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B细胞活化因子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B细胞活化因子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B细胞活化因子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B细胞活化因子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 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功能活跃时,可呈多突形。细胞核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较 深。细胞质较丰富,功能活跃时内含有许多颗粒或空泡。具有变形运动和吞噬能力。 组织细胞或巨噬细胞:有吞噬能力,细胞形状不一,亦为多突起的星形细 胞,注意与成纤维细胞的区别在于:细胞质中含有吞噬的台盼蓝颗粒。细胞质染 色较深,细胞轮廓较明显。细胞核较小,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较深,核内的结构 看不清。 单核-巨噬细胞包括骨髓中的前单核细胞、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以及组织内 的巨噬细胞(Mφ)。Mφ来源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而单核细胞又来源于骨髓中的 前体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是自体重要的免疫细胞,具有抗感染、抗肿瘤和免疫调 节等重要作用。 由游出血管的单核细胞衍变而成的细胞。体积较大,形状不规则,常伸出短而钝 的突起,作变形运动,能吞噬死亡的细胞和侵入体内的细菌,形成吞噬体,在免疫反 应中起重要作用。 在疏松结缔组织内固定的巨噬细胞又称组织细胞,常沿胶原纤维散在分布。形态多样可变,常有伪足;核小深染,较圆,偏心位,核仁不明显;胞质丰富,嗜酸 性,含空泡和异物颗粒。表面有皱褶、小泡、微绒毛;胞质有初、次级溶酶体、 吞噬体、吞饮小泡和残余体;膜附近有许多微管微丝。 功能: (1)趋化性定向运动:沿着某些化学物质的浓度梯度进行定向移动,聚集 到释放这些物质的病变部位。 (2)吞噬作用:伸出伪足包围细菌、衰老细胞等,进而摄入胞质内形成吞 噬体或吞饮小泡。与初级溶酶体融合,形成次级溶酶体后被溶酶体酶消化分解。 侵入人体的细菌、病霉或异物,及人体产生的衰老、损伤细胞和坏死组织等,均 需经吞噬细胞吞噬、消化,予以清除。所以,吞噬细胞又被誉为“人体健康的卫士”。 吞噬细胞从形态上可分为大吞噬细胞和小吞噬细胞两类。大吞噬细胞包括单核细 胞和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占自细胞总数的3~8%,是血液中最大的细胞,直径为14~20微米左右,圆形或卵圆形。细胞内有许多细小的嗜天青颗粒,此即溶酶体,内含 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非特异性酯酶和溶菌酶等。寿命可长达75天左右。

巨噬细胞吞噬细胞功能实验

实验一巨噬细胞吞噬细胞功能实验 原理:巨噬细胞具有活跃的吞噬功能,能清除体内抗原物质及变性的细胞,在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中均起重要作用。巨噬细胞受抗原刺激后活化,可使其吞噬功能明显增强。此次实验我们用体内法来介绍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体内法:在小鼠体内诱导腹腔巨噬细胞产生后,再给小鼠腹腔注射鸡红细胞,30min后处死小鼠,取出腹腔液,以冷美兰染色,显微镜下计数吞噬鸡红细胞的百分数,及观察巨噬细胞内被杀死而染为紫色的鸡红细胞的形态、数目,以判断巨噬细胞的杀伤能力,由此间接地测定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水平。 方法:(1)试验前3天,小白鼠腹腔注射6%无菌淀粉液1ml,诱导巨噬细胞渗出至腹腔中。(2)实验时,每只小鼠腹腔注射鸡红细胞1ml,轻柔腹部,使鸡红细胞在腹腔中分布均匀,利于吞噬。 (3)30min后,将小鼠拉颈处死,固定,打开腹腔暴露肠管,用滴管取出腹腔液,均匀涂布于载玻片上,然后再滴一小滴0.06%冷美兰溶液,盖上盖玻片 (4)高倍镜下进行观察,计数。 实验结果:100个巨噬细胞中已吞噬了鸡红细胞的 巨噬细胞的数目 吞噬百分率 = ———————————————————×100% 100个巨噬细胞 100个已吞噬鸡红细胞的巨噬细胞中 鸡红细胞的数目 吞噬指数 = ———————————————————×100% 100个已经吞噬了鸡红细胞的巨噬细胞 结果分析:正常值 吞噬百分率:62.77±1.38 吞噬指数:1.058±0.049 我们的实验结果偏低,原因可能是腹腔注射时没有完全注射到腹腔内,部分残留在腹腔壁上。 实验二沉淀反应(双向琼脂扩散实验) 原理:双向琼脂扩散试验是定性实验。将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与相应抗体分别加入琼脂板上的孔内,两者均可扩散,在抗原抗体比例适宜处形成可见的沉淀线。如果不是相应的抗原与抗体,就不出现沉淀线。本试验常用于分析抗原抗体的纯度及相互关系。 方法:(1)将熔化的1%琼脂加在玻片上,3ml/板。 (2)待琼脂凝固后,在板上打孔。 (3)中央孔加抗体,上下孔加抗原1,左右孔加抗原2,每孔10μl。 (4)将琼脂板置于湿盒内,37℃ 24h后观察结果。 结果:在中央孔与周围孔之间,如出现沉淀线,则为阳性反应,提示有相应抗体与抗原反应。结果分析:(1)琼脂铺板应一次铺成,均匀平滑。 (2)打孔时要垂直打孔,防止孔壁破裂。 (3)加样时避免样品量过多溢出,影响沉淀线的生成。

实验一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实验

实验一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实验 1、【实验原理】 (1)巨噬细胞作为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主要细胞,具有活跃的吞噬功能。能清除体内抗原物质及变性的细胞,在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中均起重要作用。MΦ受抗原刺激后活化,可使其吞噬功能明显增强。 (2)此实验采用体内法,即:在小鼠体内诱导腹腔巨噬细胞产生后,再给小鼠腹腔注射鸡红细胞30min后处死小鼠,取出腹腔液,以冷美蓝染色,油镜下计数吞噬鸡红细胞的百分数,及观察巨噬细胞中内因被杀死而染为蓝色的鸡红细胞的形态、数目,以判断巨噬细胞中的杀伤能力,由此间接地测定机体的非特异免疫水平。 2、【实验步骤】 (1)试验前3d,小白鼠腹腔注射6%无菌淀粉液1ml,诱导巨噬细胞渗出至腹腔中。 (2)实验时,每只小鼠腹腔注射鸡红细胞液1ml,轻揉腹部,使红细胞在腹腔中分布均匀,利于吞噬 (3)30min后,将小鼠拉颈处死,固定,打开腹腔暴露肠管,用吸管取出腹腔液,均匀涂布于载玻片上,然后再滴一小滴0.03%冷美蓝溶液,盖上盖玻片。(4)低倍镜下找到观察区域后,换高倍镜下进行观察,计数 3、【实验结果】

4、【结果分析】 (1)如图所示,在小鼠体内诱导腹腔巨噬细胞产生后,再给小鼠注射鸡红细胞后镜检腹腔液,可观察到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现象,并且可以看到部分鸡红细胞聚集到吞噬细胞附近。 (2)镜下可见吞噬细胞核呈蓝色,被吞噬的鸡红细胞呈椭圆形,其胞浆呈红色而核被染成蓝色。 (3)由于未将腹腔液和冷美蓝溶液充分混合均匀,使得视野中出现大片深染区域。总体实验结果较好,视野中央可见清晰的吞噬了鸡红细胞的巨噬细胞。 5、【注意事项】 (1)涂片的薄厚要适当,否则影响计数。 (2)小鼠腹腔注射时不要刺伤内脏。 (3)如小鼠腹腔液过少,可注入适量生理盐水。 (4)剪开小鼠腹腔时应避免出血,否则将影响试验结果。 (5)被吞噬的鸡红细胞时间过长可被消化,时间过短未被吞噬,必须掌握好吞噬作用时间。

儿童风湿性疾病相关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儿童风湿性疾病相关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关键词 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风湿病;儿童;共识;中国 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crophage activation syndrome,MAS)是一种风湿性疾病的严重并发症,有潜在的致命风险[1]。多种儿童风湿性疾病均可并发MAS,其中以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ystemic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SJIA)最多见,也可见于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juvenile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SLE)、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幼年型皮肌炎(juvenile dermatomyositis,JDM)等其他儿童风湿性疾病。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又称噬血细胞综合征,分为原发性(遗传性)HLH和继发性(获得性)HLH。原发性HLH也称为家族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familial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FHL),由基因突变导致。继发性HLH可伴发于基础疾病如感染、肿瘤及风湿性疾病者[2-3]。1985年,Hadchouel等[4]报道了一组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JRA)患儿出现以急性出血、肝损伤及神经系统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这是MAS的首次报道。1993年,有学者在儿童风湿病中发现了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活化的证据,由此,首次提出了MAS的概念[5]。2001年国内首次报道了儿童MAS病例[6]。

浅谈巨噬细胞的研究成果

浅谈巨噬细胞的研究现状 胡敬武 巨噬细胞是能吞噬和杀灭胞内寄生虫、细菌、自身衰老和死亡的细胞以及肿瘤细胞,参与机体的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功能的抗原递呈细胞。而巨噬细胞系统又称网状内皮系统,是人体内具有吞噬功能的各种细胞的总称。骨髓和脾脏内的网状细胞;肝内的星状细胞;肾上腺和脑垂体内的内皮细胞;肺内的法细胞;血液是的单核细胞;脑、脊髓中的小胶质细胞等等,都是巨噬细胞,具有吞噬功能。它们对入侵体的细菌、异物以及体内衰老、死亡的细胞和组织中的碎片进行吞噬、消化,以增强人体的防御功能。因为巨噬细胞具有这么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所以有许多的科研工作者在对其进行研究在很多方面有了迅速的进展。本文就其中的几个方面简单介绍如下。 1 巨噬细胞分类 1988年,Van Furth将巨噬细胞分为6类[1]: 1.常驻巨噬细胞:存在于正常的组织和器官的特殊解剖部位,在感染时聚集在感染部位,此类细胞很少但构成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很重要的一部分。 2.渗出巨噬细胞:来源于单核细胞,并且具有单核细胞的许多特征,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过氧化物酶活性,对单克隆抗体的反应性以及独特的动力学特征。 3.渗出/常驻巨噬细胞:是常驻巨噬细胞和渗出巨噬细胞之间的过度形式,可以通过氧化物酶的电镜组化的定位加以鉴别,是来源于渗出细胞的常驻细胞。 4.活化的巨噬细胞:常驻巨噬细胞和渗出巨噬细胞都可以转变为活化巨噬细胞,这个名称适用干一种或多种功能活动增强时或出现一种新的功能活动的巨噬细胞。 5.诱导的巨噬细胞:这与单核吞噬细胞的异质性有关。由于某些颗粒的刺激,诱导的巨噬细胞移动并聚集在一定的部位[2]。 2 巨噬细胞表面的主要模式识别受体 病原体表面表达自身特定的分子结构,称为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m,PAMP),最具代表性的PAMP莫过于细菌的脂多糖(LPS)、脂蛋白(BLP)、肽聚糖 (PGN)、脂磷壁酸(LTA)、未甲基化的 CpG DNA、分枝杆菌的脂阿拉伯甘露聚糖(LAM)、酵母菌的甘露聚糖。与之相应的,在天然免疫中识别 PAMP的受体,即被称为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巨噬细胞是机体先天免疫的重要执行者,是所谓的专职性组织吞噬细胞。在它的表面表达了一系列 PRR,这些 PRR介导巨噬细胞识别那些微生物表面保守的,而在宿主中不存在的 PAMP,通过下游的信号途径,调节各种免疫反应基因的表达从而清除病原体。对巨噬细胞PRR及其配体以及它们结合机制的深入研究是理解先天性免疫的关键环节,并可以为指导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重要依据。从广义上讲,巨噬细胞表面所有的受体分子,都可归属于PRR,近年来研究的较多的巨噬细胞表面的几种主要的PRR的研究进展有:1、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TLR); 2、清除剂受体家族; 3、甘露糖受体(MR)和其它 C类凝集素 [3] 。 3 巨噬细胞的调亡 巨噬细胞通过介导和调控自身及其他细胞凋亡而实现其免疫调节和效应细胞功能。引起巨噬细胞凋亡的原因有生物、化学、病理、自身等因素。不仅巨噬细胞自身凋亡和凋亡调控有其特点,巨噬细胞更可根据需要:介导或抑制自身凋亡;介导或抑制其他细胞凋亡;抑制自身凋亡,介导其他细胞凋亡[4]。巨噬细胞作为免疫调相关的细胞生理性死亡节和效应细胞通过吞噬杀灭微生物,抗原递呈和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等调控机体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巨噬细

2020儿童风湿性疾病相关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

2020儿童风湿性疾病相关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风湿病;儿童;共识;中国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juvenile-onset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SLE)是一组具有不同表现的综合征,具有多元性发病机制,为自身免疫疾病的原型,临床表现为多脏器受累,血清学特点为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和补体下降。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crophage activation syndrome,MAS)作为儿童风湿免疫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可见于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ystemic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SJIA)、幼年型皮肌炎(juvenile dermatomyositis,JDM)、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和JSLE等,近年来JSLE相关性MAS (JSLE-MAS)日益受到关注。由于JSLE-MAS的临床表现与JSLE原发病活动以及并发感染等症状相似,使得JSLE-MAS早期识别困难,目前也缺乏公认的JSLE-MAS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国内外文献和专家的经验,制定本共识,以促进我国JSLE-MAS 的规范诊治。 1 流行病学

SLE相关性MAS可见于成人和儿童[1-2]。据报道JSLE-MAS发病率为0.9%~4.6%[3]。然而,实际上目前JSLE-MAS的发病率可能比以往还要高[4]。近期有回顾性研究发现,近10% JSLE病人合并MAS,这个比例接近于SJIA[5]。但目前尚缺乏大宗的研究报道;无性别发病率比较的数据;也无世界范围内JSLE-MAS病死率报告的确切数据。 2 病因与发病机制 JSLE疾病活动、各种感染和遗传因素可能是MAS发病的主要原因[6]。有相关易感基因的JSLE患儿,在疾病活动或感染时,触发T 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过度活化和增殖,产生炎性细胞因子风暴,导致MAS发生。 3 临床表现 JSLE-MAS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90%以上),多数为持续不缓解的高热或者反复发热;皮肤黏膜出血;肝、脾和淋巴结进行性肿大;嗜睡、易激惹和头痛等神经系统症状;也可出现急性胰腺炎、心功能和肾脏功能衰竭等。JSLE-MAS常模拟JSLE疾病活动样表现,应特别提高警惕,注意鉴别。 4 辅助检查 4.1 血常规常为两系以上的血细胞进行性减少,与红细胞和白细胞减低相比,血小板减少常发生在JSLE-MAS疾病早期。

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诊疗规范(2019年版)

附件4 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诊疗规范 (2019版) 一、概述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又称噬血细胞综合征,是一组由于细胞因子风暴引起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增生和活化,伴随吞噬血细胞现象的一类综合征。依据病因又分为原发性HLH(primary HLH,pHLH)和继发性HLH(secondary HLH, sHLH)两种类型。pHLH为常染色体或X连锁隐性遗传,伴有相关基因异常;sHLH可继发于各种病毒(如EBV)、细菌、寄生虫所引起的感染、风湿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及肿瘤等。 二、适用范围 满足2004年国际组织细胞协会制定的诊断标准的HLH患儿。 三、诊断 (一)临床表现 1.发热:最常见,间断或持续发热,体温常>38.5℃,热型不定,可呈波动性或迁延性,也可自行消退。 2.肝、脾、淋巴结肿大:往往显著并呈进行性发展,脾肿大更有临床意义,部分患者伴有黄疸。 3.皮疹:多样,可为全身斑丘疹、红斑、水肿、麻疹样

皮疹、脂膜炎等。 4.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多见于pHLH、EBV-HLH等,有报道73%家族性HLH(Familial HLH,FHL)在确诊时有CNS受累,临床主要表现为抽搐、易激惹、嗜睡、昏迷、活动障碍、颅神经损伤及智力障碍等。 5.贫血、出血:出血包括皮肤黏膜、穿刺部位以及消化道、肺、中枢等内脏出血。贫血则由出血以及细胞因子抑制骨髓造血所致。 6.呼吸系统:可表现为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听诊可闻及湿啰音,严重时可出现浆膜腔积液。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可有一系至三系减低,以血小板减少和贫血最多见。 2.骨髓象:早期噬血细胞并不常见,与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不相平行,仅表现为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无恶性细胞浸润,晚期噬血现象阳性率高。骨髓内未发现噬血细胞不能排除HLH,应密切结合临床。 3.肝功能:可表现有低白蛋白血症,血清转氨酶不同程度升高或胆红素升高,与肝脏受累程度一致。 4.凝血功能:在疾病活动期,常有凝血功能异常,低纤维蛋白原血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 5.脂类代谢:病程早期即可出现高甘油三酯血症,此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