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高一历史整理

上海高一历史整理

上海高一历史整理
上海高一历史整理

考试要求:

A:“知道”——指在文字或表象层面上掌握所学的知识。即:再认、回忆所学的历史知识或辨别真伪、判断是非。

B:“理解”——指在概念层面上掌握所学的知识。即: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表述所学的内容。或作出合理的解释。

C:“运用”——指在迁移和认知策略层面上掌握所学的知识。即:能运用该知识与其他所学的知识一起,完成一定的新任务。

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

本课考试内容及目标

1、原始农耕:

原始农耕诞生的时间、标志和意义;姜寨遗址的特征;(A)

中国早期农业的特征;农耕聚落产生的原因。(B)

2、中华文明的起源:

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的形式(A)

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和核心地区(B)

一、原始农耕

1、原始农耕的产生(农业革命)

(1)时间:距今约一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

(2)标志(内容):人们学会栽培谷物与驯养牲畜,从事生产性的经济活动

(3)意义:使人类不再依靠采集和渔猎维持生活,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促进了人类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2、中国的原始农业

(1)地位:中国是世界农业最早的起源地之一。(考古证明——“水稻”)

(2)特点:稻作农业和旱地农业同时出现,呈现出南北并立的格局。

(3)主要农作物:粟、黍、水稻、稷、大豆等。

3、影响:(“姜寨遗址”的特征:共同耕作、平均分配、处于原始社会阶段)

a、为人们提供了可以持续的食物来源;

b、使人类比较稳定的居住有了保障;

c、使人类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d、导致人口不断增加,形成农耕聚落。

二、中华文明的起源(文化遗址满天星斗)

1、传说中的早期中华文明

(1)形式:神话传说

(2)内容:盘古氏、有巢氏、伏羲氏、神农氏、炎黄二帝等。

(3)产生原因:没有文字和其他记录工具。

(4)评价“神话传说”:

涵义:神话传说是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的一种形式。

积极:在文字发明之前,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是我们了解原始社会的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史料。

消极:它具有虚构夸张的成份,它体现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有限。

2、考古中的早期中华文明——满天星斗,八方雄起

(1)考古遗址:

河姆渡遗址、元谋人遗址、半坡遗址、仰韶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大汶口文化遗址、二里头文化遗址等。

(2)历史信息(内容)(“陶寺遗址”为例)

表层信息:A、墓地和随葬品差别明显;

B、古城、祭坛遗址以及成批成套玉质礼器的出土,表明部族间的冲突已经激化。

深层信息:A、原始平等关系已被破坏,社会等级已存在;

B、凌驾于一般聚落或部落之上的政治实体已经产生。

(3)传说史料与考古史料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考古发掘是为了证明神话传说的真实性(考古发掘和神话传说相互印证)

区别:考古发掘更具有可靠性,是最直接的史料,神话传说带有强烈的人为情感因素,只是间接的史料。

3、早期中华文明概况:

(1)时间:距今4000——5000年前

(2)表现:原始农耕已经产生;

有明显的差别;

原始平等关系已被破坏,社会等级已存在;

政治实体已经产生。

(3)核心地区: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

第二课《文献和考古中的夏文化》

本课考试内容及目标

(1)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夏王朝和国家的基本特征(A)

(2)二里头遗址与夏史探究:

二里头社会的分化和居民的经济生活(B)

从传世文献和考古看夏朝国家、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C)

一、文献中的夏文化: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1、夏朝的建立(禅让制的破坏)

(1)时间:公元前21世纪前期(前2070年

(2)建立者:启(夏启)

(3)建立:夏启以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建立夏朝。

(天下为公的禅让制被世袭制取代。)

(4)意义: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5)为什么说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财产的出现,贫富分化加剧,氏族部落首领的权利增大,职位逐渐世袭化,氏族或部落酋长成了世袭贵族,成为统治者,人类进入阶级社会。所以说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2、国家特征

设官分职,夏王左右设有各种专职文武官员;

有一定数量的军队,设置了监狱,并制定刑法以镇压反抗者。

(国家是以地域划分其居民)

二、考古中的夏文化:二里头文化与夏史探究

1、二里头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为什么反映的是夏朝文化?

(1)二里头文化遗址在时间和地域上与夏朝最为吻合;

(2)二里头文化遗址中的考古发掘与文献中记载的夏文化能相互印证。

2、二里头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反映了二里头居民社会生活的哪些方面的状况?

(1)建筑:宫殿式建筑的出现,说明二里头社会的分化明显;

(2)经济生活:石制和骨制的农具、饲养家畜等,说明二里头居民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3)手工业:出土青铜器、陶器和玉器,说明二里头居民手工业的发展水平;且青铜器和玉器大多属礼器和祭器。

3、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发掘有何作用与意义?

(1)作用:与文献中的夏文化相互印证

(2)意义: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大量文化遗迹和遗物,为夏史探究提供了重要而丰富的资料。

第三课、《商朝与青铜文化》

本课考试内容及目标

(1)内外服制:

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是信史(A)

内外服制的内容(B)

(2)青铜时代:

司母戊鼎;商朝青铜器的特征;甲骨文(A)

二重证据法(C)

一、文献中的商朝历史

1、商朝的建立

(1)时间:公元前1600年

(2)建立者:汤(汤)

(3)意义: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直接有文字记载的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文明古国之一,是信史的开始。

(4)、二重证据法:

含义:把发现的史料与古籍记载结合起来以考证古史的方法。(即:将“地下发现之新材料”与“纸上之材料”二者互相释证,以达到考证古史的目的。)

2、商朝的政治体制:内外服制(内服和外服之分的国家体制)

(1)内容:

内服:商王直接管辖的王畿之地,今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

外服:商王通过方国首领间接管辖的畿外之地,即当时四周数量众多的方国和部落(2)原因:部落联盟传统的延续;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

(3)评价:如何来看待这种关系?

A、商与周边方国存在一种松散的联盟关系

B、商王是方国联盟的共主,方国则臣服或归附于商。

C、方国的向背影响商朝的兴衰

D、商朝末年方国联盟的分崩离析,是商朝更替的重要原因。

3、商朝的灭亡

(1)时间: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1世纪中期)

(2)原因:商纣王的暴政;方国的叛离;商人饮酒风气极盛,贵族因酗酒而造成的政治腐败,成为商朝衰亡的一个原因。

二、考古中的商朝文化

1、青铜器与青铜时代

(1)青铜器:

含义:主要指先秦时期用铜锡合金制作的器物,简称“铜器”。

代表:司母戊方鼎

特征:制作精良、造型独特、纹饰瑰丽

功能:炊食器;礼器,专用于王室和贵族的礼典、祭祀等重要活动;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利

(2)青铜时代:

是指以青铜为材料制造工具、用具和武器的物质文明发展阶段。最迟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夏朝,我国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商朝是青铜时代的成熟和繁荣阶段。

2、甲骨文

(1)含义: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它是商人在甲骨上用来记载占卜情况的古文字。

(2)发现: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被今河南安阳小屯发现

(3)意义: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文字,它真实地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为我们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3、社会经济与生活

(1)农业:

主要生产工具:石器和木器

地位: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经济部门

理由:考古发掘中以石器和木器为主;甲骨文卜辞中也是以祈求降雨、预祝年成的记录为主

(2)手工业:

青铜制造业、制陶业、建筑业等

(3)社会风气:

饮酒、酗酒成风,造成政治腐败。

商朝的政治体制:内外服制

内容:

“内服”——直接管辖的王畿之地;

“外服”——间接管辖的畿外之地。

评价“内外服制”

①商与周边方国存在一种松散的联盟关系;

②商王是方国联盟的共主,方国则臣服或归附于商;

③方国的向背影响商朝的兴衰;

④商朝末年方国联盟的分崩离析,是商朝更替的重要原因。

第四课、《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本课考试内容及目标

(1)内外服制:

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是信史(A)

内外服制的内容(B)

(2)青铜时代:

司母戊鼎;商朝青铜器的特征;甲骨文(A)

二重证据法(C)

一、西周的建立和统治

1、西周的建立

(1)时间:公元前1046年

(2)事件:武王伐纣(牧野之战)

(3)都城:镐京

2、西周的统治

(1)、封邦建国——政治上实行分封制

A、目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有效统治新征服地区。

B、内容:一方面分封已经臣服的殷人和原殷邦方国的首领,另一方面,以武力为后盾,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方国之间,成为地方的政治中心,达到“封建亲戚,以藩屛周”的功效。

C、作用:不仅实现了对殷人的合围控制,也提高了王权的地位,使周王成为“天下”的共主。

(2)井田制——经济上实行井田制

A、内容:全国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名义上都归周王所有,不可买卖。“公田”是领主的土地,“私田”是领主分给农人的份地。农人必须先无偿代耕公田,才能经营自己的份地。

B、性质: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

二、周公与“礼乐制度”

1、周公辅政=功绩:

①辅佐成王;

②平定三监之乱;

③征服殷商残余势力;

④制定礼乐制度

2、周公制定礼乐制度

(1)礼与乐:

礼:原指原始先民的习俗仪式,逐渐演变为人们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规范,以维护社会秩序。

乐:指舞乐、史诗。宫廷音乐称雅乐,主要以编钟和编磬演奏。

(2)礼乐制度的内容:

制礼:将礼的规范作用推广到宗法关系和政治等级上,以显示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之间的身份差异和权利义务

作乐:以舞乐、史诗相辅,以激起人们的认同感,维系社会成员的团结。

第五课、《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本课考试内容及目标

(1)社会大变革:

东周的建立;春秋战国社会变革的主要内容和影响(A)

(2)百家争鸣:(B)

一、东周的建立和社会大变革

1、东周的建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2、春秋和战国的分期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奴隶制度逐渐解体的时期)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封建制度逐渐建立的时期)

3、社会大变革

(1)表现(内容)(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

A、经济上:由于铁制工具发明和广泛使用,以及犁耕技术的推广,农业经济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私人手工业和商业活跃。

B、政治上:各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内政改革,改革涉及到官吏、行政、财政、赋税、户籍、法律等各个方面。

C、思想文化:思想空前活跃,文学艺术繁荣。

D、社会风气:整个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追逐利益、实力竞争的新局面。

(2)影响:

A、阶级关系:自耕农和新型地主逐渐产生,“士”阶层开始活跃

B、经济上:奴隶制的经济关系逐渐被封建制的经济关系所取代。

C、政治上:西周的“封邦建国”制度逐渐解体,封建的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建立

D、思想文化: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二、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面对社会大变革,以“士”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为了治理社会,安定人心,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自的治国方案,从而形成了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的局面。

2、主要代表

(1)儒家:

创立:春秋时期由孔子创立

代表人物:孔子:“仁”、“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孟子:人性本善、“仁政”、“民为贵……君为轻”

荀子:熔礼、法与一炉、人性本恶

(2)法家:

代表人物:李悝、商鞅、韩非、李斯

思想主张:提倡“法治”;主张实行中央集权制度;严刑峻法。

(3)道家:

代表人物:老子、庄子

思想主张:对现实政治绝对否定;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包含着事物恒变、矛盾的对立转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3、“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①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学术思想最为灿烂的一页,它奠定了中国封建时代文化的

基础,百家争鸣中所形成的学术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②先秦诸子思想是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各派彼此吸收、融合,从而形成了中国

思想文化兼容并包的特点;

③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中国社会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

六、《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本课考试内容及目标:

(1)从列国纷争到秦统一:

战国七雄;商鞅变法;大一统帝国的建立时间(A)

(2)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B)

一、从列国纷争到秦统一

1、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韩、魏

2、商鞅变法

(1)原因:1战国初期,秦国内乱不止,国势日若,屡遭邻国入侵;

2秦孝公的即位和支持。

(2)目的:富国强兵、兼并天下

(3)内容:1废除井田制度;

2废除世卿世禄;

3奖励农耕;

4建立县制;

5实行什伍连坐

(4)结果:1商鞅在秦孝公死后惨遭杀害;

2使秦国由弱变强,后来居上,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3、大一统帝国的建立

(1)时间:公元前221年

(2)建立者:秦王嬴政

二、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

1、目的:为了有效控制大一统的大秦王朝

2、内容:(1)皇帝制度:帝国的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2)中央政府:设“三公九卿”制度

三公——丞相(行政,助理政务,是百官之长,但一切军国大事由皇帝裁决)御史大夫(司法,负责监察百官)

太尉(军事,协助皇帝掌握全国军队)

九卿——奉常、郎中令、太仆、卫尉、典客、廷尉、治粟内史、宗正、少府(3)地方政府:实行郡县制。地方政府设郡县两级,其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命。郡-县-乡-里

3、评价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积极:有利于组织大规模的生产和经济活动,有利于防止分裂、抵御外族的入侵,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消极:容易产生专制暴政,从而导致政权的灭亡。

二、秦朝的统治

1、统治措施

(1)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封建统治网,强化了国家机器;

(2)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3)建造驰道和直道,保证全国政令的畅通;

(4)建筑长城,抵御匈奴的侵扰;

(5)开边移民,充实边地的实力;

(6)焚书坑儒,统一思想舆论;

(7)制定《秦律》,以镇压人民的反抗。

商鞅变法

(秦孝公在位时期)

1、目标:富国强兵、兼并天下

2、内容:

(1)、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可以自由买卖,从法律上承认封建土地私有制;

(2)、奖励军功,建立军功爵制;

(3)、实行重农重农抑商政策;

(4)、推行郡县制;

(5)、建立“什伍连坐制”;

(6)、统一度量衡。

3、作用:

(1)增强了秦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农业的发展;

(2)使秦国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加强;

(3)加强了秦国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秦国的社会秩序。

最终,使秦国由弱变强,后来居上。

第七课、《秦末农民起义》

本课考试内容及目标

(1)秦的暴政:

秦短命而亡的原因(B )

(2)第一次农民起义:

第一次农民起义的时间、原因和结果;(A)

楚汉战争和西汉的建立(A)

一、秦朝短命而亡的原因:

1、秦的暴政,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农民起义

①秦朝徭役繁重,不断动用民力,筑长城、修驰道、戍五岭、造阿房宫、建骊山墓等,

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②秦律严苛。《秦律》名目繁多,诛罚苛刻,一人犯法,亲戚邻里都要连坐,激化了社

会矛盾。

2、秦始皇不能审时度势,改弦易辙,仍一味重功利,恃酷法,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3、秦二世任用谗臣赵高,诛杀功臣,使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十分尖锐。

4、六国后裔未能在短期内归属并认同秦朝统治,利用农民起义纷纷拥兵称王,反对秦朝统治。

二、第一次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

1、时间:公元前209年

2、领导者:陈胜、吴广

3、原因:

①秦的暴政(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和严酷的刑律)

②秦的统治者不能审时度势改弦易辙,而是一味重功利、恃酷法

③秦二世任用谗臣赵高,诛杀功臣,使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十分尖锐。

4、结果: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为推翻秦王朝奠定了基础。

三、秦朝的灭亡

公元前208年,巨鹿之战(项羽)

公元前206年,秦王婴投降刘邦,秦朝灭亡。

四、楚汉战争(刘邦、项羽)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公元前202年,垓下之战后,刘邦建立西汉

《古风》——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第八课、《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一、汉承秦制

1、背景:西汉建立后,政局初定,百废待兴

2、内容:继承秦朝时期的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地方郡县制等

但政令实施宽简疏缓,分封同姓王为诸侯,推行郡国并行制。

3、结果:导致吴楚七国之乱

为大一统帝国的重建奠定了基础。

二、文景之治(汉文帝、汉景帝时期)

1、原因

①:汉初人民厌恶战争、渴望社会安定、统治者朴实谨厚

②:黄老思想主张守道遵法,礼法并用,以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

2、内容:

①采取“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

②倡导以农为本,减轻田租;

③废除族诛、连坐等严刑苛法。

3、评价:

①社会稳定,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形成“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景象

②豪族势力随之膨胀,土地兼并、贫富分化等社会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凸显

第九课、《汉武帝时代》

本课考试内容及目标

(1)从“无为”到“有为”:

汉武帝“有为”的主要表现(A)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内容和实质(B )

汉武帝的从“无为”到“有为”

一、原因和条件:

社会经济的复苏和财富的日臻丰厚;

汉武帝的雄才大略

二、主要措施:

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

设内外朝制度

设刺史制度

颁布“推恩令”

加强中央集权

(1)设“内外朝”制度,将朝廷分为“内朝与“外朝”

“内朝”由皇帝与亲信近臣组成,是宫廷的决策核心

“外朝”以丞相为首,主要执掌政务;

(2)创设刺史制度,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

(3)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权力,消除了分汉初郡国并行制带来的负面影响。思想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儒学宗师:董仲舒、公孙弘

2、内容:

(1)设五经博士,定儒学为官学

(2)设太学,教授五经,选拔官吏

3、实质:“儒表法里”

3、影响:

儒家学者置身仕途开辟了道路,

儒学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

适应加强君权和发展分裂的政治需要;

有利于教化民众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

调整社会关系,提高吏治水平;

不利于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经济上:重视农业(措施、影响)

农业的发展

1、原因:

(1)铁制农具制作技术的规范和广泛使用。

(2)新的耕作技术——代田法的推广(赵过)

(3)修筑水利工程(白渠)

2、影响:为西汉王朝的繁盛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民族关系上:

发动对匈奴的战争,解除匈奴的威胁;

在河西走廊设置河西四郡加强了对西域的控制;

在西南、东南和西部设郡县和其他管理机构;

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民族关系

措施:

①发动三次对匈奴的战争

②在河西走廊设置河西四郡

①在西南、东南和西部地区设置郡县和其他管理机构

②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

三、影响:

(经济繁荣影响远播)

影响:

①基本解除了匈奴对北边的威胁

②加强了对西域的控制,使天山南北地区与内地联为一体。

③对西南进行有效的管理

4对东西方间的商品贸易、政治往来、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

第三课、《古代印度》

吠陀时代

公元前14世纪——公元前6世纪

从达罗毗荼人到雅利安人

在这一时期内,雅利安人的宗教经典吠陀和解释吠陀的梵书是最主要的历史文献,所以成为“吠陀时代”

从事灌溉农业社会生产力提高,社

种姓制度

佛教的创立和发展

时间:公元前6世纪

创立者: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佛陀)

经典:《大藏经》,分为经、律、论三藏

佛教的传播

1)、公元前6世纪,北印度列国纷争,政局动荡,

社会关系急剧变化。代表世俗统治者的刹帝利

和吠舍大商人社会经济地位明显上升,他们对

婆罗门的宗教和种姓特权日益不满。

(2)、早期佛教倡导宗教领域内“众生平等”,因此获

得较为广泛的社会支持,尤其是得到受婆罗门

排斥的首陀罗和贱民的拥护,传播迅速。

(3)、佛教教义中的“四谛”中所包含的对理想境界的

追求,对饱受苦难的民众具有心灵慰籍的作用。

(4)、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统一印度后,政府大力推

崇佛教。

种姓制度

历史信息:

(1)、《摩诃婆罗多》带有神话色彩,用神的旨意维护种姓制度。

(2)、四大种姓的社会地位和权利不同。

(3)、四大种姓强调种姓内部通婚,但是,并不绝对。各种姓男子可以娶与自己种姓相同或低于本种姓的女子为妻,而女子不能嫁给比自己种姓低的男子。

(4)、首陀罗受明显歧视,各种姓不能娶出身首陀罗的女子为妻。

特点:

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外人

各种姓的法律地位、社会权利和宗教

生活均不相同。

影响:

造成印度社会阶层的隔离,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对印度社会的发展、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产生了重大而又深刻的影响。

世界文学的瑰宝——《摩诃婆罗多》与《罗摩衍那》

是古代印度最著名的文学作品,是了解古代印度社会生活和雅利安人扩张的重要历史材料。

第四课、《美洲印第安文明》

第五课、《古代黑非洲》

古代黑非洲文明

阿克苏姆王国被称为埃塞俄比亚的"基石"、"城市之母"和"古代文明的摇篮"。

阿克苏姆文明的特征是什么?这一特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特征:

是一种在多种文明因素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混合型文明,与阿克苏姆王国的兴衰相始终。

原因:

阿克苏姆王国地处连接地中海与印度洋水路的交通要冲,来自四面八方的移民和商旅极大地促进了不同文明间的相互交融。阿克苏姆文明正是在各种文明的交流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大津巴布韦文明

意为“受敬仰的石头城”。

第六课、《古希腊城邦制度》

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古代希腊除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爱奥尼亚群岛之外,还包括小亚细亚半岛西部沿海地带。境内多山,多岛屿,土壤贫瘠,淡水缺乏,海岸线长而曲折。

人文地理环境特点:

古代希腊与埃及、巴比伦、波斯等亚非文明古国相毗邻。

对古代希腊文明产生深刻的影响:

手工业、商业和航海业比较发达;地小人多,向海外大规模移民;本土和殖民地建立起一批城邦,形成城邦政治;通过海外贸易等途径,吸纳亚非文明古国的文化成果,又向外传播希腊文化。

希腊城邦

城邦,公元前8~前4世纪古代希腊形成的以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国家。当时数百个城邦并存,出现过许多城邦联盟。所有希腊城邦都是小国,国土面积一般只有百余平方公里,人口数万。城邦的重要任务是保卫国家的独立和内部安全。在城邦中,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一个军人团体,每个公民有随时应征参战的义务,而且在一般情况下由应征者自己负担军需和武器装备。以雅典和斯巴达为代表的希腊城邦,在公元前5世纪经历了繁荣时期。从公元前4世纪起逐渐衰落。

古希腊城邦的特点:小国寡民

古代希腊为什么会形成众多城邦?

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希腊生产力进步,铁制工具广泛应用,手工业中铁器、铜器、陶器、纺织业和造船业都有了长足发展。在对外贸易中,金属货币出现,希腊字母创制。生产力的发展,导致阶级分化加剧,人口流动增加,血缘关系的纽带渐趋松弛,氏族社会组织日趋解体,再加上希腊的地理环境山地多,岛屿多等特点,在希腊本土和海外殖民地,200余个以某一建立于高阜附近的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部分乡村地区的“城邦”以地域为基础应运而生。

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当时希腊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的结果,也是希腊地理环境影响与制约的结果。

古希腊城邦制度的发展——“古典时代

是古希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展的繁荣时期,也是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全盛时期。

时间:

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

全盛时期形成的原因:

生产力的进步、希波战争的胜利

城邦制度衰落的原因:

伯罗奔尼撒战争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全体公民的直接参与为核心

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

开创先河:梭伦改革:公元前594年

削弱了贵族会议的权力,扩大了城邦政治的社会基础,首开雅典民主政治之先河。

最终确立:克利提尼斯改革:公元前508年

彻底扫除了氏族制度的残余,基本上清除了全体公民参与城邦政治生活的障碍,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

全盛时期:伯里克利时代:公元前443年至公元前429年

对雅典的政治制度进行了补充调整,保证全体公民的直接参与政治,开创了雅典历史上的“伯里克利时代”。雅典的古代民主政治迎来了全盛时期。

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

以伯里克利时代为代表的雅典民主政治,是古代希腊城邦社会中先进的政治制度,它有利于调动城邦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步。然而它只是城邦公民内部的民主,而且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能真正享有的民主,妇女、外邦人和奴隶则被排斥在外。

第七课、《希腊古典文化》

史诗——“英雄史诗”:《荷马史诗》——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戏剧——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起于公元前6世纪下半叶,公元前5世纪鼎盛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

建筑艺术——古代希腊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

以大理石为基本材料,以方顶柱廊式结构造型为基本特点

哲学——欧洲哲学的发源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史学——欧洲历史学的源头:希罗希罗多德——“历史之父”、修昔底德

第八课、《古代罗马政治制度》

王政时代

公元前8世纪中叶~公元前6世纪末

是罗马从氏族社会向国家演变的过渡阶段

罗马共和国的扩张

布匿战争

确立了罗马在地中海的霸权

罗马帝国:

公元前27年建立

屋大维被授予“奥古斯都”称号

公元395年分裂

东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

西罗马帝国:罗马

公元476年灭亡

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

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灭亡:公元1453年

罗马帝国的强盛

政治:统一和稳定

经济:繁荣和发展

文化:昌盛和发达

城市:涌现和繁荣

罗马为什么从共和制发展为帝制?

随着统治版图持续不断的扩大,区域内民族成份和人数的增多,奴隶制度的进一步发展,罗马共和国社会内部的各种矛盾也日益复杂地相互交织在一起,并逐渐演变到危机四伏的程度。原来建立在城邦基础上的共和制度已经越来越难以应对这种局面,于是罗马统治集团开始推行高度集权化的军事强人政治,其结果是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所取代。

古代罗马为什么会从一小城邦发展为地跨、亚、非的大国?

1、强盛的综合国力。政治上的统一和稳定,经济上的繁荣和发展,文化的昌盛和发达,城市的涌现和繁荣,为战争胜利奠定基础。

2、不断改善的内部优势。罗马共和国时期,通过平民与贵族的不断斗争,废除了债务奴隶制,使罗马公民的权利得到保障,平民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共和国的统治基础不断扩大,从统治集团到普通平民都热衷于扩张战争。随着版图的扩大,罗马统治集团开始推行高度集权化的军事强人政治,适时改变统治形式,有效控制统治区域。

3、优越的军事组织以及严格的军事纪律。

4、灵活有效的外交策略。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罗马的军事扩张节节胜利,从一个小邦壮大成为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

第九课、《罗马法体系》

一、罗马法体系的形成(渊源)——《十二铜表法》

1、背景:

2、目的:

3、制定:

4、内容:

5、评价:

二、罗马法体系的发展

1、公民法

(1)背景:

(2)目的:

(3)特点:

(4)内容:

2、万民法

(1)背景:

(2)目的:

(3)特点:

(4)内容:

3、公民法与万民法的统一

公元212年

卡拉卡拉皇帝授予全体自由民以公民权

三、罗马法体系的完善

1、原因:

2、完善:《民法大全》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四、评价罗马法体系

1、进步性:

2、局限性:

3、实质:

“十二铜表法”——罗马法体系的渊源(形成)

第一表传唤;第二表审理;第三表执行;第四表家长权;第五表继承和监护

第六表所有权和占有;第七表土地和房屋(相邻关系) ;第八表私犯;第九表公法

第十表宗教法;第十一表前五表的补充;第十二表后五表的补充

“十二铜表法”——公元前451年至公元前450年

历史背景:罗马共和国建立后,平民为了争取自身权利而斗争的意识不断提高。

主要内容:包括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等内容,是罗马人传统习惯法的汇编。主要特点:具有维护贵族和富裕平民利益的倾向。

历史影响:它是体现了古代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体现了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它明文公示、按律量刑,改变了以往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状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生活。它从法律条文的思路和格式上为后来罗马公民法奠定了基础,成为罗马法体系的渊源。

“公民法”和“万民法”——罗马法体系的发展

“公民法”:仅适用于罗马公民内部,只有公民才能享有法律的保障和所赋予的权利。“万民法”:适用于境内各民族的共同法律。

“公民法”和“万民法”的统一:卡拉卡拉皇帝(公元前212年)

评价罗马法系

影响:

古代罗马的法律体系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体系。古代罗马法律制度的发展历史体现了罗马人崇尚法治的精神和追求法律地位平等的决心。罗马法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比较完备的形式对后来欧洲各国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识则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局限:奴隶被排斥在法律之外,不具有任何权利。

第十课、《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

伊斯兰教的产生

时间:公元7世纪

创始人:穆罕默德

经典:《古兰经》

为什么在公元7世纪前后,阿拉伯半岛会产生伊斯兰教?

公元6世纪前后,阿拉伯人正处于阶级社会前夜,内部分化日趋明显,社会秩序动荡不安。周边外族觊觎半岛商路控制权,百余年来频频侵扰,兵连祸结,致使经济严重衰退,商旅裹足不前,不仅下层民众丧失生计,度日艰难,而且氏族贵族亦未能幸免,经济利益遭受重创。面对急剧恶化的社会经济形势,阿拉伯各阶层都迫切要求改变现状,创立统一的国家。伊斯兰教应运而生。

阿拉伯帝国

倭马亚王朝公元661年——公元750年

穆阿维亚出任哈里发

阿拔斯王朝公元750年——公元1258年

蒙古骑兵攻陷巴格达

前期:750年——9世纪中叶

后期:9世纪中叶——1258年

危机表现:经济上入不敷出,赋税大幅度提高,民众怨声载道;阶级、民族河宗教矛盾错综复杂,人民抗争此起彼伏;军事将领弄权,哈里发被任意废立;各地总督拥兵自立,形成割据之势。

第十一课、《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兴起

8世纪上半叶,西突厥皈依伊斯兰教

13世纪,突厥人的西迁,依附于罗姆苏丹国

1299年,奥斯曼一世建国

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

1457年,奥斯曼人迁都君士坦丁堡,并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奥斯曼帝国在不到300年的时间里,从小亚细亚的一块附庸领地发展为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为什么它能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主观上:①新生产方式的活力。立国前后,奥斯曼土耳其在周边先进制度影响下,氏族制度解体,封建生产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军事制度刚刚建立,具有一定活力。②对外扩张的内驱力。内部分化带来的矛盾,奥斯曼人热衷对外扩张,摆脱困境。③正确的外交策略。对突厥和蒙古取守势,集中进攻拜占庭帝国。

客观上:周边国家的衰落。尤其是拜占庭帝国至15世纪已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且统治阶级内部派别斗争激烈,人心涣散,奥斯曼土耳其攻灭君士坦丁堡。并先后占领蒙古帝国和拜占庭帝国的大部分领土,成为地跨欧亚非大帝国。

奥斯曼帝国在不到300年的时间里,从小亚细亚的一块附庸领地发展为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对有关地区和国家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请根据教材以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具体说明。

1、使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化在更大范围内传播,

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

2、使巴尔干地区的民族、宗教和国际关系复杂化;

3、对东西方商业活动的影响。奥斯曼帝国占领君士坦丁堡和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后,控制了亚欧商路,使地中海地区原来的商业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迫使欧洲商人另行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第十二课、《封建制度》

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发展和分裂

建立:公元5世纪末(公元481年),日耳曼人的一支法兰克人建立墨洛温王朝,是日耳曼人建立的国家中存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王国。

发展:公元496年,克洛维皈依基督教,从此获得教会的支持。此后,基督教会成为法兰克王国国家机器的一部分,成为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分裂:公元843年,分裂为东、中、西三个部分,奠定了近代德、法、意三国的基础。

西欧封建经济制度的特点:使用农奴劳动,实行地租剥削,农奴是人身不自由的独立生产者。

“采邑改革”

时间:8世纪上半叶

改革者: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

改革内容:变无条件赏赐为有条件分封

历史影响: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加速了自由农民的农奴化进程。在采邑制度下,国王的实际权力十分有限,法兰克王国后期,封建领主势力坐大,王国陷于分裂割据状态。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

什么叫等级君主制?其特点是什么?其首先在哪些国家产生?为什么西欧会形成独具特

色的等级君主制?

概念:等级君主制是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

特点:司法和军事等方面的权力渐渐集中到中央,等级代表会议则主要掌控国家赋税的批准权和分摊权,市民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开始受到重视。

标志:1265年英国议会和1302年法国三级会议的召开。

原因:欧洲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王权逐渐加强,中央集权势力和新兴市民阶层力图打破封建割据局面。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是对法兰克王国封建等级制度的描述。你如何理解这句话所反映的封建等级关系?

封建等级制建立在采邑制基础之上。国王分封土地给臣属,接受分封者尽服兵役等义务。有条件的封建主也层层分封土地,由此逐渐形成封建等级制度。国王居于最上层,其下依次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和男爵,骑士位于底层。

在这一制度下,各级封建主只服从自己的上级封建主,与其他封建主没有依附关系。国王仅仅是名义上的全国最高土地所有者,实际权力有限,只能控制直接附属于自己的部分贵族。封建等级制是西欧封建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这一制度导致西欧实际上处于分裂割据的状况。

第14课、《王权与教权》

克洛维的皈依——使教会成为封建统治和国家机器的一部分

使教会成为封建统治的一部分。

一、王权与教权的相互利用、相互依存

1、背景:

2、关系:相互利用、相互依存

3、表现:

丕平篡位——开创了教皇干预世俗君主废立的先例

丕平献土——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使罗马教会开始掌握世俗权利

查理加冕——体现了“君权神授”的原则教权与王权各有所得

4、影响:使西欧中世纪封建社会形成了二元政治结构

二、王权与教权的相互斗争

1、背景:

2、斗争激烈的地区:德意志国家

3、表现:

卡诺莎觐见——教权高于王权,教皇已完全摆脱世俗君主的控制

阿维尼翁之囚——教权由盛而衰的历史转折点

4、实质:西欧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围绕权力和财富的争夺

西欧封建社会的王权与教权既互相依存又互相争斗,请说明这种关系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公元496年卡洛维皈依

公元751年丕平篡位建立加洛林王朝第一阶段

公元756年丕平献土

公元800年查理大帝加冕称帝

公元1077年卡诺莎觐见第二阶段

公元1309年阿维尼翁之囚第三阶段

西欧封建制度的特点

经济上:以农奴劳动和地租剥削为基本特征

政治上:以封建等级制和等级君主制为基本特征

王权和教权的关系:王权与教权又依存又斗争,成为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重要特征

农村和城市:

农村:庄园是西欧中世纪农村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城市:11世纪后,城市逐渐复兴。

加洛林王朝751年,丕平三世(绰号:矮子丕平)

丕平献土——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使罗马教会开始掌握世俗权利。

西欧封建社会政治的二元政治形态,即一个是以罗马教廷为中心的罗马教权,和一个以国王为首的世俗王权

西欧封建社会的王权与教权在维护封建统治方面,各起了什么作用?

王权代表世俗权力,对西欧臣民实行世俗统治;

教权代表宗教权力,对西欧教民实行精神统治。

卡诺莎觐见表明了王权与教权的关系怎样?它有什么影响?

教权和王权斗争十分激烈,并且教权在斗争中处于上风。

表明了教皇已经完全摆脱了世俗君主的控制,并具备了与之抗衡的力量。13世纪时期,教权达到极盛,教皇基本实现了对西欧教会的集权统治,罗马教廷成为西欧封建统治的国际中心,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封建等级制与等级君主制的比较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知识结构: 1.夏:出现公共权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点。 2.商: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3.西周: 分封制定义: 目的:巩固周的统治(奴隶主的统治 主体:同姓亲族 宗法制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确立大宗、小宗体系 作用: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工具:礼乐制度 第2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知识结构: 1.统一 (1群雄割据 A.春秋争霸 B.战国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2统一:时间:前221年;人物:赢政。 2、中央集权的确立

(1确立: A. “皇帝制”:皇权至上、皇位继承制 B. 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中央 C. 郡县制(地方 (2加强皇权的措施:制定官吏选拔和考核制度;制定细苛、严密的法律。 (3影响:打破分封制,奠定大一统王朝制度基础。 第3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知识结构: 1. 汉初郡国并行,导致诸候尾大不掉,引发七国之乱。 2. 汉武帝集权措施:建中朝、设刺史、颁布推恩令。 3. 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唐朝中后期,地方势力增强,出现藩镇割据局面;唐灭亡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后周世宗改革,为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4. 宋加强中央集权 (1措施①收精兵:“三衙”、枢密院、原则; ②削实权:设通判、文臣任州郡长官; ③制钱谷:财赋大部分运往京师; (2影响利:改变藩镇割据分裂局面,加强中央集权; 弊:造成“积贫积弱”的后患。 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2019上海等级考历史教材知识点梳理(高考历史归纳整理)

《高中历史》Beta 1 第一章:世界古代史 第一节:古代东方 考点: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A) 两河流域是指西亚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中下游区域,东临伊朗,西临阿拉伯大沙漠,北极小亚细亚山地,南临波斯湾,相当于今日之伊拉克,在希腊语中被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处于亚非欧交界处。 考点:楔形文字与《吉尔伽美什》(A) 一.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又被称为“钉头文字”引起书写笔画酷似木楔或钉子而得名。公元前3100年,苏美尔人就开始使用这种文字,它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的文字之一,也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二.《吉尔伽美什》 《吉尔伽美什》是古代流域的著名史诗,用楔形文字写成,并通过泥版文书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是至今保存的为数不多的古代优秀文字作品之一。 考点:《汉穆拉比法典》(B) 背景:公元前1792年,汉穆拉比成为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他在位期间逐渐统一了两河流域,国力臻于极盛,古代两河流域也随之迎来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目的:更有效的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王国的统治。 内容与价值:《汉穆拉比法典》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不是第一部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法制价值)法典全面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严格规定了各个阶层的义务,严厉惩罚各种社会犯罪。(内容)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文献。

法典保留了诸如神明裁决,同态复仇等原始习惯法的部分内容,但同时也否定了血亲复仇,私人报复,抢婚等原始风俗的合法性,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法典一再强调奴隶主对奴隶的所有权,严禁奴隶逃亡和藏匿奴隶,倒卖奴隶的行为,充分显示出法典的时代特征。 考点: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A) 古代埃及国家实行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集政治、军事、经济、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他强化王权神授的观念,自奉为神或神的后裔,将自己的意志视为法律,拥有对全国土地的支配权,并控制着所有军队,掌握着从中央到地方的高级官吏的任免权。(第二句话是对第一句的解释) 考点:金字塔和来世信仰(A) ●金字塔的象征意义:金字塔式古代埃及法老专制权利的象征,它向世人展示了法老 至无无上的权威。(政治上)金字塔也是古代埃及人来世信仰的具体体现。(宗教 上) ●金字塔的历史意义: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是古代埃及人卓越的创造性智慧 的结晶,也是古代埃及社会经济和建筑技术发展的一项具体成就。 考点:象形文字(A) 发明时间和命名原因:古代埃及人在公元前3500年以前就发明了象形文字。这种文字因为其字形与各种具体事物的形态相像而得名。 书写工具:埃及人最初以石头和刻刀做书写工具,发明了笔和墨水,纸草、木片、石头和陶片都成了书写材料,其中纸草的使用最为普遍。 象形文字消亡原因: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复杂难懂(内因),只有祭祀、书吏、官员和一些大商人掌握读写能力,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征服埃及,埃及受到了强势的希腊文化的冲击,从公元639年被阿拉伯人征服起,埃及迅速“阿拉伯化”(外来侵略和强势文化冲击:外因) 考点:种姓制度(B) 1.背景: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0世纪,雅利安人先后征服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在征服的过程中曾用种性区分征服者和被征服者,区别其高贵的身份地位、维护雅利安人的统治地位。当雅利安人的氏族制度走向解体时。内部出现了等级划分,社会分为四大种性集团。 2.等级划分:婆罗门(祭祀、僧侣等精神统治者)刹帝利(以国王为首的军事贵族等世俗统治者)吠舍(普通的雅利安自由民)首陀罗(被征服的土著) 3.实质是等级制度 4.特点: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外人。各自的法律地位、社会权利和宗教生活均不相同。

上海高中历史课本整理

第四册 第1课资产主义生产的萌芽 15~16世纪随着庄园制度的解体,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经验的积累,西欧社会生产力的长足进步,动力技术和生产技术的改进尤为引人注目。 ·资本原始积累:当商品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生产者逐渐与生产资料分离,马克斯将这一历史过程称为资本原始积累。 ·资本原始积累常用手段:商业战争,贩卖奴隶和殖民掠夺等。 英国圈地运动时资本原始积累典型的途径之一,他改变了土地所有制的性质。·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形式:手工工场以手工劳动和分工协作为基础。 第2课民族国家的形成 1337~1453年,英法两国为争夺领地,进行了持续100多年的战争,史称百年战争。 ·百年战争的影响: 百年战争影响英法两国历史进程。英国物理图谋向欧洲大陆扩张,民族意识日益明晰。法国遭受巨大损失,抗击入侵者,激发民族意识。 ·民族国家形成: ①英国,15世纪下半叶,政治危机,30年玫瑰战争,政治完成统一。伦敦称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5世纪末发展为民族国家。 ②法国,百年战争后,王室集中消灭封建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实现政治统一。 ·君主专制: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是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继续加强王权。15世纪下半叶,英法等国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第3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 ·15世纪东西方的交流:①奥斯曼帝国崛起以后,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破坏。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为开辟新航路提供条件。·新航路的①开辟:15,16世纪,西欧各国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

欧洲通往印度和美洲的新航路。 ②影响: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各国各地经济文化联系日益紧密;商贸中心从地中海沿岸移至大西洋沿岸;开辟殖民地。 ·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葡萄牙与西班牙是始作俑者。给亚非美人民带来空前浩劫。 第4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意大利文艺复兴:14~16世纪,反封建反教会思想文化运动席卷西欧,被称为文艺复兴。 以人文为武器,抨击罗马天主教会以及神学理论。 ·原因: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萌芽。文化自身传承与发展,奠定基础。 ·地点:意大利 ·代表人物:但丁,达·芬奇,米开朗基罗,马基雅弗利等 ·内容:意大利学者在“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帜下,以人文为武器,抨击罗马天主教会以及神学理论。 宗教改革:西欧宗教改革最先爆发于德国,马丁·路德是德国宗教改革的先驱。第5 课英国革命 ·议会与国王的斗争: 专制统治直接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标志:1640年超开的长期议会,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最新5篇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最新5篇 高一历史是很多同学的噩梦,知识点众多而且复杂,对于高一的同学们很不友好,建议同学们通过总结知识点的方法来学习历史,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1 1.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及世界经济关系格局呈现的特点、趋势产生的原因和趋势之间的关系 (1)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特点: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2)主要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生产力大大提高。 (3)关系: ①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②经济区域集团化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经验和条件,并加强了全球经济的依赖关系;③经济区域集团化一定程度上又阻碍了经济全球化;④总之,两者之间主要是相互促进、相互依赖、并行发展。 2.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第一,渐入“黄金时代”的欧洲人民从惨痛的历史教训与严酷现实中不约而同地得出这样的结论:为了使欧洲摆脱血腥冲突的威胁,缓和民族仇恨,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必须重新组织欧洲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生活。 第二,二战后,美国、苏联势力在欧洲的影响急剧扩大,欧洲各

国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下降,只有联合,才能重新树立欧洲的新形象。 第三,随着科技和生产的发展,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而西欧地区国家林立,存在着国内市场狭小和生产资源短缺的问题,只有走向联合,才能做到优势互补,才能有利于各国的共同发展。 第四,欧洲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2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1.汉朝 汉初沿袭秦的郡县制,同时分封诸侯,实行郡国并行制。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王国越分越小,列侯归郡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 3.唐朝 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4.北宋 军事: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行政:中央派文臣做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由中央掌控 5.元朝 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由宣慰司管理,西藏由宣政院管

高中历史第五分册知识点总结(上海教材)

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直接原因: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根本原因: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 2、《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1842年,清政府同英国签订《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割地: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洋银2100万元。 (3)开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4)协定关税: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5)附约:领事裁判权(破坏司法主权) 3、《南京条约》的影响 社会性质的变化 经济结构的变化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历史任务的变化 思想观念的变化 4、《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 1858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美、俄四国签订《天津条约》 (1)增开生庄(后改营旦)、汉旦、九江、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 (2)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 (3)外国军舰和商舶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 (4)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 (5)赔偿英国白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 5、《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分别签订《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 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白银800万两。 6、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后定都天京(南京)。太平天国先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7、洋务运动 此时背景,内忧:民众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外患:列强侵略加深 19世纪60年代开始,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洋务派以“师夷长技以自强”相标榜, 开展了历时30多年的洋务运动。 8、总理衙门 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主管一切需同外国发生联系的事务,是筹办洋务

上海高中历史教材第四分册整理

上海高中历史教材第四分册整理 第四册 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单元核心概念: (1)15、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封建制度的解体,西欧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2)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导致生产者逐步与生产资料分离,开始了资本原始积累。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最初的组织形式之一。 (3)英、法等国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君主专制取代等级君主制,有利于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4)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海外殖民扩张,推动分散的古代世界逐渐向整体的现代世界演进,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猛力冲击中世纪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对摧毁封建制度和建立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影响。 第2课民族国家的形成 君主专制(B) 1、形成背景: a、民族国家的形成推动王权的强化,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需要强大的王权提供支持 c、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继续加强王权(贵族、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等) 2、形成时间:15世纪下半叶,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3、影响:专制君主颁布一系列重商主义政策,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3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 一、15世纪东西方的交流:(新航路开辟的背景)(A) 1、时代背景:15世纪西欧商品货币关系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对黄金这种主要货币需求增加。 2、主观动机:寻金热,《马可·波罗行纪》刺激西欧人到东方实现黄金梦;传播基督教。 3、客观原因:奥斯曼帝国崛起以后,控制亚欧商路,地中海区域的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 4、条件:西欧各国君主的支持;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造船和航海技术。 二、新航路的开辟 1、新航路开辟的简况(A) 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欧洲通往印度和美洲的新航 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B) a、积极方面: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加强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世界由闭关自守到联合为一个整体;地域性历史逐渐演变为统一的世界历史;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冲击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制度,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b、消极方面:西欧各国走上了对亚非美洲的殖民统治道路,给这些地区的各个民族带来空前浩劫,造成长期的贫困与落后。

2017年上海市普通高中等级性考试历史试题

2017年上海市普通高中等级性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早期先民的集体记忆是研究远古社会的重要依据,通常被称为 A.神话传说 B.考古遗存 C.实物资料 D.文字实录 2.史学家虽未发现夏朝考古的直接证据,但发现了与其时间地点最吻合的遗址,它是A.姜寨遗址 B.崧泽遗址 C.二里头遗址 D.殷墟遗址 3.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邑。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 A.公元前7世纪前期 B.公元前7世纪后期 C.公元前8世纪前期 D.公元前8世纪后期 4.战国时期,孟子将儒家“仁”的观念升华为“仁政”学说,提出 A.重义轻利 B.民贵君轻 C.天人感应 D.正心诚意5.“市舶之利,颇助国用”这种现象的发生得益于 A.张骞出使西域 B.遣唐使节来华 C.海上丝路繁荣 D.朝贡贸易推行 6.刘知几认为史家著史必须不加隐讳,如是撰写,意思就是 A.秉笔直书 B.知往鉴来 C.经世致用 D.祥今略古7.“我朝罢相……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其中“我朝”是指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8.历史学家使用“原始积累”“君主专制”“人文主义”等词汇来描述A.西欧社会的演变 B.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C.工业社会的来临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9.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出现了下列那一重要现象? A.手工工场建立 B.城市化进程开始 C.垄断组织产生 D.资本全球扩张 10.太自鸣钟设置于工部局,“报时报刻,远近咸闻”。这种情景最先出现在A.汉口 B.上海 C.天津 D.重庆 11.开创两种社会制度竞争格局的历史事件是

最新高一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知识点归纳

一.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 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 3、分封制。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 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封建时代的

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 ③统一文字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统一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三.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中朝”和“外朝”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 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 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5、宋朝的“二府”: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

【实用】上海高一历史练习册第一分册答案

上海高一历史练习册第一分册答案 第 1 课古代两河流域 一、基础练习 1.B 2.A 3.C 4. C 二、拓展练习 5 . ( 1 ) C ( 2 )今天我们计算角度和时间,用的就是他们发明的六十进位计数法。 6 . ( l ) A ( 2 )因为战争导致国破人亡的悲痛感情。( 3 )劳动力、水源、土地、水利设施。 7 . ( 1 )汉穆拉比;从太阳神手中接受权标。( 2 )君权神授。( 3 )不完全一致。比 如一自由民毁坏别人的眼睛,受害人的社会地位不同,惩罚也明显不同等。( 4 )法律制度情况,社会等级状况,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 8 . ( l )从西北到东南;波斯湾。( 2 )河水泛滥。( 3 )两河流域地处干旱地区,但是 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的定期泛滥却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为了解决该地区河水泛滥时易涝,其他时间易旱的问题,就需要修建许多水利灌溉设施。大规模集体协作劳动加强了 各地居民间的联系,提高了生产组织化程度,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国家的形成。 第 2 课古代埃及 一、基础练习 1 . B 2 . D 3 . B 4 . D 二、拓展练习 5 . D 6 . ( l )楔形文字甲骨文( 2 )碑文是同时用多种文字写成的,可以借助古希腊文来释读。 ( 3 )罗塞塔石碑的发现是古埃及象形文字成功释读的关键,欧洲航天局希望这个仪器也 能在太空探测中起到关键性突破的作用。 7 . ( l )南高北低。( 2 )古代埃及周围有天然的安全屏障。尼罗河河谷东西两侧是耸立 的峡壁,峡壁之外是荒芜人烟的大沙漠。河谷南面是大瀑布,河谷北面是泥泞的尼罗河三角 洲沼泽地带。 第 3 课古代印度 一、基础练习 1 . D 2 . B 3 . A 4 . C 二、拓展练习 5 . B 6 . C 7 . ( 1 )印度洋喜马拉雅山印度河恒河( 2 )西南 8 . ( 1 )种姓制度。( 2 )婆罗门和刹帝利。( 3 )众生平等。( 4 )印度种姓制度将人划分为不同等级,造成了社会阶层的隔离,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包括刹帝利、吠舍在内的许多阶层的人都对婆罗门的特权日益不满。而早期佛教大力宣扬“众生平等”的观念,获得了广泛的社会支持,再加上后来一些统治者的大力提倡,所以迅速传 播开来。 ' 第一单元单元练习

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和总结

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和总结 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和总结(一) 中国古代政治史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和发展趋势秦朝————汉朝————隋唐————宋朝————元朝————明清确立巩固完善强化加强顶峰集权专制↓↓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维护国家统一,有积极意义加强专制,消极作用多发展趋势:不断加强,从集权到专制 二、分裂与统一 1、分裂的原因 ⑴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占主导地位) 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削弱和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政治腐败) ⑶封建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激化矛盾) ⑷各族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2、统一的原因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原因: ⑴秦汉以来,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效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⑵从思想上看,中华民族很早就产生了统一的思想要求,经儒家发展为“大一统”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的思想根源。 ⑶民族融合使民族之间的凝聚力加强。 ⑷中原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使少数民族向往中

原。(被征服) 3、评价: ⑴分裂是历史发展的支流,处于短暂的、次要的地位。 ①从时间看,封建社会分裂时间不超过几百年。 ②从朝代看,重要的朝代都是统一的王朝,影响巨大、深远。 ③从分裂时期看,分裂孕育着统一,出现局部统一。 ⑵对分裂与统一要具体分析,尤其是国家分裂不能一概而论,不能对分裂简单地加以否定。 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处于主要地位。要充分肯定国家统一的历史进步作用。 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和总结(二) 1.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是指亚洲西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 东西两面分别与伊朗高原和阿拉伯大沙漠相邻、北接小亚细亚山地、南临波斯湾,基本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国境内。 2.楔形文字(钉头文字)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象形文字之一。《吉尔伽美什》 是用楔形文字写成,并通过泥板文书保留下来的古代优秀文学作品。 理解: 1、《汉穆拉比法典》的作用:为了更有效地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王国的统治。

上海高中语文-最新教材目录-解析

上海高中语文最新教材-目录 (每单元课文分基本篇目和略读篇目,带*者为略读篇目) 高一上 第一单元生命体验 一沁园春?长沙(毛泽东)(气势磅礴,画面壮阔,意象壮美,意境高远。 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一个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发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二跨越百年的美丽(梁衡: 当代散文家“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 三*生命本来没有名字(周国平:当代作家哲学家主要散文集:《守望的距离》等) 第二单元美好亲情 四边城(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代表作:中篇小说《边城》,长篇小说《长河》,散文集《湘西》、《湘行散记》等。风格特征:恬静冲淡的风格,小品散文的笔调,诗词曲的意境;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贡献:创造了一种采用抒情笔调描写的具有特殊民情的乡土文学,并发展了新文学中抒情小说的文学样式。他被誉为现代中国的“风俗画家”。) 五合欢树(史铁生: 当代作家代表作:《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等) 六 *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一个家庭成员的自述(里柯克) 第三单元人我之间 七最后的常春藤叶(欧?亨利: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之一)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欧?亨利(美):《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没有完的故事》 莫泊桑(法):19世纪法国批评现实主义代表世界短篇小说巨匠。 代表作:《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 契柯夫(俄):《变色龙》、《套中人》 八邂逅霍金(葛剑雄)(霍金:《时间简史》) 九一碗阳春面(栗良平) 第四单元诗歌及其欣赏 十再别康桥(徐志摩: 现代诗人新月派代表人物)

201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

201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作答必须填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区域,第二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婆罗门是人世的主宰,婆罗门和刹帝利有权夺取首陀罗的一切。”这一说法出现在()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代美洲 D、古代两河流域 2、“公民法”和“万民法”的统一适应了古罗马() A、贵族的需求 B、疆域的扩大 C、文化的繁荣 D、基督教的兴起 3、世界性三大宗教创立的先后顺序是() A、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B、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C、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 D、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4、某教育机构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神学”、“哲学”、“医学”、“法学”等,该教育机构是() A、雅典学园 B、西汉太学 C、中世纪大学 D、京师同文馆 5、下列图片反映中世纪城市经济生活的是() 6、下列材料中能印证商朝历史是信史的是() A、《封神演义》 B、殷墟甲骨卜辞 C、剧本《妇好》 D、《吕著中国通史》 7、制定礼乐制度,维护社会秩序的是() A、黄帝 B、禹 C、商纣王 D、周公 8、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社会转型发生在() A、春秋战国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9、中国古代从语言、姓氏等方面推动本民族与汉民族融合的统治者是() A、北魏孝文帝 B、松赞干布 C、忽必烈 D、努尔哈赤 10、如果要了解唐史,可以选择下列哪一本书进行阅读?() A、《从城市国家到中华》 B、《绚烂的世界帝国》 C、《分裂动荡的年代》 D、《疾驰的草原征服者》 11、下列制度中旨在限制地方割据势力的是() A、西周封邦建国制 B、西汉郡国并行制 C、唐朝三省六部制 D、宋朝文官体制 12、欧洲人对中国文献大规模的翻译和介绍始于() A、12-13世纪 B、14-15世纪 C、16-17世纪 D、18-19世纪 13、18世纪,启蒙运动在法国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中国士人却埋首于考据之学,其背景是() A、中西交流中断 B、商品经济繁荣 C、清廷推行文化专制政策 D、天朝上国思想根深蒂固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最新五篇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最新五篇 说到高一历史,很多同学都会说很难,的确,相对而言,高一历史是高中历史中最难的一部分,但我们一定要把知识点给吃透。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1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1)工业革命的开始——珍妮机的问世(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棉纺织业) (2)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动力问题,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2)工业革命在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促使世界面貌发生了变化 (3)工业革命还引起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的变革,产生了两个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4)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时间:19世纪中后期)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电力的广泛应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汽车和飞机;化工技术的发展;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垄断组织的出现(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

根本原因是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建立。(19世纪末20世纪初) 5、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在交通领域: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火车、轮船,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汽车和飞机 在社会结构: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了两个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垄断组织。 在世界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6、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2 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 西汉: 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隋唐: 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宋朝:

上海高中二期课改历史教材停用风波

我与中学历史教学有关的工作,除了参加历史学科的高考命题外,还参加上海中学历史新教材的审读。 1998年起,上海开始实行第二期课程改革,上海市教委制定了历史课程改革行动纲领和“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试行本)。2001年底,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苏智良教授承担历史课程二期课改任务,他和系内有关教师组成编写组,根据《课程标准》开始编写新课本。全市各中学2006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全部试用二期课改的新教材。 我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王斯德教授以及两三位中学名校的特级历史教师受命组成专家组,负责审查上海版中学历史课本教材。 我们审读了这部新教材,认为它以文明为体系,一改以往以阶级斗争为线索、以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历史阶段为框架的写法,颇具新意。 读史使人明智,历史知识和历史经验,可以丰富人们的思想,陶冶情操,拓展视野,增添人们以古览今,鉴往知来,认识现实的智慧和能力。所以,历史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中学阶段必修的基础课程。但是,据2001年2月27日《人民日报》报道:对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若干重点城市14―28岁的“中国青少年历史知识现状调查”表明,目前我国青少年历史知识普遍呈现“两高一低”状况,即高兴趣度、高重视度、低认知度现象。调查问卷以初中历史课本为基本知识范围,仅有1.5%的青少年及格。可见问题之严重。 我热爱历史学,思考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在于历史教学中没有倡导研究(探究)性的学习。有学者说,历史这门思辨性很强的学科多被看成是单纯的复述性的学科,强调记忆性成为历史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中学生少的是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维过程,教师多的是将现成的结论“喂”给学生,而不要求知道是如何分析得出这一结论的,也不要求学生了解除此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可信的、有参考价值的结论和观点。检查考试也往往偏重于对知识的记忆,没有提供足够的让学生自由思维的空间,学生当然考完就忘。 《面向21世纪上海市中学历史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2000―2010年)》就是这样出台的。这是把素质教育全面落实到历史课程的设计蓝图。它在初中历史教学内容体系上的主要突破是:改革以往教学内容注重社会政治结构的变更,构筑以生产力发展为线索的文明史框架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文明的起点就是以生产工具为核心的科学技术发明。因此,通过对现行初一年级教材中有关石器、陶器、青铜器、铁器等内容的整合,形成《中国古代劳动工具的演变》等专题,作为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可以提前渗透和体现历史学科二期课改的要求,使学生更全面地去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 上海新教材每课在课文后面还附有“史海拾贝”“史海指南”和“各抒己见”等栏目。我觉得这部教材有益于培养学生运用资料分析问题的历史思维能力。如在学习《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后,让学生们自选课题撰写小论文,如《活字印刷术回传之启迪》《从“丝绸之路”到郑和下西洋》《从徐光启身上得到的启示》《交流港口的独特文化》《明末清初的传教士与外来侵略者之比较》《漫谈闭关锁国》等,这就显示了学生初步运用资料分析问题的历史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培养联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历史探究性学习中,将纵向知识与横向知识联系起来,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联系起来,并运用于学习中。例如:《中日甲午战争》一课,引用屈原的《国殇》、黄遵宪在甲午战争期间创作的诗歌《哀旅顺》、丘逢甲的甲午诗词《春愁》等,创设历史情景;联系地理知识,从《马关条约》中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与两次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地理位置的不同,认识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步步深入;联系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从近代中日两国不同的发展步伐,比较中日两国的不同命运,显示了联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所以,我很支持这一探究性学习历史的教材。“学而不思则罔”,没有思维就无所收获。重灌输轻思维的以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必须抛弃。新教材从时间上看,上下五千年,贯穿

上海高中历史复习资料第五分册中国部分完整版

写在最前:本资料原始版本来自于互联网,经大幅度增加修改内容和深度优化排版后发布于互联网,版权归修改作者所有,不推荐再次修改电子版本(将严重影响排版)。由于本资料最初编写目的仅为 让修改作者更好地复习历史学科,结合上课笔记编成,故本资料并不一定适合所有同学的复习 计划,敬请原谅。 补充:中国历史划分时间点 1840鸦片战争1919五四运动1949新中国诞生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当代史 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五分册(中国史) (一、中国近代史1840年~1919年) 第一单元天朝的危机 【B】背景: 清朝:“康乾盛世”过后,清王朝逐渐衰落。各种社会矛盾日趋激化,危机四伏。但统治者仍然沉醉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夜郎自大,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世界:19世纪前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对外进行殖民扩张。 19世纪40年代以前,在正常的中英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于出超地位。为了攫取暴利,扭转贸易逆差,英国以其所占领的印度为基地,怂恿不法商人向中国大肆走私鸦片。美、俄等国也向中国输入鸦片。鸦片泛滥,严重摧残了吸食者的身心健康,导致白银大量外流,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1838年底,道光皇帝任命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

第一课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A】虎门销烟: 领导人:林则徐。 意义: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 第一次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英国资本主义经济扩张的结果(市场、原料)。 导火索:1839年虎门销烟。 爆发时间:1840年6月。 《南京条约》: 签约时间:1842年。 【B】内容: ①割地: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领土主权); ②赔款:赔款洋银2100万元(1470万两白银); ③五口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贸易主权); ④协定关税: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与英国协商(关税主权); ⑤领事裁判权,治外法权(司法主权); ⑥片面最惠国待遇。 【C】影响: ①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 ②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主权丧失(政治);半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经济)。 ③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国内:阶级矛盾(农民vs 地主);国外:民族矛盾(中华民族vs 帝国主义)。④革命任务的变化:反帝国主义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进入民族民主革命时期。⑤历史分期变化:开始进入近代史。 【C】五口通商与战后中国社会变化: ①通商口岸的作用:对华倾销商品,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品。 ②在经济领域的变化:破坏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同 时促进了中国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企业的诞生。 ③在思想领域的变化: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以林则徐魏 源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发展了明清“经世致用”的传统,注重研究世界大势和社会现实问题,主张向西方学习,呼吁变革。 代表人物: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 代表作:林《四洲志》、魏《海国图志》。 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魏)。影响:开启了近代中国思想变革的潮流。戎狄中原 夷 蛮 (新思潮)

上海市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整理(全六册)

第一分册 第1课古代两河流域 一、王国的更替 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两河流域是指亚洲西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基本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国境内。 二、楔形文字和《吉尔伽美什》:苏美尔人发明楔形文字,这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三、《汉穆拉比法典》 1、作用更有效地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王国的统治。 2、历史价值(1)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2)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宝贵的第一手文献。 第2课古代埃及 一、法老的专制统治 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其地理范围与今天的埃及大致相当。 二、金字塔与来世信仰 1、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为自己修筑的陵墓,其中最负盛名的是胡夫金字塔和哈夫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矗立在哈夫拉金字塔旁边。 2、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专制权力的象征,向世人展示了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威。也是古埃及人来世信仰的具体体现。 三、象形文字: 古埃及人在公元前3500年前发明了象形文字 第3课古代印度 一、吠陀时代与种姓制度 1、四大种姓:婆罗门(宗教贵族)、刹帝利(世俗贵族)、吠舍(平民)、首陀罗(奴隶) 2、特征:四大种姓职业世袭、内部联姻、排斥外人,各自的法律地位、社会权利和宗教生活均不相同。 二、佛教的创立和发展 1、创立:公元前6世纪,悉达多在印度创立佛教。 2、经典:佛教经典数量庞大,总称为大藏经。主要内容有经藏、律藏、论藏三部分组成,因此又称为三藏经或三藏。 3、传播:公元前3世纪,印度佛教臻于鼎盛,开始向东亚和东南亚传播,逐渐发展为世界性宗教 第4课美洲印第安文明一、印第安文明的杰出代表 中美洲的阿兹特克文化、玛雅文化,南美洲的印加文化 二、玛雅文化 玛雅文化是印第安古代文明中璀璨的篇章,有“美洲的希腊”之称。玛雅人在农业、自然科学、建筑以及艺术等诸方面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农业方面的成就:从野生植物中培育了玉米、马铃薯、西红柿、可可、烟草在内的40多种农作物,后来都陆续传播到世界各地,极大地丰富和改善了人类的生活。 第6课古代希腊城邦制度 一、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中心之一。 地理范围:较今天希腊略大,除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爱奥尼亚群岛外还包括小亚细亚半岛西部沿海地带。 二、希腊城邦的形成 1、特征:古代希腊城邦一般以一座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乡村地区而形成的独立国家,以小国寡民为基本特征。 2、古典时代:公元前5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是古代希腊历史上的古典时代。这一时期,古希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展,城邦制度达到全盛。 三、雅典的民主政治 1、里程碑(1)梭伦改革:公元前594年的“梭伦改革”,削弱了贵族会议的权力,扩大了城邦政治的社会基础,首开雅典民主政治之先河。 (2)克里斯提尼改革:公元前508年的克里斯提尼改革彻底扫除了氏族制度的残余,基本上清除了全体公民参与城邦政治生活的障碍,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 2、全盛:伯里克利改革 公元前443年至公元前429年,伯里克利任雅典十将军委员会的首席将军,开创雅典历史上的“伯里克利时代”,雅典的民主政治迎来了全盛时期。 3、核心: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以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的直接参与为核心。 4、意义:(1)以伯里克利时代为代表的雅典民主政治,是古代希腊城邦社会中先进的政治制度。有利于调动城邦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步(2)但是雅典的民主政治只是城邦公民内部的民主,而且只有成年男性公民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一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1.目的: 2.内容:①分封对象②受封者义务—③受封者权利 3.作用:积极和消极 二、宗法制 1.定义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3.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 4.影响: 5.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朝统一 1.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 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2.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 度。(内容、特点)②中央:三公九卿(职责)③地方: 郡县制(影响:积极和消极)(2)颁布秦律、统一法令;(3)统一货 币、度量衡;(4)统一文字;(5)修建驰道、灵渠;(6)修筑万 里长城;组织移民。 3.秦朝灭亡的原因:秦的暴政 四、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和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1.君主专制演变: 趋势:君权不断加强最终达到顶峰,相权不断被削弱并最终被废除 历程: (1)汉:汉武帝设置中朝(内朝),以丞相为代表的“外朝”演化成一般的行政机构(执行机构)。 (2)唐:设立三省六部制 1. 职能:中书省(政令草拟)—门下省(审核)—尚书省(六部执行)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2.作用: 三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权,加强了君权;分工明确,提 高了行政效率;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3)宋:在中书门下之下,增设“参知政事”(分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军事),设三司使(分财政) (4)元:中书省 (5)明:①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②内阁的创立。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6)清:康熙:南书房。雍正:军机处(上传下达)——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标志、目的、特点、作用) 2、地方政治制度演变: 趋势:中央集权逐步加强,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压抑历程: (1)汉:郡国并存局面(郡国并行制)→七国之乱→汉武帝“推恩令” (作用) (2)唐代:藩镇割据局面 (3)宋代:1、内容:(军事:强干弱枝、政治:重文轻武、财政:分割地方权力与中央)2、作用:积极、消极 (4)元朝:行省制度(内容、影响) (5)明朝:废行省设三司 五、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汉代:察举制(依据:孝、廉)、征召制(征辟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依据:世家门第)

上海高中历史教材第四分册整理

第5课英国革命 一、议会与国王的斗争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B) a、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鼓吹“君权神授”。专制统治直接损害了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A) 1640年召开的“长期议会”,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 二、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 1、光荣革命(A)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迎请荷兰执政威廉任英国国王,废黜詹姆斯二世,即“光荣革命”。 2、《权利法案》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B) 1689年,议会通过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1701年又通过《王位继承法》,这两部法案使英国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和君主立宪制度。君主立宪制度保证了英国的长期稳定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第6课启蒙运动(17~18 ..) .....世纪 一、启蒙思想家: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A) 1、17世纪的英国:霍布斯、洛克等。18世纪的法国:伏尔泰、孟德斯 鸠、卢梭、狄德罗等 (a)孟德斯鸠:(分权学说)主张建立一个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相互牵制的政府,以防权力腐化和专制暴政。 (b)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赞成开明君主。 (c)卢梭:提出天赋人权、主权在民。 二、批判君主专制:伏尔泰主张建立英国式的“开明君主制 .....”;孟德斯鸠主

张建立一个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 ....、相互牵制的政府;卢梭则推崇实行 直接民主 ..制的共和国,主张全体公民参与立法。 三、宣扬自由和平等(B) 针对封建专制下人们受奴役的状况,启蒙思想家从“天赋人权”理论出发,宣扬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的,但要“受法律支配”。 四、影响: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传播进步思想从根本上动摇了 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即将到来的美、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进行了舆论动员,也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系统的统治构想。 第7课美国独立战争 一、独立战争的进程 1、独立战争开始标志:1775年列克星敦枪声,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2、《独立宣言》(A)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正式通过了由杰弗逊等人 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独立。(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 二、美国联邦制度的确立(B) 1、确立:为了加强国家机器,1787年《合众国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体制。联邦政府按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构建:由国会为最高立法机构;由民选产生的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联邦高等法院为最高司法机关,享有解释宪法的权利,法官由总统任命,任职终身。 2、意义:解决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联邦政府各种权力分配问题,使美国以后的政局得以长期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第8课法国大革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