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LM-制造业信息化的热点-解读AMR研究报告.867f16

PLM-制造业信息化的热点-解读AMR研究报告.867f16

PLM-制造业信息化的热点-解读AMR研究报告.867f16
PLM-制造业信息化的热点-解读AMR研究报告.867f16

3DC/Z-008 3D-CAD调查资料

第二期附件1

PLM-制造业信息化的热点

解读AMR研究报告

3D-CAD调研组

三维CAD软件系统开发应用及市场趋势调研组

编写者:周正寅陈斌

目录

前言 (2)

一、PLM系统走俏信息化市场 (2)

二、制造业的变化推动了PLM的发展 (4)

三、强势企业成了PLM市场的主力 (5)

四、PLM产业的类型构成 (7)

五、PLM形成各有特色的应用部分 (9)

六、PLM的用户分布和销售渠道 (11)

七、PLM市场发展预测 (13)

八、持续增长态势和因素 (17)

九、企业信息化应用市场发展趋势2001-2006 (18)

十、后记 (20)

前言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为了推动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卓有成就的发展,我们需要理性地调查学习、研究分析发达国家走过的路,认真地吸取人家的经验和教训,减少盲目性,提高自觉性。

进入21世纪,以科技部、经贸委等部门共同组成的“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协调领导小组”,积极组织力量,筹集资金,提出发展战略,制定规划方案,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与此同时,国际上的几家信息产业的特大集团公司IBM/Dassault、EDS、PTC、SAP等兼并收购了一批技术发展上有前途的专业公司,以PLM(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下同)为龙头加大了他们的研究开发和宣传推销力度。今年以来,已在北京上海等地纷纷举办研讨会、发布会,积极开展行销活动,在很多专业杂志媒体上也形成了一股热潮。面对国内外纷纭变化形势,笔者查阅了有关国外咨询机构的技术报告,并以美国AMR研究报告为参照,加以分析解读,谨与同行读者交流参考。

一、PLM系统走俏信息化市场

进入21世纪以来,发达国家制造业发展速度放缓,与之相关的信息产业也受到“泡沫”影响,形势低迷。然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却受到制造企业的青睐,得到较快发展。

表1 是全球PLM产品主要供应商2001~2002年销售额的统计摘要。在AMR报告中列出全球有关提供PLM产品与咨询服务的大小公司44家。为避免分散注意力,本文摘取了销售额占全球总额40%的4家信息产业大亨的数据和全球前两年的累计额。见图1:全球前10名PLM供应商2001年销售额。

图1 全球前10名P L M 供应商2001年销售份额

A g i l e A s p e n E i g n e 2%

T C

0%

7%

表2是上述几家主要供应

商在相关PLM 应用领域中销售额的统计。

注:许可证贸易泛指软件贸易

分析研究上述情况以后,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有关PLM的发展走向的特点:

3.在过去的两年内PLM的市场发展形势取得令人注目的成绩,年增长率分别为35%、31%。销售额分别为$2.6B。这说明了PLM的概念逐步为广大制造业所接受,PLM产品化程度日益成熟。对制造业和信息业都是令人鼓舞的好消息。

4.PLM的产业主流是向大型集团集中。前几年尚未进入PLM领域的大公司,如美国的EDS公司在2000年前后收购了UGS和SDRC两大CAD/CAM领域的主力军,很快成为PLM市场的大亨。SAP公司原来总部设在欧洲是以企业管理系统ERP为其主业的,现在已推出SAP品牌的PLM产品,并将PLM概念扩展到流程制造业,消费品制造业和非制造业,保持快速的增长势头,颇有后来居上之势。

5.CAD系统是PLM的基础。PLM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建筑在CAD系统之上,特别是在3D-CAD系统推广之后而成长起来的。两者之间有一个互补、支持、配合的关系。从统计表上看,EDS公司相关PLM应用中总销售额为$738M而同时CAD 的销售额达$478M。IBM公司总额为$750M而CAD销售额达$500M。其份额比例达64%和36%。这种比例关系对我国属于后发展的国家,尤其要引起注意,不打好CAD的基础,孤立发展管理系统必然会产生失调现象。也不能跟着国外企业亦步亦趋的发展,应学会运用我们的后发优势。

6.构成企业信息化系统主要包括4个部分。这就是ERP、SCM、CRM、PLM(含CAD系统)。按AMR公司2001年统计这四者的额度是$

7.9B、$1.5B、$1.0B、$3.7B。

7.PLM许可证贸易的份额(泛指软件贸易)相对减少。其原因是PLM系统的用户化开发,应用咨询、应用维护和系统实施费用增加了。这种变化实际上是PLM产业化成熟的表现,也是我们发展制造业信息化要借鉴参考的重要观念。换言之,只有软件产品是不够的,必须有服务咨询市场的发育相配合。

二、制造业的变化推动了PLM的发展

PLM概念的提出已有6~7年时间,为什么国外的制造业,近年来特别看重PLM

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在AMR报告中较为中肯的概括了3个因素。

1. 外源制造。近年来高新技术的制造业增长率达40%。但是他们增加的产量,

2. 大量的分包给协作厂(供应链),

3. 例如HP公司,

4. 80年代其90%的产品都由本公司生产。到2001年,

5. 这个百分比掉转过来只剩下10%是本公司自制的。国际上制造业的特大型跨国集团GE公司,

6. 也从传统的本公司自家生产装配为主,

7. 发展到90%产品为外包生产。这种巨大变化反映到信息系统上就是要借助以CAD技术及其产生BOM表,

8. 统一规范和控制由众多供应链上的厂商制造产品的生产数据。其中难点是工程更改的管理,

9. 尤其是产品设计数据已分发到许多外源制造协作厂家,10. 如何及时通讯和准确分解所发生的问题是最为困难的。

11. 新产品的快速增长。产品制造业共同12. 的呼声是产品生命周期正在缩短。由于多种信息通道使消费者所获得信息量呈爆炸性增长,13. 加剧了新产品的竞争。80年代到90年代支持新产品开发的信息系统是局部的,14. 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主要还是手工方式。但在网络技术时代,15. 各种因素增加10倍,16. 使得信息的可扩充性、可靠性、数据准确性都成了大问题。最大的难题是新产品上市的失效率大为增加。据一些消费品制造业反映:与十年前相比,17. 新产品上市成功率由75%下降到25%。其中关键的应用需求是产品资产组合管理,18. 它可以更加有效的控制、追踪和决策那些重大的长远项目。

19. 批量定制生产。这一术语还是观念多于现实,20. 但它可以促进产品工程和制造工程系统之间的联系。如所周知,21. 像DELL公司那样,22. 为定单生产。它证明了其商业价值是“你所卖的产品就是你所做的”。其优点是现金循环周期回流的缩短,23. 原因是日常销售所需存货(Days sales outstangding-DSO)可以保持很低,24. 供应商不25. 需付现场材料费,26. 节省了库存成本。最大的好处是推动产品创新的步伐。处理每一笔生意都是一次改进产品的机会。制造者远离“为库存而27. 生产”的哲学,28. 甩掉因为产品换版本而29. 积压过时的完成品,30. 推动这项工作没有应用难点,31. 只需要提高认识并掌握这种生产和流程的安排即可实现。这种改进将会推进企业走向未来。

上述这些变化,树立了一种新的认识:企业应用的IT购买者应当并能够买到更为适用而有效的系统。PLM也调整了自身的重新定位:重点服务于新产品开发。GM

的新任产品开发部副总裁坚定的指出:今日的GM不是降低成本,而是要制造优秀的汽车。日本丰田汽车与IBM/Dassault签定了历史上最大一笔软件处理协议,$800M,也是这个动向的重大事例。

三、强势企业成了PLM市场的主力

2001年PLM领域的成功是得到广泛的应用。最重要的事件可能是EDS在合并UGS之后又收购了SDRC,使EDS公司成为PLM主要供应商之一。经过各方面的讨论,现在对PLM系统的覆盖面和业务流程的认识有了更为广泛的理解概念:围绕概念设计到初步设计,跨越工程直到材料采购,产品制造和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统一的观点是“面向产品”。

早期的开发商:PTC和它的Windchill以及MatrixOne,都是从他们各自角度推向市场的。市场上承诺的“协同”的概念是有意义的,但也是容易曲解和难以描述的术语,因而影响人们对PLM概念的理解和认同。

前几年PLM供应商主导者大部分是专家类型的,他们曾在某些技术领先一时,并为许多IT专业人员所喜爱。但是面对复杂应用工程的单纯的技术观点处理产品信息显得有些赶不上市场的变化。

本年领先的几家供应商反映了两种情况。第一,先来的供应商多是大型的多功能的信息企业,像EDS、SAP、IBM这类IT供应商以其强大的安装调试能力,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非常广泛的软件包。第二,增强的PLM战略的复杂性需要深度的服务能力。原来单纯供应PLM产品的公司已经十分在意的扩展了和系统集成咨询公司的合作关系,以帮助PLM供应商提高适应用户追求长期发展项目的能力,如战略指导、项目管理、系统集成等。

下面简要分析几家主力公司的情况:

14EDS PLM。EDS PLM作为上一级的管理公司将原来各自独立几个实体,包括SDRC、UGS、Sherpa、Inovie和EAI公司等联合在一起。它将遇到三个难题。第一是核心的PDM,如何合理的把IMAN和Metaphase合成统一的,完全在Web结构基础上并覆盖Shape用户的选择,这是很不容易的。但是许多

大型用户如Delphi、Lockheed Martin和Ford等都信赖EDS。第二是CAD系列包括UGS和IDEAS(SDRC)两种各不相同的系统。Parasolid作为UGS的几何基础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如何把这几方面统一起来,开发精确的工程化的产品,还有大量的工作。第三是电子可视化。可视化产品过去是由独立的EAI公司开发的。作为高档的可视化工具有广泛的联系,并为许多企业采纳。

现在已做成的NT平台接口,有可能广泛用于中小企业,EDS的目标是推动他们成为一体。在EDS支持之下以通用和安全的途径管理用户现场实现用户开发的联合。这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15SAP。近三年SAP制定了自己的PLM发展战略,通过几年的努力改进了产品结构;加强了系统实施的支持和推动了市场发展势头。SAP始终被认为是这一市场中的重要力量。对于消费品制造业,SAP以创新精神和可信任的态度推出SAP PLM产品的谱系和支持的模式以满足流程工业的要求。SAP在PLM发展上也还有很长的路程要走。

16PTC。由于公司在重组上市的队伍,调整发展战略,所以PTC的步伐有些迟缓。很成功的CAD产品Pro/E凭借其优势地位,销售增长率继续攀升。PTC 正在重新学习销售业务,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和增强软件服务支持能力。

近两年IT市场对所有人都是艰难的。但对PTC尤其艰难,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会如何大量销售入门级产品的业务。PTC的PLM产品核心Windowchill有最好的技术结构的联合,能提供广泛的应用产品,和强有力的发展前景。从PTC的规模和他的用户基础看,应在PLM发展中做出更好的成绩。

17IBM/Dassault。CATIA是Dassault公司CAD的旗舰产品,被广泛认可为3D模型中的顶级产品。相关产品,包括DELMIA用于工艺规程;ENOVIA基于Web的PDM,和SMARTEAM低档PDM,使Dassault成为联接设计和制造工程的软件供应商。在IBM支持下,近年Dassault赢得许多大型业务。最知名的是丰田项目。丰田是一个不愿冒技术风险的公司,因此他事先对这个项目组织一批杰出的专家组对其工作流程进行了验证,经过论证评估,认为:为此项目投资$800M是值得的。通过项目的实施将能加快高质量新型车辆推向市场的速度。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是要加强IBM PLM系统与外部工

程之间的界面联合的关系。保证彼此能可靠地运行。第二是IBM要处理好与

Dassault和其他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Dassault是依靠IBM作为它的销售渠道

的,同时IBM的全球服务部门也和SAP等公司有深度的合作关系。IBM要同

时处理好多方面协作的关系。

四、PLM产业的类型构成

我们的制造业信息化的技术,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学习来的。经历过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认识和实践过程。今后我们更加要注意“由此及彼,去粗取精”的过程。早期的“信息化”,我们出现过“重硬件、轻软件”的偏向。买了许多国外名牌的计算机,没有相应的配套软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继而又闭门开发软件,质量不保证,产业化不过关。虽然早就提出了实现软件产业化的口号,然而实际工作不到位,措施不配套,难以达到预期目标。AMR所做的有关国外PLM供应商的销售业务类型的2001年销售额统计表(见表4和图2以销售类型分别统计的PLM供应商2001的销售额)应该使我们拍案而起!深感我们在认识上的欠缺和工作上的差距。

国际上对于当前制造业重点发展的PLM系统,从产业销售类型来说包括5个重要部分:应用软件许可证;主机应用软件和定制软件;应用软件维护;系统实施/服务/培训/咨询/客户化开发;系统硬件和相关设备。这几部分之间的份额和发展速度也是不同的。以下分别讨论。

15.应用软件许可证。一般可以解释为和国内软件销售业务差不多。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是知识产权问题。软件经营实际上是出让软件产权的问题,不论是出租或转让都要在合同上明确出售产品的内容,安装地点套数,有效期限,版本产权,维护服务条款等。问题是国内除少数民营企业外(可能申报手续还不完善),许多单位对软件的产权归属是不清楚的,甚至成为改革“禁区”。而软件又是实现信息化的必要基础和前提条件。2001年占总销售的39%。年增长率为25%。

16.应用软件维护。在PLM领域中,2001年全球已达5.5亿美元,份额占27%,增长率达23%。国际上产业化或市场化行为,已把软件维护与软件并列为一个重大的经营类型,而不仅是作为出售软件的附属部分。

17. 应用实施(包括服务、培训、咨询、客户化开发)的营业额已与软件销售额接近。份额占31%。尤其要令人注意的是其增长率最高达69%。预示今后产业要向这一类型转移。这一项目是国内软件购、销双方都不重视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我们信息技术产业化不成熟的最大难点。就像我们要学MBA 课程,只买了名家教材,没有名师面对面的辅导和现场教学,还是学不成材的。这个项目中实际上包括几个小项目,是一个典型的知识经济。它对供应商的要求很高,首先要有一套高素质的专家队伍而且要对用户做“辨证论治”、“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只请洋专家不仅路途遥远、身价高,又因为文化背景,国情环境的差别很难奏效,必须下大功夫走“国产化”的路。这项业务又是与企业改革,加强管理紧密集合,互助互动的。

图2 以销售类型统计的P L M 供应商2001年销售额

应用应用/服户化开软件/定制

件1%

计算机系统硬件/其

用软件许可证

38%

五、PLM 形成各有特色的应用部分

PLM 在许多企业推广应用过程中,扩展了它的应用领域,延伸了它的覆盖范围,

进一步与企业市场竞争的要求紧密结合,获得更好的效益。表5是PLM 许可证年销售额和它在主要应用部分的销售额统计表。图3是各主要应用部分的饼图。

图3 P L M 许可证在主要应用领域中的份额,2001

协同设计/工

(协同产品设计39%

组合管理

25%

D M 7%

7. PDM 产品数据管理——这项任务是作为企业产品数据的存贮中心,负责处理有关产品定义的全部信息。最广义的理解,它是管理工程细目表(EBOM )和制造细目表(MBOM ) 的信息化工具。最终它应包括两方面:概念细目表(CBOM ),用以定义一种产品概念的战略和市场参数;销售细目表(SBOM ),要做出销售用和服务用的细目表。这些是PLM 系统基础性的应用功能。2001年PDM 的份额占27%,年增长率为22%。

8. PDM 产品资产组合管理——它是一套管理产品资产组合的工具集,包括尚未进入立项轨道但已在市场出现的产品,以及长期纯研究开发的项目(R&D ),或是

基础性研究。其作用是提供一种前瞻性的支持决策。这一类型的应用活动是作为PLM覆盖领域的大脑。它还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项目管理、逐日调度任务级的活动;计划管理,根据工作进展形势将多样的项目推进更高层次;资产组合管理,权衡风险转移/资金返回的利弊,作出是否支持进入产品系列型谱的决定。这项任务所占份额为25%,年增长率为32%。

9.CPD产品设计协同——这一系统软件的作用可供设计师和工程师一道联合从事

创新产品的工作。它包括:协同空间或可视化;打红线和标高(用于修改设计图或工艺文件)。它也是基础工具集的一部分,可使工程师们在CAD环境中以特征造型或几何模型相互通讯。建立不同CAD系统之间软件与数据传输的接口和途径(如IGES、STEP),以及将CAD环境和其他信息系统相互链接的功能。

10.顾客需求管理——CNM是PLM领域中最小和最新的组成部分。CNM和其他基础

元素的区别在于其重视数据的获取、数据的分析、并将顾客与市场的背景动态及时反馈到产品设计和开发流程之中。CNM的基本功能系列覆盖面很广,包括高附加值的消费品,最复杂的工程项目和A&D开发的样品和原型机。当前这一项目所占份额不高,仅为9%,但是增长率最高,达57%。

六、PLM的用户分布和销售渠道

表6和图4是PLM年销售量在不同用户规模中的分布情况。当前PLM的销售额的重点还是年营业额在2.5亿至9.9亿美元的大公司,这是十分重要的经济背景,我们如果不分清这种年营业额的差别,单纯的搬用国外现行的信息技术,就会到处碰壁。然而统计数字表明增长率最快的是年营业额在3千万至2.5亿美元的中型企业。增长率达85%。这种变化趋势对我国是有参考价值的。这就是先从信息化技术基础好的大型企业突破,然后逐步向中型和小型企业推进。

图4 P L M 许可证年销售额在不同用户规模中的份额,2001

于$1B 48%

30M ~$249M

14%

0M ~$999M

34%

表7和图5是PLM 的销售量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美国、欧洲仍然是全球PLM 的主要市场。亚太只占较小的比例。对于发展中的中国尚未提到。由此我们可以看到:PLM 是当前发达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前沿领域,我们还有很大差距,如何加速发展,取得成效的问题,要由中国人自己做出答案。

图5 P L M 许可证年销售额按区域的份额,2001

洲34%

美54%

表8和图6是PLM 销售量通过不同渠道的分布情况。直销仍然是PLM 的主要销售方式,达到年销售额的82%。这个原因是很清楚的,因为实施PLM 不同于买一种工具软件,它需要事先研究制定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系统的实施方案,和可行性的方案评审,实施中的应用开发、培训、运行管理和维护。需要提供PLM 系统的公司给予全程的服务,甚至需要供、需双方结成长期的伙伴关系。但是从调查分析中也看到一种变化的趋势,就是对小企业来说,为减轻他们财务上的负担,将PLM 系统精简后打包成低价的产品,减少用户为专业化量身定制所需的费用。

图6 P L M 年销售额按销售渠道的份额,2001

用服0销82%

七、PLM 市场发展预测

PLM 系统在市场发展过程中进一步成熟了。加强了PLM 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理解,它不只是像PDM ,仅作为一种数据管理的工具,PLM 更重要的概念是协同工程,主要服务于新产品开发的全过程:从概念设计开始,贯穿到产品退役的全生命周期,树立了一种为广大用户接受的观念,打开了预期用户的眼界,明确了今后发展的重点。

图7是按销售类型作出的PLM总销售额的预测图表,2001~2006

表9 是按销售类别统计的PLM 年销售额预测表,2001~2006

表10 是PLM总销售额的分布表,2001~2006

表11是PLM总销售额的增长率预测表,2001~2006

表12 按地区分布的PLM总销售额预测表,2001~2006

表13 按地区分布的PLM总销售额的份额预测表,2001~2006

表14 按地区分布PLM年销售额的增长率预测表,2001~2006

表15 按主要应用类别的PLM年销售额预测表,2001~2006

表16按主要应用类别PLM年销售量份额预测表,2001~2006

表17 按主要应用类别的PLM年销售额增长率预测表,2001~2006

八、持续增长态势和因素

面对未来PLM发展乐观的前景,需要抓住几个有利于持续增长的因素。

11.在现有供应链企业环节中推广应用PLM的潜在价值。预期这些公司采用PLM后

将可广泛地节约成本,增加销售额,改进投资效益。AMR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如果美国制造业充分推广PLM技术,可增加年销售额达1060亿美元。汽车行业一项深度研究表明:在长期发展项目中采用PLM,到2007年可使每辆汽车增加收益1600美元。日本丰田汽车所做的一个PLM项目是有力证明。丰田公司为此项目每年支出2亿美元,同时也提升了供应商竞争的横杆,要求供应商们采用更广泛有力的PLM技术响应这项技术。这种趋势同样在其他许多工业作出反应。

例如EDS公司承担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联合战斗机JSF计划项目,IBM公司所

承担的高科技发展项目都是有力的证明。

12.PLM覆盖了大量的用户是提高增长率的重要因素。它不像SCM或采购管理,只

有少数有实力的用户。PLM的每天工作环境要面对数百万工程师、产品设计师和制造工程师。为了随时符合市场上用户、销售、服务、采购、财务和会计方面的需求,它也要具备所要求的工作环境。这一类的用户,包括组织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将能以较小的人均投入,支持销售额的增加。

13.要增加PLM贯通低层次数据的能力。大型离散型制造商也安装了很多小的PDM

软件包,有许多小型的可寻址的制造数据库。初步估计,前5年内通过市场的代理商出售了近10亿美元的软件包。

定制软件费用和实施服务费用的重要性将会有所增长。过去许多特别是中小型公司自行开发的软件,准备转成定制软件并由专业软件供应商给予维护和服务。

系统实施服务费将会大幅度增长。市场上认识了PLM系统咨询服务的重要性。未来5年PLM的推广将能完成流程变换的实质价值,用户接口设计,和目标数据模型的定义。为了配合供应链的延伸,PLM需求量将会同步增长。

在PLM应用领域的组件中,客户需求管理是增长最快的。它的功能是很新的,所以也不成熟。这类信息反馈给产品设计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仍是未定义的。然而,支持这一套应用的分析方法的合理性要有很好学术上的理解。恰象操作研究一样在转变成可行的软件包前就要处理成逻辑计划的算法。所以,这种模式是大家所盼望的。

这一领域中其他组件的增长会慢一些。PDM和协同产品设计的增长已经相当不错了。产品资产组合管理有较低的增长率。因为预期相关用户数量也少。

九、企业信息化应用市场发展趋势2001-2006

前面都是讨论有关PLM的市场发展的趋势。在AMR报告中又将有关企业信息化应用市场全局的发展情况,做为附件收录到报告中。这些信息对于帮助我们了解国外企业信息化全面发展的市场趋势很有益处。因此一并摘录到本文中。见表18、表

19和图8企业信息化应用市场发展趋势。

图8 2001~2006企业应用市场发展趋势

10

20

30

40

50

60

70

B $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注:核心ERP 是传统的ERP ,不包括SCM ,CRM ,E-商务,B2B 交换平台和PLM 。

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目录 中文摘要 前言 一、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意义 1.有利于企业迎接加入WTO后的挑战,适应国际化竞争。 2. 有利于实现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目标。 3.有利于抓住新世纪的良好发展机遇。 4.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我们开发和利用信息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5.企业信息化实现企业全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运营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决策智能化。 6.增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性快速发展。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 三、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资金短缺。 2.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3. 信息人才不足。 4. 传统观念和管理模式。 5. 企业行业分布广,需求复杂。 6. 信息化进程与企业发展不匹配问题。 7. 信息化“一揽子”解决方案问题。 8. 环境问题。 四、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的对策 1、遵循效益原则 (1)效益启动原则 (2)低成本原则 (3)渐进性原则 (4)可持续原则 2、中小企业信息化实施策略 (1)目标定位至上的策略。 (2)管理和信息化建设规划要同步。 (3)重视跨行业的协同模式。 (4)企业的应用基础。 (5)政府良好的政策扶持,相关的倾斜优惠政策,完善的奖惩执行力度。 (6)社会的大环境给他们创造有利条件。 (7)提升管理者的素质,改变原有的管理体制,完善企业的各项制度。 (8)帮助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五、结语 六、参考文献

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信息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重要渠道。本文针对中小企业占我国 注册企业99%以上的实际状况,分析了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的意义及目前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现阶段我国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信息化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 前言 中小企业作为一个规模庞大的群体,在国内大约有829万家,总产值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40%,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信息化的水平,其需求和采购意向直接影响着IT设备相关生产厂商的生产。因此,分析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需求特点,了解其实施策略就显得十分重要,并一直是IT设备厂商关注的焦点和国家政府部门制定决策的依据。 一、业信息化的意义 企业信息化:即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去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及时地为企业的“三层决策”系统(战术层、战略层、决策层)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其本质是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人机合一的系统,包括人、计算机网络硬件、系统平台、数据库平台、通用软件、应用软件、终端设备(如数控机床等)。在如今信息化的时代,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有着无限的机遇和挑战,信息化业务更是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1.有利于企业迎接加入WTO后的挑战,适应国际化竞争。加入WTO以后,企业将更直接地面对国际竞争的挑战,在全球知识经济和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特别是跨国经营的重要前提。 2.有利于实现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目标。在综合运用好国家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的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有助于改善企业管理,提高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3.有利于抓住新世纪的良好发展机遇。我们正处在知识经济迅速崛起,全球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对信息的采集、共享、利用和传播,不仅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也成为决定国家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4.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我们开发和利用信息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只有实现信息化,企业才有可能抓住机遇,实现健康发展。 5.企业信息化实现企业全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运营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决策智能化。其中,运营自动化是基础,决策智能化是顶峰。 6.增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性快速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增加企业间的技术流通,总体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 中小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对内在不断完善自己的管理水平,对外要迎接日益激烈的市

浅谈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

浅谈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 【摘要】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准确、全面、及时的制造现场信息管理平台,管理制造业的产品生产过程,建立产品生产档案,实现制造业的数字化工厂。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信息技术管理;生产管理系统 一、前言 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简称MES),MES系统的基本功能模块包括工序详细调度,资源分配和状态管理,生产单元分配,过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维护管理,质量管理,文档控制,产品跟踪和清单管理,性能分析和数据采集等。 二、制造业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意义 为了实现“帮助客户实现价值最大化”的企业追求目标,机械制造业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和实力,选择差异化的企业价值定位和竞争战略。随着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和竞争的加剧,当今机械制造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演变为快速、高品质、低成本和优质服务这四个方面。制造企业要建立和培育这些核心竞争能力,需要以产品设计能力,制造工艺技术、加工设备等工程技术为保障;同时,不断完善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和优质服务制度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一是通过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信息化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产品开发质量和水平。二是要通过信息技术帮助企业实现集中管理。应用ERP企业资源计划和OA自动化管理系统,机械制造企业实现以流程为基础的规范化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能力。三是要通过协同产品开发、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帮助企业培育核心竞争能力,实现差异化的竞争战略。 通过制造执行系统信息化系统项目的建设,建立具有实时型企业特质的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物流管理、数据管理能力,从而更具针对性的改善生产绩效、质量水平。在制造、质量、物流现场,结合自动识别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实现制造物流质量的精细化、透明化、自动化、实时化、数据化、一体化管理。制造执行系统信息化项目将业务计划层与现场作业层能够实现紧密的无缝集成,避免信息孤岛的出现,建立一个全面的、集成的、稳定的制造物流质量的控制体系。最终将成品、零部件,建立从供应商送货、检验、入库、生产供料、生产过程控制、在线检验、产品入库、发运、售后服务的全流程可视化管理,不仅能达到顺向的、实时的生产跟踪、物流跟踪、品质控制,还能通过售后服务等后续环节的信息反馈,达到往前向环节的逆向追溯,实现产线、工位、人员、品质、供货、产品开发、顾客服务等多方位的监控、分析、改进等。 三、MES项目的现状和应用

制造业IT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

一 制造业IT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 前言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 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一项基本国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制造业的竞争压力也日渐激烈,传统的管理和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应 企业的发展。应该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来提升制造业的水平。在企业的各个环节实现数字化管理,在设计、生产过程中实行自动化。 制造业构成的三大基本要素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前两个因素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和 利用,为传统制造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在制造业中的作用 也越来越重要,企业信息化已是不可阻挡的潮流,在制造型企业设置独立的IT部门已经是发展 的需要。随着企业将更多业务流程构筑于信息系统之上,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I T部门作为企业信息化的核心部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IT部门是技术支持和服务部门 制造业IT部门,一般都是由过去的计算机维护部门发展而来。所以计算机维护,包括系统软、硬件的维护等仍然是IT部门的一项基本工作。从技术上对企业的整个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主要负责日常的硬件维护、系统维护、应用软件维护与必要的调整和修改等。IT部门还负责基础信息化规划和建设的工作,主要是企业网络规划、网络建设以及企业门户网站的建设。这 些计算机、网络建设是现代制造企业的基础,只有计算机能够正常运行,网络通畅,工作才能进行。作为现代的制造企业,IT部门已经是必不可少的部门。 在某些制造业中,IT部门还负责数控设备控制部分的维护和技术支持,这样对IT人员也 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需要复合型人才。目前制造设备越来越先进,基本上新型的制造设备都利用了计算机检测和控制,旧的设备也加入计算机部分功能进行改造。IT 部门来规划和维护数 控设备控制部分有其好处,就是作为企业信息化规划部门,能够从全局考虑CAM接口问题。而且让IT人员了解了制造流程,可以从信息处理角度提出优化加工意见。 三 IT部门具有情报职能 制造业IT部门还负责采集情报信息等等。要想在行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情报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制造业涉及范围大,竞争也是非常的激烈,只有实时掌握行业动态信息、合作单位信息、竞争对手信息、供应商信息等,才能更好地参与竞争。IT部门对企业相关的情报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再送相关部门参考,为企业的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持。由于企业不注

浅析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困难及策略

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其核心就是降低成本和改善管理水平。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具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企业在生产当中广泛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实现生产自动化,如生产设计自动化(CAD)、自动化控制等。第二层是企业数据的自动化、信息化,用电子信息技术对生产、销售、财务等数据进行处理。第三层是更高层次的辅助管理、辅助决策系统MRPⅡ、CIMS、OA 等。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与企业原有的产权结构、组织形式、运作方式、利益格局等诸多方面的根本性变革互为基础和条件的,应用信息技术改进企业管理,实质上是一个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的过程。即通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促使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给企业管理国际化提供相应对策,从而进一步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的提高,使企业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和最优化。 每当我们讲企业信息化,人们的眼光更多地是投向大企业、大机构,因为它们有很诱人的采购额度,很广阔的市场,使得IT厂商们愿意专门为某个行业某些企业而定制行业解决方案、成立专门的服务队伍。然而,在我国经济构成中,中小企业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小企业数占全部企业数的99%,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国的60%和40%左右;在流通领域,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中小企业还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在90年代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中,工业新增产值中76.7%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目前,食品、造纸和印刷行业产值的70%以上,服装、皮革、文体用品、塑料制品和金属制品行业产值的80%以上,木材和家具行业产值的90%以上,都是中小企业的天下。所以我们分析和研究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困难及策略,对整个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和举足轻重的作用。 信息化建设通过企业基础数据的信息化、企业基本业务流程和事务处理的信息化、企业内部控制及实施控制过程的信息化、人的行为规范管理等企业基础管理信息化工程,确保企业在规模不断扩大和业务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保持坚实的管理基础和繁殖内核,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企业的信息化有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个层面是数据的信息化,第二个层面是流程的信息化,第三个层面是决策的信息化。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企业中实现上网的只占所有企业的20-30%,全部实现CAD、OA、MIS系统的企业不足10%,作为企业电子商务最核心的ERP 系统,目前已实现的企业仅占2.9%。我国加入WTO,如何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科技部徐冠华部长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提出,“十五”期间科技部将拿出8亿元资金组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并在去年对宝钢、一汽等19项大企业信息化项目安排国债贴息支持的基础上,继续把企业信息化建设作为国债贴息重点支持的专项,力争用5年时间在国家重点企业中基本实现信息化。 长期以来,政府十分重视企业管理信息化工作,将此作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中的重大举措,大力推动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企业,积极采用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和客户关系管理(CRM)等先进信息化管理系统。为指导该项工作的健康发展,2001年我们在江苏省计划发展委员会的支持和参与下,对省内100多家大中型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应用现状和今后打算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重点企业进行了深入地实地考察。现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的措施和途径作简要介绍。 一、当前企业管理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相当数量企业对实施先进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实施此类系统的主动性不强,系统实施仍然处于自发状态,存在一定盲目性。 2.企业改制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程比较缓慢,企业的落后管理模式与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先进管理理念相冲突,观念更新、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和组织重组的任务非常繁重。 3.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软件市场较为混乱,市场制度建设滞后;软件价格高,对环境要求高,超出相当数量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和管理基础环境;软件商的服务与企业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在实施过程中,企业需要依赖于软件商提供更全面和完善的服务,但大多数软件商提供的服务仍然停留在“以我为主”的理念,缺乏实施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专业咨询机构。这样,在系统实施过程中企业缺少可依赖和可靠的指导者、权益维护者和风险分担者,不利于系统的推广应用。此外,还缺乏软件开发人才和应用人才。调查中,有60%的企业认为缺乏相关技术人才和人才流失是制约系统应用的关键因素;软件开发人才的缺乏,同样制约了管理系统软件的“本土化”进程。 5.政府对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的引导和支持不够系统、不够有力。存在多头管理的情况,计委、经贸委、科技管理部门等都分别有自己的鼓励和扶持政策,相互协调不够。 二、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措施和途径 针对上述情况,为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战略目标,应进一步明确推动先进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政府的推动应侧重于营造有利于系统应用的行业和社会环境,这是设计政策措施的总体思路。

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贸易全球化所带来的信息冲击和竞争压力,使得我国中小企业在信息化管理发展举步维艰。本文在探讨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现状的基础上,对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有助于提升中小企业的管理效率和质量,拓展了其生存的空间。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管理;信息化 一、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现状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我国企业的信息化便开始发展,通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企业信息化发展正呈现出蓬勃的态势。在九十年代中期以后,“三金工程”的实施对我国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据相关调查显示,2014年对100家信息化建设投入比较大的中小企业进行调查,有70多家企业设置了CIO或类似的职务,对自身信息化的成果基本满意。与此同时,这些企业在原有的办公自动化、财务管理系统和网络系统等基础上,开始关注ERP、CRM软件,并且,有20.7%的中小企业拥有ERP系统,还有9.5%的中小企业表示预计在1年内拥有ERP系统。在已经成功运用ERP系统的企业中,有80%的企业在系统的开发或实

施商品化软件的过程中聘请了管理咨询公司。由此可见,整体而言,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信息化管理这方面还是有所关注,但是认识程度还不够。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信息化内涵理解不够,认识不足 在信息化时代,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活动与信息技术间的距离越来越小,粘合度越来越高,我们也看到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甚至也有一些中小企业不惜高价引进人才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但是,由于企业管理者对信息化的内涵缺乏深入的理解,单纯地认为信息化就是几台运行更快的电脑和专业的软件,将其看成纯技术问题。很多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根本不了解是否自己所需要的,盲目地添置各类设备,并没有对企业当前所处的经济环境进行分析,没有细致地分析自身的管理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对于企业信息化管理乃至信息化建设缺乏明确的目标和具 体的规划,最终导致信息化管理中出现了诸多问题,造成企业人力、财力、物力的极大浪费。 (二)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薄弱,设备落后 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都很快,目前,很多中小企业由于资金、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缺乏,在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上的投入很少,导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所配置的设备存在严重落伍的现象。相关研究指出,目前还

制造业信息化探讨论文

制造业信息化探讨论文 一.引子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在工业化国家,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口从事制造业,约70%~80%的物质财富来自制造业。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核心和工业化的原动力,我国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GDP的42.5%。 伴随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中国的制造业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如何迅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快企业的信息化进程。 制造业信息化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核心,我国政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国家科技部已正式启动制造业信息化重大专项,将投资八个亿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工程。 从八十年代中期企业逐步开始应用CAD软件,到国家在九十年代实施CAD应用工程,到企业广泛应用财务软件,我国的制造业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的道路上已经度过了近二十年时间,取得了很多经验和教训。本文将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在实施信息化过程中的深层次的战略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以帮助制造业企业能够在信息化的道路上少走弯路,使信息技术能够真正为企业经营服务,成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二.构成制造业信息化价值链的基本要素 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制造业企业、咨询服务企业、系统软件供应商、制造业应用软件供应商、电脑与外设供应商、网络产品供应商、渠道与代理商和软件及系统集成商,是构成制造业信息化价值链的基本要素。 制造业信息化价值链的每个基本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每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导致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失败。 图1制造业信息化的价值链 1.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是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管理者和推动者,其职责是: 1)负责对国家和地方的信息化工作进行宏观引导与管理。 2)负责制定政策,实施项目和计划,以点带面,重点扶持,树立样板,推动信息化应用工程的发展。

企业信息化的有点及不足

企业信息化的有点及不足
一、 打企业信息化,他的优点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1. 可以实现数据共享,所有的数据都可以集中到一个平台上,随时可以提取。 2. 可以实现实时数据跟踪,当实现信息化平台以后,无论某一个区域发生数据变动后,
数据接收端都可以及时发现。 3. 可以实现大数据分析,当有了信息化平台,平台上的数据是连续且完整的,对于使
用客户就可以对所有数据做分析,从而得出某些想知道的预测或结论。 4. 可以拉近信息俩端(输入端和输出端)的距离感,沟通不收空间距离的影响。 5. 实现信息化管理,并结合先进的实施工具和管理方法,能提高企业工作效率,降低
企业的运营成本。 6. 通过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的工作效率,拉近了供应链的
合作关系,从而能够提高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二、 在打造企业信息化管理过程中,我觉得会有以下问题: 7. 企业前期不愿意做太多的成本投入, 信息化,不是并不是买一个软件就可以实现数据化了,他需要做以下投入:1)软 件的投入、2)硬件的投入、3)人员的投入、4)企业流程及企业架构的调整。 好多企业不愿意做太多的成本投入,希望以小的投入换取大的利益,阻碍了企业信 息化的步伐。 8. 企业接受新事物需要过程,推行阻力大。企业员工在遇到一个新鲜事物的时候,往 往是先排斥、然后才是慢慢接受。 9. 企业状况不同,信息化程度不同,有的企业在推行信息化后会觉得收效不明显。 10. 推行信息化后,输入端必须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如果不按流程操作会出现信息 错误。 11. 信息化建设需要和企业的管理相结合,如果管理跟不上,信息化只是个空壳。 12.

企业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企业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信息化管理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组织变革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和手段,它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以最低廉的费用和最准确的结果去处理和传递大量复杂的信息。企业信息化管理因其能降低企业生产管理成本,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等诸多优势,逐渐走入现在化企业的日常管理中。我们可将邮件信息化,文件信息化,企业也将信息化融入其中,帮助企业完成采购管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环节。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资源的地位发生逆转,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信息成为了经济活动的战略资源。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面对外部环境的激烈竞争时,不仅需要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还需要多样化和瞬息万变的市场反应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丰富的信息资源及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就是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整合企业的内外部资源,将这些资源转换成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企业在生产运作中使用,加强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提高企业在信息化社会中的竞争能力。 二、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管理和其他一些管理问题一样出现同样的情况,它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利用得好,可以挽救一个企业;但如果有人认为它是天衣无缝,是企业的尚方宝剑,也可能使企业在信息化管理环节上输得一败涂地。 1、领导重视程度不够:信息化管理既是对管理人员的一次考验,也是对企业员工的一次考验。要求企业员工注意从上到下一致的配合。有些企业夸大信息化管理对企业的作用,并将以往管理模式进行简单的套用调整,可能出现的问题就是员工对信息化管理软件不熟悉、管理到程序摸不着头脑、与其他部门不能很好的配合、软件没有很好的利用,更严重的是可能会造成企业模式整体运作失败,不能使企业正常运转。 2、员工对信息化管理人士程度不到位:信息化管理出现后,对企业运作模式进行了改变,也对员工主管人士进行了冲击。部分中上层员工沉醉于长期管理实践经验,不愿意主动分析新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信息化对他们的地位构成巨大的威胁,使系统处于支离破碎的局面,影响了总体效益。部分底层员工由于自身能力和思想抵触行为对信息化管理接受程度不高,致使一些生产运作环节脱节,导致总任务进行迟缓,甚至无法完成。 3、员工培训程度不到位:一项新生事物出现需要一个接受过程,在这里员工对信息化管理软件的接受程度就显得极为重要。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员工在态度上人士不足、培训不到位的问题。在这里就涉及到软件供应商和企业人力管理部门,存在的问题有软件供应商销售完软件后培训服务部按时、不全面、员工未能完全掌握软件操作流程,导致系统一到正式运作就问题重重,使企业找不到方向。 4、信息化管理软件与企业生成运作不能完全融合:企业信息化管理软件就目前来说较为混乱,在日常生活中留意的话,可以发现有很多管理软件的名字和软件供应商,软件价格相对高,对环境要求高,超出大多数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软件供应商与企业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可能出现企业因为要购买某个软件的某一环节而购买整套系统,这对于那些有规模的企业来说难度要小一些,可对于小型企业来说,只能望而却步了,而且一些软件供应商为适应大型企业要求或是没有进行很好的调研、设计、致使一些软件与企业生产运作不能完全相融,对于企业来说,就是花钱买问题了。

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与对策

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与对策 一、引言 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与全球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使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层次越来越高,企业之间的竞争焦点已经从单纯的产品和价格的竞争,逐步转向信息应用的竞争。企业信息化实质就是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的信息化,包括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化和企业外部沟通信息化,其目的就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约有40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提供的就业岗位占全国城镇就业总数的75%,因此说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它认知和运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的总体水平偏低,对电子商务和信息化感到茫然或持谨慎态度,担心企业在这方面的投入未见成效反增负担。但是迫于全球经济形势,中小企业要想依靠先进的信息系统在市场竞争中降低运营风险必须走信息化这条道路。 二、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 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我国对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提高,不少企业开始投入到各自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但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层次、规模和总体水平等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方面虽已取得一定成绩,但总体来看,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据统计,我国四千多万中小企业中真正建立独立网站的企业只有37%,即使37%建独立网站的企业也仅仅有85%用于宣传或查询信息,用于电子交易的只有11%,在供应链集成、网上支付、分销渠道等方面的应用更是薄弱。 虽然我国推动企业信息化已有30多年的历史,但是中小企业信息化进展缓慢,有的企业可以说是踏步不前。“十一五”期间,国家起动并实施了“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包括“政府搭建平台、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组织协调社会力量、对中小企业信息化提供支持和服务”。 三、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到管理观念、经营条件、员工素质、资金投入、经营模式、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所以说中小企业的信息化门槛比大企业要高: 1、中小企业尚处于经济转型阶段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些中小企业高速、快速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盈利增多,产品供不应求,有的中小企业因产品单一,设备陈旧,产品创新能力差,企业效益不佳,企业面临产品结构调整和重新定位,面临对传统经营管理模式的调整和改造。这些企业都还处在企业规模、管理模式、人员结构等还未定型的变动阶段,企业暂时

浅谈企业信息化建设于企业管理之重要性

浅谈企业信息化建设于企业管理之重要性 [摘要] 为提高企业生存能力和赢利水平,企业应优化其企业管理水平,并加强企业信息 化建设。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是提高企业生存 能力和赢利水平的必要前提和利器,对企业管理意义重大。 [关键词] 企业信息化企业管理 市场经济中,生存和赢利是任何企业都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求生存就须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就须提高其生存能力和赢利水平,就须提高优化其企业管理水平。随着企业管理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注意到: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必要条件和利器,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意义重大。目前,企业信息化已经并正在国外企业中引起一场管理方面的革命,对企业管理的影响非同一般。 1 企业信息化及其必要性 《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意即在战争中能够优先掌握敌我两方足够多的有效信息的一方将立于不败之地。商场如战场,信息对于激烈竞争中的企业同样重要。 及时、准确、充分和系统的有效信息,是企业能够进行科学管理的必要前提;否则,企业管理者将无法进行各种科学的分析、预测、判断和决策,无法针对各种外变化进行及时、积极和有效的调整和应对,无法有效正常运营,在管理上会变得被动和盲目。同样,没有成功、系统的企业信息化,企业管理的计划、实施和总结都将不能有效进行,企业将不能成功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所谓企业信息化就是借助以计算机、互联网等先进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手段,将企业的经营及管理流程在线实现, 并使企业管理层真正可以在线获得完整而明晰的“信息”。企业信息化是有效企业管理的必要条件。 企业信息化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前提和利器,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管理意义重大。 2 企业信息化建设 因为企业信息化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企业管理者应高度重视本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企业信息化建设,应从企业的切身实际和需要出发,系统规划和有效实施,以为企业管理服务为根本,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能否增强企业赢利能力作为自身建设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企业信息化和企业管理都是动态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不断的根据主客观条件和要素的变化而不断创新。 2.1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原则 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滞后,更不能冒进,而应切实坚持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结合起来。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方案

某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 一、背景分析 1、制造业单位情况(略) 2、信息化现状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公司重视科学技术,大胆采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已取得了一批可喜的成果,对实施企业信息化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工作基础。 2003年实施的营销系统,是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该系统目前运行正常,已实现与银行联网,但没有与财务系统有机结合,是一个独立的业务系统。 还有一套版财务软件,目前用于财务基本核算,其他功能还没完全用起来。 1998年开发了一套单机版的,基于Mapinfo的GIS软件,数据齐全,功能相对简单,没有地理数据和坐标数据,水力计算也没做。 已有初步规模的网络系统,办公楼之间通过光纤连接,数据库为SQL Server。 现有一套95年建立调度系统,可以采集现场数据,并通过无线方式传输数据,上位机软件能够显示水厂的压力、余氯、流量、电流、电压、电量及工况图。 3、存在的问题 ?存在信息孤岛,数据得不到有效利用 公司目前由于几个信息系统各自独立,存在着条块分割现象,机构之间信息难于共享;造成数据的实时性较差,数据核对、汇总、统计的工作量大,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财务、收费、管网信息各自独立,有时信息获得滞后或有误,容易引起误会和工作矛盾,有时又造成信息资源浪费。 ?数据来源多渠道,准确性、一致性较差 没有实现数据集成,造成数据来源多渠道,信息重复,利用率低,信息资源浪费,不能实现管理信息集成、管理与生产信息集成。决策层得到的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一致性较差,容易造成判断失误,造成决策和指挥失误,影响生产和效益。

4、主要要求 ?根据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提出系统的整体规划方案和必要的合理化建 议。 ?软件功能至少应包括数据显示与查询、图形显示、报表显示与打印、曲 线图分析、上下限报警、数据存贮、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调度方案的 初步建立(优化和决策)。 ?支持B/S结构,易于公司信息门户挂接,实现数据共享。 ?基本保留原来的调度系统,根据需要和发展适当扩展几个现场测量点, 原有的无线数传电台方式改为微波连接。 ?升级原有服务器和数据库,并建设一个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能覆盖集 团公司本部和各个水厂﹑水源厂等部门的网络平台,将公司的各种PC 机、工作站、终端设备、局域网等资源连接起来,并与广域网相连,形 成结构合理、内外沟通的集团公司网络系统,解决水厂与公司的数据信 息处理。 ?在上述基础上构建企业信息化建设平台,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 技术,实现集团公司内的生产、管理、经营、决策等各方面的总体集成, 从而实现企业信息化,以达到显著提高公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 的。 二、整体规划方案 1、总体目标 根据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技术、信息技术,实现企业管理过程中有关人、设备、生产和经营四要素信息流和公司现代化管理系统于一体的现代管理体系,尽可能减少人力和资源的浪费,实现本企业的整体优化,显著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企业建成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企业。 在工程的设计、开发和运行过程中,培养一支既具有实际工作能力、又具备较高理论水平的技术队伍,同时造就一支具有现代企业管理思想、掌握现代管理

公司信息化建设管理工作总结-企业工作总结.doc

公司信息化建设管理工作总结-企业工作总 结 20xx年,xxxx公司依托xxxx集团公司,以加强企业管理效能建设为契机,加强所属企业网站建设维护,积极推进厂务信息公开,信息化建设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将20xx年度信息化工作总结及20xx年信息化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xx年度工作总结 (一)领导重视,科学部署年度信息化工作 xxxx公司办公室作为开展信息化工作的主要处室,把信息化工作纳入了办公室年度工作计划,公文无纸化传输平台应用、企业网站规范管理维护、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积极开展信息化工作。 (二)积极主动,认真开展信息化工作 1、公文无纸化传输平台应用

20xx年,主要通过xxxx集团公司OA办公系统及xxxx公司公共邮箱公文无纸化传输平台的方式完成公文交换,其中,95﹪以上公文通过无纸化传输平台交换,公文收发效率大大提高。 2、企业网站建设、内容保障工作 所属企业xxxx公司专门请网络公司建立了以企业名称命名的网站,及时将产品通过网络宣传出去,网站作为新闻宣传平台,起到了很好的沟通作用。 3、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工作 公司内部传阅文件、信息在发送公共邮箱之前,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审查,严格做到“涉密信息不公开,公开信息不涉密”。 20xx年,加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技术防护,认真做好企业网站安全防护工作,网站安全能力得到较大提高,未发生网页恶意篡改及失泄密等安全事件。 (三)存在的不足 20xx年信息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信息公开的内

容和时效性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公开的信息数量相对较少;三是公开的信息以文字居多,图片信息较少。 二、20xx年工作计划 20xx年,xxxx公司要继续加强本企业网站建设维护,积极推进厂务信息公开,主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充分利用好公文无纸化传输平台。以公文无纸化传输平台为载体,加强企业间公文交换,进一步提高网上公文收发效率。 二是积极开展网络建设。20xx年xxxx公司本级要建立网站,在网站定期公开工作动态及上请下达文件,为企业了解公司工作提供信息平台。同时加强与企业的互动交流。做好网页维护工作,规范网站版面及技术标准。 三是切实做好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工作。严格按照相关保密规定审查预公开的信息资料、文件,确保“涉密不公开,公开不涉密”。认真做好企业网站安全防护工作,加强移动存储介质、内部计算机、外部计算机使用管理,杜绝失泄密安全事件的发生。

制造行业信息化分析

制造业信息化分析报告(初稿)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核心和工业化的原动力,我国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GDP的42.5%。为保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顺利实施,科技部目前已联合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成立制造业信息化重大专项领导小组,地方也建立各级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 根据计世资讯(CCW Research)03年的研究报告,制造业信息化投资数据: 同时,从《赛迪2003年IT服务分析报告》中也可以看到,03年IT服务市场规模达544亿,其中大型企业占到43.3%;在IT咨询服务市场,03年市场规模24亿,其中制造业占到22.1%。 从以上数据中都可以看出,制造业信息化规模巨大,尤其是大型企业占了其中近一半的投资比例。 大型制造企业信息化已呈现出“滚雪球效应”,投入较大的企业已取得一定成效并带来了不菲的收入,进一步增强了企业信息化的信心和决心,由此造成企业信息化投入的再度增加。同时,不同细分制造行业的信息化发展状况和投入数额也再次印证了滚雪球效应,处于两个极端的行业企业平均年IT 投入额度相差近200多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以上行业的巨额经济增长。2003年1-10月份,石化、汽车、冶金、石油四个行业实现利润高、且增长较快,合计实现利润1584.4亿元,占重点企业实现利润的51.9%,同比增长均在50%以上,因此这四个行业的信息化投资规模也排在前列。 图表:各细分制造行业大型企业未来1-2年内信息化建设投资规模 (平均每家投入)

钢铁、汽车、石化行业的特大型企业无疑是2003年度制造业信息化的焦点。有关资料显示,这些行业的特大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国家巨额的国债资金支持。 钢铁行业:到2003年底,我国钢年产量200万吨以上的20家企业100%上了信息化项目;钢年产量100万吨以上的47家企业中有41家上了企业信息化项目,占87%;钢年产量50万吨以上的58家企业中有45家上了企业信息化项目,占77.6%。宝钢在借鉴新日铁扁平化管理、消化德国先进的热轧生产制造执行系统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台湾省中钢公司的冶金工艺流程编码技术诀窍,打通了从生产到销售的主线,即从订货合同—生产计划—作业计划—出厂计划的关键路径,集成全流程的质量管理和财务成本管理,建成了综合营销系统,使薄板合同交货期从45天缩短为6天。武钢的信息化思路与宝钢相似,但它的经营模式的变化过程与中国大多数钢铁企业相同或相似,因而更具代表性。武钢总投资两亿的信息化一期工程整体产销资讯管理系统于2003年1月成功上线,取得显著效益,已于年底启动二期工程。这两家特大型钢铁企业另一个共性特点是,都已经孵化出专业的信息化软件及服务企业。另外,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杭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和首钢集团开始全面实施ERP,冶钢集团也全面完成企业主干网络建设等,标志着钢铁行业信息化处于大干快上的格局。2003年至2005年,钢铁企业信息化的总投资将达到40-45亿元。 汽车行业:其迅速发展为企业行业信息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在汽车行业中,合资合作企业、外资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较高,整车生产企业则优于改装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一汽大众、东风、长安、柳州五菱等汽车企业普遍应用了ERP、CRM系统;一汽集团全面采用了网上采购系统;神龙汽车公司在大规模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在2003年投资1亿多元全面升级企业信息化系统。同时,汽车行业在行业电子商务平台方面也开始应用。 石化行业:在2002年中石化4家试点企业——镇海炼化、仪征化纤、江苏省石油公司、天津市石油公司ERP项目成功上线的基础上,2003年中石化又选择了7家试点企业,并首次进行了油田的试点,还有管道公司和一家炼油/化工一体化的企业。除了ERP系统,中石化在2003年信息化的热点还包括电子商务建设、IC卡加油站建设和网络建设等。 中型制造业企业:上万家中型制造业企业是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国内的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解析

企业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论文网作者:李琳玉2012-1-9 0:37:55 https://www.doczj.com/doc/705429371.html, 提要本文通过对企业信息化管理进程中的问题进行探讨,从组织变革、人员培训、信息化软件的适用性及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入手,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组织变革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一、信息化管理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组织变革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和手段,它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以最低廉的费用和最准确的结果去处理和传递大量复杂的信息。企业信息化管理因其能降低企业生产管理成本,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等诸多优势,逐渐走入现在化企业的日常管理中。我们可将邮件信息化、文件信息化,企业也将信息化融入其中,帮助企业完成采购管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环节。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资源的地位发生逆转,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信息成为了经济活动的战略资源。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面对外部环境的激烈竞争时,不仅需要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还需要多样化和瞬息万变的市场反应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丰富的信息资源及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就是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整合企业的内外部资源,将这些资源转换成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企业在生产运作中使用,加强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提高企业在信息化社会中的竞争能力。 二、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管理和其他一些管理问题一样出现同样的情况,它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利用好它,可以挽救一个企业;但如果有人认为它是天衣无缝,是企业的尚方宝剑,也可能使企业在信息化管理环节上输得一败涂地。 1、领导重视程度不够。信息化管理既是对管理人员的一次考验,也是对企业员工的一次考验。要求企业员工注重从上到下一致的配合。有些企业夸大信息化管理对企业的作用,并将以往管理模式进行简单的套用调整,可能出现的问题就是员工对信息化管理软件不熟悉、管理程序摸不着头脑、与其他部门不能很好的配合、软件没有很好的利用,更严重的是可能会造成企业整体运作失败,不能使企业正常运转。 2、员工对信息化管理认识程度不到位。信息化管理出现后,对企业运作模式进行了改变,也对员工主观认识进行了冲击。部分中上层员工沉醉于长期管理实践经验,不愿意主动分析新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信息化对他们的地位构成巨大威胁,

工业制造信息化行业概况研究

工业制造信息化行业概况研究 (1)工业制造信息化现状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和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持续的技术创新,大大提高了我国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我国形成了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已具备了建设工业强国的基础和条件。但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结构不合理,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信息化水平不高,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等问题突出,建设制造强国任务艰巨而紧迫。我国工业制造行业目前总体呈现大而不强的特点。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也是互联网大国。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深度融合是我们发挥优势、补齐短板的战略之举,要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其中,信息技术产业是两化融合、推进智能制造的核心,是实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环节,在信息技术及其他高新技术的强大推动下,传统产业才能实现真正的升级转型、智能制造。而软件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随着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及两化融合进程的不断深入,传统产业的信息化需求将

会不断激发,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同时,伴随着未来人力资源成本的不断上涨,以及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双重压力,信息技术服务的价值将更加突出,我国工业制造信息化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 在此背景下,制造业变革和技术革命交汇融合,工业互联网应运而生。目前世界各国纷纷聚焦新兴制造战略,通过构建新型生产方式与发展模式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德国推出工业4.0、美国实施先进制造战略、中国发布《智能制造2025》,法日韩等国纷纷推出制造业振兴计划,可以说制造业将成为新一轮全球经济竞争的焦点。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重塑制造业发展提供新动力,云计算的成熟,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逐步完善,使得它们不仅将成为制造业数字化发展的基础,还会帮助企业催生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等新商业模式。作为工业全要素链接的枢纽和工业配置资源的核心,在制造业变革和技术革命的历史性交汇期,工业互联网将发挥关键性作用,而信息化则为工业互联网最重要的支撑手段之一。因此,发展工业制造业,将会为信息化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中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发展现状与改革措施

浅析中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发展现状与改革 措施 专业:07信管 XX: 学号:074949101 浅析中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发展现状与改革 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是活跃起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小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现今我国的经济结构中,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地位,据国家发改委最近的统计指出,目前中国的中小企业已超过1000万家,占全部企业数的99%以上、国内生产总值的50%、出口数量的60%和税收的43%,由此得出中小企业占据了大部分,要实现信息化的推广,必须推动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在处于现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中小企业无可避免的参与到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中,但是由于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还比较落后,对国际市场不够熟悉,不利于进入国际市场以及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而且作为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力气,信息化不仅是中小企业提高市场反应速度、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而且是与大型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交易的“通用语言”,是中小企业走向国际大舞台的捷径,更是顺利度过金融危机的唯一方法。中小企业通

过推进信息化,可以为企业节约大量成本,使企业员工提高工作效率以及规X 企业的多层次全方位管理,在企业与外界之间,它可帮助企业实现电子商务模式,一次拓宽交流X围,缩短交流的时间,丰富交流方式,并可协助维护企业与社会之间良好的关系。因此,中小企业要想继续生存和发展,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2.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据国家对重点企业的调查分析,我国企业普遍存在信息化程度底信息机构不健全,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与建设成本过高,经营管理中协作部充分的问题。从总体上看,存在地区不平衡,还较多停留在表面应用层次上,没有深入到企业的运行、管理各个环节。企业信息化投资不足和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是存在的两大难题。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几年来,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意识有了一定提高,但发展水平参差不齐。2003年,科技部针对小型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特点,开始推广基于互联网的ASP(应用服务提供商)服务,强调通过网络环境下ASP的服务平台为小型企业提供公共服务和专业化支持增强区域企业群体的核心竞争力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并通过基于ASP模式的咨询、监理、培训等公共服务,帮助小型企业有效地规避信息化建设的风险,已取得实实在在的效益。但大部分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使得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3.企业信息化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 不同规模的企业对信息化管理的要求是不一样,微型企业可以单级管理,但中型企业则必须采用多层管理,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做信息化,中小企业信息化能带来以下几个作用。 3.1信息化管理对企业的影响 3.1.1可以显著提升员工对企业管理的信心 如果一家企业始终采取很落后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模式,那么,员工是很难建立起他和客户交往的信心的,在这一点上,你的企业哪怕先上一个简单的客户管理系统(介于CRM和EXCEL表格管理之间)也会很好的增强员工做业务的信心。 3.1.2可以为你的后续增长提供管理保障 一个企业处于微型阶段时是觉得没有必要信息化管理,随着业务成长,你的企业规模可能无意识当中不断的增加,直到有一天,你忽然发现现在已经很不好管理的时候再进行信息化,则会发现固有的流程很难和信息化相对科学的流程吻合,如果调整,所付出的代价可能是巨大的,实施和应用熟悉的时间也要更长,所以,这种“类突发性”的信息化项目最终实施和应用的效果完全不如那种“润物细无声”式的渗透效果,毕竟后者可以让老员工带新员工,而前者,很可能只能你一个人带一批人,这显然加大了应用的风险和难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