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公害韭菜生产技术规程

无公害韭菜生产技术规程

无公害韭菜生产技术规程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蔬菜韭菜的生产基地建设、栽培技术、肥水管理技术、有害生物防治技术以及采收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无公害蔬菜韭菜的生产。

二、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安全间隔期:最后一次施药至作物收获时允许的间隔天数。

棚室:由采光和保温维护结构组成,以塑料薄膜为透明覆盖材料,东西向延长,在寒冷季节主要依靠获取和蓄积太阳辐射能进行蔬菜生产的单栋温室和采用塑料薄膜覆盖的拱圆形棚,其骨架常用竹、木、钢材或复合材料建造而成。

春播苗:清明前播种的韭菜苗。

夏播苗:立夏前播种的韭菜苗。

秋播苗:立秋后播种的韭菜苗。

青韭:在见光条件下生产的外观为绿色的韭菜。

软化韭菜:通过培土或覆盖,使韭菜在不见光环境下生产的黄化韭菜。

跳根:韭菜新长出须根随分蘖有层次地上移,生根的位臵也不断地上升,使新根逐渐接近地面的现象。

中等肥力土壤:含碱解氮(N)80~100毫克/公斤,有效磷(P

2O

5

)60~80毫克/公斤,速

效钾(K

2

O)100~150毫克/公斤的土壤。

高肥力土壤:碱解氮(N)在100毫克/公斤以上,有效磷在80毫克/公斤以上,速效钾在180毫克/公斤以上的土壤。

三、产地环境

无公害韭菜生产的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本汇编中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010)的规定。前茬非葱韭类蔬菜。

四、生产管理措施

(一)播种前的准备

1、播种时间

从土壤解冻到秋分可随时播种,但夏至到立秋之间,因天气炎热,雨水多,对幼苗生长不利,故播种可分为春播、夏播和秋播。

2、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虫、抗寒、耐热、分株力强、外观和内在品质好的品种。日光温室秋冬连续生产应选用休眠期短的品种。

3、种子质量

符合GB8079中的二级以上要求,即品种纯度不低于92%,种子净度不低于97%,种子发芽率不低于85%,种子含水量不高于10%。

4、用种量

每亩用种用种4~6公斤。

5、种子处理

可用干籽直播(春播为主),也可用40℃温水浸种12小时,除去秕籽和杂质,将种子上的粘液洗净后催芽(夏、秋播为主)。

6、催芽

将浸好的种子用湿布包好放在16℃~20℃的条件下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1次~2次,60%种子露白尖即可播种。

(二)整地施肥

1、苗床应该择旱能浇,涝能排的高燥地块,宜选用砂质土壤,土壤pH值在7.5以下,播前需耕翻土地,结合施肥,耕后细耙,整平做畦。

2、基肥品种以优质有机肥、常用化肥、复混肥等为主;在中等肥力条件下,结合整地每亩撒施优质有机肥(以优质腐熟猪厩肥为例)6000公斤,氮肥(N)2公斤(例如尿素6.6公

斤),磷肥(P

2O

5

)6公斤(例如过磷酸钙60公斤),钾肥(K

2

O)6公斤(例如硫酸钾12公

斤),或使用按此折算的复混肥料,深翻入土。

(三)播种

将沟(畦)普踩一遍,顺沟(畦)浇水,水渗后,将催芽种子混2~3倍沙子(或过筛炉灰)撒在沟、畦内,亩播种子4公斤~5公斤,上覆过筛细土1.6厘米~2厘米。播种后立即覆盖地膜或稻草,70%幼苗顶土时撤除床面覆盖物。

(四)播后水肥管理

出苗前需2天~3天浇一水,保持土表湿润。从齐苗到苗高16厘米,7天左右浇一小水,结合浇水每667m2追施氮肥(N)3公斤(例如尿素6.6公斤)。高湿雨季排水防涝。立秋后,结合浇水追肥2次,每次每亩追施氮肥(N)4公斤(例如尿素8.7公斤)。定植前一般不收割。以促进壮苗养根。天气转凉,应停止浇水,封冻前浇一次冻水。

(五)除草

出齐苗后及时拔草2次~3次,或采用精喹禾灵、盖草能等除草剂防除单子叶杂草,或在播种后出苗每亩用30%除草通乳油100克~150克,兑水50公斤喷撒地表。

(六)定植

1、土壤施肥要求

施用的肥料品种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达到无害化卫生要求。施肥原则是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有机与无机之比不低于1∶1。施肥量的取舍以土壤养分测定分析结果、蔬菜作物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为基础确定,最高无机氮素养分用施限量为16公斤/亩,中等肥力以上土壤,磷钾肥施用量以维持土壤平衡为准;在高肥力土壤,当季不施无机磷钾肥。收获前20天内不得追施无机氮肥。

2、定植时间

北方地区春番苗,应在夏至后定植;夏播苗,应在大暑前后定植,以躲过高温多雨的七、八月分;秋播苗,应在来年清明前后定植。定植时期要错开高温高湿季节,因此时不利于定植后韭菜缓苗生长。

3、定植方法

将韭苗起出,剪去须根选端,留2厘米~3厘米,以促进新根发育。再将叶子先端剪去一段,以减少叶面蒸发,维持根系吸收与叶面蒸发的平衡。在畦内按行距18厘米~20厘米、穴距10厘米,每穴栽苗8株~10株,适于生产青韭;或按行距30厘米~36厘米开沟,沟深16厘米~20厘米,穴距16厘米,每穴栽苗20株~30株,适于生产软化韭菜,栽培深度以不埋住分蘖节为宜。

(七)定植后管理

1、露地生长阶段管理

(1)水分管理:定植后连浇两水,及时锄划2~3次蹲苗,此后土壤应保持见干见湿状态,进入雨季应及时排涝,当日最高气温下降到12℃以下时,减少浇水,保持土壤表面不干即可,土壤封冻前应浇足冻水。

(2)施肥管理:施肥应根据长势、天气、土壤干湿度的情况,采取轻施、勤施的原则。苗35厘米以下,每亩施10%~20%腐熟粪肥500公斤;苗高35厘米以上,每亩施30%腐熟粪肥800公斤,同时加施尿素5公斤~10公斤,或加施复合肥5公斤,天气干旱应加大稀释倍数。

2、棚室生产阶段管理

北方地区栽培的韭菜,如以收获叶片为主,可在秋冬季扣膜,转入棚室生产;如要来年收获非薹,则不应扣膜,因韭菜需经过低温阶段才能抽薹。

(1)扣膜

扣膜前,将枯叶搂净,顺垄耙一遍,把表土划松。休眠期长的品种,为了促进韭菜早完成休眠,保证新年上市,可以在温室南侧架起一道风障,造成温室地面寒冷的小气候,当地

表封冻10厘米时,撤掉风障扣上薄膜,加盖草苦。休眠期短的品种,适宜在霜前覆盖塑料薄膜,加盖草苫。

(2)温湿度管理

棚室密闭后,保持白天20℃~24℃,夜里12℃~14℃,株高10厘米以上时,保持白天16℃~20℃,超过24℃放风降温排湿,相对湿度60%~70%,夜间8℃~12℃。

冬季中小拱棚栽培应加强保温,夜温保持在6℃以上,以缩短生长时间。

(3)水肥管理

土壤封冻前浇一次水,扣膜后不浇水,以免降低地温,或湿度过大引起病害,当苗高8厘米~10厘米时浇一水,结合浇水每亩追施氮肥(N)4公斤(例如尿素8.7公斤)。

(4)棚室后期管理三刀收后,当韭菜长到10厘米时,逐步加大放风量,撤掉棚膜。每亩施腐熟圈肥3000公斤~4000公斤、腐熟鸡粪500公斤~1000公斤。并顺韭菜沟培土2厘米~3厘米高。苗壮的可在露地时收1刀~2刀。苗弱的,为养根不再收割。

(八)收割

定植当年着重“养根壮秧”,不收割,如有韭菜花及时摘除。

1、收割的季节

收割季节主要在春秋两季,夏季一般不收割,因品质差。韭菜适于晴天清晨收割,收割时刀口距地面2厘米~3厘米,以割口呈黄色为宜,割口应整齐一致。两次收割时间间隔应在30天左右。春播苗,可于扣膜后40天~60天收割第一刀。夏播苗,可于翌年春天收割第一刀。在当地韭菜凋萎前50天~60天停止收割。

2、收割后的管理

每次收割后,把韭茬挠一遍,周边土锄松,待2天~3天后韭菜伤口愈合、新叶快出时进行浇水、追肥,每亩施腐熟粪肥400公斤,同时加施尿素10公斤、复合肥10公斤。从第二年开始,每年需进行一次培土,以解决韭菜跳根问题。

五、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虫害以韭蛆、潜叶蝇、蓟马为主;病害以灰霉病、疫病、霜霉病等为主。

(一)物理防治

糖洒液诱杀:按糖、醋、酒、水和90%敌百虫晶体3∶3∶1∶10∶0.6比例配成溶液,每亩放臵1盆~3盆,随时添加,保持不干,诱杀种蝇类害虫。

(二)药剂使用的原则和要求

1、不应使用的农药品种,见附录A。

2、使用化学农药时,应执行本汇编中的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286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8321,农药的混剂执行其中残留性最大的有效成分的安全间隔期(见附录B)。

3、合理混用、轮换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或具有负交互抗性的药剂,克服和推迟病虫害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

(三)病害的防治

1、灰霉病

(1)每亩用10%腐霉利烟剂260克~300克,分散点燃,关闭棚室,熏蒸一夜。

(2)用6.5%多菌,霉威粉尘剂,每亩用药1公斤,7天喷一次。晴天用40%二甲嘧啶胺悬浮剂1200倍液,或65%硫菌〃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600倍液喷雾,7天一次,连喷2次。

2、疫病

(1)用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用药1公斤,7天喷一次。

(2)发病初期用6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霜霉威水剂800倍液,或6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或60%琥〃乙膦铝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灌根或喷雾,10天喷(灌)一次,交驻使用2次~3次。

3、锈病

发病初期,用16%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600倍液,隔10天喷一次,连喷2次。也可选用烯唑醇、三唑醇等。

(四)害虫的防治

1、韭蛆的防治

(1)地面施药

成虫盛发期,顺垄撒施2.5%敌百虫粉剂,每亩撒施2公斤~2.6公斤,或在上午9~11时喷洒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及其他菊酯类农药如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功夫、百树菊酯等。也可在浇足水促使害虫上行后每亩喷75%灰蝇胺6~10克。

(2)灌根

早春(3月上中旬)和晚秋(9月中下旬)进行药剂灌根防治,以下方法任选其一。

选用40.8%毒死蜱乳油600毫升,或1.1%苦参碱粉剂2公斤~4公斤,或40%辛硫磷乳油1000毫升,或20%吡〃辛乳油1000毫升,或辛硫磷-毒死蜱合剂(1+1)800毫升,稀释成100倍液,去掉喷雾器喷头,对准韭菜根部灌药,然后浇水。任选以上药剂其中之一,药剂用量加倍,随浇水滴药灌溉或喷施。

2、防治潜叶蝇

在产卵盛期至幼虫孵化初期,喷75%灭蝇胺5000~7000倍液,或2.5%溴氰酯菊、20%氰戊菊酯或其他菊酯类农药1500~2000倍液。

3、防治蓟马

在幼虫发生盛期,喷50%辛硫酯1000倍液,或10%吡虫啉4000倍液,或3%啶虫脒3000倍液,或20%丁硫克百威2000倍液,或2.5%溴氰酯菊等菊酯粗农药15000~25000倍液。

附录A

(附范性附录)

蔬菜上的禁用农药品种

甲拌磷(3911)、治螟磷(苏化203)、对硫磷(1606)、甲基对硫磷(甲基1606)、内吸磷(1069)、杀螟威、久效磷、磷胺、甲胺磷、异丙磷、三硫磷、氧化乐果、磷化锌、磷化铝、甲基硫环磷、甲基异柳磷、氰化物、克百威、氟乙酰胺、砒霜、杀虫脒、西力生、赛力散、溃疡净、氯化苦、五氯酚、二溴氯丙烷、401、六六六、滴滴涕、氯丹及其他高毒、高残留农药。

注:摘自1982年6月6日原农牧渔业部和卫生部颁发的《农药安全使用规定》。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表C.1

附录D(资料性附录)

韭菜常见病虫害极有利发生条件表D.1

《火锅调料》团体标准编制说明

火锅调料》团体标准编制说明 (公示征求意见稿) 一、任务来源及起草单位 (一)任务来源 2017 年12 月份,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批准:霸州市津恺食品有限公司等 3 家单位为《火锅调料》团体标准起草单位。 (二)起草单位及人员名单 起草单位:霸州市津恺食品有限公司、北京奥悦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省调味品协会。 人员名单:朱振领、朱勃有、王彦生、董立强、张林、张建、邱贺民、朱勃宇、朱勃存、姜妍。 (三)起草组分工霸州市津恺食品有限公司:负责样品采集、检验、分析《火锅调料》团体标准的起草工作。 北京奥悦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负责部分样品的采集工作。河北省调味品协会:负责相关事宜协调工作。 二、标准制订的目的和意义 火锅是涮食中的一种饮食方式,是中国独创的一种美食,历史悠久,老少皆宜,火锅调料则是食用火锅时专用的调味料,包括火锅底料和火锅蘸料。 近年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的加快,在餐饮方面,传统的调味品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在餐饮方面的需求,而火锅调料是在传统的调味料基础上演变而成的一种涮食用调味料。它不但可以满足人们对传统调味料的需求,而且还符合现代消费者的快节奏生活需要。 通过市场调研,市场上的火锅调料产品有数十个种类,年销售量在150 万吨以上,但是因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去规范,生产企业基本执行企业标准或地方标准,标准不统一导致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也有少数企业存在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行为扰乱了市场。所以,为了维护良好的市场氛围,促进行

业健康发展,确保 生产企业规范生产过程控制,制定火锅调料团体标准确有必要。从而,通过行业自律,引导和规范企业有序生产经营,严控产品质量,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规范市场正常秩序,提高产品品质和消费水平;抵制各种掺杂掺假,不公平竞争等违法行为,为各级质量安全监管部门依法监管与执法提供法律可依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编制过程 2017年12 月份,经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研究决定:霸州市津恺食品有限公司等3 家单位为《火锅调料》团体标准起草单位。 2018年1 月份,成立了起草小组,制定《火锅调料》团体标准。 2018 年2 月份,标准起草小组对全国各地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收集并对收集到的样品进行数据检验分析。 2018年3月2日,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在霸州市津恺食品有限公司组织了《火锅调料》团体标准的启动和讨论会议。经初审,专家们对标准的讨论稿提出了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四、标准制订的基本原则和依据 1、依据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2、卫生要求、微生物指标按相关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执行。 3、理化指标的参数来源于样品的检验、分析结果,并结合行业的实际制定 (见附件)。 五、主要章、条确定的原则本标准规定了火锅调料的分类、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一)产品分类 1、根据原料及食用方法分为火锅底料和火锅蘸料。 2、根据产品外观形态分为固态火锅底料、半固态火锅底料、液态火锅底料和固态火锅蘸料、半固态火锅蘸料、液态火锅蘸料。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研究论文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研究论文 摘要:总结了北方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技术要点,如生产条件的选择,进行细化栽培,推广应用病虫害生物和物理防治技术、慎用化学防治技术,以及合理施肥,以期指导北方地区蔬菜无公害生产。 关键词: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北方地区 无公害蔬菜是指没有受有害物质污染的蔬菜,是集安全、优质、营养为一体的蔬菜总称。现根据北方地区进行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实践经验,将其生产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生产条件 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选择在远离工厂、医院等污染源3000m以外,水质、大气、土壤无污染的地域,能有山、河隔离带更为理想。农田灌溉水、土壤、大气、生活饮用水、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环境质量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基地面积应大于5hm2,土地连片便于轮作,运输方便。基地选定后还应合理规划,完善排灌设施,健全田间道路网络,培肥土壤等,创造一个优质、高效、低耗的无公害蔬菜生产生态环境。 2细化栽培 细化栽培技术就是要根据蔬菜病虫无害化治理的要求,研究蔬菜生长发育的规律、环境调控与产量形成规律,研究无土栽培、设施栽培、节水灌溉及这些技术的应用与病虫消长的关系;研究不同科蔬菜之间轮作技术、茬口安排技术、清洁田园技术和引种试验推广抗病虫品种技术的综合,因地制宜制定(设计)出一套适合当地不同类型菜地和不同蔬菜品种的生产技术规范,供基地生产应用。 3强化应用生物和物理防治技术 随着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不断演进,保护、利用天敌,苏云金杆菌、Bt 与病毒复配的复合生物农药、爱比菌素、农抗120、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等的应用,灯光诱杀、气味诱杀,利用害虫对颜色趋性进行诱杀及防虫网、特种性能膜防病虫等生物、物理防治技术已日益受到重视,部分已直接取代化学农药的使用。今后要充分应用已有的技术成果,进一步开发、推广生物和物理防治技术,力争扩大取代化学农药的使用面。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示范方案

2018年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示范方案 一、指导思想:为了从源头上逐步控制蔬菜使用农药残留量,杜绝中毒事故发生,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确保人们食用农产品的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组织形式: 镇农技中心负责技术示范实施,做好田间生产技术档案,通过蔬菜种植示范户承包管理生产,按农技中心技术指导落实生产措施。 三、生产目标: 示范区蔬菜产品的无公害标准达到100%。 四、地点面积: 长征三组蔬菜地,铝铂防虫网管棚面积6亩。 五、品种: 樱桃番茄、杭茄一号、甜椒、锦绿黄瓜、毛豆、菜豆、豇豆、青菜、花菜、萝卜。 六、生产计划: 1、12月上旬生产准备,技术培训; 2、1月下旬育苗管理; 3、3月中旬移栽; 4、5月中下旬标准化采收包装发销; 5、7月中旬秋播; 6、10月上旬标准化采收包装发销; 7、12月上旬清洁田园。 七、技术要求: 1、地势高爽田块; 2、生产用大棚四周沟系畅通; 3、大棚选用标准铝铂防虫网封闭,大棚内土壤消毒处理,大棚作物选用绿色低残留农药防治病虫害,一个生产周期内不超三次; 4、农产品低残留无公害,保持原有色泽、鲜嫩无病斑; 5、采用“虹新”牌包装,洁净蔬菜上市试销。 八、费用预算列表:

1、(1)种植推广培训费600元; (2)会议活动五次(11、12、3、8、9)2400元; 2、新品种引进试验种植种子投入及观察点档案记录补贴4000元; 3、无公害新药剂10种,推广使用经费2950元; 无公害有机肥、有机液肥技术推广经费950元; 4、铝铂防虫网生产技术咨询1000元; 5、铝铂防虫网新材料引进开发生产点2000元; 6、管理人员通讯费100元×12月×3人=3600元; 7、包装设计及管理人员指导、检测用车、辅助工计7500元。 总计金额25000元。

无公害栽培技术

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 无公害蔬菜是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安全标准和栽培技术生产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型蔬菜。并且,蔬菜中农药残留、重金属、硝酸盐、亚硝酸盐及其它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的含量控制在法定允许限量之内,要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一、检测标准 (一)生产基地环境检测共有18项指标。其中农田灌溉水指标9项,它们是pH值、汞、镉、铅、砷、铬、氟化物、氯化物、氰化物;土壤质量指标9项,它们是pH值、汞、砷、铅、镉、铬、铜、六六六、DDT。 (二)蔬菜产品卫生质量检测共23项指标。它们是氟、砷、汞、镉、铅、铬、六六六、DDT、甲拌磷、甲胺磷、对硫磷、辛硫磷、马拉硫磷、倍硫磷、氧化乐果、敌敌畏、乙酰甲胺磷、乐果、溴氰菊酯、氰戊菊酯、百菌清、多菌灵、亚硝酸盐。 二、栽培技术 发展无公害蔬菜,重点是把好生产基地选择与改善,种植过程无害化,蔬菜残留毒物检测“三关”,抓好产地环境、品种选用、培育壮苗、健身栽培、病虫防治、质量检测“六大环节”。总的来说就是采取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措施,使基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标准要求。 首先是选择好环境条件,确保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基本要求。 1、作为生产无公害蔬菜地块的立地条件,应该是离工厂、医院等三公里以外的无公害污染源区。 2、种植地块应排灌方便,灌溉水质符合国家规定要求。

3、种植地块的土壤应土层深厚肥沃,结构性好,有机质含量达2-5%。 4、基地面积具有一定规模,土地连片便于轮作,运输方便。 其次是改善田间生态条件,创造利于蔬菜作物生长环境。 1、改善蔬菜生产条件。改善蔬菜生产条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完善田间水利设施,健全排灌系统。二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使土壤具有团粒结构。三是健全田间道路网络,便于机械化作业。 2、要建立农田轮作制度,不同菜地、不同蔬菜品种采取不同的轮作制度。 3、利用农业设施来改善生态条件。 4、清洁田园,改善生态条件。 5、提倡不同科蔬菜间作套种。 第三是健全栽培管理措施,提倡“健身”栽培,提高植株抗逆性和抗病虫能力。 1、选用良种。 2、进行种子消毒。 3、适期播种。 4、培育壮苗。 三、种植管理 (一)根据土壤类型不同,种植不同种类的蔬菜。 (二)精细整地。 (三)定植,根据不同品种要求,合理密植。 (四)中耕、除草、培土。 (五)搭架、整枝、疏果。 (六)小拱棚、大棚温湿度管理。

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

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 一、无公害茶叶概念及内涵 (一)概念:无公害茶叶是指在无公害生产环境条件下,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成品茶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和有害微生物等污染物指标,内销符合国家规定允许的标准,外销符合进口国家、地区有关标准的茶叶,是符合食品安全的茶叶的总称。 依据生产过程中化学物质控制程度以及茶叶产品中化学物质残留量的多少可划分为3类:①低残留茶,即在生产过程中可以使用除国家禁止使用外的所有化学合成物质,茶叶产品的卫生指标达到本国或进口国有关标准的要求,对消费者身体健康没有危害的茶叶。是茶叶准入市场的最低标准。②A级绿色食品茶叶,它在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其卫生指标基本上为国家标准的1/2或1/2以上,如六六六、DDT残留量≤0.05mg.kg-1,Cu、Pb残留量分别为30 mg.kg-1和1mg.kg-1。③AA级绿色食品茶叶和有机茶,它在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物质,在茶叶产品中也不得检出任何化学合成物质。 (二)特征:茶叶生产基地环境必须符合茶叶产地环境条件,生产过程按无公害茶叶技术规程操作,并按加工技术规程要求加工,最终产品达到无公害食品茶叶的标准.实现从茶园到茶杯的全程质量控制.分级标准及对各茶类自然品质特征的要求,与常规茶叶相同.(三)绿色食品茶叶与有机茶 1、绿色食品茶叶: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的生产方式生产的,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茶叶食品。有三个特征:①强调产品出自最佳生态环境;②对产品实行“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③对产品依法实行标志管理。分为A级和AA级两种。 绿色食品茶叶A级、AA级间的区别如下表: 2、有机茶:指在无任何污染的产地,按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和方法生产出鲜叶原料,在加工、包装、贮运过程中不受任何化学物品污染,并经有机认证机构审查颁证的茶叶产品和再加工制品。是真正纯天然、富营养、高质量的保健饮品。其主要特点为:①不使用化学合成物质如化肥、农

有机韭菜的种植规程

有机韭菜种植操作规程 有机韭菜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一、设施与茬口;1.技术操作内容与标准鸟翼形温室、大暖窖或两膜一;2.预期效果元旦前上市,收割2~3刀,亩产500;3.注意事项二刀收获后,可在垄上栽一茬早春辣椒,;二、大暖窖结构;1.技术操作内容与标准跨度6米,高1.9米,地平;2.注意事项不宜过高过宽;三、浸种催芽; 1.技术操作内容与标准早春气温低,播前4~5天将; 2.预期效 有机韭菜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 一、设施与茬口 1.技术操作内容与标准鸟翼形温室、大暖窖或两膜一苫、早春拱棚等均在3~6月中旬下种,选用休眠的立韭或环儿韭,不休眠的平韭4号、赛松、791等。 2.预期效果元旦前上市,收割2~3刀,亩产5 000千克左右,产值0.8万~1. 6万元。秋季生产上市,亩产4 000千克左右,收入2 000~4 000元。 3.注意事项二刀收获后,可在垄上栽一茬早春辣椒,续收0.5万元左右。 二、大暖窖结构 1.技术操作内容与标准跨度6米,高1.9米,地平面下深30厘米,墙厚0.8米,南沿内切角30~58°,长50~80米,后屋深1米,方位正南偏西7°。两膜一苫和小棚跨度5.5米,高1.5米,拱圆形。拱梁用直径2厘米管材,下弦和W型减力筋用10#元钢,总长7.6米,上下弦距5厘米,南端10厘米,北端弯处20厘米。 2.注意事项不宜过高过宽。 三、浸种催芽 1.技术操作内容与标准早春气温低,播前4~5天将种子放入40℃的温水浸泡一昼夜。用干净的纱布包好置16~20℃处催芽,70%露芽播种。 2.预期效果出苗整齐一致,一般新种子发芽率达75%左右。、 四、肥料运筹、 1.技术操作内容与标准韭菜耐肥,按年三刀亩产5 000千克韭菜计,需施碳6 50千克左右,纯氮24千克,磷14千克,钾17.5千克。现亩施含碳25%牛马厩肥1 250千克,合碳312千克,含氮0.3%~0.6%合4.5~9千克,含磷0.16%~0.18%合2~ 2.2千克,钾0.2%~0.26%合1.5~ 3.5千克。再施含碳25%,鸡粪1 250千克,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一)无公害叶菜类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叶菜类蔬菜主要有:菜心、小白菜、大白菜、椰菜(甘蓝)、芥蓝、芥菜等。 1病虫防治规程 1.1 主要病虫害:常见主要病害有病毒病、软腐病、炭疽病、霜霉病、丝核菌腐烂病等。主要虫害有小菜蛾(吊丝虫)、菜青虫、黄曲条跳甲、蚜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 1.2 发生情况及重点防治对象 1.2.1 l一3月,气温低,潮湿,霜霉病容易流行,吹南风回暖时出现软腐病。广州地区小菜蛾大发生,特别是西洋菜、椰菜、大白菜、芥蓝等被害严重。 1.2.2 4—6月,天气转暖,湿度大,有利病虫发生,特别是叶菜类连片种植的地区,下雨季节易发生炭疽病、丝核菌腐烂病,虫害主要有小菜蛾、跳甲(尤其深圳菜区,包括东莞、惠州一带供港菜场),6月高温时期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开始大发生。 1.2.3 7—9月,高温多雨季节,炭疽病、丝核菌腐烂病继续危害。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猖獗危害。9月深圳菜区小菜蛾第二个高峰开始。 1.2.4 10—12月,干旱天气较多,蚜虫大发生,病毒病会流行危害。小菜蛾、菜青虫继续发生危害。黄曲条跳甲危害逐步加重。1.3 防治策略

1.3.1防治病毒病以抗病或耐病品种为基础,以栽培防治为重点,结合控制蚜虫危害防止传播病毒病。 1.3.2 防治软腐病和其他病害,在搞好栽培技术防病的基础上,选用生物制剂或高效低毒的杀菌剂进行综合防治。 1.3.3 防治小菜蛾和黄曲条跳甲等主要害虫,掌握其发生规律以及其对杀虫剂的抗性程度,实行在栽培技术品种搭配等农业防治的基础上,以生物和生化制剂为首选用药,结合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的综合技术。防治菜心的小菜蛾,在5—6叶期(抽苔前),虫口控制在10—20头/100株以下;夜蛾,每50平方米发现1—2块卵就要注意观察,掌握初孵期防治在3龄期前施药。 1.4 防治方法 1.4.1 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菜心耐病毒病的品种有早优l 号、早优2号、青梗中心、60天特青、70天特青、青柳叶中心、迟心2号、迟心29号、8722等,耐霜霉病、菌核病的有四九-19、四九-20号菜心等。小白菜抗病毒病及抗耐霜霉病品种有17号、D94、上海四月慢,抗霜霉病品种有迟黑叶白菜,耐霜霉病及软腐病的品种有春水白菜。大白菜抗或耐霜霉病、软腐病的品种有小杂56、早皇杂、高脚大青、中熟白麻叶等。较抗霜霉病的芥蓝品种有中花芥蓝。 1.4.2 栽培防治。尽量避免连作,实行轮作。前一茬蔬菜收获后及时翻耕晒畦,清除残株旧叶,保持田园清洁,减少残留病菌及虫、卵。夏秋季推广遮阳网(凉爽纱)覆盖栽培技术,有利于早生快长,提高抗病能力。合理安排品种布局,限制病虫害的蔓延和扩散,如大面

茶叶无公害生产技术教学大纲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本课程是适应当前无公害茶叶生产和漫山茶树设施栽培生产的需要而设立的,具有针对性、适用性强的特点。 2、课程教学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1)了解无公害茶叶概念,掌握无公害茶叶产品标准要求。 (2)掌握无公害茶树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3)本课程讲授加强与实践联系的力度。通过实验基地大棚管理的实践及对漫山其他茶区茶树设施栽培的介绍掌握相关技术,并以此促进学生对无公害茶叶的深层次了解。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相关技术的认识及其原理的理解,并做到活学活用。 3、课程教学改革 本课程为我校新开课程。应注意与茶区生产及当前茶产业发展的现状密切联系,不断更新教案;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二、教学大纲内容 (一)课程理论教学 第一章茶叶无公害概述 (一)基本内容 茶叶无公害的概念;影响茶叶卫生质量的因素;茶叶无公害生产的环境条件 (二)基本要求 1、了解茶叶无公害的概念 2 、掌握影响茶叶卫生质量的因素。 3 、掌握茶叶无公害生产的环境条件 (三)重点、难点

影响茶叶卫生质量的因素;茶叶无公害生产的环境条件 (四)教学建议 联系茶叶栽培和加工的环节,以问题形式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 (五)思考题 无公害茶叶的内涵 第二章茶树良种及茶园建设 (一)基本内容 茶树良种及茶园建设 (二)基本要求 1 了解常见的茶树良种 2 掌握常见茶园建设与改造 (三)重点、难点 常见茶园建设与改造 (四)教学建议 1、列举实例,分析茶园建设与改造以及良种的繁育技术 2、加强与基地大棚茶园管理实践的联系。 (五)思考题 茶园建设与改造 第三章无公害茶园管理及加工 (一)基本内容 无公害茶叶基地规划与建设;无公害茶园管理与施肥。 (二)基本要求 1 .根据无公害茶叶生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能合理选择茶叶生产基地; 2. 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的规划与建设符合生态茶园标准; 3. 掌握科学管理茶园土壤的技术要点。 4. 掌握合理施肥的技术要点

桃标准果园建设国家标准

桃标准果园建设国家标准 主要内容包括综合指标、果园的环境条件和选园标准、品种和砧木选择、栽植、土肥水管理、树形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果品的分级包装和冷藏、果品的流通和品牌创建、果园生产档案管理等技术标准。 一、综合指标 1、产量。要求丰产、稳产,范围1.5~2吨/每亩。 2、果实质量。果品质量达到品种特征要求,符合无公害水果质量标准。商品果率95%以上,优质果率80%以上。 3、树体。中庸健壮,新稍年平均生长量厘米以上果树投影覆盖率为70-80%,;秋后保叶率90%以上。 4、管理制度。有完善的果品质量控制和追溯体系,果园信息化系统和果农服务培训系统健全。 二、果园环境 1、环境条件。选择生态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产地空气环境质量、产地灌溉水质量、大气质量都按照《NY5113-2002无公害食品桃产地条件》执行。符合适宜年平均气温、极端气温、年日照时数和休眠期小于7.2℃达到600小时以上要求。 以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为好,PH值在4.5~7.5均可种植,但以5.5~6.5微酸性为宜,土壤盐分含量每公斤小于1克;土壤有机质含量每公斤最好大于10克,不宜在重茬地种植,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 2、选园标准。园地的规模和行向、小区的设计、道路与排灌系统、防护林设置和附属建筑设施等,非生产用地不得超过园区面积的15%。 ①园地的规模和行向。园地应该集中连片,面积在500亩以上,平地采用南北方向。山坡地栽植行沿等高线方向

②小区划分。按照地形、小气候和交通条件等因素划分,平地面积25-30亩,山坡地8-15亩。 ③道路系统设置。道路系统由主路、支路和田间作业道组成。一般主路宽5~7米,支路宽4~5米,作业道宽1~2米,主道与当地干线公路相通。 ④排灌系统设置。包括排水和灌水,旱能浇、涝能排。蓄水灌溉果园应配套修建蓄水池,沟渠与蓄水池相连。井水灌溉果园,每100亩地要有1~2口井。建立配套的管道灌溉系统,最好建立完善的滴管、喷灌或渗灌等节水栽培措施。平地果园排水沟深80~100厘米,宽80厘米。排水沟与果园围沟相连。 ⑤防护林营造。果园外围的迎风面应有主林带,一般6~8行,最少4行。林带要乔灌结合,不能与桃有互相传染的病虫害。 ⑥辅助建筑物建设。包括办公室、包装车间、果品贮藏库及生产资料库房等辅助建筑物。 ⑦电力配套。生产用电按电力安全要求,电源到田,设施规范,便于机械化作业。 3、品种和砧木的选择 ①品种选择。根据气候,结合品种的类型、成熟期、品质、耐贮运性、抗逆性等制定品种规划方案,同时考虑消费市场、交通和社会经济等综合因素。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注意早、中、晚熟搭配,同一果园内的品种不宜过多,一般3~4个最好。 ②砧木选择。南方以毛桃为主,北方以毛桃或山桃为主,西北地区可选择甘肃桃和新疆桃。 4、栽植 ①果园密度。根据园地立地条件(包括气候、土壤和地势等)、品种、整形修剪方式,管理水平和目标收获年份等定,采取宽行密株栽培的栽培方式。一般株行距2~3米—4~6米。

生鲜农产品冷链流通规范.doc

附件 4: 生鲜农产品冷链流通规范( 试行 )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生鲜农产品冷链流通过程中的总体要求、温度、设施设备、过程控制、监控平台、标识等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畜禽肉、水产品、果蔬类生鲜农产品冷链流通过程的管理。 本规范不适用于畜禽肉副产品,以果蔬为原料加工的非冷冻产品。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农产品冷链流通监控平台 通过运用计算机技术、无线通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对农产品冷链流通过程中温度等信息进行全程监控、记录和管理的平台。由政府监管平台和企业监控平台组成,应满足储存、运输、销售过程中温度的跟踪、监测与预警的要求。 环境温度 生鲜农产品冷链流通过程所处的周围空气温度。

温度达标率 在特定的时间段内,生鲜农产品在流通环节中冷库/ 冷 藏车 / 冷柜存储的环境温度在其要求温度范围内运营的时长 与冷库 / 冷藏车 / 冷柜总运营时长的比值。 示例: 某零售冷库,一个月时间里,在 - 18℃(为正常运行温 度)以下的时间为天,高于 - 18℃的时间为天。那么该冷库的 此段时间的温度达标率为:÷ 31=%。 监控率 被监控的冷库/ 冷藏车/ 冷柜的数量与所有运营的冷库/ 冷藏车 / 冷柜的数量的比值。 在线率 被监控的冷库/ 冷藏车/ 冷柜在运营数与被监控冷库/ 冷藏车 / 冷柜的总数量的比值。 3、总体要求 生鲜农产品冷链流通过程应满足以下要求: 企业应建立符合生鲜农产品冷链流通要求的管理体系 文件,作为指导和规范生鲜农产品冷链流通过程的依据,应 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控制和实施,保证各类载体文件的现行 有效。 企业应记录并保存生鲜农产品冷链流通过程温度。 企业应确定生鲜农产品冷链流通管理的组织机构或工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 发表时间:2019-07-30T09:37:54.53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作者:张仁敏 [导读] 摘要:随着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无公害绿色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广泛追捧,尤其是无公害蔬菜,更具有很大的消费市场。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农业农村局山东省潍坊市 261100 摘要:随着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无公害绿色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广泛追捧,尤其是无公害蔬菜,更具有很大的消费市场。但无公害蔬菜种植中仍然存在许多相关技术问题,不仅降低了经济效益,还无法保证绿色蔬菜的质量安全。基于此,结合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借鉴、总结成功生产技术的经验,推广并且运用最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在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情况下,为农民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关键词: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 1选地 由于蔬菜在种植的过程中要求无污染和无病害为主要的生产目标,因此在生产的过程中要原理工厂和一些具有着较大污染的地区,避免在蔬菜生长的过程中受到工厂废水和废弃等因素的污染。要远离工矿业的污染源,不受“三废”的侵害;而且在生长的过程中要求地势平坦,容易在干旱的季节进行灌溉,且要水质较好,不能够在灌溉的过程中对菜品进行污染、以至于在食用的过程中,出现一些由于灌溉水污染造成的物质含量。 2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随着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生产有传统的对种植技术要求逐步的转变为当前的种子选择。选用抗病虫、高产、优质的品种是当前蔬菜种植的关键,是提高其种植效率和种植效益的主要措施和方法。随着当前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利用,各种新型的种子和蔬菜品种不断的出现在人们的眼前了,成为当前蔬菜种植的主要方式和方法。 3细化栽培 细化栽培技术就是要根据蔬菜病虫无害化治理的要求,研究蔬菜生长发育的规律、环境调控与产量形成规律;研究无土栽培、设施栽培、节水灌溉及这些技术的应用与病虫消长的关系;研究不同科蔬菜之间轮作技术、茬口安排技术、清洁田园技术和引种试验推广抗病虫品种技术的综合,因地制宜制定(设计)出一套适合本市不同类型菜地和不同蔬菜品种的生产技术规范,供基地生产应用。 4强化应用生物和物理防治技术 随着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不断演进,保护、利用天敌,苏云金杆菌、Bt与病毒复配的复合生物农药、爱比菌素、农抗120、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等的应用,灯光诱杀、气味诱杀,利用害虫对颜色趋性进行诱杀及防虫网、特种性能膜防病虫等生物、物理防治技术已日益受到重视,部分已直接取代化学农药的使用。今后要充分应用已有的技术成果,进一步开发、推广生物和物理防治技术,力争扩大取代化学农药的使用面。 5合理施肥 随着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废料的应用已成为当前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更是当前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生产量的保证关键。 (1)合理控制肥料的投入量。由于当前在棚室栽培的过程中其环境是一个封闭式的种植方式和种植场所,因此其在施肥的过程中施入的化肥不易流失,逐步的沉积在地下,容易造成由于肥效过高而引起的蔬菜变质问题。因此在种植的过程中最好根据蔬菜产量、土壤肥力、不同肥料元素在当前土壤中的需求率进行综合的分析与施肥过程,提高其当前蔬菜生长的效率和关键因素。 (2)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充分发挥交互作用,减少生理病害。特别是减少氮肥、磷肥的施用,提高钾肥的投入,提高蔬菜品质。实际生产中,对高肥力菜地或在施用高量氮肥时,常施以较高量的钾肥,以便作物养分平衡,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作物对氮的过量吸收。 (3)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配合施用。随着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化肥种类的不断增加,使得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对化肥的选择日益增加,成为当前影响其蔬菜生长的主要环节。无机肥料是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新型肥料,具有养分释放迅速的特点,但是需要多次追施,保证在当前肥料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满足当前蔬菜生长的要求,如果在施肥的过程中其施肥时间的不当和施肥的不够及时,掌握施肥量的不达标,容易造成植物生长中的各种缺陷和不利因素,就会出现营养生长过剩或短期营养不足,造成减产。而有机肥在当前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其肥料的速度慢,保肥性好,是当前蔬菜生长过程中的主要长期养肥供给方式。其两种肥料结合使用的主要方式和原因在于一方面将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可以协调养分的释放速度,提供作物长期有效的营养;另一方面有机肥可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增加土壤通透性,为有益的微生物菌群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抑制致病菌的存活。 (4)运用配方肥进行施肥,防止土壤酸化、盐化。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按各种蔬菜对氮、磷、钾养分需求的适宜比例,施用配方肥。对已酸化和盐化的土壤进行合理的改良。可以采取雨季开棚、倒茬、加改良剂、换土、增施有机肥、生物肥等措施。有针对性地施用钙、镁肥和微量元素,保持养分平衡。 6科学防治病虫害 (1)农业措施。轮作倒茬和清洁田园,实行2~3年轮作倒茬,前茬作物腾茬后,彻底清洁田园,能有效防治病虫害。推广无土或洁沙栽培,可以避免和减轻土传病害,降低施药次数,节省肥料。栽培嫁接苗,如黄瓜、西葫芦以黑籽南瓜为砧木嫁接,能有效防止瓜类枯萎病,并能增强抗其他病害的能力。实行垄作和地膜覆盖栽培,既可以保墒、提高地温、降低棚内湿度,加大耕作层昼夜温差,又能促进根系发育和花芽分化,防止土传病害。 (2)物理措施。用太阳能进行高温闷棚消毒灭菌。夏秋季节是棚室闲置期,晴天高温闷棚5~7d,棚室内最高气温达60~70℃以上,可有效杀灭棚内及土壤表层病菌和害虫。高温堆肥杀灭病菌和虫害,农家有机肥因带有病菌和虫害,施用前1~2个月将其泼水拌湿,堆积封盖严实,使其充分发酵腐熟,发酵期堆内温度高达70℃,可有效杀死病虫害,避免有害气体及烧根等现象。挡避和诱杀害虫,如棚室通风窗口设置细纱网,阻挡害虫迁入棚内。棚内设置黄油板或黄水盆诱杀蚜虫、白粉虱等。 (3)药剂防治措施。在药剂的使用过程中要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的方式,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各种使用措施和用中的不合理,造成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药残留,以至于影响了蔬菜食用是的质量因素。严禁施用高毒农药,如呋喃丹、甲基异柳磷、杀虫脒等药剂。避免在

茶叶标准化生产

湖北昀和生态观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茶叶产品生产执行标准 一、无公害茶园建设,包括无公害茶园的园地选择、茶园管理和茶园铺草1)无公害茶园:基地应选择生态环境好、空气清新、水源清洁、土壤未受污染的地 域,周边地域环境优良,植被丰富,与交通干线、工厂、城镇等污染源保持一定距离。 2)茶园管理:无公害茶园除草要求以物理措施(耕作)为主,少用、慎用除草剂, 有机茶园杜绝使用化学除草剂。 3)茶园铺草:茶园行间铺草是一项传统的经济、实用栽培技术。通常用稻草、麦杆、 山草等草料铺在茶树行间。 二、投产茶园管理技术 (一)施肥(“一基三追多次喷”) 1、施肥时期:基肥于每年秋季(10-11月)进行。 第一次追肥在春季茶叶开采前15-20天进行, 第二次在春茶采摘结束后立即进行, 第三次在夏茶采摘结束后立即进行。 每次施肥结合中耕除草。 2、施肥量:一般亩产干茶100公斤的茶园,基肥施用量为菜籽饼100公斤

或有机无机复合肥50公斤,或高温堆肥1000公斤;追肥施用量为速效氮肥50公斤,按春、夏、秋4:3:3比例施入。 3、施肥方法:①根际施肥。在树冠下行间开15—20厘米深的条沟,施入肥料后覆土。 ②根外追肥。宜选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在树冠叶面均匀喷洒。常用肥料浓度:尿素0.3%--0.5%;过磷酸钙0.5%--1.0%;硫酸钾0.5%--1.0%。叶面肥应与土壤施肥相结合,采摘前5天停止使用。 (二)修剪 1、轻修剪:每年开春后进行一次,剪去树冠面3—5厘米的枝叶,低山可在秋末冬初进行。 2、深修剪:每隔2—3年进行一次,在春茶结束后剪去树冠面以下10—15厘米的细弱枝叶层。剪后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实行留叶轻采。 3、重修剪:适用于栽植10年以上的茶树,用整枝剪或重修剪机将衰老茶树剪去1/2或1/3,宜在早春或春茶后进行。 4、台刈:用台刈机或锋利柴刀将衰老茶树地上部枝条在离地5厘米左右处全部刈去,宜在早春或春茶后进行。 5、边缘修剪:每年在两茶行之间用修边机修出20—30厘米的操作通道。(三)病虫草害防治 1、农业防治: ①分批、多次、及时采摘,抑制茶赤星病、小绿叶蝉等病虫。 ②通过修剪控制茶树高度低于80厘米,保持行间通风透光,减轻黑刺粉虱等害虫的危害。

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

星火计划重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示范申报单位:英山县生产力促进中心 联系人: 电话: 传真: 科技主管部门: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科学技术部星火计划办公室

一、项目概述 英山地处大别山南麓,境内山清水秀,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生产无公害茶叶环境得天独厚,是《全国茶叶优势区域发展规划》确定的长江中下游名优绿茶优势区域。全县现有茶园面积14.02万亩,有8.9万茶农从事茶叶生产,茶叶产量1450万公斤,系列产值3.47亿元,茶叶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四、全省第一,是“中国绿茶(名)茶之乡”,茶叶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导特色产业。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特别是加入WTO后,世界各国绿色贸易壁垒不断增高,尤其是欧盟等国家对茶叶残留标准不断提高,人们对茶叶消费观念已向绿色、安全、健康转变,传统的茶叶生产管理方式无法适应市场需要,整个茶叶产业的供求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为茶叶产业的壮大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衅,因而生产无公害茶叶是茶叶产业结构调整和应对世界茶叶市场需求的必然趋势。大力发展无公害茶叶生产,加快茶叶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增强经济效益,帮助农民持续增收,对于推动茶叶经济强势产业发展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示范项目,就是根据国家无公害茶叶质量标准,结合英山县域实际,研究整套无公害茶叶栽培管理加工技术方法,开展以茶园改土、科学栽培、改良品种、肥料施用、病虫害防治、清洁加工等无公害化技术为主的示范建设,以推行《英山云雾茶质量标准》为载体,建设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示范基地,总结无公害茶叶生产从建园到最后包装走向市场的系列生产加工技术和工艺方法,并在全县乃至整个大别山区推广应用。该项目建设总投资240万元,其中申请国家支持120万元,单位自筹120万元。通过该项目建设,建设鄂茶1号无性系良种繁苗基地30亩,建设东冲河村、程咀村等3个乡镇4个村的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示范基地1000亩,辐射带动面积15000亩,申报领取国家无公害茶叶生产标识4只,实现茶农亩平增收700-1100元。建设无公害化加工厂房5座,培训茶农6800人次以上,建立起配套完善的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推广应用模式和推进机制,使得茶农种茶观念明显改善,种茶水平大幅提高,茶叶经济效益显著增强,茶叶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和发展壮大。通过示范建设,以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全县乃至整个大别山茶区发展无公害茶叶提供经验和借鉴,带动其他产

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的探究

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的探究 摘要:发展无公害蔬菜就是采取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措施,使基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标准要求。要把好“三关”,抓好“六大环节”。 Pick to: the development of pollution-free vegetables is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production technology measures, the base environment, production process and product quality reached the standard requirements. To well "three close", pays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big six" link. 关键词: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标准要求 Keywords: pollution-free vegetables cultivation technique standard requirements 无公害蔬菜是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安全标准和栽培技术生产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型蔬菜,并且,蔬菜中农药残留、重金属、硝酸盐、亚硝酸盐及其它对人体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控制在法定允许限量之内,要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Pollution-free vegetables are in strict accordance with the pollution-free vegetable production safety standards and the production of pollution-fre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safety, high quality, nutritional vegetable, and vegetable pesticide residues,

茶叶无公害生产技术百问百答

茶叶无公害生产技术百问百答 1、我国的茶叶生产分布情况怎样? 茶起源于我国西南部,那里至今还生长着许多高大的野生大茶树。2006年我国茶叶种植面积为2177万亩,面积和产量均为世界第一。在我国,南抵海南的五指山,北达山东的荣成县,西迄西藏的察隅河谷,东至台湾的阿里山都有茶叶种植,遍及18个省(市区)的946个县市,纵横数千里。 2、我国茶叶有哪几类? 我国是茶的故乡,茶叶具有悠久的历史。因此茶叶的种类众多,从大类来分,有绿茶、红茶、青茶(又叫乌龙茶)、白茶、黄茶、黑砖茶(紧压茶)六大类。我们常见的是绿茶和红茶。本地生产的宜红茶主要是供出口的产品,绿茶则主要在国内销售。 3、茶叶有哪些作用? 茶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饮茶有利于健康,为世人所共知。饮茶不仅可提神醒脑,恢复疲劳,通经活络,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消化,利尿,解毒,消炎杀菌,而且现代科学证明饮茶(特别是绿茶)还可直接治疗多种疾病,特别是可抑制多种癌细胞生成和预防某些病毒病的发生(如非典型脑炎),还有抗辐射等作用。所以“人不可一日无茶”。 4、什么是无公害茶? 无公害茶是无公害农产品茶叶的简称。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NY-5244 《无公害食品茶叶》),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茶叶产品。 5、无公害茶有什么特点和要求? 无公害茶在生产技术上推行“标准化生产、投入品监管、关键点控制、安全性保障”的技术制度(种植、采摘、加工、运输、贮藏、销售各环节无污染),确保茶叶生产过程无害化。 6、什么是绿色食品茶? 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安全、优质食品。 绿色食品茶叶是指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进行生产,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茶叶产品。 7、什么是有机茶? 有机茶是在原料生产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用有益生态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不使用合成的农药、肥料及生长调节剂等物质,在加工过程中不使用合成的食品添加剂的茶叶及相关产品。 8、有机茶有哪些特点? 有机茶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环境要求高;二是生产过程不允许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除草剂等物质;三是坚持“从茶园到茶杯”的全程质量控制,每一个程序要有详细的记录;四是实行标志管理。 因此有机茶是一种安全、环保、优质、时尚的茶叶饮品。

绿色食品统计工作规范试行

绿色食品统计工作规范(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绿色食品统计工作,确保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农业部《农业综合统计工作规范》、《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结合绿色食品事业发展实际,制定本工作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绿色食品申报单位及获证单位。 第三条绿色食品统计工作以农业部“金农工程――绿色食品审核与管理系统”(以下简称金农系统)为技术支撑,建立统计 数据库。 第四条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及各地工作机构应加强对绿色食品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为统计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 第二章统计范围及指标体系 第五条绿色食品统计范围: (一)业务范围: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包括绿色食品获证单位 与产品、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绿色食品工作体系与队伍建设等情况。

(二)区域范围:全国、分地区(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境外绿色食品情况。 第六条中心根据体现绿色食品产业的完整性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性的原则,设立全国统一的绿色食 品统计指标体系(附件1)。 第三章统计数据采集与审核 第七条绿色食品按产品类别设置统一的统计代码(附件2)。编码方式如下:现行绿色食品产品5个大类、57个小类分别为一级、二级类别,现行国家农业、食品工业细分产品种类分别 为三级、四级分类(未细分三级、四级的用00、00表示),每级编排2位数码,共8位数码。各地工作机构应根据绿色食品申报产 品类别,选定产品统计代码。 第八条绿色食品申报单位按照《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申请书》(初次申报、续展申报)设立的统计指标,以及有关统计方法(附件3),填报“申报产品产量、产品年产值、年销售额、出口量、出口额、监测面积”等统计数据。省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以下简称省级工作机构)组织向金农系统录入统计数据。 第九条中心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计有关年度统计报表, 由省级工作机构组织填报,审核后报送中心。 第十条省级工作机构对统计数据进行审核,中心予以复核。统计数据审核的重点是:(1)完整性。填报的统计指标及数据是否

无公害桃技术操作规程

无公害苹果、桃子技术操作规程 为了确保苹果、桃子生产的质量和安全,根据国家NY/T441-2013 无公害食品苹果生产技术规程规范和NT/T5114-2002无公害食品桃生产技术规程规范的要求,特制定以下生产操作规程: 一、园址的选择 1、园址应选择在背风向阳的山坡或平地上。地块周围无任何畜牧场和化工厂,空气清新;灌溉用水充足,水质清洁卫生;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无任何有毒有害重金属残留,周边生产环境良好,交通方便,无任何工农业污染。 2、建园:果园的建立按事先规划好的设计进行。一是种植区采用:1公顷为一小区,6小区为一作业单为,3个作业单位组成了种植区,便于经管;二是道路系统设为:一条主路贯穿全园,生产路是园内小区的界线,直通主路,便于运输;三是灌排系统选用:灌水与排水管道兼用,做到灌水有水源,排水有出处,便于作业;四是生态系统采取:绕园栽植了宽10M,长4千M的防护林,并在林下建造配套禽舍,进行禽畜散养,便于增收。 二、果树栽植 1、良种选择,选择优质高产、抗病、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耐贮运的、“寒富”苹果品种和鲜食与加工兼用的“前八”黄桃品种。以上两个品种适应性和抗病性较强,果形好,

果个大,色泽鲜红光亮,肉质细腻,香味浓郁,富含糖、Vc 等多种微量元素,口感好,市场销量高。 2、果树栽植,采取“密株不密行”的栽植摸式,株距3M,行距4M,每公顷栽植820株左右。秋季挖穴,来年春季定植。穴深0.8M ,长、宽各1M。以腐熟好的农家肥做底肥,浇足水,填足土,并以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以4:1的比例配置(桃除外)。定植后,覆盖地膜,增温保商,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3、定植经管,苗木定植后,浇足定根水,指定专人逐棵松土并扶正倒苗、歪苗。发芽前,在距地面1M左右给苗木进行剪截定干。当新梢长到10厘M时,进行第一次追肥,每株50克尿素,以后每隔20天追施一次。按时浇水除草,及时防止病虫害,以保证树苗的健壮生长。 三、土肥水经管 1、土经管:在秋季全园釆取扩穴深翻,改良土壤。深翻时,必须与施有机肥、土壤熟化相结合,有机肥与土壤掺匀后,施入40厘M土层范内;回填时,必须把熟化的表土填在穴的底层,而底土覆在上层。 2、肥经管:根据果树每个生长季节对养份的需求和生长发育的具体状况,要采用不同的营养调节方法进行调节。 (1)、秋施基肥,釆收后,根系进入了第二次生长高峰。秋施基肥可促进根糸的生长,即增加了营养的吸收,也提高

无公害茶叶加工技术

无公害茶叶加工技术 无公害加工厂的要求 加工厂离开垃圾场、畜牧场、医院、粪池50m以上,离开经常喷洒农药的农田100m以上,离开交通主干道20m 以上,远离排放三废的工业企业。要求水源清洁、充足、日照充分。初制加工厂宜建在茶园中心或附近安全地带,兼顾交通、生活、通讯的便利。加工厂应与生活区和办公区隔离,无关人员不宜进入生产区。加工厂环境应整洁、干净,无异味。道路应铺设硬质路面,排水系统通畅,厂区环境需绿化。地面要硬实、平整、光洁,墙壁无污垢。加工和包装场地至少在茶季前应全面清洗消毒一次。茶叶仓库应具有密闭、防潮功能,有条件的用冷藏库贮存茶叶,保存温度5℃左右。加工车间应用采光良好,灯光照度达到500lx以上。加工厂应有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

加工设备的要求 应选用环保型的名优茶加工机械设备,如多功能机、杀青机、整条机等。大宗茶类加工设备的炉灶间、热风炉应设在加工车间墙外,新购设备要清除材料表面的防锈油。每个茶季的开始,对加工设备进行清洁、除锈和保养。

加工人员要求 加工人员上岗前应经过生产培训,掌握加工技术和操作技能。每年度均进行健康检查。加工人员应保持个人卫生,进入工作场所应洗手、更衣、换鞋、带帽。 加工技术 鲜叶应来自无公害茶园,不宜与其他来路不明的鲜叶混合。鲜叶和毛茶严格按验收标准收购,不能收购掺假、含有非茶类物质以及品质劣变的鲜叶和茶叶进行加工。鲜叶应合理贮青,地面贮青鲜叶堆放厚度不宜超过30cm,根据有关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加工条、扁、针、卷曲型名优茶和炒青、烘青茶。按鲜叶品种、等级或原料情况,采用相应的加工工艺,确保产品质量正常。加工过程中茶叶不直接与地面接触。包装材料要符合食品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