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慕课第二章:国际分工

慕课第二章:国际分工

国际贸易学

第2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范爱军

慕课学习第2周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第1单元 国际分工的产生及影响因素

?第2单元 国际分工发展的几个不同阶段

?第3单元 当代国际分工发展的新特点

?第4单元 世界市场及世界市场价格的形成?第5单元 世界市场价格的种类

?第6单元 国际价值规律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第1单元 国际分工的产生

及影响因素

国际分工的含义: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生产国际专业化的分工。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 。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与扩张,社会分工开始超越国家的界限,从经济上把整个世界联为一体,形成了国际间的专业化生产与合作,这便是国际分工。

1.1 生产力是影响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科学技术的革命在生产力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推动和加速了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

18世纪下半叶,蒸汽动力的发明和蒸汽机应用于生产,使人类社会从手工劳动时代进入了大机器工业时代,并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战胜了封建制度。此后,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内,人类社会创造的财富超过了过去一切世纪创造的财富总和。

19世纪后半期,电力的发明和应用于生产,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此后一百年,全世界的工业总产值增加了近20倍。

生产力的这种高速发展,使各个国家的生产都难以继续囿于国界

的限制,各国古老的、独成一体的民族工业慢慢被侵蚀、被整合,从而使一切国家的生产都逐渐变成了世界性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加入进了国际分工的一体化之中。 .

?蒸汽机的发明者——瓦特

?瓦特(1736-1819)是苏格兰的发明家。童年时代的瓦特没有受过系

统教育,但他在父亲做工的工厂里学到了许多机械制造知识,后来他到伦敦的一家钟表店当学徒。他的蒸汽机发明并改进后,迅速被整个

工业部门采用,为产业革命铺平了道路。

?瓦特所发明蒸汽机现在安放于西班牙马德里博物馆

?在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前,整个生产所需动力依靠人力和畜力。伴随

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工厂不再依河或溪流而建,很多以前依赖人力与手工完成的工作自蒸汽机发明后被机械化生产取代。工业革命是一般政治革命不可比拟的巨大变革,其影响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对人类的现代化进程推

动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把人类推向了崭新的蒸汽机时代。

(2)生产力的发展为国际

分工的深化创造了条件。

?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为国际分工的深化不断创造着新的部门和领

域,为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创造着新的机会与条件。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电子工业、宇航工业、高分子合成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不断涌现,并引致国际间的技术合作、资金合作、劳务合作不断深化。

?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使交通运输和通讯事业上的进步日新月异,

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国在空间与时间上的距离,整个世界正在变为一个“地球村”,国际分工也随之深化和发展。

?欧洲中世纪横跨大西洋的运输需要在海路上走几十天,而当今的新型

运输机在几小时内便可完成。现代通讯业的发展,使人们不出门便可在几分钟内了解到世界各地的市场行情,为跨国生产和国际贸易做出迅速准确的经营决策。

凡尔纳(1828-1905)是19世纪法国作家,著名的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被誉为“科学幻想小说之父”。曾写过《海底两万里》等著名书籍。

《80天环游地球》是凡尔纳一部著名的科学幻想小说,小说讲述的故事:英国绅士福克与朋友打赌两万英镑,要在80天内环游地球一周回到伦敦。他和仆人路路通克服了路途中的重重艰难险阻,路经地中海、红海、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游历印度、新加坡、中国、日本、美国等地。在环练地球一圈并回到伦敦时,却迟到五分钟,他自认失败。却又意外地获得胜利——原来他自西向东绕地球一周,利用时差正好节约了一天的时间!

(3)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国际分工的内容与形式。

?从内容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国际贸易中的工业制成品比重不断提高,初级产品比重不断下降。

?从形式看,各种新的分工形式不断出现,国际分工已越出部门经济的分工,

发展到了企业内部、工种、

工艺间的分工。 .

(4)各国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例如,最早发生产业革命的英国,以及紧随其后的欧美

各主要国家,由于生产力远远领先于其他各国,便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了十分主动的地位,以其机器大工业生产出的质优价廉的商品做炮弹,轰开了各个闭关自守国家的民族经济的大门,把它们拉进了国际分工的体系。

?补充:新中国60年生产力及外贸地位变化

补充:中国外贸在世界贸易中地位的变化占世界人口20%多的中国,由于生产力水平太低,外贸出口额曾经长期只占世界的1-2%,在100多个国家中长期徘徊在第20名左右。

建国后中国出口份额的变化情况

年份出口额占世界比重位次顺差

1950 5.52亿美元 0.91% 26

1959 22.61 1.95 12

1976 68.55 0.69 34

1984 19 -12.7

1993 920 2.25 11 -121.9

1997 3.3% 10 403.4

2000 2492 3.9 7 241

2001 4.3 6

2003 4383.7 5.58 4 255.3

2006 9690.8 8 3 1774.7

2007 12180 8.76 2 2622

2009 12017 9.1 1 1961

2012 20489 11.1 1 2311

2013 22100 12 1 2597

1.2 自然条件是影响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自然条件,主要包括资源、气候、土壤、地理环境、国土面积的大小等等,对于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国际分工发展的早期尤其如此。

例如:马来西亚盛产橡胶,古巴盛

产蔗糖,智力与赞比亚盛产原铜,

扎伊尔(刚果)盛产钻石,这些都

受着各种自然条件的制约,而这些

条件绝不是任何国家都能具有的。

1.3 跨国公司和资本输出对国际分工的推动作用

? 这种跨国生产,既可以利用当地廉价的劳

动力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又可以绕开关税壁垒,把一部分产品当地生产当地销售。

?如今,发展中国家已不再仅仅是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农矿产品生产者了,而是从发达国家手中接过了大部分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品的生产和一部分高技术的加工工业品的生产,开始逐步改变以往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所处的被动地位。 .

1.4 上层建筑对国际分工的影响

各国政府经常借用上层建筑的力量推行各种对外政策,以改善本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例如,前苏联和东欧各国成立的“经互会”就曾是这种类型的地区性经济组织。

?(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苏联为首的一些社会主义

国家建立的经济合作组织。1949年1月,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6国政府代表在莫斯科举行会议,决定建立该组织,同年4月举行第一次会议,正式宣布经互会成立。民主德国(1950)、蒙古(1962)、古巴(1972)和越南(1978)相继加入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和苏联政局发生急剧变化,经互会的作用日渐衰弱。1991年6月28日,经互会第四十六次会议宣布经互会解散。)

例如,八十年代的美韩彩电竞争。韩国政府和

美国政府实行的一些补贴与反补贴政策,就是

为了能使本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争取一个比较

有利的地位。 .

上面就是影响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几个主要因素。

第2单元国际分工发展的几个不同阶段2.1 地理大发现开始了国际分工的初期阶段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便是在当时西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产生和商品货币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推动下发生的。新大陆的发现和新航线的开辟,扩大了世界市场的范围,为新兴的资产阶级提供了更广阔的活动场所。(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519年麦哲伦环球航行)三角贸易:这时西欧的资本主义开始了它的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利用“火与剑”的手段,对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残酷的掠夺。当时盛行的“三角贸易”就是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一种简单的国际分工形式。(主要指17-18世纪欧美商人以廉价工业品运到非洲换取奴隶,把黑奴运到

美洲卖掉,从美洲购回生产原料,制成商品再运到非洲以换取奴隶的循环贸易活动。因其贸易涉及欧、美、非三洲,故称。)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利益背景:

?哥伦布(1451~1506)很喜欢《马可.波罗游记》(马可.波

罗1254—1324),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商人。1254年生于意大利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也是旅行世家。)很向往印度和中国,并希望能够找到通往东方国家的近路。

?当时“地圆说”理论还不完备。

?十五世纪末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崛起中都在寻找与东方国家

联系的海上通道。探险家哥伦布在做了大量的准备后先向葡萄牙提出,从大西洋向西走去寻找东方国家。

?但是,葡萄牙的恩里克王子没有接受哥伦布的建议和要求。

致使哥伦布转而寻求西班牙伊莎贝尔女王的支持。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利益背景:

西班牙伊莎贝尔女王接受了哥伦布的建议和要求,并鼎力支持。在与哥伦布的谈判中达成了以下两条利益协议:

(1)新发现地的商品和财富的十分之一归哥伦布,并且免除一切税赋;

(2)对以后驶往这些属地的船只,哥伦布可以收取其利润的八分之一。

在冒险精神和利益驱动下,哥伦布开始了他的行程。

?1492年8月3日拂晓,哥伦布带着西班牙女王给印度及中国皇帝的国书上路了。

?1492年10月12日凌晨,就在船员们怨声四起,几乎要发生叛乱的时候,他们来到了一

个岛屿,哥伦布立即上岸,面对繁盛的草木,他欣喜地宣布这里是西班牙的土地,并命名为圣萨尔瓦多岛。圣萨尔瓦多意为救世主,这个岛屿属于现在的巴哈马群岛。

?哥伦布最初到达的南北美洲之间的群岛被称为“西印度群岛”。 .

大西洋

太平洋

?哥伦布 (约1451~1506)意大利航海家。一生从事航海活动。先后移

居葡萄牙和西班牙。相信大地球形说,认为从欧洲西航可达东方的印度和中国。

?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先后4次出海远航(1492~1493,1493~1496,

1498~1500,1502~1504)发现了美洲大陆,他也因此成为名垂青史

的航海家。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

?马可.波罗(1254—1324)生于意大利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世界著

名的旅行家、商人。

?马可·波罗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途经中东,历时四年多来到中国,在中国

游历了17年。回国后出了一本《马可·波罗游记》(又名《东方见闻录》)。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西方地理学家还根据书

中的描述,绘制了早期的“世界地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