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点浓缩精华笔记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点浓缩精华笔记

目录

第一篇事业单位概况与职业道德 (2)

第一章事业单位 (2)

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3)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哲学 (4)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

第二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5)

第三篇毛泽东思想 (7)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7)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 (8)

第四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9)

第一章邓小平理论 (9)

第二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0)

第三章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1)

第五篇法律 (11)

第一章法律学 (11)

第二章宪法 (12)

第三章刑法 (15)

第四章民法 (17)

第五章行政法 (19)

第六篇公文与学术论文写作 (21)

第一章公文基础知识 (21)

第二章学术论文 (23)

第七篇文学、历史 (23)

第一章文学 (23)

第二章中国历史、世界历史 (24)

第一篇事业单位概况与职业道德

第一章事业单位

1.事业单位的定义:指国家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1)事业单位的性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国家机构的分支。

2)宗旨:为社会服务,主要从事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活动。

2.那些组织是事业单位:

①各级党政机关;

②教科文卫;

③新闻出版、体育、环境监测、城市建设;

④某些机关的附属机构和法律事务所。

3.事业单位产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初,也就是计划经济时期。所以它具有典型的计划特征:

①各类事业机构都是公立机构,资产均为国有;

②政府决定事业单位的设立、注销及编制,并对其直接组织管理;

③经费来自政府拨款。

4.事业单位的四大特征:

①服务性:是事业单位最基本、最鲜明的特征。

②公益性:追求的是社会效益,但,根据规定可以向接受服务的单位或个人收取一定的服务费。(民政局办结婚证9元)

③知识密集性:专业人才是其主要人员构成。

④公立公有性:国办的,从事科教文卫。

5.事业三大活动特征:

①设立的目的:向社会提供各方面的公共服务。

②履行的职责:为国民经济和社会提供各方面的服务。

③运行的方式:主要提供非物质形态上产品上。

6.事业单位的作用:

①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

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力量;

③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保障。

※事业单位的登记在编制部门。

※与签订聘用合同的职工发生劳动争议后,进行人事仲裁。

※我国现阶段事业单位现状:类别126万个,人数>4000万。

※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现存问题:政事不分,管办不分,投入机制不健全;政府对社会力量投入公益服务的组织管理不规范。

7.事业单位改革:

①改革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②改革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

③改革的主要任务:清理规范现有事业单位,按社会功能划分为公益服务、行政职能、生产经营这三个类别。实行政事分开、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

※承担行政职能的划归为行政机构;从事生产经营的改制为企业;从事公益服务的不变。

※改革的阶段性目标:2011-2015年清理规范事业单位并完成分类。

※改革的基础是科学分类,核心是机制改革。

※转企,由同级财政部门依法核定国家资本金;转企,给过渡期5年。

8.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脱钩、分类、放权、搞活”

9.事业单位用人制度:

①基本用人制度:聘用制度。

②选拔干部任用引入竞争机制。

③实行岗位管理制度。

④选人用人实行全面公开招聘和考试制度。

10.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原则:科学合理、精简效能。

11.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类别:

①管理岗位:10个等级。

②专业技术岗位:13个等级,高级(1-7级)、中级(8-10级)、初级(11-13级)。

③工勤技能岗位:技工(5级)、普通岗位(不分级)。

12.事业单位考核的原则:

①客观公正;

②民主公开;

③注重实绩的原则:德、能、勤、绩,重点为工作实绩。

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第二条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国家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第八条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但是,国家政策性安置、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涉密岗位等人员除外。

第十二条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

第十三条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试用期为12个月。

第十五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或者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个工作日的,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第十六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不合格且不同意调整工作岗位,或者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事业单位提前30日书面通知,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第十七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前30日书面通知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但是,双方对解除聘用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二十一条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年度考核的结果可以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等档次。

第二十六条奖励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原则。

受处分的期间为:警告,6个月;记过,12个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24个月。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

第三十七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所在单位发生人事争议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八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涉及本人的考核结果、处分决定等不服的,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复核、提出申诉。

第四十一条事业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或者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十二条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人事处理违反本条例规定给当事人造成名誉损害的,应当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造成经济损失的,依法给予赔偿。

第四十三条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和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章职业道德

1.职业的含义: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获得合理的劳动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和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

2.职业道德的含义:道德是上层建筑的产物,即人类生活所特有的。职业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依靠宣传教育、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中行为规范的总和。

3.职业道德与职业责任和纪律关联紧密,具有强制性约束力。

4.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内容上秉承了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原则;社会主义的根本是为人民服务。

5.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6.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

7.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①爱岗敬业:最基本、最起码、最普通的要求。

②诚实守信:做人的基本准则,“表里如一、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③办事公道:

④服务群众:

⑤奉献社会:最高要求和最高境界。奉献和个人利益是辩证统一的,奉献的过程中同样能获得个人利益。

8.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反映了:继承性和创造性的统一。

※孔子《论语》中“诲人不倦”说明职业道德具有历史继承性。

9.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终目的是:谋取社会整体的公共利益。

10.特定行业的职业道德内容:

①教师行业: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教师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其:示范性。

②新闻职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确舆论导向;维护新闻真实性,遵纪守法,作风廉洁,团结协作。

③医务行业:救死扶伤,尊重病人,文明服务,廉洁奉公,保守医密,互尊互学,团结协作,钻研医术,精益求精。

10.团队的概念:就是两个人为了相同的利益而协作结合在一起。

11.团队精神的意义:推动运作,鼓涨士气,提高效能,减少内耗。

12.在职业人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经济利益是第一驱动力。

13.职业理想:是对未来工作部门、工作种类及业绩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职业活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表现,是形成职业态度的基础。

14.职业良心:是指从业者在履行职业义务中形成的对职业责任的主观意识和评价能力。

15.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

※劳动者职业技能的高低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

※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培养四有新人,即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内容20字: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思维方式概念:

①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确立世界观、方法论的社会科学。

②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基本看法和观点。是决定你如何看待身边的人、事物、如何处理问题等最基础的观念。

③方法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④思维方式—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

2.哲学的两个基本问题:

①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哪个为本原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派系的依据。

②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发展历经三个阶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共同点:都把个人的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

主观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点:

主观唯心主义:物质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心灵、意识、观念、意志”作为世界本原。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宇宙精神、绝对观念”是独立存在的。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两者有区别也有联系。即:

哲学是以具体科学为基础。

具体科学又以哲学为指导,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

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特殊区域的具体规律为研究对象,其理论具有个别性和特殊性。

哲学:以自然、社会、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理论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

5.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①辩证法: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运动、发展最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②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辩证法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

两者根本对立的分歧在于:辩证法承认矛盾,形而上学否认矛盾。

6.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马克思哲学的概念: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称。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

②马克思哲学的本质特征:以实践为基础和核心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的最主要区别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改造为目的的实践唯物主义。

第二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世界的物质性

①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

②物质和运动密不可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③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运动是无条件的和绝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存在性。

3.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无机物的反映特性进化为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进化为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动物心理进化为人的意识。

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劳动促进了人脑,促进了语言的产生,促进了意识的形成。

4.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意识不等同于客观事物,而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中的观念形态。

5.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联系具有复杂性、多样性。

联系的普遍性的三层含义:

①世界上的任何物质都不能孤立存在,每一种事物都同周围其他事物相联系而存在着。

②每一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③整个世界是一个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而不是各个孤立的事物的机械堆积、凑合。

6.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事物的相互联系产生运动、变化和发展。

发展是一个过程。所谓过程是指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

任务事物都作为过程而存在,整个世界就是“过程的集合体”,对具体事物来说,过程是这一事物产生、发展、死亡的历史;对整个世界来说,过程就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历史。

7.质量互变规律:

质变和量变是事物发展的两个基本状态。质变和量变是相互转化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8.否定之否定规律:

任何事物存在肯定和否定两个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9.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根本规律。亦称斗争规律或矛盾规律。

自然界、社会、思想领域中任何事物及事物之间都有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对立统一规律的内涵:

①矛盾双方同一性和斗争性。

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③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以及矛盾双方发展存在不平衡性。

10.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①透过现象看本质:

现象是事物外部联系、表面特征和外在表现。(感官可以感知的)

本质是事物内在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靠思维去认识)

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没有不表现本质的现象,不管是真像还是假象。

对立统一关系:本质具有一般共性、稳定性、深刻单纯性。现象是个别或片面的表像、易变性、生动丰富性。

②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首先内容决定形式,其次形式对内容起反作用。

③原因和结果:

客观世界到处存在着引起和被引起的普遍联系。唯物辩证法称之为因果关系。

原因和结果对立: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不能混淆。

原因和结果并存:有因必有果,没有“无因之果”。

原因和结果互化:“互为因果”。

④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客观事物发生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可能性趋势。

二者辩证关系:相互依存,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⑤可能性和现实性:

可能性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现实性是指已经实现了可能性。

两者辩证关系:可能不是现实,现实不是可能,二者不能等同。

11.认识、实践、真理

①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指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毛泽东首先把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表述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②实践及其特征: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

A.物质生产劳动。(征服世界、改造自然,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B.处理社会关系。

C.科学实验。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A.认识的主体是人。

B.实践决定认识: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认识的发展过程: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第一次飞跃。

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的第二次飞跃。

③真理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

真理的绝对性:指其客观性和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指其有限性和条件性。

价值:客观事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

1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①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的总称。

生产关系其实就是生产劳动过程中的经济关系。

二者辩证关系:生产力对生产力具有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③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指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二者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

13.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①阶级和阶级斗争

阶级:生产力发展到某种历史阶段的群体。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

阶级斗争:阶级之间因利益冲突而对立和斗争。

②国家、国体、政体、社会革命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属于暴力机关,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分为国体和政体。

国体是社会各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

政体是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

辩证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从国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并保证国家的性质。

※我国的国体是无产阶级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社会革命:指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即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另一种腐朽的社会制度。

※发生社会革命的根源、原因在于生产力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③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含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用专制的方法来对待敌对势力以维持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④人的本质和人生价值

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即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离开了社会,人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

A.社会价值:个人对满足社会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所做的贡献。

B.个人价值:社会对个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满足程度。

第三篇毛泽东思想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产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

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的核心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具体内涵包含三方面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②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③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①关于中国资产阶级的分析和统一战线的政策。

②关于中国武装斗争的特点和作用。

③关于中国共产党本身的建设。

④关于中国革命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艰巨任务。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解决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

4.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

5.党的建设学说: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独立自主:立足本国国情,从实际出发,走出一条适合国家发展的道路。

四、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①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②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

③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

④是中华民族大团结和振兴的精神支柱。

⑤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领导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革命动力: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主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民主力量、

革命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革命任务:对外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求得民主的解放和独立;对内推翻封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资产阶级的压迫,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走上现代化道路。

路线核心: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和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性质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前途是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①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②经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主义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主工业。

③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三、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发展道路。

四、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

五、中国革命的主要阵线:是统一战线。

六、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人民军队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军队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基本原则是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和宽带俘虏的原则;人民战争的思想;人民军队的战略战术。

七、人民民主专政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发展的过渡性的社会。

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将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为社会主义工业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的确立:1956年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矛盾学说: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旧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党的内部矛盾: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之间的矛盾。

第四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一章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邓小平理论科学内涵: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前夕,是这一理论的准备和初步提出阶段。十一届六中全会做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第二阶段: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是这一理论的初步形成阶段。在十二大第一次提出和使用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概念。

第三阶段:十三大到十四大,理论发展和丰富阶段。邓小平视察南方,党的十四大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写入党章。

第四阶段:党的十五大是邓小平理论正式确立命名的阶段。

2.邓小平理论的的历史地位:是中国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3.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必须从这个基本国情出发。

③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改革是一场革命,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坚持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互助补充,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⑤社会主义外交战略理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⑥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理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⑦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现四个现代化。

※十三大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0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战略重点:将农业放在发作国民经济的首位。

※科教兴国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两个大局”思想和西部大开发战略:邓小平1988年提出“两个大局”思想:沿海地区开放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发展这一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帮助内地发展的另一个大局。

※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保护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协调一致,让子孙后代能够享受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资源环境。

※市场经济的概念: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的经济运行模式。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①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并存。

③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④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体内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内容:

①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原则。

②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③中国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④中国愿意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

⑤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愿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和科学文化交流,促进共同繁荣。

⑥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实行对外开放作为了基本国策。

第二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是第一次提出“三个代表”。

2002年11月江泽民在十六大进一步阐述“三个代表”,并写入党章。

2004年将“三个代表”写进了宪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①坚持与时俱进;

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③坚持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⑤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⑥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

⑦必须以改革的精神建设党。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

※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健康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说:“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国有经济又称全民所有制经济,即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集体经济,是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类型。

※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化工业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第三章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发展是第一要义,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

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

④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5.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是:

①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完善、城乡区域差距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及道德风尚明显提高。

③全社会创造活力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

④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

⑤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

⑥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开放、民主法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7.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

①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纲领,起到补偿劳动者收入损失的功能。

②社会救助,其目的是帮助社会成员获得最低限度的生活条件,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低纲领。

③社会福利,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状况,是其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反映,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高纲领。

④社会优抚,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特殊纲领。

⑤社会互助和个人储蓄积累。是社会保障体系的补充纲领。

1984年第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把“一国两制”作为基本国策。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

第五篇法律

第一章法律学

一、法的概述

1.法的本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2.法的特征: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法是国家创立的社会规范;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法是由国家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3.法的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段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行为规范体系。

4.法的分类:

根据法律的产生及其表达方式不同,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根据法的重要性、效力及制定程序方面的不同,分为普通法和根本法;

根据法律指定主体及其适用范围的不同,分为国内法和国际法;

根据法律具体内容的性质不同,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

根据法律适用范围的不同,分为一般法和特别法。

5.法的规范作用:作为由国家制定的社会规范,法具有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等规范作用。

6.法的社会作用: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二、法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

①法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法在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引导作用;促进作用;保障作用;制约作用。

法在规范微观经济行为中的作用:确认经济活动主体的法律地位;调整经济活动中各种关系;解决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纠纷;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②法与政策的关系:政策指导法律,法保障政策的实现。

③法与政治的关系:政治主导法律,法律规制政治。

三、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

1.社会主义民主:又称“无产阶级民主”、人民民主。是全体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管理社会经济文化的权利和其他各项公民权利的一种国家制度。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定的体现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意志的法律制度。社会主义法制是立法、执法和守法的总称。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四、法律的制定、实施及其监督

1.我国法律制定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适时性原则、民主化原则、合宪性原则。

2.我国法律的制定权限:

①国家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②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国家的基本法律。

③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④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

⑤各部委和直属的行政单位制定规章制度。

⑥各省级政府、人大和常委会制定地方法规。

⑦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⑧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人民政府制定地方政府规章。

⑨特别行政区有自己独立的立法权。

3.我国法律制定的程序:法律议案的提出→法律议案的审议→法律议案的表决→法律的公布。

4.法律的实施包括: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

5.法律监督的主体分为: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人民群众。

第二章宪法

一、宪法的概念与特征

1.宪法的概念: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规定国家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宪法规定了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

2.宪法的法律特征: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根本问题;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包括:①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精神相违背。②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二、我国的国体、政体、国家机构及其他基本制度

1.国体:即国家的阶级本质。

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我国的国体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政体:即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分两类:单一制、复合制。

单一制:一部宪法、一套中央机关、中央独权、一个国籍。

复合制:联邦和邦联国。邦联仅仅是几个国家联盟,各管各的。联邦是多国组成的复合制国,相互制约。

3.我国的的国家机构:

国家机构的概念:是一定社会的统治阶级,为实现其统治职能而建立起来的,进行国家管理和执行统治职能的国家机关的总和。它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国家军事机关、国家安全委员会(十八届三中全会中确立)、国家元首。国家机构实际上是掌握国家权力的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工具。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地位:“全国人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权力机关。

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我国人民大表大会制度的内容是: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靠人民代表大会。

任期:全国人大每届任期5年。

组成: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军队、少数名族代表。

行使职权:修改宪法;监督宪法实施;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选举国家主席、副主席;主席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人选;总理提名决定副总理、各部长、秘书长人选;选举军委主席;选举最高法院院长;选举最高检察院院长;审查和审批国家预算、改变或撤销常委会不恰当的决定、批准省、直辖市、自治区建置,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和平问题。

罢免权:国家主席、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中央军委主席及军委其他人员;最高法院院长;最高检察院院长。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地位:全国人大的常设机构

组成:委员长1人、副委员长若干、秘书长1人、委员若干人。不得兼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职务。

任期:每届5年,委员长、副委员长连任不得超过两届。

职权:解释宪法,监督宪法实施;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以外的法律;补充人大制定法律;决定和撤销除人大职权以外的法规、决定、命令。任免副部级干部;决定特赦;决定战争状态、紧急状态、全国总动员的宣布。

③国务院:

地位: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各部委实行部长、主任负责制。

组成: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

职权: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

部门设置:2013年机构改革将27个部门改为25个。外交部、国防部、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民族委、公安部、国安部、监察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人社部、国资部、环保部、住建部、交通部、水利部、农业部、商务部、文化部、卫计委、中国银行、审计署。

④中央军事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最高军事领导机构。主席负责制。

⑤国家主席:

法律地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代表,也是国家机构之一。

我国国家主席制度发展历程:1954年第一届人大设立→1968年悬空→1975年的《宪法》取消主席职务→1982年恢复。

职责: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定,主管国事;公布法律;发布特赦令;宣布战争。

任期:国家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任期每届5年,最多连任两届。

⑥人民法院:

性质和地位: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组织系统:最高院、地方各级法院、军事法院。

⑦人民检察院:

性质和地位: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代表国家行使检察权。

※人民法院具有司法独立性。即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⑧国家安全委员会:2013年11月12日,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设立了“国安委”。

三、我国宪法的基本制度

1.政党制度:分两个类型,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选举制度:

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①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宪法》规定——凡年满18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除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外,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②选举的平等性原则

③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④秘密投票原则

3.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劳动者成为生产要素的主人,实行按劳分配,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4.文化制度: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①教育科学文化建设、②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四有新人”,提高民族素质。(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推行少数民族自治政策,在这些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6.特别行政区:是中国以和平方式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澳门、台湾问题而设的特殊地方行政区域。实行“一国两制”制度。

特别行政区的特殊社会制度:立法自立、行政自管、司法终审、授权外事。

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由当地选举产生,中央政府任命。

四、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公民概念:《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环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在我国出生的外籍不算中国公民。

2.公民的基本权利:

①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旅行、示威的自由;

③宗教信仰自由

④人身与人格权

⑤监督权

⑥社会经济权

⑦社会文化权利和自由

⑧妇女保护权

⑨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

○10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受国家保护。

3.公民的基本义务:①维护国家和全国各民族团结;②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护国家秘密,爱护国家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③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④劳动的义务;⑤受教育的义务;⑥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⑦依法纳税;⑧夫妻双方有义务实行计划生育,父母有义务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有义务赡养扶助父母。

第三章刑法

一、刑法概论。

1.刑法的含义: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处罚的法律。

2.刑法的基本原则:

①罪行法定原则:《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罪行相适应原则。

3.刑法的适用范围:分为空间效力和时间效力。是指刑法在什么范围、在什么时间是有效的。

空间效力四个原则:

①属地管辖原则(属地指领域,即领陆、领空、领海、浮动领土);

②属人管辖原则(属人指国籍);

③保护管辖原则(《刑法》第8条规定: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公民犯罪,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④普遍管辖原则(指国际犯罪。《刑法》第9条规定: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适用本法)。

时间效力:刑法溯及力的问题。即刑法生效后,生效前未经审判或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具有溯及既往效力,若适用,就有溯及力;不适用,就没有溯及力。从就见从轻的原则是指:第一种,旧法规定为犯罪而新法不认为犯罪,新法就不认定为犯罪;第二种,旧法、新法都认定为犯罪,但新法处罚轻,则从轻处罚。理论上还有中间法则。

二、犯罪及犯罪构成

1.犯罪的含义:犯罪指违反法律规定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2.犯罪的特征:

①危害性。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基本特征。

②侵害性。

③惩罚性。犯罪是适用刑罚的前提,刑罚是犯罪的法律后果。

④违法性。

3.犯罪构成。任何犯罪都必须构成4个犯罪要件: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

4.犯罪预备、未遂及中止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实行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因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

犯罪预备的4个特征:①主观上为了实行犯罪;②客观上有犯罪预备行为;③事实上未能着手实行犯罪;④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是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因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

①实行终了的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实行犯罪行为完毕,但因其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

②未实行终了的未遂是指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过程中,由人为意志以外的客观因素介入,导致行为人不敢或不能把行为实行终了,犯罪没有得逞。

③能犯未遂:犯罪本来有可能得逞,但客观因素介入而未得逞。

④不能犯未遂:主观上的原因或行为手段、行为对象等原因,犯罪不具备得逞的客观可能性。

犯罪中止:自动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5.共同犯罪和单位犯罪

①共同犯罪:二人以上是共犯,三人以上且固定有组织的是犯罪集团。共同犯罪包括:主犯、从犯、胁从犯。

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3人以上)进行犯罪,或起主要作用。主犯按犯罪集团的全部罪行处罚。

必要的共犯:犯罪主体必须是2人以上。

任意的共犯:一人能单独实施的犯罪,由2人以上共同实施。

一般共同犯与特殊共同犯的区分是有无组织形式。特殊共犯是有组织形式的犯罪集团。

犯罪集团的特征:人数较多,组织固定,目的明确。

②单位犯罪: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犯罪行为。

6.排除犯罪的行为

①正当防卫:(自我防卫,简称自卫),被害人(国家、公共、个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为了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制止不法侵害或自救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②防卫过当: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负刑责,但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责。(1997年修改后的新《刑法》赋予公民对某些犯罪采取绝对防卫而不受限度限制的权利,即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强奸、抢劫、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

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③紧急避险:被害人利益为了避免受到侵害,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责。但超过必要额度造成不应有的伤害,应当负刑责,但应从轻处罚或免除处罚。其实质是为了保全最大权益,不得不将危险转嫁给另一个较小的权益。

三、刑罚

1.刑罚的概念及特征

刑罚是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所适用的限制或剥夺其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

特征是:①特定性(只能适用犯罪者);②严厉性;③权威性。

2.刑罚的种类:主刑、附加刑

A.主刑有⑤种:①管制、②拘役、③有期徒刑、④无期徒刑、⑤死刑。

①管制:期限3月-2年,数罪并罚不得超过3年。

②拘役:期限1-6个月,数罪并罚不得超过1年。

③有期徒刑:期限6月-15年,数罪并罚不得超过20年。

④无期徒刑

⑤死刑。犯罪的时候不满18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B.附加刑:①罚金;②剥夺政治权利;③没收财产。附加刑可以单独适用。

刑法第35条规定: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适用独立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3.累犯:已受刑罚处罚过,但又再犯罪,累犯应从重处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不得假释。

※刑罚执行完毕的罪犯,发生交通肇事罪不属于累犯,属于过失犯罪。

4.自首: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自首可以从轻处罚或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5.立功:罪犯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或提供重要线索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行为。

6.数罪并罚:一人犯有数罪。特征:数罪特征、时间特征、原则特征。

7.缓期执行(缓刑):对法定程序已定罪的罪犯,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决的刑罚。

※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8.减刑:减轻原判刑罚。

减刑的对象条件:减刑只适用于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减刑的实质条件: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的。

9.假释:被判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其确有悔改,不致再危害社会,而提前释放。

假释的法定对象:被判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且属于累犯和故意杀人、放火、强奸、绑架、抢劫、爆炸、投放危险品或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假释的法定实质条件:最关键的条件是遵守监规,接受改造,确有悔改,没有再犯。

假释的法定时间条件:①有期徒刑执行期达二分之一以上,②无期徒刑执行13年以上且悔改没有再犯的,可以假释。③最高法院核准可以假释的,不受时间条件限制。

10追诉时效:指司法机关追究犯罪人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

已过法定追诉时效期限的,不再追究刑责;已经追究的,应撤销案件,或不予以起诉,或宣告无罪。

《刑法》第87条规定,不再追诉的期限有:

①法定最高刑<5年的有期徒刑,追诉时效为5年。

②法定最高刑>5年,<10年的有期徒刑,时效为10年。

③法定最高刑>10年的有期徒刑,时效为15年。

④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20年。如果20年后必须追诉的,须最高检察院核准后可以追诉。

※《刑法》第88条规定: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已立案侦查或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时间的限制。

四、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种类

1.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

2.危害公共安全罪:包含造成不特定的多数人伤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危险,造成伤亡、损失的范围和程度难以预料的。

3.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①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指生产、销售伪劣的产品(劣药、假药、不符合卫生标准食品及医用器材、有毒、有害食品)。

②走私罪。指违反海关监管的犯罪。如走私武器、弹药、核材料、假币、文物及珍贵动物、植物、淫秽物品等。

③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④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如伪造、持有、使用假币。

⑤金融诈骗罪。

⑥危害税收征管罪。

⑦侵犯知识产权罪。如著作权、商标权。

⑧扰乱市场秩序罪。

4.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指公民的生命、健康、人身自由、名誉、人格、选举和被选举权等权利。

5.侵犯财产罪:故意非法将公共财产、私有财产据为己有或故意毁坏公私财物。如抢劫、盗窃、抢夺、侵占、敲诈勒索罪。

6.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7.危害国防利益罪。

8.贪污贿赂罪:只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使用公共财物,索取、收受贿赂或取得其他非法利益。

9.渎职罪:只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徇私舞弊、玩忽职守、妨碍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失去公众的信赖,使国家与人民的利益受到重大损失。包括滥用职权型渎职罪、玩忽职守型渎职罪、徇私舞弊型渎职罪。

10.军人违反职责罪。

第四章民法

一、民法概述

1.民法概念:民法是规定并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及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民法调整的对象:调整各种社会关系平等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人身关系。社会关系包括:财产关系、人身关系和兼有财产、人身二重性质的知识产权关系。

3.民法的基本原则: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守法原则、公序良俗原则、禁止权力滥用原则。

二、民事法律关系

1.民事法律关系3要素: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客体。

2.自然人:基于自然规律出生的人,与法人相对。

3.有行为能力人:通常是指精神健全的成年人。《民法通则》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组织集合体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无行为能力人:包括幼年人;不能独立处理自己事务,经法院宣告为丧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

限制行为能力人:满10周岁未满18岁的青少年;达法定成年年龄但患有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

4.法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一般特征:

①法人不是人,是一种社会组织,是法律意义上的主体。法人代表是该主体的主要负责人。

②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③依法独立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

④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中国民法通则将法人分为:企业法人、机关法人、社会团体法人、事业单位法人。

三、民事法律行为及代理

1.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

①民事法律行为是人为的法律事实。

②民事法律行为是一种表意行为。

③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述为要素。

④民事法律行为包括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

2.分类:口头形式、书面形式、视听资料形式、默示形式等4类。

3.生效的条件:①行为人具有相适应的民事行为能力;②意思表示真实;③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4.无效民事行为:①行为人不具有行为能力实施的民事行为;②意思表示不自由的行为;③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者利益的行为;④伪装行为;⑤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5.可撤销的民事行为:①重大误解;②显失公平;③乘人之危;④欺诈胁迫。

6.代理: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名义与第三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被代理承担代理人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

代理分3类:①法定代理;②指定代理;③委托代理(此型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

四、民事权利与财产所有权

1.民事权利: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并受法律保护的利益范围,或实施某一行为(作为或不作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可能性。

2.财产所有权: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财产所有权的特征:①绝对权;②排他性权;③最完全的权利;④永久性。

所有权的权能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财产所有权分3类:国家所有、集体所有、公民个人所有。

3.财产所有权的原始取得。方式有:生产、先占、添附、善意取得、发现埋藏物和隐藏物、拾得遗失物、国有化和没收。

《民法通则》规定:所有权人不明的埋藏物和隐藏物归国家所有。

《民法通则》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归还失主,拾得人不能取得遗失物的所有权。

财产所有权继受取得包括:买卖合同、遗赠、互易、赠与、继承遗产。

4.财产共有权:同一财产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法律主体所有。

5.财产继承权:公民依照法律规定或被继承人生前立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而承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继承权的实现以被继承人死亡或宣告死亡时开始。

继承权的特征:①有一定身份关系的自然人;②法律直接规定或合法有效的遗嘱;③标的是遗产;④被继承人死亡时才可行使的权利效力;⑤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的财产。

五、债权

1.债的概念:债是按照合同约定或依照法律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债的特征:①债的关系当事人都是特定的;②债的关系客体包括物、知识产权和行为;③债权的实现必须依靠义务人履行义务的行为;④债可以因合法行为而发生,也可因不合法行为而发生。

2.债权的概念:债权指债权人请求特定人为特定行为的权利。

债权的特征:①债权是财产上的请求权,不得限制债务人的人身权;②债权是相对权,只能向特定的债务人主张权利,不得向第三者主张权利;③债权具有相容性和平等性;④债权有期限,不得设定无期限债权。

六、人身权

1.人格权包括:①姓名权、②荣誉权、③名誉权、④生命权、⑤生命健康权、⑥自由权、⑦肖像权。

2.身份权包括:①知识产权中的人身权利、②监护权、③公民婚姻家庭关系中的身份权,即亲权、④继承权。

3.人身权保护法的民事责任形式有: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七、知识产权

1.知识产权是指对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占有、使用、处分、收益的权利。

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版权)、厂商名称、货源标记、商业秘密、制止不正当竞争、原产地名称、植物新品种及其他智慧成果。

2.知识产权主要特征:专有性(垄断性、独占性)、地域性、时间性。

※地域性(空间限制):该国或该地区受保护,其他国家或地区不受保护。

3.专利权:

专利权的申请遵循的原则:一件发明只能授予一件专利的原则;先申请原则。

我国,发明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专利期限为10年。

4.著作权:是指作者及其他权利人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总称。

著作权保护期限为:作者终生及其死后50年的12月31日。若是合作的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5.商标权的特征:独占性、时效性、地域性、财产性、类别性。

八、民事义务与民事责任

1.民事义务:义务主体为满足权利人的利益需要,在其权利限定范围内必须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约束。

2.民事责任:民事主体违反了民事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民事责任包括:缔约过失责任、违约责任、侵权责任

民事责任特征:是基本的法律责任;是以财产为主要内容;违反民事法律规范的人对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人承担责任。

民事责任的分类:

①合同责任、侵权责任与其他责任

②财产责任与费财产责任

③无限责任与有限责任

④单方责任与双方责任

⑤单独责任与共同责任

⑥按份责任、连带责任与不真正连带责任

⑦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公平责任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①停止责任、②排除妨碍、③消除危险、④返还财产、⑤恢复原状、⑥修理、重做、更换、⑦赔偿损失、⑧支付违约金、⑨消除影响、⑩赔礼道歉。

九、诉讼时效

《民法通则》规定: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以保护。

诉讼时效中止: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暂时中止。

诉讼时效中断:中断后时效无效,重新计算。

诉讼时效延长:所有诉讼时效期间都可以申请法院延长诉讼时效。

第五章行政法

一、行政法概述

1.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监督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

※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和被授权的组织。

2.行政法律关系特征:

①主体一方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

②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相对人不履行,行政机关可以强制,行政机关不履行,相对人只能申诉或诉讼,这就是不平等性)

③行政主体都是行政法预先规定的,其主体没有自由选择余地。

④行政法律关系只与国家行政机关管理职能有关。

3.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①依法行政原则、②合理行政原则、③行政应急原则、④高效便民原则、⑤行政公开原则、⑥权责统一原则。

※行政应急原则是指特殊紧急情况下,行政机关可以采取没有法律依据或法律相抵触的措施,但不能驾奴法律至上。

二、行政行为

1.行政行为的特征:①是执行法律的行为;②具有裁量性。③行政主体执行行政行为是单方意志性,不需对方同意;④是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带有强制性;⑤以无偿为原则,有有偿为例外。

2.行政行为法律效力:①确定性、②约束力、③公定力、④执行力。

※公定力是指:行政主体作出的行政行为,不论合法还是违法,都推定为合法。

三、具体行政行为

1.具体行政行为的表现形式:行政征收、行政命令、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监督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给付、行政奖励、行政裁决、行政合同、行政指导、行政赔偿。

※行政征收特征:强制性、无偿性、法定性。

行政征收的主要内容:①税收征收;②建设资金征收;③资源费征收;④排污费征收;⑤管理费征收;⑥滞纳金征收。

※行政强制执行是现代法治国家中行政强制的最基本的类型。

行政裁决的特征:

①裁决者是法律授权的特定行政机关

②裁决对象是特定的民事纠纷

③是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裁判权

④是行政主体特殊的具体行政关系。

四、行政程序

1.行政程序制度:①资讯公开制度;②公开调查制度;③通知制度;④说明理由制度;⑤听证制度;⑥时效制度;⑦职能分离制度;⑧辩论制度;⑨回避制度;⑩行政救济制度。

2.行政许可:法律一般禁止的的情况,由行政主体根据相对人的申请,经审查、颁发许可证、执照,确认相对方从事许可范围内的某种活动的法律资格、权利。

行政强制执行: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

强制措施包括:①限制公民人身自由;②查封场所、设施或财物;③扣押财物;④冻结存款;⑤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五、行政复议

1.行政复议:公民、法人、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主管行政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行政复议的特征:

①行政复议以行政争议和部分民事争议为处理对象。

②行政复议直接以具体行政行为作为审查对象。

③行政复议以合法性、合理性为审查标准。

④行政复议以书面审理为主要方式。

⑤行政复议以行政相对人为申请,以行政主体为被申请(民告官)。

⑥行政复议以行政机关为处理机关。

※《行政复议法》第9条规定:公民、法人、组织对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向行政机关复议。

※可以提起复议申请的抽象行为有:

①国务院部门规定的;

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

③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

以上所列规定不含国务院部、委员会规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规章。

不能请求行政复议的事项:

①行政机关的行政处分或人事处理决定。但可以向法院申诉。

②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做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可以申请仲裁或诉讼。

六、行政违法

1.行政违法特征:①行为人必须是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②是违反了行政法律规范,侵害法律保护的行政法关系的行为;

③是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④是依法承担行政责任的行为。

2.行政违法构成要件:①行为人必须是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②其主体有相关的法定义务;③其主体有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④有的行政违法要具备主观条件。

七、行政赔偿

1.行政赔偿由国家承担的一种赔偿责任。

2.我国行政赔偿主要方式是:支付赔偿金。还可支付实物,安置就业,安置补助费等。

3.行政赔偿构成要件:行政主体、行政的违法行为、损害后果、因果关系。

4.行政赔偿范围:人身权、财产权。人身权赔偿只限于公民,法人、组织不予赔偿人身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