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州市海珠区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

广州市海珠区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

广州市海珠区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
广州市海珠区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

广州市海珠区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

第一章旅游业发展现状和条件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评价

1.旅游业相对落后,且缺乏较高层次旅游规划的指导

由于珠江的天然阻隔和城区功能所限,在“宁要河北一张床,不要河南一间房”传统观念影响下的广州海珠区,旅游业起步较晚、发展缓慢。除了本区居民的休闲、娱乐和购物等广义的旅游活动以外,严格意义上的旅游——海珠区区外游客的入区旅游主要起步于1998年,以瀛洲生态公园的建成和正式对外开放为主要标志。继2004年春季第95届广交会启用琶洲新展馆后,特别是2008年秋季广交会展馆整体搬迁琶洲以来,旅游业才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也是直到“十一五”期间才开始着手构思全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但没有形成正式的“十一五”旅游业规划。至今也都还没有制定全区的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旅游业基本处于自发状态。目前,小洲村、黄埔古港、古村、洪德路木偶动漫街等不少景区景点都已制定了自身的总体发展规划,甚至是修建性详细规划,但,却是在没有全区总体规划高层指引的背景下进行的。总之,海珠区的旅游业相对落后于广州总体发展水平,与周边番禺、天河、越秀等区的差距较大。这主要是因为海珠区在很大程度上原以工业为主,对旅游业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2.旅游业基础薄弱,效益不高

目前,没有总部设立在海珠区的有影响力的旅游行业机构(旅行社),特别是经营入穗游的主力旅行社。住宿设施共有300多家,总数虽然不少,但档次明显偏低,其中的宾馆、旅社、招待所占了一半以上,星级酒店屈指可数:五星级的只有1家,四星级的仅有3家,三星级的也才10家,连锁经济型酒店9家。景区景点开发力度小,数量不多,旅游公交、餐饮、购物、问询等配套设施和服务跟不上,特别是缺乏对外有大影响力的景区景点。广州塔要今年9月份才能开业,目前,能对海珠区区外游客构成吸引力的真正意义上的景区景点主要有琶洲国际会展中心、珠江啤酒博物馆、粤海第一关纪念馆、瀛洲生态公园、孙中山大元帅府、琶洲塔、十香园、邓世昌纪念馆、廖仲恺及何香凝纪念馆、潘鹤雕塑艺术园、陈李济中药博物馆、海珠区博物馆。景区景点处于公益性质或半公益性质的比较多,门票很低或根本就不收门票。而且除了门票以外的其他延伸性消费又极少,甚至根本就没有,旅游产值不高,效益不高。目前,除了珠江啤酒博物馆门票为50元、瀛洲生态公园门票为10元以外,其他都在8元以下,只有瀛洲生态公园除门票以外还有比重较大的乡村美食餐饮消费和土特产品购物消费。

旅游业的基础数据资料缺乏,没有旅游业的经济数据、客源市场数据及消费结构数据统计。

3.旅游吸引力十分有限,客源市场较单一

目前,除了广州市民以外,涉足海珠区的严格意义上的游客绝大部分是会展客商,客源结构比较单调,旅游活动行为结构亦比较简单。

广州海珠区在外地大众游客心目中显得十分陌生,因为从食、住、行、游、购、娱各大环节和方面来看,海珠区跟他们在穗的旅游活动都似乎没有很大的关系,没有必要的联系。在他们看来,海珠区远不如越秀区、天河区、黄埔区、白云区、荔湾区那样知名和深入人心,因为其他这些区分别得到了越秀公园、天河体育中心、广州东站、黄埔军校、黄埔港、白云山、陈家祠、西关风情等著名景区景点的长期宣传与推介,而海珠区则缺乏值得游、值得记忆和有利于记忆的重

要元素。只是近年来,随着广州新会展中心的落成和广州塔的崛起,海珠区在外界人的心目中才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海珠”的名声还是不如“琶洲”的名声大。

二.SWOT分析

1.优势

(1)旅游资源丰富多样,质量上乘,结构良好

据目前较准确的统计,海珠区拥有可开发利用的景区景点至少在47处以上,数量众多。从旅游资源的属性与类型来看,有历史古迹、古村落、原生态地段、宗教文化建筑、观光河段、湖泊景观、自然历史遗迹、博物场馆、城市公园、艺术文化园地、大型现代建筑设施、生产基地、研发基地,等等,可谓琳琅满目、丰富多彩。

依时间维度而论,海珠区全面拥有广州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精髓:黄埔古港、古村是昔日广州繁荣昌盛的重要见证,孙中山大元帅府是广州近代史迹之首,广州塔和琶洲国际会展中心是广州当代社会经济文化的最杰出代表,它们都是发展“广州游”最为核心层次的旅游资源。从旅游功能来看,有最具震撼力的现代都市观光,有令人追溯的历史文化缅怀与品味,有让人流连忘返的原生态休闲度假的环境与景致,有令人大开眼界、陡长见识的各类博览与创意园区。从地域空间组合来看,各类旅游资源相对集中而又错落有致,十分有利于开发利用:现代都市风情主要沿新城中轴线分布、且主要集中在北部;带有原生态特征的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历史古迹和各类博物场馆则主要集中在新中轴线以西的地区。此外,绝大部分重要景区景点还有沿江、沿涌分布或近江分布的特点,十分有利于形成沿珠江的环岛观光游和沿黄埔涌的河涌游。

(2)区位条件优越

海珠区是广州市传统的老城区之一,与荔湾区、越秀区、天河区、黄浦区、番禺区均隔江相望、相邻,并为上述多区所环抱,拥有能与多区直接建立跨区交通联系的地理优势。特别是随着过江隧道、跨江大桥、地下铁道的不断增加,已极大限度地跨越了珠江的天然阻隔,珠江两岸的河南、河北早已进入了一体化发展进程。随着地铁2号线的延伸,白云新国际机场、广州火车站、天河客运站、广州东站等几大广州的主出入口均有地铁直通海珠区的中心地带。

不仅如此,海珠区在作为老城区的同时却还拥有大片的田园风光,万亩果林,保留着完好的广府水乡风情,这种居大都市城区中心位置而又能城乡兼备的区位优势,是其他老城区所不敢奢望的。

此外,海珠区因拥有广州塔而占据了入穗游的窗口位置和第一道门面,今后必将成为广州旅游的首站和重要的游客集散中心。登塔眺望,云山珠水、珠江新城、会展中心、黄埔古港、古村、都市南肺均一览无余,广州大都市风光尽在眼前,这里拥有全广州最佳的景致。

(3)生态优势明显,用地条件相对宽松

随着休闲度假旅游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旅游质量追求境界的提高,优越的生态条件及和谐宽松的环境已成为产生旅游吸引力的重要因素。这就是大城市环城游憩带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海珠区是一个为珠江广州河段前、后航道所环抱的江中大岛,河汊纵横、水面宽广、绿地遍

布,其独特的江岛生态系统个性鲜明。小洲村及黄埔古村等“广府水乡”的保存、海珠湖的开工建设、珠江及黄埔涌等河涌水域的整治、“退二进三”的产业升级改造、绿道长廊的建设等一系列举措,使海珠区获得了相对比较优越的生态环境,广州“都市南肺”的生态功能定位,更是使这一优势的延续有了得力的保障。各大老城区相比,海珠区的土地开发密度仍然较低,旅游业的发展环境、特别是用地条件相对较宽松,比较优势很明显。

(4)具有后发优势

在广州旅游业新的发展格局中,以及广州城市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格局中,海珠区的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和旅游产业地位将日益上升,后发优势将日益突出。因而,海珠区的旅游业具备后发制人的良好条件,有望取得“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开发效果。

2.劣势

(1)旅游起步晚,没有影响力

由于海珠区的旅游起步晚,对广州以外的游客还没有形成影响力,旅游本底感知印象差,眼下基本上还是处于被游客遗忘的角落。一个地区的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是长时间营造的结果,标志性景观的出炉虽然能带来轰动效应,但却难以指望由此而得到迅速的彻底改观。

各大老城区相比,海珠区的旅游品牌力最弱,知名度最小。首先,专为广州新一轮旅游宣传营销而策划的“新世纪羊城八景”中,虽然有“珠江夜韵”与海珠区密切相关,但,真正为海珠区所独有、能为海珠区切实起到作用的却没有。其次,海珠区除了新近崛起的会展中心和新电视塔以外,长期以来一直没能得到与旅游宣传和旅游活动密切相关的知名事物的宣传与推介,而其他各区则各有各的诀窍和有主导因素长期起作用:越秀区有越秀公园、广州火车站、南越王墓、中山纪念堂、北京路作依托;荔湾区有上下九商业街、陈家祠、西关风情、以及众多广州老字号的影响;天河区有天河体育中心、广州东站、天河城商业中心、广州购书中心、太平洋电脑城的支撑;黄埔区也有黄埔军校、南海神庙、黄埔港为之提升知名度。这些都是与旅游者密切相关的知名事物,也是目前海珠区的一大软肋。

(2)区内没有功能强大的游客集散中心

游客集散中心,就是区外游客在出入一个旅游目的地地区时主要集中和疏散的地方,通常由此再周转到区内的其他地方去。海珠区目前就缺少这样的中心地,无论是琶洲展馆区、新电视塔观光区、江南西路还是市二宫一带,都还承担不了这样的功能,这就致使游客很难进得来、出得去、散得开和游得好。

海珠区不是广州的主出入口,海珠客运站的辐射能力和范围十分有限。此外,目前也还得不到广州新机场、火车站、省汽车站、市汽车站和天河客运站所带来的便利,因此,游客选择住宿、停留、旅游、购物的机会就会大减。广州城市公共交通网还没有充分构筑好,又使得这一劣势尤为明显。

(3)旅游机构及专用设施薄弱

海珠区目前有旅行社服务网点100多家,数量不算少,但绝大部分仅仅是分支机构性质的服务网点,占了92.59%,这些门店层次低、功能少、以执行为主,例行公事,没有多少自主权和大的决定权,而且他们主要通过总部经营海珠区居民的外出旅游,对引进游客、引进消费起

不到多大作用。因此,缺乏总部驻在海珠区的实力雄厚、入穗游经营量大的知名品牌旅行社,成为制约海珠区旅游业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

除了香江家私城和江南大道婚纱一条街有一定的区外影响力之外,以江南西路、江南大道中、万国广场为主要代表的海珠区商业,目前还是处于主要为本区居民服务的较低层次,缺乏大的、有影响力的、不可替代性强的商业区和商业中心,特别是对外地游客有诱惑力的商业中心。加之住宿设施相对较少和档次偏低,密度较小,也缺乏住宿吸引力。目前只有香格里拉一家知名度大的高星级酒店,三星、四星的共有十三家,但不出名,甚至还不如已进驻的九家经济型酒店连锁店的品牌效应。因此,旅游专门设施薄弱,难以激发游客的欲望,这也是难以吸引来穗游客进入海珠区的一个重要原因。

3.机遇

(1)广州塔开放和亚运会的良好机遇

大型赛事和节庆活动,特别是举世瞩目的国际性活动,除了举办当时的轰动效应以外,还能为举办地带来深远、持续的后效应,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对于深藏闺中人未知的海珠区,广州塔的建成开放和亚运会契机,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对外展现和宣传推介的良好机遇,如果把握、利用得好,必将能在世人心目中大大强化海珠区的印象,把海珠区的旅游业推向一个崭新的境界。

(2)广州中心城市建设的机遇

广州已着手实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区域性国际城市战略,广佛同城化、广佛肇一体化快速推进,广州的对外影响力和旅游吸引力必将伸向更广的领域和更远的空间。海珠区作为广州城市的一个重要中心,将随着广州的提升而水涨船高,从中获得更多的商机。

随着广州中心城市和国际城市建设的需要,海珠区将参与越来越重要的分工和承担越来越多的重要功能,现代化的城市建设项目落户海珠区的会越来越多,它们能直接成为旅游项目或衍生出旅游效益。城市旅游交通也将会较快得到实质性的改善。“退二进三”的产业升级换代,现代服务业大举推进,能为旅游业的发展消除思想障碍,提供越来越好的理论基础、政策优惠和产业平台。广州新城市中轴线的整体落成和向南推进,也将使海珠区的旅游景观进一步得到大的改观,旅游形象得到进一步的凸现。

(3)我国旅游业战略地位提升所带来的良好机遇

2009年国务院颁发的41号文件中,正式确立了我国旅游业为“战略性产业”的地位,将旅游业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产业高度。随后又颁发了关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45号文件,两个文件的出台,在提高了旅游业地位的同时,也大大地改善了旅游企业的环境,激活了旅游企业的活力,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特别机遇。

另外,随着我国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的深入实施,将会出台一系列促进旅游市场发育的政策和措施。例如,调整休闲时间分配、推行奖励旅游、实施职工福利性疗养度假旅游、将学生的修学旅游活动纳入综合实践课程,等等。这必将使海珠区面临更广阔、更大量的旅游客源市场。

(4)低碳生活、低碳经济潮流带来的机遇

低碳生活、低碳经济潮流下,有条件的地区,低能耗高产出的旅游业将面临新一轮的发展契机。同时,耗能多的各类主题公园和现代娱乐设施必将受到抑制,人们将首先考虑和尽量利用原赋旅游资源来发展旅游业,利用兼有旅游功能的现代生产、生活设施来发展旅游业。开发其他产

业的旅游附加值和非专门性旅游设施的旅游附加值将大行其道。海珠区开发电视塔和展馆的旅游附加值,开发各类创意园、生产地的旅游附加值,开发居民点、生态果林的旅游附加值,开发河涌、古迹等原赋旅游资源,正好欣逢这一机遇、顺应这一潮流。

4.威胁

(1)会展业所受到的挑战

会展业作为一种新的业态和高端服务业,从一开始就显示了迅猛的发展势头和美好前景。由于各地纷纷追捧、争抢“蛋糕”,我国会展业早已遍地开花、竞争激烈。广州的会展业既受到来自港澳的挑战,也面临来自珠海、东莞等珠三角兄弟城市的压力。特别是珠海,今年刚刚制定会展业发展总体规划,大有志在必得之意。诚然,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政策的扶持,广州一年两度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暂不存在危机,但其他类型和时段的会展却遭到了各地的截留和瓜分,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琶洲国际会展中心的使用率和经济效益。

(2)城际交通的改善是双刃剑

珠三角城市群的发展壮大、城际交通的全面改善,在增强了广州中心城市凝聚力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城市功能和利益的外溢。从旅游业的角度来说,就是由于交通的便利而导致了周边城镇同中心城区争抢客源。

目前虽然还没有准确、具体的数据能表明周边地区的酒店对广州老城区的酒店到底造成了多大的竞争压力,但交易会期间已有不少会展客商选择转移到海珠区周边的番禺、增城、东莞、南海、佛山等地住宿已是不容回避的事实。它昭示了一种苗头,发出了海珠区旅游业面临威胁的信号。

(3)近郊、远郊的同质竞争

海珠区的生态环境在老城区对比中有优势,是都市中心区的绿色瑰宝。然而,这种优势在与近郊和远郊的对比中却不复存在了。

目前,番禺区、南沙区、白云区、花都区、从化市、增城市都在大做乡村旅游、生态旅游、观光农业旅游、短距离休闲度假旅游的文章,与海珠区形成了直接的同质竞争。这不但争抢本市和珠三角客源,而且也会与海珠区争抢省外入穗客源市场。特别是以增城白水寨风景区为中心的广州东北部广大山区,在2009年已制定了山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将会与海珠区形成较激烈的竞争。

(4)传统老商业区的竞争

广州是我国著名的商贸旅游城市,另外,由于广州的景区景点普遍不适合收太高的门票,因此,购物旅游应该发展成为旅游创收的重要环节,海珠区也不例外。而且旅游购物是一种弹性消费、无限消费,可挖掘的潜力最大。

越秀、荔湾、天河三区,依托原有基础,在旧城改造中不断强化商业功能。老的商业地段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如北京路、上下九路等,新的商业区不断涌现,如动漫星城、颐高数码城等地铁沿线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已步入了良性的循环轨道。广州商业中心在河北(珠江北岸)、购物尽在河北的传统局面和印象,在内外公众心目中,若干年的短时间内都还难以动摇和改变。

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目标,落实国务院“珠江三角洲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以及“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市区产业′退二进三‵工作的意见”;围绕建设广州海珠旅游业强区,通过资源整合、主题开发、项目带动、精品打造,着力创建“都市观光”、“海珠环岛游”旅游品牌,强化旅游行业管理,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素质,不断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和先进的现代服务业,把海珠区建设成为知名的都市旅游观光中心、休闲服务中心和会展旅游中心。

二.发展原则

“十二五”期间,海珠区旅游发展除遵循市场化、低碳旅游、可持续发展等原则外,应重点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协同化与差异化原则

旅游产业是一个无边界的产业,涉及自然、经济、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只有彼此和谐协调, 才能取得共赢。区域旅游协同发展原则,其实质就是要构建旅游产业在自然、经济、生态等各个层面的协同发展, 让与旅游活动相关的所有区域、所有人都能从旅游产业的发展中得到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双重“可持续租金”。“十二五”期间,具体要求是:一是设计各类和谐旅游产品和协调机制, 促进海珠区与广州其他区域之间、企业之间、旅游者与海珠区居民之间的和谐发展;二是通过自然生态协同、经济生态协同、文化生态协同,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构建一个旅游与各相关利益主体和谐发展的社会生态;三是在遵循协同化发展原则的同时更应遵循差异化发展原则,避免与广州市其他各区旅游产业结构雷同,恶性竞争,要结合海珠区资源特色和区域旅游功能,合理定位,突出特色,进行差异化开发,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

2.国际化原则

“十二五”期间,海珠区随着广州塔等都市观光、海珠环岛游等旅游产品的品牌塑造和国际会展商务旅游辐射力的进一步增强,其旅游发展在广州市的地位将大大提升,因此海珠区要以广州市“十一五”提出的“世界旅游市场中心”重任为目标,以国际化标准推进产业发展,使本区旅游环境、服务质量与国际接轨。具体要求是:一是进一步完善与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准、体现国际时尚的旅游休闲娱乐设施、生态观光设施和会展旅游设施;开发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旅游产品尤其是旅游时尚产品。二是要通过与广州市及其他各区联合开发观光、会展商贸入境游,提升入境游客尤其是外国游客的比重,提升旅游收入中外汇收入所占的比重。三是要推动本区旅游产业更多

地采用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技术,借助高等旅游院校优势,打造一支有国际旅游城市水准的从业队伍,使全区的酒店、旅行社、景区(点)旅游接待设施和娱乐设施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标准能与国际著名旅游城市相媲美。

3.旅游发展与社会福利化原则

文化与旅游的开发,迫使人们追问自身及其整个社会的未来,并以崭新的高度关注资源的利用与自身的利益。旅游业涉及的主体多,有企业、旅游者、政府、当地居民等,各个主体利益追求不同,决定了旅游业不仅是一个产业发展问题,也是一项民生工程。“十二五”期间,海珠区旅游业的发展必须着眼民生、普遍受益与国民旅游休闲计划,适应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体现社会民生福利原则。具体要求包括:一是通过为市民建设景区休闲示范单位,如公园、博物馆等,保证其产品的公共性或部分准公共性;二是通过建设旅游服务公共设施,如旅游交通、海珠环岛绿道游、珠江夜景观光、休闲购物中心、旅游服务问询中心、城市广场与节点等,保护市民和游客对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的共享权利;三是或与广州市其他各区联合,制定旅游公共服务政策,惠及所有当地市民,使之享受到海珠区旅游业发展的成果,提高市民对海珠区发展的认知度与信心。

三. 旅游业总体发展目标

1.产业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通过政府指导,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初步形成以广州观光塔为核心的旅游产业集群区和琶洲会展主题旅游产业集群区;国民旅游休闲示范景区10-15家,休闲示范美食街区1-2条,休闲示范购物中心1-2个;三星级以上酒店20家(现有14家);力争有1家品牌旅行社总部落户海珠区,大力开拓国际会展旅游商务。最终使旅游、会展、商贸成为海珠区第三产业中的三架快速发展的马车,并使海珠区成为广州市旅游业的发展强区。

2.社会发展目标

以旅游业的发展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旅游产业结构高级化;以旅游业的发展为平台,促进会展、商贸对外交流,提高广州市及海珠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旅游业的发展,扩大社会就业,促进社会和谐;凭借旅游业的发展,从而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将海珠区建设成为宜游、宜业、宜居之城,生态、文明之城。

3.主要经济指标

2009年,广州市接待总人数11848.53万人次, 年增长率 6.30%,其中接待过夜者3975.53万人次,年增长率12.66%;旅游业总收入增长18.66%,其中旅游外汇收入增长15.77%,国内旅游收入增长20.38%.“十二五”期间,按照海珠区2009年第三产业13.33%的增长率以及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考虑到国内、国际旅游市场以及广州市经济发展现状,力争海珠区接待国内外游客量与过夜者人次年均增长10%以上,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

第三章发展格局与重点项目建设

一. 旅游总体发展格局

以海珠环岛路、珠江金游廊为主体,以新中轴线景观轴,东、中、西三大旅游区内的旅游景区组团为重点,构成一环、一轴、三区的旅游总体发展格局。

1.一环

一环,指海珠环岛金游廊,长约47公里,由海珠环岛路、环绕海珠岛的珠江水道所构成的、呈串珠状分布的多个精品景区组成,几乎海珠区的所有精品景区都在该游廊上。

2.一轴

一轴,指广州城市新中轴线景观轴,在海珠区的范围是北起广州塔,南至沥滘海心沙,长约6.4公里,是一条最能凸显广州现代城市风貌的旅游观光轴。

3.三区

(1)东南部水乡生态旅游区

旅游吸引主要由两大旅游景区组团构成,即黄埔古港、古村景区组团和小洲村及瀛洲生态公园景区组团。

(2)中北部都市旅游观光区

旅游吸引主要由两大景区组团构成,即以广州塔为核心,包括广州T.I.T纺织服装创意园、珠影创意产业园、海珠湖、潘鹤雕塑艺术园、珠江啤酒博物馆等构成的景区组团和以琶洲国际会展中心会展旅游主题景区等构成的组团。

(3)西部历史文化、科技旅游区

旅游吸引主要由太古仓码头、洲头咀公园、邓世昌纪念馆(海珠博物馆)、十香园纪念馆、孙中山大元帅府、海幢寺、洪德路木偶动漫街等景区景点组团构成。

二. 旅游重点项目建设

1.广州塔

位于海珠区赤岗塔附近,处在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和珠江景观轴线的交汇处,具有观光、发射、展示三大功能,塔体本身白天银灰夜晚五彩,是广州的新地标,享有六个世界最高,即最高的电视塔、最高的空中云梯、最高的旋转餐厅、最高的4D影院、最高的露天观景平台、最高的横向摩天轮,站在塔上,羊城风光一览无余。规划期内,一是完善广州塔相关公共配套设施,如电视

塔南广场、公交线路、珠江水域码头、公厕、餐饮等配套设施建设;二是将通往电视塔附近的地铁3号线“赤岗塔站”更名,以区别于“赤岗站”,或直接以定名后的“广州塔”命名,方便游客识别;三是通过集中或无差异营销塑造品牌,给中外游客留下不是艾非尔铁塔胜似艾非尔铁塔的印象。

2.海珠环岛金游廊

海珠环岛金游廊是海珠区一项最具特色的旅游工程,现已开通大部分陆路游廊与部分珠江夜游段。规划期内,一是完成陆路游廊的全部工程,开通水、陆旅游巴士;二是继续重点打造品牌,成为广州市最具影响力的旅游线路产品。

3.太古仓滨水文化、现代旅游服务产业基地

太古仓100年前曾经是英国太古公司的一个码头,1965年成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进入21世纪,码头功能开始转型,现已“变身”为集港口历史展览、市民休闲、观光娱乐为一体的滨水新型体验式文化景区、广州市现代服务业基地, 拥有水岸影城、星光大道、欧陆酒庄名酒会所、游艇俱乐部等服务项目,是广州最具特色的滨水文化休闲区,预计每年约有游客200多万,增加就业人数3000多人。“十二五”期间,一是继续完成太古仓规划后期工程,增加水陆两用车“冒险鸭”等游乐项目开发;二是从硬件上改善旅游环境,如解决环岛绿道将太古仓码头一分为二对游客造成的安全问题,改造码头水泥地面为木质休闲类地面,加强码头露天文物的室外资源保护等;三是加大对太古仓项目的推荐力度,打造太古仓码头文化休闲的特色,而非过多地进行商业开发。

4.黄埔古港、古村

位于广州海珠岛东部,濒临珠江。黄埔古港、古村是明清广州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清代以来广州“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港口。黄埔古村布局以祠堂为中心,各姓聚落在呈局部棋盘式分布的同时,顺应山岗、河流和水塘的形态走势,自然布局,不拘一格,在规划上呈现出很强的灵活性和包容性。村间水系道路,村头门坊榕树,村中庙宇民居,均安排有序,体现出岭南传统儒学文化影响下的乡村设计思想。同时,黄埔古村的布局与其它岭南古村有明显的不同之处:罗、冯、胡、梁几大宗族之间的居住界限并非泾渭分明,各姓祠堂甚至接踵而列。而且村落布局带有明显的商业特征,村中有东市和西市两大商业中心:东市即村落中心的黄埔直街,主要为本村族人所用;西市即靠近码头的海傍街,专为来往的贸易人群服务。体现出明清水运城镇特色。“十二五”期间,建设重点是生态修复与遗址、符号复原以及古村落的以旧复旧,重展与见证广州海上丝路与贸易史的繁荣,人文与自然的天人合一;开发具有“水乡特色”的风情街与“水上旅游”项目;加强停车场、避雨亭、游憩长廊、急救站等配套设施建设。

5. 洪德路木偶动漫街

位于海珠区洪德路,设计借鉴欧洲“昂格雷姆”国际漫画节动漫小镇的理念,结合美国“迪斯尼乐园”新奇、有趣、大胆的设计风格,在洪德路原有的骑楼建筑上进行改造。整个设计在保留了骑楼街独特的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巧妙地加入动漫元素的装饰,使现代动漫风格与传统骑楼文化完美结合,达到修旧创新、独创一格的效果,为海珠区打造一片全国独有的“骑楼街下的动漫世界”,被人们誉为海珠区“街区式的迪斯尼乐园”,项目已得到省、市、区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扶持。“十二五”期间,一是完成“广东动漫博物馆”、“中国动漫衍生品研发和贸易平台”、

“动漫产业链大楼”、“动漫COSPLAY演艺中心”、3D动漫艺术馆等工程;二是应不断创新动漫迪斯尼乐园娱乐内容,延长其生命周期;三是进行以消费动漫主题为特色的旅游要素(吃、住、游、娱、购等)综合体开发;四是完善动漫街配套项目,如停车场等。

6.小洲村

小洲村位于广州市海珠区东南部小洲东路138号,是广州“万亩果园”保护区内的村庄,面积4.5平方公里,南临大学城、生物岛,四面环水,河网纵横,形似小岛,古称“瀛洲”。2000年12月,小洲村作为“最具岭南水乡特色的古村寨”被广州市政府列入首批历史文化保护区,还先后被列入省级生态示范村、广州“水乡新八景”、广东省自然生态类最美乡村旅游示范区、广东最美丽乡村等。“十二五”期间,应继续按已有规划实施,重点进行河道清淤、环境卫生整治与管理以及加强小洲村旅游的宣传力度。

7. 珠江--英博国际啤酒博物馆

博物馆位于广州珠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内,是一个以展示啤酒文化为主题,集多功能展示厅、纪念品商店、休闲酒吧、绿化庭院、世界展馆、珠啤馆、未来馆及综合馆等为一体的新潮博物馆。规划期内,完成啤酒文化广场、沿江啤酒街、观光码头、临水啤酒屋、室外滨水步行道等项目,尤其要注重体验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吸引游客深度游。

8.海珠湖

位于海珠区中心地带,处于广州新中轴线南端,具有雨洪调蓄、引水、生态、湿地、休闲旅游等功能。“十二五”期间,在完成人工湖泊的同时,突出生态休闲旅游功能的建设与公共产品特性,同时完善可进入性以及相关的配套设施。

9. 广州T.I.T纺织服装创意园

位于新中轴线的核心节点,与广州塔、领事馆区相连,占地近10万平方米,容积率仅0.4,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公园式创意园”。以服饰、时尚、创意、文化、艺术为主题,集新产品发布、时尚设计、信息咨询、专业培训等多功能。项目一期规划有服装发布中心、设计师创意工作室、LOFT创意商务空间、时尚休闲会所、商务餐饮配套等多种符合现代时尚产业所需的功能,目前大部分已经建设完工。规划期内,应鼓励企业开发附加值较高的旅游服饰纪念品、品牌商品等,并支持广州T.I.T纺织服装创意园与珠影创意园旅游产品联合开发、差异发展,协同宣传。

10.珠影创意园

“珠影文化创意产业园”采取旧建筑改造与新建筑建设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打造文化广场、创意工作室、影视数字技术基地、电影城、主题体验馆、主题休闲中心、岭南风情园林等多组建筑设施,形成既相互关联又自成特色的创意办公、文化展示和休闲娱乐三大功能区。规划期内,除完成全部工程项目外,将打造成以电影和音乐为主题的国际性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地,同时为公众营造一个体验创意文化与影视艺术的休闲胜地,并带动周边文化、旅游、商贸业发展,成为广州市、广东省乃至整个南中国地区最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文化旅游产业影视中心。

第四章重点旅游产品

一.旅游产品开发系列

旅游产品的推出,一要依据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能性,二要看市场需求的情况。以海珠区旅游资源的特色与功能为基础,比照目前广州旅游市场需求状况,将规划期内的旅游产品分为以下十大系列:

1.都市观光旅游

都市,指的就是现代化水平很高的特大城市。都市观光的核心内容主要有二:一是震撼人心的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二是现代都市的繁华景象。

规划期内的都市观光旅游,一是广州塔——琶洲国际会展中心片区的现代化建设成就观光。二是沿珠江的环岛观光游,除了各式各样的摩天大楼和特色建筑以外,还有丫髻沙大桥、东圃特大桥、猎德大桥等众多特色桥梁以及其他一些大型工程设施。珠江夜游更是一片灯火璀璨、五彩斑斓的不夜城繁华景象。

2.会展商贸旅游

会展商贸旅游是海珠区旅游的重头戏,规划期内,一是跟进完善、配套好会展商贸的相关服务:包括住宿、饮食、交通、金融、快递、翻译、打印复印、网络服务等。二是在“春交会”、“秋交会”以外的其他时间要去联系和策划更多的各级各类会展商贸活动,最好要能贴近寻常百姓的工作与生活,使展贸活动不断进入百姓的视野,并让大众游客能方便地参与其中,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消费、扩大会展经济效益。特别是要重在准备阶段和提前做足宣传推介。

3.历史文化旅游

此处是狭义的历史文化旅游,指利用海珠区所保存的重要的社会历史遗存物发展文化旅游。主要是以一些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和活动性文物为载体。

规划期内,一是重点打造黄埔古港、古村旅游。推进黄埔古港、古村现有规划的执行水平和建设力度,凸显“粤海第一关”形象,再现广州当年一口通商、独揽中国外贸大权的威水史,使之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与“十三行”史迹群的龙头景区、广州游的必游之处,重塑广州昔日辉煌的核心窗口。二是搞好孙中山大元帅府的旅游。这是广州一处很有代表性、至关重要的历史旧址,其地位和意义不亚于中山纪念堂。必须强调的是,要突出其历史文化性和瞻仰性,营造好庄严肃穆的氛围,谨防演变成市民的休闲娱乐广场。三是开发太古仓、大阪仓旅游。这两处史迹都是保存完好的广州对外贸易的较重要见证,很有旅游价值。一方面,其丁字码头等建筑造型与空间布局有一定特色,要开发其观光价值;另一方面,对其转型改造问题,地方政府要有意识、有政策引导其向“旅游”靠拢,最好是不脱离其“贸易”的原生主题。否则,就拿眼下的太古仓而言,主题不集中、功能不明确,给游客一个“四不象”之感,其旅游吸引力必然大打折扣。四是搞好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邓世昌纪念馆和海珠区博物馆的旅游。主要工作是继续扩展、丰富文化内涵,提

高展示与讲解水平,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策划拍摄制作重要的专题短片。

4.产业文化旅游

这是一类以其他产业实体为载体、以文化为导向、开发其旅游附加值的旅游产品。海珠区曾经是广州很重要的工业区,“退二进三”的产业转型与升级,能衍生出不少旅游产品。

规划期内,主要是珠江啤酒博物馆、珠影创意产业园旅游、广州T.I.T纺织服装创意园旅游、文化星城、陈李济药业文化旅游、广州绣品工艺厂旅游、广州工业博物馆旅游。

5.艺术文化旅游

艺术文化本是一类高雅文化,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已走进大众旅游视野。海珠区是岭南画派的发祥地,还有其他很多艺术文化资源,开发艺术文化旅游产品有根基、有背景。

规划期内,重点推出的产品是:十香园纪念馆游、潘鹤雕塑艺术园百年国史雕塑艺术游、曹崇恩名家雕塑艺术游、小洲村艺术区游。

艺术文化游要突破的关键问题是,要让游客能真正读懂艺术,从而热爱艺术;要防止艺术过于“阳春白雪”化,使游客“食而不知其味”,从而远离大众游客。为此,旅游开发中必须做到善于解读作品,为游客做出恰到好处的导读。

6.城区生态旅游

海珠区在广州老城区诸区中的生态环境优势十分突出,一枝独秀,最宜开发城内生态旅游产品。一者迎合本市居民迅猛增长的近距离休闲度假游,二者面向省外游客发展广府水乡及岭南果园生态游。

规划期内,重点发展小洲村(广府第一水乡)生态游、“广州南肺”万亩果林岭南果园生态游、海珠湖环湖生态游、绿道长廊生态游。重中之重是对省外游客能构成较大旅游吸引力、并能挖掘到较大消费潜力的小洲村旅游和万亩果园游。

7.娱乐休闲旅游

娱乐休闲旅游是游客借助专门性设施而参与娱乐活动、用以打发闲暇时间的一类旅游活动。以迪斯尼为代表的各种各样的游乐园、现代化的电子游戏城、博彩场所、拓展训练场、歌舞厅、电影院等等,都是常见的娱乐休闲场所。

规划期内,一是着力开发洪德路木偶动漫街。二是切实搞好广州塔B区、C区和塔顶露天广场娱乐项目的宣传营销和管理。三是在海珠湖风景区内增添一定的娱乐休闲设施。四是在黄埔涌内增设水上游乐设施。五是开展亚运体育设施体验游。

洪德路木偶动漫街以动漫融入实际生活为理念,要充分突出高科技优势、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充分展现高科技含量。动漫开发的题材,要注重科学文化内涵和教育功能,有益身心健康和激发求知欲、激发创造灵感,摒弃单纯为娱乐目的而进行的天马行空的瞎编滥造、或格调不高的整蛊与搞笑。同时,还要谨防导致一个娱乐至尊乃至娱乐至死的消极后果。

8.都市购物旅游

广州是传统的商业旅游城市,又是开放的前沿、时尚中心。特别是黄埔古港、古村和琶洲国际会展中心都标志着海珠区是“广州贸易窗口”,因此,有发展购物旅游的背景性和必要性。

规划期内,建设3个主要面向海珠区区外游客的、初具规模的特色旅游购物中心。地段的选择上,建议其中一个选在广州塔附近地区,如广州T.I.T纺织服装创意园,以便形成互相促进的正邻效应。第二个放在黄埔古港、古村景区内,以承接黄埔古港、古村的外贸商业功能。第三个则建议放在太古仓、大阪仓一带,这也是对此二处史迹比较恰当的一种旅游开发利用方式。

商机是无限的,市场是可以激发的,关键就在于营造特色。浙江义乌能从不起眼的小商品中做出大市场、大生意,广州状元坊,街虽窄、店虽小,却几乎没有哪一天不是人头涌涌、水泄不通。因此,海珠区的购物旅游要另辟蹊径,走特色之路、开发差异化产品。

9.中外美食旅游

美食既是一种旅游配套服务,又是一种旅游吸引因素,具有双重特征。规划期内,要打造五个大小不一的美食中心:一个是以广州塔、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和珠江啤酒博物馆为依托的美食中心,要中西兼顾,注重营造较高档的格调和环境氛围。第二个是以江南西路现有美食为基础的美食中心。第三个是小洲村乡土美食中心,突出乡村风味、休闲氛围。第四个是太古仓、大阪仓一带的美食中心,以快餐为主。第五个是海珠湖周边美食街。

10.科普教育旅游

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是人类永恒的兴趣与追求之所在,以学习科普知识、了解科研成就、解开心中疑惑、满足好奇心为目的的科普教育旅游,是一类老少咸宜的旅游产品。随着家长们对教育投入的加大、亲子游的发展和国民旅游休闲计划在学生层面的铺开,这类旅游产品必将大行其道。

海珠区有开发科普教育旅游的良好市场和条件。规划期内,要充分整合资源以形成大优势大品牌,大力改善目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不良局面。为此,必须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要充分开发出这五大机构的旅游附加值——广州昆虫研究所、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馆、南海海洋研究所、广州电信研究所和广州蔬菜研究基地。二是要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组织、策划,串珠成链,做好产品整体包装与营销推广。三是除了“看、赏、听、询”以外,还要特别加强“购”的环节,开发出相应的多种形式的学习材料、珍藏资料和特色纪念品。

二.重点旅游线路产品

以海珠区景区、景点的旅游内涵和旅游功能为基础,紧密结合当今广州旅游市场的需求形势,以区内自主为主、适当考虑建立跨区协作的专题旅游,规划期内,着重开发经营8条重点旅游线路:

1.海珠精品游综合线路

小洲村(广府第一水乡)——瀛洲生态公园——陈李济中药博物馆——黄埔古港、古村——琶洲国际会展中心——珠江啤酒博物馆——广州塔——孙中山大元帅府——十香园纪念馆。

2.海珠环岛游观光线路

环岛游分水、陆两种线路,水路游要在小洲村(广府第一水乡)、黄埔古港、古村、珠江啤

酒博物馆、广州新电视塔、孙中山大元帅府等五处近岸的重点景区作上岸停留。

由于目前珠江前航道的夜景还不够亮丽,故规划期内暂不推出珠江夜游的长线环岛游。

3.海珠生态休闲游线路

黄埔涌(此段走水路)——黄埔古港、古村——小洲村(广府第一水乡)——瀛洲生态公园——海珠湖。

4.海珠文化游精品线路

孙中山大元帅府——十香园纪念馆——陈李济中药博物馆——广州绣品工艺厂——潘鹤雕塑艺术园——珠影创意产业园——广州T.I.T纺织服装创意园——珠江啤酒博物馆——黄埔古港、古村。

5.都市观光与娱乐游线路

(1)广州塔——洪德路木偶动漫街。

(2)珠江夜游:珠江后航道洲头咀——黄埔古港、古村,可考虑上岸停留。

6.海珠科普教育游线路

广州昆虫研究所——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博物馆——广州电信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广州蔬菜研究基地。

7.海上丝绸之路专题游线路

黄埔古港、古村——琶洲塔——南海神庙——广州海关大楼——十三行遗址——洲头咀——太古仓

8.观光、购物与美食游线路

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广州塔——江南西路——太古仓、大阪仓——小洲村(广府第一水乡)——瀛洲生态公园。

广州塔——白云山——西关风情与美食——上、下九路——北京路。

广州塔——黄埔古港、古村——黄埔军校——广州大学城——沙湾美食——莲峰观海——市桥。

三.重点景区——黄埔古港、古村景区

1.景区性质及旅游功能的定位

黄埔古港、古村是17—19世纪广州作为我国唯一通商口岸的重要历史遗存,是现代广州港的前身。它是近代广州曾为著名国际“商都”的重要历史见证,对当时国际商业发达的很多国家、地区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因而也是一项世界共同的文化遗产。本景区应该打造成为广州一大龙头景区,其地位和作用不在南越王墓、陈家祠、北京路、上下九路等同类历史文化景点之下。

依据景区的特定历史文化背景,结合广州商业城市的重要旅游功能和旅游市场需求,本景区

的主要旅游功能宜定位为观光游览、怀古凭吊和购物旅游。

2.区内旅游功能布局

黄埔古港、古村虽然是唇齿相依、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但由于它们的作用和地位不同、原本功能不同、建筑结构不同,加之可开发的功能不同、开发利用的难度不同,二者在旅游开发中所承担的角色也不同:黄埔古港是对外贸易和广州繁荣的直接标志,是主角,居于支配地位。黄埔古村的繁荣是黄埔古港的产物,仅仅是黄埔古港存在和繁荣的一个侧面体现,加之古村以村民居住、生活为主要功能,旅游功能有限,在旅游开发中是配角,处于从属地位。

因此,规划期内,古村部分只需按2009年已制定的保护建设方案中的近期规划进行改造、整饰,实现一定的观光功能即可。而作为景区核心的黄埔古港部分则要加大建设力度,完善旅游功能:包括参观凭吊功能、商业购物功能、饮食娱乐功能和对外交通功能,其中,重点是购物功能和交通功能。游览参观的主要内容是广州外贸辉煌史、古代贸易风情、外贸海运史。

着力打造2009年制定的保护建设方案中的两条购物街——岭南风情街和海傍街。本景区如果仅仅依靠单一的历史文化旅游,其吸引力还是比较有限的,还必须利用其世界级港口的原本功能背景,营造出强大的外贸购物旅游吸引力:把这里打造成为国内游客购买舶来品、国外游客购买中国各地特色旅游购物品的旅游购物中心。购物吸引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商品特色和质量,本中心销售的商品,必须是广州市场上不处于大众日常视线中的商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吸引力。广州、深圳、珠海的货物都已经够丰富多彩了,而香港却依然能更胜一筹,其原因主要在于物品而不在于价格。每当年底外地厂商来广州展销时,也总是能够掀起一阵购物热潮,其原因也主要在于货品特色——因为他们带来的是在广州市场上平常难以买到的东西。这应当成为打造本旅游购物中心的重要参考。

规划期内,黄埔古港区(即景区的南入口)要建设一级对外交通中心(一级接待中心),黄埔古村区(即景区的北入口)要建设二级对外交通中心(二级接待中心)。以南入口作为主出入口,以北入口作为辅助出入口。交通方式上,要开通三类交通:陆上公共汽车、水上旅游交通船和绿道自行车交通,三类交通均要直接连接广州塔景区。水路可沿珠江和黄埔涌形成小型环岛线,以兼具交通和沿岸观光双重功能。

第五章旅游市场营销

一.客源市场分析

虽然海珠区没有客源市场统计资料,但海珠区同享广州客源市场,从广州市客源分析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海珠区客源市场情况.

来广州的游客由内地游客和海外游客两部分组成。2009年,广州城市接待总人次数同比增长6.3%,旅游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8.66%,比总人次数增长快12个百分点;过夜者人次数中,海外游客与内地游客分别同比增长12.56%、12.68,比不过夜旅游者增长率高9.3个百分点(见表5-1),说明游客停留广州时间延长,消费水平提高;海外游客中,外国游客人次数同比增长7.78%,高于澳门与台湾,低于香港,总体上也高于城市接待总人次数增长率; 旅游外汇收入增长率15.77%,但比国内旅游收入低4.6个百分点,一方面,说明来广州的国内旅游者消费能力增强,从另一方面也说明广州旅游接待能力与发展水平提高.

从外国客源地构成分析,自“十五”以来,按来广州前15位的外国游客接待总人次数排序,依然是日本、美国、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泰国、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法国、印度、德国、英国、越南、加拿大、意大利(见表5-2),只是排序位置有所变化,受2008年全球次级债影响,2009年除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少数国家来穗游客呈同比增长外,其它国家基本呈负增长,仍没有摆脱金融危机的阴影;按来穗洲际游客统计分析(见表5-3),欧洲、亚洲呈负增长,其它各洲都呈增长状态,尤其是非洲增长迅速。从国内客源市场的区域构成看,来自华南、华中、西南、华东的国内旅游者占65%以上,主要客源集中于广东本省。

预计“十二五”期间,国内游客:市内、以“珠三角”为主的广东省内仍然是本市的核心客源市场;以华南为主的“泛珠三角”地区、华东地区将是本市的二级客源市场;而距离本市较远的东北、华北、中原和西北地区为机会市场。核心客源市场具有稳定的客源,受到本市的辐射力影响很大。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游客出游率较高,与本市经济联系极为密切,历来是本市的主客源区。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广州旅游产品价值链的延伸与城市旅游环境的优化,来广州的国内旅游者消费水平将与入境游客差距加快缩小。入境游客:日本、美国、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印度等15国仍是本市的主要国际客源市场,但非洲、大洋洲游客会继续高速增长,港、澳、台增速呈平稳状态。

“十二五”期间,随着海珠区十大重点旅游项目完成及其海珠环岛游品牌价值的提升与会展商贸主题旅游国际影响力的进一步加强,将强有力地吸引海内外游客到访。

二.市场形象定位

海珠区的旅游市场形象定位,一是要围绕已经确定的广州城市形象定位“千年羊城南国明珠”以及“山、水、城、花”旅游品牌产品形象做文章,不能各吹各的号,要统一部署,做强做大广州城市旅游影响力;二是要把握海珠区旅游产品特性,突出海珠区旅游形象本底特色,不能太虚而使人猜不透;三是要考虑海珠区历史文化因素,市场的认知和诉求,又不要过于口号化与商业化。海珠区的市场形象定位可以从城市与旅游两个方面进行,以城市形象开拓潜在游客,以旅游形象吸引游客到访,两者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共同拓展全球市场。

1. 古韵羊城,动漫海珠

“古韵羊城,动漫海珠”主要是突出海珠区的城市形象定位,是一种抽象性定位。

“古韵”可理解为羊城古朴风格的韵味,如诗画般美好意境的风格,同时也暗指羊城的悠久历史; “羊城”源于神话传说,已经演变为一种文化符号,犹如新加坡的“狮城”一样,时时在召唤着世界各地区的潜在游客。

“动漫”使人与“动感、时尚、鲜活、娱乐、科技” 联想,也昭示了海珠区的现代城市本底特色。

“古韵羊城,动漫海珠”既演绎了广州城市形象“千年羊城,南国明珠”的定位,也阐释了海珠区既古老又鲜活的城市特色。

2. 羊城明珠,海珠环岛游

城市旅游地形象与城市形象二者之间虽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也有着明显的区别,它们的定位角度、价值取向、定位目标不一样.在海珠区城市形象表述词确定后,可以构建海珠区旅游地形象主题词为:“羊城明珠,海珠环岛游”,该形象词凸显海珠区写实性的旅游形象定位。“羊城明珠,海珠环岛游”,前半句“羊城明珠”仍然是阐释已经确定的广州城市形象词“千年羊城,南国明珠”,后半句“海珠环岛游”清晰的表达了向广州现实旅游市场的诉求,使人们一目了然,看“羊城明珠”,就参加“海珠环岛游”吧。至于形象口号,可以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目标市场,围绕“羊城明珠,海珠环岛游”主题定位进行设计,口号可实、可虚、可虚实结合,可交由专业策划公司设计与运作。如亚运会期间,可向入境游客推出“看羊城明珠,游海珠环岛”等,对多次来广州的游客,可单独推出海珠环岛游中的某个标志景区,如“看羊城风光,到海珠世界第一电视塔”,等等。

“十二五”期间,对海珠区“古韵羊城,动漫海珠”与“羊城明珠,海珠环岛游”城市旅游形象的塑造、宣传和推广是一项持续性任务,要根据城市旅游宣传的需要,设计和更新具体的形象口号等内容,通过对本区旅游形象的塑造和推广,达到以下的效果:一是使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抓住发展重点,把握本区旅游的独特性和地方性,并指导企业把握未来的市场拓展和产品开发方向;二是增加海珠区的城市旅游识别度,提升本区的旅游知名度、美誉度和认可度,引起海内外游客注意,激发到访欲望。

三.市场营销策略

1.以旅游公共营销模式为指引,广泛开展社会营销

旅游公共营销就是以海珠区政府尤其是旅游局为公共营销的核心群体,旅游行业组织和企业为基本主体,社区、居民和媒体为补充,共同发挥作用,有意识地营销公共产品或公共组织。规划期内,以旅游公共营销模式为指引,多维度推广海珠区城市旅游形象,优化旅游环境,向游客、潜在游客、旅游经营商、旅游投资商、政府各部门、旅游行业组织、媒体开展社会营销。树立海珠区就是一个旅游目的地的公共"信仰",要形成我们是海珠区的主体,我们负有责任,我们享受海珠区的利益及我们与海珠区一起发展的观念,从而淡化旅游产品的商业化氛围,凸显海珠区旅游产品的社会公共福利性。

2.细分与开拓客源市场策略

一是海珠区应以广州市政府为主导,与广州市其它各区联合,依托广州城市综合影响力,利用广州每年春秋两届国际展会,以琶洲国际会展中心为平台,扩大港澳台市场和东亚、东南亚、欧美市场,大力拓展西亚、非洲、大洋洲等境外客源市场,尤其是常年不懈地开拓国际会展主题旅游市场。二是市、区两级政府与企业共建旅游网络营销平台,通过海珠都市旅游观光中心品牌打造,强力开发国内客源市场,继续巩固省内市场和省外周边市场,吸引国内游客到海珠进行观光游览。三是海珠区政府应多方举措,鼓励企业联合促销与营业推广,吸引广州市民海珠游。

3.产品与品牌策略

规划期内,一是重点塑造海珠都市旅游观光、海珠环岛游、会展主题旅游三大品牌,以三大

品牌产品的营销带动海珠旅游要素综合体开发,从而形成诸如“洪德路木偶动漫街、“太古仓滨水文化景区”、“黄埔古港、古村景区”等衍生品牌。二是通过科技创新与注入本底文化为主题的创意,提高都市观光旅游、会展商贸旅游、历史文化旅游、产业文化旅游、艺术文化旅游、生态休闲旅游、娱乐休闲旅游、都市购物旅游、中外美食旅游、科普教育旅游十大产品系列的技术与文化含量,从而构筑旅游产品的差异化策略。

4.创新节会促销策略

规划期内,一是应继续通过举办各类峰会、国际研讨会、大型国际会展旅游组织年会等形式,进行有效的海珠旅游营销和形象策划。二是举办若干有影响力的海珠旅游盛事活动,如策划举办重大旅游项目完成与产品的投放盛会等。三是策划重大机遇事件旅游活动

第六章旅游产业要素与旅游产业集群发展

一.旅游景区景点

大力推行旅游景区景点质量等级评定国家标准,积极组织旅游景区景点质量等级评定,参照标准进行对“广州塔”、“珠江——英博国际啤酒博物馆”、“ 广州T.I.T纺织服装创意园”、“太古仓”、“ 洪德路木偶动漫街”、“小洲村及瀛洲生态公园”、“黄埔古港、古村”等旅游景区景点的策划、规划、设计、审核、建设、管理,全面提高旅游景区景点策划水平、旅游质量、环境质量和管理服务水平,建设一批特色、精品旅游景区景点。

二.住宿酒店

海珠区现有五星级酒店1家——香格里拉大酒店,毗邻琶洲国际会展中心;现有四星级酒店3家——珀丽酒店、新珠江大酒店、珠江帝景酒店,新珠江、珠江帝景酒店毗邻广州塔,珀丽酒店邻近太古仓码头、孙中山大元帅府;现有三星级酒店10家,琶洲酒店、新港假日酒店毗邻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南洲大酒店、广轩大厦、大塘宾馆毗邻海珠湖,星都大酒店邻近太古仓,怡凯酒店邻近环岛路,江悦酒店毗邻孙中山大元帅府,华海大酒店毗邻邓世昌纪念馆,红帆酒店毗邻太古仓码头。还有经济型酒店9家,包括7天连锁酒店的4家连锁店、锦江之星连锁酒店、如家连锁酒店的2家连锁店、佳园连锁酒店、百客蛮好琶洲会展店,分别毗邻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广州塔、孙中山大元帅府。

规划期内,适当调整区内酒店的旅游住宿结构,进一步提升高星级酒店在旅游接待设施中的比例,逐步实现区域布局合理化,类型、功能多样化。在酒店行业全面推进低碳经济发展,推进行业管理和运行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国际化。在琶洲国际会展中心、珠江啤酒博物馆、广州塔区域范围内规划新建五星级酒店,在广州T.I.T纺织服装创意园、珠影产业创意园、海珠湖区域范围内规划新建四星级酒店,沿环岛游路线进一步规划新建经济型连锁酒店,在太古仓码头周边范

围内规划新建部分商务酒店和度假酒店,在广州塔、海珠湖、海心沙轴线范围内规划新建部分商务酒店、度假酒店或鼓励现有住宿设施的改造和提升。

三.旅行社

海珠区现有100多家旅行社服务网点,但无旅行社的总部企业。规划发展期内,稳步提高旅行社发展的总量水平和单体实力,鼓励大型旅行社总部迁移到海珠区,积极引进有实力的中外合资旅行社和外商独资旅行社,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和有序竞争的格局。并积极推动旅行社行业的经营创新,引导旅行社向综合化、专业化、品牌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发展,形成龙头企业,提高竞争实力。

四.旅游车船

海珠区距离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约35公里,区内有机场快线巴士(3号线、10号线)直达机场,乘坐出租车大约需要120元人民币。距离广州火车站和广州火车东站有半个小时车程,乘坐地铁二号线可直达广州火车站,有多路公交车往返广州火车站和广州火车东站。长途汽车站点有海珠区客运站。地铁2、3、4号线途经海珠区主要区域。有两家汽车租赁公司。

规划发展期内,在广州塔、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广州T.I.T纺织服装创意园、珠江啤酒厂、海珠湖、太古仓、孙中山大元帅府附近设置航空接驳巴士;进一步调整优化海珠区内公交车线网的布局、各旅游景点之间以及与各类旅游接待设施之间的公交线网;进一步增设海珠区内的汽车、自行车租赁服务设施。

五.旅游购物

海珠区大型的商业购物场所包括江南西购物街、江南大道北婚纱一条街、广百新一城、摩登百货海购店、万国广场、丽影广场等,另有7家百货超市、8家专业批发市场。现有大型购物场所相对集中在海珠区的西部地区,规划发展期内,在广州塔、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广州T.I.T纺织服装创意园、海珠湖地区规划新建或扩建、改造部分旅游购物场所;商品经营一方面重点推荐广州的名特优产品,另一方面结合景点特色开发与经营旅游特色纪念品和商品。

六.文化娱乐休闲

海珠区现有的文化娱乐休闲场所包括歌舞娱乐场所17家、电影院7所及体育设施、水疗等,相对集中地分布于海珠区的西北部范围内。规划发展期内,在广州塔、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广州T.I.T纺织服装创意园、海珠湖、太古仓周边规划新建或改造部分健身娱乐设施,适当调整结构类型,相互间形成互补并在空间上形成较为均衡的布局。

七.旅游餐饮

海珠区现有五钻酒家6家、百佳餐饮6家、连锁店铺33家、特色餐饮企业223家,有江

南西美食一条街、瀛洲美食一条街。规划期内,适当调整餐饮企业在区域范围内的空间布局。在琶洲国际会展中心进一步规划新建部分餐饮企业,在黄埔古港、古村范围内布局餐饮业态,在广州T.I.T纺织服装创意园周边范围内规划新建部分高级别餐饮业,在海珠湖周边范围内新建部分不同档次、不同特色的餐饮业,沿环岛游路线布局新建部分经济型餐饮业,在太古仓码头周边布局新建部分特色餐饮业,积极打造琶醍美食一条街。

八.旅游产业集群发展

“十二五”期间,海珠区有可能形成以广州塔为核心的旅游产业集群区和琶洲会展主题旅游产业集群区

1. 以广州塔为核心的旅游产业集群区

从已落实开工建设的规划项目和现实形态看,以新广州塔为核心,包括广州T.I.T纺织服装创意园、珠影创意产业园、海珠湖、珠江啤酒博物馆等构成的景区组团已十分清晰, 该组团周围有新珠江、珠江帝景两家四星级酒店。这些景区随着在“十二五”期间的完成与市场投放,势必会形成强大的旅游观光吸引力,继而会形成持续的、大量的游客群,预计到访游客量将超过千万人次,从而造成对旅游要素的巨大需求而形成产业的大量聚集。规划期内,我们应把握这一趋势,提前布局规划:一是对周边地面进行土地整理,腾出用地,适度向地下发展,满足产业集群区的用地发展需要;二是以广州塔为核心进行旅游综合体开发规划;三是进行旅游产业链条与其它产业融合规划,使它们相互间产生一种空间和产业价值链上的联系;四是适应消费者的需要,对现有酒店进行升级改造规划。

2.琶洲会展主题旅游产业集群区

该集群区已基本形成雏形,由黄埔古港、古村景区、以琶洲国际会展中心为主题景区两大组团构成,周围聚集着五星级酒店--香格里拉大酒店1家,三星级酒店——琶洲酒店、新港假日酒店2家,以及大量的展览、商贸等企业。

在“十二五”期间,随着广州产业转型等城市经济活动的推进,琶洲展馆所承载的会展活动会持续增加,所承载的国际商务客流会持续增长。现存在的问题是:一是虽然展馆的会展设施先进、齐备,但展馆餐饮服务少,参展客商中有相当部分选择到展馆外部其它地区就餐,就餐环节上的瓶颈使客商在展馆外部就餐后就不再返回展馆,无形中造成客商的流失。西方发达国家的展馆餐饮服务相对发达,餐饮品种多样,价格与服务都较为公道合理,很多参展商在参展当天基本可以全天留在展馆内部,从而增大了商务交易的空间和可能。二是虽然两大景区组团互为相临,但空间联系和产业联系少。三是配套设施如公共交通、配套住宿酒店、配套餐饮企业、娱乐企业等问题突出,大量客商尤其是国际客商选择流花地区的中国大酒店、东方宾馆或东莞等周边城市入住与娱乐,展馆与白云国际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之间的公共交通缺乏,尤其是国际客商通过公共交通直达琶洲国际会展中心的困难较大。

规划期内,一是协调琶洲国际会展中心与广东美食餐饮企业、相关管理公司与相关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利用公平竞争机制引入展会餐饮的服务项目。二是尽快增设琶洲国际会展中心与机场、车站之间的公共交通工具,增加住宿酒店及娱乐等配套设施,建议在琶洲地区及其周边

旅游城市推进旅游业发展工作计划

旅游城市推进旅游业发展工作计划 旅游城市推进旅游业发展工作计划 摘要: 一、指导思想全市旅游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41 号、省委11号、市委9 号文件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华文化游主题年活动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以XX 一、指导思想 全市旅游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41号、省委11号、市委9 号文件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华文化游主题年活动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以XX山为龙头,以XX湖为引擎,以三区三线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支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旅游发展理念,转变旅游发展方式,努力推动旅游业突破性大发展,为开创山水一体大旅游新格局,把旅游业培植成为全市第二大支柱产业打好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全市旅游工作的主要目标是: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18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和32%以上,其中境外游客13万人次,外汇收入4290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0唏口29.8%;新增和提档升级A级旅游区5家,新增和提档升级星级饭店和星级农家乐100 家,全市旅游直接从业人员突破12 万人; 旅游投诉结案率和满意率力争均达到100%,旅游安全生产责任死亡事故为零。 三、主要任务 为实现上述工作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抓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景区配套设施建设

1、抓好旅游项目规划和实施。按市政府即将批复的《XX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筛选旅游重点项目,积极申报,争取纳入省和国家项目库。 2、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支持加快XX等重点项目建设,确保XX 新区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基本完成十大重点工程建设;完成XX XX修复、XX码头等十大工程,启动XX—级客运站等十大工程,形成东中西三大旅游板块。 3、配套完善一批项目。重点推进XX等项目建设,配套发展XX国际大酒店、XX大酒店等一批高星级酒店项目。高质量做好环一江两山旅游交通标识标牌二期建设工程。 抓政策引导,力推三线游持续快速升温 1、继续做好旅游一卡通发行。力争累计发行旅游一卡通达6万张。 2、完善三线游奖励政策。力争将原《实施细则》关于三线游的奖励标准由每人 1 0元调整到每人20 元,奖励资金纳入市政府旅游专项资金。 3、切实做好三线游促销等工作。精心策划包装三线游主题线路,充分发挥旅行社在拓展客源市场的主体作用,鼓励旅行社招徕外地游客,选择部分旅行社全力推介。创新制作三线旅游宣传品,继续抓好宣传品进宾馆工作。指导各县市区举办各类旅游节庆活动,培育三线旅游热点。 抓理念创新,积极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1、大力推进旅游与多产业融合发展。坚持用发展旅游的理念统筹相关产业的发展,用发展旅游的思路谋划社会事业的发展,主动把工作触角延伸到工业、农业当中去,把移民的内安后靠与旅游名镇、名村创建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开展生态文化旅游名镇、工业旅游示范点和星级农家乐等创建工作。 2、加强旅游产品深度开发。深入挖掘道教养生、道教音乐及吕家河民歌等地方文化资源,打造一批精品文化旅游节目。探索发展旅游房车、游艇、露营地旅游等旅游新业态。 3、推动旅游商品纪念品研发生产上水平上规模。巩固全市旅游商品大赛成果,对首

观光农业和生态旅游项目规划方案

抓机遇谋发展、积极发掘和打造特色生态旅游品牌 生态农业观光项目规划方案 社会在不断进步,工业产业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伴随着城市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的投资建设。大批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也得到了“解放”,洗脚上田,进入到城市务工,安居落业。经过几年的打拼,生活慢慢好起来后的他们,开始去追求休闲度假和享受自然生态旅游。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加剧,工厂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及工作、生活压力加大,使他们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束缚和压抑;必须去找一个远离城市喧哗、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地方来宣泄,让内心得到解放。他们想到了去条件比城市稍差的乡村度假游玩,这里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树林青葱,旷野开阔;置身其中,真的有一种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感觉… 随着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到乡村去度假,也就渐渐地催生了一个新兴的旅游产业“农业生态旅游”。利用其独特的自然环境资源,围绕“绿色生态、环保健康”这一主题;把自然生态、绿色环保、农业观光、科普教育展示和休闲度假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广大游客在游玩中更加亲近大自然;置身于大自然当中,品味大自然,尽情地享受来自大自然的恩赐。当见到阔别已久的绿色和满山遍野的花果,看到在农业现代化高科技条件下,不用泥土而只用水和营养液就能生产出;符合国家无公害食品要求的新鲜环保的蔬菜和各种来自于世界各地的珍稀瓜果时,当你品尝到新鲜采摘的鲜果蔬菜时,那种感觉仿佛又回到了以前… 在旅游业遍地开花的今天,也有一部分眼光独到的旅游投资策划者,将目光放到“观光农业、生态旅游”这个项目上;与传统旅游产业相结合,取长补短,而且都收到了很可观的效益。正因为如此,该项目在业界也渐渐得到肯定和推崇。在机遇面前,我们要好好的把握;在做好传统旅游业务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和对市场的考察来;优先考虑开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这一项目,去挖掘出其所隐藏的市场潜力,打造和树立独有的特色生态旅游品牌! 现结合景区实际,对开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作如下方案规划,恳请各位领导多多指教: 一、景区(内)农业观光作物栽培展示规划:(分区分点规划) (一)景区游客休息亭区域规划:分三段进行规划(建议把休息亭的顶部部分遮盖物揭去,保留骨架部分留作日后备用) 第一段(大门口篮球场至漂流终点站): 分段种植老鼠瓜、砍瓜、玩具南瓜(金童、玉女、白蛋、双色梨、佛手、西瓜皮、丑小鸭等品种) 第二段(漂流终点站至“黄金河道”景观石位置): 利用一段与二段连接处的一段“拱形”竹架,种植蛇瓜(瓜可长达2.2-3米),其它位置可种黑宝石南瓜、长柄瓜、大小葫芦; 第三段(“黄金河道”景观石至探险上山小桥位置): 种植西番莲(鸡蛋果),并配置“A”字形水培装置或立柱式复合基质栽培柱种植绿叶蔬菜。注:该栽培柱可以安放在棚架边与棚架的支柱一起支撑棚架,既起到装饰棚的作用,也突出其作支柱的特殊性,该栽培柱在本地区同类景点中还未有人采用,属于首创。 (二)、上山顶汽车公路:

无锡市“十二五”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 25页)

无锡市“十二五”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 25页)

无锡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目录 前言 (1) 一、“十一五”时期旅游业发展回顾 (2)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 (2) 1、全市旅游业总体运行情况良好 (2) 2、旅游接待能力与服务水平日益提升 (2) 3、文化旅游建设初具规模 (3) 4、旅游休闲度假名城打造初见成效 (3) 5、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 (3) (二)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 1、旅游品牌形象影响力和招徕力仍显不够 (3) 2、上规模、多功能、大容量的旅游区较少 (3) 3、旅游类型较单一,区域同质化现象较严重 (3) 4、旅游管理体制不顺,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4) 二、“十二五”无锡旅游业发展环境 (4) (一)国内外旅游业发展趋势与特点 (4) 1、旅游业不断扩大,市场需求旺盛 (4) 2、中国旅游业将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4) 3、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旅游区 (4) (二)旅游业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5) 1、旅游业定位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 (5) 2、长三角区域规划中对无锡旅游业发展定位 (5) 3、“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5) (三)规划依据 (6) 三、“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与战略思路 (6) (一)指导思想 (6) (二)发展定位 (6) (三)发展目标 (7) (四)发展战略 (8) 1、“旅游即城市”战略 (8) 2、创新驱动战略 (8)

3、资源整合战略 (8) 4、旅游国际化战略 (8) 5、区域合作战略 (8) (五)“十三五”展望 (8) 四、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 (9) (一)着力打造一个“旅游城” (10) (二)重点开发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两大精品系列 (10) 1、文化旅游精品系列 (10) 2、休闲度假旅游精品系列 (11) (三)全面提升大灵山、鼋头渚、惠山三大品牌景区 (11) 1、大灵山景区 (11) 2、鼋头渚景区 (11) 3、惠山景区 (12) (四)建设完善四大旅游休闲度假区 (12) 1、蠡湖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配套设施建设 (12) 2、太湖(环梅梁湖)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区 (12) 3、宜兴湖滏综合旅游休闲度假区 (13) 4、江阴华西村--滨江黄山旅游休闲度假区 (13) (五)优化发展五大旅游类型 (14) 1、整合观光旅游产品 (14) 2、丰富文化旅游产品 (14) 3、完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14) 4、发展特色生态旅游产品 (14) 5、提升商务会展旅游产品 (14) (六)旅游业支持保障系统建设 (15) 1、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产业配套 (15) 2、旅游市场开拓 (16) 3、旅游营销策略 (17) 4、旅游生态环境建设 (17) 5、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18) 6、环境影响评价 (18)

新能源汽车“十二五”专项规划

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与信息化部 二零一二年三月四日

不晚,发展不慢,但由于传统汽车及相关产业基础相对薄弱、投入不足,差距仍在,中高端技术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加大攻坚力度,推动我国汽车工业向创新驱动转型,抢占技术制高点,培育新能源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产业变革,确保我国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 (二)国家重大需求 1.产业升级的需求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国,面临着节能减排的严峻挑战。我国继2006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生产国之后,在2009年又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汽车生产和消费国。2010年、2011年产销汽车均超过1800万辆。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道路交通消耗的燃料量也将持续上升,导致石油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为了使我国2020年乘用车燃油经济性达到国际同期水平,平均油耗应降至5升/百公里以内,采用混合动力为代表的重大汽车节能技术势在必行。同时,以混合动力技术为龙头,可以带动传统汽车节能减排技术的综合集成与全面进步。 2.技术转型的需求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看,发展电动汽车是我国汽车工业技术转型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历史机遇。从车用能源角度看,电可以作为我国车用主体替代能源之一。预计到2020年和2030年我国汽车中乘用车保有量将会达到1.5亿辆和2.5亿辆的规模,这些车辆全部使用电力驱动情况下所使用总电量分别为电网总发电量的6%和7%。电动汽车大规模应用后,可在电网负荷低谷时段常规充电,对电网起到“填谷”作用,提高发电设备的综合利用率,起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我国发展电动汽车具有独特的资源和市场优势。我国具有电动汽车相关材料资源优势,在锂离子动力电池、永磁电机等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材料方面具有资源优势。我国具有巨大的、多元化的汽车市场优势,而且在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后发优势。我国城镇化、城市化过程中,电动汽车充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3.科技跨越的需求我国在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高端技术方面总体上尚未形成竞争优势。在电池成组技术、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车用电机电力电子集成技术、强混合动力机电耦合技术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 同时,我国在整车动力系统发展方面面临着国际新一轮低碳科技竞争压力。针对能源及环境的压力,各国纷纷制定了更加严格的汽车CO2排放法规目标,促进了低碳技术的发展与竞争。从排放标准来看,汽车厂商仅仅依靠传统车的技术进步无法满足排放限值,必须依靠技术革新。从技术的潜力分析结果来看,将CO2排放降低40%以上的技术途径主要集中在深度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和氢能燃料电池技术。 二、发展战略与目标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完整版

全国化工科学技术大会资料之二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 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征求意见稿)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二O—O年十月

目录 一、行业概况 (1) 二、行业科技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1) 三、产业发展科技需求分析 (14) 四、指导方针、总体目标及重点任务 (16) (一)指导导方针 (16) (二)总体目标 (17) (三)重点任务 (18) 五、技术重点方向 (22) 六、政策措施 (39)

前言 石油和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 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快速发展,目前全行业总产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名副其实的石油和化工 大国。 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特 别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行业长期积累的矛盾日益凸显,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使我国率先实现 经济回升向好,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实践证明,科技创新不仅是应对国 际金融危机的强大武器,也是经济持久繁荣的不竭动力。 2009年,在丹麦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我国政府做出庄严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 至45%。这些都对行业的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迫切要求。 “十二五”期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攻坚阶段,是 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从“石化大国向石化强国 转变”的关键时期。制定并组织实施《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科技发 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调整结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增强行业竞争力,推动行业稳定较快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 《纲要》在总结“十一五”我国石油和化工科技创新取得的成绩,分 析科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行业发展面临的科技需求基础上,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年)》总体要求,充分吸纳《我

旅游业发展规划范本

上海市浦东新区“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纲要版 第一章本规划编制的背景、任务、作用与目的 一、规划背景 浦东新区功能定位及相关产业发展面临新的历史转折和机遇。上海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战略、浦东在更高起点上实现快速发展的要求和“一个作用、三个区”的新定位为现代服务业在更高能级上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作为现代服务业的先导性产业、同时作为浦东“1+4+4”现代服务业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发展同样面临着新的机遇。而另一方面,浦东旅游业经过“九五”、“十五”期间市场驱动下的超常规发展后也开始进入平稳期,并同时暴露出超常规发展所伴随的一些问题,旅游业自身也有借助新的机遇实现能级提升和开拓性增长的内在要求。基于对上述背景的认识开展本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规划项目 《浦东新区“十一五”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其中包括住宿业发展规划(参见《上海市浦东新区旅游住宿业发展专项规划》)。 三、作用与目的 根据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指导浦东旅游产业发展、引导社会旅游资源配置、决策重大旅游项目安排;确定浦东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目标、产业布局、规模、速度以及具体对策、措施,为未来五年内浦东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宏观指导性意见。

第二章浦东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一、发展现状与成绩 1、成绩和经验 初步确立了旅游业产业地位。2005年,浦东新区旅游业景点、旅行社和宾馆三大行业共接待游客1650万人次,“十五”期间年均增长7.5%。2005年,三大旅游行业实现营业收入57.71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22%。2005实现旅游总收入202亿元,根据市统计局提供的经验数据,浦东旅游增加值约占GDP比重为3.6%(低于当年上海市相应比重6.4%),占新区第三产业比重超过7%,基本实现了“十五”旅游规划确定的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目标定位。 形成了良好的旅游接待能力。截至2005年底,在浦东注册的旅行社83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3家,国内旅行社70家,分别约占上海市总数的11.9%和20.72%。共有各类宾旅馆470家,客房23524间,床位40,076张。其中高星级宾馆28家,客房8626间,占上海市总量27.5%。拥有万豪、凯悦、洲际、喜达屋、雅高、香格里拉等6家全球知名的国际酒店管理集团旗下共13个国际著名酒店品牌。拥有14个主要旅游景点,其中国家4A级景点4家,占上海市总量23.5%。形成了良好的旅游接待能力。 建成了相对成熟的陆家嘴—花木都市综合旅游会展板块。经过“十五”期间的继续开发,陆家嘴-花木地区基本形成了景点相对集中、旅游服务设施比较齐全、能在空间上产生集聚效应的旅游板块。同时区域集中专业会展场馆和高星级宾馆为主的会展场馆面积已超过15万多平方米,形成了相对完备的会展基础和接待设施体系。2005年,该区域接待游客近1500万人次,举办各类会议1500多次,出租展览面积237.87万平方米,占上海市总量63%,奠定了作为重要会展城区

十二五专项规划(超硬材料及制品)

“十二五”专项规划(超硬材料及其制品) 一、概述 超硬材料及制品主要是指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CBN)以及以这两种材料为主要成分的复合材料,金刚石是目前最主要的超硬材料,由于天然金刚石价值昂贵,因此工业生产中普遍使用人造金刚石。 金刚石因其具有最高强度、最高硬度、高耐磨性而广泛的应用于石材开采工具、机床加工工具、建筑装修工具、高速公路施工工具、煤田、油田挖掘工具、精密仪器仪表等各个领域。金刚石及其工具是迄今为止人类发明的最坚硬的材料及工具,层出不穷的各种硬质新型材料只能用它们才可加工,它们对高新技术材料及各类制成品的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数百倍的杠杆撬动作用。金刚石及工具已成为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消耗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西方发达国家甚至将金刚石及工具作为一种战略性储备物资。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我国已成为世界人最大的石材、陶瓷生产、消费与出口大国,这些有利条件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超硬材料一个最重要分支人造金刚石及工具的迅速发展,中国在世界超硬材料工具市场中已占有重要地位。但我国人造金刚石及工具的质量与性能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高品级率低,品牌少,还不能大量进入国外市场,每年还需进口一些优质的人造金刚石及工具,而出口的只是中低档产品。因而进一步提高与发展我国人造金刚石及其工具制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国内外市场情况 (一)人造金刚石 1、国内外市场状况 据统计,2008年我国的人造金刚石单晶总产量约51亿克拉,约占世界总量的80%以上,与2007年比约增长20%。在品级方面,以中低档产品为主;在粒度方面,除 5-10%的为超细颗粒和人造金刚石单晶外,其余为粗颗粒和中粗颗粒的人造金刚石单晶。目前国内人造金刚石年需求量在50 亿克拉左右,基本都以中低档需求为主,高品级人造金刚石较少,约占总量的20%。 随着人造金刚石新的应用领域的不断开发,市场需求量将更加旺盛,专家预测国内人造金刚石单晶市场需求一直是持续以年均增长率在20%以上快速增长。而国外人

生态旅游休闲生态园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生态旅游休闲生态园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摘要:发展观光农业是“绿色经济”大背景下的一种自然选择。许多观光农业生态园因为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造成旅游形象定位模糊,观光性、生态示范作用以及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性不强。文章提出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时应遵循因地制宜、培植精品、效益兼顾的原则,结合实例探讨了具体规划方案,将生态园建成一个“生态农业示范园”、“观光农业旅游园”、“绿色食品生产园”及“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园”,最终实现生态园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生态园、项目规划、休闲旅游 在“绿色”和“生态”概念日渐普及、农业和旅游业产业地位不断提升的今天,走观光农业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绿色经济”大背景下的一种自然选择。观光农业是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产物,是具有休闲、娱乐和求知功能的生态、文化旅游[1]。进入21世纪,观光农业将是重要的娱乐产业,农业观光园作为观光农业的主体必将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园就是采用生态园模式进行观光园内农业的布局和生产,将农事活动、自然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2]。但是在一些地区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许多项目由于盲目开发或规划不当而惨淡经营。本文就如何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观光农业

生态园进行规划和设计方面的探讨,以期对观光农业生态园的设计和建设提供方法上的参考。 1 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及发展存在问题 1.1 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 观光农业生态园建园主要目标是进行生态示范,进一步拓展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的功能。但一些生态园的设计并没有结合其建园主要目标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充分发掘现代生态园丰富的资源内涵,因而造成园内功能分区不明确、旅游路线设计不合理、产品结构单一,不能多角度利用资源。另外,以旅游度假为主题的观光农业生态园受本身规划设计影响,客源渠道比较单一,很难吸引到较远城市的外地游客。再者,园区提倡采用自然生态平衡的管理模式,但园内管理人员文化素质低,生态知识贫乏,致使服务质量较差,管理比较混乱。 1.2 旅游形象定位模糊,观光性不强 生态园开发既以观光农业为核心,就需要整体定位和科学思考,需要加大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使农业和旅游开发齐头并进、相辅相成。现在一些观光农业生态园中只是凭籍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某某生态农业观光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1.1.2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 项日建设单位:某某省某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翠屏区“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

翠屏区“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

宜宾市翠屏区“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 宜宾市翠屏区旅游局 二〇一〇年十月

目录 目录 (1) 一、“十一五”翠屏区旅游业取得的成绩 (2) (一)旅游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2) (二)旅游产业规模日益壮大 (2) (三)旅游市场开发取得成效 (3) (四)乡村旅游发展跨上台阶 (4) (五)旅游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4) 二、“十二五”翠屏区旅游业面临的形势 (5) (一)发展的机遇和条件 (5) (二)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6) 三、“十二五”翠屏区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战略 (6) (一)指导思想 (6) (二)奋斗目标 (7) (三)发展战略 (7) (四)空间布局 (8) 四、“十二五”翠屏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8) (一)加快中心城区旅游开发,打造旅游目的地 (8) (二)加大乡村旅游开发,拓展旅游发展空间 (9) (三)深化古镇旅游开发,丰富旅游活动内容 (10) (四)重视旅游项目建设,提高策划包装水平 (10) (五)加强市场宣传营销,拓展旅游客源市场 (11) (六)加强行业规范管理,提升旅游软实力 (12) 五、“十二五”翠屏区旅游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12) (一)强化旅游政策支持 (12) (二)加大旅游资金投入 (12) (三)创新旅游管理体制 (13) (四)加强人才教育培训 (13)

宜宾市翠屏区是宜宾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之美誉,具有2190年建城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十二五”是翠屏区加快建设“领跑川南、跨越追赶的科学发展先行区”的关键时期,也是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建设旅游经济强区的关键阶段。制订并实施《宜宾市翠屏区“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区旅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十一五”翠屏区旅游业取得的成绩 (一)旅游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2006年第四届四川旅发大会以来,翠屏区旅游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全区2006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50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5.04亿元;2007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324.6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71亿元;2008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358.5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9.80亿元;2009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491.2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6.16亿元,相当于全区GDP的9.2%。全区旅游总收入年均递增率达到20%。今年前三季度,已接待境内外游客563.8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5.55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31.10亿元的82%。

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通辽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草案) 通辽市旅游局 《通辽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组 二〇一〇年六月

第一章通辽市“十一五”旅游业发展回顾 一、“十一五”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思路,增加资金投入,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步伐。旅游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思路,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制定了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编制了通辽市、部分旗县市区旅游发展规划及部分景区景点规划;强化旅游基础设施、旅游配套设施及景区景点建设,推出9条旅游精品线路,全市旅游格局基本形成;开展旅游宣传促销,努力打造通辽旅游品牌,树立通辽旅游整体形象;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了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依法治旅,营造了良好的旅游环境。“十一五”期间,全市旅游产业得到迅猛发展,旅游经济持续增长。接待国内外游客从2006年的142.4万人次增加到2010年的270万人次,旅游收入从2006年的16.26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50亿元。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工作,十分注重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对经济社会的拉动作用,在历次产业结构调整中,都始终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培育和发展。成立了以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及市直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明确划分了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进一步加强了政府对旅游业工作的领导,强化了领导小组的地位和作用,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明确了工作重点。2006年市委、市政府提出“进一步巩固和强化旅游支柱产业地位,努力打造具有浓郁蒙古族风情的草原旅游观光和休闲娱乐精品项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通辽市旅游管理条例》。两个重要文件的出台对于我市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同年,通辽市旅游协会正式成立,同时成立旅游饭店分会、旅游景区分会。2007年,市委、市政府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推进和谐通辽建设的高度提出了“把旅游业作为提升服务业发展层次的龙头产业”的指 导思想,并在《十一五规划纲要》和远景规划中都把旅游业定位为我市的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从而确立了旅游产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标志着全市旅游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山西省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山西省“十一五” 旅游产业进展总体规划 (审定稿) 山西省人民政府 托付单位:山西省旅游局

编制单位:国家发改委国土地区经济所旅游规划中心 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请山西省旅游局填写) 编制组专家成员名单: 总顾问:魏小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国家旅游局原司长组长:石培华国家发改委国地所旅游中心主任、教授、博士助理:江五七国家发改委国地所旅游中心访问学者、硕士、讲师 杨宏伟山西大学商学院旅游系主任助理、讲师、硕士 毛成刚山西财经大学讲师、硕士 魏诗华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助理专家:李南中国旅游协会常务理事、报刊协会秘书长全华东北财经大学旅游系主任、博士后、教授 董恒年北京联合大学都市与环境学院,博士,副教授 丁刚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博士,研究员 郭亚军西北大学旅游系,讲师,主任助理

张豪禧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付磊北京同和时代旅游进展研究院,院长,博士 宋建军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所,研究员,博士 陈龙桂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所,研究员,博士 朱世铭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所,研究室副主任 鲜宏利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所,访问学者,高工 专项规划组 组长:石培华国家发改委国地所旅游中心主任、教授、博士常洪林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院总规划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成员:邱于皙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师 常华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师 王振清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 贺素雯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师 方磊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

生态旅游区项目总体规划推荐(标准版)

生态旅游区项目总体规划推荐 (标准版) Frequent work plans can improve personal work ability, management level, find problems, analyze problems and solve problems more quickly. ( 工作计划)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生态旅游区项目总体规划推荐(标准版)导语:工作计划是我们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保障,制订工作计划不光是为了很好地完成工作,其实经常制订工作计划可以更快地提高个人工作能力、管理水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青龙湾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 项目负责人: .9 目录 第一章规划总论 一、规划区地理位置及范围 二、规划原则 三、规划依据 四、规划期限 第二章风景旅游资源及评价 一、区域概况 二、风景旅游资源类型分析

三、风景旅游资源特点 四、旅游开发条件分析 五 、总体评价 第三章区域形象设计与旅游项目策划 一、景区性质 二、主题形象设计 三、旅游项目总体构思 四、旅游业发展目标定位 第四章功能分区与分区规划要点 一、功能分区 二、规划结构 三、分区规划要点 第五章旅游区容量与服务设施规划 一、旅游区容量计算 二、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第六章旅游资源与生态保护规划 一、环境影响评估 二、保护措施 第七章配套规划 一、旅游交通规划 二、建筑风貌规划 三、给排水、供电与电讯规划第八章旅游市场开发策略规划 一、市场机会分析 二、客源市场定位 三、市场开发策略 第九章规划实施建议 一、分期建设计划 二、旅游人才及教育计划 三、开发体制与政策建议 附件一:规划图纸

十三五国家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全文

十三五国家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全文 索引号:000014349/2016-00252主题分类:商贸、海关、旅游\旅游 发文机关:国务院成文日期:2016年12月07日 发文字号:国发〔2016〕70号发布日期:2016年12月26日 国务院关于印发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发〔2016〕7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2016年12月7日 (此件公开发布)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把握机遇迎接大众旅游新时代 第一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成就 专栏1“十二五”旅游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第二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机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我国旅游业将迎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 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有利于旅游业成为优势产业。旅游业具有内生的创新引领性、协调带动性、开放互动性、环境友好性、共建共享性,与五大发展理念高度契合。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将进一步激 发旅游业发展动力和活力,促进旅游业成为新常态下的优势产业。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和更为有利的产业政策,促进增加有效 供给,促进中高端产品开发,优化旅游供给结构,推动旅游业由低 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提升。 旅游业被确立为幸福产业有利于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旅游业作为惠民生的重要领域,成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将推动各级政府更 加重视旅游业发展,促进更多的城乡居民参与旅游,带动企业投资 旅游,旅游业发展环境将进一步优化。 良好外部环境有利于我国旅游业发展。全球旅游业将持续稳定发展,增速将继续高于世界经济增速。亚太地区旅游业保持强劲增长,全球旅游重心将加速东移,我国旅游业发展处于较为有利的国际环 境之中。 “十三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处于黄金发展期、结构调整期和矛盾凸显期,也面临不少挑战。主要是旅游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与综合 产业和综合执法的要求不相适应,政策环境有待优化;旅游基础设施 和公共服务明显滞后,补短板任务艰巨;游客的文明素质和从业人员 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市场秩序有待规范等。这些问题要在“十三五”期间重点加以解决。 第三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趋势 “十三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需求品质化。人民群众休闲度假需求快速增长,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个性化、特色化旅游产品和 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旅游需求的品质化和中高端化趋势日益明显。

汉中市十二五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汉中市十二五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汉中市十二五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评审意见 蔡云辉 (陕西理工学文化(旅游)系陕西汉中 723000) 一、总体评价:整个规划共10章,内容体系全面,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现状分析客观,目标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和前瞻性。特别是“总体思路”该要,抓住了汉中在“十二五”期间旅游发展的核心问题。原则同意。 二、《规划》值得充分肯定的几个方面: 1.总体思路明确:《规划》提出:以建设休闲与观光并重的综合旅游目的地为发展目标;快速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休闲旅游目的地为核心目标,形成“一心一环,三线五区”的旅游提升格局。 这一基本思路与汉中市多年来一直坚持的“旅游活市战略”,以及《汉中市“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建设“工业强市、文化名市、生态大市”,推进第三产业快速增长等具体目标一致。体现了《规划》自身的可行性与发展的前 著者简介:蔡云辉,男(1966.8—),祖籍绍兴人,陕西理工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历史文化(旅游)系副主任、教授、区域经济学博士后。主要从事“区域经济、旅游经济”发展研究。

瞻性。 2.《规划》将“提升”列为重点和主线,抓住了汉中在“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汉中旅游目前的关键问题是有资源、有产品,但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有产品,但精品、特色产品、拳头产品还非常有限;有市场,但仍局限于区域市场为主,市场品牌效应等还未形成;硬件还不足,软件还有待规范。特别是《规划》文本中提出的“三大突破”,“四大转变”等等,都需要通过“提升”来完成。 3.布局与产品规划科学合理。《规划》第三章“布局与产品规划”中提出的“一心”、“一环”、“三线”、“五区”,将我市核心旅游资源区、现有的旅游业格局、基础设施条件,尤其是交通新格局、三条旅游发展轴线、五个标志性精品旅游区、四大板块等进行了科学的有机整合。体现了规划的现实必要性、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4.“旅游公共设施建设”中的“旅游支持系统”,提出了“三中心”和“两系统”理念,即:信息中心、咨询中心、集散中心;电子商务系统、自驾与营地系统,是在继承传统的“集散中心和商务系统”基础上,结合旅游市场发展趋势的创

集成电路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草11)

集成电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目录 前言 (1) 一、“十一五”回顾 (1) (一)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2) (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2) (三)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3) (四)企业实力明显增强 (3) (五)产业聚集效应更加凸显 (3) 二、“十二五”面临的形势 (4)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4) (二)集成电路技术演进路线越来越清晰 (5) (三)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竞争格局继续发生深刻变化 (5) (四)商业模式创新给产业在新一轮竞争中带来机遇 (6) (五)新政策实施为产业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6)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6)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7) (二)发展目标 (8) 1、主要经济指标 (8) 2、结构调整目标 (8) 3、技术创新目标 (9) 四、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 (9) (一)主要任务 (9)

1、集中力量、整合资源,攻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和重大产品 (9) 2、做强做优做大骨干企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10) 3、完善产业生态环境,构建芯片与整机大产业链 (10) 4、完善和加强多层次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11) (二)发展重点 (11) 1、着力发展芯片设计业,开发高性能集成电路产品 (11) 2、壮大芯片制造业规模,增强先进和特色工艺能力 (13) 3、提升封测业层次和能力,发展先进封测技术和产品 (14) 4、完善产业链,突破关键专用设备、仪器和材料 (14) 五、政策措施 (14) (一)落实政策法规,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14) (二)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扩大投融资渠道 (15) (三)推进资源整合,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大企业 (15) (四)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16) (五)加强人才培养,积极引进海外人才 (16) (六)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17)

湛江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doc

湛江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文本评审稿) 广东省湛江市人民政府 湛江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课题组 2011年3月

《湛江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编制领导小组 组长:阮日生湛江市人民政府市长 副组长:魏小安中国旅游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王林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李连湛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梁志鹏湛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吕冠嵘湛江市人民政府秘书长 成员:李卫湛江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林红市旅游局局长 罗锡平市城市规划局局长 杜林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罗滇南市建设局局长 张文山市交通运输局局长 罗辉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 陈康华市农业局局长 梁车生市林业局局长 车斯文市城市综合管理局局长 李更盛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局长 梁培市财政局局长 陈刘市环境保护局局长 许敏市体育局局长 黄丽萍市发展与改革局副局长 陈振华市旅游局副局长 周广超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副主任 陈奇石雷州市副市长 李启明廉江市副市长 麦东生吴川市副市长 符贤徐闻县副县长 曾伟川遂溪县副县长 肖培舜赤坎区副区长 黄毅霞山区副区长 叶焕泉麻章区副区长 詹汉强坡头区副区长

课题组名单 首席专家: 魏小安教授博导中国旅游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 课题负责人: 王林教授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专家组长: 许春晓博士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主要专家: 郑焱博士教授博导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翟辅东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叶文智中国旅游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名旅游营销专家 吴甫成教授湖南省地理学会秘书长 赵玉燕博士后北京大学 粟路军博士厦门大学 蔡卫民博士北京理工大学 熊礼明博士四川大学 刘江龙博士后中南大学 李映辉博士教授长沙大学 唐健雄博士后中南大学 刘焱博士湖南大学 周亮博士中南大学 张慧硕士长沙大学 王洁硕士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周慧硕士长沙大学 许杰兰硕士北京大学

生态文化旅游圈生态专项规划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生态专项规划----【2009--2020】----

目录 第一章规划依据与编制特点 (1) 第一节规划编制依据 (1) (一)主要法律法规 (1) (二)主要行政文件 (2) (三)主要规划依据 (2) 第二节规划编制范围与期限 (2) (一)规划范围 (2) (二)规划期限 (3) 第三节规划编制特点 (3) (一)工作特点:多部门分工协作 (3) (二)技术特点:整合引导型规划 (3) 第二章资源状况与生态环境评价 (4) 第一节圈域概况 (4) (一)自然地理概况 (4) (二)社会经济概况 (5) 第二节资源特征 (7) (一)森林资源 (7) (二)动植物资源 (7) (三)水资源 (7) (四)农业资源 (8) (五)矿产资源 (8) (六)文化旅游资源 (9) 第三节生态环境总体评价 (9) (一)生态价值总体评价 (9) (二)环境质量总体评价 (10) (三)重点旅游集散地及旅游区环境质量评价 (10) 第四节生态环境主要问题 (11) 第三章规划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17) 第一节规划指导思想 (17) 第二节规划目标 (18) (一)总体目标 (18) (二)阶段目标 (18) 第三节规划任务 (19) 第四节控制指标 (20)

第四章生态空间格局与功能构建 (23) 第一节整体生态格局 (23) 第二节生态功能构建 (24) (一)秦巴山地北亚热带常绿一落叶阔叶林生态区生态功能构建 (25) (二)长江三峡水库生态区生态功能构建 (27) (三)武陵山地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区生态功能构建 (28) (四)鄂中北丘陵岗地农林生态区生态功能构建 (30) (五)长江中游平原湿地生态区生态功能构建 (31) (六)鄂东北低山丘陵森林生态区生态功能构建 (33) 第三节生态利用区划 (34) 第五章生态文化旅游支撑与保障 (37) 第一节旅游资源开发管制 (37) 第二节生态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41) (一)生态旅游发展的意义 (41) (二)生态旅游发展的目标 (42) (三)生态旅游发展的原则 (43) (四)生态旅游发展的策略 (44) 第三节主要集散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47) (一)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48) (二)旅游住宿、餐饮等接待设施建设 (49) (三)旅游服务 (49) 第四节重点旅游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50) (一)“一江两山”区 (50) (二)清江土(家)苗民俗生态旅游区 (53) (三)荆楚文化旅游区 (54) 第六章生态保护与建设统筹规划 (57) 第一节生态保护与建设总体策略 (57) 第二节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 (59) (一)生物多样性保护 (59) (二)森林资源保护 (60) (三)森林生态修复 (61) (四)生态景观林建设 (62) (五)生态林业建设项目 (62) 第三节农业生态保护与建设 (62) (一)生态农业布局 (63) (二)农业生态资源保护 (64) (三)农业面源污染控制 (64) (四)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65) (五)有机食品与绿色食品基地建设 (65)

北京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报告

市“十二五”专项规划 市“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市旅游局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三十日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发展背景 (2) 一、“十一五”发展成就 (2) 二、“十二五”发展环境 (5) 第二章总体要求 (8) 一、指导思想 (8) 二、发展目标 (8) 三、空间结构 (10) 第三章重点任务 (13) 一、加快入境旅游发展 (13) 二、开发高端、特色旅游产品 (15) 三、推进重点旅游项目的建设 (19) 四、促进城市功能旅游化改造 (22) 五、加强旅游板块通道化建设 (24) 六、加强首都综合优势的转化利用 (26) 七、加快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 (28) 八、构建国外旅游城市联盟体系 (29) 第四章保障措施 (30) 一、推进旅游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 (30) 二、深化地方法规与行业标准建设 (31) 三、加强质量管理与市场环境建设 (31) 四、构建旅游人才的科学发展平台 (32) 五、建立有效的旅游投融资体系 (32) 六、保障旅游产业发展用地需求 (33)

前言 根据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制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要求和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通知的精神,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为主要依据,特制定《市“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发展规划》。 本规划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市旅游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和编制相关规划的重要依据。规划期为2011年至2015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