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法总论

刑法总论

刑法总论
刑法总论

第一章刑法概说

第一节刑法的概念与属性(重点)

一、刑法概念

形式定义(教材称“内涵解释”定义):规定什么是犯罪和给予何种刑罚处罚的法律就是刑法。“刑法”的混合定义或称实质定义: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维护本阶级的利益、统治秩序,以国家名义颁布的关于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其如何处罚的法律。

二、刑法与相关概念关系

1、刑法与犯罪法,在我国是同义词,只是使用侧重点不同。在外国近年来因无犯罪也有刑罚、有犯罪不一定有刑罚,故二者有区别。

2、刑法与刑事法律

刑法有广义与狭义

刑事法律一般指除上述刑事实体法内容外,还包括刑事诉讼法、监狱法等刑事程序法、组织法。有时与刑法同义。

三、刑法的分类

(一)从涵盖内容上划分为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

1、广义刑法:在我国有刑法典、刑法修正案、单行刑法(近年已不采)、附属刑法(有的称非刑事法律中的刑法规范)、刑法立法解释。(司法解释理论上不是刑法,但实践中司法解释起了刑法作用)

刑法典:全面、系统地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通说包括了刑法修正案,教材认为修正案属单行刑法。

单行刑法:指独立于刑法典条文之外,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常是常委会)对刑法某方面作出的修改或补充规定,或只针对某方面规定什么是犯罪和给予何种刑罚处罚的法律。一般称决定、规定、补充规定、条例等。

刑法修正案:在刑法典条文基础上对刑法作增删、修改。

单行刑法与刑法修正案的区别:前者是在刑法典原条文之外另起条文,后者只在刑法原条款之后增加条款或对原条款删减、对条款内容修改。

附属刑法:即在非刑法的法律中规定的涉及犯罪和刑罚内容的条款。

附属刑法载体是非刑法法律,其条款内容也是规定犯罪与刑事责任,目的是保障其载体法律或该法律某条款的执行。我国的附属刑法只有:“违反本法××条规定,或违反本法之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认为真正的附属刑法要规定自己独立的罪状与法定刑,则我国无附属刑法。

法制不健全时刑法还可表现为党中央、国务院文件。

狭义刑法只指刑法典。

(二)从适用范围上划分可以分为普通刑法与特别刑法

后者是指为了适应某种特殊情况的需要而制定的独立于刑法典且效力仅适用于特别人、特别时、特别地、特别事项的刑法。特别刑法优先适用,如一行为同时触犯数个特别刑法,则后法优先适用。

(三)从立法体例上划分可以分为形式刑法与实质刑法(又称之为单一刑法与附属刑法)。(四)从刑法的规定是否涉及国际关系可以分为国内刑法与国际刑法。

四、刑法的性质

(一)刑法的政治属性:即阶级属性,我国刑法理论通说认为是体现了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利益、意志,为维护本阶级的利益、统治秩序服务。

(二)刑法的法律属性(特征,重点)

1、从刑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看,刑法是基本法、是子法、是公法、是实体法。

2、刑法与其他法的区别(特征)

(1)规定内容不同,刑法规定犯罪与刑事责任,其他法规定何主体享有何权利、违法及后果。

(2)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比其他基本法都广泛,其他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刑法均调整。有人认为刑法调整犯罪人与国家关系。

(3)保护手段的终极性。刑法调整的对象一般是经其他法调整后形成的法律关系,是第二次调整,故刑法是其他法的保障法,附属刑法此特征表现得更强烈。要入罪必须是迫不得已动用刑罚,如无需动用刑罚就可遏制或用刑罚制裁无效也不能入罪。

(4)刑法的制裁手段(刑罚)比其他法律制裁更严厉。

(5)违法者法律责任承担一般不能私了,即责任实现的强制性。

一般认为刑法区别于其他法是其调整手段特点:违法的法律后果是刑罚。刑法立法和其他部门法的立法并不绝对都是同步的。

个别行为其性质决定其社会危害性极大,直接纳入刑法调整,无相关先行政、民事制裁,严重者再刑事制裁的规定。

故刑法也不是绝对的第二次调整。

第二节我国刑法的创制和发展

一、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刑法

1、从中国进入阶级社会的夏朝开始,就产生了刑法,从夏至清末的1910年以前,中国是诸法合体、民刑不分、以刑为主。在定罪、量刑上因行为人主体身份不同而不同,刑罚的特点是残酷、多死刑和肉刑。

2、1910年,《大清新刑律》颁布,结束了诸法合体,产生了现代独立的刑法典。

二、建国以后刑法的创制与发展

1、1979以前我国无刑法典,只有几个单行刑法条例和大量的中共中央或国务院的文件起刑法作用。

2、1979年我国制定并颁布了建国后的第一部刑法典,该法典于1980年1月1日实施,此后不久,因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变革很大,为适应打击犯罪的需要,全国人大常委陆续通过并颁布了23个单行刑法和104部其他法律中附设刑事条款(附属刑法规范)。

3、1997年3月颁布了修改后的新刑法

(1997年10月1日生效),一直沿用至今。从1999年开始至今,全国人大颁布了8个刑法修正案,一个决定,9个立法解释。这些修正或补充大多是关于经济犯罪的。

最高司法机关的刑事司法解释有数百个。

第三节刑法制定的根据、任务

一、我国刑法的根据

1、我国刑法的价值根据(或刑法机能、功能):惩罚犯罪、维护秩序(法益保护);保障人权、限制滥用刑罚权(权利保障)。

保障人权既有保护被害人、社会,也有保护未犯罪人不受刑事追究,更主要是保护已犯罪人不受法外制裁或受与其刑事责任不相适应的过重制裁(是犯罪人的大宪章)。

刑法的法益保护机能与权利保障机能均不能偏废,二者矛盾时后者优先。

法条用保护“人民”不妥。

2、刑法的法律根据是宪法。

刑法立法不能违宪,适用刑法、行刑中适用刑法、解释刑法等均不能违宪。

3、刑法的实践根据是我国与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和我国具体国情。

二、我国刑法的任务(见刑法典第2条)教材P15

(一)保卫国家安全、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二)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三)保障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

(四)维护社会各方面的管理秩序。

第四节刑法的体系和解释

一、刑法的体系

从广义刑法而言,刑法的体系指的是各种刑法的组成与结构。

从狭义的刑法而言,刑法的体系是指刑法典的组成和结构。

(一)我国现行刑法典的篇章结构

我国现行刑法典的篇章结构指刑法的篇章的构成。分为编(总则、分则两编)、章、节三种

结构形式,现行刑法典在两编最后还有附则。

(二)我国现行刑法典的条文结构

1、一般结构

刑法条文的形式结构是由条、款、项三种形式所构成。条、款、项含义。如项下还分则为目,现行刑法典无目。

2、特殊结构

款的内容结构是由一般结构(即段)和特殊结构(即但书)两个部分组成的。一款内只要有句号或分号就为一段,款内的“但是”后面内容为但书。

二、刑法的解释(重点)

(一)指各种解释主体对刑法含义的阐明。

(二)解释的必要性和特殊性、目的

1 必要性:一是刑法语言高度概括性需要解释,二是语言的多义性要求解释,三是社会不断变化、发展和刑法又具有稳定性需要解释(如虚拟财产是否为刑法规定的财产、电子邮箱邮件是否为信件)。

2 刑法解释的特殊性:刑罚严历性决定了刑法的解释应比其他部门法严格。但严格主要是解释的主体、解释通过的程序上严格,不能理解为严格遵循刑法的字面含义。

解释目的要符合刑法功能、弥补刑法不足。

(三)刑法解释的原则

原则:

1、合法性原则。解释主体、内容、程序合法。

2、科学性原则。要客观、全面、明确、具体、准确。

3、合理性原则。合乎法理、人伦常理和社会发展需要。

(四)刑法解释的类型

1、从解释的效力分类,将刑法的解释分为有权解释(也称法定解释、正式解释和有效解释)和学理解释(也称非正式解释,无权解释或无效解释)。其中有权解释又可以分为立法解释与司法解释。

有权解释主体依法有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1)有权解释:

1)立法解释,即指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对刑法所作的解释。

包括:一是在刑法中用条文对有关刑法术语所作的解释。二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在法律起草说明中所作的解释(有人认为不属于)。三、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解释,现全国人大法工委的解释实践中也执行。

2)司法解释,即由最高法、最高检对刑法所作的解释。

实践中公安部或政法委、司法部也在解释。省一级司法机关甚至地市级司法机关也在解释,

只要在上级司法机关授权之内且不违反法律,不能否认其效力。办案人员也在解释,只对所办案有效。

(2)学理解释,除上述有效解释以外主体作的解释。

2、从解释的方法分类,教材认为可以分为文理解释、历史解释、目的解释与论理解释。

其中论理解释又可分为扩张解释、限制解释、当然解释、反对解释和补正解释。

我更赞成通说认为分为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历史解释和目的解释属于论理解释。

2、从解释的方法分:

通说的划分有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

文理解释:从刑法的字义、词义和语法规则来解释,不超过字面含义,既不扩大也不缩小。此是主观主义解释论坚持的立场,为形式的罪刑法定原则所坚持。

论理解释:从立法精神、立法目的、刑法与其他法的关系、刑法各部份协调连系等进行解释,可以超过字面含义,可以扩大也可缩小。是客观主义解释论的立场,为坚持实质罪刑法定原则者所主张。应先进行文理解释,如结论违情背理,则可进行论理解释。

掌握扩大解释、缩小解释、当然解释、类推解释、历史解释含义。

通说认为各种解释均不能进行不利于被告的类推解释,可作有利于被告的类推解释。

扩大解释扩大的行为与未扩大的行为社会危害程度要相当。

3、扩大解释与对被告人不利的类推解释的区别:

(1)前者未超出词语的可以包括的含义,后者已超出;

(2)从是否是立法者本意看,前者一般未超出立法本意,后者是解释者自己的主张;(3)从解释者的认识看,前者解释者认识也是未超出立法本义,后者解释者也认识到超出了立法本意;

(4)前者未超出该用语所包含的范围,只是处于外层模糊带,为民众所认同;而后者超出该用语所能容纳的范围,不为民众所认同。

刑法学体系分总论、分论(也称各论)。总论分刑法学概论(1——3章)、犯罪论(4——13章)、刑罚论(15——19章),学习重点是犯罪论。

该章对本科生为非重点章,但当中必需掌握的内容是:刑法的概念、刑法与其他法的区别、我国广义刑法、狭义刑法含义。刑法的法定(有权)解释、学理解释,文理解释、论理解释。论理解释中的扩大、限制(缩小)、类推解释、当然解释的含义,能辩别属哪种解释。

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概述

一、刑法基本原则含义:指贯穿于全部刑法规范,具有指导立法、司法、体现刑事法制基本精神的准则。

二、现行刑法基本原则:刑法典规定了罪刑法定、适用刑法人人平等、罪刑相适应原则,但学术上认为除此外还应有主客观相统一,罪责自负、不株连无辜,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等。

三、规定基本原则意义

第二节罪刑法定原则(重点)

一、含义,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我国规定多了“法律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

二、该原则的渊源、历史发展

通说认为在君主专制、人治的政治制度下不可能实行此原则。该原则是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特权和司法擅断的斗争中提出的,在民主制下讲法治才可能实行此原则。

其理论基础(指导思想)是民主主义和尊重人权。

法国1810年刑法典第一次写进了此原则。此后大多数国家纷纷效仿,在当今世界,各国刑法基本上都规定了此原则。

在我国,该原则最早规定在刑法中是清末的《大清新刑律》,国民党刑法也有类似规定。

建国后至1980年以前未实行此原则,1979年刑法典未明文规定此原则,但立法、司法实践基本实行了此原则,1997年刑法典明确规定了此原则。

三、该原则的基本蕴含:

早期实行绝对(也称形式的罪刑法定)的罪刑法定原则是:

1.排斥习惯法,

2.禁止法溯及既往,

3.禁止类推和扩张解释,

4.禁止不定期刑,

5.刑法的规定要明确具体。

但现代各国均认识到,不能将该原则绝对化。以上只是形式意义上的罪刑法定,实质意义上的罪刑法定原则还应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禁止不人道和不均衡的刑罚。解释刑法时要维护多数人利益和保障人权(公平正义)。

故现通行观点和各国刑法是采取相对的罪刑法定原则(也称形式和实质相结合),即吸收习惯法的合理因素、不禁止轻法溯及既往,不禁止适应社会需要或合刑法目的的扩大或缩小解释刑法,不禁止合刑法目的对被告人有利的类推解释。

但禁止重法溯及既往、禁止对被告不利的类推解释、禁止绝对不定期刑,禁止刑法规定“无规范构成要件要素”的犯罪。

四、我国刑法罪刑法定原则的立法体现

1997年刑法比1979年刑法不同之处:97刑法

1.明文规定此原则

2.取消类推制

3.取消几个口袋罪名将其分解

4.取消绝对不确定法定刑(减少无数额罚金、改变诬告陷害罪不设法定刑)

5.犯罪构成要件更明确具体。

五、如何正确理解适用

1、行为社会危害性再大,只要刑法无明文规定

是犯罪行为,且作扩张、当然、目的解释等也无法入罪时不能定罪。(即绝不能突破形式罪刑法定入罪)

2、如此法为恶法或规定得不科学的法,或入罪会违情悖理,按罪刑法定原则的实质要求不应入罪,可突破刑法规定出罪;或按实质合理原则作缩小或扩大解释等将不科学的法解释成合理的法。

3、解释刑法用语含义应符合常情、常识、常理,有利于维护社会绝大多数成员利益。

4、在最高法、检院、高院无相应的扩大或缩小解释时,一级司法机关要按扩大或缩少解释定处,则要有比一般案更严格的程序。

5、司法人员个人或合议庭无权进行扩大、缩小解释(也有人认为可以)

6、无立法权机关无权作不利于被告的类推解释,作有利被告类推解释必须合刑法目的。

7、刑法立法不能立恶法、违反宪法之刑法

第三节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一、该原则的历史发展

1、刑法面前人人平等是人们追求的理想,但在奴隶、封建社会,因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原因不可能产生和实行此原则,刑法是维护公开的不平等。在资本主义社会,因其生产方式特点,决定政治上要求民主、平等,在刑法中均规定了此原则。

2、我国在57年反右以后改革开放前对此原则是批判,79年刑法未规定此原则,97年刑法第4条明确规定了此原则。

二、该原则的基本内涵

1、含义:任何人不论其家庭出身、社会地位、职业、财产状况、政治面貌、才能业绩、文化程度、民族如何,犯了罪都应一样的追究刑事责任、一样的量刑和行刑,不允许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2、实行此原则要求:(1)定罪上一律平等(2)量刑上一律平等(3)行刑上一律平等。从应然层面还应在立法上对一样危害社会的行为应平等入罪或规定一样的法定刑。

三、立法体现

四、不能机械地理解此原则。

反对的是在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权,但在量刑时考虑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大小(指犯罪人再次犯罪可能性大小)、在行刑时因犯罪人原身份不同在专门监狱服刑,或因科研等特殊需要对其监外执行,因外交斗争需要在定罪量刑上妥协等不能视为不平等。

第四节罪刑相适应原则

一、该原则历史发展

该原则是公平公正思想在刑法中的表现,等级制森严的奴隶、封建社会,不可能实行此原则。资本主义社会自由竞争、等价交换的经济制必然要求在刑法中实行此原则。

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在其刑法中确立了此原则。我国79年刑法未明确规定此原则,但在罪刑关系设置上基本上以该原则为指导。97年刑法明确规定了此原则。

二、该原则的基本内涵

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罚当其罪,刑罚的轻重与其承担的刑事责任大小相适应。从我国刑法第5条规定看,是罪责刑相适应。

罪刑相适应包括立法上的罪、刑关系相适应、量刑、行刑时的罪刑相适应。

“罪”的含义:指犯罪人犯罪行为四方面要件所体现的社会危害程度。

刑事责任的含义:指犯罪人犯罪的轻重和犯罪前、犯罪中、犯罪后的表现、犯罪人个体心理、生理、思想品德等因素所体现的人身危险性(再次犯罪可能性)大小。

刑罚轻重主要是犯罪轻重所决定,与行为人人身危险性大小相适应只对刑罚起修正作用。

三、司法适用

1.坚持适用刑法人人平等

2.反对重定罪、轻量刑

3.罪刑相适应的相对性(时间、地域、作案对象不同、社会治安形势不同刑罚量会有不同,执行刑罚时根据其好表现进行减刑、假释等)

该章必须掌握的重点问题是: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和理论上认为的基本原则有哪些,三大基本原则的含义、如何正确理解适用。特别是罪刑法定原则的正确含义。

第三章刑法的效力范围

第一节刑法的空间效力

刑法的效力范围概念:刑法在何地域、对何人、何时间有效力。

一、刑法空间效力的概念:刑法在什么地域内对什么人适用。

二、刑法的空间效力的学说

1.属地原则

2.属人原则,属人属地管辖是国家主权的体现

3.保护原则,一国有保护本国国家和国民的权利和义务所决定

4.普遍原则(世界原则)反映了国际刑事司法合作

5.结合原则(折衷原则),我国所采是属地原则为基础,兼采其他几个原则)

注:2、3、4是解决刑法的域外效力。

三、我国刑法的属地管辖权

1凡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我国刑法。

“在我国领域内”的理解:包括我国的领陆、领水、领空。领陆、领水的底土也属于我国,领空不包括外层空间。外国船舶在我国享有无害通过权,经我国同意航行在我国领水的船舶上、领空航空器上的犯罪我国一般不管。

在我国船舶或航空器中发生的犯罪适用我国刑法,此规定的理论根据是属地原则(浮动领土或移动领土)还是专属管辖有争议(通说是属地)。我国船舶或航空器采旗国主义。

确定船舶或航空器国籍标准:在何国登记,合法悬挂何国国旗

故糯康手下人因上了我国船舶杀人属在我国领域内犯罪。

国际火车、汽车上发生的犯罪从理论上适用犯罪时交通工具运行地国刑法,但按2012年最高法司法解释,按照我国与相关国家签订的有关管辖协定确定管辖,没有协定的,由犯罪发生后该列车最初停靠的中国车站所在地或者目的地的铁路运输法院管辖。

“在我国领域内犯罪”指犯罪的行为或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我国领域内。

“行为”包括预备行为、实行行为,复合行为中任一行为。共犯中一人行为发生在我国领域内,对所有共犯均可适用我国刑法(有人认为教唆犯除外)。还包括企图在我国领域内实施犯罪的。

“结果地”可是已经发生的结果地也可是犯罪人希望或放任发生的结果地。

2、以下情况不适用(指司法机关追究)我国刑法(“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的含义):(1)在我国领域内犯罪,但其是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

(2)在香港、澳门、台湾的刑事追究。(当全国人大常委宣布其进入战争或紧急状态除外)(3)民族自治地方所制定的变通或补充的规定。

(4)新法的规定。

以上(1)(2)不适用我国刑法是指不适用广义的刑法。第(3)(4)“不适用我国刑法”是指不适用刑法典。

四、我国刑法的属人管辖权(解决中国人在外国犯罪)

(1)我国普通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时要适用我国刑法,但按刑法规定的法定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追究。

(2)我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我国领域外犯刑法规定之罪的,均应适用我国刑法。

以上一般不包括港、澳、台本地的居民,他们在外国犯罪一般适用港、澳、台刑法或犯罪地刑法。个别也按大陆刑法追究了的。

港澳台不属在我国领域外,大陆人员在港、澳、台犯罪只要在大陆审判也应适用大陆刑法。港、澳、台人在外国犯罪要适用大陆刑法,是三重犯罪原则(按行为地、港、澳、台和我国大陆刑法规定均构成犯罪)。

五、我国刑法的保护管辖权

外国人在外国犯罪要适用我国刑法的条件是:

(1)侵犯了我国国家或公民利益,且依我国刑法已构成犯罪

(2)依照我国刑法,此种犯罪的法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

(3)按行为地的刑法也构成了犯罪。即理论上常说的双重犯罪原则。

糯康案件,糯康本人系指挥杀人,杀人地点不在我国,但实行犯是在我国船上杀死中国人,按属地原则、保护原则均可对糯康适用我国刑法。

上述规定漏洞:当外国人在公海的无国籍船舶或航空器上针对我国公民或国家犯罪我国刑法不能适用。

六、我国刑法的普遍管辖权(刑法第9条)

根据此原则适用我国刑法的条件是:

(1)是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犯罪(我国加入的有灭种、劫持航空器、海盗、反和平、战争、反人道、非法使用武器、毒品、恐怖活动犯罪。)

只要是两个以上国家签署的条约均属于国际条约。

(2)我国缔结或参加时未对之宣布保留的。

(3)发生在我国领域之外,且不是我国公民所犯或针对我国国家或我国公民的犯罪。

对符合普遍管辖原则犯罪人我国必须立即逮捕,然后或起诉或审判。

第二节刑法的时间效力

刑法的时间效力是指刑法何时生效、何时失效、以及对生效以前实施的犯罪是否适用(溯及力)。

一、刑法的生效时间

1.在公布之日起生效,(单行刑法、刑法修正案一般采此,个别修正案未采)

2.在公布后经过一定时间生效(刑法典采此,修正案八也采此)。

二、刑法的失效

1.立法机关明令废止。

2.自动失效:新法颁布后不宣布原法或原有关条款失效,但根据后法优先原则,原法或原条款自动失效。

1.掌握概念

注意是行为发生在原刑法期间,新刑法生效后才审判或才确定判决。如新法对之有效为有溯及力,无效就无溯及力。

溯及力原则适用的案件:A.未审判的 B.审判后未生效

2.原则

(1)从旧原则

(2)从新原则,1983年人大常委《从严惩处严重违反治安犯罪决定》采此

(3)从轻原则

(4)从旧兼从轻原则(我国),重法不溯及既往是罪刑法定原则要求

(5)从新兼从轻原则

3、我国刑法对溯及力的规定及适用

我国刑法是采取的从旧兼从轻原则,故:

(1)原刑法规定为犯罪、现刑法规定不是犯罪的,现刑法具有溯及力。如原拐卖了十四周岁以上的男性、投机倒把等。

(2)原刑法和现刑法均规定为犯罪,但现刑法处罚较轻的,现刑法具有溯及力。

“处刑较轻”含义:一是比较法定最高刑,如盗窃罪。二是比较法定最低刑,如敲诈勒索罪,现多了管制刑。三是比较附加刑,如抢劫罪现多“并处罚金”。有几种法定刑的,以其犯罪情节应适用的量刑档次比较。

(3)原刑法、现刑法规定相同,现刑法不具溯及力。

(4)已生效案件,即使现刑法规定不是犯罪或处刑较轻,也不再变动。

(5)原刑法、现刑法均规定是犯罪,行为开始于原刑法,但A.继续或连续到现刑法生效以后的,B.原刑法、现刑法时间均有同种性质(同种数罪)的犯罪的,原刑法现刑法犯罪构成要件相同,适用现刑法,后者如从97年10月1日以前到以后有多次抢劫行为。

以上“刑法”是广义刑法,还包括立法解释。1997刑法典特殊累犯只有危害国家安全罪,2011年刑法刑修正案八规定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也属特殊累犯,修正案八生效以前有上述几类犯罪,生效后也有这几类犯罪,要适用修正案八。

几种特殊情况刑法溯及力问题:

A.继续犯刑法适用:在一个故意支配下实施了一个行为,且该行为和行为造成的不法状态同时继续为继续犯。对其应适用行为结束时刑法。

B.连续犯刑法适用:在一个故意支配下实施了数个行为,数行为触犯同一个罪名、每个行为分开看均构成犯罪的情况为连续犯。按司法解释应适用行为结束时刑法,理论上不妥。

C.同种数罪刑法适用:出于数个故意或过失,行为人数行为触犯同一罪名,每个行为均独立构成犯罪。按最高检解释适用行为结束时刑法。

最高法最高检的解释:司法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其效力适用于法律的施行期间,对司法解释实施前发生的行为,行为时没有相关司法解释,司法解释后尚未处理或正在处理的案件,依照司法解释的规定办理(其适用的时间效力与解释的法条同步,即可溯及既往)。

对于新的司法解释实施前发生的行为,行为时已有相关司法解释,依照行为时的司法解释办理,但适用新的司法解释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利的,适用新的司法解释。(此时从旧兼从轻)

本章是重点章,重点掌握效力范围、空间效力范围、我国刑法空间效力范围的规定。溯及力定义,我国溯及力如何规定的。从司法实用看,溯及力更重要。

第四章犯罪概念

第一节犯罪的本质

一、西方国家关于犯罪的本质的观点

国家基于什么原因或应当将何种行为规定为犯罪?这是犯罪的本质要解决的问题。

1、费尔巴哈认为犯罪的本质是对法所赋予的权利的侵犯(权利侵害说)

2、毕伦鲍姆认为是对法所保护的利益的侵害(法益侵害说)

3、宾丁认为是对文化规范(人们日常生活的宗教、道德、风俗等)的违反(文化规范违反说)

4、夏弗斯塔茵认为是对义务的违反(义务违反说)

5、战后日本学者认为既是对法益的侵犯,也是对社会论理规范的违反(综合说)

现在最有影响的是2、3、5,以上共同之处均是认为犯罪是超阶级的现象。

我国近年来存在法益侵犯说与规范违法说的对立,前者重客观,后者重主观。坚持前者则要行为已侵犯了法益或已威胁法益才能入罪,坚持后者则只要行为体现了恶、对法律规范违反,哪怕不会侵犯法益也可入罪。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犯罪本质的论述

1.犯罪是反对统治关系的斗争

2.犯罪是孤立的个人反对统治关系的斗争

3.犯罪和现行的统治都产生于相同的条件

4.犯罪不只是对法和法律的破坏

传统刑法观点认为犯罪的本质在于侵犯了统治阶级的统治利益和统治秩序。

第二节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一、犯罪的定义

1、犯罪的形式定义:只从犯罪的法律表现形式上给犯罪所下的定义。此定义认为:犯罪是违反刑法并且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坚持形式定义是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司法时主要坚持形式定义。我认为入罪行为最低要求是符合犯罪形式定义,只符合形式定义不符合实质定义的行为应出罪。

2、犯罪的实质定义:指从犯罪的社会属性或者从社会属性和法律属性相结合的角度给犯罪所下的定义,后者也属混合定义。

立法时主要坚持实质定义,司法时也应考虑实质定义。

3、犯罪的混合定义(我国):既从犯罪的社会属性又从犯罪的法律表现形式上给犯罪下定义。

4、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一切危害社会、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都是犯罪,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二、犯罪的基本特征

1、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本质特征)

(1)社会危害性的含义:从阶级本质看,是对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统治秩序造成损害;从法律属性看,是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各种损害。

(2)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比其他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更严重。

(3)社会危害性的有无及程度大小的正确衡量:

A 是随社会社会物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

B 从本质特征来看,是从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的角度衡量的,但统治阶级如不以行为最

终是否阻碍生产力发展、是否危害社会大多数成员利益标准来衡量,如不站在绝大多数人观点立场衡量,就未代表人民意志;

C 从法律特征来看,是由构成犯罪的主客观四个方面要件综合决定的;

D 社会危害性有物质性危害也有非物质性危害,有现实性危害也有可能性危害。

即使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但如不是迫不得已、或刑罚遏制无效也不能入罪。2、犯罪是违反刑事法律规范的行为(既具有刑事违法性)

(1)违反刑法的含义:指实施了为刑法所禁止的行为,或者拒不实施刑法要求行为人必须实施的行为。“刑法”指广义刑法。

(2)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的关系: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法律表现,一般二者一致。但在社会发生了变化,二者就可能不一致。

行为违反刑法但已不具社会危害性,司法机关应按犯罪的本质特征定其无罪,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刑法未规定是犯罪不应定罪。

(3)违反刑法指行为符合刑法总则和分则规定的某个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要入罪必须是违反刑法的行为,但不能认为只要违反刑法就构成犯罪。一是因为我国犯罪概念既定性又定量,二是因为社会变化刑法认为是犯罪的行为现已不具社会危害性或不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3、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应受刑罚处罚性)

(1)一个行为如果无需刑罚制裁就能遏制或刑罚遏制无效则不应规定为犯罪。

(2)应受刑罚处罚与社会危害性的关系: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前者是后者的法律后果。(3)“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构成犯罪”与“犯罪情节轻微、免予刑罚处罚”的区别:前者形式上违反刑法,但因其社会危害性未达犯罪程度不是犯罪,后者是构成犯罪,因为其有悔罪立功等定罪不判处刑罚。

(4)“应受刑罚处罚”与“不需要给予刑罚处罚”的区别:

前者是立法上犯罪本身的法律后果或何种行为应入罪的考虑,后者是司法上根据预防犯罪考虑犯罪人人身危险性等实际作出的处理。

第三节犯罪的分类

一、犯罪的理论分类

(一)自然犯与法定犯(行政犯):

按违反人类伦理还是违反行政法律法规划来分,前者违反人与人之间基本的行为规范(自体恶),在任何社会一般都会将其规定为犯罪,后者阶级性明显、且随统治阶级的政策变化而变化(法律规定恶)。

(二)身份犯与非身份犯:按构成犯罪的人是否需特定的身份来分,身份有自然身份、法律身份。

(三)行为犯与结果犯:按构成犯罪或构成犯罪既遂是只需行为还是既需要行为也需要结果来分。

(四)实害犯与危险犯:按构成犯罪或构成犯罪既遂是需要实际造成损害(物质的)还是只需有造成损害的危险来分。

行为犯、危险犯对犯罪打击力度更大,现在我国应多规定行为犯和危险犯以保护社会还是应少规定争议大。

(五)即成犯、继续犯、状态犯(不学)

即成犯指法益侵害后果发生同时犯罪行为也完成或终了,如故意杀死人、故意毁坏财物罪等。继续犯指法益受侵害同时犯罪行为继续,只有行为终了法益受侵害状态才完的犯罪,如非法拘禁、重婚等。

状态犯指犯罪行为终了,但其造成的法益受侵害状态仍然继续的犯罪,如盗窃、诈骗等。即成犯被侵害状况无法恢复原状,状态犯可以恢复原状。

另还有初犯、再犯、累犯;同时犯、同地犯、隔地犯;常业犯、常习犯、普通犯等的划分。

二、犯罪的立法分类

(一)国事犯罪(政治犯罪)与普通犯罪:按犯罪是否侵犯国家的根基或统治根基分类。(二)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按犯罪人主观罪过的不同分类。

(三)亲告罪与非亲告罪:按法律规定是否是告诉才处理来分类。

(四)基本犯、加重犯与减轻犯。按刑法规定的法定刑的量刑档次是否有基本的、加重的、减轻的分类。

加重犯有情节加重犯与结果(包括人身损害和犯罪数额)加重犯。

同一罪名可能既有情节加重又有结果加重犯。

第五章犯罪构成

第一节犯罪构成概说

一、犯罪构成的历史渊源

在奴隶、封建社会因采集权、专制,是否构成犯罪由执掌政权人说了算,不可能限定构成犯罪的条件,故无犯罪构成理论。

在资本主义社会实行了罪刑法定原则,使犯罪构成理论有了产生的基础,也随人们认识的深化,故在上世纪初形成了犯罪构成理论。

从资产阶级犯罪构成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看,尽管关于犯罪构成的概念和内容一直在争论,但总的趋势是逐步扩大构成要件的内容,把更多的要素列入构成要件之内,并且强调构成要件的主客观要素的联系和统一,强调构成要件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大陆法系历史形成和现采用的是三阶层犯罪构成理论,英美法系是采双层次犯罪构成理论体系。我国建国后至近现在一直采用的四要件理论。

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有人称其为平面式或闭合式犯罪构成论。

二、犯罪构成的概念和特征

1、概念: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种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主观要件与客观要件的有机整体。

2、特征:

(1)整体性。

(2)抽象性(相对于具体罪名、或相对于具体犯罪个案)。

有两个层次的抽象,一是一切犯罪均必须具有四个方面的要件(客体、客观要件、主体、主观要件),属理论上的犯罪构成。二是每一具体犯罪构成是对该类犯罪的抽象(法律规定的

犯罪构成)。

(3)法定性。具体犯罪有哪些构成要件是由刑法(总则和分则、广义刑法)所规定的。但此种规定有时是隐含的,如犯罪客体。

三、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的关系

1、二者的联系:犯罪概念是制定犯罪构成的基础,犯罪构成是犯罪本质属性的具体体现。犯罪概念决定犯罪构成,犯罪构成表现犯罪概念,二者是内容(犯罪概念)与形式(犯罪构成)、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2、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区别:

(1)二者所揭示的内容不同,犯罪概念回答什么是犯罪,犯罪构成回答构成犯罪需具备哪些条件。

(2)二者所具备的属性不同,前者是具体的,有多少个犯罪就有多少个犯罪构成(具体犯罪构成),后者是抽象的、一般的,(指任何犯罪均具有的特征)。后者有立法者、司法者的价值评价,前者是技术规则。

(3)两者所发挥的作用不同。前者的作用除区别罪与非罪外,还有区分此罪与彼罪的作用,而后者的作用只区别罪与非罪。

第二节犯罪构成要件概说

一、犯罪构成要件的概念:

指刑法所规定的成立犯罪或构成某种犯罪形态必不可少的事实要素。犯罪构成重在有机整体,而犯罪构成要件重在整体当中的部份内容。

二、犯罪构成要件的内容

我国刑法通说是四要件说,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要件、犯罪主体、犯罪主观要件。

1、犯罪客体,用以说明犯罪侵犯了什么社会关系的要件。

2、犯罪客观要件,用以说明犯罪人实施了何种行为、造成了何种结果,在何时、何地对何人进行了侵犯的要件。(包括危害行为、结果、对象、时间、地点、方法、因果关系等)

3、犯罪主体,说明犯罪行为是何人实施的要件。(包括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能力、身份、自然人、单位)

4、犯罪主观要件,用以说明犯罪人是在何种心理支配下实施的行为的要件。(包括故意、过失、前二者合称为罪过。目的、动机)

三、犯罪构成要件的分类;

1、客观的要件与主观的要件:以此事实要素是脱离于犯罪人和犯罪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外部的、客观的还是犯罪人主体和犯罪人内部心理的要素来区分。

主观的要件有犯罪主体(年龄、刑事责任能力、特定身份等),犯罪人主观要件(故意、过失,二者统称为罪过,目的、动机等)。

客观的要件有犯罪客体和客观要件(危害对象、行为、结果、行为时间、地点、方法等)。

2、基本(共同)的要件与选择的要件:以此事实是否为每个犯罪均必需的为标准区分。

刑事责任能力和犯罪客体、罪过(故意、过失)、危害行为是每个犯罪均必需具备的,为共同的要件,其余为选择的要件。

3、具体的要件与一般的要件:前者是某一具体罪(个罪)成立犯罪所必须的要件,后者是所有犯罪或一些犯罪(类罪)均存在的要件。

4、记述要件与规范要件(以是否要经过司法人员价值判断为标准区分)

记述要件:指只需根据对事实的认定就能确定(无需价值评价)的要件(较明确、易认定)。规范要件:此要件存在与否认定,要由法官根据社会文化和法律评价以后才能确定的要件(不明确难以认定)。

但二者区分只具有相对性。立法要尽量采记述要件,才更有利于罪刑定原则贯彻。

第六章犯罪客体

第一节犯罪客体概述

一、概念: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

1 犯罪客体是社会关系,即人与人之间、个人与国家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2 此种社会关系是由法律调整的,非由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不是犯罪客体。

3 此种关系只是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一部份。是刑法所保护的、最重要、侵犯后危害最重的那部份社会关系,是受到了犯罪行为侵犯

的社会关系。

二犯罪客体的地位

通说的观点是属于犯罪不可缺少的要件。

三、犯罪客体的立法方式

我国刑法分则的每章每节的名称就是该章或该节犯罪的同类客体,犯罪的直接客体大多数不是在立法上明确直接规定,而是间接地规定。

四、分析研究犯罪客体的意义

1 认识犯罪的本质特征

2 科学划分犯罪类别、建立科学的刑法分则的体系

3 正确确定犯罪性质,分清此罪彼罪的界线

4 正确衡量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作到正确量刑。

第二节犯罪客体的分类

一、犯罪客体的一般分类

按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大小的不同将其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直接客体。刑法典分则第三章、第六章还有小同类客体。

(一)一般客体:指刑

法所保护的为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整体。

(二)同类客体:被某一类犯罪所共同侵犯的、为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某一部份或某一方面。

同类客体是刑法分则分章、分节的基础。

(三)直接客体:具体犯罪侵犯的、为我国刑法所保护的具体的社会关系。

二、直接客体的种类

(一)简单客体与复杂客体:按直接客体是一个还是一个以上而区分。

(二)主要客体、次要客体、随机(选择)客体:根据直接客体在犯罪中受到危害的程度、机率、及立法保护的重点,将复杂客体分为主要、次要、随机客体。

有时此罪与彼罪界线模糊、或既遂未遂模糊时,则分析主要客体是什么可以正确界定犯罪性质。

主要还是次要,会随社会的变化、立法者的重视程度而发生变化。随机客体不是构成具体罪的必要要件,一般是重的量刑档次要件。

第七章犯罪客观要件

第一节犯罪客观要件概述

一、犯罪客观要件的概念、范围与特征

1、概念:指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客观方面的表现形式,是犯罪必须具备的客观事实要素。

2、范围(内容):

危害行为、犯罪对象、危害结果、危害行为与结果的因果关系(此点通说认为不属于)、时间、地点、方法。

3、特征:(1)客观性(2)多样性(与其他三要件相比)(3)法定性

二、犯罪客观要件的分类

1、必要要件:危害行为,“无行为无犯罪”,这儿的行为包括预备行为与实行行为。

2、选择要件:危害结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因果关系、时间、地点、方法、对象。只有部份犯罪这些要素才是构成犯罪所必须。

第二节危害行为

一、危害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1、概念:行为人在其意识、意志(罪过)支配下实施的违反刑法的、危害社会的作为或不作为。

2、特征:

(1)有体性(体素),只能是人的行为,指人身体的积极活动与静止。人指有生命的自然人或单位。

(2)是人在意识、意志支配下的行为(行为人格性或称心素)。人的本能反射动作,睡梦中的行为、精神病人的行为、身体受强制的行为、不可抗力行为均无有意性,不是刑法研究的危害行为。

(3)是对社会有害的行为(有害性)

(4)是违反刑法禁止性规范或命令性规范的行为(刑事违法性)。

要将危害行为与实行行为相区别,危害行为包括了预备行为和实行行为、事后逃避打击等行为。

二、危害行为的基本形态

根据划分的根据不同,可以作不同的区分。基本的行为形态是以行为本身特征所作的划分:作为和不作为。

1、作为:

(1)概念:指行为人用积极的身体动作实施刑法禁止的行为。其违反的是法律的禁止性规范。

(2)特征(与不作为、与非刑法行为相比):

A行为人有积极的身体动作(包括语言、文字等)。

B行为可能是一个动作也可能是一系列动作组成。

是一个刑法行为还是数个刑法行为看其符合刑法规定的一个罪的行为还是数个罪行为,支配其行为的其主观罪过是一个还是数个。一个自然行为不能为数个刑法行为,但数个自然行为可以是一个刑法行为。

C行为违反的是刑法禁止性规范。

(3)作为的表现类型:

A 利用行为人自身条件的行为(亲手)。

B 利用外力条件行为。

包括利用工具、利用他人、利用动物、利用自然力等。但此种被利用的外力与危害结果之间须是高概率或具有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因果关系,否则不是危害行为。如请人跳神想咒人死亡等。

2、不作为

(1)概念: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的行为的义务、且有能力履行此义务而不履行该义务,违反法律的命令性规范行为。

不作为也是行为,是人无法律要求的身体动作、反映了其意志、意识、也对社会有害、违反刑法。

不作为不是以自身力量侵害法益,而是行为人有义务阻止法益受害也能阻止而不阻止致法益爱害。

(2)构成条件:

第一,有作为的义务。

第二,行为人有履行义务的能力。

第三,行为人没有履行此义务、造成或可能造成危害结果。未履行义务不等于无任何自然行为,是指未履行刑法要求其必须作为的行为。

(3)特征(与作为相比):

A 行为人无刑法要求其为的积极身体动作,

B 违反的是刑法命令性规范。

通说作为的义务来源有四:

A 法律的明确规定,此种规定要为刑法所认可(一种为刑法直接规定认可,未经刑法直接规定的要经司法人员按一定规则进行评价后纳入)。

B 职务或业务的要求(以单位规章制度或行业规范为依据)

C 特定法律行为(如收养、与他人约定暂时为他人扶养幼儿、儿童等)

D 行为人先行的行为(注意先行行为与被害人处于危难有因果关系)

先行行为有合法行为、自愿承担义务行为、一般违法行为。

这当中并非均能构成不作为犯罪。我不赞同先行行为可是犯罪行为,因如此会违背禁止重复评价原则(有争议)。

还有人认为紧密共同体相互之间也有作为义务。违反道德义务见危不救不构成犯罪。

不作为的社会危害性:

一般小于作为,故大多不作为需发生危害社会结果才构成犯罪,否则属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但此不是必要条件。

(4)不作为的分类:按不作为是否是构成犯罪的必要条件分为纯正不作为犯(真正不作为犯)和不纯正不作为犯(非真正不作为犯)。

A 纯正不作为犯:只能由不作为构成的犯罪。此种犯罪依法认定不易发生争议。

B 不纯正不作为犯:由不作为构成按作为设定的犯罪(有人认为系由不作为构成作为也可构成的犯罪)。

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要由司法人员按以下条件认定其具有与作为具有同等程度社会危害性才构成犯罪。(有人认为不需要此条件)

刑法学(1)

刑法学(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根据解释的效力不同,刑法解释可以分为、和。2.根据属地原则,所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是指犯罪的或者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 3.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具有、和三个基本特征。4.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和。 5.的精神病人在——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6.犯罪的过失有两种类型,即与。 7.有期徒刑的期限,为以上以下。 8.对犯罪分子判处罚金,应当根据决定罚金数额。 9.对犯罪分子减刑以后,其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 10.追诉期限通常从之日起计算。 二、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 填入题目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 20分) 1.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 )。 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C.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D.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2.我国刑法的首要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 )作斗争。 A.危害社会的行为B.违法行为 C.违纪违法行为D.犯罪行为 3.按照( )划分,犯罪客体分为简单客体和复杂客体。 A.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 B.犯罪行为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单复 C.犯罪行为对具体社会关系的侵犯次数 D.犯罪对象的多少 4.犯罪目的只存在于( )犯罪中。 A.故意B.直接故意 C.间接故意D.既遂 5.某甲在与某乙争吵中捅了某乙一刀后扬长而去,某乙因失血过多死亡。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 )。 A.意外事件B.过失犯罪 C.直接故意犯罪D.间接故意犯罪 6.避险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 )处罚。 A.减轻或者免除B.免除或者减轻 C.酌情减轻或者免除D.酌情免除或者减轻

刑法总论重点总结(张明楷教材版)

刑法学备考,重点ing. 论述题:一、论刑法上的罪刑法定原则(20 分)答: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三大基本原则之一,我国刑法第三条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量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因而,罪行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 、“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 现在一般认为,罪刑法定的思想基础主要是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或者说是民主与自由。 罪行法定原则的具体内容分为“形式的侧面”与“实质的侧面” 。形式的侧面,法律主义、禁止事后法、禁止类推解释、禁止不定(期)刑,是罪行法定原则的传统内容,被称为“形式的侧 面” 。法律主义是指规定犯罪及其后果的法律必须是成文的法律;法官只能根据成文法律定罪量刑。其具体要求是:规定犯罪及其后果的法律只能是立法机关指定的法律,故行政规章不能制定刑法;规定犯罪及其后果的法律必须由本国通用的文字表述;习惯法和判例法不得作为刑法的渊源。禁止事后法也即禁止溯及既往,禁止溯及既往原则源于法律的本质、也是保障国民自由的要求、既是司法原则也是立法原则。类推解释是指需要判断的具体事实与法律规定的构成要件基本相似时,将后者的法律效果适用于前者。 实质的侧面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刑罚法规的明确性原则,二是刑罚法规的内容的适正的原则。后者又包含两个方面的要求: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禁止不均衡、残虐的刑罚。明确性表示这样一种基本要求:规定犯罪的法律条文必须清楚明确,使人能确切了解违法行为的内容,准确地确定犯罪行为与非犯罪行为的范围,以保障该规范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不会成为该规范的适用的对象。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就是指刑罚法规只能将具有处罚根据或者说值得科处刑罚的行为规定为犯罪,从而限制立法权。 实现罪刑法定原则,要求适当改变观念、司法体制的合理性、合理解释刑法、正确定罪量刑。 二、论犯罪的停止形态。 答:犯罪的停止形态主要是指犯罪的既遂及犯罪的特殊形态(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实行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特殊形态,刑法第22 条第 1 款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犯罪预备的四个特征为:主观上为了实行犯罪,客观上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事实上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实施犯罪预备,构成预备犯,我国刑法对预备犯的处罚原则是“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犯罪未遂,刑法第23 条第 1 款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犯罪未遂的特征,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犯罪未得逞、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未遂构成未遂犯,刑法第23条第 2 款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犯罪中止,刑法第24 条第 1 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一是未实行终了的中止,即在预备阶段或者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二是实行终了的中止,即在实行行为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中止的时间性、自动性、客观性和有效性是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犯罪中止构成中止犯,刑法第24条第 2 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都是发生在犯罪过程中的特殊形态,其结果都未造成期待中的犯罪结果发生,但其原因不一样,犯罪未遂是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犯罪中止是犯罪人意志以内的原因。 第一编刑法基础论 一、刑法解释:指对刑法规定意义的说明。刑法解释的方法,分为两大类: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

2016年春季《刑法学》期末考核(附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刑法学》 满分100分 一、简述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基本含义。 2、简述过于自信的过失心理与间接故意的区别。 3、简述防卫挑拨的概念及处理原则。 4、交通肇事罪有哪些特征? 5、什么是寻衅滋事罪?其构成特征是什么? 二、论述题(共20分) 1.论共同犯罪成立的条件。 三、案例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杜某,1985年生。韩某,1985年生。周某,1985年生。2000年4月8日深夜11点半,杜某、韩某、周某三人趁着酒劲儿翻墙进入某市职业中学校内,持刀闯入女生宿舍303室,先对陈某等5名高一女生进行亵渎,后又轮奸了女生于某。女生张某在反抗时被周某用缝衣针猛刺75针。此后,三名罪犯又闯入301室,对其中的4名女生施以暴行。此外,三人在实施上述犯罪行为的同时,还从被害女生处抢劫120余元钱。直到次日凌晨3点多钟,因为学校教职工被女生宿舍传出的叫声惊醒,闻声赶来查看,三人才翻墙而去。 问:对本案三名行为人能否适用死刑?为什么? 2. 2000年5月至2003年10月,保险业务员刘某利用作废保险单、收据及印章,伪造险种,引诱王某等人投保,骗取保费10万余元不入账。后刘某携款潜逃。 问:对刘某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答案 一、简述题 1、答: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对任何人犯罪,不论犯罪人的家庭出身、社会地位、职业性质、财产状况、政治面貌、才能、业绩等情况如何,都一律平等地适用刑法,依法定罪、量刑和行刑。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当然,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并不否定因犯罪人或被害人特定的个人情况而在立法上、司法上允许定罪量刑有其符合刑法公正性的区别。例如,依照法律规定,对累犯应当从重处罚。对未成年人犯罪、中止犯、自首犯、立功的犯罪分子应当从宽处罚,对奸淫不满14周岁的幼女的要按照强奸从重处罚等等;在司法上,犯罪分子的主体情况以及被害人的个人情况,如果是对犯罪行为的危害程度或犯罪人的主观恶性大小有影响的,也允许乃至要求在适用刑法上有所区别和体现。其关键,在于犯罪人、被害人的身份等个人情况对犯罪的性质和危害程度有无影响,有影响的在定罪量刑上应有所区别,无影响的则不应有所区别。所以,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不是孤立地、机械地调节刑法适用的,它要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等相互配合来合理地调节刑法的用。 2、答: (1)根据刑法学相关理论。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是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对结果的发生持放任的态度。(2)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有相似之处,二者都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都不是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但二者却是有区别的。从本质上说,间接故意所反映的是对社会关系的积极蔑视态度,过于自信的过失所反映的是对社会关系消极不保护的态度。这种本质上的差别,又是通过各自的

刑法学教学案例《刑法分论》

《刑法分论》教学辅导案例 编者:张明楷※ 一、侵犯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案例 1.2002年2月2日晚9时,犯罪嫌疑人费某、刘某等4人酒后由费驾驶面包车在某村公路上行驶,骑自行车的贾某被他们的面包车迎面撞倒后当场昏迷,4人将贾某抬到面包车上准备送往医院。费、刘二人在开车去往医院的途中,因发现没带钱,就把昏迷中的贾放到一间废弃的小屋中,并往贾上衣内放了10块钱,尔后二人开车离去。当晚,刘回家后怕贾在小屋内冻死,又从家里拿了旧被子和旧褥子,送到小屋并盖在贾的身上。2月3日上午,满身灰尘和血迹的贾某苏醒后,自己回到家。事后,经法医鉴定,贾某受了轻伤。费、刘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 2.甲因家庭琐事与丈夫争吵,随后甲跑到楼顶,想跳楼自杀但又没有下定决定。丈夫报警救助后,民警迅速到场。后来出现许多围观人员。A与B在楼下大声喊:“跳啊!快跳啊!我没有时间等,我还要上班!快跳啊!……”最后,甲跳楼身亡。A与B的行为是否构成杀人罪? 3.王某为民警,某日晨3时许在歌舞厅唱歌时与老板发生争吵;王从歌舞厅出来后,发现自己所骑的摩托车的高压火花塞被人拔掉,便怀疑是老板干的,遂产生报复心理。王回到单位后,从自己管理的枪柜中取出一支56式冲锋枪,返回歌舞厅,在歌舞厅外面向该歌厅二楼(黑灯)射击五枪,但未造成人员伤亡。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还是故意杀人罪? 4.2003年10月的一天晚上,李某酒后驾驶一辆货车在某县由北向南行驶途中在超越其同方向行驶的一辆公交车后,又向右打方向盘,当两辆车行至一十字路口遇红灯停车时,公交车司机王某下车到李某的汽车驾驶室左侧,抓住车门欲与李某理论,李某见状即发动汽车,王某便抓住李某汽车的左侧门,李某不顾王某的安全,闯红灯加大油门向前驶出200多米时,从右超越同方向行驶的一辆货车,王某被该车车箱伸出的钢筋挂下来,李某驾车逃逸。王某因伤势过重,于次日8时死亡。经法医鉴定,王某系头部受到强大外力的撞击致颅脑损伤而死亡。李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5.谢某(15)岁,伙同张、米、孙(均未成年)于某日12时许,在某大街附过预谋对沙某(19)进行殴打,谢在预谋时曾说“今天要活埋了他”。谢指使孙将沙骗到孙家门口,谢、张、米等候并拦截沙,沙见状跑到某路口时,被张抓住,谢与张对沙进行拳打脚踢,后又将沙带到一楼房四层平台上,谢持木棍继续对沙进行殴打,沙两次向谢求饶,并一次骑坐在平台上,表示如果继续被打将跳楼,谢仍不住手,并说:“你跳,我不信你会跳,你今天不跳都不行了。”沙被迫从四层楼跳下,当场死亡。沙跳楼后,谢不仅未救,反而表示:“自己跳下去的,省得埋了。”伤害、伤害致死?抑或故意杀人? 6.周某与宋某有仇。因宋某人高马大,周某估计自己不是对手,就邀黄某同去寻仇,同黄某商量好“别打出人命来,不能用刀。弄个轻点儿的,吓唬吓唬他就行”。次日傍晚,周某同黄某找到宋某后,周某即冲上前去,死死抱住宋某,并示意黄某上前打宋某。黄某即拿出事先准备的匕首,连续朝宋某胸部猛刺3刀。宋某当即倒地死亡。如何认定本案? 7.X为了与又朋友A分手,便对A说:“周围的人都不同意我们结婚,我们分手吧。”A说:“与其分手,不如一起死算了。”X假装同意一起自杀而决意杀害A。X提出将车开到海里溺死,A同意。A开着车,X坐在副驾驶位上。在A加速冲入大海一瞬间,X从车里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刑法总论案例分析[1]

《刑法总论案例分析》试卷(B) 一、案例分析(20分) 案情:被告人赵某系三代单传,与杨某结婚后生一女孩,赵某为此深感不满,常常夜不归宿。赵某两次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均被驳回。2003年9月16日,赵某同他人的奸情被杨某发觉后,夫妻间开始发生争吵。当天下午,杨某买回一瓶农药,喝下去后对丈夫赵某说:“我喝农药了。”赵某说:“喝药了你怎么不去医院?”说罢,带着孩子关上房门到院子里玩。20分钟后,赵某返回屋内取东西,发现屋内农药味很浓,杨某口吐白沫。赵某情知不妙,便将女儿放在母亲处,谎称有事外出,与情人私奔外地躲藏。当晚,赵某的母亲送回孩子时,发现杨某已经死亡。经法医鉴定“杨某为氧化乐果中毒死亡”。当天,赵某往家里打电话证实杨某已中毒死亡,携情人四处躲藏。 此案在审理过程中,对被告人赵某的行为如何定性,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赵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第二种意见认为:被告人赵某的行为构成遗弃罪;第三种意见认为:被告人赵某的行为构成(间接)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问题:请用刑法理论全面分析赵某的行为性质。 二、案例分析(20分) 案情:陈某与方某、郭某等人共同商议报复许某。一日,陈某得知许某一人在家,便纠集郭某、李某、张某携带凶器一同前往许某家。途经方某家门口时,方某的父亲见如此架势,便对其他4人说家里有急事要办,将方某拉回家中,陈某、郭某、李某、张某4人前往许家将许某砍成重伤。第一种观点认为,方某的行为系犯罪中止;第二种观点认为,方某的行为系犯罪未遂;第三种观点认为,方某的行为系犯罪既遂;第四种观点认为方某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 问题:请分别为以上四种观点说明理由,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案例分析(20分) 案情:陈某与刘某系个体户张某小吃店的小工,2002年陈某与刘某均向张某提出离开小吃店的想法,但都被张某拒绝。一天中午,陈某便与刘某商议,决定趁张某不注意时将张某的财物盗走,然后两人一起离开。下午张某在里屋休息,张某的妻子李某外出,陈某在外面洗碗,刘某进屋加佐料,这时刘某发现了李某外出时放在抽屉里的柜子钥匙,于是便打开柜子,将里面的人民币1500元盗走。之后刘某来到屋外,对陈某称其已经偷了张某的钱,陈某听后,又到里屋,将柜子里剩余的500元盗走。之后两人逃到一旅馆里进行分赃,陈某分到1000元。(在福建省,盗窃罪成立的数额是1500元) 问题:请用刑法理论全面分析陈某与刘某的行为性质以及可能承担的刑事责任。 四、案例分析(20分) 案情:被告人王某犯抢劫罪和盗窃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三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5000元。刑罚执行过程中,公安机关发现王某还有故意伤害

刑法总论重点复习

c h a p t e r1刑法概说 广义刑法 广义刑法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一切法律,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 刑法的空间效力 也称刑法的地域的适用范围,指刑法在什么地域内对什么人适用。 刑法的溯及力 是指刑法生效和失效的时间以及刑法对它生效以前发生的,尚未审判或者审判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从旧兼从轻原则 原则上适用旧刑法审理,新刑法原则上没有溯及力,但新刑法处罚较轻(有利于犯罪人)时,适用新刑法,即在这种情况下新刑法有溯及力。 指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这种行为处以何种刑罚,必须预先由法律明文规定的原则。 宗旨:限制司法权的滥用和保障人权。 内容(六项派生原则): 1.排斥习惯法。刑法的渊源只能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成文法。 2.禁止类推。 3.刑法无溯及效力。但根据“有利被告”原则,新法轻于旧法时,有溯及力。 4.禁止绝对的不确定刑。 5.明确性原则。 6.实体的适当原则。 论罪刑法定原则的概念、内容及其在我国刑法中的体现。 (1)概念:罪刑法定原则,指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这种行为处以何种刑罚,必须预先由法律明文规定的原则。 (2)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容: ①排斥习惯法,即习惯法不能成为刑法的渊源,刑法的渊源只能是由立法机关通过的成文法,法院不能以习惯法对行为人定罪判刑,而只能以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成文法作为定罪判刑的依据。 ②禁止类推。类推可能导致法官随意适用法律,侵害公民的自由权利,因之,禁止类推被认为是罪刑法定原则的一个派生原则。③刑法无溯及效力,或称事后法的禁止。即允许根据行为后施行的刑法处罚刑法施行前的行为。④禁止绝对的不确定刑。绝对的不确定刑,指法律未明文规定确定的刑罚,由于这种情况违反罪刑法定原则而被禁止。⑤明确性原则。⑥实体的适当原则。指刑法规定的犯罪和刑罚都应认为适当的原则。 (3)立法体现:①我国刑法采取成文法而排斥习惯法,习惯法不是我国刑法的渊源,1997年刑法对罪刑法定原则的表述,不仅要求犯罪法定化,而且要求刑罚法定化。②我国刑法废止了类推制度。③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问题上采取从旧兼从轻原则。④我国刑法分则没有规定不确定刑,除个别情况规定的是绝对确定的法定刑外,绝大多数规定的都是相对确定的法定刑。⑤我国立法机关对明确原则相当重视。⑥我国刑法第13条明文规定了犯罪的定义,同时规定“但是情节显着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为我们判断犯罪的规定是否适当提供了科学的标准。chapter 3 犯罪构成 犯罪构成 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整体。

2016年 7 月中央电大专科《刑法学(2)》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6年 7 月中央电大专科《刑法学(2)》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试卷号:2108 课程代码:01711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法学;专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 一、选择题 1.王某驾车时不小心将李某撞至马路边沿上,李某当即失血休克。王某怕被人发现,忙驾车逃离。结果李某失血过多死亡。对王某的行为应当以(B)论处。 A.过失致人死亡罪B.交通肇事罪 C.故意杀人罪 D.重大责任事故罪 2.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方式表现为(ABCD)。 A.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 B.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 C.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 D.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 3.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根本区别在于(C)。 A.实施的危害行为不同 B.使用的手段不同 C.造成的危害结果不同 D.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不同 4.某甲为某车站存包处职员。某乙存包后离去,却将手提公文箱遗忘在存包处,某甲即将该箱藏匿。当某乙返回寻找时某甲拒不承认并拒不交出。某甲的行为构成(D)。 A.贪污罪 B.盗窃罪 C.职务侵占罪D.侵占罪 5.某仓库被盗时,吴某正与刘某等人一起吃饭,没有作案时间。。但当侦查人员向刘某调查时,他却谎称当时吴某并未与自己在一起,以致公安机关将吴某作为重点嫌疑对象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查。刘某的行为(B)。 A.构成诬告陷害罪B.构成伪证罪 C.构成妨害作证罪 D.不构成犯罪 6.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行为有(ACD)。 A.个人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的 B.个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的 1

刑法学案例分析45题

案例1:刑法对外国人的效力范围 卞某,23岁,外国人,系某国在医科大学的留学生。某年5月13日,卞某某遭到医科大学另一外国留学生安某拳打后,蓄意报复。6月10日晚7时许,卞某得知安某在留学生l楼104会客室会客,便手持木棒,到会客室敲门。安某将门打开后,卞某用木捧击打安某。安挣脱后,会同在该校的本国留学生翁某、风某、莫某等7人,手持木棒、手杖等器械,聚集在留学生宿舍2楼走廊西端。卞某也和某国留学生朱某、穆某、白某等5人手持木棒和尖型菜刀等,聚集在留学生宿舍2楼走廊中部208房间门前,双方形成对峙状态。后双方发生殴斗。在厮打中,卞某手持的木棒被打掉,随手用尖型菜刀乱刺,刺中对方留学生翁某的上腹部,创伤透入胸腔,将肝脏切成局部破损,经抢救无效,于次日下午死亡。 [问题]卞某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可否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案例2:刑法的效力范围 李学沛,男,26岁,工人。王义勇,男,24岁,工人。李、王二被告均系我国公民。某年10月,该二人受雇在美国轮船上工作。同月24日,轮船停泊于巴西某港口后,二人在轮船上饮酒闹事,不仅不听从船长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劝阻,反而公然杀死制止他们的中国公民张世良。杀人后又抢劫了一些其他船员的财物,然后逃到巴西某市藏身,并策划逃到第三国。由于在隐藏期间二人的财物被盗,王义勇被迫回到船上,并报告了李学沛隐身之处。其后,巴西警察将李、王二犯逮捕。 [问题]李、王的犯罪行为可否适用我国刑法?为什么? 案例3:刑法的效力范围 ]温源和,泰国籍。戴文,广东省广州市人。余锡宽,广东省台山县人。上述三人在泰国曾策划进行跨国贩毒活动。约定戴文负责接运毒品,经我国昆明、广州至深圳市出境。某年4月18日,戴文与余锡宽进入昆明市与从泰国到达的温源和会面后,共同约见了潜入昆明市

刑法学1知识点总结

刑法学1知识点总结(大红本) 第一章刑法概说(非重点) 第一节刑法的概念和性质 第二节刑法的创制和完善 第三节刑法的根据和任务 第四节刑法的体系和解释 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节罪刑法定原则 第三节适用刑罚人人平等原则 第四节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第三章刑法的效力范围 第一节刑法的空间效力 第二节刑法的时间效力 第四章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 第一节犯罪概念 第二节犯罪构成 第五章犯罪客体(非重点) 第一节犯罪客体概述 第二节犯罪客体的分类 第三节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 第六章犯罪客观方面 第一节犯罪客观方面概述 第二节危害行为 第三节危害结果 第四节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第五节犯罪的其他客观要件 第七章犯罪主体 第一节犯罪主体概述 第二节刑事责任能力 第三节与刑事责任能力有关的因素 第四节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 第五节单位犯罪 第八章犯罪主观方面 第一节犯罪主观方面概述 第二节犯罪故意

第三节犯罪过失 第四节与罪过相关的的几个特殊问题 第五节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 第六节认识错误 第九章正当行为 第一节正当行为概述 第二节正当防卫 第三节紧急避险 第十章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第一节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概述 第二节犯罪既遂形态 第三节犯罪预备形态 第四节犯罪未遂形态 第五节犯罪中止形态 第十一章共同犯罪 第一节共同犯罪概述 第二节共同犯罪的形式 第三节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 第十二章罪数形态 第一节罪数判断标准 第二节一罪的类型 第三节数罪的类型 第十三章刑事责任(非重点) 第一节刑事责任概述 第二节刑事责任的根据 第三节刑事责任的发展阶段和解决方式 第十四章刑罚概说 第一节刑罚的概念 第二节刑罚的功能 第三节刑罚的目的 第十五章刑罚的体系和种类(非重点) 第一节刑罚的体系 第二节主刑 第三节附加刑

《刑法总论》复习知识点整理

《刑法总论》复习知识点 第1——2章刑法概述 一、刑法概念:国家有权机关制定的关于犯罪、刑事责任及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分类:广义刑法/狭义刑法、普通刑法/特别刑法 三、渊源:刑法典、单行刑法、附属刑法 四、特征:调整对象不特定性、最后手段性、最严厉的强制性 五、机能:规制机能(评价机能+导向机能)、保护机能、保障机能 第3章刑法的基本原则 一、刑法基本原则概述 贯穿全部刑法规范、具有指导和制约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意义,并体现我国刑事法制的基本精神的准则。 二、主要内容 1、罪刑法定原则 (1)定义: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2)定义理解:“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3)罪刑法定的理论基础:传统理论基础(自然法、三权分立、心理强制)、现代理论基础(民主主义、尊重人权) (4)罪刑法定的派生原则: 形式侧面:排斥习惯法;禁止溯及既往;禁止类推解释;禁止不定期刑 实质侧面:明确性原则;刑罚内容适当原则;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禁止残虐、不均衡的刑罚 2、罪刑相适应原则 (1)定义: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2)定义理解:犯多大的罪,就应承担多大的刑事责任,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罪责相称,罚当其罪。 (3)罪刑均衡的理论演进 旧派:同态复仇,等量报复;新派:刑罚个别化;折中:罪责刑相适应 (4)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 刑罚的轻重,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相适应; 刑罚的轻重,与犯罪分子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3、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1)定义: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2)内容:定罪平等;量刑平等;行刑平等 第4章刑法效力论 一、刑法的空间效力

2010济南大学刑法总论期末考试试题

2010济南大学刑法总论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刑法中废除了类推,这标志着我国刑法坚持了()。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相适应原则 C、不株连原则 D、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立场 2、某高级法院副院长出版了一本刑法学教科书,对刑法的若干问题作了阐释。这种解释属于()。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学理解释 D、立法解释和学理解释 3、“无论犯罪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在本国领域内犯罪,都适用本国刑法。”——这体现了()。 A、属地原则 B、属人原则 C、保护原则 D、遍管辖原 4、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下列哪种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A、抢劫 B、贩卖毒品 C、绑架 D、投毒 5、犯罪的目的和动机存在于()的犯罪中。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6、行为人误用空枪去杀人,导致未遂的,属于()。 A、客体的错误 B、对象的错误 C、工具的错误 D、因果关系的错误 7、(),是一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必备的要件。 A、危害行为 B、危害结果 C、犯罪时间 D、犯罪地点 8、判断犯罪既遂的标准应采取()。 A、结果说 B、行为实施终了说 C、构成要件说 D、目的实现说 9、甲对乙实施抢劫,乙奋起抗争,恰遇甲之好友丙经过,甲请丙帮忙,共抢得乙身上钱财若干。甲、丙的共同犯罪属于()。 A、事先有通谋的共同犯罪 B、事先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C、复杂共同犯罪 D、必要共同犯罪、 10、我国刑罚的目的应采取( )。 A、惩罚犯罪说 B、改造犯罪说 C、改造与惩罚相结合说 D、预防犯罪说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四个选项中,有2----4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5分,共15分) 1、刑法的空间效力包括( )。 A、时间效力 B、对地域的效力 C、对人的效力 D、追诉时效 2、下列哪些行为属于犯罪的预备行为()。

刑法总论重点总结张明楷教材版

刑法学备考,重点ing. 论述题:一、论刑法上的罪刑法定原则(20分) 答: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三大基本原则之一,我国刑法第三条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量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因而,罪行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现在一般认为,罪刑法定的思想基础主要是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或者说是民主与自由. 罪行法定原则的具体内容分为“形式的侧面"与“实质的侧面”。 形式的侧面,法律主义、禁止事后法、禁止类推解释、禁止不定(期)刑,是罪行法定原则的传统内容,被称为“形式的侧面”.法律主义是指规定犯罪及其后果的法律必须是成文的法律;法官只能根据成文法律定罪量刑.其具体要求是:规定犯罪及其后果的法律只能是立法机关指定的法律,故行政规章不能制定刑法;规定犯罪及其后果的法律必须由本国通用的文字表述;习惯法和判例法不得作为刑法的渊源。禁止事后法也即禁止溯及既往,禁止溯及既往原则源于法律的本质、也是保障国民自由的要求、既是司法原则也是立法原则.类推解释是指需要判断的具体事实与法律规定的构成要件基本相似时,将后者的法律效果适用于前者。 实质的侧面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刑罚法规的明确性原则,二是刑罚法规的内容的适正的原则。后者又包含两个方面的要求: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禁止不均衡、残虐的刑罚。明确性表示这样一种基本要求:规定犯罪的法律条文必须清楚明确,使人能确切了解违法行为的内容,准确地确定犯罪行为与非犯罪行为的范围,以保障该规范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不会成为该规范的适用的对象。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就是指刑罚法规只能将具有处罚根据或者说值得科处刑罚的行为规定为犯罪,从而限制立法权。 实现罪刑法定原则,要求适当改变观念、司法体制的合理性、合理解释刑法、正确定罪量刑. 二、论犯罪的停止形态. 答:犯罪的停止形态主要是指犯罪的既遂及犯罪的特殊形态(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实行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特殊形态,刑法第22条第1款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犯罪预备的四个特征为:主观上为了实行犯罪,客观上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事实上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实施犯罪预备,构成预备犯,我国刑法对预备犯的处罚原则是“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犯罪未遂,刑法第23条第1款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犯罪未遂的特征,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犯罪未得逞、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未遂构成未遂犯,刑法第23条第2款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犯罪中止,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一是未实行终了的中止,即在预备阶段或者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二是实行终了的中止,即在实行行为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中止的时间性、自动性、客观性和有效性是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犯罪中止构成中止犯,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都是发生在犯罪过程中的特殊形态,其结果都未造成期待中的犯罪

刑法总论期末测试题(整理打印版)

刑法总论测试题 试题1 1、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其显著特点是( BC )。 A、理论性与实践性最强 B、强制性最为严厉 C、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更为广泛 D、保护社会关系的手段更为丰富 2、刑法条文中的“但书”表示的是( ABD )。 A、对前段的补充 B、对前段的限制 C、对前段的强调 D、对前段的例外 3、我国刑法典修订后的施行时间是( C )。 A、1997年3月14日 B、1997年7月1日 C、1997年10月1日 D、1998年1月1日 4、我国刑法典分则“侵犯财产罪”一章规定有12种具体犯罪,这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 B )。 A、一般客体 B、同类客体 C、直接客体 D、复杂客体 5、构成犯罪的不作为以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义务为前提。这种特定义务来源于( BCD )。 A、社会公德的要求 B、职务上或者业务上的要求 C、法律的明文规定 D、行为人先行的行为导致的危险状态 6、某甲打猎时,发现一头猎物旁边有个小孩在玩耍,他明知自己枪法不好,但打猎心切,于是开了枪,结果猎物没打着却打死了小孩。某甲行为时的心理态度属于( C )。 A、直接故意 B、疏忽大意的过失 C、间接故意 D、过于自信的过失 7、犯罪既遂的类型有( ABCD )。 A、行为犯 B、危险犯 C、结果犯 D、举动犯 8、某甲抢劫杀人的行为触犯了两个刑法条文、两个罪名,实际上只构成抢劫罪一个罪。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 A )。 A、想象竞合犯 B、法规竞合 C、结合犯 D、吸收犯 9、管制的执行机关是( D )。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劳改机关 D、公安机关 10、吴某因犯故意伤害罪、侵占罪,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3年、罚金1万元。决定执行的刑罚时,应当采取( D )。 A、吸收原则 B、限制加重原则和并科原则 C、吸收原则和限制加重原则 D、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犯罪客体 2、犯罪中止 3、剥夺政治权利 4、数罪并罚 5、刑罚执行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成立正当防卫应当具备的条件。 2、简述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成立条件。 3、简述一般自首的概念及其成立条件。 五、案例分析(16分) 案情: 徐某某,男,1984年10月21日出生,聋哑人,学生。 徐某某是家中的独生子,由于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对学习没有兴趣,经常逃学旷课,甚至与校外一些“混混”建立了关系。2000年9月17日晚上,徐某某向母亲赵某提出自己明天不想去上学了,赵

刑法总论。案例分析。

《刑法总论》案例分析 案例教学: 案例1:被告人王某于1998年3月7日手持一张信用卡到自动取款机上取款,卡上存在500元人民币,王某欲取300元。在取款时由于操作失误多加了一个零,取300元变成取3000元。没想到,自动取款机并未因操作失误而拒付,而是果然吐出3000元,使王某大为意外。王某出于好奇,又操作一遍,结果自动取款机又吐出3000元。此时,王某已经知道自动取款机出现故障,但出于贪心,王某又先后从自动取款机取出人民币2万元,占为己有。案发后,王某认为又不是我到银行去偷钱,是自动取款机把钱主动送给我,王某的辩护律师也认为这是一个不当得利的问题,属于民法调整的行为,不构成刑法中的犯罪。 那么,本案到底是民法中的不当得利还是刑法中的犯罪呢? 【解析】王某第一次获得3000元人民币,是操作失误所致,具有不当得利性质,但后来他明知自动取款机发生故障,还多次取款,这是利用自动取款机的故障进行盗窃的行为,数额较大,其行为已经构成盗窃罪。由此可见,王某的行为已经触犯刑律,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案例2:1991年和1996年,被告人张子强等人将在内地非法购买的一批枪支弹药偷运到香港。1997年9月,被告人张子强等人经密谋并由张子强出资,在广东省汕尾市非法买卖大量炸药、雷管和导火线,偷运香港。此外,被告人张子强一伙在广州等地经多次密谋策划后,分别于1996年5月和1997年9月在香港绑架了李某、林某和郭某,勒索巨额赎金。在本案中,就走私枪支、弹药罪而言,从内地走私到香港,属于跨境犯罪。就绑架罪而言,预备行为发生在内地、实行行为发生在香港。那么,内地的司法机关对张子强案是否具有刑事管辖权呢? 【解析】张子强案虽有一部分犯罪行为发生在香港,但同时也有一部分行为发生在内地,因此,香港特别行政区与内地司法机关对本案均有管辖权。由于张子强在内地被捕获,因而内地司法机关对本案行使管辖权是正确的。 案例3:被告人高建生,男,24岁,某市建筑工人。1985年7月16日上午,高将所骑的摩托车停放在本市城区中山南路民用电器贸易中心门前的便道上。此时恰逢三轮车工人康桂泉(男,66岁)为该贸易中心拉货至该贸易中心门前。康认为摩托车“碍事”,将车挪开。高建生不让动。争执中,摩托车被碰倒,高建生便用右手打了康左胸一拳。康仰面摔倒在马路沿儿下,当即“伸胳膊,蹬腿,张嘴”。在群众的协助下,高将康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尸体检验报告称:(1)死者康桂泉患有高度血管粥样硬化,形成夹层动脉瘤,因瘤破裂,引起大出血,心包填塞死亡。(2)死者胸部左侧有皮内出血,符合被拳击伤的情况。此一拳可使夹层动脉瘤破裂。在本案中,被告人高建生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呢? 【解析】本案高建生的行为与康某的死亡之间存在着事实上的因果关系,那么是否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呢?应当认为是有因果关系的,因为高建生虽然不知道康某患有动脉瘤,但康某已是66岁高龄,拳击致其胸部左侧皮内出血,这

刑法总论复习要点(详细版)

刑法总论复习要点 第一章刑法概述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定罪量刑) 广义刑法: 1、刑法典:我国刑法,1979年颁布,1997年修订,1997年10月1日正式生效,9个刑法修正案(截止2015 年); 2、单行刑法:专门规定某种犯罪; 3、附属刑法:非刑事法律文件中 狭义刑法:指刑法452条法条 刑法根据的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 刑法的任务: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 1、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首要任务) 2、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国有、劳动集体所有、个人) 3、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4、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 保障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 刑法的体系:总体上包括总则、分则、附则三个部分 编 章 节

条:“但书”——1)前段的补充;2)前段的例外;3)前段的限制 款:标志为另起一行 项 第二章刑法基本原则:(立法指导思想、规则的规则) 1、罪刑法定原则; 2、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3、适用刑法平等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罪刑法定的派生原则:1、排斥习惯法;2、排斥绝对不定期刑;3、禁止有罪类推; 4、禁止重法溯及既往。 适用刑法平等原则:任何人犯罪,都应一律平等地适用刑法定罪处罚,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1、定罪上一律平等 2、量刑上一律平等 3、刑罚执行上一律平等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刑法第五条) 第三章刑法的效力范围 刑法的效力(适用)范围:是指刑法适用于什么地方、什么人和什么时间、以及是否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问题。 刑法的空间效力:刑法对地和对人的效力范围,也即刑事管辖权的范围。 刑法空间效力确立的几种原则: 1、属地原则:以本国领域为标准

刑法总论重要概念及问答题

刑法总论重要概念及问答题 一、名词解释 1.刑法 2.刑法的解释 3.罪刑法定原则 4.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5.刑法的空间效力 6.刑法的溯及力 7.从旧兼从轻原则 8.犯罪 9.犯罪构成 10.犯罪客体 11.犯罪一般客体 12.犯罪同类客体 13.犯罪直接客体 14.危害行为 15.犯罪对象 16.作为 17.不作为 18.犯罪主体 19.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 20.刑事责任能力 21.刑事责任年龄 22.单位犯罪 23.犯罪的故意 24.直接故意 25. 间接故意 26.犯罪的过失 27.过于自信的过失 28.疏忽大意的过失 29.意外事件 30.正当防卫 31.假想防卫 32. 防卫过当 32.特殊防卫 34.紧急避险 35.犯罪既遂 36.犯罪预备 37. 犯罪未遂 38.犯罪中止 39.共同犯罪 40.犯罪集团 41.主犯 42.从犯 43.胁从犯 44.教唆犯 45.首要分子 46.刑事责任 47.继续犯 48.想象竞合犯 49.连续犯 50.牵连犯 51.结果加重犯 52.刑罚 53.刑罚目的 54. 刑罚体系 55.剥夺政治权利 56.刑罚裁量 57. 累犯 58.一般累犯 59.特殊累犯 60.自首 61.一般自首 62. 特别自首 63. 数罪并罚 64.缓刑 65.减刑 66.假释 67.追诉时效 68.赦免 69.特赦 二、问答题 1.简述刑法的性质 2. 简述刑法解释的种类 3.简述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4.简述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及其在我国刑法立法中的体现。 5.简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及其在我国刑法立法中的体现。 6.结合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简述我国刑法的空间效力。 7.简述刑法溯及力的概念及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问题的规定。 8. 什么是犯罪?犯罪有哪些基本特征? 9. 简述犯罪构成的概念及特征。 10. 简述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关系。 11.简述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联系和区别。 12.简述犯罪客体的概念和分类。 13.简述危害行为的概念及特征?危害行为的基本表现形式是什么?成立不作为应当具备哪些条件?不 作为的义务来源有哪些? 14.简述危害结果的概念及特征 15.什么是自然人犯罪主体?自然人犯罪主体的共同要件有哪些?什么是单位犯罪?单位犯罪有哪些特 征?如何认定单位犯罪?对单位犯罪如何处罚? 16. 什么是刑事责任能力?辨认能力与控制能力是什么关系?刑法理论对刑事责任能力程度是如何划分 的?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不同情况的自然人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能力分别可归属那种程度? 17. 什么是刑事责任年龄?我国刑法对于刑事责任年龄是如何规定的?

刑法总论期末复习

1.广义的刑法 指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 刑法典包括刑法修正案。 单行刑法是单独针对某一类犯罪规定的刑法规范。 2.罪刑法定原则的概念、立法体现 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立法体现: 1、禁止习惯法 2、禁止绝对不定刑及绝对不定期刑 3、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 4、禁止类推解释 5、禁止溯及既往,但刑法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溯及既往 3.我国刑法确定空间效力的原则(论述) 刑法的空间效力,是指一国刑法在什么地域、对什么人适用的问题,也就是要解决刑事管辖权的范围问题。我国刑法确定空间效力的原则有: 1、属地管辖原则:即一个国家对于发生在本国领域内的犯罪,不管行为人是谁,都适用本国刑法。我国刑法第六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法律有特别规定的情形:第一,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在中国境内犯罪,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第二,特别行政区适用本地区刑法。第三,民族自治区省级人大制定变通或者补充规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施行。 2、属人管辖原则:以人的国籍为标准,凡是本国人犯罪,不论是在本国领域内还是在本国领域外,都适用本国刑法。我国刑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 3、保护原则: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4、普遍管辖原则:针对国际犯罪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 4.对“领域”的理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领陆、领水及领空 法律拟制的领土:我国的船舶或者航空器、我国驻外的使领馆 5.刑法的时间效力原则:从旧兼从轻。原则上适用旧法,但适用新法有利于被告人时,适用新法。 6.刑法的溯及力的概念 刑法的溯及力,是指刑法生效后,对其生效前未经审判或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

电大2016年刑法学(1)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有题目)

2016年刑法学(1)形成性考试册 刑法学(1)作业1 第一题:山本××,女,42岁,日本国籍。马××,男,35岁,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公民。 2005年11月25日,山本××乘坐×××次航班入境,过海关时选走的是绿色通道,未向海关申报任何物品,但旅检现场关员在对山本××时行例行检查时,却从其携带的硬质行李箱夹层中发现了可疑粉状物9包,经化验证实该批粉状物为毒品“可卡因”,共计4512克,纯度为70%。要审查,山本××交代,这批货是她从巴西带来的,有人会在广州××路××酒店接货。海关缉私局马上在该酒店周围布控,接货人马××携款前来酒店找山本交接时被当场抓获。【问题】 1.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来判断,山本××和马××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2.对于山本××和马××的行为是否应当适用 我国刑法管辖和处理?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处理原则)? 答:1.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走私毒品的,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当事人的 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本案中的可卡因属于毒品的一种。山本××违反我国的出入境管理制度,携带毒品进入我国境内,不向海关申报而选择绿色通道,意图逃避海关 监管,其行为构成走私行为,构成走私毒品罪;马××携款接货的行为属于走私行为,构成走私毒品罪。 2.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 有特别规定的以处,都适用我国刑法;只要犯罪行为或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 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犯罪。山本××和马××的走私行为 开始于我国境外,但完成于我国境内,属于在我国境内犯罪。同时,山本××虽然是外国国籍,但并非是享有外交特权和外交豁免权的外国人,而马××虽然是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公民,但其行为并不是发生在香港区域内,因而二人的行为均不属于法律有特 别规定的情形,因而适用我国刑法管辖。对山本××和马××的行为应适用我国刑法关 于走私毒品罪的规定予以处罚,毒品的数量应以查证属实的数量计算,不进行纯度考虑。并以此作为刑事定罪量刑的依据 第二题: 习某,男,20岁,某县农民。 习某与王某(女,16岁,该县某中学学生)与2009年10月相识后经常在一起玩耍,渐渐的两人由友情产生了恋情。20 10年5月4日下午王某、习某和几个朋友在当地一山上玩耍,喝了不少酒,习某让王某回家,王某说:太迟了,今晚回去也是被父母殴打,明天回去也是打,干脆不回去了,习某要求与王某发生关系,王某起初不愿意。 后来看到习某很生气,便不再坚持,与习某发生了关系。次日回家遭父母痛斥,被迫 说出了自己与习某的关系。王父遂将习某带至家中盘问,并要求习某的父母前来谈判,未果,王父报警,警方以习某涉嫌强奸将其刑事拘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