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知识点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知识点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知识点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知识点

第一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总论课程完整名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主编:金瑞林副主编:汪劲考试大纲:全国高教自考委法学类专业委员会

大纲公布时间:2006年1月版本:2006年3月第1 版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温馨提示:千万别买错版本哟,否则浪费啊!最重要的是:新教材中涉及有20多种法律的相关条文得到了及时更新!

第一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总论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概念

★【环境的一般概念】

围绕某个中心事物的外部空间、条件和状况,便构成某一中心事物的“环境”。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是一个相对的、可变的概念,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和范围。

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在这里,环境是指以人为中心的外部世界,通常称为“人类环境”。

★【人类环境】

“人类环境”这个概念是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单选)

人类环境指的是以人类为中心、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天然的和人工改造过的各种自然因素的综合体。

★【人类环境与生态学中环境的区别】(简答)

生态学所讲的环境,是以整个生物界为中心、为主体,围绕生物界并构成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的外部空间和无生命物质,如大气、水、土壤、阳光及其他无生命物质等,是生物的生存环境,也称为“生境”或“栖息地”。作为主体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当然也包括人类在内。而“人类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为主体的,除了无生命的自然因素以外,还包括人类以外的生物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天然的和人工改造过的各种自然因素的综合体。

★【人类环境的分类】(一般为多选,有时为简答)

A.【按环境要素形成分类】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两大类。(环境科学中最常用的分类)

★自然环境,是指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天然形成的物质和能量的总体,如大气、水、土壤、日光辐射、生物等。

人工环境,也叫人为环境、经人工改造过的环境,是人类为了提高物质和文化生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经过人类劳动的改造或加工而创造出来的,如城市、居民点、水库、名胜古迹、风景浏览区等。

B.【按环境的功能不同分类】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宪法分类)(注意)

C.【按环境范围大小分类】居室环境、车间环境、村镇环境、城市环境、区域环境、全球环境、宇宙环境。

D.【按环境不同构成要素】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地质环境等。

★【自然资源】是在一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自然界中可以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如土壤、阳光、水、空气、草原、森林、野生动植物、矿藏、天然气等等。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取决于当时的经济能力和技术水平。

人们把已被利用的自然物质和能量称为“资源”,把将来可能被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称为“潜在资源”。

★【自然资源分类】按照自然资源的分布量和被人类利用时间的长短,可分为可更新资源和不可更新资源。

★可更新资源,即可以更新再被利用的,如土壤、淡水、动植物等。人类利用可更新资源的数量和速度,不能超过资源本身的更新速度,否则,会造成资源的枯竭而不能永续利用;

★不可更新资源,是指数量有限又不可再生,终究会被用尽的资源,如煤、石油、各种

金属与非金属矿藏等。

无限资源,指用之不竭的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海水等。

很多自然资源如土壤、阳光、水、草原、森林、野生动植物等具有两重性:它们既是自然环境要素,又是自然资源。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与自然资源法对自然资源的保护的不同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更侧重于将其视为环境要素和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保护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护其环境功能;

自然资源法则侧重于将其作为人类生产生活所需要的物质资源,保护的主要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其经济效能。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关于环境的定义和范围】

★【我国《环境保护法》“环境”定义】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定的环境的范围同环境科学中环境的范围不完全相同】这是因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把环境作为法律的保护对象看待的,其概念和范围必须明确和具体,不能用环境科学中水圈、生物圈之类抽象、概括的概念,而必须把环境所包括的主要因素作为法律的保护对象,尽可能具体、明确地作出列举规定。

★从环境科学理论来说,一切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环境要素、成分、状态都是人类环境系统的组成部分,都是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但是,整个自然界和无限的宇宙空间不可能都成为法律保护的客体。作为法律保护的客体,除了必须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发生影响以外,还必须是人类的行为和活动(包括利用经济和科学技术手段)所能影响、调节和支配的那些环境要素,否则法律的保护便没有实际意义。

人类环境的结构具有相关性。各种环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制约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完整体系,这就是地球表面的人类生命维持系统。

★【把人类环境作为法律保护的客体,其最根本的目的】是从整体上保护生命维持系统的功能,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换句话说,就是保护环境的质的状态。

某些自然物在它存在于自然环境之中成为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发挥作用的时候,它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保护的自然客体,但当它脱离自然界失去环境要素的功能时,就不再属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保护的客体。例如马戏团里的驯兽,人工饲养的各种动物,人工种植的庄稼、果树等等。它们不再被看作环境要素(理论探讨:相反),而视为一种财产,成为民法(物权法)所有权保护的客体。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揭示人类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是环境科学的基本任务。

人类同环境的关系可以作两个方面的最基本的概括:

★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要依赖自然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

★人类又是环境的改造者,通过社会生产活动来利用和改造环境,使其更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

★【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举例说明生物和人类完全依赖自然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⑴地表大气中氧的形成。⑵臭氧层的形成。⑶对人体血液成分所作的科学测定表明:人体血液含有60多种化学元素,而且其平均含量同地壳各种元素的含量在比例上近似。这说明人是环境产物的最明显的例证。

★【人类又是环境的改造者】人类在依赖自然环境生存和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种十分复杂的人类——环境系统互相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体现着二种规律——社会经济规律、自然生态规律交织、融合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发挥作用。

★【为了维持人类环境系统的动态平衡,全人类的经济活动和改造自然的活动必须不应超过的两个界限】:⑴从自然界取出的各种资源,不能超过自然界的再生增殖能力;⑵排放到

环境里的废弃物不能超过环境的纳圬量,即环境的自净能力。人类的经济再生产过程同自然再生产过程是密切相关的。可以说,自然再生产过程是经济再生产过程的基础,经济再生产过程是影响自然再生产过程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前进,人类改造自然的规模不断扩大,向环境大规模地“取出”和“投入”,其结果,一方面是通过对环境的改造使环境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也容易破坏环境系统的动态平衡,出现环境问题。

【生态学基本知识】(单选、多选、简答,要求理解掌握)

生态学是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学科。环境保护应该遵循的自然规律主要是生态学的规律。

生态学的概念

★【生态学的概念】是德国人伊?海克尔在1866年提出的。(单选国别及人名)

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人与生物圈”的研究列为全球性课题,强调从宏观上研究人与环境的生态学规律。(单选)

*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这种关系基本上包括两方面,一方面,环境是生物生存的物质基础,生物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环境为生物提供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并且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生物,使其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另一方面,生物界在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又给环境以反作用,特别是人类出现以后,对环境的改造所表现的反作用更为巨大。

【生态学的任务】就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机理。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生态系统的概念】是指自然界里由生物群体和一定的空间环境共同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综合体系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研究的中心课题。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就是生物圈,生物圈里包含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各式各样的生态系统。每个生态系统就是生物界活动的基本单元。人类便处于由各种生态系统组成的生物圈内。

【生态系统的组成】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无生命物质四部分组成。

【肉食动物】以草食动物为食的食肉动物,如狼、狐狸等为二级消费者;以二级消费者为食的食肉动物为三级消费者。

【混合消费者】有的动物包括人类是杂食者,既食植物又食动物,称为混合消费者。

消费者虽然不是有机物的直接生产者,但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转化过程中处于中间环节,因而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解者】主要是指有分解能力的各种微生物,也包括一些腐生性动物,如白蚁、蚯蚓等。

【分解者的作用】是保证生态系统的循环,也是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无生命物质】包括自然界中各种有机物、无机物和自然因素,如阳光、水、土、空气等。

无生命物质为生物提供了必需的生存条件。

【生态系统的功能】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全部生命需要的能量都来源于太阳。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通过食物链进行的。

【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关系往往十分复杂,有的相互交错,形成一种网状关系,即所谓食物网。生态系统能量的流动就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

在食物链上的各个环节称为营养级。

在同一环节上起同样作用的一群生物,属于同一营养级。

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一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一个生态系统一般有四——五个营养级,达到七个营养级的生态系统是很少见的。

低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通过自身新陈代谢要消耗一部分,而剩余的能量又只有1/10被上一营养级所利用(即1/10定律),因此高位营养级在数量上远少于低位营养级,这样逐级

递减,形成了所谓生物量金字塔和生产率金字塔。

进入环境里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的富集。在环境科学里,把同一食物链上某些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在生物体内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称为“生物放大”。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一种物质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都有各自的循环途径和特点,构成一个复杂的生态循环体系。其中最主要的是水循环、碳循环和氮循环。

【生态平衡】在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中,它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生物种类的组成和各种种群的比例以及不断进行着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学上把这种相对稳定状态称为生态平衡。

【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的任务】就是要研究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范围,以及人类干扰的限度,以保持人类与环境系统的正常的平衡关系。

★【环境问题概念】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不利于人类的变化,以致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给人类带来灾害,这就是环境问题。

★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原生环境问题或第一环境问题。

★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次生环境问题或第二环境问题,有的国家称为“公害”。

★人类活动就其同环境的关系来说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通过改造环境使其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又因利用环境不当而损害环境,产生各种环境问题。

★【广义的环境问题】包括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和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两类。

★【狭义的环境问题】仅指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环境科学主要研究第二环境问题。

【第二环境问题又可以分为两类】自然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

★【自然环境破坏】由于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或进行大型工程建设,使自然环境和资源遭到破坏,引起一系统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主要是工农业生产和城市生活把大量污染物排入环境。

【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又有密切联系,二者具有复合效应。

【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人类社会早期的环境问题

★以农业为主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环境污染表现还不突出。)

★产业革命以后到20世纪50年代,首先是出现了大规模环境污染;其次是自然环境的破坏。(开始出现区域性生态平衡失调现象。)

【当前世界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正以一种新的形态在发展。

★印度、苏联这些重大污染事故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惊,而且同过去世界著名公害事件比较具有突发性和难以防范、污染范围大、危害严重的特点。

★【全球性的、并直接影响整个生物圈的某些机制和平衡的三大问题】即酸雨、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的破坏。

★自然环境和资源越来越难以承受高速工业化、人口剧增、城市化的巨大压力。

环境、资源、人口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

★【人口问题与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和人口问题有密切的互为因果的联系。人口增长过快,会刺激需求和生产,从而破坏人类环境系统的总平衡。

【发展与环境】发展包括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两方面,而基础是经济发展。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活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尤其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活的物质基础。保障和改善人们衣、食、住、行的生活需要是发展的主要目标。

★【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从生态学的原理来看实际上是人类——环境系统所进行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又是三种再生产即人类自身的再生产(人口增长)、自然的再生产(资源增殖)和经

济再生产(经济发展)相互结合和制约的关系。不管它们之间物质与能量交换如何错综复杂,在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最终都要保持平衡。

★【环境科学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环境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环境科学是在50年代环境问题严重化的背景下诞生的。1954年,美国一批学者最早提出“环境科学”这一名词并成立了“环境科学学会”,但当时指的是研究宇宙飞船中的人工环境问题,同现在的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并不完全相同。

国际性环境科学机构出现于60年代,1968年国际科学联合理事会设立了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

★70年代出现了以环境科学为内容的专门著作。为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而出版的《只有一个地球》,可以说是环境科学中一部有名的绪论性著作。

50-60年代,环境科学侧重于研究环境污染机理和防治技术。

70-80年代,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明显加强,科学技术、生产、环境与资源这三者的相互作用也明显加强。

【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环境地学、生物、物理、化学、医、工程、经济、管理学。

★【环境科学的任务】

它是一门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

探索全球环境的的演化规律。

研究人类活动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

研究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研究区域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综合防治措施。

第一章完

第二章待续,或者,请哪位考友奉献

您正在看的文章来自云南自考论坛https://www.doczj.com/doc/738327837.html,/bbs,原文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738327837.html,/bbs/read.php?tid=5960第二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概述录音辅导:

https://www.doczj.com/doc/738327837.html,/chuanj_0529/uuib/Media/02.wma

第二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概述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法学和环境科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具有明显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渗透的特点。现代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最先兴起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主要研究对象】以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这一新兴部门法为其主要研究对象。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概念和特点】

第一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概念

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名称(单选)

★欧洲国家多称“污染控制法”,日本称“公害法”

★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称“自然保护法”,

★我国以前称“环境保护法”,

★美国一般称“环境法”。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定义】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保证执行的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合理开发利用及保护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这个定义包含三点主要含义:

★A.表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护证执行的法律规范。

★B【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目的】是通过防止自然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来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协调人类同自然的关系。

★C【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调整对象】所要调整的是社会关系的一个特定领域,即人们(包括组织)在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中所产生的同保护和改善环境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包括两个主要方面:⑴同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环境与资源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⑵同防治各种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和防治各种公害如噪声、振动、电磁辐射等有关的社会关系。强调指出环境资源保护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特定领域,是为了说明它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区别于其他部门法的最重要的特征★第二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性质和特点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特征】(多选或简答)综合性、技术性、社会性和共同性四大特征。

综合性:保护对象的广泛性和保护方法的多样性,决定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一个极其综合化的法律部门。

技术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通过调整一定领域的社会关第来协调人同自然的关系。

社会性:解决人同自然的矛盾。

共同性:污染没有国界的限制,环境问题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第三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目的和任务(多选和简答)

《环境保护法》第1条规定:“为保护和发展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制定本法。”这个规定包括三项任务:★⑴合理地利用环境与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直接目的)

★⑵建设一个清洁适宜的环境,保护人民健康;(根本任务、立法的出发点和归宿)

★⑶协调环境与经济的关系,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是因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有内在

的相互制约和依存关系)

把发展经济同环境保护、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三者联系起来作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三项任务,是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的反映。

概括和比较分析世界各国环境法关于目的性的规定,可以从理论上把环境法的目的分为两种:一是基础的直接的目标,即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保护和改善环境;二是最终的发展目标,包括保护人群健康和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

“目的二元论”,就是建立在正确认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的基础上的。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关于目的任务的规定,也体现了这种正确的思想。

第四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概念:是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主体之间,在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与资源的活动中形成的由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具有权利、义务和内容的社会关系。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产生,同其他法律关系一样,首先要以现行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的存在为前提,没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就不会产生相应的法律关系。同时,还要有法律规范适用的条件即法律事实的出现。因为,一般来说,法律规范本身并不直接导致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特征(多选或简答)

A.法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人与人的关系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B.法律关系是一种思想社会关系,但决定这种思想关系的除社会经济基础外还有自然因素

C.法律关系具有广泛性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简答或论述)(法理学上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主体:是指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又称“权义主体”或“权利主体”。在我国,包括国家、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

★内容:是指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法所享有的权利和所承担的义务。

★主体享有的权利:是指某种权能或利益,它表现为权利主体可以自己作出一定的行为,或相应地要求他人

作出或不作出一定的行为。

★主体承担的义务:是指必须履行某种责任,它表现为必须作出某种行为或不能作出某种行为。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也称“权利客体”或“权义客体”。一般认为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精神财富和其他权益三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客体

一般只有物和行为。⑴物:是指可作为权利、义务对象的物品或其他物质;⑵行为:是指参加法律关系的主体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第三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外国环境法的产生和发展

★在西方国家,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一般称为环境法。(单选)

现代环境法产生于工业发达国家,大体经历了产生、发展、完善三个阶段。

★环境法的产生阶段:18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这个阶段是公害发生期,也是环境法的产生时期。

★工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第一代环境污染。

★1873、1880、1891年,英国伦敦三次发生因燃煤造成的霉雾事件,死亡上千人。

★1873年,日本二氧化硫造成农业损害。

★1913年,颁布了《煤烟防治法》,其控制对象是制碱业以外各种向大气排放烟尘的污染源,是防止大气污染的早期主要立法。

★“公害”一词最早就是在日本1896年颁布的《河川法》里提出的。(单选)

★环境法的发展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

★这一时期是西方工业化国家公害发展和泛滥的时期。

世界上有名的公害事件大都发生在这一时期。

★50年代因重金属污染发生在日本的三次公害事件,熊本水俣病、新泻水俣病和富山骨痛病。廿世纪60年代,日本又发生了大气污染造成的四日市哮喘事件和氯联苯污染造成的“米糠油”事件。

★发展阶段时期的环境立法有两个重要特点:

因环境问题严重化和国家加强环境管理的迫切需要,许多国家加快了环境立法的步伐,制定了大量环境保护的专门法规,从数量上说,环境立法远远超过其他的部门法;除水污染防治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外,又制定了一些新的环境法规,使环境法调整的对象和范围更加广泛。

环境法的完备阶段:廿世纪70年代至现在,这一时期的环境立法有如下特点:(2002年10月,简答)

(1)为了提高国家对环境管理的地位,很多国家在宪法里增加了环境保护的内容,有的国家把环境保护规定为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能;(2)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不少国家制定了综合性的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保护基本法在各国的出现反映了环境立法从局部到整体、从个别到一般的发展趋势,也反映了各国从单项环境要素的保护和单项治理向全面环境管理及综合防治方向发展,这是环境法向完备阶段发展的重要标志;(3)各国环境政策和环境立法的指导思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发生了根本转变,采取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政策和措施;(4)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各国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的环境政策和立法指导思想。在立法上引进了旨在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和预防为主方针的各种法律制度。把环境保护从污染防治扩大到对整个自然环境的保护,加强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保护的立法。(5)

在日本,被称为公害立法史上里程碑的1970年第64届国会,制定和修订了14项环境法

规,把环境保护的视野从污染控制扩大到保护环境和资源,防止生态破坏;(6)法律“生态化”的观点在国家立法中受到重视并向其他部门法渗透;(7)环境立法的完备化和对环境保护这一社会关系的全面调整,使环境法从传统法律部门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第二节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产生和发展

★我国古代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殷商时期。

一、中国古代的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单选)

★公元前3世纪,杰出的先秦思想家荀况在《王制》中说:“草本荣华滋硕之时,……。”

★西周时期颁布了《伐崇令》,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这是中国古代较早的保护水源、森林和动物的法令,极为严厉。

★秦朝《田律》:“春二月,毋敢伐村木山林及雍堤水……。”(P47)

二、中华民国时期的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残缺不全

★国民党方面:《渔业法》、《森林法》、《狩猎法》、《土地法》、《水利法》

★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多选):《闽西苏区山林法令》、《晋察冀边区森山办法》、《晋察冀边区垦荒单行条例》、《陕甘宁边区森林保护条例》、《晋察冀兴修农田水利条例》、《东北解放区森林保护暂行条例》。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

(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产生时期

★从新中国成立到1973年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的召开是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兴起和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孕育和产生时期。

★我国第一部矿产资源保护法规:1951年颁布的《矿业暂行条例》

★这一时期的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最多的是关于自然资源的保护,其次是防止环境破坏,同时也注意到环境污染。

★第一次把重要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规定为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从所有权方面确立了全民所有的宪法原则:《1954年宪法》

★我国第一个对防治工业污染作出规定的法规是:1956年颁布《工厂安全卫生规程》(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发展时期

★自1973年8月我国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止,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艰难发展阶段。

★1973年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把环境保护提上了国家管理的议事日程。拟定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这是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法的雏形。

★1974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沿海水域污染暂行规定》。这是我国第一个防治沿海水域污染的法规。

★197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次对环境保护作出规定,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和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提供了宪法基础。

★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发展时期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环境标准,使国家的环境管理有了定量指标,主要有:(多选)

A.《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该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B.《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了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标准等。

C.《食品卫生标准》,第一次对我国各种食品规定了系统的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

(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初步完善时期

★自1978年以来,国家的环境保护事业和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并初步建立了完整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

★197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这部环境保护基本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进入了法治阶段,也标志着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开始建

第三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成为一个独立法律部门的历史必然性(论述)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已经形成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其基本的依据和标志是:

A.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有其所调整的明确的、特定的社会关系领域。

B.我国近年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发展很快,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已经形成。

C.现代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有其必然性的原因:一是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上很多国家(包括我国在内)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以致必须由国家来承担保护和管理环境的职能;二是国家对环境的管理需要通过多种手段,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法律手段;三是环境与资源的整体性和环境保护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必须把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社会关系视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进行整体的、全面的保护和调整。

您正在看的文章来自云南自考论坛https://www.doczj.com/doc/738327837.html,/bbs,原文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738327837.html,/bbs/read.php?tid=5960第四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体系https://www.doczj.com/doc/738327837.html,/chuanj_0529/uuib/Media/04.wma

第四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体系

第一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的概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就是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改善环境的各种法律规范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内部协调一致的统一整体。

★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以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规定为基础,并由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防止污染和破坏的一系列单行法规和具有规范性的环境标准等组成的完整的体系。

★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的研究,具有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论述)

A.从实践意义上说,一个国家有没有比较完备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是衡量该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制建设和环境管理水平的标志。

B.从理论意义上说,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影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综合我国现行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由下列各部分构成:

A.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立法规定;

B.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

C.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

D.环境标准;

E.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

第二节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

★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础,是各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立法依据。《宪法》第26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这一规定是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总政策,说明了环境保护是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责。

第三节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

★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中,除宪法之外占有核心的最高的地位。它是一种综合性的实体法。

★这种立法常常成为一个国家的其他单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的立法依据,因此它是一个国家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的基本法。

★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是在单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制定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是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一个发展趋势。从对局部或单个环境要素的保护发展到把人类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保护。

★1989年12月26日颁布并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作为一部综合性的环境保护基本法,它对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作了全面的规

试论述我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保

护问题的立法规定。(2006年应当特别注意)

答案要点:(共8项,答对一项可得一分)

⒈规定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任务: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⒉规定了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对象:是那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要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等。这样的列举规定把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全部纳入了保护范围,从而确定了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完整对象。

⒊规定了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应采用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⒋规定了保护自然环境的基本要求和开发利用环境资源者的法律义务。

⒌规定了防治环境污染的基本要求和相应义务。

⒍规定了中央和地方环境管理机构对环境监督管理的权限和任务。

⒎规定了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有监督、检举和控告的权利。

⒏规定了违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即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第四节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

★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是针对特定的保护对象,如某种环境要素或特定的环境社会关系而进行专门调整的立法。

★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它以宪法和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为依据,又是宪法和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的具体化。

★单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一般比较具体详细,是进行环境管理、处理环境纠纷的直接依据。

★单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中数量最多,占有重要的地位。

★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按调整的社会关系分为四类:(多选)

A.土地利用规划法;

B.环境污染防治法;

C.自然保护法;

D.环境管理行政法等。

★土地利用规划法:通过国土利用规划实现工业、农业、城镇和人口的合理布局与配置,是控制环境污染与破坏的根本途径,也是贯彻防重于治原则的有效措施。

A.国土整治法(我国没有,但有土管法),国土整治法与区域规划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它在土地利用规划法中,居于牵头和基本法的地位。

B.农业区域规划法(我国没有):它是一种区域性规划法规,它的任务是对各地区的农业(包括林、牧、副、渔)进行总体规划,以解决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和土地的合理利用问题。

C.城市规划法:是在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计划和各项建设综合部署的法规,它是城市各项建设、工程设计和城市管理的依据。

D.村镇规划法:每个村镇应当编制村镇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

★环境污染防治法:环境污染是环境问题中最突出、最尖锐的部分,在工业发达国家,环境法是从污染控制法发展而来的。在单行法规中,污染防治法占的比重最大。

★《水污染防治法》是部专门防治内陆水污染的法律。1984-05-11颁布;1984-11-01实施;1996-05-15修正。

★自然保护法:是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目的是为了保护自然环境,使自然资源免受破坏,以保持人类的生命维持系统,保存物种遗传的多样性,保证生物资源的永续利用。

★下列可为两个论述题共用一个答案:

[问题]从我国当前环境与资源保护的下列情况看,自然保护立法越来越显得重要(加强自然保护立法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A.我国的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很多地区自然生态系统脆弱。

B.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农业生产的状况影响到国计民生和整个经济发展,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至关重要而且刻不容缓。

C.中国虽然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加之人口基数大,资源水泵不断增加,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

这些情况都说明了加强自然保护立法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环境管理行政法规

国家对环境的管理,通常表现为行政管理活动,并且通过制定法规的形式对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职权、行政管理程序、行政管理制度,以及行政处罚程序等作出规定。

第五节环境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我国环境质量标准的制订工作,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

★污染物排放标准:我国第一个综合性的国家排放标准是1973年制定的《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

★基础标准和方法标准

第六节其他部门法中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规范

★《民法通则》:第80-81、83、98、119、123-124、135、137条;

★《刑法》:第6章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30-31、58、63条,立法漏洞:到处非法张贴小广告的行为未纳入《治安管理处罚法》和《环境保护法》的立法规定。

★经济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第41条、《对外贸易法》相关规定。

您正在看的文章来自云南自考论坛https://www.doczj.com/doc/738327837.html,/bbs,原文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738327837.html,/bbs/read.php?tid=5960录音https://www.doczj.com/doc/738327837.html,/chuanj_0529/uuib/Media/05.wma

第五章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

第一节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体制与立法规划

★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概念:是指有权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认可、修改、补充或废止各种有关保护和改善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活动的总称。

★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规划:立法规划是立法者对一定时期内立法的项目、议程等事项所作的安排和部署。制定立法规划的目的,是要在一定时期内明确立法的方向、目标、任务、具体的立法项目以及完成立法规划的措施和保障。

编制和实施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规划,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和问题。

首先,应当根据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各种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以及这些社会关系发展变化对立法提出的要求来制定立法规划。

其次,国家的法制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制定立法规划时,必须从整体上、从立法的全过程中不断建立和完善国家的法律体系。

一方面要从法的制定、认可、修改、补充和废止的全过程来安排,

另一方面要从各项综合性立法之间、各部门法立法之间、甚至各种法的规范之间,进行整体的安排,尽可能减少和避免各法律之间、部门法之间、各种法律规范之间,发生重叠、矛盾甚至冲突的现象。

最后,在立法规划的编制方面应当由具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来进行。

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立法规划,应当由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负责制定,法律类与其他同,行政法规、法律实施细则的立法规划应当由国务院法制办编制。其中涉及环境污染与生态保护的,可以考虑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主要负责制定;涉及自然资源管理的,可以

考虑由自然资源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制定。而国务院所属各部、委的有关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规章的立法规划应当由各部、委自行编制。

第二节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指导原则(本章重点:“三原则”和“六律”)

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指导原则,是指为实现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的目标、在法律上充分体现环境与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在起草、制定或修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草案的过程中,对立法者具有指导意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指导原则仅适用于立法的过程中,是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方法论基础。

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指导原则主要包括:(论述中的每个要点又可成为简答)

A.尊重和体现生态规划的原则;(简述)

B.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原则;(简述)

C.突出和运用环境经济学方法的原则。(简述)

★尊重和体现生态规律的原则

是指在进行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时,应当充分考虑和尊重自然和生态演变的规律,以地球生态系统平衡的基本原理作为制定法律的理论基础。

生态学的基本规律:(简述生态学“六律”)

A.“物物相关”律:即自然界中各种事物之间有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改变其中的一个事物,必然会对其他事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它要求人们在开发利用环境时应当注意调查研究和统筹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

B.“相生相克”律:即在生态系统中,每一生物种都占据一定的位置,具有特定的作用,它们相互依赖、彼此制约、协同进化。美国白蛾、鼠—蛇,……这就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规定物种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以及动植物检疫等法律的原因。

C.“能流物复”律:即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在不断地流动,物质在不停地循环。

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有关于发展生态农业以及鼓励建立符合生态规律的生活、生产方式的规定。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有关于防止环境污染,尤其是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规定。

D.“负载定额”律:即任何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大致的负载(承受)能力上限,包括一定的生物生产能力、吸收消化污染物的能力、忍受一定程度的外部冲击的能力。为了保护生态系统,必须一方面使它供养的生物的数量不超过它的生物生产能力,另一方面,还需确保排入生态系统的污染物量不超过它的自净能力以及使冲击周期长于生态系统的恢复周期。以产(生物产量)定供(畜类或其他物种数量)的规定;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包括浓度控制和总量控制的规定和关于限制冲击周期,如禁止春天砍树或除草、夏时捕鱼捉鳖的规定。

E.“协调稳定律”:只有在结构和功能相对协调时,生态系统才是稳定的。

(6)“时空有宜”律:即一个地方都有其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有条件组合,构成独特的区域生态系统。

★环境管理中的区域性原则,即往往实行地方法规优先原则。

★尊重和体现生态规律原则的指导意义

生态学原理及其解释,是处理环境问题所必须遵循的指导原则,成为制定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的理论基础。我们只有遵循地球生态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才能够使人类与自然界继续在地球上生存下去。现代环境科学研究已经为人类揭示了自然界中的普遍规律和生态系统平衡的基本原理,环境科学研究已经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即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以及能量转换的所有影响都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两个途径:第一,是改变能量和物质的输入或输出;第二,是制造能量和物质转移或转化的新路径或者改变现有的路径。因此,为了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就应当在人类活动与生态系统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基本领域——生产和消费上改变我们过去的方法。首先,生产和生活废弃物的排放量不应超过环境容量的极限,亦即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极限;其次,生产对资源的需要量同环境对资源的可供量之间保持平衡。生态学的原理提示我们,人工建立的系统最后都必须与生态系统中有关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原

理相一致。对于生态系统及其规律,人类只能被动地去适应它、而不可能人为地去改变它。

进行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过程中,立法者应当时刻以生态规律衡量某项调整人类行为的法律规范,在考虑保护当代人类自身利益的同时,还必须考虑保护人类的生存条件——生态系统,考虑到人类近期或者长期利益的实现还需要有众多的环境条件作为支撑。这样才能使人类的行为符合生态系统平衡的要求,才能保证人类世代的利益。

★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原则:(论述)是指在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中应当将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法律所要实现的理想目标,用新的发展观取代传统的发展观,使人类的思想和行为在法律规范的引导下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可持续发展——一种基于生态学、伦理学理念的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初是由挪威前首相布兰特朗夫人领导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于1987年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首先提出的。报告中指出,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解释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发展,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要和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是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

第二,要实现发展以满足需要,但同时应当为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而限制某些行为,不至于因为当代人类的发展而危害满足后代人类发展所需要的物质基础。

第三,应当把经济发展与生态的可持续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与传统的“发展”相比较,可持续发展在对发展概念的理解上更为强调更新人类伦理道德和价值观,从而更新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21世纪议程》指出:各国立法的变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1994年,中国政府批准在全国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及其对立法的指导意义(论述)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如下几个方面实现人类思想观念和发展模式的转变:

A.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破坏人类生存的环境资源基础为条件。

B.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要和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是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可持续发展的首要要求是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要。同时,它还对社会提出了如下要求:鼓励人们采纳在生态可能范围内的消费标准和所有人可以合理向往的标准;要求社会从提高生产潜力、每人都有平等的机会这两方面满足人民的需要;要求非再生资源耗竭的速率,应尽可能地少妨害将来的选择;要求保护动植物物种;要求为了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要把大气质量、水和其他自然因素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要求,其根本目标仍然是提高人类的福利。

★突出运用环境经济学方法的原则:指在进行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时,应当将环境效益的损益分析方法和对法律规范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分别运用到对开发行为的预测、评价、管理以及拟定(或既定)法律制度的设计与分析之中,作为指导(决定或修正)法律以及确立法律规范的理论基础,以真正通过立法实现社会、经济、环境三方面效益的均衡和综合决策。

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运用经济学方法的目的。在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中运用经济学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一种法律制度或措施,将环境经济学研究的成果确定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之中,即采取经济效果最佳的措施并将其制度化。二是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既定的制度或措施以及国家社会经济政策的环境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将环境的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

A.环境的外部不经济性: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超越活动主体范围的利害影响。它包括正、负两方面影响,正面的影响亦称正外部性或外部经济性,负面的影响亦称负外部性或外部不经济性。就环境而言,外部性主要表

现在生产和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性上。

B.解决环境的外部不经济性的方法。最直接的方法是将外部的不经济性内部化,即由产生外部性影响的一方来承担消除影响的所有费用,以实现社会的公平。

★美国经济学家R?柯斯认为,适当地确定资源的财产权或使用权有利于消除外部不经济性。

★(参考)柯斯定理:将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的方法主要包括直接管制的方法和经济刺激方法两大类。直接管制就是由国家制定环境法律,以行政控制标准的形式规定活动者产生外部不经济性的允许数量和方式。它又可分为末端管制和全程管制。末端管制即直接对污染物排放作出规定;全程管制即通过生产投入或消费的前端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物数量予以规定,最终达到控制污染排放的目的。经济刺激方式又包括市场刺激和非市场刺激两大类。市场刺激方式即依照柯斯定理,先根据允许产生的污染物数量设定“排污权”,再将“排污权”作为市场交易的标的予以流通或消费,最终达到控制污染排放的目的。非市场性刺激则是由国家通过价格、税收、标志、抵押金、补助金、保险、信贷和收费等手段迫使生产者或消费者把他们产生的外部费用纳入其经济决策之中。

对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有效性的评估和分析:1936年美国运用经济分析的方法制定了《公共汽车尾气控制法》,在“资源法律——成本——效益”分析上作出了一项革新。

对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进行经济学评估的主要范围包括:

评估环境与资源立法的经济成本,以及对法律实施的有效性进行经济的分析

您正在看的文章来自云南自考论坛https://www.doczj.com/doc/738327837.html,/bbs,原文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738327837.html,/bbs/read.php?tid=5960录音https://www.doczj.com/doc/738327837.html,/chuanj_0529/uuib/Media/06.wma

第六章国家对环境与资源的管理

第一节环境管理的概念、原则和范围(P87)

★一、“环境管理”的概念:是国家采用行政、经济、法律、科教等多种手段,对各种影响环境的活动进行规划、调整和监督,目的在于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维护生态平衡。(P88)

★二、环境管理的原则(注意:多选)(综合性、区域性、预测性、规划与协调性原则):除遵循国家管理的一般性原则外,还要根据环境与资源管理的特点,遵循一些特殊的原则。主要有:

★综合性原则:从管理体制、制度、措施、手段都要贯彻综合性的原则。法律和经济手段的综合运用在环境管理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区域性原则:包括:A.制定环境政策和标准要尽可能考虑地区的差异性;B.某些环境要素的保护和污染防治,例如水的利用与保护,土地、森林、渔业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都要考虑区域性原则;C.注意发挥地方管理机构的作用,以地方为主进行环境管理。我国设有长江水源保护办公室、黄河水利委员会,对这两大流域水资源的保护主要是发挥地方机构的作用。

★预测性原则:国家要对环境实行有效的管理,首先必须掌握环境状况和环境变化趋势,这就需要进行经常性的科学预测。可靠的预测是科学的环境管理和决策的基础和前提。

★规划和协调性原则:环境规划包括长远规划(例如5年)和短期规划(1-2);全国规划和地方规划、工业污染防治规划、水域污染防治规划、自然环境保护规划等。

三、环境管理的范围:由于各国环境问题的阶段性和具体情况的不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A.狭义的环境管理主要指污染控制。

B.广义的环境管理,把污染防治和自然保护结合起来,包括资源、文物古迹、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的保护。

C.更大范围的环境管理:认为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土地利用规划、生产力布局、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水土保持、森林植被管理、自然资源养护等也是环境管理的组成部分。

第二节国家对环境管理的历史发展(考分不会太高,了解即可)

★现代环境问题产生于产业革命以后。

★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环境管理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早期限制时期:从产业革命开始到本世纪初,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经历了早期的工业化时期,同时也进入了公害发生期。当时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工业生产引起的第一代污染。伦敦烟雾污染为典型。

★第二阶段,治理时期:从20世纪初至60年代进入了公害发展与泛滥时期。出现了一些污染严重的新的工业部门,如石油、化工、电力、汽车等,环境污染和破坏空前加剧,已从局部地区发展成为社会性公害。主要对策是投入一切可能的技术和财力进行污染治理。治理阶段虽然取得控制污染的显著效果,但也存在许多问题:A.治理是在造成污染之后再进行治理,因而是被动的,可谓“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往往是此起彼伏,防不胜防。B.治理阶段一般是采用“单打一”的单项治理技术,很少采用综合防治措施,这样只能着眼于解决部门性的污染源,而不能从整体上和防治结合上有效地解决环境问题。C.单项治理要耗费巨额资金,经济上不合算。

★第三阶段,综合防治时期: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具有代表性的政策转变的标志是1979年经济与发展组织(OECD)第二次环境部长会议纪要提出的建议:各国环境政策的核心应该是“防重于治”。得到了工业发达国家的普遍赞同。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项:(多选或简答)

A.实行区域综合规划,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全面解决合理布局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

B.实行预防为主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使损害环境的工程建设在施工前通过评价得到有效制止。

C.把污染物排放的“浓度控制”改为“总量控制”:总量控制是在计算地区环境容量(限值)和当地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基础上,根据环境指标限定每个排污单位的污染物排放量,这样,可以使各种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总量不超过环境容量的限值,以保证一定地区或城市的环境质量。

D.尽可能把污染物消灭在生产过程中:从末端处理改为生产全过程的管理,以及采用无害、低害工艺和闭路循环系统。

E.把污染物的放量减少到最低限度后,再采用净化处理措施。

★第四阶段,制定发展与环境的总体战略,全面调整人类同环境的关系

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到目前。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各国未来的共同发展战略。

第三节环境管理是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责

★把环境管理上升为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能,则是在20世纪70年代环境问题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害的时候。

★1972年的人类环境会议是一个转折点。这次会议指出,环境问题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问题,不能只用科技的方法去解决污染,还需要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综合的方法和措施,从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中全面解决环境问题。只有把环境管理作为一项国家职能,全面加强国家对环境的管理才能做到。

★20世纪50、60年代严酷的现实使发达国家的政府认识到,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同政治、经济密切相关的重大社会问题,不把环境管理列为国家的重要职责,便不能应付这种挑战。

★1971——1972年的,不少国家相继在宪法里规定了环境管理的原则和对策,公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把“环境保护是国家的一项职责”规定为宪法原则。

第四节环境管理机构

★一、外国的环境管理机构:比较有代表性的环境管理体制有以下几种类型:

A.现有的行政部委兼负环境保护职责

B.设立协调机构——委员会

C.成立部一级专门机构

D.具有重大权限的独立机构

E.几种机构同时并设

★建立以“预防为主”的综合性的环境管理机构的目的和特征是:

A.有利于“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的贯彻,并使这种职能得到最有效的发挥。

B.尽可能使中央各部门和地方机构的环境管理活动取得协调,在加强中央机构监督职能的前提下,更多地发挥地方机构的作用。

C.在环境与资源管理上,必须协调人口、资源、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且承认生态系统与资源利用以及环境保护之间有相互依赖的关系,并把这种依赖关系反映到政府的政策和行动中去。

D.环境管理体制的设置、机构的职能和权限,应该有助于在环境政策、规划的制定、污染控制、自然保护、社会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采取综合处理的办法,使环境管理措施能够全面实施,并且避免国家政策和管理活动的脱节。

★二、我国的环境管理机构:建国以来,我国的环境管理机构经历了4次调整逐渐加强和完善,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适应环境与资源管理需要的完整体系。

A.建国以后至70年代初,由有关部委兼管。

B.1974年5月,国务院成立了由20多个有关部、委组成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C.1982年,成立了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同时撤销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建设部下属的环保局为全国环境保护的主管机构。

D.1984年5月,成立了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1984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城乡建设保护部下属的环保局改为国家环保局。1998年,国家环保局升格为部级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撤销了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

E.另外,根据《环境保护法》的规定,省、市各级政府建立了环境保护专门机构,工业较集中的县一般也设立了专门机构或由有关部门兼管。在较大的工矿企业里,设有环保科、室或专职人员。

第五节我国环境管理机构的职责(P98)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1998年成立后,进一步明确了其主要职责(共10方面)。

您正在看的文章来自云南自考论坛https://www.doczj.com/doc/738327837.html,/bbs,原文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738327837.html,/bbs/read.php?tid=5960 2005年辅导录音,与2006版教材有所区别,应当以2006版教材为准

https://www.doczj.com/doc/738327837.html,/chuanj_0529/uuib/Media/07.wma

第七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注意】四个原则之一有可能成为2006年的简答题或论述题之一,每个原则中还可能有单选、多选题,作论述题,一般不低于10分(P100-116)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原则是指为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所确认的、体现环境保护工作基本方针、政策,并为国家环境与资源管理所遵循的基本准则。这就是说:第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应该由法律确认,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有所体现。第二,不能把环境保护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同一般立法、司法原则或其他法律混为一谈。第三,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基本方针、政策在法律上的体现,是贯穿于整个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具有普遍意义和指导性的规范。主要有:(每答出1项并展开论述正确者可得3分,答对3项以上者可得满分)

A.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

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C.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的原则

D.公众参与的原则

★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

一、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的提出和发展

1983年12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制定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统筹兼顾、同步发展的方针”。其具体内容是:

A.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作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人们简称为“三建设三同步三统一”)。

B.全国第二次环境保护会议是中国环境保护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它使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进一步发展、充实和具体化了,并把它提高到我国最重要最基本的一个政策的高度。

二、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的含义和作用:

★第二次全国环保会议提出的“三建设三同步三统一”,其核心和理论基础是“协调发展”的思想。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应联合国大会的要求,提出了一份长达20万字的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其中为世界各国的环境政策和发展战略提出了一个基本的指导原则即“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被认为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战略转变。在这个战略转变过程中,“罗马俱乐部”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起了重要作用。

★人类社会的发展由人口激增、加速发展的工业生产、农业生产、资源消耗和环境恶化五种互相制约的因素构成。(多选)

★“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构成危害。(单选)我国提出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发展的方针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而且进一步具体化了。

★“三建设”做到“三同步”,是协调发展的具体要求。其中有两个重要环节:一是同步规划,一是同步建设。

A.同步规划主要是解决把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解决合理布局的问题。

B.同步建设主要是在城市建设、工业建设、农业建设、交通建设中同时解决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

C.三种效益的统一,是针对过去各项建设中只重视经济效益提出的,从理论上说是正确的,但实际贯彻起来却很复杂和困难。要求在任何情况下都使三种效益统一起来,实际上是做不到的。

★如何贯彻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相协调发展的原则

A.把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B.制定环境保护规划

C.把环境保护纳入有关部门的经济管理与企业管理中去:我国当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主要来自经济生产活动,尤其是工业生产活动。

第三节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

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的提出

★该原则是针对环境问题的特点和国内外环境与资源管理的主要经济和教训提出的。

★在处理环境问题上,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是极为重要的。这是因为:

A.环境污染和破坏一旦发生,往往难以消除和恢复,甚至具有不可逆转性。

B.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后,再进行治理,从经济上来说是最不合算的,往往要耗费巨额资金。

C.环境问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可变性很大,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又有一种缓发性和潜在性,再加上科学技术发展的局限,人类对损害环境的活动造成的长远影响和最终结果,往往难以及时发现和认识,但到后果一旦出现,往往为时已晚,而无法救治。这种情况要求人类活动必须审慎地注意对环境的长远的、全局的影响,注意“防患于未然”。

1980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起草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首先提出了“预期的

环境政策”。(单选)

我国对预防为主的真正重视,大体也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而且是从中国环境问题造成的巨大损失和社会损害中认识到预防为主的极端必要性。

预防为主的原则,在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均有体现。

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的含义和作用

预防为主,是指在国家的环境与资源管理中,通过计划、规划及各种管理手段,采取防范性措施,防止环境损害的发生。

预防为主,不是代替治理措施,也不是治理不重要。对于已经发生的环境污染与破坏,要采取积极的治理措施,做到防治结合。

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可以尽量避免环境损害或者将其消除于生产过程之中,做到防患于未然;

对于不可避免的污染,则通过各种净化治理措施,达到环境目标的要求,这无疑是一种投资少、收效大,把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起来,把三种效益统一起来的卓有成效的措施。

因此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又是同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相互渗透和相辅相成的。前者是从环境问题的具体措施上保证协调发展原则的体现。

三、如何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A.全面规划与合理布局

B.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除了加强计划管理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全面规划和合理布局。

C.全面规划就是对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生产和生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各方面的关系作通盘考虑,进而制定国土利用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使各项事业得以协调发展。

★在城市规划中,还包括合理的功能区的划分。

★工业布局不合理是造成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合理的工业布局应该注意:

A.适当利用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

B.加强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

C.大型项目的分布与选址,尽可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

D.严禁污染型工业建在居民稠密区、城市上风向、水源保护区、名胜古迹和风景游览区、自然保护区。

★为了做到合理布局,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定:

各级政府的发展规划,必须包含环境保护内容;新建项目的选址,应该预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评),这样可以从根本上保证新建项目布局的合理性。

禁止在污染已经比较严重的城市再建污染企业;从城市里迁走超标排污又无法治理的企业,或者使其关、停、并、转;

对老城市的规划、建设和改造,要按照不同的功能区(如居民区、商业区、工业区、疗养区、风景区等),使城市总体布局合理,互不干扰。

★制定和实施具有预防性的环境与资源管理制度:如土地利用规划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三同时”制度。

第四节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的原则

★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原则的含义:是强制污染和破坏环境与资源者承担责任的一项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开发者养护,是指对环境和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组织或个人,有责任对其进行恢复、整治和养护。污染者治理,是指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组织或个人,有责任对其污染源和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治理。目的就在于明确污染者责任,促进企业治理污染,保护环境。

★20世纪70年代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理事会首先提出了“污染者负担原则”。

污染者负担费用的范围:

A.消除污染费用。包括治理污染源和恢复被污染的环境的费用。

B.损害赔偿费用。是指对环境污染的受害者,赔偿其人身和财产损失。

★我国参照“污染者负担原则”的精神,在原《环境保护法(试行)》中曾规定“谁污染谁治理”原则。现行《环境保护法》规定,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计划,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事业单位,依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并负责治理。

★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原则的贯彻

A.为了有效地贯彻开发者养护的原则,我国有关法律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者规定了各种强制性的整治与养护的责任,《环…法》第18条“……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其他需要保护的区域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的工业生产设施;建设其他设施,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已经建成的设施,其污染物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限期治理。”

B.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环境目标责任制,是在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以后,在不少省市开展起来的一种把环境保护的任务定量化、指标化,并层层落实的管理措施。一般以签订责任书的形式。《环境保护法》第16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采取限期治理污染的措施: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实行限期治理,是贯彻污染者治理原则的一种强制性和十分有效的措施。

确定限期治理污染项目要考虑如下条件:

A.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对区域环境整治作出总体规划;

B.首先选择危害严重、群众反映强烈、位于敏感地区的污染源进行限期治理;

C.要选择治理资金落实和治理技术成熟的项目。

第五节公众参与的原则

一、环境权理论与环境管理的公众参与原则:把环境保护事业建立在更加广泛的民主基础上,把政府、企业的环境管理活动和法律的执行建立在人民群众广泛支持、参与、监督的基础上。

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理论依据:环境公共财产论、公共信托论和公民环境权论。

环境公共财产:空气、水、阳光

二、公众参与原则在法律上的体现和贯彻

A.公民环境权

B.公民参与环境管理权

C.公民对环境污染行为者的监督、检举和控告权

★[参考]奖励综合利用的原则(不考)(本教材不作为原则对待,可作为法学探讨):综合利用是指把物质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中(如工业、农业、人民生活)排放的各种“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做到物尽其用以便使整个社会生产和消费的排泄物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在我国,废物综合利用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我国现有的工业企业和各种资源的开发,由于设备、技术和管理上的多种原因,一般说对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率都比较低,许多应该回收利用和循环使用的资源大最废弃排入环境,成为“三废”污染物,这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我国严重的环境污染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资源的浪费造成的。

我国工业污染物的排放,现有的国有老企业所占比重最大,而这些企业的污染治理需要庞大的投资,就目前国家的财力来说无力统一解决。如果通过奖励综合利用来调动企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就会大大加快我国工业污染治理的步伐。

★[参考]环境保护的民主原则(不考)(本教材不作为原则对待,可作为法学探讨):环

境权理论与环境与资源管理的民主原则:环境保护既是公民的一项项基本权利,也是公民应尽的义务。我国现行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公民的环境权。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我国公民有参与国家环境与资源管理的权利,公民有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检举和控告的权利。《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都对公民享有监督、检举和控告的权利作了规定,充分体现民主原则。

第八章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

第一节土地利用规划制度

一、土地利用规划制度的概念和作用:是指国家根据各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制定土地利用的全面规划,对城镇设置、工农业布局、交通设施等进行总体安排,以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通过土地利用规划,特别是控制土地使用权,就能从总体上控制各项活动,作到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它是一种积极的、治本的措施,也是一项综合性的先进的管理制度。

对国土的规划和控制,一般是通过国土规划法来实现的。

规划法的种类有土地利用规划法、城市规划法、乡镇规划法、区域规划法等。

我国已经颁布执行的有土地管理、城市规划、县镇规划、村镇规划等法规。(国土整治法正在起草中)

二、城市规划

★我国按照市区和效区非农业人口的总数,把城市划分为三级:

A大城市,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

B中等城市,人口20万以上不足50万的城市;

C小城市,人口不足20万的城市。

★城市规划的任务和性质: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布署,

是城市各项建设、工程设计和城市管理的依据,它具有法律的性质。城市规划一经制定和批准,各项建设必须依据规划来进行。

★城市规划的制订:我国的城市规划分两个阶段进行,总体规划、详细规划。总体规划是对城市发展具有方向性和指导性的纲领规划,它要规定城市发展的基本问题。是制定详细规划的依据。详细规划是总体规划和近期规划的具体化。它要对区域内近期建设和新建改建的各项建设作出具体部署和安排。它是城市各项专业工程设计、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由该市人民政府审批。

★城市旧城区的改造。在国外,对现有污染严重的大城市,一般是采取以下的补救措施:

A.采取“工业分散”政策,使工业布局郊区化,最有效的办法是建设卫星城,可以大大减轻城市的环境污染。

B.外迁“有害工厂”。

C.发展“工业小区”。把污染少的工业集中在城市边缘,实行生产协作,统一使用辅助工程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优点:节省基建投资、方便职工生活、节省土地、减轻污染(大连就按此做)。按照我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对于城市旧区的改建应当遵循加强维护、合理利用、调整布局、逐步改善的原则,统一规划、分期实施。

★对于污染企业,特别是在首都、省会、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的污染企业,要制订限期治理的规划,责令限期治理。

★对于污染严重又不能治理的企业,要有计划地实行关、停、并、转、迁。

三、村镇规划

★村镇规划也分为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

村镇总体规划是在全乡(镇)范围内确定村镇布点规划和各项建设的全面部署规划。

村镇建设规划是依据总体规划,安排各项建设用地及建设方案,其中包括住宅、乡(镇)

地理:关于《环境保护》的一些知识点总结

关于《环境保护》的一些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的概念及分类 ▲环境问题的表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环境变化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指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泥石流,台风,海啸,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的自然灾害 (2)人为原因 1.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根本性的原因)。2.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3.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4.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关键是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长,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的规模。 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 1.两种不同的环境观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1)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2)基本思想:①鼓励经济增长;②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③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 危害的不可预见性:举例2.过程的不可逆性:举例3.规模的全球性。 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 地理环境的自净能力的概念:指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 ▲环境污染的原因: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其环境其自净能力,就会产生环境污染。自净机理: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重金属污染的污染物:各种重金属。污染过程及危害:通过水体或食物链造成人或动物中毒。 ▲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在淡水水体,称为“水华”;发生在海洋,称为“赤潮”。

环境资源法复习重点

环境资源法题型:名词5个、简答5个、案例1个、论述2个 一、环境法四分法 1.基本法 2.环境要素法 3.自然资源法 4.防治污染法 二、环境的概念 环境资源法律中的环境包括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两个方面。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三、环境问题 (一)概念: 环境、资源和生态问题(简称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运动变化而给人类造成的一切有害影响和危害(课件:是指由于自然原因或人类活动使环境条件或因素发生不利于人类的变化,以致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给人类带来灾害的现象。) (二)发展(三阶段): 1.环境问题的萌芽阶段。即从人类诞生至18世纪工业革命以前。 基本特征:人对自然的依赖、盲从、迷信和崇拜。这个时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局部性、短期性和个别性的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急剧发展、局部恶化的阶段,又称近代环境问题阶段,即从工业革命开始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基本特征: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是人对环境的占有、征服、统治和掠夺。 3.环境问题全面发展和局部被抑制的阶段,又称现代环境问题阶段,即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 基本特征是: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环境观和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继续存在,新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已经产生。 这个的环境问题又可以细分为两个阶段: (1)从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以着名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为代表,以1972年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为标志; (2)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以着名的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为代表,以1992年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为标志。(三)主要表现: 1.全球变暖 2.臭氧层破坏 3.酸雨 4.淡水资源危机 5.资源、能源短缺 6.森林锐减 7.土地荒漠化 8.物种加速灭绝 物种 9.垃圾成灾 10.有毒化学品污 染 四、环境资源法的概念和特征 (一)概念: 环境资源法(简称环境法)是指关于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改善及其管理的各种法律规范和法律表现形式的总和 (二)特征: 1.调整对象的特殊性

环境法学辅导课件知识点整理更多

关于考试的形式 一、考试形式:本次考试为开卷式。 二、试卷题型: 题目类型包括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等五类。 关于学习的要求 一、了解和掌握环境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如:法律上所使用的”环境”概念的外延、内涵以及立法上的分类; 环境法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环境法的特征、环境立法的基础原则、我国环境法体系中各组成部分的法律意义 二、掌握环境法各基本原则、制度的含义与意义,以及之间的关系 如:协调原则、预防原则、公众参与原则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许可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等,特别注意我国环境法律制度的近年的发展与变化(限期治理制度在性质上的变化:基本制度→行政责任→各环境要素的保护上的条件不同;排污收费制度:超标收费→少数双收费→排污即收费、超标属违法。) 原则与制度的结合。(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公众参与→征求公众意见的方式) 三、熟悉各个环境要素的法律保护机制(原则、制度和机构)和相关环境法律责任,提高运用环境法规范进行诉讼和处理环境纠纷的能力 如:各环境法律责任的构成、责任形式 关于复习的方式 在学习过程中应以光盘内容为主,同时可结合最新的立法规定(如2010年7月1日将实施的《侵权责任法》),进行联想式记忆,而现在的教材作为参辅资料。 章后练习与作业是学习效果的主要检验方式。 关于复习的重点 就环境法学的各部分内容在整个体系中的地位而言,无疑总论部分(第1—6章)是学习的重点,它是进一步学习分论(第7—16章)的基础。 第一章绪论 重点问题 1、理解法律上使用的“环境”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2、了解不同的环境立法对环境的不同分类 3、掌握环境法所主要解决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问题的方法 题例: 1、(单项选择题)可以纳入环境法保护范围的环境要素包括( A )。 A.大气B.人工饲养的动物 C.马戏团里的驯兽D.人工培育的良种 2、环境保护法主要解决的环境问题称为( B )。 A.第一环境问题B.第二环境问题 C.资源问题D.人口问题 3、我国宪法采用了哪种分类方法对环境进行了分类( B )? A.按照环境的形成B.按照环境的功能 C.按照环境范围的大小D.按照环境的不同要素

(环境管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试题答案(二)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试题答案(二) 一、单项选择题(2分×10=20分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括号内) 1、我国在()首次提出排污收费。 A、1978年《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 B、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 C、1982年《排污收费暂行办法》 D、2003年《排污收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 2、依据组成环境的物质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环境可以分为() A、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 B、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 C、天然环境(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人工环境) D、室内环境、村镇环境、城市环境 3、地方环境标准的制定机关是() A、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B、省级人民政府 C、地方各级环保机构 D、省级环保机构 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规定,建设单位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送审批之前征求公众意见的期限不能少于() A、5日 B、10日 C、15日 D、20日 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形式是() A、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B、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登记表 C、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D、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说明 6、《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将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分为四级,由低到高分别是() A、蓝色、黄色、橙色、黑色 B、黑色、红色、黄色、蓝色 C、红色、橙色、黄色、蓝色 D、蓝色、黄色、橙色、红色 7、环境行政执法机关进行执法检查或采取制裁措施的依据是() A、环境行政处理 B、环境行政处罚 C、环境行政许可 D、环境行政强制执行 8、环境保护行政处罚案件自立案之日起,应当在多长时间内作出处理决定()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9、在控制固体废物转移入境的有关法律规定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家禁止进口不能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 B、国家限制进口不能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 C、国家禁止进口可以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 D、国家并不禁止进口未列入可以用作原料进口的固体废物的目录的固体废物 10、下列关于我国国内环境法与国际环境法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缔结或参加的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国际条约与国内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 B、我国缔结或参加的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国际条约与国内法律有不同规定的,如属于我国声明保留的条款,则仍适用我国国内法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 C、国内环境法的效力优于国际环境条约;

《环境法》作业考核试题

环境法 一论述题 (共4题,总分值40分 ) 1. 论述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法律制度。(10 分) 答:总量控制制度;国家建立并实施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确定主要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指标,并对主要污染源分配排放控制数量。海洋污染事故应急报告制度;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海洋环境污染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向可能受到危害者通报,并向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海洋功能区划和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制度是指依据海洋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以及自然资源和环境特定条件,界定海洋利用的主导功能和使用范畴。此外,我国其他环境保护单行法规已实行的一-些制度,如”三同时”制度、落后设备强制淘汰制度、限期治理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申报制度、现场检查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及环境监测制度等在《海洋环境保护法》中都有规定。 2. 论述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措施。(10 分) 答:我国水污染防治实行统一管理与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监督管理体制。具体地讲,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是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机关;各级交通部门的航政机关是对船舶污染实施监督管理的机关;各级人民政府的水利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地质矿产部门、市政管理部门、重要江河的水源保护机构,结合各自的职责,协同环境保护部门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水污染防治工作涉及水利、卫生、地质、市政等部门的职责分工,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还须要各级人民政府的水利管理、卫生行政、地质矿产、市政管理和重要江河的水源保护机构,结合各自的职责、协同环境保护部门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所谓“结合各自的职责”是指水利管理部门要结合水资源保护、水利建设、水土保持的职责,协同环境保护部门对地表水体的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地质矿产部门要结合地质勘探、矿产资源开发的管理职责,协同环境保护部门对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卫生行政部门要结合卫生保健、卫生防疫的管理职责,协同环境保护部门对饮用水源、医院废水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市政管理部门要结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协同环境保护部门对排入下水道污水和其他城市生活污水实施监督管理;重要江河的水源保护机构要结合江河整治工作和对有关方面的协调职责,协同环境保护部门对跨地区的江河水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3. 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制度。(10 分)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国务院有关部

(完整版)《环境保护》知识点汇总-

决胜高考之选修六《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信蔡哥考本科 重金属污染:污染过程及危害:通过水体或食物链造成人或动物中毒 水体富营养化:1、污染物: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2、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 3、危害——①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②水质变坏③湖泊变沼泽 海洋石油污染怎样清除石油①分散:喷洒强效洗涤剂,不宜在近岸或渔场使用②沉降:撒粉状石灰,危害海底生物③吸收:利用麦秆等吸收石油,在静水环境④围栏:小面积油污,静水环境⑤放任:任其自然分解⑥燃烧:油层达2mm,造成大气污染 水污染的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②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③影响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④制约工业的发展⑤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⑥造成经济损失 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工业水污染防治对策优化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健全环境监测网 城市水污染防治对策1. 将水污染防治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2.加强城市地表和地下水源的保护3.大力开发低耗高效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3)农村水污染防治对策1.发展节水型农业 2.合理利用化肥和农药 3.加强对畜禽排泄物,乡镇企业废水及村镇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与综合利用 1.对城市固体废物:逐步改变燃料结构,净菜进城、减少垃圾生产量,加强产品的生态设计,推行垃圾分类收集,搞好产品的回收、利用的再循环 2、对工业固体废物: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2)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处置 大气污染扩散和自净的因素: ⑴污染物排放量大小:若排放量小,则易扩散 ⑵气象条件:风速、风向、气温、湿度、云况、辐射等,凡是有利于增大风速、增强湍流的气象条件,都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出现逆温天气,大气层异常稳定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⑶地形:盆地、河谷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大气污染物以可吸入颗粒物为主的北方城市的原因(以北京为例)①北方降水少,天气干燥,多大风,有些地区荒漠化严重,导 致自然降尘多②燃煤③机动车尾气④建筑工地扬尘 大气污染物的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治理①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燃煤②制定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达标排放 大气污染物酸雨: 1、酸雨――PH值小于5.6的降水;PH值小于4.5的为重酸雨 2、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分别形成硫酸型酸雨和硝酸型酸雨 3、污染源: 自然污染源: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现象放出大量酸性气体 人为污染源;工矿企业、交通工具、家庭炉灶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大气中排放酸性气体 危害:①使河湖水酸化,②使土壤酸化,农作物减产③腐蚀树叶,毁坏森林④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损坏 我国酸雨类型以硫酸型酸雨为主(原因是燃烧高硫煤),汽车尾气造成硝酸型酸雨

环境资源法复习重点

环境资源法 题型:名词5个、简答5个、案例1个、论述2个 一、环境法四分法 1.基本法 2.环境要素法 3.自然资源法 4.防治污染法 二、环境的概念 环境资源法律中的环境包括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两个方面。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三、环境问题 (一)概念: 环境、资源和生态问题(简称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运动变化而给人类造成的一切有害影响和危害(课件:是指由于自然原因或人类活动使环境条件或因素发生不利于人类的变化,以致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给人类带来灾害的现象。) (二)发展(三阶段): 1.环境问题的萌芽阶段。即从人类诞生至18世纪工业革命以前。 基本特征:人对自然的依赖、盲从、迷信和崇拜。这个时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局部性、短期性和个别性的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急剧发展、局部恶化的阶段,又称近代环境问题阶段,即从工业革命开始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基本特征: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是人对环境的占有、征服、统治和掠夺。 3.环境问题全面发展和局部被抑制的阶段,又称现代环境问题阶段,即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 基本特征是: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环境观和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继续存在,新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已经产生。 这个的环境问题又可以细分为两个阶段: (1)从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以着名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为代表,以1972年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为标志; (2)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以着名的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为代表,以1992年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为标志。 (三)主要表现: 1.全球变暖 2.臭氧层破坏 3.酸雨 4.淡水资源危机 5.资源、能源短缺 6.森林锐减 7.土地荒漠化 8.物种加速灭绝物种 9.垃圾成灾 10.有毒化学品污染 四、环境资源法的概念和特征 (一)概念: 环境资源法(简称环境法)是指关于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改善及其管理的各种法律规范和法律表现形式的总和 (二)特征: 1.调整对象的特殊性 既调整人与人的关系,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既保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也保护人类共享的自然环境,更强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和秩序 2.综合性 环境问题的综合性、环境保护对象的广泛性和保护方法的多样性,决定了环境资源法是—个高度综合化的法律部门;相关法律部门的交叉和相关学科的渗透,则为这种综合性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 水体富营养化: (1)污染物: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 (2)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 (3)危害——①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②水质变坏③湖泊变沼泽海洋石油污染 (1)怎样清除石油 ①分散:喷洒强效洗涤剂,不宜在近岸或渔场使用 ②沉降:撒粉状石灰,危害海底生物 ③吸收:利用麦秆等吸收石油,在静水环境 ④围栏:小面积油污,静水环境 ⑤放任:任其自然分解 ⑥燃烧:油层达2mm,造成大气污染 水污染的危害: ①危害人体健康 ②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③影响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 ④制约工业的发展 ⑤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 ⑥造成经济损失 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1)工业水污染防治对策: 1、优化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 2、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染物 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3、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健全环境监测网络 (2)城市水污染防治对策: 1、将水污染防治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 2、加强城市地表和地下水源的保护。大力开发低耗高效废水处 理与回用技术。 (3)农村水污染防治对策: 1.发展节水型农业。 2.合理利用化肥和农药。 3.加强对畜禽排泄物,乡镇企业废水及村镇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 (1)温室气体:主要是CO2,其他有氟氯烃等。 (2)影响: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国家地区被淹 (3)原因:海面因温度升高而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极地增温强烈,部分极冰融化;世界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改变,导致各国农 业经济结构的变化; (4)产生原理:CO2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使大气温度 增高,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工厂、交通工具、家庭炉灶大量燃 烧煤炭、石油、天然气释放的CO2.森林植被大量砍伐,使大气中 CO2的含量增加。 (5)解决措施: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量;植树造林、保护植被;提 高能源利用率,开发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废气 处理后再排放。

环境法期末考试重点

1、简述环境法的调整对象 环境保护法,在广义上又称为环境法,是调整因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的总称。其目的是为了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体健康,保障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其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环境要素,防止环境破坏的法律规,一是关于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改善环境的法律规。另外还包括防止自然灾害和减轻自然灾害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法律规。环境保护法除具有法律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综合性、科学技术性、公益性、世界共同性、地区特殊性等特征。 2、简述噪声污染的特点 噪声既是一种公害,它就具有公害的特性,同时它作为声音的一种,也具有声学特性。 (1)噪声的公害特性由于噪声属于感觉公害,所以它与其它有害有毒物质引起的公害不同。首先,它没有污染物,即噪声在空中传播时并未给周围环境留下什么毒害性的物质;其次,噪声对环境的影响不积累、不持久,传播的距离也有限;噪声声源分散,而且一旦声源停止发声,噪声也就消失。因此,噪声不能集中处理,需用特殊的方法进行控制。 (2)噪声的声学特性简单地说,噪声就是声音,它具有一切声学的特性和规律。但是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和它的强弱有关,噪声愈强,影响愈大。衡量噪声强弱的物理量是噪声级。 3、简述可持续发展的涵 (1)突出发展的主题,发展与经济增长有根本区别,发展是集社会、科技、文化、环境等多项因素于一体的完整现象,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享有平等的不容剥夺的发展权利; (2)发展的可持续性,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 (3)人与人关系的公平性,当代人在发展与消费时应努力做到使后代人有同样的发展机会,同一代人中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当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 (4)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人类必须建立新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学会尊重自然、师法自然、保护自然,与之和谐相处。中共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把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以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指出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从忽略环境保护受到自然界惩罚,到最终选择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文明进化的一次历史性重大转折。

环境保护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环境问题 一、环境概述 1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按其属性可以分为: 环境和社会环境。 (1)自然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 (2)社会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境、城市环境 2. 环境因素: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并且与环境整体发生相互作 用的基本成分。包括 自然环境因素(水、空气、生物、土壤、岩石、阳光等)和 社会环境因 素(人口、工业、农业、交通、科学技术、民风民俗、宗教信仰等) 3. 环境质量:是指环境因素受污染影响的程度。 它是 岁环境状况的一种描述。这种状况的 形成,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后者是更重要的原因。 环境因素的不同,环境质量可分为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等。 二、环境问题概述 1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 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2 .环境问题按产生原因分为 原生环境问题 和次生环境问题。 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次生环境问题,分为两大类: 三、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自然 对环境污染程度的评价叫作环境质量评价; 评价环境质量的指数, 称为环境质量指数。 根据 并对人类及其他生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壤盐碱化 3.突发性的严重污染 例: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的核泄露事故、我国重庆川东油田特大井喷事故等。 1. 内圆:占有一定空间的人类社会;内外圆之间的空间:人类社会周围的环境 2. 箭头代表的含义 ① 代表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② 代表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 ③ 代表环境对人类的反馈作用这种反馈作用,一种是良性的,另一种是恶性的,会影响 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 ④ 代表人类通过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正面(人类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 资源本身及其代替品的再生速度, 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环境质量下降) 全 球 变 暖 原因 ①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②乱砍滥伐 1 危害 (后果) 导致南北极地区部分冰川融化, 加上海水受热膨胀, 导致海平面上升,影响世 界各地的降水和干湿状况,自然灾害增加,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解决措施 ①开发和利用新能源②利用科技,提高能源利用率 ③植树造林④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⑤加强国际合作 臭 氧 层 破 坏 原因 人类向大气排放了大量能够显著消耗臭氧层的物质:氟氯烃等 危害 (后果) 臭氧层的破坏,使其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大大减弱, 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 严重的危害 解决办法 ①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排放②积极研制新型制冷系统 ③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1 .全球性的环境污染主要包括: 臭氧层破坏 全球气候变暖 酸雨危害 2.大面积的生态破坏:主要包括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土 四、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用资源或者废弃物排放不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负面(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

《环境法导论》吕忠梅——章节重点

导论 ◆环境法上所讲的“环境”,是指物质的客观存在,即环绕着人类而存在的由自然要素所构成的物质环 境。 ◆环境的特征:物质性,生态性,唯一性,有限性,资源性。 ◆根据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可以将环境分为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天然环境又称自然环境,是指地球在发展演化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未受人类干预或只受人类轻微干预、 尚保持自然风貌的环境,如野生动植物、原始森林等。 ◆人为环境又称人工环境,是指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经过人类改造或人类创造的、体现了人类文明的环 境,如水库、道路、公园、城市等。 ◆环境问题是一种不利的后果,它指各种因素的影响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所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 和环境质量变化。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向环境排入了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自然环境的物理、化学、 生物学性质发生变化,产生了不利于人类及其他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的影响的一种现象。 ◆自然环境破坏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环境的一个或数个要素,过量地向环境索取物质和能量, 使它们的数量减少、质量降低,以致破坏或降低其环境效能、生态失衡、资源枯竭而危及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与发展的一种现象。 ◆因人类活动引发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所造成的对不特定多数人的损害,通常被称为公害。 ◆旧八大公害事件:马斯河谷事件、多诺拉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水俣病事件、四日市哮喘事件、 米糠油事件、痛痛病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新八大公害事件:意大利塞维索化学污染事故、美国三里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墨西哥液化气爆炸事件、 印度博帕尔农药泄漏事件、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瑞士巴塞尔赞多兹化学公司莱茵河污染事故、全球大气污染、非洲大灾荒。 ◆《增长的极限》,探索了全球关切的五个主要趋势:加速工业化、快速的人口增长、普遍的营养不良、 不可再生资源的耗尽、环境的恶化。 ◆1972年,联合国召开了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该宣言在扬弃这两种观点的基 础上,提出了对环境问题的新认识: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塑造者;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人类认识和改造环境的能力,人类只要对这一能力善加运用,便可以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关键在于人类必须正确地认识客观规律,认识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同自然协调发展。 ◆环境保护是指为保证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以协调社会经济发展 与环境的关系、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为目的而采取的行政、经济、法律、科学技术以及宣传教育等诸多措施和行动的总称,是人类针对环境问题而提出的积极对策。 ◆环境保护作为一个较为明确和科学的概念,是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来的。 ◆纵观世界各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内容各不相同,但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保护和改善环 境质量,保护人体健康,防止人类在环境的不良影响下产生变异和退化;二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进入环境,同时也保证自然资源的恢复和扩大再生产,以利于人类生命的延续与再生产。 ◆环境法是为解决环境问题、实行环境保护而产生的一类新型法律,它是人类进入到生态文明阶段出现 的新兴法律现象,也是法治进步的重要标志。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性发展,它是人类对工业文明反思的结果。 ◆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法治社会,以经济理性为基础,形成了个人主义的法律价值观,其所确立的 绝对所有权、契约自由、自己责任原则,以及法律只关照人的社会属性、割裂人的社会性生存方式与生物性生存方式的思维,导致了严重的生态问题。生态文明时代,需要以新的理性为基础,形成新的

环境管理与环境法模拟试题一、二

环境管理与环境法模拟试题一

四、名词解释 1.环境预测:是根据已经掌握的情报资料和监测数据,对未来的环境发展趋势进行的估计和推测,为提出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和改善环境的对策提供依据。 2.责令重新安装使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未经同意而擅自拆除或者闲置防治污染设施,污染物又超过规定排放标准的单位,责令其重新安装使用。 3.清洁生产:是一种创造性的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对生产过程,要求节约原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减降所有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 4.污染物排放标准:是为了实现环境质量标准目标,结合技术经济条件和环境特点,对排入环境的污染物或有害因素的控制所作的规定,是达到环境质量标准的手段。 5.“举证责任转移原则”:是指有权要求致害者赔偿损失的单位或个人,不必提出关于致害人有过错的违法行为和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证据,而只需要提出致害者已有污染行为或可能有污染行为的表面证据,赔偿损害的案件即可成立,如果致害者要否认污染行为和危害后果,就必须提出反证,这就是所谓由原告举证转移到由被告举证的“举证责任转移”原则。

1.简答限期治理的概念及实行限期治理制度的意义。 限期治理是指对严重污染环境的污染源和污染严重的区域环境,依法限定在一定的期限内,完成治理任务,达到治理目标。(1分) 限期治理制度的意义: (1)该制度是推动企业治理污染和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的强大动力(2分) (2)该制度是集中利用资金和时间,提高环境保护投资效益的有效措施(1分) (3)限期治理制度是改善政府和群众、厂矿企业和群众的关系,促进社会安定团结的一项有效措施。(2分) 2.简答ISO14000系列标准的作用 (1)推动了环境管理法规和制度的贯彻执行;(1分) (2)标准使组织的环境管理由被动行为变为主动行为,促进了环境管理水平的提高;(2分) (3)推动了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1分) (4)有利于消除贸易壁垒;(1分) (5)有利于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1分)

环境保护法期末考试要点整理

环境保护法期末考试要 点整理 https://www.doczj.com/doc/738327837.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1.2014年新环保法对环境的定义: 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当今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环境问题: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了当今人类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环境问题: (1)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一般是同工业化和技术发展有关,主要是由于高发展和高消费造成环境的污染、破坏和自然资源的浪费。 对策:发达国家可以率先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以降低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污染、破坏和浪费;可以带头开发更洁净、非资源密集型的技术,为社会提供更平等的发展机会和社会服务,在财力和科学技术诸方面支持经济落后国家的发展。 (2)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大多是由于发展不足造成的。除了贫穷之外,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掠夺自然资源和转嫁污染,也是造成发展中国家 环境状况恶化的重要原因。 对策:发展中国家必须致力于发展工作,坚持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扩大生产以满足不断增加的人口的需要;另一方面,更有效地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避免过度使用农药、化肥,要使用清洁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制止乱砍滥伐森林,维持生物多样性、控制人口,努力保护和改善环境。 3.环境保护的概念:所谓环境保护,是指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使环境符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4.环境保护法的概念:环境保护法是指调整因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对……的法律法规规章的总称。) 5.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 (1)概念:指国家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构的设置,以及这些机构之间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权限的划分。【统一监督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监督管理相结合的体制】 (2)《环境保护法》第七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港务监督、渔政渔港监督、军队环境保护部门和各级公安、交通、铁道、民航管理部门,依

环境法复习重点

第一章 1、环境法的概念 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调整因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环境保护法的任务 (1)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2)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就是防治在生产建设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也称防治“公害”。 “其他公害”则是指防治除前述的污染和危害以外,目前尚未出现而今后可能出现的,或者防治现在已经出现但尚未包括在前述的环境污染和危害。 3、公害及公害的特点 公害:指由于人们在生产建设或其他活动中,使生活环境或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并对人体健康、生命安全所造成的社会性危害。 公害的特点 1.公害是人类正常活动的有害副作用。 2.公害以环境为媒介对不特定人体造成危害 3.公害具有综合性和积累性 4.公害往往同时侵害多种权益 5.公害危及的范围广 6.公害引起的疾病往往难以发现和治疗 4、环境法的适用范围 一、对地域的适用范围 环境保护法对地域的适用范围是指该法在什么地方发生效力,也是一般所的在空间上的适用范围。 (一)适用于国家主权所管辖的领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三条规定:“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 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二)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以外的区域 《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二条第三款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 域以外,造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污染的,也适用本法。” (三)不同的法律可能有不同的适用范围 二、对人的适用范围 我国环境保护法对人的效力与我国其他法律一样,适用于环境保护法生效 领域内的所有人,包括中国人、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其中包括自然人、也包括 法人和特殊法人,即国家。 三、环境法的溯及力 环境保护法在时间上的适用范围是指环境保护法何时生效和何时终止效 力以及环境保护法的溯及力的问题。 (一)生效时间 1.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2.另行规定生效时间。 (二)失效时间 1.确认与新法相抵触的法律规范失效。 2.经修订的法律中明文规定相应的旧法同时废止。 3.随着新法的颁布施行,旧的相应法律便自行失效。 (三)环境保护法的溯及力 法的溯及力是指法对它生效以前的行为和事件有无效力的问题,如果有 效力,则称为有溯及力,如果没有效力,则称为无溯及力。关于法的溯及力问 题,各国有不同的规定,一般有以下几种原则: 1.从旧原则:新法对其生效以前的行为和事件没有溯及力; 2.从新原则:新法对其生效以前的行为和事件有溯及力; 3.从轻原则:新法与旧法相比,以对行为人处罚较轻的法作为处罚依据; 4.从旧兼从轻原则:新法原则上不溯及既往,但新法对行为人的处罚较 轻时,从新法。 5.从新兼从轻原则:新法原则上溯及既往,但旧法对行为人的处罚较轻 时,从旧法。 我国现行法律一般采用新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即从旧兼从轻原则。 5、环境法律关系的构成 1 .法律关系的主体 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环境法律关系的 参加者。在我国,包括国家、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 2 .环境法律关系的内容 环境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环境法律关系主体依法所享有的权利和所承 担的义务。 3.环境法律关系的客体 环境法律关系的客体一般只有物和行为。 (1)物:在环境法律关系中作为权利义务对象的物,是指表现为自然 物的各种环境要素。也就是说这些自然物必须是人们可以影响和控制的、具有 环境功能的自然物。 (2)行为:是指参加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的行为所指向的对环境有影 响的各种行为,包括各种与开发、利用、保护、改善和管理环境有关的具体行 为和违法行为。以及制定政策、法律和规章等抽象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6、环境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60页) 环境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其主要理由 (一)环境法有特定的调整对象

环境法复习资料知识点总结

环境法 1、环境法上所讲的环境,是指(物质的客观存在)。 2、环境法律规范在性质上属于(社会法规范),它是典型的以(社会公共利益)为立法目的的法律部门。 3、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物质环境。 4、人类早期发展的重要特征是(自我中心主义) 5、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人类对环境的适应) 6、环境保护最为一个较为明确的和科学的概念,是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来的。 7、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 8、(经济人假设)恰恰是环境问题的根源所在。 9、《增长的极限》一书中所表明的观点是(零增长、零排放) 10、“我们请求,把每个人享有的健康和福利等不受侵害的环境权和当代人给后代的遗产应是一种富有自然美的自然资源的权利,作为一种基本人权,在法律体系中确定下来。”提出这句话的文件是(《东京宣言》) 1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主体、内容和客体) 12、在我国当前的环境法规体系中,属于综合性环境法律的是(《环境保护法》) 13、环境保护作为一个较为明确的科学概念,是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的) 14、人类环境观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15、人类环境观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人类畏惧自然、崇拜自然的阶段) 16、人类环境观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人类无视自然、主宰自然的阶段) 17、人类环境观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重视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阶段) 18、传统环境观的价值取向是(人类中心主义) 19、传统环境观的指导思想是(人统治自然) 20、传统环境观的主要特征是(反自然) 21、现代环境观的价值取向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2、“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发展观诞生的标志性文件是(《我们共同的未来》) 23、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价值是(生态人类中心主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期末复习重点

环境资源法学 考试题型: 1、单选; 2、判断改错; 3、名词解释; 4、简答; 5、论述; 6、案例分析; 复习重点(考试重点) 第一章环境资源与环境关系 第二章环境资源法概述 第三章环境资源法的价值定位 第八章环境资源责任制度 第九章环境资源纠纷解决制度 (重点为环境资源民事责任与环境资源民事诉讼;案例分析考我国环境民事责任构成要件:损害行为;损害后果;因果关系;无过错原则) 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内容明确不考 重点内容整理(根据考试重点整理自老师课件)

一、环境的概念 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环境资源的概念亦是如此) 二、环境问题的概念和种类 1、按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的不同,可分为第一环境问题(自然灾害)和第二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和破坏) 2、按环境问题造成的危害后果不同,可分为环境污染和自然环境破坏 (1)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有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2)自然环境破坏是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环境,过量地向环境索取物质和能量,使得自然环境的恢复和增殖能力受到破坏的现象。 三、全球环境问题阶段的环境问题 1酸雨(包括酸雪、酸雾等各种酸沉降) 2臭氧层破坏 3温室效应及全球气候变化 4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意大利塞维索化学污染事故、美国三里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墨西哥液化气爆炸事件、印度博帕尔农药泄漏事件、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瑞士巴赛尔赞多兹化学公司莱茵河污染事故) 5大规模的生态破坏(非洲大饥荒) 四、环境法的本质特征 (一)环境法是社会法 (二)环境法是以社会利益为本位的法 (三)环境法是公法手段干预私法领域的法 (四)环境法是以可持续发展为价值目标的法 五、环境法的概念

环境管理与法规

环境管理与法规网上作业2 一、单选题 1. (5分)企业环境监督员的职责不包括 ? A. 负责制订企业环保计划、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 ? B. 检查企业污染的设施及运转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 ? C. 确认监测数据、定期向环境保护部门报告与联系 ? D. 承担所有法律责任 ? E. 发生污染事故时,负责采取应急措施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2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2. (5分)以下5种环境法律溯及力的国际惯例中用的最多是 ? A. 从旧原则无溯及力 ? B. 从新原则有溯及力 ? C. 从旧兼从新,不溯及既往,处罚从新

? D. 从新原则轻处罚 ? E. 从旧兼从新原则,上溯及既往,从旧轻处罚纠错 得分:5 知识点:2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3. (5分)关于森林保护的规定方面不正确的是 ? A. 建立林业基金制度和生态故益补偿基金制度 ? B. 征收育林费制度和木材综合利用及代用制度 ? C. 建立护林组织、预火救灾、防治森林病虫害 ? D. 森林使用权不得转让 ? E. 禁止毁林和建立自然保护区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2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4. (5分)环境质量标准在企业环境管理中的作用有 ? A. 在建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作用 ? B. 在企业生产活动环境保护管理中的作用 ? C. 环境质量标准是确认环境是否已被污染的根据 ? D. 以上都是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2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5. (5分)以下是《环境保护法》规定的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 A. 国家环保部 ? B. 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 C. 市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 D. 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纠错

(完整版)《环境保护》知识点汇总-

重金属污染:污染过程及危害:通过水体或食物链造成人或动物中毒 水体富营养化:1、污染物: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 2、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 3、危害——①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②水质变坏③湖泊变沼泽 海洋石油污染怎样清除石油①分散:喷洒强效洗涤剂,不宜在近岸或渔场使用 ②沉降:撒粉状石灰,危害海底生物③吸收:利用麦秆等吸收石油,在静水环境 ④围栏:小面 积油污,静水环境⑤放任:任其自然分解 ⑥燃烧:油层达2mm ,造成大气污染 水污染的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 ②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③影响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 ④制约工业的发展 ⑤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 ⑥造成经济损失 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工业水污染防治对策优化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健全环境监测网 城市水污染防治对策 1. 将水污染防治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 2. 加强城市地表和地下水源的保护3.大力开发低耗高效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3)农村水污染防治对策1.发展节水型农业 2.合理利用化肥和农药 3.加强对畜禽排泄物,乡镇企业废水及村镇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与综合利用 1.对城市固体废物:逐步改变燃料结构,净菜进城、减少垃圾生产量,加强产品的生态设计,推行垃圾分类收集,搞好产品的回收、利用的再循环 2、对工业固体废物: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2)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处置 大气污染扩散和自净的因素: ⑴污染物排放量大小:若排放量小,则易扩散 ⑵气象条件:风速、风向、气温、湿度、云况、辐射等 ,凡是有利于增大风速、增强湍流的气象条件,都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出现逆温天气,大气层异常稳定时,不利于大 气污染物的扩散 ⑶地形:盆地、河谷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大气污染物以可吸入颗粒物为主的北方城市的原因(以北京为例)①北方降水少,天气干燥,多大风,有些地区荒漠化严重, 导致自然降尘多 ②燃煤 ③机动车尾气 大气污染物的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治理①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燃煤②制定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达标排放 大气污染物酸雨: 1、酸雨――PH 值小于5.6的降水;PH 值小于4.5的为重酸雨 2、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分别形成硫酸型酸雨和硝酸 型酸雨 3、污染源: 自然污染源: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现象放出大量酸性气体 人为污染源;工矿企业、交通工具、家庭炉灶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大气中排放酸性气体 危害:①使河湖水酸化,②使土壤酸化,农作物减产③腐蚀树叶,毁坏森林④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损坏我国酸雨类型以硫酸型酸雨为主(原因是燃烧高硫煤),汽车尾气造成硝酸型酸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