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日印近代化比较

中日印近代化比较

中日近代化结局的异同

中日近代化结局的异同 (贵州财经大学 2011级行政管理杨柳琴整理发布《中外大学发展比较》班的同学就不要抄了) “近代化”是指一个国家从传统封建社会向 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转型过程,主要表现为 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生产技术、文化教育、思想 观念等领域脱胎换骨式的历史性转变。!L 世纪中 期,在资本主义发展已成为世界历史演进主潮流 的国际背景下,中日仍然处于落后的封建统治之 中,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两国的大门,迫 使两国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面对血与泪的耻 辱,两国的一部分人开始醒悟,奋起探索救亡图 存的路径,由此踏上艰难的近代化历程。史学界 对中日近代化问题的相关侧面已多有论及,但对 两国近代化结局截然不同的原因尚缺乏深入研 究,有鉴于此,本文拟就这一论题略加探讨。 一 第一,中日两国近代化起步的历史背景相 同。!A 世纪中叶以前,当欧洲西北角的一隅之地 率先跨入资本主义门槛时,东亚的中国和日本仍 停滞在封建专制社会。这一时期的日本处于德川 幕府统治之下。为了巩固统治地位,德川家族对 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K!% 年至!KHL 年间,幕府 连续颁布一系列禁止基督教在日本传播和不准 国人出海的法令。如!KHK 年颁布的禁令规定: “严禁派遣日本船驶往外国”;“??如有偷渡者, 应处死罪。船及船主一并扣留,并备文呈报”;“如 有发现传播基督教之南蛮人或其他邪言惑众者, 应即依照往例,押谢至大村藩之牢狱”等等。M ! N (B!%) 幕府推行“锁国”政策,一是为了防止国内人民利 用基督教信仰否定封建主从关系和滋生下层群 众的反抗;二是为了垄断国内市场,从中获利;三 是为了维护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制度。这种 “锁国体制”在日本维持了%@@ 余年,对外只与荷 兰、朝鲜和中国保持一定的贸易关系。统治当局 的禁教和锁国使日本隔绝于世界发展潮流之外, 极大地封杀了民族的活力与创造力,阻碍了社会 的进步与发展,不仅没能挽救封建制度的腐朽和 没落,反而加速了其衰败的进程。同时期中国的 满清王朝,在对外关系方面也奉行闭关海禁政 策。!K&" 年虽曾一度开放海禁,设立了F 个海关

中国民法的近代化及其当代课题——以中日两国民法近代化之比较研究为视角

内容提要: 在中国近代,特别是清末同西方法律文化的接触以及对西方法律制度的继受过程中,日本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其影响不容忽视。中日两国在法制改革的方向上,均以大量移植西方近代民法作为推动民法近代化的根本途径,其中固然有其深层的历史、文化的根源,但在法制改革目的、司法人才培养等方面,两国却又存在巨大差异。比较和总结其中的异同,将对法制的现代化带来启迪。 关键词: 法律移植/民法典/民事立法一、中日两国民法近代化概览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至今依然闪耀着灿烂的辉煌,中国历史上也无数次经历过极度昌盛的时期,但法律传统中重刑轻民的特点妨碍了中国在中世纪引进外国民法及在本土滋生自己的民法文化。直到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大门,列强的治外法权才使中国人感到有制订自己的法典和学习西方先进制度的必要。 19世纪末,中国社会及其统治者普遍认识到富国强民的途径不仅仅在于引进西方的工业技术,更重要的是对政治体制和法律制度的变革。1898年,清政府开始推行以法律改革为核心的变革运动。1903年修订法律馆成立。于是,以法律移植为基调的变法运动在中国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回顾中国的法制历史,《大清民律草案》的制定无疑是中国民法近代化的开端。它是在参照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德国民法典和日本民法典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中国第一部民法法典文献。“这一草案不仅在民国民法典颁行前得到了实际的施行,并成为此后中国民法典起草制定的基础。”[1]标志着中国民法在法典化和近代化的道路上跨出了第一步。事实上,这一时期的修律工作就是大量利用了欧洲国家和日本的法典成就。从此,中国新的法律制度逐渐走进以罗马法体系为基础的大陆法系的立法模式。这种历史现象,和中国法律传统对成文法的偏爱不无关联。另外,这也是中华法系与大陆法系相近的文化背景、观念形态和相似的思维模式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文化及地域上的接近,中国民法从日本民法中也受益多多[2]。中 “五权政治”等思想作为建国的指导方针。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以孙中山“三民主义”、 国民政府设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院,其中,立法院负责法律的制定。1929年,立法院设立民法起草委员会,开始编纂民法典, 1930年完成并予以公布,这就是《中华民国民法》。《中华民国民法》共5编29章1225条,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颁布实施的民法典,而且它以西方先进国家的民法典为楷模,着重参考了德国民法和瑞士民法,同时亦吸收了日本民法、法国民法以及苏俄民法和泰国民法的经验。《中华民国民法》的颁布施行,标志着中国民法近代化的完成。在日本,情况较中国而言略为复杂。虽然明治维新作为日本近代史的开端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在明治初年到1890年的“旧民法”期间,却先后出现了《民法决议七十九条》(1871年7月)、《皇国民法暂行规则》( 1872年7 月)、《民法暂行法则》(1872年10月)等民法典编纂草案。这些草案多为民法的部分或者片断,既不系统,亦不完整,故均不能作为日本民法近代化的开端。而相比之下, 1890年的“旧民法”则具备了民法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特征,将其视为日本民法近代化的开端无疑是更为妥当的。“旧民法”被延期实施后,明治政府立即成立法典调查会,任命梅谦次郎、富井政章、穗积陈重三位帝国大学的法学教授为起草委员,在“旧民法”的基础上编纂新民法典[3]。这部在“旧民法”基础上完成的民法典不仅是日本历史上第一部颁布实施的民法典,而且该法典另经多次修正,一直沿用至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可以说,“明治民法”的完成,标志着日本民法近代化的完成。二、中日民法近代化的比较在中国近代,特别是清末同西方法律文化的接触以及对西方法律制度的继受过程中,日本的影响不容忽视,甚至是至关重要的。有学者甚至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日本是近代沟通中西两种法律文化的桥梁[4]。之所以如此评价,固然与两国在各自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与传统法制等方面的相似或相同密切相关。(一)中日民法近代化的共同之处1. 以公权力推进中日两国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决定了近代法制不可能在社会内部自发产生,无论是清末的法制改革,抑或日本明治政府大规模的立法运动,政府的公权始终是中日民法近代化的基本推动力量。一个典型的表现是,中日两国民法近代化自始至终贯穿着两国政府收回

中日近代化不同结局的思想文化因素初探(本人课程论文).

中日近代化不同结局的思想文化因素初探 【内容摘要】近代化是指从传统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转型过程。中日两国近代化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科学文化开始,到变革经济制度和政治体制,都经历了较为近似的路径,但结局却迥然不同。“从历史上看,中日两国同属“后发外生型”现代化。而对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启动运行来说,往往是先有现代化意识,后有现代化运动,即哪个国家首先对西方文明产生了科学的感性认识,便会在现代化进程中捷足先登,占据领先位置。从这一意义上说,非西方国家的现代化不是以“有形”的现代化改革运动开其端绪的,而是以传统世界秩序观的解体和新的世界观的确立这些“无形”的变化揭开序幕的。” 【关键词】现代化意识起点文化形态 中日两国作为被侵略的被动型现代化国家,随着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东亚被迫纳入以西方为中心的新的世界体系。中日两国在现代化起步之时,就已经处在现代化发达国家所谓的“世界体系”的包围之中,“外国的侵略与挑战和对外战争中的失败常常成为引发大变革的动因或催化剂[1]。”资本主义世界化潮流给东方带来了深重的民族危机,客观上给中日两国的近代化提供了发展契机。中日两国开始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适应现代工业世界的新的社会经济体制的缓慢转变过程,先后发起了旨在通过摄取西方工业文明以富国强兵的现代化运动。中国在与外部世界联系方面比日本更具有条件和优势,而后来的结果却是日本迅速实现向现代国家的转变,从东亚的边缘一越而为东亚的新帝国中心;而中华帝国则不幸被迅速解体,从傲视‘四夷’的天朝大国降为备受凌辱的殖民地。本文尝试从两国的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对现代化的影响方面,初步探讨为何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差异。 一现代化意识的发端 谈到现代化,不得不提中日两国现代化的起点问题。这就很自然地想起日本的西南诸藩改革、明治维新和中国的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等两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两次鸦片战争,西方的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的大门,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被动摇。面对内忧外患,奕、李鸿章等人发起了洋务运

中日近代改革成败对比

19世纪中后期由于西方列强的势力向东方扩展,中日两国都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由于两国的处境和面临的任务相似,然而探索的结果却截然不同。 其中两国社会结构的差异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 然而两国在社会结构中的选官制度、土地所有制结构、对?商?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表现尤为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国近代化的进程。 19世纪中叶随着西方列强势力向东的扩展,闭关自守的两个东亚封建国家———中国和日本均被迫打开了自己的大门。两国的仁人志士分别开始寻找救国救民的药方,使自己的国家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然而两国的结果却截然不同———日本走上富国强民的资本主义道路,中国却仍然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里徘徊。 例如:?日本通过开国较为成功地进入了国际社会,而中国却一步步走向半殖民地,原因之一在于中日在19世纪中叶前的‘开国准备’阶段已经产生了很大差距, 中国坚持华夷思想,毫无开放进取之意,而日本实现了地理世界观和文化世界观的转变,形成了开放力量。? 一、选官制度的差异 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始创于隋朝。 科举考试导致统治阶级内部成员不断的更新,使社会上下阶级在和平的情况下不断地对流,从而相对缓和了阶级矛盾。?科举考试可以把全国各地,各民族的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的代表人物,甚至一部分被统治阶级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中央政权中来,扩大政权的阶级基础?。 由于这种通过考试录用人才的办法对封建制度来说有合理的一面, 中国 一方面它可以使统治机构由统治阶级中最有能力的人来组成。这对封建制度来说是一种有效的制度。 另一方面,一种对维护封建社会有效的制度自然会成为向近代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适应于儒家?君子?的理论而设立的具有很强的人文伦理性。它可以培养出一批具有德品的通才而不是一技之长的人才。广大士子们对日常生活不屑一顾,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把自己的言行严格的约束在封建政权要求的规范之内。因此自然科学受到很大的影响。不存在什么创新和发展,因此,在科举中国科学与民主就显得很苍白。 日本 德川幕府时代的日本是一个严格的等级社会。四个等级各有各的身份,各有各的生活。由于日本实行世袭制、门阀制使其他的三个等级的人不可能通过什么途径进入统治阶级中去。一旦生产力发展的速度加快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因素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阶级关系发生变化。由此,产生各种矛盾并最终导致封建制度的崩溃。?日本实行世袭、门阀制,使得有才能的下级武士不能进入高层,在幕府末期,则促使下级武士走向与旧政治制度决裂,为倒幕维新创造了必要条件?。 中国的科举制为中小地主乃至出身贫寒的平民知识分子开辟了一条升官的道路。中国封建社会具有较强的调节能力,很难从中分化出与之相对抗的革新势力。 因此,中国封建制度具有一种特殊的稳定性,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强大的阻力。 日本的门阀制、世袭制阻碍了一些门第较低而富有才干下级武士、其他等级的人无缘较高职务,因此产生不满,最终走上反对幕府统治的道路。 二、土地所有制结构的差异 中国 自秦汉以来,土地所有制的基本形式是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地主经济的租佃制度,该制度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主要的剥削形式。在该制度下生产者是自耕农和租佃农而非农,从表面看中国古代社会地主制下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并不太紧,农民与地主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可以自由缔结或解除二者之间的租约。由于该制度中的封建关系比较灵活,很难像日本那样分离出异己的力量。 日本

中日现代化起点的比较

中日现代化起点的比较 内容提要从“长时段”的角度宏观审视中日两国现代化的启动进程,就会发现,在明治维新前的一个多世纪前,亦即18世纪70年代,日本已经实现了由传统世界秩序观到现代世界观的“无形”之变,开始了以摄取西方文明为主题的现代化运动。而同时期的中国,则仍陶醉于“天朝意象”之中,难以自拔,这使得两国在现代化的启动阶段,已经存在一个不小的“时间差”,直接导致了两国现代化的不同命运。这告诉我们:在宏观比较研究中日两国现代化进程的时候,不能仅局限于“事件比较”,而应注意“过程式”的长时段比较,进行探源式研究。 关键词现代化起点中日非西方国家工业文明现代世界观 十八、十九世纪,在富于侵略扩张的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严峻挑战面前,包括中日两国在内的非西方国家先后发起了旨在通过摄取西方工业文明以富国强兵的现代化运动。从历史上看,这些非西方国家虽然当时已处于封建社会晚期,其社会内部已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具有现代性意义的变化,但在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率先勃兴并“骎骎东来”的形势下,其“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发生,往往都是以对西方工业文明的体认和大力摄取为前提,“自上而下”地发生的,目的性极强,具有明确的历史起点。但在确定起点的标准和具体标志问题上,学术界却有着不同的看法。本文拟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对中日两国现代化的起点问题做一比较研究,以揭示中日现代化启动运行的特殊规律,进一步理解中日两国早期现代化的成败得失。 一、问题的提出 谈及中日现代化的起点问题,学术界往往把目光投向19世纪中叶前后,并很自然地想起日本的西南诸藩改革、明治维新和中国的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等两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并以此作为中日现代化启动发轫的标志。民国以来,学术界大体有以下三种代表性观点: 其一是“西洋列强冲击论”。即以中日两国在西方列强侵略战争的重压下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作为现代化起点的标志。如1937年王芸生提出:“我们若以江宁条约为中国现代化的起点”那么,“神奈川条约则为日本现代化的起点”。①

中日现代化进程比较

中日现代化进程比较 11级地方政府治理模块王世超201127920120 各民族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自始就与近现代国际关系结下了不解之缘,始终受到世界体系、国际秩序及国际格局的强烈影响。现代化进程既有推动社会发展的一面,其启动过程也包含着残酷竞争、“优胜劣汰”的血腥一面,表现为国家之间、国家集团之间乃至民族与种族之间相互排斥的“零和”性质。在近代,率先发达起来的西方列强利用其优势地位, 对亚、非、拉地区大部分民族实行了野蛮的殖民统治,打断了这些地区的自然发展过程,也阻碍了其正常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是否遇到宽松、有利的国际环境以及能否抓住这一发展“机遇”,是其现代化能否实现的关键。由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的差异,各地区和各国在现代化进程、速度、成败上不会完全一致。正因为如此,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与“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等属于民族与国家间竞争的概念密切相关。中日现代化道路就是建立在国家危难、民族振兴的基础上才走上正轨的,但一衣带水的毗邻两国,其现代化的过程却完全不同。 回溯起因:挑战相似命运不同 中日两国在19 世纪中叶的“西方的冲击”下,开始被卷入世界性的现代化浪潮之中。中日两国隔海相望,相互交往的历史超过2000 年。直至19 世纪中叶,中日两国一直在以华夏文明为中心的东亚政治、经济、文化圈内长期共存、交流和发展。 19 世纪中叶,基本上完成对其他地区殖民化的西方列强,以先进的工业文明为后盾,以廉价商品、坚船利炮和基督教义为武器至远东地区,先是要求这一地区各文明古国接受西方式贸易方式和国际秩序,继而开始强加不平等条约,一步步地把这些国家和民族逼入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深渊。面对“西方的冲击”,中日两国曾同样面临被殖民化的民族危机。在突如其来的相似挑战面前,起初中日两国作出了一连串十分相似的反应:先是都坚持“闭关锁国”,其后分别采取“中体西用”或“和魂洋才”模式,试图只学西方的科学技术而排斥其制度和思想,再后开始探索各自的现代化道路。清朝在鸦片战争中被英国打败后,日本在为之震惊之余,迅速决定掉转船头改学西方,而中国则迟迟未能作出这一转变。19世纪中叶的一步之差,使中日两国站到了截然不同的近代起点: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建设西方式工业化强国的道路;中国则错过了改革图强的时机,陷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 在近代的起点上,中日两国为何会出现如此不同的命运?究其原因,这主要取决于以下几方面的差异。 第一,主体反应的不同。 这一点是其中最重要、最关键的原因。中日现代化起点的差异,首先来源于两国的政治统治核心对“西方的冲击”作出了截然相反的反应:中国的末代皇朝清廷腐败衰落,全无改革开放的内在动力;日本的明治政府生气勃勃,锐意改革开放。 第二,自然经济的相异。 在西方势力东渐之前,中国经济基本上实现着自给自足,在近代前夕还有大量茶叶、生丝出口海外,用以抵消西方国家的鸦片与棉织品的进口。与此不同,当时日本则在西方货品大量输入的情况下,没有同量物品足以抵消其巨额入超。经济上的危机感也促使此时的日本极力学习西方,寻求尽可能利用西方科技来增加生产。 第三,国际环境的区别。 19 世纪中叶,中国和日本面临的民族危机表面上类似,实质上具有很大差异。当时,从印度洋东渡而来的西方列强更为垂涎的瓜分对象是中国,而不是作为西方国家“东方航线”终点的日本。西方列强对日本没有实施大规模战争,没有进行走私的鸦片贸易,也没有提出

中日近代化比较

中日近代化成败原因 ——“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 历史系12本黄瑶 12号 研究目的与意义: 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和日本两国面对西方国家的船坚炮利被迫放弃原有的闭关锁国政策,陷入民族危机当中。日本迅速完成了近代化,并且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唯一的一个独立国家,而反观中国则是进行了多年战争才实现了国家的独立,浪费了大好的发展时光,在本来就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路上又再次落后。中日两国的近代化历程是非常相似,但是结果却是相反的,这和两者在近代化之初提出的思想有着密切关联。本文旨在通过对“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这两种对外开放观念的对比,寻找两国近代化成败的原因。主要内容: 一、“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的形成 二、两种对外开放观念的主要内容 三、两种观念的发展 四、两种对外开放观念的对比 五、两种观念对两国近代化的影响

研究思路: 在文章结构上,以两国在近代化之初提出的两种口号作为入手点,逐步分析两国对外开放观念开展,由口号的产生、发展再到它们对两国近代化的影响,最终探寻两个近代化成败的原因。在资料选择上,综合考察两国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相关历史文献和研究成果,特别是近年来的新学术研究。研究现状和方向: 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国际背景下,两个的近代化命运为什么这样的不同?从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就进行了对比分析。从那时到今天,百年的时间里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对这个课题进行了不断的研究,研究成果也很丰富。就研究的方向来说大致有这几种:中日近代化的起点问题;社会精英阶层于近代化;中日社会结构于近代化;中日早起工业化的比较;儒家思想于中日近代化。从中我们发现对于这个课题的研究有这样两个特点:一、研究的主题不断的更新。从最早的政治近代化比较到今天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等多方面的比较;二、研究领域不断的拓展。从内容上看既有两国近代化的大方向的比较研究,又有以事件和人物为内容的小方向研究。 参考文献: 1、本庄荣治郎:《日本经济思想史研究》,日本评论社1966年版

中日近代改革之比较

论中日近代改革比较 王超(20071201) 邢旺(20071206) 徐珑(20071207) 张瀚镭(20071211)

论中日近代改革比较 之所以把中国和日本进行比较,是因为在历史上,这两个国家有很强的相似性:同样是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在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中日两国均处在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社会矛盾异常尖锐的封建社会末期。而且也都是在长期闭关锁国的时候被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的炮舰政策打开了封闭已久的国门。 同样是面对危机,两国统治者为了挽救当时的社会危机,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先后进行了一场以学习西方、创办近代工业为主体内容的洋务运动(中)和明治维新(日)运动。到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在不到50年的时间里,中国已经很大程度上丧失了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成为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国家,而日本却不仅保持了独立,而且实现了工业化和近代化,成为了近代亚洲唯一一个走上了资本主义对外扩张道路的国家。同样是在受到西方列强的冲击之后,中日两国几乎同时开始了富国强兵、救亡图存的社会变革,但中日两国近代改革的成效却大相径庭。这种悬殊的差异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其根源何在?下面就先从两国的变革的背景开始谈起。 西方列强在完成了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革命后,为了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进而从争夺市场演变为争夺殖民地。而国势衰弱的中国和日本都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是1840年,可惜的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并没有真正清醒过来,没能把挑战看作是发展的机遇,仍然昏睡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对世界大势一片茫然。以至于道光皇帝竟然问出“该夷与我回疆可有陆路可通?”这样令人可笑的问题。而在签订了《南京条约》后,清朝统治者认为这就是一个万全的计策,幻想着只要“守定和约”就可“中外相安”。这期间也有少部分人从西方的炮舰外交中看到了危机,所以有了林则徐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他们在战争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并主张设局仿造轮船枪炮,“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然而这被道光皇帝斥为“一派胡言”,以至于这种言论被搁置了20年。直到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轻而易举地打进北京,皇帝和文武百官仓皇出逃,这才使中国朝野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中国何以救亡图存?成为人们不得不认真考虑的问题。从这时候起,中国社会出现了一股要求变革的思潮,并付诸实施,进而演变成了洋务运动。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在日本国内,虽然这次战争没有惊醒中国统治者,但是当日本的统治者德川幕府听到中国鸦片战争失败的消息后大惊失色。他们仔

学生如何理解中日近代改革之异同共5页文档

学生如何理解中日近代改革之异同 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同学对近代中日改革比较感兴趣。十九世纪中期,在西方的冲击下,中国、日本相继走上改革的道路――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之后,中国又效仿日本再一次进行了改革――戊戌变法。两国的改革既有相同之处,也有重大区别。现在简述如下,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学生如何理解中日近代改革的相同之处 (1)两国改革的背景相同。经济上,两国改革前都是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中国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下的封建小农经济,日本是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下的封建自然经济。政治上,两国改革前都是封建专制统治,并且社会矛盾尖锐。中国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存在着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剥削压迫,改革前出现了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日本是幕藩体制,存在着武士阶级对农民阶级、手工业者、商人的剥削压迫,十九世纪后,各阶层对幕府统治强烈不满,尤其是下级武士。思想文化上,两国改革前在指导思想上都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中国的洋务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的口号,地主阶级李鸿章等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等人主张不但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日本江户时代的“洋学”(因初期主要是通过荷兰商人获取信息,故又称“兰学”)成为一门有社会影响的学问,吉田松阴等人主张学习西方。外交上,两国改革前民族矛盾都激化了。十九世纪中期前,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完成了工业革命,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列强们积极地对外侵略扩张,中国和

日本都是他们的侵略对象。中国的洋务运动前面临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败,戊戌变法前面临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战败;日本明治维新前面临的是“黑船来行的冲击――培理叩关”等。此外,两国力主改革者也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为改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洋务派代表有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等,中国的维新派代表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日本明治维新的代表有吉田松阴、久坂玄瑞、高杉晋作、伊藤博文等。 (2)两国改革的内容有相同之处。中、日两国近代的改革都做到了向西方学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政治制度、思想文化教育、军事等各个方面。例如:中国的洋务运动,通过“师夷长技”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兴办了许多洋务企业;创办了京师同文馆,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军事上除了创办军事工业外,还建立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中国的戊戌变法,理论上也主张变革政治制度,设议院、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经济上发展工商业;文化教育上兴办京师大学堂、废除八股取士等。日本的明治维新,政治上破除幕藩体制,建立中央集权体制,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经济上殖产兴业,发展工业;思想文化教育上文明开化,发展教育,传播西方启蒙思想,改进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军事上建立新式军队。 (3)两国改革的影响有相同之处,这主要指对自身的影响。两国都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中国的戊戌变法和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中国的洋务运动,推动了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了思想文化教育的进步,培养了改革的人才,强大了军事力量。中国的戊戌变法,进一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和工业化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政治民主

中国与日本近代化道路的比较研究

中国与日本近代化道路的比较研究 (姓名:徐晨皓) (专业:电子信息班级:11047812 学号:11047854)对于中国近代发展情况和日本近代发展情况,我发现它们初始情况十分相似,但不同的是过程与结果。但是是什么导致了中国与日本近代发展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中国的近代史与日本的近代史慢慢比较,你会发现时间越往后,差别就越大,当然,其中的各种缘由我们也可以一一的体会出来。中国的近代史发展可谓是艰苦卓绝,直到现在才慢慢崛起,日本的近代史发展则是另一番景象,从崛起到妄想称霸到如今的经济强国。 那从中我们该反思些什么呢? 一、两国的近代开端。 从国家体制来看,中国是封建帝国主义,日本则是德川幕府统治,总体来看,都是统治阶级至上的国家。而且,两个国家都是以农耕为主,都没有大型的机械工具,与西方工业革命之后的先进技术相比,都远远落后。中日两国都过着封闭的日子,与外界的交流甚少,但不同之处是,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日本小小岛国,人口少,总体中国远远富裕与日本。 20世纪70年代,中国沿海地区人民深受鸦片的毒害,同时1838年底,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但这恰恰引起了英国商人的愤怒,也给英国政府进攻中国提供了一个借口。1840年6月,英军发动鸦片战争。由于清朝后期的政治制度已腐朽不堪。皇帝骄妄自大,沉醉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军事废弛,清军虽然人数众多,但缺额甚多,武器落后,其装备水平与清朝早期相比反而有所退步,军务废弛,缺乏训练,军纪败坏,已经到了腐朽的地步;清朝后期思想界处在很麻木、压抑和沉闷的氛围中;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导致的经济落后······最终,英国强大的军事力量面前,清政府显得不堪一击,不得不在1842年8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1)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洋银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与英国协商。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639年, 日本德川幕府颁布”锁国令”实行闭关主义。但是马修·培里的两次造访让日本不得不打开国门。尤其是1854年,培里再次率领舰队来到日本,这次一共有七艘军舰,而且舰队一直深入江户湾内,到达横滨附近才停船,面对培里的强硬姿势,幕府只好接受开国的要求了。于是双方在横滨签定了《日美亲善条约》,也是日本与西方列强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条约同意美国船只在下田、箱馆两港停泊和购买物品;日本有义务援救遭遇海难的美国船只及人员;日本保证向途经开放口岸的美国船舰提供煤炭、淡水、粮食及其他所需物资;日本同意在18 个月内美国外交官进驻下田,设置领事等,同时规定日本给予美国最惠国待遇。6月20日在下田签署《亲善条约》的附件,规定了下田开港的细则,其中包括在下田划出方圆7 日里、在箱馆划出方圆5 日里的驻日使馆人员的散步区。1857年6月17日又签订了《下田条约》,规定日美两国货币的同类同量交换以及领事裁判权、领事旅行权等。 中国与日本的近代开始是极其的相似,同样是在列强的逼迫下,同样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二、两国的不同改变。 先来看看日本的发展,从被美国敲开国门,其他西方列强跟随著美国,纷纷向日本提出通商的要求,于是英国、俄国、荷兰等西方列强都与日本签定了亲善条约,日本被迫结束锁国时代。“黑船事件”后的日本政局一天比一天混乱,也暗示了幕府灭亡的灭亡。但是日本并

中日俄近代化的比较精品

中日俄近代化的比较 各主要资本主义近代化的道路可以从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革命、统一战争、改革等方式)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经济上通过工业革命实现了工业化,思想上打破了宗教束缚与封建专制等方面来概括,具体到每一个国家,情况又不是同的。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向纵深拓展,中日俄三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都进行了改革,采取了近代化的若干措施。三国的改革分别是中国的洋务运动、日本的明治维新及俄国的1861年改革,三者虽然都是封建国家向西方学习以促进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国力的运动,但结果却大不相同,这不能不令人深思。 其中,日本取得了最大成功: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实现了民族独立,国力蒸蒸日上;俄国也取得成功:社会性质改变,资本主义也获得比较迅速地发展。但相对于日本来说,资本主义的发展障碍要多,速度要慢,综合国力相对要弱,这可以用以后的日俄战争日本的战胜、沙俄的战败来证明;中国的这次近代化尝试则失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惨败即是证明,但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则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那造成三国近代化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对我们的启发又是什么,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地理位置不同导致统治者的压力不同、思想观念不同。沙俄本是一个内陆国家,统治者为获得出海口而疯狂地对外侵略扩张,并形成传统;同时由于距西欧较近,受西欧的政治、经济影响较大,因而统治者的思想观念是很进步的,并主动地向西方学习,以发展经济壮大国力;而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缺乏,市场狭小而又人口众多,因而为解决生存压力 而时刻注重国力的提高,有压力就有动力,因而日本统治者的思想观念也是很进步的,尤其是注重向

中日近代史对比[pzy]

中日近代史对比 作者:潘紫莹 班级:英162 学号:3160711051

中国与日本地理环境上相互毗邻,19世纪中期,西欧列强进入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后开始抢占世界市场,都处于闭关锁国状态的中国和日本自然也难逃被强行叩关的命运。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并把握有利的国际形势,为本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开辟道路,是中两国面临的共同课题。两国几乎同时进行了对西方先进技术的引进与相应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改革。中国进行了“洋务运动”,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不同的是日本利用西方先进的技术,很快地走上近代化的道路,二十世纪初己经跻身于西方发达国家之列。而与之相对应的中国同样是对西方先进技术的引进发展,却没能走上近代化道路进而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境况。什么因素导致双方面对相似的状况而做出不同的选择呢?对这些问题需要深入分析。 一、政治 中日两国的近代都是充满激烈政治斗争并发生政治大变革的时代,但两国的政治领域因历史传统和现实条件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特色,并深刻影响了各自的近代化历程。因而,在近代中日比较研究中,政治问题自然占有较大的比重。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是近代中日走上不同道路的分界点,尤为研究者所重视。大多数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是借助于西方近代武器和技术来巩固封建统治的运动,对外没有摆脱半殖民地状态,而明治维新是带有根本性质的近代社会变革运动,对外争取实现民族独立并使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即使是将两者都视为近代化运动的研究者,也对

前、后者作了低层次与高层次的区分。分歧主要在于对上述差异产生的原因有不同的解释:一种意见强调当时两国政治、经济、文化、国际条件的不同制约,另一种意见则强调两者的主导力量的不同本质、不同取向的决定性影响,更多人则倾向于兼顾主客观因素。 二、经济 近代中日历史的不同面貌,主要是由近代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特别是工业化的不同成效所决定的。 两国在19世纪50和60年代相继始了近代工业的发展历程。有学者认为,在起步阶段,中日有一些共同点:同是在西方资本主义的直接刺激和影响下发生,从建立近代军事工业开始,以军事工业为中心,并围绕着军事需要而发展起来; 近代生产技术、机器设备和原材料开始时都来自西方国家; 工业化资本原始积累途径,都包括政府、官僚、内外借贷资本、民间大小商人与地主的投资,其中尤以政府投资为主;同以“土洋并举”、“以洋带土”、“以土养洋”为模式。但两者的结局却不同:日本基本上完成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任务,而中国根本未能实现工业化。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呢?我认为主要是由于两国政府的方针和措施的不同。日本在明治维新中对封建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根本性变革,为工业化创造了基本前提,而中国洋务运动不仅没有触动,反而维护封建制度,从根本上制约了工业化的进程。明治政府很快从以官办工业为中心转向大力扶持民间工业,而洋务派却始终对民间工业

近代中日改革成败之比较

近代中日 改革成败之比较

近代中日改革成败之比较众所周知近代中日均进行过改革,即中国的戊戌变法和日本的明治维新。虽然都是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可是其结果却有着天壤之别。中国的戊戌变法失败了而日本的明治维新成功了。 1853年,美国佩里率领舰队来到日本近海《日美亲善条约》,给予美国最惠国待遇等。由于接踵而来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德川幕府成为日本社会斗争的目标。倒幕派力量逐渐壮大,通过与幕府斗争,倒幕派获得了胜利,明治天皇得到了实权。明治天皇通过明治维新使日本从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使日本摆脱了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而且日本通过改革树立了在东亚的强国地位,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区域霸权国家,异成为帝国主义角逐中的正式成员,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明治维新后日本军事力量得到增强。1895年4月,日本逼迫中国在日本马关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等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发动在北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痛陈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开始了。但戊戌变法最终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性质。只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中日改革究其成败本源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1)社会背景不同 日本明治维新,农民的起义和市民的反抗斗争持续而猛烈,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对自身处境越来越不满,阶级矛盾加深。同时统治阶级内部也发生分化,表现在天皇和将军之间的矛盾和中、下级武士和大名与将军的不满增强,幕府统治危机严重。 中国的封建统治危机虽然十分严重(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由于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相互勾结,清政府成为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工具,清政府的封建势力比较强大。(2)领导力量不同: 日本以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等为改革的主体力量,且倒幕派得到了天皇的支持。他们懂得斗争策略,建立了军队和基地,分阶段完成了清扫敌对旧势力的任务,保证了国内改革的顺利进行。 中国的维新派力量脆弱,并且只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加上改革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利益,因而改革不能成功。 (3)政策措施不同: 日本幕府统治被推翻后,明治政府发布命令,采取了一系列除旧布新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中国戊戌变法中,尽管光绪帝也颁布了一系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改革诏书,但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并未掌握政权以及顽固派强大,并且改革中的一些措施损害到了顽固派的既得利益,如改革在政治方面裁撤闲散衙门和冗员,所以说维新派的改革不可能得到长期进行,其结果注定失败。 (4)国际环境不同: 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中期,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夺取殖民地的高潮尚未开始。由于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和印度,客观上为日本的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中国戊戌变法已是19世纪的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中国成了列强瓜分的对象。这时列强也决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

中日法制近代化比较研究

中日法制近代化比较研究 徐立志Ξ 一 法制近代化的含义及特征 “法制近代化”是个宽泛而容易引起歧义的概念,不同的研究者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因此,有必要先对这一概念作一探讨。 首先须明确,所谓“近代化”,指的是哪一历史阶段的现象。从有关论著中可以看到,对此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按史学界对历史阶段的划分,将近代作为不同于现代的一个阶段,赋予近代化以不同于现代化的含义;另一种则把近代化与现代化合为一体,称之为“近代化”,或“现代化”。①笔者认为,这类概念本来就没有如同自然科学的概念那样严格的含义,两种用法均无不可,关键是看研究的对象及研究需要。以本文而言,为了便于将中日两国的法制演进进行比较,以采取第一种用法为宜,因为中国法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现了与以前迥然不同的情况,如将这一阶段也作为近代化的一部分而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既不科学,也无多大意义。因此本文所说的“法制近代化”,仅指前现代阶段的法制演化,而不包括现代。 其次须弄清楚,所谓“法制近代化”,其主要特征是什么,它包含着人类法制演进中的哪些趋势。从近代主要国家的法制发展来看,法制近代化的特征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1法治主义原则的确立。 法治主义是一种以突出法的至上权威性和统治地位为特征的立国原则,虽然在历史上,主张以法治国的思想很早就已出现,但真正的法治主义无论作为系统的理论还是国家原则,都主要形成于近代。近代以前,由于实行法治所必需的种种条件(如宪政民主、权力分立等)尚不具备,不可能产生真正的法治国家。只是到了十七世纪以后,随着社会的进步,法治才成为一种历史趋势。法治学说经过欧洲思想家和法学家们的阐释,逐渐形成系统的理论,英、法、美等较早实现近代化的国家相继走上法治之路,制定了作为国家最高准则的宪法,并在民主的基础上实行分权原则,从而消除了临驾于法律之上的最高权力,实现了法的统治。其他后起国家也大体如此。从古代中世纪的君主之治、寡头之治到近代的法律之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它反映了法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是衡量法制进化程度的尺度之一。 2.民意立法机关的出现。 从专制到民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大势。这一历史趋势在近代的表现之一,便是民意立法机关的出现。近代以前,除个别国家的个别时期外,最终立法权一般由君主或寡头执掌,立法没有严格的程序。到了近代,随着民主分权制度的出现,议会等民意机关成为行使最终立法权 本文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Ξ ①如马家骏、汤重南所著《日中近代化的比较》(日本六兴出版1988年版)一书中,就用“近代化”这一概念表示近代以 来包括现代在内的历史发展趋势。

最新中日近代改革之比较资料

精品文档 论中日近代 改革比较 王超(20071201) 邢旺(20071206) 徐珑(20071207) 张瀚镭(20071211)

精品文档 论中日近代改革比较 之所以把中国和日本进行比较,是因为在历史上,这两个国家有很强的相似性:同样是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在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中日两国均处在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社会矛盾异常尖锐的封建社会末期。而且也都是在长期闭关锁国的时候被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的炮舰政策打开了封闭已久的国门。 同样是面对危机,两国统治者为了挽救当时的社会危机,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先后进行了一场以学习西方、创办近代工业为主体内容的洋务运动(中)和明治维新(日)运动。到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在不到50年的时间里,中国已经很大程度上丧失了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成为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国家,而日本却不仅保持了独立,而且实现了工业化和近代化,成为了近代亚洲唯一一个走上了资本主义对外扩张道路的国家。同样是在受到西方列强的冲击之后,中日两国几乎同时开始了富国强兵、救亡图存的社会变革,但中日两国近代改革的成效却大相径庭。这种悬殊的差异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其根源何在?下面就先从两国的变革的背景开始谈起。 西方列强在完成了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革命后,为了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进而从争夺市场演变为争夺殖民地。而国势衰弱的中国和日本都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是1840年,可惜的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并没有真正清醒过来,没能把挑战看作是发展的机遇,仍然昏睡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对世界大势一片茫然。以至于道光皇帝竟然问出“该夷与我回疆可有陆路可通?”这样令人可笑的问题。而在签订了《南京条约》后,清朝统治者认为这就是一个万全的计策,幻想着只要“守定和约”就可“中外相安”。这期间也有少部分人从西方的炮舰外交中看到了危机,所以有了林则徐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他们在战争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并主张设局仿造轮船枪炮,“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然而这被道光皇帝斥为“一派胡言”,以至于这种言论被搁置了20年。直到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轻而易举地打进北京,皇帝和文武百官仓皇出逃,这才使中国朝野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中国何以救亡图存?成为人们不得不认真考虑的问题。从这时候起,中国社会出现了一股要求变革的思潮,并付诸实施,进而演变成了洋务运动。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在日本国内,虽然这次战争没有惊醒中国统治者,但是当日本的统治者德川幕府听到中国鸦片战争失败的消息后大惊失色。他们仔

读《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比较》有感

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 “中外名著阅读活动”论文 题目读《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的比较》有感作者和学号梅馨月1320520121 班级13财务管理1班 日期2015年12月3日

读《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的比较》有感 摘要:19世纪中叶,中日两国都处在封建社会的晚期,都存在着严重的社会危机,并且同样面临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殖民侵略的威胁,两个国家又都不约而同地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可是进入近代,仅仅不到半个世纪,这两个国家的发展命运竟是这样的不同:日本迅速地走上了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实现了资本主义的改革和近代化,成为亚洲惟一的帝国主义国家。中国则沦为丧失了独立主权的一个为列强所宰割的半殖民地国家,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近代时期中日两国的社会变革一成一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因此探讨与比较中日近代化的成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日;近代化;成败;比较 在70年代日本奇迹般的重新崛起时代,中日两国现代化的比较研究,也一度成为学术热点。研究日本现代化不但是中国现代化的需要,同时也是日本反思现代化历程的需要。在中日近代化的研究中,日本学者依田熹家的《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比较》一书十分具有代表性。在研究中,依田熹家发现,中国学者和日本本土学者对日本现代化的研究有很大差异。“中国朋友感到‘惊诧’希望知道的事,很

多却是我们日本人感到‘理所当然’、不屑一顾的事,而很多我们认为通过大量史料得到证实的事,却使很多中国朋友极难理解”,故依田熹家在写了成名专著《日中现代化比较研究》后,人为还有进一步阐述近代日本的现代化问题的必要,由此著述了《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比较》。依田熹家对日本的侵略战争也有着深刻的认识和反省,在本书的辅助书目中有大量的日本史名著,进一步加深了我们的理解。 依田熹家在《日中两国近代化比较研究》一书中指出,日中两国有很多差异,采用类型比较,对中日社会类型、文化类型和教育类型进行分析。 一、社会类型 在社会类型方面,日本是非亲族协作型,它的团队是企业和单位,或者有的是养子,没有血缘关系,主要表现为武士道精神的忠,这就有利于现代企业发展;中国是亲族协作型,主要通过亲族、家族组成有血缘关系的团体,主要表现为儒家思想的孝。因此中国的家族企业表现为亲族谋利,日本企业表现为派阀谋利。 在日本,他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集体本位主义”,“集体本位主义”乃是日本民族立国之本之魂,也是日本近代崛起、现代迅速复兴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日本人看来每个人都是在恩情债务这张巨网系统中的适当位置上生存奋斗的,因此日本人非常讲究“恩情难报”与忠诚之道;在中国,百善孝为先,中国人自古最注重孝道,家族和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