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核心地段城市设计说明书

核心地段城市设计说明书

核心地段城市设计说明书
核心地段城市设计说明书

目录

1.0 研究背景

2.0 规划范围

3.0 展望和主题

4.0 相关案例借鉴

5.0 定位与规模

6.0 基地分析

7.0 设计理念

8.0 设计构思

9.0 用地规划

10.0 规划布局

11.0 公共配套设施

12.0 道路交通系统

13.0 绿地开放空间系统及地下空间利用

14.0 景观系统

15.0 竖向设计

16.0 城市总体形态

17.0 城市设计

18.0 实施策略

19.0 市政工程

20.0 投资估算

附录:规划指标一览表excel

一、研究背景

香江路,西起江山路、东至井冈山路段,是青岛市黄岛区最古老的一条商业街,也是目前区内最重要的商业街之一。为抢抓“拥湾发展”战略机遇,加快推进老城区内用地功能置换,更好的塑造香江路城市新面貌,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城市有序开发建设,故有本次城市设计。(区位图)

二、规划范围

综合考虑香江路周边建设现状、城市景观的构成层次需要,以规划道路为界,对香江路以南200-400米腹地进行规划设计,规划范围东至太行山路,西至江山路,南至北江路及香江二支路,北至香江路。规划总占地面积41公顷,地块净用地面积31.24公顷,其中包括一块已批规划用地及现状保留用地。(区位图、地块放大图)

三、展望与主题

3.1 展望

规划一个具备浓郁现代城市形象和特色的全新标志性地区。

规划一个反映黄岛区人文传统的门户。

规划一个体验黄岛的城市商业、商务能力和特征的乐园。

规划一个与城市协调、重点地段相呼应的现代景观地区。

规划一个具备综合用途的、充满活力的城市功能区。

3.2 主题

我们的设计灵感源自于规划地段位于城市中心的位置和黄岛区的城市特征,香江路将与整个黄岛区溶为一体,唐岛湾北部片区形成以香江路为核心的城市中心格局,与其他地区互补、互赢、共生。

将香江路规划设计为黄岛区的著名商街,展现多层次视野,创造现代之都,动感之都,魅力之都。

(城市意向图片、SU空间模型)

四、相关案例借鉴

根据规划设计目标和主题,我们选取了国内外比较成功的城市商业街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其经验和特点,并在我们的规划中加以借鉴。

香港·铜锣湾

新加坡·乌节路

东京·新宿大街

纽约·第五大道

(图片)

分析结论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以上地区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商务办公、商业用途相当集中,高密度,高强度、高楼层,以显示其商业中心地位

拥有一些地标建筑,是城市的景观中心

对外交通网络多元化、立体化及高效率

商业中心区注重行人的使用

强调场所的开放性和地下、地面、地上多层次的立体人行系统

设计多把人工水体及绿地深入商业区中,利用景观提升地区环境品味及土地价值

五、定位与规模分析

5.1 上位规划解读

在青岛市黄岛区新一轮分区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本次研究区域规划调整为商业、居住、办公、科研及体育、文化娱乐用地,强调该区域的服务功能。该区域处在城市重要商业轴区(香江路——)井冈山路——>长江路),为黄岛商业北门户,城市形象作用十分重要。

(黄岛分区规划图)

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商业网点和商品市场建设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把香江路商业街作为青岛开发区中心商业区的第一商业中心,涉及具体内容如下:

香江路综合商业街----第一商业中心

香江路北侧进一步完善金融、保险、海关等功能,为四大工业区做好服务,并拓展现代信息服务功能。

香江路南侧提升零售功能,增强餐饮、休闲功能,重点发展大众品牌专卖店和特色专业店。

井冈山路到太行山路以完善提高三家百货公司为主的零售功能,使传统百货店向现代百货商厦发展。

香江路北侧金洋鞋厂地块改建成3万平方米现代购物广场。

武夷山路口长江路市场改建成多层的文化用品城(包括大型书城、文化办公用品店、数码广场等),以满足市民文化用品需求。

香江路综合商业街商业建筑总量控制在10万平方米左右,同时配建停车泊位600个。

5.2 功能定位

香江路将是黄岛区唐岛湾北片区的金融、商贸及文化中心,是黄岛现代都会形象的象征,城市活动的焦点。

本规划区为香江路商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建设成为集餐饮购物、办公、居住、文化科研、文体娱乐、旅游等为一体的现代化的商业街区,作为香江路商圈(青岛市市级商业中心)的重要支撑点,充分体现城市的商业活力与繁华。(城市意向图,SU空间模型)

5.3 设计规模

规划维持原控规对本区域设定的总开发强度,地上总建筑面积为85.52万m2。

其中包括:办公、公寓式办公约占20.2%,商业配套占13.9%,公寓、住宅占27.9%,酒店占6.9%,文体科研占29.3%。

六、基地分析

6.1 基地位置

位于黄岛唐岛湾北片区的中心,城市商业发展轴线上。基地与其他地区有着便捷的联系,是城市发展空间要素的结合

点。

(基地航拍位置图)

6.2用地现状及地形情况

场地现状为工业厂房及80年代居住建筑,工业区与城市居住区混杂,相互干扰较大。地势呈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状,总体地形相对平坦。

6.3 改造与保留

规划拟分期分批拆除大部分现状建筑,保留部分正建和已经建成的建筑及公共配套设施,主要包括:H-7-9地块和H-9-7地块。其中前者正在建设,后者为新建建筑,规划建议保留。

6.4 现状交通分析

规划区内现已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道路体系,城市主干道包括江山路、香江路;城市次干道有五台山路、太行山路;另有若干组团或街坊内支路分布,道路骨架良好。

(现状交通分析图)

6.5 机遇与制约

发展机遇

青岛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实力不断提升

海底隧道及海湾大桥即将通车,将极大加速黄岛与青岛之间的城市融合

依据拥湾发展战略,黄岛将成为拥有150万人口的超级辅城,香江路被定位为市级商业中心。

明显的区位交通优势

丰富的城市旅游资源

发展制约

属于高现状建成区、用地性质复杂

七、设计理念

7.1 旧城区和新都心——黄岛的“历史”与“未来”

在独特的历史背景下,黄岛形成了由新、旧两大区域组成的城市特色格局,两个区域有着协调的整体规划,但又各具特色,代表着不同的发展时代。

新香江路建成后,黄岛将呈现以香江路与长江路并存的“双心”格局——历史与现代共存,传统与未来并重,进一步强化了城市的特色,丰富了内涵。

7.2 城市的“再生”

随着用地内现状厂房的逐步搬迁改造,香江路将是一个延续传统文化脉络,提升环境品味,衍生现代城市生活的地区,是一个更新城市生命力的焦点。

八、设计构思

■香江路将是黄岛的一个全新的地区。拥有齐全的城市功能,高度混合的用地,有各种金融商贸、文化娱乐、商业零售中心、居住社区、学校和部分行政及公共设施,提供灵活多样的办公和商业、居住、休闲、观光服务;

■结合黄岛城市总体格局特点,利用香江路的改造进一步完善城市整体功能结构,拉动内陆城区发展,平衡南北差距;

■根据地区景观特征,创造香江路作为城市的形象的中心、区域的地标及景观的门户;

■充分利用基地现状城市及环境要素,提供高品质的城市环境和公共空间,提升城市生活品质,打造黄岛内陆地区的人文景观;

■建立文化特色突出、内涵丰富,轴线关系明确,视野多层次的城市商业商务区核心。

九、用地规划

9.1 控规用地调整

为提升江山路城市界面形象,规划建议将H-7-12地块用地性质由居住用地改为商住用地。

为更好创造城市功能空间,规划建议将H-7-16、H-7-17地块以及H-7-23、H-7-24地块合并为完整的商住用地。

为缓解商业区停车压力,规划建议将H-7-11地块的社会停车场移至调整后的H-7-16旁。

规划建议将H-7-17及H-7-25的部分地块居住建筑面积全部移到调整后的H-7-25用地中,在总开发强度不变的情况下,将容积率由1.2提升至2.45,增加未来开发可操作性。

规划建议在满足原规划条件的同时,将H-9-1至H-9-6地块进行整体设计考虑,形成本区域最具魅力的核心功能区。同时建议在该区域与东侧科研用地间增加城市支路,以提升场所可达性,降低交通压力,并提高商业开发价值。

(控规调整对比图)

9.2 开发强度与高度

在确定用地性质的基础上,根据对土地开发供需的分析和预测,充分考虑了土地的区位、环境价值因素,并结合了创造香江路形象的需要以及对未来城区整体空间形态、天际轮廓线的构想,从而确定不同地块的土地开发容量和强度。用地开发强度保持整体不变、局部调整,紧邻香江路形成若干高强度开发区。

考虑到树立城市空间形象的丰富性,规划建议在局部地段适当提升建筑限高,标志性建筑高度控制在120-150米内。

(SU空间模型)

9.3 弹性控制

考虑到开发建设过程中的很多不定因素,并为提高规划成果的弹性和可操作性,以方便规划管理部门的操作,在符合整体功能布局、空间景观原则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对部分地块使用功能的相容性、开发容量和强度做弹性规定:允许并明确一定的变动范围,主要弹性指标包括用地功能相容性、容积率、建筑密度、限高、绿地率等。

在下一步控规及修规层面的成果深化过程中,将根据不同地块的用地性质和开发重点,具体确定各地块中主要或严格控制指标,以及允许有一定变动范围的指标。

十、规划布局

规划试图将中国的和西方的元素有效结合起来,好的方案譬如美酒,包装十分重要,包装重在文化与表达。赋予了文化深度,才会醇而香,爱久而弥新。用很解构、几何粗旷的平面线形和简洁利落的建筑立面来传达现代气息,用具有导向性的行进折线来统贯全局,宏观格局力显大气磅礴。

公共建筑围合而成中心广场,传达出古希腊式的规划精神。同时广场与步行通道又形成类似中国传统的院落与街巷感觉。十分现代的建筑群,适应现代人的生活需求,但一个院、一条巷、一扇窗、一根竹又可传递出浓烈的中国精神,满足国人思古之悠情。

在超现代之表皮下,骨子里却透着浓郁的中国味,形成“商业的文化聚落”。

总体结构呈现两轴、两心、五区的格局。

(规划结构图)

10.1 两轴:

香江路城市轴线:强化香江路南北侧建筑及规划区内各组团建筑的视觉及空间联系,使道路分割的建筑空间有机统一。形成空间层次多样、景观丰富的城市商业商务区主轴线。

街区中心步行轴线:规划强调院落围合感,由此形成的步行道构成了集商业、文化、景观、休闲多功能为一体的复合轴线,贯穿起规划用地各功能区,联系起主次中心,成为多种城市功能要素的公共轴线。这里将成为开发区宣传城市品牌的窗口,成为开发区的一条重要的城市景观廊道。

10.2 两心

两心指建筑高密度围合形成的混合功能中心,一个中心位于规划区香江一路与香江二路、香江路围合地块的院落功能空间,另一个位于五台山路东、香江路南、北江路以北形成的功能中心。

10.3 五区

规划区由五大子功能片区组成,包括:商业娱乐区、商务休闲区、高档住宅区、混合功能区、科研酒店区。各功能区的设计紧紧围绕黄岛的历史、文化、城市天然景观特色,突出现代、动感、与城市共生的鲜明规划主题。

各功能区均拥有便利可达的步行与机动交通联系,各区相对独立同时又紧密联系,鼓励地块内多样性混合使用,功能高度混合,从而综合了行政、商务、商贸、金融,酒店、文化、娱乐、零售商业、餐饮、休闲、等多种城市活力元素,使

其在不同时段有不同的活动支持和活动人群,形成一个具有全天24小时活力的街区。

商业娱乐区——

现代经济学认为:城市经济的发展不仅要依靠'新经济增长点所提供的利润,而且要依靠商业繁荣带来的土地、房产、劳动力以及基础设施等要素的普遍升值。因此,繁荣的商业区是一个城市所不可或缺的内容,它同时也为香江路商业中心的夜生活带来了活力。

本区位于江山路、香江路、香江一路围合区域,本区北侧为已批商住区,南侧规划大型商业综合体以及商务住宅,安排商贸、商业、娱乐、公寓等综合功能,并强调综合体的商业及娱乐用途,注重沿江山路的景观界面的连续性,从而使香江路的商业功能及活力得到延续。

商务休闲区——

将香江路、香江一路、香江二路围合的街坊规划为商务休闲区,其内设置有商务展示中心、文化休闲中心、温泉健身会、咖啡馆、酒吧、餐厅等商务休闲娱乐设施,为该区的商务活动提供便利的服务,使商界人士在舒适的体验中达成合作和销售,休闲、娱乐、洽谈无处不在。

高档住宅区——

居住功能的引入会进一步完善规划区的功能,并带来持续的活力支持,同时该类用地的出让收入也是政府开发规划区重要收益来源。

该区域位于规划区五台山路西侧,用地内现有部分新建成居住小区,通过完善的配套设施、先进的物业管理、便捷的交通系统、优异的景观条件等多方面的优势,为核心区大量的商务及办公人员提供适居的生活场所,其房产开发前景将会吸引大量的外部资金投入居住区的建设。

混合功能区——

混合功能区为香江路提供了包括:沿街大型商业、服务设施、商贸办公、商务公寓、体育休闲、文化娱乐等多种服务功能,形成较为密集的高层商业配套服务区,与南北向绿带两侧的商业娱乐功能相互促进,功能互补。

本街区规划了南北向生态绿化系统,既有效地提升了规划区内部的环境品质及土地价值,为在规划区内工作的人员及居民提供了休闲游憩场所,也调节了地区内的小气候,成为香江路商业中心区的“中央公园”。

科研酒店区——

本区主要为科研用地,现状为中科电41研究所,规划确定本区内建筑近期保留,远期进行改造,用地东南侧为酒店用地,对该区域的沿街用地功能,景观界面的协调等内容结合方案进行了综合统筹规划设计。

十一、公共配套设施

规划根据用地布局,结合香江路街区特点,参照国家相关规范指标,合理布置各类公共配套设施;同时,在设施的设置上也充分考虑到提升香江路商业中心吸引力及接待能力的需要,安排有多功能购物中心(市区购物中心)、商务办公、街区商业、商务酒店、体育训练馆、文化娱乐城、商业居住等内容。

在西侧商业娱乐区主要安排服务于开发区的市级大型商业公共设施,包括安排有多功能购物中心(市区购物中心)、现代百货商厦(百货店)、影剧院等;

在商务休闲区内主要设置休闲类商服及文化设施;建筑裙房主要为零售商业用途,以专业特色店、连锁中型超市(超市)、便利店、品牌专卖店为主体。

在混合功能区及高档住宅区内,则根据居住人口的分布和居住区社区结构,结合服务半径范围,合理安排服务于周边居民的各级商服、医疗卫生、体育训练馆、文化娱乐城等公共配套设施;

规划新建12班托幼位于用地西南侧。

——业态分布图

十二、道路交通系统

本次规划根据用地规模和开发量,参考国内外类似案例,对规划区未来的交通需求量进行了专业测算,并以此数据为基础,结合规划方案的功能布局,对于路网体系、公共交通、静态交通、人行系统均进行了精心设计安排,同时提出了交通策略上的建议。

充分利用已有的道路设施,结合规划方案对于现有交通进行改造及梳理,力求解决根据总体规模产生的交通量;

实行人车分流,规划完善地下、地面及空中人行步道系统,串联中央商务区重要的交通节点;

结合道路绿化带设立自行车道,形成高效、便捷、宜人的非机动车交通体系;

重要的交通广场及地块结合地下空间开发设置公共停车场库,解决商务区内的停车问题。

——道路交通分析图

加道路横断面

12.1 道路网络规划

强化主要干道功能,利用梳理周边城市主次干道,形成与城市道路协调、经济、便捷及可实施性强的方格网状道路系

统骨架,保证过境交通顺畅。合理组织区内各类交通,使规划区内的交通到发、转换便捷有效。

支路网应根据片区内建筑物的分布情况进行布局。规划区新建两条城市支路,一条设于高档居住区北侧连接五台山路与香江二路,另一条设于中科电41研究所用地西侧分割混合功能区与科研酒店区,连接北江路和香江路。一般来说,在中心区,除了要控制好地块尺寸以布设更多的支路外,还应在每栋建筑物周边布设贯通性支路。本次规划中在各建筑之间的铺装地面空间可在未来需求上升到一定程度时转换成支路系统。

12.2 公共交通规划

12.2.1公交需求分布

未来中心区公交需求分布主要有两个方向:一往北至北部居住区;二往南部经井冈山路至长江路商业延续区。

12.2.2 常规公交网络及场站布局

(1)布局原则:要使公交能便捷到达规划区主要目的点;大型场站尽可能接近规划区重心;处理好与轨道交通的接驳换乘;考虑设置区内穿梭巴士。

(2)网络布局上,在主干道路上布设常规公交线路;在次干道环线上布设内部公交环线。

(3)500-800米在重要位置都设置了公共汽车停靠站。

(4)在出租车场招点频繁区设置了出租车上、下客区。

12.3 步行系统

12.3.1 创建多层次的立体人行步道系统,服务地面层的步行交通,并提供到达公交站内,以及过街的连续步行空间体验。

12.3.2 促进城市功能的立体化发展,使裙楼的建筑空间具有更大的商业价值,提供一个安全惬意的人行商业空间环境。

12.3.3 地上人行系统在分期的实施步骤、系统完整性与连续性、与其它层面人行系统的连接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十三、绿地开放空间系统及地下空间利用

规划区内的绿地主要结合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设置,以中心步行景观轴结构为基础,统率起规划区内各个独立的街坊空间,形成贯穿南北与东西的绿色绿地步行系统骨架;结合广场、步行街等多种形式的开放空间和街道、街坊绿地、水系的绿色景观设计,建立网状的生态绿地系统,浅水引入空间主轴、生态绿带、中心广场等处,与绿地及开放空间系统相结合,有效提升规划区的城市空间、景观质量。在街区内低层商业建筑注重运用墙面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这些立体绿化手法,与

地面绿化有机呼应,形成层次丰富的立体绿化系统。

规划充分考虑了地下空间的利用,最大限度发挥土地的价值。地下主要分为车库和地下商城。地下商城结合院落中心景观布置,形成下沉式商业广场,与地面、空中一起形成立体购物系统,丰富商业商务体验。

——开放空间及绿地系统分析图

——地下空间利用

十四、景观系统

强化开放空间的系统性和形态特色,创造适合人的活动和景观需要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使其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和空间感染力,是形成街道景观意象特征的重要手段。在整个设计总体设计概念中,拟从以下两个个方面塑造街区景观:——景观轴线

围绕以车行为主导构筑香江路的景观主轴。以大尺度的景观控制和创造连续感、整体感强的景观为主要目标,局部考虑人车为主导的景观创造

——视线通廊和开敞视域

视线通廊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强化区域空间景观特征。以视线为纽带,以连续的道路、广场连接观山景、水景和标志性建筑的视线,可以增强道路景观的丰富性和渗透力。

本规划区的主要视线通廊为步行轴线视廊,规划着重刻画主要的对景点和节点,如各个组团入口轴线交叉处,将成为视线焦点,规划设置低层视觉建筑进行景观刻画。

开敞的视域较视线通廊具有更大的景观影响,更能强化景观意象。在五台山路东侧地块规划两个连续的视线开敞区域,将浅水、绿草等良好的自然风光引入街景,可以大为提高街区的环境品质。

——景观分析图

十五、竖向设计

15.1规划设计依据

竖向设计以《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 83-99)为依据,综合考虑地面排水及尽量减少土方量。

15.2 地块竖向

规划地块的规划高程在12.7――27.8米之间,为减少土方量及形成好的视觉效果,规划对现状地形进行了较好的结

合,规划地块标高在15.30――27.30米之间。

15.3 道路竖向

地面排水坡向应基本顺道路合成纵坡向。设人行道的道路人行道高出道路15厘米,绿地标高可比道路高10厘米左右,绿地坡度取0.5%—1.0%之间。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相接时,原则考虑路拱横坡影响,路拱横坡取0.3%。硬地坡度取与人行道横坡一致,并高出路面15厘米。道路纵坡在0.25%--3%之间。

十六、城市总体形态设计

规划采用分阶段的集中有序的轴向发展模式,延续现状的城市肌理,营造以“动感”、“现代”为特征,代表黄岛未来的多元化城市环境。

通过利用集中的用地模式、建筑高度、开发强度、空间景观轴线及天际线形态的处理,强调商业中心区的中心感。

以超高层建筑形成地标建筑组团,凸显核心区的城市形象中心地位。

十七、城市设计

空间形态的格局与绿地及开放空间系统互动,注重水体与绿化,建筑与环境,历史与未来的结合,以人为本,利用舒适宜人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环境组织建筑,打通视觉通廊,结合立体步行系统,形成核心区良好的现代城市意象。

规划力求延续黄岛城市商业格局,反映现代高科技和高效率的工作生活节奏,创造具时代特征和充满动感魅力的城市中心商业区。建筑采用院落式的街坊布置,保持街道界面的完整,延续并改进现有重要城市街道景观。

应用城市形象分析的方法对规划区内各形象元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核心区内的布局选址结合地势高差进行了精心推敲,使建筑高度围绕主次两中心向周围渐次跌落,沿主要街道界面连续,呈韵律布置,形成了起伏优美、层次丰富、向心感强烈的城市天际线。

十八、实施策略

政府积极参与,大力支持

国际上成功的重要经验之一即是所有的商业中心区项目都需要依靠政府直接的大力支持。

政府的参与和支持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包括投入先期的启动资金,或是进行街区地区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成立街区开发负责部门机构。

建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市场化运作

在街区的开发建设中应进行充分的市场化运作,建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大力吸引各种非政府资本,包括公有、非公有

和民间资本的投入和参与,政府只是负责管理和间接调控。

分期开发,触媒效应

参考国内外成功案例,根据街区的整体结构,制定分期开发的策略。规划确立启动区、中期开发建设区域,以及远期开发建设区域,并根据不同阶段的建设重点,逐步推进开发计划。

按照城市设计的触媒理论,城市中能带动并促进周边地区开发建设的环境元素被称为“触媒元素”,它们能对城市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运用这一理论,规划确定了由公共投资或以优惠政策鼓励先期建成吸引投资的项目,为以后的土地拍卖和出让创造条件。

加强规划管理和引导

在主要依托市场进行运作的背景下,政府对市场的发展应有预判,并依此加强管理、调控和引导,以保证开发建设的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建议设立街区规划及建筑设计专家委员会,建立委员会工作制度和总设计师制度,由委员会负责对重大项目的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审议和监督;同时运用行政手段建立政策机制,设立奖励制度,引导和鼓励有助于规划及城市设计成果实施的开发行为。

本次成果深度为修详深度的概念规划,因此,为保证街区开发建设工作在系统的规划管理依据指导下进行,还需要在本方案基础上,形成用来指导实施的控规及城市设计深化整合方案,并开展街区的《启动区详细城市设计及修建性详细规划》、《环境景观详细设计》等一系列的相关专题规划研究工作。

十九、市政工程

街区建成后巨大的开发量,将对现状市政基础设施带来极大压力。为此,本次规划在尊重和利用城市现有的市政公用设施原则下,对于市政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初步设计及测算,并充分考虑了与上层次总体规划的契合。

根据现代香江路商业街区的发展趋势,市政管网将普遍采取共同沟的形式,有效利用地下空间。

——市政设施规划图

二十、投资估算

参照国内类似工程的费用水平,并考虑一些其他影响因素,香江路开发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范围包括:前期修建性规划编制费用以及建筑工程投资费用。

在编制中,按照规划设计内容中的各类建筑物、道路、管线敷设内容和绿化面积数据,并参考目前建筑市场的同类建

筑的经济造价指标进行测算。

该地块总用地面积31.24公顷

前期规划勘察设计费用:312400㎡*80元/㎡=2499.2万元

建筑工程投资估算:

公建:855196㎡*(13.9%+1.9%+29.3%)*1280元/㎡=49868.8万元

高层住宅:855196㎡*(20.2%+6.9%+7.6%+20.2%)*1380元/㎡=64791.2万元环境绿化:

312400㎡*100元/㎡=3124万元

道路管网:

312400㎡*80元/㎡=2499.2万元

总投资额为122782.4万元

广州长岭居城市设计规划说明书

广州市长岭居城市设计说明书 一、认知篇 0B1 .规划背景 ,中国第三大城市,岭南文化的兴盛之地。长岭居,位于萝岗区,是广州东部山水新城的重要组团。为进一步优化提升广州市、萝岗区的城市功能布局和人口分布,拟在萝岗区选址建设高端的、具岭南风格的大型低碳居住区,为企业家、海归精英、科技人才提供高端居所—长岭居,规划人口20余万人,以承接老城区疏解的人口,促进萝岗中心区的职住平衡,实现与中新知识城、广州科学城的共同协调发展。 本设计在《广州东部山水新城总体规划》、《长岭居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等相关规划为依据及城市设计框架的指导下,营造生态良好、充满活力的宜居城区。 1B2 .现状概况 2.1规划范围 总体城市设计范围用地面积共3490公顷,其中,一期详细城市设计范围用地面积约4.35平方公里。 规划用地北至广汕公路,南至广惠高速公路,西至萝平路,东至永和大道。 2.2区位分析 (1)从广州层面分析,项目位于广州30分钟生活圈内,利于承担广州中心城区居住、研发、商业服务等功能外溢。 (2)从广州东部山水新城层面分析,长岭居是东部山水新城的重要组团,可以依托地铁21号线,成为东部山水新城TOD开发走廊的服务节点之一,为广州东部山水新城内中新知识城、科学城、永和工业区等产业高地提供优质的城市及居住配套。 (3)从萝岗区层面分析,长岭居依托广惠高速、广汕公路、长岭路、永和大道等区域性干道,地铁21号线以及萝岗区捷运系统,与萝岗中心区及各功能组团联系便捷,利于促进萝岗区职住平衡。 2.3人口、产业状况 (1)人口 规划区范围内涉及岭头、水西、长平、贤江、禾丰五村农村居民点,户籍人口共计6951户,16446人。 (2)产业 农业方面,规划区内主要以甜橙,荔枝等特色水果品种种植为主,另有部分水产养殖。 工业方面,长岭居范围内现状工业主要集中在规划区东部的永和工业区内,主要有五类:仓储物流类、工业化工类、机电科技类以及汽配加工类,每类分别大约有3、8、11、10、5家,共约37家。长岭路沿线零散分布少量低附加值工业企业。 服务业方面,长岭居范围内服务业主要为餐饮、住宿,主要沿长岭路及围绕水声水库、广州市干部疗养院分布。 2.4现状建设情况 现状建筑总面积约296.76万平方米。规划范围内主要以村民住宅和工业建筑为主,其中旧村住宅约143.1万平方米、工业建筑约114.61万平方米,其余为商业建筑、公共服务设施、新村安置用房等。 规划区内主要有长平村、岭头公司、水西村、贤江村、禾丰旧村五个村庄。根据统计,五个村庄的总建设量共计:143.1万平方米。在本次规划区内,岭头公司共有茅坦村、斗岗村、羌洞村等7个经济合作社,总建设量为26.67万平方米;水西村共有水东村、华丽村、元贝村3个经济合作社,总建设量为25.00万平方米;长平村共有山塘社、屋角社、高田社等5个经济合作社,总建设量为18.59万平方米;贤江村共有贤一、贤二、贤三3个经济合作社,总建

城市设计构思说明

某市居住區城市设计 某市居住區的开发建设,对于这座城市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契机,而对于规划设计来说,则是一次重大的挑战。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将成为居住區规划建设的关键,也是我们思考的重点: 规划应通过何种“结构方式”来处理社区与城市的关系? 如何通过环境和建筑的塑造来表现基地的特色?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方式、开发规模、开发内容、形态组合如何? 如何将其打造成为这一地区乃至更大区域的宜居典范? 社区邻里空间与景观特色如何体现,如何满足多样化的居住生活需求? 愿景与目标 运用景观都市主义的理念与方法, 塑造带有都市水环境特色的、城市街区式的资源型景观社区 以及具有高品质居住环境和完备的公共服务设施的理想之城 我们期望把某市居住區建设成为: 一个融合当代新城开发的先进理念与实践的经验 具有高品质社区环境与理想城市结构的宜居之城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将其设计成为: 1.特色鲜明、可记忆的城市意象 2.充满活力、混合使用的公共中心 3.适宜步行与交往的街道与广场 4.多样化、资源型的居住环境 5.连接山水的开放空间与景观网络 6.完善、便利的公共设施与服务 7.高质量、多元化的水环境 8.生态友善的绿色之城 9.可持续的宜居之所、低碳之城 设计理念 景观都市主义:景观以更积极的姿态介入城市结构的形成与城市空间的营造,与规划、建筑相互整合而形成的城市综合环境,更能决定城市的物质形态与城市体验。 景观在这里不是一个独立的环境要素,而是开放的、组织城市形态和功能的空间结构和触媒(催化剂)。

设计构思 基于以上设计理念,本案的整体设计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 整合连接——整体城市结构与系统的衔接、补充与完善 带状公园——顺应基地脉络,强化基地生态 复合中心——营造特征鲜明的城市中心与邻里生活中心 水景网络——用水环境连接各个中心,并形成路径的特色 重塑记忆——经典要素与场所的塑造 整合连接——整体城市结构与系统的衔接、补充与完善 我们的设计致力于对某市居住區整体结构的完善以及社区与城市关系的统筹。强调其与新城功能的整合互补和路网的相互衔接。 基地被城市道路分成上、中、下三个片区,每个片区均相对独立和完整。由此,我们在基地中部设计了一条纵向的社区生活主干道,在将三个功能片区相连接的同时,也将北部的姚江公园、中部的中央公园以及西南角的滨水绿地公园串联起来,成为整个基地中富有特色的一条花园生活街道 带状公园——顺应基地脉络,强化城市生态 规划保留并改造贯穿基地中部的河流,并以此为主脉,形成整个区域的中央公园,将其打造成居住區的自然生态核心和公共活动中心,以其作为功能分区的潜在边界,由此决定了居住區的景观生态特质。 复合中心——创造特征鲜明的城市中心与邻里生活中心 规划沿中央公园(中部水系和中央绿化景观带),通过建筑间的紧密联系形成相关功能集聚并适度混合,创造明确的、且具有强烈的空间质感和情境的城市中心,并在三个功能片区中结合现状水系,形成各自片的邻里中心,由此构建一种开放的网络化结构,从而产生自然的引力来诱发城市生活的交叠和互动,形成丰富多元的生活图景。 水景网络——以水环境连接各个中心,并形成路径的特色 规划将原纵向穿越基地的两天条水系保留和连接,由此将基地三个功能片区和三个公共中心,以及三个公园通过环境连接在一起,由此形成各具特色的环境和网络。 重塑记忆——经典要素与场所的塑造 规划通过建筑间的关联整合,使城市环境回归人性尺度,营造一个连续变化的开放空间系统,并力求在其间重塑和再现经典的传统居住的空间和意象。中央街道,城市中央公园、邻里公园这些美好的场所,将成为这里生活美好记忆的地方。从而使其具有传统居中空间中生动而细腻的品质,真正融入并激发充满活力的新城生活。

《山西省总体城市设计编制指南(试行)》

山西省总体城市设计编制指南 (试行)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7年6月

目录 1总则 (1) 1.1制定目的 (1) 1.2适用范围 (1) 1.3总体城市设计的任务 (1) 1.4基本原则 (1) 1.5主要内容 (1) 1.6成果构成 (2) 2总体城市设计准则 (2) 2.1文本要求 (2) 2.1.1城市特色与风貌 (2) 2.1.2保护自然山水格局 (2) 2.1.3优化城市总体形态格局 (3) 2.1.4片区划定与指引 (3) 2.1.5典型要素控制 (6) 2.2主要图纸 (7) 3总体城市设计实施说明 (8) 3.1内容要求 (8) 3.2实施管理 (8) 4近期建设指南 (8) 4.1行动计划 (9) 4.2专项规划研究 (9) 5公众宣传册 (9) 5.1编制宣传手册目的 (9)

5.2宣传内容 (9) 5.3宣传册要求 (10) 6综合研究报告 (10) 6.1分析问题与评估现状 (10) 6.2设计思路的研究 (10) 6.3城市特色研究与确立 (11) 6.4相关规划调整建议 (11) 7附则 (11)

1总则 1.1制定目的 为规范总体城市设计编制的技术要求,提高总体城市设计编制质量,塑造城市风貌特色,依据《城市设计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指南。 1.2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我省市县单独编制的总体城市设计。 1.3总体城市设计的任务 保护自然山水格局,传承历史文脉,定位城市形象,塑造城市风貌特色和空间意向,引导城市健康有序发展。 1.4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满足人的认知、使用功能、审美要求和生产生活需求,营造高质量、人性化城市环境空间。 (2)宏观整体。整体把控,建立有机的系统,形成完整统一的城市风貌。 (3)特色突出。尊重城市所在地域的环境特征,营造协调、整体与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空间。 (4)注重实效。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满足管理需求,对接实施主体,重在操作性。 1.5主要内容 以城市整体为设计对象,分析和研究城市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确定城市总体空间格局,组织公共空间体系,构建景观风貌特色,提出控制和引导城市整体空间要素的要求。建立分级分类管控体系,

台州市椒江区商业中心城市设计说明资料

台州市椒江区商业中心城市设计简要说明项目概况 台州市位于浙江省中部沿海,北接宁波、绍兴,西南连温州,西邻金华、丽水,东邻东海,辖三区两市四县,陆域面积9411平方公里,人口约546万。台州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常年平均气温16.6℃-17.7℃,年平均降水量1632毫米\主导风向西北风,夏季为东南风,夏季影响本市的台风风力10-12级。 台州市城市空间形态特色为环绿心组团式城市,城市总体布局结构为“一心(绿心)六脉(六条生态廊道)四组团(椒江组团、黄岩组团、路桥组团、滨海工业组团)”,总面积1536平方公里,现状市区人口149万,城镇人口约70万。台州市市政府驻地为椒江,椒江组团是台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科研中心,邻港工业基地,椒江组团包括椒江老城区、台州经济开发区、洪家、章安-前所等,规划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53平方公里,城市人口50万人。 椒江区商业中心规划用地位于椒江老城区核心地段,东起解放北路(现状红线宽度36米),南至中山西路(现状红线宽度28米),西到轮渡路(现状道路红线26米),北以工人路(现状红线28米)为界,总用地面积约为32.2公顷。规划用地现状较为混杂,内有大量的民房,还有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学校等公共设施,也有部分企业用地。规划用地内现状居民约1600户,住宅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另有商业建筑约5万平方米。 项目工作流程 我们的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商业地块和具体建筑设计阶段,我们需要通过研究地域文脉、商业业态、消费行为,技术和理念、实施策略来更理智更科学地建设城市面貌,整合城市要素,复兴商业空间。 1、区位条件 椒江区商业中心位于椒江旧城商业最繁华的地区。 从地理位置上来讲,是椒江老城区的核心地段的公共活动空间,拥有良好的交通区位条件。 从自然景观区位条件来看,本片区南依凤凰山,北与椒江相距仅400米之遥。拥有靠山面江的良好景观区位条件。

城市设计考试题

一、填空 1城市设计以城镇发展和空间组织的优化为目的,运用跨学科的途径、对包括人、自然和 社会因素在内的城市形体环境对象所进行的研究和设计。 2、城市设计的两种形式:政策过程型和工程设计型。 3、公园前后,古罗马逐步代替希腊成为欧洲地区的霸主。它的城市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享乐主义特征;实用主义特征和炫耀主义特). 4、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城市设计,轴线都被用作营造秩序,突显帝王霸气的重要元素。但 具体处理手法不尽相同。中国城市强调中轴对称,剧中为尊,轴线感自外而内。而西方城市 则偏好几何轴线与理性网络,轴线感自内而外。 5、卡伦认为当我们以恒定的速度步行通过城镇,城镇景观总以一系列突现或隐现的方式出 现,这种视觉现象称之为视觉连续。 6、埃德蒙?N?培根提出评价、表达和实现是城市设计的三个基本环节 7、城市景观可归纳为五大组成要素,分别是道路、边缘、地域、节点和标志。 8、在进行城市空间设计时必须综合应用图一底理论、连接理论和场所理论。 9、城市设计的空间分析方法中,空间一形体分析方法包括视觉秩序分析和图形背景分析。 10、意象是一种经由体验而认识的外部现实的心智内化,而认知意象分析是一种借助于认知心理学和(格式塔)心理学方法的城市分析理论。 11、国外城市设计的机构组织模式主要有三种,它们分别是:集中式,分散式,组织临时性机构 12、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完善,已逐渐形成了一套层次分明的规划体系,它们主要由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城市详细规划,等不同的层次构成。 13、城市设计研究与编制的内容一般涉及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城市十地利用、城市景观、 城市开放空间与公共活动、城市活动系统、城市特色分区与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实施措施 等7方面内容。(P115) 14、城市设计成果中,城市设计导则和城市设计图是城市设计实际运用性成果,城市设计 研究附件是城市设计的依据与支撑。(P121) 15、城市空间格局的典型模式有中心集结型、条带延伸型、格网型、自由生长型。(P131) 16、开放空间意指城市的公共外部空间,它包括自然风景、硬质景观、公园绿地、娱乐空间 等,通常具有开放性、可达性、大众性、功能性四方面的特质。(P146) 仃道路空间设计的主要原则、便捷高效、舒适宜人、局部步行、公交优先。 18、广场空间设计的主要原则多样性、整体性、宜人性、生态性。 19、大学校园空间设计的原则主要包括人性化、社会化、生态化。 20、静态交通中自行车停放与机动车停放是需要关注的两个因素 二、名词解释 1、城市建筑综合体:对那些建筑周边环境乃至部分内部空间的设计越来越多地渗透着城市环境要求的建筑的一种概念描述。 2、历史地段:“历史地段”是指城镇中具有历史意义的,包括城市的古老中心区或其他保存着历史风貌的地区,它们不仅可以作为历史的见证,而且体现了城镇传统文化的价值。 3、水滨:城市特定空间地段,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也是城镇邻近水体的部分 4、城市滨水区: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的总称,由水域、水际线、陆域三部分 组成 5、城市轴线:在城市中起空间结构驾驭作用的线形空间要素

城市设计说明

城市设计说明 一、背景 随着中部崛起、中原经济区国家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已逐渐成为全球产业转移的新热点,内生与外资双轮驱动效应日益增强。而禹州地处中原经济区核心圈层,临近郑州、空港经济区等两大区域经济增长中心,城市经济发展良好。同时禹州市是著名的夏都、药都、钧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根据许昌总体规划,禹州定位为许昌市域副中心,是夏文化、钧瓷文化传承中心、全国重要的中药材集散地、中原经济区重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以及中原经济区核心区域重要节点,描绘了禹州作为中心城市职能的宏伟目标与蓝图。 随着郑万高铁与禹州站点的规划建设,禹州将全面进入高铁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并积极融入以郑州为中心的高铁半小时经济生活圈内。郑万高铁将对禹州交通、旅游、对外开放、拉动产业升级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并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的动力,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然而,长期以来,禹州市经济发展走的是一条资源型经济扩张的路子,随着资源的不断消耗及环境污染,经济发展不可持续,城市面临极大的城市转型压力。另一方面,现状禹州人口密集,城市拥挤,城市综合服务能力薄弱,既不能满足产业转型发展需求,也与日益增长的市民生活服务需求和许昌市域副中心的总体发展定位不相匹配。禹州亟待进行城市空间外延拓展,培育城市综合服务职能。 而颍北新区位于颍河以北,与老城区隔河相望,区位条件优越,土地资源储备丰富。是禹州未来城市发的城市核心区域,也是未来支撑禹州城市功能升级的核心区域。因此,在此背景下,禹州市规划局组织编制《禹州市颍北新区概念性城市设计》,以应对新区发展形势的变化,切实指引新区的开发建设工作。本次城市设计全面分析了颍北新区发展态势、系统评价了区域及场地现状资源、详细解读了已有规划指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颍北新区建设

城市设计考试题

一、填空 1、城市设计以城镇发展和空间组织的优化为目的,运用跨学科的途径、对包括人、自然和社会因素在内的城市形体环境对象所进行的研究和设计。 2、城市设计的两种形式:政策过程型和工程设计型。 3、公园前后,古罗马逐步代替希腊成为欧洲地区的霸主。它的城市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享乐主义特征;实用主义特征和炫耀主义特). 4、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城市设计,轴线都被用作营造秩序,突显帝王霸气的重要元素。但具体处理手法不尽相同。中国城市强调中轴对称,剧中为尊,轴线感自外而内。而西方城市则偏好几何轴线与理性网络,轴线感自内而外。 5、卡伦认为当我们以恒定的速度步行通过城镇,城镇景观总以一系列突现或隐现的方式出现,这种视觉现象称之为视觉连续。 6、埃德蒙?N?培根提出评价、表达和实现是城市设计的三个基本环节 7、城市景观可归纳为五大组成要素,分别是道路、边缘、地域、节点和标志。 8、在进行城市空间设计时必须综合应用图—底理论、连接理论和场所理论。 9、城市设计的空间分析方法中,空间—形体分析方法包括视觉秩序分析和图形背景分析。 10、意象是一种经由体验而认识的外部现实的心智内化,而认知意象分析是一种借助于认知心理学和(格式塔)心理学方法的城市分析理论。 11、国外城市设计的机构组织模式主要有三种,它们分别是:集中式,分散式,组织临时性机构 12、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完善,已逐渐形成了一套层次分明的规划体系,它们主要由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城市详细规划,等不同的层次构成。 13、城市设计研究与编制的内容一般涉及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城市土地利用、城市景观、城市开放空间与公共活动、城市活动系统、城市特色分区与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实施措施等7方面内容。(P115) 14、城市设计成果中,城市设计导则和城市设计图是城市设计实际运用性成果,城市设计研究附件是城市设计的依据与支撑。(P121) 二、名词解释 1、城市建筑综合体:对那些建筑周边环境乃至部分内部空间的设计越来越多地渗透着城市环境要求的建筑的一种概念描述。 2、历史地段:“历史地段”是指城镇中具有历史意义的,包括城市的古老中心区或其他保存着历史风貌的地区,它们不仅可以作为历史的见证,而且体现了城镇传统文化的价值。 3、水滨:城市特定空间地段,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也是城镇邻近水体的部分 4、城市滨水区: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的总称,由水域、水际线、陆域三部分

城市小游园设计说明

城市小游园景观环境规划设计说明书 1设计的主题思想 主要为城市居民创造休闲场所,同时具有景观性和凸显城市文化特色的小游园环境,成为城市景观环境的一部分,具有景观性、文化性、和时代性。 1.1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主要体现在:功能设计的合理性、景观设计的多样性、设计尺度的合理性(按照周边车道和居民生活习惯要求),植物的搭配讲究色彩的季节性变化,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形成变化的景观。 1.2创造出良好的休闲、娱乐环境。 小游园景观分布有景观节点,分别设有休闲椅,在行道树的浓荫下则是良好的休闲场所,其周边绿分别有开敞和较为私密的空间,营造开放性和私密性的交流娱乐环境。 1.3创造独特的城市文化环境 景观的主树种采用开花时极具热烈气氛的凤凰木。沿路的景观以文化石、景墙、雕塑、文化宣传栏等形成点状布局,而又以校道为线贯穿首尾,形成以德、智、体、美为内容的颇具时代性城市文化环境,其寓意为当你走进小游园的那一刻,意味着心情的愉悦。主题雕塑采用飞鹅、苏东坡,因其代表惠州文化特色。 1.4创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种植四季植物,讲究三季有花,四季有景,乔木、灌木、地被植物合理搭配,使整个景观在时间和空间有相应的变化。体现自然生态群落景观。 4 植物设计说明 植物景观设计上以乡土树种为主,合理运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相互搭配,用四季植物做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主要的植物景观有秋色植物景观、热带植物景观。 乔木有:、凤凰木、阴香、碧桃、龙柏、乌桕、红枫、银海枣、侧柏、假槟榔、丝葵等 灌木有:红叶李、垂丝海棠、桃花、金叶女贞、红花继木、紫叶小檗、雀舌黄杨、迎春、火棘、毛杜鹃、竹、南天竹、月季、凤尾兰藤木有:金银花 还有不同颜色类的草花

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咸宁市梓山湖(贺胜)新城总体规划说明书 第1章规划界定 1.1 规划编制背景 1.1.1 湖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要求 2010年11月1湖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意见》提出了“十二五” 期间湖北省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目标,明确了推进城镇 化发展的基本措施,强化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政 策保障。由此可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湖北 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在未来城镇化战略构想 中,中心城市和县城,特别是大城市周边地区的小城 镇的发展将成为湖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突破 口。贺胜桥作为武汉城市圈城铁站点“一站一城”城 镇化试点,同样需要在城镇化发展方面作出新的突破。 1.1.2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 2007年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资 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 区。“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及武汉城市圈的一体化发展 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空间整合和协调发展。构建“两型 社会”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到来的新一轮探索,武 汉城市圈是中国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是湖北省 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贺胜桥位于武汉和咸宁的交 接地带,同时也处于“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 “昌九景城市群”三大中部重要城市群的围合之中。 中央已将赤壁市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 省委已将咸宁市确定为全省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试点单位和实验,在种种利好因素的作用下,梓山湖(贺胜)新城因地理区位的重要性以及资源环境承载力强而有望获得较好的发展机会。1.1.3 城市圈城际铁路建设的机遇 (1) 城际铁路建设的非交通意义 2009年3月,武汉至孝感、、、黄冈4条城际铁路 宣布动工,一个以武汉为核心、连接周边8市的“半小 时铁路网”建设拉开序幕。省政府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战 略愿景――依托城际铁路站点,建成35个卫星城市。值 此时机,贺胜桥成为武汉城市圈城铁沿线“一站一城” 战略的首个城镇化试点地区,这为梓山湖(贺胜)新城 带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 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位于全国“两型社会”建设实 验区,城际铁路作为资源共享和城市圈建设的空间联系 载体能够很好地把武汉和城市圈内部的二线城市紧密 联系起来,有利于发挥武汉市中心城市的辐射扩散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实现武汉市的极化效应,以及实现城市圈内部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互动,推动圈内城镇化建设,以城市圈作为区域一体化空间载体,把消费和投资结合起来,形成新一轮城市城镇化浪潮。 (2) 城际铁路建设推动沿线地区的城镇化发展 在城际铁路沿线的35个站点中,将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 价值为核心目的,改变以往粗放式经营模式,进行合理密度的 土地开发,将居住、办公、公共空间等用地进行混合使用设计, 按“统筹规划、重点推进、一站一策和市场化运作”的原则, 建设35个平均人口规模达5-15万的城镇。这是武汉城市圈通 过城际铁路建设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战略选择。梓山湖(贺胜) 新城也将共享城际铁路建设带来的红利。 (3) 城际铁路建设促进地区同城化发展 城际铁路的建设缩短了地区之间的时空距离,武汉城市圈半小时交通圈的构建也势必与“行政圈”、“商务圈”“工业圈”等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同城化时代,打破了城市间的隔阂,也将彻底颠覆圈内居民传统的出行方式和生活观念。在同城化的作用下,城市之间信息流、人流、资金流等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将变得更加频繁与激烈。如何整合土地利用,重组功能布局,以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推动地区的发展,将成为梓山湖(贺胜)新城在新时期需要回答的重要议题。 图1.4 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站点 图1.3 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路网示意图 图1.1 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图图1.2 日本新干线站点城市

安阳市彰德路城市设计说明书

安阳市彰德路(南段)城市设计 说明书 第一章规划背景 Planning Background 安阳,作为中国的七大古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浓厚的文化底蕴。 近年来,京珠高速公路、安林高速公路的开通,安阳市行政区划调整和行政中心东迁,给城市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2006年安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更给安阳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根据安阳市新一轮总体规划的编制,从城乡统筹区域协调的角度确立了安阳的区域定位和空间格局,进一步推动了安阳市的建设与发展。 彰德路(南段)的城市设计就是在这样良好的规划背景下呼之欲出。 第二章项目区位与规划范围Location And Boundary 一.宏观区位Macro-Location 安阳市地处河南省城市空间体系的北部顶点位置,在河南的北部发展轴线上与核心城市郑州的相对距离最为合适,有利于培养新的增长极。同时,又地处晋冀鲁豫的四省交汇处,是四省交流的重要平台城市。 二.微观区位Micro-Location 彰德路(南段)位于安阳市区的中南部,是联系城市南北区域的主要干道之一。 基地西侧是国家铁路运输大动脉——京广铁路线; 基地北部为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殷墟保护区; 东南方向为安阳的高新技术开发区。 季节性河流——洪水河在文昌大道附近横穿基地范围。 三.规划范围 Boundary 本次安阳市彰德路(南段)城市设计的设计范围北起校场路,南至安林高速,同时还包括彰德路两侧纵深方向各进一个街坊的用地。规划总长度5850米,规划用地面积4.8平方公里。 第三章基地现状分析 Field Survey 本次城市设计主要通过现场踏勘的方法对基地现状进行了解,内容涉及用地性质、道路交通、建筑、绿化、城市家具等方面。通过现场踏勘,掌握与彰德路相关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对彰德路的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价。 一.现状用地性质分析 Present Land Use 在规划范围内,现状用地性质主要包括居住用地、行政办公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教育科研用地、道路用地、市政设施用地、耕地等。 现状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仓储用地主要分布在文昌大道以北的用地上。 教育科研用地(安阳大学)位于文昌大道和黄河大道之间。 纺织工业用地位于黄河大道和弦歌大道的之间,彰德路以西的地块上。 其余用地均为村镇用地和耕地。 根据甲方意向,除纺织工业园外,其它工业用地和仓储用地全部置换为居住用地。同时,可一并考虑与居住功能相配套的其它功能项目。 二.现状建筑分析Present Architecture 根据甲方意向,现状居住用地中建筑质量较好、层数在6层以上的住宅可以保留。即:华府教师小区、世纪花园、恒基花园等为保留的住宅小区。 现状行政办公建筑,如安阳地税局和安阳交通局,全部保留。 安阳大学的部分校舍已经建成。校园的总体规划亦编制完成。 纺织工业园的部分厂房已经建成。 另外,甲方还提供在规划用地范围内已有详规的方案。 三.现状道路交通分析 Present Road And Transportation 彰德路是自安林高速进安阳城的主要通道,它承但着较繁忙的过境交通运输功能。但随着安阳

关于城市规划设计理念的几点见解

关于城市规划设计理念的几点见解 【摘要】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城市是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城市规划对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搞好城市规划,必须从城市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统筹考虑到局部与全局、近期与远期、条条与块块的关系,在区域发展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谋划城市发展。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理念 Abstract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s the century of the city, the city is the main carrier of economic activity. City Planning of the city development. Do a good job in city planning, must from city development strategy needs, consider as a whole to local and global, short-term and long-ter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partments and regions, in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unification of city development plan Key word s:City planning; design concept 城市规划是继承过去、创造今天、预测未来的一门科学。搞好城市规划,必须从城市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统筹考虑到局部与全局。城市规划也是一项综合性、应用性和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其目的在于实现城市发展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一、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分析 1.1人性化。城市是由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产生的人口相对集中的生活空间。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和社会活动都是在城市当中进行的,所以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现代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的是安全、舒适、文明的生活环境,城市作为人口集中的人类生活空间同样需要一个安全、舒适和文明的环境。因此,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文明的生括环境,使城市环境适应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便是人性化的城市规划与设计的依据。 随着城市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与人的关系己从面对面直接交流转变成通过高科技信息手段的间接交流,人情冷漠,邻里交往贫乏,互不关心。原本亲密的团体环境关系被弱化,建立高品质的城市交往空间可以通过环境与行为间的相互贯通与影响,使人们获得亲切、舒适、愉悦、有活力的心理感受,增加人们的交往空间,缩短心灵差距,增加生活体验,增强相互理解,在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情趣,提高人们的文明行为,减少由人情冷漠产生的道德与犯罪问题。

城市规划说明书范例

商南县城火车站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一、概况 (一)区位条件 商南火车站位于商南县城东部,为客货两用的三级站。 火车站片区地处富家沟内,即火车站南北两侧,紧邻312国道,距城市中心约1km。属于商南县总体规划中强调的“东扩”的主要核心。片区通过富兴路、长新路与县城联系,是构建“山水园林旅游”新商南的城市二级结构中心。由于该片区处于商南城市发展的重要门户位置,对于打造旅游城市品牌,提高城市品位,体现城市特色,推动商南对外开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商南县城市建设近期发展的重点。 基地四面环山,有排洪渠从用地中穿过。西侧高地为商南县气象局,场地内有部分平整坡地。规划建设总用地28.22h㎡(423.3亩),现状居住人口约1500人,主要为富家沟村一、二、三、四组村民。片区内除部分质量较好的建筑及大量破旧的农宅外,其余均为空地。富兴路与长新路均已建成。排洪渠从用地中纵穿富兴路与长新路而过。富兴路长570米,道路红线宽30米。 场地内大部分用地平坦,西北部分局部地段坡度较大。用地坡向以南向坡和东向坡为主,局部地块为西向坡。 (二)开发建设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1)火车站片区是商南城市发展的二级结构中心,是打造商南“生态立县,产业兴县,工业强县”的一张王牌。铁路的全线贯通,使客源,物流快速增长,商贸旅游快速发展,土地价格升值,给火车站片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火车站片区紧邻312国道,也是城市的东入口。 (3)良好的环境资源:基地内四面环山,植被景观良好,部分地段坡度较为平缓,轮廓线较为优美。 2.不利因素 (1)大量现状质量较差的建筑给该片区的成片开发建设带来一定难度。 现状用地内多为破旧的民宅及部分破败的工厂、小作坊,布局零乱,道路狭窄且多为断头路,不成系统。 (2)排洪渠从规划地块穿越,使原本线状的用地更加狭窄,造成规划布局开发建设的不利。 富兴路东侧用地最窄处34米,最宽处50米,排洪渠的穿越更加剧了用地的不便,破坏了 规划用地的完整性。

城市设计设计说明

某城市生活区城市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某城市生活区城市设计。 2、建设地点:苏南某城市市郊保税区附近。 3、建设性质:本项目是一个集商业文化住宅一体化的规划设计,属于市中心城区北侧的一个职工生活区,功能齐全,绿色低碳,智能化先进。综合体东侧的港华路为红线宽度40米城市干通,其他三侧道路红线宽度为20米,交通十分便利。基地东侧有一宽度为20米的规划河道,东侧绿线控制为10米宽,视野开阔而风景迷人。基地地势平坦,有小河穿过。要求打造符合城市居民、精英白领和进城务工者等不同人群生活需求,求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生活社区。 二、设计依据 规划区域为苏南某城市市郊保税区。 国家有关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法规、标准、规范等。三、设计理念 人作为自然的产物,处于天地之间,社会之中,对于自然具有依赖性和亲和力,随着人们对自然的渴望,都希望营造一个幽美典雅的环境。因此,设计中以生态环境优先为原则,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大处着眼,整体设计。在规划的同时,辅以景观设计,最大限度的体现生活区本身的底蕴,设计中尽量保留生活区原有的积极元素,加上合谐亲切的人工造景,使市民乐居其中。四1. 组传线2. 布合中以3. 系汽通为4. 间建间

5. 公建布局 生活区的公建采用集中布置的模式。这样既可让各个组团的居民方便快捷的使用,又可在生活区中形成一种聚心力。公建层数主要为两到三层,局部高出,中央公建以商业和社区服务为主,风格统一,采用较稳重的暖色调,以简洁、热情的方式为居民营造出一个安全、轻松、方便的休闲场所。 6. 绿化景观规划 本设计在绿化设计中力图通过绿化带的形式营造出不论身在何处都有绿色相伴的氛围。能绿化的地方尽量设置绿化,位于生活区中心的主绿地为各组团的市民提供了休闲、聚会的好地点。力求 使每个组团市民在拥有一处相对封闭的绿地基础上还可以享受大面积的完全开放的共享空间。 总的来说,在宏观上注意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在具体设计上追求个性化和多样性。设计在结合地形及围边环境的前提下,通过对原有特色的尊重,力图实现健康、愉悦、时尚的主题,构建成为一个现代开放、成熟的人文生态区,成为一个散发着朴实气息的、使人们乐居其中的田园社区。 五、住宅设计 1.布局 为了使用户充分享用通风采光,规划以一梯两户的多层住宅为主,还有小高层和高层的点缀。各类住宅设计考虑到高层次的居住质量标准以及需要层次的多样化,基本户为四室二厅。 2.户型 我们在设计中注重自然规律,首先考虑住宅的朝向、通风,采用南厅,北厨模式,有穿堂风的布局,使冬季能享受阳光、夏季能避开骄阳,又充分引活卧分观 布 朝 玻 厅量的 供 屋集 每序

整体城市设计及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中国. 湘潭. 东城片区
Comprehensive and Key Area Urban Design in Eastern Zone Zone, Xiangtan
湘潭市东城片区整体城市设计和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整体鸟瞰图
3 7 土地利用规划图 3.7
EASTERN TOWN. XIANGTAN. CHINA

中国. 湘潭. 东城片区
Comprehensive and Key Area Urban Design in Eastern Zone Zone, Xiangtan
湘潭市东城片区整体城市设计和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芙蓉大道鸟瞰场景
EASTERN TOWN. XIANGTAN. CHINA

中国. 湘潭. 东城片区
Comprehensive and Key Area Urban Design in Eastern Zone Zone, Xiangtan
湘潭市东城片区整体城市设计和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芙蓉大道、北二环交叉口节点鸟瞰场景
EASTERN TOWN. XIANGTAN. CHINA

中国. 湘潭. 东城片区
Comprehensive and Key Area Urban Design in Eastern Zone Zone, Xiangtan
湘潭市东城片区整体城市设计和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工业遗址公园与滨江国际五星级酒店鸟瞰场景
EASTERN TOWN. XIANGTAN. CHINA

《城市总体规划》主要专项规划内容及深度要求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主要专项规划容及深度要求

目录 《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 .. (3) 《城市排水工程专项规划》.......................................................................... .. (5) 《城市电力工程专项规划》.......................................................................... .. (7) 《城市电信工程专项规划》.......................................................................... .. (9) 《城市燃气专项规划》.......................................................................... .. (11) 《城市消防专项规划》.......................................................................... .. (13)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 . (16) 《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容及要求《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图纸和附件(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等)。 一、规划文本 (一) 总则 容包括编制规划的目的、规划依据、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规划期限与规划围等。 (二) 规划目标与规划建设标准。 容包括规划供水规模、人均用水量标准、消防水量标准、用水最大时管网水压标准和进行消防校核时水压标准,水质执行标准等。 (三) 水源规划。 简述水源供需平衡方案及各水源地建设规模,水源供水保证率等,根据水量平衡方案和各类水源类型提出水源配置原则,提出水源地保护围及重点保护措施。 (四) 给水工程规划。

《河池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概要说明

《河池市城市总体规划()》概要说明 规划期限 本次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为:年。其中近期至年,中期至年,远期至年。 规划层次 本次规划分为市域、规划区和中心城区三个空间层次。 ()市域范围 河池市行政范围,总面积万平方公里,核心内容为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规划区范围 本次规划的城市规划区范围:东至洛东镇、西至侧岭乡、南至石别镇、北至金城江城区界,包括金城江区的金城江街道、东江镇、拔贡镇、六甲镇、白土乡、五圩镇、河池镇和侧岭乡,宜州区的庆远镇、德胜镇、刘三姐镇、石别镇、龙头乡、同德乡、洛西镇、洛东镇、怀远镇,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大才乡,总面积约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范围 中心城区包括“一城两区”,即宜州城区和金城江城区,总规划建设面积约平方公里,核心内容为编制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其中宜州城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约平方公里,金城江城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约平方公里。 城市发展总体目标 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一城三区”建设(即生态长寿地·三姐文化城、精准脱贫示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经济总量实现新跨越,生态引领、循环驱动的特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河·路”经济带基本形成;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稳步推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生态循环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建成国家生态环保型有色金属产业示范基地和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居民收入和人民幸福指数迈上新台阶,与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城市性质、职能和规模 ()城市性质 渝桂新南向通道的重要节点城市,国家重要的生态环保型有色金属产业基地,桂西北区域中心城市,民族风情浓厚的世界长寿市。 ()形象定位 生态长寿地,三姐文化城。 ()城市职能 桂西北重要的区域性综合服务中心; 渝桂新南向通道上重要的区域性交通枢纽; 以长寿文化及刘三姐文化为代表的全国知名健康养生旅游目的地; 以有色金属为主导的生态环保型产业示范基地; 桑茧丝绸和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的特色产业基地; 山水特色突出的生态宜居城市。 ()城市规模 近期(年):中心城区人口约万人,城市建设用地总规模为平方公里 远期(年):中心城区人口约万人,城市建设用地总规模为平方公里。其中,宜州城区人口约万人、城市建设用地平方公里,金城江城区人口约万人、城市建设用地平方公里。 市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 预测年、年市域人口规模分别为万人、万人,年、年市域城镇化水平分别为、。 市域城镇空间结构 规划构建“一核两副多节点,两带两轴两片区”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一核:金宜城市走廊城镇化核心区,完善市域综合服务中心的职能,重点发展

公共设施设计说明 文字稿

苏州城市标识设计说明: 苏州就是一座非常有魅力的旅游城市,更就是人间天堂。 有人来到苏州,主要欣赏的就就是苏州的古典园林,苏州给人印象最深的也就就是古典园林。所以在苏州城市标识的设计上,采用亭子的基本形态,亭顶用一个“人”字来表现,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亭身用一个打开的“扇子”来表现,用以体现苏州给人带来的舒适,静谧的感觉。扇面用苏州古典园林的“八边形”门与方形景窗,以及园林中的窗饰纹样来表现,更加直观的给人一种“苏州印象”的感觉。色彩运用上,用苏州印象色:黑与白来表现,体现出苏州古城特有的城市意蕴,同时在视觉给人一种恬淡素雅,小家碧玉的苏式印象感。 公共设施设计说明: 公交站台就是道路系统中的节点设施,设计的此公交站台既要满足基本功能要求,又要有其自身的艺术性,成为街道上的景观亮点。 构件设计上采用玻璃顶板与漏空的侧板,可减少街道景观的障目感与繁杂感,方便候车的人对外观望。玻璃顶盖向后方有2%的倾斜角,利于雨水与一些落果物的排除。 前后通透的空间设计,使公交站台的小环境与周围大环境融为一体,既可保障候车人的视线通畅,又可美化整体城市环境。 外观形态设计上,采用苏州古典园林窗饰的经典纹样来表现侧板,既能保证视线的通透感,又能体现苏州文化底蕴,再加上材料的使用上,用一些高分子纤维玻璃与金属钢材,更赋于苏州城一种时代感。 另外,结合一些攀爬类植物,即能在夏天遮阳,舒适凉爽,冬日给人充足光照,而且没话了城市环境。就是的整体的景观效果更加自然,生态,环保。 休息座椅设计说明: 此休息座椅的设计就是一种放置式的公共座椅,外观形态的设计上采用苏州古典园林的窗饰的经典纹样为基本元素,加以艺术的沉淀,呈现出一种简洁大方而又美观的形态。 色彩设计上采用代表苏州的经典色彩(经典黑与经典白),就是座椅既能突出自身的色彩感觉,又能融入到整个苏州的城市色彩中。 材料设计上采用高分子树脂材料,此材料耐久性强,且质地柔软,废人一种亲与力,也更能体现出人性化设计的理念。 公用电话亭设计说明: 公用电话亭就是城市的聆听者,标志着一个城市生活的节奏与效率,通过固话的交流,沟通,就是整个城市紧密的连接在一起。 在构建设计上,吧亭基抬高十公分,在雨雪天可以起到防雨水的作用,亭顶的设计采用玻璃材质,可满足白天的采光要求,再抬高十公分,使亭中的通风更加流畅,向后倾斜2%的角度,利于排水与杂物。 外观形态的设计上,采用方形,简单,大方,墙面的处理,采用苏州古典园林的窗饰纹样为基本元素,使电话亭的设计更具有地方特色。(门前的斜坡设计更能体现无障碍设计)。 色彩设计上,采用苏州的经典代表色,灰白黑,一方面就是整个物体的色彩能自然融入整个大的环境中,另一方面,就是来此的游客更能加深对苏州的印象。 垃圾箱设计说明: 城市的环境卫生,关系到环境的质量与人的健康。城市垃圾箱的配置,反映城市生活品质,也就是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 此垃圾箱的设计采用固定箱式的形式,外观形态的设计上采用简洁大方的方形,使整体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