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读传统文化书籍有助于提升企业家的智慧

多读传统文化书籍有助于提升企业家的智慧

多读传统文化书籍有助于提升企业家的智慧

传统文化的十大智慧

传统文化的十大智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经典的名句比比皆是。这些经典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中国人品质和内涵的一种代表,我们一起来品读一下传统文化十句最具智慧的妙语。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传统文化的十大智慧,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 上善若水,处下不争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 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处于众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人生之道,莫过于此。 大智若愚,勿恃聪明 大智若愚,中国古代成语。出自宋;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二七《贺欧阳少帅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解释:才智很高而不露锋芒,表面上看好像愚笨。同样意思的还有“大巧若拙”。老子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致都是一个意思,只是更能表现被形容者伟大可以掌控一切的一面。“大智若愚”,若愚,已入理悟之境;但要大彻大悟,当需守愚,守者即修行,亦即功夫。 淡泊恬适,明心立志

淡泊明志,此句最早出自西汉初年刘安的《淮南子;主术训》。诸葛亮的《诫子书》也有引用:“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是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 滴水穿石,贵在坚持 泰山之溜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宋朝张乖崖在崇阳当县令。一天,他看见小吏从府库慌张出来,头巾下藏着一文钱。下令拷打。小吏不服:”一文钱算什么!你只能打我,不能杀我!”张大怒:”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斩首。 厚积薄发,以柔克刚 厚积薄发源于“君子厚积而薄发”一句。意思是经过长时间有准备的积累即将大有可为,施展作为。苏轼尝在《稼说送张琥》中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以柔克刚的态度用柔软的去克制刚强的,暗合道家主张的学说,顺其自然。万物相生相克,刚劲的东西不一定要用更刚劲的征服,有时最柔软的事物才恰恰是它的弱点。 海纳百川,包容涵藏 海纳百川出自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意指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就是说要豁达

智慧树《中国传统文化》第十章单元测试(2016春).doc

智慧树《中国传统文化》第十章测试(2016春) 1 【单选题】(1分) 能概括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地位的观点是(B ) A. “国亡史存” B. “六经皆史” C. “在史言史” 2 【单选题】(1分) “二十四史”采用史学编撰体例是(A) A. 纪传体 B. 编年体 C. 国别体 D. 典志体 3 【单选题】(1分) 以下史学著作属于通史体例的是B A. 《三国志》 B. 《资治通鉴》

C. 《宋元学案》 D. 《元和郡县图志》 4 【单选题】(1分) 乾隆帝在“国史”修撰中创设“贰臣传”体现出中国传统史学的特点是(D) A. 秉笔直书的精神 B. 官修史书的传统 C. 史官崇高的地位 D. 强烈的道德教化意识 5 【单选题】(1分) 制度完备的“史馆”出现在哪个朝代(D) A. 北魏 B. 隋 C. 汉 D. 唐 6 【单选题】(1分)

刘知几将史家素养概括为“史家三长”,章学诚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A A. 史德 B. 史学 C. 史才 D. 史识 7 【单选题】(1分) 朱彝尊提出:“国史,天下之至公,不得以一毫私意梗避其间者也。”表达了中国传统史学所蕴含的理念是(B ) A. 道德教化 B. 秉笔直书 C. 通古今之变 D. 殷鉴不远 8 【单选题】(1分) 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被认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这与反映中国传统社会具有( D )的意识。 A. “以任故国之史报故国” B. “在史言史,不识忌讳” C. “史官所任者,万世之事”

D.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9 【单选题】(1分) 万斯同“布衣修史”反映出中国传统史学的文化理念是(A ) A. “国亡史存” B. “誓不食周粟” C. “通古今之变” D. “借史言事”

弘扬传统文化-开启智慧人生

弘扬传统文化开启智慧人生(解说词) ——岭南学校传统文化特色教育建设记略 (字幕:百年之计,莫如树人。) 这是一片培育英才的沃土,新生中孕育着无限的希望,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这是一座凝重厚实的学苑,成长时传承着人类的文明,撒播着科学的精神; 这是一处产生思想的殿堂,希望里绽放着生命的光芒,高扬着猎猎作响的人文大旗! 岭南学校创办于2001年4月,十年来,学校艰苦创业,从无到有,砥砺风雨,发展壮大,现在已是桃李溢园,享誉东莞!(影像资料:学校大门) 一、决策篇(字幕: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 信息时代、读图时代的到来,专题片配音对我们民族的文化和人格构成的冲击很大,加上当前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部分学生家长急功近利,对子女寄予过高希望,从而造成学生心理压力大、内心浮躁,现行教育培养的高分学生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不管用,体现的是一种文化涵养的缺失。身为校长的贺国新同志认为以经典教育为主的传统文化教育是弥补这种缺失的一条最可行途径,学校自2005年始倡导中小学生诵读经典,就是希望中国文化从根救起。着眼未来和发展,铸造个性与特色,岭南学校为自己的发展明晰了一条思路。

学校以“立君子志,养君子德,践君子行,奠定学生终身发展基础”为办学宗旨。以“胸怀感恩,心存敬畏”为校训,以“温文尔雅,谨信笃行”为校风,以“见贤思齐,敏而好学”为学风,以“博学修身,诲人不倦”为教风,以“弘扬传统文化,开启智慧人生”为形象口号,紧紧围绕传统文化特色,开启了新的发展模式。(影像资料:字幕:学校校训、校风、学风、教风)(影像资料:贺校长同期声) 二、理念篇(字幕: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对古典文化的吸收,继承、吸收传统是我们弘扬民族文化的必由之路。 经典教育就是让孩子在大脑发育最迅速的专题片配音年龄阶段,通过接触代表人类最高智慧的经典文化,开发其高度智力、培养其健全人格,为孩子的成人成才奠定坚实基础的一种教育方法! 经典教育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经典诵读”。(出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弟子规》等书籍的图片) 早在1994年,学者王财贵在台湾发起青少年读经运动,倡导教育从读经开始,主张利用学生人生记忆的黄金时期,诵读中国文化乃至世界一切文化的经典,提升文化修养,以健全的人格、道德和智慧投身于社会。“读经”教育一经倡导,便在台湾得到广泛的响应。后经南怀瑾、杨振宁等诸多有识之士的倡导和推动,祖国大陆和海内外华人均开展了儿童青少年读经活动。(王财贵来岭南学校讲学的视频、图片)

2020智慧树,知到《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下列哪项不属于传统文化的特征? A.传统是延续性的 B.传统是指向未来的 C.传统是历史的 D.传统是革新的 答案: 传统是革新的 2、中华传统文化就是以儒家为主干的文化,辅以道家和佛家。 答案: 对 3、国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特指在历史上积淀下来成为传统的、属于中国人的历史文化。 答案: 错 4、《易经》是由谁翻译之后传到西方的? A.马可波罗 B.郑和 C.利玛窦 D.魏源 答案:利玛窦 5、“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

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这句话是谁提出的? A.林则徐 B.梁启超 C.康有为 D.司马迁 答案:梁启超 第二章 1、中华文化是在半封闭的大河大陆型原始协作农业自然经济以及( )的宗法分封制的基础上而产生的,这体现在夏、商、周三代的社会文化形态。 A.母系氏族 B.分封制 C.父系氏族 D.家国一体 答案: 家国一体 2、近代中国人则通过对比东方农业文明与西方工业文明,从这两种文化生态的差异中,对自己文化的特质重新加以认识。 答案: 对 3、孔子开创了古代中国的“私学”传统,主张并实行“有教无类”,不分贫富和地区,对各类学生都采取( )的态度。 A.因材施教

B.诲人不倦 C.寓教于乐 D.不耻下问 答案:因材施教 4、墨子提倡以“三表”作为判断是非真假的标准。这“三表”是本、原、用。 答案: 对 5、“文景之治”时期,儒生贾谊曾指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A.始皇暴毙 B.边患日重 C.仁义不施 答案: 仁义不施 6、两汉时期,代表性的文章来自两位司马,一个是司马迁,还有一位是( )。 A.司马相如 B.司马徽 C.司马懿 答案:司马相如 7、汉学学风,即“经学学风”,与后世( )成为古代中国两大学风的代表。 A.明代心学学风

智慧树中国传统文化章节满分答案

智慧树中国传统文化章节满分答案 案场各岗位服务流程 销售大厅服务岗: 1、销售大厅服务岗岗位职责: 1)为来访客户提供全程的休息区域及饮品; 2)保持销售区域台面整洁; 3)及时补足销售大厅物资,如糖果或杂志等; 4)收集客户意见、建议及现场问题点; 2、销售大厅服务岗工作及服务流程 阶段工作及服务流程 班前阶段1)自检仪容仪表以饱满的精神面貌进入工作区域 2)检查使用工具及销售大厅物资情况,异常情况及时登记并报告上级。 班中工作程序服务 流程 行为 规范 迎接 指引 递阅 资料 上饮品 (糕点) 添加茶水 工作 要求 1)眼神关注客人,当客人距3米距离 时,应主动跨出自己的位置迎宾,然后 侯客迎询问客户送客户

注意事项 15度鞠躬微笑问候:“您好!欢迎光临!”2)在客人前方1-2米距离领位,指引请客人向休息区,在客人入座后问客人对座位是否满意:“您好!请问坐这儿可以吗?”得到同意后为客人拉椅入座“好的,请入座!” 3)若客人无置业顾问陪同,可询问:请问您有专属的置业顾问吗?,为客人取阅项目资料,并礼貌的告知请客人稍等,置业顾问会很快过来介绍,同时请置业顾问关注该客人; 4)问候的起始语应为“先生-小姐-女士早上好,这里是XX销售中心,这边请”5)问候时间段为8:30-11:30 早上好11:30-14:30 中午好 14:30-18:00下午好 6)关注客人物品,如物品较多,则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如拾到物品须两名人员在场方能打开,提示客人注意贵重物品); 7)在满座位的情况下,须先向客人致歉,在请其到沙盘区进行观摩稍作等

待; 阶段工作及服务流程 班中工作程序工作 要求 注意 事项 饮料(糕点服务) 1)在所有饮料(糕点)服务中必须使用 托盘; 2)所有饮料服务均已“对不起,打扰一 下,请问您需要什么饮品”为起始; 3)服务方向:从客人的右面服务; 4)当客人的饮料杯中只剩三分之一时, 必须询问客人是否需要再添一杯,在二 次服务中特别注意瓶口绝对不可以与 客人使用的杯子接触; 5)在客人再次需要饮料时必须更换杯 子; 下班程 序1)检查使用的工具及销售案场物资情况,异常情况及时记录并报告上级领导; 2)填写物资领用申请表并整理客户意见;3)参加班后总结会; 4)积极配合销售人员的接待工作,如果下班时间已经到,必须待客人离开后下班;

智慧树-中国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

1.亨廷顿认为:文化的重要作用是用价值观影响人类的进步。 A A. 正确 B. 错误 2.《文化经济学》认为“文化是明天的生产力”。A A. 正确 B. 错误 3.文化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思想与观念,或者说是文化传统的主流。A A. 正确 B. 错误 4.文化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ABCD) A. 文化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与观念。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B. 民族精神是指文化精神中的优秀成分。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C. 文化精神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D. 民族精神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1.“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BC A. 以人为尊 B. 以民为贵 C. 以仁为本 2.礼教的核心是:(ABCDE) A. 父子有亲 B. 君臣有义 C. 夫妇有别 D. 长幼有序 E. 朋友有信 3.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CD) A. “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B. 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C. “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D. 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A) A. 仁 B. 义 C. 礼 D. 知 2.颜渊问仁,子曰:(B) A. 仁者爱人 B. 克己复礼为仁 C. 仁者其言也讱 D. 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可谓仁矣 3.孔子关于仁的答案的共同之处,是强调(D) A. 博学 B. 审问

C. 明辨 D. 自我修养 4.孔子关于仁的回答,正确的答案应该在所有那些答案的(A)中寻找 A. 共性 B. 个性 5.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D) A. 天人感应 B. 形式逻辑 C. 辩证逻辑 D. 天人合一 6.天的涵义包括:(D) A. 神性义 B. 道德义 C. 自然义 D. 神性义道德义自然义 7.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者是:(D) A. 孔子 B. 老子 C. 孟子 D. 董仲舒 8.天人合一的涵义包括:(D) A. 人与自然的和谐 B. 人与社会的和谐 C. 人的身心和谐 D. 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 9.达到天人合一的途径是:(C) A. 尽心 B. 慎独 C. 仁礼的统一 D. 穷理 10.荀子提出过:(B) A. 天人交相胜 B. 制天命而用之 C. 尽心、知性、知天 D. 不以人灭天 1.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渊源是(A) A. 史官 B. 祭司 C. 司马 D. 礼官 2.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B) A. 和静清寂 B. 清虚卑弱 C. 仁义礼智

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

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 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2012-03-02 黑老赵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阴阳五行”、“天人统一”、“中和中庸”、“修身克己”,是支撑起中华传统文化的四个思想支柱。阴阳五行、天人统一、中和中庸、修身克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四个重要思想。“五行思想”不仅指明 了宇宙统一于金木水火土为代表的物质运动,而且通过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说明了世界上任何事物都被其他事物所生,也被其他事物所克,同时任何事物本身也生着或克着另外一种事物。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2011-12-21 学无止境65528 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阴阳五行”、“天人统一”、“中和中庸”、“修身克己”,是支撑起中华传统文化的 四个思想支柱。阴阳五行、天人统一、中和中庸、修身克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四个重要思想。“五行思想”不仅指明了宇 宙统一于金木水火土为代表的物质运动,而且通过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说明了世界上任何事物都被其他事物所生,也被其他事物所克,同时任何事物本身也生着或克着另外一种事物。第三个重要思想,“中和中庸”。“中和中庸”思想的古为今用2011-10-06 法童“中和中庸”思想的古为今用。"中和中庸"思想的古为今用(一)金开诚,北京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论稿》、《文艺心理

学概论》、《屈原辞研究》、《谈艺综录》、《学术文化随笔》、《文化古今谈》等二十多种。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2010-04-11 四海为家*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 的基本精神。在中国,以广泛深厚的和合文化为基础的追求社会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天人合一"是古代中国人处理自然界和精神界关系所持的基本思想,其突出特征是: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服从自然规律,人性即天道,道德原则与自然规律一致,人生理想就是天人谐调。在美学上,和谐化诗意关联的"天人合一"思想,深刻浸渍了中国古代审美境界论,使得古代中国人特别强调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合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什么?2008-07-03 hongtao 中 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什么?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发展的思想基础,可以叫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这些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漫画: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图文]2012-03-21 茶香飘万里漫画: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图文]漫画: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图文]2012-03-21 雪峰读书漫画:传统

传统文化与人生智慧

传统文化与人生智慧 时间飞速,一晃又是一个学期过去了。在这个学期我就读了《传统文化与人生智慧》这门课,我真的是受益匪浅。在这门课当中我更加深入的了解到什么是文化?或则是什么叫做中国传统文化?懂的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我们的生命、和我们的人生有什么样的关系?任课老师是从四个伟大人物(孔子、庄子、老子还有张三丰)给我们讲述这个课题的。下面我就讲讲我在学习过程当中的心得。 先来讲讲孔子吧。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从任课老师给我们放的《孔子》电影当中我们知道了孔子的路途的坎坷。在讲课过称中让我影响最深刻就是孔子离开鲁国前往卫国最后还是离开卫国的片段。孔子先是,知道无法继续在鲁国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就率领弟子离开鲁国,前往卫国。根本目的并不是为自己谋取物质利益,而是想在卫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既然自己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然而在卫国就失去了意义,于是,孔子便带领弟子离开了卫国。在孔子的心中,政治理想是其人生价值中的核心价值。物质利益与政治理想相比,根本无足轻重。因此,当孔子判断出在卫国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时,对卫灵公提供给他的物质条件绝无半点贪恋,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卫国。孔子对政治理想的痴心追求,体现了他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也体现了他非凡的人生智慧。

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然而针对《庄子》,亿万读者就有亿万个庄子。二千多年来,庄子思想深深影响着中国人性格,我喜欢庄子,因为我从《庄子》思想中汲取智慧,提升眼界。老子是智者化身,读约七万字的《庄子》,不仅可以享受庄子思想,还可以看到其可爱的形象和作为人的情感。从课堂中我学到了一下几点庄子的人生智慧:第一,庄子很穷,但很有自己尊严,非常有性格,喜欢用寓言故事来说事,得不到善待时会毫不犹豫地反击。第二,庄子处于乱世,在乱世的官场上洁身自好很难,也很危险,但是庄子选择放弃,第三,庄子认为世界万物是可以沟通的,它不仅是物理构成还有情感因素,故通过逻辑来阐述世界是不够的,有时逻辑是不能把这个世界讲清楚。第四,生命与知识、道德、欲望、名利相比,庄子认为这一切都可以放弃,生命是最珍贵的。第五,庄子生于乱世,为了保全自我和生命,他选择机变态度对待世事,“处乎材与不材之间”。“知道者必达于理,达于理者必明于权,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第六,庄子看轻一切身外之物,超然对待荣辱,“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这就是庄子的人生智慧—超脱与机变。 如果说孔子的思想是根,那么老子的思想就是根的内在。通过在课堂的视频放映和在课后学习5000字《道德经》的过程中我读懂了老子的人生智慧。老子的人生智慧归纳为一个精神、四项原则、一种理想。一个精神就是自然精神。这个自然不是我们现在说的大自然,更不是具体的事物。老子所谓的自然就是自然而然的一种状

《中国传统文化》智慧树答案

1 【单选题】(1分) 亨廷顿认为:文化的重要作用是用价值观影响人类的进步。(A)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 2 【单选题】(1分) 《文化经济学》认为“文化是明天的生产力”。(A)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 3 【单选题】(1分) 文化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思想与观念,或者说是文化传统的主流。(A)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 4 【多选题】(1分) 文化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ABCD ) A. 文化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与观念。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B. 民族精神是指文化精神中的优秀成分。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C. 文化精神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D. 民族精神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正确 第一章 【多选题】(1分)

“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 A. 以人为尊 B. 以民为贵 C. 以仁为本 正确答案是:A,B,C 2 【多选题】(1分) 礼教的核心是:() A. 父子有亲 B. 君臣有义 C. 夫妇有别 D. 长幼有序 E. 朋友有信 正确答案是:A,B,C,D,E 3 【多选题】(1分) 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CD ) A. “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B. 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C. “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D. 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正确 第二章 1 【单选题】(1分)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 A ) A. 仁 B. 义 C.

礼 D. 知 正确 2 【单选题】(1分) 颜渊问仁,子曰:( B ) A. 仁者爱人 B. 克己复礼为仁 C. 仁者其言也讱 D. 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可谓仁矣 正确 3 【单选题】(1分) 孔子关于仁的答案的共同之处,是强调( D ) A. 博学 B. 审问 C. 明辨 D. 自我修养 正确 4 【单选题】(1分) 孔子关于仁的回答,正确的答案应该在所有那些答案的( A)中寻找 A. 共性 B. 个性 正确 5 【单选题】(1分) 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D ) A. 天人感应 B. 形式逻辑 C.

智慧树知到《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下列哪项不属于传统文化的特征? A.传统是延续性的 B.传统是指向未来的 C.传统是历史的 D.传统是革新的 答案: 传统是革新的 2、中华传统文化就是以儒家为主干的文化,辅以道家和佛家。 A.对 B.错 答案: 对 3、国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特指在历史上积淀下来成为传统的、属于中国人的历史文化。 A.对 B.错 答案: 错 4、《易经》是由谁翻译之后传到西方的? A. 马可波罗 B. 郑和 C.

利玛窦 D. 魏源 答案: 利玛窦 5、“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这句话是谁提出的? A. 林则徐 B. 梁启超 C. 康有为 D. 司马迁 答案: 梁启超 第二章 1、中华文化是在半封闭的大河大陆型原始协作农业自然经济以及()的宗法分封制的基础上而产生的,这体现在夏、商、周三代的社会文化形态。 A.母系氏族 B.分封制 C.父系氏族

答案: 家国一体 2、近代中国人则通过对比东方农业文明与西方工业文明,从这两种文化生态的差异中,对自己文化的特质重新加以认识。 A.对 B.错 答案: 对 3、孔子开创了古代中国的“私学”传统,主张并实行“有教无类”,不分贫富和地区,对各类学生都采取()的态度。 A. 因材施教 B. 诲人不倦 C. 寓教于乐 D.不耻下问 答案: 因材施教 4、墨子提倡以“三表”作为判断是非真假的标准。这“三表”是本、原、用。 A.对 B.错 答案: 对 5、“文景之治”时期,儒生贾谊曾指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智慧树-中国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

1.亨廷顿认为: 文化的重要作用是用价值观影响人类的进步。A A.正确 B.错误 2.《文化经济学》认为“文化是明天的生产力”。A A.正确 B.错误 3.文化精神是指: 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思想与观念,或者说是文化传统的主流。A A.正确 B.错误 4.文化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ABCD) A.文化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与观念。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B.民族精神是指文化精神中的优秀成分。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C.文化精神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D.民族精神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1.“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 ABC A.以人为尊

B.以民为贵 C.以仁为本 2.礼教的核心是: (ABCDE) A.父子有亲 B.君臣有义 C.夫妇有别 D.长幼有序 E.朋友有信 3.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CD) A.“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B.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 一。" C.“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D.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 (A) A.仁 B.义 C.礼

D.知 2.颜渊问仁,子曰: (B) A.仁者爱人 B.克己复礼为仁 C.仁者其言也讱 D.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可谓仁矣 3.孔子关于仁的答案的共同之处,是强调(D) A.博学 B.审问 C.明辨 D.自我修养 4.孔子关于仁的回答,正确的答案应该在所有那些答案的(A)中寻找 A.共性 B.个性 5.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 (D) A.天人感应 B.形式逻辑 C.辩证逻辑 D.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文化和人生

中国传统文化和人生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古至今,对文化的定义不下千种之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内涵和特质?如何认识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与我们的人生有哪些关系?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该如何用传统文化指导我们的行动呢? 传统文化与国学 认识中国传统文化,首先要认识中国国学。国学是国故之学的简称,代表着中国古代的学术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学入手,是我们学习认识传统文化的捷径。在古代,古人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集中放在了四个“地方”:一是收录儒家最重要经典的“经部”,如“十三经”;二是收录史书文献的“史部”,如《史记》、《资治通鉴》;三是收录各时期思想家著作的“子部”,如老子、庄子、韩非子、荀子等大家的著作;四是收录各类文学典籍的“集部”,如“汉赋”、“唐诗”、“宋词”等等。 面对种类繁多的书籍,学习领悟其思想精髓是深入认识了解传统文化的关键。天有三光,即日月星辰;人间也有三个智慧之光,一为儒、一为道、一为佛,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人们常说,人生需要智慧,而儒、道、佛思想则是我们汲取智慧的源泉。首先,儒、道、佛各有什么思想能够丰富我们的人生智慧、升华我们的生命,则是我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最应认知的问题。 要认清传统文化的特质,关键要看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视、最关心什么问题,关心的这些问题和我们有什么关系。中国传统文化最关注心性、人性、生命和人生的问题,并为此不断探索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古人认为,如果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丢失了,人就不能称之为人。正因如此,古人在不断的探索中,在长期的担忧中,培养出了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这种意识恰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之一,也是中华文明没有像其他文明中途断绝的重要原因。 传统文化与人生 当前,党和国家提出“中国梦”的口号,恰与中国传统文化提出的“宜天下”的口号有异曲同工之处。古人讲,“思以其道宜天下”,“宜天下”就需要和谐社会、净化人心、安顿生命、培植人格,也即是中国传统文化不懈追求的目标。在不同的思想流派,这一目标又分别各有侧重,其中,儒家追求“世之安定”,道家追求“身之安康”,佛家追求“心之安定”,可概括为“三安”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设定的目标非常崇高和神圣,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有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古人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即是指通过关注人文的问题就可实现化成天下的愿望,化成天下即是实现四个目标。人文,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本质的精神,《周易》指出,“文明而止,人文也”,就是指人如果能够在文明的状态就是人文。那文明又是指什么呢?“文明”由《周易》“贲卦”卦象阐发,“贲”卦由两个卦象组成,下卦是代表火的“离”卦,上卦是代表山的“艮”卦,延伸来看,火代表光明、美丽,人站在山上看火,就是希望人们要朝着光明和美丽的方向努力。

智慧树知到 《中华传统文化趣味谈》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华传统文化趣味谈》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很多文学名著中的人物命名,独具匠心,比如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人物“樱宁”,其命名体现了下面哪个特色? A: 带行辈字 B:连姓成文 C:化用经典 D:景仰前贤 答案: 化用经典 2、周代礼俗规定,男子到二十岁才在“名”之外,另取一个“字”。 A:对 B:错 答案: 对 3、南宋文学家刘过,字改之,其名与字之间,是什么关系? A:相同相近 B:相反相应 C:相辅相成 D:没有关系 答案: 相辅相成 4、高祖、高宗、太祖、太宗等是古代皇帝的谥号。 A:对 B:错 答案: 错

5、屈原是楚国王族后裔,楚国的姓是“芈”,“屈”为屈原的氏,其来源是? A:以封国、封邑为氏 B:以居住地为氏 C:以技艺、官职为氏 D:以祖先名、字、谥号为氏 E:以事或物为氏 答案: 以封国、封邑为氏 第二章 1、嘉礼指祭祀典礼,是五礼之冠,古代上至中央朝廷下到普通人家,都最为重视的礼仪活动。 A:对 B:错 答案: 错 2、吉礼指和合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如加冠、燕飨、宾射、庆贺等。 A:对 B:错 答案: 错 3、《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儒家学者关于“礼”的笔记、杂记,是阐发礼义的妙语集萃。 A:对 B:错 答案: 对 4、四书中的《大学》和《中庸》,原是《周礼》中的两篇。

A:对 B:错 答案: 对 5、现代婚礼中的交杯酒,源自周代士昏礼中的“合卺而酳”。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三章 1、下面哪一个不是对金星的古称? A:太白 B:启明星 C:荧惑 D:长庚星 答案: 荧惑 2、下面哪一项不是对天文星象的描述? A:荧惑守心 B:星分翼轸 C:月离于毕 D:太白食昴 答案: 星分翼轸 3、苏轼在《前赤壁赋》里写道:“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就是说月亮运行到斗宿和牛宿之间,这两个星宿属于四象中的哪一个呢? A: 苍龙

国学与人生智慧

《国学与人生智慧》课程练习题(客观题) (说明:本练习涵盖课程第1~5章)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按冯友兰先生的观点,()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 正确答案:哲学 2、按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提高()。正确答案:心灵的境界(或人生境界) 3、中国哲学所追求的圣人的人格是所谓()的人格。 正确答案:内圣外王 4、由于(中国)哲学的主题是内圣外王之道,所以学哲学不单是要获得这种知识,而且是要养成这种() 正确答案:人格 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这段名言是()的话。 正确答案:孔子 6、“反者道之动”是()的观点 正确答案:老子 7、按冯友兰先生的说法,儒家起源于() 正确答案:文士 8、按冯友兰先生的说法,道家起源于() 正确答案:隐士 9、梁漱溟先生说:“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有其共同的特点,就是要人的智慧不单向外用,而回返到自家生命上来,使生命成了智慧的,而非智慧为役于生命。”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文化是属于()的学问和智慧。 正确答案:生命 10、国学本质上是一种实践之学,不是记诵之学,要求学习者不仅仅求“知”,更重要的是要付诸于(),将生活与观念打成一片,达到以身载道,表里如一、内外通透。 正确答案:行 二、选择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是正确的)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司马谈所说“六家”者是() A.农家 B法家. C纵横家. D.阴阳家 正确答案:AC 2、刘歆在《七略》中所述“十家”,除司马谈所说的“六家”之外,其余四家是() A.农家 B. 杂家 C. 纵横家 D.小说家

智慧树网中国的传统文化课后习地的题目九

中国传统文化第九章 1 【多选题】(1分) 书法的三要素是() A. 章法 B. 意境 C. 结字 D. 笔法 正确ACD 2 【多选题】(1分) 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的() A.忠孝节义观念 B.阴阳对立统一观念 C.易和变的观念 D.礼义廉耻观念 正确答案是:B,C 3 【多选题】(1分) 《祭侄文稿》表现了颜真卿()的情绪。 A. 平静 B悲愤 C. 欢快 D. 沉痛 正确BD 4 【多选题】(1分) 构成书写节奏感的元素有()

B. 字形的大小

D. 结字的疏密 正确答案是:A,B,C,D 5 【多选题】(1分) 书法的章法要() A. 有节奏感 B. 整齐划一 C. 有秩序感 D. 气息贯通 正确答案是:A,C,D 6 【多选题】(1分) 书写左右结构的字时要() A. 纵收得体 B. 左右均等 C. 穿插避就 D. 主次分明 正确答案是:A,C,D 7 【多选题】(1分) 以下关于书法用笔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 用笔要藏露互现 B. 用笔要笔笔藏锋 C. 用笔要笔笔中锋 D. 用笔要方圆兼备 正确答案是:A,D 8 【多选题】(1分) 中国的汉字() A. 是象形字 B. 是意象字 C. 具有造型美 D. 是书法的载体 正确BCD

9 【多选题】(1分) 书法的艺术性体现在() A. 书法是美化汉字的艺术 B. 书法是抒情的艺术 C. 书法是美化生活的艺术 D. 书法是描摹物象的艺术 正确ABC 10 【多选题】(1分) 毛笔的特性是() A.圆 B.尖 。健 D.齐 正确ABCD

从传统文化元典中汲取人生智慧

也。(译:礼讲究有来有往。我前往施惠而受惠者不来报答,不符合礼;别人来施惠而我不前往报答,也不符合礼。) 离坐,离立,毋往参焉。离立者不出中间。(译:见二人坐在一起,或二人站在一起,就不要插身到他们中间去。见二人站在一起,就不要从他们中间穿过。) 并坐不横肱。(与人并排而坐不要横起胳肘。) 游毋倨,立毋跛,坐毋箕,寝毋伏。(走路不要大模大样的,站立时身体要正而不偏斜,坐时不要伸开两条腿,睡觉不要伏着身子。) 上面的这些话,对今人不是仍然很有教益吗?以上是仅从 礼记 的第一篇 曲礼上 中举出的例子,就 礼记 全书而言,这样的话举不胜举,俯拾即得。所以 礼记 确实是一部很好的人生教材,我们选择其中相关的、有益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导读、讲授,对于当今大学生的素质培养,确实是很有教益的。 当然, 礼记 的内容很多,有些篇幅很长,而 礼记 导读课的课时则有限,这就要求我们的 导读 课不可以贪全,而重点在导!字上,在于选择 礼记 中堪称精华的篇目或章节、段落,给学生作引导性讲解,以启发学生举一反三,自己再去阅读。 在讲授 礼记 导读课的过程中,笔者最最深切的感受是:要讲好此课,老师必须有较深厚的学养。如果老师没有较深厚的知识贮备,备课时只就 礼记 本身来钻研,那就不可能备好课,自然也不可能讲好课。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 三礼 ( 周礼 、 仪礼 、 礼记 )的知识基础,没有经学和小学(文字、音韵、训诂学)的基础,进而没有必要的有关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常识的基础,要讲好 礼记 导读课,几乎是不可能的。如 礼运 篇开头第一句话说:昔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要给学生讲懂这几句话就很不容易。首先要知道这里的蜡!读zh ,是祭名。而要知道蜡祭是怎么回事,就不但要读 礼记 的 郊特牲 ,还要读 周礼 的 党正 。只有融汇这二者的知识,才能对蜡祭之礼真正有所了解。然而蜡宾!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行蜡祭礼的时候要聚集民众到党(乡下面的基层组织名)中行饮酒礼,故 党正 说:国索鬼神而祭祀,则以礼属民而饮酒于序,以正齿位。!这里的国索鬼神而祭祀!即行蜡祭之礼,而以礼属民而饮酒于序!就是行饮酒礼,这里的序就是党的学校名。按古人行饮酒礼,意不在饮,而在于教民习礼,因此凡行饮酒礼都要设宾、主,如果读过 仪礼 的 乡饮酒礼 、 燕礼 ,就会很清楚了。孔子就是在举行蜡祭时的饮酒礼上充当宾的角色,这就是所谓与于蜡宾!。事毕!,则指饮酒礼举行完毕。出游于观之上!,郑注:观,阙也。!这里又牵涉到对于古代门阙台观知识的了解。可以看出,仅仅为了解释 礼运 的第一句话,就牵涉到不少相关的文献和古代文化常识。如果老师压根没读过 仪礼 和 周礼 ,而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也很贫乏,只是遇到问题就靠查字典、词典,那是远远不够的,也肯定不能把知识给学生讲透。可见,要真正上好 元典导读 课,是很不容易的,对老师的要求是很高的。 然而正如 礼记?学记 所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作为老师,在教学中发现了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再去充实和提高,教学水平也就提高了。这也就是 学记 所谓学学半!,教学相长!的道理。在教学生的同时,也在不断提高自己。 自开 礼记 导读课以来,学生普遍感到收获甚大,不仅提高了传统文化知识,也明白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和加强自身素质修养的途径。他们都认为,通过这种课程的的学习,当他们本科毕业的时候,在知识结构和文化素质修养方面,一定会有较大的提高。 从传统文化元典中汲取人生智慧 王星光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南郑州450052) ## 论语 是孔子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儒家经典中最基本的一部。和其他的儒家典籍相比,它是孔子给其弟子讲课和传授知识的记录,其中融汇了孔子对 诗 、 书 、 礼 、 易 、 乐 等先秦文献精髓

《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答案

经典与人生(上):古今教育生态概论已完成 1 关于今天的教育生态现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官学独大 ?B、私学式微 ?C、家学没落 ?D、网教盛行 我的答案:D 2 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不包括()。 ?A、官学 ?B、私学 ?C、家学 ?D、国学 我的答案:D 3 关于当前中小学人文教育的弊端,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选本教育取代经典教育 ?B、政治教育取代思想教育 ?C、应试教育取代人格教育 ?D、体验教育取代灌输教育 我的答案:D 4 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态有物质文化层面、非物质文化层面和经典文化。()我的答案:√ 经典与人生(下):不读经十蔽已完成 1 文化的本质是()。 ?A、人化 ?B、教化 ?C、入圣

?D、得道 我的答案:A 2 四书是中国人的圣经,四书指的是()。 ?A、《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B、《大学》《论语》《老子》《孟子》 ?C、《论语》《孟子》《老子》《庄子》 ?D、《春秋》《战国策》《论语》《史记》 我的答案:A 3 关于不读经典的弊端,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只知有我,不知有人 ?B、只知有己,不知有群 ?C、只知有人,不知有天 ?D、只知有心,不只有物 我的答案: 4 教育的功能是灌输知识。() 我的答案:× 5 国学的核心是人学。() 我的答案:√ 6 1912年1月19日,教育部公布《普遍教育暂行条例》,规定“小学读经科一律废除”。()我的答案:√ 为学之道(上):学是为己,还是为人?已完成 1 ()提出了知行合一之教。 ?A、王阳明 ?B、王重阳 ?C、王夫之 ?D、王德威

我的答案:A 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下列选项中理解错误的是()。 ?A、孔子之学,非仅仅求知,更在修身 ?B、孔子之学是为己之学 ?C、学而时习之,其实就是要知行合一 ?D、勤学以致用,古之学者为人 我的答案: 3 孔子与弟子编纂了《论语》,构成了中华文化结构中不可或缺的坚实基础。()我的答案:× 4 “学而时习之”,孔子之学有“觉”的意思,先觉觉后觉。() 我的答案:√ 为学之道(下):为学之态度及方法已完成 1 子曰:(),犹恐失之。 ?A、学而不厌 ?B、学而时习 ?C、学如不及 ?D、学不至谷 我的答案:C 2 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这句话怎么理解?() ?A、一个人学了多年以后想得到官位俸禄,这太简单了 ?B、一个人学了多年以后,还没有得到官位俸禄,这情况不太会发生 ?C、一个人学了多年以后,还没有想到官位俸禄,这是难能可贵的 ?D、以上都不对 我的答案:C 3 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A、吟而诵之

9.12(再修改)弘扬传统文化开启智慧人生(十三小脚本)

弘扬传统文化开启智慧人生 开发区第十三小学专题片脚本(再修改) 在钟灵毓秀的海洋之滨,闪耀着一颗灿烂的教育新星;在日新月异的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崛起了一所奋进的学校。这里书香满园,这里以国学经典文化滋润孩子们的心田,启迪智慧,这里就是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三小学。 【学校概况】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三小学,位于开发区东简街道湛江钢铁搬迁安置小区,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达8200平方米。学校于2015年9月建成招生,目前已有学生1200多人,教师57人。学校按照广东省一级学校标准建设,坚持依法治校、创新管理;注重教师队伍的团队建设与教研提升,课堂教学规范灵动。校园环境优美,国艺音舞室、国学阅览室、多媒体报告厅一应俱全,文化气息怡人。 【决策篇】 新学校,高起点,根据开发区觉民教育“明德、循道、正觉、悟民”的先进理念,学校领导王永龙校长认为以国学体系中的优秀文化进行立德树人,以礼立人;用中华民族创造的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方为正道。“蒙以养

正,圣功也”,乃定为“养正觉民”品牌教育。 【理念篇】 学校秉承“养正觉民”的文化教育理念,确立“博文约礼,蒙以养正”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正心正行”为校训,以“向善向上”为校风,“勤学立志、知行合一”的学风培养“刚正的现代中国人”,坚持走“内涵培养、特色发展”的办学之路。立足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深入打造文化育人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立志打造生态钢铁文化与国学礼仪特色教育,逐步形成“国学浸润生命,经典传承文明”的学校特色文化,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行动篇】 学校将国学文化贯穿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经典文化教育活动。 “国学经典天天读”。内容从《三百千千》到《声律启蒙》,从诵读母语《日有所诵》到古今中外经典,为学生奠定人生的经典底蕴,影响一辈子。学校建立长效机制——由国学礼仪文明监督员进行检查评分,每天三诵读;每周一检查;每月一评比;每期一比赛,促进国学诵读经典熟记于心,润泽心田。 “国乐经典天天听”。校园红领巾广播站结合“小雨点”公益广播内容开设经典诵读栏目,利用早读、午读及课间播

(完整word版)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古至今始终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华夏子孙以及周边国家的人民,尤其是在个人人生修养方面更是十分显著。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学为主,释家,道家为辅,兼采诸子,儒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为人生理想,修身,就是要提高自身的修养;齐家,你修身了,才有可能让你的家庭幸福和睦;治国,就是治理国家;最后是平天下,因为中国过去没有一个严格的国家界限,认为天下都是一体的,咱们中国居于天下的中心,为什么叫中国,跟这个都是有联系的。这是说,人首先要学习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自己道德的提升,道德提升的目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人生三部曲,先学习,学习是为了修身,修身最终是为了肩负社会责任,所以在这八个层次当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修身,修身是根本。所以,《大学》里面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是修身的来历。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为人处世之道无比丰富,是一个蕴藏着许多人生智慧的极为丰富的思想宝库,对于提升个人修养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例如:孝亲尊师,尊老爱幼,慎独修身,自强不息,诚实守信,谦敬礼让,勤劳节俭等等,有强大的文化感召力和透射力,世世代代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和”、“合”二字均见于甲骨文和金文。和合,就词义本身而言,“和”,指和谐、和平、祥和;“合”是结合、合作、融合。一般情况下,它们是相通的,讲的是人类古往今来孜孜以求的自然、社会、人际、身心诸多元素之间的状态。蕴含着和以处众、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等深刻的处世哲学和人生理念。“和”的精神,是一种承认,一种尊重,一种感恩,一种园融。“和”的基础,是和而不同,互相包容,互相存异,共生共长。“和”的途径,是以对话求理解,和睦相处;以共识求团结,和衷共济,以包容求和谐,和谐发展。“和”的佳境,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在中国,以广泛深厚的和合文化为基础的追求社会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 我感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琴棋书画四者对人生修养帮助最为显著,而且本课专题之一也提到了关于中国书画艺术对人生的修养。琴棋书画修养人性,对人生感悟天地自然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而其中的书法是一种以汉字点线结构为载体,以笔法、结字法、墨法、章法、取法为表现方法,来表现主体精神和体现审美的抽象艺术,之所以称为抽象艺术,乃在于它看似简单的线条,却蕴含着无限的世界,提示着神秘的人生,尤其是中国式做人做事的道理更在其中。人生修养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书法艺术应该说是人生修养途径之一。中国古人常常认为,不仅身体与心灵相互影响,而且心灵更是身体的主宰。如道家认为,人生的最好境界是要获得心灵的安宁和自由,而要想达到此境界则要避免外在之物的不利影响。如老子说:缤纷的色彩让人眼盲,美妙的音乐让人耳聋,急迫的速度让心衰微,故而老子言“虚怀若谷”,庄子“希望坐忘”来忘却人生的烦恼。孟子说:“吾善养浩然之正气。”荀子也认为,唯有保持心灵“虚静为一”的纯粹境界,才能认识人生的根本道理。古人所追求的人生修养最高境界正是书法艺术可以承担的重任。 中国传统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我们今天所面临的许多困扰,都可以从中得到解脱,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中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对于提高自我修养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辈通过一次次的认知,一次次的经验教训总结而成的,这其中凝结了中华先辈的心血与汗水,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它使我们远离了懵懂与愚昧,它使我们获得智慧与灵魂,所以我们应该重拾传统文化,提升自我修养。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始终滋润着华夏大地,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时刻沐浴着先辈们的教诲,从而成为一个有文化修养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华夏子孙,我们理应担负起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仍然熠熠生辉的重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