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几点体会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几点体会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几点体会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几点体会

西藏大学

本科生毕业设计

题目: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

几点体会

院(部)工学院专业年级

姓名央宗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二○一三年12月1日

西藏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成果。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毕业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本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归西藏大学所有。

特此声明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央宗

作者专业:

作者学号:

年月日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几点体会

摘要

作为现代社会的学生,不能掌握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将难于跟上时代的步伐。小学是打基础的阶段,要打好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就要很好的在小学阶段应用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教师要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应用好信息技术课堂呢?作为教师又该如何把计算机知识既深入浅出又活泼生动地教给学生,很值得我们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体会

目录

摘要-------------------------------------------------------------------- 3引言---------------------------------------------------------------------------------------------------------------------------------------- 6正文-------------------------------------------------------------------- 7

1、明确运用的目的------------------------------------------------------- 7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7 2.1了解法-------------------------------------------------------------- 7 2.2游戏法-------------------------------------------------------------- 8 2.3形象替代法---------------------------------------------------------- 8 2.4竞赛法-------------------------------------------------------------- 8

2.5教师的精讲+学生的实践----------------------------------------------- 9

3、目前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问题------------------------------------------- 9 3.1扼杀学生的兴趣------------------------------------------------------ 9 3.2课程上的安排-------------------------------------------------------- 9 3.3迟迟不到的机制----------------------------------------------------- 10

3.4缺乏专业的信息教师------------------------------------------------- 10

4、应当采取的措施------------------------------------------------------ 10 4.1重新唤起学生的兴趣------------------------------------------------- 10 4.2加大对信息技术课的重视--------------------------------------------- 11 4.3建立应对的考核制度------------------------------------------------- 11

4.4加大投入造就高素质队伍------------------------------------------------------------------------------------------- 11

5、柳暗花明又一村------------------------------------------------------ 11

6、总结----------------------------------------------------------------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1引言

在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最时髦的学科,应该受到重视,但事实上,它却是最容易受到冷落的学科。由于信息技术本身发展太快,直接影响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方向和内容的稳定性。

长期以来,许多农村学校领导感到这门课程难指导、难评价、难控制,因此采取了不过问的“冷”处理办法。相当一部分农村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在校内是兼职,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认真上好信息技术课。

为此应从本校的实际出发,谋划好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具体措施。结合农村孩子的特点以及地方特色,适当地重组教材,活用教材,有些内容甚至超越教材。组织相关教师外出学习、参观,使他们充分认识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未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信息素养应成为人们的一种基本能力。

正文

时代正以飞快的速度发展着,信息技术已成为了社会的一种主流现象,人们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会与与信息密切相关。为了培养出与之社会同步发展的学生,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更要担负起启蒙、建立兴趣、打好基础的重要责任。为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1、明确运用的目的

传统的教学模式属于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不能结合实际发挥出应能发挥的水平。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产生了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也是由填鸭式的教学转变为了启发式教学模式,其中运用信息技术成为新课程改革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纲要》中也是明确提出了教育要实现现代化。也正是因为如此,信息技术在新的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显得非常的重要,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我们深深感触到传统教学有不少的局限性,教师几乎很难顾及到不同阅历不同能力的学生的需要,教学中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的发展是很难的。现代信息技术掀起了学习的革命,教师开始使用大量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网络来完善课堂教学。

现今,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收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刚在接触电脑时学生们是怀着极其好奇的心态,有着极强的兴趣,所以我们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些特点进行教学,这样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果不能选择恰当的教法又只会慢慢扼杀学生本有的学习兴趣,让本以为是一种轻松、愉悦的学科变成又一个压在学生身上负担,所以说选择教法就有尤为重要。

2.1了解法:

在学生刚接触电脑时,我们要通过简单的词汇和例子让学生认识眼前的这个

高科技产品,使学生体会到了电脑的神奇之处和功能强大之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电脑的强烈欲望。如,可以介绍电脑的由来和在现代水中所发挥的作用。2.2游戏法:

什么样的产物都都会有利的一面也会有弊的一面,要看我们怎样充分利用它有利的一面为我所用,电脑游戏以它极大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甚至也包括成人。所以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引入

一些健康的游戏,这些并不是玩的目

的,而是把它作为激发学生兴趣和开

始慢慢熟练操作的技巧。如,小学三

年级学生在刚开始操作鼠标时感觉

是很笨拙,我们可以在讲解完鼠标的

基本操作后,就让学生玩“水族馆”

这类的游戏,用游戏的方法锻炼学生

单击鼠标和拖动鼠标的技巧。

2.3形象替代法

对于小学生来说,计算机教学中的一些术语是最难被他们接受,适当运用一些形象生动的替代方法,对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是很有帮助。这样一来,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如,在进行文件夹的建立和文件收藏到文件夹的教学时,我们可以用日常用品进行替代,建立的文件夹用牙杯替代,而文件可以用牙刷替代,在平时生活中我们用完牙刷后就会放入自己的牙杯,文件也一样,要放入自己已经设定好的文件夹里不能乱放,这样学生一听就明白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同样也是在教学生文件是要按照它的内容收藏在自己应该在的文件夹里,而不是乱收藏,从小去改正一些现在我们乱收藏文件而导致找不到的坏习惯。2.4竞赛法

不服输要强是小孩的天性,我们就可以利

用他们的这种天性在教学中进行竞赛可以提

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在学习打字时通

过《金山打字通》这一软件,采取竞赛的方式,

学生们兴趣高涨,相互比赛,教师又不用花费

太大的投入,又能达到教学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2.5教师的精讲+学生的实践

计算机是一门集实践性和操作性的学科,因此要加强学生的上机实践。为了提高上机实践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我主张“理论+实践”,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充分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实践所学的理论知识,并探索课本没有的知识,扩大知识面,更好地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同时,在学生操作时,教师应做到因材施教。例如在上机操作中,我都采用计算机多媒体展示系统,将有一定电脑基础的学生的电脑作品制成幻灯片并配上优雅的音乐在屏幕上播放,再详细讲解操作技巧后就开始手把手耐心给他们讲解相关知识。同时,要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创作作品,并适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测,公开赞扬每位学生作品的优点与创新之处,个别指出不足之处。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培养协作精神。通过这样的上机实践,必然使学生信息素养不断进步,从而提高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

3、目前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问题

对于我们西藏农村学校来说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还是一种起步阶段,主要还是存在信息技术课程在小学开设时间不长,尚未形成自己较为成熟的教学体系。3.1扼杀学生的兴趣

现在所采用的教材只是一味地强调操作步骤的讲解,没有指向学生实际的学习。同时教师也是一味地在教授操作过程,而且也因为得不到重视教师也不会去准备教案,只会按照现行的教材内容进行各模块的教学。这种大模块、整体化的学习方式适合成人,但对于小学生,却不太适应,同时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一味地采取“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看”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学习没有兴趣,据调查有很多学生刚开始接触到信息科的时候是满怀着无比的兴趣,到最后就开始慢慢的觉得没什么意思,还不如上其他课。

3.2课程上的安排

根据国家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规定,信息技术课程在小学阶段的总教学课时应为68学时。但目前农村学校安排信息技术课程每周课时仅为一两节,除去期中、期末复习停课和节假日休息,实际教学课时大约在40学时左右,与国家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的规定相差甚远,甚至有时因没有相对的考核机制,到了期中期末迫于统考的压力,很多教师就会去占用信息课那一点点的课时,而我们很多信息科的教师也是非常欢迎这种举动,因为自身还在任其他的主课,也希望自己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复习。

3.3迟迟不到的机制

因为信息课还是一门非单独考试课程,而且在小学生内地的考试中也只占差不对20%的分数,导致缺乏足够的重视,同时学校里面也是缺乏较为健全的考核制度。对于信息教师自身也是同样如此,在学校里面对于藏文、汉文、数学等都有着相应的考核或通过各种教研活动来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而我们信息技术课教师因为与上述无关,就不会特别的去在意这堂课学生是不是真的学到了什么,而是在一味地去教授自己所认为的东西,更有些教师就只是在应付了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的钟”。

3.4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

在农村小学,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已经成为制约农村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瓶颈”,农村在职的信息技术教师,大多由原来数学、语文教师担任,有的学校甚至觉得这个老师懂点电脑就让他去当学校的信息教师,虽然有过几次培训但都是短期培训试想是否真的能够满足教学呢?也有过一些电脑专业的大学生被分配到学校,可这类教师又欠缺教育学方面知识,由于时代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也在不断更新,这就更加增加了他们在教学中的难度。如果没有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这就无法真正去谈农村小学信息技术的发展。

4、应当采取的措施

4.1重新唤起学生的兴趣

为什么网络游戏能让我们废寝忘食?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它的设计应用了“目标驱动”的原理,并且目标设计的有层次,有梯度,能够不断地刺激参与者的好奇心和征服欲望。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借鉴这种规则,激发学生不断的学习动力。在摒弃传统单一教学模式的同时,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我们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真正去应用,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自己去设计教学的内容,增加挑战性和趣味性重新唤起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4.2加大对信息技术课的重视

首先在解决这以问题上也需要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加大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的重视,同时也需要我们教师转变自己的观点,要发现到学习的最终目的,更需要我们信息技术课教师,在学校里面多去创造属于自己学科的平台,让学校领导看到通过不断的学习,我们的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所取得的成绩,以此来得到重视。

4.3建立应对的考核制度

信息技术课程应当列入学校的正式考试科目,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考核标准和较为健全的考核制度,以“考”促“学”,以“考”带“学”在平时学校的各类教研活动中也需要我们这门学科的参与,学校的教研主任也应该多去关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情况。不要用我的专业不是为由去漠视信息技术课。

4.4加大投入,造就高素质队伍

为了塑造好这支队伍,首先我们就应该加大对师范类在校学生的全面培养,而不是只应对某个专业的人才,其次就是创造更多的长期有实效性的培训,让我们这些渴望再继续学习的教师,能够真正学到有用的东西而不是简单的应付了事。

5、柳暗花明又一村

除了上述自己所提出的几点体会外,相信还会在慢慢的发展道路中还会出现更多的困惑,给我们农村小学信息教育的普及带来了相当大的阻力。为此我们要懂得用心去思考、用心去观察、用心去聆听学生的世界,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的前提下,再去重新去思考信息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相信这些一直困扰我们的问题,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6总结

在学校里面有很多教师都知道信息技术对现代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对自己所教的学生来说,又感觉不到它的重要,为此本人详细阅读参考文献后,也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特别是对于农村有了几点体会,也希望通过自己的想法,来激起各西藏农村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的真正重视。

参考文献

【1】陈旭远: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熊贤友 .课堂教学中举例的艺术教研天地

【3】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致谢

毕业论文已接近尾身,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在整个毕业论文过程中,给了我无私的指导和监督,帮我解决实际的困难,衷心感谢我的学院领导和老师在整个函授期间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细心的指导。

再次感谢函授期间和所有帮助过我并给我鼓励的老师,同学和朋友,谢谢你们,祝福老师们,同学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明天依然绚烂缤纷!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信息技术是一门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促进作用的科学技术,学生从小学阶段开始学习信息技术对于我国以后的科技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在现阶段我国农村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还存在课堂沉闷、学生兴趣低、学习效果差等问题。教师必须及时地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想出解决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国农村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效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核心技术,信息技术遍布每个领域,在不同领域都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已经不仅仅局限在高等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成为了小学阶段的必修课程。在城市小学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生掌握了很多的信息技术知识。但是在农村小学中,由于硬件设施低和师资力量弱等原因,信息技术的教学始终处于落后的状态。我们的教育部门必须要对这个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针对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落后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力求想出最有效的解决办法,促进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发展。 一、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效果为什么不尽如人意

我国的信息技术教学已经在小学开展了一段时间,但是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效果却始终不尽如人意,虽然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很高,但是却掌握不好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学到的东西非常有限。接下来,我们将详细地分析一下信息技术教学效果差的原因。 1.信息技术课堂缺乏实际操作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原因有信息 技术课堂缺乏实际操作。信息技术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它更加注重的是上机进行实际操作,如果缺乏实际操作学生很难将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很多农村小学的教师用大量的时间讲授知识,实际操作的时间却被压缩的很短,造成了学生没有时间将学到的知识进行练习和巩固的情况,学生的成绩自然不会理想。所以说,作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充分地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将理论和实践有效地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真正地促进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 2.农村小学师资力量薄弱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原因有农村 小学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一直都很薄弱,很多农村小学的老师都是身兼数职,有的信息技术教师并不是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教师,所以,在教学上就会受到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限制。还有的学校整个学校只有一个信息技术教

(完整版)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等产生深刻的影响。课程标准提倡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教学内容,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有机整合。这种做法就是将信息技术融合到数学课程中,在内容上“把算法融入到数学课程的各个相关部分”,这就使得信息技术实质性地成为数学课程教与学的必要工具,掌握信息技术已成为学好或教好数学课程的必要条件。 关键字: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等产生深刻的影响,在数学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使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让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枯燥无味,给学生创设了大量的富有情趣的情景,让学生接触了更多的数学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满足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让他们看到了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技能,又能开发学生的智力,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将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生动,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要善于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教学,要善于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就象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使教和学都能高效进行。 一、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之所以对数学感到枯燥、无味、怕学,其原因之一是由于数学知识本身的抽象性和严谨性所决定的,再者就是受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局限,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推动力,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的基础。处于学龄初期的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动力往往被学习兴趣所左右。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无论在人的发展还是在社会生活中都有巨大的作用。它引导着人们进入五彩缤纷的世界,种种事物的特点触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并对此引起关

浅谈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与改革

浅谈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与改革 摘要:本文周述了离方面的内容:信息技术批育课内教季与课外科技活动之间的 关系:提出了信息技术教季改革的六点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改莱 今天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已经履盖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学校和家庭。从掌握计 算机这个“人类通用智力工具”的必要性来看、同学习语言、文字一样必须从娃妹抓起,计算机教育、尤其是计算机在中小学的教育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而有关计算机教育 的改革也显得势在必行 一、信息技术课内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计算机普及教育推动着教学体制的结构性 改革。以课堂教学为基础,谋内外结合,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是发展学生的爱好,特长,促过德、,、体、美、劳全而发展的重要途径。学生的计算机教育要达到基础知 识券及科技素质训练培养计算技术后备人才的多重任务,就必须课内、课外扩举,构 成一个有机配合的整体。 (1)课内数学要完成对青少年的计算机知识普及。首先是让学生拿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提作及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增长对计算机的基本了解和爱好,计算机教 育课程所开设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正是重视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主 要讲解了计算机的发展应用、Windows操作系统Word2000文字处理系统,VB程序 设计基础等 计算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要重视理论知识与t机相结合 (2)校内、外的课外科技活动要为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提高的条件,更好作到计算机理论与上机相结合,我校一直重视课外兴趣小 组活动,并且取得好成绩:数学、物理、化学等都有全国、省、市竞赛中获奖的,而 且信息技术会考也大面积的丰收,历次会考A级率都在10%以上我管设想并实践过一 段时间,和大学一样,提高计算机的利用率,将机房向有志学习计算机的老师与学生 开放,从而真正提两学生“动手动a的素质 二、笑于信息技术教育改革的六点建议 现在教育体制改革正大力推行,信息技术教育改革也势在必行。 1、关于信息技术深的地位 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把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开刨了 一个技术革命的新时代。科学家们曾预言:计算机科学将是继自然语言、数学后的第 三位的,对人的一生都是大有用途的“通用智力工其”。正因为如此,计算机与基础教 育相结合已成为当今世界大趋势。在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是提高人科学素养的需要。 过去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恐怕不行了。社会向前发展了,跨世纪 人才的科学素质应有五大支柱: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近f来国 家教委提出了在中小学开设计算机课的规则,强调了计算机在中小学的地位和作用,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3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3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怎么写好呢?下面是由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到您!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一 学生最爱上什么课,就是我所教学的:信息技术。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这种爱好往往表现在爱玩游戏,或者上网聊天、看Flash动画。而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却不愿认真地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导入,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我的教学内容中,既注重传授知识,又注重让学生理解电脑独特的思维;不仅要会使用电脑,还时常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这个程序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思路。 在课堂上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作出别出心裁的答案。学生智慧的激活,会反作用于教师和其他学生,使其能在更高层次上积极思维,从而在师生、学生间积极思维的互动中,不断闪耀出智慧的光芒。师生可从中尽情地去体验教学创造美的乐趣,并可获得教案目标之处的收获。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关注知识的结构和学习学习的认知结构,

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和获得的能力的迁移,使这些结构具有适度的灵活性。让学生成为主角。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入主体角色,主动地去发现学习从而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这就要求在一节课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自由,赋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选择方法是自由的。创建多向的交流环境,学生可以问教师,也可以互讨论,还可以查资料来解决。我们可以明确地告诉学生:教室是你们的,电脑是你们的,老师只是你们的学习伙伴,能学到多少知识,全看你自己的了 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堂课下来,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的状况,根据自己的选择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真正成课堂的主角。学期末我还让学生尝试,自己给自己的作品打分,学生的诚实、信心也是我所教学的体现。 教学的确是一门艺术,而且这门艺术又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即教师又要赶进度,又要尽量把课上得生动,的确很不容易。你可以尝试着课前先告诉他们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可以解决哪些问题,把这个结果通过实例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调足他们的胃口,然后再上课,这样他们也许会更有兴趣,同时,听课时也更有方向感。还有,可能的话课下跟学生多交流,可能会更知道他们的想法。其实,有时候学生对信息课不重视,也不完全是课业负担的问题。

浅谈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浅谈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近年来,在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呼声下,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在的小学普遍都已开设了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信息技术课由于其特有的时代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特点,深受小学生欢迎。作为一门新学科,信息技术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但是活泼好动的小学生,往往在课堂上容易被游戏等非学习因素诱惑,致使信息技术课的学习效率低下,课堂教学处于无序、无效状态。那么,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率,对于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我们来说,利用现有条件构建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教学这一问题就变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人们对于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从理论与实践方面都作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研究的对象偏重于城市学校,忽视了农村学校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去年下半年,笔者有幸在奉化参加了一次农村信息技术研讨活动。在活动中,笔者体会到农村学生信息素养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但他们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及对作品的评价能力远不如城市的孩子。作为农村信息技术教师如何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能力,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教学,谈以下几方面的看法: 一、精设入门课,激发学习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对学习材料产生兴趣,也就有了学习欲望,才能产生学习动机,以最佳的学习心态进入到学习中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农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颇高,因为他们在这之前亲眼见到计算机的机会很少,只知道计算机的本领很大,至于它到底能干些什么,学生一无所知,他们所产生的是一种盲目的兴趣。针对这一现象,教师首先要解决的是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计算机,正确认识计算机。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学生对计算机的功能了解不全面,教师可以利用“猜一猜”的形式,让学生想象计算机的作用,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计算机作好铺垫。有学生说计算机具有计算功能,还可以用来打字、画画、玩游戏等;还有学生说,计算机可以控制工厂的生产、控制导弹卫星?6?7?6?7。最后教师可进行进一步总结:计算机具有处理文字、图片、音乐、电影等多种形式信息和网络数据通讯等多种功能,使计算机的应用深入到如航天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教学、自动控制、办公自动化、银行数据处理、智能机器人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可以说,生活中处处都有计算机的身影,它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每个角落,现代生活已离不开计算机?6?7?6?7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无形中感受到计算机已经给人们生活的带来了巨大变化,从而使学生明白学习计算机课程的重要意义,激发正确的学习兴趣。毛主席曾教导我们说:“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得去亲口尝一尝。”在老师用极富“诱惑力”的语言介绍完计算机的功能后,学生的心早已痒痒的了,自然是热切期盼一睹其真容,这也正是增加学生对计算机感性认识的极好机会,所以在信息技术的第一节课安排学生进计算机房去看一看就显得十分必要。让学生看看计算机的键盘、主机和显示器,亲手按按键盘上的按键,熟悉熟悉主机和显示器的开关,这样既消除了学生对计算机的神秘感,又拉近了学生与计

小学信息技术论文

小学信息技术论文用新理念构建小学信息技术的“新课堂”内容提要: 本文从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出发,指出要实现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需在新的教育理念支撑下,构建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新课堂”。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专职计算机教师,应带头转变原有的工作方式,认识到自己不只是一个只知“教书”的匠人,而应是拥有现代教育观念、懂得反思技术、善于合作的探究者。在阐述“新课堂”构建的意义的同时,着重探讨了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新课堂”构建的理念与教师角色的转换。 关键词 新理念小学信息技术新课堂 当代最著名的未来学家尼葛洛庞帝教授(Negroponte)在他的《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曾讲述了这样一个虚拟的故事:“一个19世纪中叶的外科医生神奇地穿过时间隧道来到了一间现代的手术室。所有这一切对他而言都全然陌生。……现代科技已经完全改变了外科医学的面貌。但是,另一位19世纪的教师也搭乘同一辆时光机器到了现代化的教室,那么除了课程内容有一些细枝末节的变动外,他可以立刻从他20世纪末叶的同行那里接手教起。因为,我们今天的教学方式和150年前相比,几乎没有什么根本的变化,在技术手段的运用上,也差不多停留在同样的水平上。”桑新民教授也曾谈到:“造成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悲惨命运”的主要原因不在技术本身,而在技术之外。” 我国的计算机普及教育起步较晚,特别是小学计算机教学,直到90年代中期才形成了一定的教学体系。尽管已经把学科名称由“计算机”更名为“信息技术”,且已经成为课程设置中的一门必修课,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各地千差万别,大部分学生学会的也只是对计算机本身的操作,只有小部分的学生会把计算机作为一种信息处理工具应用到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尽管已经对学科整合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便不少专职计算机教师仅仅是对课题研究感兴趣,信息技术的教学多数还仅仅局限于自身学科的教与学上。如何彻底改变目前传统学科教学与计算机教学分道而行、难以维系的窘境,如何使现有的信息技术课堂挥发新的生机,将成为我们广大专职计算机教师共同探究的新课题。 一、学习新课标树立新理念拓深新思维构建新课堂 古人云: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展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改革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意见也提出: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多样化。要实现这些改革目标,我认为关键在于更新理念,与时俱进。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发展,教师不仅要考虑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而且思考为什么教的问题。要让学生学有用的信息技术,必须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切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保证学生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落到实处。同时,也要认识到推行信息技术整合是以其小学充足的基础设施以及师生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为前提。反之,如果脱离我国国情和各地实际情况,试图跨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技术必修课为主要特征)的发展和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盲目鼓吹信息技术整合,甚至取消信息技术必修课提前推行彻底的信息技术整合,则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将成为"空中楼阁",势必对我国小学信

浅谈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 21世纪,世界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网络的普及和应用,将使信息技术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并和每个人的工作、生活紧密相联。信息技术在迅速推进全球一体化的同时,把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和残酷。国力之间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这样就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智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教育现代化迫切需要一批高水平的信息化人才,他们应具有高度创新的能力,有自我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同时,教育信息化也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机遇。因为人才需求的变化,必须引起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为支柱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一、在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的同时,注重教学软件的开发,在充分利用网上教育信息的同时,不断丰富更新教育资源。 好的教学方案,应当准确反映该专业的本质特征,既要概括以往的教学成就,又要捕捉该专业发展的最新成果。这就要求在短时间内收集、记录、整理大量的信息。这方面,网络提供了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和渠道。 Internet是已覆盖世界全球性网络,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教育资源,且网上信息具有传递迅速、更新快、共享性好等特点。备课教师在阅读传统教案的基础上,找出问题和研究方向,列出提纲,通过Internet将不同网站的相关信息连接起来,按照不同的主题查阅相关的信息资料,利用这些资料修正和丰富教学方案。 通过对已获信息的分析与研究,结合自己授课过程中的收获与经验,可以编写出新的教学软件,在Internet上发布,学生则通过访问来学习。教师准备和制作这些教案的过程中,减少了重复性的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教师编写的教学软件,既可丰富Internet网上的教育资源,又可以形成新的网络化教学的数据库。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优秀的教育资源只能被少数人使用,而且是在规定的时间和场合被有限地使用,在网络教学中,可以把老师和中青年优秀教师所编写的多媒体教案集中起来以形成网上教案库,使网上教育资源不断丰富与

浅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

浅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 目前,教育部已把信息技术课列入必修课范畴,在未来五至十年内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将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为其他学科更好地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根据学科特点,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率是中学信息技术课所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 1 创设情境,启迪思维 情境,是客观现实存在的东西,同时兼有情感因素,不仅能引发人们思考,更能开启人们的智慧。良好的情境,是学生产生兴趣,产生联想的物质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情境教学,能起到举一反三,融汇贯通的目的。我在教学回收站时,放了一段录相,录相的内容是一对新婚夫妇,有了一个新家,搬家那天,他们把所有的废品扔在垃圾车准备处理,丈夫扫视一眼斗垃圾车里的废品,发现初恋时送给爱人的一对小泥人,随手从垃圾车里捡了回来,其他废品倒入了垃圾车,搬到新居后,妻子突然想起他们之间恋爱时的

信件也被当作废物处理了,想找回来,可垃圾车已走了,她懊悔莫已。这段录相虽然不很精彩,但学生兴趣却很浓,随后我设置了几个问题:①回收站是做什么用的?②放入回收站的文件能恢复吗?③清空回收站是什么意思?④回收站是硬盘上的一块区域还是内存中的一块区域?⑤回收站的大小能改变吗?学生通过比较、讨论,很快就解决了问题,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2 类比迁移,灵活运用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教师通过类比让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背景,对新知识进行认识和编码,从而建构自己的理解,也就比较容易掌握新知识。例如:在讲授计算机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时,把它与工厂生产进行类比,调度室相当于控制器,生产车间相当于运算器,仓库相当于存储器,原材料购进相当于输入设备,成品运出相当于输出设备,调度室对原材料和成品的需求进行规划,安排生产,储存,运输;相当于控制器对输入输出设备进行控制,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和数据到运算器中进行运算,再把运算结果存回存储器,需要时从存储器中取出运算结果送往输出设备。再如:讲文件移动和复制时,步骤是:①选择对象(文件或文件夹);②剪切或复制;③打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课堂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操作,让学生照着“葫芦画瓢”,还要尽可能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所以每节课除了教师范例,我还会给学生准备更多的拓展性范例,希望能够开拓他们的视野,刺激他们的灵感,进而制作出个性化的,富有创新的作品。但是根据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说,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好,一节课的时间最多让他们学会模仿范例,做出最基础的作品。富有创造力的作品也只能偶尔在个别基础好的学生那里看到。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即使是遇到个别优秀案例,我也会感到非常高兴,并且我也不会放弃最初的宗旨。创新要在慢慢的积累基础上产生,物质上说,量变引起质变。相信只要我坚持下去,不管是学生还是我,都将会有收获。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与学的新策略和新模式来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尤其是其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下方式也许有些用处: 一、活用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来自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兴趣越大,则学习的动力越大,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学生对计算机早已有着浓厚的兴趣与神秘感,渴望更深层次的了解它,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幻想自己有一天能随心所欲地操作计算机,在计算机上完成一些他们认为神奇的或者是美好的作品。为了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在摸索中寻找。 学期刚开始,我还处于刚开始摸索中,效果也是十分差的。我觉得学生不大愿意听我上课讲的内容,我得经常反复强调纪律,让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我身上,但是十分困难。其实我也想得明白,要么我用我的威信震慑他们,让他们不敢不听。其次就得让课堂变得十分有趣,让他们自觉地吸引到我这里来。当然,我们更希望是以第二种方式吸引学生。 于是在后来的课堂中,我会在导入后的第一时间呈现给他们一个精彩的范例,当学生不约而同地发出“哇!”的惊叹声时,我就知道我成功了。第二个方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不断变革的发展过程,其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也克服了很多困难。今天,依然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面对。其中,有些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有些问题是由科技的发展与文化的变迁而引起的。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基于新的环境,把握好现在,着眼于未来,共同研究对策,从而促进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现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在我国中小学已经得到普及,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了全面提升,也涌现出了一批在信息技术方面富有创意与发展潜质的优秀学生,但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从小学到中学,连贯性的课程标准缺失 目前,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体系中,只有2003年颁布实施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而小学和初中没有相应的课程标准,只能依照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实施教学。该纲要对各个学段都默认为零起点,造成各学段间教学内容重复,缺乏连贯性与一致性。所以,尽管高中阶段有了课程标准,但

具体实施起来仍有一定的难度。这需要教育主管部门高度关注并尽快行动。在这一方面,我们已经远远落后于英国。 英国在1988年通过的《教育改革法案》中制定了全国统一的国家课程,其中IT(信息技术)课程被列入了全国统一课程体系中。在2000年9月修订的国家课程中,英国把IT 课程进一步改名为ICT(信息与通信技术)课程,并对5~16 周岁学生在不同阶段的ICT教育内容和考核标准做了详细的规定,充分考虑到了学生接受程度的差异以及各学段学生学习内容的连贯性。 教材种类繁多,但总体质量需要提升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和学生进行自学的重要依据。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差距较大,一本好的教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教师在教学实施能力上的不足。教育部鼓励一纲多本,鼓励在教材编写上有所创新,市面上因此出现了上百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这原本是好事,但这些教材编写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内容重复严重;有些是由没有教学经验的在校大学生或研究生执笔,其课堂实施对教师的要求颇高;有的教材过分强调整合与文化,削弱了知识与技能,使教材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还有的教材过分强调活动,忽略了知识的系统性。更严重的问题是,各地在教材选用上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往往由地方教委指定教材的版本,学校和一线教师没有选择权。

《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研究》中期研究报告

《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研究》课题 中期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教育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已经逐渐普及到课堂教学中。而相对过去小学教师常年的“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的单一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就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走向,它正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教学理论、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模式。 我们进行《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研究》的课题研究,旨在以课题研究进一步带动全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学校的教育现代化进程,全面提升全体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为此,该课题2014年被立项为省级课题,到现在已进行一年的研究。 二、理论思考 本实验中,教育技术就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青少年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此应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应用教育技术正就是改变教与学方式的有效途径;另外,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还就是新课改成功实施的必要条件,而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模式与方法(即如何在各学科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整合)则就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内容。所以实施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研究,使广大教师尽快提高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就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迫切

需求。 三、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 1、在充分广泛地利用学校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对教育资源进行新层面的建设,培养适应教育发展的具备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教师。 2、小学教师要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与其她现代化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探索信息技术的运用,把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作为学生认知工具,通过教学设计,运用教育信息化改革学科的教学过程。 3、如何进一步改善信息教育环境,使教师产生强烈的教育资源信息要求。 4、由于信息技术教育的迅速发展,将对师资提出新的要求,研究如何通过继续教育加大培训力度,使教师具有运用现代信息工具的能力与在现代信息环境下进行教学与科研的能力。 研究内容 1、通过研究与培训,使教师能学会使用局域、广域互联网,应用多媒体、学会电子备课成为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掌握应用远程教育系统,成为优秀教师的技能。 2、确立辛庄镇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目标定位,提升以文档、表格、幻灯、图片等办公软件为主体的计算机教育执行力。 3、校本学科资源的开发与建设,通过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

浅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媒体,特别是电化教育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和重要。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无疑是给学校教育插上了一双有力的翅膀,成为教师进行教学模式变革的重要手段,使教育教学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从某种程度上讲,它促进了教师本身与外界的联系,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师对自身素质的要求。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教学的有效性,更多的体现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这种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和谐、高效地实施教学。信息技术应用于现代教育教学中,与各学科整合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但在信息技术的使用实践中,我们发现课堂上的使用并非多多益善,而要高效合理的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实际中,需要教师本身有很好的信息技术基础,更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便会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如何合理有效的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从而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学生自主的思考,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提高的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给老师提出一个新的要求,就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师素质也在随之提高,要与时代同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在课堂,教师的灵魂在课堂,教师的价值也在课堂。教师要成为研究型教师就要回归课堂,立足课堂。”是的,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教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随着时代的发展,课堂教学,应该可以看作是一场战斗,要想取得胜利,先进的武器装备是基础,而信息技术无疑会成为教师课堂上最有力的武器。只要是好的,对教学有利的,能促进学生学习,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的,那么无论是什么样先进武器,我们都要用它,而且要用好它。这就对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运用的主体——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求教师本身具备较高的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教师自己还要明确如何利用所掌握的技能,为我所用,为所教学的内容更好的服务,而这才是最终的目的。这需要教师大量的时间,去探索、去

浅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

浅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 当前,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到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它已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课教学越来越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根据学科特点,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率是中学信息技术课所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现就本人多年来的实践,谈谈我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启迪思维 情境,是客观现实存在的东西,同时兼有情感因素,不仅能引发人们思考,更能开启人们的智慧。 良好的情境是学生产生兴趣、产生联想的物质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情境教学,能起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我在教学回收站时,放了一段录相,录相的内容是:一对新婚夫妇,有了一个新家,搬家那天,他们把认为是废品的都倒入了垃圾车,搬到新居后,妻子突然想起他们之间恋爱时的信件也被当作废物处理了,想找回来,可垃圾车已走了,她懊悔莫已。这段录相虽然不很精彩,但学生兴趣却很浓,随后我设置了几个问题:①回收站是做什么用的?②放入回收站的文件能恢复吗?③清空回收站是什么意思?④回收站的大小能改变吗?学生通过比较、讨论,很快就解决了问题,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二、观察对象,培养能力 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是通过对一个个对象的认识来实现的。例如:动物、植物、有形物体和无形物体,它们的不同性质决定着不同用途。在教学中,通过对windows中不同元素进行类似的处理,有利于学生对各种操作对象统一认识,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例如:在文件类型教学中,可以把文件比作不同种类的动物或植物,不同动物的属科不同,秉性不同,文件也可以看成一个对象,它有文件名、文件类型、大小、最后修改的日期时间、图标、打开的应用程序、只读、存档、隐藏等属性,不同植物生存的环境不同,不同动物的窠不同,不同类型的文件也要有相对应的应用程序窗口才能打开。在教学中,多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不同文件类型的图标和扩展名不同,它的内容也不同。教师再通过打开各自应用程序窗口,让学生完全明白不同文件的处理对象是不同的,使学生对不同对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培养了学生循序渐进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设置问题,自主学习 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依靠教师,而实践操作却很大部分需要学生自行解决,在教学中设置相关任务,通过自主操作、集体讨论,解决问题,这是信息技术课教学常用的方法。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由于高一年级学疟的原有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在课堂中采取分组教学,就是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讨论和完成电子作品的制作,这样的意图就是让信息技术知识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带动那些信息技术知识基础薄弱的学生,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同学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本节课的处理较好的地方就是让学生对这门课程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氛围。 这是一节没有计算机的信息技术课,通过实际的授课,效果还算不错。整个课堂氛围很好,学生们在课堂上的思维非常活跃。我以讨论学校有哪些新的变化进行导入,一下字就吸引住了学生,也很快打消了学生的抵触情绪(在上课前,有部分学生知道不到电脑教室上课,有些情绪),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学生回答都非常踊跃,为整节课的成功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现在回顾本节课,其中有很多是理论性的东西。作为学生来讲,他不适应,不喜欢,甚至不想学。相当多的学生认为,上信息技术课就是要到计算机教室,就是要上网、玩游戏、聊天或者是下载一些资料等。针对这种现象,如何来完成信息技术的理论授课呢?我想最关键的就是在进行授课时,要尽可能通过精彩的事例来导入问题,说明问题。而事例选择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整堂课的效果。我认为,所选择的事例最好是学生觉得新奇感兴趣的为好。因为,只有这样的例子才能增加学生的好奇心,才能更加吸引学生。如果是学生比较老套的内容,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可能会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所以,信息技术理论课中事例的选择是非常非常重要。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在授课时要能适当进行知识的扩展、延伸,使学生在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后,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链。在进行扩展的知识中最好是跟学生的需求有关联,要对他们有比较现实的意义。这样,他们学起来就很积极、很投入,也很快就会把它掌握好。对于信息技术课,尤其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在进行备课时要进行通盘考虑,这样会更有利与教学工作的开展。因为现在的教材是以模块为单位的,进行全面通盘的考虑,可以让老师对本章或是本模块的教学方向、教学目标做到心中有数。可以使教学任务,循序渐渐的来进行,有利于学生目标的完成。在进行小结时,最好是学生老师一起来。老师可以从学生的发言中发现存在的不足,进行及时的纠正。学生可以从老师的表达中得到启示,还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大家在一个比较活跃、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学生不会感到有什么压力,接受事物的能力会比较好。对教材内容要有目的的进行取舍,新课程教材所涉及面广,内容多,如果不进行取舍,就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老师滔滔不绝,学生不知所云。因此,精心的备课,有目的的取舍。对老师而言,不会疲惫于没完没了的讲解,学生也不会有那么大的压力,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何乐而不为?最后一点感触,就是我觉得并不是每一节信息技术课都要到计算机教室上。尤其是新课程下的新教材,它所涉及的面非常广,如果每节都到计算机教室授课,很多内容就没有办法完成。因为一到电脑教室,学生就想上网、就想QQ、就想玩游戏等等,基于这些实际的情况,我认为,信息技术课有时不在计算机教室授课可能效果会好些。这就是我通过一星期的教学对本节课的一些反思。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的反思

小学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小学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一、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 (一)信息 我们身边充满各种各样的信息,并且每天都要接收大量的信息。如:读书、听广播、看电视、、与家长、老师、同学谈话使我们获得了大量的信息。此外,用口尝,用鼻闻,用手摸也能获得一些信息。 (二)信息处理 我们随时在接受(输入)信息、处理信息和输出信息。例如老师读:“wo shi ge wen ming de xiao xue sheng”,同学们通过耳朵,输入这些声音信息,从大脑的记忆中,知道这是“我是个文明的小学生”九个字,把这九个字写(输出)在纸上。这就是一个信息的“输入——处理——输出”的过程。 (三)电脑是信息处理机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三种重要资源。 轧钢机、缝纫机等是加工物质材料的机器;蒸汽机、发电机是转换能量的机器;电脑是处理信息的机器。 我们给电脑输入各种数据,经过电脑的处理,输出各种有用的信息。 (四)各种各样的计算机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2月诞生,它的名字叫埃尼亚克(ENIAC),学名是“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它由18000多支电子管组成,重达30多吨。它的运算速度是每秒5000次。 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1958年,运算速度是每秒3千次。现在我们使用的电子计算机,体积小巧,运算速度却比埃尼亚克快了成千上万倍。 电子计算机有很多种,根据它的外观,可以分成微型机、便携式计算机和大型计算机等;根据计算机的用途可以分为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一般用来处理一种数据;超级市场用的收款机,记考勤用的打卡机,以及比较流行的游戏机、学习机等都属于专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只能做一件或几件工作,而办公和家庭用的计算机基本都属于通用计算机。

农村小学信息化工作总结-小学学校信息技术工作总结

农村小学信息化工作总结|小学学校信息技术工 作总结 农村小学信息化工作总结|小学学校信息技术工作总结 篇一 我校现有14个教学班,34名教师,469名学生,计算机台,目前,学校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硬建设不断增强,信息技术建设每年都增加投入。有了这样好的发展基础,我们把信息化建设工作做为我校整体工作的一部分,纳入规划,并逐步落实。网络资源开发和利用为我校教育教学深入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为全面推进学校发展发挥极大的功能。 一、组织保障、制度管理 我们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在提升学校办学特色,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促进作用。为了进一步深化信息化工作,学校建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组织机构,成立三个小组即:信息技术应用领导小组、信息技术工作小组、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小组,形成由校长主管、书记、副校长分管,信息技术小组教师具体贯彻实施的管理网络和运行机制,确保了我校运用信息技术应用管理在组织上、技术上、资金上得保证和支持。职责明确,强化过程,制度约束。

学校先后建立了《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网络管理人员工作职责》《微机室管理制度》《微机室学生守则》《学校资源开发工作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确保信息技术课程计划的落实,开足开齐上课与上机操作两课时。 二、有限经费、有效投入我们学校经济基础很薄弱,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就是有限经费做到有效投入,那就是促进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学校把加强对全校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纳入教师专业化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这项工作主要分三步走:一是,学校拿出经费组织教师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培训,确保了专任教师培训合格率为100%,适龄教师参加国家教育技术考试通过率为100%;占教师总数80%。二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使用率和覆盖率,我们经常组织本校教师的校内培训相关信息技术育培训,学校领导及信息技术教师经常为老师做计算机应用培训,并随时为教师答疑解难。三是,对资源开发小组成员的提高培训,以青年教师为龙头,提高教师整体的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和水平。学校对资源开发小组成员给与不同等次的奖励,奖金不多但是一种肯定和鼓励。 三、发挥专长,全员提高我校计算机专任教师队伍一直不稳定,缺少专任教师一直困惑着我们。可我们还很庆幸,我校王洪波书记通过自己的自学研究,对信息化建设方面有较强的实践和指导能力。王书记作为分管领导充分发挥了作用,培训教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创新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高学生信息学习能力 前童小学童晶晶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人们无时无刻都处在一个信息交 互的状态,可以说没有人能在没有信息的生活中生存,信息已经不单 单是一种带有意义的符号,还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资源,是社会不 断进步的驱动力,同时为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因此, 信息技术教学已经广泛地运用到,在小学的信息教学工作中,应不断 创新发展信息教学的方式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达到信息教学的最佳效果。 一、制定灵活多样的教学计划,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的特点,针对这一特征,作为 教师应及时调整信息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以灵活多变、新颖独特为原则,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可 以通过各种主题活动,如电子板报评比活动、电子小刊物评比活动, 让学生在积极上进的环境中制作自己所感兴趣的电子板报、电子刊物, 不仅提高了小学生运用计算机的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和求知的 能力。此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更新原有的教学计划,在出 色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多进行信息教学的革新,增加学生的新鲜感,从而更好地完成信息教学的任务。 二、加大信息教学的实践力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中,主要的任务是让小学生掌握获取、传 输、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计算机作为信息传导中最重要的平台和媒介,让小学生能够及早地掌握其基本的技能和技术是十分有必要的。计算机作为一种电子产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程序性,一般情况下,以严密的教学教程和技术要领为教学重点,但是小学生的具象思维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应该以实践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式,只需对学生进行要领的点透,而着重对其进行实践上机的指导,让小学生在亲身接触计算机的过程中,了解并熟悉信息接收、传导的操作方式和流程,使其较为轻松地掌握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操作要领。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营造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 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要勇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作为一名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创新教学思路,拓展教学领域,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将学习活动讨论、信息技术学习征文、“我与信息技术”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活动纳入到课堂当中,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自由发言、展现自己,畅谈自己在信息技术学习中所收获的一些小知识、小窍门或小故事,通过与同学们的共同分享与讨论,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先进的同学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还可以有效地激励和帮助后进同学,让其在不知不觉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尽快地加入到先进同学的行列,有利于在全班营造出一种“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氛围,强化信息技术教学的效果。

浅谈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发展

浅谈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发展 摘要: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电脑网络教学——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是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电脑网络教学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知识已经成为社会中的基本资源,信息产业成为社会中的核心产业,信息素养已成为信息社会中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信息技术逐步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的筛取、分析、加工、利用的能力与传统的听说读写算方面的知识技能同样重要,这些能力是信息社会对新型人才培养的最基本的要求。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未来整合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电脑网络教学——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是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电脑网络教学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知识已经成为社会中的基本资源,信息产业成为社会中的核心产业,信息素养已成为信息社会中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信息技术逐步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的筛取、分析、加工、利用的能力与传统的听说读写算方面的知识技能同样重要,这些能力是信息社会对新型人才培养的最基本的要求。因此,教学过程引进信息技术,使之形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正是大势所趋,势在必然的。这种必然性导致人们提出了要求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有机整合的焦急呼唤。 有关电脑网络教学的问题,我在近几年电脑教学实践中摸索并探究了一些经验和问题。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21世纪信息技术的挑战

这是跨世纪的一场最严峻的挑战,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为什么说两大信息技术成了一个从工业文明向信息时代过渡的重要的技术杠杆呢?计算机出现以后,还没有带来那么大的变化,到计算机发展到多媒体的时候才发生了质的变化。多媒体的出现就把文字、声音、图像、三维动画全部变成数字信息,融为一体。多媒体全方位拓展人的观感,是人的观感的延伸,容易让人掌握所以到了多媒体时代,特别是WIN95出现以后,学计算机就是非常容易的事。当多媒体技术成熟以后,掌握多媒体技术的人和多媒体计算机一起构成了信息时代的新细胞。这就是信息社会的新的细胞,这个时代的人如果不掌握多媒体计算机,就不会真正进入21世纪。 那网络又是什么概念?网络是把新的细胞联网了,它不是计算机的联网,不是技术的联网,而是人类智慧的联网。网上跑的是什么?是信息,是人类的智慧。而且传输之快、信息量之大,你想象不到,这就是网络文化。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以想象不到的惊人的速度在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交流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 用多媒体计算机武装学校,武装校长和老师,是非常明智的举动,谁买得早谁就受益早。 二、信息技术教学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 1.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师自我素质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更新很快。教育事业必须跟上现代化步伐,所以,电脑网络教学势在必行,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路,是人走出来的。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我们要历经千辛万苦,踏出一条电脑网络教学的新路来。 信息技术将电视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