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清政策变化读懂新常态

认清政策变化读懂新常态

认清政策变化读懂新常态
认清政策变化读懂新常态

认清政策变化读懂新常态

1.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点是什么?

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主要特点是:经济增长速度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2.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铁路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答: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自身的发展也呈现出许多新变化,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从新常态带来的机遇看:第一,为铁路改革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铁路作为绿色交通方式,具有运量大、成本低、节能环保等比较优势,加快发展铁路对于改善交通运输条件、节约自然环境成本和社会物流成本、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新常态下,铁路发展的政策环境会更好。第二,为加快铁路建设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铁路建设投资大、产业链长,对于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将是加大投资的重点领域。中央对加快铁路建设高度重视,地方党委政府大力支持,社会各方面十分期盼。因此,铁路建设将会继续加大力度,这对于完善我国铁路路网功能、推动铁路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三,为铁路运输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我国铁路网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高铁迅速发展,运输能力显著提升,为我们适应这一趋势奠定了基础。从客运看,随着高铁网的完善,将持续激活社会对高铁运输的需求;在路网整体能力提升之后,也为发展普速客运创造了条件。从货运看,社会物流总量将保持稳定增长,为充分发挥路网能力、转变运输方式、优化货运结构提供了契机和动力。第四,为铁路“走出去”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我国铁路具有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性价比高等优势,是体现我国出口竞争优势的重要领域。加快铁路“走出去”,不仅符合国家的整体利益,也为总公司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重要机遇。

从新常态下铁路工作面临的挑战看:一是拓展市场难度加大。二是服务面临更高要求。三是经营压力持续加大。四是确保安全面临更大考验。

3.今年总公司新的《铁路局盈亏与工资挂钩办法》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一是以2013年铁路局实际完成的利润总额,剔除贷款利息和近两年新增折旧,作为铁路局2015年的考核利润。二是实行铁路局实际完成的利润总额与职工工资总额的增幅分档挂钩。当未实现或刚好实现收支平衡时,工资总额零增长,按总公司确定的2014年工资总额发放;当实现的利润小于考核利润指标时,按实际完成的利润总额与考核利润的比例和6%的调控线计算增幅;三是当实现利润超过考核利润指标时,按增盈额度的18%增加工资。

4.如何认识和理解总公司实施工资与盈亏挂钩考核新机制的意义?

答:新的考核办法就是要落实铁路局的市场主体地位和经营责任,传递经营压力,调动铁路局和全体职工的积极性,让铁路局能够在市场上发挥更大作用。因此全局干部职工要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克服“等靠要”思想,真正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收定支”的观念。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配套办法和增收节支措施,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变压力为动力,努力增运增收,严控成本支出,提高经济效益,保证全局职工收入的增长,确保完成年度经营目标。

5.盈亏考核新机制给企业经营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答:总公司新的盈亏机制带来一系列关联性问题,在鼓励企业积极创效的同时,反过来也对企业传统支出安排构成了制约。今年路局要对成本支出严格控制,目的是要确保实现职工工资总额的增长,否则,如果年底完不成盈亏考核目标,即使年初岗位工资调整了最后总收入也不会增加。

6.如何认识铁路企业转型发展?

答:铁路企业的转型发展是从生产经营向市场经营的转变,过去路局承担的是生产经营的主体责任,主要任务是完成上级下达的运输经营任务指标,是一种执行式的经营行为;现在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承担的是市场经营的主体责任,主要任务是市场开发、经营创效、自负盈亏,这是一种自觉的、主动的、当家理财的经营行为。

7.为什么要更新传统机制下形成的粗放型经营思维?

答:在较长时期生产经营机制下,铁路企业养成了粗放型的经营管理思维,算大账不算细账,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当家理财、精打细算。我局在内涵挖潜、节支降耗上空间非常大,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牢固树立集约型经营理念。

明确形势任务迎接新挑战

8.为什么说今年全局安全生产责任更重?

答:当前全局安全管理正处于新旧风险隐患的叠加时期,大量新线开通营运、新设备投入使用、新职人员密集上岗、新的建设任务持续推进,新增安全风险因素不容忽视;既有高铁、客专及动车设备问题已经显现,普速线路故障隐患仍然较多,对运输安全构成影响和干扰;各类建设、施工、维修任务繁重,平行推进、相互交织、监控难度大,施工安全仍是我们的心腹大患。

9.为什么说今年全局经营创效压力更大?

答:今年总公司对路局实行新的盈亏总额考核办法,工资增长的前提是完成年度考核利润指标,而增幅取决于完成考核利润的高低。当前,我局客运经营旺季运能不足和淡季运能虚糜的矛盾仍然突出,主动应变的意识和能力还不足;货运经营受宏观调控影响,大宗货物运量急剧下滑,高附加值货源缺乏竞争优势;非运输业经营项目开发和拓展难度增加,业态布局还需优化。

10.为什么说今年全局深化改革要求更高?

答:当前要按照中央提出的依法治国方略,深化依法治企,强化依法管理、依法经营,以法治化、规范化、精细化为目标,加快推进企业管理创新;要围绕提升企业发展的基础实力和后续能力,以加快铁路建设推进运能资源增长,以加快人才培养促进人力资源优化,着力解决与发展要求不适应的思想观念和能力制约问题;要更加注重发挥职工队伍的主体作用,坚持一切依靠职工、一切为了职工,强化责任共担、合力共为。

11.2015年全局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总公司工作部署要求,以建设现代铁路运输企业为目标,以创新发展为动力,深化安全风险管理,提升市场经营能力,加快铁路建设步伐,强化依法治企,提高队伍素质,发展职工利益,努力开创全局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12.2015年全局任务目标有哪些?

答:安全目标——“五杜绝两减少一实现”,即杜绝责任一般B类及以上铁路交通事故;杜绝责任从业人员死亡事故;杜绝责任旅客死亡事故;杜绝高速铁路、动车通道责任路外伤亡事故;杜绝责任特种设备、道路交通、火灾爆炸较大及以上事故;设备故障大幅减少;路外伤亡事故大幅减少;实现安全年。

经营目标——完成运输总收入336.1亿元,旅客发送1.08亿人、货物发送1.7亿吨;非运输业实现经营利润7.8亿元;实现全年经营业绩考核目标。

铁路建设——完成基建投资100亿元以上;完成更改投资17亿元以上。

服务质量——确保旅客货主投诉率同比下降,杜绝严重路风问题和服务质量事件。

职工生活——在确保安全稳定、效益提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职工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把握工作重点再创新佳绩

13.怎样理解“安全是最大的效益”?

答:无论企业如何改革、机制如何转变,“安全第一”的思想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安全始终是决定企业经营业绩“有”和“无”的首要因素,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要把确保安全作为企业经营创效的第一要务,作为铁路运输服务质量的第一标志,作为“服务社会、造福职工”的第一体现,作为各级岗位的第一责任。

14.如何强化安全风险意识?

答:把安全教育融入安全管理全过程,引导干部职工自觉落实“三点共识”、“三个重中之重”,始终牢记安全是“饭碗工程”、是铁路工作的“生命线”、是最大的效益,切实提升对安全工作的敬畏感和责任感,推动“岗位第一责任”落实。加强安全法治教育,增强安全生产的法律意识,推进依法治企、依法治安。深化安全文化建设,运用“安全风险管理大家谈”、“安全直通车”、“讲好济铁故事”等载体,进一步凝聚全局共保安全的工作合力。强化正向激励,表彰先进典型,充分激发和调动全员保安全的积极性。

15.路局对推进“三化”建设有哪些要求?

答:以管理规范化建设为重点,健全安全管理责任体系。以作业标准化建设为重点,深化学标、对标、达标,引导职工遵章守纪,让标准成为习惯。进一步完善关键技术岗位和主要行车工种人员准入制度,提升岗位履职能力。以检查整治常态化建设为重点,着力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6.如何加强安全生产过程控制?

答:加强安全生产信息的综合分析、深度分析,强化安全风险预警研判,严格施工计划方案的审核把关,切实做到“没有控制能力的施工坚决不干,要干就要干到最好”。突出路外安全、道口安全、反恐防暴,加强安全巡查巡护,确保高铁、客车通道和沿线治安有序可控。加快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把所有非正常纳入常态化管理,构建执行有力、应急有备的管控机制。坚持把一线班组作为安全基础建设的重点,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17.如何健全安全风险管理防控体系?

答:强化逐级负责,进一步明确细化各级管理、指导、服务、考核内容,落实安全风险防控职责。强化专业负责,以技术、规章和设备管理为重点,深化专业分析、安全评估,提高专业管理水平。强化分工负责,落实计划安排、资金投入、人才支撑、劳力调配和教育培训等措施,加强结合部管理,提升安全综合保障能力。强化岗位负责,健全岗位工作质量考评机制,加强重点工作的督查督办,促进各项管理形成闭环,以科学的监督、考核、评价,促进“我的岗位我负责”的知行统一。

18.如何以追求企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强化企业经营管理?

答:一要完善制度体系。以考核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修订完善增运增收、节支降耗、减少用工、盈亏考核等一系列经营管理制度。二要强化经营过程控制。预算管理、资金管理、审计监督、收入稽查一定要做到从严控制、有效控制。三要加快优化完善设备修制修程,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支出。四要按照资产经营开发的要求,盘活用好土地资源,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

19.今年客运如何扩能上量?

答:发挥高铁、客专优势,突出抓好关键时期运输组织,积极优化客车区域性开行方案,最大限度确保客运增量。围绕方便旅客购票乘车,不断完善多位一体的售票服务体系。以便捷换乘、无障碍乘车、信息服务为基础,补强服务设施,做强服务品牌。

20.今年货运如何保量提质?

答:围绕“稳定大宗”,强化市场调研分析,抓好量价互保协议运输,促进大宗货源稳定回升。围绕“白货上量”,用足用好价格政策,吸引高附加值货源增量。加快推进公铁、铁

水多式联运,加大跨境、跨局和管内班列开行力度,打造新的货运增长点。把优化卸车作为经营创效的重要途径,加强卸车组织,扩大卸车能力,提高运输效率。

21.如何加快多元经营实业发展?

答:以“做强实体、发展实业、确保实效”为目标,进一步做强主营业务,推进资产经营开发。以适应运输、建设两大市场需求,拓展加工制造、建筑施工等业务规模,大力扶持产研结合、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以油品、煤炭大宗商贸为重点,加强跨局合作、路企合作,探索推进贸易品类多样化、运输方式多元化的发展。加快物流园区建设,促进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用足用好支持政策,努力提高资产资源的增值能力。

22.提升企业经营质量要采取哪些措施?

答:进一步优化运输组织,深化挖潜提效。坚持依法合规,充分论证,科学决策,主动防范经营风险。杜绝无预算、超预算支出,确保收支平衡。加强资金管理,严格审计监督。强化堵漏保收,提高经营收入质量。完善节支降耗、修旧利废措施,严控物资采购成本,进一步压缩非生产性支出。改革修程修制,提高新技术装备自主修比例,降低移动设备检备率和检修成本。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改进劳动用工组织,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深化经营业绩考核,实现压力层层传递。规范完善合资铁路管理,进一步提升经营质量。

23.如何推进精细化管理努力增运增收?

答:在客运方面,要紧盯客运担当收入和列车补票收入。货运方面,要紧盯货运管内收入和货物直通周转量。在货运直通周转量上,具体包括发送、通过、到达三项。到达是容易被忽视的一项指标,实际是最有效益的一项指标,必须敞开口接车,强化卸车。

24.为什么要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减少企业用工?

答:业务外包或使用劳务派遣职工是企业成本支出中最大的浪费。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一是缺员单位敞开进口,接收转岗职工;二是加强培训,使转岗职工尽快上岗;三是清理外包业务和外购劳务,多由自己的职工承担;四是加大激励和分配考核机制。

25.今年路局对加快铁路建设有哪些要求?

答:全局共安排大中型基建项目18个,铁路建设任务依然繁重。一是要紧盯安全质量。进一步强化过程盯控和动态监控。二是要抓好项目实施。胶新电化(临沂以南段)、辛泰磁莱电化,青荣城际铁路青岛方向、石济客专济南枢纽,德龙烟铁路德大段、龙烟段和青连铁路等在建项目要统筹安排、积极推进。济南枢纽货运大北环线、张东线电化改造、兖州北站扩能改造以及济青高铁等项目前期工作要加快推进,力争早日开工。三是要密切协调配合,做到提高效率、紧密衔接。

26.今年全局深化自主创新有哪些安排和要求?

答:一是要完善创新体系。建立健全以专业系统为主体、技术人才为骨干的创新组织体系,重点围绕运输安全和经营管理,实施选题立项,开展技术攻关。二是加快研发应用。围绕安全风险管理需要,建设安全管理信息集成平台,研发班组管理信息应用系统。围绕市场化经营需要,推进经营信息集成和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加快实现跨系统、跨行业的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完善综合办公信息平台建设,拓展政工考核、在线教育、移动办公、数字化档案等系统应用功能。三是要强化基础保障。加大信息安全风险防控,抓好信息和网络安全防御体系建设。

27.路局今年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有哪些措施?

答:一是建立科学的培养机制。新接收的院校毕业生重点补充生产一线岗位,注重从生产一线班组、关键岗位培养锻炼人才。强化岗前教育培训,提高新职人员岗前培训质量。以安全、经营、建设等关键领域、高铁关键岗位人员为重点,完善周期性培训工作机制。二是提升教育培训质量。优化完善“项目+人才”运作方式,着力培养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团队。举办各类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班,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三是要完善选人用人措施。

进一步完善挂职锻炼和定期交流制度,加强对班组长的培养、选拔和使用,促进各类人才脱颖而出。

28.今年路局要为职工办好哪些实事?

答:一是坚持向生产一线关键岗位倾斜,在确保安全、经营目标实现的基础上,保持职工收入的合理增长。二是年内建成交付职工住宅5000户;继续做好新建住房、腾空旧房和公租房配售配租工作。三是投入6500万元以上,改造部分站段运输一线生产生活设施。四是继续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和困难职工子女助学工作,完善职工互助医疗保障制度和补充医疗保险政策,建立职工普通门诊医疗费补助制度。五是继续推进全员健康查体,实施10000名职工健康休养计划,组织好劳模、先进外出学习考察。六是投资300万元以上,对部分客车餐车燃煤炉灶进行改造,更新部分大型养路机械空调。七是投资3500万元以上,推进胶济、蓝烟线整线提升工程、济西站区综合整治以及菏兖日线重点站区整治。八是投资1000万元以上,改造菏泽南机车整备场整备设施,对部分站区、工区道路和单位供暖设施进行更新改造,对8处作业场所进行尘毒治理,进一步改善一线生产环境。

加强政治工作凝聚新合力

29.今年全局政治工作面临怎样的形势?

答:今年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一年。首要的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全面从严治党,引导党员干部既廉又勤、既干净又干事。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在落实责任,各级党组织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党组织书记要成为从严治党的书记,党组织委员要履行分管领域从严治党责任,形成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做到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今年也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关键一年。推动企业发展,关键在人。各级党组织要紧扣时代主题,发挥好政治核心作用,以正确的发展理念武装头脑;打造信念坚定、尊崇法治、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善于协作的党员干部队伍;带出一支职业道德优良、职业技能过硬、职业行为规范、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职工队伍;领导并支持群团组织发挥优势,广泛组织发动职工,形成责任共担、合力共为的工作局面。

30.2015年全局政治工作总的要求是什么?

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总公司党组部署要求,突出全面从严治党这个主线,坚持思想建党、制度治党,强化党建责任、固本培元,强化思想引领、以文化人,强化群众观念、群众路线,聚精会神抓党建,凝心聚力谋发展,为建设现代铁路运输企业提供坚强保证。

31.如何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答:一是把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引向深入。重点围绕习总书记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等四个专题,发挥好中心组“学理论、议大事、出思路”的平台作用。坚持集中培训与网络学习相结合,年内举办5期局管领导干部培训班,完善干部在线学习网功能,继续办好“机关讲堂”。二是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完善“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及相关配套制度,建立民主集中制落实督查机制,严格执行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加强对领导干部民主集中制教育,规范党委会、党委办公会议事规则,修订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细则,更好地推动领导干部严格遵守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严肃性。三是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按照中央和总公司党组部署,讲好专题党课,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敦促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改进工作作风,把“三严三实”作为修身做人、干事创业的基本遵循和行为准则。继续巩固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抓好整改方案落实,二季度组织开展“回头看”。按照“我的岗位我负责”要求,督促各级干部履行好自身岗位职责。四是加强干部选拔培养。修订局管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办法、制定领导班子成员管理暂行办法。加强领导干部储备和干部梯队建设,促进上下交流、横向交流、党

政交流,动态优化班子知识、专业、经历结构。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理念,办好中青年优秀人才、科职人员、物流业务骨干等培训班,深化专家工作室、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岗位管理,打破人员身份界限,为各类人才增长才干、创造价值搭建舞台。

32.路局党委对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有哪些要求?

答:一是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坚持评价党组织书记业绩首先看抓党建、抓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效,实施政治工作评价考核办法,按照总公司党组要求,抓好局属单位党委书记定期轮训,提高履职能力。二是深化党支部建设三年基础工程。年内举办2期专职、4期兼职支部书记培训班,探索以党员推荐、群众推荐、党员大会选举为基本方式的“两推一选”选拔机制,严格专职支部书记首次任职审核把关制度,按照总公司党组将要修订的《铁路企业党支部建设纲要》,健全党支部工作制度,坚持季评“五十强”党支部,落实领导班子成员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带动提升全局党支部建设水平。三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服务。认真落实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下功夫提高“三会一课”质量。充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加强对党代表任期制试点工作跟踪调研。以“创岗建区”为抓手,深入开展运输一线“三无”竞赛、经营领域“创效益比贡献”竞赛、窗口单位“三亮三比三评”等活动,大力创建党内品牌,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3.今年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有哪些措施?

答:一是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纪委五次全会精神,加强党的纪律和规矩教育,弘扬优良文化传统,把党的纪律和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守纪律、讲规矩上作表率。二是履行“两个责任”。认真领会各级党政组织的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推动纪委双重领导体制落实,完善对局属单位纪委书记、副书记提名考察,坚持“一案双查”,既严肃处理当事人,又倒查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分管领导责任。三是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领导并支持纪委监督执纪问责,坚持抓早抓小,防止小问题演化成大问题。持之以恒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把顶风违纪搞“四风”列为纪律审查重点,防止“四风”问题复发和反弹。保持查办案件的高压态势,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效应。四是加强廉政文化和内控机制建设。积极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努力营造“不想腐”的氛围。加强廉政内控机制建设,推行权力清单,改进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并抽检核实,做到局管干部逢调必查;加大关键岗位人员定期轮岗交流力度;抓好典型案件深度分析,强化办案治本功能,努力构建“不能腐”的机制。跟踪研究货运组织改革,注意防范定价议价谋私行为,加强工程建设、物资采购、资产资金等重点领域源头治理,开展物资设备采购管理专项执法监察,积极推广运用信息技术,实现防范关口前移。

34.如何增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吸引力感召力?

答:一是广泛开展“大家谈”。为进一步引导职工有序参与企业管理、积极建言献策,围绕全局安全、经营、党建等重点任务,开展“适应新常态、创效作贡献”、“安全风险管理”、“我的岗位我负责”等大家谈。党政工团各级组织要共同上手,凝聚共谋企业发展的合力。二是深化“讲好济铁故事”。讲好中国故事铁路篇,积极推选全路“新时期铁路精神百名示范人物”。鼓励基层创造性开展形式多样的讲、学活动,分系统、分层次评选表彰最美劳动者、最美团队和最美故事,总结回顾“寻找最美班组长”、“讲好济铁故事”等活动成果,发掘提炼济铁人优秀品质,研讨凝炼具有济南局特色的企业精神,统领企业文化建设,使之成为全局共同的价值遵循和精神动力。三是加强文化品牌建设。筹建实体与网络结合、上下互联互通的安全教育基地;强化安全法治教育,探索打造“齐鲁大动脉”系列服务品牌,年底命名表彰一批优质服务品牌;抓好曲阜东站品牌升级,争创全路高铁服务名牌,带动全局服务文化创新发展。规划建好济西站区“样板工程”,深化“五好站区”创建,推进站区文化建设。实施胶济陈列馆拓展改造,用好胶济铁路历史积淀,建成传统教育基地。以南苑“标杆小区”为试点

探索社区文化建设。四是把握舆论主动权。抓好月度职工思想动态分析,加强班组思想政治工作,解答好职工关心的问题。加强新闻策划,大力宣传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就。积极适应新媒体发展变化,树立大舆情意识,引入互联网思维,探索微博、微信、QQ群等网络媒介的运用和管理,强化正面舆论引导。

35.路局党委今年在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方面有哪些安排?

答:一是深化企业民主管理。认真落实各级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快推进信息网络覆盖班组工程,征集合理化建议和“金点子”,提高职工参与支持企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二是创建“服务型”机关。鼓励各部门采取网络办公、合署办公、现场巡回办公等服务措施,提高办事效率、服务水平。跟踪基层对部门办结事项满意度,实行网上“基层评议机关”,严格机关工作人员动态考核,开展“文明处室”创建,与全局文明单位、文明列车一并管理,激发机关部门履行好管理、指导、服务职能。三是加强职业素养教育。抓好读书活动,深化“两保两当”立功竞赛,开展“学技对标…双创?立功”竞赛和新入路青年“加速融入、加速成长”系列活动,统筹推进“三线”建设,深化“样板工区”创建,做好青荣城际、瓦日线等生活设施配套建设,推动整线改造提升工程和精品线建设;保障职工按规定享有的正常福利待遇,开展送温暖、送凉爽活动,落实帮扶救助机制,服务青年婚恋交友,让职工感知企业关怀。加强涉老组织和老年活动阵地建设,做好离退休服务管理工作,做到尊重、学习、服务、凝聚老同志。四是抓好综治和信访稳定工作。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稳定的能力,加大反恐重点项目推进力度,加强爱路护路宣传,强化信访稳定政策法规培训教育,落实信访稳定责任制,树立清风正气,保持团结奋进的发展局面。

新常态下企业的管理改革

新常态下企业的管理改革 近年来,生产要素成本上升、技术来源变化、投资机会减少、出口负增长等一系列因素使得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那么应对新常态下种种时代特点,企业能否适应发展要求,进行有效的管理变革,对于企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分析了在新常态下我国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面临着的新态势,指出了现阶段企业管理普遍存在的现象,并对企业应对新常态进行管理变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标签:新常态;经营管理;变革 1新常态下我国企业经营管理面临的新态势 所谓的新常态,是相较于原有常态而言的,是对我国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的一个新的判断。我国经济发展的原有常态,是指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时期,在这一阶段,我国很多企业都成长起来了,然而其可持续性发展却受到了挑战。很多企业带有明显的阶段性,其发展过度地依靠着低成本战略、依靠着国外的技术,而市场经济正在逐步完善,国民经济也在快速发展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状态转向了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给还处于原有常态的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认识并理解“新常态”,迫不及待。 1.1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表现的新特征 1.1.1生产要素的成本上升 生产要素尤其是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涨,导致了在同等的技术条件下企业生产成本大幅上升,我国企业的成本优势大幅下滑,进而所有依靠成本取得优势的产业的竞争力被削弱,甚至退出全球市场竞争领域。 劳动力成本上升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改革开放下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劳动力需求的增加,二是长期执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了劳动力供给越来越少,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来越深。同样,鉴于需求的增加和自然资源供给的减少,能源、土地等要素的价格也在不断上升。 1.1.2技术来源出现了问题 近三十多年来,我国的技术来源主要是学习和模仿国外先进技术。由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技术水平有限,与世界前沿科技水平差距很大,学习和进步的空间很大。但是经过这些年的高速增长,国内外产业差距逐渐缩小,学习的空间也越来越小了,甚至比如高铁行业,我国出于世界领先水平,已经几乎不存在学习空间。同时,我国企业现在需要使用的技术往往国外也正在研发和使用,所以购买成本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难。缺乏自主创新后,技术的不足将大大阻碍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发展也就受到了挑战。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风险防控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风险防控 我国新常态时期的经济发展,承担着有效化解长期粗放发展中积累的矛盾与风险以及保证经济提质增效稳定发展的双重任务。但从目前整个经济发展态势看,因受众多因素制约,老问题还没得到有效解决,新问题又不断出现,如发展速度下滑较快、人民币汇率走势不稳、城镇化盲目扩张形成多种矛盾等。这对新常态时期“发展与调整”双重任务的实施,既形成制约,又带来新的风险。对此,需要采取诸如夯实推动发展的动力基础、打造稳健的金融市场、继续加大对“短板”的扶持力度、健全市场竞争机制平台等措施,着力防控和化解各种风险,促进新常态下经济的持续稳健发展。 标签:经济新常态;发展风险;防控对策 为了化解我国经济发展中长期形成的诸多矛盾,保持经济中高速高质量发展,中央提出了新常态经济发展逻辑,并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但目前部分地方和部分领域仍继续着传统发展模式,致使老的问题与风险没能解决,新的风险问题又相继出现。如何有效地遏制与规避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风险危机,已经成为能否促进新常态下经济调整与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新常态下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风险 1.当前经济发展显现“硬着陆”风险端倪 自2014年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时期,尽管为了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而实施的调整转型等措施,影响了经济发展速度,但是,从今年上半年整个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经济增速持续滑落,已大大低于预期的7%增速水平。虽然一季度GDP实际增速为7.0%,二季度增速6.8%,但名义GDP增速仅为5.8%和5.6%。分区域看,原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更是塌方式下滑。如东北和西部的部分区域,其名义GDP增速和财政增速都出现负增长。同时,整个社会总供给持续疲软,工业发展也显出萧条迹象。2015年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为6.2%。比去年同期下滑2.5个百分点,如考虑价格因素,名义工业增加值增速仅为1.6%,较去年同期下滑5.2个百分点;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连续39个月负增长。宏观一致合成指数创近10年来新低,为93.32。①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宏观经济已显出“硬着陆”的征兆,其发酵效应影响着整个国民的发展信心与积极性。目前面中央提出的“三种叠加”的调整手段,因受工资、债务兑付、财政支出等三重刚性的约束,在缺少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新发展手段支撑下,更加剧了其实施的复杂性与难度。当前的经济下滑、新的增长点缺乏,难以较好地为顺利调整提供坚实的支撑基础,加大了转型的难度与风险危机的有效化解。 2.近期人民币汇率连续下降对进一步扩大开放形成较大负面影响 当前,因受国内经济增速下滑、美元升值、大量外资回流以及国际上希腊债务等多重因素影响,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压力加大。2014年人民币兑美元

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发展对策

对经济新常态下的企业发展对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我国已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工业是我国经济的根基所在,也是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的主战场。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努力发挥工业在促进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中的主力军作用。 一、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工业的重要使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判断,准确刻画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这是新时期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打造中国工业升级版的大背景,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工业发展提质增效升级必须认清的新形势。 工业是支撑经济平稳运行的主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37%至45%之间,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保持在40%以上。目前,我国工业化尚未完成,工业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并处于合理区间依然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工业保持平稳发展,将为我国经济在发展中升级、在升级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工业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战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结构性矛盾和问题突出,症结在工业、难点在工业、突破点也在工业。消费方面,只有加快制造业向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网络化销售等先进制造方式和商业模式转型,才能满足日益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支撑消费结构升级。投资方面,近年来工业物流、通信等基础设施和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智能制造、智慧物流、高端装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正在成为投资新热点。出口方面,工业制成品已占全部出口的95%左右,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是提升“中国制造”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就业方面,新兴产业成长与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正在创造大量高质量就业岗位,带动整个就业结构改善。 工业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领域。欧美发达国家经验和我国发展实践表明,工业是研发投入的主要阵地,是创新最活跃、成果最丰富的领域,从根本上决定了国家整体创新水平。近年来,我国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高速铁路、高性能计算机、新一代移动通信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物联网、智能机器人等大量创新性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创新正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风起云涌,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即“两个IT”深度融合成为产业发展新趋势。只有加速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创新,真正把工业发展动力转到创新驱动的轨道上来,我国工业才能从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跃升,实现由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的根本性转变。 二、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工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伴随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国际经济复苏疲弱态势延续,我国工业结构调整阵痛显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工业运行风险逐步显性化。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工业发展既要面对旧问题的缠绕,又面临新情况新问题的挑战,对此要有清晰认识和准确把握。 企业创新能力不足。长期以来,工业发展主要依靠要素低成本优势、通过引进技术和管理迅速形成生产力来实现规模扩张,对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的重视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张宇 《人民日报》(2015年12月15日10 版)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了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等重要特点。推动“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充分考虑这些特点、趋势和要求,按照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总要求进行战略谋划,不断开拓发展的新境界。 增长速度的变化 目前,中国经济进入了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既反映了经济增长的客观趋势,又体现了我国宏观调控目标新的取向。 从经济运行的客观趋势看,世界经济增长持续乏力,国际市场需求持续疲软,我国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放缓,产能过剩问题突出。随着资源生态环境约束加大、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高投入、高消耗、偏重数量扩张的高增长难以为继。从宏观调控的目标取向看,在新常态下,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宏观调控的目标要适应这种转变,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使中国经济大船能行稳致远。中国经济体量不断增大,现在增长7%左右的经济增量已相当可观,聚集的动能是过去两位数的增长都达不到的,仍然是位于世界前列的、富有前景的增长。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为此,2016年至2020年经济年均增长必须保持6.5%以上,这样才能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实现这一目标是有充分条件的。我国目前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 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着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可持续的增长,着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实现经济增长。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条件下,要采取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调控政策,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努力实现中高速增长的目标。 经济结构的优化 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来,我国经济结构优化趋势加快。需求结构方面,消费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特别是2013年后消费贡献率增幅明显,由2013年的50%增长到2015年上半年的60%。同时,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消费,网上购物、定制消费等方式广泛发展,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农村消费等领域的消费升级逐步展开,新的商业机会不断涌现。 产业结构方面,2015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49.5%。2011—2014年,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分别为13.2%和11.7%,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和1.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 城乡结构方面,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2014年城镇化率达到54.77%,每年新增城镇人口近2000万人。区域结构方面,中西部地区表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重庆、贵州经济增速领跑其他省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实施,不断拓展着区域发展新空间。 经济结构优化,是我国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的必然成果。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多年形成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和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改变,产能过剩化解,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十三五”期间,必须持之以恒地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年均近10%的持续高增长,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增速呈现逐级放缓的态势,2003年至2007年年均增长11.6%,2008年至2011年年均增长9.6%,2012年增长7.8%,2013年增长7.7%,2014年增长7.4%,今年上半年增长7%。。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的特定阶段,即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同时,世界主要经济体整体疲弱,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严峻复杂。那么,应该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呢? 一、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四个“没有变” 2015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春召开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听取对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中,总书记就中国当前经济形势作出四个“没有变”的科学归纳。这四个“没有变”是: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那么,四个“没有变”具有怎样的深刻内涵呢? 1、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7%。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1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1.8%,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1%左右。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3%。夏粮产量达到2821亿斤,比上年增产89亿斤,增长3.3%。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6%,比经济增速高0.6个百分点。我国经济仍然处在适度较快的发展区间,同时也是根据我国经济新常态特征主动调控的结果,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我们应该看到,随着中国经济体量不断增大,7%左右的经济增量已相当可观,在目前世界上仍属较高增长水平。伴随着7%经济增长率的是物价、就业基本稳定,居民收入增长略高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速适度放缓有利于改善市场供求关系,缓解资源环境和物价上涨压力,把工作着力点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保持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由此显示,中国经济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具有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大格局。 从国内看,7%的增速在改革以来的增长史中不是最低,而属于“中高速”,虽然与前36年年均10%的“高速”相比下降了3个百分点,但是比只有“周期性调整”而无“周期性调整和结构性调整重叠”的1989、1990年年均不足4%高出了3个百分点。尤其是,在经济规模按不变价格计算今年上半年比15年前同期扩大了60倍左右的基础上,实现一个百分点增速的经济内涵容量要比以往大得多。 从国际看,7%增速虽然略逊于处于规模小、基数低发展阶段的印度经济(经济总量和人均GDP均为中国的1/5)的增速,但是远超世界和其他主要经济体的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

宏观经济学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 系别:数理系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学号:121106105 姓名:陈熠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 说到经济新常态就有必要了解一下经济新常态的定义。定义: 中国经济新常态就是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在经济结构对称态基础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稳增长。经济新常态是调结构稳增长的经济,而不是总量经济;着眼于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及在对称态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而不仅仅是GDP、人均GDP增长与经济规模最大化。经济新常态就是用增长促发展,用发展促增长。经济新常态不是不需要GDP,而是不需要GDP增长方式;不是不需要增长,而是把GDP增长放在发展模式中定位,使GDP增长成为再生型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模式的组成部分。 背景:2014年全球经济的弱复苏和大分化 国际金融危机已经过去6年多时间,但世界经济依然并不平静,近半年来,困扰全球市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风险事件恐怕要算是国际油价的一路持续下跌,自2014年6月以来,国际油价已跌去约40%。这其中自然受美国页岩气革命、地缘政治、供需结构失衡等多重因素影响,但也反映了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中一些深层次的变化,世界经济凸显出以下主要特点: 1.世界经济仍难以摆脱深度调整压力。全球已由国际金融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结构调整期。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低于预期,产出缺口依然保持高位,全球贸易增长则更为缓慢。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发布的全球贸易增长最新预测,2014年和2015年全球贸易额增长预期分别下调为3.1%和4%,远远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前10年平均贸易年增长率6.7%的水平。特别是2014年以来,大宗商品和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跌进一步加剧了经济下行风险,全球经济复苏仍然较为缓慢且脆弱。 2.各国经济复苏格局分化加剧多重风险。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两大板块经济复苏态势不平衡,美国经济持续复苏,美国三季度GDP环比增长 3.9%,10月份失业率回落至5.8%,

论新常态下企业转型方法

论新常态下企业转型方法 ——“余烬”承德实践团暑期调研报告摘要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经济形势不容乐观,08年经济危机之后,全球经济都陷入了低增长状态。在我国,随着发展环境、发展阶段的变化,经济增长降速,随着国家的战略调整,我们正式进入了经济新常态。在新常态下,许多企业所从事的产业正处于衰退之中,随着竞争的加剧,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为了摆脱行业衰退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寻找新的发展空间,企业必须进行转型,有的企业甚至已经到了不转型就会灭亡的危险地步。 本文首先解释了“何为转型”,阐明了转型的概念;然后分析当今市场现状,讨论企业转型的标准及方法。企业的转型是有前提的,不可能无缘无故就进行转型。一般来说,企业只有在当前产业行情不容乐观,企业发展受阻,并且企业有能力进行转型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开始转型。好的方法也是企业转型所必不可少的,一般来说,有内部调整、外部并购、资产重组等常见方法。 近几年来,中国有数不胜数的企业正在或将要进行转型,本文将结合本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所访问的几家企业的经验,对他们的转型过程进行分析,结合当前市场形势,给出一些相对实用的转型方法。 企业转型是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所以说不光企业要转型,国家也要转型;企业转型,归根结底还是要人来做,所以说要想转型成功,企业内部人员也要跟着转型。在现在这个发展迅速,日新月异的时代,人只有不断转换思维,不断调整自己,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不被时代淘汰。本文最后,将根据相关企业负责人的采访实录,结合他们的亲身经历和见解,国家和个人该如何转型。 何为产业转型 理论界目前尚未能称得上权威的定义。徐振斌认为:“产业转型就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根据国际和国内环境,通过特定的产业或财政金融政策,对其现有产业结构的各个方面进行调整。就中国当前来讲,产业转型即指从旧的产业结构布局转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新格局,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以通俗地讲,产业转型是指企业为了适应产业环境的变化,突破当前困局,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对其产业结构、产业规模、产业组织、产业技术装备等进行调整改进的一个过程,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包括了多方面的转型,是企业对自身的一次巨大的,革命性的调整,是使企业发展实现跨越性提升的重要途径。 当然,企业的产业转型是企业为走出危机或突破瓶颈的一种根本性的、剧烈的变革。变革跨度很大,所以说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与风险。转型成功,则可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堪称企业的一次再生。可若是转型失败,企业在转型过程中所投入的一切或许都将付之东流,不但不会在转型后的领域获得商机,还有可能使转型的投入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使原本就处境艰难的企业彻底崩溃。 转型的背景

新常态是新时代的一种现象

新常态:新时代的一种现象 张勇做为“习式热词”之一的新常态,在2014年11月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首次系统阐述“新常态”。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从消费、投资、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等九方面全面阐释中国经济“新常态”。提出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突出创新驱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新常态”的含义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速度——从高速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有学者将新常态概括为"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四大特征。经济发展新常态并不仅仅是一个新词,而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在这个大逻辑下是对经济发展新特征新趋势的理解,对未来经济发展重点的规划。 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区别,往往是因为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们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来区分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这种不同的阶段习惯上称之为不同的“时代”。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标志着,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主要体现在新常态、新目标、新理念、新供给、新动力等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 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在物质生活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公平、民主、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但是解决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重点还是以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为基础,因此归根结底还是需要经济的发展。 新常态作为新时代的一种现象,从新常态的特征来看,“中高速、多挑战”同时也是我国在新时代在经济方面面临的挑战。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一直以领先世界平均水平的速度发展,这使得我国能够在短短40年的时间从贫穷到富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最近几年我国经济增幅有所下降,这是客观存在也是正常的。同时,我国现在经济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从国内来看,资源环境的约束使得我们必须进行产业升级,以新技术推动产业生产与产品创新;与此同时,我国也面临着来自国际贸易、能源供给、高端产品供给等国外的挑战。这些都是新时代在经济发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现象。 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将人力资本与科技创新作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由此可以看出,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将更加注重在寻找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前提下,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从业人员人力资本,从供给侧提升产品的供给质量与水平,避免出现“到国外买马桶盖”的现象的出现。 新时代我国将面临很多新的现象,其中从经济方面来看,新常态作为我国最近几年发展的大逻辑,无疑是新时代的一种现象。同时,伴随着新常态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我国的经济发展将迈上新的台阶,将赋予新时代更多的内涵。

新常态下企业管理变革与流程管理

新常态下企业管理变革与流程管理 学员对象:中高层管理者、流程管理、内控与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负责人及专业人员、流程变革项目组成员。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世界第一CEO杰克.韦尔奇先生曾经说过,我每天都面临变革。世界权威管理专家彼得.德鲁克曾经呼吁:企业未来的持续竞争优势将更多地来自流程和组织能力提升,企业需投入更多的资源构建面向客户需求的组织与流程构架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商业环境。企业管理变革成为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今天外部商业环境的变化、商业模式的改变、内部组织需求的变化都将推动企业不断的进行管理变革,企业管理变革的核心是围绕客户需求进行企业核心价值链的重建,而最基本核心切入点是围绕人的管理变革和事的管理变革。实践证明,流程管理(BPR)是推动企业进行管理变革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企业通过流程管理变革的核心理念、方法和工具推动企业管理变革落地实施,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竞争优势。 课程收益: 1.熟悉世界级(IBM公司)和标杆公司(华为公司)管理变革实践近20年的管理变革实践的方法工具,统一高管团队、中层管理者管理变革意识、方法和工具,提升管理变革专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各业务部门负责人的变革管理水平。 2.培训全过程提供标杆企业变革管理和流程管理案例研讨,拓宽管理变革和流程管理的眼界和思路。

3.从变革理念、方法与工具进行全程研讨,确保管理变革落地实施。 授课方式:理论讲授(50%)+案例分析、小组研讨(30%)+实操练习(20%) 课程大纲: 上篇:变革管理与流程规划 第一讲:管理变革核心 一、企业变革之痛 1.商业环境变化对企业变革能力的挑战 2.企业变革面临的最大问题—人的问题 3.识别变革风险—减少变革的破坏性 4.营造变革的紧迫感和必要性 5.企业变革是“一把手”工程 二、变革管理方法 1.变革管理八步法 2.IBM组织变革管理框架 【案例研讨】华为公司推行管理变革的演进发展 三、流程管理就是一场变革管理 1.流程管理变革准备度 2.流程管理的变革理念 四、流程管理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关系 1.流程管理与ISO9000质量体系管理 2.流程管理与风险管理 3.流程管理与内控管理

教育新常态下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些思考

教育新常态下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些思考 发表时间:2018-08-13T10:06:12.10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8年8月总第273期作者:胡静朱敏[导读] 本文就对教育新常态下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展开探究,以期为小学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依据。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新华小学654600 摘要:在教育不断改革的背景下,现有的小学教学模式无法适应教学需求,导致小学课堂教学质量呈现下降趋势,小学生综合素质无法得到提升。因此,对小学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变得越发重要,本文就对教育新常态下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展开探究,以期为小学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教育新常态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思考 在教育新常态下,教学规律呈现出变化,更加注重为社会培养全能人才。但是现阶段,我国部分小学在教学过程中还使用传统教学方法,使得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提升,更难以实现教学目标。基于此,本文就对教育新常态的体现概念进行阐述,并探究小学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对策,以期提高小学教学质量。 一、教育新常态的具体体现分析 1.教育呈现公平性。受教育是每一位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直接展现了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在传统教育理念下,教育呈现出教学资源不公平、学生入学机会不公平、教师不公平等众多问题,造成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呈现下降趋势。但是随着教育新常态的到来,我国小学教育教学模式面临诸多改革,逐渐呈现出公平性特征,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部分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可以接受到更多的教育资金,通过教育资金整理教学资源,做到充分尊重每一位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保证每一位小学生都能公平接受教育。另一方面,在教育新常态背景下,教师可以公平对待每一位小学生,特别要将目光投放到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身上,让这部分小学生可以收到来自教师的关爱,调动小学生学习动力。 2.保证教学质量。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时代建设步伐逐渐加快,此种情况下,对教育教学工作会产生一定地冲击。在教育新常态下,相关人员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可以将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及时解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此同时,还可以对小学教育教学标准进行精确制定,为后续展开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3.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众所周知,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可以为各行各业提供所需人才。因此,在教育新常态背景下,使得教育符合社会发展需求,能够契合市场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不人云亦云,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模式去执行,进而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为我国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推动国家更加繁荣富强。 二、教育新常态下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 1.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人性化教育。在新课改不断改革的背景下,教育教学呈现出人性化趋势。面对此种情况,相关人员要想保证小学教育质量,就需要在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人性化教育,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循“教书育人”原则,不仅要教会小学生书本上知识,还需要教会小学生做人方面知识,让小学生可以正确树立人生价值观。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尊重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针对每一位小学生具体情况针对性展开教育,从而保证让每一位小学生都能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做到努力学习,从而实现小学教育教学目标。 2.小学教育教学中融入现代化教学方法。相关人员要想保证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就需要在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现代化教学方法,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等电子信息设备,创新教学模式,让教学模式不再是以往的“板书模式”,而是多元化发展,保证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学习特点,针对性使用现代化教学方法,保证现代化教学方法符合小学生学习需求,能够让小学生顺利适应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3.小学教育教学做到深度和广度相融合。在教育新常态背景下,教师不仅需要创新教学方法,还需要创新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充分做到深度和广度的相互融合。通常情况下,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做到深度和广度相融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小学生思维能力受到限制,缺乏主观能动性,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就需要将重点集中在小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上,调动每一位小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让其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多接触其他方面知识,保证小学课程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在授课过程中,对部分知识的来源进行讲解,让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养成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体系,提高小学教学质量。 4.教师在小学教育教学做到情感公平。针对部分小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低的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重点关注此部分学生,教学中不带有歧视目光,针对小学生学习薄弱的环节,进行具体讲解。对于一些调皮捣蛋的小学生,对其进行重点关注,改正这部分小学生的不文明习惯,帮助其养成文明习惯,让每一位小学生都能公平接受教育,找到自身存在感,实现教学目标。参考文献 [1] 谢宁浅析计算机远程教育与高校开放式教育教学模式改革[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3),122-123。 [2] 朱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探索——普洱市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J].普洱学院学报,2014,30,(6),73-76。 [3] 应芳现代教育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东方教育,2015,(6),78-78。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之路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之路 经济放缓 2014年,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众所周知,2014年中国经济进一步放缓,经济增长率下降到了7.4%,同时中国经济经济进一步下行,摩根大通预测中国经济增长的步伐将会由2014年的7.4%进一步放缓至2015年的7.2%,而中国政府将经济增长率目标调整为7.0%,经济发展进入中高速阶段。 房地产下滑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一直高速增长,如今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的问题逐渐显露,发展态势越来越严峻。如下图所示红线为房地产销量增长率,2014年房地产销量基本处于下滑威胁动摇经济增长根基。 人口红利消失 另外,一直以来对中国经济取到重要作用的人口红利也在逐渐消失。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中国从16岁到59岁的有工作能力的劳动力人口总数,在2012年已经见顶,比上年减少345万人;即便再将具有工作能力的劳动力人口总数放宽五年,中国从16岁到64岁的劳动力人口总数,也将2015年见顶。

走产业调整之路 持续30多年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目前正处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原有增长点和增长优势,都在逐渐消失,只有找到新的增长点和发展之路,中国经济才能再次腾飞,虽然从国民生产总值来看,我们已经是世界第二,但无论是人居国民生产总值还是经济增长质量都远远落后,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依然巨大。中国仍没有完成工业化和城镇化,未来,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仍将持续不断地赋予经济新的增长动力。 在未来可能很长一段时间内世界经济包括中国经济在内发展都会变缓,产业转移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而中国经济要长远发展必须实现产业调整和升级,将粗放型经济转移到以科技推动为主;将单一型经济产业转变成混合型生产服务一体化;将依靠出口和投资转变为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同时政府也要简政放权,促进市场的作用,完善金融体系和市场规则,促进产业之间正常竞争和发展。 1)完善市场机制,促进正常竞争。 以电商为例,淘宝天猫在2014年双11里创下了惊人的571亿营业额,马云扬言在2020年电商要占领50%的零售市场,福兮?祸兮?事实上,在欧美国家,电商从未像中国这么火,中国的网购之所以这么火主要是因为网上购物比实体店要便宜许多,而事实上这是由于电商与实体店的不公平竞争造成的。在美国沃尔玛超市的商品价格要低于亚马逊,而在中国实体店价格远高于网店,一个原因在于中国的房租太贵,另一个就是实体店收税太重,而网商不需要缴税。我觉得电商应该是一种新的销售渠道,并不能完全取代实体店,政府应该大幅降低实体店的税收,不然的话如果到了2020年电商占领50%的零售市场,中国将会有大量的人失业,因为电商所创造的就业不足以抵消实体店衰败带来的失业数目。 2)大力简政放权,释放市场活力。 以上海自贸区的发展为例,现今政府又计划在天津,福建,广东建立新的自贸区,促进市场的作用,加大开放,深化改革,就是要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比如,2014年改革了企业登记制度,前3个季度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920万户,新增企业数量较去年增长了60%以上。 3)促进小城市化,大力推进农村生产合作社。 个人认为,城市化不是让农民进入大城市和知识分子竞争就业,而是要鼓励就地建镇,鼓励小城市,小城镇的发展。大力推进农村生产合作社,将农业生产企业管理,做到从种子化肥,生产销售到服务的混合一体化农业模式,提高效率,解放生产力。

新常态下建筑企业转型发展的思考

新常态下建筑企业转型发展的思考 [摘要]正确认识新常态是建筑企业转型发展的根本前提,适应新常态是建筑企业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建筑企业要客观看待新常态下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创新驱动产生的新问题,认清新常态下建筑企业的发展趋势,从思想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三个方面实现企业转型发展,适应新常态。 [关键词]新常态;建筑企业;转型发展 1新常态下建筑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与之前改革开放的30多年不同,已进入一个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一些旧的平衡、旧的模式和旧的理念正在被打破,在多个方面都呈现出许多“新常态”。当前,新型建筑工业化逐步兴起,建筑业产业结构加快优化升级;动力受劳动力、资源、环境等成本上升影响,市场饱和、经济的低迷、需求减弱、消费观念改变等,依赖低要素成本驱动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在这种趋势下,对建筑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企业发展面临的压力更加严峻。 1.1发展增速整体放缓,转型升级压力加大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下,处于产业链下游的建筑业生产发展速度放缓。“十一五”时期,建筑业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十二五”时期,这一数值下降到10%左右;而据统计局统计数据,2015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180757亿元,比2014年增长2.3%,增速大幅跳水。与此同时,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明显回落,对建筑业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这也

意味着,以往依赖固定资产投资拉动而高速增长的建筑业已经成为历史,建筑企业追求规模效益的时代已经终结,转型升级的压力逐渐增大。 1.2产能过剩日趋严重,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产能过剩是我国传统产业甚至部分新兴产业出现的普遍问题,煤炭、钢铁、水泥、玻璃、小商品等行业已经长期产能过剩。对建筑产业来说,以房屋建筑为例,2014年我国城镇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2亿平方米,开工面积53亿平方米,但与城镇化对房屋建筑需求的均衡水平相比,目前的竣工、开工面积要减少一半。产业结构不合理是我国建筑业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也是制约建筑企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发展速度放缓和资源环境矛盾等因素的影响下,建筑业的供求矛盾越来越尖锐,正在倒逼建筑业加快转型升级。建筑企业普遍面临着发展转型的压力。 1.3要素成本不断上升,技术创新依赖度加大 国际上发达国家新建建筑中工业化建筑的比例可以达到60%甚至更高,而目前我国的建筑业仍以现浇施工为主,建筑的建造方式多数比较粗放,对劳动力、资源、环境的依赖度较高,并且生产效率低下,建筑质量也存在着防水、保温等内涵质量通病问题,以往依赖低要素成本驱动和投资驱动的方式正向创新驱动转变。在这种形势下,加强技术创新就变得尤为重要。例如,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不仅可以直接降低施工扬尘一半左右,而且工期可以缩短近一半,节材、节水、节能的效果也非常显著,技术创新对建筑业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可见一斑。 2新常态下建筑企业转型发展的方向 建筑企业已经进入深化改革、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适应新常态,必

“互联网+”新常态下市场营销宏观环境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考

“互联网+”新常态下市场营销宏观环境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6-08-26T13:34:44.780Z 来源:《文化研究》2016年3月作者:李晶[导读] 不断改革创新教学体系,与学生共享“互联网+”带来的成果,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知识结构与综合能力基础。李晶 滨州学院经济管理系山东滨州 256600 摘要 “互联网+”新常态下,市场营销宏观环境诸要素发生或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市场营销宏观环境的变化需要行业、企业主动积极应对,有效的预判市场营销发展动向,不断改善营销理念、营销方式和营销团队,由此带来对市场营销人才需求标准的不断提升。传统市场营销人才培养已不能适应“互联网+”经济形态下的市场营销需求。为使人才培养更好对接经济社会需求,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充分重 视市场营销宏观环境教学,从新教学理念的树立、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大纲改革、专业知识体系建设、教学方法运用、实践教学探索等方面加强改革,为培养具有大销售观,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较强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互联网+”;市场营销;宏观环境;教学改革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从此进入了全面升级的社会、行业、全民创新、创业新时期。“互联网+”作为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成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变化,市场营销宏观环境随之改变,这就要求市场营销高等教育教学不断加强改革创新,以适应需求变化,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有效对接。 一、“互联网+”新常态下加强市场营销宏观环境教学的重要性 对企业来说营销对象一旦定位完毕,是相对固定的,而营销环境尤其是宏观环境是不断变化的,是企业不断转化营销策略或模式的依据。宏观环境中的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必然影响和引领市场营销微观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随之变化,对企业营销活动产生制约和影响。所以,企业需要尽快去适应宏观营销环境相关因素的变化。 二、“互联网+”新常态下市场营销宏观环境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 传统教学中关于市场营销宏观环境教学的内容重在理论知识的讲授,主要强调概念点的理解和掌握。仅限于简单的基础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难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跟踪研究社会热点、思考应对策略的习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不明显。 (二)教学模式、内容呈现形式较为单一市场营销宏观环境教学内容丰富,体系庞杂。传统教学模式一直是以基本理论“灌输式”教学为主,案例教学为辅,主要表现为理论教学教师讲、学生听,案例教学教师主导、学生顺从。这种单一的模式难以适应“互联网+”新常态下,多种新要素、新理念的不断涌现,并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需求。 (三)互联网实践平台教学资源不足 当前市场营销宏观环境教学中对互联网等通信技术、平台知识涉及实践应用较少,制约了学生对互联网平台知识的把握,阻碍了学生互联网营销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三、“互联网+”新常态下市场营销宏观环境教学改革探索 (一)与时俱进,树立全新教育教学理念我们应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加强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积累的同时,注重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培养,主动为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强化学生大营销观和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与可持续发展。 (二)动态修订,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对于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修订,应重点加入“互联网+”新常态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增加相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时比例及实践环节要求。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建立校地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修订的开放合作机制,广泛听取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注重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完备性、层次性,动态做好基础理论知识讲授与创新案例分析、理论授课与企业实践、实践与创新创造的有机衔接。 (三)点面结合,不断丰富教学内容 需要教师在讲授中分层次“链接”成面,达到由点到面、推理扩展、深入理解的效果。以国家互联网营销政策法规、互联网金融政策为代表的政策、法规要素,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要素,以经济形势与“互联网+2.0、3.0”等经济阶段、储蓄与信贷、收入与网络消费支出为代表的经济环境要素,等等,都是需要给学生细致讲解出来的“点”。对于“面”的讲解,应注重各要素之间的动态联系,由网结面。例如,传统企业为什么需要建立一个“生态型”而非“机械型”的营销链,与政策扶持、经济环境、信息技术、消费支出等有什么相互关系,由此引导学生总结出动力源、寻找规律、预测动向,实现专业知识学习与营销宏观环境现状的统一。 (四)强化实践,构建先进的网络平台和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校内实践基地教学中可借鉴经管类实验室做法,组建一个涵盖营销环节、云计算、物流等资源运用相对全面的局域网,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体验互联网平台的功能和优势。在建设校内实践平台的同时,也可以与相关企业开展合作,让学生在见习实习中得到指导和锻炼。邀请政府社会管理专家、企业经理走入大学讲台为大学生授课、做报告,也是实践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专家、经理对市场营销宏观环境的解读、分析、应对做法对于开拓学生思维、深化学生思考具有“画龙点睛”的效果。 (五)开放意识,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有不少先进的思路和举措是从其他国家的举措中找到的灵感,如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和德国的工业4.0概念。在当代“互联网+”促进国际经济合作更为深入、密切的形势下,具备国际化视野的营销人才,必然受到广泛的欢迎。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引入国外先进的成功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讲解,在讲解中同时对应国内发展现状,对比分析发展动态、成功经验,促进学生开放合作意识和国际化视野的不断提升和拓展。 总之,“互联网+”正引领整个社会经济、市场的变革和创新,引领市场营销宏观环境变化和发展。我们在充分认识“互联网+”新常态下宏观环境教学重要性的同时,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多管齐下,不断改革创新教学体系,与学生共享“互联网+”带来的成果,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知识结构与综合能力基础。

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今天,教育部举行司局级干部集体学习,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 部长杜玉波为直属机关司局级干部作了《关于新常态下高等教育改革 发展的几个问题》的专题报告。 杜玉波指出,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力第一资源的重要 结合点,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基础。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 养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合日益突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深层 次矛盾逐渐显露,必须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加快转变思想观点,以深 化改革为动力,促动我国高等教育实现更高水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杜玉波认为,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中后期,高等教育发展 正在逐步从要素驱动转为改革驱动,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和释放发 展活力,这就要求高校不能再依靠零敲碎打、缝缝补补过日子,必须 下定决心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上做文章,理顺内部关系、争取外部支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杜玉波强调,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必须主动适合经济发展新常态, 积极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一要解放思想、凝聚共识,更加注 重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更加注重体制创新和需求导向,牢牢把握高 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准确方向。二要加快推动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转型,深入实施高等学校创新水平提升计划,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区域经 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和高水平的科研支撑。三要进一步确立 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持续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提 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深入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四要深化高等教 育综合改革,持续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稳步推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增强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五要切实做好高校意识形 态工作,认真落实党委对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哲学社 会科学的育人功能,切实掌握网络宣传思想阵地的主动权,坚决维护 政治安全和校园稳定。 教育部直属机关司局级干部150余人参加了集体学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