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肺和呼吸

肺和呼吸

肺和呼吸
肺和呼吸

东观小学学校五年级科学学科(上)导学案(个案)

(3)布置任务:我们分小组来对不同的问题展开研究。

介绍教室里准备的相关模型和实验用品,大家可以根据需要有选择地使用这些器

材和用品。

5.探究“我们呼出和吸进的空气有何不同”的小组活动。

(1)提问:我们吸进和呼出的空气是不同的吗?

(2)我们呼出的气体和吸进的气体分别是什么?用什么办法可以证吸进的和呼

出的空气是不同的?

学生在组内发表意见并把假设记录下来。(8)教师讲解:杯子里的水并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而是清石灰水,它遇到二氧化碳就会产生白色的不溶于水的沉淀物,石灰水变浑浊了就是这个原因。

(9)阅读:我们呼吸的空气的主要成分。(10)谈话:我们呼出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但里面还是有一小部分氧气的。你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来说说吗?6.探究“空气是如何进入肺部又是如何从里面出来的”的小组活动。

(1)具体活动过程与上面的研究活动相似,这个研究活动更加突出的是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调查和了解,然后借助合适的模型让学生模拟呼吸的过程,从而弄明白“空气是如何进入肺部又是如何从里面出来的”。

(2)在跟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一般学生都认为空气是因为肺部像气球

一样张开了空气就进入里面。空气是如何进入身体内部的?空气进入身体内部的

动力来自于哪里?通过操作呼吸模型,学生很容易就可以认识到:胸部肌肉的运动使胸腔内的空间大小发生变化,在胸部扩张和收缩的过程中空气就很自然地被压(1)分小组讨论,在纸上写下你们想研究的问题。(2)交流,出示探究问题:

①空气是如何进入肺部又是如何从里面出来的?

②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③吸进去的空气到哪里去了?

4.小组活动。各个小组根据各自不同的探究问题,选用不同的模型和实验用品,设计实验并搜集相关实验数据。保证每个问题都有两个小组在开展研究。

(2)师生共同设计实验。

(4)实验需要用哪些器材和用品?合理选用材料开展实验。

(5)实验活动:

选用一杯清石灰水,先用打气筒注入空气,观察实验现象;

再用塑料管用嘴向水内吹气,观察现象有什么变化。(6)交流实验现象,讨论并作好实验记录。

(7)大组交流实验方法和过程并小结:实验现象告诉我们呼出和吸入的空气是不同的,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

进肺部了。

(3)另外,在操作过呼吸模型以后可以

指导学生更好地利用自己的身体去体会

呼吸的两种不同方式:胸式呼吸和腹式呼

吸,体会在这些过程中身体内部各器官的

相互协调和作用。

7.探究“吸进去的空气到哪里去了”的小

组活动。(略)

三、总结深化

1.谈话:通过今天的研究,你有哪些收

获?哪些认识与你原来的观点是不同

的?

3.讲述:人在呼吸中吸入氧气,吸进的

空气又到哪里去了呢?这必须与我们身

体内部另一种重要的活动联系起来研究。

我们下节课再一起来继续探究。

2.阅读教材P52(上)介绍“人的呼吸”的一段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提问:我们的心脏总是在不停地跳动着的。你听到过自己心跳的声音吗?

二、寻找身体各个部位的脉搏

1.出示人体挂图:“脉”就是我们身体内部的血管。它遍布我们的全身。

2.找一找:我们可以在哪些部位感受到“脉”的搏动?

交流后让学生自己感受颈动脉、股动脉、手腕动脉等处脉的搏动。

3.提问:通过上节课的测量,我们知道脉搏的跳动和心脏的跳动是同步的。为什么脉和心脏会同时搏动?

4.实验:把一个鼓风的风箱和一段胶皮管子相连,在鼓风时让学生摸管子感受搏动。

5.小结:心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心脏是人体的泵,它不停地跳动,推动血液在遍布全身的血管里循环流动。

三、研究人的血液循环

1.谈话:心脏是人进行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心脏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呢?3.借助电化教育手段展示人体的血液循环过程。2.安静下来,感受自己的心跳。

3.借助于听诊器听一听自己有力的心跳。2.分组解剖猪的心脏,了解心脏内部的结构。

1、教学反思于授课后及时上传到教学资源中。

2、思维导图设计到学案中最后一个环节,由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 肺和呼吸》苏教版

《肺和呼吸》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肺、咽喉、气管、支气管等人体呼吸器官,知道呼吸让我们吸进氧气 和呼出大量二氧化碳,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 2.能通过实验验证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大量二氧化碳。 3.认识到保护肺等呼吸器官的重要性,吸烟有害健康,能逐步养成保护呼吸 器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肺、咽喉、气管、支气管等人体呼吸器官,知道呼吸让我们吸进氧气和呼出大量二氧化碳,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 难点认识到保护肺等呼吸器官的重要性,吸烟有害健康,能逐步养成保护呼吸器官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澄清的石灰水、气球、软尺、人体呼吸器官图、烧杯、保鲜袋、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先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你能憋多久”。游戏规则是用手捂住嘴巴和鼻子,屏住呼吸,看谁憋的时间长,如果吃不消了,就静静的坐下,老师给你们计时。(42秒出现) (学生体验活动) 师:我们能一直这样憋下去吗?(不能) 在刚才憋气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如果长时间不呼吸,我们的身体一定受不了,可见,我们是离不开呼吸的。(板书:呼吸) 二、认识人体呼吸器官及其作用 师:怎样才算呼吸一次?(一呼一吸) 师:像老师一样,伸出双手,放在胸前,深呼吸一次,有什么感觉?(学生讨论) 师:知道胸腔内帮助我们呼吸的器官叫什么吗?(肺)(板书:肺)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肺和呼吸(板书和)(肺和呼吸)。 师:PPT出示人体的肺,并指着肺说:“这就是人体的肺,肺有左右两叶。” 想想,除了肺,还有那些器官也参与了人体的呼吸?老师给每一个小组发了一张人体呼吸器官轮廓图,请你们在这张图上画出你们认为的呼吸器官并写出它们的名称。大家可以一边呼吸,一边感觉,合作完成。(5分10秒出现)(学生交流,小组合作完成。) 师:哪个小组愿意带着你们填好的人体呼吸器官图,到前面来展示给大家看! (可能会有学生将口腔作为呼吸器官。老师及时指出:虽然口腔也可以呼

完整word版,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肺和呼吸

课时教案 主备教师:李玲执教教师:教学内容:肺和呼吸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探究呼吸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2.认识人体的呼吸器官,对人体呼吸的过程有大致的了解。 3.通过比较呼出和吸入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育学生爱护自己的呼吸器官。 4.结合教学内容和课题,适时渗透德育思想。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呼吸过程的活动。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验证人体呼出和吸进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教材分析: 本课指导学生认识人的呼吸器官及其作用;在能力培养方面,属于“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的系列。本课的思路是:先突破难点,指导学生认识呼吸的意义,然后指导学生认识担负呼吸任务的器官,接着测一下肺活量,最后向学生进行呼吸卫生教育,并设计一份戒烟小报。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此单元的第二节课,在学习了第一节课之后,学生对于心跳和呼吸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此次的学习中需要学生去更深入的了解人怎么去呼吸,已经呼吸器官的作用,相信大部分学生可以做到对本课知识的掌握。 教学具准备: 演示实验材料:集气瓶、玻璃片、乳胶管、水槽、细木棒 分组实验材料:烧杯、吸管、注射器、澄清石灰水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预设 一、体验导入 师:在上课之前我师:今天老师想了解一下,有哪些同学会游泳?请举手。 (学生纷纷举手) 师:哦,大家都会游泳,同学们真了不起!学游泳第一步就是要学会憋气,我们今天再来体验一下,好吗? 们先来体验一个小游戏,好吗? 生:好。 师:捂住鼻子和嘴,屏住呼吸,看谁憋的时间长。 (学生体验活动) 师:能一直这样憋下去吗?在刚才的憋气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透不过气。 生:有点难受。 生:胸闷。 师: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感觉,其实是和我们人体的一种活动有关,知道是什么吗?(呼吸)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人体的呼吸。 板书:呼吸 二、认识人体呼吸器官及其作用 师: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呼吸,怎样才算呼吸一次? 生:一呼一吸 师:像老师一样,伸出双手,放在胸前,深呼吸一次。有什么感觉? 生:胸部鼓起来了,吸气是鼓起来,呼气时有瘪下去。 师:知道胸腔内帮助我们呼吸的器官叫什么吗?(肺)(板书:肺) 师:你们认识肺是什么样的吗?谁来说说? 师:出示人体模型,肺到底在胸部的什么位子,一以来看看。并指着肺说:“这就是肺,自己在胸前指指,说说你看到的肺是什么样的,像什么?(肺有两叶) 师:想想,除了肺,还有哪些器官也参与了人体的呼吸?

肺和呼吸

2.肺和呼吸 教学目标 1.了解人体的呼吸器官; 2.了解人的肺活量及其标准; 3.知道人呼吸时,主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4.知道肺是人的重要器官,要注意保护好肺和呼吸器官。 教学重难点 1.知道人呼吸时,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2.肺和呼吸器官保护。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关于呼吸你们知道些什么?”(板书:呼吸) ①没有呼吸人就会死去; ②呼吸可以为我们提供氧气; ③我们呼出来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④呼吸要靠肺来完成……(板书:肺) 二、认识呼吸器官: 1.鼻(口):鼻毛遮挡吸入的空气中的较大颗粒物,粘液吸附灰尘、杂质,湿润、温暖空气。 2.咽:位于颈部上端,由软骨状瓣膜构成,是气管、食道分叉口,前后张开、闭合,打开气管和食道。开合不对,食物、水进入气管,人就发呛咳嗽。 3.喉:位于颈部上端靠前位置,由软骨构成,气流通过可以发出声音,是人体发音器官,也是空气、食物通道。

4.气管:位于颈部下端,伸入胸腔,软骨状粗管,内部分泌粘液,吸附吸入的空气中的灰尘、杂质,通过向上绒毛弹刷,形成痰液。 5.支气管:软骨状细管,下面越来越细,深入肺部,上面密布毛细血管。 6.肺:位于胸腔上部两侧靠前位置,在肋骨内侧,粉红色,海绵状,就像两大串葡萄,由一个个肺泡(葡萄)组成,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这里交换。 (1)出示肺的位置、外形、内部构造图片。 (2)观看人体呼吸系统视频。 三、测量肺活量: 1.介绍肺活量,了解肺活量大的作用和意义。 2.认识肺活量测量仪,介绍成年人肺活量。 3.介绍小学五年级学生肺活量体测数据。 四、了解呼吸原理: 1.出示呼吸时肺和胸腔变化对比图。 2.观看呼吸系统模拟动画演示。 3.出示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成分对比表。 4.观看肺泡中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示意图。 五、呼吸系统保护: 1.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不随地吐痰,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4.注意环境卫生,扫地前洒水; 5.避免冷空气刺激,经常呼吸新鲜空气; 6.不吸烟。(出示吸烟人的肺图片) 六、课堂小结: 观看《人体的呼吸系统》视频。 本节课你学到了那些知识?

苏教版科学五上肺和呼吸教学设计

曲靖市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竞赛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肺和呼吸》 教 学 设 计 单位:师宗县彩云镇中心学校 教师:郝德明 时间:2012年9月19日

《肺和呼吸》教学设计 师宗县彩云镇中心学校郝德明过程与方法: 1、会做请石灰水和气体混合的实验。 2、能用搜集的资料帮助自己学习。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人呼吸时主要吸入含有丰富氧气的空气,呼出二氧化碳。 2、知道肺是人体进行呼吸的重要器官。 3、知道如何保护我们的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运用所学到的知识看待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与现象。 教学准备: 清石灰水、烧杯、吸管、人体呼吸器官模型、教学课件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只了解生活中人和其他动物都是会呼吸的,但他们不知道呼吸这种现象背后所隐藏的科学道理。研究“我们为什么需要不停的呼吸?”能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激发出来。但如何控制好学习过程中能用搜集的资料帮助自己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些困难的。 设计理念: 1、本课以探究为主:因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对“用澄清的石灰水比较我们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研究就是一次探究。

2、以课标为准绳:为强化新课标的“以生为本”、“合作学习”等教学理念,因此本节课在设计上,努力实现学生是探究的主体,而老师起到的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的作用。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欢迎大家来到科学殿堂,今天我们将一起到生活中去探索身边的科学奥秘,你们愿意吗?(愿意) (1)、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请伸出你的两个手指放在鼻孔前面,看看有什么感觉? 能不能把你的感觉跟我们分享一下?(师生分享交流) (板书:呼吸) (2)、再伸出你的两个手指,去堵塞你的鼻孔,看看有什么感觉。 如果感觉难受的话,就把手挪开。 请你把感觉告诉我…… 同学们,你们谁知道我们人是靠什么来呼吸吗?(是肺) (板书:肺和) (3)我们这节就一起来研究肺和呼吸的问题,那对于我们的呼吸问题,同学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师生交流,根据问题有目的的进行下一步教学。)

人教版科学五年级《肺和呼吸》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案 《肺和呼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人体呼吸器官,知道呼吸让我们吸进富含氧气的空气和呼出大量二氧化碳,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 2、能运用学过的知识验证吸进气体和呼出气体的不同; 3、意识到保护肺等呼吸器官的重要性,吸烟有害健康,能逐步养成保护呼吸器官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演示:人体模型、课件。 分组:澄清石灰水、塑料袋或集气瓶(2个)、水槽、吸管、火柴、小木棒等。 教学过程: 一、体验导入 师:在上课之前我师:今天老师想了解一下,有哪些同学会游泳?请举手。 (学生纷纷举手) 师:哦,大家都会游泳,同学们真了不起!学游泳第一步就是要学会憋气,我们今天再来体验一下,好吗? 们先来体验一个小游戏,好吗? 生:好。 师:捂住鼻子和嘴,屏住呼吸,看谁憋的时间长。 (学生体验活动) 师:能一直这样憋下去吗?在刚才的憋气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透不过气。 生:有点难受。 生:胸闷。 师: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感觉,其实是和我们人体的一种活动有关,知道是什么吗?(呼吸)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人体的呼吸。板书:呼吸 二、认识人体呼吸器官及其作用 师: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呼吸,怎样才算呼吸一次? 生:一呼一吸 师:像老师一样,伸出双手,放在胸前,深呼吸一次。有什么感觉? 生:胸部鼓起来了,吸气是鼓起来,呼气时有瘪下去。 师:知道胸腔内帮助我们呼吸的器官叫什么吗?(肺)(板书:肺) 师:你们认识肺是什么样的吗?谁来说说?

师:出示人体模型,肺到底在胸部的什么位子,一以来看看。并指着肺说:“这就是肺,自己在胸前指指,说说你看到的肺是什么样的,像什么?(肺有两叶) 师:想想,除了肺,还有哪些器官也参与了人体的呼吸? 小组讨论:人体呼吸器官还有哪些?为什么?它们的位置又在哪里呢?把讨论结果画一画。(出示人体侧面轮廓图并提示:深呼吸一口气,自我感觉一下) 小组交流: 生:我们小组认为,人体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 生:我们小组认为,空气首先从口腔到咽喉、气管、支气管,最后到达肺。 师:同意A的举手,同意B的举手,两组不同在哪里? (出示人体呼吸器官分解图片) 师:为什么不把口腔作为呼吸器官这样吧?让我们分别来体验一下,用鼻呼吸和用口腔呼吸有什么不同? (学生体验) 师:有怎样的感觉? 生:我发现用口腔呼吸,感觉空气是凉凉的。 生:我发现用鼻呼吸,比较舒服。 师:尽管口腔也能呼吸,但口腔还有其它作用,所以不属于呼吸器官。好,每个人指一指、摸一摸这些器官。 (生边说边进一步感知人体呼吸器官的位置) 师:那么,空气是怎样吸如人体,又是怎样呼出来的呢? 生:由鼻子呼入通过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再由肺、支气管、气管、鼻出来…… 三、探究吸进的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 师:刚才一起认识了呼吸器官,还知道呼吸是一个吸气再呼出的过程, 师:(出示模型演示)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吸进的是什么气体? 生:氧气 生:应该是空气中的氧气(板书:吸进空气) 师:呼出的又是什么气体呢? 生:二氧化碳。(板书:呼出二氧化碳)师:其它同学也是这样认为的吗?也就是说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不一样的? 师:怎样收集这两种气体?(氧气和二氧化碳) 生:吸进的气体只要拿袋子或瓶子在教室里装; 生:同样的方法把人体呼出的气体装好。 师:介绍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 (师根据学生回答,演示收集一瓶空气和一瓶二氧化碳) 师:好,现在收集好了,(师举高)看看不是差不多吗?怎样证明我们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不一样的呢?哪位同学有好的方法,来说一说?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4.2肺和呼吸教案-附知识点梳理

课题肺和呼吸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人体呼吸器官,知道呼吸让我们吸进富含氧气的空气和呼出大量二氧化碳,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 过程与方法:能运用学过的知识验证吸进气体和呼出气体的不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保护肺等呼吸器官的重要性,吸烟有害健康,能逐步养成保护呼吸器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搞明白呼出的气体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难点:知道呼吸器官的具体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板书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老师带同学们测量了一下自己的呼吸和心跳,现在还记得我们的心跳数量和呼吸次数了吗?我们的心跳测量我们是可以直接测量心跳也可以测量我们的脉搏,那老师像问大家,当时我们是怎样测量我们的呼吸次数的。我们是据算我们的腹部起伏次数的,一起一伏算一次。今天我们就开始学习一下我们的肺。打开书本肺和呼吸 二、学习新课 1、呼吸到底是个怎样的过程呢?仅仅是吸气和呼气吗?那我们吸进去的是什么,呼出来的又是什么。 2、呼吸包括三个肺通气、肺换气以及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3、我们呼吸就是简单地把气体吸进去,然后就没事似的又出来了?有没有什么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知道是吸进去的是氧气然后就变成了二氧化碳。就是氧气变成了二氧化碳。 4、既然空气并不是闲着没事从鼻子进去什么没做又出去了,它肯定需要经过一些我们的器官对不对。 5、那大家知道进入我们鼻子或者口腔里的空气都经过哪些器官呢?我们从上往下依次看,首先就是我们的“鼻子”,这里的鼻子我们把它叫做“鼻腔”然后顺着我们的嘴巴进入到我们的颈部,这里我们叫做“咽喉”。然后依次就是气管最后进入到我们的肺部,当然前面有还有很多支气管。 6、打开书本49页,我们来做一个简单小实验。准备两个塑料袋,一个就是收集空气,另一个我们收集自己呼出的气体。然后每个小塑料袋,倒入等量的具有魔力的水,然后请两个同学帮忙摇晃震荡这两个塑料袋。观察一下两个塑料袋看一看两个袋子里液体有什么变化。——有一塑料袋里的液体变浑浊。因为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我们呼吸时,吸进去的是富有氧气的空气,呼出去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并且我们的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师:对于呼吸问题大家想知道些什么? 生思考说说 师:大家刚才提出的问题又多又好,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呼吸,哪怎样才算呼吸一次呢? 生:一吸一呼 师:我们知道呼吸是一个吸气再呼出的过程,(出示模型演示)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呼出的气体和吸进的气体是一样吗? 生:吸进的应该是空气中的氧气(板书:吸进空气)呼出的应该是二氧化碳(板书:呼出二氧化碳)

小学五年科学《肺和呼吸》教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肺和呼吸》教案过程与方法: 1、会做请石灰水和气体混合的实验。 2、能用搜集的资料帮助自己学习。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人呼吸时主要吸入含有丰富氧气的空气,呼出二氧化碳。 2、知道肺是人体进行呼吸的重要器官。 3、知道如何保护我们的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运用所学到的知识看待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与现象。 教学准备: 清石灰水、烧杯、吸管、人体呼吸器官模型、教学课件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只了解生活中人和其他动物都是会呼吸的,但他们不知道呼吸这种现象背后所隐藏的科学道理。研究“我们为什么需要不停的呼吸?”能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激发出来。但如何控制好学习过程中能用搜集的资料帮助自己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些困难的。 设计理念: 1、本课以探究为主:因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对“用澄清的石灰水比较我们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研究就是一次探究。

2、以课标为准绳:为强化新课标的“以生为本”、“合作学习”等教学理念,因此本节课在设计上,努力实现学生是探究的主体,而老师起到的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的作用。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欢迎大家来到科学殿堂,今天我们将一起到生活中去探索身边的科学奥秘,你们愿意吗?(愿意) (1)、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请伸出你的两个手指放在鼻孔前面,看看有什么感觉? 能不能把你的感觉跟我们分享一下?(师生分享交流) (板书:呼吸) (2)、再伸出你的两个手指,去堵塞你的鼻孔,看看有什么感觉。 如果感觉难受的话,就把手挪开。 请你把感觉告诉我…… 同学们,你们谁知道我们人是靠什么来呼吸吗?(是肺) (板书:肺和呼吸) (3)我们这节就一起来研究肺和呼吸的问题,那对于我们的呼吸问题,同学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师生交流,根据问题有目的的进行下一步教学。) 2.教学呼吸的意义

《肺和呼吸》教学设计

《肺和呼吸》教学设计

《肺和呼吸》案例 厦门市海沧区钟山小学吴永发 一.科学教育理论指导 兰本达的“探究—研讨”教学法理论:本课引领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充分的讨论交流。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本课利用游戏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使之产生“情境效应”,它能有效地激励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二.生命科学领域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梳理 生命科学领域教学内容以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 认识,对人体和健康形成初步的认识,并能尝试将学习的知识和研究方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 问题。具体分为多样的生物、生命的共同特征、生物与环境以及健康生活四大主题。《肺和呼 吸》属于健康生活主题,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呼吸与血液循环》的第二课。 生命科学领域教学以“探究—研讨”教学法为主,让学生进行与科学家研究方法类似的 科学探究,在此过程中学生建构科学知识、探究技能、科学思维习惯。小学生命科学领域常 用的探究方法有:1 、观察与描述。自然状态下的观察、调查、描述, 以及随后进行的交流 是生命世界各个主题最常用的研究方法。2.比较与分类。通过比较与分类的方法,学生才能 将大量的生物个体以生命多样性来统一, 并与后面的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主题联系起来。 3.实验探究。4、建立模型。如果由于种种原因,直接用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非常困难或者简 直不可能时,可用模型代替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本课也应用了“探究—研讨”教学法,主要 采用了实验探究和建立模型的研究方法。 三.学情分析 学习者为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的学生,他们通过几年科学课及相关科目的学习,对周围的 自然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对于自己的身体也有一些简单的了解,如身体的结构、骨骼、 肌肉等,而对身体内部有些什么器官,有些什么功能,学生的认识还是零星和模糊的。但是 学生对研究自己的身体是非常感兴趣的,且已经学习了《食物的消化》,很迫切想知道人体其 他器官及其作用。也学习了《空气中有什么》,初步了解氧气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使清石灰 水变混浊的性质。五年级学生基本能利用现有的材料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研究方案,但在思 维的广度与深度上存在一些差距,学生的活动也不能完全自主,需要教师适当地指引,从而 使其充分地感受科学探究的价值,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教学目标 过程方法 1.会用澄清石灰水、燃烧的蜡烛来比较吸进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区别。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呼吸时吸入的是富含氧气的空气,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2.认识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人体呼吸器官,了解呼吸的过程及意义。 3.知道哪些良好的生活动习惯有利于保护呼吸器官。

苏教版科学五上《肺和呼吸》教案设计

苏教版科学五上《肺和呼吸》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探究呼吸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2、认识人体的呼吸器官,对人体呼吸的过程有大致的了解。 3、通过比较呼出和吸入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育学生爱护自己的呼吸器官。 4. 结合教学内容和课题,适时渗透德育思想。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呼吸过程的活动 三、【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验证人体呼出和吸进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四、【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材料:集气瓶、玻璃片、乳胶管、水槽、细木棒 分组实验材料:烧杯、吸管、注射器、澄清石灰水 五、【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⑴请同学们闭上嘴,把两根手指放在鼻孔下待上一会儿,你们有什么感觉? 生1:我感到鼻孔一会儿吸气,一会儿呼气。生2:我感到呼出的气热乎乎的。 ⑵刚才同学们所感受到的就是人的呼吸现象(板书:呼吸),如果用手指堵塞鼻孔,有什么感觉呢? 学生回答:我感到吸不进气,也呼不出气,憋得难受。 师:为什么会难受? 生:因为不能呼吸。 ⑶对于我们的呼吸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1:人为什么要呼吸?生2:人不呼吸为什么憋得难受?生3:人是怎样呼吸的?生4:呼出的气体与吸进的气体一样吗? 2.教学呼吸的意义 ⑴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又多又好,要想知道人为什么要呼吸,应该先研究吸进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有知道的吗? 生:我知道人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从课外书和电视上看到的。 师:看来,同学们可以从课外书上、电视上学习很多知识,那么请同学仔细想一想,人吸进的只有氧气吗? 生:不是,我认为人吸进的是空气,其中有氧气,氮气,也有二氧化碳。 师:人呼出的只有二氧化碳吗? 生:也不是,可能二氧化碳比较多。 师:看来要想准确地知道吸进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我们还要像科学家那样—— 生:(齐)做实验。 师:怎样设计实验呢?请同学们讨论。(板书:一、比较吸进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 ⑵学生小组讨论 ⑶反馈交流情况 生:我们小组想用石灰水做实验,让吸进的气体通过一瓶石灰水,让呼出的气体通过另一瓶石灰水。 师:你为什么用石灰水做实验? 生:我们以前学过,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这是它的特性,所以我们想到了石灰水。 师:这个办法好,同学们使用的石灰水必须是——

《肺与呼吸》教案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49-51页的内容即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第2课《肺和呼吸》。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知道呼吸让我们吸进富含氧气的空气和呼出大量二氧化碳,了解人体呼吸系统各器官的名称、位置和作用;2)会做有关实验,会选择一定的方法测定自己的肺活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运用学过的知识验证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的不同;2)知道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肺活量越大,呼吸功能越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意识到保护肺等呼吸器官的重要性,了解吸烟有害健康,了解保护呼吸器官的一般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认识人体中肺的结构、位置与功能,建构呼吸需要多 个人体器官形成系统共同作用的概念。 2.教学难点:通过实验验证人体呼出和吸进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认识人体内气 体交换的意义。 四、教具准备 石灰水、塑料袋、水槽、吸管、玻璃杯、气球、软尺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体验憋气活动。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游泳吗?游泳时我们需要不断的不断的干什么呢?(憋气和换气) 师:那现在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游戏名字叫“你能憋多久?”游戏内容是:先深吸一口气,然后用手捂住嘴巴和鼻子停止呼吸,估计一下你能坚持多久?尝试一下。 2、交流体验的感受。 师:请同学们说说憋气时的感受。 师:(提出问题)呼吸与哪个内脏器官有关呢? 设计意图:从同学们都喜欢的一个运动——游泳出发,有利于激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从而为下一环节认识呼吸器官做铺垫。 (二)认识呼吸器官 1.师:我们人体不停地进行着呼吸。你们认为在呼吸时,空气要进入我们的哪些器官?我们身体有哪些器官属于呼吸器官呢?它们是怎样进行呼吸活动的呢? 学生讨论。(人体的器官有鼻子、喉、肺、气管、支气管等) 2.组织学生看教材第50页中的插图,进一步认识呼吸器官。注意:嘴不是呼吸器官。 3、师:大家通过观看插图,对自己的呼吸器官有了一定的了解,你们能在自己身体上找到它们的位置吗?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肺和呼吸》《肺和呼吸》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上)《肺和呼吸》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我要说课的框题是五年级上册的《肺和呼吸》,这是呼吸循环系统单元中的第二课,之前孩子们认识了人的呼吸,也学习过空气、消化系统,对身体器官有初步认识。 本科教材分为四部分,1.比较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2.认识呼吸器官及其主要功能3.测量肺活量4.保护呼吸器官。 根据课标对于整个健康生活系列单元的要求,主要是培养爱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过程方法1.会用澄清石灰水、蜡烛等来比较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区别2.结合生活体验、查阅呼吸相关资料,整理出呼吸器官的功能3.会测量自己的肺活量4.讨论保护呼吸器官的小方法5设计戒烟小报; 情感态度价值观1.爱护身体、勤于锻炼,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2.知道吸烟是不好的生活方式3.意识到保护环境对健康的重要性; 科学知识1.知道呼吸时吸入的是富含氧气的空气,呼出的气体中主要含有二氧化碳 2.认识呼吸器官,了解它们的作用,知道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3.了解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 我把重点放在知道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认识呼吸器官、以及认识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上,其中因为小学生不懂化学、体内器官不直观,完成比较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的实验和认识呼吸器官是难点。 说到教学方法,在学生方面,多运用实验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和查阅资料分析资料的方法,作为教师提供图片、动画、模型演示,尽量体现一个直观性、启发性的原则,在课堂上起一个维持秩序加指导探究方向的作用。 下面说一下教学过程的计划。 一开始,因为学生认识过空气、呼吸,所以直接从“我们为什么要呼吸、呼吸的是什么气体”导入,就像在学习消化系统的时候问的为什么要吃、吃什么一样。比如可以问,你能憋气多久啊,游泳的时候为什么要浮出水面换气啊,跑步喘不上气的时候哪里会难受啊……等等。 学生对呼吸可能有很多说法,喧闹起来,这时候老师就可以安静一下场面,既然呼吸很重要,挑出证明呼吸的气体成分作为探究课题。五年级的学生基本可以做到自主探究实验,但因为化学知识的缺乏,这里需要老师多指导。学生可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和偷看课本可以提出实验的方法,老师总结出其中比较好的方法后,提供器材给学生操作,这里要事先放好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吸管、注射器、气球、皮尺等。 那么就实验,因为这个物质的化学性质,老师必须点明能使澄清石灰水混浊的是二氧化碳、能让蜡烛燃烧更久的是氧气。所以大家可以总结出课本50页上面的这个结论——呼吸

《肺和呼吸》参考教案

《肺和呼吸》教学设计 镇沅直属小学:杨晓艳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会做用石灰水和气体混合的实验; 2、能通过搜集的资料帮助自己的学习。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人呼吸时,主要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2、知道肺是人进行呼吸的重要器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肺是人体的重要器官; 2、运用联系的观点来看待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与现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认识肺、器管、支气管等人体呼吸器官及其作用; 2、难点:准确测定自己的肺活量。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石灰水(提前制取)、塑料袋、吸管、烧杯、气球、橡皮筋、相关电化教育资料。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1、请把手指放到鼻孔前一会儿感受一下,并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人主要用什么来呼吸的?(学生回答)揭示课题(肺和呼吸)。 谈话:关于呼吸,我们想研究的问题一定有很多。大家想研究哪些问题呢? 交流,出示探究问题: ①、人在呼吸时哪些器官参与活动 ②、空气是如何进入肺部又是如何从里面出来的? ③、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④吸进去的空气到哪里去了?…… (二)、研究人体的呼吸现象 1、谈话: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这一简单的过程需要很多器官协同工作。 2、认识人的呼吸器官。 (1)、自我感觉一下,你呼吸的过程中有哪些器官参与了活动?(2)、学生交流。 (3)、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人的呼吸器官,认一认。 (4)、汇报并小结:人体的主要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3、探究“我们呼出和吸进的空气有何不同”的小组活动。(1)、提问:我们吸进和呼出的空气是不同的吗? 学生讨论并交流意见。 (2)、我们呼出的气体和吸进的气体分别是什么?用什么办法可以证吸进的和呼出的空气是不同的?

1小学科学教案:肺和呼吸

第2课.肺和呼吸 教学目标: 1、知道人呼吸时,主要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二 氧化碳; 2、知道肺气管、支气管等是人体呼吸器官; 3、知道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肺活量越大,呼吸功能越强 4、能选择一定的方法测定自己的肺活量。 5、懂得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保护呼吸器官。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 1.谈话:通过上节课的测量研究,你知道了些什么? 2、讲述:这节课开始我们一起来研究肺和呼吸(板书课题,读题) 二、了解学生对呼吸系统的认识。 1.谈话: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这一简单的过程需要很多器官协同工作。 2.认识人的呼吸器官。 (1)自我感觉一下,你呼吸的过程中有哪些器官参与了活动? (2)学生交流。 (3)学生画图表示呼吸的全过程。 (3)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人的呼吸器官,认一认。三、探究呼进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1.谈话: (1)人为什么要不停地呼吸? (2)人吸进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一样吗? 2.学生讨论并交流意见。 3.提问:我们呼进和呼出的气体分别是什么?用什么办法可以证明? 4.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选择材料开展实验。 5.实验活动:先用打气筒朝一杯清石灰水中注入空气,观察实验现象。再用嘴对着塑料管向水中吹气,观察实验现象。有什么不同? 6.交流实验现象,讨论并做好实验记录。 7.大组交流实验方法和过程,并小结:吸进的是氧气多,呼出的是二氧化碳多。 8.讲解:杯子里的水并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而是清石灰水。 9.阅读有关“我们呼吸的空气的主要成分”的资料。10.谈话: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但里面还是有一小部分氧气,请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来说一说。 四、认识人体的呼吸器官及其作用。 出示人体半身模型,介绍呼吸器官的名称和作用。 小结:人体的主要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肺是人进行呼吸的重要器官。 (5)学生在呼吸的过程中感知并体会各个器官所在的位置和所发挥的作用。 五、测一测自己的肺活量。

《肺和呼吸》教学设计

《肺和呼吸》案例 厦门市海沧区钟山小学吴永发 一.科学教育理论指导 兰本达的“探究—研讨”教学法理论:本课引领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充分的讨论交流。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本课利用游戏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使之产生“情境效应”,它能有效地激励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二.生命科学领域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梳理 生命科学领域教学内容以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 认识,对人体和健康形成初步的认识,并能尝试将学习的知识和研究方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 问题。具体分为多样的生物、生命的共同特征、生物与环境以及健康生活四大主题。《肺和呼 吸》属于健康生活主题,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呼吸与血液循环》的第二课。 生命科学领域教学以“探究—研讨”教学法为主,让学生进行与科学家研究方法类似的 科学探究,在此过程中学生建构科学知识、探究技能、科学思维习惯。小学生命科学领域常 用的探究方法有:1 、观察与描述。自然状态下的观察、调查、描述, 以及随后进行的交流 是生命世界各个主题最常用的研究方法。2.比较与分类。通过比较与分类的方法,学生才能将 大量的生物个体以生命多样性来统一, 并与后面的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主题联系起来。3. 实验探究。4、建立模型。如果由于种种原因,直接用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非常困难或者简直不 可能时,可用模型代替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本课也应用了“探究—研讨”教学法,主要采用 了实验探究和建立模型的研究方法。 三.学情分析 学习者为小学五年级上学期的学生,他们通过几年科学课及相关科目的学习,对周围的 自然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对于自己的身体也有一些简单的了解,如身体的结构、骨骼、 肌肉等,而对身体内部有些什么器官,有些什么功能,学生的认识还是零星和模糊的。但是 学生对研究自己的身体是非常感兴趣的,且已经学习了《食物的消化》,很迫切想知道人体其 他器官及其作用。也学习了《空气中有什么》,初步了解氧气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使清石灰 水变混浊的性质。五年级学生基本能利用现有的材料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研究方案,但在思 维的广度与深度上存在一些差距,学生的活动也不能完全自主,需要教师适当地指引,从而 使其充分地感受科学探究的价值,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教学目标 过程方法 1.会用澄清石灰水、燃烧的蜡烛来比较吸进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区别。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呼吸时吸入的是富含氧气的空气,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2.认识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人体呼吸器官,了解呼吸的过程及意义。 3.知道哪些良好的生活动习惯有利于保护呼吸器官。

肺和呼吸教学反思

《肺和呼吸》教学反思 甘河二小张丽 《肺和呼吸》本课涉及人体主要呼吸器官、肺活量和保护呼吸器官的知识。其中,肺活量的知识学生已有所了解,肺活量在体育课的身体素质的检查中也测过。但那是用专门的仪器进行测量的。课堂上主要采用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安全的情境,学生在自主的空间里,自由奔放地想象、思维和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整堂课兴趣很浓厚,不管是师生之间的配合还是学生之间的配合都挺有序、融洽的,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肺和呼吸》一课是在学生测量每分钟呼吸和心跳的基础上更深入地认识呼吸器官的一课,呼吸这一现象是学生每天都在经历的事实,对于呼吸的意义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于是我在课的开始让学生能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说出自己认为可能的呼吸器官名称,他们是怎样连接的。虽然学生知道人体需要呼吸,但是对于自己身体内究竟哪些器官直接参与了呼吸,这些器官之间是怎样连接的这一问题,还没有认真考虑过。人体的内部结构复杂,各种器官的作用各不相同,根据人体的需求,也必然存在着不同的连接方式,学生必然对其有好奇心。 在教学开始部分引入猜测这一活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学生的猜测都是基于自己的认识,未必会得到其他同学的认同,这样就产生的互相的质疑,为下一步的教学打好基础。学生对呼吸器官的认识毕竟是片面的,经过交流分析后我就即时展示了正确的呼吸器官名称以及其连接,及时纠正在学生思想中还存在的错误认识,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 接着我便提出问题:吸入人体的空气和呼出人体的气体中成分是否一样?从而引导学生将学习的关注点从呼吸器官过渡到关注呼吸的本质上来。 学生在四年级时对空气的成分已经作过研究,知道空气里大约有21%的氧气,也知道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通过对比实验,学生发现用打气筒将空气注入氢氧化钙溶液(澄清的石灰水溶液),没有变化;用吸管将呼出的气体通入氢氧化钙溶液(澄清的石灰水溶液),石灰水会变浑浊。从而认识到呼吸让我们吸进富含氧气的空气,呼出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废气。 学生发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肺活量在变化,肺活量与呼吸次数之间有关系,再在班内进行横向比较,发现肺活量大对健康的好处。

肺和呼吸

东观小学学校五年级科学学科(上)导学案(个案)

(3)布置任务:我们分小组来对不同的问题展开研究。 介绍教室里准备的相关模型和实验用品,大家可以根据需要有选择地使用这些器 材和用品。 5.探究“我们呼出和吸进的空气有何不同”的小组活动。 (1)提问:我们吸进和呼出的空气是不同的吗? (2)我们呼出的气体和吸进的气体分别是什么?用什么办法可以证吸进的和呼 出的空气是不同的? 学生在组内发表意见并把假设记录下来。(8)教师讲解:杯子里的水并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而是清石灰水,它遇到二氧化碳就会产生白色的不溶于水的沉淀物,石灰水变浑浊了就是这个原因。 (9)阅读:我们呼吸的空气的主要成分。(10)谈话:我们呼出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但里面还是有一小部分氧气的。你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来说说吗?6.探究“空气是如何进入肺部又是如何从里面出来的”的小组活动。 (1)具体活动过程与上面的研究活动相似,这个研究活动更加突出的是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调查和了解,然后借助合适的模型让学生模拟呼吸的过程,从而弄明白“空气是如何进入肺部又是如何从里面出来的”。 (2)在跟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一般学生都认为空气是因为肺部像气球 一样张开了空气就进入里面。空气是如何进入身体内部的?空气进入身体内部的 动力来自于哪里?通过操作呼吸模型,学生很容易就可以认识到:胸部肌肉的运动使胸腔内的空间大小发生变化,在胸部扩张和收缩的过程中空气就很自然地被压(1)分小组讨论,在纸上写下你们想研究的问题。(2)交流,出示探究问题: ①空气是如何进入肺部又是如何从里面出来的? ②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③吸进去的空气到哪里去了? 4.小组活动。各个小组根据各自不同的探究问题,选用不同的模型和实验用品,设计实验并搜集相关实验数据。保证每个问题都有两个小组在开展研究。 (2)师生共同设计实验。 (4)实验需要用哪些器材和用品?合理选用材料开展实验。 (5)实验活动: 选用一杯清石灰水,先用打气筒注入空气,观察实验现象; 再用塑料管用嘴向水内吹气,观察现象有什么变化。(6)交流实验现象,讨论并作好实验记录。 (7)大组交流实验方法和过程并小结:实验现象告诉我们呼出和吸入的空气是不同的,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

五年级上科学教案-肺和呼吸苏教版

肺和呼吸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会做利用氢氧化钙检测二氧化碳的实验。 2、会做利用火柴燃烧的情况检测氧气含量的实验。 3、会选择一定的方法测定自己的肺活量。 4、能通过收集资料制作戒烟小报。 科学知识: 1、认识肺、气管、支气管等人体呼吸器官。 2、知道呼吸让我们吸进富含氧气的空气,呼出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废气。 3、知道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肺活量越大,呼吸功能越强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保护肺等呼吸器官的重要性。 2、知道吸烟有害呼吸器官的健康,能逐步养成有利于保护呼吸器官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研究呼吸的意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氢氧化钙、塑料袋、水槽、吸管、玻璃杯、气球、软尺、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提问:我们每天都在呼吸,你知道有身体的哪些器官是呼吸器官吗?(板书:呼吸) 学生汇报:鼻子、肺…… 2、讲述: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呼吸器官吧,课件演示。注意:嘴不是呼吸器官。 3、通过观看,相信你现在对自己的呼吸器官有了一定的了解,你能在身体上找到它们的位置吗? 分组活动,指名演示。 4、你觉得在观看过程中,哪个呼吸器官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汇报。

5、(板书:肺)这两个词中间应该加个什么字?(板书:和)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肺和呼吸的关系。 二、自由研究: 1、比较吸进和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1)提问: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谁知道我们为什么要不停地呼吸? 学生讨论、汇报:呼出二氧化碳…… (2)讲述:刚才同学们进行了猜测,但不能说明什么,我们必须用实验来验证。 (3)演示实验1,并讲解:先收集一塑料袋空气,再倒入氢氧化钙溶液,把袋子摇晃一下,看看有没有变化? 学生观察并汇报:溶液颜色没变。 (4)演示实验2,并讲解:收集呼出的气体,也倒入氢氧化钙溶液,摇晃后观察有什么变化? 学生观察并汇报:溶液变浑浊了。 (5)为什么实验的结果不一样?说明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呼出的气体含有二氧化碳…… (6)讲述:一个实验成功还不足以说明问题,我们再做一个实验看看结果如何。 (7)演示实验3,并讲解:我们先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师收集气体),把收集到的气体用玻璃片盖好,再收集一瓶新鲜空气,也用玻璃片盖上。现在老师点燃火柴,你们仔细观察火柴在两个瓶子的燃烧现象。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在呼出的气体的瓶子里火柴灭了。 (8)提问: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学生汇报: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9)提问:我们做以上对比实验,这些实验的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分组讨论并汇报。 (10)小结:呼吸让我们吸进富含氧气的空气,呼出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废气。(11)提问:在呼吸时起交换气体作用的重要器官是什么?(肺) (12)讲解: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最新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肺和呼吸》说课稿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肺和呼吸》说课稿

五年级科学肺和呼吸说课稿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下面我要说课的框题是五年级上册的《肺和呼吸》,这是呼吸循环系统单元中的第二课,上节课大家认识了人的呼吸,之前也学习过空气、消化系统,对身体器官有初步认识。 教材分为四部分,1.比较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2.认识呼吸器官及其主要功能3.测量肺活量4.保护呼吸器官。 五年级的学生学习过消化器官,知道体内有些管道啊腔体什么的,但因为体内无法直观看到,空间想象能力也比较不足,结合我在实际教学中的经验,我计划安排2课时来上这个课,后面我会讲到为什么要用到2节课的时间。 根据课标对于整个健康生活系列单元的要求,主要是培养爱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过程方法1.会用澄清石灰水、蜡烛等来比较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区别2.结合生活体验、查阅呼吸相关资料,整理出呼吸器官的功能3.会测量自己的肺活量4.设计戒烟小报; 情感态度价值观1.爱护身体、勤于锻炼,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2.知道吸烟是不好的生活方式3.意识到保护环境对健康的重要性; 科学知识1.知道呼吸时吸入的是富含氧气的空气,呼出的气体中主要含有二氧化碳2.认识呼吸器官,了解它们的作用(基本上忘了说“知道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3.了解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

我把重点放在知道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认识呼吸器官、以及认识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上,其中因为小学生不懂化学、体内器官不直观,完成比较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的实验和认识呼吸器官是难点。 说到教学方法,在学生方面,多运用实验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和查阅资料分析资料的方法,作为教师提供图片、动画、模型演示,尽量体现一个直观性、启发性的原则,在课堂上起一个维持秩序加指导探究方向的作用。 下面说一下教学过程的计划。 一开始,因为学生认识过空气、呼吸,所以直接从“我们为什么要呼吸、呼吸的是什么气体”导入,就像在学习消化系统的时候问的为什么要吃、吃什么一样。比如可以问,你能憋气多久啊,游泳的时候为什么要浮出水面换气啊,跑步喘不上气的时候哪里会难受啊……等等。 学生对呼吸可能有很多说法,喧闹起来,这时候老师就可以安静一下场面,既然呼吸很重要,挑出证明呼吸的气体成分作为探究课题。五年级的学生基本可以做到自主探究实验,但因为化学知识的缺乏,这里需要老师多指导。学生可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和偷看课本可以提出实验的方法,老师总结出其中比较好的方法后,提供器材给学生操作,这里要事先放在讲台的大烧杯啊蜡烛啊,当然还有澄清的石灰水。 那么就实验,十五分钟,然后问什么结果啊有什么猜想啊,让各个小组汇报一下。因为这个物质的化学性质,老师必须点明能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