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魏晋时期坞壁的组织原则——民间社会的民主传统个案

论魏晋时期坞壁的组织原则——民间社会的民主传统个案

论魏晋时期坞壁的组织原则——民间社会的民主传统个案
论魏晋时期坞壁的组织原则——民间社会的民主传统个案

论魏晋时期坞壁的组织原则——民间社会的民主传统个案

孟宪实

【摘要】组建政府,统治国家,古代中国的政治传统记载分明。与此相对,民间组织的传统则记录少、印象薄。通过对魏晋十六国时期“坞壁”组织的考察,本文认为在国家失序、战乱频仍的条件下,民间的组织传统发挥了作用:民众自发组织起来,选举领袖、制定章程、分工协作以实现战时的自保目标。这种战乱时局虽然只是历史瞬间,但民间组织的“民主”传统却成了维系社会安全的重要因素,为国家与社会的秩序重建提供了基础。当国家重建统治秩序的任务完成,民间的民主传统及其影响再次归隐,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传统的真实存在。

【关键词】坞壁 战乱 民主传统

魏晋时期,坞壁现象引人注意,但是类似的民间组织在历史的各个时期都程度不同地存在。所以,从社会失序的背景来看,坞壁所代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战乱时期,在各种政治军事集团的扩张过程中,必定以百姓的拥有为重要指标,在这一刻,土地与人民显得尤其重要,因为这就是集团的资源,最终会决定胜败结局。就百姓方面而言,不仅可供选择的生存方案有限,而且无法保证选择正确。特别是在时局混乱的情况下,百姓选择怎样的方式更有利于生存?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本文选择坞壁问题作为研究个案,讨论在国家失序前提下,民间组织的生存及其意义,而本文最为关注的是民间的这种避难组织原则。在战乱的情况下,民间组织采用了民主的原则组建坞壁,在这样的一种历史瞬间,深藏于民间的民主传统得以灵光一现。

一.坞壁的性质

国家崩溃之际,各种势力重新展开更激烈的争夺,所谓中原逐鹿,牺牲最大的当然是普通百姓。他们或者被迫参军,成为军阀或政治人物手中的利器,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或者继续为民,成为军队、流寇的掠夺对象。乱世如何生存,是一般民众最大的问题。不仅如此,这也关涉社会整合,关系到社会秩序重建的重大课题。

在这个问题上,学界的传统是比较重视军队与政治集团,较少注意社会底层。这个学术传统,有着众多的史料根据,即使是混乱时代,历史学家的注意力依然集中在社会上层,一方面,上层的资料更容易保存下来,另一方面代表人物的言行更容易吸引历史学家的关注。在社会秩序重建过程中,政治集团之间的斗争胜败是主流,他们最终决定社会是否归于安定。或者一方打败其他,统一全国。或者各方势均力敌,造成全国的政治分裂。

百姓组织起来,抵御侵略和侵害,建立坞壁就是他们的一种生存选择。坞壁,是一种特殊时期的人群组织。所谓特殊时期,即战乱时期,原有的社会秩序丧失,国家陷入混乱。当国家不能继续保护国民的时候,民间只能自行解决自身问题,民间组织起来以减轻战乱带来的伤害。这种战乱时期的自保组织,在广泛存在的坞壁之中,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或有其他性质的坞壁,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内。

有的坞壁属于地方政府或者军政集团的下属单位。“张平跨有新兴、雁门、西河、太原、上党、上郡之地,垒壁三百余,胡、晋十余万户……”①。张平势力后来被慕容俊征服,而张平的势力以坞壁方式存在,作为一种地方政治势力,其坞壁与本文研究的对象不同。石勒受刘元海指挥,“元海授勒安东大将军、开府,置左右长史、司马、从事中郎,进军攻巨野、

①《晋书》卷一百十《慕容儁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2839-2840页。

常山,害二郡守将,陷冀州郡县堡壁百余,众至十余万,其衣冠人物,集为君子营”①。石勒对河北的征服过程中,也是攻陷很多“堡壁”,所谓垒壁、堡壁,皆坞壁的一种,在这里则属于地方政治组织的战时存在方式。

这些坞壁,原来或许就是民间的自保组织,但是被征服之后则变成某政治势力的基层组织。这种演变,可以说正是坞壁转变为地方基层组织的一个必然过程,但在本文的研讨中,因为重心所在是民间组织的坞壁,尤其是其内部组织结构问题,所以这种发生演变的坞壁,也不是讨论的对象。“元海命勒与刘零、阎熊等七将率众三万寇魏郡、顿丘诸垒壁,多陷之。假垒主将军、都尉,简强壮五万为军士,老弱安堵如故。军无私掠,百姓怀之”②。这些被征服的“垒壁”,原来很可能属于民间自保组织,但是被石勒征服之后就成了石勒的部属,垒主拥有了石勒的将军、都尉头衔,被政治组织化。坞壁总体上属于战时组织,因为组织者不同而显现出不同的性质。如果是地方政府组织的坞壁,其实就是地方政府的战时组织,即使是地方政府利用了固有的坞壁形式,因为已经不是民间的自保组织,也不是本文研讨的对象。

作为魏晋十六国时期重要的坞壁现象,学界的研究其实很繁荣。最初研究坞壁问题,陈寅恪先生的《桃花源记旁证》具有代表意义③。陈先生是从一个很特殊的视角研究陶渊明《桃花源记》的。他认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北方坞壁的文学反映,逃避乱世的美好描述,有真实的根据,加以文学的虚构。陈先生认为坞壁起源于中国西北。陈先生论证桃花源记,只论证其纪实部分,至于寓意之类,概不涉及。

唐长孺先生著《读桃花源记旁证质疑》,不同意陈先生的说法,认为武陵之地类似桃花源传说是存在的,属于神仙感遇故事,而且可能是来自异族的一种传说,不必与北方的坞壁相联系。④唐先生此文,纠正了陈先生的看法,并且展开了一些新的探讨,尤其是关于坞壁内部组织问题,有很重要的见解。唐先生说,。“我们可以承认豪强统率下的集团既然是以宗族、乡里组成,所以也可能带有一定程度的公社色彩。我们也承认他们入山或者流移之始原来的豪强和所有成员一样丧失了他们的土地,一时还说不上归谁所有。加上生产的艰苦,合作互助的必要因而在一个短期内也可能使原有的公社因素滋长。……可是我们必须指出存在于这种集团中的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宗族、乡里组织纵然带有残余的公社性质,但是既然为其中的豪强(通常是官僚)所统率,这个豪强就必然要利用现存的组织为自己服务,庾衮入山之后,第一件事就要立主。所有的“主”不管是保聚的坞主、英主,流移的行主总是把自己和所有成员间的关系变成庇护者与被庇护者的关系。纵使在短期间公社残余发挥了一些作用,但终于要走回原来发展的道路,即是成员的封建化。”“我们还可以看出,那些坞主、营主在他们所屯据的土地上就是封建主,他们常常招徕流民。这些流民被安置在土地上进行生产,缴租服役。在坞主、营主的势力范围内分配土地的权力就操在坞主、营主的手中。不管这些土地名义上是否有主,实质上是由坞主营主登占有的。分配到一块耕地的人民在坞主、营主的统治下承担着耕战义务,这种义务是属于封建性质的。”(172-174页)唐先生的研究影响深远。从此以后,讨论坞壁问题,无不强调其内部的阶级性质。从而形成了这样的认识模式,坞壁之内,阶级关系为主,公社残余为辅的组织结构。⑤

日本学者讨论坞壁问题,以那波利贞先生为早。他的《坞主考》,分析了各种坞壁的情

①《晋书》卷一百四《石勒载记》,2710-2711页。

②《晋书》卷一百四《石勒载记》,2710页。

③原刊《清华学报》第十一卷第1期。收入《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8月,168-179页。

④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从续编》,三联书店1959年5月,163-174页。

⑤参见赵克尧《论魏晋南北朝的坞壁》,《历史研究》,1980年6期。收入作者《汉唐史论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4月,229-250页。

形。①而从坞壁获得最大的理论创新的则是谷川道雄先生,他的大作《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集中了他六十年代以来的相关论述。他的共同体理论,强调豪族(世家大族等)在建立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核心地位,他观察到,利用救济民众而建立起来的宗族乡里威信,也就是道德力量在组建基层组织中的关键作用。他认为这些领袖的行为是一种自我牺牲行为,而“这种自我牺牲行为,正是人与人之间精神上得以相互沟通的契机。而这又是因为自我牺牲行为的客体一方会产生感恩之心所造成的。救济者抛弃对自己所有物爱惜的行为,在这里产生了一种精神的命令作用,即追求义的行为可以激起被救济者精神的高扬,从而建立起对救济者的敬仰之心”。②这样,从唐长孺到谷川道雄,关于坞壁内部的组织关系,就有了很不同的看法。前者,坚持的是阶级的分析方法,后者认为,在这样的基层组织建立中,那些共同体是超越了阶级界限。阶级之间有限范围的救助与联合,按照谷川的说法,我们至少可以用“有限的阶级超越”这样的评语的。

根据谷川自己的介绍,他的这个学说,在日本受到了极大的攻击,而对方主要是来自马克思主义阵营历史研究派。他们说谷川混淆了阶级关系。而这其实正是谷川要弥补阶级学说的一种努力。在一种特殊环境下,阶级关系是否可能有所缓解,互助关系更加必要,这不是不可以研究的。可能更重要的问题是对这些资料的判读,就是说,在谷川使用的坞内资料中,有多少具有普遍意义。侯旭东对谷川的论证有些不以为然,根据是谷川所依据的资料具有局限性,而谷川要论证的是一个当时的普世问题。③另外,唐长孺先生曾经论证过转变问题,就是这种坞壁组织,开始时期存在的公社残余的组织,后来势必为阶级关系所取代,对此,谷川似乎也并没有答复。

那么,坞壁究竟是什么性质?是阶级的组织还是超阶级的组织?首先,坞壁不是正常的社会组织,它只存在于特殊的背景之下,即战乱背景。所以,坞壁组织具有临时性、过渡性特征。相对而言,和平时期的政府和社会组织才是正常的社会组织,上下级关系清晰,权利义务明确。战乱背景下的坞壁,完全是为了应对战乱而建立起来的,其特殊性十分突出,所以在阶级社会一定会有某种阶级性的表现,同时也会有超阶级性的表现,毕竟集体安全需求远远超过内部的分配需求。即使是领袖,如此在此时还在营营苟苟于自身的个人利益,那么如何或获得公众的支持呢?尤其在安全成为第一性需要的时候,内部的物质分配必须处于附属地位。所以,坞壁作为战乱时期的临时组织,组织功能和组织目标都很鲜明,即自保性。既然是自保,那么军事性当然存在,严密的纪律性当然存在,统一指挥系统当然存在,等等。即使讨论坞壁内部的结构性问题,也不能离开其功能性进行,应该说正是外在的战乱环境促成了坞壁组织的诞生,所以内部结构一定服从应对战乱这个功能。放弃坞壁的功能性质,专心讨论内在的阶级性,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坞壁的时空环境。坞壁性质究竟怎样看,今后依然会有不同看法,但脱离具体环境和目标的讨论一定是无法难得要领的。

其实,本文重点讨论的不是坞壁的性质问题。相对于坞壁的目标功能,本文重点讨论的是坞壁的组织结构所反映出来的社会传统问题。④

二.坞壁的初建——自愿原则

坞壁作为组织,一定有发生的问题,即初建。通常情况下,史籍的文字记录多不详细,

①京都帝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东亚人文学报》第二卷第四号。昭和十七年467~535页。

②中华书局,马彪翻译,2002年12月,90页。该节标题为“坞内的人际关系”。

③侯旭东《谷川道雄<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唐研究》第九卷,北京大学出版社,534-541页。

④齐涛先生《魏晋隋唐乡村社会研究》一书,第一章即“坞壁与魏晋南北朝时代北方乡村的变迁”,第一节第三部分为“坞壁之内部机制”,其实是归纳坞壁的几种类型,有“流民坞壁”、“乞活坞壁”、“兵士坞壁”和“乡里坞壁”。然后,归纳坞壁的内在机制其实即九种特征。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具圣姬《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坞壁》是一部坞壁专著,她认为坞壁只有豪强坞壁和流民坞壁两种。与本文讨论的内在组织原则也不具关联性。民族出版社,2004年。

但是作为组织的发生,又是我们必须研究的。因为,组织如何建立,会影响组织的其他方面。

根据《晋书·苏峻传》的记载“永嘉之乱,百姓流亡,所在屯聚”。①所谓屯聚,其实就是坞壁。虽然短短数言,但是我们还是能够体会坞壁初建的一些问题。“永嘉之乱”,即西晋怀帝的永嘉年间(307-313),是西晋崩溃时期的历史词汇。此时,天下陷于战乱,这当然就是坞壁初建的最重要原因,所以坞壁的建立,就是为了应对天下之乱的。“百姓流亡,所在屯聚”,当天下大乱之际,百姓既然没有政权力量保护,遭遇最惨,离开故乡,建立坞壁。这说明,坞壁组织的人群主体是百姓,而选择建立坞壁以实现自保的目标,是百姓自愿的,并非被强迫的结果。

不仅如此,因为建立坞壁自保是很多人自发选择的结果,在战乱的世界,这也是很多人的共识。所以,领袖人物往往脱颖而出,成为坞壁初建的倡导者,并很自然地成为坞壁组织的领导人。田畴的情况正是这样,《三国志》之《魏书·田畴传》有载:

田畴,字子泰,右北平无终人也。好读书,善击剑。……率举宗族他附从数百人,扫地而盟曰:“君仇不报,吾不可以立于世。”遂入徐无山中,营深险平敞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百姓归之,数年间至五千余家。②

田畴有宗族势力,这是他坞壁的核心势力,后来其他人归附,几年时间增加到五千多家。最初的动力,除了天下混乱之外,田畴也有一定的政治抱负,然而最终选择坞壁组织,属于一般性的正常反应。平日里的权威在这个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从而成为新组织的领袖。但是,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如果没有战乱的背景和群众的一般避难反应,领袖的作用就无从发挥。史书强调领袖的作用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今天的认识则不能不重视当时的独特背景。

与乡亲共保于禹山的庾兖也是这种情况,“齐王冏之唱义也,张泓等肆掠于阳翟,兖乃率其同族及庶姓保于禹山”。③《庾兖传》记录庾兖事迹详细,他在乡亲中的威信也是因德而得。所谓齐王冏“唱义”事,是八王之乱的一部分,永宁元年(301),因赵王伦篡位,齐王首先举兵讨伐。面对天下大乱,庾兖率领同族和其他人口保于禹山。庾兖后来成为这个禹山组织的领袖,虽然不叫坞壁,本质与坞壁无别。只有当避乱成为社会大众的普遍选择的时候,领袖的作用才会充分发挥出来,所以即使领袖发挥了组织者的作用,仍然不能脱离群众自愿这个组织化的基础。

苏峻的情况与此相似,其传记载道:

永嘉之乱,百姓流亡,所在屯聚。峻纠合得数千家,结垒于本县(掖县)。于时豪杰所在屯聚,而峻最强。遣长史徐玮宣檄诸屯,示以王化,又收枯骨而葬之。远近感其恩义,推峻为主。遂射猎于海边青山中。元帝闻之,假峻安集将军。④

苏峻是“结垒于本县”的组织者,所谓“纠合得数千家”,就是他的坞壁最初的主体,数千家即数万人。苏峻的所为不是孤立的,“于时豪杰所在屯聚”,可以认为建立坞壁是群众与民间领袖(豪杰)的一致选择。

苏峻是初建坞壁的倡导者,但郗鉴的资料则表明另一种情况的存在。《晋书·郗鉴传》记载道:

郗鉴字道徽,高平金乡人。……鉴得归乡里。于时所在饥荒,州中之士素有感其恩义者,相与资赡。鉴复分所得,以恤宗族及乡曲孤老,赖而全济者甚多。咸相谓曰:“今天子播越,中原无伯,当归仁德,可以后亡。”遂共推鉴为主,举千余家俱避难于鲁之峄山。元帝初镇江左,承制假鉴龙骧将军、兖州刺史,镇邹山。时荀藩用李述,刘琨用兄子演,并为兖州,各屯一郡,以力相倾,阖州编户,莫知所适。又徐龛、石勒左右交侵,日寻干戈,外无救援,百姓饥谨,或掘野鼠蛰燕而食之,终无叛者。三年间,

①《晋书》卷一百《苏峻传》,中华书局,1974年,2628页。

②《三国志》之《魏书·田畴传》,340页。

③《晋书》卷八十八《庾兖传》,2282页。

④《晋书》卷一百《苏峻传》,中华书局,1974年,2628页。

众至数万。①

郗鉴并不是峄山坞壁初建的倡导者,他是因为在乡里有威信,乡亲都信任他,于时群众公推他担任领袖,以应对当时的天下乱局,目标并不远大,不过是为求得“后亡”而已。所谓“后亡”不过是自保的另一种表述而已。郗鉴在乡里的权威,并不是建立在财富的拥有上,一是他的道德品质令人尊敬。郗鉴“少孤贫,博览经籍,躬耕陇亩,吟咏不倦。以儒雅著名,不应州命”。如此而已。当他不从各种政治势力的招引,返乡之后,是乡亲在“资赡”他,显然他并不富于财富。郗鉴离开过家乡,也被征辟过,这一点应该在乡亲心目中很重要,是有识见、有政治资格的表现。所以,他会被乡亲选中,成为初建坞壁的领导人。

与郗鉴情况相似的有李矩,根据《晋书·李矩传》的记录,他也是被推举为坞壁之主的。“李矩,字世迴,平阳人也。……属刘元海攻平阳,百姓奔走。矩素为乡人所爱,乃推为坞主,东屯荥阳,后移新郑”②。此前,李矩曾担任本郡的督护,封东明亭侯。不仅如此,传记中说他从小就有组织能力,儿童游戏即“计画指授,有成人之量”。因为乡亲爱戴,李矩被推举为“坞主”,而此坞壁的初建却不是李矩倡议的。

坞壁组织,不管是领袖号召还是乡亲公议,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自愿原则。一方面,躲避战乱、共保平安是战乱时期的人所需要,不管是大族的代表还是一般百姓,这种安全需要都是当时背景下的最紧迫的第一需要,没有什么其他需要比安全需要更亟待解决。而这种需要,是任何人都能感知到,没有必要通过思想工作才能了解。所以,不管是宗族式的整体移动,还是小家庭的单独行动,要离开原来聚落,躲避到安全的地方,都是人生重大行动。如果不是家园有安全保证,流离失所是必然的。建立坞壁这种自保组织,无论是个人还是家庭,自愿显然是前提。不管是初倡还是后来加入,都以自愿为前提。在我们搜集的坞壁资料中,尚不见这类自保性质的坞壁组织存在强迫等非自愿加入的情况。无论是国家的军事组织还是基层政权组织,就基本成员而言,自愿的原则是无从谈起的,强迫和准强迫是基本特征。自愿原则是民间组织的重要特征,也是我们研究坞壁组织内在结构与组织形式必不可少前提。

三.坞壁的领袖——选举产生

坞壁的领导人,通常都称作“坞主”,但其他称谓也存在。那么,坞壁的领袖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了解的资料给出的答案很简单,选举产生。

庾兖与同族和其他百姓同保禹山,其传记继续写道:

是时百姓安宁,未知战守之事。兖曰:“孔子云:不教而战,是谓弃之。”乃集诸群士而谋曰“二、三君子相与处于险,将以安保亲尊,全妻孥也。古人有言,千人聚而不以一人为主,不散则乱矣。将若之何?”众曰:“善。今日之主,非君而谁!” ③

共保禹山是庾兖与乡亲们的共同商议决定的,但是并没有指定庾兖为领袖。所以上山以后,庾兖主动召集的会议,所谓“集诸群士而谋”。为了躲避战乱而上山,但是这个群体并没有组织化,要实现共保平安的目标,这显然是危险的。庾兖在说服或提醒大家必须组织起来,因为经验是人所共知的,“千人聚而不以一人为主,不散则乱”。于是众人同意了这个看法,“今日之主,非君而谁”,共推庾兖为领袖。

庾兖不是官迷,此前政府的多次召辟他都拒绝了,他召集的会议,也是共谋群体利益,绝不可看作是他个人为了出人头地。当然,更不能把庾兖的行为看成是地主阶级的痼疾难改,图谋什么经济利益。坞壁以自保为目标,如果上山群众不能恰当地组织起来,乌合之众很容易被击破,自保的目标也就很难实现。所以,庾兖头脑很清醒,所以及时把这个乌合之众组织起来,而他既然有能力、有责任心又拥有威望,领袖的位置与职责自然非他莫属。

①《晋书》卷六十七《郗鉴传》,1797页。

②《晋书》卷六三《李矩传》,1706页。

③《晋书》卷八十八《庾兖传》,2282-2283页。

特别值得重视的是,组织化的过程首要是解决领袖问题,即确定谁为坞主。那么,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确定组织领袖呢?庾兖召集会议,最后是用公选的方式选出了庾兖。很显然,选举领袖不仅是组织的实质需要,也是合法的程序需要。不如此,似乎就没有更恰当的方式。虽然历史记载依然简略,我们还是不知道“诸群士”、“众”的具体构成是怎样的,比如是否以家庭为单位派出代表,也不知道是否所有成年男人都参加,但有一点应该可以确信,这些人的决定具有代表性、合法性和权威性,程序正确并公开,所以庾兖稍有沉思,最后还是决定承担起这个责任来。

田畴的情况也很类似。田畴率众登上徐无山之后,很多百姓都追随他上了山,数年之间多大五千余家。五千多家,应该是总数,即有几万人众。于是,《田畴传》这样记载道:(田畴)谓其父老曰:“诸君不以畴不肖,远来相就。众成都邑,而莫相统一,恐非久安之道,愿推择其贤长者以为之主。”皆曰:“善”。同佥推畴。①

田畴在人数越来越多的情况下,看到了无组织的危险性。本来,他是带领大家上山的,“率举宗族他附从数百人”,他是当然的领袖,但是随着上山人数的增多,大家都是分散居住,但是人数众多几乎成了“都邑”,田畴才有了这次清晰的诉求,要求大家“推择其贤长者以为之主”。田畴已经是原来的领袖,为什么要求大家进行“推择”呢?至少,田畴认为这个程序是有必要的,否则不会提出。

在田畴提出要求之后,我们看到大家的反应是赞同“皆曰善”。没有人表示不同意见,甚至没有人认为可以省略这个程序,反正田畴你已经是领袖,我们没有必要再走推举这个过程了。最后推选的结果是“同佥推畴”。即一致推举田畴为领导人。佥,即签。推举采用的是投签的办法,所以才有“同佥”现象,最后一致通过田畴当选,这应该就是“同佥推畴”的含义。如果这样理解不误,那么我们可以很清楚地获知当时选举的一种常用方法,人所共知,简单方便。投签,即今日的投票。

为什么要经过这个推选程序?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合法化,领导地位、领导权力的合法化。当然的领导是存在问题的,只有经过正式的公开的推举程序,领导者的身份才会合法。虽然这不是国家公权力的合法问题,但是组织内部的合法化同样是重要的和必不可少的。大约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史料记载坞壁这种组织的时候,常常有这方面的内容,即坞主或领导人的推举。比如郗鉴的情况,“共推鉴为主,举千余家俱避难于鲁之峄山”。郗鉴成为峄山坞壁之主,是大家“共推”的结果。李矩也一样,“素为乡人所爱,乃推为坞主”。

坞主是推举出来的,相关组织系统也有推举程序。《庾兖传》提供的资料中有这样的记载,在庾兖同意担任领导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使邑推其长,里推其贤,而身率之”。这就是说,按照群众原来的聚落关系,继续推举坞主之下的领导人,每个邑里都选举出领导人,而他们又都归坞主庾兖领导。这就是说,不仅坞主这个最主要的领导人要通过选举程序推出,连次级领导人也要通过选举程序完成。由此可知,坞壁的组织化过程,选举成为关键一环。

是否所有的坞壁都会如此呢?在苏峻的资料中,我们看到了与庾兖不同的情况。苏峻后来被晋元帝任命为临时“安集将军”,这就是“假”。既然他是将军,就当然有将军府的一整套官制,所以在他的传记中有这样的记载:“遣长史徐玮宣檄诸屯,示以王化,又收枯骨而葬之。远近感其恩义,推峻为主”。因为苏峻的将军是后来得到的,所以他的手下徐玮的长史之职,也一定是后来才有的。那么苏峻上山以后的称呼,应该也是不正规的某主之类。那么徐玮呢?作为苏峻的副手,他是选举产生还是苏峻任命的呢?对此无从了解。《苏峻传》未提及苏峻是否经过选举程序,怀疑应该有。后来,因为附近坞壁有多处,而苏峻势力最大并且最讲究道义,所以“远近感其恩义,推峻为主”。在后来建立的坞壁联盟时,各个坞壁公推苏峻为领袖。坞壁联盟的建立以公推的方式选择领导人,这与坞壁内部的领导人产生方

①《三国志》之《魏书·田畴传》,340页。

式应该具有关联性。①

坞壁是一种临时组织,既然是组织就有一定的组织结构,而领导人就是组织最重要的有机部分,不可或缺。在我们考察的这些资料中,为什么坞壁的领导多是选举产生呢?这种产生组织领导的产生方式究竟是一种偶发的现象还是有着更广泛的社会基础呢?在我们考察的有限资料中,没有发现外来的强迫因素,我们看到的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和顺理成章的结局。不必强调,在当时民间的一般性组织化社会生活中,这类活动一定是日常化的。这就是说,选举自己的组织领导人,作为民间行为,在当时有着厚重的社会基础,是悠久社会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一旦需要,就自然采用。

四.坞壁的规章——同意原则

坞壁在领导人选举产生之后,我们看到的资料显示,组织立刻展开行动,而首要问题都是制定规章。

庾兖在同意担任领导人之后,他的传记如此记载:

兖默然有间,乃言曰:“古人急病让夷,不敢逃难,然人之立主,贵从其命也。”

乃誓之曰:“无恃险,无怙乱,无暴邻,无抽屋,无樵采人所植,无谋非德,无犯非义,戮力同心,同恤危难。”众咸从之。于是峻险阨,杜蹊径,修壁坞,树藩障,考功庸,计丈尺,均劳逸,通有无,缮完器备,量力任能,物应其宜。使邑推其长,里推其贤,而身率之。分数既明,号令不二,上下有礼,少长有仪,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及贼至,兖乃勒部曲,整行伍,皆持满而勿发。贼挑战,晏然不动,且辞焉。贼服其慎而畏其整,是以皆退,如是者三。②

庾兖同意出任领导人,但是他接着表示大家必须听从指挥,“从其命也”。显然大家是接受的。然后,他带领大家发誓,“众咸从之”。这是说,大家不仅听从他的指挥和命令,而且宣誓的内容也一概同意并遵从。

作为组织,仅有组织系统是不够的,内部纪律即规章同样是不可缺少的。不然的话,虽曰组织,但没有内部约束,一切行动自由,依然是一盘散沙。组织之所以强而有力,正是利用组织的优势,不仅分工协作,纪律严明,而且要劳逸结合、分配合理。庾兖组织大家共同宣誓,内容其实就是坞壁的内部章程。这些内部章程涉及对内对外两个主要方面,“无恃险,无怙乱,无暴邻,无抽屋,无樵采人所植”是对外原则,不要以为自己地势险要就轻敌、放松警惕;不要乘乱趋利,不要侵害旁邻,不破坏别人的房屋,不把别人的种植物当作自己的烧柴。“戮力同心,同恤危难”是内部原则,要精诚团结,同心同德,而不论对内对外,“无谋非德,无犯非义”是总原则,就是坚持道德的基本原则。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原则应该来自庾兖,这么文雅的原则归纳只能来自饱读诗书的他,但是,他制定的这些原则不是宣布执行即完毕,而是要和大家一同宣誓,而这些正是宣誓的内容。为什么要采取宣誓的方式?宣誓之后史书的记载是“众咸从之”,说明了宣誓的意义。宣誓,是同意的一种表达方式,仪式性很强,也很神圣,但人人表示同意则是最重要的内容。总之,在组织中,内部的规章制度,同意表达是必须的程序。只有在这种民间组织的框架中,被选举出来的领袖,在推行内部章程的时候是要经过同意程序的。否则,执行就一定会遭遇困难。

①万绳楠先生也有这种观察。万绳南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黄山书社,1987年4月第一版。其中第八篇《晋代人口的流动及其影响(附坞)》,用“北方胡族统治者的徙民与人民的屯聚问题(坞壁及桃花源)”题目(130-145页),罗列的史料,也有分析。“坞主由推举产生。上引《苏峻传》,苏峻做坞主亦由推举,这是一个通则。”“庾兖后去河内林虑山,表明坞并非坞主所有,坞主对坞中成员,只起督护作用,对耕种、打仗,只负指挥之责。北魏的宗主督护制度与北方坞的组织的存在也是有关系的。”(138页)

②《晋书》卷88《孝友传·庾兖传》,2282-2283页。

庾兖在内部章程通过之后,开始领导大家展开行动。“峻险阨,杜蹊径,修壁坞,树藩障”是修筑工程,加强禹山的军事防守功能。把关口要道整修得更险要,把容易出漏洞的小道彻底堵塞,以防止有人偷袭,在那些会发生战斗的地方设置工事。“考功庸,计丈尺,均劳逸,通有无,缮完器备,量力任能,物应其宜”等是加强内部考核,劳逸结合,公平报酬。实行人财物统一管理,因人量力,不搞绝对的平均主义,因为上山的人群中,自然各种情况都有。

因为“使邑推其长,里推其贤,而身率之”,组织系统健全,所以“分数既明,号令不二,上下有礼,少长有仪,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在禹山之上,虽然这是一个临时组织,不仅外在纪律严明,而且秩序井然,礼仪通畅,符合道德的言行会得到肯定发扬,相反的言行会受到制止。正是因为内部秩序良好,对外防备严整,即使遭遇挑战也能谨慎对待,致使“贼服其慎而畏其整”,最终都不敢贸然进攻。庾兖领导的禹山坞壁,十分顺利地完成了自保的任务。

田畴的情况也很相似。当上山的人众“同佥推畴”之后,即田畴当选为领导人之后,史书继续记载到:

畴曰:“今来在此,非苟安而已,将图大事,复怨雪耻。窃恐未得其志,而轻薄之徒自相侵侮,偷快一时,无深计远虑。畴有愚计,愿与诸君共施之,可乎?”皆曰:“可。”

畴乃为约束相杀伤、犯盗、诤讼之法,法重者至死,其次抵罪,二十余条。又为制为婚姻嫁娶之礼,兴举学校讲授之业,班行其众,众皆便之,至道不拾遗。”①

田畴开始实施领导,是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征求大家的意见。“畴有愚计,愿与诸君共施之,可乎?”大家的回答是“可”,即表示同意。那么,田畴的计划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后面讲到的规矩二十余条。这个过程的本来状态就应该是田畴拿出自己的规划,即二十多条规矩,实际上是一种内部条例,因为牵涉重大,也可以说是一种内部法,即如果发生杀伤、盗窃和意见分歧,要如何处置,比如最严重的杀人,那就要处死,还有如何抵罪等等。这其实就是众人皆曰“可”的内容。曰可,是明白无误的同意表达,如同誓言一样,用口头方式表达的同意。

与庾兖的内部章程比照,田畴的二十余条规则更像法律,事实上也发挥着法律的功能,而比较起来,庾兖的宣誓内容更似基本道德,而就规则而言,只有正面规定没有罚则是不全面的,但是史书所记,往往有自己的侧重点,于是我们得到的信息也无法不片面。田畴还有其他规则,如婚姻嫁娶之礼等。因为躲避战乱的时间无法判断,所以这些坞壁都进行了长期准备。田畴“兴举学校讲授之业”就是最有持久代表的一项内容。越是如此,维系组织长期存在的法则越会完整、全面。

然而我们在这里特别强调的是,这些规则的制定,组织领袖当然发挥关键作用,就如同没有领导、指挥系统组织无法存在一样,这些内部的言行规则也是重要的组织存在保障。而尤其重要的特征在于,这些内部规则都是坞壁领袖与群众共同制定、共同遵守的法则。即使是坞壁领袖拟定的规则,也必须通过坞壁的群体通过,不论是宣誓的方式还是口头赞同的方式。组织中群众的同意原则,是这种民间组织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也是这类民间组织得以存在的重要特征之一。从田畴和庾兖相对详细的资料中可以发现,群众同意原则是这些规章得以贯彻执行的前提,而领袖也深知这一原则的重要性,所以十分强调并认真贯彻这一点。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些成功的坞壁,不仅很好完成了他们预定的目标,而且为历史写下了民间组织生动的一页。

五.结论

民主的理论和思想,有着多种讨论与研究。这里,我们只是把民主简化成为若干组织原①《三国志》之《魏书·田畴传》,340页。

则。只有在人群组织中,才有各种组织原则的存在,民主就是组织原则的一种。通常,在自愿组成的人群组织中,民主的原则往往会得到贯彻,领导人的选举、规则同意等等也就拥有了前提和保证。魏晋时期,战乱背景下的避难组织——坞壁,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社会民主的观察个案。

坞壁,首先是战乱时期民众的自卫组织,他们不具备政治目标,即使有的领袖可能存在什么理想,但是,自卫成为坞壁最重要的目标,这是必须强调的。其次,既然是战时民间组织,就具有战时特征,除了一定的自卫、生产能力以外,该组织具有临时性,转换具有不可避免性。因为第一个特征,阶级关系在内部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主要的矛盾是防御外来敌人,类似所谓公社组织的形态就很必须。因为第二个特征,战时物资匮乏,互相援助和公平的分配原则就是非常必要的,至于性质转换,比如地方组织化等,就会恢复常态,阶级关系也自然会恢复常态。

但是,就在这个临时的社会组织中,从它的初建到组织化的过程中,我们却看到了历史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而这些方面恰好是我们通常历史考察不容易发现的一面,那就是潜在于社会中的一种重要组织原则:参与者的自愿原则、领导人的选举原则和各项规章制定的同意原则。这些组织化原则在临时组建的坞壁中如此这般的顺利应用,说明在民间的日常生活中,这些原则是普遍存在的。人们在思想深处认同、尊重并习惯这些原则,所以才会在组建坞壁的时候,自然而然地贯彻这些组织原则。

以往,我们的历史研究更关心帝王将相,他们在影响一个时代的时候,当然比下层群众更显著。他们的言行,思想和建设,常常会得到历史学认真地对待,所以几乎任何一个国家或政府的建设过程都会比较详细地被描绘出来。而相对存在的民间,如果不是被当做材料来为大人物做陪衬、铺垫,通常都会被当时的历史学所忽略。于是,我们很久以来视作很正常的历史结论,换个视角观察,大有可能是错误的。

考察民间组织,我们很自然地会与我们熟知的国家政府组织进行对比。国民在古代的国家中是怎样成为国民的?结论很简单,自愿的情况很有限,绝大多数的情况是被征服的结果。中原逐鹿的结局,胜利的一方建立统治国家的政府,民众的意愿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即使存在也不是重要的。政府的官员来自上级任命,更与民众没有关系,历史上的乡举里选,不能说没有一点民意的反应,但作为制度层面的民选当然是不存在的。至于国家制度,特别与民众生活攸关的法律,政府官员修改、制定法律条文,内部会有讨论,也会审时度势,最后经过皇帝的批准,颁发全国执行。这一过程和结果,需要经过民众的同意吗?当然不需要。凡此种种,行之已久,成为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常态,是难以动摇的政治传统,有时甚至会被放大认为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与此同时,社会民间的存在,并没有进入研究者观察的范围,尤其这种民间的“民主”传统,被忽略的程度更高,以至于连中国人自己对此也浑然不觉,昏昏然对中国专制主义的种种说法照单全收。本文的考察,就是希望通过一个具体的个案,即临时性质的坞壁组织发现潜在的民间社会传统,在组织方面表现出来的就是民主的传统。

日常社会生活史的研究,尤其多样性的社会史,是我们重新观察中国历史、研究中国社会传统的重要领域,也是掀开中国历史真面貌的重要研究思路和方向。放弃至少减少用政治历史概括中国传统的学术旧习,重新站在社会层面,更关注社会大众的生活,重新发现中国社会传统,这对于全面深刻理解中国,意义重大。对于中国历史的研究而言,在政治、文化和社会三个系统之中,最有希望对中国做出深刻、全面观察并揭示新规律的如今恐怕只有社会史系统。

The Organization Principle of Wubi in Wei and Jin Dynasties

——An Example of the Democracy Tradition of Non-governmental Society

Meng Xianshi

(School of Chinese Classics, Renmin University, 100872)

Abstract: As the political tradition of ancient China, how to form a government and rule the country was well recorded. In contrast, there are only a few records on the tradition of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on the organization of Wubi in Wei, Jin and Shiliuguo era, we argue that the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tradition play a vital role in the time of chaos and wars. The common people began to organize with others, elected leaders, established constitution, and cooperated to protect themselves in the war. During the short periods of wars, the democracy tradition of the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turned to be an important method to maintain the society safe, on which the order of government and society could be re-established. After the re-establishment, the effect of the non-governmental democracy tradition disappeared again. However, it is a truth that this tradition existed.

Keywords: Wubi; Wars; Democracy tradition

作者简介,孟宪实,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残疾人社会组织调查情况报告

残疾人社会组织调查情况报告 一、残疾人社会组织基本情况 1、成立五个残疾人专门协会 2021年10月18日,县残联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了县盲人协会、聋人协会、肢残人协会、智力残疾人及亲友会、精神残疾人及亲友会。2021年5月,县残联为每个专门协会了安排了一个办公室,配置了办公桌椅和文件柜等办公设施。各类协会组每年不定期举办一些助残和文体活动,并在残疾人康复、就业、培训、推进无障碍建设和残疾人文体活动等工作中,各协会依靠自身优势,广泛动员残疾人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 2、成立县残疾人维权中心 今年3月,县残联与县民政局、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和县法院共同建立残疾人维权中心,该中心设在县残联内,主要职责是:宣传教育、咨询调解、代理诉讼、建立档案等。我们制定了工作制度和服务承诺,免费为残疾人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并充分发挥县残疾人维权中心优势,做到人人是服务的窗口,人人是调解员形象,人人是联系的纽带,人人是残疾人的希望。今年上半年,为残疾人维权12起。如乡残疾人被人打伤一案,给受害人及家庭带来生活上的困难,县残疾人维权中心在接到残疾人维权要求后,立即开展工作,找相关部门协调,并联系

律师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让残疾人切实感受到县残联工作人员是他们的亲人。 二、存在的问题 1、由于工作经费缺乏,平时开展活动较少。 2、人才资源缺乏。一些优秀人才,尤其是年轻优秀人才,很少选择从事残疾人社会组织职业。 3、残疾人社会组织与外界交流很少,社会公众了解度和参与度很低。 三、推进残疾人社会组织建设的构想 县残疾人社会组织建设的现状,在很多地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种现状与党和国家健全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功能,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的新要求不相适应。 1、改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 按照残疾人社会组织分类,从法律制度上予以确定其职责,扩大自主权,充分发挥残疾人社会组织广泛联系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明确组织宗旨、任务、使命,根据环境的变化,确定长期、中期、短期目标,并把目标转化为具体的操作和考核标准,真正落实到行动中。 2、要改变现在残疾人社会组织单打独斗现状,加强与政府、企业和社会的交流和合作,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企业的财力支持和社会的道义支持,面向残疾人、面向行业、面向社会提供更

加强社会组织监督管理思考

加强社会组织监督管理思考 加强社会组织监督管理思考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社会组织立法,规范和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凸显了党中央对于社会组织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殷切期望。如何确保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并在创新社会治理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加强社会组织监管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已成为各级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现结合我县社会组织监管的现状,笔者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作了如下浅显思考: 一、**县社会组织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社会组织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功能作用日益彰显。我县社会组织登记注册范围逐年扩大,包括行业协会、商会、学会、专业团体等多个种类,数量以每年5%-10%的速度递增。目前,全县共有社会组织141个,其中社会团体48个、民办非企业单位93个,基本形成了门类齐全、层次有别、覆盖广泛的社会组织体系。 二、当前我县社会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政社不分。一些社会组织官办色彩浓厚,有的就是政府部门组建,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在运作网络、资金来源、人力资源等方面都严重依赖政府,作为政府部门的附属机构在发挥作用;有的甚至截留政府部门权力,严重偏离了社会组织的本质属性。如今年被列为清理整顿重点对象的5个行业协会中,国家公职人员兼职的有5个协会共10人。 2、扶持不力。一是对社会组织在税收优惠、财政支持、人才队伍、社会保险、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等方面缺乏明确政策规定及相应的激励措施。大多数社会组织很难得到资金、场地、技术、项目等方面的政策扶持。二是政府职能转移不到位。有些自上而下建立的专业协会,承担了部分行政管理职能,除了工作经费来自会费外,其性质仍类似主管部门职能机构。三是政府购买服务机制不健全,造成社会组织在获取资金与资源、承接相应职能等方面承受了巨大压力。四是发展资金匮乏。社会组织本身会费收取难,服务收入少,自筹经费能力弱。五是因福利待遇低,难以留住所需人才。 3、监管缺位。由于登记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双重管理”体制,业务主管机关不愿承担其应当承担的职责,导致对社会组织没有统一有效的监管机制。因准入门槛过高,很多社会组织在工商机关作为企业组织进行登记注册,甚至有些社会组织未经批准自行成立并开展活动,造成监管不到位;而且内部管理不规范。目前全县有9个行业协会不同程度地存在公职人员兼职、财务人员无资质、使用票据不规范等问题,其内部运行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均带有明显的行政化倾向。 三、推进我县社会组织监管创新的建议

闽南民俗文化

闽南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系指闽南人共同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 间文化事象(事物和现象)的泛称。其内涵十分广 泛,其中包括生产习俗、生活习俗、生命礼俗、信 仰习俗、文艺风俗、娱乐风俗、社会组织风俗等等, 而这些风俗中除与中华民族传统风俗中大同小异 外,最富地方特色的有文艺风俗中民间文学(民谣、 童谣);娱乐风俗中的民间舞蹈(“拍胸舞”)、“骑竹 马”、舞龙、舞狮、“车鼓弄”、“赛龙舟”(端午节)、 “搏饼”(中秋节)在节庆日中尤为活跃。 1. 普渡与祭祖 闽南据史料载,历史上泉州于元代开始将所管辖范围划分为东、南、西三“隅”;明代沿元制。至清代增设城北隅,并在四隅下设三十六“铺”,每铺下又分若干“境”。这就是今日在泉州常常听到的“铺境”、“三十六铺”一语的初始。据一些后世的文字资料以及老人们的口头讲述,轮流普渡乃起自清朝,因为祭祀行为集中、祭品的需求也集中,七月半市场供求紧张。人们常为买东西打架。清乾隆年间,由地方乡绅出面呈请由抽签决定城厢三十六铺的轮流普渡日期,而七月半节依旧家家祭祀祖先。从那时起,鲤城区以及相关联的部分乡村都以铺境为单位轮流做普渡。而现在的泉州,在整个旧七月里,几乎每一天都会有几个角落轮到做普渡,但任何角落的住户在七月十五这天都不做普渡而要祭祖先无论哪个铺境、角落,普渡的基本结构主要有三部曲——竖旗?竖灯、普渡、重普,此外还有“结尾缘”。第一仪式从旧历六月开始。最终仪式则在旧历八月至十月之间。近水的铺境和住在水边的人们还要做“水普”。泉州郊区有个渔村,旧历七月十五“七月半”要去祖厝“敬公妈”,七月二十七“普祀?普渡”。普渡时在门口摆酒菜、点香、烧金、放鞭炮。菜肴类里注意不能有带锋利边缘贝壳的海鲜,有则要剥去贝壳再煮菜。摆好祭品后要卜问,卜问普渡公之后才可以烧金、放炮送普渡公走。渔村的各家则是普渡日上午去家庙烧香、供奉酒菜、“烧金”。下午在家门口供酒菜、烧金祭普渡公。 闽南城区旧式住房的普渡和乡村类似,都是在天井或靠大门的里面或大门外面摆桌子、放酒菜祭品、烧金。随着高层多户杂居式楼房的增加,产生了一个 普渡祭祀地点的问题。从个案看到的楼房住户的普渡方 式现有三种: ●在自家大门内面向楼道摆祭,到楼外面烧金; ●在楼道内自家大门外摆祭,到楼外面烧金; ●下到一楼露天处摆祭并烧金。 这是居民们在新的居住方式与传统祭祀行为之间调节的 结果。三种类型做法里,烧金行为都要在楼房外面做,这 不单单是出于安全或通风的考虑,而是人们对传统意识的 承袭。祭祀仪式一般在下午四五点开始。无论城区还是乡村,左邻右舍总要前后呼应式地开始做普渡仪式,理由是怕一家一户的酒、菜“供不应求”引得普渡公生气对自己家人不利。 祭祀后邀亲唤友来“吃普渡”也是泉州城乡共同的特点,祭祀仪式结束后的晚饭,除亲戚外还广邀朋友来喝酒,人们常常吃了这家又赶到那家去吃,这里刚吃着,那里的催促电话就打来了。不拘城乡,热闹的“吃普渡”成为泉州地区普渡全过程的一个高峰。有人说,各家各户请很多客人是为了显示自己,也有人说是怕普渡公吃完祭不走,叫来很多人壮胆,可以吓走普渡公。我想,后者的理由也许是比较原始的,前者则是派生出来的一种客观效果。事实上“吃普渡”表现出今日的普渡活动兼有很大的社交功能。由于轮流做普渡,使人们有更多互访机会以及参加“吃普渡”的自由度高,普渡时节的社交圈大于春节,这是普渡的

关于规范发展社会组织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的提案

关于规范发展社会组织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的提 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提案第0772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由:关于规范发展社会组织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民政部会同国务院法制办,财政部,中央组织部办理 提案人:民建中央 主题词:社会团体 提案形式:党派提案 内容: “十二五规划”首次以专章形式阐述“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将这一管理体制正式写入纲要,明确要“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支持、引导其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我国社会组织发展成效显著,在促进就业、参与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积极参政议政、扩大民间交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国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46.2万个,较1988年的增长了100多倍;全国社会组织吸纳社会各类人员就业599.3万人,形成固定资产1885亿元。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社会组织的发展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 1.对社会组织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有的地方和部门对社会组织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发展趋势认识不够,个别地区甚至轻视、排斥社会组织发展。 2.社会组织管理相关法律体系相对滞后。我国缺少一部全国人大制定的社会组织“母法”,上位法缺失削弱了社会组织的独立法人地位;而现行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需要修订。 3.社会组织监管体制仍需进一步完善。“双重管理”体制下,业务主管机关由于要承担政治责任和风险,从而不愿承担其应当承担的职责;而本应各司监管职责的税务、审计、财政、司法等部门在“双重管理”体制下“退居二线”,导致很难对社会组织形成统一有效的监管机制。此外,由于准入门槛过高,很多社会组织在工商机关作为企业组织进行登记注册,甚至有些社会组织未经批准自行成立并开展活动,给监管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4.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政策不到位。对社会组织在税收优惠、财政支持、人才队伍、社会保险、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等方面缺乏明确政策规定。 当前,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入攻坚期,社会组织规范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之一。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组织发展道路,要坚持培育发展与管理监督并重的原则。为此,建议: 1.加强统一指导和统一部署。一是从思想认识上更加重视、信任、接受社会组织。对于那些广泛存在的隐形社会组织,积极探索解决方案,规范发展。二是建立政府向社会组

闽南民俗文化

闽南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系指闽南人共同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 间文化事象(事物和现象)的泛称。其内涵十分广 泛,其中包括生产习俗、生活习俗、生命礼俗、信 仰习俗、文艺风俗、娱乐风俗、社会组织风俗等等, 而这些风俗中除与中华民族传统风俗中大同小异 外,最富地方特色的有文艺风俗中民间文学(民谣、 童谣);娱乐风俗中的民间舞蹈(“拍胸舞”)、“骑竹 马”、舞龙、舞狮、“车鼓弄”、“赛龙舟”(端午节)、 “搏饼”(中秋节)在节庆日中尤为活跃。 1. 普渡与祭祖 闽南据史料载,历史上泉州于元代开始将所管辖范围划分为东、南、西三“隅”;明代沿元制。至清代增设城北隅,并在四隅下设三十六“铺”,每铺下又分若干“境”。这就是今日在泉州常常听到的“铺境”、“三十六铺”一语的初始。据一些后世的文字资料以及老人们的口头讲述,轮流普渡乃起自清朝,因为祭祀行为集中、祭品的需求也集中,七月半市场供求紧张。人们常为买东西打架。清乾隆年间,由地方乡绅出面呈请由抽签决定城厢三十六铺的轮流普渡日期,而七月半节依旧家家祭祀祖先。从那时起,鲤城区以及相关联的部分乡村都以铺境为单位轮流做普渡。而现在的泉州,在整个旧七月里,几乎每一天都会有几个角落轮到做普渡,但任何角落的住户在七月十五这天都不做普渡而要祭祖先无论哪个铺境、角落,普渡的基本结构主要有三部曲——竖旗?竖灯、普渡、重普,此外还有“结尾缘”。第一仪式从旧历六月开始。最终仪式则在旧历八月至十月之间。近水的铺境和住在水边的人们还要做“水普”。泉州郊区有个渔村,旧历七月十五“七月半”要去祖厝“敬公妈”,七月二十七“普祀?普渡”。普渡时在门口摆酒菜、点香、烧金、放鞭炮。菜肴类里注意不能有带锋利边缘贝壳的海鲜,有则要剥去贝壳再煮菜。摆好祭品后要卜问,卜问普渡公之后才可以烧金、放炮送普渡公走。渔村的各家则是普渡日上午去家庙烧香、供奉酒菜、“烧金”。下午在家门口供酒菜、烧金祭普渡公。 闽南城区旧式住房的普渡和乡村类似,都是在天井或靠大门的里面或大门外面摆桌子、放酒菜祭品、烧金。随着高层多户杂居式楼房的增加,产生了一个 普渡祭祀地点的问题。从个案看到的楼房住户的普渡方 式现有三种: ●在自家大门内面向楼道摆祭,到楼外面烧金; ●在楼道内自家大门外摆祭,到楼外面烧金; ●下到一楼露天处摆祭并烧金。 这是居民们在新的居住方式与传统祭祀行为之间调节的 结果。三种类型做法里,烧金行为都要在楼房外面做,这 不单单是出于安全或通风的考虑,而是人们对传统意识的 承袭。祭祀仪式一般在下午四五点开始。无论城区还是乡村,左邻右舍总要前后呼应式地开始做普渡仪式,理由是怕一家一户的酒、菜“供不应求”引得普渡公生气对自己家人不利。 祭祀后邀亲唤友来“吃普渡”也是泉州城乡共同的特点,祭祀仪式结束后的晚饭,除亲戚外还广邀朋友来喝酒,人们常常吃了这家又赶到那家去吃,这里刚吃着,那里的催促电话就打来了。不拘城乡,热闹的“吃普渡”成为泉州地区普渡全过程的一个高峰。有人说,各家各户请很多客人是为了显示自己,也有人说是怕普渡公吃完祭不走,叫来很多人壮胆,可以吓走普渡公。我想,后者的理由也许是比较原始的,前者则是派生出来的一种客观效果。事实上“吃普渡”表现出今日的普渡活动兼有很大的社交功能。由于轮流做普渡,使人们有更多互访机会以及参加“吃普渡”的自由度高,普渡时节的社交圈大于春节,这是普渡的一大特点。

2018年体育类社会组织扶持公示名单

2018年体育类社会组织扶持公示名单 序号申报单位申报项目申报类别扶持金额(元)1 佛山市顺德区龙狮运动协会 以2018传统南狮比赛为突破口开展龙狮运动全民健 身工程 竞争性项目50000 2 佛山市顺德区武术运动协会开展武术全民健身运动项目(含专业技术教练培训、 拓展协会训练基地、武术进校园、各训练基地交流评 比等) 竞争性项目50000 3 佛山市顺德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以推动全民健身为目的,针对青少年开展的系列比 赛、培训 竞争性项目50000 4 佛山市顺德区龙舟文化传承协会珠三角龙舟友谊赛均安站专项体育赛事58400 5 佛山市顺德区跆拳道协会2018广东省跆拳道联赛(顺德站)专项体育赛事53360 6 佛山市顺德区足球协会2018社区足球培训项目专项体育赛事50000 7 佛山市顺德区足球联合会2018“电信杯”顺德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专项体育赛事50000 8 佛山市顺德区游泳协会“中国体育彩票杯”2018年顺德区游泳公开赛专项体育赛事46840 9 佛山市顺德区棋类协会2018年广东省三棋等级赛顺德赛区专项体育赛事40000

2018年珠三角、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羽毛球邀请赛暨 10 佛山市顺德区羽毛球协会 专项体育赛事38260 顺德区青少年羽毛球迷积分赛第三站 11 佛山市顺德区容桂门球协会2018年广东省第十四届青少年门球比赛专项体育赛事38000 12 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篮球协会2018中国小篮球联赛顺德赛区专项体育赛事34960 2018广东省健身健美大赛暨第二届“塑型者”粤港澳 专项体育赛事32800 13 佛山市顺德区健身协会 全民健身电视大赛 14 佛山市顺德区容桂羽毛球协会第十三届“恒捷杯”羽毛球公开赛专项体育赛事32050 “中国体育彩票杯”2018顺德区集体太极拳、剑及气功 专项体育赛事31600 15 佛山市顺德区太极拳协会 邀请赛 “中国体育彩票杯”2018顺德区小学生首届校际羽毛 专项体育赛事29170 16 佛山市顺德区羽毛球联合会 球赛 17 佛山市顺德区容桂篮球协会2018中国三对三篮球联赛广东顺德赛区专项体育赛事27280 2017顺德区乒协“万和杯”乒乓球赛 专项体育赛事25000 18 佛山市顺德区乒乓球协会 (2017年12月底项目)

社会组织调研报告

社会组织情况调研报告 XX区民政局深入全区六个街道、喇镇、牧场开展民间组织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总结经验、发掘典型、查摆问题,取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进一步培育发展民间组织提供了比较可靠的工作依据和决策依据。 一、区民间组织培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区把培育发展民间组织作为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民主自治建设、增强综合服务功能、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事来抓,坚持以培育发展为主线,在培育发展中提升质量、在培育发展中规范管理、在培育发展中优化结构,民间组织数量快速增长,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至今年3月底,我区共有145个民间组织,约占全市民间组织总数的20%,居全市首位。具体做法: (一)高度重视,健全组织,为民间组织管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几年来,我区高度重视民间组织管理工作,健全领导组织,完善工作制度,把它摆上重要工作日程,抓好抓实。 一是高度重视。多年来,我区一直把民间组织登记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高度重视,摆上日程,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根据民间组织自身特点,定期召开由各

相关部门主管领导参加的联席会议,明确任务,落实责任,齐抓共管,充分发挥了各相关部门的积极作用。 二是健全组织。为了确保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成立了由主管副区长任组长,区民政局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喇嘛甸镇、六个街道、人事局、卫生局、教育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司法局、科学技术局、地税分局、工商分局、安全生产监督局、物价检查所等单位的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建立为民间组织的管理打下了坚定的基础,并形成了各部门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共同管理的工作局面。 三是加强宣传。为使民间组织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我区注重对国家、省、市关于民间组织管理条例规定的宣传,并充分利用闭路台、板报、宣传单等宣传手段在全区范围内进行民间组织登记管理宣传,强化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同时,要求民间组织工作人员深入街道、社区、学校进行普法宣传,扩大影响。两年来,利用电视黄金时间播出各种宣传教育节目时间累计50余个小时,下发宣传手册2万份。通过广泛宣传,有30多家组织主动到我局进行登记。 二、明确责任,全面检查,扎实推进民间组织管理工作 我们始终认为,要加强民间组织管理工作,必须明确责任分工,全面动员广泛普查,大力推进,这样才能使民间组织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 一是详细调查了解。为全面了解全区民间组织的基本情况,

社会组织发展调研报告

社会组织发展调研报告 县社会组织发展调查与思考 我县的社会组织工作在重庆市民政局的精心指导下,在县委 县政府的的坚强领导下,以十*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以“服务大众、促进和谐”为主题,坚持培育发展与监 督管理并举的方针,以培育发展为重点,依法登记、分类规范、 加强服务指导与监督管理,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我县社会组织现状 (一)发展态势 近年来,我县社会组织发展较为迅速,截止到20__年底,共 有民间组织XXX个,其中社团组织XXX个,民办非企业单位XXX个。具体分布如下表: 表格略 (二)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及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情况 在我县的XXX个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有XXX个,占XX%。自全县开展创先争优以来,我县的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也相应的 成立了领导班子,按照“一讲两评三公示”的要求,积极推动创 先争优活动。各党支部为提高党员的党性,积极采取外出学习、 相互交流的方式,不断提高组织成员的整体素质。如巴川中学积 极打造教师“健康工程”——实行“四个一”:每个工作日10:20全体党员集中到操场做一次课间操,每周分工会小组开展一次

XXX米跑,每月一次户外活动(远足、登山等),每期组织一次趣味运动会。一年来,共攥写心得体会XXX篇,发展规划XXX个,帮助就业XXX人,帮扶贫困学生XXX个,化解劳资矛盾XXX个。 (三)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培育发展情况 ***同志在十*大报告中指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和农民合作组织,是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竞争力,繁荣农村经济的有效措施,也是农民表达利益的渠道、推动村民民主管理的重要载体,实现了村民和市场经济的接轨。一年来,我县培育了2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为农民带来了XXX万元的经济收益。虽然我县的农村专业协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但在培育上还是有一定问题的。如思想认识不到位,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培育程度发展较慢;规范程度不高,没有形成利益分享、风险公担机制;规模小,能力也比较差,难于低于风险的侵袭。 二、社会组织的运行特点及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一)社会组织的运行特点 社会组织并不是组织成员及物资设备的简单集合和组合,它是组织成员为了实现同一目标而协同努力的集体。因此我县的社会组织具有以下特点:

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现状

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一、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组织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社会组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教育、科技等各个领域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沟通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 一是社会组织建设制度环境逐渐完善。有关社会组织登记管理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以《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若干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架构的登记管理制度初步形成。以《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公益事业捐赠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一批法律和相关政策法规为框架的社会组织配套政策不断健全完善。特别是党的十七大第一次将社会组织作为“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的重要内容,要求必须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二是社会组织发展步伐逐步加快。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社会组织的地位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发展缓慢,类别单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社会组织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43.9万多个,同时,在各级民政部门备案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4万多个、城市社区社会组织20万多个。 三是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初步健全和完善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为主,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共同配合的综合管理体制。行业协会改革发展取得新突破,新型政社关系实践取得新进展,转制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进行新探索,基金会的管理方式和监督机制不断完善,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自身建设得到加强。社会组织依法监管不断改进,年度检查、财务审计、信息公开和社会评估等规范措施稳步推进,行政管理、社会监督和社会组织自律的管理格局初步形成。 四是社会组织积极作用日益彰显。社会组织涉及和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在促进经济发展、繁荣社会事业、参与公共管理、开展公益活动和扩大对外交往等方面都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五是社会组织自身建设不断加强。社会组织的法人治理机制初步建立,领导班子建设日渐加强,从业人员年龄知识结构不断优化,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广泛执行,自律意识和诚信观念不断加强,逐步涌现出一批制约机制健全、管理运行科学、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高的社会组织。 二、社会组织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组织发展速度很快,迄今为止已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体系,并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社会管理功能,但总体上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还有差距。

文艺、体育等专业训练的社会组织自行实施义务教育审批

文艺、体育等专业训练的社会组织自行实施义务教育 审批 操作规范 一、行政审批项目名称、性质 文艺、体育等专业训练的社会组织自行实施义务教育审批 二、设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第十四条根据国家规定经批准招收适龄儿童、少年进行文艺、体育等专业训练的社会组织,应当保证所招收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应当经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三、行使主体 青县教育局 四、受理范围及对象 本行政审批适用于在浦北县内招收适龄儿童、少年进行文艺、体育等专业训练的社会组织、个人 五、办理条件 符合以下全部条件的可以提出申请: (一)人员的条件要求:依法招收适龄儿童、少年进行文艺、体育等专业训练的社会组织自行实施义务教育批准的个人,应当具有法人资格、政治权利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公民。 (二)办学的基本要求:1、设立学校应当符合当地教育发展的要求,具备教育法和其它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2、学校的设置标准参照同类公办学校的设置标准执行。 六、需提交的材料 1.申办报告、举办者的名称、地址,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及有效证明文件。 2.申办者的师资和经费保障有效证明文件。 3.申办者实施义务教育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计划等文件。 4.建筑安全意见书。 5.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或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证; 6.租赁合同或产权证明文件; 7.法人代表无犯罪记录证明及身份证复印件; 以上材料原件正本(核验)1份,复印件1份。 七、办理流程 1.申请,申请人提交材料 2.受理,服务窗口受理材料(申请材料不齐全、不符合法定形式,一次性告知申请人补正的全部内容 3.审查,审批股承办人审查加意见 4.决定,局领导审核加意见 5.申请者领取证件。 八、办结时限 (一)法定时限:20个工作日。 (二)承诺办结时限5个工作日。 九、行政审批数量 根据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学校设置规划确定。 十、收费项目、标准及其依据 不收费。

社会组织分类表

附件3: 口号征集活动的宣传介绍材料 目录 一、“新经济组织”类概念 (1) 二、“新社会组织”类概念 (4)

一、“新经济组织”类概念 新经济组织:是指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我国内地公民私人、港澳台商、外商全部所有或绝对控制的新出现的经济组织形态。另从所有制特征上看,现行法律、法规把这类经济组织统称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国家统计分类目录中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外商经济控制企业、港澳台经济控制企业、非国有控股股份制企业、非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等。 1、非公有制经济:是指各种社会经济成份中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成份。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外商投资经济以及混合经济和股份合作制经济中的非国有成分和非集体成分。 2、个体经济:又称“个人所有制经济”。个体经济通常是指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以个体劳动或家庭成员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归劳动者个人所有和支配的一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在我国,个体经济目前专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 3、私营经济:以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为基础的经济形式。私营经济与个体经济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是一种体现着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成份。私营经济的主要形式是私营企业,包括:私营独资企业、私营合伙企业、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和私营股份有限公司。 4、混合所有制经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所有制的投资主体对一个企业或公司投资所构成的经济类型。它含有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外资等经济中的几种成份。其主要形式是混合所有制企业。 5、股份合作制经济:指兼有合作制和股份制两种性质的一种经济形式,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探索出来的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一种集体经济的新的组织形式。其主要经济形式是股份合作企业。 6、港澳台商投资经济: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投资者到内地直接投资设立企业而形成的经济。其经济形式主要包括独资企业、与内地投资者合资或合作经营企业,以及其投资的股份有限公司。 7、外商投资经济:外国投资者在我国内地直接投资所形成的经济。其经济形式主要有四种形式:外资企业(又称“外商独资经营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8、个体工商户:是指个人从事生产劳动,生产资料或产品收入归个人所有,雇工7人(含7人)以下,以个人全部财产承担民事责任的经营形式,包括城镇闲散劳动力等自筹资金开业兴办,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工业、手工业、客货运输、商业、饮食、服务(包括修理)和房屋修缮等个体经营者。还包括农村的非农业个体经营者。 9、非公有制企业:指在工商登记时登记为企业的,非国有或非集体性质的经济组织,包括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非国有控股股份制企业。注意:非公有制经济范围包含个体经济,非公有经济组织包括个体工商户,非公有制企业不包括个体工商户。 10、私营企业:指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包括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所规定登记注册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私营合伙企业和私营独资企业。 11、私营独资企业:在我国,按有关法律规定,由一名自然人投资经营、以雇佣劳动为基础、投资者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企业。

社会组织现状与需求调查问卷

社会组织现状与需求调查问卷 亲爱的社会组织同仁: 您好! 为推动我区社会组织健康良好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受龙泉驿区民政局委托,特此开展此次针对社会组织的问卷调查,希望以此了解我区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面临问题及政策需求,从而为完善社会组织政策体系提供依据,因此您的回答非常重要!我们会严格遵守社会调查的保密原则,不向外透露您的回答及基本资料,敬请如实表达您的想法。衷心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与配合。 成都市龙泉驿区民政局 成都市同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2015年11月请填答完成后,于11月17日前发送到邮箱460423462@https://www.doczj.com/doc/755867535.html,,衷心感谢您的参与! 填答说明:请在符合实际情况的选项上打“√”,并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内容。 一、基本信息 1、组织名称: 2、组织性质: ①民办非企业②社会团体③备案类社会组织④其他______________(请注明) 3、组织业务主管单位:(备案类组织为主管街道办事处) 4、注册(备案)时间:年月 5、参加年检情况(登记类社会组织填写): ①每年参加②有一年没参加③有两年及以上没有参加④成立时间太短,未年检 6、贵组织现在的办公场所是: ①自己产权所有②有偿租用③相关单位提供④其他 二、社会组织制度建设 7、贵组织是否有理事会? ①有,理事会成员数_____人②无(请直接做第4题) 8、理事会的产生办法是: ①举办人联系组成②员工推荐选举③相关部门任命 ④其他____________(请注明) 9、召开理事会的频率是: ①每月一次②每季度一次③每半年一次④每年一次 ⑤其他____________(请注明)

10、贵组织是否设有监事会? ①有,监事会成员数_____人②无 11、贵组织是否召开过员工大会? ①有②无 12、贵组织是否设有以下部门? ①行政部门②财务部门③项目部④宣传部⑤人事部⑥志愿者管理部 ⑦其他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注明) 13、贵组织人员结构情况(请分别注明男女各有多少用工数): 14、负责人员是否兼任其他职务: ①兼任②不兼任 15、是否为全职员工购置社会保险 ①全部购置②大部分购置③少部分购置④都未购置 16、是否为全职员工购置公积金? ①全部购置②大部分购置③少部分购置④都未购置 17、是否为进行服务的人员购置意外伤害保险 ①全部购置②大部分购置③少部分购置④都未购置 18、是否开展过员工单位内的业务培训? ①有(近一年的培训次数:______次)②无 19、是否组织过员工参加单位外的业务培训? ①有(近一年的培训次数:______次)②无 20、贵组织的注册志愿者有_____________人

深圳市社会组织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深圳市社会组织发展规范实施方案 (2010—2012年) 为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民政部深圳市人民政府推进民政事业综合配套改革合作协议》和《关于进一步发展和规范我市社会组织的意见》(深办〔2008〕66号),促进我市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要求 (一)政社互动。 结合我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及事业单位改革,建立新型的政社关系,完善公共治理结构,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构建公共产品的多元供给体系。新增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凡可委托社会组织承担的,向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将政府各职能部门不再行使和可交由社会组织承担的职能事项,转移或委托给社会组织承担;将事业单位可由社会组织承担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转移或委托给社会组织承担。 (二)突出重点。 根据社会组织的活动领域及其功能作用,有计划、有重点地培育和发展一批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能够发挥积极作用的社会组织。我市社会组织近期发展的重点领域为工商经济、社会福利、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和社区社会组织,以及非公募基金会。 (三)培育发展。 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步伐,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创造空间;创新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降低登记门槛;完善政府和社会组织沟通协调机制;加大政府投入,创新财政扶持社会组织的方式;构建社会组织

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支持社会组织发展的法规和政策,为社会组织发展和发挥作用提供法律和政策保障。 (四)规范管理。 建立健全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分工合作机制,形成市、区、街道联动的监管体系,监督社会组织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及其章程规范运作,明确社会组织作为独立民事主体的责任。 (五)分步实施。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对社会组织进行整体谋划,按照分类、分批、分步实施的原则科学推进。 二、目标与措施 (一)构建明晰的责任体系。 工作目标:优化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明确政府各职能部门职责和社会组织责任。 具体措施: 1.市、区民政部门是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部门。负责社会组织的成立、变更、注销登记;对社会组织开展的活动进行日常监督和年度检查;对社会组织的违法行为视情节依法给予警告、责令改正、限期停止活动、撤销登记等行政处罚;对非法社会组织依法予以取缔;负责直接登记的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 2.市、区相关部门是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由民政部门直接登记的社会组织对应的部门为业务指导单位。业务指导单位应将社会组织纳入行业管理,通过提出建议、发布信息、制定导向性政策等方式对社会组织进行指导;通过转移职能、资金扶持、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会组织发展;协助登记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查处社会组织的违法行为;会同有关部门指导社会组织的清算事宜。业务主管单位除履行上述

第一章 民俗文化概述

民俗文化第一次课 导入:课堂讨论 一、你学习民俗文化的原因是什么? 二、你心目中的民俗文化是什么? 三、你学习民俗文化的期望是什么? 新授: 一、明确课程性质与任务 中国民俗文化是一门以中国社会民间风俗习惯为对象进行 系统研究的人文科学。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民族、民俗常识,教学内容既包括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也注重民俗文化内涵的揭示,同时也适当介绍了本学科的研究与最新发展。 民俗实体部分的介绍构成了课程的整体框架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和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民俗学、民俗文化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有一定的欣赏和分析评价民俗文化的能力,加深对中国民俗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二、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1.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地域广阔,中国的民俗文化涉及范围 极其广泛,本课程本着取其精要、删繁就简的原则,重点介绍、整理并研究一些相关的民俗种类,在教学上,必须坚持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结合,达到培养能力,了解国情,学以致用的目的。2.采用多种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要求。 三、课程的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中国民俗文化概说第二章中国服饰民俗第三章中国饮食民俗(上)(日常饮食习惯、饮食习俗、地方菜系)第四章中国饮食民俗(下)(各地风味小吃、饮茶习俗、饮酒习俗)第五章中国居住民俗第六章中国交通出行民俗

第七章人生交际礼仪民俗第八章中国岁时节日民俗第九章中国生产商贸民俗第十章中国社会组织民俗第十一章中国民间信仰民俗(民间诸神、民间禁忌、民间消灾)第十二章中国娱乐民俗第十三章中国语言民俗第十四章中国民间文艺(民间文学、民间艺术) 共十六周的课,机动一周,考试一周,教学14周 四、参考书目 《中外民俗》吴忠军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年10月 《中国的民俗文化》李萍司卫平著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 《中国民俗文化》柯玲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年8月 五、有关注意事项 1、考勤:会不定时的点名,缺勤扣分,第一次3分,第二次6分,第三次12分,第四次24分,依次类推。 2、保持教室卫生,意思大家都知道吗 3、学期中会留几次作业,作业发我邮箱里,抄袭及雷同者,0分 4、课程的最终成绩是平时考勤分、平时作业分、期末课堂考试成绩的平均值。 第一章民俗文化概论 一、什么是民俗? 英国考古学家汤姆斯在1846年首次提出的 民——folk(民众、民间)

社会治理视角下体育社会组织的作用研究

社会治理视角下体育社会组织的作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8-06-06T11:51:32.437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5月上作者:李媛 [导读] 在社会治理视角下研究体育社会组织的作用,对体育社会组织自身的发展产生重要意义。研究表明:体育社会组织是具有城乡社区服务类性质的社会组织,与政府、社会、市场之间的关系密切,主要的作用有: (武汉体育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 摘要:在社会治理视角下研究体育社会组织的作用,对体育社会组织自身的发展产生重要意义。研究表明:体育社会组织是具有城乡社区服务类性质的社会组织,与政府、社会、市场之间的关系密切,主要的作用有:1、承接政府的部分职能;2、群众诉求表达的传递者;3、为群众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满足群众需求;4、公共冲突的调节器等。 关键词:社会治理,社会组织,体育社会组织,作用研究 1. 前言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明确要求要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近年来,体育社会组织在承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项目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不断满足广大群众体育健身需求的重要保证;创新社会管理、运用社会力量弥补基层公共体育服务力量不足、提升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全国人民健康素质,建设体育强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美好,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从社会治理的视角下对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2体育社会组织概念界定 组织(organization)一词源于古拉丁文organizo,即我使之具有整齐的形态、我组织之意。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组织的界定为:“事物内部诸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序性”。其主要用法包括: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编制的机构,如各种社会组织;事物的整顿过程,由杂乱变为有序等等。 从社会管理的角度看,组织就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为实现某种共同的目标,按照一定的结构形式、活动规律结合起来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开放系统。体育组织是为满足体育需求而聚合在一起的社会群体。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有一致的活动目标;(2)有稳定的交往关系;(3)共同参与活动;(4)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 体育社会组织是指体育社团(包括项目和人群协会)、体育民办非企业单位、体育基金会、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包括健身活动站点、团队、网络组织等)等以发展群众体育为目的非营利性组织。 3社会治理中,体育社会组织与其他主体关系分析 基层体育社会组织是较为复杂而且多样化的组织,根据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与政府、市场、社会等方面之间有着不同的关系。 3.1与政府的关系分析 “小政府、大社会”是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随着政府包办一切、管理一切的现象的根本扭转,政府职能应当也必须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所剥离的职能有两个归宿:一个是回归社会,另一个就是转移给社会组织。从社会组织与政府互动角度而言,其主要功能有三方面:一是弥补政府资源的功能;二是推进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功能;三是推动管理体制创新功能。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第三个功能,因为民间组织作为政府转移职能的载体,是政府实现高效廉洁创新目标前提。因此,从上述的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来看,基层体育社会组织的主要功能包括:一、是为了弥补政府在体育事业发展中资源不足的问题;二、为推进基层体育事业民主政治建设的功能;三、有利于推动体育事业管理体制创新发展的功能。居(村)委会是我基层政权,也是群众自治性组织,说明群众自发组成的体育社会组织是基层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主要载体,也是基层群众发展体育事业的基础。 3.2与市场的关系分析 市场是个大搅拌机,所有资源都要在其中流动,但要做到真正有效配置,避免由于过于自发造成的浪费,就必须在政府“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之间,建好社会组织这个“传送带”和“分流器”。体育社会组织主要是为群众提供基本的体育产品和服务,由于政府财力有限,这就需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体育社会组织的涌现可以吸引许多社会资金投入群众体育公共服务当中来,回报社会、服务社会,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发展,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从而拓宽了社区建设资金的资源,为群众提供更多的体育公共服务。 3.3与社会的关系分析 体育社会组织是由群众自发组成的,一般为群众服务,这就表明了体育社会组织最主要的构成是群众。在政府的指导下,群众开展的自主性的体育活动,能带动全民健身的热潮。同时作为群众自己的组织,易于获得公民的认同参与,成为群众实现社会参与的工具,体育社会组织也能代表群众行使一定意义上的民主权利并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易于通过群众的支援和公众监督,建立更为广泛的资源基础,特别是人力和物力基础;易于举办为群众、为社区服务的公益性组织,协助政府整合社区资源,解决社区群众的生活困难,提高社区群众的生活质量,使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能够惠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4.从社会治理的视角下,基层体育社会组织的作用 从上述与各主体间的关系可以看出,体育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不仅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承担者,更是市场实现资源配置最大化的协调者,在社会的发展中能为群众提供基本的体育公共服务。因此,体育社会组织作为我国基层的体育组织,是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社会力量,在社会治理的指导下应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4.1承接政府的部分职能 社会治理强调的是社会共同协作,社会治理主体上明确了政府负责和社会协同这两层含义。“政府负责”,强调政府必须充分履行应有的社会治理职能。“社会协同”,突出了“社会”在社会治理中应发挥的积极作用。需注意的是“社会协同”中的“社会”,是广义的“社会”,不仅指“社会组织”,它还包括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人民团体和城乡基层自治组织,等等。“协同”并不是社会治理中“社会”与政府的地位不平等,“社会”不是可有可无或无关紧要,而是相互协作,共同治理。在让政府、社会、市场三者共同促进社会的进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