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新课标II卷,含解析)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新课标II卷,含解析)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新课标II卷,含解析)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新课标II卷,含解析)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新课标II卷,含

解析)

选择题:

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

培养瓶中气体温度(℃)离子相对吸收量(%)

空气17 100

氮气17 10

空气 3 28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

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

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答案】A

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

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

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

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

【答案】C

【解析】端粒存在于真核生物染色体的末端,是由DNA序列及其相关的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体,A错误。由“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可知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逆转录酶;B错误。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 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短;D错误。

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

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

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

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

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

【答案】B

【解析】抗体、分泌蛋白均为大分子物质,出细胞方式为胞吐;mRNA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细胞质中,不是胞吐作用;突触前膜通过胞吐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综上分析符合题意的为B选项。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

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B

【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A正确。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能量的输入= 输出(散失);B错误。

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

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

人体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

【答案】D

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

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

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答案】A

【解析】人类猫叫综合征是人类的第5号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A正确。

(12分)某基因的反义基因可抑制该基因的表达。为研究番茄中的X基因和Y基因对其果实成熟的影响,某研究小组以番茄的非转基因植株(A组,即对照组)、反义X基因的转基因植株(B组)和反义Y基因的转基因植株(C组)为材料进行实验。在番茄植株长出果实后的不同天数(d),分别检测各组果实的乙烯释放量(果实中乙烯含量越高,乙烯的释放量就越大),结果如下表:

组别乙烯释放量(μL.kg-1.h-1)

20d 35d 40d 45d

A 0 27 17 15

B 0 9 5 2

C 0 0 0 0

回答下列问题:

若在B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X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在C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Y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可推测,A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B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三组果实中,成熟最早的是组,其原因是。如果在35天时采摘A组与B组果实,在常温下储存时间较长的应是组。

【答案】(1)X基因、Y基因(2分)X基因、Y基因和反义X基因(3分)

A(2分)

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该组乙烯的含量(或释放量)高于其他组(3分,其它合理也给分)B(2分)

(9分)甲状腺激素是人体中的重要激素。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通常,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所处环境温度比母体内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会升高。在这个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分级调节,其中由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包括提高的速率,使机体产热增多;影响神经系统的。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

除了作用于靶细胞外,激素作用方式的特点还有(答出一点即可)。

【答案】(1)下丘脑(1分)垂体(1分)

(2)细胞代谢(2分)发育和功能(2分)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1分)

(3)高效(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解析】(1)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2)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还能促进细胞代谢活动,增加产热。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几乎全身各处的细胞。

(3)激素作用的特点有: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只能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

(8分)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头。回答下列问题

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甲种植物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

在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这一食物链中,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答案】(1)2.2头/km2(2分)2头/km2(2分)

乙种动物以甲种动物为食,丙种动物数量增加导致乙种动物数量减少,从而导致甲种植物数量增加(3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3)大于(1分)

【解析】(1)550头/250km2=2.2头/km2,种群数量达到K/2时,增长速度最快,即:(1000头/2)/250km2=2头/km2;

由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分析可知,当丙种动物增多时,捕食的乙种动物增多,导致乙种动物数量下降,乙种动物数量下降,捕食的甲种植物减少,导致甲种植物数量增多。依据能量传递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可推知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大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10分)等位基因A和a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假定某女孩的基因型是XAXA或AA,其祖父的基因型是XAY或Aa,祖母的基因型是XAXa或Aa,外祖父的基因型是XAY或Aa,外祖母的基因型是XAXa或Aa。

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请回答下列问题:

如果这对等位基因对于常染色体上,能否确定该女孩的2个显性基因A来自于祖辈4人中的具体哪两个人?为什么?

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那么可判断该女孩两个XA中的一个必然来自于

(填“祖父”或“祖母”),判断依据是;此外,(填“能”或“不能”)确定另一个XA来自于外祖父还是外祖母。

【答案】(1)不能(1分)

女孩AA中的一个A必然来自于父亲,但因为祖父和祖母都含有A,故无法确定父传给女儿的A是来自于祖父还是祖母;另一个A必然来自于母亲,也无法确定母亲给女儿的A是来自外祖父还是外祖母。(3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2)祖母(2分)

该女孩的一个XA来自父亲,而父亲的XA来一定来自于祖母(3分)

不能(1分)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回答与胡萝卜有关的问题:

胡罗卜含有的胡罗卜素中,最主要的是(填“α—胡罗卜素”或“β—胡罗卜素”或“γ—胡罗卜素”),该胡罗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变成两分子,后者缺乏会引起人在弱光下视物不清的病症,该疾病称为,胡罗卜素是(填“挥发性”或“非挥发性”)物质。

工业生产上,用养殖的岩藻作为原料提取胡罗卜素时,(填“需要”或“不需要”)将新鲜的岩藻干燥。

现有乙醇和乙酸乙酯两种溶剂,应选用其中的作为胡罗卜素的萃取剂,不选用另外一种的理由是。

【答案】(1)β—胡罗卜素维生素A 夜盲症非挥发性(每空2分)

(2)需要(2分)

(3)乙酸乙酯(2分)萃取胡罗卜素的有机溶剂应不与水混溶,而乙醇为水溶性有机溶剂(3分)

【解析】(1)胡萝卜中含有的主要是β—胡罗卜素,β—胡罗卜素可在人体内可转变成维生素A。夜盲症是由于维生素A缺乏导致。胡罗卜素没有挥发性。

(3)作为萃取胡罗卜素的萃取剂要有较高的沸点、能充分溶解胡罗卜素且与水不混溶。胡罗卜素虽可溶于乙醇,但乙醇是水溶性有机溶剂,萃取中能与水混溶而影响萃取效果,所以不能用乙醇做萃取剂。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技术专题】(15分)

已知生物体内有一种蛋白质(P),该蛋白质是一种转运蛋白,由305个氨基酸组成。如果将P 分子中158位的丝氨酸变成亮氨酸,240位的谷氨酰胺变成苯丙氨酸,改变后的蛋白质(P1)不但保留P的功能,而且具有了酶的催化活性。回答下列问题:

从上述资料可知,若要改变蛋白质的功能,可以考虑对蛋白质的进行改造。

以P基因序列为基础,获得P1基因的途径有修饰基因或合成基因,所获得的基因表达时是遵循中心法则的,中心法则的全部内容包括的复制;以及遗传信息在不同分子之间的流动,即:。蛋白质工程也被称为第二代基因工程,其基本途径是从预期蛋白质功能出发,通过

和,进而确定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据此获得基因,在经表达、纯化获得蛋白质,之后还需要对蛋白质的生物进行鉴定。

【答案】(1)氨基酸序列(或结构)(1分)

P P1DNA和RNA

DNA→RNA、RNA→DNA、RNA→蛋白质(或转录、逆转录、翻译)

(3)设计蛋白质结构推测氨基酸序列功能

【解析】(1)由题干信息可知改造蛋白质的功能,可通过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实现。

依据蛋白质工程的定义及题中信息可知获得P1基因的途径有修饰现有(P)基因或合成新(P1)基因。中心法则的全部内容包括:DNA的复制、RNA的复制、转录、逆转录和翻译。

蛋白质工程的基本途径: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通过蛋白质工程合成的蛋白质还需要进行生物活性的鉴定即功能鉴定,看是否达到人们的需求。

7.食品干燥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B.P2O5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六水合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D.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答案】C

考点:考查干燥剂的有关判断

8.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羧酸和2mol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

A.C14H18O5 B.C14H16O4 C.C14H22O5 D.C14H10O5 【答案】A

考点:考查酯类化合物性质及分子式判断

9.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a-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

同,b和c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和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b>a

B.a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d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元素a 、b、c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

【答案】B

考点:考查元素推断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0.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60g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NA

B.1L 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HCO3-和CO32-离子数之和为0.1NA

C.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23g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NA

D.235g核互235

92U发生裂变反应:

235

92U+

1

0n

90

38Sr+

136

54U+10

1

0n净产生的中子(

1

0n)

数为10NA 【答案】C

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

11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量立体异构) A.3种B.4种C.5种D.6种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这说明该有机物是羧酸,即分子组成

为C4H9—COOH,丁基有4种,所以有机物有4种,答案选B。

考点:考查同分异构体判断

12.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向苦卤中通入Cl2是为了提取溴

B.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

C.工业生产常选用NaOH作为沉淀剂

D.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

【答案】C

13.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选项①中物质②中物质预测②中的现象

A.稀盐酸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立即产生气泡

B.浓硝酸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产生红棕色气体

C.氯化铝溶液浓氢氧化钠溶液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D.草酸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溶液逐渐褪色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盐酸首先中和氢氧化钠,A错误;B、常温下铝在浓硝酸中钝化,得不到气体,B错误;C、

氢氧化钠溶液开始是过量的,因此不可能产生白色沉淀氢氧化铝,C错误;D、草酸具有还原性,能被酸性

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其褪色,D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26.(14分)酸性锌锰干电池是一种一次电池,外壳为金属锌,中间是碳棒,其周围是有碳粉,二氧化锰,

氯化锌和氯化铵等组成的填充物,该电池在放电过程产生MnOOH,回收处理该废电池可以得到多种化工原

料,有关数据下图所示:

溶解度/(g/100g水)

0 20 40 60 80 100

温度/℃

化合物

NH4Cl 29.3 37.2 45.8 55.3 65.6 77.3

ZnCl2 343 395 452 488 541 614

化合物Zn(OH)2 Fe(OH)2 Fe(OH)3

Ksp近似值10-17 10-17 10-39

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维持电流强度为0.5A,电池工作五分钟,理论消耗Zn g。(已经F=96500C/mol)(3)废电池糊状填充物加水处理后,过滤,滤液中主要有氯化锌和氯化铵,两者可以通过____分离回收,滤渣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锰、______和,欲从中得到较纯的二氧化锰,最简便的方法是,其原理是。

(4)用废电池的锌皮制作七水合硫酸锌,需去除少量杂质铁,其方法是:加入新硫酸和双氧水,溶解,铁变为加碱调节PH为,铁刚好完全沉淀(离子浓度小于1×10-5mol/L时,即可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继续加碱调节PH为,锌开始沉淀(假定Zn2+浓度为0.1mol/L)。若上述过程不加双氧水的后果是,原因是。

【答案】(1)MnO2+e—+H+=MnOOH;Zn+2MnO2+2H+=Zn2++2MnOOH (2)0.05g (3)加热浓缩、冷却结晶;铁粉、MnOOH;在空气中加热;碳粉转变为CO2,MnOOH氧化为MnO2 (4)Fe3+;2.7;6;Zn2+和Fe2+分离不开;Fe(OH)2和Zn(OH)2的Ksp相近【解析】

试题分析:(1)酸性锌锰干电池是一种一次电池,外壳为金属锌,锌是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中间是碳棒,碳棒中正极,二氧化锰得到电子,则正极电极反应式为MnO2+e—+H+=

MnOOH,总反应式为Zn+2MnO2+2H+=Zn2++2MnOOH。

(2)维持电流强度为0.5A,电池工作五分钟,则通过的电量是150,因此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 10155496500150

3-?=,锌在反应中失去2个电子,则理论消耗Zn 的质量是 g

05.0mol /g 652mol

001554.0=?。

考点:考查原电池原理的应用、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等

27.(14分)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称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 、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反应如下: ①CO(g)+2H2(g)CH3OH(g) △H1 ②CO2(g)+3H2(g)CH3OH (g )+H2O(g) △H2 ③CO2(g)+H2(g)CO(g)+H2O(g) △H3 回答下列问题:

化学键

H-H C-O C

O H-O C-H

E/(kJ.mol-1) 436

343 1076

465

413

(1)已知反应①中的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由此计算△H1= kJ.mol-1,已知△H2=-58kJ.mol-1,则△H3= kJ.mol-1

(2)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K 的表达式为 ;图1中能正确反映平衡常数K 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为 (填曲线标记字母),其判断理由是 。

(3)合成气的组成n(H2)/n(CO+CO2)=2.60时体系中的CO平衡转化率(a)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a(CO)值随温度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其原因是。图2中的压强由大到小为_____,其判断理由是_____。

【答案】(1)—99;+41 (2)

)

(

c

)

(c

)

(c

2

2

3

H

CO

OH

CH

K

?

=

;a;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平衡常数应

随温度升高变

小;

(3)减小;升高温度时,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平衡向向左移动,使得体系中CO的量增大;反应③为吸热反应,平衡向右移动,又产生CO的量增大;总结果,随温度升高,使CO的转化率降低;P3>P2>P1;相同温度下,由于反应①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加压有利于提升CO的转化率;而反应③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产生CO的量不受压强影响,故增大压强时,有利于CO的转化率升高

的量不受压强影响,故增大压强时,有利于CO的转化率升高,所以图2中的压强由大到小为P3>P2>P1。

考点:考查反应热计算、盖斯定律应用以及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

28.(15 分)二氧化氯(ClO2,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是高效、低毒的消毒剂,答下列问題:

(1)工业上可用KC1O3与Na2SO3在H2SO4存在下制得ClO2,该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

为。

(2)实验室用NH4Cl、盐酸、NaClO2(亚氯酸钠)为原料,通过以下过程制备ClO2:

①电解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溶液X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有__________。

③除去ClO2中的NH3可选用的试剂是(填标号)。

a.水b.碱石灰C.浓硫酸d.饱和食盐水

(3)用下图装置可以测定混合气中ClO2的含量:

Ⅰ.在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碘化钾,用50 mL水溶解后,再加入3 mL 稀硫酸:

Ⅱ.在玻璃液封装置中加入水.使液面没过玻璃液封管的管口;

Ⅲ.将一定量的混合气体通入锥形瓶中吸收;

Ⅳ.将玻璃液封装置中的水倒入锥形瓶中:

Ⅴ.用0.1000 mol·L-1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溶液(I2+2S2O32-=2I-+S4O62-),指示剂显示终点时共用去20.00 mL硫代硫酸钠溶液。在此过程中:

①锥形瓶内ClO2与碘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玻璃液封装置的作用是。

③V中加入的指示剂通常为,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

④测得混合气中ClO2的质量为g.。

(4)O2处理过的饮用水会含有一定最的亚氯酸盐。若要除去超标的亚氯酸盐,下列物庾最适宜的是_______填标号)。

a.明矾b.碘化钾c.盐酸d.硫酸亚铁

【答案】(1) 2:1 (2)①NH4Cl+2HCl 电解

3H2↑+NCl3 ②Cl—、OH—③c

(3)①2ClO2+10I-+8H+=2Cl-+5I2+4H2O ②吸收残余的二氧化氯气体(避免碘的逸出)

③淀粉溶液;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溶液颜色不再改变

④0.02700 (4)d

净水

考点:考查物质制备实验方案设计与探究

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苯酚和丙酮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异丙苯氧化法生产苯酚

和丙酮,其反应和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相关化合物的物理常数

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cm-3)沸点/℃

异丙苯120 0.8640 153

丙酮58 0.7898 56.5

苯酚94 1.0722 182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反应器A中通入的X是。

(2)反应①和②分别在装置和中进行(填装置符号)。

(3)在分解釜C中加入的Y为少置浓硫酸,其作用是______,优点是用量少,缺点是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②为(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反应温度控制在50-60℃,温度过高的安全隐患是。

(5)中和釜D中加入的Z最适宜的是(填编号。已知苯酚是一种弱酸)

a. NaOH

b. CaCO

c. NaHCO

d. CaO

(6)蒸馏塔F中的馏出物T和P分别为和,判断的依据是。(7)用该方法合成苯酚和丙酮的优点是。

【答案】(1)氧气(或空气)(2)A;C (3)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腐蚀设备

(4)放热;可能会导致(过氧化物)爆炸

(5)c (6)丙酮、苯酚;苯酚的沸点高于丙酮(7)原子利用率高

考点:考查化学与技术模块的分析与应用

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元索,A2-和B+具有相同的电子构型;C、D为同周期元索,C核外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D元素最外层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回答下列问题:

(1)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填元素符号),其中C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布式为__________。

(2)单质A有两种同素异形体,其中沸点高的是(填分子式),原因是;A和B 的氢化物所属的晶体类型分别为和。

(3)C和D反应可生成组成比为1:3的化合物E,E的立体构型为,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4)化合物D2A的立体构型为,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单质D与湿润的Na2CO3反应可制备D2A,其化学方程式为。

(5)A和B能够形成化合物F,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胞参数,a= 0.566nm, F 的化学式为:晶胞中A 原子的配位数为;列式计算晶体F的密度(g.cm-3) 。

【答案】(1)O;1s22s22p63s23p3(或[Ne] 3s23p3)

(2)O3;O3相对分子质量较大,范德华力大;分子晶体;离子晶体

(3)三角锥形;sp3 (4)V形;4;2Cl2+2Na2CO3+H2O=Cl2O+2NaHCO3+2NaCl

(或2Cl2+2Na2CO3=Cl2O+CO2+2NaCl)

(5)Na2O;8;

3

1

23

3

7

/g

27

.2

mol

10

02

.6

)

cm

10

566

.0(

/g

62

4

cm

mol

—?

?

?

?

考点:考查元素推断、核外电子排布、电负性、空间构型、杂化轨道及晶胞结构与计算等38.[化学一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聚戊二酸丙二醇酯(PPG)是一种可降解的聚酯类高分子材料,在材枓的生物相存性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PPG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①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

②化合物B为单氯代烃:化合物C的分子式为C5H8;

③E、F为相对分子质量差14的同系物,F是福尔马林的溶质;

④。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

(2)由B生成C的化学方8式为。

(3)由E和F生成G的反应类型为,G的化学名称为。

(4)①由D和H生成PPG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若PPG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0,则其平均聚合度约为(填标号).

a.48 b.58 c.76 d.122

(5)D的网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种(不含立体异构):

①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②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皂化反应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3组峰,且峰面积比为6:1:1的是(写姑构简式):D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在下列—种表征仪器中显示的信号(或数据)完全相同,该仪器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质谱仪b.红外光谱仪c.元素分析仪d.核磁共振仪

【答案】(1)(2)

(3)加成反应;3—羟基丙醛(或β—羟基丙醛)(4)①

②b(5)5;;c

(5)D的网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种(不含立体异构):

①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说明含有羧基;②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皂化反应,说明含有醛基和酯基,因此是甲酸形成的酯基,所以可能的结构简式为HCOOCH2CH2CH2COOH、

HCOOCH2CH(COOH)CH3、HCOOCH(COOH)CH2CH3、HCOOCH(CH3)CH2COOH、HCOOC(CH3)2COOH,共计5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3组峰,且峰面积比为6:1:1的是。

a.质谱仪又称质谱计。分离和检测不同同位素的仪器。即根据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能够偏转的原理,按物质原子、分子或分子碎片的质量差异进行分离和检测物质组成的一类仪器。,b.红外光谱仪是测定结构的,d.核磁共振仪是测定氢原子种类的,而c.元素分析仪是测定元素

种类的,因此完全相同的是元素分析仪,答案选c。

考点:考查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的分析与应用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0题,共300分,共16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现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记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线;再猜告知、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AI 27 P 31 S 32 CL 35.5 Ca 40 Fe 56 Zn 65 Br 80

第I卷

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如图,两平行的带电金属板水平放置。若在两板中间a点从静止释放一带电微粒,微粒恰

好保持静止状态。现将两板绕过a点的轴(垂直于纸面)逆时针旋转

°

45,再由a点从静止释

放一同样的微粒,改微粒将

A.保持静止状态 B.向左上方做匀加速运动

C.向正下方做匀加速运动

D.向左下方做匀加速运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现将两板绕过a点的轴(垂直于纸面)逆时针旋转时,两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电场力也不变,所以现将两板绕过a点的轴(垂直于纸面)逆时针旋转后,带电微粒受两大小相等的力的作用,合力方向向左下方,故微粒将向左下方做匀加速运动,故D正确,A、B、C 错误。

考点:电容器;电场力;力的平衡

15. 如图,直角三角形金属框abc放置在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平行于ab 边向上。当金属框绕ab边以角速度ω逆时针转动时,a、b、c三点的电势分别为Ua、Ub、Uc.已知bc边的长度为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Ua> Uc,金属框中无电流

B. Ub >Uc,金属框中电流方向沿a-b-c-a

C .Ubc=-1/2Bl2ω,金属框中无电流

D. Ubc=1/2Bl2w,金属框中电流方向沿a-c-b-a

【答案】C

考点:导体切割磁感线

16. 由于卫星的发射场不在赤道上,同步卫星发射后需要从转移轨道经过调整再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当卫星在转移轨道上飞经赤道上空时,发动机点火,给卫星一附加速度,使卫星沿同步轨道运行。已知同步卫星的环绕速度约为 3.1x103/s,某次发射卫星飞经赤道上空时的速度为1.55x103/s,此时卫星的高度与同步轨道的高度相同,转移轨道和同步轨道的夹角为30°,如图所示,发动机给卫星的附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约为

A. 西偏北方向,1.9x103m/s

B. 东偏南方向,1.9x103m/s

C. 西偏北方向,2.7x103m/s

D. 东偏南方向,2.7x103m/s

【答案】B

考点: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17. 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发动机的功率P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假定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f恒定不变。下列描述该汽车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汽车先以恒定功率P1起动,所以刚开始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度运动,后以更大功率P2运动,所以再次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故A正确,B、C、D错误。

2015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新课标1卷及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 理科综合能力侧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 B.硝酸 C.醋 D.卤水 8.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 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两种数为2N 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 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2:3 C.3:2 D.2:1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A.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 后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 红色 稀硝酸将Fe氧化为3 Fe B. 将铜粉加1.0mol·L-1Fe2(SO4)3溶液 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 出现 金属铁比铜活泼 C.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 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 来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D. 将-1 4 0.1molgL MgSO溶液滴入 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 为浅蓝色沉淀 Cu(OH)2的溶度积比 Mg(OH)2的小

2015年高考全国一卷理综

2015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K 39 Cr 52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苷酸组成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 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 C.细胞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该蛋白无致病性。PrP°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可以诱导更多的PrP°转变为PrP°°,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PrP°转变为PrP°°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A.氨水 B.硝酸 C.醋 D.卤水 8.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确的是 A.18 g D2O和18 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 N A B.2 L0.5 mol·L-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 N 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 A D.密闭容器中2 mol NO与1 mo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 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

最新2015年高考 全国新课标1卷 化学试题及答案(高清版_)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1) 1 化学试题 2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3 “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4 是指() 5 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 6 8.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7 A.18gD 2O和18gH 2 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 8 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两种数为2N A 9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10 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 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11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 12 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 13 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4 A.1:1 B.2:3 C.3:2 D.2:1 15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16 选 项 实验现象结论 1

A .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 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 有气体生成,溶 液呈血红色 稀硝酸将Fe氧化 为Fe3+ B .将铜粉加1.0mol·L-1Fe 2 (SO 4 ) 3 溶 液中 溶液变蓝、有黑 色固体出现 金属铁比铜活泼 C .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 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熔化后的液态铝 滴落下来 金属铝的熔点较 低 D . 将0.1mol·L-1MgSO 4 溶液滴入 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 0.1mol·L-1CuSO 4 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 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 Cu(OH) 2 的溶度积 比Mg(OH) 2 的小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 17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18 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19 () 20 A.正极反应中有CO 2生成 21 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22 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23 D.电池总反应为C 6H 12 O 6 +6O 2 =6CO 2 +6H 2 O 24 12.W、X、Y、Z均为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25 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6 2

2015年高考理综全国2卷试题及答案详解(试题与答案分开)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2)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AI 27 P 31 S 32 CL 35.5 Ca 40 Fe 56 Zn 65 Br 80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通的某种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下,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 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 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子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子DNA 的一条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 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 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 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 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 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作用 B. 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 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 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 ..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 C.生态系统持续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5.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 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C. 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瘤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 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 6.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 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选成的 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7.食品千操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操剂 B.P 2O 5 不可用作食品干操剂 C.六水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8.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 18H 26 O 5 ,1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羧酸和2mol乙醇,该羧酸的分 子式为 A.C 14H 18 O 5 B.C 14 H 16 O 4 C.C 16H 22 O 5 D.C 16 H 20 O 5 9.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a-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b和c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和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b>a B.a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d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元素a、b、c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

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1语文试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任务-3题 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窗前的繁荣,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政府贷借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质、押是借贷担保的形式,由质库、解库、普惠库、长生库等机构经营。质属动产担保,它的设立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旧契交付抵押权人即可。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典当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也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典权存续期间典权人不向出典人支付租金,出典人也不向典权人支付利息。宋代,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通货偏于紧缩,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及,几乎消费领域、流通领域和生产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而且赊买赊卖所涉及人员的关系也异常复杂,触及官家和私人各层面。从其实际效果看,解决了军需、赈济了贫民、加强了流通、满足了财政,更重要的一点,它向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发起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的发展对货币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货币币材的复杂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铜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或官府的

201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Ⅱ和答案

201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Ⅱ 一、选择题 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 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 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DNA的一条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拟核DNA中含有端粒 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 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 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 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 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 B.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 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 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 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5.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 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C. 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 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

6.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 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 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断引起的 二、非选择题 29.(12分)某基因的反义基因可抑制该基因的表达。为研究番茄中的X基因和Y基因对其果实成熟的影响,某研究小组以番茄的非转基因植株(A组,即对照组)、反义X基因的转基因植株(B组)合反义Y基因的转基因植株(C组)为材料进行实验,在番茄植株长出果实后的不同天数(d),分别检测各组果实 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在B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X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在C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Y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可推测,A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①,B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②。 (2)三组果实中,成熟最早的是①组,其原因是②。如果在35天时采摘A 组与B组果实,在常温下存储时间较长的应是③组。 答案29.(1)①X基因和Y 基因(2分)②X基因、Y 基因和反义X基因(3分) (2)①A (2分)②乙烯具有促进了果实成熟的作用,该组果实的乙烯含量(或释放量)高于其他组。(3分,其他答案合理也给分)③B(2分) 30.(9分)甲状腺激素是人体中的重要激素。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通常,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所处环境温度比母体内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会升高。在这个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分级的,其中由①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②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包括提高①的速率,使机体产热增多;影响神经系统的②。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③。 (3)除了作用于靶细胞外,激素作用方式的特点还有(打出一点即可) 答案:30.(1)①下丘脑②垂体(每空1分共2分)(2)①细胞代谢②发育和功能(每空2分共4分,其他答案合理也给分) ③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1分其他答案合理也给分)(3)高效(2分其他答案合理也给分)(3)微量高效(或通过体液运输)

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2卷 答案及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栽,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镝以及相关行会. 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场,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谋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料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领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拉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

2015年高考理综-全国卷1答案--物理部分(最新整理)

2015 年理综全国卷1 物理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 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8 小题,每小题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l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l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 分。有选错的得0 分。 14.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 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 A.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B.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 C.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D.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 15.如图,直线a、b 和c、d 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N、P、Q 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 为M 、N 、P 、Q。一电子由M 点分别运动到N 点和P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 A.直线a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M >Q B.直线c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M >N C.若电子由M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正功 D.若电子由P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负功 16.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l,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 接在电压为220 V 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 端的电压为U,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则 1 A.U=66V,k= 9 1 C.U=66V,k= 3 1 B.U=22V,k= 9 1 D.U=22V,k= 3 17.如图,一半径为R、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 水平。一质量为m 的质点自P 点上方高度R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 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 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 mg,g 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W 表示质点从P 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1 A.W= mgR,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 点 2 1 B.W> mgR,质点不能到达Q 点 2 1 C.W= 2 mgR,质点到达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1 D.W< mgR,质点到达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2 18.一带有乒乓球发射机的乒乓球台如图所示。水平台面的长和宽分别为L1 和L2,中间球网高度为h。发射机安装于台面左侧边缘的中点,能以不 同速率向右侧不同方向水平发射乒乓球,发射点距台面高度为3 h。不计 空气的作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若乒乓球的发射速率在某范围内, 通过选择合适的方向,就能使乒乓球落到球网右侧台面上,则的最大 取值范围是D

(完整word)2015年高考理综试题新课标全国卷1带答案

2015年全国卷1理综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K 39 Cr 52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 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该蛋白无致病性。PrP°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可以诱导更多的PrP°转变为PrP°°,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PrP°转变为PrP°°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 数学(理科)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5年新课标全国Ⅰ,理1】设复数z 满足1i 1z z +=-,则( ) (A )1 (B (C (D )2 【答案】A 【解析】由1i 1z z +=-得()()()()1i 1i 1i i 1i 1i 1i z -+--+===++-,故1z =,故选A . (2)【2015年新课标全国Ⅰ,理2】sin 20cos10cos160sin10??-??=( ) (A ) (B (C )12- (D )1 2 - 【答案】D 【解析】原式1 sin 20cos10cos20sin10sin302 =??+??=?= ,故选D . (3)【2015年新课标全国Ⅰ,理3】设命题P :n N ?∈,22n n >,则P ?为( ) (A )n N ?∈,22n n > (B )n N ?∈,22n n ≤ (C )n N ?∈,22n n ≤ (D )n N ?∈,22n n = 【答案】C 【解析】P ?:n N ?∈,22n n ≤,故选C . (4)【2015年新课标全国Ⅰ,理4】投篮测试中,每人投3次,至少投中2次才能通过测试.已知某同学每次投 篮投中的概率为0.6,且各次投篮是否投中相互独立,则该同学通过测试的概率为( ) (A )0.648 (B )0.432 (C )0.36 (D )0.312 【答案】A 【解析】根据独立重复试验公式得,该同学通过测试的概率为22330.60.40.60.648C ?+=,故选A . (5)【2015年新课标全国Ⅰ,理5】已知()00,M x y 是双曲线C :2 212 x y -=上的一点,1F 、2F 是C 上的两个焦 点,若120MF MF <,则0y 的取值范围是( ) (A )? ?? (B )? ?? (C )? ?? (D )? ?? 【答案】A 【解析】由题知() 1F ,)2F 且2 20012x y -=,所以()) 120000,,MF MF x y x y ?=-?- 222 0003310x y y =+-=-<,解得0y <

2015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新课标1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试题类型:A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3至5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设复数z满足1+z 1z - =i,则|z|= (A)1 (B2(C3(D)2 (2)sin20°cos10°-con160°sin10°= (A)3 (B 3 (C) 1 2 -(D) 1 2 (3)设命题P:?n∈N,2n>2n,则?P为 (A)?n∈N, 2n>2n(B)? n∈N, 2n≤2n (C)?n∈N, 2n≤2n(D)? n∈N, 2n=2n (4)投篮测试中,每人投3次,至少投中2次才能通过测试。已知某同学每次投篮投中的概率为 0.6,且各次投篮是否投中相互独立,则该同学通过测试的概率为 (A)0.648 (B)0.432 (C)0.36 (D)0.312

(5)已知00(,)M x y 是双曲线2 2:12 x C y -=上的一点,12,F F 是C 上的两个焦点,若120MF MF

2015年高考物理全国卷1及答案解析

2015年高考物理全国卷1及答案解析

第Ⅰ卷(选择题)2015年理综全国卷1 物理部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 的四个选项中。第l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l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 A.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B.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 C.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D.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 15.如图,直线a、b和c、d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N、P、Q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 由M ?、N?、P?、Q?。一电子 M 点分别运动到N点和P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 A.直线a位于某一等势面内,M?> ? Q B.直线c位于某一等势面内,M?>N? C.若电子由M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正功 D.若电子由P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负功 16.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为3:l ,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 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220 V 的正弦交流电源 上,如图所示。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 , 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 。则 A .U=66V ,k=19 B .U=22V ,k=19 C .U=66V ,k=13 D .U=22V ,k=13 17.如图,一半径为R 、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 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 水平。一质量为m 的质点 自P 点上方高度R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 点进 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 时,对轨道的压力为 4 mg ,g 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W 表示质点从P 点 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A .W =12 mgR ,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 点 B .W >12 mgR ,质点不能到达Q 点 C .W =12 mgR ,质点到达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D .W<12 mgR ,质点到达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18.一带有乒乓球发射机的乒乓球台如图

2015年全国新课标一卷

2017年08月30日137****2704的高中数学组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已知集合A={x|x=3n+2,n∈N},B={6,8,10,12,14},则集合A∩B中元素的个数为() A.5 B.4 C.3 D.2 2.已知点A(0,1),B(3,2),向量=(﹣4,﹣3),则向量=()A.(﹣7,﹣4)B.(7,4) C.(﹣1,4)D.(1,4) 3.已知复数z满足(z﹣1)i=1+i,则z=() A.﹣2﹣i B.﹣2+i C.2﹣i D.2+i 4.如果3个正整数可作为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边长,则称这3个数为一组勾股数.从1,2,3,4,5中任取3个不同的数,则这3个数构成一组勾股数的概率为() A.B.C.D. 5.已知椭圆E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离心率为,E的右焦点与抛物线C:y2=8x 的焦点重合,A,B是C的准线与E的两个交点,则|AB|=() A.3 B.6 C.9 D.12 6.《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委米依垣内角,下周八尺,高五尺.问:积及为米几何?“其意思为:”在屋内墙角处堆放米(如图,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底部的弧长为8尺,米堆的高为5尺,问米堆的体积和堆放的米各为多少?“已知1斛米的体积约为1.62立方尺,圆周率约为3,估算出堆放的米约有()

A .14斛 B .22斛 C .36斛 D .66斛 7.已知{a n }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S n 为{a n }的前n 项和,若S 8=4S 4,则a 10=( ) A . B . C .10 D .12 8.函数f (x )=cos (ωx +φ)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 A .(kπ﹣,kπ+,),k ∈z B .(2kπ﹣,2kπ+),k ∈z C .(k ﹣,k +),k ∈z D .( ,2k +),k ∈z 9.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t=0.01,则输出的n=( ) A .5 B .6 C .7 D .8 10.已知函数f (x )= ,且f (α)=﹣3,则f (6﹣α)=( ) A .﹣ B .﹣ C .﹣ D .﹣

2015年高考全国卷2理综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精校版)

2015年高考全国卷2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word精校版) 一、选择题: 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 培养瓶中气体温度(℃)离子相对吸收量(%) 空气17 100 氮气17 10 空气 3 28 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 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 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答案】A 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 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 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 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 【答案】C 【解析】端粒存在于真核生物染色体的末端,是由DNA序列及其相关的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体,A错误。由“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可知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逆转录酶;B错误。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 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短;D错误。 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 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 B.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 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 D.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

【答案】B 【解析】抗体、分泌蛋白均为大分子物质,出细胞方式为胞吐;mRNA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细胞质中,不是胞吐作用;突触前膜通过胞吐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综上分析符合题意的为B选项。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 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B 【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A正确。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能量的输入= 输出(散失);B错误。 5.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1)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 (2)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3)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 (4)人体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 【答案】D 6. 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 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 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答案】A 【解析】人类猫叫综合征是人类的第5号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A正确。 (12分)某基因的反义基因可抑制该基因的表达。为研究番茄中的X基因和Y基因对其果实成熟的影响,某研究小组以番茄的非转基因植株(A组,即对照组)、反义X基因的转基因植株(B组)和反义Y基因的转基因植株(C组)为材料进行实验。在番茄植株长出果实后的不同天数(d),分别检测各组果实的乙烯释放量(果实中乙烯含量越高,乙烯的释放量就越大),结果如下表: 组别 乙烯释放量(μL.kg-1.h-1) 20d 35d 40d 45d A 0 27 17 15 B 0 9 5 2

2015年全国卷-新课标2-文综历史和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标2) 24.古代儒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25.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26.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 27.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的进程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28.奕?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老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汝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遭到批判 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29.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A揭露历史真相B引介西方理论C倡导变法维新D颠覆孔孟学说 30.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B.转嫁战争负担 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D.强化物资管制 31.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 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32.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 33.表1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所占比例表由表1可以推 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2015年全国1卷高考物理试题附答案

2015年全国1卷高考物理试题 14.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 A.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 B.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 C.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 D.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 15.如图,直线a 、b 和c 、d 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 、N 、P 、Q 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M φ、N φ、P φ、P φ。一电子有M 点分别运动到N 点和P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 A.直线a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Q M φφ> B.直线c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N M φφ> C.若电子有M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正功

D.若电子有P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负功 16.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220V 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 ,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 ,则 A. 9166==k ,V U B. 9 122==k ,V U C. 3166= =k ,V U D. 3122==k ,V U 17.如图,一半径为R ,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 水平。一质量为m 的质点自P 点上方高度R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 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 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 ,g 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W 表示质点从P 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客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2015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详解(新课标全国卷1)

2015年全国卷1 理综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K 39 Cr 52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苷酸组成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 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D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该蛋白无致病性。PrP°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可以诱导更多的PrP°转变为PrP°°,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PrP°转变为PrP°°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B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B 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 8.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18 g D2O和18 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 N A B.2 L0.5 mol·L-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 N 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