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讲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第1讲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教案

授课时间2015 年月日星期第节课章节名称第1讲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的时代背景,能够解读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分析十八届四中全会有哪些新亮点。

教学重点1.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的时代背景

2.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

教学难点1.十八届四中全会亮点解读

2.国际社会瞩目十八届四中全会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自主探究

课程资源准备教材、多媒体、PPT

教学内容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讨论依法治国,这是中央全会历史上第一次。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制度的竞争,国家的现代化归根到底是制度的现代化。法治作为中国当前最大的政治,十八届四中全会给出了一个振奋人心的答案,描绘出了一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宏伟蓝图。

一、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的时代背景

今日中国,法治正在成为国家治理理念和社会共同信仰。2014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为法治这一国家治理路径注入更大推动力。回溯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和快速增长历程,法治建设始终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保驾护航。

(一)法治引领破障闯关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进行了一系列法制建设:开国大典前夕的《共同纲领》将革命胜利成果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大政方针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1954年宪法则全面规定了人民享有的各项权利;等等。然而,我国此后在治理国家的道路上走了很多弯路,在一段时间内付出了惨重代价。

在对历史教训的反思和总结中,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十六字方针,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文革”中“无法无天”的混乱局面成为惨痛教训,人民期盼国家的治理走上正轨,特别是走上法治轨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也提出保障人民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目标。

1979年,七部法律破茧而出,即《刑法》《刑事诉讼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这七部法律的出台也标志着我国法治进程回归正轨。

1982年12月4日,新宪法颁布,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它的诞生是我国法治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部宪法继承和发展了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也纠正和抛弃了一系列不合时宜的“遗毒”。这部宪法沿用至今,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内容。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召开。十五大报告正式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这既是对改革路线的延续,也是国家治理方式的重大转变,中国在初步实现了从“无法之治”到“有法之治”的基础上,开始进入到从“静态法制”到“动态法治”的转变中。

(二)法治领航中国未来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逐步加快。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均重点强调了依法治国的重要性。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将“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11年3月10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成为依法治国进程的又一重要节点。2012年,党的十八

大报告中指出,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立为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了重要部署,还首次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写入报告,提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2012年12月4日,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提出,让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2013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央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司法体制改革成为一项重要工作。适用50余年的劳教制度终结。防范冤假错案的各项制度连续出台,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加快推进,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提上了实施的日程……这一项项具体工作昭示着法治的一步步前行。

2014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首次以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为法治这一国家治理路径注入更大推动力。

今天,全面深化改革攻坚克难,方兴未艾。面对前所未有的矛盾风险挑战和改革发展稳定繁重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执政兴国,推动依法治国进入新阶段。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正由国家基本方略向治理基本方式层层推进、稳步前行,贯穿于治国理政全过程、各方面,必将为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的治理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制度基础。

透视十大关键词里的“法治2014”

“法治”一词在2014年中国最重要的政治文件之一——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中出现50余次。这既是一个信号亦是一个缩影:中国正步入依法治国的新阶段,通过“升级版”的战略蓝图和务实有效的治国理政措施,一个空前清晰的“法治中国”形象正映入全世界的视野。

关键词1:依宪执政

年度回顾:在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中,“宪法”一词出现10余次。报告提出,坚持依

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同一天,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草案,以立法形式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开展宪法意识、宪法观念、宪法权威的宣传教育活动。

专家点评: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建认为,“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是法治建设的重要推进,是依法治国更深入、更透彻的体现。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遵守宪法不仅是公民的义务,更成为执政党的执政理念,这是四中全会的亮点之一,更是法治建设的重大突破。

关键词2:依法行政

年度回顾: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努力厘清市场与行政的边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打造廉洁、高效的法治政府。其中最大的亮点是关于行政审批的改革。各级政府积极简政放权。据统计,截至10月,国务院先后取消和下放了7批共632项行政审批等事项,并对数十部行政法规的部分条款予以修改。

专家点评:云南大学法治实践与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启梁认为,法治的核心要义不是扩权,而是限权;不是治民,而是治官。法治政府的建设,是推进法治国家建设,形成法治社会的基本切入点和关键性突破。

关键词3:清理党内法规

年度回顾: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经过两年时间的集中清理,通过对新中国成立至2012年6月期间出台的23000多件中央文件进行全面筛查,共梳理出规范党组织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1178件。经过清理,废止322件,宣布失效369件,继续有效的487件,其中42件需适时进行修改。对于清理出来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统一采取废止、宣布失效、继续有效等三种处理方式。

专家点评:天津市委党校副教授王海峰说,集中清理工作在摸清党内法规制度“家底”的同时,解决了党内法规制度存在的不适应、不协调、不衔接、不一致等问题,为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奠定了基础。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姜明安表示,加强党内法规建设,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依规管党治党,将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根本保证。

关键词4:死刑改革

年度回顾: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0月审议了《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拟取消走私武器、弹药罪等9个死刑罪名。草案如获通过,我国的死刑罪名将由现在的55项减至46项。

近年来,尊重和保障人权,逐步成为我国民主法治建设过程中所秉持的重要理念。我国执行死刑的人数总体越来越少,现有55个可判死刑的罪名中,真正适用较多的主要集中在故意杀人罪、抢劫罪、强奸罪等少数罪名上。此次拟削减的9项死刑罪名,目前在司法审判中已经很少用到。2014年7月,浙江省高院对吴英集资诈骗案作出裁定,对吴英的死缓减为无期徒刑。

专家点评: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赵秉志说,减少死刑罪名将有利于更好地保障人权,引导社会对生命权利的尊重。目前,我国正通过大批量的法律“立改废”工作来引领、推动和保障社会改革迈向“深水区”。

关键词5:修改“民告官”法律

年度回顾: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修改行政诉讼法的决定,这部“民告官”的法律自1989年实施以来第一次修改。

“告官不见官,胜诉不执行”,行政诉讼领域的问题被诟病已久。北京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的调研报告显示,近3年,北京市行政诉讼立案率连续下降,平均立案率只有30%,而一审判决行政机关败诉率仅约10%,政府部门习惯让律师出庭当“甩手掌柜”的现象十分普遍。针对“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从多个制度设计层面,畅通立案渠道,防止地方对司法干预;对拒不执行的,更有拘留的“狠招”。

专家点评: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赵聚军说,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扩大了受案范围,体现了公正司法、监督行政的原则和宗旨,有利于缓解官民矛盾。同时,“民告官”的种种法律障碍和困难得到化解,保障了官民争议解决法律渠道的顺畅。

关键词6:反腐法治化

年度回顾: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提出“依法治国”的具体方略,为反腐制度化、法治化作出了保障设计。

2014年以来,在“打虎拍蝇”的反腐高压态势下,无论是周永康之类的“大老虎”,还是河北马超群之类的“小苍蝇”,都受到“零容忍”的严厉查处。各地查处腐败贪官时,普遍强调信息公开、程序正义和事实证据。高频率的官员落马信息均通过公共渠道快速发布,人员则移交检察院、法院进行查处,一些案件的审理更是以直播等方式公开,充分表明了中央“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的决心。此外,中纪委及最高司法机关已将

“法治反腐”作为行动标准,并酝酿完善各种制度。

专家点评: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认为,观察十八大以来的反腐历程,法治化是最鲜明最突出的特点,其本身即是依规治党、依法治国的重大实践。目前,反腐败先以治标开始,在过程中逐步形成制度性、规范性的做法,并上升为法律法规,最终达到治本的效果。

关键词7:信访改革

年度回顾:实施了多年的信访工作解决了大量问题,但也积累了很多矛盾,导致部分群众“信访不信法”。中央政法委9月出台了三个配套文件,作出了针对性的制度设计。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各地政法机关登记涉法涉诉信访上升38.5%;2014年前7个月,中央政法机关接待群众来访同比仅上升7.1%,信访群众依法按程序反映问题的意识逐步增强,涉法涉诉信访开始呈现“弃访转法”势头,信访秩序不规范的问题正在逐步好转。

专家点评:中南大学行政管理系主任吴晓林说,新政策严格区分诉类和访类事项,理顺“入口”,并提出依法纠正错误和补正瑕疵防止程序“空转”,最大亮点是提出了信访依法终结机制。既保护了群众的正当权利,也为解决社会矛盾、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8:庭审直播

年度回顾:9月24日,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刘铁男受贿案在廊坊开庭审理。廊坊中院采用微博的形式同步向外界播报庭审情况。另外,包括刘汉等较为“敏感”的案件和多地官员腐败案,均在审理过程通过网络进行了直播。

专家点评: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说,法庭由现实世界的“剧场”走向了虚拟世界的“广场”,民众对审判过程和裁判结果的关注和互动讨论,也使司法神秘化的空间急剧缩小。公开透明是保证审判公正的重要保证,使司法机关更具公信力,对于加速中国司法公平、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9:“呼格案”重审

年度回顾:18年前,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18岁的职工呼格吉勒图被认定为“毛纺厂厕所女尸案”的凶手并被执行死刑。9年前,系列奸杀案嫌疑人赵志红供称该案是其所为。真相似乎近在咫尺,但拨云见日却障碍重重。2014年11月20日,“呼格案”进入再审程序。

专家点评: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说,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

义,这意味着,既要追求司法的宏观正义,也要通过具体案件实现司法的微观正义。把案件事实的认定建立在扎实的证据基础之上,这也体现了我国当前司法的一种良性发展。呼格案成为法治决心的“试金石”,也寄予了人们对司法公正的信任和希望。

关键词10:惩治网络“大谣”

年度回顾:4月和11月,“秦火火”和“立二拆四”分别以诽谤罪、寻衅滋事罪和非法经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和4年。

对网络“大谣”的打击、抓捕和审判都是通过严格的法治程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了《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相关部门通过媒体对外公布案件进展;对“大谣”的定罪由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专家点评:南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李晓兵认为,惩治“大谣”由政府行动变为法治行为,体现了依法行政正由理念落到实处。对于破坏互联网秩序的“大谣”的审判和定罪,完全是依据现有法律,同时还有辩护人,充分保障了被告的合法权利。

摘自新华网,2014年12月3日

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这是一个全新的表述,是对依法治国理论的完善和升华。在“依法治国”方略提出17年之后,党的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无疑为未来中国建设法治国家描绘出新的路线图。

(一)一条红线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决定》贯穿全篇的主线。围绕这条主线,全文近17000字,3大板块、7个部分的决定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分别为总论,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论述和部署,以及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和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两方面有力保障。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切实解决好制度模式的选择问题。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建设什么样的法治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国体政体、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功实践雄辩地证明,我们已经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条道路的核心要义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

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这一核心要义的提出,彰显了我们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指明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从根本上划清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与西方所谓“宪政”的本质区别。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必须沿着这条正确道路前进。

(二)一个目标

《决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内容作了科学阐释。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总目标既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性质和方向,又突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和总抓手,这是对中国法治建设成功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未来中国法治建设的科学定位,也是新时期“法治国家”的“升级版”。

(三)五个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整体,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理论和实践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个法治体系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1.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依法治国,首先要有法可依。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但要看到,法律体系形成后,还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完善,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某些法律规范不协调、不好用的问题。继续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包括完善立法体制,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以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

2.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目前,法律实施还存在诸多问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有些地方以权谋私、徇私枉法、破坏法治的问题还很严重,人民群众对这些问题的意见还很大。法律的有效实施,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和难点。为此,必须建立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加强宪法实施,坚持

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使法治具有最坚实的支撑力量。

3.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无论是党的执政权,还是立法权、执法权和司法权,都具有权力的天然属性,那就是,缺乏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建立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健全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建立确保宪法法律得以有效实施的责任机制,真正做到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4.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一是,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对依法治国的领导,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障。二是,加强法治专门队伍和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加强机构建设和经费保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物质条件。三是,改革和完善不符合法治规律、不利于依法治国的体制机制,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完备的制度保障。四是,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会氛围,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行为惩戒机制,使尊法、信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5.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党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党治党、执政兴国。党内法规既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目前,党内法规的系统性、整体性和与国家法律的协调性不够,亟须推动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一手抓科学制定,一手抓坚决执行,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体系。

(四)五大原则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并阐述了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持的五个基本原则,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这五个原则的提出,回答了社会普遍关心的涉及依法治国的许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遵循。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解决的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政治保证问题。《决定》深刻阐述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

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和基本原则。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与时俱进地加强和改善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解决的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力量源泉问题。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人民当家作主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目标。法治建设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个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更好地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

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解决的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价值追求问题。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求法律对所有社会成员一视同仁,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任何在社会中处于弱势的公民都不得受到歧视。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加大监督力度,切实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

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解决的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精神支撑问题。道德和法律具有天然的联系和共同的价值取向。道德是法律的精神内涵,法律是道德的制度底线。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做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解决的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实践基础问题。法治属于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突出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适应改革发展稳定的法治需求,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推动法治实践发展。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重大创新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制定了法治中国建设的蓝图与路线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首次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实现法治中国的总目标和总体要求。

那么,这一总目标如何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法治理论和法治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目标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一、党的十八大与十八届四中全会

《决定》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本质上还是道路问题、制度问题、理论问题。《决定》最大的创新,是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众所周知,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括为三个方面,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此外,还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目标,即“两个一百年”目标。

从党的十八大报告与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有关内容的关系,就是中国总道路与具体道路的关系,中国制度体系与法治体系的关系,中国理论体系与法治理论的关系,中国总目标与法治目标的关系。诚如全会《决定》所言,实现总目标,“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中国不仅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

二、中国现代化总目标与法治目标

什么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决定了社会主义法治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决定》的主题,起到了全面建设法治中国的纲举目张作用。我们如何深入理解这一总目标?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五位一体”总目标决定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其次,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又决定了2020年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阶段性目标;反过来后者要对前者如“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起到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三、中国制度体系与法治体系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决定了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基础。《决定》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包括“五大体系”: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这是实现法治中国的制度基础和法治体系。中国需要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不同的法治体系,但不会照搬、复制他国的法治体系或法治模式。例如“五大体系”中的“党内法规体系”,中国是唯一的,因为中国不仅需要依宪法、法律、法规“治国”,还需要依党章、党规、党纪“治党”,特别是治国要先治党,从严治党,党规党纪还要严于国家法律,对党员的违纪处理,还要严于对公民的违法处理。因此,将党内法规体系纳入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中国一大特色。

四、中国理论体系与法治理论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决定了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框架。《决定》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指依法执政,回答和解决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提出了“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基本要求。这是实现法治中国的基本方式和基本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扎根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现实的法治理论,其反映的是中国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等法律制度和价值追求的法治理论。这一法治理论是由上至下、由宏观到微观、由全局到具体的系统过程。其中“法治中国”是核心,也是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基本途径。

五、中国总道路与法治道路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决定了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根本方向。《决定》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总目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实现法治中国的基本道路和基本途径。

六、法治中国是中国特色,不是美国特色

从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来看,无论是法治目标、法治体系,还是法治理论、法治

道路,都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说法,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是“社会主义”,言外之意中国的法治不是资本主义的,而是社会主义的法治;二是“中国特色”,言外之意,中国的法治不是“美国特色”、“西方特色”,而是“中国特色”。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自己开创的独特道路。

如《决定》所言: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显然则不同于“美国特色”、“西方特色”的法治。世界上没有唯一通用的法治标准,不同的国家会根据自己不同的国情,确定不同的法治标准。因此,我们与他们有不同的法治标准,我们也不可能采取他们的法治标准。

七、《决定》的重大创新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最大创新,是在经历了新中国成立65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与探索之后,党中央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这是实现法治中国的总目标、总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是实现法治中国的制度基础和法治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这是实现法治中国的理论基础和框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是实现法治中国的基本道路和基本途径。

可以认为,只有在经过65年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实践,包括成功的和失败的,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也包括古代的和现代的,国际的和国内的,不仅“古为今用”,而且“洋为中用”,才能够集实践之大成、历史之大成、理论之大成,才能够集成创新、开放创新、自主创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就是一个典型的成功的决策案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建设法治中国。

摘自人民论坛网,2014年10月28日

三、十八届四中全会亮点解读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性行动指南,从法治上为解决实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等问题,提供一系列制度化方案。其博大精深、亮点纷呈,引人注目。

(一)法治承载依法治国理想

法治承载着中国的治国理想,也构筑起中国的治国大厦。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法治建设走过了一条艰难探索、创新发展的不平凡道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此后,习近平总书记也在不同场合,多次就依法治国做出重要论述。随着一次次的阐述,新一届领导集体依法治国的理念愈发明确,路径也愈发清晰。

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竭动力;是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制度基石;是人民权利的根本保障。

十八届四中全会以高远的立意、宏大的构架、精细的笔触,勾勒出了升级版的依法治国。

(二)法治的基础是良法善治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

良法善治是人类古老而崇高的法治理想,要实现这一理想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更需要有永远在路上的准备。

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2011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这让依法治国有了现实的制度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立法的终结,相反,作为一个动态开放的法律体系,以此为转折点的中国迎来了一个后立法时代。这一时期中国的立法工作突出体现出三大特点。

完善法律体系——社会实践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永无止境的社会实践为法律的立改废提供了无限可能,只有真正体现时代要求和人民意志的法律才是良法。

助力改革创新——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改革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立法要发挥引领和推动作用,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确保改革在法治轨道上稳妥有序推进。

民主科学立法——身处利益多元、矛盾多发的社会转型期,立法要通过扩大公众有序参与,为社会不同利益群体提供平等对话、公平博弈的平台,最广泛地听取社会各方的意见,更好地协调社会利益关系。

提高立法质量,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是后立法时代的特点,更是党对新时期立法工作的新要求。

(三)严格恪守宪法至上原则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成果,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成为新时期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基本原则、重大方针、重要政策在国家法制上的最高体现。因此,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宪法当成一部“被供奉起来的法律”,地位虽然崇高,但执行的却并不够好,其根本原因在于缺少严格的违宪监督机制。

违宪监督是四中全会最值得关注的亮点之一,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赋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更坚实、更有效的违宪监督权力,是宪法实施的根本保障。

(四)推动法治政府勇于闯关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法治的要义就在于处理好权力与权利的关系。对于政府来讲,法治意味着限权;对于公民来讲,法治意味着权利保护。但现实中,行政权力的扩张冲动,使权力有时更像一匹随时都要脱疆的野马。从这个意义上讲,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的关键在于限权。

从2004年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到包括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审批法、行政强制法等在内的一系列重要行政法律法规的出台,体现的无不是对行政权力的限制与约束。

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巨大压力,面对转型期社会运行风险,一些政府部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的能力依然不足,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仍然有待提高,建设法治政府依然处在艰难的闯关阶段。

四中全会提出的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等,每一项任务和目标无不剑指当前法治政府建设的要害,认真落实四中全会要求,中国的政府法治必将跃上一个新的高度。

(五)迈向更加公正司法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四中全会对司法工作提出的要求正是当前司法改革的目标。从1987年司法改革第一次试水,到今天司法改革进入全面攻坚期,纵观中国司法改革的历史,每一次都与国家的改革、与党和人民对司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密切相关。经过30多年的努力,今天,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中国的司法改革开始下决心破解那些影响司法公正的深层次、制度性矛盾。

从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到出台防范冤假错案规定;从微博直播庭审,到审判文书上网;从严格规范减刑、假释、保外就医,到全面推动涉法涉诉信访改革,中国新一轮司法改革,每一项都落在了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上。而司法去地方化、去行政化改革作为改革难点中的难点,也在积极试点,改革倒计时已经启动。

但是中国的司法改革从来没有因为走得长、走得远,而忘记了出发的目的。全面推进司法公开、司法民主、司法监督,确保司法公正和司法清明,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是中国司法的终极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的司法改革的脚步从未停止。

(六)守法成为民族精神

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守法即正义”,这个古老的法治命题,在当下的中国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对公民个人来讲,守法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对整个民族来讲,守法应该成为一种民族精神和文化自觉。

依法治国不是无根之水、无本之木,它需要法治文化的滋养和法治精神的支撑。如果说,科学立法、公平执法、公正司法是依法治国的外在表现形式,那么,以全民信法、守法为代表的法治文化就是依法治国的内生动力。只有强大的内生动力才能让依法治国植根于中国的大地上,并释放出无尽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全会把全民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让人们清楚地看到,党的治国方略正在融入社会文化,国家治理方式正在升华为民族精神。

(七)铸造忠诚法治队伍

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

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

古人云,“得其人而不得其法,则事必不能行;得其法而不得其人,则法必不能济。人法兼资,而天下之治成”。事业成败的决定因素在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体目标,核心力量是一支忠诚专业的法治工作队伍。

法治工作队伍的灵魂是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对法律的忠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内涵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就要求中国的法治工作队伍必须要有坚定的理想和信仰,坚持党的事业、人民利益、宪法和法律至上,忠诚履职,不辱使命。

法治工作队伍的根基是法律专业精神和专业素养。法治工作队伍说到底还是一支专业队伍,只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才会为这支队伍赢得信誉、赢得尊重。

全会从思想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对法治工作队伍的要求,解决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由什么人来担纲的大问题。

(八)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统一

全会提出,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全过程。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正确处理好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党早已有明确表述,“党的领导要通过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来实现,而党自身也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四中全会再次明确提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为此,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是四中全会的一个重要议题。四中全会不仅明确了党依法执政的执政理念,更重要的是将依法执政的理念具体化、法治化、可操作化。改进党的领导方式,依法执政不存在制度上的障碍,关键是党的领导干部必须打破思想上的障碍,自觉地把权力和个人意志置于宪法和法律的监督之下,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的全过程。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释放出的最明确的信号。宪法至上、科学立法、公平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

的具体路径,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积极投身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伟大实践,法治中国的理想必将成为现实。

四、国际社会瞩目十八届四中全会

中国正处于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进行时”,国际社会对四中全会有着高度的关注和期待。很多国际人士认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适应时代要求,显示了中国政府在继续深化改革和打击腐败等方面的决心,依法治国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

(一)以依法治国作议题,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开拓

泛非大学教授伊博迪说,正在召开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作为主要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开拓。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上任以来掀起了一场反腐战斗,抑制了腐败蔓延的趋势,但从长远来看,依法治国才是惩治腐败的最根本办法。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已进入一个全新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适应了时代要求。

巴基斯坦中国委员会执行主任菲扎尔?拉赫曼表示,中国发展时至今日,已经步入了一个关键阶段。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作为主要议题,表明中国共产党将通过采取多种措施确保依法治国的顺利实施。这对于未来中国社会稳定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依法治国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亚洲研究所研究员林宏表示,依法治国成为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主要议题意义重大。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国的国家治理能力不断提高。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只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才能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只有推进依法治国才能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杜绝以权谋私、以权压法的行为,把权力关进笼子里。

“法治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密切联系,建设法治国家贵在实践,贵在坚持,贵在创新”。马里巴马科大学亚洲问题专家科内教授表示,中国在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依照国情和国家发展状况不断改革、创新。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要议题,将进一步推进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二)中国的良性发展给全球带来积极影响,也让国际社会充满了新期待

法国巴黎政治学院国际关系专家贝尔特朗?巴迪表示,目前国际学术界对中国模式越来

越感兴趣,中国模式在经济发展方面已被证明是有效的、充满活力的。此次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无疑将为中国模式注入更丰富的内涵,也让国际社会充满了新的期待。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稳定符合全世界的利益,中国依法治国、依法反腐是对外部世界有关疑虑的最好解答。人们有理由相信,依法反腐将成为长效机制,通过反腐,中国共产党将更具号召力。

富理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美国国际商务理事会中国委员会联合主席费达说,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是在非常重要时间举行的重要会议。西方一些法律界人士不了解中国的法治,他们用自己的观点和经验来解读中国法律体系的发展。“我认为,中国有着不同于西方的法律体系。中国是个大国,像美国一样,我们都有一些问题。但是中国有许多新的变化,中国在推进依法治国方面取得许多积极的成果。”

肯尼亚肯雅塔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非洲中心主任伊斯拉埃尔?科迪阿嘉表示,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作为主要议题,这显示了中国政府在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和打击腐败等方面的决心,这些举措不仅会让中国老百姓感受到更多的公平正义,促进社会良性发展。更重要的是,作为世界经济的引擎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良性发展也会给全球其他国家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三)用法治为全面深化改革保驾护航,全会将开启中国法治新时代

欧盟《新欧洲》报总编辑康斯坦丁?陶博表示,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在反腐败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考虑到正在进行的改革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调整,特别是党政机关还存在滥用公权力等问题,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重点讨论依法治国就是要巩固改革成果,用法治为全面深化改革保驾护航。相信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开启中国法治新时代。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塔夫罗夫斯基表示,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要议题,意义重大。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反腐力度,对中国各级官员形成约束。这表明中国的执政党勇于自我反思,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执政能力。

华盛顿智库欧亚研究中心中国项目主任拉夫?威尼表示,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中国向外界传递的一个信号,即作为一个开放的经济体,中国将给境外投资者创造一个更加公平、透明的环境,让境外投资者对中国市场有更大的信心。

巴基斯坦政策分析家苏尔坦表示,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重点讨论依法治国问题,这将

进一步完善中国的法律体系,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为建设法治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将确保社会的公平正义,从而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和分歧,更好地维护民众的正当权利,使得法治理念在全社会得到广泛普及,为打造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

习近平论依法治国:法治与国家治理能力

基本方略

我们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断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一体建设

我们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社会法治水平不断提高。我们建立健全多层次监督体系,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保证党和国家领导机关和人员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

——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贯彻宪法

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依宪执政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我们必须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不断把法治中国建设推向前进。

——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恪守宪法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