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通婚率

各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通婚率

各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通婚率
各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通婚率

数据都来自: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赫哲族与汉族通婚率77.60%;

俄罗斯族与汉族通婚率74.04%;

高山族与汉族通婚率71.78%;

鄂伦春族与汉族通婚率65.62%;

锡伯族与汉族通婚率58.11%;

畲族与汉族通婚率49.9%;

满族与汉族通婚率41.94%;

达斡尔族与汉族通婚率41.5%;

京族与汉族通婚率41.45%;

蒙古族与汉族通婚率37.49%;

裕固族与汉族通婚率34.08%;

鄂温克族与汉族通婚率32.56%;

独龙族与汉族通婚率27.38%;

土族与汉族通婚率25.1%;

仫佬族与汉族通婚率24.87%;

阿昌族与汉族通率是19.76%;

瑶族与汉族通婚率19.34%;

白族与汉族通婚率18.76%;

土家族与汉族通婚率18.61%;

毛南族与汉族通婚率18.44%;

羌族与汉族通婚率18.35%;

布朗族与汉族通婚率:17.56%;

仡佬族与汉族通婚率17.42%;

彝族与汉族通婚率16.29%;

侗族与汉族通婚率15.16%;

拉祜族与汉族通婚率15%;

布依族与汉族通婚率14.86%;

苗族与汉族通婚率14.02%;

傣族与汉族通婚率13.49%;

黎族与汉族通婚率12.78%;

壮族与汉族通婚率12.66%;

景颇族与汉族通婚率12.64%;

基诺族与汉族通婚率12.28%;

回族与汉族通婚率11.85%;

普米族与汉族通婚率10.91%;

水族与汉族通婚率通婚率10.34%;

瓦族与汉族通婚率10.27%;

撒拉族与汉族通率9.93%;

哈尼族与汉族通婚率9.08%;

德昂族与汉族通婚率8.77%;

傈僳族与汉族通婚率7.42%;

门巴族与汉族通婚率6.58%;

藏族与汉族通婚率6.49%;

塔吉克族与汉族通婚率6.11%;怒族与汉族通婚率5.65%;

珞巴族与汉族通婚率5.4%;

乌兹别克族与汉族通婚率1.84%;柯尔克孜族与汉族通婚率1.05%;保安族与汉族通婚率0.97%;

维吾尔族与汉族通婚率0.62%;东乡族与汉族通婚率0.23%;

哈萨克族与汉族通婚率0.21%。

各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通婚率

数据都来自: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赫哲族与汉族通婚率77.60%; 俄罗斯族与汉族通婚率74.04%; 高山族与汉族通婚率71.78%; 鄂伦春族与汉族通婚率65.62%; 锡伯族与汉族通婚率58.11%; 畲族与汉族通婚率49.9%; 满族与汉族通婚率41.94%; 达斡尔族与汉族通婚率41.5%; 京族与汉族通婚率41.45%; 蒙古族与汉族通婚率37.49%; 裕固族与汉族通婚率34.08%; 鄂温克族与汉族通婚率32.56%; 独龙族与汉族通婚率27.38%; 土族与汉族通婚率25.1%; 仫佬族与汉族通婚率24.87%; 阿昌族与汉族通率是19.76%; 瑶族与汉族通婚率19.34%; 白族与汉族通婚率18.76%; 土家族与汉族通婚率18.61%; 毛南族与汉族通婚率18.44%; 羌族与汉族通婚率18.35%; 布朗族与汉族通婚率:17.56%; 仡佬族与汉族通婚率17.42%; 彝族与汉族通婚率16.29%; 侗族与汉族通婚率15.16%; 拉祜族与汉族通婚率15%; 布依族与汉族通婚率14.86%; 苗族与汉族通婚率14.02%; 傣族与汉族通婚率13.49%; 黎族与汉族通婚率12.78%; 壮族与汉族通婚率12.66%; 景颇族与汉族通婚率12.64%; 基诺族与汉族通婚率12.28%; 回族与汉族通婚率11.85%; 普米族与汉族通婚率10.91%; 水族与汉族通婚率通婚率10.34%; 瓦族与汉族通婚率10.27%; 撒拉族与汉族通率9.93%; 哈尼族与汉族通婚率9.08%; 德昂族与汉族通婚率8.77%;

傈僳族与汉族通婚率7.42%; 门巴族与汉族通婚率6.58%; 藏族与汉族通婚率6.49%; 塔吉克族与汉族通婚率6.11%;怒族与汉族通婚率5.65%; 珞巴族与汉族通婚率5.4%; 乌兹别克族与汉族通婚率1.84%;柯尔克孜族与汉族通婚率1.05%;保安族与汉族通婚率0.97%; 维吾尔族与汉族通婚率0.62%;东乡族与汉族通婚率0.23%; 哈萨克族与汉族通婚率0.21%。

云南汉族的来源及其与原少数民族的融合

云南汉族的来源及其与原少数民族的融合 摘要: 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形形色色的少数民族共有二十五种。但与大部分人想的“云南处处是少数民族”不一样的是:在云南汉族人口有着绝对的数量上的优势,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云南汉族数占云南总人口的66.59%。然而,云南的汉族并不是土著民族,而是从内地迁到云南的。他们从哪里来,他们的到来又给在各土著民族统治之下的云南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这正是我在这篇文章中想要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 云南汉族,移民,交流 云南汉族从哪里来? 汉族从中原迁徙到云南,并且成为云南的主体民族。这项巨大的工程并不是一朝一夕间便可以完成的,纵观云南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都有汉族由中原迁徙到云南的记载。但无论是什么时候,汉族迁移到云南的原因都是大同小异的,因此,在这里,我想以产生移民的原因为轴,对云南汉族的来源进行一下梳理: 一、由军事活动而产生的移民 虽然过程伴随着血腥与征服,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军事活动永远是促进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的最重要手段之一。中国历史上曾经多次对云南进行过军事活动,而这些活动也导致大量的汉族进入了云南,其中比较大的有三次,分别发生在汉朝、南诏时期及元明清时期。 1、两汉时期 在汉武帝之前,云南一直是“西南夷”集居的蛮荒地区,当时云南的少数民族也经常跟汉族发生武力冲突,《史记·大宛列传》里就曾经提到:“昆明之属无君长,善盗寇,辄杀略汉使。”长期的边境摩擦必然会招致战争的发生,公元前109年,汉武帝调集巴蜀地区的士卒进兵云南,征服了滇王,在云南设立益州郡,在当时,云南地区的情况十分复杂,为了维持汉朝对云南的统治,因此,军队的进驻是必须的,但大量的军队的粮食供给却又成了问题,于是,屯田戍边就成了人们可以想到的最佳手段,这便是汉族向云南移民的开始,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东汉末年。[1]另外,在两汉时期,由于官府对当地土著民族的压迫十分严重,云南地区的夷人不断掀起反抗斗争,朝廷也就不断从中原地区征调军队到云南征讨反抗的夷人,而每次作战,都会有不少汉族兵士流落在云南,经统计,光是在王莽时期,散落在云南的兵士就有数万人。[2] 2、南诏时期 在这个时期,唐王朝与南诏之间发生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战争,由此产生的移民也不计其数。但与上

一个特殊回族群体的人类学调查_以卡力岗两个回族村为个案

收稿日期:2004-06-12 作者简介:刘夏蓓(1963—),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人类学。 2004年第4期回族研究 No.4,2004(总第56期) Journal of Hui Muslim Minority Study (G en ,No.56) [田野调查] 一个特殊回族群体的人类学调查 ———以卡力岗两个回族村为个案 刘夏蓓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北京100871) 摘 要:本文是笔者对卡力岗地区民族志调查系列报告之一,即卡力岗回族村的田野调查报告。报告以卡力岗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德恒隆乡两个分别操藏语、操汉语的回族村为个案,首次全面展示了卡力岗回族村的民族构成、语言使用、居住规律与宗教信仰状况等;辨析了卡力岗人的概念,诠释了卡力岗人这个特殊回族群体的民族认同观。卡力岗回族村的人类学调查,反映了我国回族形成与族源的多元性,印证了回回民族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特质紧密结合的整体特征。 关键词:卡力岗;回族村;田野报告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586(2004)04-0071-06 卡力岗人,是我国少数民族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多民族地区文化调适、整合的产物,从人类学民族志的视角观察,卡力岗回族是我国回族形成与祖源多元性的一个典型个案,体现了回族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特质紧密结合的整体特征,也是文化变迁“正在进行时”的典型个案。卡力岗人所处的地区,是我国西部多民族杂居、多元文化共存、多种宗教信仰共生的民族走廊,这里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人类学资源,与我国任何一个被“再研究”的“田野重镇”相比毫不逊色。但由于交通不便,到目前为止,这个具有世界级研究意义的地区,仍然没有得到学术界应有的关注和深入系统的研究。笔者尝试在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客观地解析卡力岗人的民族认同观念与宗教实践行为,从而,为诠释卡力岗人的文化变迁抛砖引玉。 一、卡力岗、卡力岗人、“从藏族到回族”的 卡力岗人辨析 1.卡力岗山与卡力岗地区 卡力岗,又称“恰力岗”、“卡日岗”、“卡里岗”,是藏语“高山”、“大山”的音译。卡力岗山位于我国西部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的中南部,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山”。由尕加山 (3559米)、尕吾山(3454米)、路曼山(3402米)、尕加昂山(2926米)等共同组成的卡力岗山系,最高峰海拔3579米,仅 德恒隆乡所占山区面积达265.51平方公里。卡力岗山系崇山相连、峻岭相接、蜿蜒曲折、峰峦起伏,其南坡是该山最陡峭的地方,以砂石巨砾构成,山势陡峭,植被稀少。这里也是化隆县界的最南端,隔黄河与撒拉族自治县的循化、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尖扎相望。由于近千米的高差,从这里俯瞰气势磅礴的黄河,居然像一条银色的链子,显得遥远而娟秀。山区的东部与甘都(藏语:三岔路口)镇相接,西部与群科(黄河回旋处)镇为邻,只有北部有一条出入卡力岗山区的盘山公路(二德乡级公路),该路经德恒隆、阿什努、沙连堡与外界直接相通,每天有一班长途车发往化隆县城,早出晚归。这是卡力岗人出入山区唯一的交通工具。但由于该路是沙土结构,各路段坡度大转弯急,因此,每遇雨雪天气路基滑软,车辆根本无法通行,就是天气晴好时,大型车辆也很难进入,限制了卡力岗人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往。在笔者田野调查的问卷中,就有被调查者呼吁为卡力岗修路的。由山、水组成的天然屏障,形成了卡力岗这个相对封闭的独立单元。由于自然条件的特殊性,决定了该地理单元经济、文化交流的内部性,从而逐渐形成了整体性的经济生活和带有一致性的区

汉族与少数民族关系(2)

关于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问卷调查 亲爱的同学: 你好!感谢你在百忙之中抽空填写问卷。少数民族大学生为高校增添了绚丽的色彩,此问卷调查旨在了了解我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现状,为促进我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融入大学生活给予参考。问卷中所列内容出特殊要求外,均为单选题,请在相应位置上打勾。 你提供的信息将对我们的调研有着重大意义,本问卷所涉及的个人隐私只用于学术目的,并且该问卷将被严密保存,请放心并且依据事实填写,不胜感激! 注;汉族同学第5,6题不用作答。 1.你的民族是 2.你信什么宗教?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其他 E、没有 3.你认为我国在部分高校设立民族教育学院(即由少数民族学生组成的学院)有利于少数 民族与汉族的交往吗? A、有利于 B、不利于 C、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4.你有没有要好的汉族(少数民族)朋友? A、有很多 B、有一两个要好的 C、没有太要好的 D、一个也没有 5.你对汉族人的一些文化如饮食、习俗等持怎样的态度? A、喜欢 B、不喜欢但不排斥 C、排斥 6.你是否欣赏汉族文学与音乐? A、欣赏 B、没什么感觉 C、不欣赏 7.你认为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人口分布差异会影响两者之间的交往吗? A、会 B、不会 8.你认为下列哪一项造成不同民族交往的主要障碍? A、语言 B、风俗 C、宗教信仰 D、经济发展程度 9.你觉得有些时候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发生不融洽的现象的原因是? A、汉族学生不够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 B、自己不够适应汉族文化 C、双方都不够宽容对方的民族文化 10.对于本民族和汉族的文化,你是趋向于保持本族群的文化传统呢?还是否趋向于和汉族 群体接触并参与到其活动中? A、不想保持对自己的文化认同,但寻求与汉文化的日常交往 B、保持对自己的文化的认同,单页寻求与汉文化的日常交往 C、保持自对自己的文化的认同,且避免与汗文化的日常交往

汉族文化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之间实现融合互补

题目: 汉族文化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之间实现融合互补 130110712张安琪摘要: 在几千年漫长的中华民族发展史中,汉族文化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休戚与共,相濡以沫,形成了精神上的互动、互激、互补,这种充满凝聚力的精神家园支撑着文化的积累。改革,无疑是一个民族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动力和旗帜。其中,孝文帝改革是实现胡.汉文化融合互补的一大创举,它使诸多民族整合为新汉族的进程日益深化,推动了汉族文化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互补。 关键词:孝文帝改革文化融合文化互补 正文: 胡文化的汉化的其中一个途径是由胡人统治者采用汉族的组织形式,推广儒学,从而以强力推进胡文化发生质的变化。另一个途径是入迁内地的胡人潜移默化的受到汉文化观念意识的影响。其中,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历史上汉文化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融合的代表。孝文帝的思想在中华民族发展昌盛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鲜卑族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古老的民族,拓拔部是鲜卑族活动在大兴安岭北端东麓一带的一个分支。淝水之战后,前秦统治遭到了瓦解,拓跋部的拓跋跬趁机称帝,建立北魏。此后几代北魏统治者都致力于统一、兼并战争,先后灭掉了北方仅存的大夏、北燕和北凉,于439年统一了北方。在民族征服的过程中,北魏统治者对各族人民实行了民族歧视和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在征服战争中也常常出现疯狂的民族杀戮,民族矛盾不断激化。到了北魏中期,民族矛盾虽已日趋缓和,但由于统治阶级过度的剥削和压迫,阶级矛盾也日益尖锐起来,农民起义年年爆发。473 年,孝文帝即位。此后,农民起义依旧有增无减,而朝廷残酷的镇压非但没有平息人民的起义,反而激发了更多矛盾和斗争。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冯太后孝文帝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统称为孝文帝改革。

汉族历史 宋朝与少数民族的战争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汉族历史宋朝与少数民族的战争 导语:公元1127年,金国从开封撤军以后,立张邦昌为伪楚皇帝。由于张邦昌原为宋臣,后降金,开封军民对其憎恨有加,一大部分旧宋朝臣也要求他退位 公元1127年,金国从开封撤军以后,立张邦昌为伪楚皇帝。由于张邦昌原为宋臣,后降金,开封军民对其憎恨有加,一大部分旧宋朝臣也要求他退位。万般无奈之下,张邦昌以孟太后之名,下诏书立康王赵构为帝。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五月一日,康王赵构正式即位,是为宋高宗。然而,叛臣张邦昌却以护国有功为名,被封为王。高宗即位的第二年,金国以张邦昌被废为名,继续大举南侵。此后,于公元1129年金国又立刘豫为帝,国号齐,史称"伪齐",以加强黄河以南的统治。宋朝也发兵北伐,由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张浚等众多抗金将领指挥,在黄河两岸曾经击溃伪齐军和金国的联军。 高宗赵构于1138年任秦桧为相,推行求和政策。秦桧于公元1141年,解除抗金将领韩世忠的兵权,又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下狱,并于当年除夕前夜(公元1142年1月28日)杀害了岳飞父子。其余所有曾支持过岳飞,坚决抗金的文官武将,也都被纷纷贬斥。宋高宗以纳贡称臣为代价,换回了东南半壁江山的统治权。 在高宗之后,宋金两国发展相对稳定。金国也有几次南侵,但大都半途而废,而南宋在孝宗年间也进行了北伐,但也未能收复国土。 到公元1207年,南宋的政权由史弥远执政,继续推行求和政策,还恢复了秦桧的王爵和赠谥。但此时金国的实力已大不如前,不但自己无力南征,还须时刻提防来自西北日渐兴起的蒙古势力。 随后,于公元1214年七月,南宋根据真德秀的奏议,决定从此不再向金贡纳"岁币",而此时,金已遭受蒙古的打击。为了扩大疆土以弥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如何理解“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 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中国青年报 1990年,江泽民在新疆视察时指出:“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的新型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三个离不开”思想,精辟概括了我国56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结成的休戚与共、互助合作的紧密联系,集中体现了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愿望。“三个离不开”思想,成为新时期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各民族大团结的重要指导原则。 “三个离不开”思想生动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团结进步的历史。中国众多的民族,起于多源。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居住在中原地区的汉族和周边的少数民族,以中原地区为核心,汇聚成为统一、稳固的中华民族。各民族历经迁徙、贸易、婚嫁,以及碰撞、冲突之后,交往范围不断扩大,融合程度不断加深,逐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错杂居、共生互补的格局。绢马互市、茶马互市和西汉王昭君出塞、唐朝文成公主入藏都是典型的例子。在各民族共同开拓祖国的疆域、共同捍卫祖国的统一、共同推动祖国经济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和心理特征逐渐形成,并不断强化。特别是近代以来,各民族在抵御外来侵略和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了生死相依、休戚与共的血肉联系。“三个离不开”思想,是对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各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 “三个离不开”思想生动反映了我国各民族发展谁也离不开谁的实际。我国各民族在发展中各有优势、互补共济。总体上讲,汉族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科学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有优势,而少数民族聚居区地域广阔、资源富集、地理位置重要,在诸多方面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比如,民族自治地方草原、森林、水力、石油、天然气、煤炭、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诗歌、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各具特色。因此,加快国家现代化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必须把汉族地区和民族地区各自的优势和长处发挥出来,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冲突和融合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学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院:创新实验学院 班级:工商管理081 姓名:朱旭 学号:17608014 内容摘要:中国自古以来,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发生了多次冲突与融合,满族,蒙古族,鲜卑族,契丹族,藏族等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激荡,铸就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明。 关键字:冲突与融合,满文化,蒙古文化,鲜卑族文化,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有绝大多数,其他的民族都被称为少数民族。从古至今,中国大部分王朝都是被汉人统治,而且汉人的文化一直以来都远远比少数民族发达。 在个别少数民族统治汉人的王朝中,该民族与汉族文化发生着冲突与融合。 一、满文化与汉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中国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中,最繁荣的无疑是满人统治的清朝了。那么,在清朝,满文化与汉文化是如何冲突的呢? 十七世纪,汉族人口为八千余万,满洲民族人口只有三百余万,满洲人以绝对少数人口统治一个有着绝对多数人口的文化深厚的古老帝国,有随时被消化掉了的危险,当然十分恐惧,所以满族统治阶级提出“崇尚满洲”的治国原则,大兴“文字狱”,将对满清有反抗思想的知识分子赶尽杀绝。。“文字狱”真实地反映当时满族贵族对汉族的民族情感很敏感,内心也是惧怕汉族的民族情绪高涨。在行政管理上,满清政府尽管也使用汉人,但是不敢赋予汉人以实权,甚至在思想内心深处对汉族官员处处揣测和提防。

满清政府还通过重修或编写文献典籍,淡化汉民族意识。清政府在编纂《四库全书》时提出:“凡宋人之于辽、金、元,明人之于元,其书内记载事迹,有用敌国之词”者,在《四库全书》中要“夷之改彝,狄之改敌”。精神思想上的禁锢和文化意识上的阉割,导致汉民族的许多知识分子要么整天埋头在传统的八股文、科举之中,专心致志从事考据,在古书堆里当不需要想象力和理解力的“学者”。 满清政府要求汉族在服装式样、礼仪方式甚至一些生活习俗上放弃汉族传统而沿用满洲传统。顺治初年,满清政府下令汉民与满族一样蓄发,易衣冠,概从满洲制,由束发留辩改变民族习俗入手在精神上征服汉人。满清政府还强调学习满文满语,将汉文官名、城邑名一律改用满文。 满清政府在压迫汉族人民,扼杀汉文化的同时,满文化也在与汉文化进行着不知不觉的融合。 文化典籍的翻译,是满族吸收汉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努尔哈赤在1616年建立八旗制度的时候,就重视在汉族的文明宝库里寻找自己民族缺乏的文化科学技术。他重视将汉族的文化典籍翻译成满文,设置了翻译汉文的翻译机构。入主中原后,1651年在科举考试中设立翻译科,应考者限于旗人子弟,雍正元年设立翻译乡试,乾隆4年开始举行翻译会试。 满人学习汉家经世谋略,仿汉制建国家政权。满族八旗与汉军八旗朝夕相处,满汉之间早已相互影响。而汉族儒生士大夫入仕清廷,更是满族吸纳汉族文化重要途径。 满汉民族驻防杂居,文化习俗相互影响。满族入关,八旗分兵把守泱泱中国国土,满族形成大分散、小聚集的局面,满族与汉族在杂居中逐渐吸收和顺应汉民族的文化习俗,汉族也同样受到满族的影响。 满族学习和研究汉族文化取得杰出成就。由于满族的乾隆皇帝爱好汉族民间的皮黄演唱艺术,在北京举办戏园子祝寿,通令徽班进京,形成中国今天的国粹---京剧艺术。满族上层学习汉族文化形成了一种风气,《啸亭杂录》记载:当时“士大夫家几上,无不陈《水浒传》、《金瓶梅》以为把玩”。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与大型丛书《四库全书》分别在雍正、乾隆年间推出。

正确认识和处理各民族特别是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

正确认识和处理各民族特别是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们伟大的祖国是我国各民族在几千年历史进程中共同缔造的。在争取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和繁荣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民族发展道路,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长期以来,我国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亲密感情不断深化,相互团结不断加强,为实现我国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保持社会长期和谐稳定提供了重要基础和有利条件。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存在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现象,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也是这样。我国各民族的民族特点和互相之间的民族差异将长期存在,各民族由于历史等方面原因在经济文化发展上形成的差距也很难在短期内得到解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冷战结束以来,民族因素、宗教因素在国际环境中的影响明显上升,一些地区民族主义思潮和活动日趋活跃,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相互勾结、相互利用,使民族因素、民族问题、民族矛盾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局面。历史和现实、国外和国内的大量事实都告诉我们,一个国家,没有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就没有社会安定团结、国家繁荣昌盛。为此,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强调:“民族关系,过去、现在、将来都是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一个重大关系。能不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能不能实现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维护国家统一、保卫领土完整,必须始终全面把握并正确加以处理。”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根本利益。一是平等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石,各民族只有一律平等,才能共同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更好地参与国家事务和地方事务的管理。二是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线,各民族只有同心同德、携手共进,才能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形成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和牢固向心力。三是互助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保障,各民族只有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优势互补,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四是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各民族只有和睦相处、亲如一家,才能充分发挥中华民族的整体优势和创造活力,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民族关系,最根本的就是要始终不渝地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推动民族互助,促进民族和谐。 我们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展问题是现阶段处理我国民族关系的首要问题。只有发展问题解决好了,才能真正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和谐。二是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之策。三是要加强和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和加强民族团结,是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前提,也是保持全国安定和谐的重要条件,必须作为民族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