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农业创新体系的框架构成[1][1]

现代农业创新体系的框架构成[1][1]

现代农业创新体系的框架构成[1][1]
现代农业创新体系的框架构成[1][1]

目录

摘要 (3)

关键字 (3)

Abstract (3)

Key Words (3)

一、引言 (3)

二、发展现代农业创新体系的必要性 (3)

三、现代农业创新体系的框架构成 (5)

(一)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5)

(二)现代农业的产业创新体系 (6)

(三)现代农业物流创新体系 (7)

(四)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创新体系 (7)

(五)保证现代农业健康发展的机制、体制创新体系 (7)

(六)现代农业的生态创新体系 (8)

(七)现代农业的金融服务体系创新 (8)

(八)完善我国强农惠农政策创新体系 (8)

(九)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 (9)

(十)提高农民收入途径创新 (9)

(十一)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9)

参考文献 (10)

现代农业创新体系的框架构成

摘要:建设现代农业创新体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和体现。文章分析了现代农业创新体系的框架构成,即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体系、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体系、保证现代农业体系健康发展的机制体制体系等。

关键词:现代农业;创新体系;框架构成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al innovation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building an innovative country,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realizing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reflect. Constitute the framework of article analysis of the innovation system of modern agriculture, that is,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port system,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y system, team system of modern agriculture, the mechanism of the guarantee system of modern agricultur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institutional systems.

Key word:Modern agriculture; Innovation system; Frame constitution

一、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现代化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变的奋斗目标。新世纪现阶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业现代化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当前,世界形势复杂多变,传统的能源、环境、粮食等问题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点,在全球化和强权政治的双重作用下。越来越成为影响我国国家安全的突出因素。因此,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障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全面进步,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发展现代农业创新体系的必要性

(一)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回顾“十一五”,农业农村经济发生了许多显著变化。一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粮食连年增产,总产连续4年稳定在

1万亿斤以上,这在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棉花、油料、糖料生产稳定发展。肉蛋奶、水产品、蔬菜等“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产量比“十五”末增长10%以上,品种丰富,质量安全水平提高。二是农民收入大幅提高。连续迈上4000元、5000元台阶,年均增长8%以上,增速超过“七五”以来各个时期,增收幅度之大历史少有。三是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迈上新台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均达到52%,分别提高4个和16个百分点。四是农村改革和农业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彻底取消农业税,对农民实行“四补贴”,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农业法律制度不断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翻了近一番。

但是,我国农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农业增长方式依然粗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难度加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任务艰巨;城市带动农村作用不强,推进城乡协调互动发展的进程缓慢;农村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要求迫切。外依存度偏高,遭遇产业危机风险日益凸显;农业利用外资总体规模偏小、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以传统家庭分散经营为主,对扩大利用外资形成集约化经营造成较大制约;国际市场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频繁使中国农业进出口企业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

(二)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

(三)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5个新要求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3项基本要求,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到2020年的基本目标任务,研究制定“十二五”时期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要指标。在“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重点,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以调整城镇化发展方式为重点,加快推进城乡协调互动发展;以创新农村经济体制机制为重点,着

力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机制。必须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贯穿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全过程的一项长期艰巨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四)创新农业经营形式,是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同时,还要“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党的十七大为农业经营形式的创新,指出了两条明晰的道路,一是规模化之路;二是产业化之路。

三、现代农业创新体系的框架构成

农业创新,主要是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制度创新。走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发展中国创新型现代农业,需要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改进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提供中国特色的农业制度安排。

现代农业创新体系的框架构成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一)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着眼于建设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所以要建设好现代农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它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农业的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要加快粮食生产机械化进程,因地制宜地拓展农业机械化的作业和服务领域,在重点农时季节组织开展跨区域的机耕、机播、机收作业服务。建设农机化试验示范基地,大力推广水稻插秧、土地深松、化肥深施、秸秆粉碎还田等农机化技术。鼓励农业生产经营者共同使用、合作经营农业机械,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产业化。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近年来,菏泽市坚持“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的发展战略,在农业上取得了重大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所以现代农业必须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

2.农业资源节约型技术。近年来,资源特别是水资源不足已成为一些地方加

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拦路虎”,我国半干旱片旱区常因水资源不足问题导致农作物减产。研究表明,科技进步是突破资源对农业制约的根本出路。因此,必须着眼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开发运用各种节约型农业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品使用效率。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启动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扩大测土配方施肥的实施范围和补贴规模,进一步推广诊断施肥、精准施肥等先进施肥技术。改革农业耕作制度和种植方式,开展免耕栽培技术推广补贴试点,加快普及农作物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积极推广集约、高效、生态畜禽水产养殖技术,降低饲料和能源消耗。以吉林省为例,“十五”期间,在国家的支持下,该省通过采取各种节水措施,每年农业节水量已达10亿立方米左右,取得了显著效益。

3.农业的信息化。用信息技术装备农业,对于加速改造传统农业具有重要意义。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整合涉农信息资源,推动农业信息数据收集整理规范化、标准化,这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加快建设一批标准统一、实用性强的公用农业数据库。加强农村一体化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服务模式,启动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积极发挥气象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服务的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农业生产中积极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管理信息系统等技术。

(二)现代农业的产业创新体系。包括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健康养殖体系、发展特色农业、扶持农村龙头企业发展、推动生物质产业发展五个方面。

1.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点是保障国家获取粮食的能力,核心是构建包括粮食保护战略、粮食储备制度战略、粮食流通等基本策略。

2.健康养殖是指选育优良水产养殖品种,繁育无疫病苗种,在可控养殖环境下,可循环利用资源的一种科学养殖模式,包括养殖水域环境影响的

评估,养殖系统水质调控,优质饲料研制,病害的生物防治,水生生物多

样性保护等技术关键。

3.特色农业就是将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开发区域内特有的名优品,

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当前,在农村发展特色农业,对于发挥地域优势、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不同的自然和人文条件,都蕴藏着自身的优势和特色,这就需要我们立足实际,寻找特色农业发展思

路,为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4.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指以农产品加工或流通为主,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相联系,带动农户进入市场,是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经营指标上达到规定标准并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的企业。发展龙头企业对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收,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5.以生物能源、生物基产品和生物质原料为主要内容的生物质产业,是拓展农业功能、促进资源高效利用的朝阳产业。发展生物质产业,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节约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现代农业物流创新体系。包括农产品的流通设施建设和发展新型流通业态。

1.农产品流通设施,是农产品流通的载体,是连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的重要环节,也是社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对实现农产品流通的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就业,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质量和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开拓农村市场,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这不仅是解决农村流通不畅的关键之举,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和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格局绕不过去的重要任务。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必须加大农村流通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坚持政府引导和农民自愿;实现连锁化、网络化、信息化;做好网点的选择和规划;做到城乡统筹相互促进;建立相应的考核监督制度。

(四)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创新体系。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必须发挥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为此,要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农民转移就业培训和权益保护,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人员能力。建立农村基层干部、农村教师、乡村医生、计划生育工作者、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及其他与农民生产生活相关服务人员的培训制度,加强在岗培训,提高服务能力。

(五)保证现代农业体系健康发展的机制、体制创新体系。改造传统农业,按照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趋势推进农业制度变迁的进程,亦即进行农业制度创

新,应该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农业的根本选择。同样,我国的农业发展也离不开农业制度创新。保证现代农业体系健康发展的机制、体制创新体系涉及土地制度创新、土地经营制度创新、农业保险制度创新、健全农业宏观管理体制等几个方面。

(六)现代农业的生态创新体系。一是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减少碳足迹;二是开发与利用生物质能源;三是推广普及用户沼气,支持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因此,要鼓励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快发展有机农业。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搞好江河湖海的水污染治理走出一条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七)现代农业的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具体包括:一是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农村金融运行环境;二是积极引导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健康发展;三是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策略;四是加大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为此,加快制定农村金融整体改革方案,努力形成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小额贷款组织互为补充、功能齐备的农村金融体系,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担保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放。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抓紧建立支农投资规划、计划衔接和部门信息沟通工作机制,完善投入管理办法,集中用于重点地区、重点项目,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要注重发挥政府资金的带动作用,引导农民和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农村建设。加快农业投入立法进程,加强执法检查。

(八)完善我国强农惠农政策创新体系。

1.继续加大我国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大幅度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各级政府要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的比重。

2.完善农村补贴制度。近几年实行的各项补贴政策,深受基层和农民欢迎,要不断巩固、完善和加强,逐步形成目标清晰、受益直接、类型多样、操作简便的农业补贴制度。中央财政要加大对产粮大县的奖励力度,增加对财政困难县乡增收节支的补助。同时,继续对重点地区、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逐步完善办法、健全制度。

3.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农民消费需求不足,农村市场扩张乏力,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一个突出矛盾,所以,我国要大力开拓农村市场。为此,需要

做到,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消费水平;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消费环境;完善农村市场体系,规范农村市场行为;适应新变化,满足新要求,调整产品结构;树立新观念,探索新形势,建立新体系。

4.努力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收入难题本质上就是就业难题,所以我们要关注农民就业问题。对于促进农民就业,就是要广开农民的就业门路,使农民逐步转移到其他产业部门,推动农村经济市场化和农村社会的经融深化。

(九)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发展外向型农业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增加中国外汇储备,平衡我国国际收支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的作用。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一是支持优势农产品扩大出口;二是推进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三是推进农产品出口信贷创新;四是制定鼓励政策支持有条件的农业企业“走出去”。因此,我国应重点发展培育优势农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产品产量,在我国农产品出口上放宽政策,并给予支持和优惠。

(十)提高农民收入途径创新。农民收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三个部分:一是家庭经营性纯收入;二是劳动报酬收入;三是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要提高财产性收入的比重。提高农民收入途径创新涉及户籍制度创新、农业投融资制度创新、农地流转制度创新、农村财税制度创新和农业经营组织制度创新这几个方面。

(十一)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一是加强和改进农村社会管理,要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拓宽农村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建立健全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机制;深入开展平安农村建设,加强农村警务建设,搞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持农村安定有序;建立农村应急管理体制,提高危机处置能力。

二是加强改进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不懈抓好“三农”

工作。

三是进一步完善符合国情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发展和完善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促进农村和谐发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社会事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支持力度。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高度重视农村残疾人事业,妥善解决外出务工农民家庭的实际困难。做好农村消防及其他安全工作,坚决制止污染企业向农村扩散,

强化对各类地质灾害的监控,做好救灾救济工作,切实增强群众安全感。

参考文献:

[1]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R].《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张振武.发展中国特色创新型现代农业[N].中国经济时报,2007-12-20,(08).

[3]杨戈.走向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与创新[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4]郑乃红.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的必要性和路径研究[J].河南农业,2008,(21):15-18.

[5]武仙梅.大力开拓农村市场[J].前沿,2004(12):27-29.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显著增强。 一是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环境得到优化。国务院出台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后,科技部率先行动,与自治区政府签订了部区会商议定书,出台了促进宁夏科技发展的26条政策措施,加大了对我区农业科技工作的支持力度。为指导和推动农业科技发展,在不到两年时间内,我区先后出台了加强农业和农村科技工作、深化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等涵盖农业科技工作诸多领域的科技政策,明确了农业科技工作的目标任务、重大举措。自治区党委、政府先后召开了科技奖励大会、科技工作会议,对包括农业科技在内的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奖励了一批农业科技工作先进典型,优化了农业科技创新环境。 二是农业创新体系建设初见成效。通过科技改革、资源整合,初步形成了能够满足农业发展基本需求的研发推广体系。培育组建了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1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5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6个、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农科院、水科所、气象所等3个非营利科研机构队伍建设、科研条件、基础设施有了显著改善,从事研发活动的人员由改革前的50%上升到85%。建立了一批优秀的科技创新团队。 三是农业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成绩斐然。积极争取并实施了电子农务平台、盐碱地改良、设施园艺、压砂地持续高效利用、枸杞、马铃薯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组织实施自治区级农业科技项目数百个,启动了自治区“5183农业科技工程”,投入科研经费上亿元,取得并转化一批科技成果。研究开发出一批特色优势农产品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和地方标准,引进选育优良农作物、牧草、林木、蔬菜品种数百种,水产品扩展到8个类型20多个品种。实现了小麦第4次、水稻第5次、玉米第6次更新换代,创造了水稻单产933.85公斤、玉米单产1248.9公斤的历史新高。冬麦北移技术扩大示范推广到30万亩,亩产较春麦增加100-150公斤,促进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奶牛年产量达6700公斤,处于全国先进水平。黄河鲶鱼人工繁育、经济林木花卉快速繁育等农业高新技术实现了产业化。全区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0%,农业新技术推广覆盖率超过75%,畜禽改良率达到90%以上。2007年以来,我区共取得100多项自治

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甲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乙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方)为充分利用甲方现有资源和乙方的开发团队开发经验, 加快实现甲方的战略调整和布局,推进甲乙双方更好更快发展,甲乙双方本着战略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经友好协商,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就利用甲方现有资源进行商住地产开发项目合作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如下战略合作框架合作协议: 一、项目合作区域范围 甲方在市范围内,可供用于商住地产开发的项目。 首次合作选定项目。 二、项目合作方式和期限 项目合作的方式,可根据项目合作的具体情况和要求确定。大致有以下方式。 (一)、紧密型。由甲乙双方商定出资比例,共同出资 组建有限公司,负责所有合作项目的开发。 (二)、半紧密型。由甲方提供开发资源并用该资源作 成股份,乙方负责该资源的开发,开发收益双方按确定的股 份分配。 ( 三) 、松散型。由甲方提供开发资源,按照国家有关程 第1页共3页

序公开招拍挂,优先考虑乙方。 所有合作项目的商业房产由甲方按双方另行约定取得。 所有合作项目甲方的股份可以用项目开发土地入股,必 要时也可以现金出资。 甲乙双方合作开发期限暂定为10 年左右,双方可根据情况,确定顺延或终止。 三、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1.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甲方负责地块的挂牌出让组织工作。 甲方应根据自身战略调整和布局的需要,分批确定开发 资源,完成开发资源的行政审批手续。 2.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乙方为甲方在合作区域范围内开发项目的战略合作伙 伴。并指定下属企业《置业发展有限公司》与甲方合作。 组建项目工作组,其中常驻2-5 人,与甲方共同研究制 定项目开发计划等;必要时聘请有关规划、建筑、设计、园 林、营销等专家参与相关工作,以最大限度提升该项目开发 价值。 四、附则 1.本协议附件以正式合作协议为准。 2.在协议执行过程中,甲乙双方如有异议,应友好协商,达成一致。 第2页共3页

创新中国特色海洋综合管理体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e5356307.html, 创新中国特色海洋综合管理体系 作者:周珊珊 来源:《管理观察》2017年第13期 摘要: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希望,在比较分析美国和我国沿海 先进海洋管理政策和做法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现代海洋管理政策创新的内容、目标和功能,以及我国未来海洋管理政策创新总趋势。分析研究我国海洋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阐述新世纪拓展我国海洋管理内容、完善海洋综合管理体制的必然性。 关键词:海洋综合管理体系创新陆海统筹集成管理 中图分类号:P711 文献标识码:A 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各国对海洋管理基本概念的理解经历了80多年的实践与理论探索。回顾国内外海洋综合管理实践与理论,我们不得不把目光移到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在丰富的海洋管理实践中提出了最初的海洋管理理论。1972年美国颁布了《海岸带管理法》,标志着海洋管理已成为国家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随后各国不断加以丰富,相继提出了海洋管理法规、条例和政策。1993年,《世界海岸大会宣言》指出,沿海国 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是对海岸带实施综合管理,也是解决海岸区域的有效对策。 1.中美海洋管理范围、类型与手段比较 在阿姆斯特朗和赖纳合作完成的《美国海洋管理》一书中,海洋管理被看作是将某一海域的海洋资源、海况及人类活动加以统筹考虑的特定空间的管理活动。随着海洋科技尤其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海洋开发利用实践活动不断加强,海洋管理的内容有了很大的扩展。如美国对自然区域海洋管理范围的理解,经历了包括自然部分、管理部分、管辖部分三大范围不断深化的过程,其中最基本的是自然部分,即表层水、水体、海床、底土;又如从海洋管理层次与类型对海洋管理的理解不断拓展,将海洋管理明晰为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群岛水域管理等等,以此为依据分别制定了一系列区域性海洋法律制度。 在我国,海洋管理范围有哪些?海洋管理的类型有哪些?海洋管理的手段有哪些?同样困惑着我国海洋实际部门和学术界。尽管我们经过了30多年海洋管理实践与理论的不断探索,并已初步形成自己的海洋管理体系,但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 鹿守本1998年认为,在开发、利用、保护、权益、研究海洋事业等活动所发生的指挥、协调、控制及执行实施总体过程中产生的行政与非行政的一般职能,就是海洋管理。管华诗、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018-01-09 10:16 来源:欧柯奇技术 一、现代农业内涵定义 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它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发达国家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 (1)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 (2)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二、主要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状况 1、美国 美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高,是世界上唯一的人均粮食年产量超过1吨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农业是美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美国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家庭农场,目前美国拥有204万个农场,每年创造的农业产值3000多亿美元,

其中10%由400个大农场贡献,40%由中等规模的3.5万个农场贡献,其余由200万个农场贡献。 2、日本 日本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占有量小,农业发展面临较多障碍与限制。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业发展迅速,现代化水平非常高,有多项农业指标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日本的水稻、豆类、饲用玉米、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的品质很高;日本的食品与水产品大量出口,其上市公司的市值占据日本总制造业的10%,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部门。3、荷兰 荷兰人均农业用地仅2亩,地少人多。但荷兰农业坚持集约化、外向型发展道路,农产品出口率达70%,居世界首位;出口额占全球市场的9%,居世界前列。花卉出口占世界市场的6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花卉王国”;蔬菜、乳制品和猪肉出口名列世界前茅。 4、以色列 以色列耕地少,自然条件恶劣,农业从业人员仅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4%,但依赖滴灌技术等高科技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农业奇迹。农产品不仅能自给,水果、蔬菜和花卉还出口到欧美市场,被称为“欧洲的菜篮子”。 5、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农业发展水平和生产效率非常高,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人均农业生产总值排名第一。澳大利亚农业属于外向型经济,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收入平均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60%以上。 三、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土地合作开发框架协议书范本

XXX村土地合作开发项目框架协议 甲方:XXX村民委员会 乙方:XXXX有限公司 XX村“万水花园”项目是解决**村村民住房问题,经**村两委成员在2011年3月19日在昆阳街道办事处政府三楼举行竞争性谈判,并于2011年3月25日投票选定云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土地合作开发的合作方,该决议于2011年3月31日经全体村民大会通过。 现甲、乙双方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本着平等协商,互惠互利的原则,就甲方位于**以北,**以南地块(城规土地编号A-9-**,A-9-**)合作开发事宜,经协商一致,达成如下框架协议,以供共同履行。 一、合作开发地块范围及现状 甲方所有的地块标的物(以下简称为:开发地块) 该宗地块位置:**以北,**以南地块(城规土地编号A-9-**,A-9-**)。

净用地共计100.8亩。 二、合作开发地块的性质及权属 目前两块土地性质均为集体土地,属村民集体所有;土地尚未收储,未进行土地一级开发。 三、合作开发方式 1.甲方提供上述开发地块与乙方进行合作,双方合作办理两块土地的国土、规划等相关手续,项目全部开发资金由乙方负责解决。 2.乙方承诺给甲方村民人均40㎡商品房(以本合同签订时甲方提供的村民花名册为准),全村共计总面积不超过84000㎡,该40㎡的商品房甲方村民以2206元/㎡的价格购买(按土地挂牌价100万元/亩),土地招拍挂时土地价格每上下浮动1万元/亩,房价每平方米上下浮动4元。 3.村民在购房时,以户为单位,若单套面积超过按照应该给的人均40㎡计算的总面积,在1㎡以下的(不含1㎡),乙方承诺无偿赠送;若在1㎡(含1㎡)以上3㎡(不含3㎡)以下的,村民以上述第二款议定价格向乙方购买;若在3㎡(含3㎡)以上的,村民以当时该楼盘的市场价向乙方购买。

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与前沿动态

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与前沿动态 一、现代农业与现代农业科技 (一)现代农业 1.现代农业的概念 农业是最古老、最悠久的产业,也是永不衰退、不断推陈出新的母亲产业。至今为止,农业大体上经历了以刀耕火种为标志的原始农业、以自给自足为标志的传统农业和各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农业三个发展阶段。现代农业正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从世界范围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在封建土地制度废除、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开始萌芽,第一次产业革命和现代工业有了较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 2007年的中央1号文件对现代农业给出这样的定义: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2.现代农业的特征 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最本质的特征是科学化、市场化。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现代农业商品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自足性。传统农业长期处在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状态,难以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现代农业实现了商品化,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

用、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现代管理手段的运用。 二是现代农业的工业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自然性。打破了传统农业自然经济状态,走出了农业工业化的道路,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物质手段武装改造提升农业,从而大大增强农业快速发展和抗御风险能力。 三是现代农业的产业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封闭性。改变了传统农业单兵挺进,就农业抓农业的工作路径,打破了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有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的产业化生产,农业的内涵得到了拓展,农业的链条得到了不断延伸,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 四是现代农业的一体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分割性。传统农业组织管理手段明显表现为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具有相当的局限性。现代农业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 五是现代农业的一元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边缘性。传统农业远离城市,城乡壁垒森严,阻碍了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现代农业是立足农村但不排斥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 (二)现代农业科技 1.现代农业科技的特征 农业科技发展的交融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科技通过与现代高新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的交融,在人工创造新物种、构建人工环境和数字农业等方面将取得重大突破,从而实现生物之间的大跨度交融,更新我国传统农业科学(如遗传学、育种学、作物栽培学、畜

房地产开发项目合作框架协议

甲方: 住所地: 法定代表人: 乙方: 住所地: 法定代表人: 鉴于: 1、甲方具有丰富的城市综合体投资开发经验及商业资源,与乙方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甲方愿与乙方共同投资合作开发本协议项下项目。 2、甲方与乙方共同出资在市注册成立项目公司(置业公司优先),旨在 市区依法通过出让方式取得约亩土地使用权(以下简称“项目土地”)。 甲、乙双方本着自愿、平等、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项目所在城市法规条例的规定,就双方合作开发建设项目事宜,经充分协商一致,达成本协议。 第一条项目概况 1.1项目土地概况: 1.1.1土地位置和面积:位于市区,东至路,南至路,西至路,北至路,占地面积约为平方米(折合约亩)。 1.1.2土地拟控规指标:容积率约≤%,建筑密度≤%,绿化率 ≥%,最终以政府批准的规划设计条件为准。 1.1.3土地用地性质:。 1.1.4土地现状:目前为,预计在年月日

前以净地挂牌出让。 1.2项目名称及建设内容:项目暂定名为“”,计划规划为 等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此处建设内容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 第二条合作的前提条件 2.1乙方承诺在年月日之前(最晚应在年 月日之前),负责协调和配合政府完成土地的拆迁和土地整理工作,促成项目土地按照以下要求达成公开出让条件: (1)项目土地为国有建设用地,并具备本框架协议第一条的控规指标。 (2)项目土地为净地,即地上建筑物(或构筑物)或附着物全部拆迁安置完毕。(3)项目土地可作为独立宗地挂牌可以单独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并单独办理《国有土地使用证》。 第三条合作方式 3.1甲方与乙方在本协议签订之日起个工作日内共同投资成立项目公司。项目公司按照约定的条件竞买土地,由项目公司取得《国有土地使用证》并开发建设本项目。 3.2甲、乙双方以项目公司为合作平台,甲方负责按本协议约定提供品牌、筹措建设资金、负责运营管理,乙方按照本协议约定筹措建设资金、参与决策。 3.3甲、乙双方在项目获取及项目开发过程中,充分利用各方优势资源,为双方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四条项目土地使用权的获取 4.1土地竞买保证金由项目公司负责向国土部门支付。

创新管理 完善体系 改善业绩(一)

创新管理完善体系改善业绩(一) 〔摘要〕介绍了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在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及安全生产责任制方面的经验及成效。重点介绍了标准作业指导书及其计算机管理系统、“安全监督信息化系统”及“安全工作语言记录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说明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一系列措施。 〔关键词〕安全管理;安全监督;标准化作业;信息化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 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在安全工作实践中,就如何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如何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过去5年电力需求快速增长、电网规模不断扩大、自然灾害频繁、外部环境恶劣的形势下,该公司系统没有发生大的电网和设备事故,3年实现了无人身死亡和重伤事故的目标,人身轻伤事故和一般设备事故次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1实行安全性评价动态化管理 为全面掌握电网和所属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公司于2000年率先在国内开展了输电网安全性评价,同时制定了《发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实施办法》,到2002年底完成了公司系统全部发供电单位的第1轮安全性评价。2002年,该公司开始进行第2轮输电网安全性评价,并于2005年底完成。

为了提高安全性评价的效率和质量,公司做了以下工作: (1)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全面修订《安全性评价》标准,分解、细化和完善评价标准及查评方法,并到基层单位巡回讲解,使大多数生产人员全面掌握安全性评价标准和查评方法,提高自评价的质量。 (2)开发“安全性评价计算机动态管理系统”。应用IT技术对安全性评价过程中的自评、专家查评、分析、整改等各环节进行实时、动态跟踪管理。 (3)以自评为主,缩短自评周期,把常规性安全检查工作与安全性评价结合起来进行。延长专家查评周期,专家查评以抽查为主。省公司主要考核自评与专家评价的偏差。 (4)坚持“贵在真实,重在整改”的原则。安全性评价的得分情况不与单位的安全业绩挂钩,不与评先挂钩,省公司对安全性评价查出的问题不考核,而对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考核。 经过努力,公司基本建立起了危害辨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的动态管理机制。经过2轮安全性评价及整改,省电网结构得到加强,设备健康水平、人员技术水平、企业安全管理和员工安全意识都有明显提高。 2推行标准化作业

合作框架协议范本

合作框架协议范本 甲方: 乙方: 甲乙双方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就结成长期、全面的in ternet 战略伙伴关系, 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并为以后在其他项目上的合作建立一个坚实的基础,经友好协商达成以下共识: (一)权利与义务 1.甲乙双方皆承认对方为自己的战略合作伙伴,并在彼此互联网站的显著位置标识合作方的旗帜徽标链接或文字链接。 2.甲乙双方授权合作方在其互联网站上转载对方网站上的相关信息,该信息将由双方协商 同意后方可引用(具体合作项目另签协议)。 3.甲乙双方在彼此互联网站中转载引用合作方的信息时须注明"该信息由xxx (合作方网站)提供"字样,并建立链接。 4.甲乙双方必须尊重合作方网站信息的版权及所有权,未经合作方同意,另一方不得采编 其站点上的任何信息,且不得在其网站以外媒体发布来自合作对方站点的信息,否则构成 侵权。被侵害方有权单方面终止合作并视情节选择要求对方承担损害赔偿的方式。 (二)相互宣传 1.甲乙双方应在彼此站点追踪报道合作方的市场推广计划及相关营销活动。 2.甲乙双方都认可的适当时间内,双方在彼此站点上开设专栏,撰写并宣传与合作对方商 业行为有关的话题(具体合作项目另签协议) 3.甲乙双方在有关in ternet 专题的研讨会和金融、金融等行业的各种展览会上,互相帮助、共同宣传,共同推进双方的品牌。 4.双方还可就其它深度合作方式进行进一步探讨。 (三)其他 1.甲乙双方的合作方式没有排他性,双方在合作的同时,都可以和其他相应的合作伙伴进行合作。

2.本协议有效期为年,自年月日起到年月日为本协议商定合作方案的执行期限。 3.甲乙任何一方如提前终止协议,需提前一个月通知另一方;如一方擅自终止协议,另一方 将保留对违约方追究违约责任的权利。 4.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5.本协议为合作框架协议,合作项目中具体事宜需在正式合同中进一步予以明确。框架协 议与正式合作合同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作为甲乙双方合作的法律文件。 6.本协议期满时,双方应优先考虑与对方续约合作。 7.双方的合作关系是互利互惠的,所有内容与服务提供均为免费。 甲方:_________ 乙方: 代表签字:代表签字: 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 盖^章: 盖^章: 甲方:xx市rr 村 乙方:_________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鉴于:(m依据《xx市mm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意见》政发【2xxx】 xx号)的文件精神,xx市mm区__________ 村拟申请对其村进行城中村改造。本协议双方为合 作实施本次改造项目,本着诚信合作、互就惠互利的原则,rr村的城中村改造所涉及的相关事宜订立如下协议: 一、合作项目简况 1、项目名称:xx市mm区rr村城中村改造房地产开发项目(以下简称为本项目); 2、项目范围:rr村集体土地及宅基地约________ 亩; 3、项目进展现状:该项目尚未列入xx市mm区城中村改造计划中,现需要依照《xx市城中村改 造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申报、审批,尚待取得相应的行政许可后方可实 施; 4、本项目预算投资总额:_________ 元人民币。 二、合作方式及步骤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计划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计划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计划 (一)今年工作目标 1、争取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30%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 2、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8个; 3、争取省级以上科技项目8个; 4、争取省内外10家科研院所和院校为市10家企业提供技术依托; 5、建立10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争创1个省级科技示范基地; 6、继续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 7、营造科技发展良好环境,确保社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组织参与科普活动人数2万人次,营造全民科技创新意识。 (二)今年工作思路 1、实施科技创新攻关。解决5-10项节能减排技术关键,开展5―8项高新技术产品、现代服务业、农业和社会发展领域重大技术攻关。 2、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完善1-2个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完善10个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新增科技示范户500户,增强我市技术创新服务能力。 3、深化产学研合作。新引进大院名校共建的科技创新载体1-2家,实施1-2项重大产学研科技合作项目。 4、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企业,力争1家企业进入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线路图计划,争取1家企业成为全省创新型企业建设试点,协助1家企业引入创投机构; 5、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积极开展科技活动周活动,组织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开展科学普及科技宣传活动,提升市民科学素质,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6、科技支撑新农村建设,通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创科技创新农业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村等形式,发展现代种养殖农业模式,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河蟹养殖污水及生活污水治理”等项目建设的契机,加大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普及意识,加快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进程,促进农村健康发展。 7、继续推广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派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活动,建立科技示范基地;联动科技示范户,培养技术带头人,开展技术培训和

项目合作框架协议

项目合作框架协议 甲、乙、丙三方本着平等互利原则,经过友好协商,就xxx 项目合作开发事宜达成共识,并签署本框架协议,以资各方共同信守。 第一条签署本协议当事人 甲方: 1-1 xxx管理委员会 注册地址:xxx 法人代表或代理人:xxx 电话:传真: 1-2 xxx基金会 注册地址:xxx 法人代表或代理人:xxx 电话:传真: 乙方: xxx有限公司

注册地址:xxx 法人代表或代理人:xxx 电话:传真: 丙方: xxx有限公司 注册地址:xxx 法人代表或代理人:xxx 电话:传真: 第二条合作项目概况 2-1 项目名称:xxx项目。 2-2 项目地址: 2-3 项目用地情况:甲方“xxx管理委员会”由云南省委外宣办批准成立,负责建设管理“xxx”(原名为“xxx”,以下简称:“公园”)项目的开发建设工作。该项目由云南省、昆明市政府行文明确公园用地xxx亩,配套经营性用地xxx亩,统一规划,分类供地,运作方式为通过xxx亩经营性用地的收益来平衡xxx亩主题公园的建设成本。 2-4 甲丙双方为推动该项目的策划、筹建、运作、规划、设

计、立项,多年来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为本项目的建设工作做出了特殊贡献。 第三条合作模式 3-1 为加快项目的推进,经各方协商,一致同意成立新的项目运作公司,新公司名称为“云南________________有限公司”(暂定名,以下简称:新公司),专门负责项目开发建设工作。 3-2 新公司注册资本金为人民币3000万元,各方认缴出资额及所占股份如下: 甲方持股比例:10%,出资金额:人民币300万元; 乙方持股比例:68%,出资金额:人民币2040万元; 丙方持股比例:22%,出资金额:人民币660万元。 3-3 因工商登记注册需要,鉴于甲、丙双方数年来对“公园”项目建设完成的基础工作和继续为新公司提供相关服务,乙方同意暂时为甲、丙双方代付应缴纳的出资金额(甲方¥300万元,丙方¥660万元),即新公司注册资金(¥3000万元)全部由乙方缴纳,待新公司首次利润分配时,甲丙双方优先从其应分得的利润中将乙方代付的甲丙双方应缴纳的出资金额(甲方¥300万元,丙方¥660万元)归还乙方。 3-4 新公司注册地址:。

以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以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是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 这些年来,各地区各部门高度重视农业科技事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了农业科技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农业科技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我们必须切实加快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以科技“利器”突破资源紧缺的约束,努力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加强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建设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需要。要认识到,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只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才能推动农业农村发展走上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轨道;只有依靠科学技术,走“稳定面积、提高单产”的路子,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只有依靠科技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附加值和经济效益,才能不断拓宽农民持续增收的渠道;只有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循环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才能不断

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国际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农业科技的竞争,我国农业要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关键是要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要提升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资源环境等前沿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出发,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着力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加快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当前,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就要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着眼于建设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 一是大力强化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加强对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院校的支持。要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和集成,重点支持生物技术、良种培育、丰产栽培、农业节水、疫病防控、防灾减灾等领域科技创新,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尽快获得一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优良品种。要

技术创新管理体系

技术创新管理体系 1.总则 1.1为保障公司持续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不断提高公司技术创新科学管理水平,充分开发、利用内外部资源,促进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增强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特此制定本制度。 1.2技术创新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运用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提高质量、创新产品、节能降耗、改善劳动环境等一系列技术活动。 1.3围绕公司发展需要,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开展技术创新工作,重点解决生产中的共性、关键性技术难题,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保障公司快速健康发展。 2.创新原则与目标 2.1公司大力鼓励和支持技术进步,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现有产品竞争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培养科技人才,保护知识产权,促进自主创新。 2.2 技术创新遵循下列原则: (1)坚持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相结合; (2)以各产品工艺生产为主线,配套安排原料、能源、环保以及相关的技术装备,形成系统配套性; (3)以市场为导向,以持续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为目标,以效益为中心; (4)加强产、学、研合作,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起点和水平,避免低水平重复和封闭式发展。 2.3 技术创新工作目标: (1)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调整产品结构,推动产品升级换代,更好地满足目标市场需求; (2)改进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盈利能力及市场

竞争力; (3)更新设备,不断提升设备性能,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改善环境,促进安全清洁生产; (4)改进操作技术,总结、推广先进操作方法,促进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提高; (5)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技术。 3.技术创新管理机制 (1)以先建立研发队伍、再建设项目、再建立研发平台的原则,建立技术分中心认定与管理机制,加速技术分中心建设。 (2)以集中管理为出发点,建立技术中心对研发机构的设立、立项论证、项目验收、成果激励、费用审批的统一管理机制,引领、督导、协调技术创新工作,提升管理绩效。 (3)以国家有关政策为依据,建立符合国家要求与满足企业发展要求的科技活动费用保障机制,确保技术创新与新品研发资金足额到位。 (4)以自主创新为主,采用官、产、学、研联合研发方式,建立对外技术合作与申报政府支持项目相结合的机制,有效整合、充分利用内、外部研发资源。 (5)以提升技术创新体系运行的实效为目的,创新科技管理制度体系,用制度的不断创新保证体系管理规范、高效、科学。 (6)以技术薪酬化、成果市场化为引导,建立研发人员绩效评价体系、研发人员薪酬体系、技术奖金多种形式互动并存的长效激励机制,加速科技进步。 (7)以刚化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指标为手段,建立与一把手KPI指标挂钩的责任考评机制,有效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8)以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为手段,建立不断完善、改进技术创新体系的评价机制,确保体系适应、满足集团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与创新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与创新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然而,要使我国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型转变,农业科技进步可谓是任重而道远。为此,必须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让传统农业的发展乘上现代科技的东风,通过统筹利用现代前沿科技解决农业生产问题,以及妥善处理好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等负面问题。 关键词: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央指导精神现代化农业的创新互联网+农业 农业创新是一个经济、技术和社会的概念,而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性、时代性和综合性的概念。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现代化应存在互动发展的关系,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离不开农业技术创新的保障和支持,亦即,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需要统筹利用其他领域的现代科技,以更科学的方式改造农业,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体系;科技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而反过来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又为农业技术创新提供保障和平台。本文通过分析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及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和创新点。 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经历的几个阶段及其内涵 我国在向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经历了传统农业、现代农业这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都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农业的发展是和国家的实际情况息息相关的,是符合我国当时的基本国情的,而科学技术又是强国的根本。所以科学技术是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以上两个发展阶段中传统农业是一个封闭的内循环模式,即农作物的种子给人吃,作物的根茎叶等喂养牲畜,人畜的粪便还田有作为农作物的肥料,传统农业就是在这种重复循环中缓慢发展。而现代农业是在传统农业基础之上整合利用工业发展的成果,打破原有的循环模式。从石油中提炼的化肥,现代化学工业研制出的农药、除草剂,工业文明的发展带动大机械的产生代替人力畜力都促使农业产量大增,效益大增。但是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必将推动现代农业向前发展,不断扩大农业的科学范畴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 二、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主要问题 (一)、人与资源的矛盾突出,制约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 我国农村人均占有土地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很少,随着各地的工业开发区建设、城市规划建设和私人违章建设,非农用土地不断增加,大量耕地被征用占用,使人与资源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加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尽管土地效益比较低,但对于多数农民来讲土地是他们生活的最后保障,即便出外务工也不会轻易放弃土地。这种状况使土地资源很难向优势农户集中形成规模经营,同时也是对土地资源的浪费,使之不能发挥应有的效能,从而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二)、农业科技含量不够高,机械化水平较低 有的地方生产的农产品,优良品种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科技含量高、劳动投入少、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仍然不多,低值的“大路货”产品所占的比例仍然

旧城、棚户区改造合作开发框架协议书

旧城/棚户区改造合作开发框架协议书 甲方:(以下简称甲方) 法定代表人:职务: 地址: 邮编: 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法定代表人:职务: 地址: 邮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他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深圳市关于旧城改造的相关政策,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则,就合作开发××事宜,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以明确责任,共同遵守。

1、项目概况 1.1项目土地概况: 1.1.1土地位置和面积:位于市区,东至路,南至路,西至路,北至路,占地面积平方米(折合亩)。 1.1.2宗地号为,规划用地性质为用地,容积率为,建筑密度,绿地率,最终以政府批准的规划设计条件为准。土地使用年限年(年月日至年月日)。 1.2土地现状: 1.2.1 现有住宅栋,共计套房产,建筑面积计平方米,办公栋,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计平方米;甲方所有的房产及本项目土地是真实有效的,甲方未将本项目项下的房地产进行任何抵押,也未进行担保。 1.3住宅栋系年甲方修建而成,现房屋老旧,设备老化。目前,小业主均已签字同意旧改。 2、合作形式 根据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双方采用甲方出地,乙方出资,合作开发、分段实施、自负盈亏的合作形式。 3、甲方权利与义务 3.1提供目前条件下本改造项目已有的全部产权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房地产

证、红线图、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竣工验收证明等; 3.2拆迁补偿谈判工作,按照区域内全部物业拆一赔一的原则和全部小业主达成拆迁补偿协议;拆迁补偿协议签订后,甲方和小业主建设期间腾空物业租赁他人房产生活形成的房租补贴由己方支付; 3.3会同乙方进行建筑物(构筑物)拆除工作; 3.4会同乙方共同办理区旧改办、区人民政府、规划局、国土局、建设局等政府部门相关行政许可手续; 3.5会同乙方办理整体改造合同文件的公证事宜; 3.6会同乙方共同办理整体改造项目所享有的市、区两级政府给予的地价、城市配套费、容积率及其他费用减免的优惠; 3.7项目内甲方自有物业按照原则上按1:1的比例以新建物业补偿给甲方; 3.8甲方负责承担本项目在本协议签订以前的一切债权债务及法律责任,本协议签订后产生的与本项目有关的债权债务及法律责任由乙方承担。本协议签订后,甲方不得再将小区全部或部分物业对外设置抵押、担保; 3.9本协议签订后因项目产生的费用经过双方确认,由乙方支付和承担。 4、乙方权利与义务 4.1乙方应按照本协议约定的方式向权利人支付项目补偿,即依1:1比例向甲方赔偿原有物业同等面积的新房; 4.2新项目前期物业管理权归乙方,全部物业的管理权由乙方行使,基于该管理权的各项收益归乙方所有,前期管理权行使完毕后,新建住宅区物业管理权的行使协商确定;

最新农业科技创新交流材料

农业科技创新交流材料 1、提供平台,加速信息化建设措施。打造信息平台,疏通农业科技信息渠道,努力提高农业科技传达的信息化程度。一是要创立平台。县政府可以结合农业科技部分,结合各镇农业产业,坚持具有针对性、有当地特征的农业信息网站,综合有价值的产业科技信息,借助财务与编制政务公开网上查询系统,为偏僻农民供应参阅平台,增加农民获取农业技能信息的有用路子,切实保证农务疏通,助农增收。二是要拓展平台。长途教育是提高农民综合本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手段,要充分运用长途教育收集进行信息传达和教育培训,针对乡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工作特点,采取灵敏方法,按期组织乡村党员干部、群众观看学习国表里先进农业技能、乡村适用技能、乡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艺、市场信息等内容的节目,切实发扬长途教育收集的辐射功能,使广大农民学习把握各类种养技能。三是要丰富平台。除以会代训、宣传册、播送等惯例性的信息宣传方法外,对农家信屋、村村通、村务公开栏等宣传方法施行绑缚运用,发扬结合效应。特别是村务公开栏,作为民主治理、为民服务的一个主要窗口,受到村民的高度关注,对其开发的农业科技专版,要做到实时更新,内容要符合村情、易懂实用,让最新的农业科技信息第一时间通报到群众手中。 2、积极探究,坚持技能创新推行新系统。大力履行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格式,坚持多元化推行服务机制。一是要切实增强科研机构、农技学校、科技主管部分、涉农企业协作共建,促进农业科技产业升级,要举行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项目招商、农业科技引进活动,

对农业科技项目在土地运用上、资金担保上执行倾斜。二是逐渐履行市场机制,把农业新技能推行、新种类使用、新常识普及,由纯真依托行政手段改变为依托行政手段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并鼓舞和支持科研单位、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协作社等开展农技推行服务。三是施行科技特派员进村入户工程,选派专业技能人员到新农村建设点进行技能服务,制订优惠政策,鼓舞他们以技能承包、入股的方式和农民结成“风险共担、好处共享”的一起体,推行运用新种类、新技能、新效果,把最新的科技常识和适用技能送到乡村,送给农民。 3、配齐要素,供应农业科技创新和推行前提。优化装备科技创新要素,坚持人才和投入的保证机制。一是培育引进人才。要高度注重广大乡村科技人才的培育,增强科技示范户和科技带头人效果,努力培育一多量种养妙手、农机功课妙手、乡村生意人和专业协作组织领办人等农业乡村经济发展急需的适用人才和新型农民。二是鼓励人才创新。要完善能进能出、尽显才干的选人用人机制;能表现岗位绩效、顺应分级分类治理的收入分派机制;有利于人才锋芒毕露、勇于创新的鼓励机制,选准人,选强人,留住人,坚持一支学术造诣精深、敬业精神突出、实践才能超强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具体提高农业人才兴农才能。三是加大投入。要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能发展规划大纲》若干配套政策,进一步加大科技方案经费对农业科技创新与推行的投入支持。增加本级财务预算,积极对上争夺科技攻关项目和经费支持。四是拓宽投入渠道。要指导和鼓舞涉农企业等各方面力量增加投入,构成县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农业科

房地产联合开发框架协议

金家律师修订 本协议或合同的条款设置建立在特定项目的基础上,仅供参考。实践中,需要根据双方实际的合作方式、项目内容、权利义务等,修改或重新拟定条款。本文为Word格式,可直接使用、编辑或修改 房地产联合开发框架协议 甲方: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 鉴于: 甲方是一家国有独资公司,在______享有___平方米土地使用权。乙方是一家具有房地产开发资质的有限责任公司,具有开发房地产的能力。 甲、乙双方同意合作对甲方依法享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进行商业开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进一步规范土地出让转让行为的通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之规定,为明确责任,恪守信用,特签订本合同,共同遵守。 第一条开发项目名称: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 第二条项目用地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开发项目占地____平方米,由甲方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证号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条项目规模在本协议所述地块上: 项目建筑规模:总建筑面积约为____平方米。 (1)拟建____工程,规划占地____平方米,位于地块____端。 (2)拟建____工程,规划占地____平方米,位于地块____端。 第四条合作方式 1、甲方提供建设用地。 2、合作开发项目总投资为____万元人民币,该总投资包括但不限于合作开发项目占地的拆迁、安置、补偿、办理项目报建等手续,建筑安装总造价及各方分得物业相应应分摊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等。 3、总投资资金筹措:甲方出资____万元,分____次出资,每次出资___万元。其中甲方土地使用权作价____万元,抵顶出资;乙方出资____万元,分____次出资,每次出资____万元。以上共计____万元,其余____万元通过预售方式融资解决。 项目资金的筹集和使用,均应双方代表一致同意,同时项目部批准。未经双方代表一致同意,任何一方均不得私自筹集 4、项目工程完成后按本协议分配,甲方分得____平方米,乙方分得____平方米,产权随分得物业各方所有。 第五条付款方式: 在本协议经甲、乙双方授权代表签署生效后由双方按下列时间付款。 (1)双方共同设立专项账户,由双方共管。 开户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本协议签署之日起____日内,甲方向专项账户交付总投资的____%,计____万元;乙方向专项账户交付总投资的____%,计____万元; 第六条前期工作安排合作开发项目的前期工作由乙方负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