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秋苏教版数学五上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word单元教案.doc

2014秋苏教版数学五上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word单元教案.doc

2014秋苏教版数学五上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word单元教案.doc
2014秋苏教版数学五上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word单元教案.doc

二、多边形的面积

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1)

教学内容:教材P7—8页例1—例3,P8试一试和练一练。

教学目标:

1、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使学生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知道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时的运用。

3、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推导和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探索据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复习导入:

1、通过预习,你的收获有哪些?

2、谈话:同学们,你们认识哪些平面图形?在这些图形中,你会求哪些图形的面积?

(重点说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3、教学例1:(进入活动一)

预设:学生大多会用数方格方法进行比较,对于出现“转化”教师应当鼓励,并加以引导。

交流:教师适当强调“转化”的方法,并让学生思考第1组图也可以用“转化”的方法吗?

4、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运用已学过有关知识,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来研究新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今天我们首先来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1、教学例2: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

你能想办法把这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吗?进入活动二探究。

(1)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操作情况。

第一种:①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左边的直角三角形。

②把这个三角形向右平移。③到斜边重合。

第二种:①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将其剪为两个梯形。

②把左侧的梯形向右平移。③到斜边重合。

组织小组讨论:

小结: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开,通过平移,可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2、教学例3:

问:是不是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能转化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它的面积大小有没有变?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之间有什么联系?都能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呢?进入活动三继续探索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8试一试:

明确应用公式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般要有两个条件,即底和高。

2、完成P8练一练:

强调底和高的对应关系。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P4

预习作业:练习二第1-5题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二1 - 5 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熟练地加以运用。

2、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熟练应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长方形木框(活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如何求长方形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2、如何将一个长方形“转化”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转化”成的平行四边形与原来的长方形有什么联系?

二、预习展示,练习指导

1.练习二第1 题。

提问: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如何画出与其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使学生明白要画出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与图中长方形面积相等,即平行四边形底与高的乘积为15。所以要画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为 5 和3、3 和5 或15 和1。)

2.练习二第2 题。

学生独立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练习二第3 题。

学生独立审题后提问:先求什么?再如何列式?

4.练习二第4 题。

学生独立审题,指名板演,教师巡视指导,集体订正。

5.练习二第5题。

取出长方形木框,指名两名学生按课本上要求进行操作。教师可以多找几组学生进行操作,注意提醒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和思考:

长方形被拉变形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让学生计算周长和面积,交流各是多少。

然后汇报交流,注意让学生明确:

(1)把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后,边的长度没有变化,所以周长不变;平行四边形的高比长方形的宽短了,所以面积变了。

(2)拉成的平行四边形越是显得扁平,它的高就越短,面积就会越小。

(3)这和我们上节课的“转化”有什么不一样?

三、课堂小结

通过练习,你获得了哪些解题的经验?

(师:通过今天的练习我们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运用就更加熟练了,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还要多用它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至用的目的。)

四、布置作业

P11练习二第3、4题

预习作业:书P9-10页例4、例5,完成试一试和练一练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课题: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内容:教材第9-10页例4、例5,试一试和练一练及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复习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这一点非常重要。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出示例4的图,仔细观察这3个平行四边形,你能说出每个涂色三角形的面积吗?先自己进入活动一想一想、算一算,再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方法。

学生讨论后汇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师:为什么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求出每个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究竟有怎样的关系?三角形的面积有应当如何计算?今天继续运用“转化”的方法来研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2.教学例5:

师:如何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从表中可以看出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还有怎样的关系?(小组交流)

得出以下结论: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无论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板书如下: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高

所以:三角形的面积= 底×高÷2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0试一试:一块三角形的交通标志牌,底是8分米,高大约是7分米。它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分米?

2、完成P10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回忆拼得过程,再回答。

3、完成P10练一练第2题

3.完成练习二第7题:

四、拓展延伸

介绍第10页“你知道吗”

五、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六、布置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P5

书P12 练习二第8、9题

预习作业:书P12-13页练习二第10-17题

七、板书设计: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转化

已学过的图形新图形

拼摆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高

所以三角形的面积= 底×高÷ 2

八、教学反思:

课题: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练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12-13页练习二第10 - 17 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熟练地计算不同三角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练习,加深认识三角形和相应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复习导入。

1、口算:

8×600=300÷50=2×25=

400×5=240÷60=68÷4=

2、笔算:(练习二第10题)

25×12÷2=25×(12÷2)=

122×8÷2=122×(8÷2)=

(1)交流计算结果。

(2)比较算式的得数,你能发现什么吗?

3、回忆面积计算

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字母表达式呢?说说它的推导过程。4、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应用这两个计算公式进行面积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其中主要练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二、独立尝试

活动一:火眼金睛

1、想一想:图中哪几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为什么?

2、小组交流:有哪些比较的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

活动二:活学活用

3、练习二第13题。

有一块三角形的花圃,底是25米,高是22米。平均每平方米产鲜花50枝,这块花圃一共可以产鲜花多少枝?

(1)出示题目,学生独立审题。

(2)小组交流:要求这块花圃一共可以产鲜花多少枝,可以先求什么?如何计算?怎样列式?

要使学生认识到:涂色三角形与它所在的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所以每个涂色三角形的面积都是它所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三、指导练习

1、练习二第11题。

在方格纸上画出3个面积都是9平方厘米且形状不同的三角形吗?(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

(1)三角形的底和高的积与什么相等?它的面积如何计算?

(2)面积是9平方厘米的三角形它的底和高的积应该是多少?

(3)学生操作,教师注意巡视指导。

2、练习二第12题。

(1)三角形面积如何计算?

(2)学生测量并计算,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练习二第14题。

(1)出示图形,让学生观察。

(2)说说两个三角形的底和高。(注意:底和高的对应)

(3)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4、练习二第15题。

(1)让学生取出红领巾,提问:要想求出这个红领巾的面积,需要测量哪些数据?(让学生明白:三角形的面积大小只与底和高有关)

(2)测量红领巾高时,可以启发学生把红领巾对折后再测量。

(3)学生操作,同桌交流,指名1-2人回答。

5、练习二第16题。

6、练习二第17题。

四、合作探究(思考题)

活动三:各显神通

右边是一副七巧板拼成的正方形,边长8厘米。你能算出每一块

板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吗?

(1)组内讨论,尝试解答,

(2)汇报交流:

2个大三角形合起来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一半。每个大三角形

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中等三角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每个小三角形的面积是4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和小正方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

五、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获得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经验?

六、布置作业

补充习题P6-7

预习作业:P14-15页例6、例7,P15试一试,练一练

七、板书设计

八、教后反思

课题:梯形的面积

教学内容:教材第14-15页例6、例7,P15试一试,练一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梯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推导和理解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及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复习导入:

1、通过预习,你有那些收获或困惑?

2、回顾平等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3、导入:今天我们要来研究梯形面积的计算。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例6:

(1)学生审题后,同桌讨论交流,教师注意巡视指导。

(2)汇报小结。(教师课件演示)

1把它分成1个长方形和2个三角形。

2把它分成1个平行四边形和1个三角形。

3补一个完全一样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

2、教学例7。

(1)出示例7

师:用117页提供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注意:课前准备)

(2)小组交流:你认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需要的两个梯形有什么特点?

要使学生明确: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测量数据计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一个梯形的面积并填表。

师:如何计算一个梯形的面积?从表中可以看出梯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还有怎样的关系?(小组交流)

结论:这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无论是直角梯形、等腰梯形、还是一般的梯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 下底,高等于梯形的高。因为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所以梯形的面积= (上底+ 下底)×高÷2

板书如下: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高

梯形的面积= (上底+ 下底)×高÷ 2

(4)用字母表示三角形面积公式:S = (a +b)h ÷ 2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试一试:

2、完成练一练:

3、学生“动手做”,学习新技能

4练习三第1题

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说说怎样找出面积相等的梯形。由于这4 个梯形的高相等,只要比较它们的上、下底的和是否相等。这几个梯形中,除左起第 3 个梯形之外,其余的面积都是相等的。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五、检测反馈

补充习题P8

练习三第2题

预习作业:尝试完成书第18 页练习三3-8题

六、板书设计

七、教后反思

课题:梯形的面积练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18 页练习三3-8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熟练地计算不同梯形的面积。

教学重、难点:熟练应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顾一下梯形面积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怎样求梯形面积?

2、通过预习,你有那些收获或困惑?

二、练习指导。

1、练习三第3 题

(1)学生独立审题,师说明什么是横截面。

(2)如何求这个零件的横截面的面积?

(3)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2、练习三第5 题

学生操作时注意提醒学生第二个梯形是直角梯形,它的高在哪儿。

3、练习三第6 题

(1)学生独立审题。

(2)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如何列式?

(3)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4、练习三第7题。

先搞清楚水渠和拦水坝的横截面积分别是指图中的哪个部分,分别是什么形状,图中标出的条件又有哪些。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分别进行计算。

5、练习三第8题。

(1)学生独立审题。

(2)你打算如何计算?有不同的解法吗?

(3)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三、全课小结。

通过练习,你获得了哪些解题经验?

四、布置作业。

练习三第4、6题

补充习题P9

预习作业:书第16 页例8,尝试完成P16练一练

七、板书设计

八、教后反思

课题:认识公顷

教学内容:教材第16页例8,试一试

教学目标:

1、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学生能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1公顷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激发需求,引入公顷

1、回忆已学过的面积单位。

一般用怎样的图形表示这些面积单位?

2、现在老师来到了面积是50()的上课教室,走进来,看到同学们端坐在座位上,两手平摆在40()的课桌上,桌上放着大约160()的铅笔盒,可真精神啊!

这段话少了什么啊?你能帮忙填完整吗?

引导学生改用合适的单位来表示相应的数据。

3、反馈课前调查:学校的面积是多大呢?

4、欣赏图片,初步感知公顷。

出示书上例8几个景点的照片。自己读一读图片中的文字,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同学们,在计量这些地方的面积时,都用到了什么面积单位?

像这样,测量和计算土地的面积时,通常用公顷作单位(板书:公顷)

5、师:看了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什么呢?

带了这么多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公顷的世界,一起来认识公顷这个土地面积单位。

二、自主探索,认识公顷

1、算一算“1公顷”

100米有多长?你能结合实际说一说吗?想象一下,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有多大?指出:这样大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

1公顷有多少平方米呢?先独立算一算,再与同桌交流。

得出:1公顷=10000平方米。

2、感受“1公顷”

1公顷到底有多大呢?

(1)由28个学生手拉手围成近似的正方形。

科学证明,一位五年级的同学侧平举时,从左手指尖到右手指尖的距离大约是1.4米,7个同学侧平举大约是多长呢?4组这样的同学围成一个近似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多大呢?

(2)观察:请全体同学认真观察一下,这么多同学围成的正方形有多大。

(10米×10米)

(3)估计:1公顷大约有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100个)

你可以体会出1公顷有多大吗?

2、体会“1公顷”

①1平方米里可以站约10个同学,1公顷的面积大约可以站()个同学。

②2个课桌面约1平方米,1公顷约有()个课桌面拼成。

③一辆小轿车的停车位约10平方米,1公顷约可停小轿车()辆。

④我家的面积大约是()平方米,大约()个我家的面积是1公顷。

三、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完成书上的练一练。

2、“练习三”第10 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3、“练习三”第11 题。

学生独立审题,指名板演,其他同学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注意让学生说一说如何进行单位换算的。

4、“练习三”第13 题。

学生独立审题,提问: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高,如何求它的底?你打算如何解答这道题,先要做什么?

四、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五、作业设计

练习三10、11、12

补充习题P10-11

预习作业:书第17页例9,尝试完成P17练一练

六、板书设计

七、教后反思

课题:认识平方千米

教学内容:教材19页例9。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平方千米的实际含义,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知道平方千米、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能进行单位换算。

2.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培养主动探索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学生认识平方千米的含义,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教学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公顷这个土地面积单位。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公顷有了哪些认识?(让学生简单说一说)

2、今天这节课,我们还要来学习另外一个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出示例9图片)

3、学生看图,并读一读其中的数据和文字。

同学们,图中计量九寨沟,三峡水库、青藏高原和鄱阳湖的面积用的是什么土地面积单位啊?(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平方千米。

二、认识平方千米

1.认识平方千米的含义

九寨沟,三峡水库、青藏高原和鄱阳湖的占地面积都非常大(可稍微介绍一下)

我们在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时,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板书:平方千米可以用符号“km2”表示。

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领土面积有多大吗?

介绍:大约是960万平方千米。

2.那1平方千米到底有多大呢?

上节课,我们认识的公顷是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

那请大家猜想一下,1平方千米可能是边长多少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

揭示: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1000有多长?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

1平方千米是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大家想像一下,是不是非常大啊。

3.那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呢?又等于多少公顷呢?

你能自己推算一下吗?(学生计算)

4.交流反馈。

指名说一说是怎么推算的。

1平方千米就是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

所以1平方千米=1000×1000=1000000平方米。而10000平方米=1公顷,

所以1平方千米=100公顷。

5.练一练。

(1)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并说说是如何进行换算的。

(2)第2题,先让学生理解题意。然后提问:这个梯形松林的上底、下地和高分别是多少?单位是什么?那求出的面积单位是什么?

指出:和千米相对应的面积单位就是平方千米。

学生完成解答并交流结果。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三第16题

学生读一读,并填一填,交流如何把公顷换算成平方千米,平方千米如何换算成公顷。2.练习三第14题

学生先和同桌进行交流,然后汇报交流。

3.练习三第15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4.练习三第17题

学生理解题意,根据江苏省的估计其他四个省的面积。

学生讨论并交流。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五、作业设计

练习三15、16

补充习题P12

预习作业:书第21页例10,尝试完成P21练一练

六、板书设计

七、教后反思

课题: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内容:教材第21页例10及练习四第1-2题。

教学目标:

1、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同时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在探索活动中,理解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多种方法。

教学难点:渗透转化的教学思想,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预习展示:

师:认识吗?面积会算吗?选一个说说。

师: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是底乘以高除以2,这里的除以2你是怎么理解的?

师小结:我们把三角形面积的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来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的。

二、引入新课。

1、过渡:刚才的图形我们都是可以通过公式可以直接计算的,那这样的图形能直接计算吗?出示问题:

小华家新买住房客厅平面图

给客厅铺上地板,需要买多少平方米的地板?

6m

4m

3m

师:这个问题,能用你学过的知识想办法解决吗?

可能出现的答案有:

2、揭示组合图形的含义并板书课题。

(1)这个图形与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不同?

(2)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叫做组合图形。

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独立思考,探究多种解题方法。

(1)出示:校园草坪平面图。

请你算一算这个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求它的面积?请把你自己所有的想法用虚线在图中表示出来。(3)请选择自己的一种想法进行计算。

2.小组合作,交流多种解题思路和方法

(1)让学生将自己的解题方法在组内进行交流。

(2)分组汇报:展示不同解题思路和方法。

哪个组能给大家介绍你们的方法,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做?

3.比较归纳,揭示优化解题方法。

(1)揭示计算组合图形面积最常见的“分割法”、“添补法”。

(2)揭示最优的解题方法。

你最喜欢哪种解题方法?为什么?

小结:分成的图形越少,计算面积时就越简单,所以我们以后在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时要学会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4.回顾反思,总结计算方法。

你能说说怎样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吗?

四、实际应用,拓展延伸。

1.学以致用

(1)P21页练一练(先分成已学过的图形,然后进行计算。)

(2)出示练习四“第2题”。

2.一展身手:练习四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挑战本领:

8m

给这块地铺上草坪(如图阴影部分),每平方米草坪要10元

钱,共要花多少元?

反馈:只有一种“补”的解法。看来,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并不是所有的方法都可以的,有时,我们还得根据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

五、回顾反思,总结提高。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设计

补充习题P13

预习作业:书第22页例11,尝

试完成P22练一练

七、教后反思

课题: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练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23-24页练习四第3-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进一步掌握根据图形的特点割补组合图形的方法,正确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并能交流、解释自己的思路和算法。

2、使学生通过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体会数学知识的联系与应用,了解面积计算公式的灵活运用和计算组合图形面积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积累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经验,体会转化思想,发展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

3、使学生体会面积计算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价值,培养应有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计算组合图形面积。

教学难点:渗透转化的教学思想,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1、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2、你对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有哪些体会或经验?

(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要根据已知条件对图形进行分解,转化成已学过的简单图形,分别计算出他们的面积,再求和。)

3、揭示课题

4、预习检查:做练习四第4题

二、合作交流

例1:求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针对练习1:求下面各图形的面积。(单位:分米)(1)

(2)

(3)(4)(5)

例2:计算下面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讨论:求阴影部分的面积的方法

交流:阴影部分的面积 = 总面积–空白部分的面积。

针对练习2:

1、计算下面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2、如图:已知三角形的面积是60平方厘米,求梯形面积。(阴影部分)(单位:厘米)

1

1

3

24

15

6

6

8

7

14

8

11

9

13

8

6

4

12

15

三、应用练习

1、做练习四第5题

2、做练习四第7题

3、做练习四第8题

四、练习小结

通过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练习,你进一步明白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收获或体会?五、布置作业

书P23练习四第3、6题

补充习题P14-15

预习作业:书P22页例11及相关练习

七、教后反思

课题: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教学内容:教材22页例1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数方格的方法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

2、让学生经历发现、观察、分析、动手操作等过程,使学生体会用平移的方法转化成规则图形计算面积。用数方格的方法估算不规则物体表面的面积。

3、对周围环境中与负数有关的事物怀有好奇心;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能乐于帮助同伴,愿意与同伴讨论与交流,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

教学重点:使学生体会用平移的方法转化成规则图形计算面积。

教学难点:用数方格的方法估算不规则物体表面的面积。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练习四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说说你的想法。

2、练习四第8题。

(1)出示中队旗,提问:如何计算这面中队旗的面积呢?你需要测量出哪些数据?

(2)同桌交流,在课本上用虚线画一画,选择最佳方法。

(3)指名回答,教师课件演示数据,学生独立完成。

同学们已经能计算出组合图形的面积,那么对于下面这样的图形你能计算出它的面积吗?(出示例11情景图)

数学第二单元教案设计

数学第二单元教案设计 1、分数乘法 (1)引导学生看图,理解“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就是把袋鼠跳一下的距离即这一整条线段看作单位“1”。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离。 (2)让学生说出图中各部分表示什么?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要求的,哪一个是表示单位“1”的量?让后把线段图表示完整。 降低?分贝 现在?分贝 80分贝 (1)四人小组讨论,根据线段图提出解决办法,并列式计算。 解法一:80-80× =80-10=70(分贝) 现在?分贝 80分贝 ? (4)鼓励学生根据题意、结合线段图,想出第二种解答方法。 解法二:80×(1-)=80× =70(分贝) (5)学生讨论两种解法的不同:两种方法都是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入手。第一种思路是从总量里减去一个部分量;第二种方法是求出部分量与总量的比较关系,再运用求一个数的几份之几是多少的方法求出这个部分量。 2、巩固练习:P20“做一做” 3、教学例3 (1)读题理解题意后,提出“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表示什么意思?(组织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理解) (2)引导学生将句子转化为“婴儿每分钟比青少年多跳的次数是青少年每分钟心跳次数的”。着重让学生说说谁与谁比,把谁看作单位“1”。

(3)出示线段图,学生讨论交流,结合例2的解题方法,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全班交流两种解题方法。 解法一:75+75× =75+60=135(次) 解法二:75×(1+)=75× =135(次) 4、巩固练习:P21“做一做”(列式后让学生说说算式各部分表示什么) 三、练习 1、练习五第 2、3题:引导学生抓住题目中关键句子分析,找到谁与谁比,谁是表示单位“1”的量。 2、练习五第 3、4题:学生依据例题引导的解题方法,独立完成3、4题。 四、布置作业 练习五第7、8、9、10题。 五、教后记: 例2和例3都是在理解和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学习解决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教学中,我依然依据教学例1时教给学生的解答步骤进行分析解答,找出单位“1”,并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紧扣线段图,直观地理解题意,并引导学生从数量和分率两方面入手,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但本堂课,老师讲解的部分似乎多了一些,留给学生讨论、练习的时间稍为稀薄。 3、倒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体验、研究、类推等实践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探问题、应用知识的过程,自主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 2、通过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愿与人交流的习惯。 3、通过学生自行实施实践方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倒数的意义和怎样求倒数。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1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2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即“用数学”。本单元的计算安排了两个例题,但实际分三个层次展开的。第一曾用游园会的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过程,感受数学的作用与乐趣。第二层通过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第三层借助“十几减9”的思维方法,运用知识的迁移的办法,引导学生学习“十几减几”其他多道题目的口算方法。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问题。 三、单元教学重点: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 四、教学难点: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以及解答应用题。 五、教学措施: 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 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 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六、课时安排:13课时 第一课时:十几减9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10页的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3、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发现数学问题,初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不同方法的选择,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方法:探究交流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百分数(二)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容是在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能用分数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会解决一般性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六年级上册主要编排百分数的认识以及用百分数解决一般性问题,而本单元主要涉及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等百分数的特殊应用。通过这些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提升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学情分析:本单元的容是在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能用分数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会解决一般性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含义,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会进行相关计算。 2、使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推理等活动,提高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获得成功的经验,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会解答有关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解答有关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 百分数(二)——折扣………………………………………1课时 百分数(二)——成数………………………………………1课时 折扣与成数练习课………………………………………2课时 百分数(二)——税率………………………………………1课时

百分数(二)——利率………………………………………1课时 税率与利率练习课………………………………………2课时 第一课时:百分数:折扣 教学容:P8例题1,做一做,P13练习二1、2、3 教学目标: 1、明确折扣的含义,能熟练地把折扣写成分数、百分数,正确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2、学会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锻炼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会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圣诞节期间各商家搞了哪些促销活动?谁来说说他们是怎样进行促销的? 二、新课讲授 1、理解“折扣”的含义。 (1)刚才大家调查到的打折是商家常用的手段,是一个商业用语,那么你所调查到的打折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打“七折”,你怎么理解? (2)你们举的例子都很好,老师也搜集到某商场打七折的售价标签。(课件出示) (3)引导提问:如果原价是10元的铅笔盒,打七折,猜一猜现价会是多少?如果原价是1元的橡皮,打七折,现价又是多少? (4)仔细观察,商品在打七折时,原价与现价有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在整个小学数学知识结构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以后学习万以内的加减法,以及小数加减法和分数加减法的基础,因此引领学生学好加减法至关重要,为了突破重难点,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突出了以下几点: 1. 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加减法的动机和兴趣,同时借助具体情境较直观地理解 2. 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记忆、理解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 注重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结合。计算不仅仅是要求学生会正确地算出结果,更重要的是运用计算解决问题;反过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进一步巩固了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借助小棒、圆片等直观学具的操作,使学生探索并发现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试题。 2.使学生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竖式的简便写法,能正确、灵活地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试题(包括含有小括号的)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有着密切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建议 学生在生活经验和理解能力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教师在教学时应尊重这种差异,同时在教学设计上要面对这些差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提倡计算方法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学生对加减法的理解建立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之上,教师应多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不断丰富其直观经验,引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练习要采用多种有效的形式。 课时安排 1.加法:4课时。 2.减法:5课时。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5课时。 4.整理与复习:2课时。

2014年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课时:平均分的认识(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9页例1、例2,练习二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教学准备】教科书第7页准备春游食品情境放大图或课件;按例1内容,让学生准备实物卡片,准备10张正方形卡片、15个○卡片、2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准备 1.出示准备春游食品的情境图。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二(1)班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小朋友正忙着准备春游食品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品。 2.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 二、新课 1.教学例1,引入“平均分”。 师:我们来帮助二(1)班小朋友准备春游食品好吗?我们先来分糖。 (1)学生用6个小○表示,尝试分一分。 (2)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3)汇总分的结果后告诉学生: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4)让学生再次分一分,这次要求把6个糖平均分。 2.巩固“平均分”。

(1)出示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第1题。 请学生看清题意。特别请学生说一说“平均分是什么意思?” (2)出示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第2题。 一共有()片枫叶,每()片一份,平均分成了()份。 让学生用12张正方形卡片代替枫叶,摆一摆。摆好后,按要求填空。 3.教学例2,尝试平均分物品。 (1)按教科书第9页例2提出: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 (2)请各组用实物图卡片(或○卡片)分一分。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分的结果。 (4)教师归纳平均分的方法: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可以每次每份分一个或几个。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样多。 4.独立进行平均分。 (1)出示教科书第9页“做一做”.让学生用小棒代替酸奶,独立完成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的任务。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 三、练习 1.练习二的第1题。 (1)回忆:什么中平均分? (2)判断:哪是平均分,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2.练习二的第2题。 动手在线上画圆,然后填空。 3.练习二的第3题。 (1)让学生根据题意准备学具卡片。 请学生说一说,准备了几个“风车”。 (2)让学生独立完成把风车平均分成3份的任务。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分的过程和结果。 四、总结 1.请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2.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还学会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要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可以每次每份放一个,也可以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第一课时口算除法【5】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15页主题图、例1;《课堂作业本》第 6-7页。 教学目标: 1.经历一位数除除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数的口算过程,在理解算 理得基础上掌握一般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在理解算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口算和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理解用一位数除整十、整百的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巩固乘法口诀。 【1】按指定的顺序背诵乘法口诀。 【2】根据给出的得数找相应的乘法口诀 【3】小结:乘法口诀在我们能帮助我们又快又准地进行乘法 和除法的计算。 二、走进情境,探索口算除法 1.出示主题图: 观察这幅图,说说有哪些数学信息,然后提出数学问题。板书:

1】3次就能运完这60箱,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2】王叔叔有600箱西红柿,他3次运完,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3】李阿姨要运240箱黄瓜,也运3次,李阿姨平均一次运多少箱? 4】李叔叔他们三个人共运走124箱茄子,平均每人运走多少箱? 2.想一想,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和你小组里的同学商量商量。如果想到了解决的计算方法,再思考一下,为什么用这种方法来解决? 3.指名列式,并说明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4.探索口算方法。 1】独立思考:怎样计算60÷3的得数? 可以直接计算,并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也可以用你们手中的工具帮助你说明你的思路。 2】回报交流:【可能有以下几种思路】 【1】想口诀二三得六 2×3=6 6÷3=2 60÷3=20 【2】 20×3=60 60÷3=20 【3】【借助小棒图】把60看做6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十,也就是20。 60÷3=20 3】600÷3你是怎样计算的?小组里面说说。 600÷3=200【箱】 4】240÷3可以怎样计算? 5】小结: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在计算时可以如何思考? 可以想口诀,还可以用以前学的乘法运算来思考,还可以用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解决。 三、组织练习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在2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之上,使学生更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卡片、口算题 课时安排约课时 第一课时十几减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思象教学过程 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9十3 9十7 9十4 9十6 9十9 9十2 9十5 9十8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十( )=12 9十( )=13 9十( )=14 9十( )=15 9十( )=16 9十( )=17 二、新授 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 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 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 (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 (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 (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进一步提问:这么多

的想法都 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 提问: (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 (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5”。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 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 四、课堂练习 l.完成教科书P11练习二第1、2题。 2.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第二课时十几减9的练习课 教学目标 通过十几减9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退位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填数计算,并讲一讲上下两行有什么联系? (1)9+( )=15 (2)9+( )=18 15-9=( ) 18-9=( ) (3)9+( )=14 (4)9+( )=17 14-9=( ) 17-9=( )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4题。 (1)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最新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最新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的联系及其区别. 2.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质数和奇数的区别. 学情分析: 学生到了五年级,抽象能力已经有了进一步提高,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也是很有必要的,如让学生通过几个特殊的例子,自行总结出任何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结论,逐步形成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能力等等. 单元知识结构: 课时划分:共分8课时 因数和倍数......................................2课时 2、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 质数和合数.......................................2课时

第1课时因数和倍数(1) 教学内容:教材第5页内容,以及第7页练习二的第1题. 教学目标: 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掌握找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 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教学方法: 教法:启发式教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 学法:尝试用分类的方法来探究新知. 教具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常规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用课件出示口算题. 10÷5= 16÷2= 12÷3= 100÷25= 150×4= 220÷4= 18×4= 25×4= 24×3= 20×86= 学生口算 2.导入:在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相乘,得到的结果叫做它们的积.乘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相乘的关系,在除法算式中,两个数相除,得到的结果叫做它们的商.除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相除的关系,在整数乘法和除法中还有另一种关系,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探讨的内容. (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1) 二、新课讲授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位置 一、单元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9-13页 二、单元教材分析: 关于位置,一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但不一定能准确地加以判断,因此,本单元进行集中教学,帮助学生学会辨别:上、下、前、后、左、右。根据研究,儿童认识空间方位的顺序是先“上、下”,再“前、后”,最后是“左、右”。所以,教材根据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特点,安排了方位认识的先后顺序,并且创设了适合学生年龄又便于操作的情景,使他们一方面亲身体验生活和学习环境中的方位,另一方面又体会到空间方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块知识是为今后学习从两个角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打下基础。 三、单元目标导向: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不同的方位,并且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情感与态度: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第一课时上、下、前、后 (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9页) 一、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上、下”和“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和“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点: 了解“上、下”和“前、后”的位置关系和含义,会用“上、下”和“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上、下”和“前、后”的空间观念。 四、教学准备: 教具:教学情境图、课件 学具:语文书、数学书、笔盒。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教师:上课前,我们来玩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我说你做。教师说口令,学生做动作: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二)教学新知: 1、谈话,揭示课题。 教师:在刚才的小游戏里,我们提到了哪些方位? 学生:上、下、前、后。 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了这四个方位。(板书课题) 2、举出生活中有关“上、下、前、后”这四个方位大家都很熟悉,你能举些例子来说一说吗? 学生个别汇报。(在学生观察、汇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家中的物体摆设、观察教室里物体的位置。在汇报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要说清楚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 3、观察课本中的主题图,加深体会“上、下、前、后”的含义。 (1)出示课本第9页的主题图,请学生仔细观察,找出图中事物之间的方位关系。 (2)小组内先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发现,然后再由个别学生进行汇报。(3)将课本第9页的空白处填写完整。 (三)巩固拓展: 1、课本第9页的做一做。 教师要求学生听口令摆一摆。 学生动手操作,展示。 2、课本第11页练习二的第1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集体讲评。 (四)全课总结:

【强烈推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1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2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即“用数学”。本单元的计算安排了两个例题,但实际分三个层次展开的。第一曾用游园会的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过程,感受数学的作用与乐趣。第二层通过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第三层借助“十几减9”的思维方法,运用知识的迁移的办法,引导学生学习“十几减几”其他多道题目的口算方法。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问题。 三、单元教学重点: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 四、教学难点: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以及解答应用题。 五、教学措施: 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 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 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六、课时安排:13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10页的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3、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发现数学问题,初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不同方法的选择,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方法:探究交流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9十3 9十7 9十4 9十6 9十9 9十2 9十5 9十8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十( )=12 9十( )=13 9十( )=14 9十( )=15 9十( )=16 9十( )=17 二、新授 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 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 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 (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 (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 (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进一步提问:这么多

新北师版二下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新北师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本单元教材设计的活动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它为学生提供了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会用前后、上下、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本单元将进一步学习如何描述物体的方向与位置,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本单元包括“东南西北”和“辨认方向”两节,前者是认识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后者是结合具体的事物来辨认方向,认识东南西北是学会辨认方向的前提。 学生虽然已经会用前后、上下、左右等词语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但是能正确辨认现实生活中的东南西北方向的这一要求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难度的。重要的是学好这部分内容会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很有帮助,而且为学生后续学习“认识简单的路线图”等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1. 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方向,能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来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 知道地图上的方向,并能辨认物体所在的方向。 3. 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1. 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辨认方向。 教材创设到操场上辨认方向的实践活动,通过“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认定了东方之后,再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把四个方向与前后左右的位置与顺序联系起来。再通过说一说“东、南、西、北各有什么”,进一步把四个方向与操场四周具体

的事物联系起来,将抽象的方向概念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现实的情境建立起有意义的联 系。 2. 让学生体会地图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让学生把在操场四周看到的事物记录下来,带回教室进行展示与交流,目的是让学生从中发现记录方式的不同会给彼此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带来不便,从而体会到统一规定地图上方向 的必要性。 3. 引导学生感受辨认方向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1 东南西北1课时 2 辨认方向1课时 东南西北。(教材第15、第16页) 1.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辨认方向,体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培养方向感,发展空间观念。 2.在指出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的条件下,会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3.体会“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规定的必要性,会在地图上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重点:在指出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的条件下,会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难点: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辨认方向,体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培养方向感,发展空间观念。 课件。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

-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第一课我们身边的物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 用举例、分析、综合、概括的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分类。 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可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能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教学难点】:间接感受抽象物质的存在性以及物质的变化。 【教学准备】: 师:塑料袋、易拉罐、水结冰图片 生:蜡烛、火柴、铁绣钉、纸 【教学过程】: 一、理解世界是物质构成的 1、切身环境导入:观察我们的周围,由哪些物质构成了我们的教室? 2、学生自由发言,(预计大多为可视性的具体物体)教师指出:我们能直接观察到的物体都可以叫做物质。 3、深入探讨:我们的教室其实不仅存在这些可以看的见摸的着的物质,还有我们不能直接感触到的空气、火、声音、电、光,它们是物质么? 4、建议作出讨论,要求学生列出证据和理由。 5、教师介入抽象物质的界定:对学生见解适当点评,必要情况下以空气做示例,塑料袋实验证明。引申教室以外的世界物质构成。 6、小结:无论是实际存在的物质还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感触的到的物质,都说明了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二、过渡物质在变化: 以教室为例,教室里同学们所列举的物质都是一成不变,没有任何变化的么? 学生会列举许多变化,教师给予肯定。 1、师引入演示:在我们的教室里还有老师带来的两种物质——易拉罐和水结冰的图片。讨论:捏扁易拉罐和水结冰也同样是物质发生了变化,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呢?(物质本身没有变,形状改变,变化速度不同) 我们生活里还有没有这样的例子? 2、分组实验发现:实验盒里有火柴和铁钉,它们会发生变化么?它们的变化又会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实验讨论:火柴燃烧过以后变成了什么物质?和之前一样么?铁和铁锈是同一种物质么?(除变化速度不同以外,都产生了新的物质) 我们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么? 3、比较前后两种实验:这两组实验有什么相同和异同点? (前者没有产生新的物体,后者产生新的物体) 三、让物质发生变化: 1、在教师提供的铁丝、热水、纸张、蜡烛、火柴中,它们都会产生在怎样的变化呢?(学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一、野营 ——有余数的除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信息窗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利用有余数除法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在独立思考和合作的过程中,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积极参加活动的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水果教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郊游吗?愿意参加些什么样的活动呢?二年级一班的同学一起去郊游。看看他们都带了些什么? 9个蛋糕、10碗方便面…… 2、猜一猜他们接下来要做些什么?是怎样想的? 二、探求新知

1、看来大家急着想把这些好吃的来分一分,那就赶快行动吧!你打算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师:看来大部分同学都是通过列算式算出来的,说一说算式的意思,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教师边小结边板书:9÷4=2(个)……(个)读作:9除以4商2余1。师:和同位说一说9个面包平均分的结果是怎样算出的。 ……学生回答(一般情况都会列算式来表示)我1个1个地来分……我2个2个地分……9个面包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2个,还余1个。用算式表示:9÷4=2(个)……(个)学生说出9÷4表示的意思和怎样进行计算的 2、其他食品怎样平均分呢?大家在小组里一起分一分,看看结果是怎样的?师:仔细观察这些算式和平均分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师小结。 生:那么多好吃的,咱们4个人来分一分吧。 学生同位讨论,加深理解。学生在小组中学习,把算式写在本子上。(讨论时要说出算式所表示的意思,也可以动手操作算出结果) 方便面:10÷4=2(碗)……2(碗) 矿泉水:11÷4=2(瓶)……3(瓶) 香肠:12÷4=3(根) 生:我发现有余数的除法真多…… 3、18块巧克力可以平均分给几个人?你能说出来吗?师:还需要知道些什么呢?你打算每人分几块?师:假如每人分2块,可以分给几人呢?3块呢?还可以每人分几块?根据自己的想法列出算式算一算。师:观察这些算式和平均分的结果,你又有什么发现?为什么那么多的算式都有余数,为什么产生余数? 18块巧克力可以平均分给几个人?学生会有些疑惑。学生想出少了些什么,这样问根本不知道可以平均分给几个人。

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认识图形 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和实验探索等活动,使学生认识三角形、四边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 2通过分类、操作活动,使学生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知道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 们。 3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数学美。 4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图形的设计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单元教材分析 1三角形的特性。 情境图。教材提供了一幅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的直观图,目的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并说一说“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激发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兴 趣,而且引起学生对三角形及其在生活的作用的思考。 2三角形的分类。 (1)分两个层次编排。(2)用集合图直观地表示出。(3)三角形按边分类。 3三角形的内角和。 4图形的拼组。 (1)用同样大小的三角形拼四边形的活动,让学生体会三角形与四边形的关系。具体活动时,不一定只按教材提供的思路拼,可以让学生自主拼,看用 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出哪些四边形,并说一说是怎么拼摆的。 (2)生活中的数学,介绍平面图形密铺的知识。密铺在生活中非常普遍,教材提供了一些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密铺起来的图案,让学生知道什么 是密铺并感受密铺创造的美。并在最后展现了自然界中的密铺现象,即小蜜蜂 用六边形密铺成的蜂窝。要注意这里介绍密铺,主要是使学生感受平面图形给 生活带来的美,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对于密铺的概念只要学生了解就可以了,不要拔高要求,如对于什么样的平面图形可以用来密铺不用让学生研究。 三、教学措施: 1适度把握本册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教学目标。 2重视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取知识。 3促进教学中的数学交流。 4注重教具、学具和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1.会写“惧、凄”等14个字,会写“航海、荒岛”等46个词语。 2.默读梗概,说说这部小说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哪些事,提炼小标题。 3.关注人物命运和故事情节,体会并学习鲁滨逊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4.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设想有一天你身处这样的困境:黄沙漫漫,无边无垠。你一个人被困沙漠之中,头上是炎炎烈日,脚下是如焚热沙。你和骆驼茫然地前行着,而你的水,只够用两天了……你该怎么办? 2.出示作品《鲁滨逊漂流记》,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荒岛求生的人物——鲁滨逊。 3.简介作品,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 18世纪,欧洲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读这部小说。它出自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之笔,也是笛福的第一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苏格兰水手塞尔柯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塞尔柯克在荒岛上并没有什么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但笛福塑造的鲁滨逊却完全是个新形象,成了当时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小说一经发表,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小说之一,有人把它拍成了电影,有人把它编成连环画。 二、认读生字词,扫清字词障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木筏(fá) 畜(xù)养 2.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宴、籍、聊、贷”4个字,并且在黑板上方格中示范。 三、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默读梗概部分,说一说,这部小说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哪些事?(自由交流) 2.小组内交流,用小标题的方式列出来。 流落荒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获救回国 四、课堂小结。 通过阅读,我们知道这部小说主要写了流落荒岛的鲁滨逊与自然斗争,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下来的故事。文中的主人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交流)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导入新课:鲁滨逊在荒岛上创造了生存的奇迹,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有冒险精神、坚忍、有毅力、有智慧、勇敢、果断、勇于进取……) 二、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1.浏览精彩片段,说一说在表达上它与梗概相比有什么不同。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一以及教案设计.doc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一以及教案设计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主题 表内乘法(一)课本P13~36页 单元教学内容 1.除法的初步认识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解决问题 单元教学分析 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第一 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 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 第二 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 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用口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 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 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

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 单元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 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 1.使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并会求商

3.运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的意义 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知识基础 1.加、减、乘三种运算方法 并会熟练计算连加、连减 2.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口诀 3.在学习乘法时 有了分东西的基础 认识了一份、几份、总数 知道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建立了"倍"的概念 单元知识网络图

最新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1 1.会写“惧、凄”等14个字,会写“航海、荒岛”等46个词语。 2.默读梗概,说说这部小说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哪些事,提炼小标题。 3.关注人物命运和故事情节,体会并学习鲁滨逊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4.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设想有一天你身处这样的困境:黄沙漫漫,无边无垠。你一个人被困沙漠之中,头上是炎炎烈日,脚下是如焚热沙。你和骆驼茫然地前行着,而你的水,只够用两天了……你该怎么办 2.出示作品《鲁滨逊漂流记》,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荒岛求生的人物——鲁滨逊。 3.简介作品,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 18世纪,欧洲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读这部小说。它出自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之笔,也是笛福的第一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苏格兰水手塞尔柯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塞尔柯克在荒岛上并没有什

么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但笛福塑造的鲁滨逊却完全是个新形象,成了当时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小说一经发表,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小说之一,有人把它拍成了电影,有人把它编成连环画。 二、认读生字词,扫清字词障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木筏( ) 畜( )养 2.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宴、籍、聊、贷”4个字,并且在黑板上方格中示范。 三、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默读梗概部分,说一说,这部小说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哪些事( ) 2.小组内交流,用小标题的方式列出来。 流落荒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获救回国 四、课堂小结。 通过阅读,我们知道这部小说主要写了流落荒岛的鲁滨逊与自然斗争,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下来的故事。文中的主人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石柱县南宾镇灯盏小学余文田设计并执教 单元教学内容:表内除法(一)课本P12~36页。 单元教才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用口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单元教学要求: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 1. 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2课时左右 除法…………………………………………………3课时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左右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3.通过观察、操作,学生自主、合作归纳出笔算加法的法则。 4.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操作能力。 5.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具准备:条幅、flash课件、题卡、小黑板。 学具准备: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旧知作引,做好铺垫 口算并说出算法: 32+7=30+23= 21+7= 40+35= 28+60=二、合作探究,获得新知 (一)动画激趣,导入新知。 出示flash动画。内容是刚开学不久,值周老师到一年级教室清点人数。老师问班长王明:“班上有多少名男同学,多少名女同学?”王明说:“有23个男同学,25个女同学。”老师问班上一共有多少个同学?这时动画暂停,老师提问,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待学生回答后,师说:“让我们看看王明是不是这样做呢?继续播放动画。老师板书题目和算式。用写好的纸条贴上去。让学生观察算式特点。从而引出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 (二)动手操作,形成表象。 师问:“同学们,能不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一下。”自由计算,老师巡视,适时帮助学困生。等学生有80%完成后,抽生汇报。可能有以下几种算法。 生1:口算法:23+20=43 43+5=48或者20+25=45 45+3=48 20+20=40 5+3=8 40+8=48。 生2:摆小棒法。先摆2捆零3根再摆2捆零5根。最后合计4捆零8根。学生边说边演示。

生3:先在计数器上的十位拔2个珠子,个位上拔3个珠子。然后在十位上加2个珠子即4个珠子,个位上加5个珠子即8个珠子合起来是48。学生边说边演示。 生4…… (三)抛出问题,合作解决。 我们以前所学的算式是横着放的是横式,还有一种是竖着放的叫竖式,又叫笔算。今天我们就来学这一种新的算法。 1.媒体展现,感知竖式。 2.小组合作探究新知。出示小黑板出现探究问题 a、根据屏幕展现及摆小棒、用计数器的方法列出竖式。 b、为什么这样列式,说出理由。 c、在列竖式中应注意什么,怎样计算。学生合作,老师巡视,适时点拔。3.小组汇报合成新知。 通过小组收集可能有以下几种列式方式。 师问:“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你赞成那种为什么?(根据前面所做,中等以上学生都很容易看出1.4是对的。2.3是错误的。)赞成的说明理由,不赞成的也说明原因,在部分学生的发言中接受新知。学生说不完整时,老师适时补充,(算理是个位是3个一加上5个一;十位是2个十加上2个十;只有相同数位上的它们的计数单位是统一的,所以才能相加)每位所表示的意义不同。在说明注意什么时,学生能归纳出相同数位对齐,在对从个位加起还是从十位加起有些迷惑。老师首先肯定两种都可以,同时说明在实际生活中要注意算法的优化。并列举从个位加比十位加方便快捷。从而顺得成章地得出结论。同时板书。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让学生读理解重点词语。自己写一写同桌互相检查看谁写得更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