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化学第一章练习题(答案版)

高一化学第一章练习题(答案版)

高一化学第一章练习题(答案版)
高一化学第一章练习题(答案版)

练习题

1、用酒精灯或电炉对下列实验仪器加热时,可以不用垫石棉网的是()A.烧杯 B.蒸发皿 C.试管 D.蒸馏烧瓶

解析:烧杯和蒸馏烧瓶,在被加热时因受热不均匀而易炸裂,放在火上加热时,要加垫石棉网。答案:BC。

点评:在中学化学实验中用于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烧杯、圆底烧瓶、蒸馏烧瓶、坩埚、蒸发皿、燃烧匙等。其中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坩埚、蒸发皿等;必须垫石棉网加热的有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仪器有启普发生器、集气瓶、量筒、试剂瓶、广口瓶、集气瓶等。

2、已知硝酸银和氯化钾反应生成硝酸钾和不溶于水的氯化银,化学方程式为

AgNO

3+KCl=AgCl↓+KNO

3

。将含有少量氯化钾的硝酸钾固体提纯,某学生进行如

图所示实验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⑴将样品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溶解,同时用玻璃棒搅拌,搅拌的作用是;⑵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溶液,使氯化钾转化为沉淀;

⑶将混合液进行过滤,过滤装置和操作如图,指出图中的两处错误:

①;②。⑷为了从滤液中得到硝酸钾晶体,可选用的两种结晶方法是:①;②。

解析:结晶的方法有两种:(1)蒸发溶剂法:适用于所有的固态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2)冷却热饱和溶液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当大的固态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较大,所以上述两种方法对于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析出都适用。答案:(1)加速固体溶解;(2)硝酸银;(3)①液体没有沿玻璃棒流下;②漏斗下端管口没有紧靠烧杯内壁;(4)①冷却热饱和溶液;②蒸发溶剂。

3、现有①MgSO

4,②Ba(NO

3

)

2

,③NaOH,④CuCl

2

,⑤KCl五种溶液,不加任何其他

试剂,可鉴别且鉴别的先后顺序也正确的是()

A.④③①②⑤ B.④⑤③②① C.④③②①⑤ D.④②③①⑤

解析:根据溶液颜色,可判断出CuCl

2溶液(为蓝色,其它均是无色的),将CuCl

2

加入其余四种溶液中,有蓝色沉淀生成可鉴别出为NaOH,用NaOH溶液与另外三种

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鉴别出为MgSO

4溶液,再将MgSO

4

溶液倒入剩余的两种溶液

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Ba(NO

3)

2

,另一种即是KCl溶液。答案:A

4、以下四组物质的水溶液,需要对各组中的溶液进行鉴别,其中仅用溶液间的两两混合就可以鉴别的是:()

A.HCl、Na

2CO

3

、Na

2

SO

4

、BaCl

2

B.BaCl

2

、AgNO

3

、CaCl

2

、HNO

3

C.NaOH、Na

2

SO

4

Ba(NO

3)

2

、HCl D.MgCl

2

、Na

2

SO

4

、Ba(OH)

2

、KOH

解析:在A项中,两两混合后,能与两种溶液反应产生沉淀的是BaCl

2

溶液,与

之不反应的是盐酸,两种溶液分别是Na

2CO

3

溶液和Na

2

SO

4

溶液,向两种溶液中分

别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的是Na

2CO

3

溶液,无现象的是Na

2

SO

4

溶液。故A可以;

在B 项中,只能鉴别出AgNO 3溶液和HNO 3溶液,不能再把BaCl 2溶液和CaCl 2溶液区分开;在C 项中,只有Na 2SO 4溶液和Ba(NO 3)2溶液相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又不溶于NaOH 溶液和HCl 溶液,故不能鉴别;在D 项中,MgCl 2、Ba(OH)2分别作为滴加试剂与其他物质两两反应时,均会与一种物质产生沉淀,两种物质无明显现象,故无法鉴别。综上所叙,答案为A 。

5、试设计一装置将CO 2和CO 进行分离并得到干燥的CO 2和CO ,并说明操作步骤和所用的药品。画出装置图。

解析:要将CO 2和CO 分离并得到干燥的气体,可根据两种气体化学性质上的差异,

选择适当的吸收剂,先将一种气体吸收,将另一种气体干燥,然后再将吸收的气体放

出并进行干燥。所以,应先用浓NaOH 将CO 2吸收,生成Na 2CO 3。将不溶于NaOH

的CO 通过浓H 2SO 4干燥得到干燥的CO 。再将盐酸滴入Na 2CO 3中,将生成的CO 2 通过浓硫酸干燥,从而得到干燥的CO 2。 6、下列从混合物中分离出其中的某一成分,所采取的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 A ) A .利用氯化钾与碳酸钙的溶解性差异,可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碳酸钙。 B .由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可用酒精把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

C .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5℃,所以可用加热蒸馏法使含水酒精变为无水酒精。

D .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下降而减小,所以可用冷却法从热的含有少量氯化钾的氯化钠浓溶液中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物理法提纯分离操作的正确运用。碘在酒精中溶解度远比在水中大得多,但酒精与水互溶,液体不分层,无法用分液漏斗分离;将酒精与水组成的混合物蒸馏,只能得到含少量水的酒精,只有先加入新制的生石灰,再蒸馏才能得到无水酒精;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下降而减小,但减小的幅度很小,而氯化钾的溶解度减小的幅度较大,当冷却法结晶时,随着氯化钠晶体的析出,同时也有氯化钾晶体析出。对于温度变化时溶解度变化幅度不大的物质,一般用加热蒸发溶剂的方法。

7、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N 2和NO 2,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所含原子个数比为( )

A . l :l B. 23:14 C. 14:23 D.23:21 解析:n(N 2):n(NO 2)= 1/28:1/46=23:14,所含原子个数比为23×2:14×3=23:21。 答案:

B 、D

8、下列关于摩尔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摩尔质量是18g

B.2mol 水的摩尔质量是1mol 水摩尔质量的2倍

C.任何物质的摩尔质量都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D.水的摩尔质量是氢气摩尔质量的9倍

解析:A 项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 ·mol -1;摩尔质量的数值取决于物质的种类,而与物质的多少无关;C 中物质的摩尔质量只有当以g ·mol -1为单位时在数值上才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D 中水的摩尔质量为18g ·mol -1,H 2的为2g ·mol -1,D 正确。答案:D

9、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1molOH-含10N

A

个电子 B.18g水中所含的电

子数为8N

A

C.1molH

2O分子的质量与N

A

个H

2

O分子的质量相等 D.1molH

2

SO

4

分子约含

有1.204×1024个H原子

解析:做此类题须明确原子或分子所含电子数等于其质子数;离子电子数等于原子或分子电子数加上或减去所带电荷数。1个OH-含10个电子,所以1molOH-含

10mol电子,即10N

A 个电子,A 正确;一个H

2

O所含有的电子数为10个,所以1molH

2

O

所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 ,B错;1molH

2

O分子的个数为N

A

个,所以1molH

2

O分子的质

量与N

A 个H

2

O分子的质量相等,C正确;1molH

2

SO

4

分子含有2molH原子,即1.204×

1024个H原子, D正确。答案:B

10、某固体仅由一种元素组成,其密度为5g/cm3,用X射线研究该固体的结果表明:在棱长为2×10-7cm的立方体中含160个原子,则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最接近:()

A.32

B.65

C.120

D.150

解析:由n=m/M和n=N/N

A 可知m/M=N/N

A

,则解此类问题的解题思路为

M=V·ρ·N/N

A 。据题意,若能求出160个原子的质量,则可求出N

A

(取值为6.02

×1023 )个原子的质量,即1mol原子的质量。160个原子的质量为:m=V·ρ=(2×10-7cm)3×5g/cm3=4×10-20g,则该元素的摩尔质量为:M=4×10-20g×6.02×1023 mol-1/160=150.5g/mol.所以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最接近150.本题的创新之处在于解此题思路是以“物质的量”作为“桥梁”,借“摩尔质量”来“引渡”。答案:D

11、判断正误

在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的体积都约为22.4 L。 (×,物质应是气体)

1 mol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 (×,未指明条件标况)

在标准状况下,1 mol O

2和N

2

混合气(任意比)的体积约为22.4 L。(√,气体体

积与分子种类无关)

22.4 L气体所含分子数一定大于11.2 L气体所含的分子数。 (×,未指明气体体积是否在相同条件下测定)

任何条件下,气体的摩尔体积都是22.4 L。 (×,只在标况下)

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才能是22.4 L。 (×,不一定)

12、在标准状况下,由10gCO和CO

2

组成的混合气体的体积为6.72L,则此混合气

体中CO和CO

2

的分子个数之比为多少?

解法Ⅰ:设混合气体中CO和CO

2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和y,根据题意可建立如下关系式:①22.4L·mol-1(x+y)=6.72L(气体体积的关系);②28g·mol-1x +44g·mol-1y=10g(气体质量的关系);两式联立解之可得:x=0.2mol,

y=0.1mol 。即x︰y=0.2︰0.1=2︰1。答案:CO和CO

2

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解法Ⅱ:可以先求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然后借助于“十字交叉法”进行计算。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6.72L/22.4L·mol-1=0.3mol,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M=10g/0.3mol=100/3。

CO 28 32/3

100/3 =2/1

CO 2 44 16/3 即二者的分子数之比

为:2/1

13、将质量分数为a%、物质的量浓度为C 1mol/L 的稀硫酸蒸发掉一定量的水,使其质量分数变为2a%,此时,若物质的量浓度为C 2mol/L ,则C 1和C 2的关系为 : A .2C 1=C 2 B .2C 1﹥C 2 C .2C 1﹤C 2 D .C 1=2C 2 ( ) 解析:硫酸溶液的密度大于1.0g/cm 3,令a% 、2a%两硫酸溶液的密度分别为ρ1、ρ2,根据关系式:C=1000ρw/M ,得到C 1/C 2=ρ1/2ρ2,ρ2>ρ1,所以2C 1﹤C 2。答案:C

14、已知某饱和溶液中的①溶质的质量;②溶剂的质量;③溶液的体积;④溶质的摩尔质量;⑤溶质的溶解度;⑥溶液的密度,从上述条件中不能用来计算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是( )

A .④⑤⑥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⑥

D .②③④⑤

解析:在选项A 中,通过⑤(设溶解度为Sg )可知溶解度溶解度

溶液溶质+g m m 100)()(,当m(溶质)=S g

时,则对应溶液质量为:(100+S )g ,然后运用公式可得:

溶液密度=

溶液,溶质摩尔质量=

溶质g

S V S g n )100()()(+,从而可求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在B 选项中,

③已给出溶液体积,由①④可求出溶质的物质的量。C 选项中,据①④可求溶质的物质的量,据①②⑥可求溶液的体积。D 选项中,③给出溶液体积,但据②④⑤无法求出③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或据⑤和④能求出溶质质量为Sg 时溶质的物质的量,但无法求出(100+S )g 溶液的体积。所以选答案D 。答案:D 15、 将标准状况下的aLHCl(气)溶于1000g 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bg/cm 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解析:据公式:

mol

L V n /4.22)(标况=

得,n(HCl)=

mol a

4

.22。由于m(溶液)=n(HCl)×M(HCl)+m

(H 2

O ),所以

L g b g

mol g mol a

aq aq m aq V /10001000/5.364

.22)()()(?+?=

=ρ,最后根据c=n/V 得,

L

mol a ab

c /5.36224001000+=

。答案:D 。

16、某10% NaOH 溶液,加热蒸发掉100g 水后得到80mL20%的溶液,则该20% 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6.25mol/L B .12.5mol/L C .7mol/L D .7.5mol/L 解析:根据蒸发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可以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设蒸发后的溶液质量为x ,依题意得:

(x +100g )×10%=x ×20%。解得x =100g 。所以80ml 溶液中含有得溶质质量为:200g ×20%=20g ,因此溶质的物质的量为:20g/40g ·mol -=0.5mol 。

所以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0.08L=6.25mol/L 。 答案: A 17、误差分析

练习题2

1、已知化合物甲和乙都不溶于水,甲可溶于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98%的浓硫酸,而乙不溶。现有一份甲和乙的混合物样品,通过实验进行分离,可得到固体甲。(实验中使用的过滤器是用于过滤强酸性液体的耐酸过滤器) 请填写表中空格,完成由上述混合物得到固体甲的实验设计。

序号 实验步骤 简述实验操作(不必叙述如何组装实验

装置)

溶解 将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加入98%的浓

H 2SO 4,充分搅拌直到固体不再溶解

能引起误差的一些操作 因变量 c

mol/L m V 托 盘 天 平

1、天平的砝码沾有其他物质或已生锈

增大 不变 偏大 2、调整天平零点时,游砝放在了刻度线的右端

增大 不变 偏大 3、药品、砝码左右位置颠倒,且使用了游码 减小 不变 偏小 4、称量易潮解的物质(如NaOH )时间过长 减小 不变 偏小 5、用滤纸称易潮解的物质(如NaOH ) 减小 不变 偏小 6、溶质含有其它杂质

减小 不变 偏小 7.溶质为已风化的物质(如Na2CO3·10H2O) 增大 不变 偏大 量 筒 8、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 增大 不变 偏大 9、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 减小 不变 偏小 烧杯及 玻璃棒 10、溶解前烧杯内有水 不变 不变 无影响 11、搅拌时部分液体溅出 减小 不变 偏小 12、未洗烧杯和玻璃棒

减小 不变 偏小 容 量 瓶

13、未冷却到室温就注入容量瓶定容 不变 减小 偏大 14、向容量瓶转移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流出 减小 不变 偏小 15、定容时,水加多了,用滴管吸出

减小 不变 偏小 16、整个过程不摇动w w w .x k b 1.c o m 不变 减小 偏大 17、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液面下降再加水

不变 增大 偏小 18、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液面下降 不变 不变 无影响 19、定容时,俯视读刻度数 不变 减小 偏大 20. 定容时,仰视读刻度数

不变 增大 偏小 21.配好的溶液转入干净的试剂瓶时,不慎溅出部分溶液

不变

不变

无影响

⑤洗涤沉淀

⑥检验沉淀是否纯净

解析:本题仍然是考查物质分离的基本操作——过滤,但题目设置了一个较陌生的情景——固体乙难溶于浓硫酸。分析题给条件可知操作①后,甲溶解在浓硫酸中,可首先将乙和甲的浓硫酸溶液分离。又由题给条件可知甲不溶于水或稀硫酸,所以应向浓硫酸中加水稀释使甲析出并加以分离。答案:

序号实验步骤简述实验操作(不必叙述如何组装实验装置)

②过滤安装好过滤装置,将①的悬浊液沿玻璃棒加入过滤器中过滤

③沉淀(或稀

释)

在另一烧杯中,放入适量蒸馏水,将②的滤液沿玻璃

棒慢慢加入该烧杯中,并不断搅拌

④过滤重新安装过滤装置,将③的悬浊液沿玻璃棒加入过滤器中过滤

⑤向④的过滤器中注入少量蒸馏水,使水面浸过沉淀物,等水滤出后,再次加水洗涤,连续几次

⑥用小试管从步骤⑤的最后一次洗涤中取少量洗涤液,滴入BaCl

2

溶液,没有白色沉淀,说明沉淀已洗净

2、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步骤①灼烧海带时,除需要三脚架外,还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

(从下列仪器中选出所需的仪器,用标号字母填写在空白处)。A.烧杯 B.坩埚

C.表面皿

D.泥三角

E.酒精灯

F.干燥器

(2)步骤③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步骤⑥的目的是从含碘苯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苯,该步骤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4)步骤⑤中,某学生选择用苯来提取碘的理由

是。

解析:灼烧固体时需用坩埚,而坩埚需要放在泥三角上;碘易溶在有机物中因此可以通过萃取来实现,由于碘易溶在苯中不能通过分液,而只能通过蒸馏。答案:(1)BDE (2)过滤蒸馏 (4)苯与水互不相溶;碘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3、依据阿伏加德罗定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B.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C.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D.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

解析: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可知同温同压下,两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它们的摩尔质量成反比,跟它们的密度亦成反比,故A 、B 的说法均不正确。答案:C 、D

4、今有0.1mol/L 的Na 2SO 4溶液300ml ,0.1mol ·L -1的MgSO 4溶液200ml 和0.1mol ·L -1

的Al 2(SO 4)3溶液100ml ,则这三种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

A .1:1:1

B .3:2:2

C .3:2:3

D .1:1:3 解析:当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固定时,溶液中的有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可由每种物质的浓度求出,与体积并无关系。在这三种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浓度分别为:0.1mol/L 、0.1mol/L 、0.1mol/L ×3=0.3mol/L 。所以这三种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0.1mol/L :0.1mol/L :0.3mol/L =1:1:3。答案:D 5、VL 硫酸铁溶液中含Fe 3+mg ,则溶液中SO 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解析:Fe 2(SO 4)3的电离方程式为:Fe 2(SO 4)3=2Fe 3++3SO 42-,也就是说Fe 3+和SO 4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所以c(Fe 3+

)=

L m ol V

m VL m ol g m g

/56/56 ,则c(SO 42-)= c(Fe 3+)×3/2=

L mol V

m

/1123。答案:D 6、一定量的质量分数为14%的氢氧化钾溶液,若将其蒸发掉50g 水后,其溶质

质量分数恰好扩大一倍,体积变为62.5mL ,则浓缩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2.2mol/L B.4mol/L C.5mol/L D.6.25mol/L 解析:设稀溶液的质量为m ,由题意知:m ×14%=(m -50g )×28%,解得m=100g ,所以溶质KOH 质量为:14g ,物质的量为:n (KOH )==14g/56g ·mol -=0.25mol ,则答案:B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

阶段性作业 1.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混有水份,你将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 A.过滤B.蒸馏C.分液D.萃取 2.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 ① 过滤② 蒸发③ 溶解④ 向容量瓶转移液体 A.①和②B.①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 3.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B.Ba(NO3)2 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 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C.用蒸发方法使NaCl 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 溶液全部加热蒸干 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冷却至室温才转移到容量瓶中 4.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 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②①⑤④B.①②③⑤④C.②③①④⑤D.③⑤②①④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H2O的质量为18g/mol B.CH4的摩尔质量为16g C.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 D.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 6.已知1.505×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16g B.32g C.64g /mol D.32g /mol 7.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其化学式为H3,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H3和H2相同的是A.原子数B.分子数C.体积D.物质的量 8.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下列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 A.O2B.CH4C.CO2D.SO2 9.用N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1 NA B.常温常压下,1.06g 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 NA C.通常状况下,1 NA 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1 NA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标准状况下,1 molSO3的体积是22.4 L B.1 mol H2所占的体积一定是22.4 L C.在标准状况下,N A个任何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 D.在标准状况下,总质量为28 g的N2和CO的混合气体,其体积约为22.4 L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是表示质量的单位 B.反应前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和与反应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和一定相等 C.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是40 g

高一化学必修练习题及答案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一、选择题 1.下列分离混合物的操作中,必须加热的是 () A. 过滤 B.分液 C.结晶 D.蒸馏 2.用天然水制取纯度较高的水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A?煮沸并加入石灰纯碱 B. 加明矾搅拌 C. 进行多次过滤 D?蒸馏 3.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⑧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 . 分液、萃取、蒸馏 B. 萃取、蒸馏、分液 C . 分液、蒸馏、萃取 D. 蒸馏、萃取、分液 4下列从混合物中分离出其中的一种成分,所采取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A.由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可用酒精把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 B.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5℃,所以,可用加热蒸馏方法使含水酒精变成无水酒精。 C.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下降而减少,所以,用冷却法从热的含有少量氯化钾浓溶液中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 D.在实验室中,通常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方法制取氧气。我们可以用溶解、过滤的方法从

反应产物中得到二氧化锰。 5.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 C.酒精灯着火时可用水扑灭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慢慢加浓硫酸 6.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蒸发时正确的操作是() A.把浑浊的液体倒人蒸发皿内加热 B.开始析出晶体后用玻璃棒搅拌 C.蒸发时液体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1/3 D.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7.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 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③②①⑤④B.①②③⑤④ C.②③①④⑤D.③⑤②①④ 二、填空题 8.粗食盐中除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可溶性杂质外,还含有泥砂等不溶性杂质。我们食用的精盐是用粗食盐提纯而得到的。通过教材中“粗盐的提

高一化学第一章练习题(答案版)

练习题 1、用酒精灯或电炉对下列实验仪器加热时,可以不用垫石棉网的是()A.烧杯 B.蒸发皿 C.试管 D.蒸馏烧瓶 2、已知硝酸银和氯化钾反应生成硝酸钾和不溶于水的氯化银,化学方程式为 AgNO 3+KCl=AgCl↓+KNO 3 。 将含有少量氯化钾的硝酸钾固体提纯,某学生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⑴将样品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溶解,同时用玻璃棒搅拌,搅拌的作用是;⑵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溶液,使氯化钾转化为沉淀;⑶将混合液进行过滤,过滤装置和操作如图,指出图中的两处错误:①;②。⑷为了从滤液中得到硝酸钾晶体,可选用的两种结晶方法是:①; ②。 3、现有①MgSO 4,②Ba(NO 3 ) 2 ,③NaOH,④CuCl 2 ,⑤KCl五种溶液,不加任何其他试剂,可鉴别且鉴别的 先后顺序也正确的是() A.④③①②⑤ B.④⑤③②① C.④③②①⑤ D.④②③①⑤ 4、以下四组物质的水溶液,需要对各组中的溶液进行鉴别,其中仅用溶液间的两两混合就可以鉴别的是:() A.HCl、Na 2CO 3 、Na 2 SO 4 、BaCl 2 B.BaCl 2 、AgNO 3 、CaCl 2 、HNO 3 C.NaOH、Na 2 SO 4 、Ba(NO 3 ) 2 、HCl D.MgCl 2 、 Na 2SO 4 、Ba(OH) 2 、KOH 5、试设计一装置将CO 2和CO进行分离并得到干燥的CO 2 和CO,并说明操作步骤和所用的药品。画出装 置图。 6、下列从混合物中分离出其中的某一成分,所采取的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A.利用氯化钾与碳酸钙的溶解性差异,可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碳酸钙。 B.由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可用酒精把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 C.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5℃,所以可用加热蒸馏法使含水酒精变为无水酒精。 D.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下降而减小,所以可用冷却法从热的含有少量氯化钾的氯化钠浓溶液中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 7、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N 2和NO 2 ,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所含原子个数比为( ) A. l:l B. 23:14 C. 14:23 D.23:21 8、下列关于摩尔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摩尔质量是18g B.2mol水的摩尔质量是1mol水摩尔质量的2倍 C.任何物质的摩尔质量都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D.水的摩尔质量是氢气摩尔质量的9倍 9、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1molOH-含10N A 个电子 B.18g水中所含的电子数为8N A C.1molH 2O分子的质量与N A 个H 2 O分子的质量相等 D.1molH 2 SO 4 分子约含有1.204×1024个H原子 10、某固体仅由一种元素组成,其密度为5g/cm3,用X射线研究该固体的结果表明:在棱长为2×10-7cm 的立方体中含160个原子,则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最接近:() A.32 B.65 C.120 D.150 11、判断正误 在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的体积都约为22.4 L。 ( ) 1 mol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 ( )

高一化学第一章单元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中国食盐产量居世界首位。下列实验室中的操作类似“海水煮盐”原理的() A.蒸馏B.蒸发 C.过滤D.搅拌 2.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 A.手持试管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 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C.用天平称量药品时用手直接拿砝码 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直悬垂在容器上方且不能触及容器内壁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 mol 氧气中含有12.04×1023个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22.4 L B.1 mol臭氧和1.5 mol氧气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C.等体积、浓度均为1 mol/L的磷酸和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3∶1 D.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葡萄糖(C6H12O6)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6,氧原子数之比为1∶3 4.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氦气中有2N A个氦原子 B.14 g氮气中含N A个氮原子 C.2 L 0.3 mol·L-1 Na2SO4溶液中含0.6 N A个Na+ D.18 g水中所含的电子数为8N A 5.已知1.505×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 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16 g B.32 g C.64 g/mol D.32 g/mol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当某实验没有准确的药品用量说明时,为看到明显现象,取用药品越多越好 B.取用细口瓶里的试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标签朝外拿起瓶子,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将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 C.胶头滴管取完一种试液后,可直接取另一种不与其反应的试液 D.取用粉末状固体或固体小颗粒时,应用药匙或纸槽,取用块状固体时,应用镊子夹取 7.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 A.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B.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C.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D.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8.在下列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互接触的是() A.过滤时,玻璃棒与三层滤纸B.分液时,分液漏斗下端与烧杯内壁C.过滤时,烧杯内壁与漏斗下端 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 9.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 B.Ba(NO3)2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C.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全部加热蒸干 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10.若某原子的摩尔质量是M g·mol-1,则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是()

高一化学试题及答案参考

高一化学试题及答案参考 【篇一】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 1.光纤通讯是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通信技术,目前长距离光纤通讯系统已经投入使用。光纤通讯的光学纤维是由下列哪种物质经特殊工艺制成A.石墨B.二氧化硅C.氧化镁D.氧化铝 2.金属钠着火时,可采用的灭火物质是 A.泡沫灭火器 B.水 C.沙子 D.干粉灭火器 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用规格为10ml的量筒量取6ml的液体 B.用药匙或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的底部 C.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轻轻靠在三层的滤纸上 D.如果没有试管夹,可临时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 4.某同学在家中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1连接 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2连接好线路 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NaCl是非电解质 B.NaCl溶液是电解质 C.NaCl在水中电离出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 D.NaCl溶液中水电离出大量的离子 5.小华家中有如下生活用品:碘酒、食盐、食醋、84消毒液(内含NaClO),小华利用上述用品不能完成的任务是 A.检验买来的奶粉中是否加有淀粉B.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Cl-

C.除去保温瓶中的水垢D.洗去白色衣服上的番茄汁 6.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A.将NaHCO3固体加入新制氯水,有无色气泡(H+) B.使红色布条褪色(HCl) C.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发现呈血红色(Cl2)D.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Cl-) 7.将CO2气体通人CaCl2溶液,若要有白色沉淀产生,可加入的试剂是A.氯化钾溶液B.碳酸氢钙溶液C.氯水D.氢氧化钠溶液 8.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可用于潜水艇的氧气来源B.氯气可用于制农药 C.纯碱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钠可用于冶炼金属钛 9.下列有关离子的检验方法一定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再滴加足量稀HNO3,若沉淀不溶解,则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Ag+ B.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出现血红色则说明原溶液中含Fe3+C.向某溶液中滴加足量稀HCl,产生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CO32- D.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火焰颜色未见紫色,说明原溶液中不含K+ 10.配制100mL0.2molL-1NaCl溶液,不会用到下列仪器中的哪一种 A.分液漏斗B.烧杯C.玻璃棒D.容量瓶 二.选择题 11.NO在人体内起着多方面的重要生理作用。下列关于NO的说法错误的是A.NO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红棕色气体

高一上册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上册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 一、选择题 1.医生建议患甲状腺肿大的病人多食海带,这是由于海带中含有较丰富的( ) A.碘元素 B.铁元素 C.钾元素 D.锌元素 【答案】A 2.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中应含Fe2+,人若食用亚*盐,则导致血红蛋白中Fe2+转化为高铁血红蛋白(含Fe3+)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解除亚*盐中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亚*盐是还原剂 B.维生素C是还原剂 C.维生素C将Fe3+还原为Fe2+ D.亚*盐被氧化 【解析】题意中告诉我们亚*盐导致Fe2+转化为高价铁即Fe3+,所以亚*盐将Fe2+氧化,亚*盐为氧化剂,而维生素C能解除亚*盐中毒,即防止Fe2+被氧化为Fe3+或将氧化成的Fe3+转化为Fe2+,所以维生素C表现还原性是还原剂,故B、C正确。 【答案】BC 3.目前新一代高效、无污染的消毒剂二氧化氯(ClO2)已被许多国家广泛应用在饮用水的处理上。已知工业上制备二氧化氯的方法之一是用甲醇在酸性介质中与氯酸钠反应,其反应关系为CH3OH+NaClO3+H2SO4―→ClO2+CO2+Na2SO4+H2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剂是甲醇

B.氧化产物是二氧化氯 C.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 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解析】配平并分析该氧化还原反应可得: 可见CH3OH是还原剂,NaClO3是氧化剂,CO2是氧化产物,ClO2是还原产物。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也为6∶1,故只有C正确。 【答案】C 4.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水作为氧化剂的是( ) A.CO+H2O(g)高温,CO2+H2 B.3NO2+H2O===2HNO3+NO C.2Na2O2+2H2O===4NaOH+O2↑ D.2F2+2H2O===4HF+O2w 【解析】根据反应前后H2O中H+1、O-2价态的变化:A中H+1―→H20,得电子,H2O作氧化剂,正确;B和C中水中H、O元素化合价不变,H2O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D中O-2―→O20,失电子,水作还原剂,故B、C、D 不合题意。 【答案】A 5.碘是原子半径较大的卤族元素,可能呈现金属性,下列事实能够说明这个结论的是( ) A.已经制得ICl、IBr等卤素互化物 B.已经制得I2O5等碘的氧化物 C.已经制得了I(NO3)3、I(ClO4)32H2O等含I3+的化合物 D.碘易溶于KI等碘化物溶液中形成I-3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第一章测试题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高一化学第一章测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 23 Cl:35.5 S:32 Mg:24 Al:27 N:14 (请将你选择题的所选答案填到以下的答案表格中,否则此题不记分!)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30分) 1.要从食盐水溶液中分离得到食盐固体可采用的实验操作是() A、分液B、过滤C、蒸馏D、蒸发 2.下列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玻璃棒的是( ) A、配制0.1mol/L食盐溶液500mL B、过滤 C、溶解 D、分液 3.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实验中,不能用作萃取剂的是( ) A、四氯化碳(CCl4)B、乙醇(酒精) C、苯D、汽油 4.实验室要配制0.5mol/L硫酸溶液500mL,需要用10mol/L的硫酸溶液的体积是( ) A、25 B 、25L C 、25mL D 、50mL 5.金属钠的摩尔质量为( ) A、23 B、23g C、23mol D 、23g/mol 6.下列物质中,其物质的量为0.2mol的是( ) A、2.2g CO2 B、4.8gMg C 、4.48L O2D、49g H2SO4 7.在0.5molNa2SO4中,含有的Na+离子数是( )个。 A、3.01×1023 B、 6.02×1023 C、 0.5 D 、 1 8.在相同条件下,与0.5mol由N 2 和CO组成的混合气具有相同的体积的是( ) A 1g H 2 B 10g O 2 C 11g CO 2 D 16g CH 4 9.除去NaNO 3中少量NaCl、Ca(NO 3 ) 2 杂质,所用试剂及顺序正确的是: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试卷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Na:23 S:32 Cu:64 N:14 Cl:35.5 Fe:56 Ba:137 第I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60分) 1、当钠、钾等金属不慎着火时,可以用来灭火的是:() A、水 B、煤油 C、沙子 D、泡沫灭火剂 2、在自然界中,既有以化合态存在,又有以游离态存在的元素是() A、碳 B、硅 C、镁 D、铝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 N2的质量是14g B、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 g C、H2O的摩尔质量是18 g /mol D、1mol HCl的质量是36.5 g /mol 4、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的是( ) A.CO32-、H+、Na+、NO3-B.H+、Ag+、Cl-、SO42- C.K+、Na+、OH-、NO3-D.Ba2+、Ca2+、SO42-、OH- 5、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铁与稀硫酸反应Fe+2H+====Fe3++H2↑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2+H2O====2H++CO32- C.碳酸钡与盐酸反应CO32—+2H+====H2O+CO2↑+Ba2+ D.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OH—+Cu2+====Cu(OH)2↓ 6、下列物质中既能导电,又属于强电解质的一组物质是() A.石墨、醋酸溶液、食盐晶体B熔融状态的KOH、熔融状态的NaCl C.稀H2SO4、NaOH溶液、纯HNO3D.液氨、石灰水、水银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 2.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 A.手持试管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 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C.用天平称量药品时用手直接拿砝码 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直悬垂在容器上方且不能触及容器内壁 3.下列实验中均需要的仪器是() 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②PH试纸的使用③过滤④蒸发 A.试管B.胶头滴管 C.玻璃棒 D.漏斗 4.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蒸发结晶时应将溶液蒸干 D.称量时,称量物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中5.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是() A.用25mL量筒量取12.36mL盐酸 B.用托盘天平称量8.75g食盐 C.用500mL的容量瓶配制450mL溶液 D.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3.5 6.在下列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互接触的是() A.过滤时,玻璃棒与三层滤纸 B.分液时,分液漏斗下端与烧杯内壁 C.过滤时,烧杯内壁与漏斗下端 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 7.关于粗盐提纯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解粗盐时,应尽量让溶液稀些,防止食盐不完全溶解

B .滤去不溶性杂质后,将滤液移至坩埚内加热浓缩 C .当蒸发到剩余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 D .将制得晶体转移到新制过滤器中用大量水进行洗涤 8.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 ) A .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B .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C .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D .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9.关于容量瓶的四种叙述:①是配制准确浓度溶液的仪器;②不宜贮存溶液;③不能 用来加热;④使用之前要检查是否漏水。这些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0.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64 g SO 2含有氧原子数为1N A B .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 -1 的MgCl 2溶液,含有Cl - 数为1 N A C .标准状况下,22.4 L H 2O 的分子数为1N A D .常温常压下,14 g N 2含有分子数为0.5 N A 11.若某原子的摩尔质量是M g·mol - 1,则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是( ) A .M g B.1 M g C.M 6.02×1023 g D.6.02×1023M g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1 mol 氧气中含有12.04×1023个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22.4 L B .1 mol 臭氧和1.5 mol 氧气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C .等体积、浓度均为1 mol/L 的磷酸和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3∶1 D .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葡萄糖(C 6H 12O 6)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6,氧原子数之比为1∶3 13.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 .1 L H 2SO 4溶液中含98 g H 2SO 4 B .0.5 L 含49 g H 2SO 4的溶液 C .98 g H 2SO 4溶于水配成2 L 溶液 D .0.1 L 含24.5 g H 2SO 4的溶液 14.在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溶解700体积氨气,所得溶液密度为0.9g·cm - 3,这种氨 水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 A .18.4mol·L - 1 34.7% B .20.4mol·L - 1 38.5% C .18.4mol·L - 1 38.5% D .20.4mol·L - 1 34.7%

高一化学化学试卷及答案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浓硝酸滴到皮肤变黄 C、钠与酒精混合有气泡 D、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2、某有机物蒸气,完全燃烧时需三倍于其体积的氧气,产生二倍于其体积的二氧化碳,该 有机物可能是 A、C2H4 B、C2H5OH C、CH3CHO D、CH3COOH 3、用括号内试剂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杂质,正确的是 A、乙醇中的水(钠) B.乙烷中的乙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乙酸乙酯中的乙酸(碳酸钠溶液) D.苯中的甲苯(溴水) 4、难溶于水而且比水轻的含氧有机物是 ①硝基苯②苯③溴苯④植物油⑤乙醇⑥乙酸乙酯⑦乙酸 A、②④⑥ B、①②③④⑤ C、④⑥ D、①②③ 5、下列四种有机物各1mol,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A、C2H5OH B、CH4 C、C2H4O D、C3H8O2 6.100 mL浓度为2 mol/L的硫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的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适量的6 mol/L的硫酸 B.适当加热 C.加入适量蒸馏水 D.加入适量的稀硝酸 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盛有N2和H2,它们的起始浓度分别是1.8 mol·L-1和5.4 mol·L-1,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反应N2+3H22NH3,10 min后测得N2的浓度是0.8 mol·L-1,则在这10 min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 ) A.0.2 mol·L-1·min- B.0.3 mol·L-1·min-1 C.0.1 mol·L-1·min-11 D.0.6 mol·L-1·min-1 8.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3X(g)+Y(g) 2Z(g)达到限度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3n mol X,同时消耗n mol Y B.X的生成速率与Z的生成速率相等 C.X、Y、Z的浓度相等 D.X、Y、Z的分子个数比为3:1:2 9已知某反应的各物质浓度数据如下: : 2s: 据此可推算出上述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数之比是()A.9:3:4 B. 3:1:2 C. 2:1:3 D. 3:2:1

高一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题+答案

高一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题 2015/12/5 一、选择题 1、关于合金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多数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各成分金属的硬度高 B.多数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其各成分金属的熔点低 C.合金的物理性质一般与其各成分金属的的物理性质不同 D.合金的化学性质一般与其各成分金属的的化学性质不同 2、下列关于“焰色反应”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只有金属单质才有焰色反应 B.只有金属化合物才有焰色反应 C.只有某些金属或其化合物才有焰色反应 D.只有金属离子才有焰色反应 3、下列物质中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A.碳酸钠B.氢氧化铝C.氧化钙D.碳酸钡 4、下列有关钠的物理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银白色金属②质软,可以用小刀切割③熔点低于100℃④密度比水小⑤热和电的良导体 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⑤ 5、少量的金属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它的最终产物是: A.NaOH B.Na2CO3?10H2O C.Na2CO3 D.NaHCO3 6、由钠、镁、铝、锌四种金属单质中的两种组成的合金共12g,跟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5.6L氢气(标准状况),那么此合金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A.Na B.Mg C.Al D.Zn 7、在含有1molFeSO4的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反应完全后,滤出沉淀并洗涤,然后在空气中灼烧沉淀得到的固体物 质是 A.Fe B.FeO C.Fe(OH)3D.Fe2O3 8、有甲、乙、丙三瓶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若将甲蒸发掉一半水分,在乙中通入少量的CO2,丙不变, 然后分别向甲、乙、丙三瓶溶液中加入同浓度的盐酸,完全反应后所需盐酸溶液的体积是 A.甲=丙>乙B.丙>乙>甲C.乙>甲=丙D.甲=乙=丙 9、将浓度均为0.1mol/L的三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没有沉淀的一组溶液是 A.BaCl2NaOH NaHCO3B.Na2CO3MgCl2H2SO4

高一化学必修一新人教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化学(必修)1》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第一节 1.C 2.C 3.CD 4.略 5.乳化原理或萃取原理 6.利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7.不可靠,因为碳酸钡也是白色沉淀,碳酸根干扰了硫酸根的检验。 由于硫酸钡是难溶的强酸盐,不溶于强酸,而碳酸钡是难溶弱酸盐,可溶于强酸,因此可先取样,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和几滴稀硝酸或稀盐酸,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根。 第一章第二节 1.D 2.B 3.B 4.B 5.65 mg/dL ~110mg/dL (1mmol=10-3mol) 6.这种操作会使得结果偏低,因为倒出去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相当于容量瓶内的溶质有损失。 7.14mL 8.n(Ca):n(Mg):n(Cu):n(Fe)=224:140:35:2 9.1)0.2mol 2)Cu2+:0.2mol Cl-:0.4mol 10.40 (M=40 g/mol,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 第一章复习题 1.C 2.B 3.A 4.BC 5.C 6.(1) 不正确。(标况下) (2)不正确。(溶液体积不为1L) (3)不正确。(水标况下不是气体) (4)正确。(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也就是分子个数比)7.(1)5% (2)0.28mol/L 8. 9.1.42 g,操作步骤略。 第二章第一节 1.②⑧①④⑤⑥⑦⑩⑨2.树状分类法略 6.BD 7.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得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nm范围。 胶体的应用,例如明矾净水、豆浆加石膏成豆腐、静电除尘、江河入海口易形成沙洲、血液透析、饱和氯化铁溶液用于应急性止血等。 第二章第二节 1.水溶液熔融状态电离阴阳离子阳离子H+阴离子OH-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酸根离子H+ + OH-=H2O 2.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生成难溶物、易挥发物质、弱电解质 3.C 4.C 5.C 6.B 7.D 8.(1) NaOH=Na++OH-(2) CuCl2=Cu2++2Cl- (3) Fe2(SO4)3=2Fe3++3SO42-(4) Ba(NO3)2=Ba2++2NO3- 铁粉 过滤 Fe、Cu FeSO4溶液 稀硫酸 过滤FeSO 4 溶液 蒸发 结晶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综合测试题1含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1综合测试题 (答题时间:9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 共5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Cu :64 O :32 一. 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题意) 1. 下列气体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 N 2 B. NO C. NO 2 D. SO 2 2. 下列金属氧化物中属于两性氧化物的是( ) A. 22O Na B. 32O Al C. 32O Fe D. CaO 3. 在常温下,下列溶液不能溶解铁的是( ) A. 稀硫酸 B. 3FeCl 溶液 C. 2CuCl D. 浓硫酸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纯碱、烧碱均属碱 B. 2SiO 、2SO 均属酸性氧化物 C. 凡能电离出+ H 的化合物均属酸 D. 盐类物质一定含有金属离子 5. 下列情况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的是( ) A. 自来水中通入少量2Cl 进行消毒杀菌 B. 用2SO 漂白食品 C. 用食醋清洗热水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3CaCO ) D. 用小苏打( 3NaHCO )发酵面团制作馒头 6. 下列气体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 A. O 2 B. NH 3 C. NO D. CO 7. 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在的是( ) A. + +--Na Ba SO OH 、、、224 B. - +++Cl Al Na H 、、、3 C. +-+-K NO NH OH 、、、34

D. +++-K Na H SO 、、、23 8. 将CO 2气体通入下列溶液中,联系所学知识推测不会出现浑浊的是( ) A. 2CaCl 溶液 B. 饱和32CO Na 溶液 C. 澄清石灰水 D. 32SiO Na 溶液 9. 下列反应中,不能产生氢气的是( ) A. 红热的铁与水蒸气 B. 钠与水 C. 铝和NaOH 溶液反应 D. 铁与稀硝酸反应 10. 等质量的钠进行下列实验,其中生成氢气最多的是( ) A. 将钠投入到足量水中 B. 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再放入足量的水中 C. 将钠放入足量稀硫酸中 D. 将钠放入足量稀盐酸中 11. 针对实验室制取氨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发生装置与用 3KClO 制取2O 的装置相同 B. 可用排水法收集氨气 C. 氨气的验满可以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于试管口附近 D. 可以用碱石灰干燥氨气 12.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铝制、铁制容器常温下可以盛放浓硫酸和浓硝酸 B. 久置的浓硝酸呈黄色 C. 硝酸电离出的+ H 能被Zn 、Fe 等金属还原成2H D. 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2Cl 、氧气等气体 13.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绿色烟雾 B. 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颗粒 C. 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 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久置的氯水与新制的氯水,都能使有色布条褪色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主要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B.可燃性气体的验纯 C.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D.滴管不能交叉使用 2.实验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操作中用玻璃棒,其用玻璃棒的作用是 A.搅拌 B.引流 C.加速反应 D.加快热量散失 3.标准状况下的1mol H e的体积为 A.11.2L B.22.4L C.33.6L D.44.8L 4.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纯数,没有单位 B. 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1023 C.阿伏加德罗常数是指1mol的任何粒子的粒子数 D.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1023mol-1 5. 16g某元素含有×1023个原子,则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 B. 12 6.关于2mol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体积为44.8L B.质量为32g C.分子数为×1023 D.含有4mol原子 7.在1mol H2SO4中,正确的是 A.含有1mol H B.含有×1023个氢原子 C.含有×1023个分子 D.含有×1023个氧原子 8.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L的是 A.1L溶液中含有4g NaOH B.1L水中溶解4gNaOH C.0.5L溶液中含有 H2SO4 D.9.8g H2SO4溶于1L水配成溶液 9.1mol/L H2SO4的含义是() A、1L水中含有1mol H2SO4 B、1L溶液中含有1mol H+ C、将98gH2SO4溶于1L水中配成的溶液 D、该溶液c(H+)=2mol/L 10. 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与50mL 3mol/LNaCl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是 A.150mL 3mol/LKCl溶液 B.150m L 1mol/LAlCl3溶液 C.50mL3mol/LMgCl2溶液 D.75mL LMgCl2溶液 11.下列溶液中,跟100mL L NaCl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A.100mL L MgCl2溶液 B.200mL L CaCl2溶液 C.50ml 1mol/L NaCl溶液 D.25ml L HCl溶液 1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实验结果偏低的是() A.定容时观察液面仰视 B.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中 D.容量瓶中原来有少量蒸馏水

高一化学必修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 (本试卷共26个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得分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6分) 1.中国食盐产量居世界首位。下列实验室中的操作类似“海水煮盐”原理的是()A.蒸馏B.蒸发 C.过滤D.搅拌 2.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 A.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可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器中的液体 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C.用天平称量药品时用手直接拿砝码 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直悬垂在容器上方且不能触及容器内壁 3.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上警示性标志。下列的化学药品名称与警示标志名对应不正确的是??(??? ) A.酒精——易燃品???????????????????????? B.浓硫酸——腐蚀品

C.烧碱——剧毒品???????????????????????? D.氯酸钾——强氧化剂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 mol 氧气中含有12.04×1023个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22.4 L B.1 mol臭氧和1.5 mol氧气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C.等体积、浓度均为1 mol/L的磷酸和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3∶1 D.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葡萄糖(C6H12O6)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6,氧原子数之比为1∶3 5.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氦气中有2N A个氦原子 B.14 g氮气中含N A个氮原子 C.2 L 0.3 mol·L-1 Na2SO4溶液中含0.6 N A个Na+ D.18 g水中所含的电子数为8N A 6.已知1.505×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 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A.16 g B.32 g C.64 g/mol D.32 g/mol

高一化学课堂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课堂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课堂测试题及答案 【导语】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的科学。下面关于高一化学课堂测试题及答案,希望可以帮到您! 1.人体内所必需的下列元素中,因摄入量不足而导致骨质疏松的是( ) A.K B.Ca C.Na D.Fe 思路解析:此题是生活常识,缺钙可导致骨质疏松。答案:B 2.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首要原因是( ) A.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B.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C.不使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D.回收其中石墨电极思路解析:重金属中毒是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与其他选项进行比较后可以发现,其他原因都是比较次要的原因。答案:B 3.我国悠久,文化灿烂,文物众多。由于的原因,造成众多文物流失。2000年5月,在香港拍卖会上,保利集团花费3 000多万港币购回火烧圆明园时流失的国宝——铜铸的牛首、猴首和虎首。普通铜器放置时间较长,容易出现铜绿,其主要成分是Cu2(OH)2CO3。这三件1760年铜

铸的国宝在240年后看上去依然熠熠生辉,不生锈,下列对其原因的分析,最可能的是( ) A.它们的表面都镀上了一层耐腐蚀的黄金 B.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它们表面的铜绿被酸雨溶解洗去 C.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小,因此不易被氧化D.铸造这些国宝用的铜不是纯铜,是铜的合金,成分不同,性质不同造成的思路解析:铸造这些国宝用的铜不是纯铜,是银、铜、锌等金属的合金,使得其中的铜不易生锈。答案:D 4.钢和铁都是含有多种元素的合金,除了铁之外,碳是最主要的合金元素之一,它对钢和铁的性质有何影响? 思路解析:根据含碳量的不同区分钢和铁,含碳量较少的是钢,含碳量较高的是铁;而钢又可以根据其中碳的含量分为高碳钢、中碳钢和低碳钢。它们主要影响到合金的硬度、强度、韧性和加工性能、耐磨性能等。答案:要影响到合金的硬度、强度、韧性和加工性能、耐磨性能等。 5.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曾用金属铝粉和高氯酸铵混合物作为固体燃料。加热铝粉使其氧化并放出大量热量,促使混合物中另一种燃料分解。m摩尔高氯酸铵分解时除产生2m摩尔水蒸气和m摩尔氧气外,其他组成元素均以单质形式放出,因而产生巨大的推动力。试写出其中涉及的方程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O -16 Cl -35.5 Na -23 Li -7 K -39 Rb -85 Cs -133 Ag -108 一. 选择题 1.19世纪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 A.提出了原子学说 B.提出了分子学说 C.发现了稀有气体 D.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2.在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四、五、六周期元素的数目分别是 ( ) A .8、8、18、32 B .8、18、18、32 C .8、18、18、18 D .8、8、18、18 3.某些建筑材料含有放射性元素氡( 22286 Rn ),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危害。该原子中中子数 和质子数之差是( ) A .136 B .50 C .86 D .222 4.下列表达方式错误.. 的是 ( ) A .H ∶Cl B . C .O 188 D .O =C =O 5.下列物质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是( ) A .Na 2O B .NH 3 C .Ca(OH)2 D .CaBr 2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5分) 6.我国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已发射成功,“嫦娥”探月工程也已正式启动。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He 32,每百吨He 32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 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在地球上,氮元素主要以He 4 2 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e 4 2 原子核内含有4个质子 B .He 32和He 4 2 互为同位素 C .He 32 原子核内含有3个中子 D .He 42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所以He 42具有较强的金属性 7.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 ) A .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依次递增 B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C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 .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元素的种类由核外电子数决定 B .原子的种类由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共同决定 C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两个原子一定是同种原子 D .某元素的原子核内有m 个质子,n 个中子,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 + n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周期表中的主族都有非金属元素 B .周期表中的主族都有金属元素 C .周期表中的非金属元素都位于短周期 D .周期表中的非金属元素都位于主族和0族 10.下列各组中前者的碱性比后者强的是( ) A. KOH 和Al(OH)3 B. Mg(OH)2 和NaOH C. Al(OH)3和Mg(OH)2 D. Mg(OH)2和Ca(OH)2 11.下列有关碱金属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锂与过量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锂 B .从锂到铯,密度由小到大 C .从锂到铯,熔沸点依次升高 D .钠与水反应不如钾与水反应剧烈 1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通常元素的化合价与其原子的质量数有密切的关系 B.14 6C 和17 7N 的质量数相同,但质子数不同,所以互称为同位素 C .已知铱的一种核素是191 77Ir ,则其核内的中子数是114 D .钾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13.下列氢化物中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CH 4>NH 3>H 2O >HF B .SiH 4>NH 3>H 2S >HCl C .HF >H 2O >NH 3>PH 3 D .NH 3>PH 3>H 2S >HBr 14.下列叙述中能肯定说明金属A 比金属B 的活泼性强的是( ) A .A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 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 .A 原子电子层数比B 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 .1molA 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 2比1mol B 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 2多 D .常温时,A 能从酸中置换出氢,而B 不能 15.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B. 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C. 原子核外各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D. 核电荷数为17的元素容易失去1个电子 16.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乙位于第V A 族,甲个与丙同主族,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则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丙>丁>乙 B .单质的还原性:丁>丙>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