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种子处理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种子处理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种子处理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种子处理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初中生物_第六节 芽的类型和发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一章第六节芽的类型和发育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说出芽的种类,描述枝芽的基本结构和发育过程。 2、概述顶芽发育与侧芽发育的辩证关系,列举顶端优势在生产中的应用。 3、描述木本植物茎的基本结构。 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枝芽的基本结构和发育结果。 顶端优势的概念;顶端优势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木本植物茎的大致结构。 难点:枝芽的基本结构和发育结果。 二、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本节内容主要说明茎是由芽发育成的。首先从芽的种类入手,使学生对芽的位置、外观及发育的方向有常识性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再通过重点探究枝芽的内部结构和发育结果。让他们在课堂上亲自动手,小心地将枝芽剖开,结合教材上的模式图认识各个部分,使学生理解枝芽就是未发育的枝条。然后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使学生理解顶芽和侧芽发育的相关性的具体利用。 三、课前准备: 制作课件;准备解剖刀、解剖盘、枝芽等试验用具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多媒体视频展示“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初春各种植物竞相吐蕊争艳、发芽返青的怡人景象。花的盛开,枝叶的展放,他们的出现都与谁的发育有关系?我们这就一起来学和它有关的知识。 学生认真观看视频,根据老师的提示,引入本课的课题 利用视频为学生增加感性认识,自然提出问题引入本节的课题,同时利用视频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感受美好的生活。 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一:芽的类型 1、阅读课本第29页图文资料,通过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按着生位置分:芽可以分为和;顶芽着生在主干或侧枝的。侧芽着生在主干或侧枝的处。根据将来发育成什么来区分,芽可分为、和。其中,枝芽能发育成;花芽能发育成;混合芽能发育成。多媒体出示各式各样芽的图片: 1、大家看这个枝条上有许多芽,它们的位置不同,有的芽位于枝条的顶端,有的位于枝条的侧面。如果我们按照芽的位置给它分类,你认为可以分哪几类? 2、如果按芽的性质和构造分类,可以分为哪几类?它们将来分别发育成什么? ⑴按着生位置区分,可分为顶芽、侧芽。顶芽着生在主干或侧枝的顶端;侧芽着生在主干或侧枝侧面的叶腋处。 (2)按照芽将来发育结果的不同可以把芽分为枝芽、花芽和混合芽。过渡:枝芽的结构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动起手来,一起来探索吧!

黄瓜苗期主要病虫害的症状及综合防治方法

黄瓜苗期主要病虫害的症状及综合防治方法 摘要:本文着重介绍了黄瓜在苗期易发生的主要病虫害猝倒病、沤根和蚜虫的发病症状及综合防治方法 关键词:黄瓜;苗期;病虫害;防治方法 黄瓜在整个生长栽培过程中,苗期是生长比较关键的时期,苗期发育不好,会影响黄瓜的质量和产量,甚至造成减产减收。所以在培育壮苗的同时,还要注意防止苗期出现病虫害。从多年的栽培经验看,黄瓜在苗期常见的主要的病害有猝倒病和沤根,常见的主要虫害为蚜虫。现简要介绍它们的发病症状和综合防治方法。 一、黄瓜苗期猝倒病 1、发病症状 猝倒病称瓜果腐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幼苗在未出土或出土前后均可发病。未出土时病菌感染胚茎和子叶,造成胚茎和子叶腐烂。出土后感染幼苗,造成幼茎基部初呈水渍状病斑,后变成褐色,缢缩成线状,幼苗倒地死亡,死亡时子叶仍为绿色,不萎蔫。遇到高温高湿时,病菌可浸染附近的表土,长出一层

白色棉絮状菌丝。 2、发病原因 病菌的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时,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或直接侵入寄主,病菌腐生性很强,可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或腐殖质中以菌丝体长期存活。病菌借雨水或灌溉水的流动传播。幼苗发病后,病部不断产生孢子囊,借灌溉水向四周重复侵染,使病害不断蔓延。 3、发病条件 一是苗床低温、高湿是猝倒病发生蔓延的主要条件。病菌生长适宜地温15~16℃,温度高于30℃受到抑制;适宜发病地温10℃,低温对寄主生长不利,但病菌尚能活动,尤其是育苗期连续15℃以下的低温,数天以上时,则易发生猝倒病。二是苗床光照弱,通气性差则发病严重。子叶苗到第一真叶抽生阶段,最易发病,其真叶长大后发病较轻。当幼苗子叶养分基本用完,新根尚未扎实之前是感病期。这时真叶未抽出,碳水化合物不能迅速增加,抗病力弱,遇有雨、雪连阴天或寒流侵袭,地温低,光合作用弱,瓜苗呼吸作用增强,消耗加大,致幼茎细胞伸长,细胞壁变薄病菌乘机侵入,因此,该病主要在幼苗长出1~2片真叶期发生,3片真叶后,发病较少。

2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幼苗长大了 (第二课时) (1)

2.幼苗长大了 【教材分析】 本节课重点是组织学生交流种子发育成幼苗后植物的生长变化,观察西红柿或黄瓜幼苗的特征,探究植物根和茎的作用,了解叶的构造和作用。教科书首先安排了交流活动。一是交流观察、记录到的西红柿或黄瓜幼苗的生长形态的变化,二是交流西红柿或黄瓜幼苗生长高度上数据的变化。进行本节课教学时,学生通过几周的观察已经注意到植物在长高长大,并且通过记录知道植物有根、茎、叶的构造。通过二年级第二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是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但它们生活所需要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呢?教科书将学生的交流和观察活动聚焦到对出土后植物茎的颜色的变化和植物叶的生长变化上,就是为了引领学生关注并解决植物所需“食物”的问题。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物质,由茎进行运输,同时,叶子也能为植物制造生长发育所需的养料。通过茎的切片实验和资料的阅读视听,来了解植物不同部分的构造及功能。为培养学生乐于长期观察与继续研究探索提供了很好的引领。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动手实践、画图记录和数据分析的能力,通过几周的种植实验,学生对植物的幼苗构造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这些构造的作用,学生比较懵懂。在课堂通过视频学习,实验探究,学生理清植物构造的名称及作用。教师在前期种植期间,可以采用透明花盆进行种植,方便学生观察到根的变化,同时可以跟踪一组的数据进行记录,保证展示汇报的完整性。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通过种植、观察与记录认识到植物幼苗生长的过程,认识根茎叶的部位与结构。 2.知道根有吸收、茎有运输、叶有制作养分的作用。 科学探究: 1.通过长期观察、数据记录、绘图描述等方式了解植物的幼苗形态特征。 2.能通过回顾,利用实验探究的方式了解植物根和茎的作用。 3.通过资料查阅、讨论等方式了解叶的构造及作用 科学态度: 1.能坚持进行植物观察,乐于长期照料植物。

黄瓜苗期主要病害区别与防治

黄瓜苗期主要病害区别与防治 黄瓜苗期叶片娇嫩,抗病力弱,再加上苗床通风透气性差,湿度大,极易感染蔓枯病、炭疽病等。由于炭疽病、蔓枯病与细菌病害有类似之处,霜霉病与细菌性角斑病不宜区分,立枯病与猝倒病也易被混淆,因此笔者现对这些苗期主要病害的症状作一描述,帮助菜农朋友区别辨认,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 症状区别炭疽病:炭疽病多在子叶边缘出现半椭圆形或近圆形的淡褐色病斑,病斑周围的淡黄色晕圈非常明显,稍凹陷,在高湿条件下病斑上有粉红色黏液出现,后期有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一般排列非常整齐。蔓枯病:蔓枯病多从叶缘开始向内呈“v”字形扩展,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渍状,轮纹不明显,表面散生许多小黑点,完全散生,没有规律,在高湿条件下也不分泌粉红色黏液。猝倒病:刚出土的幼苗,地上并无明显病状,幼苗突然倒地青枯死亡。发病往往从棚水滴落成的点片开始,随之迅速扩展,如同“鬼剃头”。掘取病苗可见近地表的茎部呈水烫样发黄、变软缢缩呈线状,湿度大时可见到病部有白色絮状物发生。立枯病:多发生在育苗的中后期。发病时,茎基部出现椭圆形褐色病斑,病斑逐渐凹陷,绕茎1圈后病部缢缩。发病初期幼苗白天萎蔫,夜间尚可恢复,严重时植株凋萎死亡。该病与猝倒病的区别:首先,立枯病是站立枯死,而猝倒病是突然倒地死亡,由于发生突然,猝倒的植株开始仍保持鲜绿的颜色;其次是湿度

大时,立枯病的病部出现淡褐色、稀疏蛛网状霉层,而猝倒病是出现白色絮状霉层。霜霉病:霜霉病病叶无透光感觉,主要危害叶片,病斑颜色较深,呈黄褐色,不开裂不穿孔,病叶背面有黑色或紫灰色霉层,病斑较大,浸染速度快,中期病斑相互连接成片,病叶背面不规则形水浸状。角斑病:角斑病病叶有透光感觉,角斑病病菌主要浸染叶片和瓜条,有时危害瓜蔓;病斑颜色较浅,呈灰白色,初期易开裂,形成穿孔;叶片背面病部有乳白色菌液,干燥后呈白色膜或白色粉末;病斑较小,浸染速度慢;清早病叶背面蜂窝形水浸状。 防治方法 苗期喷药预防和治疗病害应注意3点:一是应喷用不产生药害的农药;二是喷用的农药尽量选用具有兼治2种或2种以上病害的;三是喷药应严格配药浓度和用量,以防产生药害。炭疽病和蔓枯病均是高等真菌引起,所以在防治上有许多共同点,使用农药相似,在加强棚内温湿度管理及时进行通风排湿,减少叶面结露和吐水的同时,可在苗期叶面喷施磷钾动力750倍液或海绿素1000倍液,提高植株抗病力。蔓枯病或炭疽病发病初期可叶面喷施溴菌腈750倍液加朋宝1000倍液,或应得750倍液加百肥1000倍液,或升势1000倍液加海绿素1000倍液防治。防治细菌性角斑病可叶面喷施万家丰750倍液加海绿素1000倍液,或精纯750倍液加朋宝10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或72%新植霉素4000倍液,或60%细菌净800倍液,

黄瓜生产中几种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黄瓜生产中几种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文章来源:作者:发布时间:( 2008-4-21 ) 浏览次数:16 1 萘乙酸 1)促进生根。从黄瓜植株上剪取侧蔓,每段2-3节,分别用2000mg/kg 的奈乙酸或吲哚丁酸溶液快速浸蘸茎基部切口,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扦插11天后生根,可形成新的植株,成活率分别为85%和100%。 2)提高坐果率。用200~1000mg/kg的奈乙酸进行单花处理,可促进果实发育。 2 乙烯利 黄瓜春季育苗时,在幼苗1叶1心和2叶1心期各喷1次浓度为200-300mg/kg的乙烯利溶液,可使植株雌花增多,提早上市3-5天,前期产量、总产量提高。经乙烯利处理的黄瓜秧苗,应注意加强肥水管理,否则雌花虽多,但大量幼瓜得不到足够的营养也不能很好生长。一般当气温在15℃以上时要勤浇水多施肥,不蹲苗,一促到底,施肥量增加30%-40%,中后期用0.3%磷酸二氢钾叶面喷肥3-5次。为增加夏秋黄瓜雌花数,乙烯利处理苗龄以2-4叶为宜,浓度为50~150mg/kg。使用浓度过高的乙烯利会影响黄瓜幼苗的生长,致使出现老化苗,此时可用浓度为l0mg/kg的赤霉素溶液进行喷叶处理,能有效逆转黄瓜幼苗的生长,有利于培育壮苗。 3 赤霉素 1)保花保果,促进生长。开花期用70-80mg/kg赤霉素液喷花1次,可促进坐果并增产;幼果期用35-50mg/kg喷幼果1次,可促进果实生长。 2)延缓衰老及保鲜。收获前瓜条9-l0cm长时,用25~35mg/kg赤霉素喷

瓜1次,可增加瓜重并延长贮藏期。 4 矮壮素 黄瓜育苗期间,秧苗徒长或者生长瘦弱时,用250~500mg/kg的矮壮素浇施(以土温较高时效果好),或用1000~4000mg/kg的比久喷洒秧苗叶面,5-6天后叶色浓绿,茎生长减慢,节间短而植株矮壮,能增强抗寒、抗旱能力。抑制作用逐渐消失后,还能继续生长。 5 多效唑 在黄瓜4叶期,用100mg/kg的多效挫处理,可提高植株对霜霉病和白粉病的抗性以及抗寒性,单株结果数增多,从而实现高产。 6 防落素(番茄灵) 夏秋黄瓜生长前期高温干旱,病虫害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后期温度趋向冷凉,又会影响果实生长,导致产量降低。生产中除了选用耐热抗病优良品种、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外,可在生长期每一雌花开花后1-2天,用A-4型防落素l00-200mg/kg喷幼瓜,能防止化瓜,并促进黄瓜果实生长。另据试验,春黄瓜和秋黄瓜用35mg/kg的防落素加l2mg/kg的赤霉素混合液(即100kg水中加3.5g防落素和1.2g赤霉素)在雌花开放时进行喷花,可比单一使用35mg/kg防落素的植株坐果提前7天以上,坐果节位降低5节左右,每株挂果数增加,瓜条生长迅速,上市期提前7-9天;前期产量提高54.9%,整个上市期的平均单果重增加19.9%。注意喷施后的黄瓜植株生长后期必须加强肥水管理,防止早衰。 7 油菜素内酯(481) 1)促进生长。用0.05-0.lmg/kg油菜素内酯喷施黄瓜,可使第1雌花节

种子的萌发-习题附答案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 1.为了探究光照对绿豆发芽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植绿豆,并对阳光、温度、水加以控制(如下表所示)。下列对他实验设计所提意见中,正确的是( ) 花盆阳光温度水 ①向阳处20 ℃充足 ②暗室20 ℃不充足 A.两个花盆都应放在向阳处 B.两个花盆都应放在暗室中 C.两个花盆都应保证充足的水分 D.两个花盆的温度都应维持在0 ℃ 解析:由题意可知,实验目的是探究光对绿豆发芽的影响,而实验操作步骤中的实验变量有阳光和水,为达到实验目的,应除了是否有光照外,其他都应相同且适宜。 答案:C 2.下列最适合种子萌发的环境是( ) A.潮湿松软的土壤 B.干旱疏松的土壤 C.冰冻的土壤 D.潮湿板结的土壤 答案:A 3.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大豆种子萌发是否需要某种环境条件,制定了如下表所示的探究计划。 实验装置编号 放入种 子的数量 提供的环境条件 光照水分温度空气 110粒有光适量20 ℃充足 210粒无光适量20 ℃充足 分析上表可知,该兴趣小组准备探究的问题是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 ) A.光照 B.适量的水分 C.适宜的温度 D.充足的空气 解析:在1号和2号的对照实验中,光照是唯一的变量,所以该兴趣小组探究的问题是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光照。 答案:A 4.以下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不属于环境条件的是( ) A.贮藏多年的良种

B.用地膜覆盖的苗圃 C.春播遇到倒春寒天气 D.播种后被洪水淹没的菜地 解析: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包括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氧气。“用地膜覆盖”是为了保温、保湿,以利于种子萌发;“春播遇到倒春寒”是温度不适宜,不利于种子的萌发;“播种后被洪水淹没”是缺乏空气,不利于种子的萌发。“贮藏多年的良种”可能使种子的胚失去活性,破坏了其内在条件,而不是环境条件。 答案:A 5.小娟同学为了探究种子萌发需要水分和氧气,用三粒菜豆种子A、B、C为主要材料,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该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 A.A和B可形成对照 B.B和C可形成对照 C.清水中缺乏营养 D.种子太少具偶然性 答案:D 6.在上海世博园内,英国馆最大的亮点是由6万根蕴含植物种子的透明亚克力杆组成的巨型“种子殿堂”,日光将透过亚克力杆照亮“种子殿堂”的内部,并将数万颗种子呈现在参观者面前。这些有生命力的种子保存在亚克力杆中不萌发,被控制的种子萌发条件是( ) A.空气、水 B.温度、光 C.空气、光 D.温度、水 答案:A 7.下列四粒玉米种子的不同部位受到了损伤(阴影部位),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一定不会萌发的是( ) 解析: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为:种子的胚必须是完整的,是活的,并且度过了休眠期。C 图中的胚受到损坏,一定不会萌发。 答案:C 8.早春播种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其主要好处是( ) A.防止病虫害 B.保持适宜的温度 C.保持空气的流通 D.保持充足的水分 答案:B

幼苗长大了教学设计

幼苗长大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重点是组织学生交流种子发育成幼苗后植物的生长变化,观察西红柿或黄瓜幼苗的特征,探究植物根和茎的作用,了解叶的构造和作用。教科书首先安排了交流活动。一是交流观察、记录到的西红柿或黄瓜幼苗的生长形态的变化,二是交流西红柿或黄瓜幼苗生长高度上数据的变化。进行本节课教学时,学生通过几周的观察已经注意到植物在长高长大,并且通过记录知道植物有根、茎、叶的构造。通过二年级第二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是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但它们生活所需要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呢?教科书将学生的交流和观察活动聚焦到对出土后植物茎的颜色的变化和植物叶的生长变化上,就是为了引领学生关注并解决植物所需“食物”的问题。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物质,由茎进行运输,同时,叶子也能为植物制造生长发育所需的养料。通过茎的切片实验和资料的阅读视听,来了解植物不同部分的构造及功能。为培养学生乐于长期观察与继续研究探索提供了很好的引领。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动手实践、画图记录和数据分析的能力,通过几周的种植实验,学生对植物的幼苗构造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这些构造的作用,学生比较懵懂。在课堂通过视频学习,实验探究,学生理清植物构造的名称及作用。教师在前期种植期间,可以采用透明花盆进行种植,方便学生观察到根的变化,同时可以跟踪一组的数据进行记录,保证展示汇报的完整性。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通过种植、观察与记录认识到植物幼苗生长的过程,认识根茎叶的部位与结构。 2.知道根有吸收、茎有运输、叶有制作养分的作用。 科学探究: 1.通过长期观察、数据记录、绘图描述等方式了解植物的幼苗形态特征。 2.能通过回顾,利用实验探究的方式了解植物根和茎的作用。 3.通过资料查阅、讨论等方式了解叶的构造及作用 科学态度: 1.能坚持进行植物观察,乐于长期照料植物。

芽的类型和发育

第六节芽的类型和发育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说出芽的类型。(重点) ②掌握枝芽的基本结构及枝芽的发育过程。(重点、难点) ③理解顶芽发育与侧芽发育的关系,列举顶端优势原理在生产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 通过分组实验,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放大镜观察枝芽的结构,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分析芽的发育和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使学生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方法: 为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本节采用“激趣-探究”教学模式。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图片、实物和课本插图,利用分组实验,设计问题让学生进行主动思考、自学教材,通过小组讨论、主动探究,使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并得出科学的结论。 枝芽的基本结构及枝芽的发育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分组实验,再利用实物(一棵纵向切开的卷心菜,一个未经修剪共有N个完好的侧枝的杨树枝条,一枝一年生无花果树的枝条,一天前下端插在稀释的红墨水的冬青枝条,木本植物茎的立体结构模型)和相关图片,激活学生思维去主动观察、分析、讨论,进而得出结论,也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同时突破本节的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一棵卷心菜(课堂上纵向切开用),一个未经修剪共有5个完好的侧枝的杨树枝条,一枝一年生无花果树的枝条,一天前下端插在稀释的红墨水的冬青枝条,木本植物茎的立体结构模型,分组实验的材料用具,多媒体课件。 学生:各小组准备采摘好的带有芽的枝条,较粗的新鲜的木本植物茎段。 教学过程:

芽按着生位置可以分哪几类?它们分别着生在枝条的什么位置?1.芽按照着生位置不同分为顶芽和侧芽。顶芽

黄瓜各个生长发育周期特点

黄瓜各个生长发育周期特点 黄瓜生育周期大致分为发芽期、幼苗期、甩条发棵期和结果期。 (1)发芽期 从种子萌动到第一片真叶出现,约需5-6天。发芽期主要靠种子贮藏的养分,生产上应选用饱满的新种子,并给予较高的湿度、温度和充足的光照条件。 (2)幼苗期 从第一片真叶出现到5-6片叶展开,茎蔓开始生长,约需20-30天。此期幼苗直立生长,分化大量叶芽和花芽、黄瓜幼苗1-2片叶时,甚至真叶充分展开后即进行花芽分化。(花芽分化的重要时期)

花芽在分化之初既有雌蕊也有雄蕊,但是在发育到成花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雌蕊退化成雄花的现象,也就是开的花形成不了瓜,夏季大棚里经常会看到这种情况。那么那些因素会影响雌花的数量呢? 1、植物体内的碳氮比。含碳化合物多,容易促进雌花的分化;氮多会刺激雄花的分化。我们现在使用的粪肥属于含氮比较多,会造成碳氮比失衡,尤其是越夏黄瓜很容易出现只见花不见果的情况。 2、植株体内的代谢水平。较低的代谢水平有利于雌花的分化,茎叶生长旺盛,代谢水平高有利于雄花的分化。比如前期棵子旺长的情况下,分化的雄花就比较多了,生产上通过打控旺的药剂来缩短节间,促进雌花的分化。而对于秋延和越冬黄瓜,经常出现花打顶的情况,这就是代谢比较弱,雌花大量分化的结果。 3、植物激素。赤霉素促进雄花分化,生长素和乙烯促进雌花分化。越夏黄瓜建议移栽后三四片叶和七八片真叶展开的时候各喷两遍乙烯,十片叶之后不建议喷了,乙烯过多会造成早衰。 4、外界环境。中午夜间低温、短日照、磷钾肥偏高、适宜的水分、乙烯利、二氧化碳,这些条件调节好了都可以促进雌花的分化。

(3)甩条发棵期 从5-6片叶到第一雌花开放。此期植株转为蔓性生长,植株生长旺盛,并由营养生长为主向生殖生长过渡。为了保障植株足够健壮,一般第一个雌花都要打掉。这个时期尤其是长到1.2米的时候,有时候会出现头顶干边或者叶片扣着的情况,这是由于这一时期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出现营养争夺,这个时期也是根系大量生长的时候,根量还不多,导致吸收硼、钙的不足。很多人以为这种情况是黑星病,用了氟硅唑,也确实减轻了发展,但是这不是治住了,而是三唑类的药抑制了作物的长势。所以要早用硼、钙肥,尤其钙肥是一种中量元素,靠叶片喷施是不够的,一定要冲施。可以在缓苗水之后,间隔15天冲一次,冲2-3遍。 (4)开花结果期

3.1.4第4节 种子的萌发和芽的发育复习教案

东光二中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芽,叫做顶芽;着生在枝条侧面的芽叫侧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形状瘦长的芽,叫做叶芽。将来发育成花,形状饱满肥大的芽,叫做花芽。 )主干和侧枝顶端的芽都叫顶芽 主干一侧和侧枝一侧的芽叫侧芽,不要认为侧枝上的芽就叫侧芽。

沿河看柳时,会发现某些生长多年的老柳树树干上有树瘤。试从植物的运输途径分析树瘤形成的原因( ) 木质部导管中水分和无机盐的向上运输功能受阻 木质部导管中水分和无机盐的向下运输功能受阻 甲枝条由于保留了顶端优势,不能产生侧芽 乙枝条由于打破了顶端优势,侧枝较快发育 甲枝条更有利于开花结果 乙枝条不利于开花结果

干大都中空。为保护这一“活宝贝”

练习答案: 1.【解析】选D。本题考查芽的类型。根据生长位置,可将芽分为顶芽和侧芽;根据发育结果,可将芽分为枝芽、花芽和混合芽。 2.【解析】选D。本题考查顶芽的概念。主干或侧枝顶端的芽叫顶芽,柳树苗主干顶端有一个顶芽,11个侧枝顶端各有一个顶芽,侧枝上共有11个顶芽,加上主干顶端的,柳树苗共有12个顶芽。 3.【解析】选D。从芽的着生位置划分,分为顶芽和侧芽,顶芽a生长在枝条的顶端,侧芽b、c生长在叶腋部位。芽轴2的不断伸展才能使枝条不断伸长。顶芽分泌的生长素积存在侧芽部位,离顶芽越近积累得越多,过多会抑制生长,因此芽b的长势应弱于芽c的长势。 4.【解析】选C。本题考查筛管运输有机物的功能。树皮韧皮部内有筛管,筛管有运输有机物的功能,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经筛管向下运输到根。当树皮受损后,导致筛管受损,有机物向下运输受阻,大量的有机物集中在受损的部位,使该部位细胞分裂加快,形成树瘤。 5.【解析】选B。本题考查植物顶芽和侧芽的发育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顶芽和侧芽的发育关系。枝条上长有顶芽和侧芽,顶芽优先发育,侧芽暂时停止发育;当把顶芽去掉后,打破了顶端优势,侧芽才开始发育形成侧枝,侧枝多有利于多开花结果,提高果树产量。 6.【解析】选A。树干的里面是木质部,外面的树皮中含韧皮部。木质部的功能一是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依靠其中的导管),二是支撑,而韧皮部主要是向下输送光合作用制造出来的有机养料,同时可以抵抗拉力。古槐树中空,是木质部被部分损坏,但是肯定没有全部木质部都缺失了,否则古槐树就会倒下来的。只要还有部分木质部,就可以继续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只要没有大风,古槐树照样可以枝叶繁茂。因此,古槐树主干中空部分缺失的主要是茎的部分木质部。 7.【解析】本题考查实验的设计、分析及顶端优势的知识。修剪果树是为了打破顶端优势,要去掉顶芽。侧芽的生长主要受顶芽的影响,不受相邻侧芽的影响。此题实验设计时要注意设置对照实验,注意变量的控制,取用的三组枝条应是同一植株上的而且长势应相似,对枝条处理时要有一组不进行任何处理,确保正常生长,其他两组一组去掉顶芽,一组去掉部分侧芽,观察并比较它们的长势。 答案:(1)侧芽的生长主要受顶芽影响,不受相邻侧芽的影响 (2)①相似②顶芽侧芽不进行任何处理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黄瓜苗期生长的影响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黄瓜苗期生长的影响 姜闯1,张青1,孙书明2,方伟1,杨光1 (1.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沈阳,110161;2.鞍山市千山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黄瓜茎为蔓性,很容易在苗期尤其是子叶期伸 长,育苗时必须加以控制。当白天光照不足,而夜晚温度较高,且基质中湿度较大时,植株一个晚上就可以徒长1~3cm ,同时下胚轴拉长,节间变长。因此,为了实现适当加大苗龄,培育壮苗,需要抑制黄瓜苗的徒长。在改变温室内环境条件较为繁琐和成本较大的情况下,合理利用植物生长抑制剂就成为育苗工作者的首选。为此,根据前人的研究,笔者选用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配制不同的浓度,对黄瓜种子进行浸种处理,旨在确定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最适浓度及最佳浸种时间,为黄瓜工厂化育苗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1材料与方法 试验在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育苗连栋温室 内进行。供试黄瓜为海城市三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提供的无刺黄瓜玛利亚和有刺黄瓜康利16、康利 19。选用72穴穴盘,基质为纯草炭。2012年9月20日浸种6h 后播种,浸种水温控制在28~30℃,浸种药剂处理见表1,每个处理均重复3盘。 在黄瓜2叶1心时(10月9日),每个处理随机 选取10株,记录黄瓜的出苗情况,用电子游标卡尺测量下胚轴长度(基质表面至子叶的距离)、第一节间长度(子叶到第一片真叶的距离)、茎粗(基质地上部1cm 处)、子叶和真叶的长 度和宽度,并利用DPS 数据分析软件对各项数据进行显著性分析。其中,叶片面积=叶片长度×叶片宽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黄瓜出苗的影响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3个黄瓜品种的 出苗无显著影响,试验处理只是对黄瓜的植物学性状有影响,例如个别处理会出现畸形苗和药害苗,而对出苗时间和出苗率影响较小。 2.2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黄瓜下胚轴长和第一节间长的影响 试验表明,不同处理对黄瓜下胚轴和第一节间 长度影响不同(表2)。多效唑处理对黄瓜的影响较大,且作用时间也较长,但不同浓度处理对下胚轴和第一节间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矮壮素处理和小胖墩处理对黄瓜的影响相对较小;PBO 处理对无刺黄瓜玛利亚的影响较大,表现为植株矮小、后期无法正常生长,对有刺黄瓜康利16和康利19的影响差异显著。 2.3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黄瓜下胚轴粗度的影响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3个黄瓜品种下胚轴 粗度的影响较小,差异不显著。 姜闯(1984-),男,助理研究员,从事蔬菜工厂化 育苗及保护地栽培研究,电话:186********, E-mail :jc19840317@https://www.doczj.com/doc/7a9586847.html, 收稿日期:2012-10-30 摘 要:以无刺黄瓜玛利亚、有刺黄瓜康利16和康利19为材料,在黄瓜生长20d 时调查每个处理的黄瓜下胚轴长 度、第一节间长度、茎粗、子叶和真叶的长度和宽度,以研究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矮壮素、小胖墩、PBO 对黄瓜苗期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玛利亚的最佳处理为多效唑30~50mg/L ,康利16的最佳处理为PBO 500~750mg/L ,康利19的最佳处理为小胖墩1~2mL/L 。关键词:黄瓜;植物生长调节剂;育苗;徒长 植物生长调节剂编号 T 3T 4T 5 T 1T 2国光立效多效唑国光立效多效唑国光矮壮素水剂国光矮壮素水剂 小胖墩 表1 不同处理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浓度使用浓度100mL/L 200mL/L 1mL/L 30mg/L 50mg/L 植物生长调节剂 编号 使用浓度 小胖墩T 62mL/L 绿威PBO T 7500mL/L 绿威PBO T 8750mL/L 对照 CK JOURNALOFCHANGJIANGVEGETABLES (学术版) 2013(2):50-52 DOI:10.3865/j.issn.1001-3547.2013.02.017 50--

常见黄瓜病害大全

【作物病害】常见黄瓜病害大全 2016-10-05 雨蔬农业:用技术武装现代农民! 黄瓜霜霉病: 发病症状:叶片被害初期出现水渍状的斑点,病斑逐渐扩大,呈多角形淡褐色斑块,湿度大时叶背面或叶面长出灰黑色霉层。后期严重时,病斑破裂或连片。防治方法: 1.生态防治:上午棚温控制在25-28℃,相对湿度降至70%,下午温度降至18-25℃,相对湿度降至60%-70%,夜间温度上半夜控制在15-18℃,下半夜最好控制在12-13℃; 2.烟雾法:用45%烟渊烟剂熏烟。喷雾法:发现中心病株后可选用58%露速净500倍液、72%妥冻500倍液、50%保乐1500倍液、50%洽益发500

倍液、60%可鲁巴500倍液、70%多保净800倍液、69%辉常赞600倍液、33.5%净果精700倍液,隔7-10天用药1次。 黄瓜靶斑病病:

发病症状:主要为害黄瓜叶片,呈大小不一的枯斑,小斑为多角形受叶脉限制;大斑直径有1.5-2厘米,近圆形且凹陷,有略白靶心,湿度大时病斑靶心外围形成一个黑色霉菌组成的菌圈,在叶片正反两面均可出现。病斑迅速连片致叶片干枯,造成提早拉秧。 防治方法:1.通风排湿,及时摘除老叶病叶;2.盛瓜期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植株抗病性;3.发病前用好意+健植宝防病;发病初期用露速净+溴硝醇+海生素、拢总好+春雷霉素+健植宝、净果精+春雷霉素、加米农+氨基寡糖素等配方喷洒整株,隔5天用药一次,连用2-3次,防治效果显著。 黄瓜白粉病: 发病症状:发病初期叶面或叶背及茎上产生白色近圆形小粉斑,以叶面居多,后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严重时整叶布满白粉。 防治方法:1.用30%君斗士1500倍液、“粉飞1+1”1000倍液、世泽1500倍液、33.5%净果精800倍液、40%氟硅唑1500倍液喷洒防治。2.用45%的百菌清烟剂熏棚,每亩用药250克。

【八年级】八年级生物上册416芽的类型和发育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济南版

【关键字】八年级 第六节芽的类型和发育导学案(第2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描述木本植物茎的基本结构。 2、概括顶芽发育与侧芽发育的辩证关系,列举顶端优势在生产中的应用。 二、重点难点 重点:概括顶芽发育与侧芽发育的辩证关系,列举顶端优势在生产中的应用。 难点:概括顶芽发育与侧芽发育的辩证关系 三、学具准备 1、学生准备 2、教师准备 四、自主预习: 自主解惑(独学) 1、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顶芽对侧芽有一定的制约关系,当顶芽生长旺盛时,侧芽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这种现象叫做。人们常利用此原理,对作物、果树、花卉等进行整枝、打杈或摘心,调整,提高作物和果树产量及花卉的观赏价值。 合作交流(对学) 2、木本植物茎的大致结构包括、、和。其中中的与水分和无机盐的输导有关;中的与有机物的输导有关。 合作交流(群学) 3.形成层属组织,细胞不断分裂,向外形成,向内形成,故木本植物茎可以。 预习诊断:测一测,本节知识你掌握了吗? 1、棉花在生长到一定高度后,棉农往往进行“打顶”,主要目的是() A、限制棉花长高 B、为了植株美观 C、促进侧芽发育成侧枝 D、治疗植株顶端的病虫害 2.下列植物的茎不能逐年加粗的是() A.杨树 B.柳树 C.桃树 D.玉米 3.植物体内运输有机物的结构是() A.筛管 B.导管 C.形成层 D.胞间连丝

4.顶芽生长抑制侧芽生长的现象叫() A.顶芽 B.优势顶芽 C.顶端优势 D.顶端生长 5. 杨树的茎可逐年加粗,是与茎的( )有关 A.树皮 B.形成层 C.韧皮部 D.木质 6.制作家具的木材是木本植物茎的木质部,木质部上的年轮记录了木质部逐年加粗的过程。那么,木质部加粗是由细胞不断分裂、分化的结果() A.树皮 B.形成层 C.木质部 D.髓 五、情境导入 六、预习反馈展示交流请各小组踊跃展示你的预习成果! 知识点一:顶端优势: 1.概念:_____生长旺盛,_____的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 2.应用:利用顶端优势原理,对作物、果树、花卉等进 行_____或_____,调整_____和_____的生长发育状况。 3.何时应该去除顶端优势,何时应该保留顶端优势? 知识点二: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及功能 :具有保护作用。 :分布有,运输有机物,运输方向。 :细胞有分裂增生能力,使茎逐年加粗。大部分细胞向内分裂形 成,少量细胞向外分裂形成。 :内有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运输方向。 七、疑难互动 分组思考讨论根据刚才所学的知识, 请同学们进一步讨论如下问题: 1.校园里的杨树能逐年加粗,竹子却不能逐年加粗,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俗话说“树不怕空心,就怕剥皮”,你能运用所

钙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黄瓜苗期对缺钙胁迫的反应 河北工程大学农学院王丽萍 摘要:研究了营养液缺钙处理对黄瓜幼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缺钙胁迫下,显著抑制了黄瓜幼苗的生长;降低了幼苗根系活力;提高了POD的活性;降低了O2ˉ的含量。说明钙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抗氧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缺钙;黄瓜幼苗;生长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钙作为植物细胞唯一被证实的偶联胞外信号与胞内生理反应的胞内第二信使,能维持细胞壁、细胞膜及膜蛋白的稳定性,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对环境的反应和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钙素营养失调严重影响蔬菜的正常生长发育,引起缺钙生理病害。蔬菜上关于钙的研究多集中在提高蔬菜的抗病性[1]和抗冷性[2]方面,为此本试验以蔬菜生产上广泛种植的黄瓜为试材,研究了水培条件下黄瓜幼苗在缺钙胁迫后对其生长及膜质氧化系统的影响。旨在探讨钙在黄瓜幼苗生长中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培养及处理 消毒10min,浸种催芽后,播以黄瓜(Cucumis ativus)品种津优4号为材料,将种子用1‰的KMnO 4 于装有蛭石的72孔穴盘中于光照培养架上进行常规育苗,昼夜25℃/15~18℃,子叶展平后用1/2营养液(按日本山崎黄瓜营养液配方配置)浇灌。待第一片真叶完全展开,取长势一致的壮苗移入装有1L的1/2营养液的黑色塑料盆中,每盆4株,PH调至6.2±0.1,水培期间用电动气泵连续通气。3d后更换完全营养液。培养至第二片真叶显现时,分为两批进行供钙和缺钙处理。用NaNO3595mg·L-1Ca(NO3)2·4H2O 为缺钙处理(-Ca),正常培养为对照(+Ca)。缺钙期间每两天更换一次营养液。定期进行各项指标的测定。 1.2 形态学指标测定分别于缺钙处理0d,2d,4d,6d,8d测定叶面积、叶数和根长。 1.3 根系活力测定分别于缺钙处理od,3d,6d测定根系活力,采用TTC法测定[3]。 1.4 膜氧化指标测定用愈创木酚法[4]测定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每分钟增加0.001OD值的酶量为一个酶活性单位;参照王爱国和罗广华[5]的方法测定超氧阴离子(O2-)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缺钙胁迫对黄瓜幼苗叶面积和叶数的影响 黄瓜缺钙处理4d后出现缺钙症状。缺钙时有黄色斑点,严重时失绿,叶缘上卷,如勺状,叶尖和叶缘坏死,但叶脉不失绿。根短小,根尖坏死,生长受阻。下部1~2片老叶缺钙表现不明显。由图1A可以看出,缺钙胁迫后幼苗叶面积均低于对照。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缺钙处理的叶面积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并在缺钙处理第4d降到最低,比供钙处理降低26.18%。这是由于缺钙使幼苗新叶枯死所致。缺钙处理对黄瓜幼苗叶数的影响与叶面积相同(图1B),在缺钙处理第4d叶片数最少,比供钙处理减少10.81%,表明缺钙胁迫对黄瓜幼苗叶片产生了抑制作用。 作者简介:王丽萍(1969—),女,河北邯郸人,讲师,河北农大在读硕士,主要从事设施园艺与无土栽培工作。 2.2 缺钙胁迫对黄瓜幼苗根系的影响 如图2A所示,正常供钙的幼苗根长增长迅速,而缺钙胁迫后增长缓慢,并随着缺钙胁迫时间的延长,供钙处理的根长(图2A)始终高于对照。缺钙对根系活力的影响与根长相似,在缺钙胁迫的第3d根系活力明显低于对照,之后根系活力继续降低。说明幼苗根系对缺钙很敏感,在缺钙胁迫期间根系几乎没有增长。

黄瓜苗期子叶病害性状及其防治

黄瓜苗期子叶病害 【发病症状】所谓子叶病害系由种子带菌引起子叶发病的病害。子叶病害先在子叶上产生病变,其症状因病原不同而异。如是瓜类炭疽病,种子出土子叶尚未展开,在子叶边缘出现浅褐色半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稍凹陷,湿度大时长出粉红色粘稠物。如是黄瓜蔓枯病,系种子带菌,发芽后子叶边缘或尖端现褐色病变,子叶上长出很多黑色小粒点。如是黄瓜枯萎病等导管病害,子叶失去光泽,下胚轴纵裂或生长点产生红褐色坏死斑,致生长缓慢,纵剖下胚轴,可见维管束变黄或变褐,病茎100%带菌,枯萎病过导管到达果实,随果实腐烂扩展到种子上。如是菌核病,在茎基部和子叶上产生浅褐色水浸状病斑,湿度大时,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致瓜苗软腐。如种子带有黄瓜绿斑花叶病毒,种皮上病毒可传到子叶上,幼苗顶尖部2~3片叶子现亮绿或暗绿色斑驳或产生暗绿色斑。此外,黄瓜黑星病、黄瓜猝倒病、黄瓜霜霉病等也都可引起子叶发病,如定植病苗,往往形成发病中心,病株称为中心病株。 【发病规律】黄瓜苗期子叶病害种类很多,病原、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各异,详见成株期的炭疽病、蔓枯病、枯萎病、菌核病、黑星病、猝倒病、霜霉病和种子传毒的病毒病等。 【防治方法】根据病害种类及发病条件采取相应对症措施进行防治。 1.种子带菌引起的种传病害,应从建立无病留种地,选用无病种子入手,必要时进行浸种和拌种对种子进行消毒或进行种子包衣;对枯萎病、黄萎病类应靠选用抗病品种或推行嫁接进行防治。 2.土传病害。①对土传病害首先考虑轮作、苗床换土和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及SH土壤添加剂等。②采用苗床高温灭菌或药剂处理土壤,如用甲基立枯磷、拌种双等进行苗床土壤处理。③对种子带菌和土传病害提倡使用种子包衣,如北京农大9号种衣剂,对土传病害防效明显。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种子的萌发和芽的发育单元综合测试卷无答案新版冀教版

第一章种子的萌发和芽的发育测试卷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在种子结构中,属于新植株幼体的结构是() A.胚芽 B.胚根 C.胚乳 D.胚 2.大豆种子萌发时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 A.种皮 B.子叶 C.胚芽 D.胚乳 3.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长出来的是() A.子叶 B.胚芽 C.胚轴 D.胚根 4.我们平时吃的“豆芽”菜,主要是由绿豆的哪一结构发育而来的() A.胚根 B.胚芽 C.胚轴 D.子叶 5.(2013?云南)将大米播种到地里,不能萌发的主要原因是() A.温度太低 B.没有胚乳 C.胚被破坏 D.水分不足 6.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条件,霉烂的种子不能萌发是因为() A.缺水 B.缺温度 C.缺空气 D.胚不完整 7.(2013?平凉)下列环境条件中,不属于种子萌发所必需的条件是() A.充足的光照 B.一定的水分 C.充足的空气 D.适宜的温度 8.(2013?内江)下列各项中,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能够萌发的种子是.() A.收获不久的小麦种子 B.煮熟的小麦种子 C.去掉胚乳的小麦种子 D.被虫子蛀了的小麦种子 9.(2013?呼和浩特)如图是大豆种子的结构模式图,对该图描述不正确的是() A.①将发育成植株的茎,②将发育成植株的叶 B.④为大豆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物质 C.⑥是新生植物体的幼体 D.该大豆种子中没有胚乳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学校的试验田里种植花生,他们的下列做法对于10. )花生正常出芽没有意义的是( .在春天进行播种A.在晴天进行播种 B .在松土后进行播种C.在雨后进行播种 D )11.初夏播种四季豆时,若碰上连阴雨,豆种往往会烂在地里,下面的分析正确的是(.充足的水分对种子萌发不利A .种子萌发条件中水分没有空气重要B .连天阴雨,没有太阳,可见太阳光的照射也是种子萌发条件C D.土壤中水分太多,排出了空气,种子无法萌发)这是因为(充足空气和适宜温度的环境中也不会萌发,12.炒熟的花生在有一定水分、.胚已死亡C.处于休眠状态 D.胚不完整A B.缺少营养物质) 13.早春播种以后,用“地膜覆盖”的方法可以促进种子提早出苗,其原因是( B.保湿保温有利萌发.种子萌发需要避光A D.防止风沙影响萌发C.防止鸟类取食种子玉米种子萌发的过程是①胚乳中营养物质转运给胚②胚轴伸长③胚根突破种皮④种子吸14. )收水分⑤胚芽发育成茎和叶(.④①②③⑤.④①③②⑤ B.⑤④③②① C D.①②③④⑤A ) 15.玉米是我省重要的粮食

黄瓜育种

黄瓜育种研究进展 黄瓜(Cucumis sativus L),别名“胡瓜”、“王瓜”、“刺瓜”,为葫芦科甜瓜属中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其果实脆嫩清香,味甘可口,营养价值丰富,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及其它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黄瓜中特有的丙二醇具有减肥的功效。 黄瓜是世界性的重要蔬菜作物之一,在全球蔬菜供应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我国是黄瓜的生产大国,其栽培面积约占全国蔬菜总面积的10%,2012年我国黄瓜产量约78亿t,居世界第一位。黄瓜作为我国主要的设施蔬菜,对蔬菜周年供应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已成为农村致富及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我国黄瓜品种的选育工作始于20世纪50 年代末,提高黄瓜的产量、改善品质、增强对病虫害和非生物逆境的抗性,是目前黄瓜遗传育种中的发展方向。 黄瓜的育种方法: 1 常规育种 常规杂交育种基本上是染色体的重新组合,这种技术一般并不引起染色体发生变异,更难以涉及到基因突变。该方法可对多个基因控制的多个性状进行综合改良,变异范围广,在作物品种的创新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这种育种途径主要是通过普通黄瓜基因间的交换重组育成新品种,因而也存在不足之处。 2 诱变育种 诱变育种就是利用各种物理和化学因素诱导生物体发生遗传变异,并对其后代进行研究、筛选和鉴定的一门现代生物学技术,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有利用价值的突变体。 2.1物理诱变 目前常用的物理诱变剂主要包括X射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中子、质子以及紫外线等,目前应用最多的是γ射线。王玉怀[1]等利用9万伦琴的60Co-γ照射‘长春密刺’干种子,发现1 株黄色子叶的突变幼苗,研究表明黄色子叶为核遗传的隐形性状,受核内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该性状可作为苗期标记鉴别F1杂种。李加旺[2]等利用23.22C/kg·S60Co-γ射线辐射处理具有某些优良特性的黄瓜自交系种子,并在其变异后代群体中,筛选出两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单株。经3代系选,从中分选出一个主要性状均能稳定遗传的株系M-8。用其亲本与另一自交系配制出适于日光温室栽培的耐低温、弱光杂交一代组合黄瓜新品系。该品系在早熟、丰产、抗病性及商品性等几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余纪柱等利用卫星搭载黄瓜自交系材料,获得特小型黄瓜自交系。该自交系瓜长8cm左右,雌花节率达99.5%,表现稳定,可直接用于培育小型黄瓜新品种。朱艳英[3]等利用卫星搭载处理过的黄瓜,其后

高磷胁迫对黄瓜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高磷胁迫对黄瓜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摘要:在不同磷水平(0、0.1、0.5、1.0、10.0、20.0 mmol/L)下培养黄瓜幼苗,研究磷素对黄瓜生长及养分吸收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随磷浓度增加,黄瓜根、茎和叶干重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供磷浓度为10.0 mmol/L时开始产生高磷胁迫症状,症状首先出现在老叶,沿叶脉两侧发黄、有光泽、向上凸起,子叶出现红色坏死斑点,严重时老叶坏死,新叶会出现叶脉间失绿症状。②随供磷水平增加,植株体内磷浓度增加,最高达到干重的1.28%;钾浓度在茎中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铜浓度降低,钙、镁、锰、锌等元素浓度及其在根、茎及叶间分配趋势无显著变化。 关键词:高磷胁迫;黄瓜;养分吸收;养分分配 磷素缺乏是植物生长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1],然而在高度集约化的农业生产方式下,大量施用磷肥导致磷素在土壤中过多累积,国外畜牧业高度发达地区和我国蔬菜等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生产中尤其如此[2,3]。鲁如坤等[4]和周健民等[5]研究指出我国农田生态系统磷素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已出现盈余,此后呈现直线上升的态势。近年来研究表明我国是世界上土壤磷素过剩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是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6,7]。高磷导致植物产生磷毒害,降低农产品产量和品质[8,9]。然而磷毒害机制仍不清楚[10],一般认为高磷导致铁、锌及铜等元素缺乏[1]。高磷对植物养分吸收的影响是其对植物产生胁迫的重要环节,但前人关于不同磷水平对植物多种养分吸收影响的研究尚少[11]。本试验以高累积磷的重要蔬菜黄瓜为材料,通过水培方式研究不同磷水平对植株养分吸收和分配的影响,旨在探讨高磷与植物矿质元素吸收与分配的关系,揭示高磷胁迫机理,为磷素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黄瓜品种为江苏农业科学院研发的江蔬露丰。 1.2 试验设计 试验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光照生长室进行。黄瓜种子经10% H2O2消毒20 min后,置于培养皿中催芽至露白,然后移入装有蛭石的穴盘中,待子叶平展后用自来水冲洗根部的蛭石,移入PVC管制成的培养罐中,每罐装有1.1 L 1/4山崎营养液,每罐2株黄瓜苗,每2 d换一次营养液。培养8 d后,选择生长状况相同的苗,每罐留1株苗。处理时营养液是以1/2山崎营养液为基础,设置6个磷水平,分别为0、0.1、0.5、1.0、10.0及20.0 mmol/L,以磷酸的形式加入,用NaOH调节pH至5.2。每天更换一次营养液。每个处理重复4次,随机排列。 1.3 采样和测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