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适用住房在城市中的空间分布——基于DEM的武汉市实例分析

经济适用住房在城市中的空间分布——基于DEM的武汉市实例分析

经济适用住房在城市中的空间分布——基于DEM的武汉市实例分析
经济适用住房在城市中的空间分布——基于DEM的武汉市实例分析

地理学报ACTA GEOGRAPHICA SINICA 第66卷第10期

2011年10月V ol.66,No.10Oct.,2011

收稿日期:2011-01-15;修订日期:2011-06-2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07JA630091)[Foundation:MOE Layout Foundation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作者简介:张祚(1982-),男,湖北武汉人,博士,讲师,中国地理学会会员(S110006759M),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与城市住

房、土地资源经济。E-mail:zhangzuocug@https://www.doczj.com/doc/705304775.html,

1309-1320页

经济适用住房在城市中的空间分布

——基于DEM 的武汉市实例分析

张祚1,李江风2,陈双1,刘艳中3

(1.湖北大学商学院武汉430062;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武汉430074;

3.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武汉430081)

摘要:经济适用住房作为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住房,其在城市中的空间分布决定了居住其中

的中低收入家庭在城市中的空间位置和聚散程度,这不仅是一个建设选址问题,也关系城市经

济社会的发展。基于经济适用住房的特点,分析了经济适用住房在城市中空间分布的“两阶段

性”,分布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经济适用住房“空间福利”概念和计算方法;选取武汉市作

为分析实例,基于GIS 平台和构建DEM 的方法对武汉市经济适用住房的空间分布概况、空间福

利比较以及微观面上的建设选址和空间质量分配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经济适用住房;空间分布;空间福利;DEM ;武汉市

1引言

经济适用住房是中国城市住房问题的产物,是中国城市住房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适用住房政策自1994年开始实施,对住房保障的实施、住房市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作用,对国民经济的运行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1]。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不同时期相关政策对经济适用住房的界定也有所差异。2007年11月新出台的《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将经济适用住房定义为:“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限定套型面积和销售价格,按照合理标准建设,面向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供应,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住房”。

大规模郊区化和城市空间重构大背景下的职住分离,中低收入者、黑人居民在城市中的空间错位,以及随之引发社会空间分异、种族歧视等问题至20世纪上半叶以来一直为西方

学者所关注[2-6]。作为针对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的

选址和空间分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学者的关注。由于价格的限制,经济适用住房一般选在城市边缘进行开发建设,其综合区位不如一般的商品房好,交通和社区设施配套也不太健全[7]。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往往成为当前许多地方政府激励居民迁出市区的工具[8]。而造成经济适用住房过偏和集中建设的现实,主要归因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的现实,造

成“挤压”保障性住房用地来创造巨额土地出让金的商品住宅土地出让量[9]。由于经济适用

住房的住户属于城建拆迁户,或者低收入人群。当许多低收人者集中在一个经济适用住房社区,就有可能使这些社区最终变成“穷人的社区”或“低收入者聚落”。加上经济适用住房在城市中的分布日益“集中化”和“边缘化”的特点,造成了大规模人口“职居分离”,日夜钟摆

式的流动,进一步引发了恶性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管理混乱等现象的产生[10]。此外,经济适

用住房空间分布的不合理还有可能引起低收入群体的空间集聚和居住空间分异[11-12],最终导

致“经济适用住房阶层”空间、心理的隔离以及社会地位的边缘化[1]。

地理学报

1310

66卷本研究主要希望通过有限的数据来尝试提供一种基于“空间福利”视角、考虑经济适用住房空间分布导致的可达性与空间福利分配不公平等问题的一种评估经济适用房选址方案的空间分析方法。具体而言,基于经济适用住房的特点,分析了经济适用住房在城市中空间分布的“两阶段性”、分布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经济适用住房“空间福利”概念,从城市土地成本和住房市场价值参照的角度描述了经济适用住房空间分布对于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空间价值差异;选取武汉市作为研究实例,基于GIS平台和构建DEM的方法对武汉市经济适用住房的空间分布概况、空间福利比较以及微观面上的建设选址方案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如何在经济适用住房“空间福利”的基础上既要在经济适用住房空间分布“规划主导阶段”做到空间布局合理,又要在空间分布的“制度主导阶段”做到空间质量分配合理,防止“超额价值”和“不公价值”所引起的空间错位。

2经济适用住房空间分布问题概述

2.1空间分布的两阶段性

与普通商品住房不同的是,经济适用住房的空间位置脱离了通过价格和住房市场供需来决定区位的机制。因此,经济适用住房空间分布不合理将可能成为外生居住空间分异的重要外部影响因素。经济适用住房的规划选址往往是由城市政府部分主导,另一方面,从防止城市中低收入居民居住空间分异的角度出发,经济适用住房空间分布问题的核心实际上不只是关注住房实体本身的空间分布,而是居住其中的中低收入居民在城市中的空间位置和分布状态。如果将在城市中的空间位置作为公共住房的一个质量属性来看,那么如何将待分配的经济适用住房的空间质量有效、合理地分配给符合购买要求的居民实际上也包含在经济适用住房的分配问题中。

由此可见,城市政府职能部门面对经济适用住房空间分布问题至少作用于两个阶段[1]:①在建设选址过程中将经济适用住房安排在城市空间中的合理位置并且保证所有的经济

适用住房在城市空间有合理的分布状态;②将这些“空间位置合理”的经济适用住房分配给“正确的”待分配家庭,并保证不同家庭的空间需求差异在一定的范围内得到满足。因此,第一阶段需要城市规划职能部门发挥主导作用,提供合理的城市规划并确保其实施力度,可称为“规划主导阶段”,而第二阶段需要城市管理职能部门发挥主导作用,建立合理分配机制和监督机制并保证经济适用住房空间质量分配的效率和公平,可称为“制度主导阶段”。

2.2空间分布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1)占地规模和选址成本。土地成本是城市住房开发成本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正如Donnison提到,世界上大多数城市的发展都面临着土地短缺和土地价格上涨的焦虑,而应对土地短缺的必要因素之一即政府应该按照整个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和不同区域的产业分工来合理调整新建住房在地理分布上的关系[15]。城市相关职能部门面临经济适用住房计划中建设选址问题,首先要考虑的是按照建设计划需要占用多少城市土地,以及需要占用哪个地段的城市土地,另外一方面,在政府预算开支有限的情况下,能拿多少土地建经济适用住房和能拿多好的土地建经济适用住房往往是相互消长的关系。因此,对于经济适用住房空间分布第一阶段即规划主导阶段而言,必然首先需考虑拟建经济适用住房的土地来源、规模以及不同地段分布的问题。

(2)空间福利和居住偏好差异。不同收入阶层的空间分布可以被视为一种福利来考虑[6]。经济适用住房“保障性质的政策性住房”的本质决定了其销售价格的变化范围(弹性)有限。在此前提下,位于不同空间位置的经济适用住房和各自建筑形式相近的商品住房的价格差额不同。换言之,不同的待分配经济适用住房的居民可能用相差不大的价格购买到区位优劣相对较大的不同经济适用住房。为了便于描述这一问题可以如式(1)来表示,其

10期张祚等:经济适用住房在城市中的空间分布

1311中:SWi为待分配家庭在i地段所获经济适用住房包含的“空间福利”;P m i为在i地段建筑形式和同地段经济适用住房相近的普通商品住房在房地产市场中的一般价格;P p i为在i地段经济适用住房的基本销售指导价格。

SWi=P m i-P p i(1)在自由房地产市场中,价格是能反映某地段住房建筑质量、区位及邻里环境等综合质量最直接、最灵敏的信号。因此,公式(1)直接采用市场价格来反映城市某地段的住房空间价值。

由于经济适用住房同时具有商品属性,当中低收入居民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时候,实质上也是住房消费过程。按照家庭效用需求分析理论,不同家庭对于住房空间质量的需求相异。如何在经济适用住房的空间分布过程中区别不同家庭空间需求的差异,并保证中低收入家庭获得的空间福利又不超过地方政府的可承担范围,是一个超越以保障居有所住为基本目标的复杂问题。

(3)通勤成本和公共设施。通勤源于居住和就业的分离。按照Alonson[16]、Mills[17-18]和Muth[19]建立的经典空间结构解析模型(“AMM模型”)的解释,居民的居住区位选择是在预算约束下对住房成本和通勤成本进行权衡,追求效用最大化。居住与就业过度分离也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成本,如城市边缘的大型居住区成为“卧城”,其日常通勤带来巨大的交通压力和环境污染问题。这些问题已经越来越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和研究[20]。如果将中低收入家庭视为社会上相对弱势的群体,那么由于经济适用住房空间位置所决定的通勤成本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居住其中的弱势群体所需负担生活成本的大小。

在城市蔓延、郊区化等空间重构过程中,低收入者的居住区位往往与城市的就业区位和公共服务设施区位出现空间错位[21]。如果不可避免地需要经济适用住房建在城市的边缘,那么相应地需要考虑在城市公共设施的配套上做出补偿。例如,尽量将地处城市边缘的经济适用住房小区靠近大容量的快速交通线可以有效地降低通勤时间成本;保证超市、医院这些基本的生活配套设施以效降低远距离通勤次数。

(4)居住空间分异和社会分化防治。居住空间分异是指在政治、经济等综合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城市社会阶层分异现象得以深化,并且随时间的推移,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城市空间内会出现与社会阶层分化相一致的城市空间的分异,导致贫富相对聚集,体现为集体消费资源、住房、工作的变动性和可接近性的趋同现象。而社会分化是一种社会客观现象,只要个体存在诸如智力、体力、性别、知识与教育层次、家庭背景等生理、心理和社会经济背景差异就必然会导致社会流动机会的不均衡分配,由此形成社会群体之内在分化。居住空间分异和社会分化之间相互促进是一对互动关系[22]。

大规模的在同一区域集中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小区无疑能大规模地快速解决中低收入居民“居所”问题,而且对于政府职能部门而言,也是相对便于实施的方案。然而,很多学者已经注意到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实施的公共住房计划中大量出现的空间错位、居住隔离、居住空间分异乃至社会分化的问题(如美国芝加哥黑人社区)[23-25]。正如:Johnson针对美国公共住房提到,如果空间分布过程没有处理好,很容易就将本来散落在城市不同空间位置的中低收入家庭“收集”在一起,滋生社会问题,这也是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HUD)实施MTO计划重新分散贫困家庭的主要原因[26]。因此,无论在经济适用住房空间分布的建设选址阶段还是空间质量分配阶段都必须考虑居住空间分异和社会分化的防治问题。

经济适用住房作为面向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供应,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住房,脱离了通过价格和住房市场供需来决定区位的机制,必须通过政府职能的干预来完成其空间选址和空间质量分配等环节。如何将“正确”的家庭安置在城市中“正确”的空间位置,对于城市相关职能部门来说提出了超越为低收入家庭提供“栖身之所”目标的更高要求。这需要在经济适用住房空间分布的过程中,相关职能部门统筹处理好项目占地规模和选址成本的

66卷地理学报关系,充分考虑不同空间

位置的空间福利和居民

需求差异,完善配套公共

设施建设、控制交通出行

成本,加强居住空间分异

和社会分化的防治。

3对经济适用住房的

实例分析

3.1空间分布总体概况

(1)样点的选取和分

布。武汉市作为全国最

早开展经济适用住房建

设的城市之一,从1995年

武汉市建成第一个经济

适用住房小区至今,武汉

市所建经济适用住房总建筑面积累计超过1000万m 2,约解决了超过15万多户中低收入家庭的住

房困难。在此,选取了武

汉市从1995-2008年以来政府公布的所有武汉市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共131个①,按照1995-2005年以及2006-2008年9月两个时间段进行了划分。其中2006-2008年9月期间的22个经济适用住房项目是在公开计算机摇号的模式下销售的,包括价格信息和供需信息。此外,选取了2007年1月-2008年9月在武汉市城区范围内销售的117个商品住房项目作为考察武汉市同期房地产住房市场的样点②。由于商品住房项目样点价格和2006-2008年9月期间22个经济适用住房项目价格大致来源于相近的时段,可以相对减少在对比过程中未进行年期修正的影响。将这些样点的平均销售价格信息(Z )和空间位置信息(x ,y )输入至GIS 环境中作为输入数据层。图1显示了商品住房项目样点和经济适用住房项目点的空间分布情况。

(2)基本分布信息统计。在GIS 环境下面,将样点信息的图层和包含武汉市城区信息的图层做交叉统计分析后得到:武汉市从1995-2008年已建的131个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共包含经济适用住房116321套,其中121个经济适用住房项目位于武汉市的7个主要城区,共包含经济适用住房88252套,另有10个经济适用住房项目位于非城区。统计发现:所有位于主要城区的经济适用住房套数中,25.3%位于江岸区,另外6个城区所占比例基本位于10%~15%之间。和各个城区的面积所占城区面积总和的比例相比,除了江岸区和武昌区比例相差相对较大,其他城区相差比例基本在5%以内(图2)。由此可见,考察期内的武汉市经济适用住房在各城区的分布总体上基本均衡。

将样点信息的图层和武汉市住宅用地级别与基准地价图层做交叉统计分析后得到:121个位于武汉市主要城区经济适用住房项目中,按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占地面积统计,50%分布①主要参考武汉房地产信息网(https://www.doczj.com/doc/705304775.html,/)所公布数据。②商品住房样点的价格信息主要来源搜房网,并参考武汉房地产蓝皮书(2007)、武汉城市圈房地产发展报告(2008-2009)。为了避免建筑质量差异的干扰,主要选取多层、小高层等普通建筑形式商品住房。图1武汉市住房样点空间分布图

Fig.1Spatial distribution of housing sampling points in Wuhan 1995-2005年所建经济适用房项目(99)个2006-2008年所建经济适用房项目(99)个2007-2008年具代表性所销售普通商品房项目(117)个1312

10期张祚等:经济适用住房在城市中的空间分布在5级地段,23.3%分布在4级地

段;分布在7级、6级、3级、2级地

段的比例依次减小;在1级地段

没有分布。与各地段面积所占

城区面积总和的比例相比较,位

于4级、5级地段的经济适用房

比例相对明显更多(图3)。由此

可见,考察期内的武汉市经济适用住房从总体上看主要分布在

中等或中等偏低地段。(3)全局趋势分析。在得到图4中显示的空间点信息作为

GIS 环境中输入数据层后,以价

格信息作为空间点“Z ”,观察输

入点“Z ”的空间趋势发现,商品

住房价格的空间趋势和经济适

用住房价格的空间趋势相比,前

者在不同的角度显示为有起伏

的弧线,后者在不同的角度显示

为近乎扁平的弧线。由此可见,

房地产市场中的住房价格由于

市场机制的作用空间变化弹性明显更大;经济适用住房作为政策保障性住房,其销售价格受到政府干预和控制后在空间上明显弹性有限。

3.2DEM 模型的构建为了建立一个能为进一步考察武汉市经济适用住房的空间福利并提供微观分析的可视化平台,基于样点信息笔者试图

构建武汉市住房市场价格和住宅基用地基准地价的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valuation Model ,简称DEM)。DEM 作为DTM 数字地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 ,简称DTM)的一个子集是DTM 中最基本的部分,它是对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一种离散的数学表达[27]。基于空间插值方法,DEM 可以快速地大规模模拟出未知点“Z ”所包含的价格信息,有利于帮助政府决策部门、城市规划部门以及房地产开发商快速地了解给定区域整体价格水平和空间分布并具有较好的可视化效果的特征[28-29]。建立DEM 的过程如下:

(1)全局空间相关性检验。全局空间自相关是对属性值在整个区域的空间特征的描述,表明属性信息与其所在位置存在显著的相互作用。基于空间自相关理论在住房价格方面的应用多见于空间经济学(spatial econometrics)和地质统计学(geostatistics)的视角[30-33]。用于衡量空间要素的相互关系的Moran's I 指数是全局空间相关性检验普遍适用的相关系数[34]。通过ArcGIS 工具箱计算117个商品住房价格Moran's I 指数0.277,期望值-0.009,变异系数0.0001,Z 检验值7.964。由此可知,武汉市商品住房有着较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即距离较近的房地产的价格相似程度较显著。图2武汉市经济适用住房在各城区的分布统计Fig.2Spatial statistics of affordable housing in different districts of Wuhan 图3武汉市经济适用住房在不同住宅用地级别上的分布Fig.3Spatial statistics of affordable housing in different residential land-use classes in Wuhan

注:①地段信息参照住宅用地级别参考2007年武汉市国土资源与房

地产局发布的武汉市市区住宅用地级别与基准地价图;②各级地段基准地价和面积分别为:5848元/m 2,728.2万m 2(1级地段);4033元/m 2,

4124.9万m 2(2级地段);2856元/m 2,5830.6万m 2(3级地段);2039元/m 2,

8315.4万m 2(4级地段);1410元/m 2,11744.9万m 2(5级地段);1045元/m 2,16228.9万m 2(6级地段);887元/m 2,29844万m 2(7级地段)比例(%)

比例(%)洪山汉阳江岸江汉硚口青山武昌1313

66卷

地理学报(2)数据结构分析。Kriging 空间插值的前提是假设样本数据变化成正态分布,认为区域化变量Z 的期望值是未知的。通过正态QQ-Plot 分布图判断,如果正态QQ-Plot 分布图曲

线趋于一条直线,则符合正态分布[34]。所选武汉市普通住房市场价格空间数据经过对数转

换过后的QQ-Plot 分布趋于直线,基本呈正态分布,符合Kriging 空间插值要求。

(3)对样点插值。将样点数据分为10组,按照“步长×步长数=样点间最大间距的0.5倍”的原则确定步长。由于假设属性值的期望值是未知的,因此选用Kriging 空间插值法中的普通克里格法(Ordinary Kriging ,简称OK)并选择对输入数据的对数转化处理并套用经常被使用到的球面模型(spherical model)③。此外,由于样点数据量较少且在选择过程中已经进行人工筛选,省略了离群值查找步骤。OK 插值结果进行误差显示,预测平均标准差0.021,标准均方根预测误差1.04,接近于1。结果表明,插值方法的应用可信。

为了反映不同经济适用住房空间分布之于城市决策者的“土地成本差异”以及之于中低收入家庭的“空间福利差异”,有必要构建能在各个角度体现土地基本价值差别的土地价格DEM 模型。一方面考虑到经济适用住房的用地属于政府划拨用地,市场交易价格的参考意义有限;另一方出于采样的便捷性,在这里直接以2007年武汉市国土资源与房地产局发布的武汉市市区住宅用地级别与基准地价图为基础选取样点。此外,插值方法选用了自然邻近点法(Natural Neighbor Interpolation ,简称NNI)。NNI 是由Sibson 提出的基于空间点离散子集V oronoi 多边形法,其基本计算方法如式(2)所示。

G (x ,y )=∑i =1n w i f (x i ,y i )

(2)

式中:G (x ,y )是对(x ,y )的估计值,w i 是由Delaunay 三角剖分法确定[10]。

(3)白化处理。为了让在给定区域内构建的DEM 能进一步符合实际的地理条件,将武汉市城区内的主要地理要素(如:长江、汉江和东湖等)在DEM 的对应区域中做白化(blank)处理。

经过以上步骤,最终得到了武汉商品住房价格和土地基准地价空间分布DEM 的二维形式(图5)和三维形式(图6)。3.3空间福利与供需关系的比较

基于所构建的武汉市商品住房价格和土地基准地价空间分布DEM ,通过GIS 中的相交分析找出2006年8月-2008年9月2年间武汉市22处公开销售经济适用住房各自相应所在空间位置的普通商品住房市场均价、住宅土地基准价格,

并和各个经济适用住房项目的平均图4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空间趋势对比图

Fig.4Spatial price trend of commercial housing and affordable housing

注:图4a 样点为2007年1月-2008年9月期间在武汉市城区范围内销售的117个商品住房项目;图4b

样点为2006至2008年9月期间在公开计算机摇号的模式下销售的22个经济适用住房项目。

a.普通商品住房价格空间趋势

b.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空间趋势

③Kriging 空间插值法在城区住宅价格估计方面的应用多见于国内文献,其原理在此不赘述。1314

10期张祚等:经济适用住房在城市中的空间分布基准售价对比。通过公式(1)计算中低收入家庭购买不同经济适用住房项目的空间福利(SW )。此外,通过22处经济适用住房项目登记购买人数和实际可以供销售住房套数的倍数(λ)来描述各项目供需情况④,并和各个经济适用住房项目的SW 进行对比(图7)。通过对比发现:①商品房价格曲线和土地基准地价曲线呈现相近的起伏趋势。这符合市场环境下土地成本和住房价格的关系;②经济适用住房价格明显低于对应空间位置的商品住房价格,其变化呈扁平状。这符合经济适用住房准公共品属性和价格在空间中缺乏弹性的特征;③在不同的空间位置,经济适用住房SW 明显差异。SW 的富于变化和价格的相对不变形成了鲜明对比;④考察期内大多数经济适用住房项目中SW 高者λ也相对更高,SW 稍低的项目λ也相应较低。说明空间福利更高的经济适用住房项目更容易造成供不应求的结果,或者换言之,大多数经济适用住房的待购者在面对SW 更高的经济适用住房项目上市的时候会更加积极的参加登记购买摇号,以致造成供需关系更加紧张的局面。3.4微观面上建设选址分析

为了进一步体现实证分析对象的真实情况,增加可视性,基于上节所构建的武汉商品住房价格和土地基准地价空间分布DEM ,以L 1剖面(图5和图6)为例,分析在实际城市环境中,经济适用住房选址差异对于市场价值、土地成本、空间福利以及中低收入家庭的选择等各方面的影响。

图5商品住房价格和土地基准地价DEM 模型二维图

Fig.52D isoline map of commercial housing price and land price

a.商品房价格DEM

b.住宅用地价格DEM

图6商品住房价格和土地基准地价DEM 模型三维图

Fig.63D map of commercial housing price and land price DEM

a.商品房价格DEM

b.住宅用地价格DEM ④数据由武汉房地产信息网(https://www.doczj.com/doc/705304775.html,/)

收集整理得到。1315

66卷

地理学报武汉商品住房价格和土

地基准地价空间分布DEM 的

表面Z 值分别能够反映商品

住房均价和不同级别住宅土

地均价在空间中的整体分布

情况。此外,由于对主要的地

理要素进行了白化处理,

DEM 具有更加贴近实际地理

条件的特征。而所选取的L 1

剖面,跨越了价格的“高峰”、“低谷”和主要的地理要素,具有一定代表性。在Suffer 软件中分别将武汉商品住房价格和土地基

准地价空间分布DEM 沿着L 1剖面“切开”,找

到各自剖面上能反映价格变化的连续曲线并

将两条曲线按照统一的Z 轴标尺套合,最终

形成可供分析的平台(图8)。从图8中两个

DEM 表面L 1剖面曲线的套合结果可以看出:①在L 1剖面上,武汉市商品住房均价出现明

显的起伏,特别是价格峰值明显“高耸”,甚至

大幅高于邻近土地级别相同区域的商品房均

价水平。可以推断该价格峰值区域可能是城

市CBD ,而从该区域实际地理位置看,即汉

口解放大道“武商商圈”一带。模型结果和实

际情况大体相符;②以长江为界,和长江以

南的武昌区域相比,长江以北的汉口区域商

品住房均价总体水平更高;③和商品住房均

价曲线的起伏幅度相比,住宅土地均价起伏

较小并呈现阶梯状,这是由于住宅土地价格

的样点取值来源于依照的是住宅土地级别和

基准价格而不是实际交易价格,并选用NNI

作为插值法的结果;④在同一土地级别的不

同区域,商品房均价有所差异。例如,武昌方向越靠近长江的商品房均价越高(东湖附近亦然),这主要是由于当邻近的地理要素能提

供良好的景观功能时,对附近的商品房均价有提升作用。这一点也和武汉市实际情况相符。

考虑经济适用住房的选址成本问题和中低收入家庭的实际困难,空间福利过高的区域和城市过于边缘化的区域都不适合作为经济适用住房的选址区域。因此,从L 1剖面的实际情况来看,CBD 附近区域、邻近长江、东湖这些具有良好自然景观的区域以及远离CBD 的城市边缘区域都不是经济适用住房的最佳选址区。相应,图8中标出的“经济适用住房选址区I ”和“经济适用住房选址区II ”分别位于两个不同的城区、土地成本相对较低并且不在城区边缘地带,符合经济适用住房空间分布基本原则。当然,从不同的原则出发,对于经济适用住房的选址可能有不同结论。但是至少此处基于DEM 剖面的微观分析方法可以在研究区图7经济适用住房各个项目供需比例和空间福利大小的对比Fig.7Comparison of the supply-demand ratio with spatial welfare of different affordable housing projects 图8经济适用住房的空间选址分析Fig.8Location selection of affordable houses 倍数

价格(元/m 2)项目

价格(元/m 2) a.商品住房价格DEM L 1剖面b.住宅土地价格DEM L 1剖面1316

10期张祚等:经济适用住房在城市中的空间分布域内的各个方向上开展,为经济适用住房在城市空间中的选址提供一个可视化、全方位并相对符合实际情况的分析平台。3.5微观面上空间质量分配分析

确定了“经济适用住房选址区I ”和“经济适用住房选址区II ”只是一个适合经济适用住房选址的大致范围。具体在这个范围内的何处开工建设,也和地质工程条件、实际土地供应状况、实际拆迁难度等具体因素相关。此外,空间选址只是经济适用住房空间分布在规划主导阶段的主要任务。而在制度主导阶段的空间质量分配,对于经济适用住房的整个空间分布过程而言,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为了比较在适合经济适用住房选址区域内,不同空间质量的分配对于政府而言的土地成本,以及对于中低收入家庭而言的价格水平和空间福利之间的关系。选取了图8中的“经济适用住房选址区I ”作为对象并将其放大进行微观分析(图9)。

在图9a 中,在L 1剖面段上的“经济适用住房选址区I ”空间范围内,住宅土地成本显示为扁平曲线,而商品房价格曲线明显更富于弹性(距CBD 越近均价更高)。经济适用住房的价格在城市空间上的弹性不足。因此,同样是在“经济适用住房选址区I ”内,适合建经济适用住房项目的不同位置可能对于政府而言将支付相同的土地成本,但是对于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家庭而言,可能包括空间质量差异在内不同价值的经济适用住房。

商品住房价格的变化为判断在城市空间中不同位置经济适用住房的“价值”提供了参考。开发商品住房的价格包含的利润可能大于经济适用住房。如果将商品住房价格曲线向下平移“挤出”开发利润的差别,那么平移后的曲线和经济适用住房弹性不足的价格曲线的相交结果显示,在市场尺度的参考下,经济适用住房项目的价值存在差异,并且相对一部分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中低收入家庭的“不公价值”,另外一部分家庭则能够获得“超额价值”。这样会造成有资格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家庭,可能用相差不大的价格购买了空间福利相异的经济适用住房。

如何解决“超额价值”和“不公价值”,实际上就是一个经济适用住房空间分布制度主导阶段对于空间质量如何分配的问题。针对此问题讨论如下:

(1)是否可以在有合理的尺度范围内,以空间福利差异为基础改变不同空间位置经济适用住房的价格变化弹性。如图9b 中所示,将“经济适用住房价格I ”曲线调整为参考商品住房均价的变化弹性并向下“平移”减去有政府所支付的土地支出部分。结果是,一方面获得“超额价值”的经济适用住房购买者支付相对较高的价格,相反获得“不公价值”的经济适用住房购买者支付相对较低的价格;另一方面,从总体上看,经过支付调整后的总体价值是和调整前处于同一水平的并且经过“平移”后的曲线也保证了经济适用住房整体价格水平仍旧在合理的范围。这样的做法可以带来以下4点好处:①有效的调整经济适用住房空间质量结构性供需;②有利于公正性的体现;③为满足经济适用住房购买者空间需求多样化提供图9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弹性的调整

Fig.9Price elasticity adjustment of affordable houses

a.不同空间位置的价格调整

b.不同空间位置的支付调整

价格(元/m 2)

价格(元/m 2)1317

地理学报

1318

66卷了一种供应空间质量差异可计量化的方式;④在经济适用住房合理建设选址地段参照商品住房价格的做法保证了工作的简便性。

(2)是否可以通过进一步做出对物权的限制来区分空间质量差异的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当前中国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中低收入家庭对于经济适用住房是没有所有权的,可否在使用权的年限上来区分经济适用住房的空间福利?例如空间福利高的经济适用住房较少使用年限,反之不减少。经济适用住房的支付总体价格实际上就是年使用租金和使用年限的乘积。因此,提高总价而保持使用年限不变和总价不变而减少使用年限的做法实质上没有区别。但是,这样的做法可以和调整总价的做法搭配为购买者选择一个可供选择的方案。因为,这对于那些短时间内无法提高支付能力,但对空间福利有较高需求的老年购买者(不在乎使用年限的减少)来说也许更适合。

(3)准确、全面的中低收入家庭空间需求和支付能力差异信息依然是经济适用住房空间分布制度主导阶段完成质量供需信息配对的基石。此外,除了调整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弹性,适时、适当的分配策略也不是必不可少。例如,对于不同城区的经济适用住房按照申请购买者居住户口所在城区进行分区销售,可以有效的防止跨区购买对于结构性供需失衡的加剧。当然,分配策略的制定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的原则并符合当时实际情况。例如,当申请购买者因工作调动确实不便于购买居住户口所在城区的经济适用住房时,或者经济适用住房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的时候,分区销售的策略就有可能需要进一步调整或终止。

4总结与讨论

4.1总结

从中低收入家庭居住空间选择和居住空间分异角度出发,经济适用住房在城市中空间分布不但是单纯的城市建设选址的问题,同样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问题。经济适用住房政策保障性本质决定了其空间分布必须包括建设选址和空间质量分配,因此城市政府职能部门面对经济适用住房空间分布问题至少作用于两个阶段:需要城市规划职能部门发挥主导作用提供合理的城市规划并确保其实施力度的规划主导阶段和需要城市管理职能部门发挥主导作用以建立合理分配机制和监督机制并保证分配的效率和公平的制度主导阶段。为了防治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和社会分化,满足低收入家庭的合理空间需求,在制度主导阶段对于经济适用住房的空间质量分配也是经济适用住房分配问题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通过将武汉市经济适用住房作为实例分析发现:①从武汉市经济适用住房在城区中的基本分布特点来看,无论是从不同城区分布,还是住宅土地级别的角度,武汉市已建经济适用住房基本上分布在处于中等和中等以下水平的空间位置。②经济适用住房的销售价格在不同的空间位置缺乏变化弹性和同时期商品住房价格在空间中富于弹性的变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外,在相邻近的时段内空间福利相对更高的经济适用住房项目比其他项目需求供应比例(λ)更大。③Kriging插值法和自然邻近点(NNI)插值法分别应用在武汉市商品住房价格DEM和住宅土地基准价格DEM的构建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且通过对地理要素的白化处理为进一步的做微观空间分析,考察空间福利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可视化的平台。④借助经济适用住房空间福利的计算,可以找出不同选址方案的“超额价值”和“不公价值”,为经济适用住房的空间质量分配提供支撑。

4.2讨论

更好的解决经济适用住房空间分布问题实际上对城市公共职能部门在解决住房问题过程中,相较仅仅向中低收入家庭提供“栖身之所”而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经济适用住房空间分布问题实际包含空间建设选址和空间质量分配,并且后者包含在经济适用住房分配问题中。因此,对于经济适用住房空间分布的研究往往需要跨学科。“超额价值”和“不公

10期张祚等:经济适用住房在城市中的空间分布

1319价值”对应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缺乏弹性并引起供需比例在总量失衡的前提下,结构性进一步失衡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经济适用住房空间分布制度主导阶段,对于空间质量如何分配的问题。然而,是否可以在有合理的尺度范围内,参照商品住房弹性,以空间福利差异为基础改变不同空间位置经济适用住房的价格变化弹性?是否可以通过进一步做出对物权的限制来区分空间质量差异的经济适用住房项目?虽然前文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但其可行性需要实践来检验。此外,如何建一个有效的信息平台和决策系统支持地方职能部门按照规范化、流程化、公开化的程序,科学地整合解决经济适用住房的分配和空间分布问题是值得未来进一步深入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Niu Yi.The performance and problems of affordable housing policy in China.Finance&Trade Economics,2007,(12):

127-136.[牛毅.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的绩效评价.财贸经济,2007,(12):127-136.]

[2]Jackson K T.Crabgrass Frontier:The Suburbaniz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New York,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3]Harvery D W.Social Justice and City.London:Edward Arnold,1973.

[4]Haggett P,Cliff A D,Frey A.Locational Analysis in Human Geography.London:Edward Arnold,1977.

[5]Shen Q,Sanchez T W.Residential location,transportation,and welfare-to-work in the United States:A case study of

Milwaukee.Housing Policy Debate,2005,16(3/4):393-431.

[6]Morrill R L.The Negro Ghetto:Problems and Alternatives.Geographical Review,1965,55:339-361.

[7]Lin Ka,Gao Hong.Study on the dynamics and institutional backgrounds of the policy development on the Chinese

Affordable Housing System.China Soft Science,2007,(1):23-34.[林卡,高红.中国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发展动力和制度背景分析.中国软科学,2007,(1):23-34.]

[8]Meng Fanyu,Fang Wenbin.An investigation on the spatial matching in Beijing between urban residence and employment.

Urban Studies,2007,(6):87-95.[孟繁瑜,房文斌.城市居住与就业的空间配合研究:以北京市为例.城市发展研究, 2007,(6):87-95.]

[9]Zheng Siqi,Zhang Yingjie.Location patterns of social indemnificatory housing:Theories,international practices and the

reality in China.Modern Urban Research,2010,(9):18-23.[郑思齐,张英杰.保障性住房的空间选址:理论基础、国际经验与中国现实.现代城市研究,2010,(9):18-23.]

[10]Deng Wei.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n affordable housing construction in China.Architectural Journal,2001,(8):

39-41.[邓卫.关于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反思与对策.建筑学报,2001,(8):39-41.]

[11]Jiao Yixue.Exploration on the mixed building mode of public housing aiming at habitation integration.Urban Studies,

2007,(5):57-61.[焦怡雪.促进居住融和的保障性住房混合建设方式探讨.城市发展研究,2007,(5):57-61.]

[12]Zhao Feng.Current situation and analysis on urban residential space differentiation.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2007,(8):19-21.[赵凤.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现状及分析.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8):19-21.]

[13]Zhang Zuo,Li Jiangfeng,Liu Yanzhong et al.The residential space differentiation and social fairness based on current

economy&suitable housing operation mechanism:A case study of Wuhan.China Soft Science,2008,(10):37-44.[张祚,李江风,刘艳中等.经济适用房运行机制下的城市居住空间分异与社会公平:以武汉为例.中国软科学,2008,(10): 37-44.]

[14]Zhang Zuo,Zhu Jieming,Li Jiangfeng.Spatial 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of massive public housing schemes in Singapore.

Urban Planning Forum,2010,(1):91-103.[张祚,朱介鸣,李江风.新加坡大规模公共住房在城市中的空间组织和分布.城市规划学刊,2010,(1):91-103.]

[15]Donnison D V.The Government of Housing.Harmondsworth:Penguin,1967:99-101.

[16]Alonso W.Location and Land Use.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4.

[17]Mills E S.An aggregative model of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metropolitan area.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7,57:

197-210.

[18]Mills E S.Studies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Urban Economy.Baltimore:Jones Hopkins Press,1972.

[19]Muth R F.Cities and Housing.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9.

[20]Zheng Siqi,Zhang Wenzhong.The spatial interaction of housing cost and commuting cost:Evidence from Beijing market.

Progress in Geography,2007,26(2):35-43.[郑思齐,张文忠.住房成本与通勤成本的空间互动关系:来自北京市场的微观证据及其宏观含义.地理科学进展,2007,26(2):35-43.]

[21]Chai Yanwei,Zhang Yan,Liu Zhilin.Spatial differences of home-work separation and the impacts of housing policy and

urban sprawl:Evidence from household survey data in Beijing.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11,66(2):157-166.[柴彦威,张艳,刘志林.职住分离的空间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地理学报,2011,66(2):157-166.]

[22]Wu Qiyan.Living Space Differentiation Research Theory and Practice in Metropolis.Beijing:Science Press,2001.[吴启

焰.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地理学报

1320

66卷[23]Johnson M P,Hurter A P.An optimization model for location of subsidized housing in metropolitan areas.Location

Science,1998,6:257-279.

[24]Johnson M P.A spati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prototype for housing mobility program planning.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ystems,2001,3(1):49-67.

[25]Johnson M P.Planning models for the provision of affordable housing.Environment&Planning B:Planning&Design,

2007,34:501-523.

[26]Johnson M P.Single-period location models for subsidized housing:Project-based subsidies.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s,2006,40(4):249-274.

[27]Chen Siyuan,Qu Futian,Cao Dagui et al.A tentative measurement study of GIS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 in urban

land distribution information extraction.Remote Sensing for Land&Resources,2006,(3):47-52.[陈思源,曲福田,曹大贵等.ESDA支持下的城市地价分布信息提取.国土资源遥感,2006,(3):47-52.]

[28]Chica-Olmo J.Prediction of housing location price by a multivariate spatial method:Cokriging.American Real Estate

Society,2007,29:91-114.

[29]Chica-Olmo J.Spatial estimation of housing prices and locational rents.Urban Studies,1995,32(8):1331-1344.

[30]Pace R K,Barry R,Sirmans C F.Spatial statistics and real estate.Journal of Real Estate Finance and Economics,1998,17

(1):5-13.

[31]Dubin R A,Pace J K,Thibodeau T G.Spatial auto regression techniques for real estate data.Journal of Real Estate

Literature,1999,(7):79-95.

[32]Tse R Y C.,Estimating neighbourhood effects in house prices:Towards a new hedonic model approach.Urban Studies,

2002,39(7):1165-1180.

[33]Case B,Clapp J M.Dubin R A,et al.Modeling spatial and temporal house price patterns:A comparison of four models.

Journal of Real Estate Finance and Economics2004,29(2):167-91.

[34]Zhang Chengcai,Qin Kun,Lu Yan et al.The GIS Spatial Analysis Theory and Method.Wuhan:Wuhan University Press,

2004:71-77.[张成才,秦昆,卢艳等.GIS空间分析理论与方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71-77.]

[35]Sibson R.A brief description of natural neighbor interpolation(Chapter2)//BARNETT V.Interpreting Multivariate Data.

Chichester:John Wiley&Sons,1981:21-36.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ffordable Houses in Cities:

A Case Study of Wuhan Based on DEM

ZHANG Zuo1,LI Jiangfeng2,CHEN Shuang1,LIU Yanzhong3

(1.School of Business,Hubei University,Wuhan430062,China;

2.Faculty of Earth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430074,China;

3.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430081,China) Abstract:Affordable housing is associated with social welfare.The spatial location of affordable houses will determine the location of low-and medium-income households in cities, and thus urban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spatial location of affordable houses is concerned with site selection and social equity.A new concept-spatial welfare,and its method of calculation,are proposed.This paper uses Wuhan in Central China as an empirical case study. Spatial locations of affordable houses in this city a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GIS,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and the concept of spatial welfare.A discussion of their site selection and spatial quality allocation in a microscopic view is presented in the end.

Key words:affordable housing;spatial distribution;spatial welfare;DEM;Wuhan

武汉市经济适用房买卖合同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225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The Contract / Document That Can Be Held By All Parties Of Natural Person, Legal Person And Organization Of Equal Subject Acts On Their Establishment, Change And Termination Of Civil Rights And Obligations, And Defines The Corresponding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All Parties Participating In The Contract.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武汉市经济适用房买卖合同通用范本

武汉市经济适用房买卖合同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协议文件可用于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组织之间设立的各方可以执以为凭的契约/文书,作用于他们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同时明确参与合同的各方对应的权利和义务。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合同双方当事人 出卖人:____ 注册地址:____ 邮编:____ 营业执照注册号:____ 资质证书号:____ 法定代表人:____ 联系电话:____ 委托代理人:____ 地址:____ 邮编:____ 联系电话:____

委托代理机构:____ 注册地址:____ 邮编:____ 营业执照注册号:____ 资质证书号:____ 法定代表人:____ 联系电话:____ 买受人:____ 籍贯:____ 性别:____ 住址:____ 邮编:____ 身份证号码:____ 联系电话:____

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

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 一、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现状及态势 武汉城市圈国土面积约5.80万平方公里。据统计2007年常住人口2987.65万人,占全省的52.5%,统计口径城镇人口1399.17万人,城镇化水平46.8%,按照建设部《城市人口规模预测规程》测算,城镇化水平56.6%。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一般占全省60%左右,是湖北经济和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 综合分析表明,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特征鲜明,基础优势较为突出。一是武汉城市圈土地类型多样,地域分异明显,呈“一分山、两分水、三分丘陵、四分平原”的基本格局。二是水资源优势突出,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生态、人文资源较具特色。三是交通区位优越,产业基础较好。四是城镇布局与经济格局的圈层特征显著,沿长江、汉江以及京珠、沪蓉高速等轴线拓展趋势明显,其中沿沪蓉高速公路和长江的城镇产业发展轴具有相当的发展优势与潜力。同时,武汉城市圈整体发户不足的特征也十分显著,面临的挑战也十分突出。一是总体经济发展处于雏形阶段,城镇密度偏低。二是城市体系不够完善,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逐渐拉大,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明显。三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空间布局具有明显的趋同特征,产业集群发展滞后。四是发展模式粗

放,武汉处围城镇发展动力不足。五是环境形势依然严峻,自然生态保护有待加强。 二、规划理念与发展目标 1、空间规划理念 “两型”社会建设赋予了武汉城市圈前所未有的艰苦使用命,其本质是要求武汉城市圈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要素集聚能力强、产业布局和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型城市化和工业化道路。空间是区域发展的载体,因此,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需要贯彻全新的理念,在空间统筹领域大胆突破和创新,构建新型的空间格局,探索形成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的空间机制。 本次规划突出“两型”社会发展导向,着重体现四大空间发展理念。即,强调区域一体化的空间整合理念,加强对各类空间要素的统筹,处理好发挥武汉中心城市作用和促进周边城市加快发展的关系,着力提升区域整体功能;突出绿色工业化的空间集聚理念,以发展多层次循环经济空间为切入点,引导工业相对集聚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空间配置的优化提升,实现产业与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的空间协调;贯彻健康城镇化的空间品质理念,发挥武汉城市圈后发优势,注重城乡建设标准的科学性、空间的集约性、规划的合理性,坚持环境优先,建设高品质的城乡生产生活空间;坚持生态现代化的空间管制理念,以生态保护为基础,推行科学的分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 武汉城市圈地处中国东西、南北两大发展轴线——长江经济带及由京广铁路、京珠高速组成的“十”字形一级发展轴线的交会处。 《规划》用了一幅“弓箭图”描绘了中国东中部经济发展格局。在这幅图中,武汉城市圈正处于箭和弓弦交会处,是这张“中国弓”的搭箭点和发力点。 根据这种形象的阐释,武汉城市圈地处“中部之中”的经济腹地,同时在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中处于国家二级城市群前列,将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根据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定位,《规划》以每5年为一个阶段,提出了未来十五年的总体发展目标: ——近期阶段(2005~2010年)为城市圈建设的结构优化升级阶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发展阶段,主要是为城市圈顺利进入工业现代化奠定基础。该阶段的经济发展速度将稳定在12%的年均增长速度,人均GDP增长速度为11.4%。到2010年,实现GDP总量和人均GDP比2003年翻一番。在这一阶段,武汉、黄石、鄂州应率先加快发展,圈内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市场和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格局。 ——中期阶段(2011~2015年)为城市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GDP总量年均增长11%,人均GDP年均增长10.6%。到2015年,城市圈将率先在湖北省和中部地区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基本现代化,其中武汉、黄石、潜江、仙桃等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远期阶段(2016~2020年)城市圈将全面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将成为工业主体,现代服务业取得长足发展。GDP总量保持10%年均增长率,人均GDP保持9.6%的年均增速。人民生活达到富裕水平,城镇化水平达到61.2%,城乡差距不断缩小,环境污染得到基本控制,基本建成生态型城市圈。整个城市圈提前3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武汉城市圈将实现五大转变 《规划》将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定位于以长江经济带为主轴的东中西部互动发展的关键接力点与加速器,内陆地区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规划》提出,要达到这一目标,未来的武汉城市圈将实现5大转变: ——由发展中的城市圈转变为较发达的城市圈; ——由发育型城市圈转变为成长型城市圈,进一步转变为成熟型城市圈; ——由“一强众弱”型城市圈转变为“一核多强”的城市圈; ——由省域内生型城市圈转变为省际外生型城市圈; ——由内需型城市圈转变为外向与内需融合型城市圈。 ★城市圈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规划》认为,发展武汉城市圈面临着优势与劣势共存,机遇和挑战同在的格局:武汉城市圈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资源条件,优越的交通通讯区位,比较雄厚的产业基础,智力密集的科教和人才资源等5大优势。但也存在着综合经济实力不强,对周边城市带动能力较弱;结构性矛盾突出,二元结构明显;国有企业改制任务艰巨,行政体制分割严重;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现等5个劣势。 武汉城市圈的发展面临着内需拉动与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统筹区域发展与促进中部崛起的宏观政策,湖北省建设武汉城市圈战略决策与政策倾斜,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4大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与市场风险加大,沿海地区及周边城市群加快发展与竞争,粮棉油主产区“三农问题”复杂性与长期性以及观念体制障碍与市场化程度不高等4大严峻挑战。 目前,武汉城市圈总体已进入工业化中期起始阶段,但圈内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武汉以处于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黄石、鄂州、仙桃处于工业化中期起飞阶段,而孝感、咸宁、黄冈、天门则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潜江 要将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我国内陆地区最具实力、最富活力的增长极之一,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推进城市圈一体化建设,实现梯度推进与非平

北京市经济适用住房买卖合同(合同示范文本)

Restric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both parties to the contract, the termination of cooperation, and clear regulations on related businesses. (合同范本)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市经济适用住房买卖合同 (合同示范文本)

北京市经济适用住房买卖合同(合同示范文 本) 说明:本合同书适用于合同双方同意签署协议后,约束合同双方的履行责任,合作终止以及相关业务明确规定,如果需要,可以直接下载打印或用于电子存档。 北京市经济适用住房买卖合同 卖方(以下简称甲方):______ 买方(以下简称乙方):______ __甲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及有关规定,已依法通过划拨方式取得北京市____区(县)____地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土地面积为____平方米,国有土地使用证件为____。甲方在上述地块上建设的项目名称为____,现已竣工,取得房屋所有权证(房屋所有权证__字__号),经北京市房屋土地管理局审核,准予上市销售,北京市经济适用住房销售许可证号为京房内证(经)字第__号。 __乙方自愿购买甲方的____房屋,甲方愿意出售,甲方出售该房屋时亦同时将该房屋所占用范围内的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给乙方。双方经友好协商,就上述房屋的买卖事项,订立本合同。 __第一条_____房屋,该房屋状况详见附件一。房屋建筑面积为____平方米(包括套内建筑面积____平方米,分摊的共有共用建筑面

浅析武汉市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生班级:1118552 学生学号:111855218 课程结课论文 课程名称:城市经济学 题目:浅析武汉市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生姓名:谢雄 专业名称:城市规划 指导教师:洪光荣 2013年12月31日

浅析武汉市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武汉作为中部地区最大的城市,是带动区域发展的战略制高点,而以武汉为中心形成的武汉城市圈最有条件成为中部地区的核心增长极之一。因此,武汉的崛起具有促进武汉城市圈建设,利用武汉龙头带动湖北发展,力争武汉和湖北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有所作为等层次的战略意图。在这一契机下,尤其是十七大之后,武汉城市圈作为“两型社会”的实验区,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武汉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全市经济呈现出良好运行态势,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本文在分析了武汉近几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后,探讨了推进武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武汉经济发展问题成就对策 1 引言 从国家实行中部崛起战略至今,武汉作为中部地区最大的城市,其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许多经济指标都见证了这一成就。当然由于地理位置及产业结构等问题,武汉的经济发展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而推进武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以后工作的重点。 2 武汉城市发展现状及规划情况 2、1 城市发展规划 根据《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2010年,市域需住人口994万人,其中主城区常住人口440万人;2020年达1180万人左

右,主城区为502万人;未来城市将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心、多轴多心”空间布局结构,逐步形成东部、东南、南部、西部和背部的六大新城组团。

《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

建设部发展改革委监察部 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 关于印发《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的通知 建住房[2007]25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经国务院同意,现将修订后的《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税务总局 二○○七年十一月十九日 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经济适用住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限定套型面积和销售价格,按照合理标准建设,面向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供应,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住房。 本办法所称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是指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范围内,家庭收入、住房状况等符合市、县人民政府规定条件的家庭。 第三条经济适用住房制度是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政策体系的组成部分。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要与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相衔接。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供应、使用及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应当在国家统一政策指导下,各地区因地制宜,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县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居民住房状况和收入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经济适用住房的政策目标、建设标准、供应范围和供应对象等,并组织实施。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经济适用住房工作负总责,对所辖市、县人民政府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 第五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全国经济适用住房工作的指导和实施监督。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或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经济适用住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价格)、监察、财政、国土资源、税务及金融管理等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负责经济适用住房有关工作。 第六条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在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发展规划

武汉市经济适用房屋购买合同完整版

武汉市经济适用房屋购买 合同完整版 In the legal cooperation,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all parties can be guaranteed. In case of disputes, we can protect our own rights and interests through legal channels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topping the loss or minimizing the loss. 【适用合作签约/约束责任/违约追究/维护权益等场景】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武汉市经济适用房屋购买合同完整 版 下载说明:本合同资料适合用于合法的合作里保障合作多方的合法权利和指明责任义务,一旦发生纠纷,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实现停止损失或把损失降到最低的效果。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出卖人:_______________ 注册地址:__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 营业执照注册号:______________ 资质证书号: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 委托代理人: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

武汉城市圈空间模式分析

“1+8”武汉城市圈经济空间结构规划与分析 1.实验目的: 熟悉区域空间结构理论,掌握区域空间结构规划要点,识别区域规划中的空间结构。 2.实验内容: 以区域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圈层结构理论)为基础,学习区域规划中空间布局的结构、形态和类型,以“1+8”武汉城市圈数据为例。 3.实验要求: 进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圈层结构理论)学习,选择“1+8”武汉城市圈区域,以实例进行分析。4.实验所需仪器设备: 计算机、网络、office软件、“1+8”武汉城市圈分析所需数据。 5.实验结果: 一、区域名称和概况 “1+8”武汉城市圈成立于2004年。在地域上位于湖北省东部,行政区划包括武汉市、黄石市、鄂州市、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土地面积5.78万平方公里,2005年底总人口3086.73万人,GDP总量3999.8亿元。面积不到全省三分之一的武汉城市圈,集中了湖北省一半的人口、六成以上的GDP总量,不仅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1+8”武汉城市圈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以长江经济带为主轴的东西部互动发展的关键接力点和加速器,内陆地区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根据这种形象的阐释,武汉城市圈地处“中部之中”的经济腹地,同时在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中处于国家二级城市群前列,将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二、区域空间结构图

“1+8”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可归结为:“一核、一脊、两轴、两环、两带、四组团”。 一核:武汉主城区 一脊:由沪汉蓉高速公路和与汉丹铁路及汉十高速公路构成的“Y”字型东西复合发展脊梁。 两轴:京珠—京广复合主轴和京九—大广复合发展次轴。 两环:武汉绕城高速公路和城市圈准高速外环构成。 两带:大别—桐柏山生态带和幕阜山生态带。 四组团:东翼黄鄂黄组团,西翼仙潜天组团,西北翼孝汉应组团和南翼咸赤嘉组团。 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分析图 三、区域空间布局分析 “1+8”武汉城市圈经济空间发展模式涉及到了圈层结构模式、增长极模式、点-轴开发模式、核心边缘理论,其中圈层结构模式、增长极模式表现尤为显著。(一)、圈层结构模式 1.特点:城市空间大体上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建成区;另一部分是正在城市化的、与市区有频繁联系的郊区。城市与周围地区有密切的联系,由建成区至外围,由城市的核心至郊外,各种生活方式、经济活动、用地方式都是有规律变化的,如土地利用性质、建筑密度、建筑式样、人口密度、土地等级、地租价格、职业构成、产业结构、道路密度、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公共服务设施等等,都从中心向外围呈现出有规则的变化。 城市与区域是相互依存、互补互利的一个有机整体。 城市与外围区呈圈层状的空间结构和沿点-轴线在空间不平衡发展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并非完全对立。

北京市商品房现房购买合同(经济适用住房)示范文本

北京市商品房现房购买合同(经济适用住房)示范 文本 In Order To Protect Their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The Cooperative Parties Reach A Consensus Through Consultation And Sign Into Documents, So As To Solve And Prevent Disputes And Achieve The Effect Of Common Interests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北京市商品房现房购买合同(经济适用 住房)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合同资料应用在协作多方为保障各自的合法权益,经过共同商量最终得出一致意见,特意签订成为文书材料,从而达到解决和预防纠纷实现共同利益的效果,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出卖人:________________ 通讯地址:_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 营业执照注册号:_______________ 企业资质证书号: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 委托代理人: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 委托销售代理机构:_____________ 通讯地址:_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 营业执照注册号:_______________

买受人: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___________国籍: _____________ [身份证][护照][营业执照注册号][]:___________ 《北京市城市居民经济适用住房购买资格审核备案通知单》备案编号: _________________ 出生日期: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性别: ______________ 通讯地址:_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 [法定代理人][委托代理人]:__________国籍: __________ [身份证][护照][]:_____________ 出生日期: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性别:

武汉市经济适用房买卖合同

武汉市经济适用房买卖合同合同双方当事人 出卖人: 注册地址: 邮编: 营业执照注册号: 资质证书号: 法定代表人: 联系电话: 委托代理人: 地址: 邮编: 联系电话: 委托代理机构: 注册地址: 邮编: 营业执照注册号: 资质证书号: 法定代表人: 联系电话: 买受人: 籍贯: 性别:

住址: 邮编: 身份证号码: 联系电话: 配偶: 性别: 身份证号码: 委托代理人: 性别: 电话号码: 身份证号码: 地址: 《武汉市城镇居民购买经济适用住房资格证明》编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武汉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买受人和出卖人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就买卖经济适用房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项目建设依据 出卖人以划拨方式取得位于______ 、编号为______的地块的土地使用权,面积______平方米, 规划用途为______,【土地使用权划拨批准文件号】【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批准文件号】为______,《国有土地使用证》编号:______。 出卖人经批准,在该地块建设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名称:______,批准文件号:______;《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编号:______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编号______ ;《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编号:______。 第二条经济适用房销售依据 该经济适用房项目经核查批准,准予上市销售。《武汉市经济适用住房销(预)售许可证》编号为:武经房【______】______号。 第三条买受人所购经济适用房的基本情况 1、买受人购买的房屋为住宅,土地性质为划拨用地。所购买的住房为 ______单元______层______号房,户型为______房______厅______厨______卫,封闭式阳台______个,非封闭阳台______个(见附件一)。 该住房层高为______米,属______结构。 该住房合同约定建筑面积共______平方米,其中,套内建筑面积______平方米,共用部位分摊建筑面积______平方米(有关共用部位分摊建筑面积构成说明见附件二)。 2、买受人购买的房屋为非住宅,土地性质为划拨用地。所购买的房屋为 ______单元______层______号房(见附件一)。 该房屋层高为______ 米,属______结构。 该房屋合同约定建筑面积共______平方米,其中,套内建筑面积______平方米,共用部位分摊建筑面积______平方米(有关共用部位分摊建筑面积构成说明见附件二)。 3、如无特别约定,该房屋在建筑材料、设计、防火、给排水、隔音、照明、节能、环境等方面均应当符合有关的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第四条计价依据、方式与价款 1、该房屋属于政府定价的经济适用住房。 政府定价批准文号为:武价函【】______号,核定销售基准价格为建筑面

北京市经济适用住房买卖合同(2020版)

YOUR LOGO 北京市经济适用住房买卖合同 (2020版) The state maintains social and economic order by enacting laws, and contracts sign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have legal effect and are protected by the state. 专业合同系列,下载即可用

北京市经济适用住房买卖合同(2020 版) 说明:本合同书的作用是国家通过制定法律来维护社会经济秩序,规范合同当事人的行为,依法签订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受到国家的保护。可以下载修改后或直接打印使用(使用前请详细阅读内容是否合适)。 北京市经济适用住房买卖合同 卖方(以下简称甲方):______ 买方(以下简称乙方):______ __甲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及有关规定,已依法通过划拨方式取得北京市____区(县)____地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土地面积为____平方米,国有土地使用证件为____。甲方在上述地块上建设的项目名称为____,现已竣工,取得房屋所有权证(房屋所有权证__字__号),经北京市房屋土地管理局审核,准予上市销售,北京市经济适用住房销售许可证号为京房内证(经)字第__号。 __乙方自愿购买甲方的____房屋,甲方愿意出售,甲方出售该房屋时亦同时将该房屋所占用范围内的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给乙方。双方经友好协商,就上述房屋的买卖事项,订立本合同。 __第一条_____房屋,该房屋状况详见附件一。房屋建筑面积为____平方米(包括套内建筑面积____平方米,分摊的共有共用建筑面积____平方米),共有共用部位详见附件二。土地

经济适用住房买卖合同详细版

经济适用住房买卖合同详细版 Signing a contract can protect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both parti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and avoid many unnecessary disputes ( 合同范本 )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编号:MZ-HT-009934

经济适用住房买卖合同详细版 合同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 经济适用住房买卖合同说明 1.本合同文本为本市经济适用住房专用合同文本。签约以前,买受人应当仔细阅读本合同有关条款内容。 2.本合同所称经济适用住房是指经政府批准,享受政府扶持政策,向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出售的微利商品住宅。 3.为体现合同双方的自愿原则,本合同文本中相关条款后都有空白行,供双方自行约定。合同签订生效后,未被修改的文本印刷文字视为双方同意内容。 4.本合同文本涉及到的选择、填写内容以手写项为优先。 5.对合同文本【】中选择内容、空格部位填写及其他需要删除或添加的内容,双方应当协商确定。【】中选择内容以划√方式选

定;对于实际情况未发生或买卖双方不作约定时,应在空格部位打×,以示删除。 6.在签订合同之前,出卖人应当向买受人出示有关证书、证明文件;买受人应向出卖人出示由经济适用住房主管部门出具的《经济适用住房购房证明》。 7.本合同条款由青岛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和青岛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解释。 合同双方当事人: 出卖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册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营业执照注册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企业资质证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 委托代理人: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 委托代理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册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武汉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规定

武汉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 规定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武汉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交易和管理行为,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发[2003)18号)和建设部等部门发布的《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建住房[2004]77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经济适用住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限定建设标准、供应对象和销售价格,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江岸、江汉、硚口、汉阳、武昌、青山、洪山区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范围内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交易和管理。 第四条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管理工作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决定和协调本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房产部门”)负责本市经济适用住房的管理工作。 市计划、规划(国土资源)、建设、城市综合开发、物价、民政等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各自职责,负责经济适用住房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五条

市计划部门应当会同市房产、规划(国土资源)部门,依据全市产业布局、人口分布情况和城市建设发展需要,在做好市场需求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编制全市经济适用住房发展规划。天下房地产法律服务网 第二章项目组织与建设 第六条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应当符合以下选址和用地条件: (一)项目选址应当位于《武汉市建筑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确定的密度二区和密度三区的规划居住用地范围,密度一区、城市重要控制区域(文化保护区、风景区)不宜选址建设。 (二)经济适用住房项目的最小净用地规模原则上不少于16666.67平方米,建筑面积不少于3万平方米。 第七条 市房产部门应当会同市规划(国土资源)部门依据全市经济适用住房发展规划,按照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选址和用地条件,做好项目储备工作,为逐年滚动开发创造条件。 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应当逐步纳入本市政府上地储备计划。 第八条 利用政府储备土地建设经济适用住房的项目,应当实行项目法人招标。市房产部门应当会同市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公开项目规划条件、建设标准、土地费用等信息,并通过公开招标选择具有相应资质、项目资本金、开发业绩和社会信誉良好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建设任务。招标的具体办法由市房产部门会同市规划(国土资源)、物价等部门另行制定。 第九条

北京市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分析(doc5)(1)

北京市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分析(doc5)(1)

北京市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分析 1、推广阶段(1998~2000年) 依据国家有关经济适用住房政策,1998年10月1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同意北京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问题的批复》 (京政函[1998]68号),对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费、四源费、防洪费等21项行政事业性收费进行减半征收。同年10月18日,北京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若干规定(试行)》(京政办发 [1998]第54号),对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标准、领导机构、项目来源、成本构成、购买对象进行了明确规定。在此基础上,北京市相继出台了《关于北京市行政机关、事业单位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实施意见》、《北京市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实施方案》、《关于第一批经济适用住房销售管理购买办法》、《北京市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管理办法》等一批相关政策,北京市的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全面推广。 此阶段一个明显政策导向是市政府相关部门力推经济适用住房政策,鼓励开发企业建设、促成单位和城镇居民购买。明确规定:“本市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按原建设经费申请渠道,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资金”,来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同时,“在市政府做出本市居民家庭中低收入标准及认定办法之前,居民个人购买第一批经济适用住房,凭本市城镇居民常住户口卡、居民身份证直接到开发建设单位办理购房手续”。此阶段的明显特征是敞开向社会供应,购买者尚没有收入等方面的限制,只是原则规定“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实行申请、审批制度”;建设上也没有明确建设标准、户型面积标准等相关规定,还基本属于开发企业凭着“感觉走”的阶段。此阶段市场呈明显的买方市场特征。但此时市场总体上持观望态度,景气不旺,政府和开发企业很大精力花费在推广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和项目,消除购房者顾虑方面。 2、发展阶段(2001~2003年)

城市经济学报告之武汉

武汉城市发展史 一、武汉城市发展历史 武汉的历史源远流长,其城市的源头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的盘龙城时代。明代中期以降,随着汉口镇的兴起,最终形成了武昌、汉阳、汉口鼎足而立的武汉三镇格局。明清时期的汉口是全国四大名镇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商业性市镇。但当时的汉口或武汉尚不具备近代意义上的城市内涵和特质。从武汉的现代化进程以及国际性城市着眼,1661年的汉口开埠是一个重要的界标。汉口开埠后,汉口渐次由内陆型的封闭性城市向开放性的国际性城市迈进。1889年张之洞的督鄂,是武汉历史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的界标。 张之洞督鄂期间(1889-1907),武汉的现代化进程在各方面次第展开,汉口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国际贸易商埠,国际性城市的轮廓开始显现。由于武汉的地理环境和武汉的历史发展,武汉具有区位优势、水资源优势、交通优势、商贸优势、科教优势等五大优势。武汉在21世纪的发展定位,应该充分考虑已有的优势和潜在的优势,以“五个中心,全面发展”为指向。“五个中心”是指交通中心、商贸金融中心、科教中心、信息中心、工业中心,这五个中心是武汉建设国际性特大都市的重要支撑,缺一不可。 史之影像。 武汉的环境是得天独厚的,有山有水,有江有湖,关键是要把环境的绿化、净化放在重

要的位置。 二、武汉的人口经济 1.武汉人口调查报告: 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武汉市1100多名调查人员完成了13个区中59个街道(乡镇)10万余人的调查任务。 2005年,武汉市常住人口858万,其中0-14周岁人口为127万,比2000年减少21.2万人,这是出生率持续低水平的结果。 全市65岁以上人口为74.1万人,比2000年增加17.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6%。按国际通用标准,65岁以上人口比重达到7%以上,人口年龄结构进入老年型。表明武汉市人口年龄结构由2000年的接近老年型(7%)跨入为老年型。 15-64岁人口为656.9万人,比2000年增加56.5万人 以上表明武汉市劳动力资源数量持续增加,就业压力加大。 2.武汉市人口结构比例: 七大中心城区人口密度:江汉区最大,洪山区最小 普查数据显示,武汉市七大中心城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江汉区,每平方公里17851人,最小的为洪山区,每平方公里1726人。男女比例1.07:1 目前,武汉市男性人口为416.40万人,女性人口为388.42万人,性别比为107.2,与“四普”相比增加了0.5个百分点。 (1)整体文化构成显著提高 据统计,武汉市每10万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人口,由“四普”的6145人增加到现在的12290人;高中文化程度(含中专)的人口,由16699人增加到20707人;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由27490人增加到32892人。女文盲四倍于男文盲 目前,全市15周岁以上文盲人口为40.69万人,占15周岁以上人口的6.2%。其中,女性文盲人口为32.39万人,男性为8.3万人;按15周岁、25周岁、35周岁、45周岁、55周岁、65周岁以上的6个年龄组观察,其文盲率顺序分别为0.24%、0.44%、1.01%、3.73%、10.06%和38.44%;农业人口文盲率高于非农业人口文盲率。 (2)三人以下家庭户增加 武汉市家庭户有227万户,平均每户规模为3.17人,比1990年的“四普”减少0.6人。在13个区中,户规模最小是江汉区,每户平均2.91人,最大的是新洲区,每户平均3.74人。 同时,在近十年中,武汉市家庭户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三人以下的小型家庭户明显增加,比重达到66.4%。四人以上的家庭户的比重,由“四普”的24.4%下降到18.5%。 (3)流动人口 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非武汉市户口,居住在武汉市半年以上的人口(简称常住流动人口)为98.32万人。如果加上居住本市半年内的外地流入的暂住人口16.6万人,全市总共有外地流动人口115万人。 在流动人口中,男性为53.84万人,占57.76%;女性为44.48万人,占45.24%。常住流动人口大多为劳动适龄人口,15-59岁人数为80.61万人,占了82%。常住流动人口的92.1%主要分布在7个中心城区及东西湖区。常住流动人口中省内流入为73.39万人,占74.6%;省外流入为24.93万人,占25.4%。

关于已购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有关问题的通知【京建住(2008)225号】

关于已购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有关问题的通知(京 建住〔2008〕225号) 各有关单位: 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建设部、发展改革委、监察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的通知》(建住房[2007]258号)、《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试行)》(京政发[2007]27号)等文件规定,经市政府批准,现就已购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本通知所称已购经济适用住房是指经政府批准统一建设,面向符合条件的住房困难家庭销售,并已签订购房合同的经济适用住房。 二、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签订购房合同的已购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按照以下规定执行: (一)已购经济适用住房家庭取得契税完税凭证或房屋所有权证未满五年的,不得按市场价格上市出售,确需出售的,产权人应当向户口所在区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由区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通过摇号等方式确定符合条件的购房人(购房人须按照有关规定,已办理经济适用住房的购买资格审核手续),由购房人按原价购买或由区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按原价回购。 (二)已购经济适用住房家庭按原价出售住房的,按下列程序办理: 1.产权人向户口所在区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提交书面申请,并提供原购房合同、房屋所有权证、身份证、户口本等材料。 2.区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通过摇号等方式确定购房人。购房人放弃购买的,由区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确定后续的购房人。 3.购房人查验房屋和相关资料后,与产权人签订购房合同,支付购房款。区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登记买卖双方信息,出具相关证明。 4.买卖双方持购房合同、区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出具的证明以及其他相关材料,向区县房屋权属登记部门申请办理房屋转移登记手续。房屋权属登记部门将房屋产权登记在购房人名下,并在房屋权属证书上注记“经济适用住房”字样。 (三)区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按原价回购已购经济适用住房的,按下列程序办理:1.产权人向户口所在区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提交书面申请,并提供原购房合同、房屋所有权证、身份证、户口本等材料。 2.区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入户查看,了解房屋状况,确认产权人结清水、电、气、热和物业管理等费用。 3.区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或其指定单位与产权人签订回购协议,支付购房款。 4.区县房屋权属登记部门凭回购协议及其他相关材料办理房屋转移登记手续,将回购房屋的产权登记在区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或其指定单位名下,并在房屋权属证书上注记“经济适用住房”字样。 区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回购的住房继续向符合条件的家庭配售或作为实物配租房源向廉租家庭配租,所需回购周转资金由各区县财政统筹安排。 (四)已购经济适用住房家庭取得契税完税凭证或房屋所有权证满五年后,可以按市场价出售所购住房。产权人应按原购房价格和出售价格价差的70%补交土地收益等价款。同等价格条件下,已购经济适用住房产权人户口所在区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可以优先回购。 出售价格低于市有关部门公布的同地段房屋状况基本相似的普通商品住房价格(以下简

武汉市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合同

编号:_______________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武汉市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合同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合同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同时阐述确定的时间内达成约定的承诺结果。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说明:本合同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同时阐述确定的时间内达成约定的承诺结果。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使用须知 一、本合同适用于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首次上市出售。 二、本合同括号中所列选项以及空格部位,须据实填写。双方不作约定须在空格处打×,以示删除。 三、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议定后,可另行签订补充协议。 四、本合同填写内容请用钢笔或水性笔填写。 五、本合同条款由黄冈市房地产管理局负责解释。 六、本合同由黄冈市房地产管理局监制,合同封面右上角加盖合同监制专用章,未经许可,不得翻印。 武汉市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合同 合同编号:___________ 卖方(下称甲方):__________________ 买方(下称乙方):____________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武汉市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管理试行办法》等法律政策规定,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就下列房屋买卖,订立本合同,以资共同信守。

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已购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有关问题的通知

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已购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有关问题 的通知 【法规类别】房地产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京建住[2008]225号 【发布部门】北京市建设委员会 【发布日期】2008.04.08 【实施日期】2008.04.0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已购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有关问题的通知 (京建住[2008]225号) 各有关单位: 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监察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的通知》(建住房[2007]258号)、《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试行)》(京政发[2007]27号)等文件规定,经市政府批准,现就已购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本通知所称已购经济适用住房是指经政府批准统一建设,面向符合条件的住房困难家庭销售,并已签订购房合同的经济适用住房。

二、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签订购房合同的已购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按照以下规定执行: (一)已购经济适用住房家庭取得契税完税凭证或房屋所有权证未满五年的,不得按市场价格上市出售,确需出售的,产权人应当向户口所在区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由区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通过摇号等方式确定符合条件的购房人(购房人须按照有关规定,已办理经济适用住房的购买资格审核手续),由购房人按原价购买或由区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按原价回购。 (二)已购经济适用住房家庭按原价出售住房的,按下列程序办理: 1.产权人向户口所在区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提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