统一,企业所得税不统一 ?B、内外所得税的不统一,城乡所得税的不统一 ?C、地区税制不统一,个人所得税不统一 ?D、内外所得税不统一,企业个人所得税不统一 我的答案:B 8 在享有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异我们归结为什么? ?A、身份差异 ?B、等级差异 ?C、国民待遇差异 ?D、地区差异 我的答案:C 9 社会保障的覆盖的群体应是 ?A、城市居民 ?B、所有公民 ?C、公职人员

《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习题答案.

《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习题答案 1.中国改革前的粮票分为几种层次的粮票?3.0 2.单位越小表示物品就越充足。× 3.经济学关注的任何变量都是相对量 4.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供应减少会导致物价上涨。× 5.计量单位越小越表示物品的短缺。√ 6.经济学就是经世致用之学。√ 7.中国历史上有哪三种移民方式?灾害移民,商业移民,行政性移民 8.经济学从财富的积累角度考虑更多考虑的是什么?效率 9.经济学上是资本追逐劳动,而不是劳动追逐资本。× 10.黄河入海口改道是什么时候发生的自然灾害?咸丰元年 11.中国95%的人在黑河和哪个地方连线的右面?腾冲 12.学然后知不足,权然后知轻重是谁的名言?马寅初 13.单嗣继承制在哪个时代流行过?唐代 14.下列不属于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形式的是:国际移民 15.社会主义国家首先要实现的是公平,其次才是效率。× 16.单嗣继承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17.怎么才能做到既发展资源又优化配置?机制的优化设计 18.人们有不断提高的消费结构是因为什么?购买力提升,配额消失,偏好和选择起了作用 19.中国第一组动车出现在:2007年 20.体制转型强调的是:制度转型 21.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生产工具 22.汉代生产的标志是什么?纺车 23.多样性的需求拉动了多样性的供给。√ 24.中国第一次社会转型发生在什么时候?1919-1949年 25.威廉佩蒂认为,财富之母是:土地 26.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生产关系 27.中美关系实质性解冻是在什么时候?1972年 28.造成北洋水师失败的根本性原因是什么?制度 29.中国的科举制是在什么时候结束的?1905年 30.洋务运动企图改变()来改变中国的落后地位。技术 31.中国社会的第一次转型开始于:1919年 32.第一次国有化运动是在什么时候?1945年 33.攀枝花是一个先有厂后有市的地方。√ 34.下列属于孙中山民国政府承载的使命的是:以上都有 35.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 36.五四运动兴起是在:上海 37.1966年文化大革命最初打到的吴晗等三人是因为什么?文化价值观的分歧 38.第二次转型和第一次转型的差别在于什么?集体主义 39.1949年到1978年的社会转型的价值取向是:社会集体主义 40.中国各民主党派的地位是:参政党 41.资源配置的国家托拉斯主义是社会集体主义的一大败笔。√ 42.1978年改革之初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下降是因为什么的发展不会在短时间内出现显著增长?制造业

解读中国经济读书笔记

《解读中国经济》读书笔记 《解读中国经济》这本书是由着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所着,该书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和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以及世界环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从别人对该书的评价中都说这本书通俗易懂,可是对我来说仍觉得有些难以理解,文章只是我浅拙的观点。 这本书以李约瑟之谜、东亚奇迹、农村和城市、国有企业改革、休克疗法等方面来讲述自生能力理论,比较优势战略和要素理论。 在李约瑟之谜这个问题上,林毅夫先生提出了新颖的观点,他从科举制的角度探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儒家思想主要是对道德,行为,思想方面的深度探究,而科举制从汉代开始就成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主流思想,对几千年中国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这种感性认识对于西方那种崇尚理性认识有较大的差别,中国人讲求思想上的追求,注重内心的修养,崇尚以形养神,而西方一直是以科学,自由为理想,这一点就与各自的地理位置、文化历史等有关。那么以实验和数字为主的科学就无法再中国古代有较大的发展。由此,便可解释为什么中国古代科技成果能那么辉煌但是却无法有近代科学的出现。同时,度过中国近代史的都知道在明清时期中国的科举制更是成为统治者的统治工具,八股取士扼杀了人性,也抑制了近代科学的发展。那么这也是中国近代的衰落的原因之一。因为经济的落后,中国的大门被外国侵略者的大炮炸开,由此无数的不平等的条约,领土被瓜分,主权遭到破坏,往日的泱泱大国已变成侵略者眼中的大肥羊,等着仍人宰割。在那个时候,中国GDP已由世界的30%降至5%,在此由盛转衰。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爱

国志士为华夏名族的伟大复兴为之奋斗一生。国富民强也是在社会主义革命中提出的,经济才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途径。 在这本书中,林毅夫先生认为经济的发展由要素,制度、产业结构和技术所决定,在经济学中,主要的要素有资金、土地和劳动力,要素产品呈现供给的刚性,产业结构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结构而非可以大幅度增加效能,制度也具有刚性,具有消极被动性,大多时候只能根据变化的现实,被动改变以适应现实,所以技术才是最关键。当代国家的发展,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科技占主导位置,各个国家都在努力提升自身的科技水平,竞争也成为科技的竞争,日本提出了科技立国的口号,由此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东亚奇迹中的国家也是很好的发展科技才能实现质的飞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这几个东亚经济体,被称为“东亚奇迹”,经济的高速发展着实令世界惊叹。但是,这些国家的成功是否是发展中国家所应遵循的可行替代路径,我想,各个国情不同,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味遵循前路,没有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没有创新,相信是很难有出路的。正如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学习苏联,我们只是一味地照搬照抄和错误的评估,最终导致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等一系列后果。但与此同时,中国也有一个不同的发展战略。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起点很低,为了能快速且一步到位地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实现强国、自立的目标,中国的领导人选择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目标的发展战略,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传统经济体制形成的逻辑起点。这种赶超战略是值得肯定的,它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超额完成,奠定了重工业发展的基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