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景观知识文库13

景观知识文库13

探寻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的交融之路――北京大观园酒店庭院景观设计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现代景观设计汲取营养和挖掘内涵的重要宝库。本文以北京大观园洒店庭院景观设计为例来分析.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理念及空间处理手法.并与现代景观设计的重要特性--大众公共活动空间的特性相结合.从而营造既能符合现代都市居民的需求.同时创造出亲近自然的多元化景观空间。这有助于具有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标志性景观的创建.从而避免因盲目模仿而产生的雷同作品。





漫游地球村,尽观天下奇――北京世界公园绿化景观
北京世界公园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园内汇集了世界近50个国家110处人文自然景观,占地46.7公顷,是亚洲大比例微缩主题公园之一。





景观设计基本元素-园 亭
园亭,是指园林绿地中精致细巧的小型建筑物。可分为两类,一是供人休憩观赏的亭,另是具有实用功能的票亭、售货亭等。
明《园冶》中说"亭者,停也。所以停憩游行也。"说明园亭是供人歇息休憩的地方,这是本文要叙述的对象。
园亭的位置选择
建亭地位,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由内向外好看,二是由外向内也好看。园亭要建在风景好的地方,使入内歇足休息的人有景可赏留得住人,同时更要考虑建亭后成为一处园林美景,园亭在这里往往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园冶》中有一段精彩的描述:"花间隐榭,水际安亭,斯园林而得致者。惟榭只隐花间,亭胡拘水际,通泉竹里,按景山颠,或翠筠茂密之阿;苍松蟠郁之麓;或借濠濮之上,入想观鱼;倘支沧浪之中,非歌濯足。亭安有式,基立无凭。"
园亭的设计构思
园亭虽小巧却必须深思才能出类拔萃。
 首先是选择所设计的园亭,是传统或是现代?是中式或是西洋?是自然野趣或是奢华富贵?这些款式的不同是不难理解的。
其次,是同种款式中,平面、立面、装修的大小、形样、繁简也有很大的不同,须要斟酌。例如同样是植物园内的中国古典园亭,牡丹园和槭树园不同。牡丹亭必须重檐起翘,大红柱子;槭树亭白墙灰瓦足矣。这是因他们所在的环境气质不同而异。同样是欧式古典园顶亭,高尔夫球场和私宅庭园的大小有很大不同,这是因他们所在环境的开阔郁闭不同而异。同是自然野趣,水际竹筏嬉鱼和树上杈窝观鸟不同,这是因环境的功能要求不同而异。
 再次,所有的形式、功能、建材是在演变进步之中的,常常是相互交叉的,必须着重于创造。例如,在中国古典园亭的梁架上,以卡普隆阳光板作

顶代替传统的瓦,古中有今,洋为我用,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以四片实墙,边框采用中国古典园亭的外轮廓,组成虚拟的亭,也是一种创造。用悬索、布幕、玻璃、阳光板等,层出不穷。
只有深入考虑这些关节,才能标新立异,不落俗套。这决非是"套用一只"敷衍了事所能比拟的。
园亭的平立面
园亭体量小,平面严谨。自点状伞亭起,三角、正方、长方、六角、八角以至圆形、海棠形、扇形,由简单而复杂,基本上都是规则几何形体,或再加以组合变形。根据这个道理,可构思其他形状,也可以和其他园林建筑如花架、长廊、水榭组合成一组建筑。
园亭的平面组成比较单纯,除柱子、坐凳(椅)、栏干,有时也有一段墙体、桌、碑、井、镜、匾等。
园亭的平面布置,一种是一个出入口,终点式的;还有一种是两个出入口,穿过式的。视亭大小而采用。
 园亭的立面,因款式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内外空间相互渗透,立面显得开畅通透。个别有四面装门窗的,如苏州拙政园的塔影亭,这说明其功能已逐渐向实用方面转化。
园亭的立面,可以分成几种类型。这是决定园亭风格款式的主要因素。如:中国古典、西洋古典传统式样。这种类型都有程式可依,困难的是施工十分繁复。中国传统园亭柱子有木和石两种,用真材或砼仿制;但屋盖变化多,如以砼代木,则所费工、料均不合算,效果也不甚理想。西洋传统型式,现在市面有各种规格的玻璃钢、GRC柱式、檐口,可在结构外套用。
 平顶、斜坡、曲线各种新式样。要注意园亭平面和组成均甚简洁,观赏功能又强,因此屋面变化无妨要多一些。如做成折板、弧形、波浪形,或者用新型建材、瓦、板材;或者强调某一部分构件和装修,来丰富园亭外立面。
 仿自然、野趣的式样。目前用得多的是竹、松木、棕榈等植物外型或木结构,、真实石材或仿石结构,用茅草作顶也特别有表现力。
帐幕等新式样,以其自然柔和的曲线,应用日渐增多。





北京中关村软件园景观设计
 北京中关村软件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上地新区.集软件开发.企业孵化、软件成果展示、专业人才培训、技术支撑体系和综合管理服务于一体,是国内最大的、极具人性化的花园式软件园区。多义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承接了中关村软件园D-G1、D-G4和信息中心地块的景观方案设计,设计人员认为软件开发环境必须具有的品质与特征应该是自然、能触动灵感、适于思考与交流合作,充满美感,时尚和轻松休闲的环境。他们的理念在方案的设计中得到了

充分的体现。





北京市典型沙地景观动态变化分析--以康庄为例
本研究通过选取北京典型沙地-康庄为研究对象,借助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景观生态学理论和相关数学研究方法,对康庄80年代、90年代和2000年以后3三时期的景观动态进行分析和比较。从80年代至今,康庄沙化土地景观类型发生巨大变化。露沙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由2117.03 hm^2减少到1 249.65hm^2减少了59.03%。通过选取相关景观指数对研究区景观类型进行分析可知,康庄风沙危害区先增加后减缓;对研究区景观类型的变化的分析表明,变化的原因与研究区所处地理位置,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和人为干扰、政策导向密切相关。对影响研究区景观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分析可知,研究区主要受自然和人为两种条件影响最大。自然因素中,沙化土地变化主要与地形地貌、地表物质、降雨、温度、大风、水文条件等因素关系较密切;人为因素中,主要受人口增长、农业结构调整、林业工程实施和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等因素的影响。




探索林缘生态景观――北京香山多云亭景区生态恢复实践
 介绍了北京香山多云亭景区设计、施工和管理中应用生态恢复的原理,以乡土地被植物和多年生宿根花卉对林下植被群落进行重建的工程。通过3年多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实践,营造出了多云亭景区丰富多变,具有乡土风格的林缘景观。为人工干扰较严重的风景林、城市防护林等绿地恢复和建植低维护的林下生态植被群落工作提供参考。





北京龙山新新小镇景观设计
 龙山新新小镇二期用地北部是规划干道:南部是一条约130m、风景优美的城市景观绿化带,绿化带内有人工土丘和池塘:西侧是规划的三期社区;东侧是现状的期社区。龙山新新小镇二期的建筑风格沿袭了期的现代风格,同时又具有自身的规划特色,因此景观的设计也需要种现代特色景观与之相协调




空间模式与交通、景观设计:北京工体泛海家园设计构思
引育建筑设计者往往有一种习惯.就是认为建筑设计仅凭建筑本身的要素就足以让设计合理开始并完美结束.抑或沉迷于把一种设计理念或手法灌输于任何建筑上。其实.只要是服务于人的建筑.其设计都要受许多外在因素的限制.建筑师的任务相当一大部分就是处理好这些矛盾.化矛盾为力量.找到设计突破口.创造富有个性的建筑。




北京城市的开放空间和景观设计――以王府井商业街为例
针对北京王府井商业街公共空间现状的重点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从提升城市生活环境质量的角度,就空间场所营造、景观设计、环

境设施、交通规划等提出构想和建议,旨在探索提高城市开放空间品质的景观学路径,并通过该典型个案的研究为北京市乃至其他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提供借鉴。




环境心理学及环境艺术设计
摘要: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处处呈现出数字化和信息化的特征,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从本质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人们的环境心理和行为也随着生存环境的数字化而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表现出新的特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在内容和方法上都将不同于以往任何时候,要求每一个设计师都应当根据信息社会人们的环境心理和行为特征探索新的设计策略。关键词:信息社会;信息环境;环境心理;环境行为。
进入21世纪之后,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日益被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渗透和包围着,人和环境的关系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环境心理和环境行为表现出新的特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在内容和方法上都要求每一个设计师根据信息社会人们的环境心理和行为特征探索新的设计策略。
一、关于环境心理学和环境艺术设计
1、环境心理学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依据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涉及到工程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知识的边缘性学科,其中环境心理学是支撑这个专业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础。因为,环境艺术设计首要问题是解决人和环境的关系问题,是要从人的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创造安全、舒适、宜人和富有美感的环境,不了解人在不同环境下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与规律,就无法科学而又艺术地把握环境设计中各要素的关系,也就无法创造出符合人需要的空间环境。
环境心理学是将心理学引进建筑或环境,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的学科。环境心理学一方面研究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另一方面研究人的心理需求对环境提出的要求,进而根据人的心理需求,改善和提高居住环境质量。人的行为也属于心理学的范畴,人的环境行为就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引起的心理活动其外在表现和空间状态的推移,环境行为和环境心理是对应的。
2、环境心理学及环境艺术设计的时代性
由于构成我们生存环境的要素总是处于变化发展之中,所以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也总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发展,人类改造自然创造生存环境的能力也总是与一定的时代相适应,因而环境艺术

总是表现出时代性。从建筑和环境的形式来看,就是所谓的风格和流派。人类从农业时代发展到工业时代,又从工业时代发展到现在的电子时代、信息时代,诸多设计风格和流派此消彼长,波澜壮阔,反映了不同时代人类改造环境能力的发展和进步。
进入21世纪之后,信息化的时代背景必然使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发生新的变化,表现出新的环境心理和行为特征,从而使得环境艺术设计呈现出新的趋势,从设计内容、设计手段、空间形态以及环境评价各方面都打上信息时代的烙印。
二、信息社会的环境心理与环境行为
当前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生存环境的方方面面,以信息技术为内涵的环境各要素,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构成了我们赖以生存的信息环境。信息环境下的人际距离、个人空间以及人的行为方式与特征表现出信息化、高效化、虚拟化等一些特征。
1、信息社会的环境构成及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从环境构成来说,分为四个层次。人处于中心地位;与人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是人工环境;再一层次是社会环境,当然人工环境中已经渗透着社会环境因素;最外围是自然环境,它以无法抗拒无法逃避的力量制约着一切环境因素。
信息社会的环境构成依然是这四个层次,但各层次的内容已经不同以往。处于中心地位的人是正在享受高新科技并逐渐掌握高新科技的人,其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空前的发达;人工环境是以发达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等为内涵,逐渐高度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虚拟化的人造环境;社会环境中人与人的交往、协作关系逐渐变得密不可分,在信息化的影响下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客观上要求越来亲密;最后,自然环境逐渐受到人类高智能、高效率的生产活动的影响,有限的能源、资源和空间环境与人类无限的占有欲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
在环境诸要素相互作用之中,人和环境的作用是其中的主体。环境心理学认为,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刺激与效应。环境作用于人的过程就是环境对人给与刺激的过程,人受到环境因子的刺激,就要产生改造环境的心理,表现出环境设计的行为,这就是效应。信息社会的环境各要素对人的刺激的信息量和传递方式比以往的农业社会、工业社会要快的多,各种环境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以及发达的通讯设备时刻都给人提供着刺激,人们不得不应对飞速发展变化着的环境,改造环境的活动空前的活跃,城市中如雨后春笋搬建起的高层楼房就充分反映了这一点。
当然,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还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

流和共享,个人和社会环境的关系也越来越复杂,人的社会性日益增强,从而也影响到个人空间和人际距离以及人的行为方式特征。这些都是环境心理学要讨论的主要内容。
2、信息社会的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
心理学家R.Sommer认为:“个人空间是指围绕一个人身体的看不见界限而又不受他人侵犯的一个区域”。个人空间的作用,一方面使人与人、人与空间环境相互关系得以分开,形成“身体缓冲区”,另一方面又使个人之间的信息交往处于最佳状态。
可见,个人空间并非个人的,而是人际的,是人际关系中的距离部分。人类学家E.Hall根据研究结果,把人际距离分为四类:亲密距离(0~0.45m,家庭中温柔、舒适的爱抚等)、个人距离(0.45~1.30m,朋友谈话、就餐等)、社会距离(1.30~3.75m,朋友、同事之间日常交谈)以及公共距离(>3.75m,集会、演讲等)。
信息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体现为信息传递与信息共享,并且信息量的需求与流动随着信息化程度的加深日益变得频繁复杂,不管在家庭、饭店、办公室还是广场、公园,人们每时每刻都要从周围环境获取信息。因此,从个人和社会需要来看,人际距离应当是趋于缩短。但是,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通讯手段又使得信息的传递不需要直接的人际交往,电视、网络、多媒体成了信息交流的理想界面,甚至网络技术可以制造出虚拟现实,人们只需在个人空间范围内就可顺利地完成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因此科技的进步客观上使得人际距离增大人际关系疏远。信息社会的环境设计应当考虑如何通过良好的空间组织来解决这一矛盾。
3、信息社会的行为方式特征
环境心理学要求把心理和行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在环境当中,人的行为和空间是对应的。环境艺术设计首要解决的是功能和空间问题,也就是人的行为在空间的定位、流动和分布,这就要求把握人在空间的行为方式特征,如课堂上学生表现出具有良好的秩序感的行为特征,而在课外活动时则表现出具有完全随意性的行为特征。
人的行为方式特征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具有时代的烙印。农耕时代人的行为一般表现为缓慢、悠闲、效率低下、保守等特征,工业时代表现为快节奏、忙碌、高效率、开放等特征。信息社会由于社会发展速度惊人的加快,信息交流与共享的需求日益剧增,人的行为方式必然表现为更快的节奏、更高的效率以及更加开放的思维。空间环境的设计应当把提高人的工作效率、减少人的疲劳、最大限度满足信息的交流作为首要考虑的内容。
需要强调的是,信息社会快节奏的行为方式很大程度

上剥夺了人们享受生活的乐趣,“速度与诗意成反比”,“速度”有了,“诗意”在丧失,人们越来越渴望能寻找一个安静自由属于自己的港湾享受生活,因此在环境设计中我们应当考虑人的这一需求,为信息社会的环境设计增添更多艺术性与文化性。设计在线.中国
三、信息社会环境艺术设计的策略
1、运用新材料、新技术的策略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材料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新型材料、新型工艺可能给室内外环境带来的好处。一个安全、舒适、宜人的环境需要由安全环保的材料和良好的工艺技术来保证。例如,现在人们住宅室内装修呈现出智能化、系统集成化等新特色。除了可视对讲、防盗系统、小区内联网等,窗磁、门磁、烟感、红外探头等防盗系统也逐渐出现,很多业主不满足于这些简单的安防系统,需要有个性的装备。包括像电话远程关闭家中的水煤气、照明电,本地声光报警,远程查询家中情况等人性化服务,这种高科技产品也正在走进寻常百姓家。
信息社会发达的通讯和咨询方式能够保证人们时刻关注科研的最新动态,设计师更应当具有对新材料、新技术的敏锐觉察能力,在环境设计中能够满足人们追求时尚追求科学的心理需求。
2、以人为本的策略
在人和环境组成的环境系统中,人是核心,因此环境设计理所当然应以人为本,把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放在第一位。
从环境的功能来说,就是要合理设计、安排、组织空间。空间的设计首先要保证人能安全、高效、便捷的进行日常的学习、工作及其它活动,要保证人在各种环境当中能够顺利、便捷地获取需要的信息,此外还要满足人的心理上的安全、舒适。前面提到,信息社会人际交往需求的扩大和人与人的关系逐渐疏远之间的矛盾应当通过良好的空间设计来解决,具体来说就是要在空间的安排和组织时合理把握人际距离和个人空间的尺度,必要时适当缩小人际交往距离,从而增加人与人更多当面交流、聚会的机会。例如在办公环境的设计中,除了采用半封闭单元式的空间形式外,在办公区域专门安排一个能供大家聚会、娱乐的空间。
此外,以人为本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对人的精神层面需求的关注。当前信息社会的审美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表现在环境设计中就是空间形态设计的多元化。有的人喜欢空旷开阔的空间和光洁冰冷的界面设计,有的人喜欢温馨小巧的空间和自然朴素的装饰,不同的审美取向要求设计师要具有能把握不同风格环境设计的能力。当然这种多元化的设计思维不能

脱离了根本,就是以人为本。从当前的趋势来看,人们对于温馨、朴素、自然、环保、节约的追求渐渐成为一种时尚,在多元化的审美取向中逐渐占了主流。
3、以环境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信息社会环境构成的四个层次中,自然环境是正在被破坏的方面,也是设计中容易被忽略的方面。与人工环境、社会环境相比,自然环境似乎离我们人这个中心较远,但它是制约一切环境因素的力量。当前我们的自然环境恶化已经说明大自然向人类敲响了警钟。
环境艺术设计应当从宏观来统筹,从长远来思考,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和思维来设计,从以人为本上升到以环境为本。在具体实施设计时,要利用环保绿色材料、节能新工艺来完成设计,并在设计行业倡导节约型设计的理念。在具体设计时,对于空间利用的效率和弹性要把握好。空间利用的效率要求最大限度减少空间的浪费,使有限的空间尽可能的发挥其功能。空间利用的弹性要求用动态发展的眼光来设计,使得空间的功能具有可变性,例如当前的空间是做办公环境之用,以后还可能做商业环境之用,这样在环境设计之初就应当采用便于安装、拆卸的材料和工艺。
四、结语
以上关于信息社会环境心理学的一些论述以及由此提出的环境艺术设计的策略,是本人在该课程教学过程的一些感悟。环境艺术设计在我国的发展正是方兴未艾,这就更需要切合当前社会的正确的理念作引导。时代已经毫无选择地进入了信息社会,我们只能毫无选择地承担起责任,设计师更是如此。




袖珍型个性公园设计
袖珍型个性公园设计让社区中被人遗忘的角落不再孤独,通过简洁、合理的设计,设计师可以在一小块空地上开辟出一个小公园,这种小公园由于设计精巧,操作性强,因此也可以不断的改变公园的造型,这样既合理利用了公共空间,不断升级的公园造型也迎合了人们求新猎奇的心理,是对社区建设的一大贡献。





嘉峪关市雄关广场夜景亮化工程设计
介绍了嘉峪关市雄关广场亮化工程设计的主题、构思、设计方案,并按照雄关广场的功能区域划分,具体介绍了各区域所采用的照明方式、布灯方法、灯具选型、光源选择、配光效果及照明控制方式等,重点结合各区域的主题构思,阐述了灯光配置及所应达到的效果.





当设计遇到金钱是否会低头
2009-11-20 15:51
景观设计行业中(包括其他设计行业),当设计结束施工图完成,项目开始施工的时候,我可以大胆的说,景观工程极少部分是按图纸施工的!有的甚至变的面目全非。施工方为了追求利益一心想推翻设计,特别复杂

的工艺就想着改变简单易施工,或者不赚钱的材料想变更!或者是材料商为了赚取更多的利益请设计师确认材料,所以都来公关设计师的工作,请设计者吃喝玩乐,私下还给了不少好处,这个在我们身边都经常发生的。作为一名合格的景观设计师我觉得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能把自己辛辛苦苦设计出来的“生命”给摧毁了。不能在利益面前低头!
作为设计师心中要保持着责任感和使命感!






互通立交、服务区,收费站的景观设计
从景观构在的角度来看,互通立交、服务区、收费站都是公路景观设计中占地最大,景观设置可塑性最强的部位,因此可以将之作为公路全线景观设计的高潮部分来考虑。这些位置的景观设计应综合建筑形式、地形特点、当地人文特点及园林布局等方面总体规划,全线各立交、服务区之间的风格应互相呼应。近年来,国内很多公路在这些部分的景观设计方面有了很多成功的典范,风格鲜明、构思各异、内涵丰富,概括起来主要有园林式、古典式、自然式等类型。





公路边坡及垂直绿化
边坡绿化具有很好的护坡功能,对稳定路基、防止冲刷、保持水土具有直接作用。边坡绿化要求覆盖率高,青绿期长,但由于边坡坡面土质为 路基填筑用土,或路堑开挖后暴露的土体,土质不宜于种植,且备灌溉条件差,养护难度高,因此要求做好草种选择、种植方式、前期养护等工作。根据公路边坡绿化的实践情况,在草种选择方面,以本地适于绿化的野生草为宜,既容易成活又成本低廉,根系深的草种优于根系浅的草种。在种植方式上,条播优于撒播,种草优于栽草,秋播优于春播。另外,近年来了引进的湿式喷播和客土喷播技术,能更有效地提高施工效率和成活率,且能适宜公路边坡土质贫瘠的特点,还能完成高陡边坡的施工作业。垂直绿化部位主要有浆砌护坡、挡墙等,可通过在其下栽攀援植物如爬山虎、凌宵等,或在其顶部栽植垂枝藤本植物,以遮蔽构造物,减少构造物的压迫感和粗糙感,起到美化路容的作用。





公路两侧绿化带的绿化
通过设置公路两侧绿化带、使公路沿线形成一条绿色长廊,是景观环境再造、防尘隔声、协调公路与周围环境关系的有效手段。如绿化带占地较宽,可以设置多行、多树种、乔灌结合、色彩多样的花木,形成壮观绚丽的绿化带。但一般在绿化带用地有限的情况下,以单行栽植,落叶和常青 ( 乔木 ) 间隔 (5 ~ lOm) 为佳,树种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这样既不会因间隔太密造成视觉屏障而影响观光,又可四季见绿,同时还能防止因树种单一而易受病虫

侵染。
设置两侧绿化带时,应注意在弯道内侧及路口附近保证通视条件,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公路中央分隔带的绿化
中央分隔带绿化的重要目的是遮光防眩、引导视线;以利于车辆的安全通行,因此其高度和宽度必须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对防眩树种的选择是:
低矮 (1.5m左右)、缓生、抗逆性强。间距总的原则是以车灯的扩散角、人的动视觉和行车速度三者的函数关系计算而得,单行间距一般以2—3m为宜。
地表绿化部分以铺草坪和植地被植物为主,可通过选择不同叶色、花期的地被植物,并分段设置,使中央分隔带的色彩有所变化,增强美化效果。





路基路面的景观设计
通过合理地采用路基立面和断面造型,在必要的路段采用分离式路基,在良好的线形设计基础上,使公路结构更好地与自然地形、现有地带的地 貌相适应,与绿化相适应。
路面对于司乘人员来说,是占据视野的重要景观要素,除了要保证路面主车道与路肩的合理比例外,还可以采用不同颜色的路面材料来分别修筑路肩、行车道和分隔带,既加强了公路的修饰性,又提供了良好的视觉诱导。



公路结构物景观造型
公路结构物主要是桥梁、涵洞、立交、跨线桥、支挡结构物等。结构物是公路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上,我们不仅要考虑其技术经济的合理性,还要有新颖、优美的外观,还要配合所在路线的其它结构物的造型,以及和该地区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相互呼应。景区中的公路结构物如过于呆板生硬,往往大煞风景,而一些成功的桥梁,如南京长江大桥,厦门海沧大桥、东莞虎门大桥等,以其特殊的历史意义、雄伟的气势、优美的造型,其自身已成为一道极其美丽的风景。





公路线形设计的美学要求
公路线型美是公路景观的基础。在选择路线方案时,通过仔细的踏勘,调查每个路线方案的沿线地形地物、风景特点,确定一些风景控制目标(如名胜古迹、险峰奇石、优美的海边风景、百转千徊的溪流等),同时确定一些须回避的特征目标,如森林保护区、农田保护区等,然后反复比较线位,充分利用这些风景资源,使沿线视野景观多样化,使公路巧妙地融入自然风景中。
公路平面线形应以曲线为主体,以更好地适应地形,另外,长直线路段也容易导致司机注意力分散而引发交通事故,纵面线形应尽量避免高填深挖,而严重破坏自然环境,最后确定的立体线形应尽量适应地形,与周围的景观相协调,总体线形应是连续、顺畅、可以预知的。
在完成线形设计后,利用CAD系统、地理信

息等手段,采用图形叠置法将公路环境景观逐段显示与评价,并进一步修正,以获得最佳的路线设计方案。




公路景观设计的原则
高等级公路是功能性很强的基础设施,但具体的公路项目,又有其偏重的性质,如可分为国道主干线、地方公路、城市快速干道、城乡连接线、旅游景区公路等等。公路景观设计必须在满足道路的交通功能的前提下,根据其特定的性质和目的,结合道路沿线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生态环境等自然因素和区域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人文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主要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因地制宜,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尽量结合原有地形地貌,避免大填大挖,使公路与周围环境相融合,避免割断生态环境空间或视觉景观空间。
2 .考虑司乘人员的交通心理要求和视觉效果要求。
安全舒适是公路景观设计的重要目的,因此,在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视觉空间大小、安全设施的色彩及大小、道路感觉的多样性、视觉导向和视觉连续性等交通心理因素。另外,司乘人员是在高速行驶的汽车上感觉公路景观的,尤其司机的注视点远,视野狭小,因此要求沿途的景观必须大尺度、大色调、流线型,同时比例协调。
3 、风格鲜明,统一中变化。
公路一般穿越不同区域,因此,充分地结合地域特征和人文特点,才能创造出风格鲜明的道路景观。另外,在设计上应将中央分隔带、路堤路堑边坡、互通立交、服务区、收费站等公路设施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确定统一的主题。同时,又根据其功能和服务对象在设景的风格、造型、色彩规模等方面有所变化,使沿途景观富有节奏韵律,有基调有高潮,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达统一,使司机和乘客处于一个良好的行车环境中,从而产生愉悦的心理,消除疲劳,保证安全。






透视的景观:雕塑多元时代的注脚
城市规划网(https://www.doczj.com/doc/729415729.html,)12月19日消息:第六届深圳当代雕塑艺术展前天下午在深圳何香凝美术馆OCT艺术中心开幕。作为何香凝美术馆最为重要的品牌展览,该展览由何香凝美术馆下属机构———OCT当代艺术中心主持人之一的冯博一担任策展,艾未未、Arahmaiani(印尼)、白宜洛、徐冰、朱金石等都有作品参展,从展览开幕式上出现的人群也可以判断这个展览的分量。
实际上,深圳当代雕塑艺术展从第一届开始就是成名艺术家们的舞台。向京、隋建国、瞿广慈、赵半狄、王广义、施慧等人,都曾经有作品参展。这一展览也见证了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变迁。它将当代艺术概念上的雕塑和传统雕塑拉开了审视距离,让公众和批评界得

以从新的角度看待雕塑。雕塑跟装置等艺术门类之间的界限在今天已越来越模糊,而本届深圳当代雕塑艺术展,再度为这个趋势作出了注解。
“透视的景观”是本届雕塑展的主题,据策展团队介绍,确定这个主题是基于这样的思考:现代化的影响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几代人延续下来的古朴的生活理想,与现实的距离越来越大,甚至成为历史背景。因此,冲突和压力是明显的,城市与乡村的文化形态都经历着某种“挤压”。“透视的景观”就要求艺术家作品体现对现代化的憧憬与忧思的矛盾,内心与生态的冲突与失控等。它要求参展艺术家一方面俯瞰笼罩着我们的巨大而复杂的生活现实,另一方面从自我经验出发,呈现自我隐秘的小径,甚至是细微的内心血管。
最直观地体现了“透视的景观”的是徐冰。他的作品是一个可以两面观看的半透明橱窗,从一面看去,橱窗上画着一幅中国古代文人的山水画,意境古拙飘逸。而从另一面,构成那些浓淡变化的线条的,却是一些塑料废品、工业垃圾。
但是在现场最引人注目的作品却是“在OCT发现华南虎”。一些塑料面盆垒成树林,一只石膏的华南虎蹲在其中,这看起来就像上世纪80年代拙劣的公园摄影布景。但是每一个举起相机的人都落入了圈套,大家都成了被调侃嘲讽的“周正龙”。艺术家精心设计了一个两难的陷阱,让人被迫作出某些现实逻辑的思考。
 雕塑所肩负的不再是纪念碑式历史叙事使命,也不仅仅是公共艺术中的装饰品。深圳当代雕塑展似乎希望,将城市日常生活和自然环境等元素引入雕塑中,为雕塑创作提供新的可能。






桥梁景观设计的新方法与新趋势
1. 桥梁景观学研究的意义
1.1 推动景观设计在桥梁建设中的深化与体制化
改革开放二十年,我国建成了22.4万座公路桥梁,但桥梁景观设计还停留在五、六十年代便发展成熟的以桥梁形式美为主导原则的水平。这完全不能适应物质文明大踏步前进的祖国对环境品质的更高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第一:国家早在1994年便确定重大工程的环境一票否决制策略,而桥梁景观设计对此无策应。
第二:桥梁景观总是与地景、城市景观相伴生,有时其复合景观意义更大。如悉尼大桥与悉尼歌剧院的景观伴生成为悉尼甚至澳大利亚的标志;武汉长江大桥与与龟蛇两山的景观伴生一直为武汉城市的骄傲等。注重本体景观的传统使我们忽视了景观伴生。
第三:桥梁在城市格局中的战略性地位使其夜景观成为城市亮化的一重要组成。桥梁所处的滨水区域,其广阔的视域是城市景观的表达

重点,桥梁夜景观对于表现城市夜景观的景深与空间层次有重要作用。这为传统桥梁景观设计所不包容。
第四:桥梁设计领域的"胖"结构、"瘦"景观现象,不仅使桥梁景观设计的研究偏于沉寂,且有关学科中的一些新方法也得不到结合。
第五:由于桥梁结构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新桥型不断产生,这为桥梁景观学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也为景观设计创造新的舞台。探索新桥型的景观表达,并使之与地域特色结合,成为桥梁景观学研究的重要方面。
这些均为桥梁景观学研究需要深化的方面,也是桥梁景观设计需体制化的动因。
1.2 满足社会对桥梁景观的更高要求
桥梁景观设计跟不上社会的要求,这是因为:
 一 桥梁的大规模建设不仅意味着要耗费巨额社会资金,还反映出社会物质的频繁互动对空间跨越的要求。桥梁已成为遍布城乡的一道风景线,其景观面貌作为一种现象便与物质文明挂钩,使桥梁景观有物质文明特性。
二 桥梁景观因其巨大的体量及独特的造型成为城市居民的骄傲,在蕴涵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同时还表达出一种对社会制度、人类力量的讴歌。此外桥梁景观还有一种作为地理沟通的意味,亦即所谓"纽带"的战略意义,这使桥梁景观往往成为城市文化的聚焦及城市形象的窗口。也使桥梁景观有精神文明寓意。
三 桥梁景观除以其流畅的形态、简约的造型、大空间的跨越产生巨大物质景观的震撼外,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介入或其表现出的人类自我价值的实现又使桥梁横生出文化景观的韵味。
上述诸点使各地政府或投资商对桥梁景观的营造更为倾情,也是社会意识超前的原因。这是桥梁景观设计研究的压力,也是桥梁景观学发展的动力!
1.3 塑造有特色的城市景观意义
 我国不少城市、乡镇因桥而名。大多城市几乎都有与桥有关的地点、街区或行政区划称谓。这里既有桥梁景观的历史沉积也有现代桥梁景观的功劳。这是桥梁景观对城市的地标作用。无论江河湖海上的水桥、城市立交之旱桥或高速公路互通,他们一般均处在城市或区域的结构要害,这使桥梁对城市或区域形象的塑造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国的桥梁之桥型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如50年代木桥,60一70年代拱桥,80年代梁桥,90年代斜拉桥,20世纪末悬索桥、立交桥。每个时代的桥型高潮均是其结构技术突飞猛进的结果。桥梁结构技术的科技特征及结构技术的不断更新使桥梁景观有深刻的时代烙印。由于桥梁在城市中的战略性地位,其时代特征又会感染城市,从而产生以点击面,一俩拨千斤的作用。
桥梁所跨之处

的地理、地貌或城市空间环境均有其特指性,与特指的周边空间环境的配合使桥梁景观有机地溶于环境,也使为人熟知的环境空间与有发展寓意的桥梁景观间蕴生出具有地方性的景观伴生。桥梁与城市的伴生使其复合景观成为标榜城市独特性、唯一性的象征,同时也是桥梁景观地域性的表现。
1.4 对桥梁建设提供景观方面的理性决策参考
我国桥梁景观设计还无相应的技术规范,这使桥梁景观的思考缺乏科学依据。在桥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中景观仅为结构后的包装或结构关系的美学调整。桥梁景观学研究除力图揭示更多的桥梁景观发展的新趋势,还从政治、经济、技术、环保等方面综合考量以便整理出景观设计原则,使决策或方案深化有据可依。
2. 桥梁景观的特点
2.1桥梁景观的技术美学特性
桥梁不能为绝对的美学而景观。其首先是解决通行功能并在技术可能与经济之间优化。这是桥梁设计规范的基本要求。因此桥梁景观设计必须符合桥梁功能、技术、经济要求,并以此为原则对景观构成元素进行美学调整。如桥型的美学比选,桥体结构部件的比例调整,桥梁选线与城市或大地景观尺度的和谐,桥梁的防护涂装与城市整体色彩中的联系等。桥梁景观的这种以功用与技术为重的特点即为其技术美学特性。但当景观价值有明显优势而功能得以满足、技术也可行的情况下,有时经济因素还可向后靠。如风景区的桥梁或城市结构要害之桥梁等。因此桥梁景观设计的某些关联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其位次会有不同。
2.2桥梁景观的时代性
如前所述,我国的桥梁之桥型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时代性有一层重要含义既是"新",如新事物、新发展、新现象、新景观、新知识、新文化、新科技等均可表达出时代寓意。桥梁结构技术的科技特征及结构技术的不断更新是使桥梁景观产生深刻时代烙印的主导因素。由于桥梁在城市中的战略性地位,使桥梁景观成为城市中的视觉识别要点,这就使桥梁景观对时代的表述延伸至城市。因此把握好桥梁景观的这种特点并恰如其分在城市中发挥是我们在桥梁景观设计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2.3桥梁景观的地域性
 桥梁的空间跨越使交通立体化,而桥梁所跨之处的地理、地貌或城市空间环境均有其特指性,桥梁与特定地点的地形、地貌配合成为桥梁景观设计需重点考虑的方面。与特指的周边空间环境的配合使桥梁景观有机地溶于环境,也使为人熟知的环境空间与有发展寓意的桥梁景观间蕴生出具有地方性的景观更新意义,景观更新中的继承与发展是其地标作用的深层次原因。桥梁与城市的

伴生使其复合景观成为标榜城市独特性、唯一性的象征,象延安大桥与宝塔山、布鲁克林桥与曼哈顿,这也是桥梁景观地域性的表现。
3. 国内外发展状况
 我国桥梁景观设计历来受到政府及老一辈桥梁学家的关注。早在五十年代,围绕武汉长江大桥的景观建设就曾发动建筑师、艺术家与桥梁工程师为一体的设计专班对其桥型、桥塔、桥两侧观景台以及硬质景观元素如桥栏、灯具、雕塑等进行反复比较设计,直至今天武汉长江大桥还以其独特的景观、耐人寻味的细部、完整优美的桥姿成为武汉的一大景观与城市标志。
自改革开放至本世纪初的20年,我国建成永久性公路桥梁22.4万座。如此众多的桥梁,理应为景观设计提供广阔舞台。然而桥梁建设的功用传统使人们忽视了景观或是对景观心有余而力不足。九十年代末,厦门高格路桥景观设计研究中心设计的厦门海沧大桥被认为是桥梁全面引入景观及环境美化设计的先驱。其后该公司又相续承担了武汉军山大桥、京珠高速公路的湖北段桥梁及互通,宜昌夷陵长江大桥,宁波杭州湾大桥等的景观规划与设计工作。从建成桥梁的总体效果看,经景观设计后的桥梁确实是有更好的观感,更少的遗憾。厦门高格路桥景观设计研究中心对推动我国桥梁景观设计的发展功不可没。
我国桥梁设计部门的建筑师在五、六十年代曾为桥梁的景观建设发挥重要作用。改革开放后,桥梁建设活动急剧增加,桥梁设计部门的建筑师由于数量不足,使景观设计工作受到制约,也使桥梁景观跟不上社会的要求。桥梁的地标意义,桥梁对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影响及桥梁作为基础设施配套对经济的作用使各地政府或投资商对桥梁景观的营造更为倾情,这是社会意识超前的主要原因。
 国外或我国的港澳地区其桥梁设计一般均有工程师与建筑师协同参与,象前两年香港特区路政署为征集昂船洲大桥设计方案而举办的国际性桥梁设计比赛,有十六支设计队伍踊跃参加,其中便有多位世界知名的桥梁工程师及建筑师。世界级建筑大师巴西尼迈耶就对桥梁艺术独有情钟,其晚年曾积极参与亚马逊河流的桥梁景观设计。我国的路、桥设计与管理部门应完善机制,鼓励专业设计部门与景观设计单位的联合,以吸纳更多的建筑师、地景师、环境艺术师、雕塑师介入,使桥梁在决策伊始便体现景观与技术、经济、功能的和谐、优化,从而提高景观本体的内在"素质"。
桥梁景观设计还存在一些误区。其一是桥梁景观"包装"式设计方法。在社会或桥梁设计界有这幺一种传统认识,景观设计仅仅是对桥梁设计

后的包装。这种将桥梁设计与桥梁景观设计脱节的做法是一种误区。桥梁景观设计要早期介入,建筑师应在桥位的勘测阶段便介入到设计工作中,并对桥梁、调治构造物、引道路堤、引道线型进行综合思量使之成为有机整体。另外建筑师还应对桥位方案从政治、经济、技术、环保上进行多方面比较,从景观高度提出桥型设想,或对结构专业提出的桥型方案进行景观论证,以便作为决策或方案深化的依据。
其二是桥梁景观设计上的"伪桥型"现象。这里有建设、管理部门对"时代风尚"的盲目追求,也有桥梁设计者无原则的阿奉。如将梁板结构的桥附加上悬索或拱,使桥梁形式与结构完全不符。这种违背桥梁设计基本原则的设计方法是桥梁景观设计上的另一种误区。
其三是将桥梁景观设计当作桥梁工程的设计表达工具。桥梁景观设计在某些设计单位眼里仅仅是工程效果图或三维模拟,是工程投标的包装。工程中标后就将景观忘之九霄,这对业主、对人民是一种不负责的态度,也反映某些设计部门对桥梁景观设计的肤浅认识。桥梁景观的实施有很多技术配合,它存在着实施的可行性问题,还存在着实施的经济性与目标、效果的优选问题。桥梁景观学的设计研究不仅要"关心自己",还要"关心别人",这便是我们上文提及的环境景观问题,这里更需要城市规划学科、环境学科的相关知识与技术。
现代的桥梁已不纯粹以满足功能为目的,桥梁巨大的跨度、强烈的形体表现力、超凡的尺度均对城市或大地景观产生影响。桥梁景观设计既要保持对功能、构造技术、形态美学、材料肌理研究的传统,还应针对随社会发展而产生的新景观问题保持敏锐的跟踪,这样才能与朝气蓬勃的祖国对环境品质的更高要求相适应。
 桥梁景观英文为Bridgescape,该词最早出现于美国桥梁景观设计师Frederick Gottemoeller的《Bridgescape--The art of designing bridges》一书中。Gottemoeller将桥梁景观分解成线型设计、造型设计、平面布局设计、色彩设计、肌理设计、装饰设计等六大部分。Gottemoeller还对桥梁景观设计中符号学运用、历史文化表达、及技术美学特性等方面的设计创作进行了阐述,力图使桥梁功能、美学、文化与技术达到统一。
Gottemoeller有关桥梁景观设计及其内容的研究着重于桥梁的本体景观。这既是西方发达国家桥梁设计的传统,也与我国桥梁界、建筑界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发展成熟的桥梁建筑设计的认识一致。然而桥梁不是孤立于环境,其景观总是与地景、城市景观相伴生,有时其复合景观意义更大。因此桥梁的环境景观理应成为桥梁景观设计

与研究的重要方面。注重桥梁与周边的文化及自然环境的和谐是桥梁景观设计与传统的桥梁建筑设计的本质不同。
 二十世纪末是我国环境意识觉醒的时代。随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土地的漠化、黄河断流、水源污染、长江洪水及城市建设对历史文化环境的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使我们认识到人类在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还应与环境和谐。1999年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发表的《北京宪章》明确提出了对环境的和谐与尊重应该成为一切建设行为的基本原则。在桥梁景观设计中强调环境景观即是对此大背景的呼应,同时也是保持景观可持续发展的一重要举措。反映到桥梁景观设计中便是桥梁景观与大地或城市景观尺度的和谐研究,桥梁景观对地形、地貌的适合,桥梁景观对文化环境的尊重与共生及桥梁建设对建设地点的自然原生景观的保护等。这些内容均为传统的桥梁建筑学所不包容。
 西方发达国家的桥梁设计在桥梁决策过程中受环保及文化尊重的相关法规严格制约,并通过市政管理及建筑师、景观师的参与而得以落实。这使自然环境中的桥梁景观与地景有更多默契,而文化环境中的桥梁景观与城市有更多的和谐。
与我国的桥梁工程界一样,西方国家的桥梁建筑更多认为是结构工程师的杰作,建筑师在其中处于一种默默无闻的地位,这使桥梁景观设计的理论研究与我国一样偏于沉寂。但这并不能否定建筑师对桥梁景观所起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正因建筑师的参与才使桥梁景观有更优美的形象,更少的遗憾。
4.桥梁景观设计的新趋势与新方法
2.1 桥梁的环境景观
 桥梁景观英文为Bridgescape,按美国桥梁景观学家Frederick Gottemoeller的定义为设计桥梁的艺术(The art of designing bridges)。Gottemoeller将桥梁景观分解成线型设计、造型设计、平面布局设计、色彩设计、肌理设计、装饰设计等六大部分。Gottemoeller还对桥梁景观设计中符号学运用、历史文化表达、及技术美学特性等方面的设计创作进行了阐述,力图使桥梁功能、美学、文化与技术达到统一。
 Gottemoeller有关桥梁景观设计及其内容的研究着重于桥梁的本体景观。这也代表了我国桥梁界、建筑界对桥梁景观设计的传统认识。
 二十世纪末是我国环境意识觉醒的时代。随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土地的漠化、黄河断流、水源污染、长江洪水及城市建设对历史文化环境的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使我们认识到人类在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还应与环境和谐。1999年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发表的《北京宪章》明确提出了对环境的和谐与尊重应该成为一切建设行为的基本原则

。在桥梁景观设计中强调环境景观即是对此大背景的呼应,同时也是保持景观可持续发展的一重要举措。反映到桥梁景观设计中便是桥梁景观与大地或城市景观尺度的和谐研究,桥梁景观对地形、地貌的适合,桥梁景观对文化环境的尊重与共生及桥梁建设对建设地点的自然原生景观的保护等。这些内容均为传统的桥梁景观学所不包容。
2.2 桥梁的夜景观
桥梁夜景观与桥梁交通照明有本质区别,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功能照明对夜景观有一定作用。可以说桥梁夜景观是照明科学与桥梁艺术的有机结合,是社会物质文明达到一定高度后,人们对城市景观多样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综合体现。桥梁夜景观拓展了桥梁的景观表达,全天候展示了桥梁魅力,是桥梁空间与时间的延伸。
桥梁夜景观的提出有两个大背景,其一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我国电力资源由"贫困"向"富裕"的发展,这是其物质基础。其二是桥梁在城市格局中的战略性地位使桥梁夜景观成为城市亮化的一重要组成。桥梁所处的滨水区域,其广阔的视域是城市景观的表达重点,桥梁夜景观对于表现城市夜景观的景深与空间层次有重要作用。这是桥梁夜景观被注重的社会原因。
 桥梁夜景观的设计虽然与建筑夜景观设计有相通之处,但其巨大的体量及带状的格局使夜景观有一些自身的规律。如桥梁夜景观更趋向为一亮带,而桥型艺术高潮处象桥塔、桥台、桥墩等则可形成亮点。这种点、线结合的夜景观格局更能体现桥梁个性与本质美。笔者见过不少桥梁其桥体通亮,光照均匀配置,这不仅消蚀了桥梁鲜明的空间、体积,同时还浪费了能源。
桥梁夜景观其灯光、灯色不仅有软质景观特点,其灯具还是桥面重要的硬质景观构成,灯具造型所传达的信息还可能是桥梁景观理念表达的一重要方面。如具有地域风格的灯具造型,可反映桥梁景观中对文化的追求等。现代的建筑夜景观设计提出了建筑与灯具一体化的概念,桥梁夜景观亦应如此。无论是观赏型的灯具如路灯,还是隐蔽型的如泛光灯均应在桥梁设计之始便有所考虑,并与桥梁景观成为一整体,以避免桥梁完成后灯具成为景观的负担。
2.3 桥梁景观CI
 CI是Corporate Identity 的缩写,意即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该概念于1905年由德意志制造联盟贝伦斯率先发轫;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传入中国。CI有MI(理念识别--Mind Identity)、BI(行为识别--Behaviour Identity)、VI(视觉识别--Visual Identity)三方面组成。狭义的CI即指VI,它以各种视觉传播为媒体将企业活动的规范等抽象的语意转换为标志、标

准字、标准色等视觉符号,塑造企业独特的视觉形象。在CI中视觉识别系统设计是最有传播和感染力的,也易为公众所接受,且具有新奇和整体等特点。CI发展至今已形成了完备的理论与实践系统,并有许多成功的范例。
1995年在长沙举行的"首届中国C I 战略高级研讨会"上,"城市C I "即城市形象工程战略的概念由经济学家孟宪忠、中国型CI学者贺懋华两位先生提出。其目标在于发动城市的一切积极有效资源,设定和传播完整的城市形象[1]。我国CI战略倡导者钟健夫先生随后提出CI之C,不只是企业 Corporate,同时应代表国家 Country,城市 City,社区 Community 等。该概念延伸到城市景观元素的组织即为"城市CI"。城市CI是将CI的一整套方法与理论嫁接于城市规划与设计中,全称为城市形象识别系统。笔者以为桥梁景观元素也可运用城市CI的景观组织与设计方法,以形成完整统一的视觉形象。
桥梁景观CI与城市CI一样需有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慎重处理桥梁形象的定位;第二步就是依据形象定位及分析得出的概念进行图式化处理;第三对桥梁的标志性组件依据上述结果进行设计;第四确定桥梁景观的标志色;第五桥梁景观元素的CI设计。下面给予简述。
形象定位:包括城市精神、市民行为准则、城市发展战略目标等,从中形成桥梁景观理念。
标志物与标志图案:包括标志物与标志图案的多样化比较设计;根据桥梁尺度确定的标志物及图案的尺寸要求;标志物与标志图案的适合纹样设计等(可考虑方形适合、圆形适合甚至椭圆形等不同的类型)。桥梁标志物可以是桥塔、桥台、桥头堡或其他对桥梁有景观制高作用的构件。
标志色:可沿用城市标志色,也可根据城市的环境、文化确定标志色,选用的色彩应有一个量化标准,并要与标志物与图案纹样的色彩设计配合,同时还应与桥梁防腐涂装结合。
桥梁景观元素的CI设计:包括桥梁附属的花坛、座椅、栏杆、广告牌、电话亭、公交车站、人行天桥、垃圾桶、指示标牌及灯具等元素,也包含地面铺装、窖井盖板、建筑小品等。其设计要以标志色为统一,以标志图案为特征。城市景观元素可采用举证式的设计方法。
绿化:包括骨干树种的选取、绿化造型图案设计;
亮化:包括灯色的分区以及亮点分级。
桥梁景观CI所涉及的内容基本为桥梁学、建筑学、城市设计涵盖,只不过这些内容分散于各专业工种之中。桥梁景观CI却将分散于各处的影响形象的因素提取、整理并作统一的设计组织,这是其创新之处。因此桥梁景观CI提出的整合桥梁形象组件的思想对塑造桥梁

总体形象具有方法论意义;虽然桥梁景观CI的操作与实施是桥梁建设与管理中的新课题,但桥梁景观CI的成果中包含很多可以定型化与量化的因素,这将有助于桥梁景观的管理与实施。
作者单位:
万 敏: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副教授。鄂州大学环境景观中心 主任
[参考文献]
1.唐寰澄 《桥》 铁道出版社 1981。2
2.唐寰澄 《桥梁美的哲学》 铁道出版社 2000
3.唐寰澄 《人间万古彩虹飞》 铁道出版社 2000
4.樊凡 《桥梁美学》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87
5.弗里茨-莱昂哈特 《桥梁建筑艺术与造型》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88
6. JTJ 062-91 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
7. JTJ 021-89 公路桥涵设计规范
8.吴良镛,城市特色美的认知 ,《城市环境美学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 1991
8.万 敏,郑加华 , 城市CI, 《城市规划》, 2001,10 第165期
9.王锦燧 中国照明学会2000年工作总结 《照明工程学报》 2001,1 第12卷
10.Richard T.T.Forman, Michel Goden,张启德译, 《景观生态学》,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1994,11
11西班牙的桥, 《世界建筑》,2001,11
12.Frederick Gottemoeller, Bridgescape: The Art of Designing Bridges :John Wiley & Sons, Inc. 1998.
13.Henry Petroski, Engineers of Dreams: Great Bridge Builders and the Spanning of America, Vintage Books USA ,1996.
14. Darl Rastorfer, Six Bridges: The Legacy of Othmar H.Amma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0.
15.David Mccullough, The Great Bridge, Touchstone Books, 1983.
16. Pearce, Martin, Bridge Builders,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1.







人类和自然共生的舞台――荷兰景观设计师高伊策的设计作品
艺术、功能和科学是现代景观设计追求的三个目标。在经过了现代主义的洗礼之后,功能主义已成为景观设计的普遍准则。然而仅仅侧重功能,景观的面貌不免陷于平淡。景观要不断发展,艺术和科学就成了突破的方向。现代景观设计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一些人向艺术的方向发展,他们关注景观与艺术的结合,追求景观的艺术表现。另一些人则向科学的方向发展,他们更关注于景观的科学性特别是生态意义。在许多人看来,景观设计中艺术成分的增加肯定会忽略对生态的考虑,而侧重生态效益又必然会削弱景观的艺术性。然而,有一些设计师却用他们的实践告诉人们,艺术与生态在景观设计中能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他们的努力被认为是领导了这个专业的一个发展方向。荷兰景观设计师高伊策(Adriaan Geuze 1960~)是这些景观设计师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要理解荷兰景观设计师高伊策的作品,应该首先了解荷兰景观的本质。荷兰位于欧洲西部,西、北面濒临北海,国土地势低洼,全国有1/4的土地低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