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重点的专业群项目建设方案

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重点的专业群项目建设方案

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重点的专业群项目建设方案
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重点的专业群项目建设方案

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重点的专业群项目建设方案(一)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

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重点的机电技术专业群项目建设方案

2、项目组建设机构

组长:张江城

成员:黄中玉、熊南峰、王旺生、游敏、徐刚、于宁波、黄莉、汤维华、陈江华、雷波、邹云翔、张淑会、佘昌全、张翼

3、服务的产业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服务面广,涉及到机械加工、电力生产与运输、汽车驾驶、机电产品的维修与维护、销售、计算机应用等等多个方面。

4、专业群专业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汽车应用与维修技术专业、计算机及应用专业

*为本项目重点建设专业

(二)项目建设的背景

本专业是为机电行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办学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培养的人才有着很大的需求市场;二是现在有较坚实的办学基础。

《宜昌“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在未来五年,全力支持宜昌电力产业,支持三峡总公司完成三峡电站右岸12台装机,适时上马建设6台地下机组和葛洲坝电厂80万千瓦扩机增容。支持清江公司开展清江抽水蓄能电站的前期工作。继续有序开发市小水电,新增装机25万千瓦。适度发展煤电,支持宜都和枝江分别装机120万千瓦热电联营项目建设。围绕输变电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输变电产业。到2010年,市域内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建成全国重要的电网支点,世界最大的水电基地,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以上。

以船舶制造、工程机械、电工设备为重点,通过自主创新、引进技术、合作开发等形式,提高重大技术国产化水平,振兴装备制造业。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30亿元,成为全省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电工设备、机床生产工业以永鼎红旗、长江线缆、经纬纺机、中冶重工、永安车桥为重点,积极推广应用柔性化生产技术,数控激光加工技术,数字化、智能化工业控制技术,重点发展高压超高压交联电缆、输变电设备、特种电缆、纺织机械、轻型车桥等产品。支持长机科技加快发展,建成全国数控插齿机生产基地。

机械行业的产值将达到546亿,平均年递增率为12%;而根据宜昌机械工业企业统计表明,从业人数中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人才缺口很大,从而制约了机电行业发展;按照中央两办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到“十一五”末,高级技工水平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要达到25%以上,其

中技师、高级技师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5%以上,人才短缺的焦点聚集到了高级技能型人才上,市场需求给本专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三)专业建设基础

建院以来,为机电行业培养了机、电方面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近5000人。2002年9月开办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一直坚持服务市场经济,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探索和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并形成了专业的办学特色,。

1、体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根据三峡经济区域的实际,2004年就开始尝试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组织学生到湖北开关设备厂进行低压配电设备安装与调试、电机拆装实训进行实践课程教学,除此之外,还组织学生到宜昌森德电工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长航红光港口机械厂等企业进行实习。

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初步确立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分别与金丝烟草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宜昌森德电工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广泛的办学模式的探讨,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学生与员工的零距离。到2004级又实现顶岗实习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通过多年努力,工学结合办学模式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实现了学生、企业、学校三方共赢局面,毕业生历年就业率名列前茅,2005、2006、2007年一次就业率分别为91.2%、91.75%和92.28%;据2006年

用人单位的抽样调查显示,毕业生工作称职率达95%,社会对毕业生认可度高,吸引更多学生报考我校,2006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报考率达152%,报到率达96%。

2、课程改革和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随着机械制造业人才需求的变化,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及专业群不断加大课程改革力度,专业教师与黑旋风机械有限公司、永鼎红旗责任有限公司、森德电工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等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在课程内容上进行了优化,对企业岗位能力要求进行分析,把传统的《工程力学》、《工程材料》、《公差配合》、《机械原理》《机械零件》等几门课程整合为《机械基础》一门课程,把《模拟电子》和《数字电路》整合为《电子技术基础》,彻底改变了过去几门课自成体系,知识重复交叉,理论繁杂的局面。课程改革同时,注重教材建设,不断将企业生产实际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反映到教材中来,主编、参编多本教材。如:《PLC可编程控制器》、《机电设备维修》、《C语言高级程序设计》、《电工基础及实训》等等。

3、建立了一支较高水平的专业师资队伍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15名,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8人,另从企业聘请了兼职教师14人,师资结构较为合理。专职教师中有5人具有三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综合素质高,责任心强,在本专业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教学水平。

4、建立了较高水平的实训基地

校内开设有金工实训车间、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级基地“数控加工实训中心”和正在申报的国家级“电工电子”实训基地。现有的实训设备可以满足教学计划规定的实训要求,同时可以进行职业培训,达到年600人次以上,毕业生获得职业技能证书率达95%。数控实训基地已经面向本市企业开展生产技术服务,对外承接加工业务多次,为学生提供了参与产品加工的实践机会,已具教学、培训、科研和生产服务的功能,同时也为三峡大学提供学生实习培训任务。

5、学生校外实训管理体系逐步形成

为了保证“学员制+学徒制”[即“1+0.5+1+0.5”]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顺利实施,在2005年和2006年召开了企业专家参与的教学模式改革讨论大会,共同拟订人才培养计划,制订实习方案;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制定实习考核标准与考核方法,安排教师定期下企业检查、指导,落实实习情况,协调实习环节出现的问题;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校企共同实施学生实习的管理与指导,通过实习工作流程与制度的制定,规范校外实习的过程管理。在现有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合作协议的基础上,继续拓展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6、科研成果丰硕,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能力增强

自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开办以来,广泛开展了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2007和森德电工设备有限公司合作项目《纲丝绳胶带传输自动生产线》已经完成结题,产品已经

被广泛使用,使用效果良好。2008年完成了香港金宝乐器从韩国引进但一直停用的绕弦机设备的改造工作,取得明显经济效益,为企业节省资金数十万元。我们还与三峡长江航道管理局密切合作进行了职工培训,与三峡大学科技学校进行教学合作,与宜都职教中心进行教学研究等等,已初步将服务地方服务市场的思想落实到实处。

(四)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1、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2006]16号文件精神为指导,通过校企合作,全面推行“学员制+学徒制”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按职业岗位要求,合作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优质核心课程体系。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构建具有“教学、培训、科研、生产”四位一体功能的实习实训基地,提升专业的技术服务能力。

2、项目建设具体目标

服务机械制造加工业、机电设备制造业等生产加工行业,满足其高技能人才需求,依托宜昌及周边地区机械制造加工行业、机电设备制造业,成为在机电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管理方面具有特色的引领宜昌及三峡区域机电类高职教育发展的专业。

⑴深化“学员制+学徒制”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制造业岗位能力要求,与森德电工、长航红光港口机械厂、黑旋风机械有限公司企业紧密联系,深化“学员制+学徒制”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带动专业改革与建设,并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

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要求100%的学员学徒学习时间达到半年以上,顶岗实习半年以上,毕业生具有“适岗、应用、变岗、创新”的良好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获得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比例达90%以上,一次就业率不低于90%,对口就业率80%以上,用人单位工作称职率评价高于90%。

⑵完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紧紧围绕机电产品和生产流水线的装配调试、维护维修及运行管理能力和机电产品的装配、维修及各类机床的操作等岗位,构建以《PLC应用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为核心课程的课程体系。开发优质核心课程及配套特色教材与课件。重点建设《PLC可编程控制器》、《机电设备维修》、《机械制造基础》、《电工基础》、《电机及电气控制》5门优质核心课程、院级精品课程,出版特色教材《PLC 可编程控制器》、《机电设备维修》、《机械制图》3本,自编校本教材《机电设备检测》1本。

⑶建好省级专业教学团队

通过校企合作,聘请在宜昌机电类企业行业经验丰富、技术能力强的企业能工巧匠14人为兼职教师,使企业兼职教师数与专职教师数的比例达到1:1。重点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引进或培养骨干教师7名,按“双师型”要求培养专业教师80%,从而形成一支具有创新意识,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科技服务能力较强的专业教学团队。

⑷建成区域内机电类高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方向,与宜昌机电行业专家共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在财政部支持的基础上,引入体现先进制造技术的加工设备,新建和扩建数控加工实训、电工电子实训基地、金工实训,将其建设成具有“教学、培训、科研、生产”四位一体功能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校内生产性实训达到80%,可同时容纳200人实训,每年培训人数1000人以上。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按照“校企联合、互利互惠”的原则,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和教学质量过程监控机制。在现有12个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再建8个,使校外实训基地达到20个。

(五)项目建设内容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⑴建设内容

顶岗实习。我系与森德电工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国营三八八厂等多家企业合作开展“2+1”的工学结合人才模式,实现学校与企业、学生与员工的零距离接轨目标。

表4.4-1校外顶岗实习主要实习基地及功能

“学员制+学徒制”分段制。我系与温洲中讯公司、天河电机等校外多家企业合作开展“学员制+学徒制”分段制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企业对岗位和能力的要求,采取“学校—企业—学校—企业”的交替学习方式,把部分专业核心课程放入企业,引入企业标准进行教学,校企联合建立学员考核标准,让企业参与对学员的考核,实现课程内容与生产实际的一致性,课程考核与岗位技能考核的一致性。

表4.4-2 “学员制+学徒制”分段制工学交替示意表

表4.4-3 “学员制+学徒制”分段制工学交替主要实习基地及功能

⑵建设措施

①完善以“学员制+学徒制”为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力度。

定期召开专业建设负责人会议,并邀请企业专业参会,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意见。

定期派教师与学生及企业进行联系,了解学生现状,了解企业需求。派专任教师进行管理,巡回指导,并与企业指导师傅及时沟通信息,及时收集学生和企业的有关意见。

②加强“学员制+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在“+”上下功夫,不断丰富“学员制+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制定学生校外实习实施方案,制定校外实习学生考核实施细则,制定校外实习指导教师考核实施细则。与企业制定学生实习计划协议书。

以省级立项课题《机电一体化专业分段式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为重点,认真做好模式改革的调查与研究,丰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⑶经费预算与进度安排

表4.4-4 经费预算与建设进度计划表

单位:万元

2、师资队伍建设

⑴建设内容

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培养6名骨干教师。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使本团队的双师型教师达到80%。

兼职教师的聘请:聘请企业行业技术能手、能工巧匠作为本专业的兼职教师。

教学团队的建设:教学团队的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按省级教学团队的标准继续建设好教学团队,使本团队能在本专业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科研等各方面作出表帅作用。最终使本专业教学团队跨入省级教学团队的行列。

⑵建设措施

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从现有教师中选拔1名、在企业中聘用专家1名进行重点培养,使其在行业企业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其成为本专业的带头人。专业带头人负责指导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的业务和实践,承担一定数量的科研和产品开发任务,负责引导本专业的建设与发展。骨干教师能指导双师型教师的教科研任务,在教学工作起到龙头作用,独立开展课程建设。对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按考核标准进行定期考核与评价。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通过各类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学历层次,特别是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采取项目合作、下厂锻炼、产品开发、国内外进修培训等各种方法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从重点高校引进本科以上学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或机械电子专业毕业的学生2人,从行业引进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2人充实本专业教学团队。使本团队中双师型教师数量达到80%。通

过培训和锻炼使双师型教师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以提高实践、科研能力。

兼职教师的聘请:校企共同搭建师资共享平台,实现人员的共享、共管、共建。每年按专兼职1:1的比例聘请兼职教师(不少于14人)。聘请兼职教师每年兼职教师承担核心课程教学任务60学时以上或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聘请高技术专业人员开设机电类、信息类先进技术讲座2场/年以上。逐步建立兼职教师师资资源库,科学管理,合理调派,将聘用机制纳入产学合作内容。

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在强化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基础上,重点挑选理论水平高、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合作意识强的兼职教师作为本团队的有力补充。不断的改进、完善教师考核制度和考核评价评准,根据本团队成员的具体情况不断的调整、优化教学团队结构。使本专业教学团队成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表4.4-5 计划培养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基本情况一览表

⑶经费预算与进度安排

表4.4-6经费预算与建设进度计划表

单位:万元

3、课程建设

⑴建设内容

围绕机电产品和生产流水线的装配调试、维护维修及运行管理能力,依托行业、企业等各方专家组建的专业建设委员会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PLC应用技术》、《机电设备维修》、《机械基础》、《电气控制》、《机电设备检测》为核心课程的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开发和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建设一批基于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的特色教材。加强学生学习的考核制度的建设,强化教学的过程管理。使教、学的评价公正化。

⑵建设措施

①完善基于工作过程的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课程体系

根据机电行业对人才的岗位需求,以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讨论确定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吸纳企业技术专家参与课程建设,根据岗位职业技能要求,引入行业前沿的新知识、新工艺和新成果;将岗位标准、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有机结合,开发和建立课程标准,形成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点的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初步构想见表4.4-7。

表4.4-7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构想

②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核心课程与配套教材

建设期间,在完善《PLC应用技术》任务驱动教学的基础上,再按基于工作过程的思路开发四门专业核心课程《机电设备维修》、《电工基础》、《机械基础》、《电气控制技术》,共建成5门院级精品课。建设并出版《PLC应用技术》、《机械制图》、《机电设备维修》三本精品教材,自编校本教材《机电设备检测》一本,整合《公差与配合技术》、《传感器检测技术》等几门课程为《机电设备检测》课程,制作《机电设备检测》、《机械制图》、《电工基础》、《PLC应用技术》四种满足教学与学生学习需要的教学课件。尝试

开设《习作与创新》课程,创设工作情景,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计划见4.4-8。

表4.4-8 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计划

以《PLC应用技术》为例。为了更好的满足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需要,体现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理念,经过认真商讨提炼和反复实践修改,共同开发完成了《PLC应用技术》这门课程及其配套的教材。

我们对课程的体系结构做了精心的设计。第一部分是PLC的基础入门知识,在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的基础上用演示和比较的方法引入进来。其它部分按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精心选取和创设了18个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景。学习情景与相关知识的融合联系如下表4.4-9:

表4.4-9:《PLC应用技术》课程学习情景设计

专业群建设方案框架.doc

一、建设背景与基础 (一)建设背景 (二)建设基础 (三)专业群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建设思路与目标 (一)建设基本思路 (二)建设目标 总目标 具体目标 (三)预期效益 三、重点建设内容 (一)专业结构优化调整(1天) 1.专业结构调整。深入开展区域产业(行业)发展现状、趋势和技术技能人才需求调研,在此基础上,中职以市州为单位,高职以学校为单位,制定未来三年专业结构调整规划。建立健全适应产业优化升级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 2.专业群构建。职业院校根据学校的服务面向,以优势专业为核心,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构建专业群。每个专业群由3-5个(中职3个、高职5个)以上专业组成。发挥专业群的聚集效应,以专业群建设带动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3.特色专业群建设。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中职以市州为单位,高职以学校为单位,确定自身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群,并进行重点投入,重点建设,以此带动区域和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加强特色专业群核心专业建设,核心专业应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专业教学水平较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较强、与产业对接紧密、在专业群中具有引领和核心作用。 (二)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2天)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群内各专业特点,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群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及产业链的岗位需求,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既能实现群内资源共建共享,又能体现产业岗位细化的前瞻性。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总体要求,协同推进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定向培养、联合培养、订单培养和“现代学徒制”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推进专业群评价模式改革,系统制定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广泛吸收行业企业参与质量评价,积极探索第三方评价。实施具有专业群特色的“双证书”制度。 2.课程体系改革。按照确保学生职业能力、人文素质、职业素养整体提升的要求,以“基础模块+专业模块”的形式,注重群内相通或相近的专业基础课程和相关或相近的专业技术课程建设,系统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加强群内专业课程内容整合,实时引入行业企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标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

项目一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 概述 根据北京现代制造业和煤炭行业对机电高技能人才的要求,本专业设臵两个专业方向:机电一体化系统方向、煤矿机电技术方向。机电一体化系统方向主要面向北京机电一体化产业和汽车制造业,培养机电高技能人才;煤矿机电技术方向主要面向华北主要产煤地区,培养煤矿机电高技能人才。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进一步深化与完善“校内产学一体”、“订单培养”、“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入手,以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修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以能力为主线、双证融合的课程体系;以项目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重点建设《电气控制与PLC》、《单片机控制技术》、《自动化生产线安装维修》3门优质核心课程;培养自动化生产线方向、机电一体化设备方向专业带头人2名;培养骨干教师6名;注重培养专职教师的双师素质,“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5%;聘请12名企业机电技术方面技术骨干为兼职教师,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自动化生产线、机电一体化设备、工业机器人等5个实训室(中心),建成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研发和生产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学习型生产性实训基地;与北京现代汽车公司、北汽福田、北京嘉昌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首钢集团、京煤集团、中煤北京煤矿机械责任有限公司等10多家北京制造企业和煤炭企业建立深度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与60多家企业签定顶岗实习协议,保证学生半年以上顶岗实习;开展机电一体化、低压维修电工等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2000多人次,为首钢集团等企业转岗职工再就业进行技术培训300人次,为北京现代制造企业和华北地区煤炭企业培训矿、厂长和技术人员300人次,开展技术服务项目10项;建设专业资源库,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本专业示范建设项目总需资金为1370万,其中,中央财政465万,北京市905万。项目建设资金主要用于教学实训条件、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一、建设基础 (一)社会需求 1.北京现代制造业快速发展急需机电高技能人才 现代制造业是北京工业的支柱产业。北京下一步将重点发展机电一体化产业、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基础产业、医药产业、都市产业六个制造业领域,预计到2008

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项目负责人:张建英 项目组主要人员:袁姝、王显成、杨晓安、黄金华、乔海燕、娄在凤 一、专业的社会需求分析 (一) 行业背景分析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08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已突破1万亿元,成为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亚洲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 浙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风光秀丽,旅游业尤为发达。据省旅游局统计,自2003年以来,旅游总收入、接待国内旅游者、旅游外汇收入连续五年均列全国第五位,旅游业已经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嘉兴旅游资源富集, 人文景观遍布,江南水乡韵味十足,是江浙沪旅游金三角中一颗闪耀的新星。旅游总收人115.8亿元,其中国内游客1362.5万人次,同比增长22%,国内旅游收人l06.7亿元,同比增长33.8%,接待海外游客44.2万人次,同比增长30.8%,创汇13亿美元,

同比增长35.94%,接待海外游客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二,旅游年总收入排名全省第五。 (二)人才需求分析 1.旅游高技能人才需求广阔浙江省今后五年重点建设35个总投资超过10亿元以上的重点旅游项目、积极支持和培育10大旅游企业集团、新建四、五星级高等级酒店180~200家,其中五星级饭店50多家。未来五年浙江省旅游直接从业人员新增80万人,间接从业人员新增400多万人。由于旅游业服务的对象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大量海外游客的增加及本国人民生活需求提高,使旅游业高技能人才需求大幅增加。因此旅游业人才培养有广阔前景。 2.休闲农业旅游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休闲农业旅游是旅游方式由传统观光型向新兴的休闲度假型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社会发展、人们消费观念和水平变化后产生的新型旅游形式。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面貌发生很大的变化,经历繁华喧嚣的都市人越来越向往悠闲的田园风光,享受农家乐园、特色农庄、农家餐馆等休闲乐趣。因此,休闲农业游的发展使旅游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3.嘉兴独特的优势和条件为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创示范提供了良好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报告

瑞安电大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 实训报告 年级专业: 学号: 姓名: 实习单位: 岁月如流水般,一去不返。作为数控专业的一名学生,通过大学

提供的综合型学习平台,整合课堂中相关专业技能知识,从而具备了一名数控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以及素质。尤其通过最后这个阶段的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我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巩固深化课本理论,进一步整合对机电综合知识,对其一体化产品、设备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在实训中,走过了查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阶段,加深了对数控技术的感性认识。最重要的是,通过实训提供的平台,得以窥探社会领域,开阔视野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社会交际水平。 一.实习目标 在XX公司进行实训,通过现场实习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熟悉机械设备,并在实训中,掌握工艺流程,与此同时,在实训的八大项目中,我选取了PLC应用技术以及单片机控制技术,通过投入到实践中,将专业知识储备应用到生产一线中。从而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有了实质性的认识以及看法。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对于机电一体化控制方式、控制对象的基本特征及工作机理,有了深入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在教师指导以及师傅引导下,完成对典型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装、连接、调试,实现其基本控制功能。培养自身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工程实践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 (一)PLC应用技术 PLC实指可编程控制器,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一种数字运算器操作的电子装置,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进行存储

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及运算等操作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输出和输入,控制着各种类型的机器和生产。大致划分为扫描计数、用户程序执行阶段及输出刷新阶段。第一,扫描计数,当PLC 运行后,其工作过程划分为三阶段,1、输入采样,2、程序执行,3、输出刷新三个阶段。输入采样PLC以扫描方式按顺序读入所有的输入数据,并将它们存入I/O映像区中的单元内。输入结束后,转入到执行和刷新的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输入的状态和数据发生了变化,I/O中相应状态数据也不会发生改变。所以,当输入的信号为脉冲信息,其扫描的周期要小于信号的宽度,在这种情况下,该输入才能被读入。在执行阶段,PLC是按照从上而下的进行扫描程序。在进行扫描每条图时,先从梯形图左侧进行扫描由各点构成控制线路。从而形成了由左到右,由上而下的顺序进行逻辑运算;在执行过程中指令与点之间形成了一一对应的关系,如果指令为I/O则直接存储I/O点,即便用I/O指令的话,输入过程也不会更新;程序结束后,PLC进行了刷新的阶段,此阶段CPU按照映象区对应的状态和数据进行刷新锁存电路,再经过输出电路的驱动外部设备。最后,才是PLC的输出。 PLC系统设计时,常要根据其工艺的特点和应用要求进行设计选型。PLC和有关设备应为集成的、标准化,应按照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进行扩充。选型应根据相关工业领域有成熟可靠的系统,根据运营的情况进行选择。另外在系统硬件、软件方面和功能方面应与装置的规模和控制要求相结合相适应。最后在价格选择上,应选取高性能比的PLC和设计相应的控制系统。

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实施方案.

数控技术专业 (机电方向 (专科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实施方案 2010年 9月 一、课程基本情况说明 1. 方案制定依据 本课程实施方案依据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大纲制定。 2. 课程主要内容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机械结构、运动控制、逻辑控制、检测技术等方面内容的实验。 3. 课程的特点 本课程是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数控技术专业的重要实践课程。通过实训, 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 培养学生综合知识运用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4. 课程学时和学分:本实训时间为 4周, 4学分,第四学期进行,。 二、教学模式或教学流程图 本课程采取理论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可采用以下流程图所示方式: 三、教学媒体资源

1.文字教材: 本课程暂无文字教材。 2.音像教材: 本课程暂无音像教材。 3.网上教学辅导:在电大在线(https://www.doczj.com/doc/7d8382149.html, 平台上,提供课程实施方案、课程说明等内容。各地方电大辅导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教学进度和学习计划上网游览; 同时结合本课程特点每学期定期安排实时答疑活动, 具体时间和手段请见电大在线网上的安排表, 非实时答疑每天进行,欢迎各位老师、同学到 BBS 积极交流。另外本课程还将不定期安排教研活动,欢迎各地电大辅导教师积极参加(具体时间和手段请见电大在线网上的安排表。四、教学建议 1.自学: 自学是电大学生获得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 也是远程开放教育学生必备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和能力, 根据面授教师的指导, 按照教学要求完成各部分内容的学习, 深化理解课程内容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为切实掌握教学内容, 学生应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完成一定数量的习题作业。辅导教师应对学生作业情况全批全改, 并要给出有针对性的评语, 以便学生正确理解作业内容和要求。对于作业中反映出的共性问题, 可集中进行讲解。辅导教师还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再补充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作业, 供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为保证学习效果, 建议教学单位把学生组成若干学习小组, 由辅导教师指导、落实学生自学和学习小组活动内容,及时答疑。对于共性问题可适当安排集中面授辅导。 2.小组讨论: 各教学点可定期的安排小组讨论。学生通过这种方式, 可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互相督促和帮助, 解决课程中的部分疑难问题。对于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可由组长做好记录工作,统一反映到面授教师处,由面授教师在授课时统一解决。

机电专业群建设方案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 机电技术应用 专业群建设方案

目录 一、需求论证 二、建设目标 三、建设思路 四、建设内容 五、保障措施

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方案 一、需求论证 (一)产业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经济突飞猛进,技术改造、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产生,机电技术应用领域得到大力拓展,在各类加工制造行业中应用极其广泛。机电行业的飞速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机电技术应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正式印发《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标志着中国第一个以现代化建设为主题的区域规划正式颁布实施。包括范围江苏苏南地区包括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和镇江五市,地处长江三角洲核心区,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规划明确,围绕到2020年建成全国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到2030年全面实现区域现代化、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达到主要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重点推进经济现代化、城乡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将苏南地区建成自主创新先导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城乡发展一体化先行区、开放合作引领区、富裕文明宜居区。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十三五”期间丹阳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全力打造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柱的丹阳现代产业体系新格局。继续发展以工程机械、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数控机床、仪器仪表、五金工具等产业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截止2015年末,有规模的机电类企业达2000多家,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0家、高新技术产品120个,把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好,不断提高学生质量,是我校专业建设的重要使命。 (二)社会需求 据丹阳市统计局2015年调研数据显示,2015年丹阳市人才需求总量比2014年增长了%;人才需求排名前列的专业依次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电子与信息、眼视光与配镜、市场营销、电工、化工、建筑、会计、汽车、,以上十大类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占需求总量的%,其中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人才最为短缺。 目前丹阳机电行业从业人员超过万,每年中级技工需要3000多人,高级技工需要1000多人。而丹阳市每年机电类专业毕业生只有270人左右,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尤其是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机电一体化设备维修改装、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数控维修、车工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短缺,为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物流管理专业与专业群建设方案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物流管理专业与专业群建设方案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物流管理专业与专业群建设方案 一、项目概述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是我院省级示范院校建设方案的项目之一。物流管理专业是在进行充分专业人才市场需求调查分析基础上于2006年设置的一个新专业,同时也是我院的重点专业之一,在2010年成功申报为陕西省省级重点专业,本专业实施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双证书”制度。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物流行业变化的需要,立足于西安、辐射西北、连接国内国际市场的物流平台,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物流管理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够胜任货运代理、运输业务、仓储配送、物流信息操作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精操作、能管理、懂经营”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物流管理专业自2006年9月开始招收第一届三年制高职学生,至今已有06、07、08、09、10、11级在校生共计681。物流管理专业经过五年的建设,本着“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办学理念,以“主动适应,整体优化,定位准确”的办学特色。在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教学设施,师资力量,课程教学改革,专业办学特色等方面都取得一定的成效。五年来,为西北地区物流产业输送了334名优秀人才,毕业生主要分布在陕西地区的物流企业和工商企业,他们大多数人是物流企业生产一线的骨干,受到企业的广泛好评。 本专业教师团队共有22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职教师队伍的24%,中级职称教师占专职教师队伍的62%,初级职称教师占专职教师队伍的14%。其中,还聘请物流相关行业、企业的管理人员、业务人员来校授课,指导学生的实验实训。兼职教师占专业课与实践指导教师合计数达33%。 二、专业建设背景 (一)行业背景分析 陕西省物流业近年来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总体规模快速扩张。2008年陕西省全社会物流总额达12500亿元,物流业实现增加值600亿元,这两项指标自2005年以来平均每年分别增长17.3%和14%。2009年陕西物流业增加值占服务

网站架构完整方案

网站架构完整方案xx局改造方案建议书 项目名称:xx局改造工程项目 项目编号:wibj-gdq-200403 文档编号:wibj-gdq-200403-fa 版本:1.0 发行日期:2004年03月 目录 一、概述 5 二、需求分析5 2.1 异构系统6 2.2 异构应用8 2.3 异构数据8 2.4 网站结构9 2.5 内容海量10 2.6 内容深度10 2.7 服务深度10 2.8 发布系统11 2.9 网络安全11 2.10 信息安全11 三、方案整体规划11 3.1设计目标11 3.2实施规划12 四、网络解决方案13 4.1 拓扑结构图14 4.2 硬件选型、分布与规划14 4.2.1 数据库服务器14 4.2.2 web发布服务器15 4.2.3 cgi服务器15 4.2.4 内容管理发布服务器15 4.2.5 内容管理生成服务器15 4.2.6 数据存储设备15 4.2.7 安全设备16 4.2.8 防病毒16

4.2.9 原有服务器与置换服务器比较16 4.3 新增硬件配置清单18 五、软件解决方案18 5.1系统架构18 5.2系统软件整合19 5.3 网站内容管理系统20 5.3.1网站内容管理系统介绍20 5.3.2网站后台管理系统21 5.3.3网站采编应用系统22 5.3.4网站调查投票子系统25 5.3.5站点内容全文检索子系统26 5.3.6文章评论系统26 5.3.7网站论坛、聊天室子系统26 5.3.8网站会员认证管理子系统31 5.3.9网站广告发布子系统32 六、网站音视频管理系统32 6.1用户需求分析32 6.2 产品概述33 6.3技术特点33 6.4基础构架和运行环境34 6.5 功能描述34 4.3.6 拓扑结构图39 4.3.7音视频系统组成39 七、项目实施进度安排42 7.1项目领导小组42 7.2 项目实施小组42 7.3质量监督小组43 7.4系统集成实施进度计划及工作日程表43 八、培训、支持和服务44 8.1 培训服务44 8.1.1 基本操作培训44 8.1.2 系统管理培训44 8.1.3 培训安排45 8.1.4 培训内容45 8.2 技术支持服务45 8.2.1 硬件平台技术支持45 8.2.2 应用软件平台技术支持45 8.3 售后服务46 九、小结46 附录47 硬件产品说明47 hp dl 580 47 hp dl 380 49

机电一体化学习心得体会

机电一体化学习心得体会 为切实提高我省烟草加工企业设备维修的整体技术水平,加 强维修人员的互动交流,共同提高,河南中烟工业公司组织了高 技能人才机电一体化轮训班。在20XX年X月的第九期高技能人才 机电一体化轮训班为期一周的培训交流中,经过来自行业的多位 专家的精心讲解,我们在理论技术水平上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在很多维修保养方面受到很大 启发。在这次学习培训中,通过形式多样的交流学习,取得良好 的效果,使我深有感触。 在这次学习中,中烟公司和进修学院花费很大的精力,李源 源老师结合实例讲解了触摸屏编程软件wInccflexible项目、画面、报警及传动、趋势图、用户管理及配方以及wInccflexible 报表和归档组态。吴祖福老师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为我们讲解 了wIncc使用初步和项目管理器及变量管理器的使用、监视软件 同PLc数据交换实现方法和对象属性的动态化、wIncc图形编辑器的使用之对象的事件和用户管理、组态过程值归档及输出过程值 归档、组态报警及报表和脚本系统、触摸屏编辑软件wInccFLeXIBLe项目、画面、报警及传送、wInccFLeXIBLe趋势、 用户管理及配方、wInccFLeXIBLe报表、VBS及归档组态等知识, 使我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韩源老师给我们初步讲解了ifix 的配置及画面组态,报警及报表的相关内容。

在这次学习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我进行了重新 认识。现在烟草加工设备绝大部分都已发展为机、电一体化,在 实际工作中机和电联系非常紧密,掌握制丝工艺流程和机械原理 对电气维修就显得非常重要,这些都是我以前没有意识到的,通 过本次培训学习使我的思想有了一个新的转变,作为一名维修技师,必须具有全面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这样才能在工作中驾重驭轻,轻车熟路,达到理论和实践的 有机结合。回到工作岗位上,我一定会把所学知识和交流心得应 用到实际工作中,刻苦钻研技术,知耻而后勇,相信自己会在今 后的工作中会取得好的成绩。 以上是我参加这次学习培训班的一些心得与体会,本次学习 培训丰富多彩,培训内容充实,效果较好,带着这份收获,我一 定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干的更好更出色,希望在之后几期的培训中 能学到更多知识。 经学校安排,我和同事于20XX年X月X日至X月X日去天津 工程师范学院参加了为期十八天的PLc与变频调速技术培训,通 过十八天的上课培训,时间虽短,我还是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将培训内容及我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此次培训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PLc,前十天由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的李波教授主讲,内容包括:西门子S7-300/400和组态wincc的相关知识。首先李老师讲了PLc的结构、硬件、编程指令、组织块、数据块,以及PLc的最高级应用组态组网。着重为我们

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建设方案-机电一体化

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建设方案机电一体化技术 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11年10月8日

目录 一、专业建设基础 (一)建设背景 (1) (二)建设基础 (3) 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一)总体目标 (6) (二)具体目标 (6) (三)建设思路 (8) 三、专业建设容 (一)推进校企对接,以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9) (二)探索系统培养,以体系建设衔接职教培养通道 (12) (三)强化实践育人,以基地建设推动实践教学改革 (16) (四)转变培养方式,以跨界共育改造传统教学模式 (20) (五)打造教学团队,以互培共育提高技术服务能力 (27) (六)实施多维评价,以多元参与建立质量评价制度 (30) 四、改革举措 (一)改革举措 (34) (二)保障措施 (37) 五、绩效考核指标 (一)建设进度 (39) (二)分年度预期绩效 (40) 六、专业建设经费预算 (46)

一、专业建设基础 (一)建设背景 1.高端装备制造是制造业改造提升的重点发展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主要经济指标一直名列全国大中城市前列。据《日报》2011年9月14日信息,2010年全市GDP总量跨越9千亿元大关,工业总产值从2005年的1.21万亿元增加到2.85万亿元,年均增长18.5%(图1-1)。 图1-1 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 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航空、卫星、高铁、海洋工程、智能制造装备5大产业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相关发展目标被分别加以明确。在新一轮发展战略中,将建设“三区三城”作为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总定位、总方向,在经济转型升级中高端装备制造业承担了重要的先导作用和支撑作用。未来五年,将优先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的发展水平。来自《日报》2011年6月9日消息,2010年,市将高端装备制造列为重点展开的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据统计,市现有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3212家,全行业从业人员65.5万余人,去年完成总产值4470亿元,同比增长29.5%,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18%。其中,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完成产值786.1亿元,同比增长38%,占装备制造业的比重为17.6%(图1-2)。到2011年,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将达到5440亿元左右。

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及专业群建设方案项目负责人:张建英 项目组主要人员:袁姝、王显成、杨晓安、黄金华、乔海燕、娄在凤 一、专业的社会需求分析 (一) 行业背景分析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08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已突破1万亿元,成为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亚洲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 浙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风光秀丽,旅游业尤为发达。据省旅游局统计,自2003年以来,旅游总收入、接待国内旅游者、旅游外汇收入连续五年均列全国第五位,旅游业已经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嘉兴旅游资源富集, 人文景观遍布,江南水乡韵味十足,是江浙沪旅游金三角中一颗闪耀的新星。旅游总收人亿元,其中国内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22%,国内旅游收人亿元,同比增长%,接待海外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创汇13亿美元,同比增长%,接待海外游客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二,旅游年总收入排名全省第五。 (二)人才需求分析 1.旅游高技能人才需求广阔浙江省今后五年重点建设35个总投资超过10亿元以上的重点旅游项目、积极支持和培育10大旅游企业集团、新建四、五星级高等级酒店180~200家,其中五星级饭店50多家。未来五年浙江省旅游直接从业人员新增80万人,间接从业人员新增400多万人。由于旅游业服务的对象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大量海外游客的增加及本国人民生活需求提高,使旅游业高技能人才需求大幅增加。因此旅游业人才培养有广阔前景。 2.休闲农业旅游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休闲农业旅游是旅游方式由传统观光型向新兴的休闲度假型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社会发展、人们消费观念和水平变化后产生的新型旅游形式。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面貌发生很大的变化,经历繁华喧嚣的都市人越来越向往悠闲的田园风光,享受农家乐园、特色农庄、农家餐馆等休闲乐趣。因此,休闲农业游的发展使旅游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实训基地建设规划方案(机电一体化)

实训基地建设规划方案 学校占地83,319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25,044平方米。现有教职员工232人(其中专任教师198人)。学校现设职高部、电大部和培训部三个教学单位,实现了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重、长班与短训并举的局面。现有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生2256名,年培训学员1500名。 多年来,学校致力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专业建设,特别是在省级特色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该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9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25人;17人已取得中级工证书,3人有高级工证书。现有20个教学班,1031名学生。2001年以来学历教育毕业生477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建校以来,该专业已累计培养2000余名毕业生,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着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学校发展建设和服务地域经济的实际,特制定《抚宁职教中心实训基地建设规划方案》。 一、实训基地建设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的需要,是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明确发展方向,真正做大做强骨干特色专业的需要,是有效地培养“宽基础、复合型、多技能、创新型”初、中级技术人才的需要,是切实为“三农”服务,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县域经济发展多做贡献的需要。 在现有的基础上,再经过三年的努力,我们将不断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切实做大做强骨干特色专业,并以

骨干特色专业带动其它专业的稳步发展,真正实现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办学。 在办学规模上,实现:长班年招生1100人,短班(岗前、岗中、岗后)年培训2000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年培训1500人以上,初中职业技术年培训1200人。 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主要根据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求培养“实用型、技能型、职业型、创新型”的初、中级技术人才,毕业生“双证”达100%,实现毕业生就业率100%,外输(本市外)毕业生就业率达80%以上。 在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实训基地得到有效建设后,专业设施将进一步完善,办学功能进一步提高,必将促进办学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并将带来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一,建设后可容纳机电一体化专业1600-1800人的实习实训,真正将省级特色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做大、做实、做强。 第二,确保每年为社会输送具有“双证”的合格毕业生1100人,创经济效益1500万元。 第三,针对县内各级各类企业年培训可达2000人以上,促进企业年增经济效益1500万元以上。 第四,有效地开展初中后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工作,年培训在1200人以上,每年可产生经济效益1000万元以上。 第五、可实现教学实习向教学与生产实习的顺利转移,每年可为学校创造经济效益100万元。 综合上述分析,经过必要的项目建设后,学校每年可增创经济收入400万元以上,为县域经济创造效益4500万元以上。

机电在线学习系统建设方案

机电一体化在线学习系统建设方案 2012-10-29 建设目标 机电一体化在线学习系统(以下简称在线学习系统)是一个供机电一体化专业学习者能够在网上在线自主学习的应用系统。在线学习系统提供一个机电一体化仿真平台,学习者可以在因特网上进行机电一体化技术自主学习。 在线学习系统向学习者提供系列机电一体化仿真训练项目,引导学习者进行系统地学习和训练。在线学习系统对学习者练习结果进行智能化的自动评判。学习者可以借助此在线功能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何处。在线学习系统向学习者提供机电一体化专业相关的各种教学资料和网上课件。 同时,学习者也可以在线学习系统上进行在线理论知识的自我评测。 基本功能 在线学习系统的主要基本功能如下: 1. 在线学习系统提供机电控制仿真平台,该平台功能详见《宇龙 机电控制仿真软件》介绍; 2. 在线学习系统提供一个系列机电一体化技术仿真训练项目库, 学习者可以自主地在因特网上进行机电一体化技术学习训练; 3. 因特网是一个开放的网络环境,而《机电控制仿真软件》资源 是有限的。因此,在线学习系统要能够有效控制《宇龙机电控 制仿真软件》在网上有序使用,谁可以使用该资源,并且可以 设定在哪个时间段使用; 4. 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仿真训练项目库中的项目设定评判标准,根 据该评判标准,对学习者的仿真练习进行自动判分; 5. 学习者可以借助在线学习系统功能的自动评判功能,查阅自己 的练习情况,包括可以查阅失分的原因;

6. 教师可以在网上给学习者布置训练项目的练习,并查阅练习情 况; 7. 在线学习系统带有在线帮助系统; 8. 试题库是开放式的,可以添加、修改、删除、查阅试题; 9. 教师能够在《机电控制仿真软件》资源基础上自行编制各种电 子教程、在线帮助、仿真实训项目以及相关练习题和考核试 题。 技术实施方案 根据在线学习系统建设目标、基本功能和关键技术问题,我们提供以下技术上的实施方案: 建立一个Web服务器,服务器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 Server 2003。在该服务器上安置一个数据库,数据库采用微软SQL。 在服务器端开发一个用户管理软件,用于对登录在线学习系统 用户进行管理,对使用《机电控制仿真软件》时间段进行管 理。系统管理员对每个用户设置可以使用的时间段。从而,学 习者可以在因特网上,在规定的使用时间段内使用《机电控制 仿真软件》。这样可以达到在线有序使用《机电控制仿真软 件》目的。 开发一个在线学习系统网站。该网站具有对教学资源的上传和 下载功能、教学资源使用的权限管理功能。 开发一个机电一体化技术仿真训练项目题库,该题库按照国家 试题库建设规范开发。首先,根据教学大纲设定考核点;然 后,在每个考核点上进行命题;接着设定组卷模版;最后,对 不同类型学习者指定相应的组卷模版配发练习卷或考试卷。 题库也可以包括一个理论题库,并且,能够支持多媒体题型。 比如:题干或选项内容可以使用文字、声音、图片、视频、动 画等。 开发一个题库管理软件以实现对试题的添加、修改、删除、查

机电一体化专业群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机电一体化专业群项目建设 实施方案

目录 一、建设背景与基础 (1) (一)建设背景 (1) (二)建设基础 (1) (三)专业群建设存在旳`主要问题 (2) 二、建设思路与目标 (2) (一)建设基本思路 (2) (二)建设目标 (2) (三)预期效益 (3) 三、重点建设内容 (4) (一)专业结构优化调整 (4) (二)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5) (三)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11) (四)教学团队建设 (13) (五)专业群发展机制建设 (16) 四、主要保障措施 (18) (一)组织保障 (18) (二)制度保障 (20) (三)过程管理保障 (20) (四)经费保障 (21)

一、建设背景与基础 (一)建设背景 1.现今国家推行“工匠精神”,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业,“中国制造2025”已在进行之中,湖南也同时提出了“1274计划”,制造业出现了大批旳`技能技术人才空缺. 2.湘潭市是湖南省旳`老工业基地和长株潭城市群旳`主体城市之一,拥有170 多家机械制造企业,其中既有大型军工企业江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江南机械厂,也有被誉为“中国机电产品摇篮”旳`湘电集团公司.近年来,湘潭市政府提出把湘潭打造为“湖南先进制造业中心”旳`发展战略,创建和引进了一大批新型制造企业,制造业成为湘潭高新区和九华经济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以及德国工业园、双马生态工业园、天易工业园等新兴工业园区旳`主体,制造业日益成为湘潭市旳`重要支柱产业. (二)建设基础 湖南省经济贸易中等职业学校成立于1979年,2006年被评为国家重点技工学校.数控加工技术专业为省示范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市级示范专业,通过建设,实现了专业旳`快速发展. 1.通过“模块化”旳`课程建立“做学教”一体化教学体系.以“模块化”课程为导向,建设一体化教学教室,方便学生“理实一体”吸收知识:理论教学完毕后,进行机房仿真练习,最后进入实训车间实操,巩固新知. 2.以就业为宗旨,拓展校内“工学结合”和校外“2+1顶岗实习”旳`人才培养模式.在校内,以真实旳`企业加工零件为实例,通过和企业旳`合作,建立有企业特色旳`实训车间并以此为依托,在“理实一体化”旳`教学中突出“工学结

专业群建设方案参考

专业群建设方案参考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重点的专业群建设方案 3.5.1 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重点的专业群建设 2.项目组主要成员 邱寄帆(负责人)、王海春、魏中、高枫、王津 3.服务的产业 主要面向信息技术产业和以航空工业为重点的国防科技工业,重点面向提供计算机应用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产业。 4.专业群 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可视化程序设计、Web应用程序设计等(*为本项目重点建设专业)。 3.5.2 项目建设背景 1.国家以信息产业为龙头带动工业化进程 21世纪将是信息化的世纪,信息产业已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和最有发展力的产业。电子信息类专业是国家“十一五”重点建设和发展的专业技术,而且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网络与软件技术已成为区域优先建设与发展的专业。 2.专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四川省提出,要加强工业结构的调整,提出了以高新技术、先进技术为支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以优化升级传统产业为基础,构建新型工业结构。今后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大方向是把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产业,实现“工业强省”的目标。这其中,信息产业成为了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十一五”期间,四川省将加快电子信息等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全面加快工业的改组改造和结构升级。然而,我省目前适应支柱产业发展的人才短缺,特别电子信息类中高级技能人才严重短缺。据统计,目前我省劳动力市场对计算机类相关技能型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达10万人。 成都、绵阳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四大信息技术产业基地之一,信息技术企业相对集中,产业链较为完整,具有相当的规模和配套能力。在软件外包方面,目前国家已将成都列为全国五大软件外包基地之一。根据对在川军工企业和其它电子信息企业的走访调查以及行业主管部门的预测,“十一五”期间,四川地区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技能型人才需求将大大增加。特别是银海公司、北京中讯公司、迈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相关网络与软件技术企业入驻成都高新区,形成了以网络、软件技术等为重点的相关高新技术公司群体。 网络技术属于先进技术应用的行业,随着互联网技术和3G等通讯技术的发展,对这类技术服务人才的需求是相当大的。因此,四川省有30多所高职高专院校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3.航空工业和国防科技工业对人才的行业需求 从服务面向来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既要主动服务于区域经济技术发展的需求,也要积极服务于航空行业和国防工业的需求。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是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是先进制造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

专业群结构分析报告

园林景观建筑教研室专业群结构分析 一、专业群的内涵 关于专业群这个概念,在本科层面早已广泛应用,高职院校近几年才开始引用。是专业建设规范化的要求,不但是形式上的概念引进,而且有其独特意义。对高职教育而言,所谓专业群,就是由一个或多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这里,专业群并不是简单地等同于专业目录,而是一个包含师资配备、实训体系和教学资源在内的系统。专业群内的专业具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能要求,能涵盖某一技术或服务领域。专业群内的专业可以是同一专业类中的专业,也可以是不同专业类中的专业。但必须至少有一个办学实力强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能否归为一个专业群主要以是否拥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能要求,能否在同一个实训体系中完成其基本的实践教学来划分。 二、构建专业群的意义 从一定意义上说,一所高职院校的优势专业所在,也就是这所学院的特色所在。专业群建设是专业上水平。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的切入点。因此,构建专业群是十分必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体现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特殊要求 高职院校具有地方性和行业性特征。实施专业群建设,有利于学院围绕区域或行业的需求和发展。规划专业布局,并针对核心专业着力打造各专业群核心竞争力。另外,高职教育是需要积累的事

业,专业需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实施专业群建设,既能够较好地满足专业相对稳定以进行专业建设与积累,又能在保持专业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不断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体现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灵活性的特殊要求。 (二)有利于形成专业群体优势 人才培养一般具有滞后性的特点,专业建设周期长,从提前一年专业申报至学生毕业一般要四年,专业教师的培养、实训设备的完善、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以及课程和教材建设等都有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实施专业群建设可以集聚师资、实训等多方面的办学优势,有利于专业、课程和教材等内涵建设,形成专业的群体优势。 (三)有利于节约专业的建设成本 高职教育的实训建设投资巨大,实施专业群建设,可以将有限的资金集中进行相关实训室的系列化建设,使实训设施优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高效共享,降低建设、使用和维护成本。另一方面,高职教育对师资有其特殊的要求,“双师”队伍建设是其发展的瓶颈,进行专业群建设。学院可以集聚起相近相关专业的教师资源,形成专业师资的数量优势、结构优势和“双师”优势,降低专业教师的储备率,提高教师的使用率,节约办学成本。 (四)有利于提高地方政府和企业支持学院办学的力度 高职教育是一个高投入的教育,而目前中国的国情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将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社会,在一定意义上,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高职院校更具有“企业化”的特征。根据当地经济特点和产业结构设置的专业群一般都为当地的主要支柱产业所支撑,企业数量较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较大,有利于高职院校

机电一体化高级培训班课程内容

“机电一体化”高级培训班课程内容 模块一:自动化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 自动化生产线的基本组成 自动化生产的安装及调试要求 西门子PLC:S7-300,S7-400的基本应用 工业总线:PROPIBUS的组网及应用 工业以太网:基于Profinet的PLC、变频器、人机界面、伺服系统等工控设备的组网及应用。 模块二:工业机器人的应用 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知识及操作:机器人本体结构及示教。 工业机器人的典型应用及操作:机器人在码垛、搬运、喷涂、打磨、焊接上的典型应用。 工业机器人在自动化生产上的应用与调试。 模块三:数控机床的电气装配及调试 数控机床常用元器件的工作原理,选型及常见故障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电路分析

数控系统的接口 给伺服系统 伺服系统的组成、接口电路及相关控制信号 伺服驱动的工作原理、硬件电路的分析 常用参数的含义及调整参数调试 交流伺服驱动系统的常见报警及常见故障处理 伺服电机的拆装及电机编码器的装配 主轴驱动系统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及三相异步电机的结构 变频器的控制接口 变频器的常用参数及调试 伺服主轴驱动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接口及参数设置 主轴定向的实现 主轴转速的调整 攻丝、车螺纹常见问题及处理 主轴驱动系统常见报警及处理

模块四:国际标准的机电设备的电柜装配、机电联调及常见故障的维修处理机电设备电气设计的基本知识 机电设备的相关器件的选型 1)数控系统的选择 2)进给伺服及主轴的选择 3)其他控制元器件的选择 机电设备电气控制柜设计与装配 1)机电设备电气原理图的设计 2)机电设备电气控制柜安装工艺设计 3)电气控制柜的元气件布局设计 4)电气控制柜的元气件的安装 机电设备机电联调及故障的排除 模块五:机床高精度加工工艺及方法(以数控机床为例) 数控机床(数车数铣)高精度加工的国际标准要求 数控机床(数车数铣)高精度加工常用检测工具以及使用方法 数控机床(数车数铣)高精度加工的相关精度及检测方法

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及专业群建设方案项目负责人:张建英 项目组主要人员:袁姝、王显成、杨晓安、黄金华、乔海燕、娄在凤 一、专业的社会需求分析 (一) 行业背景分析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08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已突破1万亿元,成为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亚洲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 浙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风光秀丽,旅游业尤为发达。据省旅游局统计,自2003年以来,旅游总收入、接待国内旅游者、旅游外汇收入连续五年均列全国第五位,旅游业已经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嘉兴旅游资源富集, 人文景观遍布,江南水乡韵味十足,是江浙沪旅游金三角中一颗闪耀的新星。旅游总收人亿元,其中国内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22%,国内旅游收人亿元,同比增长%,接待海外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创汇13亿美元,同比增长%,接待海外游客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二,旅游年总收入排名全省第五。 (二)人才需求分析 1.旅游高技能人才需求广阔浙江省今后五年重点建设35个总投资超过10亿元以上的重点旅游项目、积极支持和培育10大旅游企业集团、新建四、五星级高等级酒店180~200家,其中五星级饭店50多家。未来五年浙江省旅游直接从业人员新增80万人,间接从业人员新增400多万人。由于旅游业服务的对象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大量海外游客的增加及本国人民生活需求提高,使旅游业高技能人才需求大幅增加。因此旅游业人才培养有广阔前景。 2.休闲农业旅游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休闲农业旅游是旅游方式由传统观光型向新兴的休闲度假型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社会发展、人们消费观念和水平变化后产生的新型旅游形式。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面貌发生很大的变化,经历繁华喧嚣的都市人越来越向往悠闲的田园风光,享受农家乐园、特色农庄、农家餐馆等休闲乐趣。因此,休闲农业游的发展使旅游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