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入侵种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入侵种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入侵种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入侵种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 2005, 13 (4): 347-

Biodiversity Science

——————————————————

收稿日期: 2005-03-25; 接受日期: 2005-04-22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0155)

* 通讯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 bool@https://www.doczj.com/doc/778185206.html,

348 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 Science第13卷

作为全球变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Vitousek et al., 1997; Dukes & Mooney, 1999), 生物入侵已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和经济损失(Pimentel et al., 2000), 但关于植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后果我们还知之甚少(Ehrenfeld, 2003)。土壤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特性的改变可能改变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所以植物入侵对土壤特性的影响已引起了生态学家的普遍关注(Vinton & Burke, 1995; Asner et al., 1996; Ehrenfeld & Scott, 2001; Evans et al., 2001; Ehrenfeld, 2003)。

土壤为植物提供了生长的基质和营养来源, 植物又通过物理、生理或生化过程来影响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Chapin, 2003)。植物的成功入侵可能与植物与土壤的反馈系统有关(Ehrenfeld & Scott,2001; Ehrenfeld, 2003)。以氮素营养来说, 土壤无机氮库是多数植物氮素营养的主要来源(Chapin et al., 2002)。在氮限制的环境中, 如果入侵植物能够通过某些机制增加土壤无机氮库或增加土壤氮供给, 那将会大大增加其竞争力。研究表明, 美国东部落叶林中的外来种小檗(Berberis thunbergii)和一种莠竹(Microstegium vimineum)加快了土壤氮的硝化速率并增大了硝氮库(Kourtev et al., 2003); 入侵夏威夷灌丛的外来种糖蜜草(Melinis minutiflora)提高了土壤的氮矿化速率(Asner & Beatty, 1996; Kourtev et al., 1999); 外来种地肤(Kochia scoparia)入侵后的土壤中, 碳氮的矿化速率要比6个土著物种至少高出40% (Vinton et al., 1995)。

当然, 也并不是所有入侵植物都能够增加土壤的氮素供给。在美国, 旱雀麦(Bromus tectorum)入侵干旱草地生态系统2年后, 土壤无机氮库以及土壤净矿化速率比土著物种低50%, 这是因为该外来种凋落物的N含量低于土著种(Evans et al., 2001); 新西兰草地中的山柳菊(Hieracium pilosella)也对其入侵的生态系统具有类似的影响(Scott et al., 2001)。由于入侵物种对土壤特性的影响研究较少, 所以目前要得出有关这方面的一般性结论还很困难; 至于外来种的入侵是否具有正反馈作用从而有利于其进一步入侵, 更是很少有人研究(Ehrenfeld, 2003)。

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原产于北美, 目前在我国华东地区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广泛分布的外来杂草(李博等, 2001)。该物种多见于废弃地、路边、田埂、住宅四周和果园等生境, 已严重影响荒地植被的自然恢复过程(郭水良和方芳, 2003)。其植株粗壮, 高可达2.50 m 以上, 在秋季常形成高大的单优势种群落, 表现出很强的竞争优势, 被认定是一种典型的外来入侵种(郭水良和方芳, 2003; 李博等, 2001; 李振宇和解焱, 2002)。本研究将加拿大一枝黄花和同属种土著植物一枝黄花(S. decurrens)移栽在具有相同利用历史的土壤中, 检测生长季后期不同植物下土壤特性的差异; 同时结合野外调查, 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土壤的哪些特性产生影响。此外, 我们通过养分控制实验来研究不同土壤无机氮素形式如何影响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长。

1材料与方法

1.1移栽实验

2004年4月, 我们将加拿大一枝黄花与一枝黄花移栽入复旦大学生态实验基地的种植园内。加拿大一枝黄花采自上海江湾绿地, 一枝黄花采自苏州太湖茶园。种植园内土壤的利用历史一致。在园中选取一块15 m×5 m的大区, 大区内土壤在移栽前经充分翻土处理以保证土壤一致性。大区被平分为3个5 m×5 m的相邻小区, 其中两个小区内分别种植加拿大一枝黄花与一枝黄花, 小区间

第4期陆建忠等: 入侵种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349

隔1 m, 每个小区内种植25株个体; 另一个小区作为裸地对照。生长季内每隔半个月除草一次。1个生长季后, 加拿大一枝黄花小区内植株盖度超过90%, 平均高度约1.5 m, 一枝黄花小区内植株盖度约40%, 平均高度约0.6 m, 裸地小区内基本保持无杂草状态。

2004年11月, 在两个小区内各随机选取9株个体(n=3×9), 用直径5 cm高15 cm的土壤取样器在植物近主根处取样; 裸地内随机选择9个无植物的地点取样。土壤取回后混匀, 过2 mm筛除去石质及植物根系。取5 g土样研磨后过0.5 mm筛, 待自然风干后用元素分析仪(型号为Thermo FlashEA TM 1112)测定土壤的总碳和总氮。取20 g 土样送往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测量硝态氮(包括硝态氮和亚硝态氮, 文中简称为硝氮, KCl提取法)和铵态氮(文中简称为铵氮, KCl提取法)、土壤有机质(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pH值等。另取20 g土样置于250 mL有盖瓶内,恒温20℃培养30 d (Evans et al., 2001)。期间, 每周打开瓶盖2次以补充氧气, 并通过称量法来补充水分(Zhu et al., 2004), 培养结束后送检硝氮和铵氮。

1.2野外调查

野外调查在上海东北部的江湾绿地进行(121o30′ E, 31o20′ N), 加拿大一枝黄花是该地常见杂草(陆健健等, 2002), 入侵历史约5–10年。我们于2004年11月在江湾绿地选取了相邻生长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和芒(Miscanthus sinensis)种群, 两种植物均在各自的斑块中成为唯一的优势植物。芒在该生境中为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常见伴生种。本文主要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对土壤特性的改变, 所以选择与移栽实验不同的土著种应不影响本文主要结论。为尽量减小加拿大一枝黄花与芒生长的土壤可能存在的初始差异, 取样点设在两种植物种群的交界处。每个样点上选取3株加拿大一枝黄花和3株芒, 并在每一植物的主根旁(或主茎下)取一个土样, 同时在2 m2以内的裸地取3个土样。在江湾绿地总共选择了3个取样点, 其中一个取样点由于加拿大一枝黄花和芒的盖度达到100%, 所以未取到裸地土壤(n=3×3+3×3+3×2=24)。

野外调查土壤和移栽实验中的土壤通过同一方式处理。因为在3个样点的数据格局相似, 文中所列数据为3个样点合并后的平均值。

1.3氮有效性的控制实验

本实验于2004年5月起在复旦大学生态实验基地进行。加拿大一枝黄花采自上海江湾绿地。实验对总氮浓度和硝铵比进行双因子设计。为控制无机氮素总量, 选用沙作为培养基质, 实验前经清水充分冲洗。总氮浓度处理设有3个水平: 即5, 20, 50 mg N/kg 沙。硝铵比(硝氮:铵氮)设有5个水平: 即1:0, 1:0.5, 1:1, 1:2, 0:1。氮素的添加用溶液实现: 硝氮溶液用硝酸钾配置, 铵氮溶液用硫酸铵配置(Li & Redmann, 1992; Padgett & Allen,1999), 混合溶液由以上2种溶液按比例配制而成。每个处理设有6个重复, 所以总的样本数为90(n = 3×5×6)。

为了使植物的生长均匀, 我们采用直径和长度基本相同的根状茎作为繁殖体(马淼, 2003), 根状茎片断的直径约为3 mm, 长度为5 cm; 在实验材料移栽之前, 将其置于温室的种子盘中, 待根茎萌芽后选取整齐苗移至内径为16 cm的塑料花盆, 埋藏深度为3 cm。移栽1周后添加氮素。考虑到无机氮可能流失, 6周后再一次添加与第一次相同量的氮素。每周给所有处理添加50 ml去氮Hoagland营养液, 以保证植物生长不受其他营养的限制。12周后同时对所有植物进行收获, 根、茎、叶各部分分开后在80℃的温度下烘干至恒重后称重。

1.4参数说明与统计方法

土壤指标中净铵化速率为土壤培养前后铵氮库的差值, 净硝化速率为土壤培养前后硝氮库的差值, 净矿化速率为土壤培养前后的无机氮库的差值, 其中无机氮库为硝氮库与铵氮库之和。

为简明阐述结果, 用“入侵种土壤”代表“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下的土壤”, “土著种土壤”在移栽实验中代表“一枝黄花生长下的土壤”, 在野外调查中则代表“芒生长下的土壤”。本研究中检测的各项土壤特性参数在裸地土壤、入侵种土壤和土著种土壤三者之间的总体差异通过多变量方差分析中的Wilks’ Lambda检测, 两两差异通过Fisher’s LSD post hoc检测。若参数不满足Levene’s方差齐次假设, 两两差异通过Tamhane’s T2 post hoc 或Brown-Forsythe Test检测(SPSS, 2004)。

350 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 Science第13卷

养分控制实验结果采用双因子ANOVA分析, 统计软件采用SPSS。

2结果

2.1移栽实验与野外调查

移栽实验中检测的9个土壤特性参数在裸地、入侵种土壤和土著种土壤三者间差异显著(Wilks’ Lambda=0.005, F=15.377, P < 0.0001), 其中包括pH值、总氮库、总碳库、土壤有机质、铵氮库和硝氮库5项库指标和净矿化速率、净铵化速率和净硝化速率3项通量指标。野外调查中检测的6个土壤特性参数在裸地、入侵种土壤和土著种土壤三者间差异亦显著(Wilks’ Lambda=0.144, F=3.551, P < 0.01 )。有关单个参数的统计检验结果见表1。

2.1.1土壤pH值与营养库

移栽实验中, 入侵种土壤的pH值显著高于裸地, 而在野外调查中, pH值则低于裸地(图1A); 但是两种条件下入侵种土壤的pH值无显著差异(Brown-Forsythe Test, P=0.289)。这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1)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土壤pH值进行一定的调节(上调或下调); (2)最终的生长条件比较一致(8.20±0.03)。pH值是植物对土壤影响中比较敏感的指标, 植物对pH值的上调或下调取决于植物的偏好(Ehrenfeld, 2003), 对pH值调节的能力也表明了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土壤pH值的适应性。

移栽实验中入侵种土壤总氮库高于裸地土壤, 而土著种土壤总氮库略低于裸地; 野外调查中入侵种和土著种土壤总氮库分别比裸地高120%和100%(图1B)。这表明入侵种和土著种的生长均增加了土壤的总氮库, 其中入侵种对土壤的氮输入要高于两个土著种。

移栽实验中入侵种土壤总碳库显著高于裸地土壤, 而土著种土壤与裸地土壤之间差异不显著, 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土壤碳库的输入大于一枝黄花。野外调查中入侵种土壤和土著种土壤的总碳库均比裸地高出约80%(图1C), 并且入侵种和土著种对土壤总碳库的输入均大于移栽实验。

移栽实验中入侵种土壤、土著种土壤以及裸地三者的土壤有机质(SOM)含量无显著差异(F2, 22= 0.31, P = 0.74), 而野外调查中入侵种和土著种SOM均比裸地高120%(图1D)。SOM发生改变的现象在移栽实验中没有检测到, 植物影响SOM的机制可能是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

移栽实验中入侵种土壤和土著种土壤的铵氮库显著低于裸地, 其中入侵种土壤比裸地低12.2%, 土著种土壤比裸地低9.5%。这种植物降低土壤无机氮库的现象同样在野外调查中被观察到, 而且降低幅度更大: 入侵种土壤铵氮库比裸地土壤低65%(图1E), 土著种土壤比裸地土壤低41%。植物对土壤无机氮的吸收应该是这种降低效应的主要原因。

硝氮库在土壤中的变异性较大, 但仍然可以

第4期陆建忠等: 入侵种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351

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esis)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土壤特性包括A)土壤pH值, B)总氮库(TN), C)总碳库(TC), D)土壤有机物(SOM), E)铵氮库(NH4-N)和F)硝氮库

-N)。入侵种为加拿大一枝黄花。移栽实验中土著种为一枝黄花, 野外调查中土著种为芒。不同的小写字母代表

Fisher’s LSD 或 Tamhane’s post hoc检验显著。数据采用均值和单倍标准误。因为移栽实验与野外调查的土壤特

性不同, 所以统计结果限于同一地点内3者的两两比较。

Fig. 1 The effects of Solidago canadensis on the soil properties, i.e. A) pH; B) Total nitrogen (TN); C) Total carbon (TC); D)

Soil organic matters (SOM), E) Amonium (NH4-N) and F) Nitrate (NO3-N). The invasive species represents Solidago

canadensis. The native species represents S. decurrens in common garden experiments while Miscanthus sinensis in field

experiments. Vertical bars with 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within the same cluster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groups

(Fisher’s LSD or Tamhane’s post hoc tests) (P<0.05). Data are means and 1 SE.

352 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 Science第13卷

观察到植物对土壤硝氮库的降低效应(图1F)。移

栽实验和野外调查中入侵种土壤和土著种土壤的

硝氮库均低于裸地土壤, 但二者差异均不显著。

2.1.2土壤无机氮通量

供土壤培养的土样均来自于移栽实验。入侵

种土壤的净矿化速率(图2A)显著高于土著种土

壤。这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促进了微生物的矿化

作用, 其结果是使土壤无机氮供给增加。无机氮

供给增加对植物的生长通常有积极作用

(Ehrenfeld, 2003), 本研究的养分控制实验结果中

也验证了这点(图3)。氮素的净矿化速率是微生物

对有机氮矿化作用(mineralization)和对无机氮固

定作用(immobilization)的净效应。土著种土壤和

裸地土壤的净矿化速率为负值, 说明微生物对无

机氮的固定作用要大于矿化作用。土著种土壤的

净矿化速率显著高于裸地, 表明一枝黄花也在一

定程度上促进了矿化作用, 但其促进作用比加拿

大一枝黄花小得多。一般认为, 植物影响微生物

活动的主要机制是通过改变凋落物的数量和质量

来实现(Evans et al., 2001), 而本实验发现加拿大

一枝黄花在生长7个月后就显著增强了土壤微生

物的矿化作用, 说明它对土壤矿化作用的促进可

能是通过其他机制。那么, 入侵物种对微生物的

直接影响可能是解释这种式样的原因(Kourtev et

al., 2003)。

入侵种土壤的净铵化速率显著高于裸地土壤

(图2B); 而土著种土壤与裸地土壤之间没有显著

差异, 这又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土壤的影响要

大于土著种。入侵种土壤的净硝化速率显著高于

裸地土壤(图2C), 土著种土壤也显著高于裸地土

壤, 而入侵种土壤与土著种土壤之间无显著差

异。

2.2氮有效性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的影响

双因子方差分析表明, 总氮浓度与硝铵比都

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生物量有显著影响, 但交互作

用不显著(表2)。在低氮和中氮条件下, 加拿大一

枝黄花的生物量都在硝铵比1:2的条件下达到最

大值(图3); 高氮条件下, 生物量在全铵条件(0:1)

下达到最大值(图3)。3种氮素浓度下加拿大一枝

黄花均在富铵氮或全铵条件下生长较好, 这表明该物种可能存在着一定的铵氮偏好。总氮浓度对全硝氮(1:0)条件下的生物量影响不显著(F2,15=1.83, P = 0.20), 但对全铵条件下的生物量影响显著(F2,15=6.43, P=0.010), 这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利用铵氮能力相对较强。其生物量随氮浓

2 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土壤无机氮通量的影响

净矿化速率; B) 净铵化速率; C)净硝化速率。柱上不同的小写字母代表Fisher’s LSD post hoc检验显著, 数据为均值和单倍标准误

Fig. 2 The effects of Solidago canadensis on the soil fluxes: A) net mineralization; B) net ammonification,and C) net nitrification rate. Vertical bars with 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within the same cluster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groups (Fisher’s LSD or Tamhane’s post hoc tests) <0.05). Data are means and 1 SE.

第4期 陆建忠等: 入侵种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353

度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 在本实验设计的氮素营养范围内, 提高氮素营养有利于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长。从图2A 可知, 加拿大一枝黄花增加了土壤的无机氮供给, 本研究所提供的实验证据表明, 这种无机氮供给的增加有利于该物种的生长。

3 总氮浓度和无机氮形式(用硝态氮与铵态氮之间的比率来表示)对加拿大一枝黄花总生物量的影响

Fig. 3 The effects of nitrogen concentration and nitrogen form represented by the ratio of nitrate (NO 3-N) to amonium on the biomass of Solidago canadensis 2 总氮浓度与硝铵比对加拿大一枝黄花总生物量影响的双因子方差分析表

Table 2 Result of two way-ANOVA for testing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nitrogen concentration and nitrogen form on the total plant biomass of Solidago canadensis in the fertilization experiment

df F 总氮浓度 Nitrogen concentration(NC) 2 13.025** 硝铵比 Nitrogen form(NF) 4 9.358** 总氮浓度×硝铵比 NC×NF 8

1.905

误差 Error

75

<0.01

相对于硝氮, 加拿大一枝黄花对铵氮的利用能力更强, 这说明净铵化速率的增加有利于加拿大一枝黄花本身的生长。在土壤特性方面, 土壤铵氮库和铵氮通量受到的影响也应该比硝态氮更大, 这在移栽实验和野外观察中均得到了支持(图1E, F, 图2B, C)。

3 讨论

3.1 移栽实验与野外调查的异同

研究入侵植物对土壤的影响有多种手段。如

有的研究者根据野外调查不同植物下土壤的特性的差异来推断入侵植物的影响(Evans et al., 2001; Scott et al., 2001; Duda et al., 2003)。当然, 要使这类研究的结论可靠, 必须保证不同植物下土壤的初始状态是一致的, 而这一点在野外取样中通常很难得到保证, 因此成了该类研究的主要缺陷。而将入侵种和土著种移栽到已知背景的土壤中(即文中所提的移栽实验)来监测土壤特性的改变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Ehrenfeld et al., 2001)。然而, 移栽实验也有其缺陷, 因为植物对土壤某些特性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要检测到入侵物种对土壤特性的综合影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尺度; 而入侵时间造成的累积效应恰恰又是野外调查的优势, 所以本研究通过移栽实验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入侵植物对土壤的影

354 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 Science第13卷

响。

本研究中移栽实验和野外调查的结果基本一致, 即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入侵对土壤的多种特性产生了影响, 其中土壤pH值被调节到8.2左右, 土壤的总碳库、总氮库和有机质库等均增大, 而铵氮库和硝氮库有所降低(图1)。植物生长时间造成的累积效应也在本研究的两种手段中得以体现: 野外调查中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土壤造成的影响比移栽实验中更大(图1), 这当然是预料之中。如, 移栽实验中入侵种土壤的SOM与裸地土壤差异不显著, 而野外调查中却比裸地土壤高出1.2倍(图1 D), 其差异显著。SOM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植物凋落物的数量和质量(Ehrenfeld et al., 2001), 本研究中移栽实验的时间较短, 仅一个生长季, 所产生的凋落物量有限, 所以SOM库还未受到很大影响。值得注意的是, SOM的少量变化就可能对生态系统的氮收支产生很大的影响(Wedin & Tilman,1990)。SOM是微生物矿化作用的底物, 底物浓度上升为微生物提供了更多的营养并促进其生长, 这样会影响到土壤无机氮库, 而无机氮库又是植物氮素营养的直接来源, 所以SOM的变化最终会反馈到植物的生长。

本研究的实验数据表明, 加拿大一枝黄花随着建群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对土壤过程产生更大的影响, 因此增加时间尺度来跟踪检测土壤各种特性有助于量化这种影响。我们建议今后的研究采用充分混匀后的土壤来种植不同的植物, 这就可以有效地区分植物入侵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否则将可能与土壤特性的初始差异相混淆。此外, 通过检测土壤的初始状态进行纵向比较也可以量化一定时间内植物造成的土壤特性差异。

3.2无机氮供给与净矿化速率

氮素常常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限制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 且陆生植物通常只能利用土壤中的无机氮素, 而无法直接利用有机氮(Chapin et al., 2002), 所以土壤无机氮库是研究植物与土壤交互作用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中假设入侵植物对无机氮素的吸收导致了土壤无机氮库的降低, 移栽实验和野外调查的的结果支持了这一假设, 即入侵种土壤的铵氮库和硝氮库均较裸地土壤低(图1E, F)。从无机氮形式来说, 加拿大一枝黄花在铵氮条件下生长得更好, 这表明该物种对铵氮的利用有一定的偏好, 这就势必导致土壤无机氮库中的铵氮库比硝氮库受到更强的影响, 这一假设也在土壤调查中得到了相应的验证(图1E, F)。

有趣的是, 美国东部落叶林中的外来种小檗和莠竹增加了土壤的硝化速率(Kourtev et al. 2003), 而本研究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增加了土壤的铵化速率(图2B)。

野外调查中的入侵种和土著种土壤特性间的差异较小, 可能原因是这两种植物在采样点的生长情况接近。有趣的是, 移栽实验中加拿大一枝黄花和一枝黄花的生物量相差很大(前者约为后者的3–5倍), 在土壤无机氮库的消耗上加拿大一枝黄花应远大于一枝黄花, 但土壤无机氮库却没有检测出显著差异(图1E, F)。这一点似乎可以通过无机氮通量的结果来加以解释: 加拿大一枝黄花促进了土壤净矿化速率(图2A), 而净矿化速率增加的直接结果是土壤无机氮供给的增加。换句话说, 也就是加拿大一枝黄花实际增加了土壤的无机氮, 而这部分额外的无机氮又被其生长所利用, 所以体现在无机氮库上的净效应较小。入侵北美的土著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群落的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表现出与加拿大一枝黄花相类似的效应: 芦苇并没有显著改变当地土壤的无机氮库, 但其下土壤的矿化速率却比土著互花米草下高3.5倍, 铵化速率高3倍, 硝化速率高3倍(Windham & Ehrenfeld, 2003)。加拿大一枝黄花在短时间内就可以显著地增加微生物的矿化作用, 而土著种中没有发现这一现象, 这可能正是该外来种得以成功入侵的原因。

3.3入侵力的正反馈假说

繁殖能力或生活史性状常被常用来解释外来物种的入侵力(invasiveness)(Rejmanek, 1996), 但是任何单个性状均无法用来预测生物入侵的发生(Williamson, 1996, 1999)。另一方面, 尽管有观点认为生物多样性高或受干扰少的生境比较难以被入侵(Elton, 1958; Wiser et al., 1998; Stohlgren et al., 1999), 但评价生境的可入侵性(invasibility)还是非常困难的(Lonsdale, 1999)。这些工作都没有考虑外来物种能够通过与土壤的相互作用来获得竞争优势以增强其入侵力, 这就是入侵力的正反馈假说(Ehrenfeld et al., 2001; Ehrenfeld, 2003)。

目前还很少有直接的证据来支持该假说。如

第4期陆建忠等: 入侵种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355

果要用土壤系统的理想证据来支持这一假设就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入侵物种改变了某些土壤特性, 且这些变化没有在土著物种中出现; (2)这种改变使得入侵物种获得优势。本文同时提供了两方面数据来支持正反馈假说: (1)加拿大一枝黄花增大了土壤矿化和铵化速率(图2 A, B); (2)高氮浓度和富铵氮条件有利于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长(图3, 表2)。引入更多的土著物种和入侵物种来进行类似的土壤调查可以为该假说的前一个条件提供支持, 针对土壤特性的改变来设计相应的控制实验则可以对入侵力正反馈假说提供更为全面的支持。

致谢: 复旦大学生物入侵生态学实验室的高雷、潘晓云和耿宇鹏先生对论文初稿提出了宝贵意见, 廖成章、姜丽芬、郭海强、顾永健和吴晓雯均在实验过程中给予了有益的帮助, 两位匿名审稿人对该文的修改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从而使文章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在此一并致谢。

参考文献

Asner GP, Beatty SW (1996) Effects of an African grass invasion on Hawaiian shrubland nitrogen biogeochem-

istry. Plant and Soil, 186, 205–211.

Chapin FS (2003) Effects of plant traits on ecosystem and regional processe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pre-

dicting the consequences of global change. Annals of Botany, 91, 455–463.

Chapin FS, Matson PA, Mooney HA (2002) Principles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 Ecology. Springer, New York. Duda JJ, Freeman DC, Emlen JM, Belnap J, Kitchen SG, Zak JC, Sobek E, Tracy M, Montante J (2003) Differ-

ences in native soil ecology associated with invasion of the exotic annual chenopod, Halogeton glomeratus.

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 38, 72–77.

Dukes JS, Mooney HA (1999) Does global change increase the success of biological invaders?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14, 135–139.

Ehrenfeld JG (2003) Effects of exotic plant invasions on soil nutrient cycling processes. Ecosystems, 6, 503– 523.

Ehrenfeld JG, Kourtev P, Huang WZ (2001) Changes in soil functions following invasions of exotic understory plants in deciduous forests.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11, 1287–1300.

Ehrenfeld JG, Scott N (2001) Invasive species and the soil: effects on organisms and ecosystem processes. Eco-

logical Applications, 11, 1259–1260. Elton CS (1958) The Ecology of Invasions by Animals and Plants. Butler and Tanner Ltd, Great Britain.

Evans RD, Rimer R, Sperry L, Belnap J (2001) Exotic plant invasion alters nitrogen dynamics in an arid grassland.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11, 1301–1310.

Guo SL (郭水良), Fang F(方芳) (2003) Physiological ad-aptation of the invasive plant Solidago canadensis to environments. Acta Phytoecologica Sinica(植物生态

学报), 27, 47–52.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Kourtev PS, Ehrenfeld JG, Haggblom M (2003)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exotic and native plant

species on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35, 895– 905.

Kourtev PS, Ehrenfeld JG, Huang WZ (1999) Differences in earthworm densities and nitrogen dynamics under ex-

otic and native plant species. Biological Invasion, 1,

237–245.

Li B (李博), Hsu PS (徐炳声), Chen JK(陈家宽) (2001) Perspectives on general trends of plant invasion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alien weed flora of Shanghai. Bio-

diversity Science(生物多样性), 9, 446–457. (in Chi-

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Li YS, Redmann RE (1992) Growth responses to ammo-nium-N, nitrate-N and defoliation in Agropyron da-

systachyum from the Canadian mixed grassland.

American Midland Naturalist, 127, 300–308.

Li ZY (李振宇), Xie Y(解焱) (2002) Invasive Alien Species in China(中国外来入侵种). China Forestry Publish-

ing House, Beijing. (in Chinese)

Lonsdale WM (1999) Global patterns of plant invasions and the concept of invasibility. Ecology, 80, 1522–1536.

Lu JJ (陆健健), Tong CF(童春富) , Zhu XJ(朱晓军) (2002) Investigation on the status quo of Jiangwan natural green space. Shanghai Environmental Sciences(上海

环境科学), 21, 568–582.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

stract)

Ma M (马淼) (2003) Invasion Biology of Solidago cana-densis. PhD thesis,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Padgett PE, Allen EB (1999) Differential responses to ni-trogen fertilization in native shrubs and exotic annuals

common to mediterranean coastal sage scrub of Cali-

fornia. Plant Ecology, 144, 93–101.

Pimentel D, Lach L, Zuniga R, Morrison D (2000)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costs of nonindigenous spe-

c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BioScience, 50, 53–65. Rejmanek M (1996) A theory of seed plant invasiveness: the first sketch.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78, 171–181. Scott NA, Saggar S, McIntosh PD (2001) Biogeochemical impact of Hieracium invasion in New Zealand's grazed

tussock grasslands: sustainability implications. Eco-

logical Applications, 11, 1311–1322.

SPSS (2004) One-way ANOVA options. User’s Manual.

SPSS Inc.

356 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 Science第13卷

Stohlgren TJ, Binkley D, Chong GW, Kalkhan MA, Schell LD, Bull KA, Otsuki Y, Newman G, Bashkin M, Son Y (1999) Exotic plant species invade hot spots of na-

tive plant diversity. Ecological Monographs, 69, 25–

46.

Vinton MA, Burke IC (1995) Interactions between individ-ual plant species and soil nutrient status in shortgrass steppe. Ecology, 76, 1116–1133.

Vitousek PM, D'Antonio CM, Loope LL, Rejmanek M, Westbrooks R (1997) Introduced species: a significant component of human-caused global change. New Zea-

land Journal of Ecology, 21, 1–16.

Wedin DA, Tilman D (1990) Species effects on nitrogen cycling — a test with perennial grasses. Oecologia, 84, 433–441. Williamson M (1996) Biological Invasions. Chapman and Hall, London.

Williamson M (1999) Invasions. Ecography, 22, 5–12. Windham L, Ehrenfeld JG (2003) Net impact of a plant invasion on nitrogen-cycling processes within a brack-

ish tidal marsh.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13, 883–896. Wiser SK, Allen RB, Clinton PW, Platt KH (1998)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forest invasion by an exotic herb over 23 years. Ecology, 79, 2071–2081.

Zhu W, Dillard ND, Grimm NB (2004) Urban nitrogen biogeochemistry: status and processes in green reten-

tion basins. Biogeochemistry, 71, 177–196.

(责任编辑: 周玉荣)

加拿大一枝黄花防治

加拿大一枝黄花防治 加拿大一枝黄花为菊科一枝黄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1935年作为观赏植物传入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其强大的繁殖能力、竞争能力以及多种途径的传播方式,现逐步蔓延发展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恶性外来杂草,并逐步向全国适宜地区辐射蔓延,严重威胁所到之地的生态平衡和农林生产,如不加以控制,势必造成巨大损失。 1、生物学特性 加拿大一枝黄花成株株高1—4米,一般为2米左右。主茎直立,近木质化,具根状茎。单叶,互生。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叶基楔形,下延至柄,叶柄内侧均具一个锥形腋芽。中下部腋芽为休眠芽,上部为活动芽,可发育成分枝和花序。花为金黄色,由无数小型头状花序组成,每株可以形成2万—20万粒种子。种子室内发芽率为50%左右,可由风传播,或由动物携带传播。 加拿大一枝黄花以根状茎和种子两种方式进行繁殖。根状茎以植株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状伸展生长,其上的顶芽可以发育成为新的植株。据观察,一株春季移栽的幼苗可在两年内形成50余株独立的植株。试验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茎秆插入土中,在合适条件下仍能生长形成完整植株,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 2、生态学特性 加拿大一枝黄花常见于荒地、废弃地、厂区、山坡、河坡、免耕地、公路边、铁路旁。喜阳不耐阴,在高大遮荫的乔木下基本未见正常生长的群落。耐旱,耐较贫瘠的土壤,因此山坡荒地都能生长良好,甚至在水泥地裂缝、石缝中也能茂盛生长。而在湿度较大、水分充裕的地区,往往植

株较为矮小细弱,叶色偏淡。在加拿大一枝黄花主要生育期,常见的伴生杂草有狗尾草、马唐、甘野菊、鬼针草。在加拿大一枝黄花密度较稀疏、盖度较小的地方,能与之伴生的还有狗牙根、一年蓬、水花生。加拿大一枝黄花根状茎大多形成于秋季,根芽越冬后在早春恢复生长(在暖冬年份,冬季即可长出次生苗)。此时与之伴生的杂草主要有一年蓬、大巢菜、猪殃殃、野老鹳、阿拉伯婆婆纳等早春杂草。加拿大一枝黄花在较短的时间内,于定居点迅速横向扩展,使早春杂草很快退出竞争,而秋季杂草的生长又由于加拿大一枝黄花迅速生长形成郁闭环境而受到强烈抑制,因此在一枝黄花定居点通常易形成单一优势种群。 3、分布与危害 加拿大一枝黄花有两种方式蔓延:种子随风传播和根状茎横走传播,顺铁路、高速公路沿线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苏、浙、沪三地。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本地生态平衡的破坏和对本地生物多样性的威胁。这是由于加拿大一枝黄花强大的竞争优势,体现在:一,繁殖能力强,无性有性结合;二,传播能力强,远近结合;三,生长期长,在其他秋季杂草枯萎或停止生长的时候,加拿大一枝黄花依然茂盛,花黄叶绿,而且地下根茎继续横走,不断蚕食其他杂草的领地,而此时其他杂草已无力与之竞争。这三个特点使得它对所到之处本土物种产生了严重的威胁,易成为单一的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区。 4、物理防治 目前对于加拿大一枝黄花连片生长区,针对其根系分布较浅的特点,一般采用连根拔除之后焚烧的方式进行防治。也可以在开花期剪去花枝,减少种子形成量。

加拿大一枝黄花

起源:加拿大一枝黄花,又名黄莺、麒麟草。这种花色泽亮丽,常用于插花中的配花。原产北美,隶属菊科一枝黄花属。我国于1935年引入作为花卉植物,20世纪80年代扩散蔓延成杂草,现已成为华东地区荒地、路边的主要杂草。 分布:主要生长在河滩、荒地、公路两旁、农田边、农村住宅四周,主要分布于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等华东省市。近年来加拿大一枝黄花有逐渐向周围地区扩散的趋势,据各地媒体报道,昆明、沈阳、大连、天津、成都、兰州、西安、石家庄等地都发现了其踪影。 ?危害:1.适应性强,容易形成单一群落 ?加拿大一枝黄花在路边、铁路边、绿地、荒地等处均有发生且生长旺盛。在生长过 程中,与其他物种竞争养分、水分和空间。使与之伴生的一年蓬、毛莨、山莴苣、波斯婆婆纳、雀麦、马兰等植物很快退出竞争。甚至使绿化灌木成片死亡。 ?对环境和生态多样性产生严重影响。 ? 2.危害农业生产 ?加拿大一枝黄花蚕食棉花田、玉米田、大豆田等,影响这些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造成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 ? 3.化感作用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根部会分泌一些抑制物质,这些抑制物质可以抑制糖槭幼苗的生 长,也抑制包括自身在内的草本植物的发芽。 ?在丹麦,有研究表明在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根部有乙炔气体的存在,估计也起抑制其 他物种生长的作用。 ? 4.防除困难 ?加拿大一枝黄花对不同程度的火烧都有着积极的反应,火灾有利于其种群密度的提 高,火会烧掉它的地上部分,但同时也会把其他植物烧死,这样它的地下根状茎和贮藏在土壤中的种子就会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 ?突出的发生特性: ?一是繁殖能力极强,无性有性结合; ?二是传播能力强,远近结合; ?三是生长期长,在其它秋季杂草枯萎或停止生长的时候,加拿大一枝黄花依然茂盛,花黄叶绿,而且地下根茎继续横走,不断蚕食其他杂草的领地,而此时其他杂草已无力与之竞争。 ?这三个特点使得它对所到之处本土物种产生了严重的威胁,易成为单一的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区。可谓是黄花过处寸草不生,故被称为生态杀手、霸王花。 ?防治措施: 1.焚烧。将其花穗剪去,将地上部分和块状茎拔出,之后将这些尽快集中焚烧 干净,防止种子、根状茎和拔出部分的传播扩散。 2.药剂防治。在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出苗季节和开花前后,利用药剂对植株进行防治,防治的药剂主要是有:用“草甘磷”和“一把火”在开花以前混合喷洒;利用草甘磷和洗衣粉5:1的比例混合在其幼苗期进行防治;也可使用其它灭生性除草剂进行防治。3.加强绿地农田管理。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生态学专业的学生通过野外调查筛选出可能的替代物种——芦苇,利用替代控制法,首次使生态治理加拿大一枝黄花成为可能。 使用替代控制法治理加拿大一枝黄花,相比人工和机械控制方法,其治理成本要小得多,而且控制效果稳定,对环境没有破坏影响。我们应尝试完善替代控制法的运用,使这种方法真

浅谈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危害及必要的防范措施

杭州师范大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生命科学导论》试卷校区学院专业 班级教室上课时间:星期 姓名学号 试题:一枝黄花是外来物种,在杭州市已有大量出现。为什么一枝黄花能够入侵?已经显现的和潜在的危害有哪些?对于外来物种入侵我们该如何防范?请根据生态学理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阐述。 浅谈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危害及必要的防范措施 摘要: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上世纪30年代作为观赏植物引入中国,如今已大量繁殖,它在我国江、浙、沪、粤等省市扩展迅速,并对当地的植物生长、生态的平衡产生了巨大的不良影响。本文旨在以加拿大一枝黄花为例,谈一谈外来物种过度繁殖对当地生态的危害,并根据生态学的知识,为当地的防范提供一些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一枝黄花生态平衡外来物种 (一)一枝黄花的介绍 一枝黄花(学名:Solidago decurrens )是一个多型性的种,叶形与花序式有极大变化。喜生长于凉爽湿润的气候,耐寒,宜栽种于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中。可采用种子、分株等方法繁殖。全草入药,性味辛、苦,微温,能袪风清热、解毒清肿等。它是原产于北美的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的苏、浙江、安徽、江西、四川、贵州、湖南、湖北、广东、广西、云南及陕西南部、台湾等地广为分布,现已成为威胁极大地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所指的“一枝黄花”主要是指加拿大一枝黄花。一枝黄花属在全世界有约125种,主要分布于北美洲,少数分布于欧洲和亚洲;中国有4种,南北均有;浙江有2种,即为加拿大一枝黄花与一枝黄花。一枝黄花是乡土植物,发生量小,不常见,而加拿大一枝黄花作为一种外来物种,现已过度繁殖,是一种恶性杂草。加拿大一枝黄花又被称作植物界的“霸王花”,有专家甚至用“一山不能容二虎”形容过它。可见,它作为一种恶性杂草对生态的影响与破坏之大。本文主要以加拿大一枝黄花为讨论对象。下文为了表述方便,笔者将加拿大一枝黄花简称为一枝黄花。 在1935年,一枝黄花作为一种观赏植物被引进中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扩散蔓延,成为河滩、路边荒地、铁路两侧、农田边、平原城镇住宅旁生长的恶性杂草。一枝黄花具有适

英美概况---加拿大历史

一、原住民 加拿大的历史可追逆至二万七千年前的冰川期结束的时候。育空地区出土的文物显示,当时已有人类通过因为冰川退缩而显露出来的陆桥,从亚洲迁徙到此地。 这些人是否就是加拿大的原住民因纽特人或印第安人的祖先,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作出判断。但是对因纽特人语言的研究指出,他们的语言是古代亚洲语的一种,学术界称之为古亚细亚语系爱斯基摩-阿留申语族。 在卑诗省的的史基纳河谷有证据表明,印第安人至少已经在那里连续居住了五千年。 欧洲人到来之前,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在加拿大的土地上长期靠采集、农耕或渔猎为生。 二、加拿大的发现 写于十三世纪的北欧传奇声称,"红人"艾力克于公元九百八十五年左右到达格陵兰,他的儿子在纽芬壮大的北端建立了一个短暂的定居点。 显然,斯堪的纳维亚的怀金人曾经多次横渡大西洋前往加拿大,随后欧洲的渔民也曾偶尔漂流到此地。但是,有正式文献记载的发现则到十五世纪末才开始。 一四九四年,英国的探险家约翰.卡波特(John Cabot)到达了纽芬兰岛。他发现,这里有些地方鱼群竟稠密到足以降低他的船速的地步。 一五三四年,法国人杰克。卡第艾(Jacques Cartier)到达了对罗伦斯湾。他发现此地盛产珍贵的毛皮。十六世纪上半期,法国航海家多次到达加拿大东海岸,他们把这一带称?quot;新法兰西"。 直到詹姆士.库克(James Cook)船长一七七六至一七七九年的航行探险之后,基督教世界才得知在洛基山脉以西还有大片土地存在。 从一七九二至一七九四年,乔志.温哥华(George Vancouver)在测绘西北海岸线时,以蒙特利乐为基地的西北毛皮公司也在对加拿大西北的内陆进行勘察。 一七九三年,亚历山大.麦肯锡(Alexander Mackenzie)横穿了整个大陆。 一八O八年,西门。弗雷泽(Simon Fletcher)也克服了重重困难,翻越洛基山,发现弗雷泽河,并顺流通到达太平洋的岸边。 一七九八至一八O二年,大卫.汤姆森(David Thomson)花了四年时间,从头到尾勘测了哥伦比亚河。

加拿大一枝黄花危害与防治

加拿大一枝黄花 概况 Solidago canadensis L.菊科一枝黄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1935年作为观赏植物传入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其强大的繁殖能力、竞争能力以及多种途径的传播方式,现逐步蔓延发展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恶性外来杂草,并逐步向全国适宜地区辐射蔓延,严重威胁所到之地的生态平衡和农林生产,如不加以控制,势必造成巨大损失。 分布目前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苏、浙、沪三地;江西、安徽、湖北、湖南、云南等省均有报道。目前已形成以上海为中心,沿公路和铁路向沿江省区扩散的格局。 形态特征加拿大一枝黄花成株株高1—4米,一般为2米左右。主茎直立,近木质化,具根状茎。单叶,互生。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叶基楔形,下延至柄,叶柄内侧均具一个锥形腋芽。中下部腋芽为休眠芽,上部为活动芽,可发育成分枝和花序。花为金黄色,由无数小型头状花序组成,每株可以形成2万—20万粒种子。种子室内发芽率为50%左右,可由风传播,或由动物携带传播。 加拿大一枝黄花以根状茎和种子两种方式进行繁殖。根状茎以植株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状伸展生长,其上的顶芽可以发育成为新的植株。据观察,一株春季移栽的幼苗可在两年内形成50余株独立的植株。试验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茎秆插入土中,在合适条件下仍能生长形成完整植株,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 危害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本地生态平衡的破坏和对本地生物多样性的威胁。这是由于加拿大一枝黄花强大的竞争优势,体现在:一,繁殖能力强,无性有性结合;二,传播能力强,远近结合;三,生长期长,在其他秋季杂草枯萎或停止生长的时候,加拿大一枝黄花依然茂盛,花黄叶绿,而且地下根茎继续横走,不断蚕食其他杂草的领地,而此时其他杂草已无力与之竞争。这三个特点使得它对所到之处本土物种产生了严重的威胁,易成为单一的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区。 另外,治理和防除加拿大一枝黄花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财力。2004年11月,江苏省苏州市共拔除并焚烧加拿大一枝黄花约293h米2,总计投入人力11万人次,耗资若干。

加拿大土地价格问题

加拿大土地价格问题! 悬赏分:200|解决时间:2009-8-25 09:37 |提问者: 假如我要在加拿大的某草原买个牧场,谁知道一般大一点的面积是多少,平均一亩的价钱是多少! 问题补充: 主要以畜牧业为主的最好周围有山! 最佳答案 加拿大买土地为终生私有制,土地的价格不等,从600–4250加元/英亩,1英亩= 市亩,加拿大卖土地是包括不动产的,有的地块有别墅、有养猪场、养鸡场、储粮的金属自动调温粮仓及其它配套设备等。(不包括农机具,农机具不署于不动产)。土地可种植各蔬菜、水果、经济作物、粮食作物大豆、玉米、小麦、冬小麦(沙斯卡川省是加拿大的主产区)等。 加拿大土地税收管理 2007-02-12 | 作者: | 来源: | 【】【】【】 加拿大土地税收管理 一、加拿大土地税制 加拿大在1873年首先开始征收梯地税制。由于土地是一种主要的不动产,加拿大的土地税是合并在不动产税内征收的。居民买了房与就同时买了土地,所 以计税时也把房屋建筑物的等不动产包括在内。因此,加拿大的土地税也就是不 动产税,其税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时土地,另一部分是建筑物和其他不动产。 在加拿大不动产税属于地方税种,由省级政府和市政府合法开征,收入全部

用于地方财政预算支出。通常市政府负责对市区内不动产进行征税,各省政府对市区外的不动产征税。不动产税是加拿大地方政府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二、税种的设置和征收方式 加拿大的不动产税是根据不同环节进行征税的,分别对土地的保有和转移进行征税。对土地保有的征税又包括对土地所有和出租进行征税,而对土地的转移则包括对转移行为本身和转移时所发生的增值进行课税。主要包括:(1)不动产保有税,即不动产税,由地产所有者每年按时缴纳;(2)不动产转让税;(3)营业性不动产税等。 营业性不动产税是在不动产税外额外征收的一种不动产税,是仅次于不动产税的地方政府第二大税收来源。营业性不动产税是对不懂禅的占有者而不是对所有者征收的税。营业不动产税税基的确定,通常是不动产税的估价值和年租金总额。具体包括五种形式:按不动产评估值的一定百分比征收;按总租赁评估值的一定百分比征收;按面积征收;按储存能力征收;按总营业收入的一定百分比征收。 不动产还涉及以下税收:(1)转让增值所得税。当卖房者在销售房产后,销售所得的增值部分,按照规定上所得税;(2)租金收入所得税,为房屋出租所得计入年收入,所应缴纳的税;(3)商品及服务税 加拿大不动产的税收方式采用的是从价计征,主要是以土地及相应建筑物的价值或价格为课税标准所课征的不动产税。税基由政府来评估,政府估价一般用市场评估法。然而,由于重估的间隔不同、所采用的基准年份不同以及估价方法的差异等,同样不动产的估价会出现差别。在多数省,农业土地税都采用较优惠的估价标准。为了将评估的误差减到最低程度,各省都成立了专门的集中评估机构。 三、税率的确定 加拿大没有全国统一的不动产税税率,税率主要依据各地方政府的收支状况

加拿大历史与文化选修课作业

一、加拿大的历史溯源 加拿大的历史是从印第安和爱斯基摩等原住民的历史开始的,10世纪以后,西欧的足迹才开始踏上这片土地。最初先是海盗来到加拿大东部,此后从欧洲人进行探险的时代开始一直到近现代,北美大陆的历史在此阶段迅速展开。 16世纪。法国人梦想发现并统治更多的疆域,扩展他们的贸易范围,并让世界各国信奉他们的信仰。加拿大原为印第安人与因纽特人居住地。 16 世纪沦为法、英殖民地,1756—1763年期间,英、法在加拿大爆发“七年战争”,法

国战败,而1763年的巴黎和约使加拿大正式成为英属殖民地。 1867年7月1日,英国议会通过了《BRITISH NORTH AMERICA [BNA] ACT OF 1867》(北美法律),正式承认加拿大自治权,以ONTARIO,QUEBEC,NOVA SCOTIA,NEW BRUNSWICK四省形成加拿大联邦,7月1日也被定为加拿大的国庆日。英将加拿大省、新不伦瑞克省和诺瓦斯科舍省合并为一个联邦,成为英国最早的自治领。此后,其它省也陆续加入联邦。 1882年4月17日,英女皇在OTTAWA 宣布加拿大在立法上脱离英国,并签署《加拿大宪法草案》即现行的加拿大宪法。 1926年,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令》,承认加的“平等地位”,加始获外交独立权。 1931年,加拿大的内政外交正式脱离了英国的从属关 系,得到了完全的自治权,成为英联邦成员国,其议会后 也获得与英国议会平等的立法权。但仍无修宪权。 1945年加入国际联盟,并于1949年加入北大西洋公 约组织,正式稳固了其在国际政治方面的地位。 1965年,加拿大制定了自己的国歌,国旗。 1982年,英国女王签署《加拿大宪法法案》,加议会获得立宪、修宪的全部权力。 1999-2000年3月NUNAVUT成为10个省,2个特区之后的第13个区域加入联邦。 二、加拿大国名的由来 1535年,当时的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命令航海家杰克斯·卡蒂埃(Jacques Cartier)去探寻“新世界”,以求找到一条通往印度的航道。卡蒂埃尔首次探险来到了圣劳伦斯海湾。这时他并不知道会在这里发现什么,但他希望这是大洋的一个分支,并是他通往远东征程的必经之路。于是他沿圣劳伦斯河逆流而上。然而他并没有到达所期盼的亚洲,却来到了魁北克(Québec),当地的印第安人称它"Stadacona"。正是这时,Canada一词被写进了国家的历史。Canada一词源于印第安语的“Kanada”意为“群落”或“村庄”。卡蒂埃尔在向法王报告时,首次使用了“Canada”,来指他所到达的魁北克。

加拿大一枝黄花防治(有温度的中药宝典)

加拿大一枝黄花防治(有温度的中药宝典) 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 L.)为菊科一枝黄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1935年作为观赏植物传入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 L.)为菊科一枝黄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1935年作为观赏植物传入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其强大的繁殖能力、竞争能力以及多种途径的传播方式,现逐步蔓延发展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恶性外来杂草,并逐步向全国适宜地区辐射蔓延,严重威胁所到之地的生态平衡和农林生产,如不加以控制,势必造成巨大损失。 一、生物学特性 加拿大一枝黄花成株株高1—4米,一般为2米左右。主茎直立,近木质化,具根状茎。单叶,互生。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叶基楔形,下延至柄,叶柄内侧均具一个锥形腋芽。中下部腋芽为休眠芽,上部为活动芽,可发育成分枝和花序。花为金黄色,由无数小型头状花序组成,每株可以形成2万—20万粒种子。种子室内发芽率为50%左右,可由风传播,或由动物携带传播。 加拿大一枝黄花以根状茎和种子两种方式进行繁殖。根状茎以植株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状伸展生长,其上的顶芽可以发育成为新的植株。据观察,一株春季移栽的幼苗可在两年内形成50余株独立的植株。试验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茎秆插入土中,在合适条件下仍能生长形成完整植株,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 二、生态学特性 1、生长习性

加拿大一枝黄花常见于荒地、废弃地、厂区、山坡、河坡、免耕地、公路边、铁路旁。喜阳不耐阴,在高大遮荫的乔木下基本未见正常生长的群落。耐旱,耐较贫瘠的土壤,因此山坡荒地都能生长良好,甚至在水泥地裂缝、石缝中也能茂盛生长。而在湿度较大、水分充裕的地区,往往植株较为矮小细弱,叶色偏淡。 2、伴生杂草 在加拿大一枝黄花主要生育期,常见的伴生杂草有狗尾草、马唐、甘野菊、鬼针草。在加拿大一枝黄花密度较稀疏、盖度较小的地方,能与之伴生的还有狗牙根、一年蓬、水花生。加拿大一枝黄花根状茎大多形成于秋季,根芽越冬后在早春恢复生长(在暖冬年份,冬季即可长出次生苗)。此时与之伴生的杂草主要有一年蓬、大巢菜、猪殃殃、野老鹳、阿拉伯婆婆纳等早春杂草。加拿大一枝黄花在较短的时间内,于定居点迅速横向扩展,使早春杂草很快退出竞争,而秋季杂草的生长又由于加拿大一枝黄花迅速生长形成郁闭环境而受到强烈抑制,因此在一枝黄花定居点通常易形成单一优势种群。 三、分布与危害 1、分布 加拿大一枝黄花有两种方式蔓延:种子随风传播和根状茎横走传播,顺铁路、高速公路沿线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苏、浙、沪三地;江西、安徽、湖北、湖南、云南等省均有报道。目前已形成以上海为中心,沿公路和铁路向沿江省区扩散的格局。 2、危害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本地生态平衡的破坏和对本地生物多样性的威

除草剂防治加拿大一枝黄花技术研究

除草剂防治加拿大一枝黄花技术研究 摘要对除草剂防治加拿大一枝黄花进行了药剂筛选试验、适宜浓度试验和施药适期试验。结果显示,草甘膦、甲磺隆、使它隆是防治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对口除草剂;以10%草甘膦50倍液+10%甲磺隆90g/hm2见效最快;在3月底4月初、叶龄15~20叶时施药,效果最好。 关键词加拿大一枝黄花;除草剂;适宜浓度;施药适期 加拿大一枝黄花近年来入侵海宁市并不断蔓延,2004年全市发生面积已近295hm2,给农林业生产已造成一定危害。为了保护海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平衡和自然景观的完整性,保障农林业生产安全,我们于2005~2006年进行了防治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除草剂筛选小区试验、除草剂浓度试验和除草剂施药适期试验。 1除草剂的筛选 化学防治是高效省工的技术措施。因此,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除草剂。我们通过查阅资料及借鉴防治其他阔叶杂草的经验,选择了农达、草甘膦、甲磺隆、使它隆、好实多等除草剂进行筛选试验。草甘膦是一种浓度10%的灭生性除草剂;农达为高浓度的草甘膦;甲磺隆为内吸性除草剂,被植物根、茎、叶吸收后,可迅速向顶部和基部传导,有烂根作用,但对某些后茬作物有抑制作用;使它隆为选择性除草剂,对禾本科杂草无效;好实多为江苏省农药研究所南京农药厂生产的防治阔叶杂草的新产品。 2005年的除草剂筛选试验在海宁市海昌街道硖西社区荒地进行,设5个处理,分别为:41%农达3L/hm2(A)、10%草甘膦15L/hm2+10%甲磺隆90g/hm2(B)、20%使它隆600 mL/hm2(C)、30%好实多900mL/hm2(D),以不喷药作对照(CK1)。3次重复,随机排列,每小区面积8m2,小区内固定0.11m2作为药前查基数和药后查防效之用。 试验在2005年3月24日进行,喷药前调查加拿大一枝黄花基数,用水量750kg/hm2。喷药后在3月31日、4月8日、5月19日各调查1次防效。 从试验结果看(见表1),以草甘膦加甲磺隆、使它隆防效较持久,防效分别达到100%、95%;其他处理效果不够理想,农达仅有短期效果,后期又长出许多新的加拿大一枝黄花植株,而好实多只对生长势有影响,造成叶片细长,生

A Survey of Canadian Culture,加拿大文化研究

A Survey of Canadian Culture This lecture tells us about beautiful According to the teacher lectures, I learned that Canada is a highly developed capitalist country, thanks to abundant natural resources and highly develop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ke it become the world's highest quality of life, one of the most affluent society, most economically developed countries. Canada ranks among the best of education in terms, government transparency, social freedom, quality of life and economic freedom. Due to Canada is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So the popular sport in Canada. Mostly related to snow, such as skiing, figure skating, speed skating, curling, rugby and so on. Canada has ten provinces and three regions, a population of about 35000000, of which the Chinese have about 15000000 people. The land area of about 9984670 square kilometers. The national flag is the Maple Leaf flag, Canada is also a maple tree. The main language is English and French. Ottawa is the capital and the largest city is Toronto. It is a beautiful country. There are some unique festivals, such as the Tulip Festival, Quebec Festiv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nada and other countr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recent years, there are some conflicts, but mainly in the United States bordering parts of the territory. But most places have a very good relationship with the United states. After all,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ve the longest defined boundary in the world. The friendship between China and Canada has a long history. by the end of eighteenth Century exported to Canada, Bethune, a great internationalist soldier who helped the Chinese Anti Japanese war in Canada, led the medical team to the front of the Anti Japanese struggle in China, and contributed his precious life to the cause of the liberation of the Chinese people. Concerning Canadian Culture, my interest is in the beautiful scenery, Vancouver city park green grass known as STANLEY Park, Queens Park etc. In fact, every city in Canada is a beautiful park.Also There are many beautiful landscapes, such as the beautiful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Niagara Falls and many world heritage. The Canadian cultural atmosphere, Canada is a nation of immigrants, but the social relationship is very stable, people are willing to help each other. Here all the way of life are welcome. Compared with Chinese Culture,I understand that the Canadian culture is very different from Chinese culture. Although Canada and Chinese are multicultural countries. But Chinese diversified from fusion between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And China history is far more than Canada. Canadian multiculturalism, when Europeans discovered the continent of America, many countries in the world who had moved here. It was because there were many peopl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that made up the first inhabitants of Canada. So Canada became a diverse country with a

国内外土地评价研究综述...

国内外土地评价研究综述 摘要:土地评价主要是根据土地的自然生产能力或其他方面利用潜力的高低对土地的质量作出评估。本文在对国内外的土地评价系统的发展进行研究比较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农用土地评价形成的三大体系,即土地资源分类体系、农业部耕地地力等级体系和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体系。 关键词:土地;评价体系;自然生产力 1 国外土地评价研究 土地评价是土地利用战略规划的重要工具[1]。土地评价通常被认为是鉴定土地质量的好坏。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定义为:“当土地作为特定的用途时对土地的特性进行估计的过程[2]。”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考委会定义为:在特定目的下对土地的性能进行鉴定的过程。傅伯杰定义为:对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要素的综合鉴定,是对土地生物生产能力及其他生产能力的鉴定,是对土地功能的综合评价。倪绍祥定义为:土地评价,有人称之为土地质量评价。主要是根据土地的自然生产能力或其他方面利用潜力的高低对土地的质量作出评估。国外土地评价体系的产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古希腊、埃及、印度、罗马的文献中都有关于耕地等级划分的记载。其中土地评价的资料最早见于十五世纪莫斯科公国税册中,将耕地分为上、中、下三等。1834年,英国成立了土地测量师会,主要从事土地评价和土地测量。1877年,俄罗斯著名的土壤地理学家道库恰耶夫在尼口格勒自治州和包勒特夫斯克省开展了土地评价工作。在随后的一个多世纪,土地评价得到了较为迅猛的发展,其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的阶段: 1.1土地分类定级阶段 在此阶段的研究主要是为征收土地税而发展起来的。古罗马著名学者和农学家瓦罗的著作《论农业》中提出按农地的价值大小来排列进行土壤的分级。英、美、法、德、俄等国都开始了以税收为目的的土地评价活动,并一直延续到20世纪上半叶。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德国财政部1934年提出的《农地评价条例》。美国1933年提出的斯托利指数分等(STR)和康乃尔评价系统(Cornell system)。科学的土地评价起源于美国的土地潜力评价,距今不到一个世纪。 1.2土地潜力评价阶段 以合理利用土地为目的的土地评价研究是随着资源调查与土地合理利用和规划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的历史可上溯到上世纪30年代。30年代早期,在美国,尤其是中西部,由于严重的土壤侵蚀和大量的水土流失,很有必要根据自然环境环特征,提出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于是,基于土地利用不导致环境退化的原则,提出了土地利用潜力分类.最初是以土壤分类为基础,按土壤、坡度、侵蚀类型和侵蚀强度划分了八个土地利用潜力级,目的是为水土保持服务。1961年,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正式颁布了土地潜力分类系统[5]。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较为全面的土地评价系统,它以农业生产为目的,主要从土壤的特征出发来进行土地潜力评价,分为潜力级、潜力亚级和潜力单位三级。继美国之后,1963年,参

加拿大风俗

解读加拿大的习俗 加拿大人比较随和友善,易于接近,他们讲礼貌但不拘于繁琐礼节。与加拿大人交往需要从他们的性格特点、交往礼仪、着装礼仪、餐饮礼仪、婚俗礼仪等开始了解,这些内容就是我们所说的加拿大风俗礼仪。 加拿大人的性格特点 加拿大人总得来说性格比较开朗,重实利,自由观念较强,行动比较随便。他们随和、友善,讲礼貌而不拘繁礼。在公共场所,注意文明礼貌,遵守规则。 加拿大人十分爱好文化体育活动。参与各种文体活动是他们业余时间耗时比较多的活动。读书、看报、看电视、电影、演出、游泳、滑冰、滑雪等,耗费他们大量时间。 加拿大人很好客,常在家中宴请客人。商务交往上英裔商人较保守,谈判较艰难,而法裔商人热情开朗,容易接近,但谈判时态度叫人难以捉摸,也较费时。 加拿大交往礼仪 见面时行握手礼,称呼方面与欧美国家相同,熟人之间问候时只喊一声“hello!”异性之间一般应由女士先伸手,或微微欠身鞠躬致意。名片使用不太广泛,一般只须和公司高级职员交换。 与美国人比较,加拿大人要严谨一些,他们为客人举行的招待会大多在饭店或俱乐部进行。如果应邀去加拿大人家中作客,应事先送去或自带一束鲜花给女主人。白色的百合花在加拿大只用于葬礼,因此千万不可送人。在加拿大,宴请客人时,通常由女主人安排座位,入座后,男主人常常作简短祈祷,这时,客人也应随大家一道低头。 加拿大着装礼仪 在加拿大从事商务活动,宜穿保守式西装。在日常生活中,加拿大人的着装以欧式为主。上班时间,他们一般穿西服、套裙;参加社交活动时,他们往往要穿礼服或时装;在休闲场合,他们则讲究自由着装。每逢节假日,尤其是在欢庆本民族的传统节日时,各民族大都有穿着自己传统民族服装的习惯。 在参加应酬时,加拿大人都要认真地进行自我修饰。在加拿大,参加社交活动时,男子必须提前理发、修面;妇女们则无一例外地要进行适当的化妆,并选戴一些首饰。不这么做的话,不仅会让别人觉得失之于自尊自爱,而且会视为是对交往对象的不尊重。 加拿大餐饮礼仪 加拿大人饮食习惯与美国相似。喜食牛肉、鱼、野味、蛋和各种蔬菜。口味清淡,不爱吃辣。日常饮食一日三餐,早、午餐较简单,晚餐较丰盛。传统菜肴为法国菜。加拿大蒙特利尔市被誉为“烹调之都”,用苹果作填烹制的布罗美湖鸭驰名全国。饮料主要为白兰地、

加拿大林业概况

加拿大林业概况 一,林业和森工 加拿大是一个地大物博、美丽富饶、经济发达的国家。全国土地总面积992万平方公里,人口2,400万。森林总面积440万平方公里,覆盖率为44%。森林蓄积约为196亿立方米,是世界上森林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森林中针叶树约占80%,典型树种是云杉,其它有花旗松、松树、白冷杉、铁杉、雪松和槭木。 加拿大的森林大多超省有林。在10个省中,90%为省有林,2%为联邦林,8%为私有林。在诺瓦斯科、新布伦斯威克、安大略及魁北克南部的农业地区,私有林占主导地位。 林业是加拿大首屈一指的工业,直接从事林业生产的人数有30多万,而直接与间接从事林业的人数比例为1:2,林业职工总数近100万人,占全国就业总数的十分之一。林产品总值每年超过240亿美元,占加拿大制造业产随的14%。林产品出口总值每年超过130亿美元,占加拿大出口贸易总值的16%。相反,加拿大进口的林产品仅10亿美元左右。这样,森林工业为国家贸易平衡所做的贡献大于农产品、渔业、金属材料、煤油、天然气和电力的总和,森林工业及其程员还为国家缴纳30多亿美元的税收,其中的43%归联邦政府,57%归省政府。 加拿大林产品包括育浆粕、纸、板材、单板和胶合板。全国有145个制浆造纸厂,近400家大型和数千家小型锯木厂,80家单板和胶合板厂。在所育权方面,属于加拿大的企业在制浆造纸工业中约占70%,锯材工业中占80%以上,而在制造业中,属加拿大所有权的企业则不到50%。 二、经营与管理 尽管加拿大均五济依赖于林业,但对林业的开发经营丑《还缺乏计划陛,其表现在:伐区整地不足,加拿大每年约砍伐森林75万公顷,但迹地整地只有16.6万公顷;迹地更新跟不上,年更新造林总面积约为20万公顷;森林火灾损失严重,近年来森林火灾损失平均每年达146万公顷;林业经费不足,现在加拿大每年的林业经费仅略高于12亿美元,这将难以维持目前的生产。加拿大林协会呼吁,为了林业的正常经营和迹地更新,林业经费必须提高到22亿美元。 由于林业的经济地位,加拿大联邦政府自19 81年以来开始重视林业,并相继在各省成立了林务局,还在安大略、魁北克等地设立专门的林业研究机构。省级林务局主要负责指导森林经营、造林、森林调查、森林保护以及木材的处置。土地租金、森林保护费用、立木税

世界各国有关农业用地统计项目

世界各国有关农业用地统计的项目、口径 和定义 2005-10-28 15:50:07 来源: (一)美国 美国有关农场土地利用分类与定义: 1、作物用地 (1)收获的作物用地:包括所有的收获了作物或干草的土地、所有果园、柑橘园、葡萄园、苗圃以及温室作物用地; (2)用作牧场或放牧的作物用地:包括不需要采取额外的改良措施就可以用作作物生产的轮作草地和放牧地; (3)用于种植覆盖土地表层的作物、豆类作物以及改善土壤草类作物但不用于收获和不用于牧场的作物用地; (1)所有短期作物绝收的作物用地; (2)夏季休闲作物用地; (3)闲置的作物用地; 2、林地:包括所有的小块林地、成片成材林地以及迹地; 3、其它草地和牧场地:作物用地和林地之外的用于牧业的草地; 4、所有其它土地:未包括在以上三类土地内的房屋占地、水塘、道路以及闲置地等; 5、农场土地总面积为1项至4项之和。 (二)加拿大 加拿大土地利用分类与定义:

1、1981年收获的作物用地:它由以下5类一次性收获的土地面积构成: (1)大田作物面积或短期作物面积; (2)多年生作物面积或园地面积; (3)为出售而种植的浆果和葡萄面积:葡萄和种植的小水果(草莓、乌饭树的紫黑浆果)面积; (4)出售的蔬菜种植面积; (5)苗圃面积。 大田作物面积是已播种或将要播种的并将在1981年收获的各种作物面种的总和。各种作物可分为下面几类:粮食作物、油料作物、干草、饲料作物、其他作物。 2、改良的牧草地:所有用作牧场或放牧且在近几年经过了改良的土地。最可能采取的土地改良措施如下:建立有效的排水系统;使用灌溉系统;在牧场土地上播种或施肥;清理或控制杂草和灌木丛的生长。 3、夏季休闲地:这包括1981年度没有任何作物可收获、但在本年度内为控制杂草生产和保持土壤水分而进行耕作活动和采取其他措施的土地,以及在本年度内已经或将要种植的绿肥作物(如草木犀植物)用地。 4、其它改良土地:它包括下面的土地类型:“农庄”面积,即农场建筑物和畜舍面积;闲置的土地,即该土地曾被耕作过一次,但不属于牧草地、夏季休闲地和作物地;农场的庭园、小路、大道的面积;新开垦的在1981年没有种植作物的土地面积。 5、林地:它指所有林地、农场小块林地;从其他处租来的用于砍伐树木的私有地;有或将有木材、板材、圣诞价值的糖槭林地;砍伐后秃林地;防风林地都包括在内。 6、其它未改良的土地:这项包括未被耕作的天然牧场或干草地、放牧地或荒地、沼泽、湿地、岩石等。这些土地是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一部分,所以必须给予查点,以计算出农场总面积。

加拿大土著文化

A History of Native Art in Canada and North America A History of Native Art in Canada and North America https://www.doczj.com/doc/778185206.html,/nativeart.html ?Home家 ?Native Art乡土艺术 ?Nokomis诺科米斯 ?Woodland Indians林地印第安人 ?The Ojibwa在奥吉布瓦 ?Birchbark Canoe伯奇巴克皮划艇 ?Indian Religion印度宗教 ?Tanning Hides鞣皮 ?Wild Rice野生稻 ?Build a Web Business建立一个网络业务 ?Managing Links管理链接 Home > 首页> Native Art乡土艺术 Native Art乡土艺术

A History of Native Art in Canada and North America一个在加拿大 和北美本土艺术史 The 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native art in North America is complex and must rely a great deal on archaeological and ethnographical evidence.作者在北美本土艺术的发展故事是复杂的,必须依靠考古和民族学的证据很大。The history of native art in Canada began sometime during the last ice age although the earliest surviving artifacts...在加拿大本土艺术史的某个时候开始,在最后一个冰河时代,虽然最早的文物... decorative and depictive carvings from the Lower Fraser Valley in British Columbia...appear to date from only 5000 years ago.从装饰性和描述性雕刻下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弗雷泽河谷...似乎只有日期由5000年以前。 The development of native art may be divided into three distinct periods:对本地艺术的发展可分为三个不同的时期: prehistoric art史前艺术 contact or "historic" art接触或“历史性”的艺术 contemporay native art本土的当代艺术 Ethnographers have shown that a correct interpretation of the function and meaning of Native artworks depends upon an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on of the ways of life, aesthetic values and principles of the peoples themselves.人类学家已经表明,一个函数的正确解释和乡土艺术作品的意义时的理解和人生,审美价值和原则的人民自己的方式表示赞赏而定。Prehistoric Native Art史前本土艺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