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 第四章 病毒

2012 第四章 病毒

2012 第四章 病毒
2012 第四章 病毒

植物病毒病的有效防治方法

植物病毒病的有效防治方法 现在病毒病的危害有日益严重的趋势,发病病毒种类越来越多,常见到的有厥叶病毒,花叶病毒,条斑病毒,银叶病毒,黄化病毒,等几十种,而且混发的现象日趋严重。当前如何解决植物病毒病,是目前农业生产中非常紧迫的问题。植物病毒病的解决也是农民增产增收的保证。 一、病毒病的发病原因 (1)传染源 (2)传媒 (3)高温 (4)干旱 (5)光照过强 (6)品种本身的原因 二、预防措施 (1)切断传染源,措施:种子消毒,接种抗毒免疫剂。选择无毒种苗。利用茎尖脱毒克隆方法繁育种苗。 (2)消灭传媒,做好蚜虫,白粉虱等害虫的防治工作。 (3)尽量控制好温度,最高温度应控制在32度以下,如温度过高,就要采取措施,地面要经常浇小水,叶面多喷喷抗毒免疫剂或灌根。 (4)避免干旱,小水勤浇。要控制合适的湿度。 (5)夏天光照强时要进行适当遮光。 (6)增喷抗毒免疫剂,中药及生物的为最好。 (7)选育抗病毒品种 (8)改进栽培措施,选择先进的有机栽培模式。增强本身抗病毒能力。 三、治疗措施

(1)种子用脱毒剂进行处理,磷酸三钠10倍浸泡10分钟,或高猛酸钾100倍浸泡,或抗毒免疫剂100倍浸种10分钟,冲洗干净后播种或催芽。 (2)用无毒无菌无虫卵基质育苗。 (3)要尽量用有机栽培模式,利于根系发育,提高本身抗病毒能力 (4)出苗后接种抗病毒疫苗三次以上。 (5)移栽后定期喷洒抗病毒疫苗或制剂。 (6)冲施肥要以天然有机肥为主,用生物发酵好的肥料,厌氧菌或放线菌类有益防腐微生物为最好,养根壮根,提高产量的同时提高其抗病毒能力。 关于植物病毒病 植物病毒对寄主的危害,素有“植物癌症”之称,防治上十分困难。病毒在侵染寄主后,不仅与寄主争夺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成分,而且破坏植物的养分输导,改变寄主植物的某些代谢平衡,使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致使植物生长困难,产生畸形、黄化等症状,严重的造成寄主植物死亡。为了有效地控制植物病毒病,人们采用了各种措施,包括轮作、种子脱毒、病毒间的弱毒株系交叉保护、抗病品种的选用、传毒介体的控制及化学农药的使用等,近年来转基因植物抗病研究也有了新的进展。但这些措施还不能有效克服病毒的危害,且化学农药的使用对环境造成了很大危害,在当前大力提倡绿色食品和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加强植物病害的综合防治和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已成为植保工作者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为了能开发出有效控制病毒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抗病毒药剂,研究人员不断寻找和筛选天然的生物源抗病毒物质。目前,国内外已报道的天然抗病毒活性物质种类很多,有的已形成产品,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改变耕作制度,加强栽培管理,预防植物病毒病的发生和流行 1.轮作套种采用不同作物和品种的轮作和套种,可以减少病原积累,防止病害严重发生。 2.选择适宜播种期播种期的选择对病毒病的发生也有很大影响。 3.加强苗期管理苗床和苗期的管理对预防和控制病毒病的发生十分重要,因为苗床上的病株,可能成为大田发病的重要毒源。因此,要尽力保证幼苗不生病或少生病,加强田间栽培管理,提高植物抗病毒病的能力,铲除田间地头杂草,拔除病株以除掉毒源,及时治虫防病,也能减轻病害。 二、种植抗、耐病品种 采用抗病和耐病品种可以经济有效地防治和减轻病毒病的发生。多数抗病品种可以抵抗病毒复制和扩散,有些蔬菜可以抗传毒介体。

高级植物病毒学

高级植物病毒学

高级植物病毒学 第一讲 1.病毒:病毒是一组(一种或一种以上)RNA或DNA核酸模板分子,包被在蛋白或脂蛋白外壳内,在合适的寄主细胞内,依赖于寄主蛋白合成体系、细胞物质和能量完成其复制,随着核酸的变化而发生变异。 2.病毒与其他类似生物的区别: ⑴与细胞型寄生物的区别:①在细胞内复制期间没有一个连续的膜将病毒与其寄生分开。在寄主细胞内复制的细胞性寄生物总是以一个连续的双层膜(continuous bilayer membrane)与寄主细胞的细胞质分开 ②病毒中缺少蛋白质合成的系统。 ③病毒的复制是通过先合成许多组分, 随后从组分库中装配出许多病毒粒体(virion或virus particle)。即使最简单的细胞亦通过二分裂方式进行复制。⑵与质粒的区别:①正常的病毒具有粒子形态,其结构是为在细胞外的环境中保护遗传物质而设计的,并且能够促进病毒进入新的寄主细胞。 ②病毒基因组为特定的病毒功能而高度地组织化,对寄主细胞没有已知的价值, 然而质粒的遗传物质通常对其寄主细胞的生存是有用的。 ③病毒能引起寄主生物的病害或细胞的死亡,但是质粒不会。 ⑶与衣原体、立克次氏体、支原体的区别: ①大小: 一些痘病毒(pox virus)比衣原体的原体更大。 ②基因组的性质和大小: 许多病毒有像细胞一样的双链DNA, 并且一些病毒的DNA比衣原体中的DNA大。 ③DNA 和RNA 的存在 ④病毒和支原体都没有坚硬的细胞包膜。 ⑤在活的寄主细胞外面,病毒与许多类群的专性细胞性寄生物(cellular parasite)如衣原体都不能生长。 ⑥病毒和衣原体中没有产生能量的系统。 ⑦病毒和某些细菌所需的氨基酸等完全依赖于寄主细胞。

植物病毒田间接种、传染方式教材

实验六植物病毒病及其传染方式 一、实验目的 认识植物病毒形态和病毒病主要症状类型,通过植物组织汁液的摩擦接种和蚜虫传播试验了解病毒病的主要传染方式。 二、讲解要点 1.病毒颗粒很小,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植物病毒颗粒可以分为圆球状(或等边多面体)、炮弹状、长杆状和线条状4种。这些在课堂和本次实验课上只能通过观看电镜照片或幻灯片来了解。 2.植物病毒病的主要症状类型有花叶、变色、条纹、枯斑或环斑坏死、畸形。应该注意:一方面这些症状类型的分辨在病毒病鉴定上具有比起它病害更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在实际观察中,也会发现同一种病毒病在发病过程中或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会有不同的表现(不同病状甚至隐症)。 3.病毒病多为系统性侵染,没有病征,易与非侵染性病害相混淆,往往需要通过一定方式的传染试验证实其传染性。植物病毒病的传染方式有:机械(摩擦)接触传染、嫁接传染、介体(包括昆虫、线虫、真菌、螨类和菟丝子)传染、花粉及种子传染等。由于病毒是专性寄生物,它的侵染来源都与活体(活的动、植物体或介体)有关,传染要使病毒接触活体。例如汁液摩擦接种,要用新鲜的病毒汁液,摩擦的目的是造成寄主植物体表面的微伤,使病毒有可能进入活的细胞,过重的损伤造成组织坏死并不利于病毒的传染。蚜虫、飞虱等刺吸式口器昆虫取食植物汁液的方式更容易满足植物病毒传播的两方面要求。 4.大白菜病毒病的症状为幼苗受侵后首先心叶出现明脉即沿叶脉失绿,继呈花叶及皱缩。成株被害,出现不同程度的叶片皱缩、变硬而脆,后期出现褐色斑点或褐色坏死条纹;植株矮化。我国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主要由芜菁花叶病毒(简称TuMV)、黄瓜花叶病毒(简称CMV)和烟草花叶病毒(简称TMV)所致,前两种病毒能由蚜虫和汁液传染,第三种只能以汁液传染。 马铃薯病毒病主要是皱缩花叶病和卷叶病两种。前者的症状为叶片皱缩、变小;叶尖向下弯曲,全株矮化,叶片色泽深浅不均,以后出现黑褐色坏死斑,质地变脆,严重时全株发生坏死性叶斑,自下而上枯死。马铃薯皱缩花叶病是由马铃薯X病毒(简称PVX)和马铃薯Y 病毒(简称PVY)两种病毒复合侵染引起的。PVX只能由汁液传染,昆虫不传染。PVY的传染方式有汁液与蚜虫传染。马铃薯卷叶病的症状为叶缘向上卷曲,病重时呈圆筒状。叶片色泽较浅,有时叶背面呈红色或紫色。叶片变厚变脆,病叶不出现萎蔫下垂的现象,矮化亦

第四章 病毒与亚病毒答案

第三章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溶源性溶原性是温和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菌细胞后产生的一种特性。即当温和性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菌细胞后,在宿主细胞中检查不到噬菌体存在,但却具有产生成熟噬菌体的能力 2.类病毒指没有蛋白质外壳,只有单链环状RNA分子,但没有编码蛋白质的功能,其复制完全利用宿主细胞酶的专性寄生于高等生物的一种亚病毒。 3.温和噬菌体指侵入宿主后,因生长条件不同,可具有两条截然不同的可选择的生长途径。一条是与烈性噬菌体相同的生长路线,引起宿主细胞的裂解死亡;另一种是将其核酸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该细菌细胞继续生长繁殖,并使宿主细胞溶原化的噬菌体 4.效价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有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又称噬菌斑形成单位数。 5.一步生长曲线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称作一步生长曲线或一级生长曲线,可反映每种噬菌体的三个重要参数——潜伏期、裂解期和裂解量。 6.朊病毒:朊病毒是一类能引起哺乳动物的亚急性海绵样脑病的病因子,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蛋白质因子。 7.病毒:是一类不具细胞结构,形体微小,活细胞内专性寄生,具有遗传、复制等生命特征的微生物。 二.填空

1.TMV 是螺旋对称体,腺病毒是多面体对称 T 偶数噬菌体是复合对称_ 2.通过烈性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可获得其两个重要的特征参数,分别是潜伏期和裂解量 3.烈性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可分为潜伏期、裂解期和平稳期三个时期. 4.昆虫病毒的种类有核型多角体、质型多角体、颗粒体和无包含体病毒四类 5.T4噬菌体的吸附位点是尾丝 6.病毒的核衣壳结构是:外壳是(蛋白质),壳体内是(核酸),二者共同构成(核壳体);有些大型病毒(病毒体)外还包有封套,主要是有(脂类)或者(蛋白质)组成 7.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即DNA或RNA;植物病毒多为(RNA)病毒,噬菌体多为(DNA)病毒 8.噬菌体的繁殖一般分为五个阶段,即吸附,侵入,增殖,成熟,和释放 9.温和噬菌体能以(原噬菌体)整合在寄主细胞的染色体上,形成(溶原性)细胞,该细胞具有(稳定的遗传性)自发裂解,诱发裂解,具免疫性,溶原性细菌的复愈,还能获得一些新的特性等几个特征 10.前噬菌体是噬菌体感染宿主后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上的噬菌体DNA,将这种细菌菌株称前噬菌体,这类噬菌体称温和噬菌体。 11.亚病毒是类病毒,朊病毒,拟病毒的统称 12.噬菌体繁殖过程包括吸附,侵入,脱壳和生物合成,装配和释放。 13.病毒的特点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高度寄生性、特殊的抵抗力。

高级植物病毒学

高级植物病毒学 第一讲 1.病毒:病毒是一组(一种或一种以上)RNA或DNA核酸模板分子,包被在蛋白或脂蛋白外壳内,在合适的寄主细胞内,依赖于寄主蛋白合成体系、细胞物质和能量完成其复制,随着核酸的变化而发生变异。 2.病毒与其他类似生物的区别: ⑴与细胞型寄生物的区别:①在细胞内复制期间没有一个连续的膜将病毒与其寄生分开。在寄主细胞内复制的细胞性寄生物总是以一个连续的双层膜(continuous bilayer membrane)与寄主细胞的细胞质分开 ②病毒中缺少蛋白质合成的系统。 ③病毒的复制是通过先合成许多组分, 随后从组分库中装配出许多病毒粒体(virion或virus particle)。即使最简单的细胞亦通过二分裂方式进行复制。 ⑵与质粒的区别:①正常的病毒具有粒子形态,其结构是为在细胞外的环境中保护遗传物质而设计的,并且能够促进病毒进入新的寄主细胞。 ②病毒基因组为特定的病毒功能而高度地组织化,对寄主细胞没有已知的价值, 然而质粒的遗传物质通常对其寄主细胞的生存是有用的。 ③病毒能引起寄主生物的病害或细胞的死亡,但是质粒不会。 ⑶与衣原体、立克次氏体、支原体的区别: ①大小: 一些痘病毒(pox virus)比衣原体的原体更大。 ②基因组的性质和大小: 许多病毒有像细胞一样的双链DNA, 并且一些病毒的DNA比衣原体中的DNA大。 ③DNA 和RNA 的存在 ④病毒和支原体都没有坚硬的细胞包膜。 ⑤在活的寄主细胞外面,病毒与许多类群的专性细胞性寄生物(cellular parasite)如衣原体都不能生长。 ⑥病毒和衣原体中没有产生能量的系统。 ⑦病毒和某些细菌所需的氨基酸等完全依赖于寄主细胞。 3.专著和刊物 《植物病毒学》《植物病毒研究方法》《植物病毒种类的分子鉴定》《Plant Virology》《微生物学报》《植物保护学报》《植物病理学报》Plant Disease、Phytopathology、Molecular Plant Microbe Interactions、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Virus Genes、Archives of Virology、Virus Research、Journal of General Virology 第二讲 1.类病毒:不具病毒粒体,而是裸露的RNA,能侵染细胞,进行自我复制,称为类病毒。 2.卫星核酸:是指依赖于辅助病毒才能复制的线状和环状小分子核酸,其核酸序

第 四 章 病 毒 小 结

第四章病毒小结 病毒是超显微的,没有细胞结构的,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实体。它们在宿主细胞外具有大分子的特性,在宿主细胞内具有生命特征。 病毒最早是由俄国学者伊万诺夫斯基在研究烟草花叶病时发现的。1939年考雪在电镜下观察到烟草花叶病病毒粒子为杆状。 病毒粒子的形态有杆状,球状和蝌蚪状。病毒粒子的大小在100—300nm之间。 病毒的化学组成简单,只有核酸,蛋白质,脂类和多糖成分。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类核酸,要幺是DNA,要幺是RNA。核酸有的为双链,有的为单链。蛋白质组成壳体包围核酸,以防核酸酶对病毒核酸的降解。脂类和多糖存在于有包膜的病毒粒子的包膜中。 病毒对温度敏感,55—60℃几分钟就可以使病毒失活,过酸过碱也可以使病毒裂解灭活。X射线,r 射线和UV.均可使病毒灭活。 病毒的增殖可分为吸附,侵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释放六个过程。 侵染细菌,放线菌的病毒称为噬菌体。噬菌体的粒子有蝌蚪形,微球形和线状三种。毒性噬菌体的侵染循环包括吸附,侵入,复制,组装,释放五个过程。 有些噬菌体感染细菌后并不进行毒性循环。噬菌体DNA或整合到宿主细菌染色体上,或游离在细胞质中,随宿主细胞的分裂将噬菌体DNA传给子细胞。这种噬菌体称为温和噬菌体。含有温和噬菌体的宿主细菌称为溶原细菌。 溶原细菌既可自发裂解,又可诱发裂解,还可以失去噬菌体DNA恢复为正常细胞称为溶原菌的复愈。溶原细胞对同源噬菌体还具有免疫性。 昆虫病毒的主要特点是在宿主细胞内形成包含体,根据包含体在宿主细胞中存在的部位,可分为核型多角体病毒,质型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和无包含体病毒。 植物病毒的病毒粒子大多数为杆状,核酸为RNA。植物病毒感染的专化性不强,一种病毒可以寄生在多种植物上。同一株植物可以被多种病毒感染。 类病毒是只有侵染性RNA没有蛋白质的一类病毒。 朊病毒是只有侵染蛋白质,没有核酸的一类病毒。 卫星病毒能编码自身的外壳蛋白,卫星RNA不能编码自身的外壳蛋白,它们都被包被在辅助病毒的壳体中。

植物病毒病检测方法

植物病毒病检测方法 植物病毒病是农业生产上一种重要病害,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目前还没有1种治疗效果较理想的药剂,对发病植株做到早期诊断及提前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植物病毒学历经近百年的发展,植物病毒的检测方法与手段也在不断发展与改进。常用的方法有侵染力测定法、血清学方法、电子显微镜计数和分子生物学法等。 1.4.1侵染力测定法 侵染力测定法是将病毒样本接种在植物上,根据侵染力的大小定量。它的灵敏度在所有定量法中是比较高的,而且是其他定量法的基础。设计一种新的定量法,如果不经过侵染力的验证,将无法判断测定的是病毒或者是具有侵染力的病毒。侵染力测定法包括局部枯斑法、淀粉-碘斑法、系统感染率的测定法等。侵染力测定多用粗汁液来接种,为了避免抑制物质的作用和使半叶枯斑数目控制在一定范围,须用缓冲液稀释接种物。 局部枯斑法1929年F.O.Holmes发现TMV在心叶烟(Nicotiana glutinosa)接种叶片上引起局部坏死斑点,在一定的病毒浓度范围内,所产生的斑点数目与病毒浓度成正比例。这一发现成为病毒侵染性定量测定的基础(田波,1987)。所有机械传染的病毒都有可能应用局部斑点法,但实际上只有少数病毒具有可用于定量测定的局部斑寄主。一个待测样品所形成的斑点数目除取决于接种物中病毒浓度外,还受试验植物种类、环境条件和接种物中是否含有病毒抑制物质的影响。 淀粉-碘斑法当所研究的病毒没有过敏性枯斑寄主时,采用此法。Holmes(1931)发现TMV接种的烟叶上有时形成明显的黄化斑块,但不能用于计数。将这种接种叶用95%乙醇加热到80℃固定,然后用I2和KI混合液(10克I2,30克KI,1500毫升H2O)染色时,则侵染点处出现淀粉-碘的蓝色反应。当下午采摘叶片,褪色过夜,然后用碘液染色,则侵染点较周围组织着色浅;当采摘叶片前,植株先在黑暗中放几个小时,再用碘液染色,则侵染点组织着色深。这是由于病毒侵染既降低光合组织中碳水化合物的形成,也降低碳水化合物从光合组织中的运出。淀粉-碘染色的强弱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不如局部枯斑法可靠,但在标准化条件下仍可用于侵染性的定量测定。 侵染性滴度法当上述方法都不适用时,可采用侵染性滴度法。即把欲测定样品用缓冲液稀释,可用十倍稀释、成倍稀释、半倍稀释或更低稀释。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需用大量实验

《微生物学》主要知识点-04第四章病毒和亚病毒

第四章非细胞型生物 4.1 概述 1892年俄国植物病理学家D.Ivanovsky 研究了烟草花叶病的病原,认为它是能通过细菌滤器的“细菌毒素”或极小的“细菌”。1898年荷兰学者M.W.Beijerinck 独立进行了烟草花叶病病原的研究,首次提出其病原是一种“传染性的活性液体”或称“病毒”。1935年美国的Stanley首次提纯并结晶了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 TMV)。 非细胞型生物包括:1.病毒(euvirus)、2.亚病毒(subvirus) :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 4.2 病毒(Virus) 4.2.1 病毒特征 病毒是既有生活特性又具有非生活特性(living and nonliving characteristics)的感染因子。能够感染动物、植物、甚至其他的微生物。只感染细菌的病毒称为噬菌体(bacteriophages);只感染真菌的病毒叫真菌噬菌体(mycophages)。(1)病毒的生活特征:它们在活的宿主细胞内以极快的速度增殖;能变异。(2)病毒的非生活特征: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acellular);不能独自进行新陈代谢,必须依赖宿主细胞的新陈代谢机制。它们不能生长和分裂,新的病毒组件必须在已感染的宿主细胞内组装;它们具有DNA 或RNA,不能兼而有之。(3)病毒的判定标准:只拥有一种类型的核酸(nucleic acid )即DNA 或RNA,不能兼而有之;必须在活的宿主细胞内增殖,是严格的非细胞寄生物;新的病毒组件必须在已感染的宿主细胞内组装成完整的病毒粒子(virions )后才能感染其他宿主细胞。 (4)病毒的实验室培养:由于病毒缺乏新陈代谢机制,它们完全依靠宿主细胞进行复制。病毒不能在合成培养基上生长。动物病毒在动物体、无菌卵(embryonated eggs)、或细胞内增殖。而合成细胞必须在合成培养基内生长。 4.2.2 病毒的形态和大小 (1)病毒的大小(Size):病毒常常比细菌小,它们属于亚显微结构(submicroscopic);绝大多数病毒的大小在5~300 nm (nanometers);副粘病毒(Paramyxoviruses)能达到14,000 nm。 (2)病毒的形态(shapes) ①螺旋型病毒(Helical viruses ):由螺旋状的中空蛋白圆柱体——衣壳包围着核酸。 ②多面体病毒(Polyhedral viruses ):由多面体或多边(many-sided)的壳——衣壳包围着核酸。常常是呈二十面体(icosahedron )。 ③有包膜病毒(Enveloped viruses ):具有由螺旋型或多面体型的蛋白质外壳包围的核酸核心。在其外有包膜(envelope)包围。 ④复合病毒(Complex viruses ):既非非螺旋型又多面体型,属于复合型或不规则型。(pleomorphic,irregular shaped or complex structures)。 4.2.3 病毒的分类 (1)病毒分类的指标包括:基因组核酸;衣壳(capsid)的形状;是否有包膜(envelope)。

植物病原病毒

植物病原病毒 一、概述 1. 病毒定义:病毒是一组(一种或一种以上)DNA或RNA核酸分子,包围在蛋白或脂蛋白外壳内,在合适的寄主细胞借助于寄主蛋白合成体系、物质和能量完成复制,伴随核酸突变发生变异的分子寄生物。简单讲,病毒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非细胞状态的分子生物。 主要特征:①结构简单的(核酸+蛋白或脂蛋白衣壳);②严格专性寄生的(依赖寄主的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系统);③非细胞生物(分子寄生物)。 2. 类群:根据病毒的寄主类型,习惯上将病毒划归为下列几大类群 寄生植物的称为植物病毒 寄生动物的称为动物病毒 医学病毒(人类病毒) 真菌病毒 寄生细菌的称为噬菌体(细菌病毒) 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有害方面:引起人类疾病(天花、爱滋病、非典型肺炎、肝炎、流感、小儿麻痺等)。 引起畜禽疾病(狂犬病、口蹄疫、猪瘟、牛瘟、鸡瘟、鸭瘟)。 引起植物病害。 有益方面:用作基因工程的载体或元件。 有害生物控制(害虫、真菌及杂草生防)。 环境保护(利用藻类病毒消除水面藻类污染)。 花卉增色(金心黄杨、金边瑞香、杂色郁金香)。目前已研究和命名的植物病毒达1000多种,其中许多为重要的农作物病原,其所造成的损失仅次于真菌病害。 植物病毒也有利用的价值,如 TMV导致分子生物学的产生; 病毒在开发基因工程的载体、转 基因植物研究等方面,也发挥了 很大作用。 三、病毒在生物中的地位 生物:细胞生物、分子生物 细胞生物:原核生物(原核生物 界)、真核生物(动物界、植物 界、菌物界、原生生物界) 分子生物:病毒界?:真病毒、 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 毒) 四、植物病毒的一般性状 (一)、植物病毒的形态 病毒粒体:病毒的基本存在形 式(形态)。 病毒粒体的形态微小,只有在放 大数万倍的电镜下才能观察到, 其度量单位通常采用纳米(nm, 1nm=10-9m)。 植物病毒粒体形态主要有:球 状、线状、杆状、弹状、双联体 状、丝线状、柔软不定形等。形 态多样性。 ◆许多植物病毒由不只一种粒 体构成。 一些球状病毒也有多种粒体组 分,但这些粒体形态相同,只是 其中所包含的核酸含量不同而 重量存在差异。 这些病毒被称为多分体病毒,必 需有多种病毒粒体组分同时侵 染寄主细胞,才能增殖并完成其 生物学功能。 (二)植物病毒的结构 植物病毒粒体主要含有核酸和 蛋白两大部分。中间为核酸芯 (RNA或DNA),外部有外壳蛋 白(CP)包被形成衣壳,少数病 毒在蛋白衣壳外面还包被一层 那囊膜,称为包膜病毒,如植物弹 状病毒。 1. 杆状或线状病毒:蛋白质亚基 螺旋状排列,中间是一个由核酸 构成的空心管子,核酸也呈螺旋 状排列,嵌入到螺旋状排列的蛋 白质亚基内端。如,TMV杆状 粒体。 TMV:2130个蛋白质亚基;130 圈;16 1/3亚基/圈,3 圈一个周期,49个亚基 /3圈;2.3nm亚基间隔/ 圈。 2. 球状病毒:蛋白质亚基镶嵌在 粒体表面,构成多面体形,内心 是病毒的核酸;球状病毒并非光 滑的球体,而是多面体(多为二 十面体),多个正三角形组合而 成。 (三)植物病毒组分及其生物学 功能 植物病毒的主要成份是核酸和 蛋白质,有些还含有少量的金属 离子、多胺和水等。 1. 核酸 核酸是病毒遗传信息的载体,植 物病毒粒体中的核酸主要是其 基因组,有些含mRNA。一套基 因组含有病毒侵染、复制、运转、 传播等生命活动所需的全部基 因,决定病毒的增殖、生物学特 性及致病性等。 植物病毒基因组所包含的基因 数目从一个(卫星病毒)至十二 个(植物呼肠孤病毒),一般为 4~7个基因,分子量从0.4×106d 到15.5×106d,通常具有外壳蛋 白基因、复制酶基因及运动蛋白 基因等。大部分植物病毒基因组 能编码4~7种蛋白质。 (1)植物病毒的核酸类型 植物病毒的基因组多数为核糖 核酸(RNA),少数为脱氧核糖 核酸(DNA)。 根据核酸性质及功能,可将植物 病毒基因组分为下列5种类型:

4.第四章病毒

第四章病毒与亚病毒 一、名词解释: 1、病毒、 2、噬菌体、 3、温和噬菌体、 4、溶源性细菌、 5、效价、 6、亚病毒、 7、类病毒、8、拟病毒、9、辅助病毒、10、朊病毒 二、填空题 1.病毒的存在范围是病毒能够感染并在其中复制的______。 2.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的病毒统称噬菌体,它们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3.病毒属名的词尾是______、科名的词尾是______、亚科名的词尾是______,目名的词尾是______ 。 4.纯化的病毒制备物应保持其______和______。 5.血凝抑制试验是根据特异性的病毒抗体与病毒表面蛋白作用可能抑制______性质设计的。6.螺旋对称病毒体的直径是由______决定的,而其长度则是由______所决定的。 7.病毒蛋白质根据其是否存在于毒粒中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类。 8.病毒包膜糖蛋白是由多肽链骨架与寡糖侧链,通过______将糖链的______与肽链的—连接形成。 9.由一步生长曲线可获得病毒繁殖的两个特征性数据,即潜伏期和裂解量。前者为______所需的最短的时间,后者为______的平均数目。 10.病毒的复制过程依其发生事件顺序分为以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5个阶段。 11.动物病毒进入细胞的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2.动物病毒基因组DNA转录产生的初始转录要经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修饰才能成熟为功能性mRNA。 三、判断题 1.病毒是一种原始的生命形式。 2.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是RNA。 3.病毒几乎可以感染所有的细胞生物,但就某一种病毒而言,它仅能感染一定种类的微生物、植物或动物。 4,ICTV是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的缩写。 5.分离病毒的标本为避免细菌污染须加入抗生素除菌,亦可用离心或过滤方法处理。6.以高浓度的噬菌体悬液接种细菌平板,经过一定时间培养后可形成单个噬菌斑。 7.在病毒分离时,经盲传3代仍无感染症状出现,便可认定没有病毒存在。 8.在终点测定中,病毒效价以50%试验单元出现感染反应的病毒稀释液的稀释度的对数值表示。 9.病毒包膜系病毒以出芽方式成熟时自细胞膜衍生而来,故其结构和脂质种类与含量皆与细胞膜相同。 10.病毒具有感染性,且核酸是病毒的遗传物质,故所有病毒的基因组核酸都是感染性核酸。 四、选择题(4个答案选一) 1.病毒显著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特征是( )。 (1)具有感染性(2)独特的繁殖方式 (3)体积微小(4)细胞内寄生 2.病毒纯化方法均是根据病毒的基本理化性质建立的,包括( )。 (1)病毒的核酸是DNA或是RNA (2)病毒的主要化学组成是蛋白质

作物病毒病

作物病毒病 定义:由植物病毒寄生引起的病害。植物病毒必须在寄主细胞内营寄生生活,专一性强,某一种病毒只能侵染某一种或某些植物。但也有少数为害广泛;如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一般植物病毒只有在寄主活体内才具有活性;仅少数植物病毒可在病株残体中保持活性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也有少数植物病毒可在昆虫活体内存活或增殖。植物病毒在寄主细胞中进行核酸(RNA或DNA)和蛋白质外壳的复制,组成新的病毒粒体。植物病毒粒体或病毒核酸在植物细胞间转移速度很慢,而在维管束中则可随植物的营养流动方向而迅速转移症状识别。 田间常因多种病毒复合侵染而使症状表现复杂。可分为以下4种类型: 1、花叶型:典型症状是病叶、病果出现不规则退绿、浓绿与淡绿相间的斑驳,植株生长无明显异常,但严重时病部除斑驳外,病叶和病果畸形皱缩,叶明脉,植株生长缓慢或矮化,结小果,果难以转红或只局部转红,僵化。 2、黄化型:病叶变黄,严重时植株上部叶片全变黄色,形成上黄下绿,植株矮化并伴有明显的落叶。

3、坏死型:包括顶枯、斑驳环死和条纹状坏死。顶枯指植株枝杈顶端幼嫩部分变褐坏死,而其余部分症状不明显;斑驳坏死可在叶片和果实上发生,病斑红褐色或深褐色,不规则型,有时穿孔或发展成黄褐色大斑,病斑周围有一深绿色的环,叶片迅速黄化脱落;条纹状坏死主要表现在枝条上,病斑红褐色,沿枝条上下扩展,得病部分落叶、落花、落果,严重时整株枯干。 4、畸形型:表现为病叶增厚、变小或呈蕨叶状,叶面皱缩.植株节间缩短,矮化,枝叶丝生呈丛簇状。病果呈现深绿与浅绿相间的花斑,或黄绿相间的花斑,病果畸形,果面凸凹不平。病果易脱落。。 发病特点 蚜虫是植物病毒的主要传播者。有的种类只传播一种病毒,也有的可传播多种病毒;还有某一种病毒由多种蚜虫传播的。高温、干旱、蚜虫为害重,植株长势弱,重茬等,易引起该病的发生,可通过摩擦、打杈、邦架等作业时接蛹传播,也可通过蚜虫,机械传播。 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①选用抗病品种。②加强栽培管理,合理轮作,收获后清除病残株,注意田间操作中手和工具的消毒。③种子消毒,用清水浸种4小时后捞出放入10%的磷酸三钠液中浸20分钟后洗净催芽播种。 2 也可用新型的病毒病诱抗剂葡聚烯糖或氨基寡糖素来防治。 病毒病应以防为主,综合防治。市场上防治病毒病的药剂有植病灵、32%核苷·溴·吗啉胍(全新配方)、抗病威(病毒K)、病毒立克、病

植物病毒学复习题

植物病毒学复习题 1. 你是怎么认识病毒的害与益的?请举例说明。 2. 目前国内外植物病毒研究的热点和前沿是什么? 3. 病毒的发现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4. 举例说明植物病毒在农业中的地位及其应用前景 5. 以TMV 为例来论述植物病毒胞间转移和长距离移动分别在病毒系统侵染过程的作用方式。 6. 植物病毒的提取过程中,为了浓缩病毒,采取的是聚乙二醇沉淀法,其试述其大致的浓缩原理。 7. 植物病毒的基因组核酸类型有哪些,并分别列举出其代表性的病毒?同时简述马铃薯Y 病毒基因组翻译的多聚蛋白(polyprotein)如何形成10 个功能蛋白体? 8. 植物病毒分类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9. ICVT 第8 次分类报告的主要特点有哪些?与以往分类报告比较,新增了哪些科哪些属? 10. 类病毒的定义。试述类病毒与植物病毒的异同点。(提示:基因组结构和病毒粒子的结构特点,以及它们所引起症状等方面论述)。 11. 略述植物病毒症状学在病毒诊断上的意义 12. 植物病毒病的外部症状主要有哪些类型,其对应寄主植物的组织病变分别是? 13. 植物病毒病的复杂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14. 某地稻田发生大面积黄化,有人说病毒引起,有人说是生理现象,你应根据

哪些原则加以判断?(病毒病与生理病的区别) 15. 在诊断植物病毒病的过程中,应如何灵活应用柯赫法则? 16. 在田间应如何区分植物病毒病与其他侵染性病害?怎样判断植物病毒病和非侵染性病害? 17. 如何利用常用的生物学方法区分TMV/CMV、PVX/PVY? 18. 枯斑寄主、指示寄主、鉴别寄主的主要区别? 19. 如何鉴定病毒与类病毒?简述其依据的原理和方法。 20. 植物病毒病常见的实验诊断方法有哪些,任选其中一种简述其原理及步骤。 21. PCR 的中文全称,并试述PCR 的原理及其在植物正单链RNA 病毒(如:马 铃薯Y 病毒)检测中应用。 22. 试述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间接法的主要实验流程。 23. 试述植物病毒在循回增殖型的传毒蚜虫中的大致循回增殖过程。 24. 抗原、半抗原、抗原决定簇及抗体的各自定义。 25. 如何根据植物病毒的传播方式和传毒特点制定病毒病害控制方案? 26. 影响植物病毒病流行的因素有哪些? 27. 球形病毒粒体一般具有正二十面体对称结构,试以水稻矮缩病毒(三角剖分数T=13l)的论述对称结构特点。

植物病毒能否感染人类

植物病毒能否感染人类? 随着现代文明生物科技与医学的发展,人类对病害的防治与抵抗力逐渐加强。然而,面对细菌、病毒也随之进化的现状,生物科研人员也开始着力研究探索。由于细菌与病毒具有突变率高的特性,研发出某种药物或是疫苗常常不及微生物的变异,因此,着手微生物的突变方向以及可能危害人类的方式成为了某一种研究方向。 在最近的一篇New Scientist里出现的文章中有个话题:Could a plant virus have found a way to infect humans?在该文中,Raoult提出一个观点:The virus does not infect human cells directly. Instead, the naked viral RNA may alter the function of the cells through a mechanism similar to RNA interference, in which the presence of certain RNA sequences can turn genes on and off.在其中,Raoult并没用详细指明植物病毒的RNA是通过何种机制使人体的基因发生打开或是关闭。究其植物病毒的运行机制,我这里简要介绍一下植物病毒。 植物病毒(viruses of plants)是指感染高等植物、藻类等真核生物的病毒。早在1576年就有关于植物病毒病的记载,举世闻名的、美丽的荷兰杂色郁金香,实际上就是现在所谓郁金香碎色花病毒造成的。 1892年Д.И.伊万诺夫斯基与1898年M.W.拜耶林克证明,烟草花叶病为比细菌还小的病原体所引起,可通过病叶汁液传染。20世纪初,已经知道昆虫能传播植物病毒病,如叶蝉传播水稻矮缩病。1930年,Н.Н.麦金尼和汤清香发现病毒可以变异,产生致病力强弱不等的毒株,而且不同毒株之间有干扰作用。1935年,美国W.M.斯坦利第一次把烟草花叶病毒(TMV)提纯结晶,F.C.鲍登和N.W.皮里进一步证实结晶物为核酸与蛋白质所构成的核蛋白,从而揭露了病毒的本质。1939年首次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 TMV烟草花叶病毒是杆状颗粒。1956年证明TMV的核糖核酸(RNA)能独立侵染烟草,第一次证明RNA也是遗传信息的载体。60年代将TMV外壳蛋白和 TMV的RNA在试管内重组成完整的、有侵染性的TMV颗粒。TMV的外壳蛋白的一级结构是第一个被完全测定的病毒蛋白。利用 TMV第一次证实病毒核酸的突变反映在外壳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上。 植物病毒具有以下特点:植物细胞最外层有以纤维素为材料构成的细胞壁,足以抵抗病毒的侵入,因而植物病毒的特点之一是必须通过寄主的伤口方能侵入。实验室内常用摩擦叶面造成轻微伤口来接种某些植物病毒。农田操作、人口移植、摘心、整枝、打杈时手沾染含病毒的汁液,均可造成病毒传染。病毒也可通过嫁接或植物根在土壤砂砾中伸长时所造成的伤口而传染。但在自然界中,植物病毒最重要的传播媒介是节肢动物门中的昆虫(见昆虫纲)和螨类(见蜱螨亚纲)。已知大约有 400种昆虫可传播200种以上的病毒,其中以叶蝉和蚜虫最为主要,仅桃蚜就能传播约70种病毒。某些昆虫传播植物病毒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病毒既能在植物体内、也能在昆虫体内繁殖。传播介体除昆虫外,还有真菌、线虫、兔丝子等。植物病毒的另一特点是植物体内没有象高等动物那样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感染后病毒能在植物体内无限期地存活,直到寄主死亡,或通过营养繁殖体和块茎、块根、蔓藤、枝条等继续传播。除个别的可通过花粉传染(如大麦条纹花叶病毒)外,一般植物病毒很难进入植物茎尖的分生组织,也不能通过种子传播。绝大多数植物病毒是由核酸构成的核心与蛋白质构成的外壳组成的,极少数还含有脂肪和非核酸的碳水化合物。植物病毒核酸类型有 ssRNA (单链RNA)、dsRNA(双链RNA)、ssDNA(单链DNA)和dsDNA(双链DNA)。但绝大多数含ssRNA,无包膜,其外壳蛋白亚基或呈二十面体对称,或呈螺旋式对称排列,形成球状或棒状颗粒(图1)。大多数植物病毒是由单一种外壳蛋白组成形态大小相同的亚基,多个亚基组成外壳。外壳内含有携带其全部基因的病毒核酸。有的植物病毒的核酸分成1~4段,分别

植物病毒学复习题

精心整理 植物病毒学复习题 1.你是怎么认识病毒的害与益的?请举例说明。 害:病毒危害多种多样:侵害人体,影响人类健康,造成畜、禽等动物的传染疾病;危害农作物使其致病,影响产量和质量。病毒确实有害,特别是经济全球化,人口城市化,加上气候变暖,环境恶化,更加剧了新兴病毒的发生和原有病毒病毒的一些株系,常传播、危害。举例:据报道,马铃薯卷叶病毒和马铃50-80块茎的产量减对生命科学理论研究的意义:对生命的起源的认识益1肿瘤病毒:发现逆转录酶,RN 2逆转录病毒的发现和对中心法则的补充的传递,从而修改和补充了中心法则明遗传信息RNA-DN利用病毒制备疫苗3.生物控制:利用昆虫病毒控制害虫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安全性、流行性4. 和持续性,对农林害虫防治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5.环境保护:利用病毒及其制剂开展有害生物的控制,可使环境免受污染; 6.花卉增色:郁金香观赏;。7.病毒基因元件:启动子、35s 目前国内外植物病毒研究的热点和前沿是什么?2.生物3.病毒基因组及基因功能研究;2.病毒与寄主植物相互关系研究;1. 热点:病毒作为载体及载体元件的研究。技术培养抗病品种;4.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前沿:由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电子显微镜的进步,对植物病毒

的形态、结构、生物学特性及理化特性都有深入的研究,近年来对植物病毒的研究已进入分子水平。 3.病毒的发现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在科学实践中,仅仅有了新的发现还是不够的,重要的是敢不敢 或能不能面对自己发现的事实,做出客观的分析,提出恰当的新概念、新理论,才对科学发展为有益举例说明植物病毒在农业中的地位及其应用前景4利用昆虫病毒控制害虫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安全性、流行性和持续性,对农1利用真菌病毒有可能防治植物真菌性林害虫防治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害。例如:采用粟疫病真菌的病原真菌的真菌病毒进行粟疫病的生物防治;噬菌;质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体防治细菌性病害;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 环境保护:利用某些病毒及其制剂开展有害生物的控制,可使环境免受污染。3.花卉增色:有些病毒或其类似病原侵染植物后,能使叶片或花瓣变色,增加观4.香石竹杂色花、紫罗兰杂色花赏价值。如:郁金香杂色花、 (植物病毒在农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病毒式农业生产的大地,揭示病毒的致病本质及其发病规律,从而得以有效的控制。例如:烟草蚀纹花叶病毒可一对烟草的侵染。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对自然界直天仙子花叶病毒和PVY的病毒种类及其分布的深入了解,我们就可以更好的兴利除害,为现代农业和科技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为例来论述植物病毒胞间转移和长距离移动分别在病毒系统侵染过 程的作以TMV5. 用方式。精心整理.

第四章 病 毒(习题)

第四章病毒 一.是非题 1.一个病毒的毒粒内既含有DNA又含有RNA.。( ) 2.一个病毒的毒粒内既含有双链DNA和双链RNA。( ) 3.一个病毒的毒粒内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 ) 4.植物病毒侵入依靠细胞受体吸附。( ) 5.溶源性细菌在一定条件诱发下,可变为烈性噬菌体裂解寄主细胞。( ) 6.(+)DNA即是与mRNA序列互补的DNA。( ) 7.朊病毒是只含有侵染性蛋白质的病毒。( ) 8.原噬菌体是整合在宿主DNA上的DNA片段,它不能独立进行繁殖。( ) 9.病毒具有宿主特异性,即某一种病毒仅能感染一定种类的微生物、植物或动物。( ) 二.填空 1.病毒是侵害各种生物的分子病原体,现分为真病毒和亚病毒两大类,而亚病毒包括__ __、_ __和__ __。 2.病毒纯化方法 有、、、、和等,其纯化标准

是和 。 3.毒粒的基本化学组成是__ __和___ ___,有包膜的病毒还含有__ __和__ ___,有的病毒还含有__ __和____ __等组分, 它对大多数抗生素__ __,但对干扰素___ ___。 4.毒粒的形状大致可分为___ _、___ ___和____ ___等几类,病毒壳体的结构类型有__ __、___ ___ 和___ __。 5.病毒核酸存在的主要类型___ _、___ ____、___ ___和____ __4种。 6.病毒蛋白质根据其是否存在于毒粒中可分为(1)___ ___和 (2)___ _两类,其中(1)又有___ ____、___ ____和___ ______。 7.裂性噬菌体以裂解性周期进行繁殖,从生长曲线上可将其分为___ __、___ _和___ ______三个时期。 8.病毒是严格的_ _,它只能在__ ___内繁殖,其繁殖过程可分为 __ _、___ ___、___ __、___ ___和__ ___五个阶 段。 9.温和噬菌体有三种存在形式即___ ___、__ ____和___ ___。 10.病毒侵入宿主细胞有__ __、__ ___、__ ___和__内吞___等方式。 三.名词解释 噬菌斑病毒温和噬菌体烈性噬菌体溶源菌溶源转变类病毒

植物病毒学

病毒学 一,名词解释 1.局部症状:当病毒侵染寄主植物后,仅在被侵染的叶片上出现症状,而植物的其他部位不表现症状。 2.系统症状:当病毒侵染寄主植物后,症状从被侵染的叶片扩散到其它新长出的叶片到致整个植株。 3.内含体:有些植物病毒,侵染植物后的某一阶段会在细胞质或细胞核内产生一些由病毒构成或病毒与植物蛋白,线粒体或核糖体等共同构成的微小异常结构称为内含体。 4.鉴别寄主:用来鉴别病毒或其株系的特种植物。 5.单分体基因组:大多数正义RNA病毒基因组是一条单链RNA分子,称为单分体基因组。含这类基因组的病毒称为单分体病毒。如TMV、PVX 、PVY。 6.多分体基因组:有些正义RNA病毒的基因组分布在不同的核酸链上,分别包装在不同的病毒粒体里。这种分段的基因组被称为多分体基因组。含多分体基因组的病毒被称为多分体病毒。 7.卫星RNA:在某些多分体病毒内发现了小分子量的RNA与病毒RNA没有同源性,单独不能侵染,要依赖病毒的核酸才能侵染和增殖,这就是卫星RNA。 8.获毒饲育期:指无毒昆虫开始取食至获得传毒能力所需时间。 9.接毒饲育期:指带毒昆虫在健康幼苗引起发病的取食时间。 10.潜育期:指昆虫从获得病毒起到能传播给植物所需时间。 11.非持久性:昆虫获毒后立刻就能传毒,但很快即会失去传毒能力。 12.半持久性:昆虫在获毒后不能马上传毒,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传毒,这段时间叫做“循回期”。 13.持久性:昆虫获毒后也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传毒,但此类昆虫一旦传毒后,终生保持传毒能力,病毒可以在昆虫体内繁殖,因此这类昆虫体内的病毒浓度不会降低,甚至其后代亦可传毒。 14.类病毒:是指侵染植物的能进行自我复制的没有包壳的低分子量环状单链RNA分子,一般由246--401个核苷酸组成,是迄今为止已知的最小的植物病原菌。 15.诊断:是对植物表样做初步检查与判断确定植物发生的病害是不是病毒病。 16.鉴定:是在诊断的基础上,对病毒的理化特性及其蛋白与核酸组分进行研究,进一步确定病毒的归属。 17.抗原:是指进入动物体内刺激产生抗体的外来异体物质,如蛋白质、糖蛋白、多糖等。 18.抗体:是指动物对外来物质产生的特殊免疫球蛋白。 19.分离物:当分离到一种病毒,但但还未完全了解其特征,不能确定分类地位时常称为“分离物”或“分离株”。 二,填空和判断 1.症状类型:变色、环斑、畸形、坏死、萎蔫(内部的)。外部的是:病理变化,内含体。有内部症状后出现外部症状。 2.植物病原:植物病原真菌、植物病原细菌、植原体、植物病原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 3.作为植物病原病毒通常具有:侵染性、潜隐性、多分体性、致病性、爆发性和抗原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