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住宿环境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住宿环境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住宿环境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住宿环境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一)宿舍文化影响学生成长

在大学里与室友同住时,你有没有想过:谁是寝室中最受欢迎的人?谁是最不受欢迎的人?具备哪种人格品质的室友更被大家接受和喜欢?哪种性格特征是大家所排斥和厌恶的?选择亲密友伴时,你寻找的那一个与你性格相似还是互补?

如果,寝室全体成员都在场,你被要求接受心理测试,每个人手里有一张选择表格,写下与你最合拍的室友的名字,此时别人也正在选择或排除你。而这一切都是在互不知晓他人结果的情况下进行的,低头权衡的那一刻,会不会觉得有些忐忑与疑惑:自己的性格和人际关系究竟如何?

宿舍是对大学生最具持久影响的因素之一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许燕教授是这项研究(一)宿舍文化影响学生成长

在大学里与室友同住时,你有没有想过:谁是寝室中最受欢迎的人?谁是最不受欢迎的人?具备哪种人格品质的室友更被大家接受和喜欢?哪种性格特征是大家所排斥和厌恶的?选择亲密友伴时,你寻找的那一个与你性格相似还是互补?

如果,寝室全体成员都在场,你被要求接受心理测试,每个人手里有一张选择表格,写下与你最合拍的室友的名字,此时别人也正在选择或排除你。而这一切都是在互不知晓他人结果的情况下进行的,低头权衡的那一刻,会不会觉得有些忐忑与疑惑:自己的性格和人际关系究竟如何?

宿舍是对大学生最具持久影响的因素之一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许燕教授是这项研究的负责人。她在研究中发现,宿舍文化是对大学生成长最具长远影响的因素。当询问大四学生或已经毕业的大学生“在学校中给你留下了最深印象的是什么?”,大部分人都会回答:“是宿舍,发生在宿舍里的人与事。”

许燕教授接下来所做的《大学生人格成长环境的研究》中,在对大学生成长最具有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舍友、宿舍氛围、同班同学是被提及频次最高的因素。

对此许燕解释,在大学里,宿舍构成了一个相对密集的人际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更多地体现出宿舍人自发的、共建的文化特点。一般来说,在学校的课堂环境中,大家倾向于遵循集体规范性的要求,而宿舍文化是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这种状态会使个人的性格更自由彰显。

“来自五湖四海的人,生活习惯和脾气秉性都不同,很多人都第一次经历与家庭之外的人共同生活,因此4年的磨合与碰撞,对他们的个性施展和人际交往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许燕说。

在与香港的校园文化做比较研究时,许燕看到了香港大学的宿舍文化建设。

香港大学请学校最有威望的学者做舍监,主要负责宿舍管理,与学生有效沟通,参与学生的活动,解决学生的问题。整个宿舍建立的是大家庭文化,舍监像父亲一样与学生交流。比如公共物品丢失,舍监会写张小公告:最近某一公共物品不在从前的位置上,哪位同学忘记还了请尽快送回。公告上没有出现一个“偷”字。很多学生反映,这种文化建设让他们远离家庭时更感受到家的温暖。

“好的宿舍文化会让学生学会一种社会规则,学会宽容与助人,学会从小事中做起。”许燕说,宿舍中大部分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你打水了我没有打,你用了我的东西,我吃了你的零食等。但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中也反映出每个人社会交往的风格、社会成熟度,特别是能否在沟通中解决人际冲突。

在“人际环”中寻找人际互动的风格

许燕在《大学生人际交往特征的研究》中,特别强调人格特征对人际和谐的影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特征,这种人格特征会影响到他的交往风格与效果。“人际环”就是一种描述人际互动的模型,它可以显示给我们:什么样的性格特征有利于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什么样的性格特征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关系。

“人际环”显示出这样的规律:在控制维度上遵循互补原则,即支配引起顺从,顺从引起支配;在亲和维度上遵循相似原则,即敌对引起敌对,友好引起友好;遵循这样的规律有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

也就是说,宿舍里一个具有支配性格的学生和一个顺从性格的学生,反而更容易建立稳定的关系。这是因为,支配和顺从是对应的关系,虽然人格特征相反,但匹配性比较高。而友好和敌对的人却与之相反,只有友好的人之间能够建立比较良好的关系,敌对的人之间建立比较良好的关系。此时,友好和敌对是矛盾的双方,只有具有相同人格特质的人更容易走到一起。

我们通常看到的这样的情景:宿舍中一个人是另一个人的小尾巴,“尾巴”总是怯生生地听取“头儿”的意见,这很可能是“互补律”在起作用;还有一种情况,两个本身都比较急、比较冲的人,别人和他们交往可能很累,他们之间交往起来却无比的痛快,这则是“相似律”发生了效力。

在另一项研究中还发现,受欢迎的交往类型是以友好为首要条件的,不受欢迎的人主要表现为敌对的特征。除了友好,最受欢迎的人还与下列品质结合在一起:友好-支配型,敬重仁慈,而乐群表露表现得很明显;最不受欢迎的人则敌对-支配型,孤独缄默,而竞争多疑表现得尤其明显。

从人际互选的情况来分析,互选以友好为特征,单选以顺从为特征,未选以敌对为特征。互选的关系越多,寝室的关系就越融洽。

另外,人际环也因性别呈现出不同规律。友好-顺从型的女生更容易被女生选择为朋友,而支配型的男生更容易被男生所选择。

“特殊人物”使人际更稳定还是更混乱

宿舍中最受欢迎的人和最不受欢迎人,被研究者统称为“特殊人物”。许燕说,对“特殊人物”进行特殊的研究,是想检验一下宿舍中有一个人际交往特别好的人,能否把整个宿舍的环境带好,有一个特别不受欢迎的人会不会搅乱整体的和谐。

研究结果有点令人出乎意料——那些没有“特殊人物”的寝室反而表现出整体结

构较稳定。也就是说,无论有一个特别友好的室友还是特别敌对的室友,整体关系都不稳定。敌对特征明显的人会带来冲突,造成关系不稳定,这是预料之中的;可是,当寝室中有一个特别友好的人时,关系同样稳定。这是为什么呢?

在后来与学生的接触中发现,特别友好的人也会给他人带来压力。许燕这样解释:“敌对是一种恶性刺激,过于友好则是一种良性刺激。除了有一些嫉妒因素之外,特别友好的人还给他人带来一种不觉察的潜在压力。”

试想,如果宿舍中有一个具有特别友好的室友,非常主动地为大家做了很多事情,时间长了,会弄得别人很不好意思。虽然他是心甘情愿做的,但会给别人带来一种暗示,那就是“为了回报我也要去做,要讲平衡”。可能别人本身并不愿意这样,后来形成这样的模式之后就会觉得不舒服,有压力。

许燕举例,比如打水,一个人总在打,其他人自然也会轮流打;比如买早点,有些室友早早起来把早点买回来,那么其他起床晚的人可能会默念“下次我必须早起,也得为大家服务”。这样就把别人的生活节奏打乱了,心里即使很别扭也不好表达。“人际交往需要有一个度,需要给别人一定的自由空间。当你打乱别人的自由空间时,别人就会疏远而不愿与你接近了。”许燕总结。

所以,友好固然是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但极端友好和极端敌对一样,都会影响到心理健康。许燕说,有时越是中和的品质越能应对多变的环境。有些同学为赢得好的人脉,会无原则地对所有人都好。当宿舍中出现一些是非的问题时,有些友好型的人也会不得罪任何一方。“其实这样大家也不喜欢,当说到友好是人际和谐的重要品质时,得要强调适度。一个友好的特殊人物为什么也让宿舍关系不稳定,就是没有把握好度。”

因此,要防止“以一对十”的行为定势,有时应该灵活地处理好你的人际行为和情境的匹配性,该友好的时候友好,比如生病时。但是如果对方做了不应该的事情,不要害怕得罪人,多少能够直率地表露自己的意见,这也是一种诚恳的方式。

密集的人际空间更需要宽容与忍耐

如果把与大学生发生冲突的对象分为家人亲戚、同学朋友、老师管理员、陌生人四类,调查显示,其中57.66%的冲突来自同学和朋友之间。

一般来说,人际空间越密集,人际冲突越多。在宿舍这样一块小小的领地上,有五六个人天天在一起进行各种活动,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都很窄,所以冲突会更集中。虽然很多人都喜欢“放帘”,拉上帘,这就是我的私人空间了,拉开时私人空间处于开放的状态。“但这种空间依然不会让人心情愉悦,一旦人的实际生存空间小于心理愉悦的空间,那么产生冲突就在所难免了。”

据同学们反映,冲突主要来自:观点不同、生活习惯不同、时间冲突、玩笑过头、表里不一、误会、疏忽、背后说闲话、约会迟到、自己情绪不好、私拆他人信件。其中,观点不同、生活习惯不同、时间冲突是比较集中的冲突来源。

对此,许燕说,观点不同是最常见的冲突事件,涉及了价值观的不同引发的冲突。几乎每个寝室关了灯都习惯聊天,聊天的过程中什么东西都可能聊到,鸡毛蒜皮的小事可能不那么生气,生气多数缘于“我是这个观点,你怎么跟我不一样”,“我要尽力说服大家”,结果谁也说服不了谁,经常不欢而散。

其实,不同的人会站在不同的角度上看问题。学会求同存异,学会换位思维,学会多角度看问题。不一定非要强求别人和你达到共识,别人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观点时,可以拓宽你的思路,也可能对你的思考具有启迪的作用。

生活习惯不同引发的冲突也很常见。许燕建议应该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不要力图什么都去改变。想改变别人时,反过来从自身的角度考虑一下,尝试改变自己的行为。不期然地融入到同一个集体,自然会有不兼容的地方,但可以彼此适当调整。如果双方都是这样的态度,很多问题就不再成为困扰。

至于时间冲突,只要适当调整彼此的时间节奏并多加注意,也是可以避免的。生活在一起久了的几个人,生物钟可以适当调到一起。如果不能统一,应该尊重他人的习惯。宿舍中可能有喜欢早睡的,有喜欢晚睡的,有喜欢早起的,有喜欢晚起的。因此,晚睡的最好避免临睡前特别嘈杂的活动,早起的也要小心谨慎,不要把大家都吵醒了,特别是考研或有特殊的活动要参加时。

“一件小事常会影响到宿舍的和谐,只有在相处的过程中学会宽容和忍耐,才会避免和化解冲突,营造友好、信任、和谐的氛围。这也是每个人所期望的,也是共同能够做到的。”许燕最后说。

(二)建设大学生和谐宿舍文化的思考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的预备班,对大学生成长的方向提供了一个宏观性的方向,大学生宿舍作为校园中人际关系相对集中,交往时空充分接近的大学生微观体的集合。建设和谐的宿舍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它是和谐校园的折射,家庭文化的延续,社会角色的缩影,因此,建设和谐的宿舍文化对大学生的成才具有重要影响。

一、宿舍文化的特点

1.宿舍文化作为和谐校园的折射,具有辐射性和易感染性。

随着近几年大学的扩招,大学教育已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变,大多数高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多,教学的软硬设备相对紧缺。在高校普遍实行学分制的情况下,各高校已经逐渐取消了固定的班级教室,授课地点和人数也已变成流动的教室制和多班混合制,传统意义上的固定班级固定教室在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水平中的地位已经逐渐下降,日常的课余活动与交流大部分在宿舍里进行,所以,宿舍作为相对狭窄和固定的人际空间,成了大学生日常交往的主要场所之一。以某一主流文化为主干、以部分支流文化为旁枝的宿舍文化呈“伞”型辐射圈,覆盖和影响宿舍成员个体。例如,一部分成员关心某个领域的文化知识,在讨论与交流中所传达出来的话题就有辐射性,其他成员为了将自己更好地融入集体,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就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关注其他成员所关注的话题,以便在自己参与他人的活动时有言可发,这就体现为宿舍文化的易感染性,宿舍文化的辐射性和易感染性在和谐的宿舍体现得最为明显。因此,宿舍文化越是丰富多彩、健康活泼,对宿舍成员的辐射性和感染性就越强。

2.宿舍文化作为学生家庭情结的延续,具有自发性和共建性。

宿舍成员的生活习惯、脾气秉性在宿舍这个学习、休息、交流、娱乐的主要场所有明显的延续。成员们会不自觉地以家庭文化教育的背景和模式作为独立学习生活的参照和标准,以使自己努力在自己参与营造的宿舍文化氛围里找到与个体家庭情结相符的契合点,这种不自觉、无意识地建构自我个体学习生活环境的行为称之为宿舍文化建设的自发性。例如有的成员生活杂乱无章,固执己见,各行其是,团体观念薄弱;有的成员个个物品整理得井井有条,尊重他人,乐于为他人服务,主张民主决策,集体意识较强。长期下来,当后一种生活文化在宿舍中占主体地位时,由于辐射性与易感染性的作用,重个人的成员也能主动为大家,为私利的个人也主动为集体,从而使健康文明的宿舍文化内化为成员自觉遵守的潜在规则,并在这种具有良性刺激作用的“约定俗成”下,形成的一股向心力和凝聚力,自觉主动地维护和营造良好的宿舍文化。反之,则是一种恶性循环,这就是宿舍文化的共建性体现。

3.宿舍文化作为社会角色的缩影,具有提前性和多元性。

所谓一个宿舍就是一个小型社会团体,每个宿舍成员都是一种社会角色的代表。大学生要在这个方寸之地共同学习、生活和交往,宿舍就是大学生跨入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预备班,是大学生逐步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宿舍成员的学习方式、生活习惯、交往风格、兴趣爱好等所营造出来的宿舍文化氛围是多元化的,

它们根据宿舍成员社会化成熟度的不同,既可以互不干涉也可以互相影响。如何提高自身的社会化程度,如何取他人之精华,扬长避短,如何使自身个体素质更符合社会的需求等等,为此宿舍文化为社会的缩影就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进行社会角色提前演练的场所,为人处事,交际风格,做事原则,自我审视,如何正确看待自我和他人的角色,就在宿舍文化的氛围中不断的加以演练,以求达到社会能够接纳的程度。

二、加强宿舍文化建设的思考

宿舍文化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成才素质和综合能力都有十分很重要的影响。那么,如何建设健康积极向上的和谐宿舍文化来满足大学生成才的需求呢?

首先,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明确宿舍文化建设的理念。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宿舍文化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宿舍文化的质量和品位。宿舍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学校甚至社会的稳定,所以应该在建设和谐社会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唱响和谐宿舍文化的主旋律,坚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理论为指导,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始终坚持以大学生的成人、成才、成功为方向,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引导其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和谐宿舍文化的建设。学校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和人际交往观的教育。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有利于大学生拥有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良好的人际交往观有助于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探讨中产生心理共鸣,从而形成宿舍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成为民主、自由、平等的和谐文化氛围,大学生能从中认识自己,完善自己,认识他人,理解他人,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由此形成良好的学风以促进班风建设和校风建设。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学校要明确宿舍文化建设的理念——“和谐宿舍,品质生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于人”为准则,明确和谐宿舍文化建设的宗旨——“扬德尚美,育己善行”统一思想,统筹规划。引领学生倡导和树立正确的宿舍文化理念,争取以文化促进建设,以文化规范行为,以文化塑造人格,以文化锻铸精神,以文化营造氛围,以文化凝聚力量。形成团结合作的集体观念,积极向上的学习观念,平等互助的竞争观念,严格合理的制度观念和正确的自我发展观念。提高宿舍文化生活的品质和品位,培养大学生宿舍文化的系统性,观念的一致性和个体参与的自觉性,使大学生对享乐主义文化、烟酒扑克文化,个人主义文化和黄色污秽文化等消极文化有自觉的、清醒的认识并主动地抵制和消除这些消极文化的影响和腐蚀。

其次,改革陈旧落后的管理方式,健全宿舍管理体系。

目前,大多数高校采用笼统地走马观花式的“三定制”(即定期定人定点检查)宿舍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序上并不能使大学生对宿舍检查和评比产生积极劳动参评的思想和自觉主动自愿的行动的统一,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宿舍管理制度是造成宿舍检查评比的短时间段内整洁干净、整齐有致的伪宿舍环境状况产生的原因,

这并不利于和谐宿舍文化建设与和谐宿舍环境建设的长期进行。为此,学校宿舍的管理制度应该具有系统性、先进性和开放性。第一,学校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宿舍管理原则。学校的学工处,学生公寓管理中心等有关部门应该把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当成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原则,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能,提高各层部门的责任感和“学生利益无小事的”意识,加强学生宿舍日常管理力度,改善宿舍软硬件设施,丰富宿舍文化生活为学生提供和营造一个安全、舒适、便利和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第二,提高宿舍管理队伍素质,成立教师专员管理委员会和学生干部自我管理协会。高校成立以老师为主体的高素质成员的宿舍管理委员会,简称“专管会”,一方面可以提高宿舍管理的水平,另一方面可以较好的根植于学生宿舍,深入学生宿舍,利用学生宿舍进行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更容易使大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此外,还要发挥学生干部、党员、团员的作用,成立“学生宿舍自我管理协会”简称“管协会”,它是“专管会”的重要补充,其成员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是广大学生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专管会”和广大学生的桥梁,它在学校的文化建设政策和“专管会”的指导下对宿舍文化进行自我服务,自我营造和自我管理。党员团员干部要发挥以身作则,以行示范,以已自律的模范先锋作用,主要进行日常生活的管理,宿舍安全卫生的检查,组织宿舍或宿舍间的各种活动,征集反映学生意见等工作,从而起到改变宿舍文化气氛和活跃宿舍文化氛围,达到建设和谐宿舍文化的最终目的。

再次,建立和规范宿舍管理规章制度。

俗语曰:“无规矩不成方圆。”大学生崇尚个性,追求自由,喜欢无拘无束。如果仅希望靠他们的自觉性、主动性来搞好和谐的宿舍文化建设和维护和谐宿舍文化的风貌是远远不够的。约束大学生的日常行为,端正和谐宿舍文化教育的价值取向,以增强管理的组织纪律性,强化学生的自律意识,营造有规可循,有章可依,积极活泼,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氛围,这些在学校校纪校规的规范下生成的宿舍管理规章制度条例,如《大学生宿舍安全卫生检查管理条例》、《大学生宿舍关于晚睡熄灯管理条例》、《大学文明宿舍评比标准》以及《大学生宿舍文明生活公约》等规章制度。学校有关部门组织在执行这些规章条例过程中,要做到检查从规,评比从严,奖惩分明,以此来树立和加强规章条例的有效性和权威性,使其成为学生践行的权衡标准,并把学生遵守践行结果的好与坏纳入其学期素质量化评分的德育考核的项目中,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建设和谐宿舍文化保驾护航。

最后,以活动为载体,开展宿舍文化建设活动。

大学生作为青年时代的佼佼者,更是和谐宿舍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生性活泼,个性独特,思维活跃,乐于追求新生事物和尝试多变的生活方式,但也有部分学生缺乏对建设和谐宿舍文化的意识,不自觉地沉溺于一些庸俗污秽的文化中,因此,只有高质量高层次高品位的文化氛围和文化活动才能与大学生的知识、生活水平相适应,才能矫正他们在文化意识上的认识误区。学校有关组织部门应该以

学生为主体,制定学校的和谐宿舍文化建设活动月,定期举办宿舍文化艺术节,组织和策划各种文化艺术活动。此外,笔者认为,活动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一、要体现时代风貌,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引起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兴致;二、符合学有所长学有所用的教育目的,使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三、与教育本质相适应,有利于学生的成人成才成功;四、科学性,趣味性,审美性和人文性相结合,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综合素养的负责人。她在研究中发现,宿舍文化是对大学生成长最具长远影响的因素。当询问大四学生或已经毕业的大学生“在学校中给你留下了最深印象的是什么?”,大部分人都会回答:“是宿舍,发生在宿舍里的人与事。”

许燕教授接下来所做的《大学生人格成长环境的研究》中,在对大学生成长最具有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舍友、宿舍氛围、同班同学是被提及频次最高的因素。

对此许燕解释,在大学里,宿舍构成了一个相对密集的人际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更多地体现出宿舍人自发的、共建的文化特点。一般来说,在学校的课堂环境中,大家倾向于遵循集体规范性的要求,而宿舍文化是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这种状态会使个人的性格更自由彰显。

“来自五湖四海的人,生活习惯和脾气秉性都不同,很多人都第一次经历与家庭之外的人共同生活,因此4年的磨合与碰撞,对他们的个性施展和人际交往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许燕说。

在与香港的校园文化做比较研究时,许燕看到了香港大学的宿舍文化建设。

香港大学请学校最有威望的学者做舍监,主要负责宿舍管理,与学生有效沟通,参与学生的活动,解决学生的问题。整个宿舍建立的是大家庭文化,舍监像父亲一样与学生交流。比如公共物品丢失,舍监会写张小公告:最近某一公共物品不在从前的位置上,哪位同学忘记还了请尽快送回。公告上没有出现一个“偷”字。很多学生反映,这种文化建设让他们远离家庭时更感受到家的温暖。

“好的宿舍文化会让学生学会一种社会规则,学会宽容与助人,学会从小事中做起。”许燕说,宿舍中大部分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你打水了我没有打,你用了我的东西,我吃了你的零食等。但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中也反映出每个人社会交往的风格、社会成熟度,特别是能否在沟通中解决人际冲突。

在“人际环”中寻找人际互动的风格

许燕在《大学生人际交往特征的研究》中,特别强调人格特征对人际和谐的影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特征,这种人格特征会影响到他的交往风格与效果。“人际环”就是一种描述人际互动的模型,它可以显示给我们:什么样的性格特征有利于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什么样的性格特征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关系。

“人际环”显示出这样的规律:在控制维度上遵循互补原则,即支配引起顺从,顺从引起支配;在亲和维度上遵循相似原则,即敌对引起敌对,友好引起友好;遵循这样的规律有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

也就是说,宿舍里一个具有支配性格的学生和一个顺从性格的学生,反而更容易建立稳定的

关系。这是因为,支配和顺从是对应的关系,虽然人格特征相反,但匹配性比较高。而友好和敌对的人却与之相反,只有友好的人之间能够建立比较良好的关系,敌对的人之间建立比较良好的关系。此时,友好和敌对是矛盾的双方,只有具有相同人格特质的人更容易走到一起。

我们通常看到的这样的情景:宿舍中一个人是另一个人的小尾巴,“尾巴”总是怯生生地听取“头儿”的意见,这很可能是“互补律”在起作用;还有一种情况,两个本身都比较急、比较冲的人,别人和他们交往可能很累,他们之间交往起来却无比的痛快,这则是“相似律”发生了效力。

在另一项研究中还发现,受欢迎的交往类型是以友好为首要条件的,不受欢迎的人主要表现为敌对的特征。除了友好,最受欢迎的人还与下列品质结合在一起:友好-支配型,敬重仁慈,而乐群表露表现得很明显;最不受欢迎的人则敌对-支配型,孤独缄默,而竞争多疑表现得尤其明显。

从人际互选的情况来分析,互选以友好为特征,单选以顺从为特征,未选以敌对为特征。互选的关系越多,寝室的关系就越融洽。

另外,人际环也因性别呈现出不同规律。友好-顺从型的女生更容易被女生选择为朋友,而支配型的男生更容易被男生所选择。

“特殊人物”使人际更稳定还是更混乱

宿舍中最受欢迎的人和最不受欢迎人,被研究者统称为“特殊人物”。许燕说,对“特殊人物”进行特殊的研究,是想检验一下宿舍中有一个人际交往特别好的人,能否把整个宿舍的环境带好,有一个特别不受欢迎的人会不会搅乱整体的和谐。

研究结果有点令人出乎意料——那些没有“特殊人物”的寝室反而表现出整体结构较稳定。也就是说,无论有一个特别友好的室友还是特别敌对的室友,整体关系都不稳定。敌对特征明显的人会带来冲突,造成关系不稳定,这是预料之中的;可是,当寝室中有一个特别友好的人时,关系同样稳定。这是为什么呢?

在后来与学生的接触中发现,特别友好的人也会给他人带来压力。许燕这样解释:“敌对是一种恶性刺激,过于友好则是一种良性刺激。除了有一些嫉妒因素之外,特别友好的人还给他人带来一种不觉察的潜在压力。”

试想,如果宿舍中有一个具有特别友好的室友,非常主动地为大家做了很多事情,时间长了,会弄得别人很不好意思。虽然他是心甘情愿做的,但会给别人带来一种暗示,那就是“为了回报我也要去做,要讲平衡”。可能别人本身并不愿意这样,后来形成这样的模式之后就会觉得不舒服,有压力。

许燕举例,比如打水,一个人总在打,其他人自然也会轮流打;比如买早点,有些室友早早起来把早点买回来,那么其他起床晚的人可能会默念“下次我必须早起,也得为大家服务”。这样就把别人的生活节奏打乱了,心里即使很别扭也不好表达。“人际交往需要有一个度,需要给别人一定的自由空间。当你打乱别人的自由空间时,别人就会疏远而不愿与你接近了。”

许燕总结。

所以,友好固然是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但极端友好和极端敌对一样,都会影响到心理健康。许燕说,有时越是中和的品质越能应对多变的环境。有些同学为赢得好的人脉,会无原则地对所有人都好。当宿舍中出现一些是非的问题时,有些友好型的人也会不得罪任何一方。“其实这样大家也不喜欢,当说到友好是人际和谐的重要品质时,得要强调适度。一个友好的特殊人物为什么也让宿舍关系不稳定,就是没有把握好度。”

因此,要防止“以一对十”的行为定势,有时应该灵活地处理好你的人际行为和情境的匹配性,该友好的时候友好,比如生病时。但是如果对方做了不应该的事情,不要害怕得罪人,多少能够直率地表露自己的意见,这也是一种诚恳的方式。

密集的人际空间更需要宽容与忍耐

如果把与大学生发生冲突的对象分为家人亲戚、同学朋友、老师管理员、陌生人四类,调查显示,其中57.66%的冲突来自同学和朋友之间。

一般来说,人际空间越密集,人际冲突越多。在宿舍这样一块小小的领地上,有五六个人天天在一起进行各种活动,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都很窄,所以冲突会更集中。虽然很多人都喜欢“放帘”,拉上帘,这就是我的私人空间了,拉开时私人空间处于开放的状态。“但这种空间依然不会让人心情愉悦,一旦人的实际生存空间小于心理愉悦的空间,那么产生冲突就在所难免了。”

据同学们反映,冲突主要来自:观点不同、生活习惯不同、时间冲突、玩笑过头、表里不一、误会、疏忽、背后说闲话、约会迟到、自己情绪不好、私拆他人信件。其中,观点不同、生活习惯不同、时间冲突是比较集中的冲突来源。

对此,许燕说,观点不同是最常见的冲突事件,涉及了价值观的不同引发的冲突。几乎每个寝室关了灯都习惯聊天,聊天的过程中什么东西都可能聊到,鸡毛蒜皮的小事可能不那么生气,生气多数缘于“我是这个观点,你怎么跟我不一样”,“我要尽力说服大家”,结果谁也说服不了谁,经常不欢而散。

其实,不同的人会站在不同的角度上看问题。学会求同存异,学会换位思维,学会多角度看问题。不一定非要强求别人和你达到共识,别人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观点时,可以拓宽你的思路,也可能对你的思考具有启迪的作用。

生活习惯不同引发的冲突也很常见。许燕建议应该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不要力图什么都去改变。想改变别人时,反过来从自身的角度考虑一下,尝试改变自己的行为。不期然地融入到同一个集体,自然会有不兼容的地方,但可以彼此适当调整。如果双方都是这样的态度,很多问题就不再成为困扰。

至于时间冲突,只要适当调整彼此的时间节奏并多加注意,也是可以避免的。生活在一起久了的几个人,生物钟可以适当调到一起。如果不能统一,应该尊重他人的习惯。宿舍中可能有喜欢早睡的,有喜欢晚睡的,有喜欢早起的,有喜欢晚起的。因此,晚睡的最好避免临睡

前特别嘈杂的活动,早起的也要小心谨慎,不要把大家都吵醒了,特别是考研或有特殊的活动要参加时。

“一件小事常会影响到宿舍的和谐,只有在相处的过程中学会宽容和忍耐,才会避免和化解冲突,营造友好、信任、和谐的氛围。这也是每个人所期望的,也是共同能够做到的。”许燕最后说。

(二)建设大学生和谐宿舍文化的思考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的预备班,对大学生成长的方向提供了一个宏观性的方向,大学生宿舍作为校园中人际关系相对集中,交往时空充分接近的大学生微观体的集合。建设和谐的宿舍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和谐校园的折射,家庭文化的延续,社会角色的缩影,因此,建设和谐的宿舍文化对大学生的成才具有重要影响。

一、宿舍文化的特点

1.宿舍文化作为和谐校园的折射,具有辐射性和易感染性。

随着近几年大学的扩招,大学教育已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变,大多数高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多,教学的软硬设备相对紧缺。在高校普遍实行学分制的情况下,各高校已经逐渐取消了固定的班级教室,授课地点和人数也已变成流动的教室制和多班混合制,传统意义上的固定班级固定教室在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水平中的地位已经逐渐下降,日常的课余活动与交流大部分在宿舍里进行,所以,宿舍作为相对狭窄和固定的人际空间,成了大学生日常交往的主要场所之一。以某一主流文化为主干、以部分支流文化为旁枝的宿舍文化呈“伞”型辐射圈,覆盖和影响宿舍成员个体。例如,一部分成员关心某个领域的文化知识,在讨论与交流中所传达出来的话题就有辐射性,其他成员为了将自己更好地融入集体,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就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关注其他成员所关注的话题,以便在自己参与他人的活动时有言可发,这就体现为宿舍文化的易感染性,宿舍文化的辐射性和易感染性在和谐的宿舍体现得最为明显。因此,宿舍文化越是丰富多彩、健康活泼,对宿舍成员的辐射性和感染性就越强。

2.宿舍文化作为学生家庭情结的延续,具有自发性和共建性。

宿舍成员的生活习惯、脾气秉性在宿舍这个学习、休息、交流、娱乐的主要场所有明显的延续。成员们会不自觉地以家庭文化教育的背景和模式作为独立学习生活的参照和标准,以使自己努力在自己参与营造的宿舍文化氛围里找到与个体家庭情结相符的契合点,这种不自觉、无意识地建构自我个体学习生活环境的行为称之为宿舍文化建设的自发性。例如有的成员生活杂乱无章,固执己见,各行其是,团体观念薄弱;有的成员个个物品整理得井井有条,尊重他人,乐于为他人服务,主张民主决策,集体意识较强。长期下来,当后一种生活文化在宿舍中占主体地位时,由于辐射性与易感染性的作用,重个人的成员也能主动为大家,为私利的个人也主动为集体,从而使健康文明的宿舍文化内化为成员自觉遵守的潜在规则,并在这种具有良性刺激作用的“约定俗成”下,形成的一股向心力和凝聚力,自觉主动地维护和营造良好的宿舍文化。反之,则是一种恶性循环,这就是宿舍文化的共建性体现。

3.宿舍文化作为社会角色的缩影,具有提前性和多元性。

所谓一个宿舍就是一个小型社会团体,每个宿舍成员都是一种社会角色的代表。大学生要在这个方寸之地共同学习、生活和交往,宿舍就是大学生跨入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预备班,是大学生逐步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宿舍成员的学习方式、生活习惯、交往风格、兴趣爱好等所营造出来的宿舍文化氛围是多元化的,它们根据宿舍成员社会化成熟度的不同,既可以互不干涉也可以互相影响。如何提高自身的社会化程度,如何取他人之精华,扬长避短,如何使自身个体素质更符合社会的需求等等,为此宿舍文化为社会的缩影就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进行社会角色提前演练的场所,为人处事,交际风格,做事原则,自我审视,如何正确看待自我和他人的角色,就在宿舍文化的氛围中不断的加以演练,以求达到社会能够接纳的程度。

二、加强宿舍文化建设的思考

宿舍文化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成才素质和综合能力都有十分很重要的影响。那么,如何建设健康积极向上的和谐宿舍文化来满足大学生成才的需求呢?

首先,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明确宿舍文化建设的理念。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宿舍文化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宿舍文化的质量和品位。宿舍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学校甚至社会的稳定,所以应该在建设和谐社会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唱响和谐宿舍文化的主旋律,坚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理论为指导,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始终坚持以大学生的成人、成才、成功为方向,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引导其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和谐宿舍文化的建设。学校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和人际交往观的教育。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有利于大学生拥有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良好的人际交往观有助于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探讨中产生心理共鸣,从而形成宿舍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成为民主、自由、平等的和谐文化氛围,大学生能从中认识自己,完善自己,认识他人,理解他人,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由此形成良好的学风以促进班风建设和校风建设。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学校要明确宿舍文化建设的理念——“和谐宿舍,品质生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于人”为准则,明确和谐宿舍文化建设的宗旨——“扬德尚美,育己善行”统一思想,统筹规划。引领学生倡导和树立正确的宿舍文化理念,争取以文化促进建设,以文化规范行为,以文化塑造人格,以文化锻铸精神,以文化营造氛围,以文化凝聚力量。形成团结合作的集体观念,积极向上的学习观念,平等互助的竞争观念,严格合理的制度观念和正确的自我发展观念。提高宿舍文化生活的品质和品位,培养大学生宿舍文化的系统性,观念的一致性和个体参与的自觉性,使大学生对享乐主义文化、烟酒扑克文化,个人主义文化和黄色污秽文化等消极文化有自觉的、清醒的认识并主动地抵制和消除这些消极文化的影响和腐蚀。

其次,改革陈旧落后的管理方式,健全宿舍管理体系。

目前,大多数高校采用笼统地走马观花式的“三定制”(即定期定人定点检查)宿舍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序上并不能使大学生对宿舍检查和评比产生积极劳动参评的思想和自觉主动自愿的行动的统一,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宿舍管理制度是造成宿舍检查评比的短时间段内整洁干净、整齐有致的伪宿舍环境状况产生的原因,这并不利于和谐宿舍文化建设与和谐宿舍

环境建设的长期进行。为此,学校宿舍的管理制度应该具有系统性、先进性和开放性。第一,学校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宿舍管理原则。学校的学工处,学生公寓管理中心等有关部门应该把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当成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原则,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能,提高各层部门的责任感和“学生利益无小事的”意识,加强学生宿舍日常管理力度,改善宿舍软硬件设施,丰富宿舍文化生活为学生提供和营造一个安全、舒适、便利和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第二,提高宿舍管理队伍素质,成立教师专员管理委员会和学生干部自我管理协会。高校成立以老师为主体的高素质成员的宿舍管理委员会,简称“专管会”,一方面可以提高宿舍管理的水平,另一方面可以较好的根植于学生宿舍,深入学生宿舍,利用学生宿舍进行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更容易使大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此外,还要发挥学生干部、党员、团员的作用,成立“学生宿舍自我管理协会”简称“管协会”,它是“专管会”的重要补充,其成员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是广大学生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专管会”和广大学生的桥梁,它在学校的文化建设政策和“专管会”的指导下对宿舍文化进行自我服务,自我营造和自我管理。党员团员干部要发挥以身作则,以行示范,以已自律的模范先锋作用,主要进行日常生活的管理,宿舍安全卫生的检查,组织宿舍或宿舍间的各种活动,征集反映学生意见等工作,从而起到改变宿舍文化气氛和活跃宿舍文化氛围,达到建设和谐宿舍文化的最终目的。

再次,建立和规范宿舍管理规章制度。

俗语曰:“无规矩不成方圆。”大学生崇尚个性,追求自由,喜欢无拘无束。如果仅希望靠他们的自觉性、主动性来搞好和谐的宿舍文化建设和维护和谐宿舍文化的风貌是远远不够的。约束大学生的日常行为,端正和谐宿舍文化教育的价值取向,以增强管理的组织纪律性,强化学生的自律意识,营造有规可循,有章可依,积极活泼,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氛围,这些在学校校纪校规的规范下生成的宿舍管理规章制度条例,如《大学生宿舍安全卫生检查管理条例》、《大学生宿舍关于晚睡熄灯管理条例》、《大学文明宿舍评比标准》以及《大学生宿舍文明生活公约》等规章制度。学校有关部门组织在执行这些规章条例过程中,要做到检查从规,评比从严,奖惩分明,以此来树立和加强规章条例的有效性和权威性,使其成为学生践行的权衡标准,并把学生遵守践行结果的好与坏纳入其学期素质量化评分的德育考核的项目中,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建设和谐宿舍文化保驾护航。

最后,以活动为载体,开展宿舍文化建设活动。

大学生作为青年时代的佼佼者,更是和谐宿舍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生性活泼,个性独特,思维活跃,乐于追求新生事物和尝试多变的生活方式,但也有部分学生缺乏对建设和谐宿舍文化的意识,不自觉地沉溺于一些庸俗污秽的文化中,因此,只有高质量高层次高品位的文化氛围和文化活动才能与大学生的知识、生活水平相适应,才能矫正他们在文化意识上的认识误区。学校有关组织部门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制定学校的和谐宿舍文化建设活动月,定期举办宿舍文化艺术节,组织和策划各种文化艺术活动。此外,笔者认为,活动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一、要体现时代风貌,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引起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兴致;二、符合学有所长学有所用的教育目的,使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三、与教育本质相适应,有利于学生的成人成才成功;四、科学性,趣味性,审美性和人文性相结合,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综合素养

网络对大学生活的影响

网络对大学生活的影响 摘要:如今,网络与我们每个人密切相关,上网的方式也经历了从传统的单一的计算机与网络的关系到现在各种移动终端设备的变化,可以说网络已经渗透到现代人生活的各个方面。然而,正如大多数人所说,网络就是一把双刃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也有各自不同的用处,结果也各不相同。 关键词:网络与大学生活,双刃剑,利用网络,网络信息真实性 引言:作为信息的载体,网络有其自身的特点: 信息容量大:我们处在信息时代,每天的信息可以说是浩如烟海,网络尤其是各大网站提供了信息传播的平台,使更多人能了解到想要的信息。 时效性:利用网络能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获取事件信息,各大门户网站的竞争也使这种时效性的准确度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如今,通过电视直播,网络电台直播,我们可以明确的知道我们关注的内容。 分享性:正是有了这样的一个共同交流的平台,使得信息不再是传统上的一个人或者是人活动的相对较小的圈子,而是一个庞大的交流圈,每个人可以在里面畅所欲言,分享各自的东西。 便捷性: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通过网络,每个人的想法就是更简单,更快捷。 在网络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掺杂着负面的效应,毕竟网上信息量大,鱼龙混杂,不免有不良的垃圾信息等。这对大学生的思想导向起了不利的影响。 1.正确认识网络这把“双刃剑” 正确认识网络这把“双刃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网络作为一个载体,衍生出了多种信息传递的方式。大学生通过网络接触到前所未有的广阔的空间,能更加有效和广泛地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交流情感和了解社会。在它积极作用的背后,网络空间又以令人眩晕的色彩诱惑着涉世不深的大学生,使得部分大学生陷入到迷失自我的陷阱中。因此我们需要在大量的信息中找到精华,所谓精华就是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能对自己有帮助的资源。就上网本身而言,当然并没有错,关键在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在某些方面,上网也就类似鸦片,适量自然可以治病救人,但多了就容易产生依赖性,影响工作学习,但上网与鸦片又不同,前者产生的是生理依赖,后者则是一种精神依赖。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既然对立又统一的一面,我们要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这就告诉我们,对待中学生上网问题要一分为二,全面分析。首先,我们应该看到中学生上网的利,肯定网络给大学生带来巨大帮助。互联网具有高度的开放性,跨地域性,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网上查找到他所要的信息。这大大方便了大学生的学习,因此,就出现了远程教育,我们可以在网上学到更多的知识,感受遨游学海的乐

如何减少网络对学生的影响

如何减少网络对学生的影响 网络对青少年了解知识,掌握技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外,也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并且日趋明显。首先网络会使他们迷失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世界产生隔阂,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久而久之,会影响青少年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还可能导致其人格的分裂,不利于青少年健康人格和正确人生观的塑造。其次,迷恋网络还可能使青少年产生精神上瘾。一旦离开网络,便会产生精神阻碍和异常等心理问题和疾病。表现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就是举止失常、神情恍惚、胡言滥语,性格愈加怪异。对此,要积极加以教育、引导。所以,我们应当积极采取一些措施。 一、家长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父母应积极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加强对孩子的精神关怀。 家长应该积极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所需所想给孩子以精神上的关怀、理解与安慰。如家长可经常与孩子聊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共同参与孩子感兴趣的有意义的活动,尊重孩子的认知,满足孩子对精神之爱的需求,减少孩子上网的欲望。 2、积极采取措施转移孩子注意力,将青少年的求知欲引向正确的轨道。 家长老师应设法引导青少年的求知方向。从青少年积极向上的心理特性出发,帮助其树立起远大的目标,培养其高尚的情操,加强其自控力。如学校经常性地开展各种文体活动,长期主办各种兴趣小组,针对学生的特长与兴趣,举办各种特色培训班,积极鼓励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种有益的夏令营等。有意识的将青少年的视线从网络上转移。 3、开展正常的性知识教育,消除青少年对性的神秘感和性苦闷。 家长和老师可通过适当方式,对其进行一些性知识的教育讲解。对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性生理现象和性困惑,切不可因觉得不便谈而敷衍了事。在性教育方面,学校应及时开设正式的性知识教育课,以消除青少年对性的神秘感和性苦闷。使青少年对性有个正确的认识,以消除其对黄色网站的热衷。 4、青少年应加强自身的心理品质与控制力。 首先青少年应树立一个坚定正确的奋斗目标,以此为动力培养自己的控制力与忍耐力。加强自身情操的陶冶,对一些生活中的困惑,积极与外部沟通,寻求父母老师朋友等外部支持。 5、家庭和学校应进行经常性沟通,建立起有效的监控系统,控制有上网瘾的孩子的作息时间。以此构建一个良好的外部小环境。

社会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社会环境所包括的范围很广,如各种社会关系、社会风气、习惯势力、文化设施、家庭条件、亲友关系等。社会环境可以通过人类的劳动加以改造,因而比及自然环境它有灵活多变的性质。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环境的成为也越来越复杂起来,由此,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人所生活的环境中,社会环境是主要的,自然环境虽然也是客观存在的,但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发展来说,自然环境则居次要地位。社会环境给儿童和青少年一代提供生活条件,对他们施加种种影响,他们也对社会环境作出种种反应和回答,青少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绩的表现,就是这种反应和回答的一个方面。在社会环境中,个体总是通过相互关系而从事社会活动的。在这里,个体活动不但受着社会关系的制约,而且还受着社会环境的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一、社会潮流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社会潮流是反映在多数人意愿的基础上形成的群众性的社会活动。在这种社会活动中,每个人都将利用这个潮流实现个人愿望,人们将在潮流中表现自己,也将在潮流中使自己的个性得到改造。它的特点就是与潮流相关的一切活动两极分化发展,适合潮流的特质将会膨胀,违背的将受到更大的抑制。二、社会变革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在社会进程中,有各种各样的变革,有单方面的、多方面的;急剧的、渐变的;积极的、消极的。但不管哪种变革,都会给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及成绩以极大的影响。三、政治教育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政治教育也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学习成绩。政

治教育是人类社会固有的一种需要,它不是人们主观上喜欢不喜欢、需要不需要就能够改变的事实。客观上,它对人才的成长,德与才的并行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为什么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条件下、特别是目前的政治教育、政治活动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和表现呢这当然与十年动乱中遗留下来的假大空的影响有关,也与政治教育方法不当有关。因此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政治教育听不进,青少年思想出现“偏航”,教育工作者苦于无方,社会风气受到影响。社会上的很多不良现象折射回来又影响到学校的学生,各种思潮和倾向性表现出来了,学生本应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问题成了次要问题,学习成绩好坏也就无需关心了。当然,正确及时的政治教育也能给青少年学生的学习以积极的促进和影响,我们一贯强调的既教书又育人,就是这个道理,这也是教育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目的。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首先要有一个适应他们学习的社会环境,要有安定的政治环境,繁荣的经济形势,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良好的社会舆论风尚。安定的政治环境和繁荣的经济形势有益于学生的学习。 鲁迅讲过一条最简单的真理:一求生存,二求温饱,三求发展。在旧中国,劳动人民衣不遮体,食不裹腹,其子女无钱也无权去读书。在旱涝天灾、战火连年的时代,人们也无法保证教育或求学。在政治不安定、经济不发达的时代,正常的、进步的教育也是无法实施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层次论”也说明了这个道理。人首先必须具备与生存相关的需要,其次是安全的需要,它确保个体应该生活在一个免遭危害的环境。第三个层次是归属和爱的需要,这是人

环境对人的影响作文

环境对人的影响作文 中国古代有个故事叫“孟母三迁”,讲的就是环境对人的影响,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环境对人的影响作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环境对人的影响作文1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又有谓“近朱则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大家耳熟能详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就说明此理.当一个人身边所接触的人是正直者,这个人很容易也变为正直的人;反之,友人皆为巧言令色者,这人也容易变为巧言令色者.对于事物的判断也是如此,当一个错误的想法被周围人都认为是正确时,这位有自觉者也会对自己开始怀疑.当更多人都如此认为时,这个人就会接受这错误的想法. 故人处世间,没有良师益友提拔就随波逐流,如果是好的风气则有好的影响,如果是坏的风气,则受坏的影响.纵观历史历朝历代与世界各国,各种思潮、制度,屡屡变更,皆没有一定.每个时代的人多被那个时代的思潮制度所影响,很少能跳出这种局限. 俗话说得好“环境造就人”,环境能影响人,可以熏陶人,也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它能从多个侧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并支配着孩子思想道德行为.良

好的环境能成就一个人,而不良的环境也将会给一个人的成长带来负面作用,当然这里的环境既指家庭环境、也指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 大家也都听过易中天品三国吧,在电视上曾进行过专题报道,他的成长就是得益于良好的家庭环境的影响,易中天的父亲是大学教授,热衷于搞学术研究,家里藏书丰富.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自然地就好学乐学了.他的儿子个个都很有优秀.易老在电视采访中说:“我从来没有为儿孙们的学习操过心,也从来没有打骂过他们.”最后总结时说,家庭潜移默化的教育最关键,言传不如身教. 所以,我们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就要注意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让环境感染着孩子、教育着孩子,无言胜于有言,潜移默化中孩子就会受到教育. 教育的重要由此可见,很可惜的是现今的教育实在办得不好,没有注重人性的培养,而只注重在技术、知识上的东西.教育应该是探寻生命、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不然的话,这个世界就只成为一个机械人的世界,只知道赚钱、被潮流牵着跑,是何等的无意义.已故的宣化法师对当今的教育有一番精辟的见解,他认为现今的教育可说是破产,在学校里老师给同学灌输的就是如何争第一.学生就如一张白纸,结果就养成人人好争好斗的性格.国与国的战争皆是好争、好斗而产生,谦让的精神却没有给与灌输.

网络安全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

信息时代的网络安全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 的看法和建议 高校校园网络的迅猛发展,对高校师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对师生尤其是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精神世界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时,由此形成的网络文化对传统校园文化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在高校信息化校园建设过程中,只有进一步提高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对高等教育深化改革重要性的认识,准确把握网络文化的发展方向,分析研究网络文化的特点和规律,切实克服网络文化所产生的种种负面影响,才能使网络文化为高校各项工作服务。 一、信息时代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违法犯罪行为 1、发表不当言论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上网族可以匿名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如果没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大学生就可以在不同的网站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种观点正确与否发表者本人并不在意,他所得到的就是情绪的一种宣泄。这种不负责任的宣泄有可能会对国家,或某个组织,或是对某一个体造成伤害。严重的还会触犯国家的法律,造成犯罪。比如华南理工大学一名学生因个人爱好在电子公告上张贴武器发展的相关信息,造成了国家泄密事件,触犯了国家法律。 2、扮演黑客,进行网络攻击和入侵 大学生是一个具有较高智商的群体,这个群体对新生事物有着更多的好奇心理,网络的开放性使他们可以无所顾忌的放任自己。因此,一些大学生就制造计算机病毒,在网络上进行发布,对他人电脑进行攻击,侵犯其他隐私,甚至盗取国家机密,走上犯罪道路。 3、传播不良信息 互联网和其他媒体相比,它所提供的内容相当丰富,信息量很大,它对社会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一种现象不得不面对,那就是互联网上存在的大量黄色网站,而在我国上网族中,25岁以下的青少年就占54.2%,由于大学生涉世未深和可塑性较强,使得他们成为“网络黄毒”的最大受害者,对正处在成长阶段的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大学生一旦沉迷于这些不良信息,就会不可自拔,进而成为色情网站的“常客”,甚至会利用网络传播这些不良信息。 (二)大学生网络上当受骗 网络聊天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应运而生,大学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群体,容易接受新生事物,而且喜欢研究和探索,追求时尚。网络聊天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乐趣,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和任何陌生人交流、沟通,甚或是交朋友的平台。因为网络是虚拟的,上网族通过它获取到的信息都是华丽的,而信息是否真实,却缺乏考证。因此,在聊天中对于分辨能力还不是很强的大学生来说,很容易相信网络上的人或信息,使得大学生上当受骗的几率大大增

学校环境对中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学校环境对中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从8个学生个体因素对学生解释率的影响程度[1]来看(见表1),学校环境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程度六年级大于八年级,呈现了学生年龄越小越容易受学校环境影响的态势。学校环境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六年级数学大于语文,而八年级语文大于数学,这可能与认知的年龄特征和课程的内容特点有关。三年级学生在注意力、逻辑思维能力上的差异水平相对较大,可能对侧重逻辑思维的数学而言影响更大;而八年级学生在习惯、态度上的分化日趋明显,可能对注重阅读积累的语文学习影响较大。学校环境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八年级科学相对高 于其他学科,可能与我市初中科学实行合科教学有关,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科学不仅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科课程,也是训练听、说、读、写、算的基本载体。我市科学作为实施合科教学的综合理科课程更是兼 具了数学、语言课程的一些特点,因而受学校环境的影响程度最大,这可能也是发达国家将科学和语文、数学一起并列作为基础教育三大核心课程的原因之一。 表1 学生解释率及相关因素解释率 指标 三年级八年级 语文数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 学生解释率22% 23 % 32% 29% 35% 25% (1) 性别0.16% 2.06% 14.70% 12.15% 13.44% 12.15% (2) 生活习惯18.30% 20.60% 27.00% 36.30% 27.10% 32.90% (3) 课业情况9.90% 8.29% 16.40% 21.00% 16.80% 12.20% (4) 学习心理9.18% 4.95% 2.37% 16.60% 6.84% 10.70% (5) 对学校环境的评价10.93% 15.09% 5.44% 1.44% 0.38% 7.64% (6) 学习方法0.80% 0.35% 1.84% 2.68% 1.55% 3.65% (7) 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评价0.46% 4.99% 0.10% 0.00% 3.15% (8) 家庭背景8.01% 11.12% 0.00% 1.88% 11.25% 3.48% 一、学生现状 本报告所指学校环境包括学生对学校总体环境的评价,学生对师生关系 的评价和学生对同伴关系的评价。以下结合相关数据,考察分析这3种因素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一)学生对学校总体环境的评价 学生对学校总体环境的评价三年级明显好于八年级。与三年级学生比较,八年级学生在学校感觉孤独的人数比例增加,而喜欢学校的人数比例下降。学生对学校总体环境的评价三年级相差不大,但八年级在区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市直较高,乐清较低。

环境对人的影响作文16篇

环境对人的影响作文16篇 环境对人的影响(作文16篇) 环境对人的影响作文(一): 有人说:“时势造英雄。”它强调了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也有人说:“成功的依靠,唯有自我!”它强调个人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地位;而我认为,若想成功,适宜的环境与个人的努力缺一不可。 就像那颗永居深山的大树,被修剪之后移栽到城市新建的公园。在沉寂了数年之后,最终被人赞叹,受人赏识,是环境改变了它的命运。 的确,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无可厚非的。孟母为了孟子的健康成长,三次搬迁,最终选择了一个适宜的环境——学堂。正是在这种浓重的学习环境熏陶下,孟子得以博览群书,最终成为影响后世的哲学家。可见,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多么重要啊!热带雨林的植物带到北极去会被活活冻死;而温室虽然温暖,若将企鹅放在温室中饲养,企鹅也必会因环境的不适而死亡。每个人都有适合自我的生存环境。比尔·盖茨发现哈弗并非他成就事业所真正需要的环境,便毅然决定离开哈佛,走向社会自主创业,终究成为世人崇拜的世界首富。对于我们自我,也正是需要为自我找一个适合自我的环境。 虽然是环境改变了大树的命运,但究其根源,若不是大树有着茂美的枝叶,多姿的形态,又怎会被人相中不是在移栽之后,大树重新扎根生叶,努力适应环境,怎会有优美丰姿的坚持和人们的赏识呢

是金子总会发光,没错!大树正是一颗闪闪发光的金子。它自身的优越条件是它“发光”的根源。可是,对于不是“金子”的人们来说,命运就只能暗淡吗 爱心形象大使濮存昕以往说过:“人说‘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我们先做千里马,管他伯乐在哪儿!”无人赏识时,不要懈怠,要坚信,经过自我的努力,我们最终会将自我历练成那颗闪光的金子和那千里马。想想当今正红的歌星影星们,哪一个不是从卑微的小草一步一步不懈奋斗,最终成为娱乐圈灿烂星空的泰斗。很多情景,仅凭自我的力量,你是无法改变环境的,那就试着去改变自我,适应环境,经过自我的艰苦奋斗最终走向成功! 为自我选择一个适宜的环境,并经过自身的努力奋斗为梦想而拼搏,终会将你引向成功! 环境对人的影响作文(二): 古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在强调环境对人影响之大。这个说法并没有什么错,但相比之下,我觉得环境并不是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全部因素。 每个人身处的环境,并不由自我控制。有的人生在农村,有的人诞于皇宫,虽然他们的身份地位悬殊之至,但他们却能同样的平庸,也能同样的成就非凡,这是最典型的例子。每个人的成功与否,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是否努力,是否有坚韧的意志力。 有的人觉得,我是贫苦家庭的孩子,生下来就注定要面朝黄土一辈子,但同样出身底层、生活贫困的林肯,几乎没有理解过正规教育,

小学生成长记录手册

新学期班主任寄语 亲爱的孩子们: 孩子们,你们爬过山吗?无论是陡峭险峻的高山,还是绿草涓涓的小山,你们一定爬过。但是你们爬的只是自然界中的山,还有一种山,你们可能没有爬过,那就是你们自己心中的“山”。 什么是心中的“山”呢?那就是人生目标,也就是一个人的理想。也许有许多人根本就没有具体想过自己将来要做些什么,就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他们心中只有一个“我”字,追求个人的享乐,沉醉在父母所营造的安乐窝中,感叹学习辛苦,生活枯燥。你能说这样的人心中有 “山”吗? 只爬过自然界的山的人,还不能算是英雄好汉,因为不管自然界的山如何顶天立地,如何气势磅礴,都没有世人爬不过的山。真正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他们心中都有一座山,并且从小就不畏艰险,奋发图强,努力攀登自己心中的那座“山”: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从小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唐僧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走过千山万水,出生入死,终于取得真经。就是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榜样:有的同学人小志大,博览群书,孜孜不倦地学习,他们每天都百折不挠地爬着心中的那座“山”,并且越爬越高。 亲爱的同学们,小学阶段正是人生的播种季节,播下一个信念,你将收获一种行动;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个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只有自己在心中的“山”上攀登不息,将来才能登上真正的顶峰!孩子们,你们是新世纪的主人,祖国的未来,老师衷心地祝愿你们——在这片沃土上展开你们理想的翅膀,为实现自己的宏伟蓝图而拼搏吧!要知道,进步就精彩,进步就辉煌! 亲爱的孩子们:你们个个都是聪明可爱、天真活泼的孩子。你们就像老师的开心果,和你们在一起,我便没有了烦恼,忘却了疲劳。 孩子们,如果你们是鲜花和小草,我愿是阳光和雨露,默默地温暖和滋润你们的心田,让你们成为最美丽的鲜花和最青翠的小草! 在求学的道路上,老师愿做你们的朋友,和你们一同成长。努力吧,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一起交流,一起创新一起想象,一起描绘多姿多彩的人生,一起设计美好的未来! 班主任:李雪艳 一.我的成长目标 学校: 班级: 姓名:

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调查报告

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调查报告 中学生上网是一个被社会广为关注的话题,针对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我们对源潭一中的200多名同学,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 1. 学生上网的主要场所:在调查的同学中,65%的同学在家里上网,其次是网吧和他人家里。 2.中学生每周上网的次数:40.5%的同学是每周3次左右,39.5%的同学是每周1次左右,每周6次左右和每天都上网的占7.9%和12.1% 。 3. 中学生上网的时间:大部分中学生上网是在节假日,这说明大部分同学还是能较好地控制好上网时间的。 4.中学生上网的目的: ⑴中学生上网,聊天或玩游戏者较多,其次是娱乐、收发邮件、下载音像资料或图片,再次是查阅资料、做网页、查阅有关知识的信息、浏览新闻等等。 ⑵大部分男生上网是为了玩游戏;一多半女生上网是为了聊天,听音乐。 5. 家长或监护人对于中学生上网的态度:支持者较少,反对者居多,支持者大部分的前提是“要求正确使用,避免不健康的东西”。但很多中学生的家长反对或控制孩子上网。其反对原因大多是“上网耽误学习”及“上网容易受不良信息影响”。 分析: 1.中学生上网主要还是处于好奇心和爱玩。 2.中学生由于上网而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影响了学习。因此如何正确引导中学生正确上网,是家长和学校都应该关注的问题。;二是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网上存在许多不良信息,这是不争的事实,对于网上不良信息,国家和社会坚决打击固然是重要的,但中学生更应该提高过滤有害信息的能力,这样才能尽可能地避免在网上学到有害的东西。这才是治根本的办法。 3. 一些中学生迷恋网吧的原因: ⑴假期缺少能使中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⑵缺少可以供中学生们娱乐、活动、放松的活动场所。 ⑶对非法网吧的打击力度不够。许多非法网吧已转到了“地下”,这更使执法人员无法清除它们。 4.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 ⑴中学生自己要加强自控能力,上网避免浏览不良信息,并要少玩游戏,安排好上网的时间,不要太长。 ⑵老师和家长应该引导学生上网,不能盲目的“堵网”,而应该通过各种培训教育,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接触、了解并使用网络,并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重点培养他们的判别是非的能力,增强道德判断能力,使中学生能自动远离网上的不良信息,并能熟练的使用网络

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发展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让家长们认识到良好的家庭环境气氛,尤其是良好的家庭情感气氛、心理气氛和文化气氛,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很重要的。为了教育好子女,家长应努力把家庭构建成为孩子的乐园。 教学方式:交流讨论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最小单位,是所有人心灵的港湾,是我们每个人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更是小学生成长的乐园,不良的家庭环境会给小学生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甚至终身…… 二、案例分析: 1、家庭环境对小学生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影响。 2、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基本生活技能的影响。 3、家庭环境对小学生道德情操的影响。 4、家庭环境对小学生理想志趣的影响。 小结:由此可见良好的家庭情环境对孩子的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有重大影响,每个家长都要充分重视这个问题,努力营造一种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气氛。 三、讨论: 怎样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1、家长自由讨论。 2、集体交流,教师相机归纳: A、家长必须注意自身的心理健康,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才能形成良好的家庭心理、文化气氛,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B、家长要多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跟子女心理相通,形成融洽的情感和心理气氛。 C、家长要注意身教,身教和言教并重,才能引导孩子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D、让孩子适当参与家政管理,既能让孩子体恤父母的辛苦,防止其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又为培养孩子勤俭、踏实、坚毅的品质提供了生活感性经验。 E、避免“过度教育”,不要随意干扰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方式,要创造一个民主、和谐、向上的家庭气氛 F、家庭贵有书卷气,建立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发展. 四、总结: 鉴于家庭环境影响的深刻性和潜移默化性,家长对子女要精心培养,爱而不宠、尊重信任、严而不苛、民主平等,让家庭充满和睦、向上、愉快的气氛。

居住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专业研究)

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活动以“关注人、关注家、关注下一代”为主题,旨在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温馨、欢乐的家园。恰逢“天时地利人和”,活动一经推出,便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空前关注,居住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有多大、如何为孩子营造健康之家等话题,成为人们的议论焦点。 “孟母三迁”的现代版故事 面对记者采访,刚搬来长沙晚报宿舍小区的殷先生笑脸灿烂:“搬了三次家,终于为我儿子找到了一个好的住所。小区里安全静谧,草木四季葱茏,健身设施齐备,左邻右舍熟识,文化气息浓郁,儿子可以与小伙伴一起尽情地在院子里撒野、在图书室里学习,还有,小区旁边就有蓝猫幼儿园和大同二小,儿子上幼儿园和上小学都非常方便。我相信,这样的居住环境对儿子的健康成长是有好处的。” 关于“环境”的定义,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系教授张卫民给出了一个答案:“指个体生活于其中、能够影响人的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对于类似殷先生的现代版“孟母三迁”之举,张卫民教授赞许说:“这是对儿子健康成长负责任的体现。” 居住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张卫民教授表示“相当重要”,好的居住环境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好的居住环境则对孩子的成长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

什么是好的小区环境呢?张卫民教授给出了5条衡量准则: 首先是幽美的自然环境,孩子在小区里就能看到春华秋实、夏雨冬雪,于四季美景中陶冶美的情操。而且,生活在宁静、清幽环境中的孩子智力优秀、智商较高,相反,噪声充斥是智力开发的障碍。 第二是和谐的人文环境,在小区邻里之间的相互走动中,让孩子学会宽容、奉献、分享、合作等种种健全性格,打破“老死不相往来”的城市陋习。 第三是良好的文化环境,小区自建活动室、图书室,不仅能让孩子从小受到文化的熏陶,而且也是“把每个家庭的孩子看成是小区孩子”的温馨之举。试想想,如果小区能够把放学回家的孩子召集到小区活动室、图书室学习,将为多少业主家长解除后顾之忧(如沉迷网吧、安全隐忧等等)? 第四是完善的典章制度,这其实是优秀小区的人性化之举,比如道路标志、池塘水深危险标志……尽量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第五是配套的教育资源。教育资源匮乏,业主孩子无法就近上幼儿园、上小学,是许多新开发楼盘的“软肋”。好在一些开发商已经

学生成长记录册

老师的话:张晓睿:活泼天真的你,挺乐意帮助别人,却总管不好自己。你喜欢玩耍,这并不是你的缺点。可是,如果只贪玩不学习,知识会自己长翅膀飞到你的脑子里吗?老师赠你一句话:要学就学个踏实,要玩就玩个痛快。老师的话:张茜倩:你是一个活泼、天真的女孩。平时你很热情,能与同学友好相处,但是你上课时总不爱开动脑筋,举手发言。老师希望你上课能积极举手发言,这样你的进步会更快,更大,相信不久的将来,你会取得更好的成绩,老师期待着你。 老师的话:方裕婷:瞧,在众多的手臂中,老师惊喜地发现了你举起的手臂,这是你第一次主动举起手要求回答问题,老师高兴极了。因为你终于战胜了过去的你。老师真希望你能像其他同学一样,手臂再举高些,再举直些,声音再响亮些!老师的话:葛希敏:你是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好学生,团结同学,成绩优秀,可惜的是上课不能积极举手,开动脑筋,甚至还会走神。及时改正不足,争取更大的进步!

老师的话:邱杰:你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吗?“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相信只要你也向班上其他同学一样勤奋学习,你的成绩一定会进步的,更让老师开心的是,你发言积极多了,老师为你感到骄傲。加油!老师的话:陆美珑:你是一个尊师守纪,爱劳动的好孩子,学习上欠自觉,不够刻苦,成绩一般,如果你在学习上多下苦功,你将更上一层楼。你发现没有,只要努力一下,你的字就可以写得漂亮,计算就能正确,让脑子多思考一下问题,你就可以得出令人满意的答案,努力吧。 老师的话:张怡:在老师眼里,你是一个聪明,活泼善于开动脑筋,勇于探索,富有进取心的好学生。你热爱班级,乐于助人,但是你总是跌倒在同一个地方,是否自己应该多加思考,找出原因?其实这道理我也给你说明白,关键的是你有没有认真去做!老师的话:沈珺斐:你性情温和、言语不多,但待人诚恳、礼貌。可你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却从不问老师,其实学问学问,要学要问。希望你再加把劲,继续努力,不懂就问,这样你的进步会更快,更大,相信不久的将来,你会取得好成绩,老师期待着。

关于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对策

关于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对策 论文摘要:互联网对大学生的成长、发展起很大的促进作用,也会对他们产生负面的影响,我们应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 论文关键词:互联网;影响;对策 互联网将缩短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空间,从根本上重塑人类的生存形态,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当然。技术从来不是中立的,它往往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作为信息社会的技术新生儿,也毫无例外地具有这种双面特征。如能正确利用网络.互联网会对进入其中的青少年的成长、发展起很大的促进作用,比如:网络的丰富性拓宽了青少年求知途径。网络的超时空性为青少年扩大了交往面,网络的平等性为学生创造自我实现的新空间.等等。但是一些网络主体的不良行为也会对大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 一、互联网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1、计算机网络的传播特性造成信息泛滥,各种信息垃圾会弱化大学生的道德意识 互联网在强化青年地球村村民意识的同时,也弱化着他们的民族意识。所谓网络“新人类”。在他们身上我们会发现很强的国际色彩。这是因为互联网的使用跨越了时空的界限。增强了他们作为地球村村民的意识。这有利于他们在日益“一体化”的世界中生存。但与这种“一体化”意识相伴的是种族、民族意识的弱化。民族认同感减弱。民族身份逐步消解。在某种意义上不利于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互联网还对现有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产生了或可能产生影响和冲击。 2、网络文化的直接化、形象化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造成极大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妨碍其整体素质的提高 不可否认,计算机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对开阔学生的眼界,帮助他们了解新鲜事物具有正面作用。但是信息的丰富伴随着信息的爆炸、信息的污染,网络上流动的各种冗余信息成为干扰学生选择有用信息的“噪音”,而且计算机网络挤占了学生阅读书本、思考问题的时间,阅读量的减少不仅影响青少年知识结构的平衡,更重要的是极大地破坏了他们的文字应用能力。许多大学生计算机操作得非常熟练,却写不出漂亮的汉字、流畅的作文.这种现象不能不让人担忧。 3、互联网的隐蔽性,将导致青年学生的不道德行为.违法犯罪行为也在增多 在一人一机的环境下,学生不必与其他人面对面的打交道,从而没有传统社会的熟人圈子去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同时,网络技术使人们的身份可以变成电脑上的一串字符,任何人都可以随便用不同的名字、性别、年龄与人交流而不会被人察觉。网络的隐蔽性特征也使网上的犯罪层出不穷。侵犯知识产权、恶意制造计算机病毒、黑客入侵等案件逐年增多。 4、互联网的虚拟性将导致数字化人的出现,造成青年学生的非人性化的倾向 由于网络将各个地方的站点连在一起,形成一个虚拟的空间,这样,全球实际上有两种存在,即领土意义上的社会存在和虚拟的社会存在,这两种存在之问的反差十分巨大。造成了许多青年逃避现实,不愿回到真实的世界中来。同时,人们摄取信息时越来越依赖网络,使他们以一种彻底的外在化、符号化的方式和冷冰冰的操作伦理来对待整个人类和真实的社会,人与人的交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困难,个人也会产生紧张、孤僻、情感缺乏等症状,有些甚至产生人格障碍和人际交往障碍。无法面对真实的社会。比如目前网上非常普遍的网恋现象。其实网络背后的那个活生生的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双方都难以知道。可很多人就喜欢去追求这种符号化的情爱快感。 5、互联网的全球性使文化网络传播成为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冲突的主要诱因 网络使人们形成一个没有地域、没有国界的全球性媒体.由于技术的原因,对网上的内容现在没有也很难做到进一步严格的审查和核实,使得有用与无用的、正确与错误的、先进与落后的信息充斥网络。淫秽、色情、暴力内容也在网上广为传播。这些造成了大学生是非观念模糊,道德意识下降.社会责任感弱化,身心健康受到侵害。同时,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全球性特征,使得西方文化的渗透加剧。这就意味着发达国家垄断着网上的信息资源,能够通过网络向全球大众不断的传递文化信息,冲击发展中国家的思想阵地,使青年形成西化的倾向,民族观念和爱国主义思想淡薄。 6、“网络上瘾症”、“网络孤独症”等对青年的身心健康构成危害与威胁。 电脑空间到处都是新鲜的事物,而且在不断地增加着。因此对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青年有着无限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往往会导致青年对网络的极度迷恋。男性大学生是网迷的中坚力量。也是网络性心理障碍的多发群体。患者因为缺少社会沟通和人际交流,将网络世界当作现实生活,脱离时代,与他人没有共同语言,从而出现孤独不安、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自我评价降低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有自杀意念和行为。我们应该作出积极的、超前的反映。只要我们扬长避短。

关于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报告

关于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报告学院:商务学院班级:09旅游管理(0)班班级:2009960024 姓名:潘家云 实践时间:2010年7月20日——20120年8月10日 调查方式:网上调查、收集资料、实地采访 实践调查正文 摘要: 网络技术已日益渗透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领域,未来社会将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网络的开放性既提高了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效率,也向未成年人打开了危险而又充满诱惑的窗口,如何更好地使用和把握网络这把“双刃剑”,已经成为全社会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触网”的青少年已占到被调查青少年总数的100%,在城乡网吧泡吧人群中青少年占到80%以上,50%以上的青少年都去过网吧。网络的发展将青少年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对他们产生了诸多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发展对青少年的影响 实践内容: 一、引言 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网络以它特有的优势和发展速度,正在改变我们的工作、学习和思维方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将我没带进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计算机信息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的负面效应有如它的积极作用一样,涉及社会生活的各

个方面。 二、数据资料调研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0次互联网调查报告表示:目前中国的青少年学生网民数已经达到5800万人,占总网民比例的1/3(35.8%),占青少年网民的70%。5800万网民的结构特点非常突出。规模最大的是高中生网民,有2000万人;其次是大专及以上青少年学生网民,有1800万;初中和小学生共同构成了其他的2000万网民。 这些青少年学生网民中大多居住在城镇,接近3/4的青少年学生网民都集中在城市,农村仅有1/4(28.3%),约1600万人. 图1 各类青少年学生网民规模及比例 中国25岁以下网民总规模已经达到8294万人,占据了1.62亿总网民的半壁江山。此后年龄越大,网民数量越少,中国1.7亿60岁以上老年人中,网民规模仅有170万人。

学校环境对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

学校环境对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学校环境是学生赖以成长和发展,并不断走向社会化的重要土壤,它是指学校中能够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实际影响的全部条件。学校环境的构成是极为复杂的,按其控制和作用的特点,可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学校中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实际影响的,有较为明确的要求和具体评价标准的客观条件,如学校中的学科设置和教学、学校的常规管理以及教学设备、周边环境等等,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学校的“硬件”。另一类是指学校中客观存在的,主要由教师控制和把握的,经常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实际影响的各项条件。如学校和班级的风气、教师的人格特点、教师的教育方法等等,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学校的“软件”。如果将学校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第一类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一般起积极促进作用,而第二类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何种影响,取决于在这一环境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其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所以学校环境对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主要指后一类对学生的影响。 学校“软件”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影响学生正确自我认识的形成。 自我认识是人类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地说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自我观念和自我评价。正确的自我认识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儿童个性全面发展和优良个性品质形成的前提条件。学生正确的自我认识是在良好的教育、教学条件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的,在这一过程中由教师调节和控制的学校“软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由于各年龄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性和认识水平低的局限,而使他们表现出对来自教师的评价较为敏感,对自己在同龄伙伴中的地位较为关注,对学习中成败的体验较为深刻等特点,这就更使他们对学校“软件”中各要素的影响有着很强的易感性。所以,教师对每个学生所持的态度、所做的评价和所采取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都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和认识,最终影响学生正确自我认识的形成。 (二)影响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人际关系和谐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对心理健康的一种强有力的促进。学生能否在学校里和老师、同学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研究表明,学生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以至于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很多都和学校中不良的师生关系、不和谐的同学关系密切相关,所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是学校中人际关系的核心,是学校中各种人际关系的主要协调者,教师的人格特点,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师所倡导和培育的班风,无不对学校中的各种人际关系产生深刻影响。(三)影响学生健康情绪生活的营造。 人的任何心理活动都伴有相应的情绪体验,所以,情绪是否健康,能比较明显地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学校中的许多要素都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情绪,使学生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反

环境对人有影响作用的名言

论环境对人影响的名言 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战国·荀况《荀子·劝学》 意思是(君子)居住必定选择风俗醇美之乡,交游必须接近贤德之士。荀子是“性恶论”者,他强调人的后天学习、改造的重要性。他认为环境对人有重要影响,所以主张居必择乡,游必就士。认为选择良师益友和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可以使人远邪近正,修身立德。 譬犹练丝,染之蓝则青,染之丹剐gu ǎ 赤。 ——汉·王充《论衡·率性篇》 练丝:白色的丝。蓝:青色染料。丹:红色染料。 意思是好像白色的丝一样,放到蓝色的染缸中,就成为青色;放到红色的染缸中,就成为赤色。这几句以生动的比喻,说明人特别是青少年的可塑性很强。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唐·杜甫《佳人》 比喻山中隐居的人高洁,而出山之后世风日下,污染了人的灵魂。 居必择邻,交必良友。 ——明·侠名《名贤集》 意思是居住必须选择好的邻居,交游必须选择好的朋友。

古人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认为环境对人有很大的影响,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受到好的熏陶,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受到坏的影响。这对青少年尤其重要,社会生活中已有不少教训。这两句是从《苟子》的“居必择地,游必就士”、皮日体的“居必择地,行必依贤”演化而来,作为人生箴言,仍可借鉴。 昔孟母,择邻处。 ——《三字经》意思是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孟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煞费苦心,曾两迁三地,现在有时用来指父母用心良苦,竭尽全力培养孩子。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马克思、恩格斯 人类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始终是他们出生以前和降生以后的周围环境的产物。 环境决定着人们的语言、宗教、修养、习惯、意识形态和行为性质 ——欧文 就所有的生物而言,即使最强烈的内在本质,在很大程度上出是由其所处的外部环境而造成的。 ——乔治·爱略特 人的素质都相同,只是环境产生差异而已。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摘要:互联网作为媒体,集数据开放性、知识密集性、信息全面性、查找方便性等多种优点于一身,成为大学生认知自然、开阔眼界、储备知识的重要平台。在充分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网络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各种影响,其中,既有积极健康向上的影响,也存在着各种不利的影响,使我们大学生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本文对近年来网络及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以及研究状况进行总结,试对大学生在学习中对互联网依赖程度进行探析。 关键字:网络大学生学习影响 前言:互联网,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互联网技术和现代通讯系统的高速发展、广泛运用和日益普及,使得信息传播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高校育人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网络环境下个性化、虚拟化、协作化的自主学习行为,是一种全新的网络学习行为,是当代大学生学习行为的新形式。对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进行调查,了解大学生网络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规

律,促进大学生网络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意义。 正文: 一、研究背景 网络是一个无穷无尽的文化信息源,它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交流互动性强和影响范围广的显著特点。如何正确认识与使用互联网对大学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校园网给在校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各种有用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利用网络学习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校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网络学习情况调查研究》、《中国在校大学生网络行为分析》等文章中对中国大学生使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综合来说,得出的结果如下:综合起来看,网络对大学生思想关联的影响有积极的,更有消极的。这与大学生接收信息的特点有关。大学生在接收网络信息方面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好奇心强。青年人喜爱感受新事物、新思想,并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一些标新立异的学说往往怀着好奇的心情去追

网络对中小学生的影响

网络对中小学生的影响 摘要:网络世界资源就像一个聚宝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金山",谁勤于在这座金山上耕耘劳动,谁就会有所得。可以从中最快地查找学习资料,可以学会更多课堂外的知识,并灵活地运用课内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造力。然而,网游文化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在帮助学生获取知识、了解社会、掌握技能、促进沟通的同时,混杂其中的不良内容又给学生成长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例如:一,对中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构成潜在威胁。二,互联网使许多中小学生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也使得很多中小学生荒废学业。三,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 关键词:中小学生;网络;双刃剑;身心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电脑已逐步走入家庭。互联网以强劲的势头掀起了全球信息革命的狂潮,把人们带进了一个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势不可挡的网络热潮同时也涌入校园,引起了广大学生的极大兴趣和踊跃参与。网络,已经成为我国学生们不可或缺的生活友伴,成为学生们最重要的信息来源。他们在网络上玩游戏、传Email,交友聊天、他们在网络上学习社交、学习“生活”,体验那个虚拟世界里的美好与罪恶。网络世界对学生们的影响,早已比真实世界更真实。作为一种极具感染力的信息传播工具,网络的影响力远大于任何一种传统教育手段。 电脑作为高科技产物,有着其他事物不可比的优势,特别是现在网络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从中获得大量信息、可以陶冶情操、可以广交良友。大部分学校和家长都意识到了电脑及其网络的重要性,意识到了他们在孩子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性,都想让孩子能尽快地掌握电脑和网络知识,以便在将来的工作、学习和就业中能领先一步,但电脑游戏、网络上不健康的内容等副作用又让人们望之生畏、言之变色。网络游戏的兴起可以一直追溯到上世纪的60年代末,而中国网络游戏的出现是在90年代末,但仅仅几年,网络、网络游戏就迅速的发展、普及起来,且学生已成为网游文化创造与消费的主力军。 一、网络对中小学生的积极影响: 1、网络为中小学生提供了求知和学习的广阔校园:在互联网上的虚拟学校中上课,目前已成为学校的一种新颖的教育模式的情况,而且还可以直接学习课程,和学校的老师进行直接交流,解答疑难、获取知识。上网还可以及时了解时事新闻,获取各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上网可以充实头脑,只要留心就可以学到许多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鼠标一点,大千世界便尽收眼底。互联网为中小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学习已经不可能再是一劳永逸的事了,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要不断接触新事物、接受新观念,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这一点在网络世界体现得更为明显。网络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硬件、软件的更新换代都很快,中小学生为了与其保持同步发展,只有不停地学习、接受新的技术。互联网信息容量大的特点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中小学生的需求,为中小学生提供了最为丰富的信息资源。现在,互联网正在成为中小学生获取种种信息的最佳来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